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次贷危机的后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次贷危机;外汇储备;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1-0073-03
一、中国外汇储备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
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加速贬值。包括“两房”在内的美国多家金融机构或被接管或申请破产,导致持有巨额债券的各国政府及金融机构持有人面临严重的亏损风险,中国正是其中一员,并且在此危机中,中国外汇储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亏损。就损失的来源而言,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
外汇储备最直接的风险莫过于汇率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表明,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平均比重为65%。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公布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资产结构。但普遍认为美元资产的比重应高于世界平均比重,至少占外汇储备总额的70%。自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截至2008年10月22日,美元已对人民币贬值高达9.5%,若以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计算,仅此汇率风险一项损失就已高达1300亿美元,而2006年全年的外贸顺差总额也不过1774.7亿美元。
2、美国国债、长期机构债价值重估及收益率下跌的双重损失。
根据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2008年4月的“2007年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的报告”显示,中国共持有美国证券达9220亿美元,约占中国外汇储备的半数,而且偏重于债券投资,至9月末已高达585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美国国债的持有者。
随着危机深化,美国政府已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筹措如此巨额资金势必发行国债。而美国政府为吸引新的投资者必将提高新发国债收益率,这无疑导致已发行的国债市场价值下跌: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央行连续调低联邦基金利率,从2007年8月的5.75%降至2008年10月8日的1.5%,国债收益率也随之下跌。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的中国将面临双重资产缩水的冲击。
3、外汇储备投资失利的损失。
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使我国外汇储备在海外的投资蒙受巨大损失。
以中司为例,以9月18日当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82元计算,中司早前投资于美国黑石集团、摩根士丹利9.9%的股份和中铁H股的资产,账面浮亏高达42.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2亿元;中投作为美国货币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的最大股东,由于该基金宣布暂停赎回,面临54亿美元资金遭冻结;10月,中投又增持摩根士丹利股份至12.5%,但由于目前次贷风波影响未停止,目前的投资绩效暂时难以评估。
二、中国外汇储备在次贷中亏损的原因
面对中国外汇储备如此高额的损失,有必要探究其中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外汇储备资产单一化。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单一化主要表现为集中于美元资产,其中又以美国国债与以美元计价的机构债占绝大比重。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的整体经济下滑、美元贬值、金融资产价格大跌,必然导致以美元资产为主的中国外汇储备损失惨重。因此,应实现美元资产向其他币种的转化,将国债与机构债为主的资产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资产结构。
2、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及投资理念。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加大,但对于外汇储备的管理依然停留在最初的思维和操作层面,只是机械化地将增加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与长期机构债,管理思维僵化,甚至在2008年8月份,逆市大规模增持美国国债。这些事实已充分表明,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应打破固有的思维僵局,树立新型管理理念。
另外,中国的外汇投资主要以高风险的证券市场为对象,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外汇投资主体一味追求收益,缺乏系统、科学的投资理念,同时外汇储备管理思路不清晰,投资带有浓厚的急功近利和市场投机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科学的外汇储备管理理念。导致投资对象的单一化,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损失的风险自然极高。因此,对中国外汇投资主体而言,应活跃投资思路、扩大投资领域。实现投资对象的多元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收益性,另一方面也达到分散风险的安全性要求。
3、缺乏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就不断减持美国国债,中国却逆向增持,导致深陷美国次贷泥潭之中,中国的海外投资多数以失利告终。有鉴于此,对中国现有的外汇投资主体和投资规模而言,应组建起自己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次贷危机已充分说明,不能盲目信任国外的评级机构,应有中国自己的独立的风险评级机构,以及系统的相应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为中国的外汇投资主体服务,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目的。
三、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管理策略
根据目前情况,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实选择是:第一,控制外汇储备规模,不致过快增长,以减少对外汇储备管理的压力;第二,在既定的外汇储备规模下,转变管理思路与模式。
1、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
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与规模成正相关。因此。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整体效率,应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增长。
