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防通信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5G;消防;通信;指挥
当前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迅速,灾害事故的类型和规模也发生了改变,消防救援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对消防的通信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随着5G技术的应用,为消防通信指挥的高效联络、动态跟踪、智能研判和科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5G通信技术简介
(一)什么是5G技术。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全新一代通信系统。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未来发展还会进一步的提高系统容量,逐步增加大规模设备接入数量。ITUIMT-2020规范要求速度高达20Gbit/s,可以实现宽信道带宽和大容量MIMO[1]。(二)5G技术的优点。高速率。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当前的有线互联网要快,比先前的4G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对比于4G,5G的数据信息货运量更高、延迟更低、移动化更强。依据OpenSignal今年二月公布的汇报,目前全世界4G网速均值为16.9Mbps(2.11MB/s),4G网速更快的国家拥有45Mbps(5.625MB/s)上下的平均速率。低延时。LTE网络的出现使移动网络的时延迈进了100ms的关口,使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如游戏,视频,数据电话成为可能。而5G网络延迟低于1毫秒,基本上实现同步,为更多对时延要求极致的应用提供生长的土壤[2]。容量大。超大网络容量,提供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3]。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等之间的连接,使用网络技术将城市设施、家居生活、物流状态等融于一体,促进物联网产品的快速普及。频段高。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是相对较低的频段,低频段的好处是传播性能强,运营商使用较少基站就能达到相对较好的覆盖效果。但美中不足的就是低频段的连续频率资源非常宝贵,受限于高频段的传播性能,很多高频段资源没有被使用,而5G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高频段,正好利用现有的资源。
二、消防通信指挥的现状
目前,消防救援队伍主要依靠多个系统的协作来完成通信指挥工作,其中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系统、数字集群指挥系统、350M无线通信系统等都有所贡献,但由于各系统之间底层架构不同,并不能完全实现共通,这也是消防救援通信指挥上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通信效果差。现有的4G技术和网络主要存在通信距离短、信号覆盖面积低、网络频点少、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4G图传和布控球在有的地方使用效果差,尤其是地下建筑、偏远地区比较明显。目前,消防救援工作中最常用的是350M无线通信系统,此系统常用在灭火救援一线,通信效果良好,能反馈一线消防救援人员的信息,然而在远距离通信或者遇到高山、峡谷、强干扰的情况时,350M无线对讲系统的信号会大幅度削弱,不利于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基于数字集群技术的PDT对讲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通信的距离和质量,但在基站布点少或者没有布点的地区就无法使用。(二)系统之间融合性差。目前,消防主要通信手段有350M无线通信系统、4G图传、卫星通信系统、布控球、PDT对讲系统等,这些系统在标准协议和通信信道上并不统一,需要在不同的场所使用不同的设备,且设备之间不兼容。现有通信方式增加了消防的配备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日常使用。现场视频的传输需要用到的图传和布控球使用的是4G指挥网络,信息报送所用的手机是4G网络,现场指战员需要借助350M无线通信系统,各系统不能做好很好的融合,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重复上报等问题,严重影响通信指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保障受灾群众和消防救援一线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三)可拓展性有限。在科技不断更新进步的今天,各级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开始逐步建设功能更加强大适应新时期通信指挥要求的指挥平台,希望逐步实现大数据辅助分析、可视化决策指挥、自动化图文收集等指挥需求。然而,现有通信技术大多使用老旧技术,相对落后且跟不上现有软件和硬件的发展水平,一线采集、传递回来的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消防救援现场的指挥工作,不利于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5G通信技术在消防通信指挥应用的难点
5G通信技术虽然已经开始使用,并且也带来了不错的反响,但是要在消防通信指挥中很好的应用此系统,还是存在许多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协议标准难统一。从当前消防队伍通信设备的配备来看,设备品牌、型号不统一,设备之间的协议和标准不一致,导致通信设备无法完美匹配,各设备之间无法通用。虽然5G通信技术已经逐渐在各领域应用,但运用到消防通信指挥上,也只是解决通信速度和稳定性问题,各系统不匹配的问题依然存在。还是会出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孤立通信的问题,对消防通信指挥和信息化发展产生制约。(二)5G建设进度不统一。虽然许多一线城市已经引入了5G系统,并依据此系统建立了相关系统,这对于消防指挥调度的使用十分有利。但是东西部城市、一二三线城市、发达与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均衡,有的地方5G建设相对较晚甚至还未开始,配套使用也相对滞后,这就会导致相同的新产品,各个地方使用的效果不一样,有的地方甚至不能使用,这给5G在消防的推广应用造成了障碍。(三)配套硬件及软件系统不成熟。各级消防指挥中心逐步实现消信息化是趋势,那么基础数据的采集、现场音视频的上传以及大数据辅助决策等功能的实现就更需要稳定高速的通信网络支持,5G通信技术理论上可以满足通信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现阶段与5G通信技术相配套的硬件及软件配备还未起步,所以5G在消防的推广应用还需要硬件及软件系统的配套发展,才能进一步发挥5G高速率通信的优势。
四、5G在消防通信指挥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配套的标准体系。5G技术被誉为移动通信技术的革命,消防的实战往往距离远,接入5G网络的移动设备也会不同的基站及网络信号中移动和切换。因此,建立覆盖全国的蜂窝是推动消防救援通信指挥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从部局、总队到消防站都要建立统一标准的消防通信信息体系,为消防救援指挥设备在蜂窝中的移动提供统一支持,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格建设,为消防救援工作的信息化创造条件。要从顶层设计开始,为消防救援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工作。(二)建强与5G技术相匹配的通信设备。5G通信技术的应用为消防的通信指挥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消防队伍要加快对能够与5G技术相匹配的消防通信装备的研发和装配,各级指挥中心的操作平台、卫星地面站、通信指挥车、各类图传等设备的研发和装配都要逐渐提上日程,争取与5G技术下的消防通道信息体系建设同步普及,确保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及时使用到新技术和新装备,保质保量的完成现场通信和指挥调度,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三)健全消防指挥大数据平台。现在已进入数据时代,谁能采集更多更有用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处理就能抢占互联网时代的先机,5G的推广使用为消防信息采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然而怎么采集和使用数据并且应用到实战指挥调度中,为指挥调度提供良好的决策辅助,成了消防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应用5G技术可将一线人员、装备、现场情况的信息收集起来,采用大数据分析及时推演灾害事故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提前做出预警指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争取现场救援的每分每秒,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完善通信设备的互联互通。各级指挥中心要因地制宜,完善通信网络机房的建立,加强通信指挥设备之间配套使用的研究和实践。要加强网络中心控制机房、PDT基站、通信指挥车、卫星地面站、融合通信平台等消防基础通信平台之间的融合研究,并积极对接5G设备,与5G设备同步推进,争取在5G通信设备推广使用时,各平台之间能实现数据共享,真正实现关键通信装备的全面覆盖。(五)规范指挥中心运行秩序。一切救援作战指挥的根本,在于解决前后互通、上下灵通、联动直通等关键问题,通过精确识别、精细定位、精准调派,最终实现统一指挥、可视指挥、高效指挥。立足已有平台,依托5G通信前沿科技,用单兵图传画面、无人机监控画面、火灾现场绘图和3D建模,为及时掌握信息、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探索建立全新消防救援指挥系统,包括指令控制、现场通信和数据网络等综合,涵盖若干子系统,全面实现电子化、数字化、集约化,共享联接社会应急部门,自上而下随时调度集结力量,提高指挥效率。构建集研判、调度、决策、处置、传递于一体的专业化、职业化作战指挥体系。
五、结语
近年来,消防队伍面临的灭火救援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趋于复杂,5G技术在消防通信指挥建设中进行应用是时展的必然,是进一步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快速反应、精准指挥、高效灭火救援的关键。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应当积极进行5G技术的探索应用,逐步提升消防救援队伍通信指挥的信息化程度,确保消防队伍及时准确地处置应对各类灾害事故。
参考文献:
[1]蔡贵鸿,樊宏亮,曾炳豪.5G大规模阵列天线的传输协议之空口协议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9,25(26):8.
