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

第1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关键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民族特色文化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是少数民族中的精英人才,更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未来人才。然而少数民族同学在多方面与普通大学生有着一定差异。经济上,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经济上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虽然学校与政府对少数民族尤其是民族大学中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特殊补助,但毕竟僧多粥少。学习上,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考题目相对简单,同时对少数民族同学实行高考照顾分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同学在学习方面不如汉族同学,对其心理上造成了一定压力。

为此,笔者特此展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统计与分析,不仅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学习生活现状,还能够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调研概况

调研对象:吉林省长春市主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

抽样方法:总体按高校少数民族人数分层抽样,层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样本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样本容量及样本有效率:按所抽取学校的少数民族同学比例确定各高校发放问卷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问卷,有效问卷714份,有效率为89.25%。

三、调查内容

(一)问卷内容

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情况

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

3.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 少数民族大学生庆祝节日的形式

5. 高校所开展的民族特色活动

6.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

7.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荣辱感

(二)指标体系

四、相关意见建议

(一)从实际需求方面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困难

关心少数民族同学日常生活状况,对于高校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对其建立绿色通道完善生源地贷款外,还可利用奖、助学生对其进行经济补助,改善少数民族同学生活条件,解决少数民族同学实际需求问题。

(二)举行“一对一帮扶”活动

为了能进一步改善高校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高校可考虑举行“一对一帮扶”活动,即汉族同学对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援助活动,无论是在学习上或是在生活上。这样做可以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并减少少数民族同学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

(三)高校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部门

为了进一步的服务少数民族同学,传播民族文化,高校可考虑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部门,以增进民族团结,共促和谐校园。少数民族联谊会可承办少数民族节日庆祝活动,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活动。

(四)少数民族节日全体同学共同庆祝

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节日方面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在汉族同学看来可能不是十分重要的节日,但在少数民族同学看来却如同春节般重要,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依然会参与本民族的重要节日。为加强各民族交流,可考虑汉族同学与少数民族同学共同庆祝少数民族特色节日。

(五)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活动

学校应举办各种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如:民族文化节、民族风采文化大赛、民族知识竞赛及民族特色晚会等各类民族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使更多的汉族同学了解少数民族,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以使少数民族同学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

(六)民族恳谈会

开展“民族恳谈会”活动——高校领导与少数民族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深层次的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为少数民族同学扫除疑惑,排忧解难,让少数民族同学对大学校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五、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正逐步改善与提高,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我们看来了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所在。弘扬民族文化是民族政策的主要方面。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结晶。在几千年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同时,又由于少数民族的地域性及经济滞后性,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许多方面对大学生活有一定的不适应。为此,我们应弘扬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本着民族文化交流的宗旨及为少数民族同学排忧解难的原则,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加强各民族同学间的了解,展现高校少数民族学子朝气,让同学们体验民族风情,感悟民族风采,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存在在精神上的反映,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等特征及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人们仍然具有影响力。在当代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显得更为迫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发能否顺利进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路径关系密切。其中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要使民族地区的教育承担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这一点,在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贵州省,在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下,应对现代化的冲击,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其重要。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02年10月制定实施了《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这样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无疑是承担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中坚机构。在农村,随着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往往逐渐被汉化或者边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因此,各中小学广泛进行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思想政治课自然成为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堂之一。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会使得思想政治课更加生动活泼,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笔者结合对民族地区中学调查的情况,试图对思想政治课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特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一小结。

一、思想政治课中对民族文化资源选择的相关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充分选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素材,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适度原则

把握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运用的度,使用时要避免狭隘的地方主义、落后的习俗和腐朽、迷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袭。

(二)适用原则

选用的本地文化资源素材要有目的性和实用性。学生在搜集本地文化资源素材时,最好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和学生在搜集、使用素材时,内容应该与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相关,能引发深层的思考。

(三)科学性原则

选用的民族文化素材要符合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论证基本的理论观点。教师应首先对搜集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真伪鉴别,对于道听途说、证据不足的素材要剔除;要做到精选民族文化资源,将有价值的材料加以提炼;将零散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

(四)学生主体原则

民族文化资源的搜集大部分可以以课前活动或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布置任务之前,设定好清晰、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选择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本地民族文化资源为素材,以本地社区和乡村为实践基地,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参观、搜集实物等,寻求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从身边的资源中搜集文化信息、获取新知识的习惯,形成“文化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1]。

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具体办法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传统教育属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其宗旨是吸收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课堂各环节,如引入新课、讲授课程、作业练习和考试都可以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素材。

1.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导入新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的实际生活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搜集家乡的民族民俗文化,如少数民族的歌舞、刺绣、花灯等民族民间文化的各种素材,学生会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后,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通过这些生动的材料的运用,使学生领悟了基本知识和原理,能够有感而发,提升觉悟,既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又迁移巩固了知识、拓展了课堂教学。

2.运用民族文化资源分析教材,讲授课程内容。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可以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例如“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可以分组讨论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总结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传承状况。学生将在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而深感自豪,同时对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字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严重断层,甚至濒危的状态而忧虑[1] 。

3.围绕地方民族文化素材编制试题,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妨在考试环节中适度选取民族文化素材。例如,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时,可以以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家乡实际分析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思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由浅入深,拓展了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辟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与其他学科交叉进行文化传统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2]。多元智力理论对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有很好的启示,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可以从多学科、多途径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1.思想政治课与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其他自然科学协同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培养教育。例如,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包含丰富的文化传统内涵;历史课更是可以结合民族发展的历史讲解民族在发展、迁徙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文化;地理课可以结合民族迁徙、战争等历史讲解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体育课可以侧重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训练,如黔东民族体育较为发达,可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等活动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其他自然科学同样联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讲解历史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历史上民族地区与汉族的科技文化交流。

2.开设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讲授民族传统文化。开始民族文化专题讲座是思想政治课开辟第二课堂的主要方式。例如,2014年7月25日至7月26日在铜仁学院举行了武陵山区生态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对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历史与现实方面做了探讨。这类学术会议之后,民族地区各类学校都可以结合学校和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教育。

