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追溯流程范文

农产品追溯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追溯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追溯流程

第1篇:农产品追溯流程范文

增强质量平安保证能力,为提高肉类蔬菜流通组织化、信息化水平。解决肉类蔬菜流通来源追溯难、去向查证难等问题,根据《食品平安法》农产品质量平安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我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有利于提高流通主体的质量平安责任意识,肉类蔬菜质量平安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平安。强化防范措施,形成溯源追责机制,发明放心肉菜渠道品牌;有利于消费者查询和维权,改善消费预期,促进明白放心消费;有利于增强政府部门对问题食品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提高食品平安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完善,提高市场运行调控水平;有利于促使生产者依照食品平安规范从事生产加工,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平安水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建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肉类、蔬菜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和规范现有肉类蔬菜流通追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以追溯管理平台为中心、批零市场等7个流通节点为终端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体系,实现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电子化,形成肉类蔬菜流通信息、责任追溯链条,提高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提升肉类蔬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

(二)工作目标。用1年半时间。下同)局部餐饮食堂等团体推销单位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做到流通节点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流通信息链条和责任追溯链条,实现肉类蔬菜流通信息的正向跟踪、逆向溯源,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责任约束。

三、强化基础建设。

(一)建设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依照商务部统一采集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追溯流程“五统一”要求。负责全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市追溯管理平台开设县(市)区(含高新区)工作窗口,负责辖区内相关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工作。

(二)建设7个流通节点追溯管理子系统。依照“统一规划、政企共建、企业维护”要求。批发市场、社区菜市场、大中型超市、团体推销单位、机械化定点屠宰厂、产销对接核心企业、外埠肉品集中检验点等7个流通节点,根据统一的信息采集规范和数据传输协议,建设和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作为肉类蔬菜流通的信息采集终端,与市追溯管理平接。

依照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的要求,1.批发市场追溯管理子系统。结合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市区商业网点规划。匡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海鲜市场等大型肉菜批发市场装置和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支持批发市场以专用机具为录入设备,以集成电路卡(IC卡)为载体,以局域网为支撑,开展进货信息采集、质量检测、批发分销、结算等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流程再造工程。

结合规范化社区菜市场升级改造,2.社区菜市场追溯管理子系统。根据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社区菜市场规划。依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市区60处社区菜市场装置和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支持社区菜市场以集成电路卡为载体,以局域网为支撑,开展进货验证登记、质量检测、零售打单、查询服务等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流程再造工程。

银座、华联、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3.大中型超市追溯管理子系统。结合市区商业网点规划和“农超对接”等工作安排。对商品管理系统进行对接改造,使其具备信息规范化采集、销售价签附加追溯码、信息上报等功能。

装置和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4.团体推销单位追溯管理子系统。大学科技园、大学、省实验中学等团体推销单位。使其具备供应商管理、进货商品登记、耗用管理、信息上传等功能。支持团体推销单位开展进货登记、索证索票和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流程再造工程。

运用集成电路卡和无线射频技术(RFID对定点屠宰企业现有追溯终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5.定点屠宰企业追溯管理子系统。结合定点屠宰厂设置规划和屠宰行业调整发展。使其具备主客体同步追溯功能。

改造现有内部追溯管理系统,6.产销对接核心企业追溯子系统。锦绣源实业有限公司、华联超市唐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等产销对接核心企业。实现对所经营的肉类蔬菜流通信息的规范化采集。7.外埠肉品集中检验点追溯管理子系统。外埠肉品集中检验点建立追溯管理子系统,对外埠肉品进行查验、登记、追溯码生成,建立电子台帐,并核发生猪产品销售凭证。

(三)推进6项基础建设。

推行电子化统一结算,1.建设批发市场电子化结算系统。把大型肉菜批发市场全部纳入试点。利用技术手段改造交易模式,从流程上强化对经营主体的管理,确保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满足追溯需要。

淘汰落后产能,2.推进肉类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屠宰行业布局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屠宰企业实施屠宰加工、检疫检验、冷链储运等规范化升级改造。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优质蔬菜生产园区和基地。以章丘大葱、大蒜、历城唐王大白菜等品牌为重点,全面推行规范化生产,培育省内外知名蔬菜品牌。

全面推行实名备案登记制度,3.建设肉类蔬菜流通主体实名管理系统。对各流通节点经营主体。配发农产品流通服务卡,并在市级追溯管理平台建立各流通节点数据库,归集经营主体相关信息。

4.建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大型肉菜批发市场的进货信息采集、批发分销、质量检测、电子结算等进行监控;对机械化定点屠宰厂的静养待宰、检疫检验、无害化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支持检测室(点)进行样品采样、药品耗用、质量检测、结果上报等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流程再造。5.建设商品质量检测准入系统。研究制定肉类蔬菜的产地证明准入、质量检测等质量平安准入制度。整合现有质量检测体系。

