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

第1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关键词:高职;建筑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不断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都有迫切的需求。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它的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从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质的量直接关系到经济转型升级的速度。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行业、企业中是否适用,取决于教育链与产业链是否有机衔接,即教育与生产是否有机结合。

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困境

各专业对应的行业不同,各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故每个专业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时都有特定的社会情境和教学情境。笔者认为,社会情境与教学情境融合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专业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因专业主要对应的建筑施工行业存在着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因素,给产教融合带来一定的困难。1.安全第一原则。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建筑施工行业危险系数相对较高,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管的五大高危行业之一。无论从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管理职责,还是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严格管控,安全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学校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双安全”因素制约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产教融合,特别是工学交替会有很大的阻力。2.企业动力不强。近年来,政府不断推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95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两个文件,与以往教育部牵头制定的校企合作相关政策最大的不同是这两项政策是由国务院牵头的,它有效融合“产”和“教”两者以往独立的局面,从源头上解决了由教育部出台文件管企业的尴尬局面。但目前政策多以鼓励为主,无强制性,再加上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不完善,比如企业最关心的奖励政策、减税退费措施等。此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初期企业往往在资金、人员、实习岗位、场地等方面增加投入,所以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强。而且,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设计与实施等环节,企业由于无利可图,参与积极性也不是很高。3.师资短缺。职业教育面临的师资短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师生比较低。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职业教育更侧重于技能的训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同样多的学生如果实践性教学课时开展得越多则需要的老师越多。第二,“双师型”教师不足。本文所指的“双师型”教师不是简单的指拥有“双证”或“双职称”的教师,而是指既能胜任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又能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或相应技能的教师。作为产教融合主要参与者的教师一旦不具备“产”“教”相融的能力,将会极大影响产教融合工作的推进。

第2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1982544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演进、动力与调适(1996-2015年) 吴一鸣 《教育发展研究》 2015年第19期 12000字

19825446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选择 刘国瑞 高树仁 《高等教育研究》 2015年第10期 13200字

19825447 适应新常态 大力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周绍森 张阳 《中国高等教育》 2015年第19期 5000字

19825448 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亟待厘清的几个问题 陈寿根 《中国高教研究》 2015年第10期 10200字

19825449 “完整知识”:职业教育“现象学”向度 路宝利 《职教论坛》 2015年第28期 13200字

19825450 刍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沈逸 《职教通讯》 2015年第29期 7100字

19825451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与启示 汤敏骞 《教育与职业》 2015年第28期 9600字

19825452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政府的权力边界研究 陈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30期 8200字

19825453 发达地区提升普职分流层级的路径探析 赵慧 《教育发展研究》 2015年第19期 12000字

19825454 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财政体制与政校企合作机制――对浙江省高职教育资源获取的制度分析 郭建如 《高等教育研究》 2015年第10期 15100字

19825455 澳门高等教育的分类与发展意涵探析 李向玉 《中国高教研究》 2015年第10期 12700字

19825456 试论技工教育培训、技工供给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杨以文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第9期 9800字

19825457 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管理研究述评 杨理连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年第5期 10500字

19825458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新机制研究 易兵 曾永卫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第10期 8600字

19825459 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行为的博弈分析――基于企业和社会收益的不同视角 吴立军 吴晓志 《高教探索》 2015年第10期 11000字

19825460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制度阻力研究 王坤 《职教论坛》 2015年第28期 8200字

19825461 合作社会视角下农业类高职教育的合作办学探析――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敏 巫建华 董慧 《职教通讯》 2015年第29期 8800字

19825462 中职生均拨款标准之争引发的思考 朱爱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30期 11000字

19825463 技能还是能力: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谈起 乔为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28期 10500字

19825464 “校中厂”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谭海林 王继山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29期 7000字

19825465 完整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方向 路宝利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28期 14000字

19825466 加强专业建设 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韩冰 《中国高等教育》 2015年第19期 7000字

19825467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政策实践与反思 曹晔 《职教论坛》 2015年第28期 11200字

19825468 职教师资专业化培养:层次、机构及方式 喻忠恩 许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28期 8800字

19825469 中等职业教育移动教学模式探索 何军卿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29期 7000字

19825470 职业教育对提升农民工在生产中地位的价值探讨 李中建 李佳楠 《教育与职业》 2015年第28期 9400字

19825471 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现状及其构建路径 郭玲 《继续教育研究》 2015年第10期 6100字

