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经济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防洪工程;有效性;经济性
自古以来,我国多以农业大国自居,以往的防洪重心更多是放在农业、农村。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率已从1978 年的 17.9%提高到 2006 年的 43.9%,大量的人口和财富聚集到城市中来。[1]城市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安全都受到洪水的威胁。因此,城市防洪非常重要。然而,我国目前城市防洪体系还比较薄弱,防洪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甚至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很低。城市在防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率低下,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差,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有效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分析,来探讨我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正确途径。
1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城市防洪工程是指为抵御和减轻洪水灾害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的系统。为了保证城市的防洪安全,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防洪系统。但是与农村的防洪工程不同,城市的防洪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建设的艰巨性。
1.1 城市防洪体系保护区域相对较小且集中
城市通常都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重要的部门和基础设施以及大的厂矿企业都设置于市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城市人口集中,财富积聚,其保护区域相对较小也很集中。虽然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相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其所占面积仍然相对较小。所以城市防洪体系可以集中,这为城市防洪的分区防护提供了可能。对于城市核心区域保持最高的防洪标准,而对非核心区域可以采取稍低一点的防洪标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1.2 城市防洪存在二元结构与多头管理现象
中国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分为防洪、排涝两部分。两者本应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但多数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都普遍存在着“二元结构”现象,即城市范围河道归水利部门管辖,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有的还归属城建部门,城市范围地表水排放归市政部门的管辖。这样混乱且职责不明确的管理系统,很容易使城市的河道管理和排涝对接出现问题。结果就是城市内部防洪排涝设施的日常维护、多头管理现象也比较突出,经济效应差。
2 完善管理,增强工程有效性
针对城市防洪工程面临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增强系统管理的有效性是第一位的。要把城市防洪工程作为一个区域的管理系统,从多个角度完善,增强系统的整合力。
2.1 人员管理
制定城市防洪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技术操作流程,使城防工程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有了规范化的运行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技术操作流程作保障,就不至于在人员岗位变动的情况下出现管理脱节的问题,安全也就有了保障。同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对自动化、液压和高压控制方面专业人才的引进。现代化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自动化程度很高,作为一种对专业和技术要求特别高的系统,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控制和维护。另外,还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监测技能、测量仪器、法律法规及各种相关工程事故处理方法培训,以提高单位人员素质及应对危机的能力。
2.2 上下级管理
在城市防洪工程管理系统中,应该加强与上下游部门的合作,特别是对防洪工程运行有影响的,如大坝、水库、电站等,必要时由水利主管部门统一调度,保证工程的安全。要科学地明确防洪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治理的主体单位,城市防洪工程要避免水利、 建设、城建等相关部门都在管, 都管不好的现状。小型水库按分级管理的要求,按水库等级明确主体,统一工程管理和工程施工管理,减少“有利益都上、有困难都让、有问题都躲”的尴尬局面。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整合各方面力量、资金和资源, 把防洪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2]
2.3 工程运行管理评价
最后,在城市防洪工程完建的日常工作中,建议管理单位自己或上级单位组织人员对城市防洪工程运行、维修、养护和监测等内容进行评价。主要复核工程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是否落实,对出现问题的地段是否及时处理,工程监测记录是否完全等,针对工程管理上的不足提出意见、建议,以提高城市防洪工程的实际运行水平。
3 重视效益,提高工程经济性
防洪的目的,就是要求用一定的工程措施防止或减少洪,其减少的灾害损失就是防洪工程效益。衡量城市防洪工程的经济性,就应该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来测度。
3.1 工程的投入成本
城市防洪工程的投资主要是指主体工程、附属工程、配套工程、移民安置及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所需的投资。分洪滞洪工程淹没耕地和迁移居民,如果若干年才遇到一次,且持续时间不长,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可不列入基建投资。
城市防洪工程的年运行费主要包括工程实施后每年需负担的岁维修费、大修费、防汛费等。一般岁维修费率为0.5%~1.0%,大修费率为0.3%~0.5%。防汛费是防洪工程的一项特有费用,与防洪水位、工程标准、防汛措施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随着防洪标准的提高而减少。[3]
3.2 工程的经济收益
由于防洪工程这种大型的、具有社会效益的公共品特性,很难用一些指标来衡量其收益。在此笔者提出,借用经济学的机会成本概念,用防洪工程保护辖区内人口数量、财产等机会成本来衡量其经济收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固定资产都集中到城市,而且人口密集,一旦城市防洪体系失守,将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笔者建议用统计局对城市防洪工程辖区内的经济统计指标作为机会成本,来衡量该防洪工程的经济收益。
4 实例分析和比较研究
针对当前城市扩张性用地和城市防洪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除了一些普遍性的防洪策略和防洪措施,水利部门还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环境和要求,以高效的战略指导实施不同的战术操作,从而确保防洪工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下面从以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广西、河北和山东等省份,用实例进行比较探究,摸索出面对洪水威胁的环境,城市完全可以生存发展的新思路。
4.1 广西沿江城市防洪工程改革与探究
广西地处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斜坡地带,是一周高中低的盆地,因暴雨引发的洪水从高原地带直泻平原盆地后,极易壅积于低平的盆地或谷地,浸上城市所在沿河阶地形成灾害。[4]进入20世纪后,新的城市规模逐渐兴起,旧区中原先起防洪作用的城墙、壕沟被清除后,沿江筑堤成为最主要的防洪手段,来保证城市的安全。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建和一段时间的无序发展,广西沿江城市在洪水期间即使堤防挡住外江洪水,内涝问题还是会出现。而且,城市土地的不合理使用,加上及时有效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及相关非工程防洪措施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工程防洪措施所起到的保护作用。
城市综合防洪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还是加快城市内工程性防洪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城市内防洪工程设施的配备和防洪措施的完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4.1.1 市区内河道治理。首先应确保市区内主河道和支流两侧的清障力度,拆除和清理阻碍物,留出足够的泄洪通道和滞洪库容。其次是逐步挖掉城区河道中不必要的洲滩和礁石,以拓宽局部河道,从而避免这些地段在洪水期间,形成阻碍行洪的瓶颈。
4.1.2 合理制定排涝标准,坚固排涝设施。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市区中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面积大量增加,地表径流峰值也不断增大;加上排涝设施配备不够完善和缜密,城区内支流滞洪库容又在减少,很容易导致涝水无法及时抽排而内涝的尴尬现象。因此,排涝设施的配套和完善,是排涝工作的先期必要准备。
4.1.3 注重生态效益,贯彻可持续发展。城市水利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科学管理的水利建设基础上,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是城市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是指以现代的治水观念为主,即包括科学的管理体系、先进的治理技术和现代的工程设施来治理水,使得水资源、水生态、以及水景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4.2 临沂市城市防洪工程改革与探究
沂河是淮河的支流,是山东省的重要防洪河道。临沂市位山东省南部,沂河正好纵贯全境,因此该市极易发生洪涝灾害。过去,临沂市区内排涝,主要依靠的柳青河、陷泥河、涑河等,但是这些河道设计防洪标准低,加上长年不断淤积、垦植等原因,现有防洪标准演化到不足10年一遇。而且,有报道称该市内的地下排水管网的出口往往不畅,所以每遇大雨就积水严重,严重影响市民生活。[5]
制定合理的城市防洪标准是该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首要着眼点,否则频繁的洪水危机必然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当前,临沂市城区现有防洪工程主要是沂河、涑河的堤防建设。根据该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分区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从而加强城市防洪的合力,是当前工程建设的指导理念。而且,根据临沂市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进程,相关水利部门应重点做好城市河道的清淤治理工作,并以15年除涝标准为要求。其次,疏挖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增大排水能力。只有打通城市排涝出口,才能保证排水畅通。另外,还应提高小型水库的利用率,克服传统的“重建轻管”的观念。要以“三分建、七分管”的指导思想对水库进行管理,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所以,对大小水库的精心维护,是防洪工程的效益得以持久发挥的保证。
4.3 石家庄市城市防洪工程借鉴
