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和文化的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57-03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并购,并日益成为其中活跃的主角。例如:联想并购IBM;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和阿尔卡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加拿大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等等。美国《商业周刊》撰文认为,未来中国企业将进行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从而将改变世界企业竞争的整体格局。
然而,要实现成功的跨国并购取决于众多因素,并购后企业战略框架的制定、业务的整合,并购后的管理、企业内外部的沟通等都影响到企业并购能否最终成功。例如TCL和阿尔卡特(Alcatel)牵手仅7个月,因整合不力带来的巨额亏损,TCL最终无法成功整合合资公司业务,而不得不宣告对阿尔卡特并购失败。在政治风险、价值风险、融资风险等并购风险中收购后的整合风险是最大的,而企业文化整合是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因为文化的整合涉及对人的行为、行为规则乃至价值观的改变。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一项调研发现,在并购成功的因素中,良好的企业文化适应性排列第三;而在失败并购的因素中,文化的差异性则位居首位。文化整合对并购成功的关键性可见一斑。
1 跨国并购中面临的文化差异
1.1 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是跨国并购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文化差异会影响人力资源在一个企业组织中的产出效率,而人力资源的产出效率已成为公司竞争力的核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转向技术与人才的竞争,而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最终又都是通过人进行的,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效用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并购企业必须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对这种差异进行控制管理,使之促进人力资源的效率和效益。
实施跨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人,即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能否获得适合的人员担当跨文化管理重任,对于并购的成功同样也十分重要。例如,大连机床集团全资收购了美国机床制造业知名公司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成立了大连机床集团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这个具有“美国血统”的中国公司保留了原厂的全部管理人员,中方仅派遣一名股东代表常驻美国。深圳集装箱公司并购并成立了美VANGUARD集装箱拖挂车制造公司,收购完成后,中方只派遣技术人员,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均由当地雇员负责,中方作为股东着重把握企业盈收、技术交流以及部分产品国内配套等问题。这都是比较成功的中国企业并购案例。
1.2 跨国并购企业存在着国家文化差异
霍夫斯坦德的国家文化模型提出国家文化差异可分为四个维度: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避免指数(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以及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e Versus Feminality)。例如,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美国企业员工倾向于不接受管理特权的观念,下级通常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美国企业中,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平等,关系也更融洽,员工也更善于学习、进步和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中国相对而言,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中国企业中上级所拥有的特权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特权大大地有助于上级对下属权力的实施。这些特点不利于企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创造和员工在企业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因而管理者有必要有意识地减小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国家文化差异很难改变,需要并购双方企业互相尊重对方国家文化传统,并学习对方国家文化的优点。
1.3 跨国并购企业存在着企业文化差异
从企业文化差异角度分析,由于并购双方企业所在的国家、行业、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双方的企业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企业文化的隐性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企业成员的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其次,企业文化的显性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企业行为规范和管理风格等方面。企业文化显性层面的差异容易被跨国并购双方所认识和改变,而企业文化隐性层面的差异却难以被察觉和改变,需要通过并购整合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并购后企业业绩的上升,才可能逐渐形成企业员工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与国内并购不同的是,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在文化整合上存在国家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不愿意在文化整合上做出任何有损于国家文化的决策;另一方面,如果中国企业在短期内就照搬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由于人才能力和文化方面的原因,使得这种做法也无法真正获得成功。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实施跨国并购后的中国企业必然处于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状态,这种状况加大了文化整合的难度。
2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整合策略
文化整合是并购双方企业文化优势互补、互相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制和替代。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就是要在整合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增加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价值,建立并购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拓展并购双方员工的全球化思维,从而在跨国企业中形成多元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增强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优势。
2.1 企业在并购前阶段,做好全面的审慎调查
传统的并购调查注重于对双方财务情况的分析,而全面的审慎调查要求在实施并购中,企业要成立专门的团队,完成必要的目标企业选择、前期调研,分析研究并购后企业的整合等工作。在收购完成前,并购团队应该拟订一个统合计划,在并购完成后,尽快地把被收购企业融入到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中。统合计划的制订和实现,是在选择理想的收购对象,并且妥善回避了上述的收购风险后,最后影响收购成败的关键。在成立自己的专门团队的同时,还必须借助国际上专业的中介力量参与并购,包括金融、保险、法律、理财、审计、教育与培训以及公关公司等机构,利用他们的优势,全面了解并购方所在国的有关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并购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及其企业文化,以便于预测、分析并购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尽量消除阻力以促使并购成功。
因为文化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不管是国家文化还是企业文化从技术层面很难用语言概括,从意识的角度也难以察觉,所以并购研究小组必须通过访谈、焦点小组、问卷
调查、第二手资料研究等方式多方面获取并购双方的主要文化信息,调查的重点放在企业的价值观、主要规则和做法、共同接受的行为规范和主要领导者的管理风格等方面。在了解双方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比较两家企业文化目标之间的差异,找出并购后文化整合的潜在障碍。
除了分析企业文化外,还必须对双方的国家文化进行审慎分析。因为企业文化是植根于一定社会文化之上的,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由于管理者、员工受转型社会中多元文化不同的影响,直接深刻地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跨国并购后的新企业,其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从而导致了文化差异的存在。因此,对文化差异的管理成为影响跨国公司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能了解双方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收集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并购后的沟通策略、主要管理者挽留计划、建立有效的跨文化团队以及更有效地实施这些计划。
最后,把所有文化审慎调查的结果和并购整体战略、商业计划、整合计划、整体沟通计划等一起综合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显示两个企业因为文化原因无法实现并购整合计划,并购行动就应该放弃;反之,则继续执行并购行动。
2.2 跨文化培训是公认的实现文化整合的一项基本手段
许多国外的跨国公司普遍认为中国经理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他们能迅速地接受和掌握新的技术,但是他们却不一定懂得公司为什么要以一定的方式运作。因此,要把解决问题、领导技巧、人际沟通、创造性思维及谈判技巧列为中国经理人最重要的技能。同时,并购企业对彼此之间的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并形成正确的认识,这对于双方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新企业的文化整合过程也十分重要。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包括研讨会、课程、语言培训、书籍、网站、讨论和模拟演练等方式。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这样可以缩小可能遇到的文化距离,使之迅速适应环境。
(2)文化的敏感性培训,训练员工对当地文化特征的分析能力,弄清楚当地文化是如何决定当地人的行为的,掌握当地文化的精髓。较为完善的文化敏感性培训能使员工更好地应付不同文化的冲击,减轻他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苦恼、不适应或挫败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避免他们对当地文化形成偏见。
(3)文化的适应性训练,派到海外工作或者出差,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冲击,或者把他们留在国内,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比如总部的外籍员工相处,员工可以通过实践经历和海外出差获取应对其他文化的技能。
(4)语言培训。
(5)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建立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有形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
