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叛逆是几乎每个青少年都会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叛逆期的出现,反映了孩子已经逐渐长大,对人对事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年人把自己当“孩子”,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是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以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二是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方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时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三是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有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第一,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家长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这些教诲都是善意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健康成长。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
第二,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最后,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逆反型学生 心理诊断 导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84-02
一般学生在上初中时,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而表现出在家长与老师看来不符合常规的行为来,同时对待学习、家长、老师的态度体现的是消极冷漠、缺乏正确的态度等,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1 逆反型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1.1对父母不满,缺乏最为基本的尊重与认可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于自由的渴望不断加深也就使得对于父母的管教束缚感到强烈的不满,从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教导感到厌倦,渴望逃脱。无论是来自于父母的贴心呵护,还是偶尔严厉的批评都会使得其感到不耐烦,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也逐渐转冷,通过顶撞父母、绝食、离家出走等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1.2情绪易冲动,对于学习的热情不断降低
叛逆性重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导往往存在着抵触的心理,认为老师的教导与言语反复嗦,缺乏实际价值,缺乏创新精神,认为与老师无法进行很好地交流沟通,存在着代沟。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授与教育,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基本行为规范都缺乏学习的热情与认可度,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轻者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下滑,更有甚者,逃学,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了整个班级甚至校园的教学环境。
1.3存在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认为家庭与学校不再是自己所希望的生活环境,而丧失对二者的归属感,但由于自身阅历的不足,因此对于社会缺乏深刻真实有效的认识,进而对父母,老师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言语与行为都对其造成伤害,并且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
2 逆反型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与所学知识的不断丰富,青少年的思维与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青少年的能力还存着明显的不足。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第一次以自己的眼光来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对于社会的美好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向往,但当出现挫折时其较低的解决能力又使得其遭受打击,因此,其独立性的不断发展带来其自身能力未能持续发展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使得青少年虽然不再一味地听从父母、老师的教导,尝试自己的想法时的叛逆带来了对父母、老师的伤害,也同时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
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交流沟通不够,进而难以理解学生的想法。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自然是其能够健康成长,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却也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误入歧途,因此对其的管制不会有丝毫地松懈,造成了对孩子的束缚较大,使得孩子产生叛逆心。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全方位照顾,事事关心,使得孩子对独立自由的渴望进一步加剧,造成了二者的矛盾难以解决。就目前的教育系统来说,由于缺乏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与研讨使得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麻烦,进而使得原本敏感的孩子叛逆心日益加深。
受网络技术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青少年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游戏以及一系列娱乐项目。固然,这些技术的发展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益处,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较弱,且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也就极易陷入到对这些娱乐项目的过度依赖之中。无论是电视电脑上的电影情节模仿还是对网络游戏迷恋都会使得青少年的叛逆心不断加深。
3 逆反型学困生心理的诊断方法
通过侧面了解的方式来实现父母、老师对青少年的了解,使得了解加深了,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来避免青少年对于父母、老师的抗拒,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其主要形式可以是问卷调查、实践游戏以及自由绘画等。
多方法试探。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如若处于叛逆期,其敏感性较强,且单纯地使用一种测试方法难以达到需要的测试的目的,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青少年实际状况以及开展测试的环境进行对测试方法的组合运用。
4 逆反型学困生的导学策略
