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强化特色、提升内涵、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挥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努力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性、多层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专门人才,不断提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定位
1.校区目标定位
到2020年,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建设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电子信息科学及其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校区。
2.办学特色定位
以区域性、行业性、多层次、应用型为特色求发展。努力彰显电子信息学科专业为主的学科专业特色,应用技术技能型多层次人才培养,服务以北海市为桥头堡的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学科专业定位
瞄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先进制造学科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海洋学科专业群,主要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
4.办学层次定位
以“高职升本”“高中升本”“中职升本”“高中升专”等多起点、多层次应用型本、专科为主,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5.人才培养定位
适应国家电子信息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亟须的管理、经济、人文等紧缺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会计行业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这对会计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率,就必须建立市场需求决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及时搜集市场对会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改革会计实践课程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即具体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适用于所有职业的一般性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会计职业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尽量缩短学校与职场的距离,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如何在当前教育新形势中找准定位,培养真正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了当务之急。
一、目前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目前从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状况来看,涌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如教学中交替实践教学模式、案例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模块化等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概念上还属于泛化层次,真正经过系统理论研究的极少;从教学模式研究的着眼点来看,还局限于教学模式的一般研究,缺乏结合具体实践课程教学特点、教学规律的研究;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元研究领域更是空白。目前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宏观层面,至于在微观层面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策略方面研究力度仍不足,因此,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多层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多层次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形成
(一)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一体化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并非独立于理论教学以外,而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三元一体。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在各阶段学习中的相互渗透、前后贯通,最终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会计专科人才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构建:
第一层次:对低年级学生首先通过理论教学建立学科的系统概念,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过程认知教学为主,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以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使学生对会计学科有初步的感知、掌握基本会计要素识别及使用,训练其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另外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案例分析等)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和整合,同时为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步减少实验教学体系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同时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一方面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逐步接触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教学基地去见习,让学生熟悉专业学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整个会计核算流程。
第三层次:主要针对大二年级学生,这类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主要教学目标为在基本实验技能、方法的基础上,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强调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当中可以适当穿插跨课程甚至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大实验,促使不同课程间的知识融合;同时进一步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四层次:此时学生进入实习阶段,通过校内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的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此阶段,学校各级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充分利用教学基地的资源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将是工作的重点。通过该层次的训练,学生不但能体会自身知识、能力如何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而且完成了学以致用的过渡,也了解了学科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科研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方法等。
以上四个层次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树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带教意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必须坚持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二)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各组成模块的逐步完善,保证各层次实践教学的质量
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涉及有六个重要的模块: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教学、现场实践。六大模块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机地构成整个实践教学体系。①课堂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②实验教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评价系统,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注重过程管理,多种实验考核方式并行,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试点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大实验,逐步增加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增开实验项目,建立实验教学的综合平台,逐步推出精品实验项目、课程。③实习教学:多种实习模式结合,增强实习教学效果,多种实习方式灵活结合,规范分散实习的管理,提倡校内与实习基地双导师合作培养的模式,试点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④毕业论文: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适当应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积极推进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试点实施自选题目,配备基础导师。⑤课外实践教学:规范课外实践教学管理,健全相关制度以及评价机制,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创业基地,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平台;课外实践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课外实践教学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⑥现场实践:试点建立“模拟车间、模拟商场”等实践教学现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实践中学习锻炼。