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及国际热钱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最主要的三条渠道。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美利率倒挂,在美元加速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国际热钱的流入有强大的利益动机,当前要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首先必须控制热钱的流动,但是控制贸易顺差扩大、限制外商直接投资、监管国际热钱的流入均只是治标不治本。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无论从中国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整体效率,还是中国应对美国经济下滑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威胁,中国都有必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赖出口、投资拉动转向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并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善国际收支降低外汇储备累积速度,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平衡增长。
2、调整外汇投资主体的投资理念。
次贷危机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可以预见在次贷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外汇储备投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收益率是非常困难的。这一方面要求,中国的外汇投资主体不能因噎废食,由于难以获取满意的收益率,放弃投资良机或停止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对
于其投资绩效的考核。应从大局出发,不以一时的得失论处,但是投资应更加谨慎,奉行收益性、安全性、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的原则。具体到实际策略,应配合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与资产结构的优化调整。
3、统一协调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与优化资产结构并重。
我国目前有外管局、中司、社保基金、国家开发银行、中资企业等众多投资机构进行外汇投资运作,但这些投资机构政出多门,各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能,导致外汇储备管理缺乏统一口径,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各个部门不同目标且相互间政策协调不顺畅,使各机构间无法相互合作实施投资绩效的考核,实现透明的投资环境,使得投资效率低下,可能出现竞相压价争夺的局面,从而无法有效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战略意图。
因此,中国政府应统筹规划各投资机构以形成系统的海外投资战略,将职能不一、实力不均的投资机构,组建成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相互配合的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团队,以避免本国机构内部无谓竞争,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构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投资机构间的协调与统一管理,应与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相结合。在次贷危机中,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暴露出的最大弊端在于美元资产所占比重过大,如何将美元资产转化为其他资产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关键所在,而美元资产的转化主要涉及币种多元化与资产形式多元化。 首先,币种多元化在短期内尚不成熟,缺乏可操作性。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我国持有巨额美元资产。若大量抛售,会造成尚未减持美元资产的价值缩水,严重损害自身利益;第二,缺乏替代性的投资币种。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蔓延至全球,全球主要几大币种欧元、英镑、日元均受重创,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转换币种只是空谈。但逐渐降低美元资产比重,提高欧元及其他货币资产比重,应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中长期目标,这也意味着对美元资产的减持必然是渐进的,更多的是通过增量减持的方式进行。
从资产多元化角度出发,由于不同资产购置的职能分处于不同投资机构中,因此,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需要同投资机构的统一规划相结合。虽然中国受制于巨额的美元证券,但中国可尝试将部分美国国债与机构债置换成其他的资产,如股权资产等。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人,中国应借此机会要求美国政府允许中国投资机构购买资源性商品、高科技行业、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优质公司的股权,或是开放美国国内金融市场,允许国内银行在美设立分行。这样做可实现双赢,一方面不致美元资产被抛售而全盘崩溃,另一方面又起到了稳定美国金融市场甚至美国实体经济的作用,同时也实现了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目标。
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现实的选择是将增长的外汇储备部分纳入积极管理渠道,而非置于安全性管理,应将其投资于商品资产。但直接采用外汇储备购买石油、黄金、农产品等商品资产,一方面会带来价格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会加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敌意。为避免上述困难,可由中司主导并联合国资委、发改委等相关主管部门,吸纳华尔街因受次贷冲击被裁的专业人员。成立新的投资基金,通过投资基金拥有目标企业的大量股权等间接控股方式,掌握战略资产与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并确保对中国的供应。中国的外汇投资主体,可利用当前美国股市低迷,在二级市场吸纳流通股股份,从而拥有一定的经营话语权,达到服务中国的目的。
4、搭建统一的投资服务平台。
一些投资损失的事例均表明,中国投资主体风险意识不足且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缺失。无法对现有的海外投资行为提供必要的建议与保障投资的安全性,建议中国应吸取本次教训,尽快搭建一个服务自身投资主体的统一平台。
一、金本位还是信用本位
国内外一些略显激进的学者和分析人士认为,复辟金本位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从混沌和动荡回归平静和稳定的唯一出路。虽然无法亲身感受1870年至1914年的古典金本位时代和1919年至1939年的金汇兑本位时代,但在这些人看来,黄金真实价值的存在构成了金本位货币体系的定海神针,在“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自由流动”的规则指引下,金本位似乎可以避免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国际收支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
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2月12日,全球股市市值已经从57.16万亿美元骤减至30.76万亿美元,缩水幅度达到46.19%,而与此同时黄金却价值坚挺,从2007年8月1日的666.9美元/盎司,到2008年12月15日的834.4美元/盎司,黄金在危机动荡中身价徒增。毫无疑问,大多数与次贷危机紧密相关的要素都产生于信用货币体系的框架之中,比如有失审慎的次级房贷、金融衍生品以及美国政府长期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因此很多人将次贷危机的危害归结为信用本位的失败,并将期盼救赎的目光投向坚挺的黄金。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次贷危机的爆发只能说是以“华尔街文化”为表征的一种特有微观金融发展模式、宏观金融监管模式和经济调控方式的失败,更进一步地讲,也可能包含了以美元为核心的特有信用货币体系的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整体信用货币体系的失败。
