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

第1篇: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王朗模式 小众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王朗模式

1.生态旅游在王朗的成功

王朗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四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部的平武县,是岷山山系的腹心地区,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玛拉雅——横断山区。保护区内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2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1989年的调查,这里是大熊猫分布最密集、人为干扰最少、栖息地质量最好的区域。区内还有着种类丰富的鸟类资源。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区系组成复杂。完整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大熊猫的特殊吸引力是王朗开展生态旅游的天赋条件。

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国家林业部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四川平武县开展“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icdp)旨在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寻求森林资源保护与当地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王朗及其周边社区的生态旅游就是平武icdp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王朗的生态旅游从1997年开始启动,在经过最初三年的规划筹备之后,从2000年10月开始正式对外运营。入区旅游人数在2001年即超过1万人,旅游收入达40万。并在此后的几年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王朗的生态旅游以它鲜明的特色迅速获得了国内外的反响。2001年王朗的生态旅游顺利通过了国际著名的生态旅游认证机构——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的生态旅游认证,2002年王朗的生态旅游被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的典型案例向当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大会”推荐,王朗的生态旅游开始有了国际性影响。同年,王朗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王朗的生态旅游又通过了“绿色环球21”生态旅游认证达标阶段的评估,这在当时国内的自然保护区中是第一个。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王朗的管理、科研、环境教育、监测巡护等工作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王朗自然保护区因此三次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 并且因为在有效管理、生态旅游、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被列为51个“全国示范保护区”之一。

2.王朗生态旅游的“小众”特征

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不同,王朗生态旅游的内在动力来自于保护区协调发展的要求,而非单纯的经济目的或政府的行政安排。在借鉴了澳大利亚、尼泊尔等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王朗的生态旅游一开始就避开了其他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大众化旅游开发的误区,以其鲜明的个性在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中独树一帜。王朗的生态旅游模式具有鲜明的“小众”特点,可以称之为小众型生态旅游。

“小众”旅游是区别于大众旅游的一种精品化的旅游模式,它以旅游市场中对其产品的重度使用者为目标市场,其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服务方式都针对性地围绕这几类小众游客的特点展开。王朗的生态旅游正是这样一种“小众”旅游,它以科研工作者、国际生态旅游者、会议旅游者、学生等八类市场为其主要服务对象。并且通过网站、媒体宣传、会议、信件、电话甚至私人接触等方式与这一部分“小众”保持良好而持久的关系。保护区提供的专业性、知识性极强的旅游产品如讲座、科考、专业解说等也正是适应了这一类消费者的需求。而旅游接待中保护区员工与旅游者个人接触广泛,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也十分契合这些目标消费者的心理。

王朗所选择的这几类游客的人数虽然不多,但重游率高,花费高,因而构成王朗生态旅游的主要市场。据王朗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这一部分游客的数量只占王朗入区游客总数的25%,但其消费占保护区旅游总收入的70%。成功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成为王朗生态旅游最大的竞争优势。

3.“小众”生态旅游与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全面发展

王朗的旅游实践不但找到了适合自身资源条件和特点的生态旅游模式,而且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成功地服务于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管理。通观王朗生态旅游十年的发展,如果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量,它算不得成功。每年30万~40万元的收入,恐怕是任何一个旅游开发公司所不屑的。但是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展,带动了保护区的科研、保护、教育、国际合作和社区工作,使得保护区走上了一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仅以科研为例,生态旅游开展的十年是自然保护区对外合作和科研发展最快的时期。王朗自然保护区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提高了知名度,吸引了大量的科研机构的合作和资金的注入。保护区已先后成功地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了20多个科研项目的合作,在巡护、监测和科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几十个数据库。同时这些科研成果又被成功地转化为讲座、解说、生态小道等生态旅游产品,极大地丰富了王朗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

二、生态旅游王朗模式面临的困境

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中较早开始生态旅游探索的成功典型,王朗的“小众”生态旅游模式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资源,它符合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的特点,也符合以保护为首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的战略目标,是一种值得其他自然保护区借鉴的可持续旅游模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王朗模式自身的生存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绵阳市的《2000年~2015年旅游发展规划》中,就把王朗白马景区作为绵阳市旅游开发的六大精品景区之一,纳入了绵阳市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格局。2006年,为了加快王朗白马地区的旅游发展,由绵阳地方政府做媒,平武县政府与大型民营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四川汉龙集团签署协议,计划由汉龙集团投资3个亿,将王朗白马景区打造成四川第二个旅游目的地,形成四川第二大旅游经济圈。2006年12月汉龙集团接手了王朗的旅游经营。王朗保护区内形成了王朗管保护,汉龙新公司管旅游,平武县的王朗白马风景区管理局协调旅游发展的格局。但是由于开发理念上的冲突和管理上的协调问题,目前王朗保护区内的旅游发展进入了紧张的磨合时期。王朗保护区退出了进行中的“绿色环球21”的生态旅游认证,汉龙集团提出的修建林区道路、整治宾馆设施等计划无法开展,景区内游客人数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保护区周边开展旅游接待的白马人为了面对开发商进来后对自身的利益构成威胁的局面,自发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

在目前的王朗景区内,围绕旅游开发,交织着几对突出的矛盾:保护区旅游开发理念和思路的矛盾、保护区与地方政府的矛盾、保护区与旅游开发商的矛盾、旅游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王朗的生态旅游可能就此夭折。

三、王朗案例带来的思考

王朗生态旅游的探索和实践、它目前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实践中极具代表性。王朗的生态旅游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得到健康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王朗的,也是所有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需要面对的。

1.保护区旅游的定位——经济优先还是保护至上?

没有人不知道保护是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标。但是保护区的保护、科研、监测、巡护、环境教育都需要经费。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也成为众多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强劲动力。但是,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应当如何定位?是象“一般风景类土地资源”一样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是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定位为实现保护区总体目标的一个工具?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之初就应当明确其旅游定位,才能避免在经济运作中迷失。

王朗自然保护区把他们的生态旅游定位为“小规模、负责任的旅游,它促进周边社区、游客、公司与企业、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参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机制的建立。”在王朗的案例中,保护区没有把生态旅游的经济目标凌驾于其他目标之上,而是成功地让它成为推动保护区总体目标实现的一个工具。

2.保护区旅游的模式——大众旅游还是小众旅游?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世界遗产一样属于“遗产资源”,遗产资源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遗产旅游经营创新的关键是遗产本真价值的展示。遗产的管理和经营在本质上是非营利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和经营应当区别于其他风景区,严格控制旅游容量,坚持小规模、精品化、控制式发展的“小众”旅游模式。我们认为,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那些资源观赏价值高、旅游吸引力强的保护区——不应当拒绝大众游客,但更不宜为了经济目的而盲目迎合市场需求。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应当严格服从保护区的首要目标,寻找与保护区职能协调的主导旅游模式,限制游客数量,加强游客管理和环境教育,担负起引导和培育旅游者的任务,而这本来就是保护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3.保护区旅游的主体——自主开发还是对外招商?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主要有自主开发、对外招商和联合开发等几种模式。选择何种开发模式应当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具备自主开发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应当鼓励其自主开发。尤其象王朗这样积累了丰富的自主开发旅游的经验、旅游产品特色鲜明并且为市场认可的自然保护区应当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们走自主开发之路,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支持。对于那些不具备开发资金、人才、经验的自然保护区,可以招商引资或联合开发。但前提是,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开发商遴选、监控和退出机制,确保其旅游开发不违背自然保护区的总体目标。

