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

第1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361-01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走入到人们生活当中,软件开发作为计算机领域最为重要的领域,有利于促进计算机发展规模的扩大,实现计算机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化进行分析,分别从:计算机软件概述、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促进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计算机软件概述

关于计算机的组成,通常分为硬件与软件,与硬件相比,软件对于计算机而言占据着核心地位,但硬件能为软件的两件运行奠定重要基础。所谓软件开发,主要是指软件公司或软件工程师以用户需求为基准来对软件进行规划,编写软件程序、维护软件一系列工作。软件开发包括:设计评审控制程序、概要设计控制程序、项目管理控制程序、配置管理控制程序、软件工具控制程序等内容。

软件开发阶段通常是由:计划―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多个环节组成。由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相对负责,难免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据此我们必须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进行规划化,以此促进软件开发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软件检测过程缺乏规范性、软件维护缺乏规范性,笔者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软件检测过程缺乏规范性

在软件研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及的错误,软件检测便能起到重要作用,及时找出程序中的错误,从而对其进行完善。另外,软件检测工作还会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来予以改善。经笔者调查,目前软件检测程序缺乏规范性,导致该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在编写完毕,对其进行检测时,缺乏认真严谨的态度,最终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到软件的有效发挥;另外,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展检测工作时,未让用户参与其中,因此导致在检测时,忽略了用户的实际感受,从而增加了软件维护成本。

(二)软件维护缺乏规范性

另外,软件作为一种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均有“售后服务”,消费者在购买后能充分享受到售后服务权利。计算机软件跟其他商品不同,它的售后服务实际上就是软件维护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在软件维护方面缺乏一定规范性,导致该现状出现的主要在于软件开发人员自身,有部分软件开发人员在对软件进行交付后,对于用户在使用中遇到到的各自问题便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另外,有些软件开发者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在维护费用方面会漫天索价。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软件维护规范化程度不够导致的,如果不对其进行治理,不仅会影响到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持续发展,还会消费者怨声载道。

三、如何促进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

综上,笔者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为了促进软件开发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拿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 促进其规范化。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提高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化认识

要促进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的规范化,首先应提高开发人员对于软件开发规范化的认识。软件开发人员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实施者,必须树立规范化意识,相关部门可通过定期培训来帮助开发者树立责任意识。此外应对软件开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完善,使软件开发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以此推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进行。

(二)对计算机软件设计予以规范

软件设计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软件开发者在开展设计工作前应对市场需求、用户需要进行充分了解,根据这些情况来开展软件设计工作,软件设计还应充分遵循计算机软件设计标准,将具体设计策略及流程呈现给用户,以此来了解是否还存在需要完善的部分,如果用户不满意,就必须进行合理修改。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规范化是促进软件开发的重要部分,开发人员切忌马虎大意。

(三)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码规范化

其次,还必须对软件开发编码进行规范,计算机编码工作是软件开发的重中之重,编码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程序的完整性。因此,开发人员在进行编码时,应充分考虑到用户需求,根据软件运行环境来开展软件编码,以此加强软件开发编码设计的规范化。

(四)对计算机软件检测规范化

经笔者研究,软件检测过程中发生错误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为了降低错误发生频率,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不断规范。首先,在开展软件检测工作时,必须要求用户参与其中,当开发人员发现漏洞时,应遵循用户的意见来进行修补,同时对检测数据进行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另外,还应组织多个测试小组,对软件进行反复测试,当测试完毕后,开发人员应将测试结果整理成文本。

(五)对计算机软件维护规范化

最后,还应对计算机软件维护充分规范。首先软件开发人员在设计程序时必须按照规范依据来操作,如果出现问题,必须立即维修,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此外,软件开发者必须树立责任意识,服务于消费者,诚信地开展软件维护工作,使软件开发行业得以净化,为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结束语

促使计算机软件进一步规范化,是计算机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软件行业生存发展的有效保证。让软件研发有明确的标准,有明确的行业规范,有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对软件开发行业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会进一步提高研发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将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第2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字】软件开发;新技术;应用研究

1软件开发的方式

1.1生命周期法

根据软件开发的过程,从时间角度进行阶段划分,将软件开发分解成研发前期、研发中期、研发后期和反馈阶段等诸多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进程和结果严格控制,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和精确度。

1.2原型化法

相比于生命周期法的严谨理论,原型化法不需要重复繁杂的定义和说明,在软件开发初期也不必明确相关资料和信息,原型化法适合初期概念不明确的软件开发。通过原型化系统的深入研究,不断优化从而达到软件要求的条件。原型系统的纸上原型能根据软件的一部分特征进行工作原型还原,将部分制作好的软件功能试放达到初步测试的效果,让用户及时的了解现有的原型以便后期调试和修改。

1.3自动化法

自动化法相对其他两种方法来说,非常简便快捷,只需要说出具体的方法和内容,第四代软件工具就能进行自动分析和结果处理,设计和编写代码。自动化法主要依靠第四代技术的诸多软件开发工具得以实现自动化的功能。

2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技术分类

2.1C语言技术

C语言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中使用最广泛的基础性技术,作为最早被应用的编程开发语言,C语言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经过数十年的不断进步和完善,C语言技术已经逐步趋于成熟。C语言在诸多操作系统和版本中都可完美使用,比如Windows、Linux、DOS等。C语言在编程过程中,仅包含关键字32个,控制语句9种,编译过程十分简洁,即使新手入门也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初步掌握编写方法。其次,C语言包含了比较大的运算范围,能够处理包括括号在内的很多类型运算,具有丰富的运算类型和良好的表达式类型。