其次必须指出,市场价格在次贷危机中的上升并不必然意味着黄金有能力担负起世界货币的重任,只能说在财富储藏这个属性上,黄金显露出了闪光点,但世界货币还必须发挥价值尺度、国际支付和流通手段的作用,一个闪光点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黄金能够处处闪光。
而且,最重要的是,某种特有信用货币体系的失败并不对应着金本位货币体系的必然成功。实际上,复辟金本位更像是绿野仙踪般的童话,有四个理由让我们相信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不会走这段回头路:
1 对黄金总量“有限性”的预期与发挥货币职能所要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虽然金本位和黄金之间并不完全对等,就像一些人所言:“哪怕只有一盎司黄金,金本位也能运转”,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事实上,制约金本位正常运转的,不是存量的数字大小,而是人们对黄金存量有限性的预期,受制于有限的黄金供应量,金本位下的货币供给必将收敛于一个极限,而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空间及其对应的货币需求则可能没有极限,在所有理性预期者看来,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冲突,这意味着金本位货币体系并不能带来安全感,一旦有风吹草动,市场主体往往会争先恐后地挤兑黄金,争取让有限的黄金更多地落袋为安,这种矛盾使得金本位难以稳定维持。
2 黄金对“总量有限性”瓶颈的突破则将动摇自身的货币基础。非常尴尬的是,虽然黄金总量有限性使其难以有效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但如果突破了这层约束,黄金的未来不仅无法海阔天空,反而会走进另一个死胡同。“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的原因在于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本身也具有真实价值,商品与货币的双重属性使得黄金在作为货币时具有币值稳定的优良特性,一旦科技发展让“人造黄金”不再是梦想,那么黄金稀缺性的瞬间消失也将让表面上的金本位货币体系一夜之间骤然演化为实质上的信用货币体系,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这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大变化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将时刻威胁着金本位下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安全。
3 金融危机之中的金本位更像是风险催化剂而非稳定器。由于金本位相比信用本位具有更多的“真实因素”,因此很多人相信金本位对金融危机更有免疫力。且不争论这一观点客观与否,一个简单的常识就是免疫力更强的人一旦生病则更难痊愈。事实上,金本位之下,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几乎无力可施,这使得市场失灵缺乏“看得见的手”的及时纠正和调整。更可怕的是,维系金本位的种种努力很可能加深危机,当一国陷入金融困境的时候,国际资本往往会出于避险需要而大幅撤出,此时维系金本位必然要求该国货币当局提高利率以吸引资金内流并平衡国际收支,而不合时宜的紧缩政策对进入下行周期的实体经济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在弗里德曼和伯南克等人看来,大萧条之所以持续43个月之久,并造成了深远经济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美联储主席roy a,young维系金本位的行动加剧了通货紧缩。因此,在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市场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复辟金本位十分危险,就算是在危机平复之后,未来市场与政策共同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互补性也将日益增强,与宏观调控的内在冲突使得金本位不具备回归的客观条件。
4 制度性缺陷使得金本位的“黄金时代”难以再现。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金本位运行的稳健与否取决于其制度性基本规则是否得以普遍认同、贯彻和执行,即黄金的“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自由流动”。而在现在和可预知的未来,这一规则都很难再被严格遵守:首先,黄金真实价值的存在对规则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由于黄金等同于财富,流入相对于流出更易受到青睐,而一旦某些经济体具有左右资本流动、抑制黄金流出的非常手段或是霸权力量,那么“自由流动”的规则将被违反,制度平稳运行的基础将遭到破坏。事实证明,这种财富激励导致的违规行为难以避免,obstfeld的经典论文显示,在1885年至1913年间,强大的英、法、德都通过大量经常项目顺差从世界范围内吸收黄金,其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高达4.6%、2.6%和1.6%。其次,信心缺乏背景中的博弈将使规则难以被整体所严格遵守。历史比较显示,古典金本位时代之所以比后来的金汇兑本位时代更加平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一阶段市场对金本位的信心远比后一阶段强,而信心会促使不同经济体不约而同地遵守规则,平等承担起干预外汇、维护整个体系安全的责任。在信用体系如此健全的现在,很难想象市场会对金本位保有如同100多年前的普遍信心,在个体理性的驱使下,每个经济体都有可能选择“搭便车”而不主动遵守规则。此外,由于现有黄金储备数量不同,金本位给不同经济体带来的潜在激励也相去甚远,根据imf的最新数据,2008年9月全球黄金储备为8.473亿盎司,其中美国拥有2.615亿盎司,欧元区拥有3.5亿盎司,全球占比分别高达30.8%和41.3%,其他经济体的占比总共不及30%,欧美借由高比例储备将可能在复辟金本位的过程中获得货币霸权,由此可能触发的全球利益再分配势必难以得到广泛认同,如此背景之下,金本位有效运行依仗的基本规则不可能被普遍遵守。
总之,金本位已经作古,复辟金本位不仅违背了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更是非常危险,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不可能再走这段回头路。
二、单极还是多极
既然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不可能走金本位的回头路,那只能在信用本位的框架内寻求变革。接下来的问题是,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几个核心?一个,还是多个?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之中,美元都是货币体系的唯一核心,而次贷危机深刻动摇了美元的货币基础,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欧元将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唯一核心。实际上,就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而言,欧元或其他币种能否承担唯一核心的职责并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一个有且仅有一个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适应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需要,单极体系是否具有稳定性?