4.保护区旅游的管理——保护区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处在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地区,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有着强烈发展地方经济的意愿。这种发展经济的强烈意愿与保护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往往会发生剧烈的冲突。这种意愿和行为又因其作为一种政府意志和政府行为而影响着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方向。

地方政府过度介入经济活动而忽视自身在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方面的作用,这其中既有发展观上的偏差,也有深刻的制度设计根源。对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的自然保护区来说,迫切需要明晰产权,改变产权主体虚设的状况,设立权威机构自然保护区的产权,并且适度回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权,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条状垂直控制。这是使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健康发展并服务于保护区管理目标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连玉銮.生态旅游的”小众”模式管窥——从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实践谈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1):37-40

[2]颜竹.四川王朗——九寨沟的皇冠[j].华夏地理,2007,(4):66-83

[3] 徐嵩龄.论碧峰峡旅游开发模式的意义——兼论“一般风景类土地资源”与“遗产资源”的旅游经营异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1):41-47

[4] 李晟之.小规模: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选择——王朗自然保护区对生态旅游的探索[j].农村经济,2003,(1):40-43

第2篇: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项目融资管理;投资估算;融资风险

一、引言

旅游业关联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和39个部门,与GDP增长的正相关性高达99%以上,是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据预测,在2015年中国旅游游客总量会达到三十亿人,其中国内游客有二十八亿人,入境游客有一亿人,出境游客有一亿人;旅游业增加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8%,其值达到2820亿美元,占到服务业增加值11%。

近年来,为了迎合我国经济发展及由此产生的人民生活提高对旅游业的新需求,我国引入了具有国际先进设施的生态园,主要设施有无土栽培、电脑自动控制湿度及温度、新农产品,这就是所谓的生态旅游基地。之后,很多大型城市都建设了生态旅游基地,如上海孙桥现代生态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生态园、苏州的大地园等,这些大型的生态项目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而且也为生态项目在全国的推广和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在此背景下,A市作为典型的旅游型城市,为了进一步促进本地经济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提出了建设天鹅山生态旅游区项目。由于此类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会涉及多方的利益相关者,其融资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将对A市天鹅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的融资方案及风险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项目概况及投资估算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A市天鹅山,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37公顷(合2055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其中,征用地为900亩,其余为长期租用地。本项目划分两大板块:山地生态红色旅游板块和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板块。其中,山地生态红色旅游板块包括四大片区:入口集散区、红太阳山顶区、主题动感体验区、森林生态体验区;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板块包括:沁园山庄度假酒店、沁园国际会议中心、特色商业街、旅游度假别墅型酒店。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160583.1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3509.4万元,占总投资的64.46%;其他建设费用37602.49万元,占总投资的23.42%(其中征地拆迁补偿费用31000万元);不可预见费11288.95万元,占总投资的7.03%;建设期利息8182.35万元,占总投资的5.10%。项目总投资估算情况详见表1。

三、项目融资方案的制定

1.项目融资模式

在融资结构及模式理论指导下,根据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期较短、收效快以及涉及利益相关方较多的特点,经过对BOT、PPP、PFI和ABS这四种项目融资模式所进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BOT和ABS项目融资模式的运作模式并不适合本项目。

本项目应采取PPP融资模式。首先,PPP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较为成熟,国内外成功的案例较多,且本项目性质属于国家鼓励建设经营范围,项目审批等不存在较多问题。其次,本项目有国有企业(如旅游部门)的参与,在银行贷款的办理过程中较为便利。第三,有国有企业参与投资,私人投资积极性较为高涨。

2.项目融资渠道

①项目资本金筹措

项目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这部分项目资金由法人自筹而来,主要用于A市佳辉置业有限公司在与开发区政府进行土地置换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投资费用,总金额为71723.19万元。

②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这主要是指采用银行贷款和企业资金拆借的方式进行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债务资金筹集。本项目除自有资金以外的资金部分全部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贷款总额为90000.00万元。

3.项目融资方案

项目融资模式已经确定采用PPP模式,具体的融资确定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之间进行,即A市佳辉置业有限公司与开发区政府之间进行。建设项目需要资金总额为161723.19万元,其中,自有资金71723.19万元,申请商业银行贷款90000万元。

①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分析

一方面,在本项目融资方案中,自有资金份额在项目总资金中所占份额较高(44.35%),而且可以确保自筹资金能力,并在前期实行实际支付,项目资本金可靠;另一方面,虽然相对其他项目,本项目总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不高(55.65%),但是对于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的贷款控制很严格,项目建设方有很多良好的资产和获得的地块开发经营收益权,可以满足银行的抵押要求,且项目自身获利能力强,市场风险相比较而言并不大,因此,获得银行支持是可能的。

②融资结构分析

在项目投入总资金中,资本金部分占44.35%,银行贷款55.65%,项目融资结构基本合理。

③融资成本分析

和利用债券、招股等融资方式相比,本项目使用的银行资金因借款期限较短,连借带还一共不到2年,需由开发商承担的利息总额占比较低,资金成本率也较低,要明显的低于项目的收益率水平。

四、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①政策风险管理

在控制行业管理缺位方面,需组合一批既懂地产又懂商业和金融的专家和专业公司,更好地协调、监督和管理生态旅游区,也就是说将商业、地产和金融的要素联合成立一个全新的开发模式和管理组织,更好地引导和协调生态旅游区的发展和进步。

在控制资金缺位方面,由于生态旅游区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作为单一进行房产开发的房企,随着项目开发,其现金流易于出现节奏性波动。建议项目采用租售并举的模式,租金收益具备相对平稳持续的特征,从而提高公司稳定获利能力,规避现金流短缺的风险。

在控制市场缺位方面,建议延长半径,借助规划、商业等系列专业机构和自身的不断成熟,转变为生态旅游区全程专业的商业运营商。让商业成为主体,使地产价值最大化。

②市场风险管理

一方面,需要科学严谨的市场研究,准确把握定位。委托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多角度对市场进行摸底,反复论证,针对国内外类似项目进行考察工作。通过与专业顾问公司的合作,准确把握市场状况,了解真正的主流消费者及其需求,有助于提高项目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其后招商经营和营销工作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合理规划。从A市地方特性出发,整合城市的元素、街区的元素、商业的元素、地铁站点对接元素,融合有创意的主题,并将这些规划理念体现在总体规划、配套环境规划、经营规划中去,从规划方案上强调其功能性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③管理风险控制

任何项目运作的成功与否,内部管理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为此,需要制定一系列关于项目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制定科学的决策管理程序、严格的工作流程制度和审批程序制度、公正的招投标管理制度、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营销及招商管理制度等,以严格控制管理风险。

五、结语

本文将项目融资管理的相关理论与A市天鹅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实际密切结合,从项目投资估算、融资方案的制定、融资风险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融资管理研究。研究表明,本项目需要资金总额为161723.19万元,其中,自有资金71723.19万元,申请商业银行贷款90000万元,适宜采取PPP融资模式,项目资金来源可靠,融资结构合理,融资成本较低,但为了切实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营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还需要切实加强政策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及管理风险的控制,以控制项目融资风险,实现项目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Graham,John R and Campbell R.Harvey.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Evidence from the Field[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60):187-243.

[2]Dorota Kuchta.Use of fuzzy numbers in project risk (criticality) assess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9(19):305-310.

[3]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出版社,2011:56-62.