关键词: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措施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在不断变化,土木工程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的技能之外,还要具备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远程教育是科技化和信息化共同作用出现的新的教育手段,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国高校中的土木工程专业招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各大高校都希望能够多出一些人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于人才的培养速度加快,各大高校都引进了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专业培养,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远程开放教育的系统性比较强,我国很多的地方高校资源渠道比较多,但是自主能动性却比较差,致使资源整理工作繁重,整合的难度比较大。
1、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系统模式
第一,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据调查显示,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以技术类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以及管理型人才为主,占到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80%-90%。人才的多层次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对土木工程相关企业等相关人士的问卷调查显示,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对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都非常认可,因为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是应用型人才,也保证了这些人才能够及时满足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要求。目前,很多的高校已经和企业联手,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而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有具体的就业岗位。通过远程教育的系统理论学习和专业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将专业技能及时应用到岗位中,实现多层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目的。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倾向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体制还不完善,因此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多项技能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需要进一步完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人才宽口径、综合性的发展目标,学校要加强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土木工程就是很多工科学校的特色专业。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利用,从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出发,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扩宽学生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技能为宗旨,加强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实行集中力量提高土木工程的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打造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品牌,提高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水平,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专业学生人数比扩招之前多出了将近4倍,相关专业占到高校专业的70%以上,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果显著。
2、远程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措施
第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也历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该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第一,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第二,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第三,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获得工程师方面的证书,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要将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向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上,实现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还不完善,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要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要通过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应用体系进行培养以及教育机构通过岗位实习来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并没有表现出过大的差别,因此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难以区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针对这一特点进行专业知识的训练,通过模块化课程指导和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结合,使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个性化的发展。其次,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发展层次,逐步将人才培养模式从应用型转为复合型。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发展层次,逐步将人才培养模式从应用型转为复合型,不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要求,更是远程开放教育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蓬勃兴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这使得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土木工程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强,因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知识储备,还要求其具有多种技能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和谐发展和竞争激烈两种环境交融的背景下,要培养人才的个性和创造性,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新时代下,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更多的是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最后,要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避免追求数量,忽略质量。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远程开放教育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未来学生就业的基础。要测试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效,是否能够经得起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就是重要的检验标准。第二,改进并完善教师队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只要创新教师队伍,才能够保证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队伍的组成是灵活多样的,不受固定模式的束缚,不但包括学校专业的教师,还包括外聘教师、专业方面的行政教师等相关人士,而且这些教师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存在与各大高校之中,因此,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创新建设,这样才能够保证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成果。第三,校企合作推动土木工程发展。校企合作使土木工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开放、自学、面授补充等。为了实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深化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促进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土木工程的教学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这样就出现了难以评价教学效果的状况。为了使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效率的目的,就要对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系统工程,所以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注入、新的教育思想指导。按照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进行符合标准和规格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的内容,提前设定教学体系,制定符合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机制,对教育的整个过程提前设计,保证在进行土木工程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对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远程教育对于土木工程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应用性,结合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特点,使土木工程教育能够迈入校企结合的阶段,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培养更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初明祥.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4-15,29.
