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文物保护信息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物保护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物保护信息化

第1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恩施州;新型城镇化;民俗文化;关系

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近年来,恩施州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40.0%。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有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融合,但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民俗文化同化与变异现象、民俗文化资源流失等;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地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也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经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理清民族文化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助于二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策略,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从根本上改变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进城上楼”的文化(观念、习惯、认知等)不适应、甚至抵制而导致的建设速度慢、水平低,政府出力不讨好、百姓受用不受益的尴尬现状,促进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城镇化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相互促进

李月敏,李卫东在指出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时,他们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重要内容必须与民俗文化双向发展,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始终与城镇化建设相一致。李枝秀认为城镇文化建设是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认为城镇文化建设不仅是城镇化的内在要求,而且作为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能推动城镇化发展。恩施是土家族与苗族聚集地,其丰富的民俗文化使城镇化建设富有民族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使民俗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如龙船调、土家摆手舞等使恩施旅游业更具吸引力与竞争力。另一个成功典范是恩施女儿城,恩施女儿城是一个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突出仿古与吊脚楼相结合,完美的体现土家民风民俗的新近打造的“新城”。自2012年开业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AAAA级民俗文化城。

(二)相互制约

在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对民俗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恩施傩戏的商业化、哭嫁逐渐消失等,造成城镇化建设形式单一,缺乏民俗文化的润色。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不适应,出现“人在楼中,心在乡间”、“生活市民化,行为农民化”的文化不协调,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二、恩施州城镇建设化现状

十二五以来,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实施了一批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功能更加完善,“一主两副”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由30.5%增加到40%,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三、恩施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一)恩施州民俗文化资源

历史人文景观丰富,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8处、省级57处、州级45处、县级176处。传统音乐及舞蹈数量繁多,全州有传统音乐84项,传统舞蹈68个,数目在17类项目中分别居第二位、第四位,并且传统舞蹈土家摆手舞、肉连响、龙船调等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有85个,传统美术33个,分布于恩施州8个县市。民间戏曲、民间文学种类繁多,反应这当地民俗文化传统,形成少数名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二)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总体上讲,恩施州民俗文化的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程度较浅、利用效果低下、传播范围较小,大部分民俗文化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恩施州的民俗文化资源相当丰厚,且主要表现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民族体育文化等,还存在其它较为独特的习俗。随着国家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恩施州的民俗文化逐渐在保护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开发与发展。呈现出来的良好势头不仅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还少不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三)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暴露出的问题

1.急于求成,商业化严重

在开发民俗文化过程中,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只是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缺乏全面合理的布局,出现了民俗文化发展畸形成长的现象。如土家族的哭嫁现在农村嫁娶时很少举行,传统的文化意识淡薄,很少能够继承下来,但屡屡出现在各大表演舞台上。

2.土地纠纷严重,人口流动速度过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城镇人口压力过大,城镇基础供应能力不足;再者,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强行征占农民土地,造成了原始乡村的城市化速度加快,破坏了其原有的文化底蕴。

3.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淡薄,自觉性较差

就教育而言,并没有与城镇化建设保持一致的速度,造成了人们对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缺乏主动保护民俗文化的观念。就恩施州的旅游行为观念而言,存在许多不文明的旅游行为,间接性的对民俗文化造成了阶段性的破坏。

四、加强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促进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一)提高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认知与认同

恩施州的民俗文化意识整体较强,民俗氛围较浓厚,但依然需要加强民俗文化的引导。如现在的大众对当地传统文化节日的意识受到西方文化的外来冲击,其民俗文化意识日渐淡薄。就恩施州的土家语言而言,鲜有人士能够继续传承与发扬。因此,必须加强人们对其民俗文化认知度与认同度。

认知是实施民俗文化发展战略的前提。因此政府要加强文化引导,通过文化宣传、举办的大型民俗文化节日、民俗文化读书日等形式来增强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使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教育对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的熏陶,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意识,扩大民俗文化的群体力量是大势所趋。

(二)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地宣传与推介

强势打出“仙居恩施”、“世界硒都”、“巴楚胜地”、“天下第一女儿城”等口号。凸显恩施州淳朴的民俗民风与怡人的生态环境;凸显恩施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巴蜀荆楚人文特色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凸显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通过宣传与推介,既可以让当地民众对本地民俗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又可以让外界了解、熟悉巴楚文化,进而使把巴楚文化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保护和传承。

(三)注重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国务院在2012年12月正式出台《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保护,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建设一批特色文化街区。”这一理念,这为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我们就要充分研究透上级政策,结合恩施州本地实际情况,以“扬弃”的态度,把产生在农业文明里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传承和保护。

(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合理规划、有序布局,针对有价值的文化村落、旧居,首先必须向文物部门报告,听取其意见,不得因眼前利益而随意开发。对于部分保存现状较好、文化内涵深厚的部分村庄,引入开发企业,实施复原复建,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使新型农村社区走上真正的科学健康发展之路。

(五)健全完备的基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建设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是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毕竟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盖高楼、修马路、建文化中心,而是要把教育设施、体育设施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立完备,一步到位,这样才能在提高当地.民众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对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一方面要明确部门的相关责任并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民间文艺社团的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托管公共文化设施或加入到其日常管理中去,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形成文化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月敏,李卫东.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5(03):137-140.