(6)关系建立。通过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建立工作和生活关系,促使不同文化的更快适应。
这类培训的具体目的主要有: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凝聚力。通过跨文化培训,公司员工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共同的组织远景,明确实现这个远景的计划和步骤,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在双方员工中不断地宣传和沟通这一方案,并得到大家的认同。这一点至关重要,许多著名的并购案例,都是由于在并购后整合阶段,双方缺乏有效的手段使得双方的员工接受此次并购,从而不能相互正确认识、理解和接受,最终导致并购失败,其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未能有效达成对未来共同的期望。
2.3 选择适合企业双方的文化整合模式
[关键词]电影 文化冲突 刮痧
引言
《刮痧》这部影片的再生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时空上的差异,造成文化、观念上的不同而表现为行为上的冲突。差异性从时间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传统与现代两者的矛盾。这不仅是局限于中国或西方世界抑或东西方,而是全球性的。从空间上来说,由于各国在地域、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西方的差异,表现为民族传统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哲学背景。这种差异性不可能避免地存在衍变为冲突。但由于全球化的形成和人类文化的共趋性使这种差异性最终走向互解和融合。
1《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1 文化冲突在电影策略方面的表现
《刮痧》是一部以中外文化冲突为由头,却始终在讲着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的影片《刮痧》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刮痧”(治病)和“打孩子”(管教)两件事,这是典型的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上对人表示爱心的方式,表现中西方不同文化认知,教育方式和关注方式的事件,或许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思维和行为特征。这在戏剧结构上构成了一个契机。当中国文化的方式被放置到异域的美国文化时空中时,一种文化认识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就当然爆发了。作为电影作品的戏剧也就随之出现了,就电影的戏剧而言,这是戏剧冲突和矛盾的巧妙起点,也是电影主题和倾向性展开的基本点。影片从两种文化的冲突入手营造了故事发展的情境,却并未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而很快转入了情与理的冲突,从此展开发展脉络。在接下来的故事中,矛盾的重心始终放在法律与人情的对立上。不知不觉间,中国人的骨肉亲情成了该片表现的主要情节,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始终被牵引。他们认同许大同的角色视点,为许家的分离和团聚唏嘘不已,而影片所要表达的那一点文化的,理性的微光早就随着人物感情的起起落落消失在视线之外,而在人物设置上,《刮痧》也采取弥合矛盾的策略。许大同一家遭遇纯粹是误会引起,之后他们想方设法的要解除误会。戏剧化的故事,紧张的节奏,煽情的情节,夸张的表演,大团圆的结局,为了更好的表现文化冲突,郑晓龙把拍摄地点选在了“以居民的顽固著称的密苏里州”,而不是自己熟悉的纽约或影视人才集中的洛杉机,因为这两个城市“太国际化”,“根本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文化,在美国人眼中他们什么都不是”。其潜台词是,真正代表美国本土文化的地方,对外来文化是排斥的。而这也恰恰证明所谓的“文化冲突”绝不仅仅是外来文化者的主观感受,具体到《刮痧》这部影片,不仅中国本土观众会关注文化冲突这个主题,美国本土居民因其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感,也会对其感兴趣。
1.2 文化记忆与主体认同的冲突
中美文化冲突中蕴涵的权利政治创造了刮痧的文化神话,也造成中西文化种族话语的对抗。两种文化都试图垄断刮痧神话的知识建构,从而控制文化话语的权利。对两者来说,刮痧本身具有的技术或医学意义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其文化和身份在玄学意义上的意指,也即刮痧神话对身份建构所具有的意义。因此,刮痧神话不仅是两种文化种族意识的主战场,也是两种单一性集体文化身份对抗的直接体现,而对于移民个体来说,则更多的表现为文化记忆与文化选择之间的冲突。刮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代表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制之处,其神话内涵是中国文化身份的特征。对于许大同这一代移民来说,当他们踏上美国之时,便与中国文化相隔万里,在美国生活多年以后,过去的文化记亿变得越加模糊,身份也变得游离浮动,他们只能生活在破碎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选择的交叉地。刮痧冲突的发生,一方面彻底打破了许大同对美国梦精神的盲目认同,另一方面也使他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身份问题,以及刮痧对在异国他乡回归文化身份的重要意义。对于他来说,刮痧是解决其身份问题、回归中国文化的唯一途径’如果他放弃为刮痧辩解、在法庭上接受西方知识话语的裁决,无异于背叛自己的文化记忆、放弃中国文化集体身份操守:而如果他坚持刮痧的合法性,则不仅是在捍卫刮痧疗法与中国文化,同时也表明了自身向集体身份的回归以及中国文化的认同。在刮痧冲突中,移民身份与文化选择的复杂问题暴露无遗。刮痧神话,引起另外中美文化的对立和两种集体身份的较量。在对抗中美两种文化不但致力保持各自的集体文化身份,而且试图控制移民主体的个体身份,强迫其在冲突中做出身份的选择。
1.3 中西对“刮痧”理解的冲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阴阳概念的不同阐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述,就与中国文化相对而言,西方文化被我们认为是一种异质文化,当中国文化中的阴阳概念遭遇异质化时,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在《刮痧》中,许大同在法庭上试图对刮痧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的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脉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许大同基于人体对人生病的理解是一个阴阳调和的过程。但美国人听了许大同的解释后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能被美国人所接受的用现代科学话语解释的刮痧的理解的概念是“凡是针灸。按摩能治的,刮痧都能治。它应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刮痧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加血容量和血流量,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或重建人体自然生理循环系统。而丹尼斯背上因为刮痧留下的淤痕被美国医生认定为是受到了虐待,把身体上的淤痕仅仅解释是为了治病,这是西方人所万万不能接受的。在中医学中,这种经络学说实际上是一个实证的东西。也是一种科学的东西,是一种阴性的科学,中国特色的科学。而西方人觉得只能够拿外部的一个仪器去证实。去观察。没有想到过人的本身也可以是一个实验仪器。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对其认知和理解。然而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架起一座桥梁,让异质文化中的人相互理解,从而实现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
2 《刮痧》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影响;对策
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想要熟练的运用语言,就需要了解其所对应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贸易双方国家所形成的民族传统、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很多方面都有差异。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了解西方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度,已成为当今一项重大问题。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
1.文化差异的体现
(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关于一个国家的特殊概念和价值观的系统,也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由于各自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因素,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风格。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商业贸易中的不同表现正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
(2)不同的文化形象和联系含义。单词的联系含义在不同的语言中都不相同。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物体有不同的理解和物理反应。这些都是联系含义和文化形象的代沟造成的。实际上,联系含义的不同和文化形象代沟应该属于文化信息代沟的范畴。
2.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
国家的文化背景不是单一因素所影响的,简单来讲,以下几个因素最为重要。
(1)地理因素。在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通常会说不同的语言,沿袭不同的传统,信仰不同的宗教。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到其发展的产业结构,因此就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生活习惯,也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受内陆环境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中国人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但空间概念很差。内敛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人热爱和平的性格特征,却也使他们缺少冒险精神。相比之下,美国人富于冒险和扩张的精神。地理因素的不同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通常语言谦逊有礼,美国人则通常直截了当。
(2)民族因素。民族因素的含义就是,不同的民族会在建立和发展的进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风俗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在饮食、着装、节日、礼仪和很多其他方面都有不同之处。人类从出生下来就要活在社会和自然的规则下,自然而然,不同民族之间的习俗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因此,中英的习俗差异覆盖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到日常生活。下面以食物为例,中国菜以其味道鲜美和种类多样而闻名全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面条和粉条是不同的食物。面条是由面粉做成,而粉条是甜土豆或大豆做成。然后,面条和粉条在翻译成英语时都是“noodles”,在英国人看来,它们虽然由不同的食材做成,却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细长条状,放至滚热的汤水中煮。
(3)经济因素。举例来说,美国的经济发展的很快,美国人民的生活就更富裕。大多数美国公民都有足够的资金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之后,就更注重生活质量。每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都很强。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们更关注食品和衣物的问题。从这点来看,经济差异也是文化差异的一种反映。
