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与咨询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秀人格,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良好品格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生理发育已日趋成熟,但是他们在心理上却处于“人生第二期断乳’’阶段,大学生的种种心理困扰和精神障碍时有发生。从而阻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新旧价值的撞击,导致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择业社交,学习生存过程中产生的抑郁、偏执、孤独、敏感心理症状持续增多。性、犯罪等失范出轨现象,更成为社会负潮流中不可忽视的支流。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伤熊事件……这些令人震惊事件的发生固然有社会、教育、法制的等诸多原因,但不可以否认的是,他们都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失衡不无关系。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常用技巧
近年来,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效果。许多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机构,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注意倾听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要灵活运用各种咨询技巧来调节个体大学生的心理失衡,使他们尽早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技巧运用方面就应该做到:对咨询者的第一个要求便是注意地倾听大学生来询者的诉说,有效的咨询者应先成为一名优秀地倾听者。他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它表达了对大学生来询者的积极关心与尊重,从而有助于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的建立。第二,耐心和注意地倾听可使大学生来询者能有对象的倾诉其内心的苦恼,有助于情绪宣泄或治疗的作用。
(二)常用的技巧
根据倾听的内容,倾听一般分选择性倾听与非选择性倾听。而非选择性倾听在针对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大学生来询者诉说以便最终搞清他(她)的问题是什么。因此,应把握好对如下技巧的运用。
1.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实现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要做到:(1)仔细观察大学生来访者的面部表现。要知道,面部表情是仅次于语言外的主要信息员。(2)注意目光与目光接触。这样不仅使咨询者从来访者的严重看出焦虑、恐惧、失望、无助和疑惑,也可看出期望、满意、喜悦、自信和信任,而且也是来访者从咨询者眼中‘读出了”温暖、信心、理解、通感和希望。(3)还要正确运用好手势和体语等其它非言语行为。因此,咨询者在运用非言语行为上,应显得有条不紊、放松、自然。
2.副语言与简短接话
副语言是介于语言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之间的沟通手段。因而,在咨询会谈中,咨询者要善于利用副语言表达自己对大学生来询者的情绪支持、安慰、鼓励信任和希望,以增强言语沟通的感染力。接话是指咨询者尽可能地接着大学生来询者刚才的话题说尽可能短的词句。其目的是要达到:一是给大学生来询者一个机会,以便探索与理清自己的思想;二是表示咨询者认真倾听了大学生来询者的诉说并鼓励他(她)继续说下去。但也要注意:一是不要引入新话题;二是咨询者不要马上发表看法和意见。
3.沉默
咨询会谈中发生沉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由咨询者引起的沉默;另一方面是由大学生来询者引起的沉默。前者又可分有意设置的沉默和过长的失控的沉默。由咨询者有意设置的沉默可激发大学生来询者深入他的话题。而过长的失控的沉默则会使大学生来询者感到不安,无所适从和对话停止。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咨询者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大学生来询者思路所致,应当尽可能避免。由大学生来询者引起的沉默,可能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1)大学生来询者正在思考某种东西;(2)大学生来询者觉得难以继续说下去;(3)大学生来询者只是不知道除了谈过的话之外他还说或做些什么。一般而言,有经验的咨询者从刚才对话内容中便可判断出来询者沉默的原因,并采用适当的技巧使大学生来询者继续说下去,做到有的放矢。
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正确运用科学的、先进的咨询方法,咨询技巧,才能使大学生来询者的心理健康得以维护和保持,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23-02
【关键词】 性教育;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学生保健服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师资队伍。1999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2年9月,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意见》和《纲要》都强调指出: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骨干教师。
1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状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和专业水平较低是目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笔者曾对4所学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4所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一人是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也没有一人获得过国家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咨询师之类的上岗证书,只有3人参加过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有3所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设在政教处,由政教处的干事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1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在医务室,由1名校医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遍感到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教育主管部门的教研室和学校都没有真正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业务机构;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的预、决算;在职称评聘上也没有相应的学科,只能挂靠其他学科;学校用房紧张,有的心理咨询室只能与其他部门在一起办公。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状况不容乐观,且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培训理念和实践衔接不够紧密,普及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不足;培训选用的教材针对性不强;培训模式单一,与教师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不适应;培训形式脱离实际、效果较差;培训考核不严格,奖惩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培训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等[1]。这些问题亟需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的注意和重视。
2 建立科学培训体系
2.1 加强政策导向,进行宏观管理 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或修订针对性强、易操作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规划,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制度建设,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质量评估制度,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成本补偿和良性的经费投入机制。要建立省一级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列入全省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统筹安排中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负责审定和选用质量好、水平高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教材[2]。
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普教处(科、股)要进行宏观管理,不断总结和推广一些行之有效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省、市、县各级教研部门,要成立相应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积极组织和开展本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要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供必要条件。制定有关政策,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托有关高校,严格加强、科学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和队伍建设,逐步做到“持证上岗”,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要认真遴选和培养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
2.2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形式一是要建立和健全省、市、县3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网络,完善培训运行机制;二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短期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三是有条件的高校,教育硕士招生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四是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五是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开发和创新任务合作式、自我驱动式、案例交流讨论式、课题研究式等培训模式[3]。六是要进行分层次、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如校长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全体教师培训等。不同的培训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4]。七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训出勤考核制度、成绩报告制度、奖惩制度和淘汰制度[5]。
2.3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科学研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开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人、财、物、工作场所等方面的经费和相关物质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经费预、决算和支出的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项拨款外,还要提留一些中小学校的学杂费,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培训经费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一定比例分担。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逐步形成领导到位、机构到位、投入到位、师资到位和措施到位的工作格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还要从实际出发,在舆论导向、资源配置、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训、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整体推进、综合改革,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
3 参考文献
[1] 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折射出的师资培训问题.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9):123-125.