[2]李枝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愁符号”的保护与传承[J].江西社会科学,2104(09):254-256.

第2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继续推进文化遗产事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真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读本及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以提高认识,指导工作。结合会议讨论,现将自己的思想认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解放思想,突破桎梏,更好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在文化建设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宏伟目标,为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社会结构与发展道路,决定我国面临诸多重大而独特的社会发展议题;面临诸多难以取舍的两难选择与结构矛盾;面临社会文化色彩浓厚与相对性特征鲜明的社会需要冲突;面临截然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发展环境、发展需要、发展抉择与发展机会,这些都对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科学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家知道,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长期以来由政府包办,由于政府财力投入有限,使得诸多文物处于濒临损毁状态。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重组,我们文物保护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要解决文物保护事业如何成为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力量,成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积极力量,成为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力量,成为提升我省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积极力量这五大课题,就必须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机制,将新的社会力量整合到文物保护领域。

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服务功能,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与我省丰富的文物资源相比,我省文物、博物馆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导致文化遗产资源应有的作用未能得到全面发挥。一方面,各级政府在履行职能和推进职能转变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领域,而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改革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从而造成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方面的转变明显滞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不足,并且存在着许多体制。同时,政府在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服务方面仍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文物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表现为对文物保护的投入不足、对文物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缺失等。目前,除旅游热线上的一些文物景点、景区外,大量文物保护单位残损严重,没有得到及时维修、保护和对外开放;大多数博物馆硬件设施严重不足,陈列水平较低,安全防范能力弱,单位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另一方面,一部分文博单位公共服务意识淡薄,有的过分注重门票经济,有的由于自身的一些困难,缺乏主动的社会服务意识,长期游离于社会教学体系和公共服务以外,导致社会不关注,自身也很难融入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不能使大众共享,造成孤芳自赏的现象。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我省文博行业社会服务功能,对全社会共同关注、保护我省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应该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是适应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要求,全面提升博物馆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功能。对建馆时间较早的市县级博物馆、纪念馆,全面提升陈列展示水平,配套基础设施,在经费、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既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主体功能,又要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当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家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对各市县近年来投资建设的一批新馆,对于基础建设、陈列布展等核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我们应该主动和各地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使他们尽快对社会开放,尽早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二是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社会服务的功能。对于已经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应该使他们充分融入当地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人们关注、参与当地的文物保护。对于当地群众的一些正常诉求,只要内容健康、思想向上,我们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都要充分的尊重他们的想法,积极配合当地的活动。

三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物信息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可以利用我们信息化建设采集的大量文物数据,通过互联网、文物会展、信息查询等方式,免费、及时的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物信息服务,扩大文物保护的社会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利用我们专家学者知识密集型的优势,开展文物鉴定、文物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工作,为社会提供各种文物信息服务;可以利用我们的文物优势,大力开展文博产业活动,通过编辑出版文物图书,推出文物精品展览,制作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进行文物仿、复制等活动。

三、改善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的内外环境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对政府管理体制的重大改变。这一改变也同样影响到文物保护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改变文物管理旧体制的机遇。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也对我省文物保护新机制提供了极好的参照。文物保护既是政府责任,也是全民的责任,引入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是一种一举多利的新机制。在这样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一主多元”管理机制下,政府是我省文物保护事业中的主导力量,其余的部门是文物保护中的主助力量。

政府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加强宏观管理和规划能力,加强法制建设和执行能力,转变自身职能、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文化遗产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建立健全文物安全控制体系,加大人财物支持等方面。相对于别的部门,文物保护是一个弱势部门,只有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才能更多的获得领导的支持,才能获得各个部门的配合,才能更多的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的激励市县各级文物部门更好的完成工作。

社会参与文物保护要着重从社会捐赠、文物建筑的保护与维修、文物保护单位的看管保护、博物馆建设、保护设施建设、文物旅游基础设施、会展业发展、文物衍生品制作经营、文物研究与宣传、志愿者服务十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素质、提高能力,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是新时期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规划财务处的重要职责是充当领导的参谋、助手,做好全省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规划,管好、用好各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制定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是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制定和编制保护规划,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因此,突破思想上的一些桎梏,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用于规划编制;广开路子,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功能;利用各种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关注、支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等等,都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要求、目标去统领规划编制,以更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的去指导工作。

第3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文物管理;施甸县;对策

文物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行使对文物资源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位属我国云南省的施甸县,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同时,施甸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共同生活之地,民族文化也相当丰富,流传下来大量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总之,这对施甸县的文物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本人在施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多年工作经验和观察考证,对当前施甸县文物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并提出了若干对策意见,希望能给文物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同行指正。