(4)宗教因素。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为了理解英语文化和避免误译,我们首先要知道西方的。很多英语谚语都和宗教有关,大多来自于圣经。对于大多数不熟悉基督教的中国人来说,理解这些谚语表达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5)价值观因素。价值观是有关人们对于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的概念,它包括了时间观、财富观以及对生命和冒险的态度。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观点,原因就是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中。比如,西方国家的父母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鼓励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然而在东方国家,父母通常会把孩子宠坏。他们总是帮助孩子们做一些本来他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所以,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他们越来越依赖父母。这就很好的说明了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价值观。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业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国际商务贸易的交流中。商务英语要求语言准确,用词精炼,用语礼貌,不仅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商务知识,也要具有很高的语言文化素养。
1.商务英语的特点
(1)商务英语体现丰富的文化底蕴。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分支,作为一种语言,它一定是依托文化又反映文化。商务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了解有关的西方文化,尊重不同文化,力求对商务英语的熟练运用。
(2)商务英语要求直接实用。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财富,因此,商务活动中运用的语言必须简练、直接,不讲废话,不多铺垫,只有最直接最实用的翻译才能更加有效地反映贸易双方的诉求,保障各自的权益。同时,商务英语应该注意礼貌,只有礼貌地进行交流,才能促进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3)商务英语要求专业准确。商务英语中大多数词汇都是专业词汇,要求用词准确、没有任何歧义,无论用什么语言,在什么文化背景下,人们都能够理解,不以人的意志情感为转移。在国际商业活动中,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不同,对同一个名词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商务英语词汇专业性强,不允许存在歧义。同时,为了简洁方便,商务英语中打两次回都使用缩略形式,包括首字母缩略词、拼缀词等,这样才能写出简洁而又符合标准的商务文书。
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会经常用到专业术语以及一些生僻的用语,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很高,对商务活动中的相关术语都有所了解。另外,商务英语要求语言的严谨性,词汇、句式等都要十分严谨准确,简明易懂,这也就要求翻译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要达到较高水平。
2.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1)句式结构复杂。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中,为了表达客观准确,经常使用长句和复杂的句子结构,特别是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商务英语表达中,为了逻辑严密准确,主题突出,人们经常使用长句、从句和被动语态。而为了避免长句“头重脚轻”,商务文书中也频繁出现倒装句式。为了解释的权利和责任明确,避免逻辑漏洞,并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严谨的逻辑英国业务的需要,这也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修辞手法。在商业广告和商标中,商家通常运用简单而温馨的语言。很多修辞手法比如类比、拟人、双关、押韵、反讽、同音异义等,都是极其常见的,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和韵律,更是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三、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商务英语中广告和商标的翻译进行研究讨论。
1.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广告是对现实风格最明显的反映,其格式和内容均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广告的设计者面对的受众是拥有相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人群,而广告的翻译者则面对拥有完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人群。
广告翻译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最令人享受令人惊喜的一部分。成长环境不同,从而导致的文化、态度和思想不同,对一些词汇的理解也就自然不同。
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集体主义,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一些广告语就展示了这一点,如“中国造”(海尔电器广告),“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联通公司广告)。中国广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产品的专业资质和受过的荣誉会被一再提起,因为中国人潜意识中追求名利,崇拜成就。因此,诸如“中国驰名商标”“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语句在中国的广告中频繁出现。
在西方国家,人们的价值观与中国人不同,他们强调并鼓励创造性思维和个人主义。因此,在英语广告中,频繁出现的是有趣的独特的词语,比如“Just do it.”(耐克广告),“Impossible made possible.”(佳能打印机广告)等等。又如另一则广告“Father of All Sales――15%to 50% off”,而很多英语学习这并不了解,“father”这个词在英语中不只有“父亲”的意思,也可以代指伟大的人或者事物,比如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被称为“Father of the waters”,然而,在中文中,“父亲”一词并没有这一文化含义。英语的广告正是运用了这一独特的文化含义来表达,翻译者不能把它按字面意思来翻译成“全场八五折到五折的爸爸”,而是应该在充分考虑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它的中文译文可以是为“清仓甩货,全场八五折到五折”。
思维模式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指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曲折的,而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笔直的。换句话说,中国人喜欢用不明了的语言来暗示真正的意思,而美国人说话简单直率。举个例子来说,“The Taste is Great.”(雀巢咖啡广告),“Enjoy coca-cola.”(可口可乐广告),这些广告都是用简明的语言、直接的方式传达了商品的核心信息,从而缩短了消费者与商品的距离。
2.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商品的商标也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将其翻译出原本的意义,需要以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好的商标既要概括出商品的特点,又要易于人们识记,这样消费者才愿意关注并购买这件商品。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可口可乐”,人们一看到这个商标就会联想到这个饮料很好喝;德国著名汽车品牌“奔驰”,既能体现出车的华贵,又暗示了车速飞快,赢得了中国市场。个人认为保洁公司的一些商品名称翻译得极好。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认真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 从而迅速打开了市场。他们将公司名称 P&G(Protector and gamble) 翻译为“宝洁”。“宝”比喻产品质量优秀,“洁”则说明该公司主要经营日用洗护用品。宝洁公司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十多年,其产品一直畅销不衰,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的汉语名字都是经过广泛调研的结果,如意译的Rejoice(飘柔)、音译意译皆有的Safeguard(舒肤佳)、Head and Shoulders(海飞丝),还有Pantene(潘婷)、Olay(玉兰油),Colgrate(高露洁)、Tide(汰渍)等,无不在中国享有盛誉。
四、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1.理解商务词汇的文化内涵
商务英语翻译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文化的碰撞,若想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译者必须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一些文化意象,并在目标与文化中找到一种最贴近的对应的文化词语。理想的状态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有一个交融点是最好的,但如果两种文化之间关于某个词汇没有共同意象的话,译者就应当借助语境推测法来对其文化涵义进行判定,运用自己对两种文化的了解,译者便可以通过一定的转化和创新来进行翻译。
2.掌握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1)套句翻译。商务文件中一些常用的句式都有固定的翻译方法,如:
We are in receipt of your letter.(我们已收到来函。)
We have acknowledged your letter.(来函已获悉。)
(2)增减词量翻译技巧。根据语境和语的表达习惯之间的逻辑关系,译者可以在数量上增加或减少词而不导致原义的变化,如:
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
译文:所有现金红利,均须缴纳所得税。(根据汉语行文习惯,增加动词)
(3)运用四字结构。在汉语中,最简洁凝练的莫过于四字成语,译者同样可以将其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中去,例如:
Work on small profit margins, cannot grant open-account facilities.
译文:薄利经营,无法赊帐
五、结语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两种文化的传递。翻译需要克服在创造广告或是商标时显示的最核心的文化冲突,了解受众的心理以决定是否要回避这些问题,并充分掌握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商务英语是为商业活动,所以译者必须了解文化差异与翻译原则。同时,随着商品市场的准确定位,译者应该忠实地反映商品信息和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达到避免创作中的文化冲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特点等方面的探讨,为商务英语翻译从业者提供了一些建议,并希望中西方商务贸易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Eugene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
[2]Mu Yan.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English Brand Name Translation[D].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
[3]陈柳悦.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怀柔学院院报.2009(11):1671-9743.
[4]来东慧.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01):1009-1750.