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省会城市,人口密集。该市区主要受滹沱河、北泄洪渠以上的太平河与古运河以及南泄洪渠以上的金河与河等三个系统洪水影响。滹沱河为该市第一大洪源,目前其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流量3300 m3/s,滹沱河北大堤是省重点防洪工程。[6]
北方城市石家庄市的防洪工程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南北防洪堤顶高程不满足设计防洪标准要求、南北泄洪渠及河行洪标准低以及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尚未完成仍有隐患等等。
但是,诸多专家学者根据石家庄市洪涝水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防洪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值得其他省市的学习和借鉴。例如,针对该城市防洪应采取外阻滹沱河、太平河洪水入市,内排涝水出市的对策;城市防洪的设施建设包括南、北防洪堤,南北泄洪渠,以及市内的排水管网、明渠等等。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该市也在积极进行河、渠清障整治工作。滹沱河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规划治理,纳入流域防洪规划。太平河、古运河和北泄洪渠均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整治。另外南泄洪渠规划治理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工程措施为疏浚、拓宽和浆砌石衬砌。各项标准有的放矢,也切合实际。
5 小结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未来二三十年仍会迅速显著发展,所以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道路任重道远,且困难重重。但只要在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时,以科学的管理水平为保障,以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为目标,那么城市防洪工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就能实现,就能保证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顺利进行。
另外,通过实例化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暴雨径流较大的南方地区,尤其一些沿江、河的城市,其排涝工程应尽量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城市防洪既是区域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整体生态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防洪的标准和质量也应更上一层楼,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则是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梁礼民,当前我国城市防洪工程特点及新的变化趋势[J],民营科技,2010(7):197
[2]刘立新,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治理是变“水害为水利”的积极举措[J],工作研究,2009(1):46
[3]曾海强,城市防洪工程经济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8):142
[4]马洪川,广西沿江城市防洪策略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8
20xx年,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0xx年,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我们认为:20xx年,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自从20xx年“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20xx年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20xx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20xx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20xx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20xx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20xx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20xx年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20xx年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物价指数明显降低,变动趋势趋向平缓
20xx年我市物价走势基本稳定,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增幅与20xx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年基本上徘徊在100-101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据统计,20xx年成都ppi在1月达到全年最高(104.5),之后几个月内持续下降,从8月后开始反转,12月回升至99.6,全年累计ppi指数为98.1,下降1.9%。
二、近期成都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如何平稳退出超常规的金融刺激政策,将成为贯穿20xx年经济发展的主线。20xx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xx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个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成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
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与动力的主要源泉。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将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的渠道。去年我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造成各地政府债务急剧增加,通过政府追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加大,我国将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措施可能在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垄 断行业等领域提出更具体的安排,并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方面安排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扩大民间投资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将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投资推动型向民间投资拉动型转变。
(三)房地产需要保持平稳发展
去年的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的微妙形势下,房地产发展既直接涉及当前的经济复苏,又涉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家近期密集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主要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对自住型购房和改善型购房持鼓励态度,政府将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速度。未来房地产的调控将兼顾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结合,处理好投资复苏政策、扩大民间投资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本身政策这三者调整关系的搭配衔接。再则,支撑房地产市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政策”,大规模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在即,房地产很难出现大幅度下跌。对成都来说,蓄积的刚性买房需求在20xx年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20xx年下半年以后住房供给面积将较快增加,因此预计房价不会快速上涨,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力度
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为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将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雨水处置与利用方案有多种。除传统的直接排放方案外,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和用水要求设计为渗透、中水利用或几种方式的组合。以下为北京某新建小区雨水处置与利用的4种设计方案。该小区位于北京东南部,占地总面积29320m2,其中:建筑占地5925m2;道路与停车场8995m2;绿地14400m2;三者的占地比例分别为20•2%,30•7%,49•1%。小区地势平坦,土壤渗透系数为5×10-5m/s,地下水位在-12m左右,适于进行雨水渗透。另外,小区内建筑主要为3~4层的高级寓所,且均为瓦质屋面,屋面雨水水质较好且便于收集,可考虑将屋面雨水单独收集作为中水补充水源。
1•1方案一直接排放
方案一按传统的雨水直接排放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设计重现期P=1a。根据条件,可设计较多的低绿地和渗透地面。
1•2方案二渗透管渗透+排放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将非渗透雨水管改为渗透管或穿孔管,周围回填砾石。渗透管沟兼有渗透和排放两种功能。为保证防洪能力不减少,中心穿孔管仍采用与方案一相同的设计方法和参数。管沟渗透能力(渗透所需有效贮存空间与渗透面积)按照文献[1]推荐使用的图解法进行设计,设计重现期P=0•33a。此例中心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穿孔管,开孔率为2%~3%。管外回填粒径为10~20mm砾石,砾石外包土工布(渗透系数≥5×10-4m/s,厚度≥3mm),以保证渗透顺利,同时防止土粒进入渗透管沟发生堵塞。该方案充分利用中心管和周围砾石的空隙体积作为渗透利用的有效存贮空间,占地面积小,设计简单,方便施工,费用增加不多,安全性和效益均较高,适合旧小区原有管系的改造。除在雨水口上设置截污装置以外,没有其它特殊设备,管理较容易。根据路面和雨水水质状况,起始段检查井可设计成截污井。工程实施时还可将雨水口、连接管、检查井均建成渗透装置,以增大渗透储存空间。该方案采用了多种渗透设施,屋面雨水先流经高位花坛进行渗透净化,再与道路雨水一起通过低绿地,通过截污装置后流入渗透浅沟;雨量较大时,雨水沿着浅沟进入渗透渠继续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再排入市政管网。
1.3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拌和土较天然土对屋面初期雨水有更好的净化作用。故本方案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高位花坛,花坛中填入渗透性能好、净化能力强的人工拌和土[3],将屋面雨水接入,作为雨水净化装置,提高系统安全性。高位花坛的尺寸可按建筑物周围条件而定。每条花坛外壁布设2~4个穿孔排水管,管径50mm,排水管与雨落管间距≥5m。为防止雨水冲刷花坛内植被和土壤,在雨落管出口处应设减冲措施或在花坛内铺设卵石。渗透渠与渗透浅沟仍按图解法进行计算,设计重现期P=0•5a。渗透渠中心渠采用无砂混凝土矩形渠,外填粒径为10~20mm砾石,砾石外包土工布。渠上加盖混凝土盖板。因目前国内尚无雨水渗透与排放联合设计与运行的规范与经验,作为方案设计与比较,为防洪安全,渗透设施与市政管网的连接溢流管设计重现期仍采用直接排放方案时选用的设计重现期。小区中所有路面均高于绿地约60mm,保证道路雨水先进入绿地进行渗透处理。该方案渗透装置埋深较浅,有利于增大渗透储存空间,方便施工,减少投资。小区雨水水质较好,未设初期弃流装置,直接利用高位花坛对屋面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余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和浅沟。易于清堵,便于管理。
