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媒行业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从光线传媒的发展看娱乐经济 浅析国内传媒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广播剧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 高校校报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 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民营医疗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从《东方卫报》看地铁免费报纸的发展现状及策略 从CCTV移动传媒看公交电视的发展 “五一”假日电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河北省民营艺术院团生存、经营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调查与研究 从传媒数据看汤森路透发展现状 传媒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民营银行的生存环境及发展策略分析 从深圳电视传媒的实践看地方电视产业的发展 从电视读网看传媒互动 中国民营快递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的思考 湖北民营电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谈我国民营电视传媒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策略 (原光线传媒电视部总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 胡正荣: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③ 刘远军:我国民营电视公司的政策空间分析,新闻界,2008年第1期。
④ 商建辉:论传媒内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现代视听(山东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61-63页。
关键词:Culture and Media;发展现状;Talented person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73-02
影视文化传媒行业是21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种文化产业,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主流的历史重任。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立把发展影视文化传媒事业作为提升南阳文化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平台,传媒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南阳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南阳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82年一部被称之为“改革剧的改革”的影视作品——《谁是贤者》的出现,开创了南阳人创作、拍摄电视剧的历史,也拉开了南阳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发展的序幕。之后,《小镇名人》、《继父》、《张仲景》等脍炙人口的影视剧作相继问世。南阳人的这一系列对影视剧的探索,使影视文化这一新兴而独立的艺术在南阳这块古老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大地上发展开来。与此同时,中国电视媒体经过这十几年的变化,实现了从完全供给型到创收供给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标志着新的电视传媒产业经营理念的形成。
南阳影视制作中心也便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立起来的,由它参与制作的《南阳大会战》便也是其经典之作之一,为现在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1999年电视集团化改革后另一重要举措制播分离。制播分离使电视媒体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1]。这项举措也更大的激发了南阳人民创作影视文化作品的热情。
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影视文化传媒行业中,使得像南阳市薪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宛都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南阳大地上拔节生长起来,呈现了出良好的发展事态并得到了跨性的发展。
二、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现状
南阳影视传媒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0余年的风雨历程,从开始的制作中心到后来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发展,使得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1.公司的规模不大、资金力量不足。在南阳近几年来成立的一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较多,但其注册资金、其规模都相对较小。根据调查,宛都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为300万,南阳韵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50万,南阳范美文化传媒影视广告公司的注册资金更是在10万元以下。这就决定了这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难以单独完成较大的制作工程,从而对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造成一定的局限。
2.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南阳的一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所经营的业务也开始逐步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刚成立的一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起点高,使公司一开始运营便拓宽了其业务范围,使之更受人们的青睐。宛都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和南阳星汇文化传播公司便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3.从业人员越来越向学历化、专业化迈进。在南阳影视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初是由一些影视传媒的爱好者发起的。经过十几年与市场的相适应,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中人员构成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司的人员构成越来越趋于合理化。
4.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逐渐突破地域和自身的限制,逐步走向联合。在南阳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对于影视作品的制作,基本上都是完全依靠制作中心自己或公司的力量来完成,难以有大的突破,难以单独完成较大的影视作品项目。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一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逐步意识到了公司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尝试互利共赢。
除此之外,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在管理上、创意经营上等很多方面,都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三、对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的探析
基于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发展的一些特点,经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也从中看出在南阳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发展过程中,各公司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
1.规模小,融资不畅。在调查的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中,其注册资本在100~500万元之间的公司占22%,100~50万之间的公司占到35%,50万以下的公司占43%。可见中小型公司居多。此外,大多数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以私营为主,资金周转的渠道以银行贷款为主,缺少政府扶持和社会投资。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意灵感缺位。在调查中发现,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公司的影视作品及其他策划方面的业务中缺乏创意,难以打造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如图所示,在对296名南阳普通市民所做问卷调查中,32%市民难以说出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所创作的作品,甚至有57%的市民对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所创作的作品没有印象,仅仅有11%的市民能说出名字。在调查中,市民普遍说,之所以没印象,是因为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作品缺少新意。
