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

第1篇: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关键词】正畸治疗;依从性;心理特点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4-3660-02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口腔正畸患者逐年增加,正畸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畸治疗是医师与患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不能单方面而定[1],正畸患者能否积极配合并遵从医生的医嘱,与正畸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由于正畸患者的年龄、心理特点、生活经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临床依从性差异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疗效果。何为依从性,1979年Haynes等[2]将依从性定义为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或可以理解为患者对医生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口腔科2005~2008年已结束的正畸患者301例,其中男121例,女180例,年龄4~35岁,平均16.7岁。依据年龄分为儿童组82例(年龄4~10岁,平均6.7岁),成人组87例(年龄18~35岁,平均23.6岁),青少年组132例(年龄11~18岁,平均13.2岁)。

1.2 方法:结合问卷询问及临床病例的记录进行评估[3]。

1.2.1 问卷调查包括:(1)正畸意愿:A.自己,B.家长或其他人。(2)医患交流:A.交流,B.很少或几乎没有。(3)正畸效果与期望值:A.较满意,B.无所谓。(4)正畸中有无中断治疗2个月以上者:A.否,B.有。青少年组另加,(1)学习成绩:A.好,B.一般。(2)班级担任职务:A.有,B.否。(3)与同学相处:A.好,B.一般。(4)家长敦促:A.有,B.否。

1.2.2 量化依从性具体体现在临床病例记录上,包括:⑴按预约时间复诊:A.通常准时,B.间断或有空才来。⑵口腔卫生宣教:A.偶而,B.经常。⑶矫治装置脱落:A.偶尔,B.经常。⑷口外装置(口外弓、橡皮圈)等配合使用:A.配合,B.偶尔配合。⑸疗程有无明显延长:A.无,B.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患者是决定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患者主观愿望对医生矫治方案的制订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医生充分询问患者的主诉,与患者作充分的交流, 只有患者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出矫治要求时,医生才能正式接诊。医生在初诊时就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 取得患者信任,将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使患者理解并接受医生的意见,主动与医生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2 个性特征、心理特点是影响依从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3.2.1 儿童组患者年龄小,理解能力与自我表述能力差,有不同程度恐惧感,对家庭依赖性强,不愿接受治疗甚至拒绝治疗,经条件反射使患者回避治疗操作,形成操作性回避反应。本研究对有明显依赖感的患者, 医师与患者父母多作沟通、交流,让患者从心理上增强对医师的信任度;对不合作患者,医师不应焦急烦躁,因为患者有转为合作的可能性;多做示范,多做鼓励,操作轻快,让患者明白一切都是为他好,这样多数患者心情愉快,配合治疗,量化依从性达89%,治疗效果明显。

3.2.2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正畸治疗对象大多为青少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耐力,又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变化的特殊期,特别是绝大多数该类患者是按家长要求就医治疗的,对治疗存在害怕、疼痛、怕被同学嘲笑等情况,这些是影响青少年患者正畸治疗过程及效果的主要原因。牙颌畸形对患者心理影响的程度并非与畸形本身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而主要取决于患者及他人对畸形的主观看法。因此要求医师应及时掌握该类患者心理特点, 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一定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不同的阶段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询问和解释,给患者(包括家长)以鼓励,使患者感觉正畸医师就在身边;使初诊青少年患者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对复诊阶段患者,对其治疗效果给以充分肯定,从而对整个治疗自始至终充满信心。为确保患者坚持执行方案,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能配合正畸医师去克服各种在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患者主动与医师交流, 医师给以详细地解释,使患者觉得医师在重视自己,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治疗开始后,每隔3个月让患者对自己现状与原始模型做比较, 也可让患者本人对照原始模型或照片比较矫治中的变化,使患者对自己的矫治过程和疗效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适时对患者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对整个治疗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2.3 青少年正畸常出于家长意愿,而成人则不同。由于职业、社会活动等原因,成人矫治的目的非常明确,只要正畸医师把矫治方法、步骤、疗效预测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能够得到成人患者的积极配合,他们对医嘱的依从性较青少年强[4],能按要求复诊,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主动地配合治疗,这种有利的心理因素常会导致矫治疗程比预期的要短。但是成年人正畸动机和治疗心态较儿童更为复杂,对周围人的评价更敏感。治疗结果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也更突出,因此,在治疗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其治疗的动机,注意治疗前的心理观察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工作,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则尽量劝其先进行心理辅导。