一、施甸县文物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抗战文化形成了施甸县较为丰富的文物,包括远古人类文化遗址、近古建筑遗迹群、以及遗迹群等。在施甸县的文物保护管理所内藏有文物一千三百六十七件,其中包括了1987年出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姚关人头骨”,以及2003年发掘的距今三万年历史的远古人类牙齿化石。此外还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文物和石碑等。

为了加强文物管理和保护,施甸县县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同时,笔者认为施甸县当前的文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文物管理的总体绩效不高

对于施甸县政府来讲,工作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而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则属于公益性投入,并没有得到政府有力的支持,这成为制约文物管理事业的瓶颈。近年来,对于施甸文管所的政府财政拨款并不充足,文物抢修、保护的经费更是匮乏,导致了文物流失现象严重,许多损毁的文物未能得到及时的抢修。如施甸县文管所的硬件设施也较为落后,文物存放的库房并不规范,导致部分文物只能露天保存,对文物的管理、保护无法落到实处。

(二)文物管理与城市建设相矛盾

自改革开放以来,施甸县加快了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这导致了其与文物管理、文物保护不可避免的冲突。一些不可移动的文物由于开发、拓建的需要,被无情地毁坏或是掩埋。一部分文化遗址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出现了许多文物消失的现象。与城建、旅游等部门的工作相比,文物管理部门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三)文物保护的群众自觉意识不高

受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施甸县的大部分群众对文物管理、保护的认知水平较低,无法认识到文物的重要性,一旦文物保护与经济利益相悖,文物保护便被忽略甚至舍弃。比如木老元乡的布朗族村落就因为被忽视而逐渐消失了。而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力度也有不足。部分宣传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被群众所真正接受。

二、提高施甸县文物管理水平的对策

文物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文物的遗失、损毁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认为,施甸县的文物管理、文物保护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文物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作为参考: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施甸县政府应该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资金,每年根据具体状况适当调整。而政府投入的资金,不仅要重点保护大型文物、遗址,还要兼顾市县级文物的保护工作。除此之外,田野文物的保护、博物馆的发展等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支持。

具体而言,施甸县政府应该将“文物管理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预算纳入政府全年的财政预算中,并根据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保证经济发展水平与文物管理、保护水平呈正比。此外,施甸县政府应定期拨款对损毁文物进行修缮和保护,如对古建筑遗址群进行加固,对少数民族的石碑进行维护等。再者,施甸县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力量、个人、企业对文物管理进行正规的投资活动,比如利用某文物打造企业的宣传品牌、进行企业文化塑造,并从中获取利润,反用在文物管理上,形成“投资―保护”的良性循环。并以此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群众公共参与文物管理、保护的新格局。

(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施甸县的文物保护,不仅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主要准则,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比如在施甸县城乡建设中设立“文物保护优先”的制度,规定在涉及到文物的建设工程中,由文物管理部门介入,督促建设施工中对文物的保护。具体而言,施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应该制定文物管理、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章程,如《施甸县文物管理条例》、《施甸县文物保护相关办法》等,并督促施甸县政府颁布、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在文物保护管理所内部,也应制定更为科学的单位管理章程,如《文管所安全保卫制度》、《文管所值班制度》、《文管所文物库房管理、使用制度》等,并在单位内严格执行,执行情况纳入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与奖惩制度挂钩,以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所内部的规章化、专业化。

(三)完善文物管理的人才队伍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施甸县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文物管理方面的高校、科研所进行合作,一方面,打破繁复死板的招聘方式,为相关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并承诺为其提供良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的文物管理班子的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到高校进修,并提供政策上的优待。再者,以“老”带“新”,为新引进的工作人员配备“导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一对一”式的带领。总之,要做到引进新人才和提高现有人才水平二者相结合,切实改善施甸县文物管理中“人”的问题。

(四)加强群众宣传教育

施甸县相关部门要搭建合理的平台,引导民众参与到文物管理、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教育,提高整个县区群众对文物的认知水平、自觉保护意识。具体来说,在宣传方面,既要利用当地报纸、宣传栏、电视等旧媒体手段,也要利用政府网络门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对于年轻人而言,新媒体的宣传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并产生影响。此外,新媒体比旧媒体具有更高的公共参与程度,政府宣传部门可以定期微博话题、论坛话题等方式,促进群众对文物管理的交流讨论,使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进入一个“公众共同参与的时代”。

(五)推进文物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在文物管理方面,施甸县也应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进行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文物管理。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平台,整合施甸县所有的文物管理、文物保护信息。比如对施甸县馆藏文物建立电子档案,包括图片档案、文字档案、视频档案等,把所有馆藏文物以电子数据库的形式记录在案,实现文物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文物档案的流失现象。又如,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情况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制作相关的网站、视频、影像资料,方便群众在网上进行浏览。对于施甸县有名的文化遗迹,如狮子山新时期遗址、抗日战场遗址等,建立数字地图,对其地理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和描状,让人们即使在网上浏览也能仿佛身临其境。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施甸县的文物管理工作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施甸县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物管理、保护,甚至产生不合调和的矛盾。文物管理的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更有效、更坚定的政策措施,刻不容缓地对施甸县的文化遗产施以保护,将人类文明的宝藏代代相传,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升义(著):《施甸史探》,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