3.公司自身宣传力度不够。调查中发现,在绝大多数市民的印象中,对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行业的概念还很模糊,有的甚至没有。在对296名普通市民做的问卷调查中,有43%的市民对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不了解,也不清楚有哪些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绝大多数还仅仅局限的认为影视文化传媒只是是影视制作。可见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严重缺乏对本公司所经营业务的宣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
4.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健全。影视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人才也占据有极其重要的部分。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创新人才。南阳传媒产业的经营管理缺乏专业化的认识,这就严重限制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5.缺少合理的引导,使行业的发展缺少一定的规范。在市场的作用下,影视文化传媒公司为追求更高的利润,使其作品追求形式上的奢华,内容上却空洞无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事业难有大的作为。对南阳文化的定位不明确,行业内缺乏一定的规范。使公司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对公司的发展作用不太明显。
四、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对策探析
1.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发展影视传媒事业。基于农村乡土特色,发展农村题材影视拍摄基地[2]。拍摄具有中原乡土气息的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做与具有农村特色的创意策划。电视剧《湖光山色》的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说明。依托政府实施的“一山一水一卧龙”发展战略[3]。充分利用南阳独有的山水风光和楚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与南阳历史文化特色相适应的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发展“红色影视”。南阳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南阳桐柏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和镇平彭雪枫纪念馆位列其中。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可以充分的利用南阳的“红色”资源开辟出一条独有的南阳“红色”影视文化传媒的道路。
2.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公司规模。南阳市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要依托市场,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争取政府政策扶持。通过对本公司有效资源的整合,或进行兼并收购其他发展力量不足传媒公司,或与其他与之相适应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强强联合,扩大其规模,使之发展成为企业,甚至集团。
3.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应在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业务技能比赛,激发员工提高其业务能力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
4.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业务应该向大众消费群靠拢。争取更大的市场。这就要靠公司对自身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了。首先应立足于本市的受众,精做影视作品和所开展各项业务,以此为平台,推动其业务在地缘上逐步展开,甚至流向全国。
5.浇筑人才壁垒,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引进专业人才,培养精英意识,培育专业创意型人才,使之成为影视文化传媒行业的中坚力量,这是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应立足南阳实际,充分发掘南阳深厚的地方资源,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并且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南阳几千年文化积淀成为推进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助推器;只有这样才能使南阳的文化资源和市场合理的结合起来,转化为新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使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事业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王亚男.地方电视传媒发展的思考—基于吉林省电视传媒发展现状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目前,传媒网站(频道)的板块格局相对稳定,大致可分4类: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媒体网站传媒频道、商业网站传媒频道、新闻传播管理和行业组织机构网站等。此外,还有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实践、新闻记者等新闻核心期刊的电子版网页。本文拟在大致分类的基础上,梳理其现状和特点,分析竞争态势,总结发展经验。
国内主要传媒网站(频道)发展现状和特点要述
1.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创建较早、发展稳健,但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是指具有门户网站架构、内容专注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立网站。1999年,首个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频道——“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创建,在其后一两年内点击率剧增。随后,中华传媒网、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媒中媒、慧聪报刊资讯网、中国广告传播研究网、每日传媒视点、媒体资源信息网、中国广告网等网站纷纷创建。
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已探索出自己的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特色。第一,定位准确、频道细分。内容设置、网站设计能够满足目标受众的喜好,是这类传媒网站的成功法宝之一。比如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频道创办时,旨在展示新闻传播学者学术成果,在形式上通过建立学者个人频道来体现,并在首页中间以编辑眼光设置头条学术文章,分别以“焦点话题”、“业界新闻”、“网络传播研究”、“新闻业务研究”、“个人频道区”、“传播译作中心”等板块展示最新内容,一度成为学者浏览寻找资料的智库。第二,更新及时、突出原创。中华传媒网-资讯网日均更新传媒新闻、市场资讯、影视娱乐资讯各有100条,成为传媒网站的范例。同时,通过原创主题策划引起关注。第三,数据营销,市场化生存。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多数依靠数据库营销,市场化生存。如华文报刊网“报刊信息查询”栏内,汇集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近万种报纸和期刊的详细资料,供网上查询、订阅,并经营报刊市场专项调查、零售配送、代订、发行监测、宣传推广等业务。慧聪报刊资讯网,则监测全国80多个城市中的1000余种平面媒体,覆盖包括IT、家电、化工、房地产等25个行业,拥有全国最大平面媒体广告数据库,提供报刊广告数据、广告报价、研究报告在线定制等。
可以说,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作为这一领域的探索者、先行者,不论内容质量,还是创新互动,都处于稳健发展中,点击量、知名度稳中有升。但与2003年前后的“黄金期”相比,市场份额已大幅缩水。
从点击率看,据Alexa数据显示,2009年10-12月份新华网传媒频道日均访问人数是中华传媒网的数百倍。从现状来看,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营模式、受众构成单一、发展空间有限等原因,数十个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已经停止更新,实际退出竞争。从这样的发展趋势看来,综合性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未来不容乐观。
2.媒体网站传媒频道势头强劲,并有望成为竞争优胜者。
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是指以新闻媒体所办的母站为依托,以整合业界学界信息为主的网络频道。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南方网以及一些省市级媒体的传媒频道逐渐形成亮点,标志媒体网站传媒频道规模形成。
媒体网站传媒频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受众广泛、内容兼顾。与其他传媒网站相比,媒体网站传媒频道的内容更丰富、栏目更细化,以兼顾受众多样化需求。从栏目设置看,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栏目数量多,上述四大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栏目数量都达到20个以上;从栏目内容看,既有针对学界受众的专业性、资料性强的栏目,又有针对业界受众的实践性、数据性强的栏目,还有针对普通受众的新闻性、争议性强的栏目,各类读者都能在传媒频道各取所需。第二,品牌栏目效果突出。内容同质化是传媒频道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这一瓶颈,新闻网站传媒频道都采用增加原创、打造品牌的方式,获得较大成功。例如,人民网重点打造的三大品牌之一——注重原创报道的“传媒视线”(2004年7月创办),聚焦业界某一热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迄今已出250余期。第三,资源整合,互动充分。新闻网站传媒频道十分重视实时充分的互动:一是与网友互动,如新华网传媒频道开设“传媒博客”、“传媒论坛”,在提供最新传媒资讯的基础上为受众搭建交流平台。二是与其他媒体互动,如人民网传媒频道与新闻记者联手揭批假新闻,并专门开设“曝光台”和“网上举报箱”。三是与专业人士互动,如凤凰网传媒频道开设“传媒学院”,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开讲新闻时事。四是与新闻院校互动,如人民网传媒频道举办“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为频道内容注入一股青春活力。