支撑单极体系的是霸权稳定论(the 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由派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其名著《萧条中的世界:1929--1939》中首次提出这一理论,随后该理论被罗伯特·吉尔平加以系统完善。在研究大萧条的过程中,金德尔伯格认为大萧条之所以演化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大国有能力或愿意承担制止危机的主导责任,停止“让你的邻居当乞丐”的以邻为壑的政策,特别是无人愿意充当最后贷款人,以阻止金融危机的急速蔓延。有鉴于此,金德尔伯格指出世界经济必须有一个超级霸权大国作为“稳定者”(stabilizer),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剩余产品提供一个市场,保证资本的充分流动,并在银行面临危机的紧要关头发挥救助作用。用他的话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历史的主要教训是,世界经济想要稳定,就必须有个稳定者”。
随后,金德尔伯格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不但危机时期需要一个稳定者,在正常时期也同样需要一个稳定者。他还把稳定者的责任又增加了两项:维持国际汇率结构和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另外,他还在第一项责任中增加了与别国分享短缺资源的内容。按照金德尔伯格的观点,单一霸权国将为世界经济提供稀缺的公共商品。他把各国的个体利益看作是私人商品,而把世界经济的稳定视为公共商品,这种公共商品意指和平、开放的贸易体制、统一度量衡和固定的汇率等。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只有霸权大国才有能力提供公共商品,并通过主导性决策统一无序的分散性个体行为,让世界经济保持有序和稳定的发展态势。
吉尔平等国际关系学者则丰富了霸权稳定论的体系,并将金德尔伯格的理论从经济领域延伸至国际安全和军事领域,逐渐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把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合作联系起来,在理论和历史经验上寻求霸权和国际合作之间的相关性。吉尔平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从历史的角度看,霸权稳定论存在于特定国际社会背景和世界经济环境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次贷危机的爆发,这一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已经不合时宜,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发展方向将不可能是单极体系,原因有三:
其一,单极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方向相矛盾,世界经济结构在长期发展中日趋多元化,任何单一经济体在经济领域都难以具有绝对霸权地位,根据imf的数据,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在影响力和重要性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在1980年至2007年期间,新兴市场经济体gdp占世界gdp的比重经历了“u”字型变化,从1980年的30.9%到1992年的16.5%,再到2007年的28%,新兴市场占比先减后增;而从增速看,新兴市场经济体近十年来大幅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发达经济体则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28年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22%,其中前20年平均增长率为3.37%,后8年为6.36%,增速不断加快;发达经济体28年问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74%,其中前20年为2.82%,后8年为2.52%,增速有所放缓。
其二,单极体系本身存在较大缺陷。霸权国能够提供稀缺的国际社会公共商品,引导政策博弈趋向协作,并化解局部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霸权国尚有余力顾及全球,并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整体利益优化。但一旦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于霸权国,那么霸权国将难以担负起维系体系运转的责任,而且此时其个体利益体现在通过霸权来向外分散风险,这与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全局稳定的整体利益存在巨大冲突,这种冲突一方面将导致危机从局部扩散到全局,另一方面也将深刻动摇霸权国的霸权地位。金德尔伯格始终强调“霸权国本身必须恪守自由主义的市场观念”,而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都不可能避免经济周期的起伏,这就意味着霸权国的经济基础是极不稳定的,其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也是偶然的、间歇性的,坚守同一个霸权并不能保证体系运行的长期有效。此外,霸权的阶段性更替则不仅无法回避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还可能导致更多的动荡,并引致更大的成本。因此,从本质上看,单极体系不具备在长期内维持世界经济秩序稳定的能力。
其三,单极体系的稳定作用并非不可替代。在非合作博弈的背景下,各自为政的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的“公有地悲剧”,霸权国的存在将改变博弈结构,并可能引导博弈均衡向集体理性的方向发展。但改变博弈结构并非只有引入强权这一种方法,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个体间交流与谈判,或者建立一些有实际效力的个体约束机制,博弈均衡也有可能发生优化。此外,在提供国际经济社会的公共商品方面,依靠能力强化的国际性机构比依靠霸权力量更为有效,且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小。因此,单极体系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稳定作用并非不可替代,在多极体系中加强制约机制建设并增强国际性机构的影响力,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依旧能够实现长期稳定。
总之,霸权稳定论已经不合时宜,单极体系难以担负稳定世界经济秩序的重任,其不太可能构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发展方向。
三、多极还是多元
既然多极将构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发展方向,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这将是怎样的一种多极?与前两个问题一样,答案还是非此即彼的两个:简单的多极或是复杂的多极。简单的多极意指无秩序、无层次的多极,即各经济体在多种核心货币间随机取舍。
复杂的多极则代表一种有秩序、有层次的多极,即各经济体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开放程度、经济规模、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和相对的通货膨胀率结成几个不同的区域货币同盟甚至是成立统一货币区,而每一个特定货币区内的区域统一货币则构成了多极体系中的一极。
这种复杂的多极与蒙代尔的“金融稳定三岛”具有较大相似之处,蒙代尔近年来一直提倡美元、欧元和亚元分别承担起区域货币的职责并共同构成多极货币体系。但这种复杂的多极并不仅仅意味着多个统一货币区的并立,实际上,每个货币区就像是货币体系中的一个单位“元”,而这些单位“元”的核心,也就是各个区域货币本身又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元”,这个高层次“元”也有一个核心,即一种类似于多极货币基金的世界性货币,就像是imf特别提款权的加强优化版本。每个层次的每个“元”内部不仅固定汇率,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并能够实现宏观政策的协调。理想状态是,各个统一货币区内部政策较为统一,而高层次“元”又能通过国际性机构的制约实现各区域政策的整体协调,多层次的多极货币则能够充分满足各区域和全世界的各种货币需求。从这种意义上看,这种存在多层次内部制约和外部协调机制的复杂的多极可能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发展方向,即“多元”。
相比简单的多极,“多元”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层次性,简单的多极只是一个平面,而多元则是立体的,区域货币是统一货币区内经济、金融活动的货币核心,而以这些区域货币为基础构建的世界性货币则是全球范围内、统一货币区间经济、金融活动的货币核心,对于整个全球经济而言,以区域货币为基础的世界性货币受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任何一个经济体、甚至是货币区的财政和储备状况都没有绝对的决定力,这不仅避免了霸权带来的非理性选择,还减小了区域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对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负面冲击。二是秩序性,简单的多极意味着任何单一经济体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货币选择问题,全球性经济、金融往来一团散沙,而多元则带来了秩序性,对于同一货币区内的经济活动而言,支付和结算仅涉及两种货币的选择(本区域货币和世界性货币),对于不同货币区间的经济活动而言,支付和结算则仅涉及三种货币的选择(各自的区域货币和世界性货币),而所有经济体的储备货币选择也并非十分繁杂,仅需要在少量的几种区域性货币(这些区域性货币大概有三到四种)和世界性货币间搭配和取舍。由此可见,简单的多极和有层次、有秩序的多元之所以优劣相差甚远,关键在于多元非常强调统一货币区的建设及其在世界性货币构建中的作用,由于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亚太地区的货币区域化发展以及更进一步的统一货币区建设尤为重要。