孩子的叛逆大部分都来源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要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但是,叛逆学生的特殊心理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付出全部的真情,更需要教育者的智慧。
4.1导学原则
通过良好的态度进行交流,通过智慧解决矛盾。由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往往易冲动,爱顶撞,因此老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情绪,不能“硬碰硬”,因为在学生潜意识中会对老师的话产生抵触情绪,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话进行处理,使得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老师的话进行肯定,进而对其的改正提供指导的措施。
注重于对做人品德培养,其次才是学习成绩的提高。由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其敏感度强、对于教导存在着抵抗情绪,因此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强调于对教导方式的采取与运用,要使得教导的方式既能实现对青少年的帮助,也能使得学生更易接受。使得处于叛逆期青少年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主,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实现其自主学习。
学校与家庭之间需要交流合作,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有着同样的教育观念,形成统一强大的教育体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叛逆期的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帮助关心方案。
4.2导学策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频繁,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导认同度也就会提高,其逆反情绪也就会相应的降低,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教育。相反,如若,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同度不够,学生的逆反情绪就会强烈,老师对其的教导成果也就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老师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也要进一步加深,进而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积极鼓励,降低学生的逆反心。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鼓励,叛逆期的青少年也不例外。因此,老师在进行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其的优点,长处,进步提出及时有效的鼓励,巩固其发展的自信心,避免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多采用正面鼓励的形式,同时对于逆反心较重的学生加大关注,对其的进步之处,过人之处报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避免呵斥与训责,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
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反感。青少年由于对个性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的渴望,会使得对父母、老师的建议与教导表现的不在乎,倘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无法对其提供关心与帮助而是一味地责备,将会使得学生的逆反心加深,产生难以消除的隔阂,因此,老师应当努力地走进学生,消除学生对其的反感。
5 结语
青少年的叛逆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任何一种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方式都少不了教育者对学生生的一份执着的爱,如若家庭与学校交流合作,将会创造出更好地环境使得其更好地度过这一时期,相反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将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加剧,造成更大的矛盾。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深入逆反型学困生的实际,全面了解他们学困的原因,并因材施教,这些学生定能淌过“逆反”这条河流,走上正常学习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金平.怎样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J].阅读与鉴赏:中旬, 2011(10).
[2]陈燕娟.消除学困生逆反心理的方法[J].福建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它在青少年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源于对现存教育措施的抵触情绪。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说明他们的身心趋于成熟,开始观察探索、思考客观世界,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教育者宜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旁敲侧击法、真情引导法、实践体验法、潜移默化法、宽容理解法、欲擒故纵法、满足合理需要法等,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进行转化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一、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师、家长们经常会感到困惑: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和教师、家长的关系开始疏远了,明明是正确的教导孩子们却偏偏听不进去,甚至对着干。这一方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家长们经常犯的错误:孩子是自己的,我说他是为他好,他就必须听我的话。没有想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孩子对家长的责备感到委屈,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你不让我做的事我就偏要去做,由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引起的逆反心理也就在所难免。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它是指受教育者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影响时产生的对立情绪,它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它在青少年的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比如禁止他们抽烟,他们就千方百计的偷着抽;对教师、家长的正面教育表示怀疑……这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强烈地要求摆脱成人的监护、管教,成为独立的人,尤其反感教师、家长等成人们的那种絮絮叨叨的管教,希望得到成人的承认、尊重、理解。