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物保护行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 年),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莞可园面积虽然只有三亩三(2204平方米),但园中蜃楼悬阁、廊庑萦回、亭台点缀、叠山曲水,其布局灵巧、构图清新、装修精雅、园景幽致,是清代晚期岭南建筑的精品。邀山阁位可园的西部,是可园的最高建筑(约17.5米),也是当时东莞县城的最高建筑,是可园的标志性性建筑,最能体现当时建筑文化的精髓。邀山阁采用岭南园林建筑中少见的碉楼造型,顶层采用岭南特色窗户形式——满周窗,四面墙除了下墙外,其余墙面全部开窗,最大限度通风与采光。这种特别的开窗形式还令阁楼能最大限度观赏远近美景,天气朗清时可望见远山,有“邀山入怀”的气势,据说这也是“邀山阁”名字的由来。居巢曾作诗表达对邀山阁的赞誉:“荡胸溟渤远,拍手群山迎。未觉下土喧,大笑苍蝇声。”
邀山阁为四层砖木结构建筑物,现存主体结构均为保存完好的原物,建筑主体结构历经近160年。由于年代久远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根据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邀山阁的初次测量,发现邀山阁墙体的个别地方出现竖向裂缝,且整体出现倾斜。初步估计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可园西南侧公路和高架桥在80年代末施工过程中,曾抽排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发生变化;二是由于可园西南侧公路和高架桥一直是东莞市的主干道,车辆经过时,人站在邀山阁可以明显感到建筑物在震动,并伴有较大回声,车流引起的振动对邀山阁造成影响;三是受环境气候、日照、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可能会出现有时下沉、有时抬升的现象都有可能使邀山阁出现沉降等现象。
2 依靠科学方法,对邀山阁实施预见性保护
从2003年至今,可园博物馆逐渐改变以往“出现问题后修缮或修复”这种对文物进行补救性保护的理念,而是依靠科学方法,对邀山阁实施预见性保护,包括常年综合变形监测和专题性测试、研究及
分析。
2.1 常年综合变形监测
为确保古建筑安全,用科学技术密切注意古建筑变化来预测邀山阁的倾斜及沉降发展趋势,以及反映其在不同时期的倾斜、沉降和裂缝变化情况及趋向,提供可行性原始数据。自2003年起,可园博物馆已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邀山阁进行常年综合变形监测,截至2013年6月,已对可园邀山阁进行了39次的综合变形监测。综合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沉降监测与倾斜监测,监测实施情况如下:
1、水准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布设
在邀山阁附近的稳固地面和房屋墙体上布设3个水准基准点。在邀山阁建筑物四个房屋角及靠近池塘边建筑物共布设4个沉降观测点。
2、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布设
选择邀山阁西北方向的屋角进行倾斜观测。在屋角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高、低两个位置布设瑞士徕卡反射片,共布设4个倾斜观测点;在屋角相互垂直的两个沿线方向上布设测站点,共布设2个测站点。
3、观测周期
对所有沉降观测点和倾斜观测点每年观测3次,分别在4月、7月、12月进行观测。若发现建筑物变形异常,须及时调整及缩短监测周期。
4、沉降监测
每次观测时,用精密水准仪和精密铟瓦合金钢水准尺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一级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观测所有沉降观测点,求得各点沉降值、沉降速率等。
5、倾斜监测
每次监测在测站点上用全站仪对倾斜观测点测角、测距各6 测回,求得建筑物的倾斜度。
6、根据监测方案及时进行监测,所有监测数据和结果均完整记录,并汇总、整理和打印,形成监测报表。监测成果分为二种:
(1)每次监测的监测报表:邀山阁的沉降值、沉降速率、倾斜情况、对邀山阁本体建筑危害性评估、保护措施建议等。
(2)监测总报告:汇总对邀山阁实施监测以来所有的监测资料,并进行图表分析,对监测工作进行总结。
从最近一次(2013年6月)监测后的监测总报告显示:可园邀山阁目前的整体沉降量及各监测点量均处于合理的控制范围内。在连续9年的监测期间,还未发现邀山阁的倾斜有明显发展趋势,但同时发现邀山阁的西北角往北方向的偏移一直处于小范围的波动。总体上看,如果外界因素不发生重大突变,邀山阁目前没有即时倒塌的危险。
2.2 道路车辆振动效应检测
2004年7月,可园博物馆委托广东省地震工程勘测中心对邀山阁因道路车辆振动效应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为2004年7月15日18点至7月16日19点;分别在地面和邀山阁各楼层共布设四个检测点;检测点选择在建筑结构的梁柱等受力部位附近,以求记录结构承受力的最大振动。在检测中发现,各检测点振动水平白天较低,晚上逐步升高,在凌晨2点到4点间达到最高,这与107国道上白天客车和小汽车较多而晚上大货车较多的通车规律吻合。
检测结论:邀山阁建筑结构受振动的影响呈明显的放大作用,越高,水平向的振动越大,这种振动对该建筑产生水平撕扯作用,这种作用对邀山阁建筑建筑比较不利。建议:以多种手段定期检测,综合评价;采取隔震措施,减低振动影响。
2.3 岩土工程勘察
2004年10月,由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对邀山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本次勘察主要内容是:查明地层结构、岩性与分布特征;提供各地层承载力牲及有关物理力学指标;了解场地地下水性质;分析场地稳定性;为基础设计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施工时布设钻孔2个,钻探工艺采用全孔取芯的方式。完成工作实地工作量有:采取岩石样1组、水化学样1组,标准贯入试验8次,简易水文观测1次。
勘察结果表明:(1)邀山阁场地内无不良地质构造现象,作为建筑用地是适宜的。(2)邀山阁周围水量丰富,地下水为弱承压水类型,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地基常年浸泡,对基础影响较大。(3)地基土存在软弱砂土层冲积淤泥质土和冲积中砂,力学性质差,承载力小,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4)邀山阁建筑经历时间久远,因地基土承载力小,其上部结构已经出现倾斜,处于不稳定状态。
2.4 邀山阁安全鉴定及寿命评估
2007年8至11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邀山阁进行安全鉴定及寿命评估。
工作分现场测绘、安全性鉴定以及评估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工作主要包括:
1、对邀山阁进行了结构尺寸的量测,主要采用全站仪以及钢卷尺在现场进行了结构物尺寸的量测,
