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地理学地质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地质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学地质学

第1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质量教学;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195-01

面对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学习高中地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方便我们个人的生活。掌握牢固的地理知识,对于我们每一个社会人都具有非凡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节假日旅游热的大趋势下,我们更是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人文、自然风光的特色,进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这就是说,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好河川,培养我们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还可以培养我们对地质学、天文学的爱好,为我们国家的地质事业、天文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们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也无形中给我们的教师提了一个醒,那就是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我们教师本人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效率要想取得一定的提高,就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心理,让我们的学生从心理层面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广泛进步。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在日常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学生热爱上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全面学习。

第一,面对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我们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地理知识充满兴趣,对地理课堂充满期待,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和实施都是有重大帮助的。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的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是让学生被动地去背诵地理知识点,而不是首先讲解教材中相关的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记忆内容,只会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负担,这也很不利于我们之后的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面对传统的地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及时地作出调整。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从心理上认识到地理学科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求学的兴趣。这也是我们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积极遵守的教学原则。否则,我们便很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我们的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只会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的生机和活力可言。

为了激发学生的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其一,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我们的学生顺利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入到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过程中。现阶段,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网络技术高速普及的时代,我们的教学也要紧紧跟随这一时展的步伐,在教学高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融入现代科技的因素,让我们的学生迅速地爱上对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的学习。这也就达成了我们最终的教学目标。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二,我们的教师可以借用故事、影片帮助学生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如今的电影、电视节目迅猛发展,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吸收其中与我们的地理学科相关的内容,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严重的课业压力,他们面对这种方式一定会觉得新奇,在心理上也会有一定的放松,这样,我们也就可以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了。

第二,在日常的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积极吸收新课标中有益的教学因素,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发言的时间,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地取得实效。如今的课堂更加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和传统的教育思想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就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有益之处,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进而完善我们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对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教学思想的革新和转变,这对教师本人的成长进步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人之后,我们还需要在一旁督促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现阶段的学生由于思想、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还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做好监督工作。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很大层面上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这里,我们还要把教师当做最好的督促者。这对于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也是有很大意义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及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效率,这对我们每位任课教师来说都是必须的。

第2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新专业;培养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学从开始之初就具有与其他学科许多显著的区别,表现出独特的学科特征。①地理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古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他更加注重实验性,其知识成果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性,并能够很快地被国家各级规划、生产部门所使用。当前,新学科的蓬勃涌现和新技术新手段的大量应用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②但是,中国的高校长期以来传承沿袭着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地理学当中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焦点。

一、当前地理学新技术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当前,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与之相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这其中主要有:

(一)计量地理学出现。该方向大量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地理的问题,更加侧重于地理学的定量表达,从而为地理学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二)遥感。遥感的出现彻底解放了地理学家,从资源获取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大量的地理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借助于遥感进行解决。

(三)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得地理学家有了更加便利的工具来分析和挖掘自己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从而在获得知识的知识。

(四)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让地理研究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地理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工作,并且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标准化都产生了影响,也成为地理学方向的重要产业之一。

(五)时间和空间分析。时间序列的分析来源于地理资料的长期积累,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为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提供了可能。空间分析的概念来自于数学拓扑学和GIS。空间分析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和地理迁移提供重要的思想依据。上述这些重要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都为地理学新的发展提供帮助,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方法和思想是可行的④,同时在当前地理学发展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已经被大量使用,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市建设的需要,信息化、市场化、

现代化的时展趋势,培养掌握区域城镇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人才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主要让学生掌握制图、测绘、信息系统、区域规划、资源评价、经济地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从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该专业体系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专业:地理专业;规划专业;管理专业;测绘专业;生态专业;其他相关的资源专业(如水利专业、矿产专业等)。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并接受城市规划、城镇设计、计算机应用及CAD辅助设计等基本训练,

熟悉从事城镇区域规划、旅游区域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开设的层次课程

(一)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基础课程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因此基础课程开设的种类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普通地质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