3.3 提高依从性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从美国的Angel医师于1928年发明方丝弓矫治器以来,近代口腔正畸学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矫治器虽可以精确地移动牙齿,但是当矫治器戴入口内后就改变了口腔内环境,尤其是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环境[5]。正畸治疗中多数患者容易忽视自身的口腔卫生,这可能会导致釉质脱矿和牙周组织损害,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明确口腔卫生不良的危害,并教会患者如何在矫治中及时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健康。

参考文献:

[1] 赵西巨. 知情同意要素构成与过程优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13.

[2] Haynes RB,Sackett DL,Taykir W. Comp liance in Health care [M].Baltimore:John Hopkins Press,1998.18.

[3] 刘红彦,李惠山,贾 凯,等.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合作行为问卷的编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2:141.

[4] 肖立伟,陈扬熙,白 丁,等.成人与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锁槽脱落的比较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233.

第2篇: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1.滨州医学院口腔学院,山东烟台 264000; 2.烟台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 牙周病现已成为口腔多发病,成人正畸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因此牙周病学和口腔正畸学目前已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正畸治疗对于促进牙周组织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成为某些牙周病治疗必要的辅助手段。该文就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作用和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特点进行综述,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关键词 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189-03

[作者简介] 邵珊珊(1985.8-),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以及拔牙病例前牙转矩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牙周健康与口腔健康。我国是牙周病的高发国家,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牙周病的流行状况不容乐观,并且已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1]。对于成人牙周病的治疗,需要制定一套有序、完善、多学科相结合的系统性治疗计划,其中正畸治疗占有重要地位。正畸治疗可以为成人牙周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促进其牙周组织的健康和修复并恢复美观与功能。该文就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作用和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特点做一综述。

1 成人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牙槽骨的变化

儿童与青少年的牙周组织是处在增殖期,而成人牙周组织却具有增龄性的变化即牙槽骨的丧失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有研究表明[2],32岁之前牙槽骨高度的增龄性变化非常小,但是从33~45岁开始每年大约有0.2 mm牙槽骨丧失量。流行病学的研究也发现[3],牙周组织附着丧失及牙根吸收的程度与年龄因素之间密切相关,牙龈炎和牙周炎是牙周病患者的主要口腔表现,其严重程度将直接反映牙周组织的病损情况。

正畸治疗对于牙槽骨影响如何呢?Arun的研究表明正畸矫治过程中对牙周健康的牙齿施加矫治力时,牙槽骨仅会有少量的吸收(<1 mm),无明显临床意义;当牙周病处于活动期时,正畸治疗会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进一步丧失,而处于稳定期时,即使是严重的牙周病患者仍可以进行正畸治疗;系统的正畸矫治既可以改善牙齿的美观与功能,又能有助于保留这些牙齿,使其免于脱落的风险[4]。同时Garat等人也指出正畸治疗可使牙槽骨高度增加,改善骨骼质量[5]。国内学者提出牙周炎已经得到控制的牙齿在施加生物限度之内的矫治力时不仅不会引起和加重牙槽骨的吸收,甚至还可改善病情[6]。

以上文献报道中关于成人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牙槽骨的变化提示我们正畸临床医师在对牙周病患者进行矫治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在矫治方案的制定上,应尽量减小牙齿的移动量,以减少继发性的牙槽骨吸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运用轻力与间歇力,适当延长复诊周期,为牙槽骨的改建提供时间。