2、结构损伤的普查,主要进行了裂缝宽度、长度以及所在位置的量测,并现场拍摄照片,
3、现场采集砖样,并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材料实验室进行了砖样的尺寸、重度、强度等相关材料参数的测定。
第二阶段工作主要包括:
1、绘制建筑结构图纸。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可园邀山阁迄今尚无基本的建筑和结构图纸等基本资料,这对建筑结构的安全鉴定和寿命评估以及后续可能的加固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为了掌握实质情况,对其作出预见性的保护措施,此项工作主要对邀山阁的建筑和结构再现,包括建筑尺寸、结构布置、已有损伤位置和程度等内容,可以作为资料永久保存。
2、建筑结构损伤的普查,结构损伤主要是:东西方向较严重的沉降差、西北方首层墙体的风化导致承载力下降。
3、从现场采集砖样试验,主要是砖材料试验及材料强度选用。
4、结构安全性的鉴定,分以下方面进行计算:墙身高厚比验算(含承重墙高厚比验算、非承重墙高厚比验算);静力荷载下结构安全性验算(含荷载计算、墙体承载力验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验算(重力荷载计算、总地震作用及各层地震作用、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5、结构剩余寿命的评估:(1)在假定材料强度保持当前值不发生任何退化的前提条件下,可园邀山阁可以在现行国家相关规范、规程以及标准的相关规定下安全使用100年;而使用年限在150~200年左右时,可园邀山阁的部分墙体在遭遇相当于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将不满足现行国家相关规范、规程以及标准的抗震要求,从而可能导致墙体的破坏,甚至结构的倒塌。(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结构材料在环境、外部荷载(或作用)等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强度和刚度的退化现象,导致结构的承载力、变形等不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导致结构功能失效甚至结构破坏。
2.5 在地下水变化期间,加强对邀山阁的变形及沉降监测
2008年4月3日至7日,利用抽排可湖池塘淤泥期间,重点加强地下水变化对邀山阁的变形及沉降监测研究。在邀山阁北侧池塘清淤施工期间,尤其是刚抽干池塘水,对邀山阁沉降带来较明显的影响,靠可湖的两个方位,其累计沉降量是常年监测累计沉降量的近两倍。由于组织管理、监测、施工处理等措施及时到位,及时回放足够的湖水,避免了不利影响的发展。
2.6 墙体受力分析及流量控制研究
2008年7至11月,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对邀山阁进行墙体受力分析及流量控制研究。全面具体的测绘、检测、墙体受力分析和整体结构有限元分析等工作,针对邀山阁目前的情况,对游客流量的控制最优化进行相关计算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避免因活荷载过大,对邀山阁的长期保护与利用造成损伤和破坏。根据可园邀山阁的方位和结构特点,对墙体的受力状况进行精细分析,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在现有的情况下对邀山阁的游客流量进行最优化控制。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绘制、结构材料试验、实体建模与有限元精细分析、游客流量控制。
分析研究表明:1、邀山阁一层由于东西向和南北向开间较大,以及墙体上窗洞较大,因此应力较大,应力的集聚效应也较大,该部分的墙体容易出现开裂现象。2、西北角外墙体在恒载和各种恒活载组合作用下的应力较小,不会出现墙体开裂现象。但结构现场普查发现有较大裂缝开展,可以判定裂缝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该角已有较大沉降产生而导致墙体拉裂。3、根据楼板和横梁应力分析结果可见,在控制楼板和横梁应力增长幅度不大的条件下,上楼参观人数宜控制在20人左右。
2.7 动力测试
2011年10月,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对邀山阁进行动力测试。这次测试包含了2004年7月的“道路车辆振动效应检测”范围,增加了除道路车辆的其他因素的动力测试,掌握时隔7年后,邀山阁的综合的动力测试结果。测试工况为1天内的连续24小时,分傍晚、凌晨、上午,在邀山阁顶层四个角及中间布设测点共5个。主要内容包括:邀山阁振频率及外界的冲击频率、邀山阁顶层横竖向振动位移、邀山阁顶层横竖向振动速度、邀山阁顶层横竖向振动加速度。
测试结果表明:各测点的振动频率在傍晚、凌晨、上午3个工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除了上午靠邀山阁楼梯测点受到外界影响外,其他的振动出自相同的震源。由于到了晚上,邀山阁已没有任何人活动,能与白天产生相同振动效应的震源只可能是可园西南侧的公路与高架桥。与2004年的检测结果相比:此次的最大振动速度发生在傍晚,冲击力最大,与该时段车流量最大吻合,而2004年检测的振动是在凌晨2点到4点间达到最高,表明近几年实施交通管制后,限制重车经过及限制车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对邀山阁的振动。
3 对邀山阁实施预见性保护的效应
从东莞可园邀山阁的结构安全监测,实现了对文物的预见性保护,并带来了积极的效应,最大的呼声就是——应否对邀山阁施行即时加固。
2009年3月,可园博物馆向主管部门呈报了《关于可园邀山阁结构安全监测及研究工作的总结汇报》,局领导十分重视,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馆方与邀山阁监测技术单位商议是否需对邀山阁立即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生命和文物的安全。馆方随即邀请了多年来担任可园邀山阁常年变形监测及多项专题研究分析的现场负责人——邓晖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测量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到现场商讨应否对邀山阁施行即时加固,并提出建议。在征求了该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蔡健教授及莫海鸿教授(邀山阁常年变形监测及专题研究分析项目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邓晖教授作了《关于可园邀山阁加固的回复》,回复意见概括为:
(一)自2002年以来,邀山阁的沉降量及墙体倾斜率变化均不大,可以基本判定目前邀山阁的基础处于稳定状态。
(二)结合2007年的“邀山阁安全性鉴定及其剩余寿命评估”与2008年的“邀山阁墙体受力分析及游客流量控制研究”的相关结论,在外界因素不发生重大突变条件下,邀山阁目前没有即时倒塌的危险,无需通过加固处理以打破目前已有的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馆方结合历年对邀山阁的持续监测结论及专家学者意见,对应否对邀山阁施行即时加固作以下处理建议:
(一)馆方早于2004年10月组织召开了“可园邀山阁结构安全问题专家论证会”,当时的专家结论认为“邀山阁的沉降趋于稳定,其倾斜度保持不变。目前结构是安全的,可正常使用,暂不必进行加固及基础处理”。时至第27次监测,监测结果与七年前第一次监测时的结果基本一致,邀山阁的变形沉降变化趋势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暂无新的有较大变化的监测结果和变化数据作为再次召开专家论证会的依据。
(二)以2002年至目前的数十次监测及专题研究分析的结论为依据,认为现时不宜对邀山阁施行加固,否则将打破古建筑文物的稳定状态,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4 制定持续保护机制
对于可园古建筑的保护,可园博物馆从未曾有过一分一秒的松懈,邀山阁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对制定了邀山阁的持续保护机制:
(一)继续对邀山阁的建筑材料强度和结构安全进行定期、持续的监测,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在监测过程中重点关注现存较为明显部位的结构损伤程度及趋势;进行长期的裂缝观测和墙体变形观测,必要时进行基础沉降情况下的结构计算分析。以此逐渐积累更多、更科学的理论与数字资料,为有必要进行邀山阁加固时提供充分依据。
(二)成立“可园邀山阁安全检查小组”,由分馆馆长任组长,园林古建管理部主任副组长,专业人员为小组成员。主要工作包括:对邀山阁安全进行每月两次例行检查;密切关注邀山阁周围100米范围内的环境变化,若发生变化(如抽排水导致地下水位变化、施工桩震影响等),即进行时刻观察并及时联系监测技术单位实施持续监测,做好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在雷(大)雨、台风前采取前期防御措施及事后重点检查。
(三)控制每次上邀山阁的参观人数不超过20人,保证邀山阁和游客的安全。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原则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东古村落大都建于明清时期,保存较完整,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岭南建筑风格。古村落反映了中国人历史上重读书、求功名、讲风雅的传统,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应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就是广州古村落中具有特色的其中一个,它还是首批“广东古村落”之一。广东省古村落是指在广东省的范围内,清代以前形成,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1.以花都塱头村为例分析
1.1三大价值
1.1.1历史文化价值
塱头村位于花都炭步镇西南面二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村民多姓黄,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迁至此立村。该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故名塱头。塱头村古建筑群是目前花都最大的古民居群,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与塱西社以一条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塱东、塱中社左右阔约210米,塱西社左右阔约170米。
1.1.2.科学价值
该村建筑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古建筑保存较好,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村前有水塘,水池边种大榕树。该村落保存较完整,建筑与环境整体保留原有风貌,对研究古村落留下宝贵的实体资料。 塱头村东侧有一座花岗石双孔拱桥,横跨鲤鱼涌,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为黄皋被放归故里时为方便村人所建,距今400多年。桥长20.85米,面宽4米,高4.7米。桥西侧嵌一石匾,刻“青云”两字,字大盈尺,据传为黄皋手书。桥面已于1958年改作渡槽,原貌已变,桥身基础尚完整。
1.1.3.艺术价值
塱头村布局体现了岭南地区乡村特色,塱头村内的古建筑以友兰公祠和谷诒书室最为有特色。位于塱头村朗西的友兰公祠于2009年被列为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据旧县志载:黄皋,字时雍,号栎坡,明成化元年(1465)举人。为官清正廉明,反被诬告,黄皋径挂印回乡。翌年,朝廷知其廉洁无私,提拔他为云南左参议,派人携圣旨来塱头村,黄皋接旨上任。据传接旨亭是为纪念此事而建。 该祠堂建于明,清代有重修。三间两进。该祠堂保留的较完整。头门的封檐板雕刻非常精致,书法图画集于一板。头门梁架斗拱雕刻精美。(如图1,图2)
图1友兰公祠图2接旨亭
天井有接旨亭(拜亭),相传为乡贤黄嗥、黄学裘父子为迎接圣旨而建,故名“接旨亭”。屋顶歇山式,平面大致方形,长阔为4×4.2米,花岗岩柱,四角斗拱飞檐。亭额悬有“芳徽克绍”牌匾。
在塱头村中社,有一所“谷诒书室”,为黄谷诒1826年所建。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5米,总进深22米,建筑占地268平方米。雕刻灰塑多而精美,已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村落保护现状
炭步镇塱头村自2007年被花都区评为“最佳历史古村落”以来,专门委托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制定保护规划,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设法改善周边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当地政府除了做好保护规划这项重点工作,还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去帮助塱头深度挖掘出更多的历史文化,包括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利用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塱头的历史文化特色,邀请相关设计单位对塱头村进行全方位策划包装,找准定位,合理开发。
2.古村落保护的难点
2.1古村落“空心化”
由于村民外出打工,常住在村里的人减少。再是因为现代文明生活的改变,老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与现代人生活的要求不相符,村民逐渐搬离,加速了古村落的“空心化”。像塱头村也是这样。无人使用的建筑更难保护,容易出现霉烂等问题而损坏。
2.2古村落的利用
古村落内的建筑一般较多,大量空置的话,不利于保护。如何利用成了难题。通常会选取少量的有特色的古建筑用做博物馆、展览馆等。但是另外的大量的普通的民居,又能赋予它们什么功能呢?