[2]王欢军.5G网络技术特点分析及无线网络规划思考[J].大科技,2018(9):273-274.
【关键词】消防通信;卫星通信技术;应用措施
消防救援队伍在处置各类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矿山和水上事故,爆炸和恐怖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地震及其次生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中,通常都伴随着公共通信基础设施的缺失或瘫痪。这对消防应急救援的长距离通信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通信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综合性消防救援的应急通信保障基础条件。消防救援队伍在执行现场区域内救援任务时,通常以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等方式来进行。当需要向后方或指挥中心汇报救援情况、接收后方或指挥中心命令、传送现场音视频资料时,受信号和距离的影响,卫星通信方式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分利用卫星通信技术,促使消防通信体系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够为完成综合性消防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1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开发和利用,其中卫星通信技术在很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卫星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实就是直接将地球看作是一个整体,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方式收发数据,不仅能够实现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信息源科学合理的传输和利用,而且还能够在实践中将人造卫星合理的利用到实处,将人造卫星作为中转站,实现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将卫星设置在一些比较高的位置,特别是设置在一些视野相对比较开阔的位置。地球上各个通信站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来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无论是在通信范围或者是在通信效率上,都会有明显的提升。卫星通信技术与其他不同类型的通信技术相比,有几个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①卫星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的整体覆盖范围和覆盖面积比较广。卫星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通信,而且在位置上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特点。无论通信站相互之间的距离多远、或者是范围有多广,只要是在卫星波束可以覆盖的范围,都可以完成信号和数据快速传输[1],实现地球上各个信息源相互之间有效的传递和交流,保证整个传输过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尽可能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实现通信的时候,费用与通信距离之间并没有任何直接性的关联。②卫星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整个传输容量比较大,所以可以被有效地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业务的传输当中。该技术在应用时,主要是通过微波的合理利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信息相互之间的有效传递,而且还能够保证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技术在应用时,可以被投入到使用中的频带比较宽,同时在容量上的优势特点比较,所以在多个领域中都可以得到合理利用。除此之外,卫星通信技术在应用时,并不会受到时间、气候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该技术在使用时,可以面对很多复杂的环境。
2卫星技术在消防通信中的实际应用
2.1语音业务
卫星技术在消防通信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能够实现对现场各种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分析,而且还能够保证这些信息在收集和利用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语音业务一直以来都是最基础的业务之一,语音业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各级参与到救援任务中的指战员可以实现良好的语音通话和交流,而且还要及时与指挥中心之间建立良好的语音联系。如果救援现场所处地理位置偏远,或者是一些公共网络存在盲区的时候,可以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利用卫星移动站的语音网关,实现与无线通信系统相互之间的有效连接[3]。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IP电话的拨打成功率,而且还可以利用移动卫星电话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方式实现沟通和交流。也就是在消防通信系统的日常运作时,将卫星通信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其中,不仅能够打破地理位置的一些局限性影响,而且还能够尽可能保证语音通话的流畅性。卫星语音信号还可接入现场和后方语音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与现场超短波、短波以及后方移动语音通信、有线电话之间的互联互通。
2.2视频业务
在消防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即时高效的音视频直播连线显得越来越重要。视频业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建立现场与后方或指挥中心的视频会议连线[4],现场灾害影像资料及救援开展情况可以即时动态向上级汇报,通过对灾害现场更加全方位的分析研判,指挥决策和救援方案可以面对面地直接下达到现场作战力量。指挥中心在日常操作时,必须要保证接收到的视频信息具有良好的清晰度,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一旦视频的传输不够及时,或者是视频的画面缺乏清晰和准确,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指挥中心的命令下达。如果公网处于正常运作状态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直接利用3G/4G来对视频画面进行传输,通过动态的采集方式,对图像进行上传和利用。但是一旦公网出现瘫痪或现场无公网条件时,卫星通信技术将是最优选择方式,将卫星高带宽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卫星移动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与视频的终端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通过卫星通道可以直接将图像的综合管理平台接入其中。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视频会议展开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够直接将卫星图上传到终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促使指挥中心与公网相互之间的通道打开,而且还能够保证视频在上传时的效率和质量。
2.3数据业务
消防救援通信在数据业务上的应用至少包括了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和文件传输数据应用两个方面。基于地理信息的卫星通信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消防救援中,通过各类器材装备的地理信息上报,可以实时掌握深入一线救援力量的动态定位和活跃情况,同时一线救援力量可以通过地理信息数据的反馈,了解自身的位置、方向和周边态势,地理信息数据对消防救援的灾害现场无人机航拍、定位搜救具有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作用,对指战员掌握研判全局,作出全面救援部署有关键性的意义。同时,现场与后方的重要文字、图片、视频等数据资料的往来、保存也是卫星通信技术十分重要的应用之一。
关键词:3G通信技术;应用;消防工作
3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fire control work
Wu Guo-biao