西方世界自工业革命之后,开启了工商文明的时代,人类学在其中发挥了推进器的作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地跨出了五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正在步入工商文明时代。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不同的学科都在为之展开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探索,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类学也不能置身度外,这门以人类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科在发挥着其特定的作用。
近几年来,以施政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即应用人类学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工商人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人类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学与社会营销
人类学以参与观察为基本方法,以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之眼”去推动社会营销的文化之手。对人类学家来说,所有社会营销都必须具备文化契合性,而所谓的文化契合性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自愿行为。因此成功的社会营销——无论是商品,服务,还是对社会有益的观念、制度的安排、组织的建构等等——都取决于对个人和文化环境的理解。若要成功,社会营销的基点就要契合于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信念和价值观。在社会营销中,就是要减轻或解决某些负面的影响,或者解决社会的某一部分问题,鼓励人们为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改变不健康或其他无用行为。
社会营销乃是或多或少地将公共物品的益处延伸到整个社会。因此,社会营销者试图引起的有利变化通常包括改变个人的文化模式,包括根深蒂固的共享想法和价值观。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就需要人类学家在社会营销中识别出特定人群的文化模式。人类学有识别和利用人们知识,信念和价值观的独特功能。这主要是根据民族、年龄、性别、宗教、受教育水平、特殊兴趣和很多其他具体的文化因素来确立的。这意味着社会营销的设计和执行者可以通过人类学家的帮助,去识别具体新行为的潜在早期接受者;学习如何最好地创造行为变化以使接受率最大化;说明什么单词、词组和图像适合描绘行为变化,此行为的效益就能清楚被理解,其提倡的改变也尽可能不具胁迫性;帮助选择和训练那些在与自身文化不同的特定文化中,最能移情和最高效的变革推动者。从而使得社会营销活动设计者建立了一种普遍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由和平、安全与危险、不安对峙而构成,清楚地反映了塑造个体行为时文化模式的重要性。
问题识别是社会营销者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前提。人类学对问题的识别是在参与中展开的。这种参与方式是基于对可得数据、行为理论现有文献和解决类似问题的最佳项目实践的全面评估。同时通过详细的swot分析,帮助社会营销者找出影响社会正常运行的因素。
背景调查是社会营销的核心前提。一个具体的社会营销策略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区分社会或文化群体,还要关注不同细分群体的亚文化差异。其实这样的背景调查就是对其文化背景的调查。这是人类学家最擅长的工作。人类学家在实践中进行关注群体,参与观察,文献研究,被调查者采访和调查等活动。由此识别出相关的文化模式,凝练出在一个社会或文化群体中的不同子群体差异。
在背景调查和目标受众定位之后,社会营销专家可利用研究结果设计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人类学视角下,解决方案必须具备文化契合性。社会营销专家为了避免代价高昂的失误,在大规模实施解决方案之前需要检测设计方案的功效。例如,当社会营销者鼓励人们进取或者提升生活品味时,或者是一种特定活动取代另一种不良行为时,社会营销者就需要倚重人类学家所了解的文化契合度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旦社会营销者在完成方案设计后,就需要有效执行解决方案,在其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许要有人类学家的参与指导。因为在方案的实施中需要提高目标受众对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方案的认知,需要鼓励目标受众产生对解决方案的需要,无论是行动,还是服务,都是如此。要完成这两项任务,社会营销人员必须选定用于向目标受众传达解决方案的渠道。选取何种渠道都取决于信息的潜在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只有信息渠道都吸引人并且具备文化契合度,社会营销者在实施中才会大有作为。
社会营销的绩效取决于评估机制的科学性。所谓评估就是判断现存问题是否正被适当解决或者已被满意解决。在社会营销的具体项目中,有时会多次使用和其他社会变革项目相同的方法和测量值,来监控和正式评估大多数社会营销项目。人类学家可以根据社会营销的具体项目,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制定出不同类型的评估方案,收集不同种类的数据,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形成性评估、结果评估和总结性评价。作为社会变革策略,社会营销要伴随着鼓励人们朝公正方向的变化。
人类学视野下的多元文化管理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管人们是否愿意,不同的人种、地域、文化已经被放置到了同一个平台上。具体表现为一个企业组织内包含不同肤色、文化背景、心理偏好、行为模式的人;市场又把各民族的消费者组装到一个“卖场”中,产品的质量之外的,诸如外形、色彩,品味等,这些因素成为不同背景下消费者接受或是排斥的关键因素。由于跨文化经营至少有二种文化在企业中并存,这就很有可能因文化的差异引致文化冲突进而导致经营绩效受到影响。事实上,大凡跨国公司的重大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组织走出国门的最大瓶颈。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文化形式越来越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尊重的要求及因文化而产生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因企业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与误解在跨国企业内部越发凸显。企业组织覆盖着不同文化,但却不意味着跨越了不同文化,跨文化管理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文化深深根植于组织成员的生活中,它在各种各样的日常活动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这些日常活动包括决策的制定、资源的分配、职位晋升和适当的行为举止。因此,文化可以对产出发挥深远的影响,这对组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些产出包括:工作满意度、营业额、生产力和盈利能力。实现组织价值观和员工价值观之间的良好契合不只要求组织雇佣与其组织文化相匹配的个人,还需要组织通过解聘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员工来维持其组织文化。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这是一个建立和维持组织文化稳定和秩序的不断努力的过程。因此,管理者需要了解文化变量要如何有效地提高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人类学研究发现当人们面对不能理解的互动时,他们倾向于解读成其他的含义,诸如“不正常的”、“怪异的”、“错误的”。毫无疑问,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任何商业组织的员工都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组成的。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存在的地方是相互理解和建立积极友好的工作氛围的第一步。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在对文化差异的管理时必须注意两个重要方面:其一用文化差异的观点去质疑自己假设的“正确的”做事方法;其二将文化差异作为契机去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化作为无所不在的现象,在具体的社会营销过程中可以呈现出四种形态。首先,在生产过程或由于服务网点遍布全球而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的情况下所形成的问题。
其次,它运用于组织劳动力中整合不同文化共同体员工的管理。第三,它指的是一种关于劳动力的非正式的概念、态度和价值。第四,它反映出管理人员运用正式的组织价值观和实践作为无形的凝聚力来保持职员团结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去适应快速的变化和全球化竞争。
在特定社会营销的项目中,其组织文化通常是其创始人或其他高层管理者的设想、价值观和理想的反映。从管理观点来看,随着人们参与一整套共同的准则和价值观,他们会以最大程度的与管理者进行基础合作的方式表现。通过帮助组织成员间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工作关系,文化能够最大程度地加强内部组织整合。而一旦个人主动了解文化的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内在化,直接的监督会变得不重要,因为共享的准则和价值观会控制个人行为并激励员工。根据这一系列的推论,文化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系统并减少对正式控制的需要,因为个人内在化的价值观随后会直接地作用并引导他们的行为。
事实上,有大量的研究机构正在识别在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中,一个国家表现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规范的显著性。一个组织或个人能多大程度上有效地处理文化差异是由其文化智商决定的。事实上,文化智商已经成为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方面的一个热点话题,它指的是理解个人文化背景对其行为的影响在有效的商业运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文化智能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在任何环境和社会背景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文化智商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作用的能力。提高一个人的文化智商关键在于文化差异的有效管理。具有文化智商的管理者能够利用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个体之间由于不同文化价值观而产生的问题和冲突。
作为人类经常面对“他者”与“自我”的生存本能问题,我们需要以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和开放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和接受这些差异。因为我们都需要食物、住所、爱、仁慈、某种信仰等。如果我们总是自以为是,那这可能难以实现,所以要学会停下来倾听,认真地倾听。人类学家常常是通过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度/女性度和长期定位等五个维度来区分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如此一来,我们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我们可以保留不同的看法,从而使我们明白更重要的是接受它并使其有所进展。
在社会营销过程中,一个组织如何克服这些不同的影响,同时加强对一个更广泛和深入的价值共享体系的共同承诺,是十分重要的。显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所存在的关键差别,通过相应地调整行为,个体能够更有效地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此外,通过对国家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管理者可以确保他们的行为不违反根本的民族文化中的普遍观点,从而使他们可以识别出一些共同点并开发出一个核心价值的共享集合。
在当今的世界几乎每个商业组织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的员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一般的商业公司经常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起多元文化团队。在多元文化团队中的文化差异可能使团队成员在有机会建立互信度之前造成一些误解。研究表明,构成信任的要件,如沟通的有效性、冲突管理和融洽关系和生产力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建立信任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创建和发展多元文化团队。多元文化团队的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在不同的人之间建立信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建立信任的方式和自己对信任的理解。