[2]郑健民,严超君.远程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5:101-107.
[3]王卫东,彭立敏,余志武,谢友均.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44-148,160.
[4]张景,李伟,刘小平.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价值[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95-97.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因此,我们以立足永川,服务重庆,面向全国,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总目标,充分利用地缘和学科优势,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能为区域社会经济、相关行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较宽、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企业、环保机构、质检部门、大型工矿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分析测试机构从事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设计、污染物治理过程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具体目标。
3、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
(1)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广泛调研了解社会对环境类的岗位需求和对环境类人才的素质要求。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针对社会岗位需求,确定核心课程,分解核心课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岗位为平台”的、独具特色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除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等环境科学专业传统课程,同时增设了给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结构力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环境工程专业的传统课程,将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建立“理工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培养,我们的学生既能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又能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污染物治理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极大提升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技能,扩大就业范围。
(2)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剖析,形成了“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能力培养模式;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系统设计了“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不同阶段,分别对创新基础、创新方法与技能和创新精神进行了有效培养。一体化是指培养体系。系统设计“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以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分类、分步实施,形成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能力系统培养体系。多层次是指能力层次。能力层次表现为实验技能层次、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层次、应用创新能力层次;创新层次表现为创新基础、创新方法与技能、科研思维的养成和创新精神。强应用:在各个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应用,学生的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毕业论文等均以应用性实验为基础,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注重实践性,强化操作能力
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加大应用性课程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教学比重,在强化基础实验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增强科技创新活动、专题研究与设计等环节的教学力度。如为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将工程制图与CAD设为专业基础课程,并将其调整为上机课程。加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课程实习、技能培训和案例教学等环节。将课程实验、专题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的、交叉的和独立的改革和重组,将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力争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4、人才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特在任意选修课程中开设了《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城市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管理》、《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工业环境管理》等课程。并将课程《还教学导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以增强学生对环境专业的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坚定专业方向,这与北京大学堂孝炎院士主持开设的课程《环境问题》不谋而合。
立体化人才开发模式的实施背景
适应电力市场竞争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开发方式
目前,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入,电力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生产成本、电能质量等方面。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管理方式也逐渐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和快速增长的水电人才需求。鉴此,长江电力自成立以来,始终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以培养多层次、多专业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为目标,着力构建新型人才开发模式,为公司发展输送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需要可靠的人才保障
长江电力在运营管理好三峡电站和葛洲坝电站的同时,还要为运营管理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做好人才和技术准备,其中溪洛渡、向家坝电站机组已于2014年全部投产,多专业、多层次、大批量的人才需求需要高效、科学的人才开发手段。
优化公司人力资源结构需要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约束开始凸显,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储备与公司的战略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关键岗位和骨干人才短缺现象仍然存在,青年员工岗位技能急待提高,干部和员工队伍核心能力建设离一流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公司要实现“两个一流”的战略目标,需要加快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行业领军人才和专业骨干人才为重点,通过对人才的开发培养,将优秀的人才不断补充到企业的关键岗位,建立一支能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技术、经济和管理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立体化人才开发模式的基本内涵及总体框架
立体化人才开发模式的基本内涵
长江电力立体化人才开发模式是指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对公司人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的培训与开发,横向贯穿人才开发的不同阶段,纵向覆盖公司基层到高层所有岗位层级,纵横交叉面向技术技能型、管理型、专家型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构成“三位一体”、立体化的人才开发模式。
立体化人才开发模式的总体框架
长江电力立体化人才开发模式的总体框架是人才开发纵向覆盖公司所有岗位层级,横向贯穿于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纵横交叉打造技术技能型、管理型、专家型三支人才队伍。
立体化人才开发纵向覆盖公司所有岗位层级。在构建人才开发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对公司不同岗位层级的人才开发,无论是从电力生产新员工、一线员工、技术骨干到分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还是从职能部门一般管理人员到部门负责人、公司高层,都有相应配套的人才开发模式。