Abstract: 3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applications more widely, its development makes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a variety of audio and video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3G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with its high-speed, highly flexible, long dista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re widely used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3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fire control work; including the individual soldier the illustrated systems, smart handheld terminal, the network office platform, mobile networks, video conferenc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3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fire work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地下建筑、易燃易爆物品存储运输销售场所、化工生产线等日益增多,因生产、生活用火用电不慎、化工生产安全措施不到位、大量使用易燃材料作为建筑建设、装饰装修材料等因数,使得大量建筑存在火灾隐患,威胁人民生命财产,也给各级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带来了很大困难。而灭火救援指挥信息通信是否畅通、不间断,也成为能否成功完成灭火救灾、抢险救援中的首要条件之一。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消防灾害现场无线通信也从单一的语音通信向音视频同步实时传输转变。如何将火灾现场声音、图象信息传输至消防移动通信指挥中心、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完成信息通信指挥,信息指令传递,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各类灾害处置任务,也成为消防部队信息通信指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在消防工作中做了很多探索性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由于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3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基于3G通信技术的各类消防信息通信系统,是消防官兵灭火救灾的指挥中枢,是当今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组成之一。因此基于3G通信技术建设起来的3G无线通信网络,将消防各级指挥中心与灾害现场组成一个网络,实现现场数据和图像的稳定、快速传输,以此作为指挥决策的依据。
2. 3G通信技术简介
1995年,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问世,它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之间,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问世,它可以接收数据,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2002年,3G在国外产生,中国于2003年开发出自己的3G技术,到2009年正式上市,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来说,它是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等多媒体通信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相对2G通信技术来说,其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线漫游,并且可以进行视频流、图像、音乐等各种媒体形式的处理,提供电话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
目前,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3G标准共有3个,分别是CDMA2000,WCDMA,TD-SCDMA。 其中,CDMA2000全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公司作为主导首先提出,它的成本十分低廉;WCDMA,全称为Wideband CDMA,是由欧洲提出的一种宽带CDMA技术,WCDMA的支持者主要是欧洲厂商。TD-SCDMA,全称为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我国自主研发,它在2000年5月正式成为3G国际标准之一。
目前,3G通信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以下5个方面:(1)宽带上网。通过宽带上网是3G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虽然目前GPRS网速不是很快,但是手机变成掌上电脑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近。(2)视频通话。音频业务等新业务逐渐成为通信技术的新潮流,相信将来更新颖的音频业务将带来新一轮的通信革命。(3)手机电视,手机音乐,手机购物。随着通信终端的发展,手机可支持的业务越来越多,现在人们使用手机来听音乐,看电视,购物,已经逐渐变成了现实。(4)无线搜索。通过该业务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来获得实时信息,使得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便捷。(5)网络游戏。手机网游的产生会给青少年带来游戏更好的体验,当平台平台变得越来越稳定和快速的时候,相信手机网游带来的视觉和效果冲击一定会更加的有趣。
3. 3G通信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3.1组建3G单兵图传系统
3G单兵无线图传系统,是利用3G技术进行视频数据传输的新型系统。它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视频压缩算法H.264、流媒体视频压缩技术,将3G数据通信和数字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进行整合。
该系统由3G单兵、3G网络和接收端三部分组成。3G单兵通过携带的设备把采集到的现场火灾音视频信息经过视频压缩编码模块压缩,然后再通过无线通讯终端发射到3G网络,然后3G网络会将收到的数据进行加密、编码发送到现场移动通信指挥车和消防指挥中心,现场移动通信指挥车和消防指挥中心再进行解码、解密,从而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做出决策,再通过3G网络将命令下达到3G单兵,从而实现灭火现场的智能化。
3.2使用智能手持终端开展消防执法
关键词:GIS消防通信灭火救援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各种燃烧物的种类与性质日趋复杂,建筑结构、道路布局、水源分布等要素中的不定因素大大增多,这些都给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消防部门担负着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任,但其可利用的资源却十分有限。如何有效利用可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对消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GIS恰恰为消防部门提供了宝贵信息。
二、GIS技术简介
GIS技术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用于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传输、检索、分析和显示,以提供对空间对象进行决策和研究的人—机系统。在这种方法原理的引导下,加拿大测量学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由于GIS技术的显着成效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199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新概念,更掀起了应用研究的新。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地理信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以来,GIS技术已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目前GIS已经在地形图与专题制图、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环境评价、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当前消防通信指挥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灾害现场的指挥员主要靠经验和直觉指挥部队实施灭火救援活动,现场指挥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少临场指挥的科技依据。因此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较低。为了把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消防部队具有高效的指挥系统和科学的决策系统。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消防指挥中心都建设了GIS和GPS,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消防通信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简单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GIS技术为消防工作提供强大的功能。因此,GIS技术可以被非GIS专业人士使用,用于完成火情分析,行动计划制定和快速行动实施。这些工具使指挥人员迅速准确地得到相关信息,如:抢险救援防护设备,消防实力,车辆状态,行动路线等。