2 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目标及矫治器的选择

医学已逐渐形成多学科相结合的人文发展模式,社会心理因素在成人正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成人由于生物适应性下降,成人正畸治疗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7]。从正畸治疗学的角度,成年患者根据口内条件可分为:牙周及牙列均基本健康的成年患者和已患有严重牙周病且失牙的非健康完整牙列的成年患者;一般前者年龄较轻,治疗的目标主要考虑其美观需求,矫治方案的设计可类似于恒牙列初期的青少年,但后者的治疗目的往往以控制颞下颌关节病、牙周病及修复治疗为主,对口颌系统的功能考虑优先;此外,全身疾病的发现与控制,尤其是心理因素的治疗,都应在成年人的正畸矫治目标之中[8]。所以对于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应考虑“个体化”的矫治目标而不能“标准化”和“理想化”,还应注重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成人牙周病患者的患牙牙槽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收,牙周支持组织的高度降低,阻力中心较正常牙齿向根方移动,所以矫治加力应轻柔,对有牙槽骨丧失的成人患者,矫治时应尽量整体移动牙齿[9]。固定矫治器能较好地控制牙齿的位置,防止支抗牙倾斜,并可提供符合条件的矫治力,具有复诊间隔时间长、效果好的优点,是牙周病正畸治疗的首选方法[10]。现在已有学者报道无托槽隐形矫治适用于中、重度牙周病所致的前牙间隙患者的正畸治疗[11]。因此成人牙周病患者矫治器的选择并不局限于固定矫治器,而是应该从患者的实际条件出发,因患者的自身需求和口内的具体条件而异,选择最为适宜的矫治器。

3 调合对于治疗的必要性

大多数牙周病正畸患者不仅是由菌斑和细菌附着引起的牙周组织破坏,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咬合干扰,甚至紧咬牙、夜磨牙等不良习惯。创伤性咬合是牙周病的重要促进因素,故在控制炎症治疗的同时,应进行合的调整。

调合是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在于去除牙周病的创伤性咬合,这对于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改善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学者不主张进行正畸前调合,因为咬合关系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会有所改变[12]。但是正畸治疗牙周病过程中的调合是必要的,而且应少量、分期进行,并贯穿于整个矫治过程中;去除前牙的合创伤,可恢复其自然与美观;后牙调合去除合创伤,则有利于合关系的稳定[13]。

4 强调口腔卫生维护的重要性

成人牙周病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口腔卫生,控制菌斑对于牙周炎患者十分重要。矫治器的各种附件(托槽、带环、弓丝、结扎丝和其他装置)的存在可妨碍口腔卫生清洁,易引起食物滞留,形成菌斑、牙石,导致牙龈炎和牙周炎发生,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附件本身亦可能触及牙龈缘形成机械刺激,随着矫治时间延长,形成对牙周组织的慢性损伤[14]。因此矫治器的选择应尽量简单以减少对口腔卫生的影响,同时在在粘接托槽时注意去除牙面多余的粘接剂以免影响局部清洁。

正畸医生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十分慎重,各种矫治器放置后,需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Naranjo通过对微生物学检测研究发现在口腔卫生良好的患者中,各种正畸矫治器的放置不会引起显著的牙周组织的损害以及牙周状况的恶化[15]。所以在成人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医生应与牙周医生密切合作对患者牙周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口腔卫生的维护情况和牙周组织的病损程度牙来决定洁牙的频率及方式。

5 注意保持时间和保持的方法,避免错合畸形复发

正畸治疗的目标之一便是保持矫治效果的稳定。牙周病患者矫治结束后牙齿尚存在一定松动度,与牙周组织健康的正畸治疗患者相比更容易出现复发,所以矫冶以后的固定与保持至关重要[16]。成年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正畸治疗后进行修复所需时间比通常的错合畸形矫治者更长,于是保持时间也相应地延长;由于牙周病患者其牙周组织的特殊性,导致了其正畸治疗后的保持不同于其他正畸患者,且正畸矫治结束后必须坚持定期作牙周维护,尽量确保正畸治疗后牙周组织维持在良好的稳定的状态[17-18]。

考虑到成人牙周病患者复杂的口腔环境,正畸矫治结束后的保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严重的牙周病患者矫治结束后有时需长期戴用牙周夹板对松动的牙齿进行固定[19];牙弓夹板式固定保持器可用于牙周病前牙漂移正畸治疗患牙的保持, 既可使松动患牙得以固定,又能保证矫治后效果[20]。任妹丽等的研究表明常规的正畸保持器不能根本改变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病理基础,单纯的哈氏保持器也不能很好地维持牙周病患者的矫治结果,牙周夹板、义齿修复或舌侧固定保持等辅助措施仍然是避免复发的有效手段[21]。也有学者认为牙周病患牙正畸矫治后行牙槽嵴上纤维切断术(CSF),在进行切牙压低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维持牙槽嵴的高度.还可增加正畸矫治后的稳定性[22]。部分牙周病患者矫治后甚至需要终生保持,否则仍有可能复发[23]。