[4]张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J].武汉大学学报,2009(5):25-26.

[5]饶嫣红.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4):65-67.

第3篇: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实证分析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在线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做法,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符合农民的利益,使农业走向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道路。

(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造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不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合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合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在线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三、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

珠海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2001年该中心的科技创收就达5000多万元,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860多万美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1、区位与市场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珠海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陆地与澳门相连,有二个口岸可直接与澳门通关。水路与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时。离广州、深圳不到2小时的车程。京珠高速、珠海机场、珠海港、九洲港构成了陆、海、空的立体交通。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地处珠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从交通上来说,从园区到市区只有10分钟车程,并且已开通了公共汽车和观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车道的旅游景观路直达园区的门口,交通非常便捷。从地域上来说,园区的核心区2000亩,已成为永久性的农业科研用地并办妥了征地手续,领取了土地证。市政府还给园区预留了1500亩的土地,可以作为第二期的开发用地。

2、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即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园区策划者认为,旅游的概念很广泛,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人们出国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东西,正如外国人看长城,我们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种非常想看的冲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初始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进去,每建设一个温室或安排一个项目,他们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商贸销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园区一边建设、景点一边可以开放,2002年该园区就接待了来自我国外的宾客30多万人,旅游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4。入园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人流带动了物流。园区内生产出来的花卉、种子、种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这些商品的销售价格都高于外边的市场。比如,该园区在温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来说,农贸市场销价为5元/斤,而在园区内则可销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贵,就在于它是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钱的心理准备,但一定要花得开心,所以只要产品的质量好,加上销售的方式奇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该园区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来卖,而是长在温室内,挂在藤上卖。如果一家三口来旅游,小孩子都乐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边摘一边吃,一直到摘了满满的一袋才罢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乐开了花,再高的价格也会买,这正是体验经济的所在。可见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商贸的发展,真是一举三得。

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园区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圈。另一方面,园区也积极的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3)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主导产品和技术定位。在技术定位上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主导产品上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为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荷塘观赏”、“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沙漠植物园”、“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

四、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开发的经验与启示在线

1、理念创新。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从筹建就树立了“差距产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认真思考如何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改造传统农业。他们通过寻找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差异点来营造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打造园区独特的品牌。例如园区于2000年元旦至春节在园区成功举办珠海首届南瓜文化艺术节,展示了全世界数百个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种,大的如大鼓,重达100多公斤,小的如鸡蛋,轻才20克,黄、白、红、绿、青、蓝、紫七彩缤纷。进入南瓜园仿佛进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艺术殿堂。南瓜节开幕一个月,创下门票收入130万的记录,由此也带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观赏玩具南瓜规模化生产。这样通过理念创新,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景点,打造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了农业和旅游的内容和新领域,找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道路。

2、制度创新。一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首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传统立项方式:不搞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其次,科研立项与市场供求密切结合,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完善对科技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激励制度,对于课题成果的产业化效益,实行“技术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励机制。第四,建立起课题组成员课题研发的风险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体制创新。该科技园区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编内人员由财政负担工资,编外人员由企业自收自支)。通过大力提倡绩效工资,形成报酬级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岗位津贴和奖励制度,对承包部门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四定”改革,将津贴和奖励与个人的工作岗位和业绩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拉开档次,园区内岗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该园区逐步向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方向迈进。

3、组织创新。珠海农业科技园内实施的是一种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及贸易紧密结合的战略。因此在园区的组织结构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组织架构如下:

一是园区运作的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项目监督、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学决策的专家机构。农业园区的运作还必须建立各类专家决策机构,以对园区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决策。珠海农业园区采取紧密型的专家依托机构与松散型的专家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把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大学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规划、实施之前,均要征求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而对于一些阶段性或临时发生的问题、项目,则采取专家会议或专项邀请专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

三是项目创新的研发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南亚热带水果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因此设立了与项目相关的研发机构,如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室、育种中心、蔬菜研究室、观赏植物研究室等,负责园区内各种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攻关项目。

四是项目实施的企业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生产部、设计部、绿化工程部、餐饮部、旅游部销售部等机构,专门负责产品的开发、项目的承接、实施和运作,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主导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研发机构,实施部门视为生产性机构。

五是成果推广的网格系统。园区设立了技术推广部,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在当地的农业产业区建立示范基地,从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指导、产后回收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在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训机构。园区建立了培训机构,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高新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也负责对来园区学习、参观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与珠海市电视大学、珠海市职业中学联合开办了园艺花卉大、中专班,为当地城市美化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园区现在不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农业科技干部再培训基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农科教实践基地”等。

七是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园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销售中心,专门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各个产品均形成了销售的网络,为中心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2年园区的出口创汇达860万美元,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生产性收入达4000万元。

4、科技创新。科技是园区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园区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对珠海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珠海农业科技园区确立了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种苗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主导产业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促使珠海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主导产品均按既定目标实施。如:名贵蝴蝶兰在园区的年生产量已达120万盆,组培苗达300万株,成为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园区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性,不仅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如甘茶蔓高产种植技术、保健植物加工技术、名优花卉的优质高产技术等,同时还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是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一方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如本地南瓜、猪笼草、树仔菜、荔枝、龙眼等,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也为园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送展的产品一举夺得广东省瓜果类金、银、铜三个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珠海园区设计建设的“奇异瓜果园”获得“室内艺术园景设计大奖”,种植数个特优品种获得园林精品的单项金奖、银奖和铜奖等殊荣,说明园区在品种的研究上处在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四是短期性项目与长远性项目相结合。如近两年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时,引进种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产品,获得了时效性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也十分注重与园区科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相关的项目,它们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如: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项目,但它却是园区发展最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该类应用基础项目的研发,现在各类名贵花卉的无性繁殖系统和各种样品的分析测试手段已经建立,为园区科技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五是完善科研设施,努力创造项目实施的设施条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就必须拥有与人才、项目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农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实验设施,为吸引人才、实施项目、创立品牌奠定了设施基础。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科技推广体系。为了实现园区这一目标,珠海农业科技园经过几年实践,摸索了一条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将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产前提供种苗、肥料、农药,产中指导农民技术,产后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将科研成果、技术、种苗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和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已经将绿色蔬菜出口到澳门及珠海市的各大机关、超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七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建立,随时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珠海农业科技园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仅注重国内科技期刊和资料的收集,建立了园内图书资料室、科技档案室,还为各个职能部门、主要科技人员均配备了计算机,充份利用国际互联网系统搜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园区自己的农业科技网站,这些均为科技资源的搜索、电子商务的运作、项目的国际化奠定了信息资源的基础。

5、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园区的管理上,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还有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为此,称之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宏观管理上,注重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对人财物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投入、集中的打歼灭战。在微观上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转,采取目标管理,放权让利,各自经营实体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园区借鉴民营经济机动灵活,果断决策,管理到位的管理优势,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这一管理模式对领导层、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园区领导们敢于负责,善于拍板,不错过任何机会,给投资者十足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有利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如该园区领导们在与台湾商人谈判合作规模化开发蝴蝶兰花项目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马上作答。虽然投资额在1000多万以上,但只用了2小时便签订投资协议,一个星期后开始兴建,三个月开始产出,速度之快,连台商都感意外。在线