2.2JAVA技术

JAVA技术相较于C语言来说,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和较强的通用性。JAVA技术普遍应用在跨平台的软件开发中,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JAVA技术最开始被命名为OaK,不断发展过程中更名为JAVA。JAVA技术推广后,主要被应用在Web软件开发中,JAVA技术的出现将Web的发展进程大大缩短。JAVA的界面风格类似于C语言,在继承C语言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改进了C语言的缺陷,通过垃圾回收站功能直接回收不需要引用对象所占据的内存空间,让程序员不必再担心内存不够或内存丢失的问题。其次,编译JAVA的源代码可以直接通过纯文本编辑器进行,不需要任何格式转换或改变,在Windows操作系统能直接使用记事本就能实现JAVA代码的编辑,在Linux操作系统内可以使用vi工具进行编译。利用JAVA技术编写的软件具有结构规范的特性,这是因为JAVA技术在语言使用上非常严谨,结构混乱的程序无法通过JAVA正常编写。目前,JAVA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中主流的开发技术。

2.3VisualBasic技术

VisualBasic技术又称VB技术,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非常受欢迎的软件编程语言之一,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开发语言。VB技术没有使用传统的编程界面,源于BASIC编程语言的VB语言实现了操作界面的图形可视化,让编程变得简单明了和修改方便。VB的组件功能让程序员十分轻松的进行应用程式的建立和修改,不论是新手还是专业人士,都能够开发复杂的程序。优化大师、MIS、MRP等企业软件通过VB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VB技术的缺陷也很明显,不支持继承、在处理异常错误时缺乏完善手段、不支持多线程等缺点让VB技术的推广应用只停留在小范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3软件开发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软件发展缺乏核心支撑技术

客观的分析我国软件发展历程,我国软件行业依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开发水平和研发能力都比较落后,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比较欠缺,这是我国软件产业世界产业链中下游的主要原因,其次,我国开发的软件层次和质量都不高。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部分前端和关键性的开发领域我国依旧处于空白期。软件人才的结构矛盾是限制我国软件行业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的原因,国内从事软件行业的人员多是基础性的技术人才,专门从事基础程序和技术支持等研究,没有研究高层次科研的专业人才。针对此,我国应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具备自主创新和高精尖科研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人才配置,让我国软件开发力量逐步加强,提高软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和产品质量,加快软件开发产业链的发展,让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争取早日到达世界领先水平,软件产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3.2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诟病

国内软件产业发展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强大的领头军企业,在国际上也没有比较有说服力的产品和品牌,缺乏国际影响力。其次,国内对硬件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软件的开发和研究,在政策力度和科研经费等硬性条件上也远远不能满足软件开发的需求,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也经常出现人才流失现象。在国内软件行业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盗版,盗版现象直接导致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智慧成果受到剽窃,致使软件企业经济实力受损、开发积极性降低。其次,不公平竞争、科研投入不足等现实,无法保障工作人员良好的开发环境和工作积极性,造成软件产品质量下滑,难以提升发展空间。针对此,国家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监督,为软件开发和软件企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公平健康的市场氛围,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盗版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对不公平竞争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严厉惩处,加强市场秩序建设,让国内的软件开发行业能够健康稳定的推进。其次,加大人力资源和基础建设的投入,为软件开发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软件开发的进程,实现软件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软件,2013(03):151~153.

第3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1嵌入式实时软件技术及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1.1嵌入式实时软件技术的概念在软件开发设计过程中,将嵌入式实时软件应用到程序设计中,把面向需要处理的软件对象,通过实时处理技术融入其中,使计算机软件在远过程调用中,更加具备独立性、安全性与实用性嵌入式系统可以划分为4个层面,包含硬件层、软件层、驱动层和操作系统层。它是一种功能强大,结构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对具有复杂功能的软、硬件的设计与开发,并使之实现紧密耦合,以发挥出强大的功能。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目的在于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单要控制成本,还有平衡功耗、性能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1.2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价值(1)良好的存储区保护功能是嵌入式实时软件具有的一个重要特性,不但可以进行软件检测和修复,还可以很好的降低软件设计缺陷,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软件开发和使用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2)作为软硬件高度融合的设计,嵌入式实时软件在集成了硬件设施相关技术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软件系统对硬件设施的适用性,在发挥软件系统的功能方面优势显著。具体变现在:集成硬件设施方面,嵌入式实时软件的设计兼顾了计算机处理器、I/O端口、微处理器等硬件设施的技术参数。软件设计方面,需要采取层次化设计方式,来保证嵌入式实时操作可以和硬件设计完美结合,这样可以做到兼顾多任务处理和实时操作的要求。通过操作嵌入式实时软件对硬件系统下达指令,同步完成各项任务(3)计算机嵌入式实时软件具有处理中断、切换上下文、分配资源的优势。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与实时性,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计算机软件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

2嵌入式实时软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应用

2.1案例介绍嵌入式实时软件设计在微机继电保护器设计中已经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机软件产品的质量。本文中,嵌入式实时计算机软件开发是基于软硬件嵌入式实时系统开发而来的。具体包含对数字信号处理器、IO设备、C++语言以及ARM进行应用,旨在为进一步开发计算机嵌入式实时软件做铺垫。

2.2设计流程计算机嵌入式实时软件设计流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软件使用方需求,做好沟通和记录,便于开发过程中使用。第二,明确嵌入式实时设计理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如需求设计阶段、代码编写生成阶段、后期测试修改阶段等。第三,在进行计算机嵌入式实时软件设计时,应对各个功能进行模块化处理,针对每一模块再进行细分,这样不但可以借助模块对其他程序进行开发,还可以更好的完成软件使用者的设计要求。第四,在进行计算机嵌入式实时软件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任务划分职责和权限,做到每一个任务的地址都是唯一的,同时采用优先级调度模式来提供嵌入式软件实时。

2.3硬件设计在嵌入式实时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通常会选用AT91RM9200微处理器,这一微处理器具有外置接口丰富的特征,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借助这一特征实现同步控制。这也解决了系统中事件突发访问功能的问题,同时大大缩短了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响应时间。

