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公益人才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人才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益人才培养计划

第1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 机电一体化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X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17-02

一、探究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依靠{新技术,对于制造业而言,制约其制造水平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而且能够把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向着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制造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会不断更新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技术,而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和更新必须要以人才为核心,这就决定了机电一体化人才是当今企业竞争获胜的关键,因此,可以说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然而我国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却没有跟上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步伐,这是由于受到我国教育体制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把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学生学习和考察的重点,而考察教师教学质量好坏和教学效果优劣的评价标准也是以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作为评价依据的。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造成很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后,都无法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对于一些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工作根本没法独立完成。而他们在学校一直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显得毫无用处,造成学校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最终造成机电一体化实用性人才的短缺。

众所周知,高职机电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是机电专业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①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空有理论知识而不懂得操作的书呆子,这就要求技工学院机电专业教师要尽快研究建立一个理论结合实际、学校结合企业、需求结合市场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机电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为企业培育出专业基本功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真正能够胜任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机电专业教育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环节正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②

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都是应试教育,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经验仍然有很大的惯性,这就使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仍然普遍存在。在机电一体化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技工院校的教材内容陈旧,只注重机械电子工程理论知识的传授,照搬高等院校学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忽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职机电专业教育同样或多或少地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以理论教学为主,把实践教学放在次要位置,显示不出高职机电专业的实践性特色。③尤其是对毕业生的培养,显得更加的欠缺,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对毕业生的培养不够重视,不但实践教学力度不够,而且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也是非常的欠缺,最终造成毕业生就业后由于综合素质不高等缺点而发展后劲不足,学校培养出的技能型机电人才根本缺乏竞争力,不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二)学校硬件设置的缺乏

当前,制约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质量的不仅有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不合理等因素,更有学校机电专业硬件设置缺乏等因素的制约。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日益增多,然而,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办学设施却长期得不到更新和增加,学校硬件设置的缺乏已经到了影响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技工院校教师为了以缓解设备使用的压,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率,不得不采用错开学生实践学习时间的方式,但随着我校机电班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加工设备的数量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再加上学校机电专业机械软件一体化教室还不完善,造成学生实践课程不得不减少,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最终造成了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实践能力不足而无法顺利就业。

(三)整体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高职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现场综合应变能力。④虽然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生源相对充足,但机电专业的教师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偏低,严重影响了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历结构方面,机电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大多数教师的学历都是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远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在职称结构方面,机电专业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而从年龄结构上看,大多数教师年龄偏大,而青年教师大多数又是大学刚毕业一两年的,青、中、老年教师青黄不接现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重的。机电专业整体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强的问题将一直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如何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一)创新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

要改变机电一体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要创新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实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手段。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机电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必须要加大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根据科学技术的更新内容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并且大量增加与生产岗位相近的实际操作性实训。由于机电专业的毕业生最终是要走上企业工作岗位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他是否能够在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技工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教学除了学校的实践教学以外,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去企业进行参观实习或者顶岗实习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增加机电专业的资金投入

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硬件支撑,而这些教学硬件设施的更新是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的。但由于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和资金投入都远远大于高等职业院校,再加上部分职业院校领导的对于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造成机电专业一体化的实训教学设施长期落后,教学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状况,不但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技工院校领导和社会、企业的的支持,加大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资金投入。

(三)加大机电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要想提高机电一体化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育出实践型的高素质机电专业人才,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因此必须要加大机电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技工院校必须要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一方面坚持以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促进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师资培养速度,提高专任教师实习、实训的指导能力。另外,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一方面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教师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新设备、掌握新技术,另一方面邀请企业的中高级技师和管理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和专业讲座。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仍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机电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但只要国家、企业、学校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专业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就一定会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毅,兰杰,张雁琴,罗亚.高职机电专业建设的思考[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

[2] 何志勇.出一条高效的职校发展之路[J].湖北职教,2004.

[3] 赵庆松,刘绪文.高职机电类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初步探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3月

[4] 江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3,2

[5] 洪华杰,柯冠岩.关于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4)

[6] 赵俊生,张保成,史源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1)

脚注:

①赵毅,兰杰,张雁琴,罗亚,对高职机电专业建设的思考[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

②何志勇,走出一条高效的职校发展之路[J].湖北职教,2004.2

③李金,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④张畅.浅谈新时期教师的职业责任与责任感[J].2008(12):234一235.