[2] 周大庆:《我国文物管理制度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 葛俊杰:《文物管理体制改革探析》,《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1期

第4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0 引言

文物是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是类社会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博物馆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博物馆在对文物的保护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其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现代博物馆在对文物保护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进而开辟文物保护、管理的新途径。

1 汶上县博物馆文物保护现状

汶上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勤劳善良智慧的古中都人民继承发扬了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运河文化和始祖文化。灿烂夺目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我县境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中都博物馆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66件,98件珍贵文物均建立了数字档案,数字化管理,目前,中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配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名列全市前茅。

尽管文物保护技术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汶上县文物馆藏工作环境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管理规范制度、人为污染、大气污染等。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大多是根据国外的馆藏文献或者国外所设定的数据而制定的。国内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对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进行数据实验,这可能造成引进的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不适合我国的文物保存环境检测标准。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者对文物保护工作也不够重视,使得文物受到些许的人为污染。这都表现出我国馆藏工作者在文物保存工作上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

在对文物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中,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博物馆室内装饰和文物包装材料,还有其他因素,如设施设备不齐全,未建立完善的馆藏文物保护制度,缺乏文物环境科研人员和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等问题。从以上反映的情况看,我县馆藏文物保护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博物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用其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不可再生、不能代替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瑰宝。而博物馆是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特殊性,怎样把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到文物保管工作中,更是一门新的学问。藏品管理在博物馆事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管理制度和设备设施也不断变化。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前提,是博物馆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文物的利用是其存在的最终意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怎样用科学的方法管理、保护好这些文物,利用馆藏文物开展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物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是我国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因此,对文物进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汶上县中都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加快,信息化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博物馆建设维修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文物保护。如监控系统的使用,增强了保护的力度,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然而高科技的使用在增加保护力度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县博物馆文物保护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科学技术的使用忽略人的力量。博物馆安全保护体系的建设包括:人防、技防、物防三个方面,在整个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人防,无论科技多么先进,离不开人的控制,只有将“三防”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起到安全防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科技的大量使用,忽略人的因素,达到不防控保护效果。

(2)注重整体保护工作,忽略局部安全。博物馆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在整体上加强防火、防盗以及防破坏的管理,还要加强局部保护管理,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博物馆的安全工作不能忽视,需要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加强安全责任教育,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杜绝因工作马虎大意、缺乏责任心而造成文物的损坏。

(3)保护工作中对人的重要作用的忽视。在博物馆的保护工作中,人为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通常博物馆在使用高科技防预技术之后,忽略人的重要作用,忽视对人的管理,使得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责任不明确,空岗、缺岗现象严重,一旦博物馆信息防预系统出现问题,文物就会出现脱离保护现象,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不可估量。

4 探讨改善我县博物馆文物保护现状的相关有效措施及建议

4.1 规范博物馆的基本操作流程,加强管理意识

针对我县博物馆的特点及现状,制定一套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文物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有:藏品来源、移交入馆、馆内清理、入库、库内整理。在馆内,通过规范这一基本操作流程,使得馆内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文物管理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双管齐下,加强其管理意识。

4.2 加强博物馆管理队伍的建设

由于目前博物馆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现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需要对博物馆管理人员进行重新配置,并且加强对文物修复、鉴定、保护等管理方面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有效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另外,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技术人才;积极指导本馆管理人员前往其他博物馆参观学习,从而对本馆文物保护工作现状进行有效改善。

4.3 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充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是改善文物管理的重要途径。

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文物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信息,准确、系统、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同时,这也是博物馆实现自动化办公、现代化管理、高效率工作、建设高素质工作人员的重要举措,是博物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数字化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促进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通过对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博物馆的防火、防盗等自动化控制安全报警系统连接起来,合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控制管理体系。此外,还可以将博物馆的信息资源上传到互联网,建立一个网络数字博物馆,以增强博物馆的管理手段。

5 结语

总而言之,博物馆不仅是各类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也是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更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收藏着我国几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文物,通过对这些文物的展览,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我国深厚的文化知识,传播我国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对历史文物产生一种尊重与敬仰之情。因此,博物馆文物的保护的有效途径值得我们探究与深思。

参考文献

[1] 郑丽娜.试谈文博系统的文物安全工作[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2] 周耀林.我国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J].档案管理.2010(02).