2.4软件设计嵌入式实时软件软件设计需要按模块化进行处理,既可以保持软件在执行任务时的速度又可以提高灵活性。由于各个模块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重复性,因此,面向模块中组件开发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做到简化。单一组件可以通过接口实现对外提供服务或请求服务的功能,而多个组件结合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提供、请求服务功能。

2.5程序实现C++语言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方式之一,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也可以运用C++语言来编写相应程序。

3结语

第4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库测试技术;技术措施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各种软件应用的开发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在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过程中,系统问题也开始越来越突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据库测试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数据库测试技术,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科学的测试,以此来及时发现系统问题,并使其得到及时解决,避免由于系统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重视数据库测试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1数据库测试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意义概述

对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而言,数据库测试技术属于一种关键性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准确、高效管理,并可以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对数据库测试技术加以合理应用,以此来保障软件的高效开发,并为数据信息整理和收集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1]。同时,数据库测试技术也可以为计算机软件维护提供很大程度的帮助作用,其应用水平将会对计算机软件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具体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强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此来实现计算机软件良好的运行维护效果。

2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库测试技术措施分析

在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数据库测试措施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是集成测试,借助于数据库测试技术,可以将单元测试作为基础,按照具体的测试标准和测试要求来进行子系统的设计,使其具有足够高的质量,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计算机数据库集成化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是逻辑框架测试,在进行逻辑框架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等,然后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来进行相应漏洞和问题的处理,这样才可以实现计算机数据库逻辑框架测试性能的有效提升[2]。第三是数据认证,在对数据信息进行认证处理的过程中,可对其数据库的具体情况做到有效检查,并实现数据内容的镜像形成,以此来保障数据信息的一致性。

3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库测试内容分析

(1)压力测试在完成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之后,技术人员需要进行软件的压力测试,也就是BUG测试,只有在测试结果和系统的实际运行需求相符时,才可以对这款软件进行应用和推广。由此可见,压力测试对软件开发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这里所说的压力测试并不是功能检测,而是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对软件自身的反应时间和运行速度进行检测与分析,使其运行的流畅度得以有效保障。因此,在相关软件的指定命令下达时,技术人员首先应对其综合表现进行认真观察,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其性能等级的明确,然后再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来确保软件开发的科学合理性。在具体测试中,因为很多因素都会对软件运行速度造成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用户的应用习惯以及系统自身的应用算法效率。就用户的应用习惯而言,如果一款软件在某一个时间段属于应用的高峰期,那么在此期间,大量用户都会通过系统来登录这款软件,这样的情况就会使其运行出现卡顿现象,对其应用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对具有较高算法效率的软件进行压力测试中发现,其表现良好,但是对具有较弱算法效率的软件进行压力测试的过程中却发现其表现并不理想,因此,在具体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将强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作为重点,以此来实现其压力测试阈值的不断提升,保障用户的应用体验。另外,在进行压力测试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判断的精准性,技术人员应充分重视现代化的技术与设备应用,并注意测试软件的专业性[3]。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保障压力测试效果,为计算机软件的良好开发、应用与维护奠定坚实基础。

(2)容量测试当今,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数据库资源的应用频率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数据端接口有限的条件下,更应该做好数据容量的测试。在具体的容量测试过程中,软件开发者应该在对目标软件进行应用和推广之前做好数据库增长情况的合理评估,必要情况下,可借助于相应的模拟软件和模拟技术来进行数据库容量测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保障软件数据库的流畅运行,为整个的软件开发和应用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见,数据库容量测试是保障软件正常使用的一项关键内容,而其测试结果则和数据库应用者的应用习惯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在具体测试中,其测试结果是基本的标杆数据量以及增加的数据量相加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通过相关的分析与评估软件来共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以及评估等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数据库容量测量,可使其准确性实现进一步提升,且因为该测试技术比较便捷,所以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中。在具体实践中,为有效避免系统出现运行崩溃现象,技术人员应该将软件的实际工作情况作为依据来进行数据库系统的升级,以保障各项数据处理和储存的时效性[4]。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软件系统得到科学的维护和管理。通过具体的测试发现,整个的测试环节中,数据记录和储存与字段数和字符数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所以为保障数据库系统容量,在软件开发中,技术人员应对其字段数以及字符数做出合理的优化和升级。

(3)一致性测试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中,计算机数据库的一致性测试是一项重要内容,该测试主要有表格主键、表格外连接关系和删除的一致性测试。在表格主键测试中,首先需要全面分析系统实际需求,并完成相关信息的精准记录。在进行数据库测试的实际测试过程中,为有效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对表格主键进行一致性测试,如果在测试中发现其结果数据并不具有唯一性,就需要重新进行表格主键的设计和整理。同时,在对数据库测试技术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也应该对主键外关系进行重点测量,让主键外信息中的重点字段和长度设计保持一致。但是在实际测试中,因为软件开发者缺乏对此项测试工作的重视,导致测试数据模糊、降低测试精度的情况十分常见,这样的情况也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带来了很大难度。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在对初联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将数据删除方面的一致性测试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在对计算机中的主表结构进行删除时,也应该针对附表数据同时产生一个删除效应,让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让不同用户对数据资源完整性方面的需求得以有效满足。比如,在学生信息表中,因为成绩单是次联形式的表格,所以在对表格删除的过程中,也会默认将成绩单删除。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系统的表格处理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如果计算机系统内含有多个表格,其一致性测试将会对其系统开发产生关键性的指导作用,通过一致性测试,可有效保障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因此,在具体测试中,技术人员一定要对其一致性测试足够重视。