三是注重吸收国有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优势。在吸取民营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同时注重吸收国有企业好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健全,规范经营,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卫等组织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功能,特别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这些都是农业科技园在管理上要借鉴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鉴台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台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他们在管理理念上比较先进,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订出既先进、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台资企业注重市场调查预测、控制成本核算、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重视人的作用。这种经营策划的理念值得学习。如园区在与台湾商人合作生产兰花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学习到了台商的精明能干,信息灵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开拓市场、敢于大胆投入,市场占有率高等先进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或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个园区,还应强调领导或领导集体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树立领导威信很重要,企业员工对他的主管有点崇拜也并没有害处,但不应搞个人崇拜。当然,领导的威信或他人对你的崇拜都应建立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础上,即领导政治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精通、懂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关心同事、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路子,这无疑与领导层的威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五、结论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作为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致富。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郭焕成等: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0(2)。

2.卢云亭等: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3.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第4篇: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生态体系;小城镇发展;东平镇;崇明

引言

近年来,与生态相关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专业领域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崇明作为上海市以生态为发展特色的区域,在规划建设上已做了不少先驱性的尝试,崇明三岛规划为崇明各城镇的发展确立了生态保护的大定位,有着国家政策、知识经济、生态产业发展的多重机遇,是上海乃至国内生态城镇建设的示范性区域。

作为拥有崇明多个优势自然生态资源的东平镇在这样的生态定位下进行了生态型发展的城镇总体规划,利用政策优势及资源优势树立起本镇的生态体系构架,力求实现生态与城镇建设的协同发展。本文以崇明东平镇生态城镇建设为例,看生态如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形成有具体实践意义的生态建设规划。

1、生态发展分析

东平镇地处崇明北部农场地区,农林种植用地占整个镇域的大部分面积,其历来以农业种植为主且远离城市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净土洁、空气清新,是崇明岛域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优势与机遇

优势――生态优势明显

崇明岛的优势自然资源大多位于崇明北部地区,在东平镇内部及周边地区分布,使得东平镇有着良好生态的维系以及自然生态有利条件。

生态资源优势――水资源、滩涂湿地发达,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农业优势――土壤质量好,现状农田林地分布广泛,传统农业发达

机遇――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三岛规划的生态大方向

中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举措。另一方面,随着沪崇越江通道的建成,使崇明与上海的联系大大增强,为崇明各小城镇带来了发展机遇。

劣势与挑战

劣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资源未合理利用

从现状社会经济来看,东平镇仍与上海的平均水平有所差距。农业仍然是主要经济来源,附加值不高,依靠目前的农业水平难以带动东平镇的经济;而东平镇现状工业以光明食品集团公司工厂为主,生态的保护对产业要求较高,传统工业不能满足生态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从环境与旅游资源分析,自然资源虽丰富,但景点开发未成体系、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全,造成旅游业并未带来很大经济效益。

挑战――生态要保护,经济也要发展

近期崇启大桥和隧道等交通的建设为崇明所带来的发展将使这种经济社会的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利用周边地区的建设经验,引进更高效更生态的生产力,加强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对于经济落后的东平镇来说至关重要。最终达到“生态要保护、经济也要发展”的目标。

2、生态发展目标

从现状发展条件和资源配置来看,东平镇的生态建设是整个东平镇发展的突破口。在对2010欧盟绿色首都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玛尔摩西港新市镇、芬兰Eco-viikki生态都市等生态城镇建设案例进行分析后,东平镇紧扣自身自然环境特点,制定了建立城镇空间、产业空间与自然空间和谐共荣发展的三个发展目标:

生态产业发展目标――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

生态城镇建设目标――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

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建立山水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3、生态经济区域划分

在上一轮崇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从东平镇现有空间布局和区域环境特征出发,对生态空间进行划分,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空间组织形态。东平镇应以崇北、崇中、崇东分区定位为参考,建设生态镇区。

根据东平镇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特点,东平镇以总体规划的区域划分为基础,确定了五类生态建设目标,即工业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经济区,城镇、商贸生态经济区,旅游生态经济区,自然涵养区。

分区一览表

4、城镇发展生态体系的构建

4.1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

1、生态工业

从经济总量上来讲东平镇的第二产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前进两处农场。中大型企业的农产品加工类占一半,其余为锁业和电子仪表制造,均为无污染的清洁型产业,规划应注重这些支柱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优化工业结构、严格产业准入。充分利用崇明绿色经济的市场优势,优先发展以东平镇前进农场的光明集团为首的环保产业,促进食品、粮食、药材等产业的生态化发展,而抑止机械制造等,延伸产业链条。

同时督促企业引用先进的节能降耗环保型技术与设备,促进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重视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也是未来东平镇可进进发展的产业。

2、生态农业

基于现状农业发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革农业传统的灌溉方式,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建设以“瀛丰五斗”等有机产品品牌的新产品基地,发展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业。运用生物技术,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研究和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原本传统基础型农业转型为现代都市型有机农业。形成主导产业明显,品牌效应显著,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农业。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壮大一批对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如前进社区的光明集团等;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多样化的生态农业模式。以传统种养业生产为主到以工厂化深加工生产为主,从以生产物质产品导向到以提供社会和生态服务导向的转型。

3、生态旅游业

崇明对上海旅游市场主要吸引力在于其绿色生态优势,倡导和推行生态旅游战略,东平镇可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岛这一目标,进一步发展生态休闲旅游。2004年利用举办旅游节的契机,成功举办了“环岛驾车游”、“森林嘉年华”、“上海旅游节花车在崇明巡游”、“全国蟋蟀争霸赛”等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突出生态旅游理念。

引导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的旅游产业,提倡生态优先的开发模式,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如森林公园、湿地、农家乐休闲度假(观光农业)、民俗节日、森林公园综合休闲区、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区、森林旅游节、渔家欢乐节、文化旅游节、环岛自行车赛等等。同时积极利用北湖风景区优势和辐射作用,为其补充配套服务并结合观光农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点。

4、现代服务业

随着东平镇生态镇的建设展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 今后东平镇的现代服务业应以绿色旅游产业服务为主,并适时发展顺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商贸、会展、物流的生产业,以及生态旅游服务、休闲、保健、文化等旅游服务业。

4.2生态人居体系的建设

1、建设生态社区

首先注重的是集镇的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区以一、二类居住用地为主,重点培育东平集镇和前进、东风两个农场场部,构成“一个集镇、两个社区”的城镇体系结构,北沿公路一线将成为东平镇主要的空间结构轴线。集镇区周边原则上不安排大中型工业项目,禁止重污染的工业项目,严格控制二类工业。

其次是建设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保证建筑防寒隔热性能,节省能源。整治老住宅小区雨污管道,真正做到雨污分流。增加社区绿地面积,形成与东平镇自然资源匹配的生态城区环境。

2、优化生态交通网络

充分体现全岛生态化、捷运化等生态交通体系要求,建成包括干道、支道等组成的交通网络,倡导优先公共交通,建设公共交通专用道,形成以“一个集镇-两个社区-多个景点”的重要枢纽为核心、联系崇明中心城及重点地区的基本网络。实施相应的公交优惠政策,增加公共交通吸引力。

提出保障步行交通的策略,保护合理的步行空间,为市民日常出行创造安全、舒适的交通条件;并建立全镇区的自行车及行人慢行系统,使之联通,并加强慢行系统周边的生态景观设计,使人行及景观自然融合。

3、完善公共设施

生活服务设施――东平集镇公共服务体系概括来说即一个镇域公共中心、一个社区级公共中心,另有一条特色商业景观带丰富整个公共服务体系。采用公共服务中心串联公园绿地的做法,体现当地生态风貌和环境特色。并在各居住区级绿化用地中,增加市民活动设施,发展和完善现有体育运动场地体系。