不过,基于GIS技术的消防指挥调度系统大多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多、系统大、十分昂贵等特点,对于遍布全国各地的许多区县级消防部队来说,人员紧张、经费有限、火灾起数较少且火灾数据量相对不大,如果也应用上述系统,会造成一定浪费,不符合地方建设和部队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兼顾通信指挥系统功能的完善性和前瞻性,又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是当前消防指挥系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四、基于GIS技术的新型通信指挥系统
基于GIS技术构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首要因素是具备消防电子地图。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消防指挥中心都购买了城市电子地图,但这些地图并不包括或包括很少消防信息,因此,必须按照消防通信指挥的要求对地图重新组织和不断修订,才能为灭火救援所用。目前普遍采用世界标准信息可视化系统MapInfo技术作为GIS系统平台,并结合MapBasic、OLE自动化和MapX等开发GIS应用系统。
Mapinfo产品定位在桌面地图信息系统上,与Arc/Info等大型GIS系统相比,因Mapinfo图元数据不含拓扑结构,它的制图及空间分析能力相对较弱,但对大众化的PC桌面数据可视及信息地图化应用来说,Mapinfo易学易用,价位较低,是一个优选GIS产品。Mapinfo提供了自己的二次开发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发各自的GIS应用。二次开发方法归结起来有三种,它们是基于MapBasic的开发、基于OLE自动化的开发及利用MapX控件的开发。
为使消防指挥员可以更方便的在电子地图上了解一些专题情况,如市区的建筑位置、道路布局、消防水源(消火栓)的分布情况等,可以利用MapX控件制作专门的消防专题地图。目前消防部队推广使用的《化学灾害事故辅助决策系统》就是运用此控件维护电子地图信息,效果很好。与传统GIS专业性开发环境相比,像MapX这类组件式GIS系统具有小巧灵活、开发简捷、价格便宜等特点,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大众化。用MapX开发的GIS系统运行速度快,但MapX并没能实现所有的Mapinfo功能(据称95%以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生成或编辑地图能力及地理分析能力不足等缺陷。
五、GIS在消防信息化中的应用
(1)在119接处警中的应用。
GIS作为在119中运用的最早也是最能体现成果的技术,目前运用得比较成熟。GIS作为火警受理和智能决策系统有力的辅助手段,主要完成报警信息定位、GPS定位、信息查询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能够利用GIS系统准确、迅速确定报警人的地点及火灾位置,通过优化择选和计算能确定最佳行车路线,另外通过车辆GPS定位系统,能够在地图上实时观察车辆的行车轨迹,以判断车辆是否按照指定的路线行驶。
(2)在消防规划中的应用。
由于GIS基于图形方式,相关信息内容比较详细、精确,并且在计算机上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各种数据实图,可以及时进行各种消防重点单位的选址、规划、建设,消防站点的规划,以及消防水源的建设规划。通过将各种规范数据输入计算机,GIS系统将自动判断出规划的合理性及计算间距。以改变传统人为判断的失误和不准确。
(3)在分析消防信息数据中的应用。
利用GIS可以在地图上直观地反映区域、行业火灾分布情况统计分析火灾数据,以便于制定科学的措施和对策,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建立基于GIS的火灾隐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火灾隐患分析,既能形象地反映情况,又能便于动态管理,通过一些信息查询、分析评价与科学决策,能够对于城市突发性事件进行科学预测,便于消防、安监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督查工作。
(4)制定灭火预案中的应用。
由于GIS内容丰富,目前许多系统采用的是影像甚至立体图形,便于指挥人员从空中了解观察周围情况。对于指挥员综合各种因素,制定有效的灭火预案有极大的帮助。
(5)GIS正朝着网络化、虚拟现实、多媒体及三维方向发展,开发网络模拟演练系统将是不远的现实,通过网上各种综合数据,实现对火灾的判断、力量调度、车辆布置以及进攻方向等战术措施,可以测出火灾扑救成功与否。
六、结论
新型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是建立在GIS技术的基础上,综合了多种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相互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要确保系统流畅运行,还得进一步增强GIS技术的实用性,建立并完备系统的智能化模式结构、基础数据库、操作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内容。为提高我国公安消防部队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事件的能力,减少社会承受的灾害损失,大力建设合理科学的新型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对于从理论体系、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给排水新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前言
随着国家的标准的颁布,对建筑物的排水消防和消火栓进行重新进行了规定,同时按照新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物的设置也进行有了新的要求,这就有利于推广消火栓和消防系统。针对目前的情况,比较分析以前和现在的特点,有利于促进排水新消防和消火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消防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的概念
根据我国颁布的各项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经过对工程的实际应用的研究,对消防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的概念做出了相关规定。其中消防给水是指通过消防水源和供水管网组成的对需水消防设施进行供水的系统,根据供水压力不同进行分类,包括高压、临时高压和低压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是指由消防给水和水灭火设施组成的系统。二者概念的科学定义,将会减少许多工程上的争议,有利于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效益的积累。同时,消防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的科学定义,对消防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以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
2.消防水源保证率与2路进水
近年来,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将消防水源保证率的概念进行改善和延伸,即当市政管网给水直接 向消防给水系统供水时,市政管网给水保证率应大于 99%。我国城市给水管网的普及率在1950-1980初期较低,而且所用管材质量相对较差,使城市给水管网的爆裂率偏高,因此,出现了2路供水系统进行补充。规定2路供水是在室外消防栓设计流量大于15L/s时所使用的供水方式,这一供水方式的出现解决了爆裂概率大而引发的供水困难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大部分城市的管网保证率大幅上涨,基本接近国际水平。因此,在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在城市里大范围的采用1路供水模式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在考虑历史延续和技术发展的适用性两方面因素,城市供水管网并不能完全摒弃2路供水方式,在相关规范的修订中,将原来的室外消防栓设计流量大于15 L/s,提高到20 L/s,将所需标准进行了提高,如此,在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大幅度的减少了消防给水的投入,大大的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灭火用水量保证率和消火栓设计流量
3.1市政与建筑物室外消防设计流量
在我们国家现行的市政消防是有规定的,一般规定是10-100 L/s,而在室外的建筑物需要的消火栓的流量是这个不同的,一般要求就是需要为10-45 L/s,同时在其他的消防过程中是不同的,要比这个室外建筑物的用水量是要高的。在其他国家规定的消火栓过程中,也是不一样的,根据国家的需要进行统一规定,但是这些国家的流量规定要比我们国家规定的消防消火栓要高得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吸收其他国家的做法为了满足城市建筑需要。同时根据现在灭火规定的成功率在一定的范围内,进一步确认我们国家的市政和消防需要的用水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财产的危害程度。在通过对各个不同地方的走访和调研工作,现在的做法就是在出动一定量的消防车来完成对灭火任务的工作,这样可以满足一定的成功率的要求,由于现在规定远远可以满足一般的消防过程,只有在超过一定程度的大火,通常概率也是很小的,要多出动消防车,在此过程中,要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还要联系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工作,这样就会很好的实现城市消防的设置的合理性工作。
3.2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
在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室内消火栓流量主要是根据其他国家消火栓的使用来借鉴的,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建设的发展,我们国家自己的消火栓的设计要根据国家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使用。在美国,规定室内的消火栓的室内最小的流量规定为30L/S,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城市建设的速度飞快的发展,美国规定的室内最小流量现在远远不够我们城市的需要,这就得需要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的处境进行提高室内消防栓的流量。目前,在世界各国的消防栓的供水量不尽相同,追求原因,不同国家的消防部队和消防车等国民的消防素质和意识是不一样的。