第2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途径;工学一体化;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94—02



人才培养途径与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采用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途径,即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合作教育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课程体系、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使师生与实际劳动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使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结合,共同培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但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够,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与机制还沿袭着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教育的思想,片面追求知识完整性及系统性,忽视了培养学生成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教育,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岗位工作需求,社会适应性差。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的深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很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职业院校也进一步转变了观念和认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探索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途径,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如以培养学生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以团体互利为基础的人才培养途径,以“专项—综合—顶岗”能力培养的三阶段人才培养途径等,这些人才培养途径彻底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途径,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途径。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

(一)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其的基础环节。我国传统课程体系是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为目标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不重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照先后顺序开设教学科目。其教学过程以传授学科知识为宗旨,忽视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行动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它与职业活动的系统性不是等同的。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能力,增进学习者职业发展的灵活性,帮助学习者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飞速变化。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具体的职业行为相联系。工作过程是在企业中职业者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根据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一种课程体系,它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对所学职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共同培养师资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校企共同培养师资有多个层次,例如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每个层次的教师培养有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如可通过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以及从企业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的选拔符合教师资格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通过职称评定标准来引导“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注重专业教师实际能力的考核,同时将考核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职务晋升等挂钩,引入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以激活教师队伍。

(三)坚持“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这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1、整合教育与管理机构,推动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的深层合作。院校可以将学生处、社科部、团委等部门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依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解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行为自律性等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问题。

2、落实和完善学分制度。教育管理采用内容量化的学分制度,建立学生的学分档案,并把它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以此促进学生学习,以引导与保证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3、深化学院素质教育体系。学院应加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形成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校园特色文化为抓手,构筑素质与技能相结合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学院通过企业理念文化进校园、企业高管专家上讲台,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背景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实行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制度等措施,使素质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在素质教育考核方面,形成“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三结合的模式。

三、工学一体化人才“组合式订单培养”培养途径实践

(一)“组合式订单培养”是一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途径与管理机制,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为培养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它适合于行业企业规模较小、年用人需求量较小的行业。通过“组合式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联合向学校“订制”培养学生,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规格,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制定评估标准。“订单”不只是一张“用人”的预定单,而是包含着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及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培养机制。

(二)通过“组合式订单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在与企业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企业员工举行培训班、个别辅导,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企业可以为教师提供参与企业生产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锻炼教师,提高教师知识运用能力,同时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科学研究,为企业解决现实中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通过“组合式订单培养”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强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领域教学体系实施中,行动导向教学被认为是“学习领域”教学体系的教学实施原则。该教学法将专业学科知识与职业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初衷。我们在教学中贯彻“做中学、学中做”这一理念,先从“做”开始,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如遇到问题,再以此问题为基点去学习专业理论。我们常说要学会如何学习,但是学校外的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因此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就是要学会在“做中学”,而只有从“做”开始展开的教学程序,才有助于这一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满红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与机制的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1):151—153.

[2]张彤,王艳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2):22—24.

第3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20-02

湖南已成为互联网大省,100%乡镇和89%的行政村通宽带;覆盖全省的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初步建成;基本建成“一体两翼”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省地理空间框架系统建设一期完成;国家超算长沙中心一期工程完成并提供服务。2015年8月投资50亿元的长沙大数据中心项目落户麓谷。长沙高新区现已聚集湖南省80%信息技术企业,2014年5月,长沙高新区被授牌“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截至2015年10月,长沙已集聚移动互联网企业1424多家,且每月100家的速度增长,从业人员近3万,2015年年营业收入预计突破300亿元。

学院经过多方调研与研讨,决定围绕“互联网+”,调整专业发展思路,突出学院在线教育资源建设优势,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建设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全媒体资源制作与服务专业群,带动相关“互联网+”应用类专业的建设的思路,以此带动区域和职业院校“互联网+”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重点专业群聚焦在全媒体资源制作与服务领域,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结合了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应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UI方向),按照专业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数字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打造,如表1所示。

专业群的建设体现了群中专业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既能实现群内资源共建共享,又能体现产业岗位细化的前瞻性。我校注重群内专业知识技能迁移教学,创建协同创新工作室。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让教师、学生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培养差异化、复合型人才,满足学生多层次学习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层次,重点从基于协同创新工作室差异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必要条件、重要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发挥群协同效应,优化专业群技能拓展课程模块

发挥群协同效应,优化专业群技能拓展课程模块是基于协同创新工作室差异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专业群坚持“以工学结合为灵魂、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原则,注重群内相通或相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课程建设,系统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课程内容紧密对接行业最新技术与技能要求,打造专业群通用共享平台建设,特设技能拓展课程模块,技能拓展课程模块中的大部分课程来源于各专业特色核心模K课程,重视群内专业知识技能迁移课程设计,如软件技术专业选择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核心课程《Android高级编程》课程学习,完成从PC端应用系统开发向移动端平台开发知识技能迁移;艺术设计专业选择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三维(Unity)应用技术》课程学习,完成从UI设计向三维虚拟设计知识技能迁移等,真正实现专业群课程资源共享,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选择与保证,使专业群内各专业毕业生都对其他相近专业的知识技能有一定的选择,形成对就业市场更强的适应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2 学生、学校、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工作室

学生、学校、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工作室是基于协同创新工作室差异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协同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学生、学校、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工作室,企业提供项目及设备资源,专业教师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中,并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构建真实工作情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共建的协同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将专业群教师团队与学生主动融入生产实际中,培养差异化、复合型人才,满足领域中各类人才成长发展需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项目,服务区域经济。打造教师研发创新、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3 “三层渐进”的技能提高