(二)专业层次为整个专业的核心,该层次的课程决定了在本专业中的研究方向,因此对于这个层次课程的选取对于新生来讲尤为重要;该层次课程主要有:区域(中国、世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土地规划、生态学、建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技能层次为该学科的一个辅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整个学科的技术支撑;这个层次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数理统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库基础知识、地学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CORELDRAW,AUOTCAD,GIS软件等。

从学科内部分类来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含经济地理)、城镇规划、地图测绘以及其他方面(旅游等),这几个层次也代表了本专业当前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自然地理学主要开展资源调查、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社会经济等方面;城镇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城市体系、园林、住宅区、经济发展功能区、生态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地图测绘方向一般脱胎于测绘专业,并与工程测量结合到一起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基础测量工作,同时也为科研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新的地理学科之一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学科设置、课程层次、技能培训等方法都大量依靠了新地理学技术的支撑,这些支撑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成为地理学一个较为特殊专业,该专业既有了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内核又有了工程学、技术科学的外在。本文在总结了大量高校该专业设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培养模式。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资源环境评估和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侧重于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对水、大气、土地、地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

(二)区域经济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国家的区域发展、地区经济区建设、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和资源问题等。

(三)以地图和测量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来源于以前的测绘学,主要研究地图测量、工程测量等一系列问题。

(四)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的培养模式。

(五)以规划为主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城市规划学为主,并结合了经济地理和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而形成的。

从这几种模式上我们可以笼统的进行一下划分:第一种模式偏重于自然地理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和野外实习能力;第二种模式偏重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要求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扩展性和立体感,同时必须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统计学知识;第三种模式偏向测量,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图学和测量学的知识较多;第四种偏向于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数据库、编程等应该比较熟练,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考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第五种模式偏向规划,要求学生的基本知识较多,该种模式是这几种模式中最高的一层,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可以涵盖上述几个模式。

五、几点思考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建设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师资情况和所在区域的社会需要进行设置。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式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完整地审视这几种培养模式,选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都是依历史专业或者优势专业而建设的,这样在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学生课程开设以及整体专业定位上往往偏斜于历史专业或者本身的优势专业,造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成为其他学科的一个附属学科,这必然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 实施途径 兴趣 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因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于地理新旧课程对比中,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传统地理教学侧重对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规律的介绍,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长期以来成为广大地理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而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书本以外的东西不想学、不会学;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新课程则扬弃了这一传统的惯性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意让学生基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形成灵活的、系统性内化的、在多角度多层面丰富理解的基础上整合的经验知识系统,注意知识的应用性和发展性。同时,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先介绍知识,再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知识;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学习的过程应为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即先发现有思考价值的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学习的目的。新课标更遵循人的知识增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弥补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原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的活动过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

二、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问题往往是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最好手段,是体现过程优化的有效载体。地理教学中针对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坚持时间短的特点,采用提问题能使学生整节课围绕老师思考,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地理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可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另一方面,可由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为引子来逐步引导学生。基于这一认识,例如,在教学和地震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大家所熟悉的四川汶川地震为例,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此地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属于什么类型的地震?还有哪些地方可能发生地震?要求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带着问题一一阅读解决。还要求学生从新的角度,或反向等不同途径来进行思维,大胆地想象各种问题还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答案,提供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一堂课下来,可以想象采用这种创设问题的方法,不但学生能及时地掌握地震的有关系统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能力。此外,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事实上,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参与机会。

三、于地理双基教学落实中,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能力,知识就成了死水枯木。因此,落实双基教学,优化地理教学过程意义重大。毋庸讳言,能力的高低,归根结蒂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夯实,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以往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做法,切不可再搞死记硬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附图、插图、各类专题地图、自然景观图、寓意深刻的漫画和各类图表,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培养学科内的综合能力,清理学科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象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实现“五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的形成过程。例如,掌握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就可以用它来分析气旋和反气旋、大气环流、洋流的运动偏向及河流对河岸的冲刷情况;把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进行联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把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进行比较,总结出纬度地带性是以热量为基础,而经度地带性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关键所在等。

