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完善课程设置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2009年,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制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这几年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施行,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于是在2014年黑龙江大学开展的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进行了再次的改进和完善。首先,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部分课程调整其所开设的学期及课时安排,不同课程中内容重叠的章节或相关性较大的部分可进行适当删减或融合。如:在原来的课程设置中,“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与“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分别设置在教学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由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是以门级电路设计为基础,所以学生在未进行模拟集成电路课程的讲授前,对于各种元器件的基本结构、特性、工作原理、基本参数、工艺和版图等这些基础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对门级电路的整体设计分析难以理解和掌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教学效果;而若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添加入相关知识,与“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本应有的器件、工艺和版图的相关内容又会出现重叠。在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中,先开设了“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将器件、工艺和版图的基础知识首先进行讲授,令学生对于各器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及特性能够熟悉了解;在随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对于应用各器件进行电路构建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内容重复讲授的问题。此外,这样的课程设置安排,将有利于本科生在“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的参与和竞争,避免因学期课程的设置问题,导致学生还未深入地接触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从而出现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操作不熟练等种种情况,致使影响到参赛过程的发挥。调整课程安排后,本科生通过秋季学期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在参与春季大赛时能够确保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充足的参赛准备,通过团队合作较好地完成大赛的各项环节,赢取良好赛果,为学校、学院及个人争得荣誉,收获宝贵的参赛经验。其次,适当降低理论课难度,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及分析方法上,而不是让复杂烦琐的公式推导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第三,在选择优秀国内外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从科研前沿、新兴产品及技术、行业需求等方面提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时了解前沿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变革教学理念与模式

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理念,是目前国内外各高校开始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将工程创新教育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旨在缓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冲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基于“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ADC)”的课题项目开展教学内容,将各个独立分散的模拟或数字电路模块的设计进行有机串联,使之成为具有连贯性的课题实践内容。在教学周期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做中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将理论切实应用于实践中,完成“构思、设计、实践和验证”的整体流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集成电路全定制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及设计操作流程。同时,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合作,在组内或组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相互促进提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团队工作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可以通过对新结构、新想法进行不同程度奖励加分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此外,该门课程的考核形式也不同,不是通过以往的试卷笔试形式来确定学生得分,而是以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令每一组提供一份完整翔实的数据报告,锻炼学生撰写论文、数据整理的能力,为接下来学期中的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可通过参加研讨会、专业讲座、企业实习、项目合作等途径分享和学习实践经验,同时还应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或专业工程师进行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座谈、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进行教学及实践的指导。

三、加强EDA实践教学

首先,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引进目前使用的主流EDA工具软件,让学生在就业前就可以熟练掌握应用,将工程实际和实验教学紧密联系,积累经验的同时增加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的机会,为今后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2009—2015年,黑龙江大学先后引进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平台Xilinx和FPGA实验箱、华大九天开发的全定制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Aether以及Synopsys公司的EDA设计工具等,最大可能地满足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而面对目前学生人数众多但实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如果可以借助黑龙江大学的校园网进行网络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的搭建,实现远程登录,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其次,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可合理安排EDA实践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如通过运算放大器、差分放大器、采样电路、比较器电路、DAC、逻辑门电路、有限状态机、分频器、数显键盘控制等各种类型电路模块的设计和仿真分析,令学生掌握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流程,在了解企业对于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以及版图设计等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锻炼,使学生对于相关的EDA实践内容真正融会贯通,为今后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三,根据集成电路设计本科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各应用软件为基础,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选取结合于理论课程内容的实例,制定和编写相应内容的实验课件及操作流程手册,如黑龙江大学的“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都已制定了比较详尽的实践手册及实验内容课件;通过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分享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资源随时随地地学习。

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第2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首钢NEC的小礼堂,进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后,由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解了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前景和首钢NEC有限公司概况,其中先后具体介绍了器件的发展史、集成电路的发展史、半导体行业的特点、工艺流程、设计流程,以及SGNEC的定位与相关生产规模等情况。

IC产业是基础产业,是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基础,具有核心的作用,而且应用广泛,同时它也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规模化,具有战略性地位的高科技产业,越来越重视高度分工与共赢协作的精神。近些年来,IC产业遵从摩尔定律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鼓励和扶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首钢总公司和NEC电子株式会社于1991年12月31日合资兴建了首钢日电电子有限公司(SGNEC),从事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半导体企业,致力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包括完整的生产线――晶圆制造和IC封装)和销售的生产厂商,是首钢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公司总投资580.5亿日元,注册资金207.5亿日元,首钢总公司和NEC电子株式会社分别拥有49.7%和50.3%的股份。目前,SGNEC的扩散生产线工艺技术水平是6英寸、0.35um,生产能力为月投135000片,组装线生产能力为年产8000万块集成电路,其主要产品有线性电路、遥控电路、微处理器、显示驱动电路、通用LIC等,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程控和家电等相关领域,同时可接受客户的Foundry产品委托加工业务。公司以“协力敬业创新领先,振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为宗旨,以一贯生产、服务客户为特色,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生产体系最完整、技术水平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标志性企业之一。