19825472 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权保障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关系探析 吴结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28期 7000字

19825473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分析 牛金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28期 10500字

19825474 新常态下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原则和策略 陈维华 韩倩 《中国成人教育》 2015年第19期 6100字

19825475 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刘立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第30期 11000字

19825476 美国中高等生涯与技术教育的课程衔接模式与策略 李敏 《外国教育研究》 2015年第10期 10700字

第3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除了,所有的地级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

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经费制度,但是存在标准偏低、拨付不到位等问题

高职教育的招生教学工作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生源短缺一直是伴随高职院校发展的常态

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要成为主渠道

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同时也饱受社会各界的质疑。如何保证高职教育的质量,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教育有关部门及各个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6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会,对高职教育质量发展现状进行了通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会上表示,高职教育应从7个“更”出发,即“更明的方向、更高的质量、更优的结构、更顺的体制、更强的保障、更加的公平、更好的开放”。

高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葛道凯在会上表示:“对于新世纪以来的高职教育来说,快速发展是重要特点;匹配产业是主要旋律;管用实惠是重要成绩;一批高水平院校快速成长是亮丽风景。”

的确,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 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 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 000万人次。

此外,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渐趋合理。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增加到99个,专业总数由1 170个调减到748个。调减后的一、二、三产业相关专业数比例为6.8∶39.4∶53.8,与当前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吻合,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葛道凯强调,如今高职的发展改变了“高等教育只集中设置在少数大中城市”的格局,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向中、小城市延伸,“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结构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

葛道凯表示,这1 341所高职学校,设在县级市的有90所,设在乡镇地区的有50所。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除了,所有的地级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

近年来,很多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做到了“匹配产业”。葛道凯举例,“江苏有一所新成立的高职学校,叫沙洲职业工学院。沙洲,是一个县级市,这所职业学院80%的学生都回了张家港。张家港当地的技能人才50%来自这所学校。”

如何看高职教育是否“管用实惠”,葛道凯表示,这就要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看经过几年的学习能否真正改变学生的生活情况。

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呈增长态势,2013年开始稳定在91%左右。2010―2015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5年比2010年月收入提高了59.1%。2015年高职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中有65%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自2011年以来,高职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保持稳定。

在发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高职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报告》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有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高于本科院校,且近4年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会上,葛道凯首次对2006―2015年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进行了总结,他介绍,该计划分两期实施,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5.5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89.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28.3亿元,支持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了788个专业点。“该计划的实施,有力提升了项目院校的办学实力、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葛道凯说。

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世界教育百花园的一朵奇葩。”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认为,中国教育能够走出世界,能对世界做出贡献的,很可能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姜大源表示,中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源地,“世界上以立法形式明确界定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1996年予以立法规定的中国,一个是2004年予以立法规定的瑞士。”

而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姜大源表示,“目前,虽然没有对1 300多所高职院校的‘出身’进行全口径统计,但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100所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中,80%~85%是由中职‘升’上来的。”因此,我国高职教育不是从高等教育领域衍生出来的,而是在职业教育这块土壤上长大成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2014年,教育部配合财政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 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万元。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经费制度。但是根据《报告》,已经出台标准的省份也存在标准偏低、拨付不到位等问题。

此外,高职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明显,但与本科院校相比,各地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保障力度仍然偏弱。从全国整体来看,2013年地方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6 388.57元,是地方高职院校9 976.97元的1.64倍。

地级市举办高职教育也面临挑战。据《报告》调查,在中部地区同一城市,地级市举办高职生均财政经费不足2 000元,仅为另一省属高职生均财政经费的五分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报告》,目前高职教育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缺乏动力和有效性,已经成为制约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内涵发展的瓶颈问题。事实上,高职教育本可以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志远表示,该校一直坚持与当地区域产业紧密结合。“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区域企业有什么难题,就建立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应用人才。”

而对于高职教育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谢志远说:“近年来,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温州企业出现一些问题,包括长期处在价值链下游,研发支撑不足,‘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等等。对此,学院将专业向研发端和培训端延伸,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立地式’研发服务,建立了41个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高职教育往何处去

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区、市)《行动计划》落实方案明确将“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列入实施项目,今后3年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设313所优质学校。