(4)性能测试在计算机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下,也可能会发生系统崩溃现象,通过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数据库无法承受规模庞大的信息计算,进而导致软件性能受到破坏。所以,在对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之前,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计算机数据库的性能测试,以此来实现数据库应用功能的充分发挥,让整个计算机系统保持流畅运行。在具体的软件开发中,因为不能通过手工的方式来测量系统运行效率,所以需要借助于专业化的检测软件来进行系统检测,以此来实现对数据库实际应用功能及其性能的全面了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为每一个数据库都有着不同的容量,所以为有效保障其应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需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对软件具体的应用场景及其负载情况进行检测,以此来实现合理化、智能化的软件开发。测试中,应主要让系统的运行环境保持一致,这样才可以让软件开发这一行业实现良好发展[5]。因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质量及其操作性能将会对其整体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软件应用中的卡顿问题,更是与其开发质量和操作性能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具体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系统软件定期进行性能自检工作,在保障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比如,可借助于FDactoryata技术中所具备的数据生产能力来保障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注重数据库技术的模拟训练和完善升级,以此来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第5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计算机工程的应用目的是能够改善现代生活,随着人们节奏的加快,相应的计算机应用逐渐的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有必要对目前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主要特点以及主要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目的是能够采用计算机更方便的指导人们的生活。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计算机技术概述

 

随着我国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几乎运用到我国的各行各业,计算机所涉及到的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系统已经较好的融为一体,同时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能够实现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的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空间,其计算机的领域的非数值应用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拓展,科学已经覆盖了各个重要的领域,随着计算机进入我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的应用最先运用到科研以及国防科技中,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逐渐在教育以及工业中得到了发展,因此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新世纪到来之后,计算机已经成为家庭娱乐以及办公中非常重要的方式。

 

(二)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师21世纪发展较为迅速的行业,软件工程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方式,和传统的工程相比,软件工程具有开发较为高效,同时软件工程开发出来的应用能够更加满足实际的要求,软件工程在我国科学领域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软件工程的应用较为广泛,从计算机领域,到教育以及管理领域中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但是软件工程的提出时间较为,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软件工程才正式的被提出,随着接下来的研究深入,软件工程随着结构化程序语言丰富以及结构方法日益完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目前软件工程在建设方法主要目标包括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实现较高层次的软件开发功能,从而有效的实践出软件性能,开发出来的软件具有实用性较强,后期的维护成本较低。同时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较为迅速,目前朝着面向编程内容,最大程度的提升软件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之间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企业领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能够适应激烈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计算机在软件工程中的运用是时展的要求,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较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朝着简单化以及快速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三、加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建设的策略

 

(一)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

 

在运用计算机以及软件运用的中,需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实现,因此无论计算机和软件工程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优秀的人才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优秀的人才一方面能够完善计算机在应用技术上的运用,另外一方面对于宣传计算机的整体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人才的力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技术人员而言,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提升自身的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针对性的去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的水平,从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二)增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建设的运行机制

 

计算机的运用以及软件工程在初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需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够发挥自身的最大意义。在增强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的运用上,需要包括管理专家以及系统分析专家的验证,利用有效的资源,有效的构建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工程团队的建设,另外国家相关的部门也需要对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工程的建设进行大量的支持,从而支持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的发展。

 

四、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近些年来,计算机逐渐朝着微型化以及精密化的方向在进行分发展。目前我国社会进程在加快,计算机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性能和外观需要作出巨大的改变。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需要尽量满足计算机在外观上和携带方面的需求。例如计算机在外观上需要尽量的做到时尚化和便捷式,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带来,计算机的智能化是数据分析和科研发展的重要的前提,因此计算机的工作需要不断的进行简化和人性化,但是计算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计算机最基本的功能,促进计算机的精密化,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

 

(二)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发展随着全球化和开放性的深入,也将得到长远的发展,软件开发是行业市场环境和开发环境变化和变化的产物,因此软件开发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变动。若以传统思维进行软件工程建设将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化的合作交流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软件工程建设的开放性计算在软件开发行业应用程度不断加深,软件开发者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对于后期的软件维护帮助较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工程建设目前主要特征,针对目前的特征以及主要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的是提高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工程建设的普遍性,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第6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管理特点与内容;问题;对策

一、 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特点及管理内容

1、特点

1)软件产品具有不可见性。由于软件不是直接可见的,需专业软件工程方法结合有效测试才可感知其存在。2)软件类产品具有不确定性与多样性的特性,更加没有标准软件编辑过程。3)大型软件工程通常是一次性工程,其需求用户源不确定、结构复杂、工作量大、风险大,而且应用国际先进新技术较多,如多维分析(OnLineAnalysiSProcess)、数据挖掘 (DataMining)等。

2、软件管理的内容

目前软件开发的自动化程度很低,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人是最重要因素。因此,软件工程管理绝大程度上是对工程开发人士的管理。我们首先需根据软件工程的个别特性,来分析安排软件工程管理的具体事项,具体内容包括对开发工程人员、组织部门、用户需求、档案资料等等方面的管理。

1) 工程开发者。 工程开发者一般分成: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初级程序员、资料员和其他辅助人员。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有可能一人身兼数职,但职责必须明确。不同职责的人,要求的素质不同。如项目负责人需要有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和对重大问题能做出决策的能力;系统分析员则要有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交活动能力;程序员需要有熟练的编程能力等。人员要少而精,选人要慎重。

2 ) 组织部门。组织部门一般分为三种部门。其一,主程序员组织部门。他的目的是为保证全部门协调与统一。其二,专家部门。即由许多计算机软件专家组成的专业开发部门。这种部门能发挥大部分人员积极性。其三,民主部门。民主部门由从事各方面工作的人员轮流担任部长。它对调动大家积极性有着具大作用。