四、激进还是渐进
从以美元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路径可能有两种风格:激进型或是渐进型。综合历史沿革、次贷现状和未来要素,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不可能是激进型,原因有三:其一,美元不可能迅速退出历史舞台,从美元资产“绝对增持、相对减持”的趋势和美元汇率“先扬后抑”的未来走势分析,次贷危机虽然动摇了美元作为核心货币的货币基础,但美元在危机时刻发挥的核心作用不减反增,在次贷危机平息之前,美元不可能被其他货币超越和取代,国际货币体系迅速抛弃美元的结果将是更大的混乱和更长的衰退,因此,多元化不可能迅速一步到位;其二,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经济基础尚不牢固,由于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尚大,世界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深远发展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以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也不可能即刻实现;其三,多元化每一个单位“元”的建设都是渐进性的,区域货币联盟的实现以及更高层次区域统一货币的诞生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渐进过程,而国际性协调和制约机构的强化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
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路径将是循序渐进的,短期内,美元将继续作为唯一核心货币支撑起单极体系;中期内,欧元等主流货币将日益分担世界货币的责任,国际货币体系将向简单的多极缓慢发展;长期内,伴随着各个货币区建设的长远进步和国际性机构的强化,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
此次次贷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了的损失,要使我们不重蹈美国的复辙,我们必须了解次贷危机及其产生的后果。这掸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为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何谓次贷危机。所谓次贷危机即次级贷款抵押市场危机是由于美国给那些信用低的客户以住房贷款,由于住房贷款有住房作为抵押,所以一直以来没有被金融机构重视到其隐含的风险。
其次,此次次贷危机缘于美国楼市的高增长及后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在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时期,各方资金纷纷流入楼市,而信贷机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中的风险,为低信用的购房者放出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以至今日房地产市场回暖,所抵押的房产其价值根本无法抵债,便产生大量的呆坏账,此时这些风险仅仅集中于本国的银行业。而一些国际投资基金或金融机构对其次级抵押贷款的投资或买断,将使风险扩散到全球整个金融市场。这也许就是本次危机对全球股市所产生的冲击的一个原因。
再次,此次次贷危机为美国金融机构带来大量的呆坏账,这将直接导致其流动性的严重缺失。流动性的缺失又将对本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
第四,由于次贷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巨大损失,欧美各国相关金融机构纷纷裁员以降低成本,这将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虽然数字不时很大,但足以说明此次危机带来的影响之巨大、牵扯面之广。
第五,本次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据美国金融统计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六家银行在此次危机中的直接损失大约49亿元人民币。由于中美两国经济往来密切,经花旗银行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将放缓1.3%。虽然此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直接损失并不大,但当美国经济受挫,也将使得中国经济面临较大损失。
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启示
此次次贷危机所产生的影响与潜在的影响使得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做的不是危机爆发后才对银行进行救助,而应该事前做好准备以防止危机的产生。
第一,美国次贷危机直接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降温。美国成熟房地产市场都会引发次贷危机,何况我国的新兴市场。目前我国房地产投机行为尤为严重,使得楼市不断飙升,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泡沫。泡沫的产生缘至于投机者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制,现有的规制对他们投机带来的成本远远小于其将获得的利益。长此以往,也许数年后等到泡沫破灭的时候,受害的讲是广大有房贷的市民。由于我国抗危机的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因此危机的爆发不论在我国经济上还是在社会稳定上所产生的影响程度都将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我们不论是出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是出于防止类似危机在我国爆发的目的,我们都应该防止房地产市场巨大泡沫的产生。第二,由于我国贷款主要来自商业银行,我们应加强商业银行对住房贷款申请者信用和还贷能力的审核。建立信用评审机制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在我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价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个人信用的数据储备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信贷机构应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贷款者的还贷能力的审核。而在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占有很大比例,银行业也必然想从中分享利益。这就需要尽量避免商业银行或信贷机构因为利益的驱使而放松借款者的资格标准,或对其有可能虚假的信息不进行必要的审核。甚至有职员为了业绩的提高,帮助那些条件不合格的申请者伪造信息或想办法规避银行现行的规制。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职员职业操守的培养,从前台开始培养风险的防范意识。与此同时,我国应该建立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给商业银行评价消费者信用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
第二,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银行的本质是风险经营,要减少危机对银行本身的冲击就必然要求银行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而有效的金融创新已被证明不仅能为银行带来直接的收益,也能为银行化解风险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工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还不成熟,放贷风险基本集中于银行本身,银行应该积极开拓新的金融产品以到达转嫁风险的目的。
第四,完善监管体系。银行经营应保持其安全性、流动性,之后才是盈利性。由于银行本身资产结构的高负债比例,容易使股东或管理者从事高风险业务。为了,保障广大债权所有者的利益,必须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其从事业务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外部监管应该与银行内部监管部门同心协力,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监管。外部监管体系的完善,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监管机构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应该对银行的高风险业务经营进行有效的约束,而监管机构应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银行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应有的惩罚。外部监管应该引导银行业的稳健运行,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内部监管部门应对本行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客观的风险评估,从根本上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第五,培养住房贷款居民的风险意识。不可避免的是有些居民对自己以后的还贷能力没有进行有效的估计,为以后的无力偿债埋下了隐患。在这方面就要求银行职员应该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其中的风险,帮助其分析各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第六,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房地产上市公司市值占我国证券市场很大一部分比重。其股价波动很大程度影响着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否。房价的飞速增长,将间接拉大了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中获得房地产公司股票价格之间的差距。而这大大增加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风险。