3.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效应日益彰显。我们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分析思考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发展。例如贵州省铜仁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60%,民族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就在铜仁市民族风情园举行,是一次集中展示黔东少数民族文化的盛宴。各类学校还可以利用旅游发展大会等机遇,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家乡民族文化事业的热爱之情。

4.丰富校园文化,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如校训、校风、墙报标语、字画、校规等涉及校园内的各种文化标语及各种文化活动都可以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在校园里还可以组织诸如传统美德故事演讲会、辩论会、论文竞赛等进行文化专题教育。例如,黔东地区的松桃县民族中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较好。进入校园就能看到一个庞大的四面鼓,而且墙报上也展示了苗族的传统文化。松桃民族中学音乐、美术教师身上更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修养和内涵。正是他们和他们的后继者们传承、弘扬了该地区苗族传统音乐、书画艺术。

第3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教育困境

随着目前适龄儿童人数的明显减少和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逐渐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在西部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部分地区中、小学校由于改革步子过快,引发了学生辍学、城乡学生比例失调、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还涉及到民族文化教育断层、民族文化适应等实际问题。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广西大瑶山六巷村学校教育的考察,揭示当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得到有识之士以及社会的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六巷村调查后,笔者发现该村学校教育发展经历了兴办、旺盛、转折、萎缩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一个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曲折历史,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在经历过几次大调整后,目前困扰六巷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难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撤并后学校的存废问题

六巷村地处大瑶山腹地,下辖11个自然村,村落分散,交通极不便利。20世纪70年代的六巷乡中心校是一所乡级全日制学校,设置有中学部和小学部。1978年撤办高中部,2002年撤办初中部,目前只办小学教育。据2000年统计,有教职工18人,正式教学人员15人。中学部有学生141人,开有4个班级,初一两个班,初二、初三各有一班,共有教职工13人。小学学生有167人,开有7个班级,撤并后的六巷中心校只剩下小学部的师生员工,目前共有6个班,126个学生,教职工18人,师生比为1:8.4。如按国家规定1:23的要求,则目前六巷小学教师数量超编。但是在大瑶山,由于村屯小而分散,地广人稀,读书的孩子也少,有些村子只有四五个学生,再加上交通落后,又不能把这些学生完全转到其他小学去。所以,该村小学就面临着一个存与废的问题,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二)学生辍学问题

据调查,该村的学生还存在辍学的问题。笔者发现,辍学的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因素。由于学校实行“大小星期制”,所以家长一般都把两个星期的生活费一起给小孩。但有些学生几天内就把两个星期的生活费全部用完,之后就到小店赊东西,久了就积少成多。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就觉得送小孩读书花钱太多,也就不愿意送了。二是传统生育制度的影响。由于受历史传统影响,当地瑶族家庭一般只生两个小孩。改革开放后,大瑶山土地政策发生变化,劳动力开始紧缺。小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整天早出晚归,自己也有意无意地加入了上山下地干活的行列。此外,传统嗣继制度也告诉小孩,他们长大以后至少需要其中一个留在家里“顶户头”,嗣继家产,照顾父母。所以,很多学生就较为厌学。三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地很多家长都觉得读书了也是白读,认为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在家种地。因此,“读书无用论”在当地还有一定的市场。四是由于学生自理能力差和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很多家长放心不下学生的安全,所以不愿送孩子上学,这也是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以上几个因素导致辍学现象逐渐增多,由于入学人数的减少,曾经办过的高中、初中也逐步被撤消。

(三)六巷教学资源过剩与城里学校人满为患

由于撤并,六巷中心校的教学资源出现了过剩和闲置,而六巷另一头的桐木中学和金秀中学,则人满为患。调查中发现,六巷村小学高年级部分学生也可以到金秀县中学或桐木镇中学民族班就读。所以,这些民族班就成了“大班”,有50~70个人一个班的。但从教育学角度来讲,这样的班级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民族文化适应问题

对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当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互动情景。学校教育代表现代意义的知识文化的传授,必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地方文化对待学校教育的态度,也反映出地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认知体系。袁同凯对广西土瑶社区教育的研究表明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人们受歧视的历史经历,即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过程,以及群体记忆等也会在情感上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瑶族小孩到城里就读,自然就得面对文化适应问题。瑶族学生在外就常被欺负,如被勒索财物、被孤立等。此外,瑶族学生还需要学习城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这也是一个很大挑战。

(五)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不管是在本乡(村)里就读,还是到城镇里就读,少数民族学生都面临一个困境: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像服饰制作、跳黄泥鼓舞等手工技艺、传统歌舞等无法进入学校的统编教材,导致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甚至可以说,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基本是处于缺失状态的。

二、走出教育困境的对策与思考

笔者从调查看到,瑶族的学校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面对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科技与文明进程的冲击,如何走出教育困境成为瑶族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为学校教育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协调

影响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地方权力资源配置是最重要的,而当地的生育制度、地理环境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争取得到更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首先是优化配置,整合资源。要通过政府实施倾斜政策,扩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软、硬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校寄宿,原来落后的后勤工作也需要跟上,学校住宿条件、伙食营养、洗浴洗涤、卫生医疗等等,都需要增设或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其次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工资待遇和文化待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教育平等的角度出发,这些投入是必须的。对于因撤并后剩余的教师,可考虑采用转岗、调动、提前退休等方式加以解决。

再次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政府行为,也不仅仅是建校舍、聘教师、重服务的问题,它涉及到全社会的认同程度。未成年人能否有效地接受学校教育,家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变得十分重要。传统生育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以消融,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完善土地承包转包机制,解决少数民族的后顾之忧,以此达到消解民族文化中阻碍学校教育发展因素的目的。

最后是以发展地方经济的各种契机,不断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地处腹地的瑶族同胞,因为交通条件的落后,大瑶山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区乃至全国之末。学校教育也因此受到极大制约。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和学校教育是一个相互促进当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二)扩大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功能