[2] 朱益明.近年来教师培训研究发展述评.上海教育科研,2004(11):4-8.
[3] 李玉华.互动式教师培训效果好.中小学管理,2003(9):24-24.
[4] 杨培升.中小学教师培训失真成因及对策浅谈.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1.
参考文献:
[1]安芹,贾晓明,尹海兰.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及专业发展.心理科学,2011,34(2):451-455.
[2]王志超.存在决定意识抑或物质决定意识――试论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徐建财.心理咨询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初探.海峡科学,2012,64(4):19-38.
[4]Ivey AE & Ivey MB著.时志宏,高秀苹译.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测量――意向性会谈和咨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5-26.[5]钱铭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养.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2:心理论,心技术,新发展――社会进化与心理进化.2010会议.
[6]Sommers-Flanagan R & Sommers-Flanagan J著.陈祉妍等.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9-34.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58-01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
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于上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格局
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
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或相关讲座,注重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式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我们还要把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对个别学生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开展好团体和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
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教育性。“咨询心理学始终要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模式。咨询对象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适当的应变能力。”。可见,心理咨询者被认为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人。不能把咨询者必然地与病人联系到一起,视之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询中里要淡化心理学概念,恰倒好处地应用心理学原理,抛弃某种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时,不能把心理咨询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工作”混为一谈。要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咨询者走出困境。
三、通过各学科教学和利用体育手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的、有意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要客观、科学地判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较高。体育锻炼能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自学考试的文凭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点,而是我们走向新生活,寻求更高发展的新的起点。我们应该以自考文凭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知识境界继续攀登,并以此作为回报社会的资本和依据,为维护公平与正义做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通过这几年认真学习自考课程,我开始更加关心时事政治,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会,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了个人素养和道德品质。
几年的自学考试经历,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让我逐渐学会了该如何面对新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对其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运用?在边工作边学习中,我合理安排空闲时间,认真研读教材,然后整理有关要点、重点做好笔记;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想这些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将会使我受益终生。
我真的很感激自学考试,它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考试!它带给我最大启示是:只要努力必有回报,只要付出必有成就。
在过去的几年里,自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10月我会很自然的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投入到复习迎考中去,考试已经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习惯。
[摘要]本文对我国居民心理咨询消费水平现状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心理咨询消费行为的因素,阐述居民心理咨询消费水平的特点,以提高我国居民心理咨询消费水平,为促进心理咨询消费,加快心理卫生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心理咨询消费市场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一、心理咨询消费市场的现状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咨询消费逐渐接受。目前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日见加大,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存状态,必然产生对与心理健康产业的需求。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主任董晓南曾指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今后就业市场需求的重要方面。统计数据表明全国17岁以下青少年中,有近3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同时,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强,和自我健康意识的完善,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逐渐上升。