旅游服务设施――根据已有的景点分布,适当布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旅游服务点,重点发展北湖片区及前进社区服务点,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要,建设统一电力、供水、排污等市政管道,加强监管。

4、美化城镇生态环境

采用点状、块状和带状绿地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形成以长江集镇的绿化与景观为核心,与规划一河和规划二河滨河绿廊结合,既作为内部社区公园的联系纽带,同时作为集镇内部绿化体系与生态机制沟通的渠道,并在东平集镇沿沪崇苏高速公路、北新公路和北沿公路围合而成的生态保护绿环的基础上形成网络,将生态控制用地与城区人工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充满活力的城区绿色系统。

综合规划万平河、长江路南部等水系景观要素,从严控制滨水建筑。突出水在镇区空间环境中的作用,融镇区于风景之中,新建建筑在高度、体量、形式上高与崇明生态风貌相协调,保护空间视廓和视觉环境。

同时,结合农村集聚化进程,合理规划农村居住点建设,完善城镇生态景观。

4.3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保护饮用水源地,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建设生态公益林和水土保持林。

大气环境整治――积极推动重点污染企业的能源转化,发展民用燃气、公用燃气事业,鼓励工矿企业使用天然气,工业污染源控制,严格审批和限制建设高耗能工业项目,不断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声环境整治――降低城区社会活动强度,控制社会生活噪声源;制定城镇道路对使用喇叭进行规定;新建交通主干道尽量避开已有的噪声敏感区,过境车辆绕城通过。

固体废弃物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提倡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发生量。采取“分散收集、集中清运、集中处置”方法,统一清运和集中处置,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大力开发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建设完善工业固废处置体系,实现工业固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清洁能源的使用――积极开发太阳能发电和其它清洁能源发电,在建设中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和利用水平。

5、结语

第5篇: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一、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导游方向学生情况现状

2010年,笔者对在校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导游方向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的认知和教学效果,总计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93.33%。

从表1显示的数据反映出我们的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相关知识并不多,大多数同学在没有学习旅游专业知识之前,对旅游的理解限于表面并没有更深的理解,甚至是有同学跟本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表2的数据表明,59.7%的学生对自己经过三年的高职专业学习,从业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27.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会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10.7%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会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这组数据表明本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对目前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认识不清,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表3是一项多选问答,有92名学生对实训教学感兴趣,有48名学生对案例有兴趣,另有53名学生希望课堂内的理论知识得到拓展。这组数据说明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表4也是一项多选问答,有62名学生选择师生讨论,有81名学生选择喜欢教师做课堂实训,这一组数据说明学生的选择倾向与高职的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也看重毕业后的职业能力,对教师来说,组织形式多样,被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重要的内容。

表5的数据表明,学生们大多数都不以通过本学科的考试作为自己学习的预期,而把对旅行社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把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作为自己的预期。学生对教学的期待更进一步让教师明确自己在高职教育中应履行的职责。

二、本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队伍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学需要

目前本专业引进的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专门技术、职场体验、职业素质),实践教学难以开展,职教特色难以彰显,表现出来就是课堂教学显得单薄,吸引力不够;他们接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普高教学思想和经验,缺乏职教教学理论与方法;另外,教师们缺少对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了解,对借鉴国际职教经验,开展课程改革,缺少认识上准备,实践上适应;我们的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以及教育界影响力不够(专业水平不足),难以开展令人满意的校企合作;师资培训计划的针对性不够,内容、形式、力度有待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垂范作用不够,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概念尚未确立,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企业能工巧匠难进校门;多数兼职教师是弥补学校教师的不足,来自其他高校,这部分教师更不具备职业教育师资的素质和经验,少数来自行业企业的教师多数没进行过职业培训,缺乏教育经验。

(二)设施设备比较简陋、数量有限,教学资源单一这导致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实训条件的不满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多数的实训形式简单,从而造成实训教学中的时间浪费,教师设计的实训模块不能完全落到实处。例如导游讲解实训就是安排学生分成小组,逐一背诵导游词,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实训的氛围。二是实验室的仿真度不够,实训开出的项目较少。相对技术性要求高的项目无法涉及,实践性教学的质量流于形式。例如旅行社前台接待员,计调等实训项目因为没有相关的设施设备,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和学期末的实地参观了解本岗位的职业要求和技能。

(三)校外实习环节效果不够理想

根据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我们目前开发的校外实训基地如下:

从近年本专业校外实训的效果来看是不够理想的,例如导游方向学生在武汉白云黄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导游实训不理想的主要问题是,该景区规模小,前来参观浏览的客人层面单一,教学与职业技能要求的标准没有充分表现的平台。在与湖北森林旅行社的校外实训合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只掌握了书本知识,运用技能的经验不足,旅行社方面不敢大胆调遣学生导游,另外由于理论学习的有关要求,学生也不能随便停课参加校外导游带团的实习工作。

(四)实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实训课程的考核制度有待提升

本专业的实训室建设还不完善与规范,如实训室使用的规范操作程序、实训室的财产管理制度、实训室的开放制度、实训室管理人员考核评估制度等等,从整体上来讲还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室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实训室的正常运转。如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反应学校的实训课程随意性较大;50%的学生反应实训室管理不规范;另外还有15%的同学反应本专业的实训课程考核所占比重不大。

三、提高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效果的一些思考

(一)强化教学效果需要培养自己的高职旅游专业教师队伍

1、培养已有校内教师

到国内高校、企业进行学历提高、挂职锻炼、合作研发,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并提高职业素养;赴海外吸收、借鉴先进职教理念、方法;合作交流、互换工作、联合培养学生,开放教师国际视野;在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及职教研究所半年以上工作。

2、明确教师的职责、使命与贡献

通过学校政策与激励机制要使教师做到:一要热爱学校,要把学校作为自己成就事业,创造价值的舞台,校兴我兴,校荣我荣,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二要立足岗位,教好书育好人,一心扑在教学上,情系学生,出好成果。

3、将本专业教师队伍建成结构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贯彻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精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旅游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二)加强对校内实训场所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校内实训的水平

目前校内实训场所整体来说水平不高,所以这需要在两个方面得到加强:一是加强实训设备设施的建设。实验、实训室是校内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建设在实践教学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需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如提高实验、实训室仿真程度,配置新的设备并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规范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等。二是加强实训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建设。

对实践教学及实训基地管理还应完善如下的内容:《校内实验实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实验中心(室)工作条例》、《学生实验守则》、《教学实验管理规定》、《实习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规定》、《课程设计管理规定》、《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考证工作实施办法》等。

(三)加强对校外教学场所的研究与管理,加强合作的深度

我们发现所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有校外实习的规划和设计,而且学生对此也持非常高的赞成态度。但校外实习回来的学生却有反差,明显对旅游行业工作认同降低,甚至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产生了不再从事旅游行业的打算。究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旅游行业、学校、学生无法从三方合作中达到“共赢”,从而产生的对旅游行业的抵触;二是旅游行业企业选择不当或作为实习场所的企业无法在价值理念上和学生达成相对的一致,而在相互协调过程中的冲突过于明显;三是实习使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种非常理性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对职业的离弃程度。

第6篇: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郊新村;民族文化;地方政府

【作者】秦红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淇楸、毛筱倩,广西民族大学2012级人类学专业学生。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3-0072-006