2.3古村落保护资金问题
保护古村落资金缺乏是难题。古村落一般面积大,单体古建筑大多需修缮。单体古建筑有着高昂的修缮、维护成本。而整体保护的资金更是一大笔。全靠政府的支持也不是个现实的办法。
3.对古村落保护的思考
现阶段,我国有些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多偏重于商业利益的挖掘,新的旅游开发建设可能会对古村造成新的破环。现实中,不乏因商业旅游开发过度而导致历史文化资源遭受破坏的例子。云南丽江古城因为过度商业开发,已经多次被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如今的丽江古城,旅馆、商业店铺林立,历史文化的颜色正在“退却”。
3.1古村落保护原则
古村落的保护,应基于保护村落的原真性、历史性、完整性的原则。
3.1.1原真性
每个族群的村落有其差异性,体现了某一个特定地区的特定族群的特有文化,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古村落的保护应将这种特有的人文,特有的村落规划,特有的古建筑艺术完整地真实地展现给世人。保护古村落的目的在于传承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保留历史的文化遗产。
3.1.2.历史性
古村落的时间性是不可复制的。有的学者用“古董”作为比喻来理解文物建筑和古村落的历史性。重建的仿古建筑即使一模一样也无法与经历沧桑的古建比较历史价值,就像是真古董和仿制品的价值是天壤之别的。
3.1.3.完整性
花都塱头村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基于它完整地保存了塱头村原有的人文风情,村落历史价值,古建筑艺术科学价值。有些古村落原本很有特色,但是大面积已缺失,那么它的价值就降低了。
3.2古村落保护行动思考
3.2.1保护古村落,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民众多点参与到保护古村落的行列中来,提高全民的古村落保护意识,共同维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3.2.2维持古村的整体风貌,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采取措施活化;但是不能所有的古村都作为博物馆。在相关历史建筑利用指引下,可以对建筑做一些内部的调整,作为特色旅店,买卖店铺等等,很好的利用它的“壳子”。在国内外利用老建筑做现代生活使用的例子屡见不鲜,真正地活化了老建筑。
3.2.3结合传统的风俗习惯,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文化保护和建设是古村保护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古村,古村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最终使古村变成一个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文化的空壳。保留并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使其与现代文明适应,在村镇(乡村)的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并散发出新的活力。
3.2.4广东力争设立省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资金,对各地的传统村落保护给予适当补助。除此之外,可以学习国内外成立一些民间组织,统筹保护资金,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综上所述,保护古村落的工作刻不容缓,保护古村落需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保护古村落的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蒋丹鸿,曹东东.岭南特色水乡村落的开发与保护[J].规划师.2006.02, 第22卷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低碳保护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逐渐升温,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断加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和研究实践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之中,有效利用能源,实施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已是城市重点工作内容,这与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不谋而合。可见低碳理念在中国实行是得天时顺地利。
现阶段,内地的各个省市都在争相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名片。北京、上海、保定等大城市已经采取行动,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和低碳城市。其他各级城市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然而,研究发现,对于低碳城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几无设想,论述甚少。
本文选取煤炭大省―山西省的煤炭重镇兼世界文化遗产先进市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如何应对大量文化遗产的保护,期望得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低碳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因此进入低碳时代,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城市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关键环节,只有整体城市在这些方面实施到位,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百科全书关于“城市规划”的定义],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在城市规划中有效落实低碳城市的建设理念,关系低碳城市的实现程度。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人士致力于研究低碳城市规划,并做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属于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理念深入到城市规划,必然反馈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但对于如何将低碳理念引入到历史文化保护中,如何确定低碳历史文化保护的定位、内涵,以及如何具体实施,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用低碳策略的必要性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除了自身对于专业研究人士的固有价值之外,更多的表现在开发旅游的价值上,向游客展示曾经的辉煌,这也是政府能够接受的、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的方式。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历史环境遭受破坏,亟须应用新观念、新方法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
历史文化遗产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其所处的环境,环境是承托其形象的重要因素。1999年国家颁布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标准》(GB/T1775―1999),其中确定了评价旅游区等级的三大体系,即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定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游客意见评价体系。这三大体系的提出为旅游区生态保护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空气质量,噪声质量,水环境质量,景观、文物、古建筑保护,环境氛围协调性,生态状况等[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中提及的相关论述]。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加,旅游者更倾向于在环境优良的旅游区活动。他们更多青睐于原始古朴、自然宜人的生态、人文环境,而那些环境恶化、充斥劣质人造景观的地方则日益为游客所厌弃。
在建设“低碳城市”这个系统的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发,这样对于丰富低碳城市内涵,全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历史文物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晋城市简介
晋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说她古老,是因为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女娲氏、神农氏、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躬耕等众多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这里。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给晋城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古石窟、古雕塑、壁画比比皆是,古代建筑物随处可见。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是全国拥有国宝单位最多的地级市,另有省保35处、市保55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处、历史文化名村14处。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约占全国同时同类期遗存的1/3,全省近2/3。说她年轻,是因为她诞生于1985年市管县体制改革,今年刚刚25岁,正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处处充满蓬蓬生机和无限活力。它自然资源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尤其是煤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享誉全国,全市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9%,无烟煤探明储量为273亿吨,占全国的1/4多,山西的1/2多[ 省略/kpw/kjbnews/edit/UploadFile/20081016113332331.doc中晋城市基本情况介绍]。
正是在这样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中,历史文物与煤炭资源交织纠缠着,而低碳策略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
晋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所作的低碳探索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进步,也需要政策上的创新。晋城市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保护文物与发展煤炭资源之间的平衡点。近几年,采取了“生态兴市”战略,确定了建设生态强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政府集中财力投向市民假日休闲和历史文物旅游处实施绿化工作。这些实践探索,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4.1在规划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专门规划
在确定建设低碳城市目标的过程中,晋城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产业多元、低碳发展、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宜居城市理念”,积极开展城区及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先后投入10多亿元,全力构筑“汇碳银行”。对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区进行专门规划,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现以白马寺森林公园为例说明。
白马寺森林公园[太行日报《荒山变“绿心”――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绿化纪实》]位于市区北4公里处,面积1万多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白马禅寺创建年代不详,但毁坏的比较彻底,原来的旧址上仅剩下一座"景公塔",耸然矗立,向人们昭示着她往日的辉煌。在整个城区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上,特聘浙江大学园林专家对白马寺森林公园进行高规格规划设计。
4.1.1总体规划
城市绿心,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形象鲜明的5A级生态休闲和旅游胜地。
4.1.2规划方案及相应措施
历史景点的恢复:恢复修建了白马禅寺、景公塔、长江支队纪念碑、方山观景台、汤王庙、小祈山、黑龙潭、黄龙庙等自然人文景观,同时又建设了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平安系列工程、标志性建筑白马雕塑、四季园等,使公园充满了文化魅力。
白马寺山造林绿化:市政府鼓励大型煤矿与景区展开合作,联手开发白马寺后山,建设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借此机会不仅可以逐渐改善环境,而且为煤矿的转型提供良好机会。晋煤集团2009年一次性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四季园精品工程和登山步道绿化工程。
4.2开展历史遗产的生态保护行动
晋城市在历史遗产的生态保护方面,主要采取了“以煤换绿”和低碳旅游两种方式。
4.2.1“以煤换绿”行动