第一,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要继续承担起现代知识教育的重任。“如果说在主流文化社会中已经形成现代性,那么这一过程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发生。现代性学校教育‘嵌入’以后,文化的单一性逐渐取代了多样性。”“对于少数民族受教育者而言,现代性过程完成得是否充分彻底将决定它在学校教育中的成败。”通过调查发现,六巷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大部分还是对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抱着认同和追求的态度。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NBA球星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城市里的NBA球迷。一个小学女老师用手机通话、发短信,学习电脑操作、上网冲浪,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看不出她是一个大瑶山里的瑶族人。因为,这是一个文明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的时代,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无法回避,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

第二,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还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学校教育可称为有意识教育,而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可称为无意识教育。从效果上看,无意识教育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识教育。学校教育的空间可适当延伸到儿童的家庭和社区生活中去,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儿童在教育生活中获得成长,弥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缺失或半缺失的现状。可通过编写乡土教材,总结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把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李姗泽就认为“对民族独特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对于今天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交融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持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应该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乡土知识教育。

(三)构建多元文化交流的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撤并后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学生要到距离家乡更远的学校念书。这就产生了一个复杂的多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问题。民族间或族群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而复杂的话题。我们应避免用主流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少数民族的教育,要克服文化偏见。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改革也应从少数民族现有的生存状态出发,建立多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共存的“和而不同”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这种多元文化相互理解、和而不同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其他学校上学的文化适应问题,帮助少数民族建立适合本民族现实生存需要的教育体系。美国社会研究协议会等一些机构曾将多元文化教育列入到正式的指导方针当中:“……多元文化教育不是要消除学校中的文化差别或者仅满足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而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精神,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

在其他民族或族群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可以从客观角度引起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所共享。文化传承也不一定非要本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其他民族一样也可以传承。要解决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就需要全社会对少数民族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有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让各民族对对方的文化有所了解,并能相互理解、包容和欣赏,我们才能说这是成熟的、成功的学校教育。

第4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回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文章认为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对于贵州回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能够有效的挖掘地区体育文化资源,为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多彩贵州品牌的打造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贵州;回族;传统体育;文化

1.研究意义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252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少数民族呈小聚居、大散居分布,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都有少数民族分布。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现出来,共同构成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它是寓竞争、娱乐、地域、艺术观赏、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 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而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差别来。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民族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和培养审美情趣功能。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体育全球化也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体育全球化的挑战,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被边缘化,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即将失传 ,体育文化多样性危机四伏。一方面,体育全球化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风险,使部分民族体育文化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发展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结果风险,构成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危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步伐,社会结构、科技水平、生产方式、经济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使从过去走来的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创新,如何有效地保护与发展等问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央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政策、措施出台后,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与研究、挖掘与整理,并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传承保护措施,为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作出应有贡献。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省举行,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全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理、挖掘、传承与创新工作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工作正稳步推进。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场地器材日趋消竭,参与人群日趋减少,传统技艺后继乏人,传统节庆生存乏术。为此,建立贵州省国家级精品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区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2.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对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承保护的研究,相对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芦平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诠释中提到了“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激荡,面对民族文化同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开发与保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少数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娄章胜在社会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中提出了“体育全球化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使传统民族体育文化陷入了二元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内涵的丧失和民族体育保护的现实困境,最终导致了民族体育文化的过程和结果风险。”

目前,广西也提出了创建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区工作,并纳入广西民族治自区重点工程建设和“一十二五”规划中,成绩显著。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资源非常丰富,民族特色非常突出,又地处祖国大西南中部,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和辐射作用。党的十六大 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提出“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贵州省发展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因此,在贵州省创建一个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精品示范区非常有必要,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研究的突破口

其一,研究贵州回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视角比较新颖,时效性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民族文化发展得到了更深远的进步,回族作为西南地区的世居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对回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也是回族文化的一个扩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时代性。

其二,在研究贵州回族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我们除了运用传统的历史文化研究方法以外,还需要重点采用田野调查法对布依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进行研究,并综合运用民俗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理论分析布依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问题与对策,有别于一般理论研究方法。

其三,是研究内容需要创新,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回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就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问题(包括传承人、传承内容、传承途径、传承方式等)展开研究,探究未来回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方向与对策,同时将回族传统体育范畴内的其他类别展开对比研究,围绕保护和传承这一核心关系就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在研究内容上与对回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般性的概括和总结有实践上的创新。

4.研究成果方向

4.1 体育产业城建设工程——主要以贵州省贵阳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龙头,分别建立各地州体育中心和训练基地、民族体育运动教育基地。

4.2 全民健身工程——举办突出贵州各地民族特色、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倡导“终身锻炼”的健身理念。到2015年,基本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4.3 青少年阳光体育工程——把增强学生体质作纳入学校教育考核主要指标。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办好各级各类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 (作者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注:本文系2013年贵州省长基金项目《贵州回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芦平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诠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2]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 2008.12(15).

[3]田祖国,姜 河,白晋湘,钟海平.湘鄂渝黔边山寨民族体育文化的共性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17).

[4]谢山.论布依族传统文化对布依族传统体育的影响[J].贵州民族研究.2007.12(6).

第5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职能

一、研究缘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有创世神话、图腾巫术、佛道宗教、祭祀乐舞,也有民族曲戏、寺岩雕画、星历占卜、语言文字,还有包括远古铜器、花灯服饰、蜡染刺绣等在内的民族工艺品等等。这些各民族特有的自然形态和文化符号,在时光浸染、岁月积淀下逐渐形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要不断进步与更新,就必须传承,不管是子承父业,还是艺徒学校,都离不开教育活动。从发展特点或方式上讲,少数民族文化或民族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都是需要职业教育(官方或私立)的。如果没有持续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很多民族文化技艺将面临灭种的危险。鉴于此,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有个亟需重视的战略问题———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选择、传播以及文化发展创新。充分挖掘并利用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民族文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1]本文拟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进行一些探讨。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分析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概述

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外,还有一些新特点,比如职业性、经济性、实践性、终身性等。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封闭性,以及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薄弱的经济基础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性:即在培养学生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担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任。职业学校在教学实施时需要考虑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本民族文化环境以及本民族的经济发展需要。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传统,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人文课程中,深人到专业课程中去,形成具有国际化与民族化双重特色的新模式。[2]