关键词:哈金;《孩童如敌》;《两面夹攻》;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19-02
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由人们一代一代地往下传承并积淀下来的历史现象,它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由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对于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来说势必存在很多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理解产生很大影响。
《孩童如敌》和《两面夹攻》均选自哈金的短篇小说集《落地》,以纽约法拉盛为背景,写大陆新移民的生活故事。这两个短篇讲述的是隔代人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些冲突主要是根深蒂固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父母或祖父母和他们决定想要更美国化的孩子或孙子孙女们之间的冲突。
一
《孩童如敌》是从一个祖父的角度讲述了主人公和老伴儿卖掉中国大连老家的一切来到美国投奔儿子一家的故事。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却让老两口非常沮丧。这种紧张关系起因于这对老夫妇的两个孙子孙女想要改名,以使他们现有的中国名字听起来更美国化一些,因为他们的同学老是发不好他们名字的音而常常取笑他们。而他们的儿媳也说若继续这样下去将会有很多麻烦的。在这对老夫妇看来,他们孙子孙女的名字都是经过算命先生算过,具有一定深刻含义的,因此不应该再随意改动。尽管如此,但是他们也并没有极力去阻止。随后,他们的儿媳便去图书馆查阅词典,他们的孙子孙由此获得了他们的新名字。接着,矛盾进一步深化,他们的孙子孙女想要改掉他们的姓。这一次,这对老夫妇再也不能压制住他们的愤怒,他们指责这一切都是由于他们的儿媳一味娇惯造成的。由此,家庭矛盾爆发了。孩子们为了保护妈妈,对祖父母们很是无礼甚至挖苦他们只是他们家的客人而已,这些话深深地刺痛了这对老夫妇的心,而他们的儿子也始终并没有站出来替他们说话,最终,这对老夫妇失望而又伤心地搬离了儿子的家。
中美不同的姓名文化是造成本篇小说中家庭冲突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姓名反应了不同国家在历史、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姓氏文化无论是从政治,还是文化,还是社会活动层面上来说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姓的国家。据记载,中国的姓氏在原始部落早期就出现了,它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既是作为血缘关系的基础也是作为识别并维持血缘关系的标志。自从秦朝以来,姓氏体系的基本模式就已经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在中国,任何一个姓,都是从我们祖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它代表着有着共同信仰和血缘关系的同属于同一部落的群体。姓是这个群体中所有成员共同享有的特征,而名则是每个个体所独有的。换句话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家族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任何个体都从属于他的家族。所以,在中国人的名字里,总是姓在前而名在后,这在某一方面也说明了姓的主导作用,而这和那些说英语的国家是完全相反的,他们更强调个性,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他们的名字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且,在说英语的国家里,姓氏的起源远远晚于中国,而名的出现也比姓早。
作为常伴一生的个人信息载体,在中国,人们对名字的重视从一个人刚出生时就开始了。起名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蕴含着很多学问。通常,一个新生儿在取名字时,他的祖父母或父母会先找一个算命先生算过后再作决定,这听起来似乎很迷信,但它通常代表了长辈们的一种美好的希望和祝愿。因此,中国人的名字大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另外,作为一种血亲关系的象征,中国人认为改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改姓更是背叛祖宗,不可原谅的忤逆之行。在老一辈们看来,一旦一个人改了姓,那也就意味着他将彻底使他自己与他的祖先、他的亲人脱离血缘关系。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文中的老夫妇在得知他们的孙子孙女要改姓时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而勃然大怒的原因。而在说英语的国家,人们往往更强调独立,追求自由,他们并没有赋予姓氏如此重要的意义,而只是把姓氏当做名的附属物而已。为了表现他们的不同寻常或凸显个性,他们宁愿改名而不是改姓。
在这个短篇中,还存在中美在教育上的差异。当主人公看到他的孙子整天除了只会做白日梦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他的孙女甚至连她自己在班里排多少名都不知道后,这位祖父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持保留态度。在主人公看来,如果一个学生不好好去学科学,地理等正式学科的话,那他也应该去学汽车修理或者厨师,也好为自己以后在社会上生存谋份技能,而不是整天去学画画这种无用的艺术。因为,在中国,上学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以后毕业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待遇,因此,中国的家长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好成绩意味着有机会进入一所好大学,好大学意味着有机会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在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培养,对于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发展,父母不会作出太多的规划,基本依靠孩子自身的选择。学校的老师们也更注重学生的自由独立发展,他们经常会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和课程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在美国的教育理念里,如何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才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二
《两面夹攻》中的主人公正面临着公司裁员的压力,他的母亲从东北老家来到美国打算和他们一起生活半年,但还不到三个星期,他母亲和他妻子之间就一直矛盾不断,婆媳关系很是紧张。一方面,刚来到美国时,婆婆由于语言不通,在当地也没有其他认识的朋友而觉得很是孤独,心想若是有个孙子或孙女照顾着也不至于这样,而儿媳在上护校,她想在获得学位后再考虑生孩子;另一方面,儿媳为了躲避婆婆的说教,故意下班后晚些回家,主人公担心他母亲做不好饭,同时又担心她会做一些他妻子过敏不喜欢吃的饭菜,于是他不得不下班后还要匆匆赶回家做饭。为此,婆婆便指责儿媳不做饭不做家务,没有尽到一个做妻子应当尽的责任和义务。就这样,婆婆总是抓住任何一个机会说教儿媳。在儿媳看来,不论她做什么都不能让她婆婆满意。这让主人公夹在他母亲和他妻子之间处境艰难,他不想和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弄僵关系,尽力去维持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和平相处,因此很是疲惫。最终,尽管他的老板并没有把他列在裁员名单之内,但无奈之下,他还是不得不主动辞职,放弃他作为家里顶梁柱的身份,而他的妻子也故意推迟去上班以配合他演了一出家庭快要破产的戏,终于,他们把他的母亲送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尤其在老一辈们的观念里,男人和女人在一个家庭里面所扮演的角色是早已被界定好了的。男人主要负责在外赚钱养家,同时,他们也是家庭的主要决策者。而女人则被认为理应具备为人妻为人母所应该具有的美德,需要负责家里的家务,照顾丈夫乃至全家人的饮食,并主动承担起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任务等。因此,在中国一直都有“男主外、女主内”这一说法。尽管现在很多中国女性也走出家门,有了她们自己的工作,但是洗衣做饭,生儿育女,照顾好孩子、丈夫和老人仍然会被认为是她们首先最应该做好的工作。
尽管本篇中的儿媳也是中国人,但显然她已经适应了美国化的生活。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妻子和丈夫在需要做决定时有同等的发言权,若需要,有时孩子们也会参与进来进行投票。至于家务,并不是妻子一个人的任务,丈夫和妻子两人都做,谁有时间谁做。此外,不像中国女性那样,美国女性争取她们的权力和社会地位也更积极主动一些。而且,尊重女性是美国人的传统,不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其他场所,男士们对待女性都很体贴绅士,女士优先处处可见。如一起就餐时,通常会看到男士会很绅士地先服务他的女性同伴坐好后自己再就座等等。
三
这两个短篇中,除了上述各自体现的文化差异外,还有一个差异同时存在于这两个短篇之中,那就是美国人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强调的是集体主义。美国人提倡个人奋斗,其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他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在美国,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培养独立的习惯。孩子们会通过早上送报纸,帮邻居修草坪,或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方式来获取零花钱;当年满十八岁时,他们通常会被鼓励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一旦结婚,他们更是单独居住,靠自己的打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生存,即使有了孩子后,也完全靠自己抚育,不指望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而当他们老了,他们也不和他们的孩子或亲人一起居住,而是选择住在专为老人提供的社区里。就算是身体不太好了,不能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了,他们也会住到专门为老人提供的医护中心,而不会搬回到儿女的家。
在中国就不一样,大多数中国人更愿意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当孩子们小时,父母们哺育照顾他们,因而,当他们长大成人时,父母们也不再年轻了,他们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年轻人成家了,若夫妇两人都上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会帮忙照看他们的孙子孙女以减轻负担,因此,在中国,有句俗语叫“养儿防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虽已年事已高,但这也正说明了他们有着年轻人所没有的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广阔的人生阅历,因而通常被尊称为‘智者’或‘长者’。像在美国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种可以彼此直呼其名,甚至孩子可以当面指责反对长辈的做法在中国人看来是非常不礼貌,而且是绝对不允许的。
四
总而言之,正是由于这么多的文化差异才造成了这两篇短篇中的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误解、冲突以及伤害。认识到这些差异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理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尽可能的避免由于文化不同所带来的矛盾和伤害。首先,我们应该放弃偏见,要抱着正确的、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不同的文化;其次,努力适应新的环境氛围,入乡随俗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再次,对于那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来说,彼此之间及时沟通,相互理解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我们彼此才能更好的交流,才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何新主编.中外文化知识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2]Ha Jin. A Good Fall. Pantheon, First Edition edition, 2009.