2.来访者多为青年人和高知识群体。目前我国不同类别心理门诊的就诊者均以学生最多,这与当前学生面临的压力大不无关系,他们要面对升学、考试、恋爱、经济和就业等多方面压力,例如在“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压力等。有报道在来访者中以中青年为主要就诊人群,老年人最少。研究发现三类心理门诊就诊者中常见年龄均为19到40岁这一年龄段,可能因为这个阶段涉及生理的发育、恋爱、结婚、成立家庭、婚后适应、承担家庭责任以及学习、就业、事业的压力等诸多问题。国内报道多显示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以高知识水平为主,研究发现心理门诊就诊人群学历多在高中以上,这可能与高学历的人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意识、愿意主动寻求帮助、能够接受心理咨询有关。
3.目前国内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美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师与人群的比例约为1:2~4千,在我国约为1:20万。在首都地区调查研究发现平均每100万人口只拥有咨询师不足20人。美国的心理诊所开业,必须是获得博士学位的咨询心理学家。人员的构成上包括咨询心理学家、学过心理学的心理技术人员(一般应具有硕士学位)和经过培训的助理人员。相比之下,国内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医院心理门诊的医生更多是医学出身,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有些医生还身兼数职,参加提高强化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更少。高校心理门诊人员专职较少,多是兼职,相对于广大的学生群体而言,咨询人员不足。
4.心理咨询的收费状况。目前心理门诊,总体上来讲,收费标准与心理治疗师的劳动付出不相称。目前学校对学生不收费,医院心理门诊是以市物价局制订的标准来收取费用,它的费用比社会上心理治疗收费相差甚远。
二、影响心理咨询消费行为的因素
1.个体因素,包括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以及态度和学习行为等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特别是尊重的需要成为行为的主要影响力,因此咨询师以及整个社会对于来访者的咨询消费行为的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心理咨询抱有积极态度的消费者会有明显的消费意图,咨询的效果也会更好。随着消费者在心理咨询行为中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他们的消费行为也日见成熟。
2.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价值观,亚文化和习俗等
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中庸的价值观,我国消费者习惯与周围人的生活保持一致,就目前国内的现状看进行心理咨询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接受心理治疗更是会被人当作异类。咨询者不想被人注意,怕人家以为自己有精神病。来接受治疗的人也多半已经濒临绝望和崩溃的边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交往频繁的城市,消费习俗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心理咨询作为新事物、新商品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消费活动中。
三、心理卫生行业的发展前景
1.作为与医疗、法律援助类似的心理卫生行业将逐渐为整个社会所认可,特别是被各级政府管理层所接受和重视,这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全社会心理救援意识的表现和关注就证明了这一点。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杨风池认为,政府认识到心理咨询对稳定社会的重要性,并下决心抓好这一工作,我国的心理卫生行业是有力量、有办法做好的。
2.规范心理咨询行业的收费问题。关于收费问题,在心理咨询或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同时来访者得到了必要的帮助。进行合理收费是治疗师和来访者双方活动的一种制约方式和手段,是治疗设置的组成部分,也是双方建立具有保密关系的一种有效措施。收费保证了在特定时限内创建治疗氛围,使来访者有安全感,促进了自我暴露以及情绪发泄。心理门诊收费低或不收费,部分来访者可能会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怀疑治疗师的能力。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人员平均每小时收费40元到60元。较有名望或被认可的心理咨询师每小时收费达100元,若是担任私人心理咨询师,月收入起码万元以上。随着心理咨询市场的发展,收费价格的波动和规范必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农民工入城后,长期与家人隔绝,而导致产生了情感依恋缺乏,心理压抑无法排遣以及犯罪率上升等问题;而一项调查据另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留守儿童在人格方面的缺陷又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发展,导致更多的家庭悲剧产生。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出现“代沟”的问题,80后、90后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生长,很容易接受多元文化潮流的熏染;而父母仍然沿用旧的教育模式,对“洋文化”采取摒弃排斥的态度,与子女产生价值观念的冲突,乃至出现代际之间的“鸿沟”;而儿女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合理引导,也必然会导致社会角色认同失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当前主流价值观
当前主流价值观念及电视媒体等不当的宣传也带来了社会上的仇富、攀比氛围,导致很多群体性格扭曲,社会压力过大等身心问题。“富二代”、“高富帅”等过高的曝光和宣传,歪曲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更多人们把精力放在关注社会两极化上逃避现实,抨击社会的不公平,报复他人等,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生育政策的实行,当前家庭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由于家庭溺爱和缺少挫折经历,新一代的成长面临着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很多调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3.从咨询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的视角看社会问题
代沟情况主要是子女没有获得尊重的需要,父母在给与子女爱的需要时采用了不当的方式;而人们在攀比中也使得归属与尊重的需要严重缺失;独生子在成长中在自主活动中得不到尊重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得不到爱与归属的需要。构建“和谐大医学"模式的构想和措施鉴于以上所述,笔者提出建立“和谐大医学”模式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关键。以前的传统医学,虽然比较重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但是对国家的制度、政策等方面造成的对人健康的影响,很少提及,而这些也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和谐大医学”模式,它主要强调,人的健康不再只是卫生部门、医院单方面能够完成了的事情,它还需要国家和社会各个系统共同努力,并且要人们形成“一切为了健康”的观念,所以才叫“和谐大医学”。要使每个公民都重视健康,要形成“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生活理念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兰州市第十六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金晓丽老师为大家做青春期心里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金老师的到来!