它是青少年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心理机能,实际上是由于成人使用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待他们,才引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对于青少年的逆反情绪,严加管制的做法只能更加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不能采取硬性压制,最重要的是设身处地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及时与他们沟通,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逆反心理不是只有消极方面,也有积极方面,关键在于成人们采取何种方法加以教育、引导,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激发青少年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事物,深入探究、学习。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好奇心引起的,越是不让做的事越是要做,越是不让看的东西越想一窥究竟。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如有个孩子爱玩水,经常把家里所有的杯子都装满水,家长越是阻止他玩得越欢。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开始加强,他们开始尝试独立运用自己的观点来衡量是非,渴望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是非曲直,对教师、家长的教导持怀疑态度,甚至甘愿冒着受罚的风险去亲自尝试一些新奇的、被禁止的事物,虽然这个“禁果”可能并不甜美。这种逆反心理不是对现实的叛逆,而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他们不拘于现有的认知与准则,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看待与探索世界。因此,只要教育方法得当,这种逆反心理就存在着向积极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另一种逆反心理是由抵触情绪引起的。引起这种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例如有的干部一面大谈廉洁奉公,一面却又贪污受贿,用公款大吃大喝;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有的家长对孩子犯的一点错误揪住不放,整天反复唠叨……这种逆反心理是青少年们对外界的宣传、教育、引导不满,但个人又不能改变什么,因此做出与之相反的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有的是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他们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便做出种种叛逆的行为。由抵触情绪引起的逆反心理对外界的任何正面宣传、教育都会感到反感,这时教师、家长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而不能一味说教、责骂,否则只能起到反效果。
青少年出现逆反心理说明他们的身心趋于成熟,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开始观察、探索、思考客观世界。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既有消极方面又有积极方面,若是一味打、压、禁,只会使他们走向极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因此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进行转化、教育,先要分析它的起因,对症下药,然后利用其特点,消除不利因素,以达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
1.旁敲侧击法
所谓旁敲侧击法就是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不明确指出,点到即止。这一时期由于生理渐趋成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青少年们希望教师、家长能把自己当做成人看待,希望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事情,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足,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行为方式缺乏正确的判断力,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力强,他们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自以为正确但有一定危害的行为。这时教师、家长如果不厌其烦的、反复的说教,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其效果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对青少年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揪住不放,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分析、改正。
2.真情引导法
教师、家长都希望青少年们能向积极方面发展,由此做出了一些善意的但却伤害他们的事,如教师对青少年犯的错误揪住不放,或是对他们的某些不符合自己希望的行为大为光火,轻则唠叨不停,重则拳脚相加,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而这些做法更会加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叛逆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感情上的隔阂会使青少年对教师、家长的教育产生怀疑,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希望的是得到教师、家长的尊重、信任、理解,只有真情才能拉近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感情距离,作为教师、家长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真诚的帮助他们,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3.实践体验法
青少年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总希望自己亲身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教师、家长却总是希望青少年能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碰,对他们过度保护,这样只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只要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就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他们自己得到的教训比事前的警告与事后的教训都要好得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去领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养成勇于承担的责任感。
4.潜移默化法
青少年的模仿力极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家长在发现正面教育无效时就要及时改变教育策略,利用他们爱模仿的特点,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对他们进行“隐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家长在平时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青少年做出榜样,让他们从教师、家长的行动中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从教师、家长的言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引导远比说教要重要得多,也更容易得多。
5.宽容理解法