综上,正畸治疗可恢复牙周病患者牙齿的正常排列并建立良好的咬合,促进牙周组织的健康与修复,防止牙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但是主动正畸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治疗的结束,治疗后的固定和保持同样值得牙周病观者和正畸临床医师的重视。

6 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会有牙周及牙龈结缔组织基质的改建,合理的正畸治疗方法和恰当的治疗时机对牙周组织的健康具有促进作用。Inocencio的研究显示对具有牙齿移位、伸长、倾斜等牙周受累症状的病人,正畸治疗有助于消除病因,并且是改善局部因素、促进牙周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24]。Chambrone提出牙齿的严重深覆合、唇向错位以及咬合不平衡使得产生咬合创伤的可能性增大,同时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使患牙因无法承受正常的咬合力而发生漂移,但是正畸治疗可以使患牙重新回到正常位置承受原有的咬合力[25]。也有学者研究表明正畸治疗可使唇向移位的前牙恢复正常的唇舌向倾斜度,促使牙齿恢复正常的邻接关系,从而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及前牙区的美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6]。

正畸对成人牙周病患者的治疗可以分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在治疗后,可以减少咬合创伤,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另一方面是在矫治过程中矫治器的不良刺激、非生理性牙齿移动等对于牙周病的控制来说又是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除了要进行牙周组织的炎症控制以外,还应注意调整矫治力,其目的是防止牙齿出现松动度过大以及降低牙根吸收的风险,当牙齿松动度增加时注意采取适当措施如减轻矫治力、去除龈下菌斑等[27]。对于成人牙周病的治疗来讲应充分发挥其有利的方面,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综上所述,牙周病不是正畸治疗的禁忌症,但是对于成年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时机是在牙周病静止期、牙周炎得到控制时,才可以进行正畸治疗。因此,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必须与牙周专科医生配合治疗。牙周治疗后牙周病损的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故对中、重度的牙周炎患者,一般应观察3~6个月进行风险评估后,再酌情进行正畸治疗。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与相关科室的医生共同会诊,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相信成人牙周病患者在正畸矫治中只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定期进行牙周检查与治疗,正畸医师在治疗过程中认识到成人牙周病患者治疗的特殊性,正畸治疗不但能够实现其美观需要,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牙周组织的健康与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勤涛.我国牙周病防治形势与思考[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7):387-389.

[2] 高清平,张素银,翦新春, 等.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37 (4):294- 296.

[3] 曹采芳.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6—233.

[4] Arun T,Sayinsu K,Nalbantgil D.Orthodontic Approach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Periodontal Diseas[J].World J Orthod,2005,6(3):275-280.

[5] Garat JA,Gordillo ME,Ubios AM.Bone response to different strength orthodontic forces in animals with periodontitis[J].J Periodontal Res,2005,40(6):441-445.

[6] 王威,刘郁,王邦康.成年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7,l5(2):106-108.

[7] 庞兰,杨四维心理因素与成人正畸治疗的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1):116-119.

[8] Re S,Corrente G,Abundo R.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periodontally compromised patients: 12-year report[J].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2000,20(1):31-39.

[9] 陈文静.正畸治疗与牙周病的关系[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2):86-88.

[10] Feng X,Oba T,Oba Y,et al.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improved functional and esthetic results in a periodontally compromised adult patient[J].Angle Orthod,2005,75(6):1061—1070.

[11] 袁东辉,吴彦伟,李立国.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牙周病致前牙间隙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6):660-663.

[12] 厉松,周洁珉,任超超.成人正畸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挑战[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6):549-551.

[13] 招顺秀,李业荣,许碧晖.错合畸形伴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8):22-24.

[14] 朱辛奕.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3):438-440.