4.消防水源
在目前的消防过程中,一般在火灾的发生中,灭火都是需要水来进行。在现在建筑物中,除了用灭火器之外,最为主要的就是采用水进行灭火。在用水灭火的时候,最为主要的就是保证水源的安全性,这样就得要求提供安全用水的公司的保障程度。在消防过程中,消防的水质是有要求的,消防用水必须符合一定程度的消防灭火设施,同时在灭火过程、控制火速过程和建筑物冷却消防过程中的要求。在消防过程中,消防用水的pH值是有要求的,只有符合规定,才不会对消防管道进行腐蚀。除此之外,在根据消防用水的安全规定过程中,安全可靠,对蓄水池的蓄水量也是有要求的,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才能很好的进行消防工作。除了规定的消防用水外,再有自然水源或者水井的地区,这些水源可以作为消防用水,在利用水井的过程中,还要利用水泵,只有水泵的排水量能够满足消防用水,才能最好的利用水源进行灭火工作。
5.消防泵和稳压泵
5.1 消防泵
只有消防泵的工作正常,才能为整个消防过程提供稳定的水源,所以消防泵常常被称为消防给水心脏。在进行选择消防水泵时候,一定要满足一定的规定,最小的出水量为10 L/s,最大的出水量为320 L/s。在进行对水泵的供电的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也是有规定的,只有满足所使用的消防水泵的流量,才能更好的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排除一切其他影响因素对消防泵的影响工作,同时还要排除市政直接吸水,防止倒流在水泵的工作,减少对消防水泵的伤害。
5.2 稳压泵
除了消防泵的工作之外,在消防灭火过程中,还要到稳压泵的工作。稳压泵是在灭火过程中,对消防水量的控制,不会太高和太低,维持在稳定过程,根据管道的长度排除漏水量。因此,稳压泵应该满足系统的用水来将水量的要求进行控制,同时,稳压泵还会根据压力泵的要求进行增压过程或者减压过程,在消防开关的控制上进行控制。在消防过程中,稳压泵的压力应该满足系统的供水量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现房蹦对泵水压力设置的要求进行工作。
5.3 消防泵的安全可靠性
在消防过程中,只有每个用具都能保证安全工作,才能确保消防灭火的正常进行。在火灾过程中,防护距离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有石油化工危险地区的时候,只有保证消防泵的安全可靠的工作,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还应该保证消防泵电机的使用的安全工作,不应该安置在一些危险地方,只有这些消防设施的安全得到保证,才能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在第一时间将火进行扑灭。
6.结语
在进行国家消防给水和消防栓的使用规范过程中,要采用工程技术进行科学规定和研究,让我们国家的是这个消防供水能够很好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保证消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进行顺利工作,确保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工作,在以后的消防灭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消防通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1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向着“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消防通讯领域也不例外。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消防通讯工作的各个层面,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研发、远程通讯指挥系统的构建、GPS监控定位系统与GIS消防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现代消防通信指挥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带了许多新的可能,因而强化关于电子信息技术在消防通讯中应用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综合通信指挥平台的建立
综合通信指挥平台包括执勤值班、应用信息、大屏幕显示、网络传输以及视频监控6个功能,不但具备119直接接警功能,还使110与119“三方通话”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该系统还使公安、城管等单位的消防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使这些单位所拥有的关于火灾现场的视频信息通过综合通信指挥平台被直接调用,大大节约了消防单位了解火灾情况的时间。此外,TTS技术的采用,使火灾情况被第一时间转换成有声的语言描述,并通过广播系统进行广播,这使消防队接警时间得以大大缩短,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更多宝贵时间。此外,为了更好的保障接警系统的有效运行,综合通信指挥平台还配备了双备份、双机并行的呼入排队机,有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因系统故障无法呼入的问题。
2 GPS远程监控定位系统
GPS远程监控定位系统主要由车载定位和个人定位两种监控设备。其中车载GPS 监控设备主要包括三大系统:GPS卫星导航系统、手机短信发送系统记忆视频监控系统,其主要应用于行政车辆和消防车辆中。车载GPS监控系统中的卫星导航系统连接了全市消防部队的全部行政车辆以及执勤车辆中的导航仪,实现了对全市消防车辆的管控,实时跟踪其行车路线,同时根据需要回放行车轨迹。而个人GPS设备,则是对人员的位置、行进的路线进行管控、跟踪和回放,此外,还能够及时与支队119指挥中心进行有效的通话。
3 GIS消防地理信息系统
GIS消防地理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帮助接警人员确定着火地点。该系统将管辖区内的公路铁路公交等交通线路、主要的建筑分布、行政划分、消火栓分布以及水系分布等相关信息实时显示在矢量化的电子数字地图上,此外,还能实现多级别缩放、分层次显示、着火点标注以及报警点显示,及时将着火点的周边情况展示给指挥中心。待消防车辆出动之后,GIS消防地图配合着车辆上的定位系统,实时将出动车辆的位置,行车路线、速度等显示在大屏幕上,并根据获得的信息自动计算达到事故现场的时间。GIS消防地图在遇到重大火灾事故时,能够帮助指挥人员及时的了解增援车辆的行驶路线、具置等信息,一旦发现路线错误或是行车方向错误,能给予及时的提示纠正,提高了救灾效率。
4 远程消防通信指挥系统
远程通信指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突发紧急状况时,整合利用各种有线信息资源、无线信息资源以及卫星等通信资源,确保紧急救援信息传递的畅通。在建筑密集的今天,火情局势瞬息万变,及时准确的掌握火灾现场的相关信息,对指挥人员正确指导救灾、科学调度各种资源就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远程通信指挥系统的应用极大的增强了指挥中心遇到重大火灾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该系统通过移动通信卫星指挥车在火灾现场搭建了临时的通信指挥中心,将火灾现场的声音、图像等信息畅通无阻的传递给指挥人员,并接受指挥中心发出的作战预案、出车指定等信息。
5 重点单位远程监控系统
重点单位远程监控系统是联网监控辖区内的重要建筑及场所,在易发生火灾的建筑及场所的关键部位安装可视监控摄像头,并对各大场所的火灾报警系统实行联网监控,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各个监控点的声音和影像视频,并将收集的信息及时的、有效的传送给指挥中心,确保一旦出现火灾事故,指挥中心能第一时间获得报警信息,并通过报警点的摄像头掌握报警现场的火势情况,根据了解的信息及时制定有效的救援预案,调动各种力量将灾情损失降低到最小,保护社会和人们的生命及财产。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消防指控制等各方面中,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也层出不穷,因而,在新时期,相关的消防技术工作者要不断的探究,以便合理的利用各项消防新技术和新设备,实现消防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消防指挥通信系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消防指挥系统各个环节的不断完善,如何更好的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更高效地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设备来优化接警工作、加快出警速度,并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积极联合公安、城管等单位,有效调用其消防信息资源,充分发掘其消防潜力,从而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纪风.北京启用第四代119消防通讯指挥系统[J].消防与生活.2008(3):20
[2]马建会、王浩.山西首辆“静中通”卫星通讯指挥车落户晋城[J].中国消防.2011(2):43