1•4方案四中水利用+浅沟渗透
该方案考虑中水利用和渗透两方面。中水主要利用水质相对较好且易于收集的屋面雨水,处理后作为绿化、喷洒道路等杂用水的补充水源。中水收集及处理流程为:屋面雨水初期弃流装置贮水池加药、接触过滤消毒中水池利用。道路雨水进入低绿地或渗透浅沟进行渗透,多余雨水溢流排至市政雨水管道。根据研究结果,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容积按汇水面积乘以2mm降雨量设计[4]。贮水池的有效容积按雨水调节池的设计方法计算,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水池的有效容积与贮水池相同。为减少占地、节省投资,利用贮水池的顶板作为中水池的底板,且与小区内水景设计相结合,选用石砌池壁敞口水池。该方案将水质相对较好的屋面雨水进行处理后作为中水补充水源,直接利用水量比例加大。但中水系统需要较多的构筑物、设备与控制装置,使该方案的总费用加大,同时由于雨水的季节性和随机性,会造成中水系统运行不连续,使用率不高。
2技术经济分析
2•1基建投资
基建投资包括土建投资和管道设备部分投资。按1996年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进行计算,各方案雨水利用总量与工程造价。结果表明:方案二、三、四的工程造价分别较方案一高10•49万元、12•23万元、82•12万元,较之多渗透(或多利用)雨水量分别为4693m3,6435m3,7128m3。事实上,无论采用哪种方案,雨水收集排放均不可少。若以单位渗透与直接利用雨水工程造价来计,则方案三所需费用最低,仅为26•63元/m3,是方案一的81•6%;其次是方案二,为28•88元/m3,是方案一的88•5%。故方案三与方案二均优于方案一。
2•2运行成本
2•2•1渗透系统运行成本
以方案三为例,工程建成后,该小区平均每年处置的总水量为17445m3(未计损失),工程造价为38•87万元,假定折旧期为30a,每年折旧费为38•87/30=1•294万元。按静态分析每单位水量分摊费用为1•294×104/17445=0•74元。由于渗透系统在雨水口增加了截污装置,所以每年第一场雨之前和每两场雨之间,往往需要人工清理堵塞污物,以便更好运行。以每年清理10次,每次10工日,每工日30元计,则该小区全年渗透系统运行成本为10×10×30=3000元。假设渗透运行成本全部均匀分摊到每年渗透水总量上,则方案三每m3渗透水量运行成本为0•21元。两项合计,方案三渗透系统运行成本为0•95元/m3。
2•2•2中水系统运行成本中水运行成本的影响因素较多,与处理规模、实际水量、设备自动化程度、管理水平、日常维修等因素有关。根据北京市中水设施运行调查结果,若不考虑折旧费可使中水系统运行费降到0•75元/m3以下[5]。
2•3方案对比评价
雨水利用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间接效益。故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下面以方案三为例,求算方案三与方案一的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
2•3•1差额收益分析
(1)节省城市引水、净水的边际费用。方案三实施以后,每年较方案一多渗透补充地下水14559-8164=6435m3,假设其中50%通过地下水源自来水供给使用,则每年可节约地表水源自来水6435×50%=3218m3。以北京市2001年初每m3地下水源自来水实际价格0•4元计,则每m3渗透水转化为自来水的成本为0•95+0•4=1•35元,而地表水源自来水每m3实际价格1•60元,每m3水可节约1•60-1•35=0•25元。所以该小区每年可节省的费用为3218×0•25=805元。若考虑远距离引水(如南水北调)及用水超标加价收费和罚款,则此项节省费用还会更高。据报道,远距离输水是节水费用的3~5倍。
(2)节水可增加的国家财政收入。这一部分收入可按目前国家由于缺水造成的国家财政收入的损失计算。据了解,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日平均缺水1000万m3,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年减少200亿元[5],相当于每缺水1m3,要损失5•48元,即节约1m3水意味着创造了5•48元的收益。方案三较方案一每年节水3218m3,可产生收益3218×5•48=17635元。
(3)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据分析,为消除污染每投入1元可减少的环境资源损失是3元[5],即投入产出比为1∶3。由于在本方案中提出“高花坛净化、低绿地接纳、浅沟和渗透渠同时渗透”的方案,尽管这是一种理想状态,雨量较大时仍有部分雨水出流,但毕竟大大减少了污染雨水排入河流水体,也减少了因雨水的污染而带来的河流水体环境污染。方案三较方案一减少排放雨水9281-2846=6435m3,以北京市2001年初排污费0•4元/m3作为消除污染需投入的费用,则每年因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为3×0•4×6435=7722元。
(4)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雨水渗透与利用后,每年减少向市政管网排放雨水6435m3。这样会减轻市政管网的压力,也减少市政管网的维护费用。每m3水的管网运行费用为0•08元[5],则方案三较方案一每年可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为6435×0•08=515元。四项合计,方案三每年较方案一多收益805+17635+7722+515=26677元。
2•3•2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
方案三较方案一的工程造价高38•87-26•64=12•23万元,每年运行费用多投入3000元。以寿命期30a计,则其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9•2%,高于目前我国社会折现率12%,故方案三优于方案一。同样方法可算出方案二与方案一的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5%,优于方案一。方案四与方案一的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小于12%,方案一优于方案四。
2•4评价结论及建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三和方案二均优于方案一,方案三效果最为明显。在计算中,对各方案的防洪减灾、节省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减少的灾害,改善城市环境以后带来的其它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未作定量分析。如果考虑这些效益,则方案三、方案二的收益率更大,方案四的可行性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概况;重要性;措施
1成本管理的概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必须确保产品质量,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力图以最低生产耗费获得最大生产成果。成本管理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环节,必须确保其管理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同时在增产节支、经济核算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企业预算前提下,按照企业管理、运营目标,预测、决策与测定目标成本,并分解、控制分析、考核与评价目标成本的管理活动为成本管理的目标。管理为成本管理的重点,其主要方式为核算,目的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通过事前测定、日常控制与事后考核成本,将形成完善的成本体系,要求该体系必须具备多层次、全员化与全方位,以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指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与合同的前提下,依据工程项目经济目标有效组织、控制与协调其产生的费用,进而达到预定成本控制目的。同时在工作时尽量减少工程费用,达到利润目标最大化,以此实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确保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基于此,相关部门、企业必须重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与控制,为企业竞争力最大限度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1)提升成本管理水平能将施工质量真实反映出来。
成本管理和企业生产理念与运营方法具有密切关联性,并与劳动生产率、原材料利用率等具有重要联系。现阶段利用最终产品质量分析,可对工程管理效益进行真实确定,为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成本管理其产品价格制定的主要根据。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计算、估测各类产品生产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材料、产品作用,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并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与此同时,规范建筑工程流程,能够与市场经济竞争要求相符,能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成本管理是企业运营决策的重要理论条件。
建筑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极为重要,是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的重要理论条件。在工作中企业通过成本核算方法实施管理,并在完善成本核算基础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这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至关重要,并对企业成本管理流程造成极大的影响。
3基于市场经济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措施
作为一项全面性管理活动,成本管理涉及范围较广,要求企业在具体工程建设管理中选取行之有效的途径,提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以企业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提升为发展目的。为此,本文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提出以下措施。
(一)预测主要费用,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作为成本控制目标合理编制的重要前提,成本预测对成本计划有效性提升、成本减少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极为重要。预测原材料与人工费用:第一,根据施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建筑施工经验,科学预测建筑工程人员费用单价与工人工资实际情况。第二,建筑施工中材料费用所占比例最大,必须做好全面把控工作。该过程需对施工原料购买地、供应厂家与车辆运送方法进行准确核对与确定,并对原料规格和具体材料规格进行分析。预测施工设备:详细调查为预测施工设备的重要条件,通过分析与研究,进行目标值合理确定。通常选取定额内施工方式对设备费用进行准确套算,和施工具体应用不一致时,需对具体设备利用费进行测算,并对设备租赁与购置费用进行准确计算,并再次核对重要设备台班的产量。预测建筑工程成本失控风险:质量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目标,在各类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合理编制中必须严格遵循质量目标相关规定,为各个施工环节配置合理的人员与设备提供可靠保障。在制定目标后,需根据施工现场管理者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一定工作标准的编制,并对施工方法加以合理调整,为降低安全风险,必须重视施工检查、巡视工作,如发现问题需找出原因,及时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二)实施建筑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
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建设阶段,为达到成本管理目的,需准确核算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经济内容的成本,保证在计划成本内有效控制所有开支,尽量减少消耗与成本。