[15] Naranjo AA,Trivino ML,Jaramillo A,et al.Changes in the subgingival microbiota and periodontal parameters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bracket placement[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6,130(3):17-22.

[16] Deepa D, Mehta DS, Puri VK, et al. Combined periodontic-orthodontic endodontic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ly compromised tooth[J]. J Indian Soc Periodontol,2010,14:139-43.

[17] Bollen AM.Effects of malocclusions and orthodontics on periodontal health: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2008,72(8):912-918.

[18] Fukunaga T,Kuroda H,Takano-Yamamoto.Skeletal anchorage for orthodontic correction of maxillary protrusion with adult periodontitis[J].Angle Orthod,2006,76(1):148-155.

[19] 满云娜,何惠宇.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1):41-44.

[20] 谭进,郭波.牙周病前牙漂移正畸治疗后临时固定夹板的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2,23(8):859.

[21] 任妹丽,许跃.牙周病前牙漂移正畸治疗的保持与复发[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9,6(3): 51-53..

[22] Kasaj A,Wehrbein H,Gortan-Kasaj A,et al.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ly compromised malpositioned anterior teeth:a case report[J].Cases Journal,2009(2):8568.

[23] Glass RL,Loftus ER,Kapur KK,et al.Analyses of Components of Periodontal Disease[J].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1973,52(6):1238-1244.

[24] Inocencio F,Sandhu HS.Interdental papilla reconstruction combining periodontal and orthodontic therapy in adult periodontal patients:a case report[J].J Can Dent Assoc,2008,74(6):531-535.

[25] Chambrone L,Sukekava F, Araujo MG,et al.Root-coverage procedur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ized recession-type defects:a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J].Periodontol,2010,81(4):452–478.

[26] Tavares CA,Allgayer S,Calvete Eda S,et al.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periodontal disease:11-year follow-up[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3,144(3):455-465.

第3篇: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牙齿对于人体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咀嚼、辅助语言发音、面部驻容功等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牙齿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进行口腔修复是对牙列及牙体的缺损以及缺失的常用治疗手段。在进行口腔修复前,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及患者治疗后健康恢复情况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对12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需行口腔修复;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功能不全者;排除患有合并精神认知障碍者;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16~79岁,平均(52.7±4.24)岁;依照患者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16~41岁组(25);41~56岁组(35);56~79岁组(60)。除年龄外,三M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通过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详细问卷包含:其一,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与生活习惯;其二,知情同意书;其三,口腔卫生情况调查表。

1.2.2 口腔检查 使用一次性口镜和镊子等工具进行临床检查。详细包含:牙齿有无折裂、缺失或龋坏等;有无义齿修复、牙齿填充及其他修复体等;评估造成牙齿缺失的原因,例如牙周病、龋坏、正畸治疗、先天性缺失或外伤等;查看、评价残余牙的松动程度。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120例病患调查结果,并进行综合性总结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检验,(P

2.结果

120患者统计资料比较情况详见表1,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6~79岁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

3.讨论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随着人们对口腔问题的不断关注以及对口腔卫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口腔健康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1]。本次研究对12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各个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患口腔疾病的风险。且口腔健康问题在老年患者就诊比率中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牙齿咀嚼和美观功能,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口腔健康问题均可以得到一定水平的缓解与好转。

从本组120例患者中,统计问卷调查以及口腔检查我们可以发现,口腔健康问题在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并且,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6~79岁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本次研究认为,随着年龄不断的加大,牙齿功能呈逐渐下降趋势,加上不够重视口腔卫生,导致口腔健康及功能水平下降。并且,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口腔护理习惯是引起口腔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2-3]。因此,应该加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龋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护牙意识,对预防以及降低口腔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冬梅,张倩,郭建徕,等.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主观评价-250例调查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3):161-164.