这一计划不仅受到诸多媒体的关注,也让高职教育行业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曙光。而对于高职教育如何抓住机遇,向着何处发展,葛道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他表示,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这是职业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他还强调,学校应各安其位,各个层次的学校在自己的位置上办好自己的事情;还应动态调整,让专业随着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整。

此外,葛道凯表示,“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等方面应切实发挥作用。学校的财政保障,不仅要落实,而且要逐年提高。”与此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学校。

为了加强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2016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职教育的招生教学工作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生源短缺一直是伴随高职院校发展的常态。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问题,教育部将规范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深入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推进学习成果转化。

此外,《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要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要成为主渠道。据统计,2015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数达到170万人,首次超过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50%。

而对于生源变化的现状,深化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天津市政协医改文体委员会副主任、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董刚表示,面对以前高职“本科压缩饼干式”课程的问题,该校提出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内涵质量发展的思路。

第4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实行高校分类管理”。2014年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指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耍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提到了重要议程,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各方虽已达成初步共识,但是转型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障碍。其中,最突出的是观念制约、师资问题和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1 观念制约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观念制约来自多方面,有地方政府、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等。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宠爱过度”,而对职业教育却很轻视,甚至漠不关心;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分层管理的背景下,长期以来在许多高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低层次教育,转型是降格了,应用技术教育是低水平的;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宁愿选择三本类院校,也不愿意选择就业看好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遍认为学习实用技术低人一等;用人单位包括一些企业在选聘大学毕业生时,盲目追求名校及高学历,忽视对毕业生实际技能的考察。这些观念是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的最大障碍。

2 师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首先就是要建设一支能胜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型”师资,除了具备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知识应用能力、技术 操作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等特有的素质要求。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着重学历、重理论水平,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等问题。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几乎全部要求博士或教授职称,对实践经验没要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技术技能人才由于不具备高学历或高职称,而被挡在了高校之外。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不具备一线行业或企业实践实战经验,实训教学以及现场指导能力非常薄弱。

3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源于升本后向传统高校“取经”,追求“宽口径、厚基础”,缺少个性,专业没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无学术型的专精,也无应用型的技术,导致就业时的“高不成,低不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并不是那么容易,它涉及到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理论探讨容易实际践行困难的事情。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现在已趋于定型;课程体系上也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的进行变动,添加了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作用并不明显;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根深蒂固,没有多大改变,教学模式上依然是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

二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

1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偏见,并非一日之功,且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第一,政府要加强宣传,用就业质量、学生发展、创业等实实在在的例子引导社会公众对职业和技术教育的认识,并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倾斜,让社会公众相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第二,地方本科院校通过邀请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育专家、行业精英来校指导,或者选派人员赴国内外典型高校考察培训,学习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加强对成功转型发展的信心。第三,在用人机制上,要给应用技术学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转变企业在用人价值取向上的偏狭,消除在待遇、职称、职务等方面的政策性歧视,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社会经济地位。

2 政校行企协同推进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等多方面协同推进。第一,地方政府要主动帮助地方本科院校设计转型发展路径,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共享人才、技术、文化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地方的人才、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无缝对接,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第二,地方本科院校要牢牢把握建设应用技术型这一转型发展的目标,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坚定不移地为地方、行业和企业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第三,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行业和企业,行业要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人才标准,定期就业状况,参与课程改革,开展质量评价等,为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企业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治理、管理、运行全过程中,企业参与办学、定制专业、探索双元制培养、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交换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联合科研以及共建技术中心、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

3 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应通过多种途径来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第一,政府应在政策、资金和待遇上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扶持力度。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使“双师型”教师在晋升职称、出国培训、工资津贴、绩效考核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第二,学校要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条件。如,对于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的同时,要让他们到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或学校实训基地和产、学基地工作一段时间,参与实践,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第三,积极从企事业和社会各界聘用兼职教师。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并在和学校其他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起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4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点是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制定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方案。第一,要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即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社会、服务学生”,并突出“地方性、本科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第二,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即强调特色,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应用,立足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第三,加强对课程体系的改革,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创业和社会适应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环节,构建以知识、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第四,要改革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考核理论教学的质量,更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要建立灵活、多样、开放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方面坚持多元化,实现政府、学校和企业评价的三位一体,体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职前与职后相结合,从而系统地考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更加有利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5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学校创新办学模式,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路径。目前,能够真正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学校不多,而且大部分的校企合作还处于以学校为主导的阶段,企业缺乏长期的动力。要想达到校企双赢合作的高级阶段,就必须激发企业主动合作的动力。第一,政府需要制定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配套政策,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造更优环境,提供更大支持。对开展校企合作的学校,在人才引进、双师教学团队、项目评审、平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对实施校企合作的项目,出台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行政收费、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第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使企业能够真正从校企合作中受益,学校要积极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技术能力、加强同企业沟通,增强与企业用工的对接度,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学校要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主要方向,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等方面合作,着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为重点的“四技服务”,校企协同攻关。

参考文献

[1]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4-28.