“三层渐进”的技能提高是基于协同创新工作室差异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技能素养尤为关键。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技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育的两大主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技能的不断提升都是重要的。按照因材施教原则,这里的学生特指有突出专业特长且创新创造能力突出的学生。我校在专业群建设中采用“三层渐进”的步骤,有效提升专职教师与学生的操作技能。

1)针对专职教师

第一层:专职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跟随技能突出的教师或企业导师进课堂听课,学习知识技能与实践授课技巧;

第二层:专职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掌握并熟悉全媒体项目开发流程与开发技巧,逐步能独立进行全媒体项目开发;

第三层:专职教师进入协同创新工作室,拓展知识技能,参与企业导师、学生一起进行项目研发创新工作。

2)针对学生

第一层:随课堂教学开始的实训课:开展程序性、认识性、操作性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系统的常规操作技能。

第二层:相对集中的项目教学实训课:根据专业要求,开展设计、开发、调试的反复训练,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应用行业通用技能和丰富的操作经验。

第三层:在协同创新工作室真实环境下集中的专业技能培训及技能拓展培训,有效融入创新创业理念,鼓励协同研发,对职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差异化、复合型人才,适应职业发展要求。

4 协同创新工作室管理机制建设

协同创新工作室管理机制建设是基于协同创新工作室差异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经过调研,我们建立以下机制:

1)项目负责制

协同创新工作室建立以来,已着手进行多个公司门户网站、管理系统、智能手环等软件项目研发制作,在项目运行中,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与运行,采用项目负责制,既指定教师为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安排相关学生与教师参与,负责项目进度计划、设计开发、调试运行,调控企业资源,以及对学生的指导等,企业方参与项目及人员评测,从而避免分工不明确,项目无人监管的现象发生。

2)资源展示与归档

在之前的各种工作室运行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项目的研发运行,而忽略了项目对外的展示宣传,以及部分教师人员的岗位变动和学生毕业对正在研发中的项目所带来的影响。为此,我们制定协同创新工作室项目建档制度,设计优秀案例展示厅,并⒚扛鱿钅康男枨笪牡怠⑸杓瓶发文档、调试文档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归档,尽可能减小项目组人员变动对项目的开发运行所带来的影响。

“协同创新”是一种致力于相互取长补短的智慧行为。基于协同创新工作室的差异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了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满足了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冠群. 校企循环互动的软件工作室的建设[J]. 教育界,2014(9).

[2] 尹孝玲 谭庆龙. 探究服务于区域产业的高职专业群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1).

[3] 陈秀珍.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

第4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制定和实施贯彻落实的工作措施。劳动保障部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劳动保障系统落实《决定》的重要任务,抓好贯彻落实。省级和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落实工作责任。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当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要将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建设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相结合,与推动职业培训的整体工作相结合,带动职工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青年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二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结合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全面推进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从2004年到2006年,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实施50万新技师(包括技师、高级技师和其他高等级职业资格人才)培养计划,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三是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要通过技能竞赛、练兵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在各行业和职业领域不断发现和选拔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才。2004年至2006年,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要组织生产一线职工,广泛开展拜师学艺、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等活动。大力推广一些企业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的做法,培育技能领头人并发挥其作用。

四是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实完善现有国家职业标准,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对新兴职业和复合技能岗位,抓紧制定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加快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广企业生产现场、学校教学过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范围。2004年至2006年,要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质量规模的双提高,在进一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鉴定数量递增20%,其中新技师数量要有较大幅度增长,质量要有切实保证。

五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依托大中城市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及企业集团、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工作站,开发技能人才、技能成果信息库,为技能人才的交流提供平台,并为高新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让,同业技术交流、绝招绝技展示以及创新创业等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技师在技术攻关、传授技艺、传播技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是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总结、交流和推行企业中推行的“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在企业薪酬中充分考虑发挥技能做出贡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大力推广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做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建立津贴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第5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 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就业

一、公益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新发展

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应当包括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早在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开设创业课程。截止到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有百森商学院――培养创业意识为主,哈佛大学――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斯坦福大学――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等。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事业,具有全局性、全体性、平等性、公共性的特征。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创业教育与知识的创造传承、学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具有公益性。

公益创业一词起源自19 世纪英国。“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Gregory,1998)。公益创业既专门针对传统的竞争市场,公益创业又另外拓宽 “市场”的概念,嵌入了不可回避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公益创业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类:(1)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 (2)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3)志愿公益活动和(4)产学研混合型。

尽管公益创业这个概念尚缺乏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大多认同其包括创业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的特征维度。公益创业总体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环境下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这种活动通过前瞻性地不断发现和利用新机会来履行社会使命和实现社会目的。遍览全球,公益创业在欧美发展已20年,欧美国家不断致力于社会型创业的企业,不仅能够自身获得盈利,更重要的是通过公益创业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公益创业能够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在企业的帮助下摆脱贫困。