(二)教育的文化职能概述

教育的文化职能概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来看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人类文化薪火相传是人类进化的前提,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原始蒙昧时代。通过教育,我们不仅可以继承、保存文化,亦可使受教育者掌握继承和保存文化的工具和手段。其次,教育的社会文化选择功能。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现实文化状况进行分析、选择与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学生选择科学、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再次,教育的社会文化交流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过程本身对文化进行内在的选择、整合、丰富和发展。二是外在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内外部学术交流和合作等。最后,教育的社会文化创造功能。这既包括教育对文化内容本身的批判、融合、更新等功能,比如新思想、新作品和新技术等,又包括为进一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而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分析

1、人力资源视角: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首要价值取向就是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这反映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重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规划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与物质资本的投资方式不同,人力资本的投资途径是教育和培训,并且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能带来高额的利润。”[3]以此看来,职业教育的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等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培养出符合现实和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2、民族文化视角:服务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教育学校或部门就是培养这种文化传承人的孵化器。“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人格特征来源于不同文化环境的塑型,人类先天的心理和性情定型倾向于依附所属的文化模式和环境,成为普遍的文化心理机制和文化性格,带有强烈的族群性。”[4]因此,除了培养学生发展外,职业教育也需要关照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传承民族文化性格、服务具有独特文化心理结构的族人。而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少数民族地区背景也必然要求其职业教育从招生方式、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到课堂文化等方面都必须与其“民族性”所投射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结构相契合,这既是其族群的文化价值取向,更是其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机制。3、公平性视角: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在缩小社会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这与西方民主主义教育者杜威、涂尔干等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受经济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稀缺,在这种条件下,面对升学困境,同时也为了教育公平,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必然的价值选择。近几年里,为鼓励、支持和引导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明显反映了其力图以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价值取向的意图。这反映的便是教育公平理论里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即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给予一些自身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受教育者以一定的补偿。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补偿的终极价值:促进社会公正和谐教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孵化器,也是促进社会公正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阀。民族地区职教的文化职能,既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亚里士多德曾说,在各种德性中,公正是最重要的。公正是社会存在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制度有序运行的理论基础。[5]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对增进各族人民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的实践

1、凭借文化区位优势,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我国少数民族独特的地理位置蕴育了独特的区域文化。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文章:一是要创新民族文化内容,提高民族文化活力。把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成人民群众乐享、乐用、乐学的精神产品,让其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建设服务。二是要加强民族文化推广,创新推广机制,让民族文化更有活力、四季常青。一些民族地区由于经费不足、设施落后、缺乏有效宣传手段等因素的制约,使一些独特民族村寨文化隐谧于山野之间,不免可惜。因此,民族特色职业学校或相关机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多部门联动支持,以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研究和创新民族文化推广机制,在制度上使民族特色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与推广。2、发挥民族优势,弘扬民族特色民族地区文化的多元性、稀缺性以及不可替代性是其重要资源。那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借助于其文化的独特优势,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首先是相关文化工作者要深入一些特色地区,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开发出既通俗易懂,又能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符合民族实际的文化产品;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培养安置民族乡土文化人才的职能,解除他们的一些现实顾虑,让他们全身心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好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再次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族工匠与文化大师的精湛技艺,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最后是大力向外界宣传和介绍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民族职业教育者既是文化的培育者,又是文化传播者。只有加强宣传、通过创新经营方式来使这些特色文化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从而使特色民族文化更有人气、有市场。3、资源搭台,文化唱戏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底蕴厚重,我们可以重点发掘和利用许多文化品牌的价值与潜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部门或机构要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繁荣搭建文化平台:一是搭建民族文化服务平台,丰富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外来游客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二是搭建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机构要集思广益,积极规划,如结合民族地区传统节日,建立节会展示平台,如广西壮族地区的三月三“鬼节”;三是搭建民族文化营销平台。不与市场结合的文化,很难有其持续的生命力。除了市场的重要营销作用外,市场经济背景下也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裂变与创新,可以给民族文化带来更高的人气和发展的机遇。部分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引导协助具有特色文化的村寨进行市场化包装以及合理的市场运作,让村寨文化走出去,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4、完善民族职业教育立法和政策民族教育立法是推进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上面,欧美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国家要积极参考完善。1972年,美国颁布《民族传统法》,要求为民族课程设计研究和民族社团文化研究提供开发资金,培训教师,收编相关教学内容和历史文化资料等。2001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法案明确规定:加强对民族地区、民族学院的职业教育的经费资助,支持各州民族贫困地区要建立“社区技术中心”,同时联邦政府也计划加强对印第安学校的建设签助。[6]此外,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可从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中汲取诸多教训与经验。

三、总结与反思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时代科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冲击下,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开始出现了一些危机: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年轻人口的迁移与流失,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逐渐流失;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开始更多学习通识课程而不再去过多关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此外,当前只追逐短期利益,、牺牲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活动等等都阻碍了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瑰宝,为避免失传,可通过开设相关的文化艺术工艺专业,进行相应的职业教育,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人重视文化传统工艺,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意识与观念。合理的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反过来促进当地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总之,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它的保存和积累,还在于它的更新和创造,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时时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而教育就是实现这一切的最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马连龙.发展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1995(1).

[2]马树超.对中国职教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21).

[3]侯宁,沙秋琳,郭会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5):5-7.

[4]常军胜,刘远杰.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5):138-143.

[5]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96.