6.推进社区便民放心菜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规范化菜市场建设。实现市区60%以上的菜市场达到商务部有关规范要求,满足市民15分钟生活圈内放心购菜和便利购菜的基本需求。

四、强化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2篇:农产品追溯流程范文

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终端查询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37-01

当前食品、药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屡屡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从毒果冻、毒酸奶、毒胶囊到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无一不在震撼大众视听,社会上对于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要求呼声越来越高,企业也非常希望能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追踪追溯系统。《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

2007年吐鲁番地区提出加快实施“精品哈密瓜品牌战略”,开展了包括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等为内容的多种举措工作,新疆标准化研究院抓住这一契机,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设完成了“吐鲁番哈密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的建设完成成为质监部门在开展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工作方面的首个应用示范工程。随后通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又先后在和田、吐鲁番、喀什、昌吉等4个地州对总计12个农产品完成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追溯体系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心及兄弟省市同行的认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纳入平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户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然而,目前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定位、运作方式、系统功能完善及市场开拓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探索,以满足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在新形势下实现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1 平台网站建设

1.1 平台网站功能框架

架设应用子系统,主要包括“果蔬类追溯系统”、“乳制品电子信息追溯系统”、“水产品追溯系统”、“畜禽肉追溯系统”等,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中心数据库。

主要版块:新疆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查询服务,新加入会员的产品宣传,企业展示、营销,食品安全相关资讯的,力争将网站建成新疆权威的食品安全追溯网站;同时不断优化平台,提高在google、baidu中的排名。

信息方式以实现互联网、查询终端、电话、手机接入wap网站服务、短信等。

提供系统智能统计分析;整合各个已有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应用服务,形成对外统计、查询接口。

1.2 为平台的可扩展性预留接口,实现追溯信息的资源共享

1)考虑与国家质监总局追溯平台数据对接。

2)与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对接。

3)考虑与销售终端网点、信息门户网站、网上营销等实现的数据对接与资源共享。

1.3 追溯码长度适应多样化要求

可依据企业需求,按照国家标准可自由选择在编码要求规定范围内编制追溯码;同时,查询平台满足不同长度追溯码的查询。

2 平台主要内容

2.1 平台的软件环境

软件环境: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的操作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以上的数据库、IIS(Internet信息服务) 5.0以上、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以上、与Microsoft .NET Framework对应的Crystal Reports、Microsoft 2.0 AJAX Extensions。

2.2 平台建设目的

1)满足职能部门的监管需要;通过提供有效的追溯信息,为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打击假冒伪劣等工作提供服务。

2)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总平台”建设以“扶优抚强”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追溯信息链条各环节的管理控制工作,提升企业质量控制能力的水平。

3)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需要;通过强化企业的应用主体责任,向社会明示追溯产品信息的真实、有效并公开承诺责任义务,为社会监督企业行为获取追溯信息提供渠道。

4)满足研究部门提供有效服务的需要;通过对“总平台”管理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全面提高向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3 平台特点

通过平台的建设,政府监管部门通过此平台可及时对企业及食品进行流向跟踪、抽检,并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信息查询的完整性。在种植/养殖过程、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销售业务等各个环节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实时记录产品信息,可通过查询随时跟踪产品的生产状态、仓储状态和流向,以达到产品追溯管理的目的。

2)信息的唯一性。通过追溯码的唯一性,能够定位到每个或每批次包装产品。

3)信息查询的准确性。消费者查询到的食品安全信息应与企业食品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应对数据传输各环节进行监控,防止数据篡改和前后不一致。

4)信息查询的方便性。消费者可通过手机、PC、超市扫描设备等终端随时随地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查询。

2.4 平台建设原则

平台建设的5个原则:

1)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原则:平台建设充分考虑政策的支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农产品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2)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加入的原则:以“会员制”方式发展成员,以三种模式开展会员制建设工作,一是“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带动区域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二是以经济合作方式下的社团参与模式;三是企业化的运作模式。

3)符合“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入平台的企业具备一定的条件,通过“准入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审核评价后,满足追溯体系建设的最低标准要求方可成为平台的加盟企业。

4)企业应用主体责任原则:强调企业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中主体责任的内容,通过落实企业在食品安全中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协助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记录制度”。企业对的信息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并向社会公开承诺。

5)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完成追溯管理要求和查询的要求出发,逐步完成较全面的综合网站平台建设任务。

3 结束语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无论对企业还是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企业来讲,追溯系统能解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对于社会来讲,追溯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产品质量监管。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力度推动生产、流通领域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