总体看来,作为母站分支,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摆脱不了母站痕迹,但正是依托母站影响力,这些传媒频道才会出现高流量、高点击率和高访问量的人气维持,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正因为媒体网站传媒频道自身的很多优势,笔者预测,未来传媒网站(频道)的竞争将主要是不同媒体网站开设的传媒频道之间的竞争。
3.商业网站传媒频道强势发展,未来可望与媒体网站传媒频道形成差异化共存局面。
商业网站传媒频道主要包括搜狐传媒、腾讯传媒,还有天涯社区、西祠胡同、豆瓣网等传媒社区。商业网站传媒频道或依靠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或依托大量人气,后来居上,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第一,特色各异,效果相同。商业网站传媒频道的特点之一就是本身的差异化。搜狐、腾讯传媒频道近似于媒体网站传媒频道架构,天涯社区、西祠胡同传媒板块则采取网络社区建设的方式。它们模式不同,却承担了相同功能,满足了各类受众需求。要全面了解传媒动态,可以选择搜狐等门户网站传媒频道;要参与传媒热点探讨,可以在天涯社区传媒江湖发表观点等等。
第二,突出新闻性、话题性。不管是门户网站型的传媒频道,还是BBS互动型传媒频道,商业网站传媒频道主要以极具时效性、争议性的传媒话题作为聚拢人气的亮点。像天涯社区传媒江湖,传媒话题、社区头条基本按照点击率、关注度排序,话题实现充分互动。
第三,重转载与整合,透过传媒看新闻。与媒体网站传媒频道相比,商业网站在占有媒体资源上相对处于劣势,它们往往采用转载和整合其他媒体信息的方式,筛选头条。如2010年1月19日搜狐传媒频道的头条《首席技术官李一男挥别百度高管团队面临巨大变动》、《2009年中国广告业十大事件广告限播令入选》、《2010年东莞将组建报业集团》,分别来自第一财经日报、新华网、广州日报报道。另外,从头条内容可以看出,商业网站传媒频道往往选材更宽、透过传媒现象说新闻事件,比如百度技术官辞职是新兴媒体领域的新闻,但更确切地说,是关于新兴媒体的新闻。
正因为商业网站传媒频道有其生存策略、发展模式,尽管几年来内部此消彼长,但始终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受众影响。笔者认为,商业网站传媒频道应该积极探索新型模式,不能与媒体网站传媒频道相同(新浪传媒频道早已关闭),像天涯社区、西祠胡同、豆瓣的传媒频道反而因为自身的差异化,受到市场青睐。
4.新闻传播管理和行业组织机构网站潜力巨大,可培育区别于其他传媒网站(频道)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类型的传媒网站主要包括中国记者网和中国记协网等。虽然它们起步晚,且时效性、丰富性、服务性、设计性不够理想,但凭借权威性、服务性,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权威性是其核心竞争力,为业界人士服务是其主要目标。中国记者网建立了数据库查询系统,主要提供记者证申请、审核、发放,以及年检、挂失、注销、吊销等管理工作。中国记协网依托“三项学习教育园地”,开设通讯、特别关注、高层声音、媒体公益等子栏目,提供权威资讯。中国记者网在履行行业职能的同时,充分履行政府窗口职能,将所有合法记者证上网,方便社会公众网络查验记者证真伪及持证人身份,督促公众举报、投诉不法分子的欺诈活动及新闻记者的违规违纪行为等,加强对新闻记者采访活动的管理。而中国记协网凭借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的品牌,扩大社会参与度,所有参评作品和参评材料以及评审结果,先后在中国记协网和新华网公示,接受监督。
新闻传播管理和行业组织机构网站的创建和发展,扩展了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作用和功能,不再囿于提供咨询和网络互动,而是逐渐走向窗口服务、社会化服务阶段。而且,其强大的站内查询系统大大减少了管理成本,还为准确方便地管理记者证、建设专业数据库、专业搜索引擎等提供了范例。在媒体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该类型传媒网站发展前景乐观。
国内主要传媒网站(频道)竞争优势分析
1.发展空间广阔
日益活跃的新闻实践,为传媒网站(频道)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介进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体系,产生追求利益的内在冲动。这种内在冲动促进传播内容与手段不断更新,进而导致新闻理论与观点层出不穷,这是传媒频道出现和发展的逻辑所在。随着媒体社会功能增强,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传媒网站(频道)就像活跃的“风向标”,时刻反映着国内媒体新闻实践现状。
持续升温的“传媒热”,使传媒网站(频道)备受业界与学界的关注。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大批业外资本酝酿进入传媒产业。正是顺应了传媒业兴盛发展的大趋势,才有更多的投资商热衷于搭建网络沟通平台,积极介入业内市场,希望从“传媒热”中分得一杯羹。与“传媒热”同时升温的是,新闻专业教育不断谋求创新和新闻从业人员人数急剧增加,也一定程度上感染了“传媒频道热”。
2.繁荣之下的发展软肋
(1)独家研究内容欠缺。传媒频道是专业频道,目标受众“专”必然要求主要内容“专”。当前,绝大多数传媒频道在研究性资料方面大多转载专业期刊,缺乏高质量的独家内容,致使互相转载成风,内容重复率高,不利于长远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 西部传媒教育 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传媒教育的发展,西部传媒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转型策略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全媒体传播、全媒体运营已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背景下,本文从全媒体的视角分析了西部传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着重探索符合全媒体发展趋势的西部传媒教育模式的转型策略。
一、全媒体时代对传媒教育的要求
传媒行业曾被誉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朝阳行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前沿的行业,传媒教育也一度倍受青睐。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普及,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旧媒介形态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交叉、深度融合,传媒业进入了多角度、全方位、滚动式展示和集中、持续、深度解读的全媒体传播时代。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媒介教育的学科体系,传媒业的全媒体化发展趋势迫切需要新型传媒人才的支撑,进而对传媒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要求技术复合型,侧重一专多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体系大融合的时代。除了信息技术上的融合,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相互印证,各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也日益模糊,学科之间彼此独立、彼此平行的状态已经不复存在了。传媒教育更是如此。随着自媒体、公民新闻等新型传媒形态的大量涌现,传媒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放宽;在此之上,受众对信息质量要求却不断提高,导致媒体行业需要大量拥有金融、经济、法律、社会学、外语、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从事新闻传播的综合、分析、解读等工作,对传媒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呈现对T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既要求知识面广,兼顾传统采、写、编、评的新闻传播技能;又要求在某一点上能够深入,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核心创造力。
2、要求视野国际化,注重服务大局
传媒教育下的大学生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有所差异,但并非体现在技术或操作上,而是体现在大局观和思想认识上。专业技能上的差异可以很快通过学习得到弥补,然而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则是由办学风气、人文环境所造就的,体现在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对世界大势的洞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建立在历史洞察力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和政治判断之上。当今的互联网正是前所未有的开放媒介,各种不同的思想、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均在此交相辉映。作为信息的生产者或者把关人,有大局观,才会知进退,才会有轻重权衡,才会有优先次序,才会有行为的底线。一个传媒人如果没有大局观、大局意识,在关键问题上就会难以把握、失去审慎,缺乏节制,①其持论不仅会影响到个人、对所服务的媒体机构造成困扰,甚至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和损失。因此,全媒体背景下的传媒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国际化的眼界和大局意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中保持清醒和理性的判断。