第6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节庆旅游在我国异军突起,各种形式、内容的节庆旅游不断涌现。许多地方的节庆旅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开发节庆旅游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典范。但由于地域、文化、资源差异,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节庆旅游模式不尽相同,即使同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资金力量和政府支持,节庆旅游发展模式也各有特点。本文即通过对具有典型代表的少数民族节庆――南宁国际民歌节和凉山彝族火把节进行比较,发现各自特色,探索一套适合民族地方发展节庆旅游的一般模式。

一、南宁民歌节、凉山火把节的对比分析

(一)发展背景对比

广西壮族人民自来热爱歌唱,并且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歌圩节。其中,以“三月三”最为盛大,这也成为了南宁民歌节的原型。从1983年到1992年,广西每年举办“壮族三月三歌圩节”,1992年广西省政府更名举办“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广西省政府将“广西国际民歌节”正式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由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和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自2002年起,南宁民歌节成立了专门的经营公司――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运作。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同胞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举办传统而盛大的火把节。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和四川十大名节,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项”。2005年,彝族火把节被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十大民俗节”。2006年,彝族火把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4年,凉山州委、州政府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凉山国际火把节,并确定每三年举办一次,赋予了火把节时代和国际特征。

(二)影响力对比

1、经济效应

随着南宁国际民歌节和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成功举办,民歌节和火把节逐渐成为了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一个知名的品牌,大大促进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以2010年为例,南宁国际民歌节期间,南宁接待旅游者人数达3705.03万人次,同比增长20.05%,旅游总收入234.10亿元,同比增长30.77%;而在火把节期间,凉山州共接待游客208.6909万人次,同比增长14.19%,实现旅游收入31730.83万元,同比增长7%。

2、文化效应

首先,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的发展传承和保护了特有的歌圩文化和火把文化。节庆旅游的举办吸引了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使更多的人了解歌圩文化和火文化,这对保护民族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来参加节庆的各地、各民族代表团逐年增多,甚至世界各国的代表团和旅游者也逐年增多。各民族通过节庆平台进行广泛而友好的交流,增进了各民族间的感情和友谊,增进了艺术和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最后,为城市树立了新形象。民歌节和火把节的成功举办使得民歌节、火把节成为南宁和凉山一个独特的文化标志,成为了城市的文化象征。

3、社会效应

南宁民歌艺术节、凉山国际火把节的举办,将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友谊与情感也得到提升,这有利于民族的团结。民歌节和火把节的举行还提高了当地人的旅游意识和创造意识。

(三)发展模式对比

1、南宁民歌艺术文化节的运作模式:

(1)定位

民歌在广西各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南宁市吸取了外地节庆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明确地给自己的节庆定位:以广西各民族文化为基础,以民歌为特色,打造一个中国最具特质的节庆、最具影响力的节庆和最具品牌效应的节庆。用10~15年把绿城打造成“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2)走精品路线

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其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性、广泛的国际性、高雅的艺术性及大众的参与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品牌,如核心品牌《大地飞歌》,文化品牌《风情东南亚》、《绿城歌台》等,这些精品节目逐渐深入人心。

(3)全方位宣传

近年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知名度近不断提升,这得益于民歌节执行团队进行的全方位的宣传。执行团队为其精心编织了一张强大而有效的宣传推广网络。在广西、全国及国外、境外建立主流媒体联盟,其中囊括了平面、动态、网络等强势媒体,如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东盟及日韩各国最权威的电视台、英国BBC电台,东盟及世界权威报刊,以及新浪网等共100多家权威媒体。每年民歌节都有会有成百上千多名记者深入到南宁的各个角落,以数十万篇次的报道量对南宁民歌节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宣传。

(4)市场化运作

民歌节从举办之初,南宁市领导就明确要求必须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为了实现市场化运作,2002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国有的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制定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告管理办法》。公司成立后,对民歌节的举办和发展采取了市场运作机制,把民歌艺术节推向市场。实践证明,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系列市场举措获得了良好的节庆经济效益。自公司成立至今,已为民歌节筹资上亿元,形成了民歌节自身发展良性循环,达到以节养节的目的。

2、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运作模式

(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

火把节的举办,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火把节从举办,宣传,组织,管理,营销等环节上都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火把节期间,凉山州政府借机举办了众多的商贸洽谈会议,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项目。如举办了全州盟首府暨友好城市科学发展交流会,成都――西昌区域发展投资洽谈会,首届时尚婚庆博览会,“走进西昌”―成都房交会现场签售会,这些活动都由政府牵头进行。

(2)科学规划,丰富内容

火把节期间,除了安排节日开幕式、火把狂欢夜、彝族选美比赛等传统活动外,凉山州政府还根据资源优势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个性游,如乡村游:高枧荷花节、西乡葡萄节、川兴蜜桃节、安哈民俗节;健身游:全国滑水锦标赛,环邛海自行车赛;美食游:夜啤酒、烧烤广场、渔家风味餐饮、民族风味餐饮。山水游:邛海、泸山优美的湖光山色,神姿仙态的螺髻山。主题旅游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节日市场,在更好地适应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注重品牌培育

凉山火把节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没有有效转变为民族文化资本。外界对凉山丰富的旅游资源知之甚少。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航空线路的陆续完善,制约凉山旅游最大瓶颈――交通的改善,凉山旅游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此外,学习借鉴周边地区开展旅游市场营销的经验,加大对旅游市场营销资金的投入,创新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已基本实现由“让人知”到“让人来”的变革。

二、南宁民歌节、凉山火把节对比结论

(一)共同点

第一,民歌节和火把节同处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两者均充分利用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作为载体,通过举办节庆,发展旅游促进了旅游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过程中,南宁国际民歌节充分利用了其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凉山国际火把节则充分利用了特有的火文化。

第二,在运作上,都进行了正确的定位,采用现代化的宣传方式,以品牌推进节庆旅游发展。南宁将民歌节打造成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民歌为特色的中国最具特质的节庆和最具品牌效应的节庆。而凉山则将火把节打造成东方情人节。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都采用了全方位的宣传方式。

第三,节庆内容在坚持本质的基础上,大力创新相关的活动内容,使节庆内容丰富,更具吸引力。如南宁顺势打造出东南风清夜,而凉山则打造出各种个性游。

第四,重视大众参与。广泛的民众性是节庆活动赖以成功的魅力所在。节庆活动的魅力不在于安排多少项活动,而在于有多少大众亲临其境感受其间的人文气氛。在组织策划过程中,两者都给予了充分考虑,如南宁国际民歌节在举办民歌节期间将活动内容延伸到社区,学校,同时打造群众性活动,如几十万人共同参与的《绿城南宁》。而火把节则推出乡村游,美食游等各种互动活动。