四、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中,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第4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我们对教育现象并不陌生,大家熟知的孔子、孟子,或是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不仅是受人敬仰的大哲学家、思想家,而且都兼具了教育家的身份。孔子“有教无类”,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苏格拉底助产式的知识观念,柏拉图《理想国》中对“哲君”的培养,亚里士多德则系统地阐述了知识论、学习论、个人论以及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这些思想理论都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到了启蒙运动时代,那些引领西方社会变革的思想家们,如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也都提出了自己关于教育实践的深刻思考。他们的政治理论与教育思想不仅引发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激变,也将教育与民主社会形成的关系提高到了理论高度。

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由此开启了运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教育现象的先河。一般而言,教育学被定义为: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本质上分析,“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社会行为,通过教育、社会习俗、传统、制度得以延续;“教育学”就是对这样一种社会行为进行科学认知的学科,试图用自身学科的方法与理论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与解释。

教育学、心理学是教育学科的基础主干课程,扩展而言可以细分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在大学学习阶段可以有侧重的学习不同领域的专门知识极其技能。

教育话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跨进大学之门前,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我想,个人的价值实现应当作为大学专业选择的依据之一,这关系到大学四年校园时光如何渡过。

一个人的价值分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掌握良好的知识技能,无疑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但是光有技能仅仅实现了价值金字塔的小部分。作为社会人,个人的成长是社会成长的重要基础,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一个人的合力。可以说,个体的成长、贡献以及知识水平决定了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我们年轻人现在的努力程度,决定了将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前景。因此,大学能够带给我们的,一方面在学校的“给予”,另一方面也在同学们自身的“索取”,需要如同海绵一般,努力汲取前人的知识积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完美地实现价值。对人类求知过程的描述与解读,就是“教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经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可见,中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教育制度与模式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虽然教育学研究自身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得到解决。这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钱学森之问”不仅体现了教育学的必要性,也对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要求从事教育学研究与学习的学者们,从教育规律出发提出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的教育政策与建议。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教育学可能是“冷门”,不如其他学科那样具有显著的经济利益,但是却承担了比其他学科更为艰巨的“责任”。为什么?因为教育作为一种现象很容易被泛化。我们每一个人在课堂上所接触的,属于教育。在家庭中父子、母女之间的对话,也属于教育。更有胜者,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在网络上所见所感、微博闪客,也都属于教育。因此,作为一个善于反思的在校学生,我们就不难发现学校、家庭、社会都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资源。那么,我们所批判的,到底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的家庭、或是社会教育呢?这些教育行为有哪些不足之处?恰恰都是教育学科可以研究的话题,也是在大学选择教育学之后可以深刻思考的问题。

从微观的个体学习认知,到大范围的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的宏观政策。从教室课桌的摆放,到西部边远地区支教政策的执行,教育学的身影无处不在。这个学科,已经深深地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融为一体。如果你关注人类认知学习如何可能,教育学能够给你一个宏观的构架引领你入门;如果你好奇诸多教育政策运行的逻辑,教育学也能够为你展现其本质的魅力,让你能够明辨是非。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吗?”不应该仅仅成为我们对自身经历的感悟,同时也需要通过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找到更为科学的解答。

从现实就业的角度,教育学毕业生进入大、中、小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以及进入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都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以踏踏实实地培养莘莘学子,享受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也可以在一方土地决定教育政策的制定,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脚踏实地地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也都有教育学毕业生的身影,他们从各方面帮助个人的成长,同时也能获得与付出相应的经济回报。

第5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同其他自然科学相比,地理学科知识涉及面广泛,内容多且离散性较强。这给地理学科的学习和积累新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形成将零散的地理新信息及时有效地存放在大脑中的能力呢?