公益创业教育,则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在国外的大学里,之前也没有“公益性创业”的课程设置,学生们多半是通过学生社团协会公益性创业或者管理的。近些年,国外大学开始尝试将公益创业作为一个有效的社会变革过程介绍给社会服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内,公益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已开始有很多地区和高校在进行公益创业方面的探索。上海静安区也提供“孵化器”帮助大学生公益创业等,湖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较早进行了公益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以及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公益创业教育是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导向型的教育,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包括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

二、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价值思考

1.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体现教育本质和趋势,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教育体现了教育本质。大学在其发展历史中,其功能先后经历了教学、研究与教学、经济和社会服务,西方甚至提出建立创业型大学的口号。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体现教育本质和趋势,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

2.公益创业教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导向。公益创业教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有利于有利于贯彻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指导思想,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3.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和服务社会的竞争力,形成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土壤。国内外的知名大学许多是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最典型的是被誉为硅谷的“心脏”的斯坦福大学,其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Google、Yahoo、SUN等著名企业。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建设创新研发机构,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成果产业转化,为提升品牌形象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湖南大学为例

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和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由于学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稳步推进,学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积极,各项成绩斐然:由中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联合举办的首届“YESPLAN―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大赛”的决赛中,湖南大学“滴水恩公益基金会项目”获得金奖。最难能可贵的是,2008年12月,湖南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公益创业教育项目”荣获了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公益创业教育包括教学、研究、实践等体系。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思考主要有以下方面:

1.构建“公益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一个完整的基于“公益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由教学体系、研究体系、实践体系等多个模块组成。培养方案应当依据“尊重个性、阶梯培养、柔性嵌入”的原则、将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嵌入日常专业教学计划当中,将公益创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课程整合一起,构建公益创业教学、研究、实践等多个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集群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建设“公益创业”复合型师资队伍。“公益创业教育”是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掌握慈善公益活动的基本技能技术和先进的慈善公益项目管理知识。湖南大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一支复合型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一支10多人的“双高”(高学历、高职称)公益创业专职教师团队。学校每年定期派专职教师到外学习,并建立建立长效的师资交流机制,聘请知名专家参与“公益创业”平台教学,为学生提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最后以课程群为单位,将教师组织成“公益创业”课程集群的教学团队,提升师资的整体业务水平。

3.构建“公益创业”职业素质培养和考核评价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以项目为驱动组成团队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实践,并通过团队合作式学习培养工作素质,提高协作能力。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以下学生评价机制:团队分为主、个人分为辅的考核方式;队友考核和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稳定和淘汰相结合的流动机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挑战风险的能力和毅力。

4.进行支撑“公益创业”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是施行公益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和保障,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规划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公益创业”案例库建设、“公益创业”教学研究:实验区积极承担公益创业教学研究课题,撰写教材和发表教学论文,积累经验,推广成果,起到示范作用。

(2)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 “公益创业”的重要环节,学生年进入相关组织进行工作实践。为了支持这种实践,需要和有关组织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使学生接触真实项目开发和管理流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做真实的项目,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和素质。

5.构建系统的公益创业研究体系。创业创业乃至公益研究仍处于它的青春期(Low,2001)。目前,国内大学创业研究机构也非常多,有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等。尽管我国创业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我国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公益创业研究更是刚刚起步。必须在公益创业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从事公益创业研究学者等方面进行努力,构建系统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研究体系,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

6.营造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如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院与业界良性互动。除了正式的课程以外,学生积极组织和参与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起来的硅谷为斯坦福大学提供了充足的实训、实验基地和研究、开发基地,为师生创业搭建广阔平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国内较为成功的是清华大学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大学首倡公益创业教育,湖南大学在国家级高新区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校长钟志华院士提出:要形成政、产、学、研、民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合力,高校营造公益创业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淑雯.论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科学.2006(4)

[2]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3]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4]公益性创业教育.国外如何进行.浙江日报.2008-06-03

第6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本报讯10月12日,“2009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开放日”在北京举行。在企业级计算、终端技术、移动计算和学术合作创新四大技术展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展示了近30项前瞻性研究项目和成果。这些成果既包括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与英特尔全球研究体系协作的技术成果,也包括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近一年来自主创新的研究项目,以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与本地学术界携手开展的前沿研究项目。

同时,本次开放日也是今年6月英特尔企业技术事业部(CTG)正式更名为英特尔研究院(Intel Labs)之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次以全新名称和形象正式亮相,此前其名称为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在英特尔全球研究力量重组的五大实验室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是其中唯一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实验室。

英特尔CTO、高级院士兼英特尔研究院总监贾斯汀在演讲中指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英特尔全球研究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升级后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既要扎根中国,融合中国智慧做世界级的研究,前瞻探索信息产业的未来技术和应用模式,发挥全球影响力,又要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在研究课题上突显中国特色,加强本地化合作研究和创新,并致力于通过本地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经验分享,助力中国合作伙伴的创新进程。”(刘洪宇)

艾默生网络能源全国巡展抵达深圳

本报讯艾默生网络能源“AGDC动态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全国巡展活动在历时四个月、辗转29座城市之后,于9月22日抵达最后一站――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中国总部所在地深圳。