(二)不同点

第一,南宁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来发展民歌节。采用这种运作方式可以有效的减轻政府负担,激活社会各界力量,可以促进节庆旅游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发展。但缺点是商业化浓重,节庆旅游的文化本质容易丢失,这将影响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凉山实行政府主导模式。凉山虽然在最近两届的国际火把节中提出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作模式,但实际仍然是以政府主导为主。这种运作模式可以为节庆旅游的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缺点是这使得政府压力过大,同时缺乏社会有效参与,容易使节庆旅游脱离社会大众,从而失去节庆旅游发展的基础。

第三,活动策划上,南宁策划出了许多以民歌为基础的活动,而凉山则策划了民族文化以外的专项旅游,丰富了节日内容,吸引了众多游客。虽然内容不相同,但都做到了因地制宜,不简单模仿、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活动内容。

第四,引投资上,南宁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投资,国内外投资均迅速发展。而凉山方面,投资以国内为主,国外投资少,这说明对外开放以及吸引国外投资能力方面比较薄弱。这一点上,南宁要继续以其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而凉山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

三、总结和启示

第一,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提出适合自身的发展定位,这是成功举办节庆旅游的前提。南宁国际民歌节以壮族民歌为基础,而凉山火把节则以彝族火文化为基础,做出了符合自身的定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模式,做到了实事求是,立足自身。

第二,在运作上防止简单的市场化运作,同时避免政府的过多介入,南宁现在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而凉山实行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两者的运作模式都比较单一,所以应实行“政府为主导,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

第三,坚持品牌化,打造精品项目。如今南宁的精品节目《大地飞歌》和凉山的精品节目《五彩凉山》已深入人心,吸引着众多的外地游客。可见节庆旅游要坚持走精品线路,这是不变的原则。

第四,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创新是保持节庆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所以节庆内容、活动上要坚持创新。南宁抓住东盟博览会的机遇创造出了《东南也风情》品牌节目,而凉山则利用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创出了众多的个性游,这些都是创新的结果。

第7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实现;途径

前言

民族音乐有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各民族音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文化价值成为艺术的结晶。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应当为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加广泛的途径。

一、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剖析

对于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可以从纵向的历史文化和横向的民族文化进行剖析。按照历史的纵向脉络,民族音乐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比如春秋时期的《楚辞》中有很多富有浪漫色彩的音乐作品,《孔雀东南飞》可追溯到汉代。民族音乐因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而相继产生不同的体裁、风格。而且同一种体裁的民族音乐在不同历史时代下,又会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这恰恰是民族音乐历史文化价值的生命力所在。按照横向的民族脉络,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特征,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音乐。比如海南黎族的竹木乐器与民歌,傣族著名的葫芦丝和孔雀舞,湘西的土家族民歌等等,都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各民族音乐文化异彩纷呈,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灿烂文化体现。因此,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既是深厚的,又是广阔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

基于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时代变迁的洗礼下,如果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以重视,很多民族音乐将面临失传的问题。所以文化传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如何传承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是一种动态性的需求,其中既有历史演变的动态特征,也有受众支持的动态特征。民族音乐只有在动态环境中生存发展,才是真正的文化价值实现。比如傣族葫芦丝音乐深厚人们喜爱,《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曲目,与孔雀舞的配合堪称惟妙惟肖、经典绝伦。而发展至今,孔雀舞又融合了很多现当代的艺术元素,使其更具魅力,吸引大批受众前来观看,这就是文化价值的动态实现。如果缺少足够的受众支持,仅从历史的纵贯线上对民族音乐予以保存,其文化价值的生命力将会受到抑制。比如近年来各地文化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将民族音乐记录、保存,但这仅仅是静态的封存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遗产价值,而未来的生命力却不由使人堪忧。所以对于文化价值的实现,只有适合民族音乐继承和发扬的传承方式才是最为科学的,才能满足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焕发民族音乐的生机和活力。

三、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

为满足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塑造广域文化实现途径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所谓广域性,就是广泛开辟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确保民族音乐保持固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同时,能够通过动态的发展变化,在当今和未来的历史环境下拥有更多的受众群体。文化价值离不开受众群体的支持和肯定,受众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最有力的证明。

第一,基于当代文化元素的再创作。民族音乐既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的历史稳定性,又存在动态发展的潜能。它的动态发展就是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在既定音乐体裁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曲目。每一种少数民族音乐都有其自身的乐器和曲风要求,但创作素材却是不拘一格的。古典和当代的结合在很多文化领域都彰显出宏大的生命力,吸收当代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应鼓励各地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比如提供专项基金扶植创作开发,每年推出专项奖评比民族音乐的新作品,以扩大各地区民族音乐的知名度。

第二,开展文化生态旅游。所谓文化生态旅游,和人们当今精神世界的丰富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的旅游活动侧重对客观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观赏,而生态旅游则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形成的旅游活动,它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不少游客都希望在旅游过程中欣赏到不同民族特色的人文风光,民族音乐以及和舞蹈的配合能够为游客营造愉悦的氛围,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每年在不同的地区聚焦民族音乐文化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看,对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将是巨大的推动力。

第三,融入其他文化载体。再创作和旅游观光主要是以民族音乐本身促成的文化价值实现,而融入其他文化载体又为民族音乐创造了价值体现的深邃空间。电影就是一类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借画面和声音传递给受众,受众在故事情节线索的吸引下,可以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根基。民族音乐和其他文化载体的融合,实质上是两者借助共生载体,相互依存,实现文化价值的烘托。比如电影《寻找刘三姐》,既结合了广西民族音乐的特色,又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将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进行画面诠释,使人观看后引发联想,记忆深刻,确实体会到文化价值的真谛。

第四,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作为文化价值,它本身没有国度的界限,只要是适合民族音乐发挥文化价值的环境,都可以作为其实现途径。东西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即使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仍然有很多东方文化有待传播,民族音乐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国外的民族音乐也需要向东方传播。在文化互通有无的影响下,民族音乐将会收获无限的创作源泉。政府、民间组织乃至企业等应努力拓展民族音乐交流的机会,于交流之中实现民族音乐的文化增值。