[2]董洪亮.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N]人民日报,2014-05-08(18).

[3]俞国锋,阮晓菁.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N].福建日报,2014-07-07(10).

第5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周建松在《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2期中撰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与诉求,并探讨了本科转型对高职院校的现实影响,进而提出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但各院校间的同质化倾向也逐渐加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普遍要面临三重转型:1.专升本转型;2.从单一学科专业向多学科专业转型;3.从模仿传统的学术型教育办学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转型。在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实践还处于自发自为的探索状态之时,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解决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导这些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具有本科学历、产教合作蛹丁⑹ψ实确矫娴挠攀疲其转型对高职院校会产生诸多影响:第一,观念影响。本科学历对大众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势必会对提升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生源的争夺。1.本科院校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和先机,为其赢得招生优势;2.新建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和专业硕士招生及学位授予权,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削减了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第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以后,如果从类别和层次划分,高职院校将成为应用本科的低层次同类型高校,这无疑对高职院校是一个挑战。第五,教育部相关政策对于专科高职院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校的规定,制约了现有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对高职教育科学规划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进行探讨。第一,增强高职教育发展自信。第二,做好产教融合大文章,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第三,把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具体表现为: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建设敬业、爱生、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3.推进文化校园建设,凸显高职院校特色。此外,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服务行业、企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6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

引 言: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不但涵盖到中职教育的发展动向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还影响到中高职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以及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不但属于尤为关键的理论问题,还成为具备引导性的实践问题。因此,通过对中高职教育的探讨,对中高职的有效衔接给予分析。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性

1、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受到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良好的方式加快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从而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处在经济转型以及社会变革阶段,在经济构造以及经济增长转变下,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为险峻。缓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成为政府的解决方法。

3、普及高等教育的所需

在社会发展下,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愈发不能满足中等职业教育。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从而令中职生无法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一缺陷则阻碍了有志者的发展,令经济发展欠缺高素质的劳动者而备受影响。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问题

1、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

所有方面的目标定位准确才可以完成中高职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定等重要方面的有效衔接。高职教育建立了良好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建立初级技能型人才。这一理念较为笼统,欠缺可操作性。从而令中高职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中各行其是,不具备相互间的递进与依存。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大多具有注重基础、重视专业、忽视理论等状况,从而令学生较难符合高职教育的理论教育。

2、高职招生制度有限

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学生大多为高中毕业生,中职对口升学的比例则在5%上下,从而令中职学校里大多数学生不能透过对口升学在高职院校进一步学习。并且中高职院校在专业目录中的分类准则、专业名称乃至专业设定均有所差异,令升学受阻。改革招生制度令中职学生可以走进高职继续深造,成为了中高职完成有效衔接的目的。

3、课程设定衔接不充分

当前我国不具备中高职融汇的课程标准系统,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均不具备高职课程内容的分类,未打造出统一的分类课程准则。所以,中高职院校均自行设定自身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课程范畴以及准则,欠缺交流的平台,令课程设定具有反复性、断层性以及脱轨性的状况,令中高职衔接不具备应有的内涵支撑。对于课程设定而言,中职学校将专业课以及实践课作为主要方面,而文化课与基础理论课则以专业课为核心给予执行,并未关注学生总体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持续学习能力的建立[1]。

三、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方法

1、创新管理体制,确保职业教育有效进行

当前,我国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中的管理制度中并未实现有效衔接,令中高职教育在对接融汇中展现出诸多不适宜之处。所以,创新管理体制,确保职业教育的有效进行则十分关键。应当转变目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各自为营的状况,创建职业教育管理的全新体系,需对职业教育管理的原本方式给予显著的转变。并且,需要对管理职能给予相应的改变,还需完善企业的参与制度,将产教相融合,激励行业与企业多进行一些职业教育,展现出企业办学的主体效果,以此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率及激情。