立体化人才开发横向贯穿于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人才开发主要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与约束三个环节。在人才引进阶段,按照专业类别,分学历层次创新多层次的人才招募方式;在人才培养阶段,通过搭建系统化的人才开发基础平台,将新员工、技能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专家人才培养有效结合,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在人才激励与约束阶段,通过实行岗位动态管理、推行宽带薪酬、开辟人才成长“双跑道”和开展特色绩效管理等有效措施,实现对人才的科学使用、有效激励和相对约束。
立体化人才开发以打造三种类型人才队伍为基本目标。长江电力根据战略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分析公司人才需求和培养方式,针对不同类型人才之间的差异,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打造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管理型、专家型三种类型人才队伍。
立体化人才开发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创新多层次人才引进模式
人才开发对象不仅包含在岗员工,而且向前延伸到招聘录用的人员,从人才开发的“源头”――人才引进环节把握好员工“进口”关,将人才开发的关口前移。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形成年度校园招聘、“订单+联合培养”,电力生产技能人员专项统一招聘及特殊人才社会招聘与通用社会人才属地化招聘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引进模式。以上招聘模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服务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
搭建人才开发的基础平台
长江电力的人才开发培养体系,以服务公司战略目标为立足点和依托,通过制度体系、硬件体系、标准体系、师资体系和课程体系5大板块的建设和运作,搭建起良好的人才开发培养基础平台,以适应各类人才分层、分类培养的需要。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人才开发培养工作的人员配备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组织体系建设从人力资源部与各生产单位的专职培训管理人员辐射扩散到部门、分部的兼职培训人员,建立起了“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的良性人才培养组织体系,为公司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备的组织支持。
公司不断健全和完善培训制度体系,相继出台了《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员工后续学历学习和境外留学管理实施细则》《员工外派培训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培训管理制度及细则,为公司人才培养的规范化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加速硬件支撑体系建设,搭建员工培训交流平台
公司于2011年启动了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训项目涵盖运行维护仿真、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等,目前大部分实训室已建成并发挥作用。依托集团公司E-learning系统平台,实现培训管理流程的电子化和规范化,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远程培训系统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工学矛盾。
完善技能标准体系,规范岗位技能标准
为规范生产作业人员岗位技能标准,公司于2009年启动了《生产作业人员岗位技能标准与培训大纲》的编制工作。《标准》共涉及近68个分部(值)或专业、400多个岗位,内容由岗位基本情况、知识技能标准以及相应培训大纲组成,为公司在生产人员招聘、上岗、培训、考核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全面提高生产作业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促进技能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有着重要意义。
加快内训师队伍建设,充分有效利用内部培训资源
公司出台了《内部培训师管理细则》,建立了专业涵盖电站运行、电站调度、水工、电气等8个类别的公司级技术培训师队伍,各生产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各自的内训师队伍。不断壮大和规范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在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帮助员工有效提高了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水平。
加大课程体系开发,搭建知识共享平台
从2007年起,公司以生产单位为试点,逐步推进内部课程体系的开发,为全面建立公司内部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公司组织了生产岗位专业标准化课件的开发工作,完成了运行、继电保护、发变电、机械调速和调度等五个试点专业课件的编制及评审,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在所有生产作业岗位全面推广标准化课件编写,并在E-learning系统上线运用,实现内部课程的资源共享,同时分类分层逐步建立各类人员的课程体系,将内部自主开发与外部购买公共课程相结合,逐步建成公司人才开发培养所需的核心课程体系。
系统化的新员工入司培训模式
公司对新员工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以企业认知、心态塑造、职业融入和技能提升为目标,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化的入司培训。新员工入司培训分为入职集中培训、技能实训、岗位适应培训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入职集中培训。通过拓展培训和军事训练,拓展新员工的思维,进行角色的认知,锻造新员工协作、主动与团结的心态,培养纪律严明的作风;通过公司内部专家的介绍,熟悉公司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基本情况,迅速适应企业和工作环境。
第二阶段为技能实训。按照所学专业对新员工分别进行安全等通用知识、电气与机械基础知识的技能实训,着重培养新员工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了解从事工作的基本作业方法和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工作流程,以尽快适应新的岗位。
第三阶段为岗位适应培训,包括各单位集中培训、相关岗位跟班实习及岗位技能培训等。其中,岗位技能培训由各单位结合新员工岗位职责和岗位技能要求,着重建立新员工入职3年内的岗位技能培训体系,形成培训标准,明确各阶段培训标准,进行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
全方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式
公司一线生产作业人员众多,占员工总数的70%,提高生产人员技术技能水平是保障公司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根本。公司从编制岗位技能标准入手,对生产人员展开全方位的技术技能培训。
开展岗位技能达标
公司以《长江电力生产作业人员岗位技能标准与培训大纲》为依据和指导,在生产人员中广泛开展涵盖各工种、各岗位的技能达标活动,由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实施,全面提升生产作业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和生产经营范围海外拓展的需要,公司将英语水平逐步作为青年员工岗位技能达标的要求之一,以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为标准,以培养一批国际化的电力技术与管理人才,目前已有700多人通过了相应等级考试。
进行实践操作的强化训练
充分利用公司实训室进行相关专业实践操作培训,通过实训,不仅可以直观了解设备结构、性能和原理,而且大大提高了实操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开展岗位资质认证
公司组织编制了所有层级的岗位工作说明书,对每个岗位应具备的资质条件(包括专业、技能、学历、年龄以及应具备的知识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分层组织了岗位资质认证工作,并对不符合条件的员工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推行“师徒结对”与“岗位”
师徒结对是指选定一名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作为新员工或岗位技能较低的员工的师傅,结对互教互学的培养模式,这种“一对一”个性化的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培训效果。岗位是指在保证生产安全和满足岗位基本技能条件的前提下,选拔素质好、业务精、有发展潜力的生产岗位青年骨干高一层级岗位,通过实际工作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种培训方式。通过岗位,具备发展潜质的青年员工被提前赋予了现场设备操作权,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工作技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加快了青年员工岗位成才的步伐。
创新培训载体与促进措施
除了常规的培训形式之外,公司注重创新培训载体和促进措施,通过开办三峡夜校、成立专业技术攻关小组、青年骨干上讲台、生产岗位员工上岗资质取证考试、岗位技术比武和E-learning系统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提供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多层次的管理人才培养方式
针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特点,公司采取综合能力提升、后备干部选拔与培养、高校脱产集训、挂职锻炼、境外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要途径的基层管理人员培养
为提高公司基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长江电力定期举办专业分部(值)负责人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内容包括拓展训练、管理提升与实践改进、认知与思维开拓、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等模块。同时,在基层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思维突破、能力提升”读书活动,强化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以提升执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培养
公司分层次组织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管理骨干到国内外有关高校和培训机构进行管理能力提升培训。自2006年以来,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分批次对近260名管理骨干和后备干部进行管理轮训,收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以强化后备干部管理为主要方式的骨干型管理人才培养