(1)目标成本制定,可对具体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成本控制实施环节,对成本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与控制由项目管理人员实行,并遵循成本控制目标有效管控、监督具体产生费用,避免在计划标准以上,如具体施工费用较高,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3)具体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分析,对其存在的利害加以研究。
(三)全员成本控制意识的树立
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严禁浪费,并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成本控制能力进行有效提升。通过责任书的合理制定,层层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将成本与全体工作人员紧密相连,并按照成本管理相关规范对表现突出者加以精神与物质奖励,并做好奖惩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
(四)创新成本核算方法
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核算方式是否正确对工程项目发展及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方法、程度及分析等都是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作为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选择,是财务信息内容分析、确定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现代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该核算方法不仅能够缩短信息反馈的速度,更能对业务处理效率进行大大提升,是确保成本预测、决策及核算准确性的根本途径,能够有效控制成本。
(五)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如何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对企业生存、发展极为重要。为此,必须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必须重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必须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组织措施:利用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与成本计划实施、全面落实,可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全面、有效实行成本计划。通过成本管理奖惩制度的制定与建立,可全面落实成本管理责任,达到监督与管控的双向目标。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确定中应对建筑工程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掌握,如规模、施工人员配置、设备选型等。并在多个方案内选取最优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将建筑成本有效降低,实现资源节约。经济措施:把成本计划目标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位。做到个人成本控制业绩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制定严细的全程定量考核指标,做到奖惩有依据。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工料费的审批和支出,对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严格控制间接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把施工实际成本控制到最低。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必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实现成本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基础,成本管理效果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效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创新成本核算方法、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事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国光,曹永良.试论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齐齐哈尔市16个工业部门8项重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排序,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主成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及制约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针对评价的结果给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 工业 经济效益 高新区
引言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黑龙江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和交通的中心,与和吉林省交界,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西端。齐齐哈尔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家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型机械、冶金工业为主体,包括化工、轻工、纺织、建材、食品、电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市经济发展有些迟缓,特别是一些主导工业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如何应对这一情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齐齐哈尔市16个工业部门8项重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排序,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主成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及制约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针对评价的结果给出了对策性建议。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是霍特林在1933年首先提出的,由于多个变量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如果直接采用这些变量来衡量某一事物,势必造成相关性强的变量对事物的重复影响。主成分分析利用降维的方法,在信息量损失很少的情况下把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这些综合指标我们称之为主成分,每一个主成分都是原始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主成分之间是线性无关的,所以主成分比原始指标变量更具有代表性,使我们能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揭示事物内部指标变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简化问题,提高分析效率。比如,衡量某一事物的具体情况时涉及到x1,x2,...,xP等多个指标变量,如果P的值比较大,那么考虑问题设计的因素就比较多,同时这些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影响仍然存在,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用z1,z2,...,zm(m≤p)来表示去除掉相关性的新指标变量,这些新指标变量即主成分(如公式1),通过采用包含较大部分信息量、不相关的主成分来代替原始指标变量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成分的主要思想。
(公式1)
系数lij的确定原则:
zi与zj(i≠j;i,j=1,2,...,m)相互无关;z1是x1,x2,...,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2是与z1不相关的x1,x2,...,xP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m是与z1,z2,...,zm-1都不相关的x1,x2,...,xP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齐齐哈尔工业经济效益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本文按照以下原则构建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系统性: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应该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把工业相关行业从系统的角度对待分析。
针对性:指标体系应有针对性地反映齐齐哈尔市工业系统的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科学性:指标体系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能充分反映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操作性:为了便于实际评价,选取的指标要考虑到指标量化、数据获取的可能性与准确性,尽量选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增强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针对齐齐哈尔市工业部门16个主要行业,选择了8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来构建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如下:
在岗职工人数:X1(人),工业总产值X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X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X4(元/人年),资金利税率X5(%),标准燃料消费量X6(吨),能源利用效果X7(万元/吨),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产值X8(元)。
(二)评价过程
本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样本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2007年《齐齐哈尔市统计年鉴》,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6.0。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见表1齐齐哈尔市工业部门16个行业8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步骤如下:
1.将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消除各指标量纲不一致及数量级的差异。
2.建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使用SPSS软件中相关系数矩阵表,由相关矩阵可看出8个指标中,有些彼此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些指标反映的经济信息就有很大的重叠。
3.求R的特征值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通过求解得出第一、第二、第三三个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8.129%,即这三个成分所包括的信息占原始变量所包含总信息的88.129%,其余5个成分对方差影响很小,从第四个成分开始,特征值下降速度较快,因此提取前三个成分作为主成分。
4.求特征根相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可以求得特征向量。