RE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AND ITS VALUE

IN NEW SUBURB VILLAGES: the Example of Liuxiao,

A New Village of the Zhuang in Suburb of Nanning

Qin Hongzen, Wang Qinqiu, Mao Xiaoqian

Abstract: Seeing from the overall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in inland areas of China, the suburb of cities occupies important location in future society, correspondingly, it will also face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Yet, this issue has not been received sufficient attentions, or even has been neglected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he present paper takes Liuxiao, a new village of the Zhuang in suburb of Nanning as an example to take apart of how the traditional minority culture blends into the new communities in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elites and common people The urbanization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are not contradictive This is where the new of ‘new type’ urbanization is

Key Words: new type urbanization; new suburb village; minority culture; local government

一、研究缘起与概述

2006年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指出,中国自2010年起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建设城乡平衡社会。其中第一次转变是从农业人口变成城市人口,第二次转变是城市人口变为郊区人口,实现城乡平衡。理想的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是以郊区化为主,即郊区人口占50%,中心城区人口占30%,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20%,人口在三个区域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取消户籍限制,建立信用社会。[1]由此可看出城市郊区在未来中国社会中的位置。该报告还指出,未来中国社会需要完成两次社会转型: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二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城市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转型。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上以农立国,上下几千年所延绵的文化文明深深地植根于小农经济土壤里。因此,人口进城也意味着文化进城,“文化重构”是社会转型中面临的必然问题。

就近些年来的实践看,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可粗略概括为两条路径:一是“内生型”,即乡村社会主要依靠自身的产业发展来实现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如东部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兴办乡镇企业、经济开发区等实现的城市化,原来的乡村变为相对独立的城镇或卫星城,譬如东莞市就是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城镇构成。离区域中心城市较远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借助农业产业化、外出务工,以及旅游、休闲、观光等第三产业实现的乡村都市化。

在这些地方农民的身份、居住地虽然没有改变,但实际上生计方式、消费观念,甚至组织方式(如成为公司的农户、员工等)已被纳入城市范畴。二是“外推型”,即乡村社会由于城市扩张而被“城市化”,典型的如“城中村村民”“城郊农民”等。这部分人群往往是无地或失地农民,是通过“新村”营建如城中村改造、“村改居”等造城运动,而不是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其身份虽已变为城市社区居民,居住场所、生计方式、消费观念也渐渐向城市靠拢,但乡土社会固有的地缘性不但没有被触动或弱化,反而因为其要面对强大的城市扩张力量,迫于寻求新的谋生手段而得到强化,其农民的、家族的、民族的等身份更容易得到高度认同。[2]

在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尽管都面临“文化重构”问题,但不同的转型路径,重构方式也有所差异,各个地方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也难以借助几个模式来概观。不过就现有的社会实践及学术界的研究而言,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民族或乡土文化的自我更新,即立足于乡村自身的人际网络、土地、生态等,开办各式各样的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山家乐等,搞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以有效地把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观念结合起来,满足城里人或外地人闲暇消费需要。如笔者曾研究过的桂中武台新村的例子,乡村民众充分利用自身交通优越、生态良好、奇石丰富等优势,发展了以民族文化、奇石文化为特色的农家乐。[3]类似的例子可说是多不胜举。[4]二是“留住乡村文化”,这类大多为乡村城市化较为成熟的区域。相较于城镇的繁荣,原有的乡土文化凋敝零落,这有违于城市化的初衷,于是兴起了“文化留村”等保护乡土文化浪潮。譬如浙江省近些年来推行的“农村文化大礼堂”建设等。[3,5,6]三是城市或城郊“新村”文化重构,迫于城市失地或少地农民的生计,以往这类的研究过多地集中在农民的城市适应问题,在新的生存境况下,农民如何重构民族或乡土文化却涉及很少。但是这类村落由于被纳入到了城市发展的体系以内, 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历经了巨大变迁,文化重构形势更为严峻。

从目前中国内地城镇化实际情况看,“城中村”被视为顽疾,欲除之而后快。但是,对于市郊而言,这样的理念显然是不对的。从目前境况来看,中国快速地、贪大求全的“造城”运动已显现出不少弊端,而如何发挥“城郊”的优势则成为新型城镇化必然考虑的基本问题,因此我们更应当在这一区域进行“文化重构”,并形成有别于城市与乡村的“城郊文化空间”。可喜的是,近一两年来,随着保护乡村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一些学者也把眼光放到城镇化与文化保护方面来。如张士闪就提出要“以城镇化为契机重构乡土文化”,并提出了消除对乡土文化的偏见、培养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让农民自我发展等措施。[7]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已经行动起来,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研究对象南宁市郊留肖壮族新村就是例证。

留肖壮族新村原名留肖坡地,人口340余人,是以壮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区。“新村”建设工程于2006年3月启动,目前建成的90户房屋中,已有89户入住。近年来,该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山地鸡养殖、鱼塘养殖、花卉苗木种植等特色种养业,走出了一条有产业特色、经营规模化的城郊型新村发展路子,并成为国家民委、财政部首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首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南宁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笔者曾于2008年前后陪同韩国人类学家全京秀去参观过一次,当时正在营建当中。2014年6月、11月,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又分别两次前往该村进行田野调查,本文即是在两次调查中所收集的资料上论述而成。

二、留肖壮族新村民族文化重构的空间解析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不同的研究者,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普里查德在其著作《努尔人》将空间分为物理(朴素和实在,原本的)的、生态(人口密度及分布状况,当地人建构的)的和结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表达价值观,研究者建构的)的三重空间,更谈到在努尔人社会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联络紧密,即由于人的因素,在哪个时段、哪个场所举行何种活动是约定俗成的,从而形成“文化空间”的概念。[8]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文化空间就是文化事项与活动分布于特定空间与时间交叠形成的场域,而这种场域依据文化的脉络而定。

伴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郊区被无限制地纳入到了城市发展体系,大量土地被征用,传统城郊村落要么陡然间楼房林立,变为人口密度大、拥挤不堪的“城中村”,要么异地搬迁,另立具有商贸、租赁、住宿等功能的“新村”。无论是哪类形态,农民传统的生计方式都已不复存在。他们主要依靠地租、楼租等租金生活,所寻找的新职业多为散工、零工,技术含量低,稳定性差,收入少。如留肖新村,尽管当地政府已下了很大力气,但在新的特色种养产业链中,当地农民仍处在最低端,由于在市郊,出租的土地、房屋,有时连租金都收不回,因此村民的居住环境虽有了较大改善,但相较高额的生活成本,目前的生活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如此一来,建立在土地及农耕之上的社会秩序被彻底打破,原有的、承载民族文化的空间已不复存在。

从逻辑意义来看,只要有人的存在,新的文化空间便是存在的,只不过与传统的不同罢了。当然,由于是新村建设,又是城郊,相较原始部落,其社会构成更为复杂,虽然很难按普里查德三个空间逻辑来描述,但是仍属于村落“空间”,我们可以依循其中的建构逻辑与过程来剖析其中的空间文化构成。

(一)政府与社区精英主导下的留肖“新村”营造

从留肖新村营造缘起来看,政府与社区精英的合力是关键。旧村原在山坡上,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南宁市城区的不断扩张,当地村民就萌生了异地迁村重建的想法。当时市政府刚好酝酿启动旧村改造工程,于是留肖村就成为南宁市较早实行“旧村”改造的村子,也成为着力打造的城郊壮族“新村”。