第4篇: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1.1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的护理服务我院口腔保健门诊2006年成立,2012年始在原实行预约-接诊-诊治配合-健康教育-电话回访的无缝隙护理工作模式基础上导入了客户关系管理。重新确立护理各岗位职责、前台客服职责、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培训课程、服务项目等,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补充和优化。设立了前台客户服务专员岗位,主要负责迎送、登记、分诊、引导、收银,并为患者提供茶水和咨询服务;责任护士负责四手操作配合、客户回访、健康宣教、预约服务、客户资料管理等。具体如下:①建立客户电子健康档案。护理人员和客服专员通过患者体检、保健、治疗等为每例就诊患者或注册的客户建立个人账户及电子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病史、需求等,包含各类医疗记录和就诊、服务记录。②多渠道多途径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于初诊患者,客户专员完整正确地填写所有信息,医生口腔诊断检查后给每例患者制定治疗计划和初步的诊治;对复诊患者,系统自动提示历次就诊的时间、疾病及处置情况;当重要患者出现时,系统也自动提示该患者的信息,提醒注意;候诊期间,和责任护士通过实物模拟、宣传册和图片等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患者关心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疗信息,如拔牙后出血、疼痛、饮食、修复问题,修复后的疼痛不适和修复体的维护问题,治疗后的复诊问题等;客服专员依据系统预先设置的条件及时间,采取电话、发短信、群发邮件方式,对患者进行就诊提醒及随访提醒等。在节日、生日或者其他纪念日中通过短信与电话与客户进行情感交流,为指定客户进行寄发院报、院刊、检验结果、检查报告单或医院宣传单等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③识别客户建立特需客户档案系统,实施客户细分化管理。基于丰富、详细的客户相关信息,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每个月进行集中查阅进行身份管理、分层管理,并建立客户档案。科室主任通过对客户就诊时状况、就诊专科、诊断结果、治疗情况的分类分析、跟进治疗方案,评价并获得不同类型患者的需求,形成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的客户群。如需要适时治疗或后续治疗(比如正畸、修复、种植)服务的客户群,督查客服专员对客户群适时给予治疗提醒和关注,会使这部分潜在的客户变成医院患者资源。④分析客户,随访服务。医院开展电话随访工作,是院中服务向院后服务的延伸,可为患者提供温馨、感动服务[3]。系统对需进行随访的患者进行提示,护士对每次随访情况进行记录;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电话、E-mail、外寄信件等方式调查了解患者对门诊工作、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科室每个月召开例会进行通报、跟踪和整改,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我院建立电话随访系统,有针对性地对随访护士随访前、随访中、随访后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性化、标准化、流程化、表格化管理,以提高随访质量。

1.2评价方法①门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由护理部设计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前台接诊、护士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健康指导等7个项目。分别调查实施前(2011年1~12月)、后(2012年1~12月)各124例患者。②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由护理部设计的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长的管理能力、护士业务能力、服务态度等5个项目,分别以实施前(102次)后(110次)各1年发放的调查表进行统计评价。③护理质量。由护理部每季度、门诊部每个月按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分别以实施前后的全年均分进行评价。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的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2.2导入客户关系管理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3讨论

3.1践行患者关怀的理念提供全新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设立客服专员后,从患者进入候诊厅开始主动即起立热情询问,指导患者挂号和填写病历等,为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患者进行沟通达到医护完美配合。责任护士开诊前详细阅读客户资料及就诊记录、患者到达诊室前准备好所有诊疗用品。当引领患者进入诊室后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医生和自己,按流程规范服务接待患者。当患者坐在牙椅上时,倾听患者诉说病情,通过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给予适当的安抚,并对患者充分讲解治疗的过程、所需时间和费用,语气温和,耐心。治疗过程中适当地安抚和鼓励,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不适,并对患者的每次配合予以肯定和鼓励。最后在治疗完成后,护士就相关问题和注意事项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比较详尽的了解,提供了全新的就医体验。表1结果显示,导入客户关系管理护理服务实施后,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

3.2重视服务理念的灌输,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口腔保健门诊患者就诊的特点为操作治疗时间长、复诊次数多、候诊时间长等,前台客服专员开展了分时预约工作,由于按计划对患者进行预约就诊,患者无需排队,减少了等候就诊时间,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挂号大厅及候诊区拥堵的状况,缓解了门诊人流压力,提高了医疗就诊质量[5],从而使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