开展“以煤换绿”行动,关闭或整治了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的大型碳排放企业,坚持“节约型、多功能、园林式”的历史遗产生态保护理念。
2011年1月,皇城相府[山西新闻网《晋 级 之 路皇城相府创建5A级景区记》]正式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山西省继云冈石窟、五台山之后第三家5A级景区。整治污染对这一硕果的取得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皇城相府所处的位置紧邻山西第二大河流―沁河。沿沁河沿岸开发有很多煤矿资源,一些采矿污水排入沁河,导致周边的环境遭到污染。为有效保护这一地带的文物,政府决定大力整治环境,将周边的煤炭企业整体迁移。同时皇城相府景区进一步整合沁河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以皇城村为龙头的特色城镇化示范区,并构建全国一流风景名胜旅游区。
4.2.2倡导低碳旅游
观光旅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有力体现,在近年受到极大的重视。旅游与低碳的结合不仅能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晋城市蟒河景区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蟒河景区被誉为“华北小桂林”、“北方小九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近年来,大力倡导低碳旅游,坚持以创建循环型经济为发展理念,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优先发展体现低碳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积极应用电子检票系统和针孔摄像头;通过建立景区网站,增加网上购票、网上订餐等功能,来减少人工成本等[ 来源于2010年10月13号人民网-山西频道]。
借鉴与应当注意的问题
目前针对低碳与城市规划结合的相关理论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目标层次上,缺乏实际可操作的实施策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分支,低碳理论涉及相对更为贫乏。晋城市突破惯有做法,率先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尽管目前所做的实践和尝试大多停留在历史文化的环境生态保护方面,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野:低碳策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只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低碳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理论基础,明确具体着手方向,建立可操作指标体系,才能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诚如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标准》(GB/T1775―1999)中旅游区(点)等级的确定依据一样,历史文化低碳保护也应确立一套完整、可量化、可推广的实施指标体系,并融入相关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规范中,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实到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建设实际中 。
参考文献:
[1] 谷永新,李洪欣. “低碳城市”的思考[J].建筑节能,2008,8:24-25
[2] 张泉,叶兴平,陈国伟.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 城市规划,2010,334(2):13-18
[3]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71-72
[4]杨鸿勋.关于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观点[J].建筑文化,2007,1:24-28
[5] 赵中枢,胡敏.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J].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关键词:工业遗产 保护 问题
根据2003年7月通过的《下塔吉尔》,工业遗产是指:“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依照上述定义,我国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上海、武汉、天津等近代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中有着大量工业企业遗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工业文明财富。然而就现有的情况看,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还远远不能相称,现有的保护方式和保护进度还不能满足工业遗产的保护需求。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采取多元化的保护手段与机制,推进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事业。
1.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
(1)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初现端倪
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此并没有实行大范围、大规模的工业遗产保护行动,但是却出现了个别优秀的遗产保护范例。如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所在地原来是一个国营的电子元件厂,因为园区有序的规划、便捷的交通、风格独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进驻,逐渐形成了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12个城市之一, 798艺术区的存在亦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广东中山歧江公园则堪称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另一个成功范例。公园是在始建于1953年的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基础上建设的,适度保留了原有厂房和机器,并创造出现代人的休闲娱乐空间,使之成为一个公共性景观。
(2)工业遗产保护法规逐步开始实施
虽然大规模的保护方案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实施,但是不少地方仍开展了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尤其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各地相继开展了对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认证工作, 2007年,重庆市政府批准《重庆市主城区重钢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重钢厂区的工业遗产划定了保护区。2007年9月,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市规划委员会、市文物局联合的《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工业遗产的认定、评价机制,对不同价值的工业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再利用方式,以实现其有效保护和改造增值。2009年4月,青岛市政府印发《关于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优秀建筑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见》,要求建立由城建、规划、文物、国土等部门参与的保护机制,积极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纳入建设规划和财政预算。
(3)工业遗产保护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
近年来,随着工业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学术界已经开始对工业遗产保护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6年,在江苏无锡召开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发表了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业遗产保护的《无锡建议》。2007年6月,天津进行了《近代文明的支点——工业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展览,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果; 2008年12月,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福州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2008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30多位专家学者,就工业遗产评价体系与认定办法,及其适宜性再利用等专题探讨。2009年,中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来自全国文物部门、城市与学界代表在上海召开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场会。
2.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不足和问题
(1)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薄弱
中国的工业文明诞生的年代较晚,几乎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才开始工业近代化步伐,在实践中,很多工业遗产并不为人们所珍视,如武汉江岸车辆厂最后一辆蒸汽机车“上游1251”,以12.83万的价格卖给废品回收公司。2007年,重庆綦江县松藻矿的“上游0329”、“上游1148”、“上游1197”等3辆老式机车,被当作废铁以40万元卖出。除此之外,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在各个行业中大量发生,对工业遗产造成了极大冲击,淘汰的工业技术、工艺、装备迅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2)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单一
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虽然已经发端,但是却缺乏多样化的经营运作模式。不论是北京798艺术区、广东中山船厂,还是天津大沽船坞,在保护方式上仍然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如天津大沽船坞,虽然有着丰富的近代工业遗产,代表着北方中国造船业的一个缩影,但是到目前还没有明确其管理主体,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保护经费主要依靠天津船厂提供,不能形成足够意义的文化价值,更加谈不上任何经济效益。汉阳铁厂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遗产,见证了武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但是围绕其开展的工业遗产旅游只能发挥部分功能,只是成为一些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并不能发挥其文化功能,平时参观的人也寥寥无几,旅游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其基本的运转。
(3)工业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产生矛盾
有学者指出:中国近现代工业企业大都占据城市交通区位较为优越的区域,这种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它所带来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工业遗产研究和保护的难点和重点。毋庸讳言,工业发展作为城市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城市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代工业遗址往往处于城市的繁华地带,占据着重要区域。城市要发展,很可能就要对这些地方进行拆建。如武汉汉阳铁厂,其遗址所在区域位于长江边,是极佳的房地产开发地块,如用之房地产开发,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应,而如果选择工业遗产保护方案,则政府方面还要进行相应的保护性投入,工业遗产的保护自然举步维艰。
(4)保护工业遗产在技术上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
文物的保护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很多古代墓葬之所以到目前仍然未能发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物保护技术不能满足要求,工业遗产的保护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由于工业遗产的体积庞大、构建复杂,有的甚至被污染,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在技术上就是一个难题。还有些工业遗产,本身不具备实体性质,要保护起来更加困难,如“软件不断更新和改善,老的版本就像旧抹布一样被抛弃。尽管物质的人工品在某种程度上被保存下来,软件或用来运转这些机器的程序命运却不相同。列表、纸带、打孔机、磁带和系统手册通常是最先抛弃的东西”。因此上述遗产以何种方式保存,保存下来以后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工具来为后来者所知晓和应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ticcih.工业遗产之下塔吉尔[j].建筑创造,2006(8):21-26.