3)用户部门组。身为一软件工程管理项目负责人,与用户保持良好沟通关系,善于了解用户心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要意识到在需求领域,对计算机持消极态度的客户的心理辅导工作非常重要,通过业务骨干,切实了解其用户需求。使其认识到:计算机发展与应用是现代化必然的趋势,应早日学习了解熟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而对那些盲目期望早日用上计算机软件的客户来说,必须让他们了解到开发一个软件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需根据现有的条件量力而行,通过一系列的团队配合,深入交流,取长补短,加强合作,才能够确保软件设计工程按预期计划完成。

4)、档案资料。开发软件过程的各种活动都需以档案的形式显示标明。每阶段档案资料不仅是前各阶段工作备案复审,更是后各个阶段工作的坚实地基。软件工程管理优缺点在于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档案资料管理的好坏来反映的。因此,在每一次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都要把初步设计、中间过程、最后结果这三个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并使其文档管理都有着一定的细致化、标准化。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实际业务之间的差距。这是软件工程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其原因是软件工程在需求分析阶段,对业务需求的实体、数据及实际活动要求进行调查,而这些工作往往被研究业务认为是表面的工作,作出的档案资料对详细设计单单具有框架式的作用,但是作为研究业务的本质,即研究业务规则被严重忽略了。这便使软件设计工程师在后续设计中,凭空想象研究业务规则,导致最后设计的产品与实际业务有大偏差。

2、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量是难以预计的。众所周知,软件工程实际工作量具有很大弹性,开发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对其开发进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开发者的投入程度、业务员的管理水准、用户积极配合的程度等等。若撇开人为因素,则在确定业务规则的基础下,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必然是很好估算的。

3、风险管理意识较弱.。任何项目都有风险,风险一旦发生便会产生难以预计的损失,项目风险管理特别重要 。但是某些项目负责人没有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章节部分敷衍了事,对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不能充分掌握,以至于对事后的风险防范起不到较好的抵御作用。

4、项目团队内部沟通、协作问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任何项目都离不开人的协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开发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计算机软件项目更是如此。有时,项目团队内部会出现各阶段各角色间责任分工不清晰,导致推卸工作、推卸责任的现象常有发生;但是即使这种不同角色之间责任分工比较清晰,若各项目开发成员闷头各做各的事,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合作,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另外,由于系统各部分人员只关注自己工作还可能造成系统集成难以运行,产生不必要损失。

三、工程项目管理对策

1、以重视人才为根本,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才是根本。若想占领市场,做好软件项目管理,企业必须坚持以人才为核心的理念,拥有一支高素质项目管理人员队伍,需懂得进行人力资源优化管理。首先,加强软件项目管理方的知识培训。软件项目经理必须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教育,需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沟通管理方面的学习,将实践与知识、经验有效结合,用以提高自身项目管理水平;其次,严格的奖惩规定,建立软件开发人员升职途径。逐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设置与行政职位平等的技术职位,为开发人员升职创造更好的条件,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更好地为项目工作服务。

2、有效地对项目进度、风险管理控制与调整

第一,加强工作进度管理 ,严格控制任务与跟踪管理。制定项目管理运行表,定期举行项 目状态会议,监督进程的进度 ,严格控制动态调整。第二,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项目经理运用风险管理的知识,熟悉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和控制的方法,在项目启动后能对风险进行识别。第三,风险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都有可能出现,所以要定期做出识别和处理。处理风险时一般要按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控制,可 以采取规避、减缓和转移等处理策略及时进行调整。

3、加强沟通协作,建立高效团队

首先,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采取多种沟通形式,改善员工的沟通环境 ,以增强沟通意识,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如通过制度规定,对于特别的信息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以保证消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位。其次,进行合理分工。在软件开发行业,人是创造力的主体。因此,合理分工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上,不仅要按人员职位划分工作任务,更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专长进行分工。再次,培养团队的积极性。一个组织能否成功,其团队情绪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团队积极性的激发是保证项目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针对具体的对象提倡激励、完善的解决方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强感性与亲情的融合,能有效激发人员潜在动力,更好的投入到计算机软件工程之中。

第7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1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目前来看,市场虽然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一直保持旺盛的需求,但近年来各大高校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从我校就业实训处反馈的信息: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只有不到一半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其中极少数从事软件开发类工作。而从学生入学初的调查显示,很大部分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最初都有做软件开发的意愿。但以目前数据来看,学生就业却难以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缺乏软件开发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人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工作。这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存在明显差距,其根本原因是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软件市场发展所致。以往的教育模式偏重概念原理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直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致使学生在读期间没有掌握实用的技能与经验,距离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这说明现有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进行改革。针对企业“难招人”,毕业生“难就业”的尴尬局面,兄弟院校已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如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就提出将某知名计算机软件就业培训学校的培养模式与现有培养方法进行融合,对实践教学和授课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半封闭式教学充分利用课余教学时间,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哈尔滨学院则是尝试采用“专业知识及专业基本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实训、生产实习、就业上岗”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即两年半时间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知识及专业基本技能培训;半年时间由企业完成基础培训(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公司制度等)、技术培训(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及开发工具和环境)、项目实训(模拟开发一个完整的项目);半年时间到软件企业进行软件工程实践(生产实习);半年时间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毕业设计(实际课题研发,完成毕业设计)和上岗就业。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作用,合作办学。广东海洋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则重视“优化课程结构,拓宽就业口径”,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作为驱动力;理论教学要以应用型人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其持续发展对基础理论的需求为驱动力;实践教学要以培养目标的要求为驱动力”。可见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应对软件人才与实际应用需求脱节的问题。而其做法大多强调实践,加大动手能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中企业一方的资源,也有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些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大都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没有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没有重视课程群结构的合理配置。如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开设,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软件工程及相关计算机专业都往往会开设很多门程序设计或开发类课程,而由于时间关系或各种原因,每门课程都在基础理论结束后即结课考试,学生没有使用所学语言开发应用程序或实现某个现实中的具体应用。而之后开设的诸如数据库等课程,也是只讲授数据库相关理论及库、表、查询等内容的实践,并未结合之前所学课程进行项目开发。各课程间是离散的关系,各课程任课教师缺少沟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依然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将所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实际应用。