二、当前西部传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人们进入了全媒体时代,传媒教育也一度受到热捧。然而传媒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地发展到今天,却逐渐暴露出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西部传媒教育作为传媒教育中的后起之秀,不仅面临着来自信息革命的外部冲击,还面临着诸多自身发展的特殊困境。
1、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授课方式重复
随着信息产业在西部的蓬勃发展,西部高校的传媒专业迅速扩张,办学规模日益壮大。然而,与当下多数传媒教育的教学模式相似的是,高校传媒教育多以传授已有的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以教师为主要教学主体、以笔试为主要教学考核方式,缺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项目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重复,仍旧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的单向传播模式为主;再加之“大讲堂”式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无法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因材施教,使之在教学上缺乏相应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机制和环境。
2、教学内容滞后脱节,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传媒教育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与传媒技术的更新与创新、业界的发展和需求相比,内容滞后脱节的情况严重,学生走出校园后发现学校所学与业界需要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一情况突出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有反映传媒新技术以及实际操作、业界实践的内容,不知业界前沿的动态,闭门办学、自说自话;而业界无法从高校获得所需的人才,同时岗前培训成本加大,导致传媒专业的毕业生面临求职困难的尴尬境地。
3、教学环境简单落后,设施配置不全
在全媒体时代,对媒介技术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然而在实践中不难发现,许多传媒院系仍旧将传媒教育与文史哲之类的学科教育模式等同起来,忽视传媒教育的技术性和实验性,多媒体、全媒体教学设施不够完备,导致新的传媒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媒介技能无法抵达课堂,也致使学生在传媒实践中难以紧跟时代步伐,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三、全媒体背景下西部传媒教育模式的转型策略
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在全媒体背景下,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占有的信息量,以及将信息为我所用的知识与智慧。应用知识、设计创意、信息服务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部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正迫切要求传媒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要求传媒教育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不断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对传媒教育进行改进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全媒体背景下西部传媒教育模式的转型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在西部大背景下的传媒教育应秉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的模式,在办学理念上积极借鉴国外传媒教育的经验,研究国内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情况,使教育为现实的需要服务,而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与此同时还要与业界进行密切的合作,以邀请业界精英办讲座的方式向学生生动直接地传授实践经验。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传媒实验基地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传媒行业的文化氛围和熟悉媒介内容的生产流程,达到教学相长、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创造的机会,以便真实地认识、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所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积极鼓励学生去思考、怀疑、审视传媒信息及其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培养学生养成逆向、反思、批判及立体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也有必要主动帮助和督促学生去感受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的生活环境,体验各类媒介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得以从自身的感受去体验全媒体环境下的媒介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
最后,西部传媒教育还应该重视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在教学和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数字视频、音频和文字处理,以及利用网络技术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以信息处理的快速性、有效性、深入性等为衡量标准,契合当下传媒业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开设能体现学科交叉和关注传媒产业的发展前景的课程,使接受了传媒教育的学生不仅能在传媒实践上有一技之长,还能从大局的角度思考媒介融合、跨媒介传播、媒介经营等方面的前瞻性问题,为西部传媒业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ZD060)最终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张昆,《浅谈如何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1)
②陈建平,《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教育模式的转型》[J].《东南学术》,2008(1)
李文明简历: 兆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江苏电视台工作,1990年进入江苏电视台广告部,1998年出任江苏有线电视台广告信息部主任,2002年调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电视广告中心主任,其媒体广告职业生涯已近20年。2006年,担任北京坦达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兆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总裁。2007年底,出任兆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前瞻观点: 国内的电视经历了完全信息传播、品牌传播阶段。在消费者对产品有了全面了解,建立品牌忠诚度后,下一阶段即完整品牌传播,需要将企业的品牌故事、品牌文化、品牌服务、技术升级、新产品推广等相关品牌内涵完整展示给消费者,以提升客户对品牌的持续忠诚度。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2007年影响力: 兆讯传媒于2007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运营,此前一年的时间里,兆讯传媒迅速与全国500余座城市火车站达成火车站视频媒体(火车站内42寸电视屏)建设的合作。在公司启动仪式当天,兆讯传媒全国铁路视频广告传媒已经覆盖全国450个城市火车站,30个省级行政区域。兆讯传媒定位于面对大中型企业进行全国性品牌传播的辅媒体,它的出现,满足了企业“品牌全信息”的传播需求。
2007年12月19日,一家新的全国火车站视频广告类媒体――兆讯传媒出世了。兆讯传媒媒体平台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域,450座城市,到达国内绝大部分一级重点城市及极具商业价值的二、三级城市,覆盖约98%的铁路列车旅行人群。 作为火车站内整体时空唯一音像传播载体,全国火车站视频广告传媒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播出局限,除了超大网络的覆盖,平均每人90分钟的火车站环境停留时间,年45亿人次铁路受众人群,都在说明这是一个极具传播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媒体平台。2007年,兆讯传媒的主要任务是媒体建设。一年的时间里,兆讯传媒总裁李文明跑过了全国的100多个火车站,不仅感受到铁路广告行业存在的巨大市场,愈加发现兆讯媒体在商业价值以外的价值。“我们要把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和媒体带进铁路火车站,我们就是要把广告和车站、把信息和车站文化、把我们媒体的点位和车站设计的格局融为一体。”以企业公民责任感,服务铁路的文化事业建设,改善铁路环境和品质,是兆讯传媒的目标之一。 2008年,李文明的主要精力将在媒体运营上。作为兆讯传媒的掌舵人,他把兆讯低调定位为一个辅助媒体。他这样描述兆讯:“企业要媒体传播什么?除了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外,我觉得企业传播的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市场销售。我们的媒体承担了一个传播工具、一个辅助媒体的作用。企业既然在品牌上有更好的媒体去帮助传播,那我就要帮助客户实现终端,实现销售。我们可以传播品牌的文化,品脾的技术,品牌的服务,品牌的战略……”在这个观念的指引下,李文明又针对媒体的内容建设提出了创造性的传播理念。“媒体传播信息,在传统媒体中分为节目和广告两类,而在我们的媒体,我认为节目和广告其实是一致的。”按照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广告与节目进行深度融合。“广告定位市场化、广告内容节目化、广告制作艺术化”这是李文明在内容建设上做出的要求。在兆讯传媒,广告的格式被完全颠覆。 李文明说自己很佩服江南春,因为“他创造了广告主、广告人购买媒体的另一种方式。”事实上,兆讯传媒也在进行改变和创造:改变广告购买方式,改变广告的内容形式,创造新的广告播出方式,创造新的广告内涵…… “新媒体创造的营销模式是一次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兆讯传媒结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新媒体的特点,一方面,打破新媒体行业格局,试图创造自身媒体的规则,以创新性的形式、内容吸引消费者欲望升级;另一方面则提供给广告主一个具有全新价值的媒体平台,直达销售终端的传播体验。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 李文明对自己有一句评语“不安现状”。从灯光、行政、剧务、记者一路做到广告人,再从传统媒体跨越到新媒体行业,二十几年来,这种“不安现状”的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他把这种特质运用到媒体运营上,尝试着改变和创造。