通过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我们一方面回顾了集成电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对首钢日电的生产规模、企业文化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随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第一次亲身参观了SGNEC的后序工艺生产车间,以往只是在上课期间通过视频观看了集成电路的生产过程,这次的实践参观使我们心中的兴奋溢于言表。

由于IC的集成度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工艺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前后各道工序对生产环境要求更加苛刻,其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气压、静电防护各种情况均有严格的控制。

为了减少尘土颗粒被带入车间,在正式踏入后序工艺生产车间前,我们都穿上了专门的鞋套胶袋。透过走道窗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厂房和身着“兔子服”的工人,在密闭的工作间,大多数IC后序工艺的生产都是靠机械手完成,工作人员只是起到辅助操作和监控的作用。每间工作间门口都有严格的净化和除静电设施,防止把污染源带入生产线,以及静电对器件的瞬间击穿,保证产品的质量、性能,提高器件产品成品率。接着,我们看到了封装生产线,主要是树脂材料的封装。环氧树脂的包裹,一方面起到防尘、防潮、防光线直射的作用,另一方面使芯片抗机械碰撞能力增强,同时封装把内部引线引出到外部管脚,便于连接和应用。

在SGNEC后序工艺生产车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引人注目的的海报“一目了然”,通过向工作人员的询问,我们才明白其中的奥秘:在集成电路版图的设计中,最忌讳的是“一目了然”版图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产品的专利不被模仿和抄袭;另一方面,由于集成电路是高新技术产业,毫无意义的模仿和抄袭只会限制集成电路的发展,只有以创新的理念融入到研发的产品中,才能促进集成电路快速健康发展。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整洁干净的车间、纤尘不染的设备、认真负责的工人,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到企业的特色文化,细致严谨的工作气氛、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科学认真的工作作风。不可否认,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他们学习,用他们的工作的态度与作风于我们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使我们能够适应目前集成电路人才的需求。

第3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概论性课程;教学改革;集成电路;信号完整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66-02

The Research for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Based on the Project-Based Pedagogy ― In "An Introduction to Integrated Circuits" Case

YANG Ling-ling1,3, XIE Xing2, SUN Ling3, SUN Hai-yan3

(1.Xinglin Colleg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2.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Nantong 226019, China; 3.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SIC Design,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project-based pedagogy, proposes education reforms in an introduction for integrated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eaching for the signal integrity of the integrated packag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based pedagogy is analyzed and explored.In summary, the results shows that it is useful to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innovating greatly for students,which als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by using he project-based pedagogy in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Key words: project-based pedagogy; introductio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tegrity circuit; signal integrity

概性课程一般设置在新生入学之初,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成电路概论》课程,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一门概论性课程,可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本专业的性质以及今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学生较好的开展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帮助学生提早进入专业的学习中,掌握基本概念及术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1][2]。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教师所关注的重点[3]。

1 教学现状

1.1教学对象知识匮乏

概论性课程的教授对象一般是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基本为零。而集成电路概论课程,研究内容较庞杂,包括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物理、制造工艺、版图设计以及封装测试等知识点,技术术语及基本概念较多。因此,对于知识基础匮乏的大一新生来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1.2教学内容庞杂、陈旧

集成电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选自教材,研究内容较多,包括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物理、制造工艺、版图设计以及封装测试等知识点,技术术语及基本概念较多。对于这些抽象与复杂的知识点,大一新生这样一类特殊的授课对象,很难去很好地理解与掌握。其次书本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专业前沿及实际应用涉及较少。例如对于集成电路封装特性分析这一知识点,书本仅仅去介绍封装热分析,电特性分析,而现在随着封装研究的不断深入,封装中的电磁特性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分析热点之一。如果我们单纯只去按照书本来讲解,使得教学内容与现在实际前沿分析热点脱节,无法使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也就很难培养他们的创新理念,失去了开设概论课程的最终意义。

1.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现在集成电路概论课程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解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很难使得学生去理解与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一直处于接收状态,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4][5]。

2 教学改革方案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它是指紧扣教学大纲以及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而进行的一个教学活动。教学中充分选择并利用最优化的教学资源,在学习中让学生完全参与进来,实践体验、消化吸收和探索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

项目教学方法主要可分为项目选择与设计、计划制定与实施、作品提交与交流和总结评价四个大的方面[7]。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结合实际的概论性课程的教学研究,可分析如下。

2.1项目选择与设计

项目选择与设计即分析与整个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项目任务;概论性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庞杂,且复杂与抽象。大一新生这样一类特殊的授课对象,很难很好去理解与掌握。因此我们在选择内容上既要考虑教学目标,以书本知识为依据,又要考虑教学效果,从与我们生活比较相关的内容着手,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和求知欲。