1系列分类法。变换角度,以不同标准或按不同要素间的某种相关性或按知识的结构特征去重新整理所学的知识,按区域分布、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不同要求重新组合所学知识,编织知识网络。教师在教育中努力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揭示并提供知识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以便于学生进行操作。如:针对人文地理教学“要记忆的事实材料多,可理解的原理规律少”的特点,教师可辅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要点,从“点”入手,串“点”成“线”,化繁为简,把教材知识结构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

2项目表法。把相近或相关的知识按项目归类,列成表格,用简要的文字或者数据加以说明,其不仅能突出重点内容,而且能使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对比性强,便于记忆。如:《工业生产活动》这一课从18世纪中期在英国起源到现代工业的工业发展情况进行叙述。教师可以从开始时间、主要标志、对工业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三方面列表比较世界三次技术革命。然后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表格内容,围绕三次技术革命展开讨论,如三次技术革命对世界工业的发展起到哪些推动作用?每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都能极大地推动世界工业的大发展,特别是第三次技术革命,对世界工业的发展影响更深刻,意义更大。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推敲,可更系统地领会课文内容,加深记忆。

3图形示意法。指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空间性特征,利用图形可把一些分散的地理知识组合在一张图上,运用图形示意法不但能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之间的关系,图像所具有的形象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记忆力,便于学生从图上整体把握知识。比如:在复习“全球大气运动”这一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因果关系,全面系统地把握三圈环流,全球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以及气流的运动方向,先让学生尽量不看教科书,依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全球大气环流(含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然后再对照课本或地图册,看自己画对了没有,或者有什么偏差,并及时纠正过来。

(作者单位:河南省郏县第一实验中学)

第6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改革;新课标

基于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将信息化技术与地理教学模式相融合,对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则架起了地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1.地理教学改革的宏观要求

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明确提出的。同时,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也被给出,其中明确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培养学生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促进地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必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这已然成为地理教学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地理教学改革的宏观条件下,虽然传统教育对地理教育的束缚正在逐步减弱,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步入地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例如,教师以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度不够,与地理课程的结合点较少,教学模式选择和应用不合理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地理教学改革。

2.课程范式创新的要求

在地理课程改革逐步强化发展的背景下,地理教学范式展现出了差异化和时代化的特点。我国地理教学改革深受时代教育观念和学科科学发展的影响,不停地在发生着改变。教学范式虽然种类多样,但都存在着本身的优点以及或多或少的缺陷。这对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教师必须选择适合某种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进而达到吸引学生、充实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3.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1)教育信息化理论。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应{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前提下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充分运用,设备上,加强计算机及其辅助工具、网络基础设施等信息处理设备的运用;技术上,依赖远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资源上,主要指建设数字图书馆和制作教育网站的信息资源。

(2)教学范式创新理论。高中地理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强调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这为地理教学范式的创新点明了道路――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学生的课程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是重要的教材形态和教学媒体;或者把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学习领域,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

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设计

地理教学模式设计重点在于围绕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形式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学定教”,科学地安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第一,要考虑哪些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地理学习中。

根据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形式主要包括:基于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平台的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教学、地理数据存储与可视化、数字地图操作等。另外,还包括基于GIS数据输出的应用,如利用GIS软件输出地图数据、专题地图等。

第二,要考虑如何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有效整合地理信息资源和工具。

第三,要考虑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具体应用新的教学模式。

三、结论

第7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内 容 提 要:CAI课件应用于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辅助式,一种是主体式。高中地理CAI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形象展示教学模式,人机会话教学模式,复习与练习教学模式。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 1.CAI地理课件的制作2.硬件设施的实现: 校园网络, Internet网络。CAI地理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地理知识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选择适于CAI地理教学的内容,要力图更好地体现CAI地理动画模拟、交互性、个别化等教学特点。在地理CAI课件制作过程中,要与地理教学紧密配合,制作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智能型地理教学课件。

关键词:中学地理,CAI教学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广度和深度都较强的学科,而CAI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一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同时,高中地理更是集人地关系知识与一身的学科。传统地理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或填鸭式等,而CAI教学手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内容上大大突破了地理知识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对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此,笔者着重就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模式及模式的实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地理CAI教学的基本模式

CAI课件应用于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辅助式,一种是主体式。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是辅助式CAI课件,即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如模拟演示、辅导、练习、复习、测试中发挥作用,主要是针对教学某一部分内容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的教学媒体之一。而主体式CAI教学则主要是新今出现的网络教学,它可以代替地理教师的全部或大部分工作,学生主要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获得地理知识,通过人机交互来巩固知识,增长能力;同时,地理教师也是通过计算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进度。主体式CAI课件在设计上要求比辅助式CAI课件更加周密、细致、全面,教学中对硬件的要求也更高。高中地理CAI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