2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

通过对我校现开设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探究,得出对该专业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软件工程能力培养,鼓励与倡导学生获得工信部或者行业认证证书,形成“三个加强、二个接轨、一个结合”(加强基础、加强实践、加强外语教学;与企业接轨、与行业接轨;产学研相结合);强调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成纵向层次化、横向模块化、以培养学生软件过程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面向市场和就业、以技术应用为主导、核心专业课程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核心语言类课程可开设2学期;强调课程间的关联性,以实际案例教学、课程资源云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毕业实习前增设一门专业综合实训课,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该课程开发、设计和教学中,将企业项目引入到课堂,综合应用所学技能,使学生对前期课程有整体认识,通过项目实践,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树立就业信心。同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引进软件企业工作室,实现实训平台,完成协同育人。

3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1)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面向企业需求,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让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对接企业需要。采用统计调查方法,对软件开发行业各类型、各层次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需求特征、职业领域岗位群从业标准,准确定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相关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制定合理的、以技术应用为主导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成功经验,真正做到与市场接轨。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软件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定期的设计和优化。(2)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任项目经理,与学校教师一道共同设计、开发和教授实训课程,实现双师互补,将企业对人才要求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交融。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化产教融合,形成真正顺应市场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核心课程群建设要求与实施方案,采用教育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设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3)深化产教融合:引进软件企业工作室,实现实训平台,完成协同育人。目前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已经与青岛东软载波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联合共建达内学院等企业实现校企共建工作室和实训平台。(4)改革教学方法:让教师接触最新的教学理念,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举办各种培训、讲座,比如进行BOPPPS教学设计、五星教学法、专创融合、“双创”教育等等的培训;借助各大教学平台和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课堂翻转,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解决了师生分离的现状,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效果。

4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软件类课程的教学中,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专业教育突出了专业理论和素养教育,强化了核心课程;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聘请来自多个知名企业的开发设计人员、项目经理以及有实践工程经验的企业专家指导实践教学,为社会提供了合适的软件设计、开发人才,同时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毕业生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近两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软件工程专业相关工作。另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完善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部分学生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活动及各类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王建彬,陈建平,陈昌兴.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7):39-40.

[2]杨微,肖佳,朱晓风.基于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4):136-137+139.

第8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游戏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游戏软件开发行业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行业,从技术到策划再到艺术,每一个工作环节包括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新职业,如游戏策划、游戏程序员、游戏美术工程师、游戏市场拓展员、游戏技术维护工程师等。这些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例如构架师就要求有很好的文学功底和文字驾驭能力,而编程人员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人员要求有一定的美学、美术基本功。

游戏软件专业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创作基础与计算机专业素质,掌握游戏编导、策划、建模、编程技能和Flash、3D动画制作、J2ME手机游戏开发等技术,适应游戏制作、动画制作等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游戏设计行业特别需要这些人才具有跨行业知识整合的能力[1]。行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但是我国现有的游戏软件开发人员知识体系不完整,这将影响我国游戏软件开发规模及游戏软件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需求[2]。

1先进国家的游戏教育现状

美国的个人计算机普及广泛、网络基础先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因为美国的游戏行业以计算机科学领域和专业理论的联系为基础,通过技术开发,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所以大部分教育机构把数学和物理有关的课程作为基本教学科目。

日本游戏产业以漫画、动画行业的专业技能和感情为背景,在游戏软件部分发展迅速,以半导体技术力量为基础,在游戏机市场位居世界第一。早期日本的游戏行业起源于娱乐室内用的游戏,是在电视游戏机市场上发展起来。这一过程,自然需要有与街机游戏、电视游戏相关的专业人才,以学院和专业学校为中心,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日本的游戏教育,首先是完全与行业内相关,其次是教以技术和内容为中心的Media Mix的文化。这种特性也体现在游戏行业专业人才教育方式的详细划分上,游戏教育分为游戏程序设计师、游戏制作人、角度设计师、图形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剧本作家、音响作家等。因此,日本的游戏教育以娱乐行业的强项和专业技能为基础,旨在培养新一代娱乐行业的主力――街机游戏和电视游戏行业的新人才。

韩国游戏产业受日本街机游戏产业的影响,主要以娱乐机游戏为主,计算机游戏(PC Game)产业出现后开始有了以私立学院为中心的计算机游戏教育。但大部分教育不够灵活,没有把游戏行业内的专业技能充分教育过程中。根据1997年政府发展IT行业的政策,世界最高水平的网络基础结构得到加强,加入超高速通信网的人数剧增,受益于此,网络游戏迅猛发展。从学院起源的游戏教育也开始在大学里设立学科,目前与游戏相关的学科已经成为竞争率最高的热门学科。现在正在开始新的产学合作模型,吸收世界水平的网络游戏行业的专业技能,通过现场实习,让学生们当场可以把受教育的内容用于实践。

关于未来游戏行业的教育形态,应该是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很自然地加上行业专业技巧,通过这种过程,向培养毕业后能够发展自己国家游戏行业、具备技术上和理论上的能力的人才的方向发展[3]。

2 我国游戏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还处于游戏教育的初期阶段,还未形成有深度、成体系的教育模式。由于市场对游戏软件开发人才的大量需求,自2006年以来,许多学校设置游戏软件专业,有些高校还设置了游戏软件人才培养实验区。但是游戏软件人才培养尚在探索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