2、改革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完善职教人才成长途径

依照经济社会人才的发展所需以及高品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在成长方面的规律,从而完善相应的招生考核方法。实施校企结合的招生、共同培养的学徒制试点,将政策给予完善,加快校企结合,为学生提供可以接受不同层次的高职教育创造机遇。通过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展现出中职教育在发展中的基础效果,展现出高等职业教育在良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效果。强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不同的途径。并且还需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招收比例、加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对高职毕业生的招收比例。创建学分累计和转换制度,加快学习成果的相互衔接。

3、创建完善的课程有效衔接,加速创建职业教育体系

创建完善的中高职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对于促进创建当前职教体系而言尤为关键。中高职教育侧衔接则为课程衔接。这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融合、产教结合的方式给予执行,加快校企的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课程的衔接需要符合经济的发展、产业的提升以及技术的改革,需创建专业教学体系以及职业体系相结合的开发机制,需不断加快专业设定、专业课程内容乃至职业标准的融合,从而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与专业的设定乃至教学过程相融合,构成紧凑、鲜明、良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从整体执行素质教育,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整体发展相融合,通过科学的方式设定课程,把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融汇于人才培养当中[2]。

结束语:总而言之,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已经变成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处于创建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处在中高职教育对于各方面的实践与分析而言,只有将中高职给予有效衔接,将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融合,才能够令职业教育变成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动力。

参考文献:

第7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国内外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综述

(一)国外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

国外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长期发展和演进的教育背景,至今仍领先于我国。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有学者提出:由于在知识经济中高等教育的作用十分凸显,当代要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在评价学生竞争力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与标准进行阐释。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的最重要原因,这些国家大多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并用结果来指导人才培养工作[1]。3.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欧美等国家之所以能发挥有效的高校评价功能,是因为英国将其高等教育的评价主体设定为研究委员会,他们根据企业界和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评价结果进行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2]。

(二)国内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

我国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比较缓慢。针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两方面。1.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国内研究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办学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3]。2.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国内研究者主要从办学定位、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三)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由于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发展缓慢,而且具体研究大多集中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等影响要素方面,所以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从教学质量保障主体角度来说,大多数集中在对院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理论研究,而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较少。

二、重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进行转型发展,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思考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我国高等院校在育人中的固有化格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同时,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有满足转型需要的规章制度,有满足于转型需要的信息化环境,有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应用型地方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

1.培养目标的创新性应用型地方本科教育强调的应用性不同于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现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性”不只是对现有工艺、技术、方法的传承,更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拓展及创新[4]。2.培养对象职教和普教的融合性普教与职教相融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把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技能型培养目标吸纳到自身的人才培养对象中,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联合职业学院开展职业培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强化灵活、多元的特性等。3.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人才的培养、教育和研究基地,在知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其培养体系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全力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联系与合作,构建学校与地方社会资源共享、需求互动的办学机制,实施开放办学。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培养人才的绿色性培养人才的绿色性就是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从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等多角度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唯其如此,学生才有多向度发展的可能,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实现可持续发展。5.培养理念的创新性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逻辑起点。应用型地方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将教育理念同创新性结合建构,改变原有的教育目标,向创新性培养目标转变。与此同时,相应的教育特点、教育模式和教育内涵等方面也应转变为包含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教育特点对人才培养重新定位。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全面而协调地发展,能够面向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另一方面,该类院校有别于非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该类院校主要培养地方急需的专业人才,并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2.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可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种。而应用型人才应该既具有上述三种类型,又具有宽厚理论知识和扎实基本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结合自身的学科及专业优势,在定位上体现出应有的类型特色。3.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可分为三层:基础层次技能应用型,主要由专科院校培养;中级层次知识应用型,主要由应用技能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层次创造应用型,主要由部分重点大学来培养。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层次应该是中级层次的知识应用型,其结构应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相匹配。同时,还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5]。

(三)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现产业需要与专业开设的对接在实施“三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对其专业结构进行整合,进行深入的教学体制改革;其次,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以本校核心专业为重点和目标,调整整个专业设置;再次,适量发展应用范围较广的专业,缩减部分招生规模过大或用人单位学历要求较高的专业;最后,根据专业数额优化专业结构。2.形成就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学校应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推进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课程改革。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应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标准相对接,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需要。3.实现生产步骤与教学步骤相对接学校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其现有专业的教学步骤与企业生产步骤能够良好对接。学校不仅可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还可吸引相关企业进校投资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实习业务,从而实现生产步骤与教学步骤相对接。