总结

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积极创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尤为重要,保护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并为其塑造广域发展的途径,民族音乐才能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第8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内容、发展标准、发展的原则以及发展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成熟的,但是由于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说分配不公平、教育不平等、就业困难以及社会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些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是必然的,但对于矛盾我们要引起警惕。面对新局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要进行创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了,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要坚持,因为通过解决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证明,马克思民族主义能够真正解决民族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1.要坚持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

民族理论有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它改变了阶级社会的民族理论,建立了各民族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它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发展问题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

为中国民族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民族理论是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的,从矛盾入手来分析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并揭示了民族发展是从社会发展上而来的,不仅如此,它还提出了解决民族政治经济发展的原则和途径,并指明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

为中国民族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概念体系

民族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概念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理论,在革命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者撰写了一系列的重要著作,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民族发展理论体系,为我们国家的民族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

2.要坚持民族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实践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的理论是在新时代和实践面前,对理论的发展和丰富。它在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平等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民族关系的特性以及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用党的话来阐述就是“一个理论基础、一条道路、一面旗帜”。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的新理论的发展,要科学、精准、全面的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新理论的要求,也是中国民族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民族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对国家的发展和创新,既关心本土问题也关心世界问题。既要吸收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又进行积极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交集的视野中揭示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只有深入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族发展问题,才能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发展的目标选择

1.要加强对民族发展权的问题研究

对于民族发展权的研究,要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我们要寻求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来完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在新世纪,信息和经济步伐都明显加快,民族间的各种关系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给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了各种挑战。由于现代化的推进极容易引起民族间的利益摩擦,国外的敌对势力也在给我们造成威胁,这些都为民族发展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要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不仅具有社会性也具有民族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往、作用、联系、影响的关系,所以也是一种历史关系,民族关系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它在本质上涉及了民族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以及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和权力,民族及其成员的感情和民族意识的社会关系,因此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3.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民族文化,人类文化是多民族、多元化并存的文化,差异性决定了民族多样性。民族文化的重构对于民族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由于差异性造成了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样的经济要素输入以及经济投入会导致发展状况出现不同的结果。对传统的民族文化模式进行结构改造和功能更新,是现如今文化重构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对民族社会中的现实社会现象进行新的有效整合,以推动民族社会的新发展。

第9篇: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总结范文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对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体育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社会动乱的历史背景下,加速了各民族和民族文化之间多元化的的融合、渗透与交融,形成了自觉趋向、开放交融、宗教、鬼神崇拜的多样化的体育文化特征。

关键词:体育文化;特征;南北朝

中图分类号:G81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00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也是各民族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渗透与交融的时期,多元化的文化大融合繁荣发展,精彩纷呈,对南北朝时期体育文化多样化的特征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自觉趋向的体育文化大发展

自东汉以来,历经两晋、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宋、齐、梁、陈等政权更迭,战乱和割据打破了一元化的政治与集权式的经济体制,主流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从儒家思想中解脱出来,这一时期广大民众的人格和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的程度的自由发展。在战乱不休的年代,从上到下都希望和热衷于寻找统一和治国的方略。这样的背景下,民间武术人才辈出,并促使玄、道、佛等的导引养生思想的形成,促使这一时期的体育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儒、玄、佛、道对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使当时的儒家思想被新的体育思想逐渐打破,形成了以经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瓦解,“射礼”被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骑射、军射代替,体育中的导引养生历经儒玄双修、儒佛调和后的新儒学重生、乐生仍然不失为主体的文化特征。[1]

儒家思想强调“立身”,即养自身,也养身外之身,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道家也讲究内修、外养。南北朝时期的道家葛洪就把养生分内、外兼修,认为内修方法是“涤除嗜好,内视返听,尸居无心……忘其形骸。”而外养的方法有导引行气和炼丹服食两种。由上可见,虽然玄、道分家的一些养生做法与儒家名教相悖逆,但也有一些思想是一致的。与名教相对立的是“神灭论”以及“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全亿万年”等养生思想是唯物论的思想,有利于人们思想意识的趋向自觉。

从养生导引理论来看,儒玄合流,佛道互补,儒、佛、道相互对抗而又互相渗透。南北朝时期玄、佛、道之家文化的兴起,改变了中国养生导引传统理论的格局,意义重大。主导文化由儒学微变成三级并立,集儒、道、佛为一身的颜之推——“虚谈非其所好”,长期使用儒家思想“述立身治家之法,辩证时俗之谬,以训世人”。葛洪的养身思想,使道家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随着道教养生的发展,南北朝入道求仙的人越来越多,统治者也大力支持。如齐梁王侯朝士们多向陶弘景学习受神仙之道。梁武帝也对陶弘景礼敬有加,凡朝中大事必与其咨询,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可见,儒家的一统思想被打破。

玄学以“无不为”解释“无为”,还具有维护统治的作用,玄学推动了儒道的融合和佛教的中国化,而道教也在南北朝时期完成了官方化的过程。三教并立的格局以及唯物论、唯心论鲜明对立,使养生思想领域、人性论、生命论的对抗、交融、发展,也是促进人的重生文化心态自觉趋向发展,也标志着南北朝时期养生导引走向成熟。在思想上和信仰上,南北朝的上层人士先是归心老子、庄子、道教,继而又信仰佛教。南北朝时期广大群众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人生觉醒的一种曲折反映。而精神文化方面的相对解放和自觉趋向,必然推进物质文化的发展。南北朝的骑射、百戏、围棋、导引养生等的兴起,可以说是“虚”中“实”的表现。

(2)妇女体育的兴起和发展

南北朝时期胡汉之间的文化碰撞,多元化文化互相发展,经济文化格局变化及其发展,为妇女社会地位提供了历史契机和生长土壤。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使不女参加到体育活动来。她们离开织机,走出厨房,拜访亲友,周游城邑,游戏佛寺,观赏渔猎,登山临水,出境庆吊,甚至举杯畅饮,引吭高歌。当时的女子体育还有骑马、秋千、射猎、杂技等活动。在《北史·李灵列传》中记载:“百姓语曰:李波小妹字雍容,攘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2]还有北朝乐府《木兰诗》,对女英雄花木兰从军进行了歌颂,故事十分感人。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并有了学习文化的机会,因而其思想观念也趋向自觉,从而妇女出外游学,步入仕途,甚至替父、替夫从军、骑射、打猎等都出现在南北朝。妇女的自觉趋向观念和行为,表现了社会风尚给妇女的影响,从最深层次上显示着儒家名教观念的淡薄,人们文化心态上趋向自觉的程度。