青少年年纪还小,可塑性还很强,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还没有定型。因此当他们表现出反抗的行为时要以爱护之心,循循善诱,在信任、理解、宽容、谅解的基础上,耐心、细致、真诚地与他们做心灵上的疏导与沟通,对他们的一些错误的言行要保持冷静,在事后与他们和缓地谈心并加以引导,达到教育目的,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不能动辄打骂。采取暴力的方式对待青少年,不仅使他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也会使他们形成心理阴影,影响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
6.欲擒故纵法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向积极方面发展还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关键在于教育的方法。如果仅是靠正面说教,青少年们往往很难接受。反其道而行,利用青少年的这种叛逆心理、刺激他们的自尊心促使他们向积极方面发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自尊心强的学生,并且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分寸,不能过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一、叛逆心理的形成
我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人“不接受老师的教导”、“不听老师的话”,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等现象。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的产生?如何消除不健康的叛逆心理?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和研究、摸索。
我们要消除学生的叛逆心理,首先要“知己知彼”,了解学生之所以会在这一阶段产生叛逆情绪的原因。其实叛逆心理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多为13~15岁左右,这个年龄是青少年生理发育时期中的最"迅"、最"猛"的时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易引起少年的狂躁与不安。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二、正确导向叛逆心理的对策
1.教师应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教师应该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矫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帮助学生们度过叛逆期,告诉学生们叛逆期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指出叛逆期的一些错误的事例,给学生们敲响警钟。教师灌输正确的观念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例如:健康教育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学校的一些心理讲座等。
2.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师生沟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加强师生的沟通,沟通是最重要的交际方式,所以只有通过与学生加强沟通,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变化有更加细微的感知,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及时采取行动去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并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导向到正确的轨道上。对教师来说,想要了解一个学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个就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学生的配合度相融合,这两方面的融合也充分体现了加强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3.教师应严守师德,杜绝言语攻击或体罚学生
教师的言行是一个标杆,教师的师德不仅是这个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评价这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只有专业知识牢固,品德优秀,严于律己的教师才可以教出一群有优良品德的学生。近些年来,杜绝教师言语攻击或者体罚学生被人们广泛关注,言语攻击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伤害,这种伤害是无声的,但是持续的时间非常之久。叛逆期的学生心理更加的脆弱,如若教师口不择言的对这期间的学生进行言语攻击甚至人身攻击,那么有些后果是无法料想的,因此,每个教师要认清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是一样的这一个事实,尽可能的因材施教。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A上的,一个严守师德的教师,是会想尽办法与学生成为朋友的教师,威严与平易近人并存,做一个聪明的育人者、聆听着和沟通者。
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叛逆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实际上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反对心态,这与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密切相关。当他接受的教育或者指导与他的认知相悖时,就会触发疑惑或者反感等情感因素,从而做出一些怠慢甚至是作对的行为。有时候对于这种对立的情绪和行为处理不好的话,就容易造成教育伤害。
一、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主观的因素,如生理和心理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如家庭、社会、同龄人和社会大众文化等。了解这些因素,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逆反心理。
(一)青少年a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因素
1.青少年的大脑发育逐步健全,其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稳定提高,已经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对于一些事情,能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进行分析和解读,甚至还学会了逆向思维的方式,这就为其产生逆反心理提供了心理基础。
2.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特征慢慢成熟,这种成熟又会导致其独立人格意识发展,他们渴望展示自己的个性,希望从心理上更加独立,而不是完全被家长和老师牵着走。面对家长和教师的管理,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由压抑转而反抗的情绪,这就是逆反心理。
3.青少年虽然身心已经开始成熟,但是其身心成熟度还远远不够,加上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他们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很容易对事物产生偏激和固执的看法,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很难听进劝告,过度强调自尊和个性而忽视了理性要求。
(二)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因素