【关键词】传媒产业 价值链 重构
2011年全球广播和有线电视传媒市场总值达3732亿美元,而包括印刷业在内的中国国内传媒产业总产值也达到12830亿元,中国传媒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①从国内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价值链残缺扭曲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而产业价值链完善与否对于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快推动我国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完善与重构传媒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与传媒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波特(Micheal・Porter)于1985年提出的经济学概念。波特认为,企业生产产品、向顾客提供服务等活动都创造价值,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了“价值链”,即企业为客户、股东、员工等利益主体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②该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应用到成本管理、财务分析、市场营销等商业领域。在产业经济学的视野里,企业价值链是由上游供应商、中游生产商、下游销售商及各种合作伙伴等组成的一个复杂价值链条,波特将其称为“价值系统”,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价值系统”的优化。
传媒产业是由一定数量的传媒企业、传媒机构组成的集群,包含报纸、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站、网络游戏和手机终端、微博等多种媒体形态。其价值链结构包括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增值服务、客户等部分,传媒产品的策划、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紧密联系,形成完善的产业价值链。在国外传媒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各传媒巨头根据传媒形态的动态变化不断延长其产业价值链,与传媒相关的创意、技术和市场营销等各领域都紧密联系,形成一个“产业上游开放、中游扩展、下游延伸”的完整价值链,确保企业巨大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意味着传媒产业从过去“以点为主”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规模化媒介集团“全媒体”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对于单独传媒企业而言,其价值链要涵盖产业的上游、中游与下游;对于规模化的传媒集团来说,其经营领域要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通过对传媒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不断在横向和纵向上挖掘、延伸、丰富业务内容和拓展地理空间,形成结构性竞争优势。
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西方传媒企业频频通过跨传媒、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兼并和重组,形成几大传媒巨头。以英、美两国为例,美国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等传媒集团50强占据了世界传媒市场95%的份额,2011年美国传媒产业总值为1.12万亿美元,英国2010年传媒产业收入也达到534亿英镑。③并且这些传媒巨头还在全球扩张,不遗余力地将触角伸及世界各国。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贝斯塔曼等国际传媒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传媒产业面临严峻的竞争与挑战。为提高国内传媒企业竞争力,各地纷纷推动辖区内传媒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或重组的方式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出版集团,借此壮大国内传媒产业规模竞争优势,提高传媒产业竞争力。但结果并不容乐观,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产权不清晰。现阶段国内传媒企业大都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层架构、盈利处置都由行政力量安排,很难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也很难找到评估企业经营绩效的标准。因此,传媒产业机构条块分割状态严重、产权不清、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残缺不全,无法形成与产业化道路相匹配的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是企业关键与核心业务市场化程度不足。主业不突出、多元化经营宽泛是目前国内传媒企业的“通病”。主管部门为维护传媒的“喉舌”价值定位,不允许社会资本、外资进入采编等核心传媒业务,即使进入也不得掌握决策权。随着国际传媒巨头的全球扩张战略和彻底的资本运作,我国单靠边缘产业的资本运作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很难抗衡国际传媒巨头的挑战。
三是产业价值链残缺扭曲问题。传媒产业价值链是围绕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而组合的各种资源集合,是建立在共同市场、技术、生产基础上的多元化产业。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报纸、电视的信息量急剧膨胀,传媒产品内容的稀缺性逐渐取代了传输渠道的稀缺。而当前国内传媒企业的现状是行业内容不足、营运模式单一,因此对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内容资源的价值很难在不同产品形态上得到实现。
四是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传媒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技术的运用,任何传媒集团的壮大都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随着当前数字化成为传媒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传媒的网络化、数字化成为传媒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价值增长点,但国内传媒产业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完善与重构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的途径
“全球性传媒公司正在逐渐向跨国实体组织转型,具体表现为在国外制造媒介产品并进行战略决策,公司将不同业务分包给各国承包商,从而进行产业价值链的整合,最终实现整个价值链的跨国管理。”④随着我国社会消费形态逐渐向以文化消费为主转变、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文化形态的出现和网络商业快速发展对广告、营销与品牌传播等传媒服务需求的持续增加,迫使我国传媒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现代传媒产业价值链。
建立现代传媒企业制度。继续坚持深化传媒产业体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推动经营性传媒企业真正成为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市场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自主经营、自主发展、自觉创新、依法经营的企业法人。由于传媒行业的特殊性,在改革过程中既要保持传媒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引导作用,又要尊重传媒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建立起政企分开、真正适应传媒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现代传媒企业。