[2]瑾琳.为了明天,保护今天——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方方面面[j].中外文化交流,2009(8):20-27.
[3]罗能.对工业遗产改造过程中一些矛盾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3-26.
[4]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实验[j].瞭望.2007(35):12-13.
[5]阙维民.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2.
[6]董杰,高海.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及其非物质成分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9(7):452-455.
[7]骆高远.我国的工业遗产及其旅游价值[j].经济地理,2008(1):173-176.
作者简介:
邓剑波,男,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级政工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现代文学和大学
关键词:明都南京;城河一体;文化遗产;完整性原则;整体性方法
Abstract:Nanjing which used to be the capital of the Ming Dynasty was constructed near the mountain and by the river. It is a masterpiece of planning which combined with natural landscape and is extremely rare in the history of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apitals. The moat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legal prote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tection concept of “city wall and moat are one” by Nanjing City Wall Protection Regulations issued and implemented on April 1, 2015.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njing city wal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historic land sector of city wall and moat should be wholly protecte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uthenticity” and “integrality”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Key words:Nanjing―the capital of the Ming Dynasty ; city wall and moat are one ; cultural heritage ; principle of integrality ; method of wholeness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75(5)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构成的要素之一,城墙形态决定古代城市的总体框架。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变迁,城墙及其相关内容成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城市而言,“城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除城墙和护城河之外,还包括城门、瓮城、城楼、镝楼、闸楼、角楼、水关涵闸、墙体排水系统等一些附属建筑。
为加强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2015年4月1日《南京城墙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中重点强调了“南京城墙”的定义:指原都城城墙(含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及其附属建筑),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城墙遗迹和城墙遗址。这一表述涵盖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垣,涵盖以明代为主的(包括明以前及明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修缮的城墙及遗址。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条例按照“城河一体”的保护理念,将护城河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1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与南京城池的布局营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城市规划有着丰富的思想和完备的理论,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影响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主要有三种思想体系,一是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体现礼制的思想体系;二是以《管子》为代表的重环境、求实用的思想体系;三是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些规划思想体系都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1]
水源丰沛是城市选址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解决城市供水、灌溉、排水、防洪、防御、航运和防火等各方面需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中国,城市多数选址在河流沿岸,都城选址尤其注重自然地理条件,“依山傍水”而筑是其主要特征,中国历史上的都城几乎都位于河流附近。
南京作为中国著名古都,拥有30多万年人类活动史、6000年人类文明史、2470余年建城史和450年建都史。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南京几度成为江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都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建造史上的经典之作,选址规划充分结合“山川形胜”的自然条件,体现了《管子》的建设思想,城墙与南京自然山水巧妙结合。同时,在皇城、宫城的营建上严格遵循《周礼・考工记》的儒家礼制,形成完整有序的“礼法”空间序列。
关于城市选址,中国古代有“地利说”,主张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在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建城。先秦著名典籍《管子》堪称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对都城营建有精辟论述。《管子》一书集“地利说”之大成,都城营建主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管子》一书具有丰富的中国早期生态城市思想,体现了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对战国及后世的城市建设影响深远,并成为中国古代营建城池的一个基本准则。
《管子・乘马》篇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指出城市和水的辩证关系,提出都城选址必须遵循的原则。《管子》主张选择城址要注意地形高低得宜,要在山麓近水的高地,以便获取水源,且防止水淹,能够把河川作为天然护城河,为发挥城市功能提供最大便利。
《管子・度地》篇曰:“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论述了城市沟渠排水设施的建设原则,“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内为落渠之泻,因大川而注焉”。
都城是国家政权统治的中心和国家政治性的物化载体,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就是突出和强调皇权。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中国古代都城、宫殿的营建有模拟宇宙构造的“象天”传统,以建筑布局模拟天上的星宿结构,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体系。战国秦汉以降,普遍以天象来规划城市,突出的中心地位,显示“为人君者,取象于天”的尊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成为都城规划的最高准则。都城以帝居――紫宸为中心,通过天体观念上的线索,将宫殿、城垣、道路、河流、桥梁等有机联系起来,以都城建筑的整体规划宣扬帝王“奉天承运”的统治思想。“象天设都”是政治目的、建筑意图和天文崇拜相互交融的体现,形成了中国建筑的基本格局和传统风貌。