第5篇: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范文

关键词 口腔修复 和谐 医患关系

口腔疾病如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牙周疾患、颌面外伤等发病率高,约80%的人一生中会接受口腔修复治疗。作者从事口腔修复工作20年,深刻体会到医患关系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谐医患关系能使医生在患者理解、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大胆工作,患者也能在愉快的口腔修复过程中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不良的医患关系会严重防碍正常医疗活动的进行,一方面挫伤医生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损害广大患者切身利益。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最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急需加以解决。

口腔修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

(1)社会因素:

①政策因素: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医疗机构从原来的公益化运营模式转变为企业化运营,国家投入不能满足当前医疗发展需要,医院、医生必然在医疗工作中追求经济效益。口腔修复治疗是全自费医疗项目,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均未涉及,患者常将理想修复与所需较高治疗费用之间的矛盾转移到直接接诊的医生——医疗活动具体实施人身上,造成医患矛盾。

②法律因素:中国随着市场化进程推进已经进入了法制社会,但目前法律还不完善,《职业医师法》中对医师合法权益保护提及非常少,大量篇幅论及医师义务及责任。《职业医师法》中第21条阐明了医师权利,第22条阐明了医师义务,第23条至第29条阐明了医师执业中应遵守的义务,医师权利与义务严重失衡,关于患者就医义务未涉及,医生在工作中普遍存在不安全感。因此,在医疗活动中医生选择性地规避风险,本能地采用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临床上,很多患者同一口腔问题却因价格、时间、心理等各种原因多次、多处反复就医,加重了医生的工作量,日久伤心,医生接诊时会分析判定患者接受医疗可能性,对一些只问不治的患者采取推委态度或简单的处理方式,患者就诊时医生详尽检查、诊断为其制定了包括牙体牙髓牙周治疗、拔牙及颌面部手术、种植、正畸、最终修复体等全面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不接受治疗计划,但会带走病历,医生的知识产权不能有效保护,严重伤害了医生工作热情。更有甚者,部分患者强迫医生按照自己或陪患的想法治疗,部分医生接受,部分医生拒绝,无论何种方式都伤害了医生的尊严、医学的严肃,同时患者也延误了诊治,不良的医疗效果对医患双方均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可避免的引起医患矛盾。

③媒体因素:部分媒体在利益驱使下,背离了自己宏扬社会主旋律的使命,对医疗活动中的个别事件过分渲染,刻意炒作,强调患者的弱势群体地位,甚至把不具备行医资格的人行骗的行为也归结到医生的普遍行为。患者就诊时常以怀疑、敌对的情绪对待接诊医生,就诊后达不到理想口腔修复效果就吵闹,甚至将医生医院告上法庭。

(2)医方因素:

①医疗环境差,导诊不利,候诊时间长,手续繁琐,就医困难,导致患者未就医就已经有怨气。

②医生职业操守差,服务意识低,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过度修复,费用超出患者经济承受能力。

③医疗机构管理不善,医护之间、医技之间、修复医生和前期治疗医生之间缺乏合作,导致患者反复转诊或重复治疗,人为增加患者就诊次数,延长修复时间,甚至前期治疗或修复影响后续修复,从而产生医患矛盾。

④医生对患者口腔状况和要求了解不充分,没有掌握好适应证,修复设计不正确,修复前口腔准备不标准,印模模型产生误差,诸多原因技术不过关最终都可导致患者修复失败。

⑤后台医技人员缺乏道德责任感和专业水准,修复体制作与设计出现偏擦,材料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修复效果不能令患者满意。

⑥医护人员未详尽告知患者修复体使用方法、清洁方法、注意事项、使用寿命等,修复体戴用后短期损坏,严重者甚至造成患者口腔组织损伤。

⑦医生临床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只见口腔,忽视了患者年龄、性格特点、职业要求、心理条件等可能严重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

(3)患方因素:

①患者对医生不信任,医患本来应该是战友关系共同面对疾病,但由于患者现实生活中承担了医疗费用,部分患者产生购买意识,认为医疗服务是自己购买的商品,从而把医患关系当成买卖关系,不尊重医学,更不尊重医生,强占了医疗活动中的主动地位,不顾自己医疗知识匮乏,提出无理要求,干扰修复治疗。