5.确定三个主成分Y1、Y2、Y3的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函数Z。
Y1=0.276x1*+0.281x2*+0.499x3*+0.222 x4*+0.001x5*+0.5x6*+0.472x7*+0.272x8*
Y2=0.315x1*+0.467x2*+0.045x3*+0.419 x4*+0.397x5*-0.134x6*-0.274x7*-0.504x8*
Y3=-0.476X1*-0.342X2*-0.191X3*+0.4 X4*+0.574X5*+0.265X6*+0.242X7*-0.048 X8*
=0.4416Y1+
0.3482Y2+0.2102Y3
根据上式计算出各工业部门的综合得分并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
评价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按照前两个主成分进行的排名与综合排名比较接近,这主要是由于前两个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69.6%,基本反映了齐齐哈尔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第三成分的贡献率虽然仅为18.529%,但能够在众多指标中被筛选出来,说明全员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标准燃料消费量,能源利用效果已成为影响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外,从总排名可以看出,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总体经济效益较突出,其他工业行业与之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甚至有的很差。
齐齐哈尔市为老重工业基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近几年以来,虽然总体情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工业经济效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都不高,燃料消费量高,能源利用效果较差,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齐齐哈尔工业的未来发展,严重影响齐齐哈尔的经济、社会生活。
对策建议
(一)强化主导工业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各项指标上效果较好,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政府对这些工业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这几个行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齐齐哈尔的工业总体,通过对这些主导工业部门的发展来带动齐齐哈尔市其他工业的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二)加强城际合作
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概念提出有一段时间了,齐齐哈尔是这个走廊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城际高铁的完工,更为城际之间的工业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包括人才的引进、项目合作、消费、科技和信息的流动等等变成了现实。通过城际合作引领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齐齐哈尔的南苑开发区自建成以来,发展一直不理想,原因固然很多,如产业集群效应不强、融资渠道少、高科技创新能力差、成果转化率低等等,这些因素制约着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而开发区的发展对提高整个齐齐哈尔市的工业经济意义重大,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来带动齐齐哈尔的相关工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科学出版社,2010
2.魏后凯,蒋媛媛,邬晓霞.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调整方向[J].经济纵横,2010,1
3.王晓光,方娅.基于产业集群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
4.刘丽艳.对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3)
5.杨敏利,吴艳霞.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1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经济实力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不断探索符合省情的经济发展路子,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省内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弊端也日益凸现,客观、准确地评价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探讨其成因,对于进一步提升山东的整体经济实力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概况,选取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有8个: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人均GDP(元)、X3:自然增长率(‰)、X4:进口总值(万美元)、X5:出口总值(万美元)、X6: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7:居民储蓄存款(亿元)余额、X8:合同外资(万美元),这些指标均可以从不同层面衡量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聚类分析
指标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所有数据均选取截面数据2012年统计数据。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分为Q型聚类和R型聚类。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哪几个地级市分为一类,以便对这几个分为同一类的地级市综合进行分析,找到这几个地级市的共同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17市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的是Ward法,欧氏距离,标准化采用Z得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从选取的8个经济指标中对17地级市进行聚类。采用该统计方法,把17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分为4类。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最好分为一类;潍坊市、省会城市济南市、海滨城市烟台市的经济相对较好分为一类;然后莱芜市、滨州市、日照市、淄博市、威海市、东营市可以分为一类;最后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济宁市、临沂市、枣庄市、菏泽市分为一类。
第二,青u市借助其开放的沿海城市的优势,充分发扬优势,尤其在进出口方面做得很好,所以其经济总体排名第一。烟台市利用其沿海地理优势,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好,与其分为一类的潍坊市、济南市在经济因子上发展较好,在人口因子上要注意发展和改进。
第三,聚类分析结合上面的因子分析可看出,莱芜市、滨州市、日照市、淄博市、威海市、东营市在山东省中东地区,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还有待提高,所以这几个地级市在这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以带动经济发展;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济宁市、临沂市、枣庄市、菏泽市分为一类,是经济较弱地区,这一类地区在人口增长率方面较其它地级市较差,所以这一类地区不仅要注意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发展,借鉴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
三、山东省17个地级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知为促进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主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善经济制度,共同发展
一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及其他省市的经验表明,通过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可以大力发展各地级市的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发展。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从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实现山东省的各地级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密切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快横向经济发展的步伐,把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与中西部的资源相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相互促进的发展;二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和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也应该在能源和方面加大与东部地区的沟通,从而合理配置资源。
(二)采取措施吸引内外资
在资本充盈的今天,山东省在引进资本这方面不仅要协调省内、国内资金,国内资金也应重视。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快速的发展,所以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中也应该注意与外部资金的沟通。构建提高内资使用效率,山东省东部地区经济综合实力较强,投资环境好,外资源源不断。中西部地区可以把握机会,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趁机吸引被东部沿海地区排斥在外的内资,同时也注意吸引外资。此外要重视内外资企业的发展,提高内资的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鼓励内资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实现依靠民族力量强大经济。
(三)改善产业结构,不断发展自身经济
对于山东省的特殊的地理分布(部分地区靠海),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各个城市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发挥本地优势,沿海地区除一些经济体制之外发展旅游业也同样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在调整其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可以发掘自身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给经济的发展创造很多机会,而且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资源等资源,从而不断地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产业结构上,也应该根据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扬长避短,使产业结构越来越完善,从而经济达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永林,林燕华.构建城市综合指标体系[J].统计研究,1996. 181-201.
[2]颜丙胜,张春河.利用因子分析评价河北省各城市经济实力[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
[3]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5- 194.126-181.