关键词: 礼貌 身势语 日常交流 中英文化差异
一、引言
本文将分析中英语言中表达礼貌的不同之处。不同文化表达礼貌的方式不尽相同,笔者将从两方面展开分析:身势语和日常对话交流。因为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人们有着不同的身势语,理解中英身体语言透出的文化暗示将会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笔者主要阐述不同文化的身势语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中英身势语的差异,且着重从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姿势入手,并将重点放在不同文化折射出的日常交际礼貌用语的不同,因为礼貌用语在交际中是和身势语同等重要的。
二、中英在礼貌身势语上的文化差异
(一)不同文化中面部表情和眼神在表达礼貌时的不同
“脸被称为‘情感的器官’,因为我们总能由一人的面部表情读出其心之所想。脸能充分显示我们个人和周遭人们的想法。在所有的非语言表达途径中,脸是人们情感最重要的播报者”。可看出,脸对于人类意义重大,也是交流者应把握的基本元素之一。而鉴于不同文化对待某一事物的传统及影响有差异,自然表达的面部表情意义也不同。
其中一个面部表情是伸舌头。当一个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合适或自感尴尬时,他往往会一边伸舌头一边缩脖子,特别是女孩和小孩子会这样做。但美国人不这样,他们认为伸舌头是表示轻蔑、嘲弄或粗鲁的行为。另一个面部表情是微笑。微笑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总的来说,它被用来表达友好、赞允、满意、愉悦、快乐、欢喜,但不同文化中的微笑意义也有出入。在跨文化交际中,亦存在许多由微笑引起的误解。比如,当一个英语国家的人在停放自行车时,自行车意外歪倒,这时如若有一中国人在旁笑他,他感到的是尴尬和生气。“这样的笑声,当然无意冒犯。它可以包含多种意义:‘别较真’,或者‘算了,这没什么’,或‘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等等”。然而英语国家的人不会在那种场合置笑,因其认为那是不礼貌、很冒犯的行为。
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她的眼睛,面颊和嘴唇都会说话。”而中国有句谚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就是说,通过看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他在想什么,从前面那句话中就可看出眼神交流的重要性。一场交流中,西方人习惯于眼睛的直视,他们认为直视是自信和礼貌的表现,而飘忽的眼神暗示着不礼貌。同时西方人还说:“别信任一个不直视你眼睛的人。”然而,中国人更多倾向于在交谈时,避免长时直视以示尊重和礼貌,尤其当晚辈在和长辈交谈时更应如此。于是,当看到一个中国人在和别人交流,他在倾听,却并不看对方的时候,这实属正常。
(二)不同文化中手势在表达礼貌时的不同
手势是指我们交流表达时伴随的手及手指的活动。手势是身体语言的表达。尽管大部分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总借助于手势表达。许多手势有着明显的区域和文化特征。“别觉得世上每个人都能以同样思维解读一个手势”,因为手势的意义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比如,西方国家的人紧张不适时习惯转手戒,如今中国香港和台湾人也保有这种习惯。但如果中国大陆的人做出此举,别人会以为他在炫富。而中国人在分别时会挥手告别,在拉美国家,人们则会将手掌面向自己,然后弯曲手指,并上下移动手指,以表示告别之意。从这儿可以很清楚地得出结论,不同文化国家的相同手势有不同的意思,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表达相同情感时也有不同的手势。
(三)不同文化中姿势在表达礼貌时的不同
姿势关乎人们如何坐、走、站、动,多半是文化决定着人们采用什么样的姿势及姿势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总的来说,美国人的姿势较之中国人更随意。在崇尚随意和友好的美国,人们通常很懒散地坐在沙发里或站得很随意,女性在公共会中跷二郎腿也不是惊讶的事。而在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则倾向更正式化,前面提到的姿势会被认为是粗鲁、冒犯甚至低俗的表现。再举个例子来说,中国学生不满美国教师上课时坐在课桌上,脚搭在椅子上,可教师坐在课桌边缘,甚至脚放在椅子上在欧美国家却是很受欢迎的,没人觉得这不礼貌。
三、中英在日常交际礼貌用语上的文化差异
(一)中英称呼用语的不同
要开始一段交流,首先要用到称呼语,可以说称呼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标记,也是交流过程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中英语言有着不同的称呼语体系,用法自然不同。中国人有着很精确的描述家庭成员关系的称呼用语,从单个的称呼语上便基本可判定其中的亲友关系。比如,我们会称呼父亲兄弟的子女为“堂”兄弟姐妹,称呼父亲姐妹的子女及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为“表”兄弟姐妹。“堂”在汉语中意为家庭相聚的主室,而“表”意为外或远,这样称呼是源自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再比如,称呼儿子的子女为孙子/女,女儿的子女为外孙子/女,称呼父亲的父母为祖父/母,母亲的父母为外祖父/母,道理相同。比较起来,英语国家中表示堂亲或表亲都只用一个cousin,也没有性别之分,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称呼也不存在差异。另外,中国人认为直呼亲友的名字是不礼貌的,名字前必须加上称呼语,如“哥哥”“姑姑”等,而英语国家的人们通常只会直呼亲友的名字,并不会觉其冒犯。在称呼陌生人的时候,中国人也会加上特定的称呼语,如对方是年纪看起来稍大于自己的女性,则称之为“大姐”,对方会欣然接受,因其知晓这是一种尊重。在西方则不然,被称呼者会多虑,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看起来很老,所以西方人不用表亲友的称呼语称呼陌生人。“同志”和“师傅”在“”期间广泛用于称呼陌生人,现在也延用,“先生”和“小姐”则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现代社会的城市。英语国家中,对陌生人的称呼语很少,常用miss,mama,mister和sir。
【关键词】语言 文化 差异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往。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交往是文化的一种属性,是一切时间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而许多学习语言的人往往重视语言方面的能力,认为只要学好语言就能进行很好的交往,而忽视文化差异对交往过程的影响。本文以集体主义文化一个体主义文化维度变量为出发点,从不确定回避程度,内群体的重要性,面子策略,隐私四个层面的对比分析来探讨由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往失误。希望以此来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视。
一、集体主义文化一个体主义文化
一般认为个体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基石,集体主义是东方文化的基石。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崇尚平和、集体主义、权威、等级结构、社会地位以及对上级的服从。强调顺应性、归属性,讲求自律、奉献、忠诚,以群体为取向,讲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对群体有依赖感。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重视人权、尊重个性的实用主义与人道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唯一的、特殊的、与其他个体完全不同,因此个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重视个人成就、个性创造、张扬个性。追求平等、提倡民主、不畏权威与等级差别。
1.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西方成型文化,中国的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而很多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一般认为,在集体主义占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平稳,尚统一”的观念根深蒂固;而西方成型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个体主义,“冒险、竞争”精神备受推崇。
案例:
中西方在课堂教学中的差异。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受听者,他们所要坐的只能是注意听讲,记笔记不能随便说话。在课堂上中国学生没有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更不用说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否定老师的某种观点或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在讲完某一段落后,也从不向学生们提出听懂了没有?“赞成我的观点么”等问题。
如果学生确实有自己的看法并向老师提出异议,教师就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觉得这是对尊严的挑战。如果学生有任何的不同观点或看法,只能在课后向教师提出更不用说在课上讨论了。学生们之所以没向他提问,是采取的强回避策略,竭力降低不稳定感,而西方人十分提倡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反驳他人的观点,乃至权威。西方国家如美、英、加等国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一员。同中国老师离不开讲台,书桌不同,外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任何地方,有时坐在课堂或讲台上,直面学生。激发学生的讨论及交流的欲望,很愿意接受学生们提出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观点。并相互切磋和交流。
2.内群体的重要性。由于中国古代特有的家族式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国人长期受儒家群体认同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形成了相对紧密的人际关系结构。美国社会以移民为主要社会结构,其文化核心部分由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构成,因此,美国人的人际关系相对松散。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中即使内群体的名称相同,势力影响范围却不同。比如一名大学教师,在个体主义文化的美国,其职业对个人的影响仅限于在学校或校友会上。而在集体主义的文化的日本或韩国,这种影响会涉及他的全部生活领域。
3.面子策略。来自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与来自个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在顾及面子方面所采用的策略和方式以及所涉及的关联是不相同的。非直接表达是表达礼貌的一项重要机制,所有的礼貌都是在顾及面子的情况下而激发出来的。由此可以说,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比个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更倾向于间接表达。