1.形象展示教学模式

因多媒体计算机集动画、声音于一体,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地理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通过提问,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进而巩固知识。如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传统地理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繁琐而抽象的语言来讲解,而学生又往往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宇宙宏观的概念,然而通过演示,学生对天体、天体系统、太阳系及其成员、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球意义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从繁琐的文字记忆转化到形象的图文记忆中来。

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只是做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和计算机之间并无交互过程,但计算机演示的动态地理过程,尤其是那些用其它教学媒体很难或无法表示的地理现象,能丰富学生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由于市场上现售的地理软件并不能完全适合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所以,地理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或在网上下载相应内容的地理课件,在教学中进行演示,能起到了很好的、针对性的效果。

2.人机会话教学模式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学习者。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关系,要求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因此,学生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获得知识,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既是教材,也是教师,在CAI地理教学课件中体现了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地理教师还要对学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反馈的信息加以针对性的处理。因地理是一门综合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除掌握课本地理知识外,还要了解相关的其它地理知识。因此,这种CAI地理课件容量大、交互性强,且课件的设计要求更周密、更能全面地体现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图。这种CAI地理课件比较适用于网络教学。如果计算机之间实现联网,就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地理教师也能通过计算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的情况,获得反馈信息 。这种CAI地理课件在程序结构设计上的指导思想是刺激――反应――强化:先展示地理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刺激),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反应),确认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展示正确内容(强化)。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再重新演示原有的地理教学内容并出示和前面水平相当的题目,检测学生。 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将进入下一单元的内容。如《地球运动》一节课,可设有学习目标、要点疏理、阅读材料、过关检测、导航台、留言板等几大板块。学生通过目标、要点的学习,阅读材料的帮助,进行知识的检测,对于不理解的知识可通过留言板与教师进行“对话”,获得帮助,进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这符合认知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现代教学理论。这些CAI地理教学课件,比较注重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图形化,强调启发式教学、体现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发挥了CAI的教学优势。

3.复习与练习教学模式

授完某段地理教学内容后,采取CAI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复习与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这类CAI地理课件,一般先呈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图形、文字、声音的刺激,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然后进入练习状态,通过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除以上几种基本教学模式外,CAI地理课件还可以用于地理教学的其它环节,如在地理课外小组活动中,通过游戏,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参与竞争的意识;利用计算机,研究工厂选址和乡镇规划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利用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处理信息的功能,地理教师可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地理题库、资料库,备课、编制练习题等。

二.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

1.CAI地理课件的制作

普通CAI地理课件一般采用的是Authorware、方正奥思、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的;而网络CAI地理课件一般多采用HTML语言(超文本语言)等来编辑制作的,其中Frontpage和Dreamweaver软件是最经常使用的。目前,国内的Internet 传输速度还难以承受文件最较大的AVI、MPEG等格式,教师制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文件最较小的GIF、VOX、SWF等文件格式。一般CAI地理课件编制的流程可分为:选择课题、确定目标、创作稿本、收集制作素材、编制程序、调度运行等环节。平时,特别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如地图、星图等。另外,CAI地理课件是在怎样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和使用的,显得尤为重要。

2.硬件设施的实现

(1)校园网络。校园计算机网络即校园网,是CAI教学最直接的应用工具,它是一种学校内部专用网络,其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我们校园网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高速主干ATM网的建设。②中心网站的建设(包括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多种服务器。)③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等子网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是教师利用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线,也是接入Internet的基本元素。④主干网与Internet相连。⑤各子网或单机与主干网相连。

(2)Internet网络。我校已与教委宽带网连接。现在学校所有微机都能上网。

3.CAI地理课件的使用

制作完成的CAI地理课件用于教学中,形象展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和教师答疑是我们地理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也是CAI地理课件的优势所在。CAI地理课件中学生自学、答疑有实时和异步两种模式。异步模式主要是学生根据地理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或读教材或看地图或查资料,也可通过网上邻居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实时模式主要利用类似Internet聊天室实时双向交流,让学生质疑、知识检测实现实时反馈,及时答疑。