总之,为了预防类似危机在我国爆发,我们应该在各个层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经济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风波; 宏观调控
2007 年4 月, 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 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 形成一种“蝴蝶”效应, 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 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 600 亿美元, 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 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 现在扩展到全球, 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 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 万亿美元, 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 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 年10 月末或年末, 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 全世界都跟着“感冒”, 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 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 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 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 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 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 一是次贷低首付, 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 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 大概占总额的20%~40%, 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 有的20 年还本息, 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 即前2 年是低息, 后18 年是高息, 越到接近20 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 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 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 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 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 个百分点, 成功为1 000 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 孩子18 岁以后基本自立, 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 次贷刺激了房市, 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 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 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 反正也赔不上, 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 房价连跌了40%, 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 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 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 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 英文缩写是MBS) , 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 英文缩写是CDO) , 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 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 债务链一中断, 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 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 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 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 年之前多次降息, 从5%降到1%, 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 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 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 又连续13 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 到2006年初, 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 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 本金滚利息, 越滚越大, 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 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 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 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 房地产价格大跌, 原来售价100 万美元的房子, 现在只能卖到60 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 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 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 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 炒来炒去, 炒得扩大化了, 波及到全球, 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 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 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 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 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 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 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 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 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 绝非偶然, 偶然寓于必然之中, 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 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 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 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 主要有三方面: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以“两房”为主的美国住房金融体系的精巧设计曾经令无数研究房地产金融的学者赞叹不已,这个体系也是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结构的重要标志。该体系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两房”这个中介使美国房地产金融的风险被分散到全球投资者头上。这个机制在它创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运行良好,历经了60年代金融“脱媒”的考验、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和80年代储贷危机的洗礼。但遗憾的是,这个精巧的设计却没有能够经得起“次贷危机”的冲击,原因何在?这其中有哪些道理对我们有警示意义?