在巡展活动大会上,艾默生网络能源UPS产品线高级总监吴胜章首先致辞,艾默生网络能源信息及数据中心方案部总监吴健等相关领导及技术专家通过发表精彩演讲,与在场嘉宾分享了艾默生网络能源在数据中心规划、供电、制冷、节能、改造等方面的最新理念和领先技术。

在深圳站活动中,大会还经过对上一站参会人数和本次与会者序号的统计,产生出了巡展活动的第8000名嘉宾,并提供了大奖。

AGDC动态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全国巡展活动是艾默生网络能源中国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巡展活动。这项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艾默生与行业数据中心客户和渠道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用户打造新一代的数据中心,提升渠道合作伙伴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形成与用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共赢局面。(于文娟)

联通iPhone国庆网上预定逾万部

本报讯10月12日,记者获悉,仅本次十一“黄金周”8天时间,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首批iPhone预定突破一万部。据悉,联通版iPhone为用户提供了iPhone 3G和iPhone 3GS两种型号,3G iPhone套餐从126元至886元共8档。另外,联通宣布将保留APP Store,用户能够随意下载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源,并且配合联通版iPhone加入的定制业务,让联通版iPhone更具吸引力。 (俞悦)

联想启动青年公益创业计划

本报讯10月13日,联想集团以“飚爱心,创未来”为主题,在北京启动了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从即日起到2010年初,联想将面向全国大学生,以及初入职场的青年人,公开征集选拔优秀的公益创业团队,并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公益实习、创业资金等关键支持。本计划旨在引导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公益事业,并为青年群体就业提供新的思路。(王沛霖)

UIT推自主研发的中低端存储

UIT(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控制器的存储产品――SV3600。SV3600是符合SBB2.0标准的中低端企业级统一存储产品,具有处理能力强、绿色节能和高可靠性的特色,可以全面满足企业在统一存储平台方面的需求。

SV3600基于统一存储理念设计,前端接口可灵活变更为FC、SAS和iSCSI,硬盘接口亦支持SAS、SATA以适应业务和应用变化的动态需求。在更换前后端口时,用户无须更换FW或更改配置,从而大大简化了升级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并能随着客户业务的增长,以较低的费用升级为FC或iSCSI控制器,即可将SV3600升级为支持SAN的设备,以支持多业务系统。

SV3600产品创新性地采用针对I/O的缓存流式设计(Cache Flow)、含Raid5/6功能的专用处理器等多种技术,使IOPS高达20万,系统性能超越上一代产品近1倍。该产品可为数据库、低码流、高码流、大容量等多种应用提供更高性能保障。(郭涛)

安富利集团战略投资控股中联集团

本报讯10月14日,安富利集团宣布,安富利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手中买下中联集团的控股权,以期扩大其在华业务和客户群,控股权已于10月5日起生效。

安富利集团是全球电子元件、电脑产品和嵌入技术分销商,是财富500强公司之一,现为IBM等公司产品的中国分销商。中联集团则是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提供来自IBM、联想、诺基亚和甲骨文等供应商的系统集成服务和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中联集团主要面向金融市场提供服务。

据悉,安富利此次战略投资是全球投资的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集成商,但战略投资后,两家公司还是独立运营。

安富利此次战略投资是安富利扩展其在华业务的重要一步。据安富利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战略投资控股中联集团,安富利可以将在国外已销售的产品带入中国,先应用于中联集团的客户,获得成功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这将有助于安富利在大中华区进一步推动业务增长。

该交易还将使安富利科技获得中联集团在银行金融领域的优势,中联集团的银行业务解决方案是其旗舰产品,受到业界广泛认可。

而对于中联集团来说,则可以借助安富利的全球销售经验和渠道,向全球推广自身业务。(俞悦)

英特尔酷睿i7移动处理器

“在思想的天空飞翔”圆桌论坛在京召开

本报讯 近日,《通信产业报》举办的“在思想的天空飞翔”圆桌论坛在京召开。如今,很多运营商都面临着网络的体验问题,特别是3G市场启动后,大量的视频传输消耗的带宽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在思想的天空飞翔”圆桌论坛邀请业内专家、运营商以及产业链代表就三大运营商在3G市场拓展中遇到的客户体验与网络、业务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入讨论,共同分析能够帮助运营企业节省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的方法,寻找3G网络建设、业务发展和提高客户体验质量的方向与方法。(王少青)

本报讯10月15日,英特尔在北京举行了全新的英特尔酷睿 i7移动处理器体验之旅活动,正式了i7处理器的移动版,并同时展示了合作伙伴研发的基于移动i7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产品。这也标志着英特尔Nehalem微体系架构已经全面覆盖从服务器到笔记本的各个主要计算终端产品线。此次的i7处理器包括i7-920XM、i7-820QM和i7-720QM三款,定位在高端人群。(霍光)