三、构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协作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也应得到充分肯定。

(一)实现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校的归宿,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所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是如何实现目标。可通过专业能力、用人单位反馈、发展潜力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目标,在此基础上,着力提出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检验(见图1)。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工作是由多主体参与、多因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相辅相成,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质量构成要素代表了学校的办学质量[6]。由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所涉及的评价指标非常复杂,所以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分层次的结构梳理,才能准确进行评价。课题组认为该指标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可通过以下指标反映出来(见表1)。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共性存在,因此,总括指标大同小异,本指标体系的主要不同是对于明细指标的选取,集中体现了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

四、结束语

第8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关键词:产教融 校企合作 平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引言

针对国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迫切需要拓宽产教融合交流渠道,提高合作各方的参与度,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面向市场办学校、面向产业办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同时也需要组建校企双方课程研发团队,从而探索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 国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国内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开展产教融合结合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产教融合作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如有些学校把产教融合结合只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对产教融合结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还有就是没有找到产教融合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有些学校和企业虽然认识到产教融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找不到产教融合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缺乏长效机制: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产教融合结合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教融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次。

我国高职教育出现以上现状困境分析:首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处于浅层次的活动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制约了产教融合结合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其次,缺乏国家在宏观层次上调动学校、社会各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国家虽然对开展产教融合结合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政策法规。校企合作必须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健康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实验条件不完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途径不畅通,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最后,学校开展产教融合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主要表现在:是把开展产教融合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

2 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渠道: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面对大量的人才需求,作为培养信息技术产业蓝领人才的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群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但是如何培养信息技术产业所需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合格人才,成为摆在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群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产教融合作是指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合作模式。产教融合作能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产教融合作是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就是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区域经济特色、整合区域高校资源,以搭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校企紧密合作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为重点,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学院现有资源,建立网络环境下产教融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作制度、将企业岗位标准嵌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一条高职院产教融合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带动地方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3 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的重要性

3.1 依托搭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拓宽产教融合交流渠道,制定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高学校、企业双方的积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符合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必须要贴近市场需求,实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知识、技术更新周期较短。因此,要实现实时、动态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采取传统的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方式,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跨行业、跨地区采集市场需求数据。各企业、产业联盟可以通过服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及时动态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平台实时获取行业动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搭建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学校、企业、学生、政府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企业、政府都要有专人负责跟进平台的即时信息,并即时处理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高职能人才。学校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企业的职业岗位技能;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参与学校系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参与课程论证与课程建设、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拓宽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减少了合作上的交流成本,能使信息得到及时传播。同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重组了产教融合作流程,能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度,解决了因空间和时间而制约产教融合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3.2 依托搭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校企高质量的双元课程开发、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团队组建。

目前,很多计算机应用专业群的学生就业受困的主要原因是:应聘的岗位没有相关的实践能力及与相关的工作经验。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加强与企业、行业及协会紧密合作,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高校教师组建成课程研发团队,共同开发、即时修改课程体系,同时课程体系要紧跟时代的岗位需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中依据产业细分方法来设置论坛,企业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一线专家分享行业经验,学生参与讨论、参与反馈。

企业还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以招标的形式项目招标信息,高校教师与学生组建项目团队,以投标的形式承接企业项目。从学生层面,学生可以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积累项目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企业岗位职能实践能力。从教师层面,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积累项目经验,提升实际项目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学校也可以将校企合作平台上的企业员工直接聘请为校内兼师,同时将他们的“真实项目”带进课堂,带给学生们实践,从而可以快速提升的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并积累足够项目经验。

3.3 依托搭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供需关系存在很大的矛盾冲突,一方面,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却出现许多各科成绩优秀的学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的现象,从而导致计算机应用专业群招生人数逐年下降。因此,合理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要积极引入企业评价指标,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将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工资水平、岗位提升时限等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同时,用人单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对学生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及时反馈,对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修改意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反馈机制,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本文立足区域经济特色、整合区域内企业资源,以建立区域内信息技术产业及企业与高等学校为切入点;以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校企紧密合作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为重点,充分挖掘区域内高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以政府和学院相关配套措施为保障,充分调动企业、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整合学院现有资源,在有利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产教融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作制度、将企业的岗位内容设置为课程内容,岗位标准写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一条高职院产教融合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陈赞.构建“校企一体、互通互融”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思考[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2] 和震.校企深入合作的有益尝试[J]. 教育与职业. 2012(07).