(1) 开发游戏软件的工程师需要有一定的应用领域背景,而许多游戏开发的工程师在学校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科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缺少系统的游戏设计工程的知识,导致项目的设计质量不高,尤其是游戏故事性、游戏性、文化性等比较弱;游戏设计项目管理能力较弱,导致无法在提高游戏品质的同时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开发。

(2) 在各个高校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科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各学科领域,都有许多人从事游戏系统的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但是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不代表系统化的教学,也不能弥补没有系统化教学的缺陷,使得从事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训练出来的研究生仍然不具备关于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完整知识体系。

(3) 用计算机科学或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或是其他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游戏软件工程人才不合适。但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游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因为游戏软件这一新兴学科刚刚起步。研究成果非常分散、不系统。而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教材等的主体是针对某一单一学科的单一阐述。没有形成系统的、全局的、综合的教学参考。

(4) 现有高等教育重理论与技术的培养,缺少实践训练,尤其是缺少工程化、产业化的实践训练。而游戏软件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实践训练,学生几乎对理论与技术都很难理解,更难有能力动手开发。

(5) 现有教育体制非常缺乏职业素质的培养。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业的企业在规模、管理、竞争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期望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关注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6) 课程体系不健全。如果课程设置只是将现有不同专业的相关课程拼凑在一起,那么是不可能成为体系的。

(7) 没有教材。教材是支撑课程体系的基础,作为一个专业必须有系统的教材,这些教材应将分散在各个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理论与技术进行梳理整合。

(8) 没有结合工程化、产业化的实践体系。设置该专业是由于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驱动的,那么就应该考虑市场需求的内涵,而不是重复已往以授课为主的教育模式。

由于上述问题,目前的游戏软件专业设置距高等教育的真正系统化培养还有很大距离,而且,若不解决上述问题,该专业也将会变成一种伪培训教育,最终培养的人才是技能单一、缺乏综合设计能力,从而使我国游戏软件行业始终在低水平停滞不前。

3游戏软件人才需求

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与国外的游戏制作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就是游戏软件设计人才能力不足。

按照有关机构对较大规模的游戏企业调查结果,游戏开发人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企划类:制作人(Producer)、企划设计人员(Designer)、剧本编写人员(Writer)。

(2) 程式设计类:程式员(Programmer)、程序测试员(Tester)。

(3) 美术类:美工(Artist)、动画设计(Animator)、音乐设计(Musician)。

网络游戏的企划人才最为缺乏,而且这类人才也是很难通过专业培训培养出来的。

4游戏软件人才能力素质构成

游戏软件人才能力素质应该模型包括职业素质、知识结构和工程能力三个方面。

(1) 职业素质: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的是专业人才,而现代企业需要的是职业化的专业人才。企业选拔人才、考核人才主要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德排在首位。因此,职业素质的培训应是培养嵌入式软件工程人才的基础,主要培训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并为学生介绍如何规划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

(2) 知识结构:游戏软件专业融合了企划、程式、美术等多种学科及技术,游戏软件的开发同样要经历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各个过程,因此游戏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除了系统学习游戏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项目管理等知识,硬件知识、应用域专业知识、游戏软件的开发技术与工具也都需要了解,但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于是,对硬件、应用领域专业基础、开发技术与工具的知识点、范围与深度的选择变得非常重要。

(3) 工程能力:对于游戏软件工程人才而言,工程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要去创建一个实际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不断学习新的开发平台与工具,需要有软件、硬件的集成能力,也需要过程控制、项目管理的能力。

5游戏软件专业课程设置

我们确定游戏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所示。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分为以下五层。

(1) 通识教育类(公共基础课):是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导论、政治、英语、数学等。

(2) 程序设计类:基本上是所有软件专业人才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

(3) 企划类:该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游戏制作人、企划、剧本编写等人才。

(4) 美工设计类:为培养学生对游戏美工进行设计而开设的课程,包括艺术概论、3D动画基础、色彩学、平面设计基础、Flas制作、Flash游戏制作、Maya、Photoshop等。

(5) 游戏设计专业课:J2ME手机游戏开发技术、游戏建模技术、游戏场景角色合成制作、角色设计等。

(6) 实践类:通过专家讲座、工程实践以及企业实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整个学习过程由实践贯穿始终,工程实践、企业实习由基础到专业、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团队逐步强化训练。

6必须强化实验与实践

培养游戏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多种实践模式、通过专业的实验室、企业合作、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等多方位的努力,使学生在毕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游戏软件工程师。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实践模式相结合的方式[5]。

(1) 任务驱动式教学: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布置有一定综合设计能力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游戏设计专业课程内容,并独立完成应用设计[6]。

(2) 课程实验:每门课程都有大量的实验,通过实验与作业掌握所学内容[7]。

(3) 课程设计:学生通过完成相对完整的小型项目实践,掌握所学课程的全部内容,达到融会贯通。

(4) 游戏开发专题讲座:定期邀请企业精英到学校开展专业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与前沿,了解就业形势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学生与企业精英的直接对话与接触,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自身发展与就业服务。

(5) 学年设计:指导学生进行相对大型综合项目的设计,考核学生的知识点与能力标准,并在实践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管理体系,训练学生项目管理、团队合作、学习创新的能力。

(6) 企业实习:我校游戏软件设计专业学生将在企业进行一年的实习,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我校与国内多家知名游戏设计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在校期间由企业委派行业精英到我校授课,企业在研项目部份内容由学生完成。学生本科最后一年的学业将在企业以顶岗实习的方式,亲自参加企业项目制作[8]。

7结语

我们在游戏软件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尽可能对硬件、软件、技术平台、美工、企划以及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同时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训练[9]。但是由于我国游戏软件行业起步较晚,要想真正做到高等学位教育的真正系统化、科学化,还需要从事本领域研究与教学的工作人员共同长期努力来完成。

参考文献:

[1] 边晓春. 发展中国游戏软件产业的思考[J]. 多媒体世界,1997(9):41.