1.不良的家庭因素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家庭作为青少年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其不良因素对其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比如说,若是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能力水平,一味要求孩子搞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自然就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无法排遣并过度积压时,就很容易转化为不满情绪,久而久之就形成逆反心理。
2.不良的校园因素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基本上都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然而由于一些学校和教师过于追求成绩,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不少问题,不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实际水平,一味提高要求,过于严格。对学生的心理关怀不够,导致学生很容易在情感与心理上与教师甚至学校对立,这也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3.社会大众文化和同龄人的不良因素也会造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现在社会大众文化传播时,一些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现象被美化,使一些本来就有逆反心理苗头的青少年就被这些大众文化所影响,从而以逆反为荣。至于同龄人因素,那就更直接了,青少年天天与同龄人一起学习生活,其影响是最直接的,若是周围同龄人有逆反心理的人多,长期在一起玩的话,即使没有逆反心理,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4.心理上的需要
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望也更强烈。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
二、解决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的对策
在分析和认识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教育者要敢于面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并且积极探索,找到对策,帮助青少年解决逆反心理问题,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一)尊重
对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被尊重,这会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独立性得到承认的体验。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抑或是社会上的人,对于青少年都应该具备基本的尊重意识,让他们在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反省。若是一味训斥加强制,肯定是无法消除逆反心理的,甚至还有可能逆向加强其逆反心理,某些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后果。孩子逐渐长大,需要独立的判断和思维,教师要给孩子一片天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其自我意识,相信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并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爱
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爱的力量。不少青少年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就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教育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再有逆反心理,只要是面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或者是对他特别好的老师,都会更加热情,而不会非得故意拧着性子对着干。当然,这种爱,可以简单,但是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和感受,不能把自己认为的所谓的“爱”用一种粗暴的方式强加于青少年,那样的话,不仅起不到好效果,反而会起到恶化作用。父母不仅要从成人的视角,更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培养与孩子的“同理心”。遇到分歧,父母要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多参与孩子的各项活动,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人际交流活动,让孩子体验成长快乐,感悟人生真谛。
(三)文化引导
既然青少年喜欢模仿社会大众流行文化,那就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予以引导,多引导青少年看一些正能量的书籍和影视剧,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是非意识,协助他们构建一个相对完整和正确的世界观。尤其是对于他们的同龄人圈子,一定要给予高度关注,发现不良文化现象要及时制止,对于好的文化现象则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做好了这件工作的话,其逆反心理就会消除不少。我们要相信世上没有沟通不了的事。形成民主和谐的家风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父母要创设情境,打开孩子的心门,陪伴孩子成长,多鼓励多欣赏,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
(四)敢于直面但讲究策略
对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很多人都采取回避的态度,认为把一切交给时间,随着青少年的逐步成长,这种逆反心理自然会消失。这种态度是不对的,因为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并且随时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面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应该敢于直面,但并非说是要硬碰硬去强制解决,那样的话,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逆反心理更加恶化,一定要讲究策略,采用柔性和理性的手段,逐步化解对立情绪,从而慢慢消除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父母要鼓励孩子结交正能量的朋友,借助小伙伴现身说法、旁侧导引。但切记不要拿孩子的弱项与伙伴比较、在孩子“伤口”上撒盐,否则可能会导致孩子疏远玩伴。独生子女相对封闭,喜欢面对虚拟。当孩子非常激动暴躁时,父母要学会“冷处理”,放一放,让时间淡化冲突,平缓情绪,随后再用一封信、一张纸条等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与孩子讲道理谈建议,还可以要求回信,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很常见,这是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有一种心理特征,通常情况下并不会直接产生恶劣影响,但是任其发展的话,则有可能造成一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隐患。面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应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调适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呈现一种身心健康成长的状态。逆反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心理过程,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正确疏导、及时调适,给予孩子更多的心理关怀和成长指导,努力做好孩子成长的心理保健医生。
参考文献:
[1]方华.学生逆反心理表现与疏导例谈[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1).
[2]刘倩倩.浅谈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产生原因和化解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2).
关键词:班级管理;叛逆期;学生;教育
如果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话,那教师就是指引学生前行的灯塔。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就是描绘学生人生蓝图的总设计师。班主任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有可能会改变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从教十几年了,也担任了若干年的班主任工作。在这十几年中,每年都会碰到一些“特殊”的学生。这些特殊的学生就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
根据心理学的常识,现在的高中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叛逆期。他们大多在15岁~17岁,爱怄气,听不进长辈的话,甚至明明知道一些观点是错误的却在行动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个时期的叛逆是怎样产生的呢?第一,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第二,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记得刚接手一个班级时,一个女孩子吸引了我。她每次下课时总是要弄出点动静来,读书时能唱起来,还经常和旁边的同学闹矛盾。她叫××。在之后的交往和相处中,我隐约感觉到她内心其实很自卑。
然而,一次意外事件让我和她之间有了一次激烈的碰撞。一天早读课,同学们都在认真读书,我从窗外走过,看见她把一条腿放到旁边一个同学的凳子上,整个人身子都转横过来了。出于习惯,我进了教室,对她说:“××,你能不能坐好了读书?”或许是我说话的声音大了点,她不满意,一下子就惹恼了她。她突然歇斯底里地叫了起来:“我不坐好怎么啦?难道坐得好的同学就读书读得好吗?我就不坐好!”其他同学听到她的话,都下意识地停下来看。我当时也被她吼昏了,嗓门便也大起来,“你不要管其他人,你就应该坐好了读书。你怎么知道人家坐得好的同学读得没你好?”××继续吼:“我就不坐好。”接连说了几遍,摆明了就是要和我对着干。我意识到了这点,克制住了自己,便对她说:“你不要再吵了,我们都冷静一下。”说完,我就走出了教室。后来,我发现她比之前坐得还要不好。第二天,跑操时,她故意把手揣在袖子里,影响大家跑操,故意要惹怒我。我假装没看见。接连几天,我都是暗地里观察她,进教室时连看都不看她的那个方向,走路时,走到她座位旁就折回绕道走。我发现她在等待,等待我找她。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在嘀咕说老师怎么还没找她呢?”我不知道,她在等我找她是想再次激怒我,还是想和我谈谈?我决定按兵不动,冷处理。就这样持续了四五天,在这几天里,我还特意请其他老师找她谈心,辅导学习。她终于熬不住了,来找我了。我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和她交心。
她走到我面前,还没说话就哭了。我安慰她说:“你哭什么?老师又没有跟你计较!”她对我说:“老师,就是因为您没跟我计较,我才感到后悔!如果您骂我一顿我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以前的老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把我狠狠教训一通。您是不是不管我了?”她哭得很凶,继续抽咽着,“其实,上次也不知怎么就说出了那样的话,冲您发那么大的火,可是当着同学的面,您让我坐好,语气很凶,让我很没面子。”“那你有没有想过老师呢?我很生气可是还能压制住自己。”“您没有跟我计较,可是我当时话已经说出去就收不回来了。我事后也知道自己错了,可是,事情发生时,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不假思索就说话惹的,以后话到嘴边留半句,即使话说出去了,及时转弯说句‘老师我刚才太激动了’,不但不会让你没面子,反而会表现出你有及时认错的态度。”“老师,我说不出来。”“不试怎么知道说不出来?”于是我让她重复我刚才说出的话,她小声地说了一遍,竟然说得很自然。“老师,我明白该怎么做了,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有下次了。您不生我的气了吗?”看到她的转变,我很高兴。
此后,我们经常交流班里的情况,在一次无意的聊天中,她对我说自从那件事后,她明白了很多事情,她对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懂得了什么是宽容,让她学会了如何去思考问题。以前只会从自身去思考问题,从不会为他人考虑。
叛逆心理似乎每个学生都有,只是多少的问题,可一旦叛逆心理特别突出和严重,将会影响学习和家庭。那么,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叛逆心理呢?
1.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生理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心理随着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特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烦躁心态和对抗情绪。
2.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时候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呈现出一种幼稚的独立性,表现出“小大人”的某些特征,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
3.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空前增强,各种媒体思潮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意识来满足自我和好奇心。
4.应试教育和家长过高的期望都化作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使他们的内心感到极度的惶恐、焦虑和不安。另外,独生子女的孤僻、自私、冷漠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也是叛逆产生的“沃土”。
许多青春期的学生脾气由温顺乖巧变得暴躁倔强,甚至会说一些过火的话、做一些过激的事,对此,老师和家长往往由恼火变得发火。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相反会使有些孩子变得更加叛逆。出现此种现象,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每当孩子说出过火的话、做出过火的事的时候,想办法“熄火灭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以“火”压“火”,更不可火上浇油,给孩子在心理上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
2.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就要保护他们的隐私,父母不能侵犯,但从孩子平常的言行应该猜得出他们的秘密,然后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管理孩子, 让他们像风筝一样,既可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又能控制他们的方向。这样做才能有利于平安地度过青春期。
3.经常适时找孩子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彻底摒弃家长作风,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平等地交流,只有打开孩子的心扉,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
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教师应该在理解和爱的基础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疏通心理,释放他们的心事。事实证明,受欢迎的老师要比不受欢迎的老师的效率高得多。