公司着力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出台了《公司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办法》并积极贯彻实施。后备干部产生后,公司结合其个人专业特长和发展潜力,为其指定导师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采取选送后备干部参加大型项目管理、课题研究与技术攻关工作等方式,增强其实践才干。目前,公司已建立并明确了3个层次的后备干部队伍,成为各个层次管理骨干人才的后备力量,有效充实了公司后备干部队伍,后备干部储备机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
以内部挂职锻炼为主要平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满足金沙江梯级电站运行管理以及参与电力与资本市场竞争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公司采取在实际岗位上锻炼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骨干内部挂职。公司出台了《生产经营管理骨干内部挂职锻炼方案》,以“学习、锻炼、做贡献”为宗旨,通过公开选聘方式进行挂职干部选拔。挂职锻炼以一年为周期,目前已进行三个批次,干部挂职工作的组织开展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多样化的专家型人才培养方式
长江电力专家型人才主要是指在公司业务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公司于2007年首次启动了专业技术专家的选拔工作,将专业技术专家分为经营管理类与工程技术类两个类别进行选拔,每两年评选一次,聘期2年。公司设立专项资金对专家实施津贴补助,同时在技术开发、学术交流、培训考察等方面对专家实行政策倾斜。目前公司开展了5批次专家选拔工作,各类专家在公司科研项目创新与技术课题攻关方面,充分发挥了技术领军作用。
建立健全完善人才使用、激励与约束机制
长江电力通过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开辟职业发展“双跑道”、推行宽带薪酬体系和实施特色绩效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以用好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实行岗位动态管理
长江电力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和公司发展定位,形成了系统的“三定”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人岗对应工作。通过“三定”方案的实施,实现人岗匹配,培育员工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对员工工作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实施全员岗位聘任制度,并实行任期制,消除原有的干部身份与行政级别,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开辟职业发展“双跑道”
为畅通人才培养与成才通道,长江电力将企业人员分为行政管理类和技术类两个序列,分别设计两大序列的“双跑道”职业规划,员工既可以沿着垂直系列晋升,也可以在不同发展序列间转换。“双跑道”职业规划的实施,使技术(技能)人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员工中形成以高技术、高技能为发展重点的职业发展导向。
推行宽带薪酬激励
长江电力实行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多种激励并存的薪酬激励体系。公司实施一岗多薪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实行岗变薪变、绩变薪变、技变薪变。员工按照公司岗位聘任规则和能力素质获取工作岗位,凭贡献、按业绩、靠技能获取更高的工资档次。公司强化“人才”意识与“业绩”理念,建立了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绩效和市场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
实施特色绩效管理
公司注重发挥绩效管理对人才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绩效管理。不断加大绩效工资在薪酬体系中的比重,坚持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结合公司宽带薪酬体系的实施,将员工的年度考核结果与岗位动态管理以及岗位系数挂钩;针对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员工能力和素质方面不足,较为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培训活动。公司逐步实现了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的转变,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提升员工能力素质、改进员工绩效水平、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工具之一。
立体化人才开发模式的实施效果
经济效益
立体化人才开发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活动,满足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保障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金沙江流域电站建设的稳步推进,带来了电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丰收,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13年,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全年累计发电986.87亿千瓦时,实现收入总额259.7亿元,净利润89.42亿元,每股收益0.5419元,经济增加值49.66亿元。公司连续6年获集团公司考核评价A级。
管理效益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带来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指标。公司成立十多年来,管理装机容量从551.5万千瓦到3927.5万千瓦,员工总数只增加了约1600人。三峡电站人均管理装机容量达到国际领先的50MW/人,电站管理的关键指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效益
自实施立体化的人才开发模式以来,长江电力共招录员工1900多人,不仅弥补了公司经营管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人才缺口,也满足了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投产发电的人才需求,同时还为乌东德、白鹤滩等电站人才做了适当的储备与锻炼,为公司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社会效益
关键词:职业技能;地方本科院校;立交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30-03
一、教育“立交桥”模式的含义
教育“立交桥”借助于“立交桥”的概念,改变了我国在人才培养上单一、不开放的教育模式与结构,而构架起在类别和层次上能够顺利沟通和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为众多学子提供开放、灵活、多样的教育学习途径,使普通高校的学术型教育与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间打破相互封闭、分割的壁垒,在中等职业到高职专科、本科教育,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等不同教育层次、不同教育类型间建立起上下衔接的通道,使不同办学层次的各类学校尽可能多地融合沟通、交叉连接,校际间实现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区域内资源共享的相互衔接。为学子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实现了育人目标由单纯化、确定性、阶段性模式向多元化、动态性、终身学习性模式转化,架构起立体结构的教育体系,以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立交桥”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职业教育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和挑战,许多职业院校、技校招生困难,报到率低,办学面临困境,人们对其认知存在偏见,且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存在高消费现象,中师或大专水平技能的工作要求本科人才,本科技能水平则需硕士、博士,此类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给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全国600多所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也同样面临困境,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类现象是人才培养摆脱不了以前专科培养的影子,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专科办学层次;另一类则是追求学术,向研究型大学学习,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而学校自身无坚实的办学基础和条件,结果事与愿违,发展困难重重,学科专业无特色,技能性、职业性不强,就业率低。2014年初次毕业生就业率仅在70%左右,而用人单位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一方面出现人才供给过剩,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又得不到满足,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折射出人才供给与需求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二)构建立交桥,是人才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用人单位对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技术类人才主要注重对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只需要初级的技术实践型人才,而是需要一大批高级的技术理论型人才。构建立交桥,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为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空间。职业院校主体培养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求,接受再培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术技能型的能力再培养等,为单纯的初步技术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将不再是终结性教育,职业原有的就业准备功能仍具备,而职高毕业生可根据个人的意愿与追求,选择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向更高级别的技术理论型人才进一步深造学习。立交桥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职业专科人才培养的欠缺,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上移,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为技术理论型人才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立交桥,是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前提