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奠定了南京作为中国著名历史古都的基础。从东吴到明初选址定都南京,都是观察模拟星空天象布局对应都城南京的营建,按照天空星宿布列现象,以南京周围的河流对应天上银河,以山峦对应天上的星座,将城市和宫殿布局对应自然地理中的河流山脉,以“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对应城墙的走势。[3]特别是明南京城采用了“斗城”与“重环相套”融合的形制,其规划设计主要是仿效宇宙天象的投射,并根据南京的丘陵、河湖特殊的地理条件,利用南京旧有的城垣,以及军事防御的需要等,使规模宏大的京城城垣在整体上呈现出“南斗北斗星”聚合形布局。[4]
明太祖朱元璋和刘基等大臣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制度的基础上,特别吸取了北宋东京城和元大都的精华,创立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明代都城规划制度,明都南京在城池、宫阙、官署、坛庙、街市、水道等诸多方面,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都城建设极其完善的水平。
2 南京地域自然环境与城市护城河体系的形成
南京城南及南郊一带的秦淮河(古称淮水),是南京第一大河,自远古起就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秦淮河与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秦淮河河道宽约300米,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秦淮河上游分别在句容和溧水两县境内,东源和南源在方山附近汇合以后,水量增大,直抵南京城下。河水在通济门外九龙桥,注入明城濠而分成两支:一支为“内秦淮”,从东水关入城,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出西水关,注入长江;另一支为“外秦淮”,即明都南京城南的护城河,它在城外自东向西流经水西门附近与“内秦淮”汇合,流向长江。
人与水相互依存,水脉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统治者在南京修筑城池都充分利用了山水资源。从东吴建都开始,南京历经十个朝代,历代城址相互叠压。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代十国(杨吴及南唐)、明朝初期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三个高峰期。六朝建康城(孙吴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南唐江宁府城和明南京城,这三处城址相互重叠或相距不远,均位于今天长江岸边。六朝建康城址位于今玄武湖之南的南京市区中部,靠近湖泊和秦淮河。南唐江宁府城南移,横跨秦淮河,靠近长江。规模宏大的明南京城将上述城址囊括在内,不仅横跨秦淮河,而且更靠近长江。
六朝时期(公元229年到589年)三百多年间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相继在建康(今南京)建都,它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南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东吴以水军立国,孙权对秦淮河在军事上的作用极为重视:“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5]这里的“小江”相对于“大江”而言,指今天的秦淮河。孙权移镇建业后不久,在秦淮河入江口的清凉山上砌筑石头城,作为戍兵屯粮的军事重地。秦淮河下游可全线通航,是都城南部的天然军事屏障。为了防洪和御敌的需要,从东吴时期开始自石头城至秦淮河下游两岸遍设栅障,“夹淮立栅”,称“栅塘”或“秦淮栅”。这时期秦淮河是都城南面最重要的交通线和军事防线,河面宽广,流急量大。“大抵六朝都邑,以秦淮为固,有事则沿淮拒守。”[6]此一时期发生在建康的大小战事,几乎无一不与秦淮河有关。秦淮河在运输、水利、商业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六朝时期,秦淮河下游两岸主要集中了居民区和商业区。
六朝建康都城水网密布,除长江、秦淮河之外,还有青溪、运渎、潮沟、破岗渎等水道相互连接,尤其以东吴孙权时期开凿的青溪和运渎影响最大,组成了建康宫城周围的水网,并与秦淮河、长江相沟通。不仅解决了都城的给水、排水问题,还成为城市的天然城壕,这些河渠在灌溉、运输和军事防卫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人工河和自然湖泊对南京六朝都城的格局也产生了深刻影响,青溪和运渎这两条河作为都城东、西两翼的军事防线和水上通道制约着六朝都城的布局。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南唐相继统治金陵,金陵重新成为东南地区政治和经济中心,并在全国政局中产生重要影响。南唐时期,金陵城中水路交通相当重要,城门中有四个是沿水而设。杨吴及南唐时期的金陵城防以城墙与城濠相结合。当时对金陵水道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主要是利用自然水道并辅之以人工河道,连接起完整的护城河系统,这就是著名的“杨吴城濠”。据明代陈沂撰《金陵古今图考》记载:“自北门桥东南于大中桥,截于通济门外,旁入秦淮。又自通济城外,与秦淮分流,绕南经长干桥,至于三山门外,于秦淮复合者,杨吴之城濠也。”[7]杨吴城濠“阔二十五丈,周四十五里”,环绕金陵全城。宋、元两代沿用了杨吴、南唐金陵城。杨吴、南唐时期修筑金陵城,基本奠定了今天南京市区的水系布局。
明朝初期,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明代营建应天府城时,承袭了南唐金陵城的格局,并在都城周围规模空前地整修、开凿护城河,护城河相互连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护城河。明初营建南京四重城墙时,充分利用山水格局,使山丘、河流、湖泊与城墙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依山傍水而筑的明代南京城是结合自然山水的规划杰作,在中国古代都城营造史上极为罕见。
3 文化遗产保护完整性原则与南京现存护城河体系的整体保护
明初,朱元璋在建造南京都城时,充分利用自然河流、湖泊修筑护城河,城南整修外秦淮河,城北整修金川河、玄武湖、琵琶湖及前湖等,自玄武湖向西沿城墙至定淮门开凿了新河道。明南京城的护城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护城河。
明南京城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各有护城河。宫城外垣四周开濠,因近临天子所居之地,故称“御河”。御河水源,起于京城东面护城河及青溪、中湖(琵琶湖)、前湖,自京城朝阳门涵闸、太平门涵闸、琵琶湖涵洞、半山园涵闸入京城,经皇城护城河流入宫城。[8]皇城护城河亦称金水河、御河,环绕皇城外侧。皇城护城河水源,来自京城东面和东北面的护城河及后湖(玄武湖),水流通过京城太平门等处涵闸,入潮沟、青溪等水系。[9]京城护城河水系,主要由秦淮河、金川河以及大小湖泊组成。“城濠绕城,阔二十五长,周四十五里。其水引钟山南源,在朝阳门外折南入正阳门,外达外濠。”[10]据《重刊江宁府志》记载:“其城外之河,自正阳门西因杨吴所凿淮流,绕城为池,西流北转抱城至仪凤门外流入江;城之东北倚山冈无城河,而正北则后湖,当其曲偎矣。”[11]外郭城垣外侧大都开挖有护城河,有些地段是利用原有水系形成的天然护城河。
明南京城水道系统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对城市饮水和城内河流水位控制、环境美化等均发挥重要作用。明初建城之前,在秦淮河、玄武湖及其它河流的入水口处设置了水关、涵闸、涵洞20余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秦淮河上的东水关、西水关以及北水关(今称武庙闸)。武庙闸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国东吴宝鼎年间,东吴大帝孙权用来引湖水入城之地,吴主孙皓为引湖水入宫加以扩建。东水关至今仍在运作,西水关在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武庙闸大部分本体沿用至今,保存状况最好。
明初修筑南京城墙时,在墙基里预埋涵管,在六朝都城北渠的基础上设武庙闸引玄武湖水入城,时称“通心水坝”。武庙闸的设计匠心独特,在湖水进闸前有弯曲的呈“之”字形水槽减低流速,以缓解水流对闸口的冲击。武庙闸工程巨大,隧道由直径0.92米的铸铜管(103米)和铸铁管(37米)组成,总长140米。武庙闸原有两个入水口,每个闸口都精巧的装有纹刀,刀随水流转动,用以切碎湖草,防止闸口被堵,并可防敌潜水入城。高达数丈的闸槽内嵌有两块厚实闸板,通过辘轳升降来控制水位。