【关键词】 腺苷 心内直视手术 腺苷预处理 心肌保护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adenosine precondition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cardial surgery under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non- 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r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four groups (n=15 in each group). Group A: adenosine was intravenously injected from jugular vein. Group B: adenosine was put in St.Thomas cardioplegic solution. Group C: adenosine was infused from jugular vein and put in cardioplegic solution. Group D: control group. Oth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the same. The level of plasma cardiac troponin T (cTnT)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were measured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before ECC,30 minutes after the aorta clamping,15 minutes after the aorta declamping and 24 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level of plasma cTnT and MD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groups, however, it was notably lower in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than which in group D (P<0.05). At the stage 24h after operation, the expression of plasma cTnT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0.05). CONCLUSION Adenosine precondition can imitate the effect of myocardial preservation like ischemic precondi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cardiac operation under ECC. All adenosine precondition methods used here can protect myocardium from 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e. So we can select the method flexibly which is the best for cases.
Key words: Adenosine;Open heart operation;Adenosine preconditioning;Myocardial preservation
实践中认识到,损伤性应激过程本身毕竟是一种创伤,如缺血预处理(IPC)时间太短不足以诱发保护机制,而IPC时间过长,则在其过程中的缺氧与代谢废物积聚、能量消耗和再灌注引起的过氧化等,都有一定的细胞损害作用[1]。在IPC作用机制的不同学说中,内源性腺苷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最受重视。为此,我们比较了不同腺苷预处理方法对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分组 选择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进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及瓣膜病患者60例,术前心功能Ⅱ-Ⅲ级,男36例,女24例,随机分为静脉腺苷组(A组)、停跳液腺苷组(B组)、静脉腺苷+停跳液腺苷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15例。各组男、女比,非紫绀型CHD、二尖瓣置换(MVR)、主动脉置换(AVR)比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静吸复合麻醉、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采用STOCKERT-Ⅲ型人工心肺机,进口膜肺。A组通过颈内静脉插管直接输注腺苷到靠近右心房的上腔静脉,以保证心脏局部有较高的浓度,滴速为50~150 μg/(kg·min),总量1.5 g/kg,滴注完5 min后开始转流;B组采用 St.ThomasⅡ停跳液+1 mmol/L腺苷,主动脉阻断后由主动脉根部灌注15~20 ml/kg;C组为A、B组中两种方法结合;D组直接灌注冷St.ThomasⅡ停跳液。
1.3 检测指标 分别于ECC前、升主动脉(AAO)阻断30 min、心脏复跳15 min、术后24 h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丙二醛(MDA)。cTnT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MDA用TBA比色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2 结 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四组患者均由同组手术医生、灌注师、麻醉医生完成。各组患者年龄、体重、AAO阻断时间、ECC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术后心脏复跳及辅助循环情况 心内操作完成恢复心脏血供后,心脏自动复跳A组12例、B组10例、C组10例、D组6例,A组、B组和C组较D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辅助循环D组8例、A组4例,B组3例、C组3例。
2.3 cTnT比较 ECC前和阻断30 min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15 min,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
2.4 MDA比较 ECC前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30 min、再灌注15 min、术后24 h,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腺苷全称腺嘌呤核苷,是由腺嘌呤和戊糖结合而成,腺苷既是腺嘌呤核苷酸的前体又是其代谢产物,腺苷受体属特异性嘌呤能受体。目前至少有4种,即A1、A2A、A2B及A3受体,其中以A1、A2A、A3受体与心脏关系最密切[2]。A1受体分布在心肌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A2A受于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和血小板中[1];A3受体存在于心脏组织中,可能在心肌和心脏的血管内皮细胞上[3]。表1 四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表2 四组各时点cTnT、MDA检测值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比*P<0.05,**P<0.01;与C组比较#P<0.05
蛋白下调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刺激ATP敏感性K+通道开放。可使胞内K+外流,导致心肌细胞膜超极化,减少钙内流[4]。另外,A1受体还参与心肌IPC的触发过程[5]。用腺苷或A1受体激动剂代替缺血预处理(诱导预处理效应的短暂缺血)也可激活预处理双时相保护效应的信号传递级联反应,调动内源性防御机制,从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6]。A2A受体的功能:A2A受体兴奋后,通过激活性G蛋白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7]。导致血管扩张,抑制中性粒细胞(PMN)对心肌和冠脉内皮细胞的毒性损伤。已知在再灌注期间PMN粘附内皮细胞是心肌损伤性炎性反应的始动环节,抑制其就可减轻再灌注损伤[8]。A3受体的功能:与A1受体相似,也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刺激蛋白激酶C转位。初步研究发现,A3受体激动剂具有抑制PMN粘附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上的作用[9]。近年研究证实,A3受体也参与心肌预处理触发过程。A3受体激动剂预处理能增强低温停跳液的心肌保护效果,进一步改善缺血后心功能[10]。
cTnT是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的成分之一,它与骨骼肌的TnT源于不同的基因编码,有不同的蛋白质结构,因此有高度的免疫特异性。 由于cTnT的高度心肌特异性、高敏感度、具有诊断的早期性及很宽的诊断窗口期,它已被认为是一种接近理想和全能的标志物。MDA的高低则提示了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内源性抗氧化的能力。
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各种腺苷预处理方法均获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提示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灵活实施不同的腺苷预处理方法。我们在本研究中还发现腺苷停跳液组与静脉腺苷结合腺苷停跳液组cTnT值在术后24 h有显著性差异,是否为剂量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uzuki K,Miura T,Miki T,et al.Infarct-size limitation by preconditioning is enhanced by dipyridamole administered before but not after preconditioning: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interstitial adenosine level during preconditioning as a primary determinant of cardioprotection [J].J Cardiovasc Pharmacol,1998,31(1):1-9.