第5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文博事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文物博物馆事业,事关文化传承、历史延续,事关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事关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形象。发展文博事业,始终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

新形势下的文博事业发展,要本着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传统文明、地域文明的传承,有利于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利于百姓的文化享受、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有利于后人对我们今天的行为作出较

好的评价。

一、整合资源,拓展博物馆社会地位

很多城市都不止一处博物馆,但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分配并不均衡。即便是收藏极为丰富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其藏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努力发挥“博”和“物”两个特色优势,利用国有、民间和社会的资源,在形态上、资源上整合、集成,找准切入点,实现联动互惠,才能促进博物馆社会宣传和教育的新发展,固守并拓展博物馆的社会地位。

藏品资源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每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举办各类展览的需要。博物馆做展览,相当程度上就是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如何在资源局限或不足的情形下,利用好现有资源,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去发现、去发掘、去整合。为此,我们应把单一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孤立的汇聚起来,把长期闲置的激活起来,集中优势力量,尽可能达到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他们走进展厅,面向大众、面向社会,带来了展览量的扩容、质的深化,从而更好地宣传展示,服务社会。

二、加强文物资源保护

注重文物资源保护,确立在保护过程中地域特色、时间延续、使用性质和反映一定社会生活的整体要求;确立“文物保护,规划先行”的管理理念,把行政保护与规划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要加强文物的法律保护,科学制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和博物馆的发展规划,并将之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要加强行政保护的力度,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政策。要从文物保护中挖掘和传承地域文明,创造地域文化品牌。要在保护中以专业化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作为我们保护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强化保护中程序的规范和专家评估的作用。

三、加快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

文博事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我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部分博物馆进行藏品计算机管理的探索开始,逐步开展文物、博物馆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五”以来,信息技术在文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提高认识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当前,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在国家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还不够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尚未健全,标准规范体系需要制定、完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重硬件、轻应用,重开发、轻维护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真正理解文博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文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加紧制定文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重点工程规划及文化遗产地区域性专项规划,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实现以规划为指导、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有序建设、规范管理。

2、信息资源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当前,我国的文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很滞后,信息服务水平低下。文物调查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摸清文物家底、夯实工作基础、强化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文博单位要结合文物调查项目的推进,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整合等基础工作,重视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信息安全,面向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博信息资源服务。

3、需求主导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文博事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需求。文博事业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定的信息技术需求,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脱离实际业务工作而自行其是,要强化信息技术研发与业务工作的联系和有机结合,以行业需求指导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以信息化应用促进业务工作的发展。

目前,行业的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开发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文博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扭转这种现状,必须深入分析行业需求特点,重视行业信息化科研基地建设,加强考古发掘现场的数字化记录与文物保护、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三维虚拟展示、古汉字编码等行业急需的关键应用信息技术研究。要以解决文博行业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开发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行业系列应用软件,加快推广应用,切实提高文博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以信息化推动文博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博事业科学发展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长期任务。人是博物馆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办好一个博物馆要靠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另一支就是管理干部队伍。博物馆的干部职工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时代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博物馆的事业要求永远走在时代前面,必须加强文博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使命。

树立事业发展、人才为本的观念,营造良好的育人和用人环境。文博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队伍的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制约着办馆(所)的层次、水平的提高和事业发展的速度。文博工作要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要有人才资源做保证。因此,要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确立“人才兴馆”、“人才兴所”的思想,同时必须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要在舆论上形成一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以有人才为荣的导向,营造一个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五、加快文博事业改革创新

文物博物馆事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承担和落实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这些文化责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服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思考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问题,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从我国目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战略出发,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的时代需要出发,科学分析文博工作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扎实推进文博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第6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城市的文物古迹,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体现城市的传承、内涵、精神、特色。保护好文物古迹,就是保护城市赖以发展的根基与延续发展的文脉,塑造城市发展的特色风貌与鲜明亮点。*作为省会窗口城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海洋文化”影响深远。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当前,全市上下处在构建和谐*和文化*的关键时期,这对我们进一步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发展关系,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齐抓共建。市文管会全体成员单位务必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进一步落实法定职责,进一步强化举措,依法依规,尽职负责,扎扎实实地抓好文物工作,确保我市文物古迹得到永久保护、永续利用,建设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城市及其文化环境。对文物保护问题处置不及时或不力的,要责成有关部门及时纠正,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二、强化基础工作,提高保护水平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的要求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管理工作。“五纳入”:即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四有”:即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专门的保管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五纳入”和“四有”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性、根本性要求。对此,全市各镇乡(街道)、各有关部门务必要认真落实到位。为进一步强化对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力度,20*年8月份我市成立了市文物管理保护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各镇乡、街道、有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建立健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干部,确保文物保护工作有专人负责,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村、组三级文物工作网络。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筹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建设事业。通过上级补助、政府投入、社会集资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当前,市直有关部门和各镇乡、街道要严格依照《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全市“四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地拉网式梳理检查,查找漏洞与薄弱环节,切实予以整改。特别是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四有”档案资料,进一步提高文物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三、严格责任落实,清除安全隐患