摘 要:该文分析了北京城市规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中蕴含的经济学涵义,提出城市规模扩张产生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是城市发展的平衡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城市规模调控的对策和建议,重点强调不应人为限制城市规模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在北京城市规模调控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这样的分析,作者希望对提高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科学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北京 城市规模 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68-02
截至2015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2 151.6万,接近澳大利亚人口的2 400万。从表面上看,这给我们很大的错觉,许多人立刻指出北京人口太多了,已经超过了应有的极限,控制人口数量迫在眉睫。果真是这样吗?目前北京城市规模真的到了必须予以限制并大力疏解的程度了吗?城市规模的合理水平到底由什么来决定?面对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应如何看待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张和由此产生的问题?该文将就以上问题,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给出初步的看法和建议。
1 城市规模的经济学涵义
1.1 城市发展产生的规模效益
城市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从这一角度说,城市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个小的集市不可能准备齐全的商品满足人员的需要,那样成本太大,得不偿失;大城市就不一样,可以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居住在那里的人员需求,物品周转速度快,效益高。大城市产品服务齐全,生活便利,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城市,大量的人员聚集又会产生更多的需求,反过来又会刺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就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中很多行业都具有规模效益的特点,这促使城市不断地扩张。比如:电信业、自来水业、燃气行业、供热行业、公共交通行业。这些行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规模效益,即在发展初期,投入的固定成本很大,如果此时进入服务的人员少,则成本很大,提供的服务质量就会很差,这就是人口少的小城市面临的情况。但是,一旦接受服务的人员增加,其服务质量将大大改善,直至达到服务便利,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是人口多的大城市遇到的情况。城市中的服务行业,都面临建设初期投入成本大,一旦建成,随着服务用户的增加,边际成本递减,行业的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企业的效益越好,公共服务的质量也会提高,由此这些行业就形成了自然垄断,因此,城市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并不断地扩张。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聚集不仅使各种公共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人们生活更加便利,而且有利于创新发展。科技和文化创新发展中心大部分都来源于人员极度密集的大城市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优势大都体现在国内几个中心城市区域,比如: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等世界城市。这些特大城市的发展,细化了城市的社会分工,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体现出很强烈的规模效益的特点。
1.2 城市发展产生的拥挤成本
城市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其拥挤成本也在不断地加大,即城市规模扩大的边际效益增加的同时,其边际成本也在加大。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面积的限制,人口密度必然增大,就会造成拥挤成本上升。比如:高层建筑的增加,造成单位建筑成本上升;土地价格的提高,使得各行各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自然上升,这些都是人口密度增加导致城市拥挤成本增加的例子。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交通行业为满足需要也必须向多方面发展,比如:修建地铁,建设高架桥梁,修建大型停车场,这些设施的建设都是城市规模扩大导致拥挤成本上升的例子。
还有造成环境破坏的成本。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导致空气污染,噪声干扰,水资源破坏以及城市垃圾的处理。这些都是城市规模扩大产生的拥挤成本。城市规模扩大产生的拥挤成本显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负效应,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这一问题将有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
1.3 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平衡分析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一方面,鉴于众多公共服务行业具有的规模效益的特点,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随人口增加而提高,人民生活更加便利。人口密度加大,城市的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种产业链之间的协调,并形成相互衔接、有效促进的格局,这就使得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的边际效益突显;另一方面,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带来的拥挤成本也在加大,各种所谓的“大城市病”都在考验着城市发展的未来,可以说,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带来了城市发展边际成本的加大。因此,从经济学的理论上说,城市发展规模就应该处在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平衡点上。
2 北京城市规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的状况
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 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 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 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90%左右。
然而,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 152万,远远超出了规划指标,也反映出规划严重脱离实际,没有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
2.2 存在的问题
(1)北京人口不断地增加导致的“大城市病”问题。不断增加的人口,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教育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匮乏、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变得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
(2) “大城市病”体现出的本质问题。北京市出现的这些“大城市病”只是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人口不断地增加所暴露出的城市发展中的表面问题,本质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资源供给不足,规划不到位,管理不当造成的,而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所产生的“大城市病”等一系列城市发展中的表面问题,到形成这些表面问题所反映出的公共资源供给、规划和管理等本质问题,其中深层次还是我们应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与北京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人口调控指导思想的问题。
3 北京城市规模调控的对策建议
3.1 基本原则
北京城市规模调控应打破目前因为人口不断地增长导致“大城市病”因而严控人口规模扩大的指导思想。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让市场机制在北京城市规模和人口调控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服务于市场机制,必要时才可以用行政手段弥补市场的缺陷,从而释放人口巨大潜能,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 北京城市规模发展的几点建议
3.2.1 北京城市规模的发展要坚持“两分法”
一方面,北京城市规模扩张不可避免的带来“大城市病”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教育医疗资源缺乏、土地供应短缺等问题。另一方面,历史经验和世界各国的发展路径表明,大型城市的人口聚集有利于人才之间智慧的相互碰撞并极大地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城市人口聚集有利于公共资源发挥规模效益的优势,改善公共资源的质量;城市人口聚集有利于促进不同行业之间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匹配,更加容易形成产业链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应客观分析北京城市规模扩张的利弊得失,充分看到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益处,在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中趋利避害,以城市的不断发展来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3.2.2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使市场价格机制在调控城市规模上发挥决定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市场规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格机制,北京城市规模调控也必须遵循市场为主的客观规律,让价格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居住者存在一个成本选择问题,导致住房需求强烈,房价必然上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需求和供给程度也必然可以通过价格得以体现,价格机制也必然反过来对人口不断增加的成本给以反作用,最终影响居住者是否进入大城市的抉择。这些方面都会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自发进行调节,形成良性发展。在这方面,政府应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简单的用行政手段取代市场作用,比如:人为的限制跨地区的人口流动,人为规定一个城市规模的承载力限额,对于超过限额的行为,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禁止。
第二,用价格机制解决城市规模扩张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外部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运用价格机制,将污染和拥堵的成本分摊给造成这些问题的个体或组织,在成本压力下,这些个体或组织将重新考虑自身的抉择。在城市人口规模的调控方面,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城市合法就业生活,本身就意味着符合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符合城市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所以,不应该人为的提出限制人口规模的行政政策。
第三,在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在城市规模调控方面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是政府要为城市规模发展提供合理的规划指导和公共服务;二是在出现外部性问题时,需要市场价格机制与行政手段进行合理匹配,最大程度应用市场价格机制解决问题,避免对城市发展产生人为阻碍;三是在不得不考虑应用行政手段调控城市规模发展时,要更加注重效率基础上的公平目标,实行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实现城市规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障碍性因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具有代表性的是武汉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2006年安徽省提出了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战略构想。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将为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建设合肥经济圈将有利于发挥合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联动沿江和沿淮城市群产业发展和带动安徽经济奋力崛起。因此,建设合肥经济圈是“十二五”期间合肥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客观要求。