通过资本运作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从国际传媒经济发展过程来看,传媒产业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并购和资本的力量。2011年,我国传媒产业上市公司仅60多家,且主要集中在广电、出版、影视网络等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资本市场总量尚有巨大差距。国内传媒企业有待进一步优化运用资本市场资源,通过资本运作加速扩张,重点发展数字信息技术等新兴传媒领域。通过金融资本、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证券市场等途径切实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到传媒产业中,拓宽传媒产业投资领域,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整合、优化传媒资源,完善产业价值链。对国内传媒企业而言,既要延伸产业外部链条,从长远来看还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着力对每个“增值点”上进行深度挖掘。在横向上,要从整体上将目前各自分离的各传媒企业进行通盘考虑,实现传媒资源的优化和协调,延伸核心业务链,加大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开发,推动企业从单一的以“点”经营为主的模式向规模化、结构化的综合性经营模式转型,由目前相对分散的经营状态转变为集中优化管理经营,实现产业上、中、下游全覆盖。⑤在纵向上,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增值点”进行价值挖掘,培育企业核心业务和集团竞争优势。跨地区、跨行业、跨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是今后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新闻集团为例,为弥补新媒体领域产业价值链条,积极通过战略合作创建新媒体,还推动媒体并购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传媒公司,从而在新旧媒体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⑥由于国内各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状态,难以形成统一综合的竞争力,只有大力发展跨地区、跨传媒的多元化经营的传媒集团形成规模优势,实行集约化经营,才能建构起完整的传媒产业价值链条,提高国内传媒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产业融合,培育传媒集团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业,推动传媒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创意产业、制造业的深层融合,实现传媒产品结构的转型,创新传媒产品内容和形式,丰富传媒资源,形成以全媒体产品为基础的强大产业集群。同时,要在政策、资金和资源等方面向市场化能力强的传媒集团倾斜,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优势传媒集团走向世界,培养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龙头企业。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
【注释】
①③崔保国主编:《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4~5页,第349页。
②[美]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④[瑞典]Cinzia Dal Zotto,[瑞士]Benedetta Prario:“全球性传媒公司:面向跨国实体组织的转型?”,载于郑保卫主编:《媒介产业:全球化 多样性 认同》,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⑤王晓璐:“推动传媒的价值提升”,《新闻知识》,2006年第2期。
一、现阶段传媒行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现状
1.财务管理呈现滞后性
自我国传媒行业发展以来,单位性质历经多次变革,无论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还是传媒集团,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市场的繁荣性。现如今,我国传媒产业多以集团形式呈现,这种模式将事业单位阶段财务全额拨款的模式打破,虽然这种方式推动了整体进步,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冷落了财务管理模式的市场化。从时间角度分析,我国财务管理已经发展了十几年,虽然传媒行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但是却无法真正跟随传媒集团化的发展方向,无法实现传媒产业的有序发展。
2.缺乏完善的成本可控性
当前我国传媒行业最为主要的成本便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以及频道落地覆盖面积。一般而言,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竞争性得到加强,越来越多的传媒企业纷纷更新电视节目,导致节目制作成本费用具有变化性大与可控性差的基本特点。另外对于频道落地覆盖成本而言,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网络运营商,^前有线电视的出现造成了垄断局面,各个地区网络落地管理费得到上涨。同时,我国国内的传媒产业依靠广告经营作为主要收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大经营风险。
3.预算控制效果差
现如今,有非常多的传媒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流的影响,导致成本提升出现问题,另外传媒集团总部缺乏对分公司约束的管理,导致分公司资金调动采取不合理的态度’资金流无法得到迅速运转’集团资 金也无法实现最佳配置。在这种发展局势下,有非常多的传媒企业因考虑到利益问题而采取隐瞒手段,或者企图占有公共资源,致使传媒集团财务收支呈现出滞后性。与此同时,传媒企业的预算指标多以净利润进行核算,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资金的投人,但是因预算编制时间比较久,导致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控制力度有所欠缺。
4.财务管理分散现象严重
现如今,有非常多的传媒集团因为行政手段会形成新的发展产物,该产物是以资本纽带所形成的,是一种行政力量下的集团,这种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媒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出缺陷与不足。另外,在这种发展局面下由于结构分散,整个传媒企业难以形成整体战略意识,导致各成员忽视整体利益,过分重视局部利益。
二、解决传媒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问題的对策
1.制定财务战略目标
所谓财务战略主要是企业为顺应时展而制定的资金筹资方略。按照单位成长阶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调整期;按照财务管理对象分为筹资战略、分配战略、投资战略;按照经营方针分为扩张、防御、稳固。我国传媒企业为得到创新发展,保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立足制度,则需要选择实施专业化战略以及多元化战略。其中传媒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目标的时候,主要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等因素进行考虑与分析,保证财务战略具有整体性与多样性,只有如此,才能为传媒企业的财务发展奠定基础。
2.加大财务风险监测力度
现如今,积极保障传媒集团财务安全是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所以我国传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性的构建财务风险监控系统,其内容包括财务风险变异系数、财务风险运营系数等。通常情况下,在判断资金流状态的时候需要对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数量、时间、结构的平衡性进行分析。在进行风险监测的时候,主要监测的内容包括债务期限结构、产权比率、经营杠杆系数。如果传媒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在实施财务风险分析的时候i要到期债务、资产变现的规模、结构的匹配现象进行探析,要保证现金流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符合基本要求与标准。除此之外,传媒企业还要制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实现对敏感性财务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对财务困难、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监管。预警指标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传媒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息倍数、传媒企业经营性资产收益率、资产的安全性以及资产安全边际率等。
3.加大对节目制作成本的控制
传媒企业要想真正实现财务成本管理的稳定性,则需要加大对节目制作成本的控制,并且需要按照栏目的类型制定不同的节目策划方案以及节目运营模式,将节目制作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掌握。另外财务管理部分需要凭借栏目年度预算对栏目的各项支出进行控制,对节目制作时所产生的费用的弹性特点进行分析与了解。或者财务部门需要针对每一个栏目设置成本费用台账,实施全成本核算,这样一来才能全面体现节目运行成本的基本现状。在对节目制作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还要以栏目作为基本单位对栏目的最终收视目标的完成情况、日常费用、管理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与考虑,针对性的构建全成本核算的预算控制体系。
4.加大对传媒企业资金管理力度
传媒企业在实施资金管理的时候需要从收支方面出发,分公司的收人需要转进集团公司的账号,集团公司依据分公司的资金预算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将资金拨到分公司账号上;集团公司需要对控股子公司的资金应有权进行挑拨。传媒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力度,无论是资金的结算、运作还是经营都需要资金结算中心全权处理,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管理各项资金,更好的协调各方面的资金。