[2] Murry CE,Jennings RB,Reimer KA.Preconditioning with ischemia: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J].circulation,1986,74(5):1124-1136.
[3] Linden J.New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ion by adenosine[J].J Clin Invest,2006,116(7):1835-1837.
[4] Yao Z,Gross GJ.A comparison of adenosine induced cardioprotection and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dogs[J].circulation,1994,89(3):1229-1236.
[5] Mubagwa K,Flameng W. Adenosine,adenosine receptors and myocardial protection:an updated overview[J]. Cardiovasc Res, 2001,52(1):25-39.
[6] 尹晓清,伍硕允,吴炎豪,等,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术后心肌钙蛋白变化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7(2):86.
[7] 胡志斌,严志焜.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与心脏保存液[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4,2(4):251-253.
[8] Wei M,Kuukasjarvi P,Laurikka J,et al.Cardioprotective effect of adenosine pretreatment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 Chest, 2001, 120 (3): 860-865.
【关键词】 心痛方;不稳定性心绞痛;基质金属蛋白酶2;临床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Xintong decoction in treating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and impact on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MMP-2) of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qi stagnation and obstruction of heart meridian, and probes into its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n UAP. Metho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30 cases, treated with Xiaotong decoction +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he course was four week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and serum MMP-2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detected. Results TCM syndrome score, angina pectoris, nitroglycerin discontinue rat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MMP-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Xintong decoction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UAP. It can reduce the serum level of MMP-2 of patients with UAP, so as to slowing the progress of plaque and stabilizing plaques.
Key words:Xintong decoction;unstable angina pectoris;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clinical study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进而破裂,引发血小板粘附、聚集,继发血栓形成是UAP发生的最主要机制。如何稳定斑块成为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课题。目前认为,AS的形成和斑块的破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重构有密切关系,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降解ECM的重要酶类,寻找干预MMPs的活性、降低ECM降解以稳定AS斑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通过观察心痛方治疗UAP痰瘀气滞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AP的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2008年3月-2009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见表1。表1 UAP患者临床资料2组比较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7年制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1]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所确定的辨证标准及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属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型、静息型3种亚型之一的UAP,中医辨证符合痰瘀气滞痹阻证,年龄在40~70岁之间为纳入对象。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硝酸异山梨酯(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311)每次20 mg,口服,每日2次;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Bata6wfo)每次100 mg,每日1次;辛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0221)每次40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1115)每次12.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心痛方(柴胡10 g,瓜蒌15 g,白芥子4 g,川芎10 g,郁金10 g,九香虫5 g,桃仁10 g,蒲黄10 g),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煎药房机煎,每袋200 mL,早、晚各服1袋。
2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在用药观察期间,合并糖尿病患者继续原方案控制血糖,高血压病患者服用正规降压药,高脂血症患者停服其他调脂药,其他中西药物均停用,若心绞痛发作难以自缓可含服硝酸甘油片作为临时处理,并记录用量。所有药物均由本院药房购入。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做有关指标检测评估。①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变情况。②2组治疗前后每天心绞痛发作的变化(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硝酸甘油用量)。③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④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⑤MMP-2检测: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清晨空服抽取静脉血,不抗凝,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将处理好的样品贮于-70 ℃低温冰箱内保存,收集齐后统一测试,测定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试剂盒购自北京博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2.3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1-2]。①心绞痛疗效。显效: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心绞痛基本消失(即在较重的超过日常活动的体力活动时也不出现心绞痛),不用硝酸甘油。有效: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1级,硝酸甘油减用一半。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所减少但未达改善程度。②硝酸甘油停减率。计算公式: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前用药例数-治疗后用药例数)/治疗前用药例数×100%。③心电图疗效。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的降低经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 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深达25%以上,或直立的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④中医证候疗效。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n≥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n≥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n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各组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各组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以—(—计)±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非参数检验。
3 结果
3.1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3.2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2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2组心绞痛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4 2组硝酸甘油停减情况比较
2组间硝酸甘油停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5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有优于对照组趋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表6 2组UAP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例(%)]
3.6 2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变化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MMP-2均有明显下降(P
4 讨论
近几年来发现,血小板(PLT)与白细胞(WBC)相互反应在冠心病(CAD)发病学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引起PLT-WBC聚集的物质主要涉及两对蛋白,即P-选择素/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结合(PS/PSGL-1)、白细胞分化抗原40/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结合(CD40/CD40L),其中PS和CD40L由PLT表达,PSGL-1和CD40由WBC表达。PLT-WBC聚集促使MMP-2分泌,而MMP-2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在血管重构与粥样斑块形成及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3-4]。
本研究根据“心痛治肝”之思路,以疏肝豁痰化瘀立法而组成“心痛方”。该方疏肝理气解郁为重,化痰与祛瘀并举,冀脉络通畅,气血安和,心痛之疾可瘥。
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心痛方对UAP痰瘀气滞痹阻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UAP患者PS、PSGL-1、PS/PSGL-1、PLT-WBC聚集率,从而表明心痛方能干预PLT-WBC相互反应[5-6]。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痛方与常规治疗UAP的西药合用在改善中医证候、缓解心绞痛、停减硝酸甘油使用以及降低血清MMP-2浓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表明心痛方治疗UAP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UAP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减缓粥样斑块的进展,稳定斑块。这可能是心痛方治疗UAP的有效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4):295-304.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1.
[3] Newby AC. Dual role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intimal thickening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upture[J]. Physiol Rev, 2005,85:1-31.