一、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
城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集聚功能与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个不同等级和不同规模的城市以及若干腹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环状经济区域。
经济圈同城化过程本质上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指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及腹地之间,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和协同发展的过程。同城化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内容。
1
实现产品、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要素在本区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促进整个区域的共同繁荣。
2
通过同城化发展,产业得到整合,区域分工得以深化,资源得以共享,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对城市集聚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同城化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同城化发展所引致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深化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圈的发展。自2003年安徽省首次提出构建“合肥经济圈”以来,合肥经济圈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等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由于存在一些内在机制与体制上的障碍,合肥经济圈的同城化效应还远没有充分发挥。
二、合肥城市经济圈范畴界定及同城化基础分析
(一)合肥经济圈范围的界定
城市经济圈是以自然地理区位、经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市场经济应有的经济辐射区域来构建。合肥与巢湖、六安、淮南和桐城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合肥经济圈以合肥市为中心,包括六安市、巢湖市、淮南市和安庆的桐城市(县级市)的经济区域。2008年,合肥经济圈内四个地级市和一个县级市,国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58%;人口1581万人,占全省的29.12%;国内生产总值3211.0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6.15%,人均2987美元(2008年平均汇价)。
(二)合肥经济圈同城化发展的基础
异质性使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为不同城市之间开展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与合作和产业内的水平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基础,成为同城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异质性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地区的重要因素特征的差异性,由于此差异性使得合肥经济圈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根据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标准模式(1998年标准),2008年合肥人均GDP为3.45万元(5048.6美元),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淮南人均GDP为1.98万元(2900美元)处于起飞阶段;而巢湖和六安人均GDP分别为1703美元和1283美元,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桐城市人均GDP为1488美元,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经济圈内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梯度。
2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合肥三次产业结构为6.3:50.2:43.5,巢湖、淮南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1:43.9:35.1和8.69:61.11:30.2,六安、桐城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4.2:38.6:3.7,2和18.64:48.15:33.21,其中合肥、淮南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其它三市第一产业的比重偏高,从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可知经济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表现出“二三一”特征。
3
从主导产业来看。合肥在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淮南在能源、电力等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巢湖、六安在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桐城虽然是属于县级市,在行政关系上隶属安庆市,规模比较小,实力比较弱,但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及旅游休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各市的产业结构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六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可以为合肥汽车整车的生产提供零配件;淮南可充分利用巢湖的电缆加快军用电缆、通信光缆和光纤光缆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合肥化学工业园,六安医药化学工业同的发展有一定的互补性;六安的纺纱、坯布和羽绒优势与合肥的服装加工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三、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产业层面同城化建设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合肥经济圈内,各城市缺乏优势与特色,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合肥是经济圈内的核心城市,更多应该注重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现代生产业的发展,但合肥市却将部分的传统的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而当合肥市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作为支柱产业时,六安市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巢湖市更是把机械制造业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来强力推进。再比如淮南的电力行业由于得到煤矿资源的支持,成为淮南市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桐城市把纺织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而六安市却也将电力行业和纺织服装业看成重中之重的产业来发展。
(二)区域层面同城化建设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在城市群的发展中,中心城市占有重要地位。与国内其他城市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相比,合肥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首位度偏低,带动力不强,辐射力偏弱,对周边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更多的是从周边吸取资源,影响了同城化效应的发挥。2009年合肥GDP同比增长17.3%,达到2102.12亿元,位居中部六省市第4位,仅是武汉市的46.09%,郑州和长沙的56.13%和63.7%,甚至比发达省份的中
等城市低。2008年合肥经济首位度为2.36,而武汉市和长沙市的经济首位度分别为6.4、3.0,分别是合肥的2.78倍,和1.27倍。
合肥经济圈内的城市等级体系内部结构不合理,也是影响同城化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合肥经济圈内的淮南、六安和巢湖的城市人口不到100万,GDP总量远低于1000亿元,作为副中心城市规模偏小,桐城市更是一个县级市。而在副中心之外,缺乏若干中小城市的支撑,除了肥东与肥西县外,各县的GDP不到100亿元,城市化水平低,对产业集聚缺乏吸引力。
(三)政策层面同城化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目前,尽管合肥经济圈内各城市间已经在某些领域进行合作,但只是临时性、局部性的和非制度化的,实现合肥经济圈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仍然是行政分割问题。在行政区划分割下,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缺乏整体观念,政策制定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长期以来,各地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的选择等方面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在很多政府官员中,封闭保守、“肥水不流外人田”、斤斤计较等旧思想仍然存在。在招商引资时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顾地区的产业定位,恶性竞争,强化了经济圈内的产业同构现象。
市场一体化能够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同城化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但各县市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户籍制度等差异,形成了比较隐蔽的地方保护;合肥经济圈缺乏一个发达繁荣的商业中心,特别是合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滞后,没有构成一个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化流通网络体系;商贸流通中传统业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型超市、连锁和配送等新型业态发育迟缓,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
四、促进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合肥作为合肥经济圈的核心,除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家电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外,应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要特别注重扶持金融、现代物流、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生产业的发展。而基础性、配套性的产业要更多地向六安、巢湖和淮南辐射。六安市要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及饮料制造业。运输机械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培育钢铁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和水电等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巢湖主要发展电工器材产业、化工产业等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食品加工和船舶制造产业。淮南市除了重点发展煤化工、火力发电等支柱产业外,重点扶持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和新型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桐城市产业定位为合肥的产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加工基地以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合肥经济圈周边县镇要充分利用优质农副产品、煤炭及旅游资源等形成与合肥市产业互补的关系,把合肥经济圈建成长三角地区的“菜篮子”、能源基地和旅游基地。
(二)区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基于增强中心城市的聚集与辐射功能和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巢湖的水资源、治理巢湖污染的考虑,可将合肥市(含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南部)和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县、含山县以及六安市的舒城县合并为新的合肥市。同时,撤销巢湖市的居巢区、肥西县和肥东县,设立合肥市居巢区(或巢湖区)、肥东区和肥西区。强化淮南市的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可考虑将六安市的寿县、合肥市的长丰县北部划归淮南市,设立新的区。寿县县城距淮南八公山区仅几公里,长丰县县城距淮南大通区也仅十余公里,并且淮南市政府所在地由几百米即是长丰县。将长丰县从杨庙至下塘一分为二,南并入合肥郊区,北以新长丰县并入淮南市。做出调整后,淮南市可以统一规划,开发历史名山八公山,发展旅游经济,也有利于淮南市西城区的扩张发展,同寿县县城联成一片。