5.加强传媒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从现代企业发展角度分析,内部会计控制是传媒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内部控制会计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且也会强化内部管理,对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由于传媒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加强传媒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比如像巨人集团、亚细亚的破产均表明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所以我国传媒企业需要将内部会计控制作为核心基础,不断规范企业的会计与财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将财务隐患消除,避免出现会计漏洞,并且传媒企业还需要杜绝与打击各类财务会计弄虚作假的现象,以此保证企业资产得到完整性与安全性。
6.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1)传媒企业需要依托集团战略实施预算管理。在实施预算管理的时候企业需要仔细进行市场调研,并对自身优势资源进行分析,构建未来发展规划,完整各个时期的预算编制,保证传媒企业各个时期预算编制均可以得到有效衔接,这种情况可以避免传媒企业预算工作出现断层现象。
(2)传媒企业需要依托市场实施预算管理。传媒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时候需要通过市场检验,一方面预算管理是收人预算的前提,只有进一步确定预期收人额,才能确定各项分支预算。另一方面,编制预算指标的数值需要具备弹性,这样能够为企业全面实施预算管理留有余地,并且也可以降低过度预算刚性所带来的预算管理风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媒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我国传媒企业巳经逐渐走向了规模化,但是其中所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却成为了传媒企业发展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所以,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增强内部会计控制、加强预算管理、加大财务监测风险预警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传媒行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户外新媒体;营销策略;分众模式
户外新媒体是指基于分众群体传播的,在不同的渠道中产生的渠道新媒体,主要包括楼宇电视、卖场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更生活化的媒体。户外新媒体具有分众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分众传媒看中了户外新媒体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巧妙的抓住了"分众"市场,避开了与传统媒体在大众市场上激烈的"厮杀",开创了分众传播的蓝海。分众传媒发展迅速,成为第一个被计入纳斯达克指数的中国广告传媒股,分众传媒的市值一度超过70亿美元,成为了中国户外新媒体行业的标杆企业[1]。
本文使用SWOT营销工具对分众传媒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分众传媒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问题,并为分众传媒突破瓶颈提出了营销建议。
分众传媒的SWOT分析
优势
分众传媒的成功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差异化优势
与传统大众广告相比,分众传媒广告的分众性和强制性是其主要的优势。分众传媒的核心经营理念是将广告精准地投放到一个具有清晰特征的人群,而这类人群对广告产品或品牌有共同的偏好,通过分众传媒,广告主能让广告最精准和有效地击中目标受众来达成媒体预算浪费度最低的原则和支持实际的销售增长。
二、资本优势
1、风险投资注入活力,收购并购彰显规模优势。
2003年5月,分众传媒赢得了国际知名的战略投资基金软银的巨额投资,并借资本之力在全国展开"圈楼活动"。2005年10月分众以超过一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100%的股权。2007年3月1日,分众传媒宣布并购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和互动营销服务提供商好耶广告网络,全面进军网络广告营销市场。强大的资本注入,为分众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2.圈地圈楼,抢占稀缺资源
得渠道者得天下。根据分众传媒的官方数据,分众传媒已覆盖全国96个城市90000栋楼宇,涉及写字楼,高级公寓,商务会所,4S店,银行等。分众传媒进军大卖场,迅速抢占卖场资源,截至2010年3月31日,分众传媒卖场终端联播网覆盖全国206个大中小城市,包括家乐福、沃尔玛、华联等超过4000家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
三.服务优势
分众传媒每年斥资千万为广告主提供专业的服务支持,给广告主提供 清晰可量化的效果评估以提高投资回报率。与AC尼尔森等市场调研公司合作,对受众人群进行调研分析,并率先将电视广告评估模式导入楼宇电视。分众传媒让广告主清楚的知道投入的广告费用产生了怎样的广告效果,专业的服务为分众赢得了更多广告主的信赖。
劣势
一、新鲜感降低,受众注意力下降
分众传媒的成功在于分开受众,利用无聊,在传统媒体没有涉及到的区域内播放生动、鲜活的广告,在前期这种创新方式带给受众极大的新鲜感,而时间久了之后,这种新鲜感逐渐褪去,换来的是麻木[2]。
二、行业门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企业长远的发展必须依靠其核心的竞争力,反观分众传媒,简单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后来者众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分众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多元扩张,脱离行业本质
分众传媒的发展史是一部扩张并购史,收购框架传媒、好耶网络广告、玺诚传媒等公司,分众的触角伸向了卖场、手机、互联网及休闲娱乐场所广告等领域,分众传媒试图在越来越多的不无聊的区域安插越来越多无聊的广告,这种做法无疑是违背了户外新媒体行业的本质。
四、分众无线事件企业声誉受损
2008年分众传媒旗下无线广告媒体子公司分众无线被央视315晚会指为垃圾短信重要源头,消息曝光后,分众传媒的形象一落千丈,分众传媒的股价从最高的66.3美元跌至26美元左右,接近历史最低点。
机会
一、广电总局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限插令"的实施将使得电视广告的播放价格上升,广告主为了降低广告成本,必将积极寻找多元投放渠道,对于CPM较低的分众传媒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二、新浪与分众的合并,内容加渠道的多元化尝试,为分众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机会。分众传媒拥有强大的渠道资源,但是缺少内容的支撑,与新浪合并之后整合新浪的内容资源,打造中国最具实力的网络媒体新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为有效的整合营销服务,开拓更多的利润空间。
三、大城市市场趋于饱和,二三四线城市市场亟待开发,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分众传媒逐渐向这些城市发展,抢占市场先机。
威胁
一、北广传媒占据先天优势,势头直逼分众传媒
户外新媒体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分众传媒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出现了一类特殊的参与者-广电系户外电视屏,其特殊之处在于拥有广电系统的背景,能获得更多国家政策的支持[3]。
二、户外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广告效果难以确保和评估
户外环境的多变性,不可控性以及消费者在户外状态的多样性,导致广告效果难以确保和评估,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测量户外新媒体广告效果的 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分众传媒的发展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分众的发展正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技术瓶颈、企业社会形象受损、内容短板、受众注意力下降、竞争同质化、广告效果难以准确评估等都制约着分众传媒进一步的发展,分众传媒的发展进入瓶颈期。针对分众传媒遇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分众传媒的营销策略建议
一、广告投放人群 -- 精准再精准
分众传媒早期的成功在于巧妙的"分"开了受众,依靠传播渠道的特性,将受众人群定位于具有核心消费能力的中高收入人群,这一定位成功契合了大量广告主的需求,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分众在投放人群方面应该进一步细分,准确抓住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二、广告投放地点 -- 渠道科学整合
分众传媒应该根据不同地点的情境特性调整广告投放策略,优化现有渠道,提高广告效果。在优化、维护好各个渠道的基础上,分众传媒应该将现有渠道有机整合起来,发挥渠道的整体效应。另外,分众传媒不仅要整合自身渠道,还应寻求与竞争对手的合作。
三、广告投放时间 -- 注重时段价值
数分众传媒应该注重广告的时段价值,区分黄金时段与非黄金时段广告的播放价格,转换传统的以广告投放地点差异为依据的广告定价策略。
四、广告投放内容及形式 -- 让广告鲜活
分众传媒应针对受众群体的兴趣投放广告,在制定广告投放计划时,可围绕受众的生活轨迹多渠道同时播放,加深受众对广告的印象,同时在受众对广告产生麻木或厌烦情绪之前及时更新,不断给受众带来新鲜感。
五、塑造自身良好品牌形象
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分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大自身品牌宣传力度。受众对于分众传媒这一品牌的知晓率较低,分众应该利用自身的媒体平台,加大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宣传。
2.塑造品牌形象,良好的广告品质是根本。在对广告主的选择上,分众传媒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不能为了获利而播放具有虚假性质的产品广告。在广告投放渠道的选择上,应选择正规合法的场所。
参考文献
[1]覃怡敏.江南春:让人们看到原汁原味的分众[J].新财经2010.10:79-80
[2]夏寅.从分众传媒的兴衰看受众的注意力价值[J].新闻传播.2010
关键词:国有控股;传媒行业;成本控制