要把文物安全工作作为文物工作的重点来抓,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真正把责任落实到位。加大安全防护方面的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防火、防盗、防水等文物安全防护硬件设施的建设。认真制定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安全处置预案,定期检查文物安全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把文物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我市所属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负责管理,市文化行政部门进行配合、协调、指导。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对本辖区的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力度,并与所属的文保单位签订文物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职责,预防、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以促进各文保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刚才,市科技文体局刘端佳副局长已经传达了上级有关文物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并通报了我市文物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市政府同科技文体局和各镇乡(街道)签定了文物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各镇乡(街道)领导回去后认真传达今天有关文物安全工作精神,同时还要与所在地的文保单位签定文物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并与7月日前将签定情况和责任状上报市政府,同时抄报市科技文体局。市政府近期将会同人大、政协、文物等相关部门对各镇乡、街道文物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此外,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大文物执法力度,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严厉打击破坏、盗窃、盗掘、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发生文物案件,要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应组织力量迅速破案,并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和上级文物、公安部门。对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探索保护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第7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摄影;文物保护;文物摄影;重要性

1 文物摄影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文物摄影应该是对历史审美认知后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数码摄影设备以文物为对象的拍摄记录,客观并再现其艺术性。

摄影在文物中的使用除了客观记录它的历史状态,也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要遵循以真实、美观为基础的艺术规律,要求摄影者要具备一定的文物相关知识,要理解文物本身是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文物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构成了文物特性的表现形式。文物摄影时有针对性地调动光线、角度、镜头,充分运用艺术手段来塑造、刻画它。对它有深刻的认知才能从作品中展现出文物的历史价值和它所要传达的信息。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于1981年4月8《关于拍摄文物的几项暂行规定》中指出:“拍摄易损文物(如壁画、彩塑、书画、纺织品、漆器等)一律禁止使用强光灯。”灯光照片时还应注意光照时间、光源与器物的距离和灯光热度等。对光源敏感的器物类型,不应长时间光拍,否则会使绘画、织品等脱色、剥落,字迹模糊,甚至引起本身的质变。所以在测光的时候需要对文物的特性有所认知。以最快、最准确的速度拍照,从而缩短器物的光照时间。在选择灯光的时候酌情使用散光灯和聚光灯,不要是器物骤然升温或降温,这样容易使器物受到损坏。争取在初步入库时完成该器物的大部分的摄影任务,不要经常反复拍照同一器物。

z影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光线的布局以及器物的构图,在文物摄影中也同样重要,首先是光的运用就非常重要,它能使所拍摄对象呈现历史沧桑感也能使拍摄对象绚丽多姿。其次是拍摄角度的选择,十分重要,一件器物最重要的照片是正面全景照片。(如图1、如图2)作为入库级别高的藏品应用彩色胶片,拍摄彩色反转片和负片(如图3),有条件的单位对重器、珍品也可以拍录像片存档。针对具有重要的文物信息胶片,博物馆会进行电子文档备份(如图4)。

2 摄影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

2.1 文物信息的储存与展览

按着文物摄影的分类,去寻找他们的共性和个性。文物摄影可以按文物的分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古墓葬、古遗址等较大型不可移动文物摄影;另一类是陶瓷、玉器、书画等较细致、可移动的文物摄影。在文物摄影中要注意:具体的细分可大致分为这几个方面:考古摄影、古建筑摄影、石窟摄影、器物摄影。通过文物分类,可以有效地提高摄影团队的合理分工,更细化文物信息的储存和整理,为后期展览提供资料。文物的展览不仅仅是传统摆在橱窗展览的形式,更多的是互联网上的互动展览,虚拟图片360度的展现,如今影像采集、加工、输出全部基于数字技术,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发生了重要改变;文物摄影不再局限于影像工作本身,参与并推动了文博单位的数字化、信息化工作。

2.2 数位宝库的多元化运用

通过文物摄影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把文物这个历史文化艺术品进行了数字化录入,形成了丰富庞大的资料库,是博物馆典藏资源集合的基础,加以延伸出更广博的交叉应用,成为21世纪研究的利器。例如,的资料库包含故宫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故宫书画典藏资料检索系统、清代文献档册目录、善本古籍资料库等,展现了故宫器物、书画、图书文献等丰富的典藏。在数位计划多管齐下整合丰富资源、无限延伸文物的附加值,从典藏资料库、主题网站、多媒体互动光碟与展示、文物衍生产品的运用等。而这些都基于摄影技术在文物上的使用,发挥了文物的价值。利用新媒体对群众经行宣传教育和推广。以数位典藏的资源为数位学习的素材,建立起博物馆数位学习示范中心、数位学习平台,并开发内容教材,提供同步或混合线上教学功能。深入浅出的通过图片了解文物的制作、鉴赏、修复等保护的方法,而非传统拿实物出来比画,更好地延续文物的寿命。

2.3 文化遗产写实的记录

随着国家对历史古迹、文物等历史遗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文博行业,但是由于传统艺人的大量流失,很多传统技术没有沿传下来。而传统修复技术的局限性,大量的文物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很多考古发现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被破坏,基于这些因素,摄影在文物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快速有效地记录被发现的原始状态,更好地为后人研究和复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推进,文物摄影也包含了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拍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人心,即使实物形态的文物消失,摄影影像的留存也可以留住那短暂的美好瞬间,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之一,是文化遗产深入人心的好方法。