2.教育有强烈叛逆心理的学生,应该从尊重与赏识开始。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我们应该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成功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信。赞赏学生、鼓励成功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并将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走路。蹲下来,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3.应该像教给学生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问题一样,把青春叛逆期的防治列入正式的课程。教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从而达到自我矫正和自我修复的目的,我想这一点非常必要。
案例分析:
一次第三节课刚下,班里的大王跑到我的办公室里对我说:“老师,小明在教室里哭……”我急忙说把他给我叫来。一会儿,小明泪流满面地走了进来。我着急地问:“小明,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他提高了声音说:“我心里难受,我活得很累,我想给我一把宝剑,我立马上天堂……”此时此刻,我的脑袋被眼前这个孩子惊蒙了,并一时不知所措。
晚上下班回到家里,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下来。坦白说,小明自从来到这个班里,各方面一直表现得很优秀。可为什么现在情绪如此不稳定,且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争吵,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等我的思绪稍调整后,我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原来小明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小明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生活。以前还好,可近段时间,自己总是呆呆地在自己的卧室里;并且蛮横霸道,即使犯了错误,爷爷、奶奶、爸爸也不敢批评他,否则他就哭哭啼啼地喊着说,他的妈妈不要他了,爸爸对他也不是真好;有时小明还以不吃饭来对抗家人对他的批评。听了小明爸爸的倾诉,我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时常把小明叫到办公室里,给他讲名人承受挫折的故事,经常询问他有没有不高兴的事,以给他倾诉和发泄的机会。同时,针对小明的爷爷、奶奶、爸爸为弥补不健全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且犯了错误也不敢批评的现状,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使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良好心理的形成。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064-01
一、家庭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初场所,也是其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的培养和教育对于青少年是否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家庭的培养决定了青少年的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会对青少年的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则会给青少年带来消极的作用,促使青少年在处理社会交际问题上采取极端暴力,不能合理而对财富金钱,也不能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最终走向犯罪。
第一,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暴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国目前所通用的家庭暴力是狭义的家庭暴力,仅指家庭成员的一方以殴打,残害,限制人生自由等方式,给家庭成员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损害的行为,我国家庭暴力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家庭暴力具有交叉性,且施暴者多为男性。传统思想中的“男权思想”使得施暴者往往深受家族法治思想的影响,而且通常都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一般认为白己对孩子的生命及其健康有处分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放任了家庭暴力的发展。同时,大量数据显示大多数施暴者的心理上是有缺陷的,性格异常暴躁,缺乏耐性,而且家庭暴力具有“遗传性”,被施暴者往往最后继承了施暴者的“衣钵”将这一恶行延续下来。家庭成员间不能良好的沟通也导致了矛盾的越演越烈,父母对于孩子的叛逆性格的把握不当,导致其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父母有时候显然高估了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所犯的错误,进而觉得孩子是不可饶恕的,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孩子根本意识不到白己错误的不可犯性,父母在施暴的过程中其实是显现出了其耐心不足,教育的简单化。
统计显示大多数青少年罪犯的心理和生理都是有缺陷的,他们的性格突出点都是容易暴躁,白闭,具有攻击性。长期受到家庭暴力的耳濡目染,他们更愿意去采取极端的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青少年暴力犯罪高发易发。长期受到暴力的影响会让青少年极端愤世,扭曲的世界观及人生观会让他们对别人的生命产生漠视,河南“弑母”事件发生二十余年,留给我们的仍旧是无尽的反思。
第二,父母教育素质的缺陷对青少年的危害。“家庭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一道防线”父母则是其中的最主要的元素,诸多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论述上都把父母的素质低下作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基本因素,那个临刑前咬掉自己母亲的故事一直提醒着我们父母教育素质的底下不仅给青少年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在对未成年人管教所的调查中,多数青少年将白己犯罪的最终根源都归结给了自己的父母,乍一听可能会有些荒唐,追本溯源后不难发现其实这些青少年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父母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的错误,严重的伤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犯罪的种类繁多,但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却是基本相通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急切,将青少年整合为学习的机器,没有关注和尊重青少年的兴趣爱好,长时间让青少年处学习高压状态下,使得青少年叛逆心越来越重愤怒感越来越强,这些青少年在心态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选择了暴力发泄方式,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父母教育方式的错误还体现在教育的专制,对于青少年想当然的以命令的方式,很多青少年见了自己的父母犹如“老鼠见了猫”,这些青少年都表现在见了生人比较腼腆害羞,比较白卑,在长时间的专制下人格遭到了严重的损害,白尊心极强,遇到纠纷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处理,从而捍卫白己所谓的尊严。
二、从家庭角度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好声音 青少年 媒介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47