自明代至今六百多年来,武庙闸地下排水系统一直发挥着对秦淮河等河流水位控制和水道冲洗作用。武庙闸沟通了城墙内外的水系,长江水通过金川河流入玄武湖,通过武庙闸进入秦淮河流域,带动水域循环,确保城内居民的生活用水。如今,南京城墙护城河已不再具有军事防御功能,但它在美化城市环境、调节气候等方面仍然发挥作用。在全社会对南京城墙本体大力保护的同时,也亟待加强保护南京的水文化遗产,两者同样意义重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中指出:原真性和完整性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完整性”是指对体现文化遗产价值各个要素的完整保护,文化遗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各个时代特征、具有价值的物质遗存都应得到尊重。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除了物质的完好状态之外,还强调遗产地在视觉景观与社会功能方面的连续性,这更有利于全面地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
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原则主要包括:物质结构的完整性、视觉景观的完整性和社会功能的完整性三个方面。物质结构的完整性包含遗产自身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完整;社会功能的完整性通过遗产地的人类活动来体现;视觉景观的完整性则同时受到物质结构和社会功能要素的影响。与“原真性”原则相比,“完整性”原则更强调文化遗产的视觉景观,尤其是社会功能方面的特征。
相对于“完整性”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方法”是指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措施,从政策制定、规划引导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延续遗产地的社会功能特征,来落实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原则。“整体性方法”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控制与管理”,包含对当代建设行为和功能变化的引导,以达到保持社会稳定和激发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完整性”原则以及“整体性方法”传达了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成果,即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采取的积极行动。保护不再局限于历史、文化意义之上,不只是为了留存历史的见证,而是融合于整个城市的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使历史遗存以其独特的方式以及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以及 “整体性方法”在我国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保护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现存墙体,还要保护护城河和相关遗址、遗迹以及城墙所在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天际线等自然风貌。在现代城市中,护城河已经丧失了防御和交通功能,城墙护城河及其周边地区逐渐演变成为历史性地段,更多的是作为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展示的场所,并为现代人旅游休闲提供外部环境。从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而言,如何对城墙以及护城河历史地段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这亟需思考的问题是:划定护城河保护面积,把护城河两岸一定区域列入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内作为沿河绿化及道路,不得作为其它城市建设用地;把护城河纳入城墙空间关系保护的范围,护城河与南京城墙保护区划内的自然地貌、植被及空间关系同样得到保护,防止护城河所在的景观环境遭到损伤和破坏;加强护城河河床和水质保护,除了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作用之外,还要尽量考虑城市景观要求,禁止城市污水排水护城河道,改善河道水质,整治沿河两岸环境,使护城河成为人们乐于亲近的城市景观河道,成为南京城墙旅游景观带中亮丽风景;对影响护城河与南京城墙之间历史环境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拆除和搬迁,保护护城河与城墙之间的地形地貌特征,新建构筑物的规模、体量、风格必须符合文物景观环境要求。
近期,为整体提升南京城墙沿线景观和环境品质,遵循世界文化遗产评估标准,满足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保护原则,深入发掘南京明城墙的独特价值,南京市规划局联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专家组织编制并完成《南京城墙沿线城市设计》规划,设计范围为南京城墙或其遗址与护城河内外两侧各外延约50米的区域。该项规划以综合解决城墙与城市及山水环境的空间形态、与道路相关的衔接与联通、与沿线景观空间和节点的连带关系、与人流和观览形成的需求和视廊等问题为内容,控制引导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提升城墙沿线景观和环境品质,协调保护与展示的关系,完整延续地保护城墙的独特价值,落实南京城墙及历史环境涉及的城市空间、区段特色、景观风貌、人流活动等城市设计定位和相关问题。
4 结语
南京城墙自2003年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名单之后,2006年和2012年两次经国家文物局核选更新,都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组合项目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
世界遗产是世界各国文化实力和文化地位的重要体现。申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遗产地必须达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规范和要求,这是国际化的保护理念与中国传统思维的正面碰撞,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与机遇。
申遗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申遗过程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新规范、新技术被不断引进,各相关行业的智力参与支持打破了文物保护行业的技术壁垒。同时,在申遗的实际工作中严格依照国际标准,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可以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使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科学保护。对国际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及方法的探索,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达到更高的国际化水平。无论南京城墙申遗最终能否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积极探索,就是保护文化遗产、保持遗产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对南京城墙护城河体系实施整体性保护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吴庆洲.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J].建筑学报,1995(8).
[2]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姚亦峰.长江影响与东吴建都对于南京城市的深远意义[J].现代城市研究,2013(12).
[4]杨国庆.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探微[J].东南文化,1999(3).
[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 北京:中华书局,1955.
[6][南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7][明]陈沂.金陵古今图考[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8][9]杨国庆,王志高.南京城墙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0][清].顾炎武.肇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