2.4 辅助鉴定依据及印刷

由于近年来文物作伪严重,结合科技发展,很多企业正在研究怎样通过仪器鉴定真伪。现在中国的雅昌艺术网、江苏省文交所以及南京国典艺术保真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摄影技术,记录每一张书画作品的特征,通过每一个放大的信息点去记录,以辅助鉴定。同时日本的二玄出版社由于运用了高精的仪器设备和仿真的宣纸对文物进行再记录再印刷,起到了再传播再保护的功能。更好的帮助人们对文物进行复制和保护。所以,文物摄影实际上是运用多重的摄影技术和技巧,才能达到高度的“传神”效果,并不是单纯的记录式的翻版。

3 文物摄影的应用价值

3.1 艺术价值

人们一般认为文物摄影只是客观记录艺术品的写真造型,而却忽视了,其实我们在遵循古人的艺术杰出作品的时候还在经行二次艺术传播。作为一个文物摄影工作者,必须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认知、熟练运用现代化摄影记录设备和技法,了解古人和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展现完美的摄影作品。

3.2 市场价值

首先是由文物摄影引申而来的3D修复技术,它可以更便利、更快捷替代现今石膏树脂修复的可能性。其次,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当今掀起了第三次收藏热,大小拍卖行竞相举槌拍卖文物艺术品,艺术品图录成千上万的印刷出版,这使得文物摄影拓展了博物馆之外的另一个潜力巨大的应用市场。以及现在各种微拍等,都需要有好的文物摄影作品为基础,去吸引投资爱好者的眼光,进行更好的宣传。减少文物在搬动中遭受损伤的可能性,从而为文物保护带来了便利。

参考文献:

[1] 赵广田.文物摄影概论[M].甘肃文化出版社.

[2] 王芬,陈淑卿.考古摄影实验教材[M].

第8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一、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态也正在发生变化,我市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各类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人为和自然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加速消亡和失传的趋势。因此,加强对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体制,不断开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扎实推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强化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推荐工作,依法按时完成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明确具体的保护规定和控制指标。严格依据已批准的保护规划开展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整治工作,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真实信息,延续传统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市、县区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乡镇建设规划时,应与当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相衔接。

(二)加强对文保单位的保护管理。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公布工作,按时完成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应由所在地政府组织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并按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确保保护、管理、利用的强制性内容。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组织巡查各级文保单位保护情况,加强对野外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的安全防范管理,提高防盗、防火能力。

(三)加大对濒危文物的抢救保护力度。分阶段实施文物维修计划,严格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假古董之实,严格限制文物“复建”,确保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用于重要文物的保护项目。

(四)树立文物保护优先原则。县区政府要妥善处理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依法履行文物前置审批权。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活动,必须依法报经相应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规划部门批准。凡涉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占地3万平方米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在项目划定勘察设计红线前,要由文物部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和经费。投资渠道多元化的重大建设工程,在建设项目申报阶段就要明确和落实文物保护责任主体。文物利用要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做好优秀乡土建筑和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和保护,要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加快市、县国有博物馆的馆舍建设工程步伐。积极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和民办专题博物馆的创办,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坚持“三贴近”和社会效益为首的原则,强化精品意识,以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为目的,全力打造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并以此带动全市文物展览展示水平的整体提升。全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在实行向未成年人、现役军人、任教满30年教师、70岁以上老人等特定群体免费开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向所有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加强馆藏文物管理,从改善文物保护环境入手,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解决馆藏文物保存中的突出问题,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都要达到国家规定风险等级标准的要求。开展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六)加强文物行政执法。结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文物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职责。文化综合执法机构除依法承担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外,同时承担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等文物执法职责,并增挂文物监察支队的牌子,明确内设机构和专职人员。因增加执法职能所需的人员编制,各地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支持,或从现有文物保护机构中调剂解决。严厉打击破坏文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各级公安、工商及海关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维护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秩序。

三、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我市民族民间艺术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组织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系统、全面的记录。3年内基本完成全市普查工作,建立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必须建有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对本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全面的掌握。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保管制度。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期分批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2006年开始,市政府每两年公布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从列入省级名录的项目中选择,省级名录从市级名录的项目中选择,市级名录从县区名录的项目中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做好保护规划。各级政府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加强对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运用。认真制定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落实保护措施。对列入名录的项目及其代表性传人,要专门制定保护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四)加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舆论监督制度。

(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团体)的传习活动。重点抓好《湖笔制作技艺》、《百叶龙》、《扫蚕花地》等项目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开展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在社区、乡村广泛进行民间艺术传习,使我市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延续。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造就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四、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应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五纳入”,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工作协调,实行目标管理,切实把本行政府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市政府已成立**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进一步理顺市辖区的文物管理体制,继南浔区的文物事权下放后按法定程序下放吴兴区的文物事权。

(二)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市、县区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和对公益性文物事业单位的扶持,要安排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递增,主要用于文物保护、藏品征集、文物库房、安全技防补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论证研究、开发利用、传承培育、项目保护补助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政府《关于古桥保护协调会议纪要》(湖政专纪〔2002〕67号)已明确的古桥修复经费,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到位。鼓励文博单位拓展经营,完善服务,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9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甘肃博物馆事业;文博信息网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105-02