《中国好声音》在2012年暑假期间掀起了一阵空前的娱乐景象,成为街头巷尾以及各大媒体的话题。其参赛者以青年为主,这些参赛者从年龄上和心理上更易被众多观看的青少年接受。节目中不论是颇为知名的四位导师、主持人、99家媒体评审团,还是终极PK时体育场内现场投票的观众,都对青少年提供了社会行为示范的“榜样”,提供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角色模式、角色评价等。《中国好声音》的这种文化娱乐氛围对受众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在转变期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处世观、审美观、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以及角色定位等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注意。
一、《中国好声音》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1、《中国好声音》为青少年提供的社会示范作用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在2012年暑期推出的一档选秀节目。在2012年的夏天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无论是参赛者的水平还是四位导师的阵容都是空前强大的。
《中国好声音》所提供的社会示范类型大致可分为参赛者行为、导师行为、主持人行为、受众行为。就参赛者而言,无论是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都可以在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这一点将刺激青少年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信心的加强,激发他们内心的潜能;就四位导师而言,他们在比赛环节中,只关注学员的声音,只为声音而转身,这不仅是该节目的一大亮点,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行为示范即做事的专注性、笃定性,同时,四位导师专业客观的点评也影响着青少年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就主持人而言,华少则是最抢眼的配角,在主持《中国好声音》的过程中,他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主持风格,不再利用机智诙谐的语言来营造节目氛围,而是靠超快的语速缩短主持环节的时间用以把舞台留给参赛者,这种主持风格的转变为青少年自身的转变提供了行为示范模式;就受众而言,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通过各种渠道给予节目反馈,正是受众及受众反馈的存在,《中国好声音》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进展,这也会给青少年的认知、行为、角色定位及角色价值提供示范作用。
2、《中国好声音》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1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好声音》良好地将“鸿沟与反差”做到了一个极致。在盲听阶段,选手要卖力演唱以赢得导师转身的机会,而一旦导师转身,操纵命运的权杖瞬间回到选手手中,为了争取优秀选手加入队伍,导师通过卖萌、撒娇、送礼物等各种方式来吸引选手。再者,以选手徐海星和郑虹为例,前者觉得逝去的爸爸就在现场,要唱歌给爸爸听,而郑虹则是由妖艳女郎变为清纯高中生且高考失利,即引起观众同情或共鸣。通过选手的逆袭突出压力的转换和角色的蜕变,通过梦想的传递吸引观众的同情和移情,观众会深深被与自己趋同的角色吸引。这种移情的效果,可以使青少年找到重新获得自我平衡的途径,原因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常常陷入困惑矛盾的心里冲突之中,而在他们认识到其他人特别是公众人物的角色转变之后,在内心所形成的共鸣或同情能使得他们移情宣泄,进一步理解成长转变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平衡。
与此同时,《中国好声音》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集体归宿感。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有着强烈的独立愿望和自主要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叛逆,这种叛逆恰是为家长所不能接受的。而《中国好声音》则为青少年与家长之间以及青少年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使彼此之间形成同群感、相容感。这种群体归宿感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平衡和情感依托的表现形式。
2.2消极影响
《中国好声音》作为成功的媒介典型,归根结底其营造的是一个拟态环境。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更易以《中国好声音》所提示的拟态环境为中介,形成个体对现实的认识即“主观事实”。这种“主观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包含了一夜成名而忽略了努力奋斗的因素,这会导致青少年的心态变得浮躁,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不利。
再者,青少年极易陷入疯狂的追星潮中,这会使青少年的认知对象发生变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虚拟世界而忽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中国好声音》积极功能的实现
首先,《中国好声音》作为大众普遍认同的一档节目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品味,在比赛的同时,体现出选手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及认识,为观众提供一种人文远景和审美理想,使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自我牺牲等人类高尚的品质得到深化和升华。
其次,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自身应通过了解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以及再现现实和重构现实的本领形成对《中国好声音》等大众媒介客观评价的理念和习惯,保持清醒的认识。
最后还要认识到《中国好声音》能否真正的实现其积极功能,除了要依靠节目本身的自律提升和青少年的努力外,还要靠社会的监督力量。职能单位应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使与媒介相关的各个主体平衡责任,为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整体氛围。
总之,作为媒介的一种传播方式,《中国好声音》是一把双刃剑。即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行为示范,对其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又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种双重影响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示范作用,通过节目自身的优化、青少年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减监督来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晓红,卜卫. 大众传播心里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1
[2] 郑兴东. 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 新华出版社, 2004.7
[3] 张日昇. 青年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12
[4] 邢虹文著. 电视与社会. 学林出版社,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