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首批人才实训基地在京授牌

第7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 地质勘查单位 专业技术 人才

建设一支定位准确、规模适度、分工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地质勘查人才队伍,是地质勘查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以下将针对当前地质勘查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地质勘查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和管理的策略。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原有地勘单位专业技术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

1)高、中级层次人才紧缺,高中层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技术人员存在结构性余缺并存。以高层技术人才为例,我单位高级专技人才占职工队伍比例为8%,但这些人员中大部分在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工作,已经不再从事野外一线地质工作,真正从事野外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不到职工总数的5%,离国家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2)主要技术骨干年龄普遍偏大。队伍梯度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技术骨干比例较低,队伍年龄结构集中在40~50岁。年龄较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已不能适应十分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但受项目经费的制约,又不能安排其从事研究性工作。3)人才断层问题严重。35岁以下地质技术干部较少,专业技术干部队伍补充一直不足,基层地勘单位每年上报的大中专毕业生需求计划不能完成。

2.原因分析

1)技术干部新生力量补充不足。随着地勘行业的整体改革,地质院校下交各省,院校与地方院校合并或调整办学方向,大批裁减地质类专业学生招生,致使地质类专业供不应求,加之新疆地矿局处在西部偏远省区,千方百计到各地质院校或人才交流中心招聘地勘专业毕业生,每年能接收到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2)队伍赡养系数高,不胜负荷。由于国家宏观管理及地勘单位自身体制机制问题,地勘单位大多未进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人与发展始终困扰着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重人才危机。

3)单位培训体系不完备。对于地质勘查专业来说,其知识能力的更新特别快,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技术更新也快,需要针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有效地培训与管理。

二、地质勘查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与管理

一是要完善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建精建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工作定位,即成为承担“中央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力量,着重设计调查队伍、科技支撑队伍和成果管理与服务队伍的规模和职责,形成结构合理、运转协调、以调查队伍为主体的队伍框架体系。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引导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要通过项目联系,形成一支稳定的地方公益性队伍;以建立在经济关系上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基础,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业务交流和培训,提高地方公益性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地勘行业队伍技术结构。地勘行业人才队伍体系应该是一个以基础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中级技术力量为中坚、以高级技术力量或学科带头人为龙头的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体系,建立这样的人才体系基于适应地勘经济发展的需要。所谓的人才不光指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包括初、中、高级技术工人和机关后勤的各级管理人才队伍,这样的队伍才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人才体系。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才能促进地勘经济的发展。

二是积极引进、培养人才,确保地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计划地从各类专业院校吸引毕业生,加强与相关大中专院校联系,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从事地质勘查工作。采取定向委托培养、定向短期专门培训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方式,建立健全地质人才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把人才培养与重大地质勘查和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实施紧密结合,培育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是改革与完善投资体制和投资机制,保证地质教育的经费投入。地质工作对保证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地质教育作为为地质工作提供人才保证的事业,需要优先发展。政府应参照国外通行的做法,加大地质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高校也要注意拓展筹资渠道,同产业界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以增加科研、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的投入。

四是建立健全地勘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人才的工作热情和潜力。引进人才是一个方面,但要如何留得住人才,使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为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才是根本。有效的人才与队伍激励机制作为政府、地勘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和改善工作环境,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要根据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激励机制,如:研究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地质找矿奖励办法”,对找矿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和肯定;出台野外津贴新规定,合理调整野外津贴标准等。

结论:总之,地质勘查单位需要树立“大人才”观,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对地质勘查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开发、培养、使用情况定期督导检查,坚持管理中的“以人为”,为本地区地质勘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申旭艺晖.浅析地质勘查单位人才开发与管理.东方企业文化.2013.07:58-59.

第8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发现人才、利用人才、依靠人才成为国家冲破阻滞、向前跃进的关键力量。而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是对国家人才战略方针的贯彻和落实,是新形势下转变会计职能的必然要求,顺应了会计工作发展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尤其是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决策效率和治理效果,事业单位肩负的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无法完全发挥,阻滞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降低了百姓的幸福感和便利程度。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就是要通过人才建设带动会计工作发展,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断向前,实现全面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目标。

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管理现状

(一)思想守旧,人才建设环境不佳

同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由于自身的公益性,缺乏营利性冲动,失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动力,故而也就对于业绩分析、预测、风险评估等财务工具的热衷程度不高。因此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管理会计的先进性和重要性根本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也觉得单位内部不需要引入这种管理方式,自然也就不需要管理会计人才了。此外,事业单位领导普遍对财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仅限于满足正常的财务活动需求而已,客观上造成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环境不佳。

(二)标准缺失,人才建设方向不明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对于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许多事业单位缺乏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在管理会计人才建设上沿用以往的财务会计人员标准,换汤不换药,管理会计人才建设难以取得实效。并且,由于缺乏明确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人才建设过程中也往往难以分清重点、辨明主次,人才建设方向不明。