从初中―中职―高职―本科甚至专业硕士、博士的教育,立交桥是实现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前提,构建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立交桥,不仅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立交桥教育本质是将不同的教育层次与类型相连接,从而为多层次、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中职毕业生与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毕业即意味着终止教育,只能走向工作岗位,想继续学习只能通过成人教育等一些途径,学子们不能顺畅地选择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学习路径。立交桥的构建,将实现职业教育各层次间、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的顺利对接,不仅会激活职业教育办学自身固有的特色,同时也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成长构建了一条新的路径,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升格扩招后,学生实践实训受限,而许多职业院校实践实训场地资源丰富,甚至不亚于本科院校,但由于招生人数少,资源存在浪费,且职业院校双师型老师较多,可弥补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短板。通过立交桥的构建,在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间实现开放合作,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区域内资源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将解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科研“重科学、轻技术”,师资“重学历、轻能力”的系列问题。构建立交桥,将是我国从初中―中职―高职―本科甚至专业硕士、博士层次完整的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特色教育新体系。
随着物流行业在我国的蓬勃兴起、政府对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持、社会对物流管理的关注,物流人才的需求巨大,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高校数逐年增加,截止到 2009年达到了279所。尽管近年来我国物流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高校物流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高校物流教育缺乏专长及特色,物流实践环节匮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物流专业的发展方向,物流专业定位和学科设置混乱,教学方法的改革留于形式,物流人才教育尚未形成满足现代物流人才培养要求的教育目标体系,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多层次、全方位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高等院校物流类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训和谐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物流人才成为物流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物流教育尚未形成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并存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由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组织的学位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资格认证等多层次、多渠道、梯度明显的物流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尚未建立起来,物流教学中没有形成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水准的教学过程,高职高专、研究性本科和应用性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多重叠部分,跨度也不大,教学方式也没形成差异。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高校与企业之间缺少人才培养的合作,没有树立起物流人才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
(二)物流教育能力参差不齐
物流管理专业是具有实践性较强的新兴专业,培养物流理论素养高、管理岗位职业素质和技能高的人才是物流人才培养机构应承担的责任。我国高校管理专业由于开设的时间不同,物流教学方面投入不同,教师队伍构成不同,导致教育能力参差不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和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上也存在脱节。
(三)物流教育目标不明确
我国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较重视课堂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学生对实务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差,不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更谈不上创新。高校都缺乏市场需求具备何种素质的物流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这使得高校无法培养出既具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的物流人才,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专业教材建设落后,内容更新慢
物流专业的建设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因此相关的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而且出版的与物流相关的教材内容和质量也难以保证,更新速度也非常慢。难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教材的缺乏不利于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而且也妨碍了教师视野的开阔及知识的更新,不能紧跟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缺乏战略人才培养方面相关课程设置和实际操作教学过程,职业资格相关考试内容,培养不同领域最高经营者物流人才教育目的设计的课程。
物流专业教材的内容更新慢,没有及时反映出随着物流环境变化而采用的不断涌现的新技术的教学过程,没有明确区分,不同领域物流应用知识、技术、运营、管理、规划、战略等专业性内容。课程设计注重共同课程和盖伦为主,教学中通用的内容较多,缺乏时代性、新颖性,不适合产业不同、业务不同需求不同的专门人才的现实不符。
(五)物流教育手段传统、单一
传统教学中,基本上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引导和启发。教师单项灌输。基本上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时空,学生缺乏参与,造成学生只会简单的模仿,缺乏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物流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传统的以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宜。
二、建构我国高校物流理论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和谐发展的对策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经验可以少走弯路。通过学习借鉴和总结,将其结合到我国物流教育实际中,进一步的促进和提高我国高校物流教学水平,通过职业培训、资格认证等多元化和谐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物流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一)建构适合我国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特征日趋明显,其他行业和跨国公司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迫切需要通晓本行业专业知识,又熟悉物流管理和运作的专业物流人才。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方面的人才通过目前的高校教育很难以满足需求,只有构建将高效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教育、资格认证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梯度明显的物流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才能提供合格人才。结合我国物流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与高校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二)明确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层次性的培养目标。由于物流业务和技术跨度较大,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专业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如各类物流管理高职高专及中专层次的物流教育重点应放在物流操作技能人才的培训方面。高校的物流管理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基础,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具有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际运作能力,能在物流业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既能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三)高校的优质的物流教育与职业培训资源的进一步整合