综上所述,CAI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要更好地发挥CAI地理教学模式优势,使其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CAI地理教学的关键,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明确CAI地理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地理知识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 由于一个CAI地理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智力劳动,因此要选择适于CAI地理教学的内容,要力图更好地体现CAI地理动画模拟、交互性、个别化等教学特点,充分发挥CAI的地理教学优势,切忌书本搬家。

③ 在地理CAI课件制作过程中,要与地理教学紧密配合,制作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智能型地理教学课件。如可显示大规模、长时间、瞬时地理过程和现象的二维、三维动画模拟课件;或可开发地理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课堂信息容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真实,提高教学效率;或可设计交互性较强的地理会话课件,以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个别化教学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日益完善,中学CAI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王绍业 曾惠苹:面向课堂教学的地理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地理报》2004年9期

李 明:对中学地理CAI软件之设计和应用的思考

第8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K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40-0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就决定其与生活密切相关,要想学好地理知识,就要通过生活去了解地理,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融入生活常识,用这样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把生活化教学融入课堂。

一、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课程内容的要求也有所改变。要求教师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注重精神领域和人文思想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更有帮助。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生活中地理知识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只要经教师一经点拨,便可言传,所以生活中地理知识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例如,教室里贴的校历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也是很好的教材,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现在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上个学期为什么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在如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我们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利用这些特定的时间进行相关的生活化地理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无意中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中地理的学科属性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如果你注意观察,在我们身边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军事政治,都与我们的地理知识息息相关。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很多问题的解决除了要联系生活实际,还要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比如在地理学科中时差的计算就要借助数学的逻辑和数学计算,因此,要学好地理,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走出书本,把知识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有帮助。

(二)传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缺点,大多数的教师只是把知识讲述一遍,并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就只是盲目的记知识,不会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老师也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知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使学生就失去了对于学习地理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法,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三、 地理生活化教学在知识点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的学习课程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因此地理教学既要尊重实际生活又高高于生活,作为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将现实生活超越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关于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地理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符合时代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只看学习成绩,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地理课堂上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利用自己在课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实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时代的发展培养新型人才。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在课堂上就只是单纯的“听讲”,然后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可能对单纯追求成绩的人来说很有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被动听课的习惯,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养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把生活化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有帮助,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自己也会主动探求解决的方法。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注重数理化的教学,把其他的课程安排都取消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偏科现象。因此教师要重视地理等学科,而且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本又要脱离课本,这样就可以把生活实践融入到课堂上,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更有帮助,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把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

把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体验生活,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地理。要想真正的把教学融入生活,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助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与老师交流学习心得,对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很大帮助,在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上也就更加容易。

(五)加强知识运用,返回生活

学习的目的在于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进而去探索未知世界。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教学实践是一个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积极留意身边现象,在实践中摸索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地理知识源自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将生活实际和地理课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用更加全面和创新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和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地理学地质学范文

结合地图进行教学

经过几年的地理教学,我深深地感觉到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理图象。“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门语言”,地理图象传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可以将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将它呈现出来,也可以将抽象和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达的作用。

第一寓乐于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的根本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又起源于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主动去学,也才能学好。新教材中几乎无处不是图,简直就像是一本“小人书”,内容十分丰富,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师利用地理图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于主动学习。如运用“动物园导游图”问(1)去观看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最短路线怎么走?(2)你喜欢的动物位于动物园大门的什么方向?有多远?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并产生了要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自然也就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地图的相关知识。

漫画教学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易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思考。如看 “啊,地球出汗了”这张漫画,问学生(1)地球出汗了,这是怎么回事呀?(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我们该怎么做?(4)谁知道世界环境日?通过漫画,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看法,课堂气氛也变的轻松活泼。

第二寓教于图,培养学生地理能力。

地图除了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获取知识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显示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也培养了学生地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读图习惯,锻炼读图和析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且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

1、用口说图,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的必备能力。地理图象里蕴涵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要学会从中将它提取出来,并将它转换成文字表达出来。如读热带雨林景观图,要求学生描述出热带雨林的特征,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为理解了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