警示之一:任何房地产金融设计上的技巧所起的作用都是有限的,真正确保房地产金融稳定的良方只有一条,那就是应该努力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速度。
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房价的下跌,但房价下跌的起因是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因此,没有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就没有“次贷危机”。要防止房地产金融危机发生,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房地产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这些道理并不复杂,其难点在于政策制订者的短期行为如何克服。以美国为例,2001年后美联储一定知道将利率降到1%的后果,但还是这样做了,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克服当时眼前的经济下滑的风险,是为了自己短期的政绩。如果没有利率的大幅度降低,就不会有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也不会有现在的“次贷危机”。将次贷危机的责任算在格林斯潘的头上是有道理的。
我国的房地产同样存在过快上涨的隐患,2004年后很多城市的房价出现了翻番上涨,这样的上涨一定是不正常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出于短期政绩的考虑,喜欢推高地价、房价,成为房地产泡沫的最重要的制造者,为我国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埋下了很大的隐患。2005年以来,尽管中央政府出台的很多抑制房价的政策,但收效甚微,原因是地方政府有推高房价的冲动。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度,将房价推得越高,下跌的风险就越大,后果就越严重。
警示之二:房地产与金融是一对孪生兄弟。
从美国的金融发展历史及“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房地产与金融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房地产与金融业之间已经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因为:其一,大公司的融资越来越依靠资本市场,房地产成为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领域,结果是美国的银行业高度依赖于住房按揭贷款;其二,房地产业在GDP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美国的GDP构成中房地产业超过制造业,占14%左右,房地产领域的风吹草动自然会引起经济的巨大波动,进而导致金融市场的不安。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自2001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之风太盛。在金融产品创新的美丽光环之下,美国的金融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专门为房地产投机者设计的产品,“次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既然是投机者,他们对价格的变动当然十分敏感,当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越来越多的借款者选择了违约。于是整个信用体系出现了崩溃,使得次贷危机的影响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历次房地产危机。
我国的商业银行与房地产行业的关系同样越来越密切。1998年时,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只有区区400亿元人民币,到2007年底,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增加到3万多亿元人民币,还有2万多亿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开发贷款,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银行资产就有5万多亿,还有无数小公司的贷款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的。因此,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金融业,房地产行业的波动风险会直接演变为金融风险。但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银行家们还没有对住房金融的风险有足够的重视,他们更多的是从住房金融的商业机会角度分析问题,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曾疯狂进行住房按揭贷款的扩张。
警示之三:金融的过度发展会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
从金融发展的规律看,新的金融产品和市场的产生一般缘于分散或规避风险的需要,但金融的过度发展可能会增加金融的系统风险,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道理也并不复杂,因为金融的任何环节都以信用作为前提,而信用在利益面前是脆弱的,尤其在暴利面前。因此,当市场出现暴利的机会时,维持市场正常运转的每个环节的信用都会被动摇。在现代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非专业人士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为信用的丧失披了一层美丽的外衣。例如,在次贷产品打包出售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信用评级,评级公司给金融产品出评级报告的过程是以市场对评级公司的信用为基础的,但由于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考虑,评级公司放松了对这些产品的风险的估计。这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个,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信用丧失,系统风险必然日积月累。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但同样容易出现金融过度发展的问题,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少人追求“新”与“洋”,实际都是为了自己的小集团和小圈子利益。
警示之四: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
“两房”由政府接管后,政府所占的股权比例达到80%,可以说是政府绝对控股。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质疑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不能用纳税人的钱去挽救一个金融企业,二是政府接管是市场化的退步。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想,这两点都是有道理的,但问题的关键是除了政府接管之外,美国人找不到更合适的办法来挽救“两房”,而“两房”如果倒闭,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将是不堪设想的。
从“两房”的经历看,它们从政策性金融机构逐步改变为非政策性金融机构,而现在又重新回到政策金融机构,这个过程说明了金融市场在特殊条件下或特殊领域里需要政府的庇护,纯粹市场化、商业化是解决不了金融问题的。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海啸;金融衍生品
次贷危机全称次级房贷危机,英文subprime lending crisis,其意指2006年初始于美国,因为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而导致的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震荡反常剧烈的危机。次贷危机在07年席卷了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世界金融市场,并在08年演化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这样一场几乎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经济危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次贷危机的背景
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入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1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
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足够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二、次贷危机爆发