高校物流教育与职业资格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要提高整个物流人员的素质,除了不断输入新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以外,还必须重视物流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智能型职业资格,不仅需要娴熟的动作技能,而且需要较为综合、复杂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这类资格的获得不仅需要长期的练习,而且还需要学习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智能型职业资格则比较复杂,既要看实际任务完成情况,又要看获得能力的过程如何、深层次的专业素养如何。当然重视通识课程的教育传统也不可忽视。在如何处理高校物流教育与职业资格关系问题上,我们应充分理解与认识两者间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必须根据职业资格的属性特征,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资格与高校物流教育间的关系,任何不加区分地融合或排斥的做法都不利于职业资格制度的健康发展。应用范围是普通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培训单位资源整合与和谐发展。
(四)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应细分现有的物流师考试制度,比如可以分为企业物流师、物流技术师、国际物流师等,这有利于满足物流行业就业岗位群分布广泛、物流职业层次多样性和物流岗位复合型的人才等物流人才培养多样化需求特征。我国物流职业资格认证虽已起步,但较混乱。现有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笔试合格以后就可以拿到资格证,现行制度是通过考试培养了大量的物流管理者,但实质上他们在物流现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笔试通过后,还应该要求笔试通过者参与一定时间的物流实践学习才能为其颁发资格证,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同时,应适时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对该体系的培训内容中与中国国情不符合的方面做适当的修改,推出了中国物流行业及国际通用的资格认证培训,同时承担资格认证或职称的评判与审定。
(五)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
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性质以及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确定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物流课程体系,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应涉及以下内容:物流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教育领域;物流信息领域;物流运营管理及运营领域。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物流研究内容及时要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企业。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物流实验室建设,重视实习这一环节。特别是中专与高职的学历教育,更要重视动手能力,重视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地方院校 生命科学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63-03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了提升国家人力资本总量、综合国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据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理论,毛入学率高于15%将标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 [2],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此进程中面临着教学资源紧张、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就业压力激增等巨大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少学者进行了思考,从宏观面梳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提出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应同时并存,协调发展,并探讨针对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实施精英教育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等问题,[3][4]但是针对不同专业类别,需要有针对性地更新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大众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
一、我国高校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现状简析
当今世界人口、环境、粮食、资源、健康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态势和巨大应用潜力呼唤着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的培养。[5][6]国内研究型大学为贯彻、落实《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理科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型人才,推出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对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华大学提出教学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培养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为宗旨进行教学改革, 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 的跨世纪创新人才。[7]北京大学的教学改革理念与思路是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教学体系及内容与生命学科的高速发展同步,通过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培养拔尖人才。[8]南开大学专门成立生物伯苓班,在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效果。[9]北京理工大学构建了“多层次、贯通式”的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取得较好成效。[10]
地方院校与研究型重点院校相比,在生源、师资、科研资源等方面均有明显差距,因此地方性综合型大学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需要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学科发展水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确立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其教育质量,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面对新形势,地方性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已有一些创新性探索,一些院校开始探索与企业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就业全面合作的新型校企共育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11] [12] [13] [14]
二、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一)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学现状
深圳大学是一所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地方性综合型大学,地处深圳市,肩负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发展重任。深圳大学同样存在高校大众化进程中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教学硬件资源紧张、师资问题随着政府投入以及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已有所缓解。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就业压力剧增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以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源为例,近三年录取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近200分,这为因材施教提出极高要求。深圳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与深圳市日益重视生物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并适当改革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办学基于国际、国内、地方等背景和条件,经过多年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确定了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结合模式,以兼顾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天赋的学生能够分别得到适当的培养和提升的同时,进一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构建系统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深圳大学对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5个层次的训练,即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或创业训练、研究训练及专业实训。
其中专业实训、实习已形成由如下4个方面组成的体系:
(1) 教学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训实验室:学生学习发酵工程、产物分离纯化等实验技术,每年约承担30名学生进场实训。
(2) 基于学院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及蛋白组学等平台)的实训,每年每个平台平均承担8-10名学生进场实训。
(3) 校外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维护好2-3个野外实习签约基地的联系,建立长期性相对稳定并有所轮换的实习基地建设方式。