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往往会采取不同方式。为了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中国人倾向于做好每件事都避免公开抨击或反对某人。他们很少以“不”来回答问题。根据中国传统的观点,“不”的表达会使他人丢面子,不仅会影响团结,而且还会影响团队的和谐。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则比其他文化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表达的更为尖锐和率直。他们通过直接表达来展现自己自由的思想。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东方人的间接表达让他们难以理解,即使他们的语言很优雅。在英语中有很多句子都表达了这种意思,“不要老在灌木丛旁打闹。”“要切题”等。
4.中西方在隐私方面的差异。隐私是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传统的宗法集体主义造就了中国人对外群体较强的排斥心理;而个体主义的西方人虽强调个体的隐私,但他们对外群体排斥感较弱。西方对隐私权尤其重视,对西方隐私概念的了解就是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许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经常报怨中国学生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如他们经常问诸如此类的问题:“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你结婚了么?”“你多大年纪?”中国学生很难把握怎样交流才能被对方所接受。
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的方法
首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整体而言是相关的,每种文化都有糟粕和精髓。所以,我们不能轻视或大力褒扬某种文化。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避免因文化偏见而导致的文化冲撞。
其次,英语教科书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各国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内容。教师应该注重教科书为初学者提供的问候语,人物称呼,握手等等的文化注释。
再次,文化偏见。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简要地介绍一些中国同西方差异的知识。并如何集中精力讲授和倾听不同文化的交流方法。
[关键词]西班牙语 身势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0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42-02
引言
身势语(Kinésica)也叫身体语或体态语,指交际者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行为动作来表达一定的信息。身势语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65%是靠身姿、手势、表情等身势语完成的,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指出的:“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差别很大,因此有必要对中、西两国的身势语作一比较,从而加深对中、西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时因身势语而造成的障碍。
一、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比较
身势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有些身势语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班牙人在快乐时都会不自觉地微笑,悲伤时也会不自觉地落泪,害羞时会脸红,生气时会蹙眉,受到惊吓时眼睛会不自觉地睁大。也有很多身势语是后天习得的:如西班牙人吃饭时会用餐刀切割食物,再用叉子将食物送到口中,中国人则用筷子夹起食物再将其送到口中。身势语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仅从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身体接触等方面对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的异同加以比较。
(一)身姿语(postura corporal)
身姿语主要包括交际者的身体动作、坐立姿势、头部动作等等。中西两国许多身姿语具有相似性,比如点头均表示对某观点的肯定和赞同,摇头则表示否定和反对,在正式场合中伸懒腰、打哈欠都是不礼貌的。也有许多身姿语所传递的意义是不同的。跷二郎腿是两国都有的现象,但是这在西班牙是一种自我戒备的姿势,而在中国则是比较普遍的坐姿。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在西班牙还是在中国腿跷得太高、脚尖指向别人,或者不停地晃动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另外在中国,小辈或者下级在长辈和上级面前最好不跷二郎腿,否则给人一种不谦恭的感觉。
中国和西班牙人在非正式的谈话或者正式的会议时采取站立还是坐着的姿势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朋友聚会时中国人喜欢请客人坐下交谈,而西班牙人将客人迎到家里后,客人便可以随意走动、站立或是坐下,也可随意拿取主人准备好的餐前小点和饮料。在比较重要的宴会或者庆祝活动中,中国人也通常是坐着的,如果有人站着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而西班牙人则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站着的,也可以随时走到朋友面前交谈,有时甚至很难找到一把椅子,这是同中国习惯非常不同的。在观看演出或者话剧结束时中国人和西班牙人都会鼓掌表示祝贺,不同的是中国人一般是保持坐着的姿势,掌声持续半分钟左右便自然会停止鼓掌。而西班牙人为表示对演出的肯定和喜欢会起立鼓掌,并且通常持续很长时间,有时演员已经谢过幕了,听到持续的掌声还会出来再次谢幕,以示对观众的喜爱的感谢。
(二)手势语(gestos)
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动作及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表达思想。在中西两国文化中都存在非常丰富的手势语。比如在中国每个数字都有相应的手势语,西班牙也有手势语来表示不同的字母。中西两国有些手势语及其表达的含义都是相同的,如大拇指向上都是表示“太棒了”,但大拇指向下在西班牙是“太差了”,在中国表示同样的意思一般伸小拇指。有些相同的手势语表达的含义却是截然相反的,如将一只手手掌放至脖子的高度,在中国是“抹脖子”“砍头”的意思,而在西班牙则是“我吃饱了”。西班牙是个肢体语言非常丰富的国家,许多手势语都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表1所列出的手势语只是比较常见的一小部分。
除此之外,西班牙还有一些手势语是对对方有侮辱性和攻击性的,如竖起中指,或者由食指和小指组成的“牛角形状”等等。因此在与西班牙人进行交流时一定要慎用手势语,否则可能会引起不小的尴尬。
(三)表情语(expresión facial)和目光语(mirada)
表情语指脸部活动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态度的倾向性,是最具表现力的人体语言之一。由于生理原因,各国人们在表示喜怒哀乐等情绪时的表情都大同小异,但也有些表情语是后天习得的,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女子“笑不露齿”,即使很开心也要“掩口而笑”。西班牙人则崇尚表情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甚至有时表现得有些夸张。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见目光语的重要性。目光接触是目光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文化中盯着别人看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特别是男人盯着陌生女人看被视为“冒犯”的行为。小辈在倾听长辈讲话时眼神要适宜地向下低,以示尊敬。在西班牙文化中这种现象恰恰相反。在别人说话时看着他表示对对方谈话的关注。如果有陌生人盯着你看则表示赞美和欣赏,有时这种目光语还会伴着言语出现:“¡Qué bonita chica!”(真漂亮!)
(四)身体接触(contacto corporal)
身体接触也是身势语的重要方面。人们打招呼问好的礼节是身体接触的重要表现。中国人在打招呼时习惯于保持一定的礼貌距离,如果是非正式场合,不熟悉的人或者是关系一般的人只是微笑或点头示意;如果是关系亲密的女人之间有时会拉拉手,男人会互相拍拍背,以示问好。中国人在正式场合下会互相握手,但是力道跟时间的长短很有讲究,过轻或过重或时间过长都是不礼貌的,整只手全部握着也是不礼貌的,一般来说握三分之一就好了。
西班牙人只有领导高层在正式场合时会握手,普遍的问好礼仪是行“吻礼”,但男士跟男士之间一般不行吻礼,而是先握手再互相轻轻拍几下背。女士跟女士、女士跟男士之间要行吻礼,一般是先贴右脸颊,再贴左脸颊,同时嘴唇嘟起在空气中做出吻的动作并发出吻的声音。如果真的吻到对方的脸颊是不礼貌的。在亲友之间特别是父母与孩子、爷爷奶奶与孙儿孙女之间为了表达感情会真的吻在脸上甚至嘴上,有时还会吻上很多次。在西班牙的公共场合看到恋人亲吻是很平常的事,中国虽然如今也有此现象,但普遍还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在中国常常会看到男人和男人之间“勾肩搭背”,或者女人和女人之间拉着手挽着胳膊走路,这在西班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这代表了两个人是“同性恋”。
二、身势语反映中国和西班牙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身势语作为非言语行为的一部分,是一个社会群体所共同享有的,因此具有该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通过对中国和西班牙两国身势语的比较,能很好地反映出两国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
中国人和西班牙人身势语的差异首先反映了两国的不同。西班牙以天主教为国教,许多身势语都同宗教有关。西班牙人做弥撒时要穿着整齐,表情严肃,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聆听牧师讲经。领取圣餐时要自觉排队,领到圣餐后还要在胸前画十字以示对上帝的敬意。画十字时要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聚拢,无名指和小指握起,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起。结束后要亲吻大拇指和食指形成的“十字”,同时身体微微半蹲,这些都结束后才离开教堂。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西班牙人表示感叹、祈祷、祝愿等情感时会不由自主地在胸前画十字,因为天主教的信仰已经深入心底,渗透在生活中了。中国虽然没有统一的,但是各个宗教对我国文化都有深刻影响。特别是佛教和道教文化,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比如中国人在祈祷或祝愿时常常“双手合十”,便是受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二)民族性格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这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主要体现为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两千年封建礼教的影响。中国人注重名分,讲究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不能逾礼,这在身势语中得以很好地体现。如在传统的中国的课堂上,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要同时起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示意学生坐下才能坐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要起立以示尊敬。上课时学生要仔细聆听,不能交头接耳,不能随意走动,更不能擅自离开教室,否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是一直采用站立姿势,一个高高的讲台和独立的讲桌便将师生的距离拉开了。而在西班牙的课堂上不管是向老师问好还是回答问题时学生都不需要起立,有问题时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老师上课的姿势也是很随意的,有时站立在学生前面,有时会边讲课边在教室中走动,甚至有时会直接坐在课桌上,就像在与朋友自在地交谈。这与西班牙人自信外向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讲究自由随意、个性张扬,人人平等,即使是一国首相也与平民百姓是平等的。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还体现为谦虚礼让、礼貌待人,如为了表示尊敬要用两只手给别人递东西,也要用两只手接过别人递来的东西;亲戚朋友聚会时辈分小的人应主动为大家添茶倒水,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应张开一只手放在杯子边以示感谢;客人离开时要将客人送到门外等等。在公共场合或者有陌生人、长辈在场时都应仪态端庄、举止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懒散的姿态会被认为是粗俗无礼的表现。西班牙人只有在很正式的会议上才会讲究衣着得体、举止合宜,在生活中对于身势语则没有中国人这样讲究。此外中国人还普遍延续着传统的含蓄内敛的性格,讲究“讷于言”,认为“言多必失”,因此倾向于少言寡语,经常以目光语或沉默代替语言。西班牙人性格更为直爽多言,比如平时的饭后闲谈(sobremesa)他们便可以聊上一两个钟头,如果之后不需要工作,恐怕一直聊到下一餐饭的时间了。而且西班牙人说话的时候往往伴随丰富的手势语,这同中国人也是不同的。