加快产业园区的集聚步伐。政府在产业园区的交通通讯、学校医院、水电气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以重点扶持。对于国家级开发区和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省级开发区,重点建立产业集群的平台,提供行业发展情报,收集和各行业的统计数据,散发管理知识和情报资料等,加强信息与沟通,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之间合作。
(三)政策及体制层面的对策建议
以十二五总体规划为基础,要制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体系等各类专项规划。以省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合肥城市圈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合肥城市圈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建立经济圈内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会晤制度,部门专题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问题联合办公制度,研究解决合肥经济圈建设中涉及的确定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问题。
制定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土地批租政策和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等,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政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加强政策执行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加快建立合肥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统一对外招商引资项目,联合招商引资。启动一批事关合肥经济圈社会发展的重大交通、电力、生态、环保、旅游、商贸、信息和文化方面的项目。逐步统一各市户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加速构建合肥经济圈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检验检疫等监管和执法标准。建设发展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粮、棉、油、蔬菜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玉光,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特点和动力机制[J]城市问题,2009,(1)18-22
[2]蒋晓岚,孔令刚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的条件和路径——以合肥经济圈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8,(7):31 32
[3]李廉水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4-76,207-209
一、日本经济泡沫形成、破裂历程及影响
1、日本经济泡沫形成破裂历程回顾
从二战后一直到1985年,日本实施“贸易立国”发展战略,依靠美国提供的技术、管理和市场,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并在1987年超越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80年代的美国,却是经济持续低迷。美国认为日本长期搭美国的便车致富,于是在1985年发动了以“广场协议”为代表的“货币战争”。美国联合英法德日,直接干预日元汇率,迫使日元大幅升值,随后大量热钱流入日本,资产价格飞涨。日本政府为了挽回出口市场的损失,意图刺激内需,使用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短短一年连续五次降息,将央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长期超低利率政策和大量发行的货币导致流动性过剩,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泡沫迅速膨胀。到了1989年,经济泡沫已非常巨大。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泡沫继续膨胀,打出两个组合拳,第一拳提升再贴现率,紧缩货币;第二拳直接管制房地产交易,控制土地融资。但这两拳力度过猛,结果直接导致股市暴跌,房价崩盘,泡沫破裂。此后10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和低迷的状态,被称为日本“失去的10年”。
2、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
(1)经济停滞不前。日本战后GDP增长率平均保持在15%左右,到80年代泡沫期则稳定在7%左右,泡沫破裂后,增长率从90年的7.5%下降95年的1.4%,甚至出现了好几个年度的负增长(见图1)。GDP总量在1997年到达到515万亿日元的峰值,然后开始裹足不前。日元汇率从“广场协议”到1989年泡沫破裂前升值约1倍,到2011年,升值达到3倍(见图2)。
(2)资产泡沫严重。日本股市从1982年的6000点,一直上涨到1989年的38900点,涨幅550%,泡沫破裂后,连跌4年,跌幅达到60%(见图3)。房地产价格指数从战后到1989年上涨了约150倍,在泡沫顶峰时期,仅东京23个区的总地价已经超过美国全国地价,可谓盛极一时。但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开始下跌,2001年全国平均地产价格指数跌幅达到47%(见图4)。
(3)严重影响实体经济。企业负债恶性膨胀,1991年前后,负债额在1000万亿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在1万家左右。1990―1996年,日本破产企业年均高达14000家左右。企业倒闭也波及商业银行陷入困境,不良债权急剧增加,大批金融机构破产,1995年8月日本银行业未清偿贷款总额已超过日本GDP总额,而未清偿贷款的1/4为不良资产。
(4)泡沫破灭对国民个人产生严重的影响。企业破产造成的大规模的裁员行为,而资产价格暴跌也使得国民个人的资产价值大量缩小,损失惨重,名义工资增长率在1994年甚至达到了零增长。1992―1999年,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均为负增长,年均下降幅度接近1%。通货紧缩使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债务负担加重,居民的消费心理恶化,公共债务危机加重。
二、日本经济泡沫形成及破裂的原因分析
日本经济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隐患在不恰当的政策、国际环境刺激下的一场大爆发。
1、经济发展动力缺乏持续性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了日本经济体制中的一些固有问题。一方面是创新不足。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主要归功于技术引进,技术引进使日本的科技实力在短时间内就赶上甚至超过了欧美先进国家,但也造成创新能力不足、重应用轻基础研究,因此在80年代末,日本的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增长乏力,资金从主体经济投入到金融投机中。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力。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和《休养地法》,逐渐将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促进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大量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行业和相关行业。这种选择造成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暴涨,在泡沫破灭后,国民资产大大缩水,企业经营困难或破产,银行不良贷款大增,通货紧缩严重。
2、政策手段过于激烈导致泡沫破裂,经济硬着陆
日本政府不恰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直接因素。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出现大幅升值,日本当局担心货币升值带来的通货紧缩问题,在1986―1988年实行了过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连续2次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不仅为日本历史最低,而且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1987年又实施了减税、追加公共事业投资、补充财政开支的过度扩张的财政政策。过度扩张的货币、财政政策,使日本的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1987―1989年,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分别高达10.8%、10.2%、12%,造成国内过剩资金剧增,资产价格暴涨。而在1989―1990年,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使之达到6%,这种紧急收缩信贷的做法使得股价和地价的大幅度下降,由此造成了资产泡沫的破裂乃至整个经济的破灭。
3、大国间经济博弈导致日本政府面临巨大国际压力
广场协议后,为防止美元贬值,美国要求日本降低利率,日本政府迁就美国的压力,在一年内连续五次大幅下调央行贴现率。到1987年底,世界经济出现较快增长、美德等国家都提高利率时,日本仍继续实行扩张货币政策,维持2.5%的超低利率至1989年。正是这一拖延,造成了日本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这个重大失误的背后是日本当时身处国际环境面临非常重大的战略转变和政策调整。首先是美国的步步紧逼,认为日本提高利率会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其次是日本作为世界最大的资本供给国,如果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往海外回流,会引发世界金融动荡,并波及日本经济。最后是日本初登国际政治舞台、希望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提升国际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考虑到作为一个“政治大国”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做出了以上错误的决策。
三、中、日经济发展阶段比较及启示
1、中、日经济发展阶段比较
一方面,中国经济目前所处阶段与日本80―90年代有许多相似之处。从GDP看,中国已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9年时间累计升值约35%。2015年以来A股超过300只股票价格翻倍,近千只股票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另外,日本经历过的贸易保护主义、巨额外汇储备贬值、房地产泡沫等问题,中国也正在经历。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与当时日本在经济发展潜力、政策水平以及面临的国际环境等方面也存在很多区别。首先是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吸引外资来看,日本企业积极投资国外,但却很少吸引外资到日本投资。多年来日本式的关联交易,相互持股等商业惯例以及过于繁杂的行政管制,提高了外资进入的门槛。而中国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市场开放度逐年增大,外资占中国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外资的大量进入,不仅弥补了中国资金的缺口,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推动了技术水平升级。从技术进步方面看,二战后日本一直依靠技术的引进、通过技术的模仿完成了追赶的目标,其创新仍然较多建立在“模仿性创新”的基础上。而中国这些年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投资在逐渐增加,原创性研发成果逐渐增多。
其次是政策调控水平的不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监管层的调控取向和政策不当是公认的主因之一。而中国宏观调控始终遵循审慎、稳健、前瞻的原则,从而减弱了经济的波动性。对股市、房市的较快升温势头,监管层密切关注但未急于调转政策方向,而是根据市场状况灵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了政策过急转向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将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限制在市场可承受范围和监管机构可控范围内。
最后是金融自由化环境不同。日本当时推行的“金融自由化”是面临金融危机不利形势的开放,其实施的利率自由化与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一方面导致存贷款利差较快收窄甚至倒挂,增大了银行业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营造了热钱投机境内金融市场有利环境。而中国金融自由化是履行对世贸组织承诺的主动开放,是有步骤、有规划、有秩序、逐渐推进的开放,在汇率改革上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利率改革则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推进。
2、日本经济泡沫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今年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25周年,与当初的日本如此相似的中国,在方方面面都被认为处于一个上升通道的中国,更应该以史为鉴,来知兴替、明得失,做出正确的政策选择。
一是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重视经济发展质量,适应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脱离实体经济承受能力,一味追求数字增长,只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