②修复患者经常有较长的口腔治疗史,一些患者对不良的就医记忆、不良的治疗和修复、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费用等不满情绪极易在修复治疗中爆发,另一些患者不能客观认识到现阶段自身口腔条件的特殊性,盲目攀比以前或他人的修复效果,不认同自己修复效果。

③修复患者中患有先天性口腔疾病、严重外伤、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以及种植修复、美容修复患者,承受能力差,对修复效果期望值过高,当实际医疗效果与期望产生偏差时容易产生医患纠纷。

④部分修复患者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偏执、抑郁、多疑等性格严重影响医患间沟通。

⑤患者隐瞒病史,不遵医嘱,不当使用、清洁、自行修理改动修复体,造成修复体损坏或口腔组织损伤,归咎于医生。

口腔修复工作中和谐医患关系建立

(1)宏观上:

①积极推动和健全我国医学法律建设,明确医患双方权利及义务,使医疗活动在法律保护下顺利进行。

②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缓解医院运行资金压力,降低医生工作强度,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③倡导全体医务工作者积极参加、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宣传医学知识,定期义诊,支援基层,宏扬医务工作者扶危济困、治病救人光辉形象。

(2)微观上:

①医疗机构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创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医务人员文明、和蔼、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地工作。

②建立导诊便捷、首诊负责、转诊协作制度。患者可以通过来院、电话、网络等方式约诊、择诊,第一位接诊医生严格追循口腔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制订完善治疗修复计划,帮助患者顺利医疗。

③口腔修复接诊医生应重视治疗前医患沟通,简单掌握一定的心理评估方法,对疑似心理疾病的患者最好请心理医生会诊,先心理疏导治疗再行口腔修复治疗。

④医生要充分认识到修复治疗是为病人服务,系统全面地采集患者的口腔状况、现病史,结合患者自然状况、职业特点、对美观要求、经济收入等制定口腔修复治疗计划,尊重患者知情权,不隐瞒、误导、夸大病情,在诊断主述疾病同时诊断非主述性疾病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既要防病治病,又不惟利是图过度医疗。

⑤口腔修复方法多,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优缺点,不同方法费用相差悬殊,医生不要过分推荐价格昂贵的修复体,欢迎患者量力而行自由选择口腔修复方法和材料,必要时利用图片、相似的实物加以介绍,真诚地提供修复治疗方案供患者选择,并且如实告诉患者修复体使用寿命、舒适度、美观程度、咀嚼效率等情况,最终医患双方共同敲定修复方法,医生在病历上记录修复前所需治疗项目、修复时机、修复体名称和材料、费用、就诊次数及时间等,患者签字同意,并互留联系方式以便沟通。

⑥医生在患者口腔实际操作前应交代具体操作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让患者理解和配合,采用无痛技术和四手操作,动作轻柔、准确,保存保护口腔软硬组织健康,注意观察患者反映,如发现患者有不适表情或举左手示意,应立即停止操作防止意外发生。口腔内牙体预备和制取印模要满足临床要求,同时采取临时冠桥等方法保护口腔组织。如果是前牙修复患者一定要注意美观问题。

⑦临床医生要选择管理优良、技术过硬、信誉好的义齿加工厂合作。医生应完整填写修复体制作单,提供给技工优质模型和全面的修复体加工信息。技工要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修复体制作工艺复杂,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质检,确保最终完成合格修复体。万一出现误差技工、医生、患者之间要及时沟通,相互体谅。

⑧医生为患者试戴修复体前应再次检查修复体质量,确认修复体合格后为患者试戴修复体,检查就位、咬合、邻接、美观、舒适等方面,及时征求患者对修复体意见做出解释和调改,直至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

⑨医护人员向患者交代修复体使用方法、清洁方法、注意事项、需及时复诊情况,并记录在病历上,嘱患者遵守。

小 结

口腔修复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医患关系是影响口腔修复治疗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医生、技工及护士高超技术高尚品德,还需要患者理解和配合。医患间常做换位思考,真诚相见,多交流,善沟通,一定能化解医患矛盾避免医患纠纷,创造出和谐的口腔修复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