三、小结
身势语是交流信息、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交际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地辅助言语行为的实施。对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进行比较,可以使中国的西班牙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国身势语的异同,在交际时使用恰当的身势语,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避免交际失误的产生。
【参考文献】
[1]Fernando,Poyatos.La comunicación no verbal[M].Madrid: Ediciones Istmo,S.A.,1994.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违背;差异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这两个原则作为语用学的两个基本原则,相互补充,构成了社会交际的基本理论。人们在话语中会不自觉地遵守这两个原则,可是在有的情况下,人们也会为了只遵守“礼貌原则”而放弃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表现为故意的违反“合作原则”。并且,对于“合作原则”某一准则的违反在不同的文化下的态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弄清这些差异。
一、“合作原则”的提出
美国语言学家Gric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确保会话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准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就是他提出。
(1)量的准则(a.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说话内容要与话题有关。)
(4)方式准则(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练;d.井井有条。)(何兆熊引用,2000)
二、“礼貌原则”的提出
然而在人们的现实会话当中,有时会故意地违反“合作原则”,采取间接的言语表达。针对这一问题,英国的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来说明人们不总是严格依照“合作原则”来交谈的主要原因――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首先考的一定不是合作,而是话语的礼貌问题。正是出自礼貌,人们才有不同的语用策略,遵守或违反合作原则。
(1)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 尽量多使别人受益。)
(2)慷慨准则(a.尽量少使自己受益;b.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何兆熊引用,2000)
这两个原则作为语用学的两个基本原则,相互补充,构成了社会交际的基本理论。然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肯定有所不同。在一种语言及文化背景下非常得体的话语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显得粗暴无礼。因此不同的文化下,交际时对于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违背,对于礼貌原则的执行是不同的。
三、中西方“合作原则”的违背体现在礼貌原则上的差异
1、“量的准则”的违背
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汉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因此中国人在向对方提出要求时,所提供的信息往往要大于对方所需要的信息。发话人在提要求之前,总要罗列许多理由,给对方留有考虑的余地,有时还做出保证以免对方顾虑。罗列这些理由和保证,其实在交际会话中不是非常必要的,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原则,但是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原则却得倒了遵守。“说汉语的人却认为向他人提出要求前有必要先陈述与此相关的理由,尽量减少他人与自己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增加听话者对说话者的同情,与遵守量的准则相比,说汉语的人更侧重于遵循同情准则。”(周雷,2006)相反,西方人在表达请求的时候往往,直接入题,简单明白,虽侧重对合作原则的遵守,但是,西方人会运用比较委婉,礼貌的表达方法来体现自己对合作原则的遵守。如,“Would it be possible that you lend me your bike?” 或者“Could you please lend your bike to me?”.
2、“质的准则”的违背
“贬己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中国人听到别人的赞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比如说,中国人为了表示谦虚礼貌,总要声称自己的“看法不成熟”,“对问题研究的不够深刻”如此等等,实际上自己已经对研究的问题经过一番深刻的调查,甚至有真知灼见,这违反了质的原则,却是为了遵守礼貌原则中谦逊的原则。“…这种对礼貌原则的遵守确实西方国家的人不能接受的,中国人这些“不实”之词将自身贬损夸大到了最大程度,常常造成西方人理解上的困惑,从而使得跨语言文化的交际不能顺利进行。”(李丽君,2005)因为同汉民族相反,当他们受到赞扬时, 总会非常乐意地说一声Thank you 表示接受, 从而避免伤害对方的面子,才是对礼貌原则的遵守。
3、“关系准则”的违背
在中国,言语交际中,尤其是在礼貌惯用语的问候中,也就表现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关心与爱护。熟人朋友见面时,常问“你去哪?”,如果是在吃饭前后的时间碰见,就会说“吃了吗?”。在汉文化中,诸如此类的话,并不是与己无关的话题,而是遵循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因而不仅不是不礼貌的,相反是得体的,是友爱、亲切友好的表示。答话者有可能为了保证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而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原则,即回答者意识到发话者的意图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对方对结果并不关心,所以有可能无论自己吃过饭没,都会回答:“吃过了。”
而英美文化中,与家庭相比,英美人更加看重个人,当遇见中国人这样向他们打招呼:“Have you had the meal?”(你吃过饭了吗?),常常把它理解为“询问”,而不会理解为一种友好的“问候”。而这种询问恰恰违反了会话原则:听话者认为说话者所说的与说话者无关,那只是听话者自己的事,有违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而且有违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认为说话者所说的是对其个人行为的干涉。
4、“方式的准则”的违背
中国人既讲究含蓄稳重,不轻易表态,又讲究人情,认为对方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从话语中推断出自己的会话含义,例如, 一位中国客人到美国人家中做客,当他被问道:“来杯喝的怎么样?”(Would you like a drink?) 时,回答道:“谢谢。”(Thank you.)而主人听后并不知道他的真正意图是要来一杯还是不要来一杯,因为在用英语回答此类问题时,或者说:“Yes, thank you.”或者是: “No, thanks.”含糊其词的回答显然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即表达要简洁,有条理,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产生这种歧异回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在汉文化中面对对方使己获利的行为时,既要遵循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又要遵循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即既要减少言语表达中利己的观点,做到尽量少让自己受益,又要减少言语表达中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做到尽量少让别人吃亏。”而英美人“长于理智”,习惯明确具体,言语交际中希望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积极遵守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周雷,2006)
四、结语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汉民族和英语民族基于历史文化对礼貌形成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标准和要求。“礼貌具有文化特性,汉英民族之间礼貌差异性的现象无所谓“好坏”和“对错”,只是礼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在汉英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出现的由礼貌表达方式的不同导致交际失败时不应轻率地得出“西方人骄傲、粗鲁”或“中国人虚伪、言不由衷”之类的结论来,这对双方都是不合实际、缺乏了解的片面判断。”(谢剑萍&付永钢,2005)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应尊重对方的礼貌原则,对其表示理解,才不会阻碍彼此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李丽君.中西文化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方面的差异[J].焦作大学学报,2005,11:42-44.
[2]周雷.语用原则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40:139-141.
[3]谢剑萍,付永钢.历史文化研究・中西礼貌原则与“入乡随俗”原则[J]. 兰州学刊, 2005,3:298-30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项目号:SK13YB028);广西民族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号:2011MDQ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