案例1:留肖新村的规划与建设

在访谈过程中,留肖新村王队长说:旧村距离新村只有3公里的距离,但是环境就差很多了。以前在旧村的时候,山高,我们从山顶上可以看见整个城市。村道很陡,大概有1米多宽,只能通行自行车、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1980年的时候,开始分田到户,平均每人3亩土地,村里种了十几年的稻谷。在1986至1990年间,村民收入偏低,后来就种植辣椒、西瓜、甘蔗。因为农田收入偏低,一部分农田就变更为水产养鱼,但山路狭窄,所以收益不太好,生活上也很不方便。我20多岁的时候,就从村里走出来,后边其他人也陆续出来。1998年村里几位有威望的老人为了以后的发展,便商议村庄的重建事宜,后来所有村民也都同意了,我也帮着策划申请。新村建设是请专家规划设计,并且询问村民意见,村民全体同意后,才开始修建。我们村是壮族村,所以专家论证后,依据民族特色设计了图纸,村庄完全按照图纸的设计装修。此外,住宅也符合现代建房的标准,是按照防8级地震的标准建造。

(二)留肖新村壮族文化元素与标识

在传统乡村社会里面,村落文化体现在各类“物理”的空间当中,譬如戏台、庙宇、祠堂、学校等,典型的如侗寨里的鼓楼、风雨桥。如果没有了这些“空间”,村落文化便无从依附。经过持久的文化积淀,这些空间也就成为村落的“文化标识”,内化为村落“文化空间”。留肖旧村旧址就在离新村约3公里的山坡上,人们可以从高大茂盛的古树、破败的老屋、残存的晒场依稀辨出往日的景致,但与标准的村落文化空间相比,则少了许多。不过,在新村营造过程中,由于定位是“壮族”新村,壮族文化也就准确地体现在新村的文化“结构”里,新建的民居、办公场所、围墙,无一例外地将铜鼓等用作装饰,借以强调其壮民族内涵。换言之,新村里各类“物理”空间,已与壮族文化元素有机结合,以塑造出村落的文化标识。

案例2:留肖坡新村对壮族文化的融入

建成后的留肖坡新村有了文化活动综合楼、文化广场、灯光球场、文艺舞台、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等配套设施,整合并且融入了许多壮族文化元素。居民住宅外墙上的装饰图案,多为铜鼓、绣球、壮锦、收获的果实以及壮族日常生活的生产工具等。特别是村民小组办公楼墙上,巨大的铜鼓和绣球图案在村庄之外的路上都可望见。在新建的“民族文化长廊”围墙上,有的写着标语,宣传广西精神、雷锋精神、民俗留肖等;有的画着民族体育项目,例如抛绣球、板鞋舞、打陀螺、抢花炮等,都配有壮文;还有的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典故的介绍。这不仅是对村民进行宣传,还给外来者提供一个了解留肖坡的窗口。

(三)留肖新村“干栏式”居民楼

在留肖新村的设计、建造中,充分考虑了壮族民众的居住结构、民间信仰等生活惯习,统一把居民住宅建成“干栏式”的4层楼房。一楼可以用柴火做饭,大厅设置神坛,2、3、4楼可以用来居住,顶楼可以散步、养一些鸡鸭,这使得壮族在长久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活习惯得到了留存,也使得壮族“干栏式”的建筑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得到了继承与重构。

案例3:留肖坡村新村“干栏式”居民楼

留肖新村90栋家屋统一为4层“干栏式”居民楼,大门朝东南方向,一楼入内为大厅,正中是神坛,房间分别为主人房和厕所以及厨房,有些住户还和以前在旧村一样用柴火。2、3、4楼大都有两间房间,可为客房(套间样式),也可用作仓库等,每层都有1-2间厕所。村里有些人将新屋的几层租出去,或者是单间出租,甚至整栋楼都出租,不过也有不愿意出租的。顶楼为悠闲场所,村民可以在楼顶散步,也可以养一些鸡鸭。两栋互相依靠的楼房顶层的看似“小阁楼”的装饰,实际上还可以用来区分两栋楼楼顶的使用权。

(四)留肖新村壮族文化展演

村落“文化空间”是硬件,如果没有相应的民族文化展现,仅是一些固定的文化符号外,新村文化重构可说是失败的。在留肖新村,当地人除了在空间上重构壮族文化外,还花了很大力气营造壮民族文化的活动氛围。如“每月一节”“节日文化展演”“民族工艺传承”等。

壮民族有着“每月一节”的节日习俗,大致为:春节的蚂拐节、陇峒节,二月的祭社节,三月的花王节、歌圩节、清明节、龙母节、布罗陀诞辰节、开耕节,四月的牛魂节(敬牛节)、拜秧节,五月的药市节、农具节、五月五,六月的诞辰节、莫一大王节、尝新节,七月的祭祖节,八月的请月神节、跳岭头节,九月的庆丰节,十月的赶降节,十一月的壮年和十二月的冬至。[9]从山上移居下来以后,留肖新村的“每月一节”节日保留了传统壮族节日习俗的框架和部分内容,还吸收了村外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节日传统,构建了新的“每月一节”节日习俗。

案例4: 村王书记谈新村“每月一节”

正月初七开年,这是一年最大的日子,既是客人最多的一天,又是过得最隆重的节日。

具体时间从初三到初七,新村在初七过节。到了初七这天,全村的家家户户都会摆酒宴请亲朋好友。二月初二为“春社”,是土地公的生日,当天要做糍粑吃,那是用鱼塘边一种叫白头翁(音译)的草进行加工的绿色糍粑。另外还要吃土鸡蛋。这一天,全村人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餐饭。三月三主要的活动就是拜山(扫墓)和做糯米饭。四月初八拾垃圾,节日气氛较淡,但每家每户在这天也会杀鸡、鸭吃。这一天有“四月八,拾垃圾”的说法,因为四月份下大雨,河上游冲来垃圾,就要捡起来。五月初五端午节,比较隆重,家家包凉粽。六月初六的牛魂节气氛比较淡。因为牛为人耕田犁地比较辛苦,特地让牛休息一天。七月十三到十五为中元节,也称“七月半”。这个节日非常隆重, 每家都要吃鸭肉,出嫁的女儿女婿都要回来,一起用餐。八月十五和汉族人一样过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二十九与三月三基本相同,都是拜山(扫墓)和做糯米饭。但是村里人现在比较少人在这一天扫墓。十月留肖坡没什么节日,但是对面的路西村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十一月过冬至,各家各户吃鸡肉鸭肉。

十二月二十三“灶王节”,过小年,送灶王,打扫干净房子迎新年。

由于是地方政府重点打造的民族文化新村,因而在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中,留肖新村会在村头民族文化舞台上举行歌舞联欢活动,参与者不仅有本村村民,也有来外面的表演者和观看者。表演节目类型丰富多样,有民族舞表演,也有广场舞、健身操、电子琴演奏等现代流行元素,以及知识问答竞赛、唱红歌等环节。活动所呈现出以壮族文化为主的、传统与现代的多元文化表演体系。