博物馆事业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质量和规模是衡量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全省现有文物部门管理的各级各类文物收藏单位100余家,馆藏文物42万余件。这些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宝库,也是西北民族历史的丰富画卷和档案,它们基本集中排列在丝绸之路沿线上,犹如一线穿引的颗颗明珠,使甘肃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

面对21世纪初博物馆发展的崭新局面,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世纪、新形势、新举措、新任务的需要,抢抓机遇,加快甘肃博物馆事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已不仅仅是博物馆数量增长、规模扩大和藏品增加的问题,更重要的关系到文化遗产事业理念的更新、工作思路的改变和思想认识的提高。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乃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都因信息技术的影响而发生着巨大变化。对行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更是大势所趋。由于甘肃地处边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文物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历史文化遗存,距现实较远。因此,在文博系统内部,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性也不强。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甘肃列为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试点省份,由国家提供经费支持,进行馆藏文物信息化建设,对于甘肃这样一个文物保护任务繁重、经费短缺、人才匮乏、管理手段落后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每个文博工作者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促使他们对文物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重新作了定位。文博信息化是文博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上的一次深刻革命,是加强文博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迫切需要,古老文化和先进管理技术相结合,必然开放出无比绚丽的花朵,为甘肃省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光明道路。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和系统运行,信息化为甘肃博物馆事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促进了博物馆基础工作的现代化

长期以来,由于资金不足,甘肃博物馆行业设备陈旧,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管理理念和手段都较落后封闭,文物藏品的管理与保护亟需加强和改善。文物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过去文博行业对文物资产管理、藏品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一直处于手工登记状态的传统、落后模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长期以来,各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藏品数量往往模糊不清,经过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特别是2002年进行的全省文博单位基本情况普查,大致摸清了全省馆藏文物的家底。总体来说,鉴定出11.0985万件(组)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搞清了它们的分布和大致分类,为1700余件一级文物建立了纸质挡案。但具体到每一件珍贵文物,掌握的信息比较少,许多文物的必要指标项信息甚至不全面、不准确或不科学。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强化和改进文物基础工作。运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了全省的馆藏文物数据库,为每一件珍贵文物建立了一份电子档案,对馆藏珍贵文物的家底有了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实现了基础工作的现代化。如今,只需轻轻一点鼠标,文物信息资料就会呈现在你面前。文物收藏保管的科学性大为增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而且,还能够解放原来粗放管理状态下浪费的大量人力资源,提高研究、陈列、布展、教育和社会服务水平,为文物的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信息化促进了博物馆藏品管理的规范化

规范化就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作出统一的规定。具体到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对藏品管理所涉及的全部信息数据、工作项目制定一套统一的定义和程序。这是藏品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文物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文物收藏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收藏单位文物管理不善,没有完善的藏品档案,登记方法各异,文物遗失了也无案可查的状况,现在全省按照统一、科学、规范的形式,对11万多件(组)珍贵文物少则几十项,多则逾百项的信息指标予以采集录入,并拍摄了影像资料。这些统一、科学、规范的指标项,把文物所蕴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信息发掘出来,保存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要求的指标项是标准规范的,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全方位的,所体现的研究成果也是最新的。这就为不同的观察者从不同的知识结构、信息层面和学术视角了解、研究文物提供了方便。

三、信息化促进了博物馆藏品保护的科学化

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的建成,使文物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文物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的使用,旨在用数字化手段调查、完善我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国情资料,建立并运行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以往组织一次文物展览,需要进库房挑选,而对文物的每一次扰动都会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尤其是对于纸质等易损文物,有可能带来毁灭性损坏。有了数据库,组展可以在网上进行,文物的名称、图像、大小、年代等所有信息都在网上一目了然,使组展对文物的损害降到了“零”。如以往在制定馆藏文物修复方案时,需要对文物受损情况进行调查,必须要到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中实地调查。现在如要制定青铜器文物的修复方案,就可利用数据库,从中查找文物受损情况,不仅十分便捷,而且资料也翔实可靠,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可以说,随着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的前景一片光明,敦煌研究院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壁画存储、病害治理和虚拟漫游上的成功经验,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信息化促进了博物馆藏品利用方式的多样化

文物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科学、历史和艺术信息的载体,人们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文物,其实就在于尽可能地保存与发掘蕴藏于文物之中的所有已知和未知的信息,为当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因此,对文物的利用不仅仅是对文物本身的物质实体的利用。文物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为文物的利用开辟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建设虚拟的网上博物馆。甘肃文物网站中,设计有“网上展览”这一栏目,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互联网完整呈现一般实体博物馆所共有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的非具有实体空间的虚拟博物馆。信息化也使文物宣传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利用信息化所取得的成果,通过互联网宣传文物政策、传播文物知识、提供最新信息。这些方式的运用,有效地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欣赏甘肃文物的精华、了解最新的资讯资料,是文物有效利用方式的一次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