二、开放融合的体育文化大发展

南北朝时期,周围的各族文化进入中原,给汉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增添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中原文化。

(1)民族间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由于中央集权的统一局面不复存在,因此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儒家独尊的文化地位被打破,出现了自成体系的各大学派,互相吸收和兼容,使之呈丰富多元化文化。因此,南北朝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文化特征。在各民族大融合、文化交流频繁,自觉趋向型的文化心态的时代条件下,使体育文化的单一性被打破。首先是汉族对外来体育文化表现了一种包容和吸收的积极精神,汉族出现“教以骑射挽强之术”。梁朝还专门编著了《马射谱》、《骑射都格》,用以做骑射教材。汉族的弱冠生也“别有博射,弱弓长箭”。甚至不少上层人士忘情于骑马射箭、舞剑等一类的活动。葛洪感叹说:“儒教渝表、或沉溺渝黄色之中,或趋驰于竞逐之路。”《颜氏家训·戒兵篇》说:“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儿。”

(2)民间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民间,摔跤活动时兴起来。《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之人,五月间,相结伴为相扑之戏。”除了翼州、荆楚之外,中原地区的襄城等地,也盛行相扑。《角力记考古》记载:襄城人王弘与颍川功曹刘子竺会于界上。子竺曰:“襄城人不知颍川人能扑。”弘对曰“相扑下技抹不去以明优劣。”可见儒雅为主的单一体育被打破,而终射猎、摔跤,这无疑是南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3]

在汉族一改风俗的同时,少数民族也热衷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尤其北方,如北周、北齐等地,表现做明显,他们以汉族文化为主,对国内外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北魏在统一北方前后,经常开展的活动有鼓吹、杂技、造五兵、角抵、跳丸、五案等,其中大部分是汉民族的杂技,所以称“汉晋之旧也”,是为汉民族的文化。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改制,明令禁穿胡服,改着汉人服饰。同时大量的汉民族杂技、音乐、体育礼仪等文化进入,使观念进一步开放。

(3)胡、汉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最能代表开放性文化观念是,相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如“狮舞”、“象人”以及倒立、缘竿都与西胡和西域文化有关,可以说“胡技”成了中原地区娱乐、休闲宴会的主要内容。摔跤也属朝人最强。文献记载北齐一位受到后主高纬宠爱的角抵手何猬萨,故意杀对手,高纬仁通,命亲信诬告其绰反,后主不忍显戳,使宠胡何猬萨后园与绰相扑,杀之。可见当时王公大臣对相扑的喜爱程度。目前一致认为“相扑”一词起源于南北朝。这其中不少技艺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摔跤习俗有关。南北顾欢首作《夷夏论》,以“夷夏之别”为由来贬低少数民族和佛教,然而“夷夏之别”并没有削弱胡汉文化的交流,反而加深了胡汉文化的融合。[4]

三、宗教、鬼神崇拜背景下的体育文化大发展

南北朝作为佛教在中原盛兴的时期,佛教理论先后以般若学和涅槃佛性为重点而展开,并与玄学贵无体论和名教与自然之辩相呼应,体现了佛教理论与中原传播发展过程中从依附玄学,以玄解佛到独立发展的道路,表现出儒、佛、道的逐步统一。

(1)宗教信仰对体育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佛教禅宗对体育文化有直接的影响。在北魏孝文帝大和年间,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据传:达摩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炼魔”。但终日静坐,不免筋骨疲倦,达摩发现好些弟子禅坐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振。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仿效我国古代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传授僧人还将鸟兽的飞腾、跳跃、游弋等多种姿势糅合进来,逐渐形成一套健身养性的少林拳的雏形。另说少林寺创立于北魏时期,在寺中的僧人很重视身体锻炼,总结出了不少的健身之道。南北朝的少林寺武术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这为日后少林寺内、外结合的演练和技击打下了基础。

宗教的世俗化谓之民间信仰。当民间信仰成为约定俗称的规则,成为影响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的潜在精神时,就变成了民间宗教。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他总归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信仰民俗主要表现的是人和鬼神之间沟通的精神体系,对当时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引领作用。

(2)鬼神崇拜对体育文化发展的传承作用

在信仰鬼神,好祀的风尚中,也产生了不少体育活动。诸如歌舞杂技、赛龙舟,与占卜有关的藏钩之戏、探春、元宵节赏灯等。南朝范晔《后汉书·东夷传》:“扶余国以腊曰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魏书·乐志》记载:“今圣朝月舞。未名,舞人冠服无准,称之文,武舞而已”等。这里的“武舞”中有击刺动作,是模仿格斗动作改编的,跳这种武舞,对舞者身体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甚至是一种武技的训练。

南朝范晔在《后汉书·陈禅传》说:“永宁元年,西南夷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明年元会,作之于庭,安帝与群臣共观,大奇之。”以上这些预测吉凶、占卜、观天象也是一种鬼神崇拜现象。在射俗上,南北朝也与鬼神崇拜有关。如南北朝时兴一种“射柳”的射俗,射柳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古老传统,最早源于匈奴、鲜卑。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这种射俗当时非常盛兴。[5]

南北朝时期,人们许无昧荒谬的祈神占卜活动,都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的一种理想追求,因为他们无力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苦,想借神灵和占卜凶吉来安慰和补偿痛苦的心灵。而在这种活动中加进一些射箭等体育娱乐活动,正是这种目的具体的心理表现。[6]

参考文献:

[1] 谭华.体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李延寿.北史:周武帝本纪[M].中华书局,1974.

[3] 李世宏.两晋南北朝体育地区差异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0.

[4] 方协邦.论南北朝时期体育文化的交融与嬗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5] 黄伟,卢鹰.中国古代体育习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