目前我国的传媒行业正伴随着文化体制的持续改革逐渐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传媒产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12750.3亿元,突破了12000亿元大关,而且增长幅度保持在12.3%的较高水平。但迅速发展的传媒行业内部,存在着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不同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兼顾等问题,究其根本,是没有掌握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导致某些单元模块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不到位,传媒行业将陷入发展瓶颈,并会严重影响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一、国有控股下现代传媒行业的成本控制特点
(一)收入、成本确认时间的同步性与行业性质冲突
在成本控制中,成本预算是重要环节。就理论而言,成本预算确认后相应的收入预算也应即时确认,但由于传媒行业的收入主要为广告收入,广告收入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为了确保收入,成本控制需做出让步,导致传媒行业成本与收入预算无法同时、稳定确认。
(二)预算成本控制与外部不可控成本相矛盾
预算成本控制原则上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在成本发生前与此相关的成本就已确定。而外部不可控因素主要表现为政府法律法规及地方政策性约束与导向的影响以及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等。外部因素不仅会在传媒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成本控制造成影响,在成本预算时不可控因素的加入也会使成本控制变得不稳定。
(三)成本控制过程更加复杂
现代民营控股的广告传媒企业的管理主要是企业生产、质量、经营管理,其经营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其在成本控制时对于成本的缩减更加专注、细致;而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当国家全资控股或国有控股比例最大时,创造利润就不再是其唯一目标。尤其作为传媒行业,国有控股企业的责任更偏向于政策与文化的传播,因此其在成本控制时需将经济利益与国家赋予的社会责任同时考虑在内,导致成本控制过程更加复杂。
二、现代传媒行业成本失控的原因分析
随着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成本控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收益的方式已经基本替代了加大投入、扩大规模的盲目行为。对于我国传媒行业尤其是国有控股的传媒行业来说,其成本控制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限制企业自身的发展,更会影响我国文化、精神的传递。
(一)国有控股体制下财务管理滞后、分散
我国国有控股体制尤其是国有控股混合体制正处于摸索前进阶段,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尤其是财务方面,由于企业资金来源于国家资金,企业发展策略由国家下达,这就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上思想滞后、形式死板,往往将财务管理作为会计记账处理。比如一些传媒集团甚至是行政手段催生的产物,其存在的目的除了追求利润,更重要的是服务于政治。因此财务人员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导致管理分散,无法形成向心力,成本控制更无从谈起。
(二)传媒行业成本结构可控性差
传媒行业的成本可分为传播条件成本和人工成本。目前媒体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有电视传播、网络传播、报纸传播,对于前两者来说,信息能否在某一地区广泛传播取决于当地网络运营商,目前来说国内网络运营一般为垄断状态,无论对传媒企业还是普通群众而言,其价格变化具有无理性,使传媒行业无法有效控制此部分成本以及特定区域内的收视率。另一方面,媒体竞争的激烈性要求不断更新栏目结构与内容,这种更新不仅需要投入大量员工性质的人力成本,还需要投入无法预估的艺人性质人力成本,导致此项费用的支出具有变化性大、可控性差的特点。另外,传媒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为了保证收入不流失,必须保证作为广告载体的媒体信息传播率,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成本控制只能被放到次要位置。
(三)国有控股企业成本控制监督体制不健全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传媒企业国有控股虽然已不是新兴事物,但由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无法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有效借鉴,成本控制工作一直处于摸索阶段,监督机制也不完善。虽然各个企业已经逐渐建立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但由于监督体制不健全甚至缺失,致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同时,由于国有控股与传媒行业决定的企业性质导致的对成本控制的不重视性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企业财务人员一方面没有将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作为其为公司筹划发展的目标,缺乏创造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其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得过且过,不主动提升成本控制质量。上述问题的累积,严重限制了国有控股下传媒行业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国有控股下传媒行业成本控制对策
(一)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加强资金管控
会计出纳仅仅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对于国有控股的传媒企业来说,财务管理者更应充当国家(决策者)的财务信息顾问,通过自身工作搜集信息并进行财务处理,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对于传媒行业来说,财务管理尤其是成本控制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运行中,成本控制不是单个财务部门能够完成的,但财务部门是一切成本控制的支撑点,财务管理意识必须得到提升。在国有控股体制下,财务管理意识的提升还有赖于整个体制的改革,国家向企业拨付资金时应制定相应的经济指标,减少因政治色彩造成的成本浪费,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形成共同目标,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加强成本风险监控,发挥国有控股体制的宏观作用
财务是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企业运行风险的出现会直接反映在财务上,而财务风险最直观的表现即成本失控,因此需建立完善的成本风险监控系统,包括成本预算环境监测、成本管理制度监测、成本风险承载能力预估。一般情况下,判定资金流安全状况可从现金流入、流出的数量、时间、结构的对称性观察,从而预估成本预算值。同时需要将外部不可控因素考虑到整个成本风险监测中,对于国有控股下的传媒企业来说,当地网络运营商等外部因素不应该成为信息传播的阻碍点,国家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将同为国有控股的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业务贯通,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传媒行业运营成本,减少不可控因素对成本控制的不良影响,更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宣传和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建立监督体制,落实目标责任制、经济责任制
国有控股企业成本控制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监督机制的缺失,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是促进成本控制有序进行的关键。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基础为成本控制的内部审计,传媒企业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其内部审计制度因内部人员得过且过,互相掩护的官僚体制,会成为阻碍监督的最大诟病。因此成本控制内部审计的建设应从内部人员选择和外部审计结合两方面入手。
内部人员需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根据成本预估向两者下达任务,将两者作为培训、监督内部财务人员及审计人员的主要指标。此外针对成本控制工作的绩效考评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也应以这两种制度为基础,激发内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内部凝聚力。再者,笔者认为国有控股体制需进行改革,将外部审计机构引入到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工作中,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将监督机制落实到实处。
四、结语
对于国有控股下的传媒行业来说,风险控制的难点在于国有控股体制的改革以及外部不可控因素对成本预测造成的阻碍。解决两者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监督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两方面的有效结合将为传媒行业的成本控制乃至整个企业的管理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有效促进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学东.传媒行业成本控制探究[J].会计师,2013(07).
[2]梁东尧.报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