[2] 何保建. 对发展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思考[J]. 北方经济,2004(7):48-49.

[3] 罗祥远. 高职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探讨[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55-58.

[4] 康一梅. 嵌入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7(8):56-59.

[5] 何志强,崔新会.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3):197-199.

[6] 赵韩强,赵树凯,王小娟,等. 研究教学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09(2):14-18.

[7] 王志平,张毅,童华,等. 软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6):102-104

[8] 于延,王建华. 校企合作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8):47-49.

[9] 朱文哲. 从客观地认识电脑游戏谈电脑游戏教育的重要性[J]. 计算机教育,2009(6):99-100.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Talent Model of Game Software Majors

YU Yan, WANG Jian-hua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第9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软件质量的下降到导致了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正是为了保证软件产品质量而诞生的。首先介绍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分类,然后对于软件产品质量管理功能进行说明,最后指出软件产品质量的保证一定要贯穿于整个软件产品开发的整个阶段,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实现。

    一、软件工程介绍

    软件工程实质上是希望使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够像工业品的生产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利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手段,以达到用较少的时间,较小的开支获得质量高,可维护性好的软件产品,使软件产品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随着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对软件工程的研究逐渐划分为两个方面:

    1.软件工程技术。包括对工程化的开发方法,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的研究。主要面对的问题有:适应需求分析的不确定性、软件的可靠性和软件度量等。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法等方法,它们在国内外都有过成熟和成功的应用范例。随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出现,出现了诸如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等新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给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

    2.软件工程管理。包括质量管理,费用管理,配置管理等。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开发成本的控制、资源控制、质量的控制和进度的控制等。但是由于人们长期认为软件工程的发展主要由软件工程技术决定,所以导致了对软件工程管理研究长期落后。

    面向对象的思想可以使对现实系统的抽象更加直观,更符合人类的感知和经验,从而使从需求到分析到设计的过渡更加平滑和自然,还有利于整个软件系统的重用和维护。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发展迅速并日臻成熟,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开发方法对解决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软件产品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的管理主要是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目前国外的很多软件开发企业,对软件开发的管理已经成熟,相对而言,国内的软件开发行业对软件开发的管理始终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对软件工程的研究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陈旧,还没有对软件过程的一些先进思想,尤其是对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思想予以高度重视。不过国内一些软件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已经开始关注软件质量的管理,甚至已经进行了软件质量体系国际标准化认证的工作。

    软件的质量管理包括对软件产品的管理和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软件产品包括最终的软件产品、中间软件产品和附属软件产品。传统的观点认为软件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软件产品的测试和确认,而忽视对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视。但正确的认识是软件质量来自于正确的软件设计和正确的实现过程,而不是靠对软件产品的保证和测试。因此软件质量的提高依靠软件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ISO9000系列的标准起初是用于工业企业和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这一系列的标准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它通过对产品质量形成的每个阶段的控制来实现对最终产品质量的控制。由于软件开发自身的特点,一些活动与开发过程的特定阶段有关,而另一些活动则可能适合于整个开发过程。因此ISO9000系列标准中后来专门增加了一个指导性的文件,用于对ISO9000系列标准在软件的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提出指南。

    三、软件工程如何保证软件产品质量

    软件开发所关心的问题是真正地将软件工程技术纳入工业化大规模的实施进程中,这种方法的关键要素包括在能支持渐进的变化的开发过程中,使系统的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简单易行、彼此平滑过渡,系统模型易于理解,易于维护,能够最大限度地重用已有的成果。面向对象的技术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日本的着名软件质量专家KAORU ISHIKAWA指出了质量工作的六个特征:全公司范围的质量控制;高层管理者和结构的质量控制监督;教育和培训;质量周期活动;统计方法的应用;全国范围的质量提高活动。

    从中可以看出,质量提高必须是全企业甚至是全社会的责任。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最终消除一切可能的缺陷,缺陷产生主要来自工人和管理。由工人造成的缺陷比较容易解决,只要有培训部门对工人专门培训,让工人知道去做什么,知道自己工作产生的结果,以及懂得控制结果的方法就可以阻止工人生产的产品出现缺陷。然而,管理产生的缺陷往往易被忽视。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往往会形成管理上的空缺,使工人无法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而造成产品缺陷。而且,软件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软件产品的测试也不可能很全面,必然存在隐藏的缺陷。因此,一套有效的管理程序非常重要。

    质量认证部门负责企业内部质量认证的工作,质量认证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的行为,分内部和外部认证。外部认证获得通过后往往可以获得国际上的质量认可,内部认证是一种主动行为,是对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考验,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程序是提高过程质量的一套科学方法.产品质量的提高来自于对生产过程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测试和评估不能换回产品的质量,质量是在产品生产的每个阶段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只有提高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才能真正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完善的软件质量管理程序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建立。这种需求首先必须精确地反映用户所有的需求,同时必须把这种需求转化成形式化的标准的需求说明。最后,必须对需求的变更进行有效地控制。

    (2)建立开发、操作、维护软件的方法、过程和效率。方法的建立是指对用于开发、操作和维护工作的方法的定义,方法的实现是通过制定一套实施规范来完成的,方法的支持可以通过共同的协作管理实现。

    (3)建立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文件、过程、活动的方法、过程、实践和程序。评价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度量是从量的方面进行。复查、评估测试、分析、检验等活动的目的在于确认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过程是否按要求完成等。在评价和度量标准上ISO9000标准系列可以提供一套良好的手段和评价标准。

    四、总结

    软件危机问题导致了软件工程的产生,而软件工程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软件质量问题,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要求不能放到最后阶段来完成,要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和建立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同时结合ISO9000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对软件产品进行评价和度量,力求软件产品在质量上能够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梁洪宜.计算机软件质量和软件质量保证.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