金老师是一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助理心理师、兰州市教育局“兰老师”心理热线骨干成员、兰州市兼职教研员、城关区骨干教师、知心妈妈悦读汇亲子培训师。曾在省级刊物《甘肃教育》《教育革新》《新课程》《当代家庭教育》上发表多篇心理方面论文;主持、参与完成多个有关心理方面的省级规划课题;多次做客兰州广播电台“天天向上”节目担任嘉宾,就家庭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发声。金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及家庭教育工作,心理个案辅导累计达数百人次,团体心理辅导时数超一千小时。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下面,请金老师为大家讲课,大家欢迎。
(讲座)
同学们,刚才,金老师以她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为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心里健康知识课,为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正确科学舒缓压力打开了一扇窗,聆听金老师的讲座,我们受益匪浅。
近年来,各医学高等院校都加强了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重视,医学心理学已经列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但由于医学心理学知识的特殊性,同时医学心理学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多数医学心理学教师又是“半路出家”者,所以, 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师自身素质以搞好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是笔者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
1 任课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前提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这种学科交叉性质决定了从事医学心理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医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相关知识。目前,我国医学心理学专业教育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心理学师资的需求,于是大批“半路出家”者走上了医学心理学教师的岗位,这些人中,有的人毕业于医学类专业,有的毕业于心理学专业,有人毕业于教育学专业或哲学专业……,第一学历专业可谓五花八门,因此,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前提。笔者认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至少要系统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咨询心理学。非医学类专业毕业的教师,至少要系统学习医学导论、医学史、医学伦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在此基础上,医学心理学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哲学和社会学的修养。
2 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丰富的经历以及健康的人格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重要保证
从医学角度看,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基础理论课,它要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辩证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论;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医学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要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具体工作领域,从而提高这些领域的工作质量。这种学科强烈的实践性要求决定了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功底,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应具有丰富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只有通过这种理论和临床实践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过程,才能使医学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彻底摆脱空洞枯燥的现状,使学生感到医学心理学的实用。可以说,一个从没有上过手术台的医生,他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学教师,同理,一个没有过医学心理学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因此,我们的医学心理学教师,要主动创造条件,积极投身到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实践中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这些规律存在于我们自身,反映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之中,对于个体来讲,社会实践的机会越多,他去感受心理活动规律的机会也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心理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使自己在理解和讲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时,有一个感性经验的支持。就象一个道德水准低下的人无法讲好思想品德课一样,一个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告诉学生待人要宽容豁达,但自己在现实中却总是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传授的知识又怎么能深入人心呢!所以,医学心理学教师要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塑造自己,要把完善人格的过程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
3 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根据医学心理学知识体系本身的特点,搞好课堂教学。
3.1 讲好绪论课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讲好第一节绪论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具体讲清楚医学心理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们知道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了解医学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史,弄清医学心理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讲授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意义时,一定要通过大量生动的临实,阐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落后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优越,从而清晰地为学生勾勒出医学心理学知识体系的整个框架,激发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学心理学确实应当学好,并能有所作为;另外,教师应在课前注意自己仪表的整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个人光彩的一面。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后来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2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定要讲深讲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这些理论是指导心理病因学、心理诊断学、心理治疗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分支领域实践的基础理论,如果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可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应给以足够的教学时数,一定要讲深讲透。
3.3 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
医学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十分抽象,甚至难懂,例如,情绪、思维、意志、认知、人格、记忆、潜意识、心理应激……,所以,能否生动通俗地解释抽象概念,常常成为检验医学心理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标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抽象来自于具体形象的概括,理解抽象概念的最简捷的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在讲解记忆时,用“记忆、记忆,是有记有忆,只记不忆就象过眼云烟、耳边吹风,而光忆无记则是枯井打水,最后都是一场空”来比喻,从而加强了学生对记忆的两个基本过程的理解。
3.4 正常心理现象与异常心理现象对比讲解
在讲解医学心理学基础部分时(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始终坚持正常心理活动规律和异常心理现象对比讲授的原则,通过异常心理现象知识的补充性讲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正常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普通心理学的兴趣。例如,讲授感知觉的规律后,对比讲授感知异常的表现;讲授记忆的规律之后,对比讲授记忆的异常;讲授思维的活动规律之后,对比讲授思维障碍的表现……。
3.5 结合具体操作来增加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对心理测量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理论较多且难以理解,笔者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量表在课堂上实际测量,让学生为自己计分,并进一步处理和解释结果,结合操作过程来说明影响心理测量的因素,再结合量表的结构和内容来进行信度、效度和项目分析等的教学,收到极好的效果。
3.6 广泛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