[4] Abou-Saleh H, Theoret JF, Yacoub, et al. Neutrophil P-selectin- glycoprotein-ligand-1 binding to platelet P-selectin enhances metalloproteinases 2 secretion and platelet-neutrophil aggregation[J]. Thromb Haemost,2005,94:1230-1235.
【关键词】 地塞米松;无痛人流术;恶心呕吐;预防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00-01
随着无痛人流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物的应用、宫颈牵拉及子宫刺激、血压下降、缺氧等,都可导致术后的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已成为围术期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可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严重者可影响到患者正常工作生活质量,甚至引起如体液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1-2]。麻醉医师不仅需要解决患者术中的疼痛,而且需要预防和处理术后可能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的并发症,预防处理术后恶心呕吐成为麻醉工作内容之一。鉴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后患者很快就离开医院,在处理此类并发症时主要以预防为主。本研究尝试将小剂量地塞米松应用于无痛人流术,观察其对术后恶心、呕吐有无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6月来本院择期欲行无痛人流术患者100例,入选病例术前全身情况为ASA I~II级,年龄18~40岁,体重40~70 kg,妊娠6~10周,均由妇产科经尿妊娠试验和彩超检测证实为宫内妊娠并测算孕周,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癫痫及药物过敏等特殊病史,无精神疾病史,术前未曾服影响恶心呕吐的药物;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门诊手术室完成,术前签署麻醉同意书。丙泊酚注射液选用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乐维静(200 mg/20 ml规格,国药准字:H20030115),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选用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1 mg/2ml规格,国药准字:H42022076),地塞米松选用国药集团容生制药公司生产(5 mg/ml规格,国药准字:H41020036)。所有患者术前禁食6~8 h,入室后连接监护仪(Pilips,MP40型号)常规监测BP、ECG、SPO2,鼻导管吸氧,流量为2 L/min,右上肢建立静脉通道置入22 G套管针推2 ml生理盐水后固定备用,麻醉前5分钟地塞米松组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稀释至5m1),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2组患者均静脉注射芬太尼(2 ・g/kg)及丙泊酚(1 mg/kg),如果术中有体动按0.5mg/kg量追加,术中维持患者脉搏氧饱和度大于96%,必要时可面罩正压通气;患者术后入门诊恢复室观察,符合离室标准时与家属嘱咐离院注意事项后离院,24后电话询问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及发生程度进行对比分析。PONV按WHO的规定标准进行分级:无恶心、干呕为I级;有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无呕吐为II级;恶心呕吐明显,但无内容物吐出为III级;严重的呕吐.有胃液等内容物吐出,非药物难以控制为IV级。本实验为方便数据统计将I级归为未发生PONV类型;II级归为轻度PONV类型;III-IV级归为中度以上PONV类型。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S,n=50)
2.2 如表2所示,地塞米松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在发生病例中中度以上病例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
注:与地塞米松组相比,*P =0.016、** P =0.033
3 讨论
相关研究[3]认为人工流产手术后有较多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引起术后恶心呕吐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病人、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三方面的原因。病人因素有:1、从性别方面比较,女性发生率高,可能与促性腺激素或其他激素相关;2、从个人史看,非吸烟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原因不明;3、以前有过术后恶心呕吐或有晕车晕船状况的患者发生率高;4、从年龄来看成年发病率高于老人;5.术前焦虑或有胃瘫者发生率高。麻醉方面因素有:1、手术过程中使用吸入如卤族吸入或氧化亚氮或某些静脉如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或氯胺酮等。2、目前比较普遍认同的是术中或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或曲马多会明显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能是。阿片受体作用引起呕吐化学触发带兴奋以及药物兴奋前庭神经、咽部、胃肠道等处的阿片受体有关。手术方式中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眼科斜视矫形术、妇产科手术发生率高于其它手术。本研究中患者为青中年女性、非吸烟者、术中以芬太尼麻醉及手术方式均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目前研究文献未发现皮质醇激素地塞米松抗呕吐的明确机制,可能与其中枢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抑制中枢或周围5-HT3的产生和释放,通过抗炎效应稳定CTZ的细胞膜、抑制肠道5-HT3的释放、降低血中5-HT3作用于大脑催吐感受区的浓度,从而抑制恶心呕吐。也可能与其促使机体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增强食欲有关等有关[4-5]。本研究选用半衰期长的地塞米松预防,可长时间作用能更好的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因考虑糖皮质激素的特殊作用,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单次静脉推注措施,其副作用轻微,不会明显影响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另一方面,从患者经济角度考虑,地塞米松费用极低,不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两组实验中病人基本情况如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术后恶性呕吐地塞米松组发生19例,对照组发生32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16),说明小剂量地塞米松能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在发生恶心呕吐病例中地塞米松组轻度病例为16例,中度以上病例为3例,而对照组中轻度病例为17例,中度以上病例为15例。两组病例分别以轻度、中度以上病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33)。在发生恶心呕吐病例中地塞米松组以轻度恶心呕吐病例发生率高,而轻度恶心呕吐一般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由此说明地塞米松能将部分中度以上的病例明显降低,而对照组虽然轻度恶心呕吐病例为17例,但中度以上病例为15例,轻度病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与陈彩萍等[6]研究结果相同。目前针对手术后恶心呕吐预防措施多复合用药,效果也均不错,但多复合昂丹司琼、阿扎司琼、格拉司琼等相对较昂贵的药物[2, 5-8],对于门诊短小手术和面临大多数低收入患者来说,选择实用、价位不高的药物更适合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小剂量地塞米松能有效降低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而且价格低廉,对病人无经济负担,适合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蕊. 小剂量地塞米松复合氟哌利多对妇科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J]. 重庆医学, 2012, 38(23): 3018-3019.
[2] 张爽, 叶柏波, 刘辉. 阿扎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预防无痛人流术后恶心呕吐临床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l2): 1503-1505.
[3] 吴新民, 罗爱伦, 田玉科, 等.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意见(2012).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4): 413-416.
[4] 曹珏, 曹瑜琦, 陈武荣. 蒽丹西酮联合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44例恶心呕吐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08, 37(1): 86-87.
[5] 张树保, 高特生.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自控镇痛病人术后恶心呕吐观察[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1, 23(8) 415-416.
[6] 陈彩萍, 黄建棋, 陆翔, 等. 地塞米松在预防乳腺癌蒽环类化疗致呕吐的效果[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24):4485-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