[3] 兰小云.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效度刍议[J]. 现代教育管理. 2012(06).

[4] 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探索. 2011(04).

第9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文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 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与实践试点项目“面向新能源产业的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辽教发[2012]128号)及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UPRP20140164)研究成果。

教育部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产学研结合发展”是我国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基本经验与办学方针,也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和创新点。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劳动者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更应该得到重视,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创立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应运而生。沈阳工程学院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关于产教融合,二十多年来教育界使用过很多词汇,诸如“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等,2013年,“产教融合”一词出现在教育部文件上。这些与时俱进的用词反映了对“产学研结合”认知的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把合作主体仅仅确定为学校与企业,认知过于狭隘。“产”不仅仅指企业,更应该拓展至行业、产业;“学”也不仅仅指学校,更多的应该指“学界”,包含学校、科研机构、学术组织等。“教”与“学”相比,内涵更丰富,教育的实施主体、管理主体等均可纳入“教”的范畴,而外延更宽泛,因此,“教”字逐渐替代了“学”字,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新概念。“教”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教学”,另一种是指“教育”。所谓融合,反映的是更加密切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合为一体、相互熔化成为一体的关系,反映了产业升级转型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产业”与“教育”水融、互为因果的逻辑必然性。“产教融合”这个词的提出,传达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导向,在合作主体上,企业、产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应再是配合和支持的地位,而应该与院校是平等关系,双方负有同样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尽管企业的责任目前还缺乏明晰的法律约束,并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难以实现;在合作层次方面,无论是一个产业还是一个具体的企业,与学校教育的合作不仅仅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将由此延伸到产业的整个价值链,是两类具有高度互补性资源之间的全要素、全方位的集成整合和一体化合作,是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社会需求统一的最佳途径就是产教融合。从表面上看,产教融合的切入点、着力点都在于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但就其本质而言,是要求职业教育的再社会化,教育要走近产业,走向市场,走出高墙,走入社会。

二、沈阳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的设计思路及具体实施

沈阳工程学院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为主体,以校企协同合作面向新能源产业的二级学院为基础,以构建校企协同、改革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办学研究与实践。

1.校企协同办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通过校企联合成立了新能源二级学院,二级学院设立了专门的产学研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的运行与管理工作。

2.校企协同办专业

校企协同创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推进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成立了由沈阳工程学院教授与企业专家组成的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真正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作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构建新能源专业工学交替、回归工程实践的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共同精细设计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校企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动态调整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校企双方协同合作开设了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设计、开发和讲授的企业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企业理论课程有24门,另有14门由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的实践教育课程,并有两部校企联合编写的专业课教材。

3.校企协同创办基地

校企协同创办多方位、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进行基础和综合工程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新能源学院协同企业联合建设了一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一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4.校企协同建设团队

组建由企业技术骨干参加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聘任一批一线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外派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2014年,沈阳工程学院聘请了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大连德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12名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其中集中授课或讲座5人次,新能源学院外派教师深入企业学习7人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22人次,赴国内外院校进修学习3人,教学团队建设大步向前迈进。

5.校企协同培育学生

自2014年7月25日起,新能源学院本科班的29名学生开始接受为期一年的企业培养。学生分散进入了光伏产业链中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学习。6名学生进入保定英利集团和中泰集团的电池组件生产、装配、检测车间,6名学生在北京泰豪新能源科技公司进行光伏电站的设计与建设施工,3名学生进入西东集团进行光伏电站的运行与维护,2名学生到沈阳变压器集团的光伏电站参与电站的施工建设,其余学生分别在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英利集团福州公司、华能新能源公司等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学生从熟练操作电池片生产车间流水线开始,到在办公室绘制工程图样,再到跟随企业指导教师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安装组件构建系统,然后完成检测、调试、运行与维护,培养了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丰富了实践操作经验,深受企业的欢迎。

三、小结

沈阳工程学院的学生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深入企业参与实际工程,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中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相关领域的生产、应用开发及组织管理等工作的能力的目标。截止到2015年2月,新能源专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超过90%,就业形势乐观,为行业输送了一批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家颐,万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与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