(三)管理疏漏,人才建设混乱不堪

当前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不高,具体到财务人员而言,经常是一个财务人员退休或调岗了才会补充一个新的财务人员进来,这种沉闷、僵化的人员管理机制不利于人员的流动和更新,也不利于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建设和培养。而且,由于财务人员长期处于同一岗位,不免心生倦怠、丧失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对会计人员的监督。

(四)培训滞后,人才建设成果不著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缺乏计划和目标,经常是想一出是一出、今年有明年无,工作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人才培养内容滞后,过度照搬照抄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内容,缺乏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需求的反映和解决,培训内容实践性不强。培训方式老套,缺乏新意,会计人员本来工作任务不轻,在沉闷、老套的培训环境下难以保持学习热情。没有及时对培训情况和培训成果进行反馈,致使问题不断重复。

三、健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思想重视,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搭好“台子”

提高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认真组织学习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及相关系列解读文件,深刻认识管理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事业单位治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提高对管理会计工作内涵的认识,增强对管理会计工作及人员建设的重视。财政部门也应当积极推动事业单位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组织举办学习班,对事业单位分管领导和财务人员分别培训,推动管理会计工作和人才建设更快更深入发展。在内部营造良好的人才建设氛围。宽松、自由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事业单位要加强宣传和动员,积极构建和弘扬正能量文化,催动和激发会计工作者的革命创业热情,鼓励和引导会计工作者转变会计观念、更新会计知识、提升会计技能、加强会计学习。探索管理会计理论创新。积极借鉴企业管理会计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目标和任务特点,探索适合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方法,为管理会计工作者提供有力武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事业单位考核机制,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倒逼事业单位革新和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二)合理评价,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制好“尺子”

探讨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以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务为基础,系统总结实践经验,设计构建科学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经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视角,探索和研究管理会计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条件,如会计核算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决策参与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加强同国际权威管理会计人才模型框架的对比参照,并加以借鉴利用。建立人才评价体系。明确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评价人员、评价内容,找准管理会计人才评价的“基点”。在已经明确的管理会计人员评价内容基础上,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和业务实践需求,选择合适的人才评价方法。注重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反映和评估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起全面、真实、系统的综合评估体系,并以此开发和改进人才评价系统。科学制定人才选拔标准。在人才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岗位需求分析,合理设定人才准入门槛,严把“入口关”。在内部组织开展关于会计工作者的调研,摸清会计人才培养现状,找准需求,制定全面、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和计划。

(三)科学管理,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筑好“池子”

健全人才层级设计和管理。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探索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分类、分层,建立起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人才层次发展机制。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同高校展开合作,确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课程,并积极承担会计实践教学,共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招聘活动,选拔成绩优秀、能力出色的管理会计人员。人才选拔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宣传和媒介工具,拓宽人才选拔范围,扩大人才选拔基数。加强专家库建设。在多层次人才体系的指导下,注重引进和吸收高层次的管理会计工作者。健全专家人才的选拔程序和选拔方式,建立内部专家库。财政部门应当以地区为单位建立区域专家库,并加强不同区域之间专家库资源的共享。完善人才考核管理。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打破僵化不变的人事管理机制,积极向企业学习,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畅通人员晋升渠道,构建起同管理相适应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科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健全会计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严格会计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定期对管理会计活动检查。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倒逼管理会计人员提高专业能力和规范会计行为。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四)精心培养,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架好“梯子”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人才调研,对事业单位内部人才进行摸底调查,充分了解会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和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水平等,倾听和搜集会计工作者对管理会计建设实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员现状,结合单位财务工作实际,按照目标的难易程度分层次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长期、中期和近期计划,指导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合理设计培训内容。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注重面向未来,侧重实务。在培养内容设计上应当注重对会计人员信息分析、预测、决策、控制、规划等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帮助会计工作者提升财务分析、风险管控、绩效评估、组织管理及决策分析能力。创新培训方式和渠道。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展开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成果,如组织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等。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加强对自我的继续教育。健全培训效果考核。注重培训期间的情况反馈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搜集和整理培训效果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和内容。组织培训成果考核,合理设计和选择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培训成果考核体系。

四、结语

第9篇: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相信很多外包和软件领域的企业已经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现实意义。虽然当今人才总量已经形成规模,但是专业人才和高端复合型人才仍属于稀缺资源,而我国软件人才3/4以上都来自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与软件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周期长、更新慢、实践少等问题,导致软件人才结构趋向“纺锤型”: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严重短缺,处于基础层面的软件蓝领也非常稀少,而处于金字塔中部的系统工程师阶层却极度膨胀。于是,一边是众多招不到所需人才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一边却是大量“毕业即失业”的应届毕业生――谁将最终搭起两者之间的桥梁?