此外,留肖新村还专门建有“文化活动综合楼”,一栋独立的3层“干栏式”楼房。2008年初次参观时,当地陪同干部介绍说文化室除村委会办公用外,准备建壮族文化展示中心。2014年调查时,虽然还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但一些相关民族文化活动先期已经开展。比如用“竹笼机”制作壮锦,穿针引线做绣球等。陪同我们调查的兴宁区民族局马局长就说:为留住传统技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2013年兴宁区民族局在留肖壮族新村开设为期半年的织锦、绣球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未来这里将成为兴宁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展示基地。通过开办培训班,引进壮锦产业,不仅能丰富南宁壮族特色村寨的内容,促进少数民族特色工艺、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够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掌握一门特色工艺技能,促进增收,走出一条特色产业道路。当地村民们也讲,土地留转后,家里的地没有了,但学习制作壮锦让我掌握了一门技术,以后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学习传统手工艺,既传承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也增加了一份技能,学成后我可以把自己手工制作的产品卖给游客,增加家庭收入。[10]当然,其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来验证,但至少已在城郊先行了一步。

三、城郊“新村”民族文化重构价值

2014年3月,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11]笔者也曾阐释了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的是文化多样、而不是文化单一的乡村和谐;需要的是合理地将现代与传统、都市与田野、全球与地方等有机相合,从而塑造出独特、多样且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乡土文化,而不是单纯地“城市化”,让城市吞并农村。[12]因此从社会整体转型看,城郊新村民族文化重构,其价值在于防止在该类区域单向度“城市化”的发生,让郊区成为有力连接城市与乡村、现代都市文明与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的“中间地带”,以实现新型城镇化中“以人为本,文化传承”的核心内涵。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近年来,伴随着各地的造城运动,各类“开发区”“高新区”等的建立成为城市向农村拓展、乡村社会向城市转型的重要标志,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区域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不仅导致诸多文化传统与资源的流失,也造成许多城市新城区千城一面、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化伤痛。因此,作为联络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的城郊文化重构必须加以重视。

当然,这种现象正在不断地改观。正如留肖壮族新村,在地方政府、精英人物、当地民众的协同努力下,民族传统文化正在一点一滴地融入新的社区之中,这也进一步表明,城镇化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并不矛盾,“新型”城镇化之新正在于文化的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也只有这样的城市才能特色,才有活力。所以,唯有不断推进郊区民族文化的重构,城镇化推进的过程才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深化过程,才不会产生“城市文化吞噬民族文化”的悲剧,才能够确保城郊作为城乡的交接地带所应发挥的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R]北京,2006-02-08

[2]秦红增,郭云涛“南宁市城中村改造及村民市民化等问题”研究报告(内部资料)[R]南宁,2014

[3]秦红增,杨恬乡村都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实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秦红增,郭帅旗,杨恬农民的“文化自觉”与广西乡村生态旅游文化产业提升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4(2)

[5]鲁可荣,曹施龙,金菁文字留村与村落重振:乡村学校嬗变与村落发展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6]熊春文,折曦乡村学校的演进及其社会文化价值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7]张士闪以城镇化为契机重构乡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2-06

[8][英]埃文斯?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政治制度的描述[M] 褚建芳,闫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覃彩銮壮族节日文化的重构与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2(4)

[10]尹海明兴宁区:留肖壮族新村彰显勃勃生机[N]南宁日报,2013-12-24

第7篇: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一、江苏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典型案例

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共建设18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苏锡常地区10个,且均已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的验收;苏中地区4个,苏北地区2个,均为在建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1.以结构转型为引领的吴江建设模式

加快农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围绕生产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功能多样化、科技普及化、服务社会化、装备现代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效益化水平,充分挖掘农业增效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潜力,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努力走出符合墙实际、彰显吴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加快工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产业链重心从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两端延伸转变,加快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服务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在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均衡发展,打造“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服务经济体系。

2.以健康中国为主题的扬州建设模式

提高人民幸福程度,建设健康中国扬州样板。一是着力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机制。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二是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完善具有区域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质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现同类型社会人群基本保障同等待遇。三是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建设健康幸福之城。加快构建“医疗卫生、体育健身、饮食安全”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与促进体系。加快建设“颐养之城”,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不断提高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转型升级,为健康扬州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扬州智造”、“扬州精造”、“扬州新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生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促进服务业产业联动、集聚提升、空间优化,推动生产业规模化、生活业精细化、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进一步聚集生物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健康保健产业。

发展循环低碳经济,为健康扬州建设破解资源约束。一是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对重点行业进行生态化调整,形成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链接、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大循环体系。二是实施能源节约战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提高综合能效为核心,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快生产模式由高排放向低排放的转变,突出沿江、沿运河等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对开发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构建企业间和产业间的循环产业链,促进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化。

倡导生态文明先行,为健康扬州建设打造最美环境。一是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财政、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推动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实施“天蓝”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水净”工程,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地绿”工程,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建设绿色扬州。深入开展绿色扬州建设,持续推进“绿杨城郭新扬州”行动计划;积极构建沿江、河、湖防护林体系,推进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四是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培育特色生态文化。充分挖掘扬州地域文化中的生态特色,结合扬州城市主题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时刻体现历史人文特色,弘扬崇尚自然与保护生态的优秀传统。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健康扬州建设提升科技支撑。一方面,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同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医改,为健康中国提供示范。开展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混合支付方式,探索开展“按诊断分组付费”(DRGs)的支付方式,将医务人员的绩效收入与诊疗的效果和费用的控制直接挂钩。实行“全科医师特岗计划”以全面推行分级诊疗。

3.以协同推进为突破的盐城建设模式

突出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根据盐城的生态特征和资源禀赋,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彰显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岸线、滩涂、生态、盐田、土地等资源禀赋,把改善资源和环境作为助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积极探索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路径。

加快结构调整,坚持转型发展。把握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特征,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区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强化科技支撑,努力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创新驱动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活力。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科技示范,积极推动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重视民生幸福,统筹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相融合,推进大市区、沿海县(市)和内陆县共同发展,推动港口、港城、临港经济区“三港联动”,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动全员参与,争取全面发展。强化政策导向、加大公共投入、加强行政监管,并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等各方面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集中力量,瞄准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加快实施重点项目,着力解决制约盐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并推广有益经验,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江苏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特点与矛盾问题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也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

1.主要特点

创新观念,综合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各实验区结合地方特色,以原有的优势产业为依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比其他区域有明显优势,社会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基本扭转了过去经济建设中“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探索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了实验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平均寿命、教育水平、人均GDP显著提高,人类发展指数和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其他地区。

科技驱动,集成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验区充分发挥科技的引导作用,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积极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的示范、集成、整合,支撑实验区建设。二是注重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以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三是创造良好的引进人才的政策环境,为实验区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硬件和软件支撑。四是着力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大气污染控制等工程,实验区内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资源与环境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领导,突出特色,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制定科学、完整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规划任务和项目的实施引导建设。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非持续因素,依托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基础,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环境支撑条件,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实验区建设模式。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评体系,可以指导发展规划的提升和优化。

公众参与,社会推动,健全全社会联动机制。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社会团体和公众积极参与。健全新闻媒体监督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取得预期成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立了“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会兴办、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同推进实验区发展。政府部门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领和组织作用,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实验区在国家、省两个层面建立由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各实验区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创造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渠道。

2.存在问题

地域分布及发展不均衡。从江苏省层面上看,实验区总量偏少,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实验区发展建设还欠缺统筹布局和统一规划,这是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江苏省开展实验区创建以来,截至目前共建成国家级16个,面积、人口仅占全省的12%,总量仍旧偏少,分布仍不均衡。苏南、苏中地区因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信息密集,资金充裕,引进技术方便快捷等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显著,设立的实验区数量一直较多。苏北地区数量少,而这些地区实际上更需要通过建立实验区,寻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