(4) 校外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实习基地: 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强化与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的联系,尤其是增加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目前,与我院签订联合培养企业、检测机构、研究所等已经超过20家,尚需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学院与已经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的企业之间保持良性互动,既利于相关企业定期挑选适量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又利于企业人员来校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等。
(三)建成依托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兼顾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因材施教,设立创新实验班和创业实验班,分别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创新创业型人才。
对于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注重开拓国际视野、强化理论基础、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厚基础,学研结合,拓宽专业口径。在理论课及实验课中增加双语(英汉)教学。实验课除了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外,增设《创新实验》课程,以科研小课题的形式开设,从实验设计到最后的论文撰写都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将创新实验项目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申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比如实验室与设备部设立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教务处组织申报的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以及校团委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最后,学院建立毕业论文的双向选择机制,使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与承担科研项目多的老师优先进行双向选择,科研任务重的老师获得较优秀的学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可以更早进入科研实验室,使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鼓励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校内科研平成专业实习,毕业论文选题偏向理论研究,毕业去向以从事技术研发或攻读研究生为主。
对于创业实验班的学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基础够用,注重创业素质培养,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在学习中以应用知识为主,学以致用,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增加开设《创业训练》课程,以产品研发的形式开设,以老师的应用型科研课题或学生自主创新思路为基础,采用聚徒式教学模式,学生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各个环节均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如果某项目产品研发顺利,且市场前景较好,则推荐该项目进入深圳大学学生创业产业园进行项目的产业化孵化。创业实验班的学生主要到校外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选题偏向实践应用研究,毕业后能够胜任技术应用类工作或自主创业。
对于非实验班的学生:由于成绩中等偏差,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所以非实验班的学生多数只需完成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过程中每个环节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使他们逐渐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四) 建立企业人员与校友的讲座机制
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深研发人员为新生开设讲座,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了解和认同感;邀请在不同工作岗位的校友为毕业班学生开设讲座,加强励志教育与“挫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对于挫折的适应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了解社会现实,毕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
(五)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当前,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尤其是理工类专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而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生命科学专业人才,要求给学生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让毕业生都具有生命科学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就不能停留在单门实验课程的改革上,而是要从一个专业、一个学科的角度,研究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建立完善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成分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相对应的富有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兼顾了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天赋的学生能够分别得到适当的培养和提升。
自创新实验班开设三年来,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性实验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本科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2项,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12项,获深圳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130项;本科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1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近五年本科生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2项;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获总决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决赛各类奖项19项,占深圳大学在该类活动中获奖总数的70%。
已启动两年的产学研办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同学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并邀请了多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资深研究人员来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取得良好效果,使学生对深圳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有的同学在实习结束就获签就业协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得以改善,专业对口就业比例明显提升。
三、结语
本文介绍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一定科学认知和阶段性成果,创新实验班开设三年来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产学研办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毕业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创业实验班近期才开设,效果有待考察。对于非实验班的学生,要重点培养他们形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以利于他们毕业后即便不从事生命科学相关工作,也能够成为上手快、易转型的大学毕业生。最后,希望本教学改革探索能为地方性教学、科研并重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 参 考 文 献 ]
[1] Burrage, M.(ed.) Martin Trow: Twentieth-Century Higher Education: Elite to Mass to Universal [M]. Baltimore :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0:64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教育部网站,2008(5).
[3] 刘志刚.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与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6.
[4] 张新厂,钟珊珊,管兆勇.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8(5):77-78.
[5] 许智宏.生命科学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C].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7-12.
[6] 谢旭辉,胡忠.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1):46-49.
[7] 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1-4.
[8] 许崇任,郝福英.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C].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125-128.
[9] 刘巍,刘方,卜文俊等.生命科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实践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1): 40-42.
[10] 孙智杰, 李勤, 邓玉林. 构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2012.
[11] 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12] 周爱莲.面向企业一线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