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为了更多的盈利,低利率促使银行大量发放住房贷款;在20世纪初银行打出大大小小的广告,支持人们贷款买房。对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贷出的款项作为银行的资产项目,而为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鉴于房产市场的风险性,银行自然会选择寻求投资者分散风险。于是,银行将贷款项目打包成债券卖给投资银行,而卖债券所得的收入可以用于继续发行贷款。投资银行之所以愿意购买这些信誉评级不高的债券,是因为在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即使贷款者不能按时归还贷款,它们可以将房产收回,并进行拍卖。在美国房市连续几年冲高的情况下,这桩买卖在投资者的眼中风险近乎于零,更何况它还具有高收益。但是基于投资者的基本思想,分散风险是必须的,而且以期于获得更多的收益进行更多的投资。可是,这些次级贷款评级的风险性太高,一般的购买者不一定愿意购买,于是投资银行重新进行拆分打包,以这些购买来的住房贷款为基础大量发行各类金融衍生产品,这其中有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担保债务权证和信用违约互换CDS等。
上述所有的分析,都建立在经济发展和房市蓬勃发展的情况下。的确,在上述的情况下,结果是大家一起赚钱。但是,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美国的物价水平不断攀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在经济形势发生逆转、住房贷款违约率迅速提高的背景下,上述金融产品“衍生链”就演变成一条令人窒息的“债务链”。其中如果某家金融机构出现偿债危机,它的信用等级就会被调低,它的外部融资则马上变得十分困难,它所需要支付的抵押品价值就会迅速增多,一旦在短期内不能筹集到足够的现金,这家金融机构就面临破产的风险。就这样,在2007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倒闭,由此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很快我们就看到了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出手挽救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华尔街五大投行几乎在金融危机中全军覆没。
三、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并不是一个偶然,它是人性的贪婪、不恰当的政策和监管力度的过松等等因素叠加起来,日积月累,终于爆发的一个必然。
(一)美国次贷危机始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不断堆积,泡沫破灭后,危机爆发。这告诉我们:资产价格虽然是一种虚拟经济元素,却隐藏着相当大的破坏力,其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当前资产价格虚高的中国要切实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避免因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金融波动的风险。
(二)我们政府还应合理调控国内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因为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总是一种相对的过剩,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短缺,有时是极易转换的两个极端。当前,我国经济存在过快向过热转化的可能性。
(三)审慎有序地推进我国金融体系开放。从美国次贷危机可发现其蝴蝶效应不可小视,当前,开放我国的金融体系,需要融入世界的经济体系,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但因为我国金融市场尚在建设初期,金融产品和市场的抗风险能力都有待完善,这就更需要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加大对跨境资本的监管,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审慎有序地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开放。
(四)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我们必须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在坚持以规制性监管为主的基础上,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针对不同监管事项实施不同的监管原则,对执照颁发等审批事项应以规制监管为主;在业务风险监管事项中应更加注重原则性的监管,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监管措施,最大程度地控制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发展实业扩大内需
华尔街一直代表着美国的后工业时代经济模式,它将真正创造财富的制造业转移他国,只留下脱离实体的现代服务业,而在遭遇金融危机动荡时,其经济泡沫迅速挥发,不能持续保持经济的长足发展。冰岛金融业曾在2005年为该国带来7%的经济增长,但危机发生后,它却给该国经济带来几近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不应盲目追捧欧美模式。
我国经济原来一直选择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金融危机出现后,发达国家的消费乏力给我国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应适时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我国应降低对外依存度,以扩大内需为主。一直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弹性调控健全体制
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应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经济运行中的不同情况随时调整政策,同时应建立金融危机应急处理机制。
一是尽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而中国目前基本是国家担保,这种全部由国家买单的体制存在一定弊端,它把很多问题都掩盖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样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美国目前出现金融危机乃事出它因,我国未出现风险只能说条件不具备,如果我国存在类似情况,将会因制度空白而比美国更严重。因此,加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二是应在市场与政府调控间找到平衡点,出现严重的经济或金融问题时,政府应快速反应,及早介入。不干预市场不等于任其发展,美国政府若早出面干预或救市,也不至于发展到目前这种地步,但政府反应迟钝,后期国会审批议案又延误了时机,导致了问题愈发严重。
科学发展适度创新
一是金融创新要适度。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曾把“次贷”比喻成“烂苹果”,经创新包装后外表华美,打开却发现它把好苹果都感染坏了。美国金融创新过度乃至泛滥,我国却创新不足,应该从中总结教训,研究如何有效创新、趋利避害。曾提前预测出次贷危机的纽约大学鲁比尼教授认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够带来很多的好处,当然他们不时也会发生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遏制创新”。
二是应充分发挥员工集体智慧,不能完全依靠银行家个人能力带领银行发展或者拯救银行。雷曼兄弟在倒闭前完全可以出售,但由于董事长兼CEO富尔德的决策失误把两次机会都错过了。
三是金融高管应该限薪。虽然我国金融业的高管工资比照欧美不算太高,但也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可行性措施,确保金融高管从业人员对其管理后果负责。
合理消费重视信用
一是提倡适度消费的理念。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几乎不储蓄,他们的高消费建立在向未来借钱和健全的社保体系基础上,未来不够,就向世界借,世界不够,再向世界的未来借。金融危机的事实告诉我们,不管是因为国家对资源和信用的严重透支,还是居民的超前消费,这些漫无边际的“借”终会酿成不良后果。我们并不反对现代消费观念,但要提倡适度消费的理念。
二是要对自己的个人信用纪录负责任。个人信用纪录是居民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是办理各种金融业务的依据,一旦有不良纪录将给个人的经济活动带来很多麻烦。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只有大家都重视自己个人信用的好坏,构建信用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经济活动也才可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