面对这种现状,上海市浦东软件园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浦软培训中心)担当起了为企业培训和推荐IT人才的重任。作为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注册、由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的浦软培训中心,是一家以培养中高级IT人才为主的非学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构,具有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就业见习基地资质,而且在近期开展的“万名软件人才培养工程”中,成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唯一指定的教育培训机构。

建设公益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我们与社会上的IT培训机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参与到政府的项目中,提供公益性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浦软培训中心院长徐俊告诉记者。

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起、联合上海浦东软件园和印度著名软件企业Infosys共同打造的“万名软件人才培养工程”,计划在3年时间内为上海地区培养50名软件培训师和1万名合格的软件人才,以解决上海地区软件企业人才短缺的发展瓶颈,为软件企业提供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项目正式启动后的第一年内将合作培训1000人次,第二年培训3000人次,第三年培训6000人次,共计1万人次。

“培养工程”针对大学生就业,凡接受培训的大学生,无论文理,只要对IT专业感兴趣,有志于在IT领域发展,都可以免费接受“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高级JAVA软件工程师”以及“高级.NET软件工程师”等专业培训。

“虽然有政府方面的补贴,但是补贴的资金远不及培训的成本,”徐俊坦言,“如果没有浦东软件园方面提供的房租优惠,我们去年就不会盈利。当然,盈利并不是我们现在的主要目的。目前印度的IT培训市场有600个亿的规模,中国只占到印度的九分之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在储备能量,我们不能与社会上纯盈利性的培训学校有同样的价值观,而是要多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除了免费培训之外,浦软培训中心还设立了“社会开放日”,面向大学理工科低年级学生开放,提供园区企业参观和实训课程体验。这一项目对于引导低年级学生提前熟悉行业规范,确定就业方向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为园区企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浦软培训中心是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投资企业。作为浦东软件园的职能部门,除了日常的职业培训之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按照入园企业的需求打造定制化人才,以减少企业招聘和用工成本,体现园区的服务功能。

作为浦东软件园的注册企业,华钦软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主要为金融领域的知名跨国公司和企业提供包括项目管理、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在内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它在信用卡、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随着业务量的扩大,华钦软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为了获得合适的人才,华钦软件出资总额30万元作为奖学金,委托浦软培训中心为其定向培训人才。

“打造强大的金融后台数据中心,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力支撑,金融服务外包领域的人才将成为热门人才,我们则针对服务外包提供高校所没有开设的实训课程。”徐俊说。

“目前入园企业中有几家已经与我们进行了人才培训方面的合作,更多的企业表达了合作的意愿,未来与企业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虽然金融危机使得软件企业面临业务甚至生存的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软件人才的需求还是十分旺盛,徐俊显然看好这个市场,“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打造一个IT专业人才的蓄水池,将来企业可以按需索取。”

=====第二篇==

浦软培训中心特色项目

大学生就业助跑计划:

1. 免费提供信息技术公益课程,让大学生从“校园人”迈向“准就业人”。

2. 让大学生拥有“一张文凭、多张技能证书”,联合微软等知名企业提供“电子课堂”和面授,帮助大学生获取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和国际认证证书。

3. 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举办“定向就业办”,学习、实训、在学习、再实训,助大学生迈好就业第一步。

4. 每周四免费“社会开放日”,现场更配有“动手做”嵌入式实训项目展示演练活动。

“社会开放日”

了解IT最新发展趋势,真实感受高新技术,提前熟悉工作氛围,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尽早确立职业目标。

1. 上海浦东软件园对外开放接待时间:每周四上午9:30-11:00 下午13:30-16:00。

2. 参观内容:参观上海浦东软件园展示厅观看宣传片参观浦东软件园一期、二期、三期共计75万平方米的园区参观软件企业介绍大学生IT“动手做”实训课程(LED、PMP、优盘等)大学生就业助跑系列培训课程(全程50分钟左右。)

3. 参观费用:无

“动手做”实践营

点阵之星―LED实训课程:嵌入式系统项目分析,LED点阵显示屏整体构架设计,实际焊接过程演练,LED点阵显示屏硬件测试、调试、LED点阵显示屏软件设计、实现。

炫彩靓影―PMP实训课程:WinCE嵌入式系统开发概述、个性化定制WinCE操作系统、32位处理器ARM的系统硬件设计、移植嵌入式媒体播放软件。

移动精灵―U盘实训课程:动手构建自己的AVR单片机系统、USB通讯的硬件与软件设计分析、FAT文件系统组成及结构。

我为歌狂―MP3实训课程:动手构建自己的ATMEL单片机系统、MP3硬件解码原理与软件设计方法、在LCM屏上显示自己的中文。

智能管家―Web服务器实训课程: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U-boot的编译与使用、嵌入式Linux 2.6内核的定制、嵌入式HTTP服务器设计。

网络枢纽―路由器实训课程: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嵌入式Linux 2.4内核的定制、嵌入式路由设计。

? 沟通无限―GPRS远程监控实训课程:动手构建自己 Winbond单片机系统、通过GPRS发送信息、传感器数据的采集。

“公益性免费实战课程”

微软等知名厂商课程,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大的范围内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1. 培训时间:平时班(一/三班、二/四班)和周末班,上午9:30~11:30,下午13:30~15:30

2. 报名方法:学校团体报名与个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课程安排表,自由选择专业课程(嵌入式、JAVA、.NET)。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