2.2计划制定与实施

根据设定的教学项目,确定教学步骤和教学程序。按照小组形式,根据项目内容以及实施计划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相互讨论交流,也可向老师咨询,从而顺利完成项目;

2.3 作品提交与交流

每组对于自己的研究内容,可以多种形式呈现,比如:PPT总结、实物制作、动画以及实物等等。同时对于作品,可以加入提问环节,相互交流,以达到教学基本目标。

2.4 总结评价

考核评估,我们以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自我评估,再由每组组员进行相互的评分,最终教师进行总结优缺点,进行最终的考核。

3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集成电路概论课程教学的设计实例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选取为关键,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把书本的教学内容融入到项目中,通过独立思考、交流等教学形式,同时以学生的能力为评价体系的评价方式[8]。本文,以《集成电路概论》课程中集成电路封装一章的教学为实例,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设计一个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如下图1所示。图1中主要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集成电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流程,可具体分析如下。

3.1选择教学内容(项目内容)

确立具体项目,得对实际的教学条件进行分析。南通大学江苏省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拥有一整套ANSYS封装设计与分析软件,如ANSYS Designer SI 、ANSYS SIwave以及ANSYS HFSS等,本项目可选择封装信号完整性一部分的内容,借助于软件的设计与仿真分析,帮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更好地掌握封装知识。

3.2制定与实施具体教学计划

首先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确立各组的研究内容以及要求;第二部分教师讲解,包括信号完整性基本知识的讲解以及借助软件的仿真演示;第三部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自课题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同时借助于软件学会去进行仿真分析,这个过程不但使得学生对于封装知识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还使得学生对软件的基本使用有了基本了解,充分给出了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多给学生指导学习思路,及时指导,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3成果展示

每组同学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采用PPT结合软件仿真等形式,对于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同时老师及班级其他同学可进行提问与交流,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3.4考核评估

最后一部分考核评估,项目教学法的考核核心以能力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得成果展示质量以及回答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给这一部分的学习情况打分。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鼓励学生做好下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4 结

本文主要以集成电路概论课程教学为例,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概论性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实际的教改方案,实际教学效果表明,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提升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春,张继文.美国里海大学“工程实践导论”新生研讨课的组织与实施[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2).

[2] 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1).

[3]孙淑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9):163-165.

[4]修春波, 李红利, 陈亦梅. 概论性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教育探索,2007(4):30-31.

[5]刘培生,王金兰,蒋娟娟.“微电子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09-112.

[6]赵晓蕾.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时空,2015(10):162,164.

第4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张江园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026-04

自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核心和基础,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突飞猛进,这是技术驱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合力的结果。虽然集成电路制造业依然是这个产业链的中流砥柱,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设计业异军突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特点无疑也暗合了这样的趋势。虽然张江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材料四业均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但设计业充分显示了先导性行业的活力,成为整个产业链中增长最快、占比上升最明显的行业。

一、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发展优势

集成电路产业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该产业链的形成肇始于2000年底第一家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的投资建设。一大批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等上下游企业,在张江 “产业链”发展思路和以创新带动园区建设的主导思想下快速集聚张江,展讯、华虹、格科微、昂宝、AMD、Nvidia和Marvel等一批国内外著名设计企业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移动通讯、3G/4G手机芯片、高清数字电视、智能标签、绿色电源、数字多媒体等芯片设计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技术水平加速提升

作为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设计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创新。

张江园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设计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引领者,部分领军企业设计研发的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初,展讯推出了全球首款40nm低功耗商用TD-HSPA/TD-SCDMA多模通信芯片,这款芯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张江园区手机芯片设计水平首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又如深迪半导体开发的一款陀螺仪产品—SSZ030CG,标志着第一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MEMS陀螺仪的诞生,打破了欧美及日本对这一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壁垒。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相继实现了技术乃至应用领域的新突破。设计企业研发的基带、射频、图像传感器、功率放大器、能源计量等20多类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智能卡、数字电视、汽车电子、智能电表和水表等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领域。越来越多的设计企业从单一的技术或产品开发向系统方案集成和终端产品开发转变。

(二)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由初创期转入成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正是IC设计企业进入成长期的重要标志。

2010年,在全球和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全面复苏的背景下,张江设计业呈现全面爆发式的增长,实现销售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56%。2011年,即使在半导体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张江设计业依然实现销售收入95.7亿元,首次超过芯片制造业,同比增长44.8%,是四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远高于国内30.2%的平均增速。占上海的比重由2010年的58.4%上升为64.1%,占全国比重由18.2%上升至20.2%。

自2004年张江出现首家超亿元的设计企业(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以来,每年超亿元的设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12年已达10多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展讯公司,2011年销售收入在上一年猛增238%的基础上再次翻番,达到42.88亿元,增速居全球前25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首位。

(三)资源整合步伐加快

并购重组现已成为设计企业在短期内快速实现业务整合,弥补技术短板的最佳方案,这也是世界集成电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规律。

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顺应国际半导体行业及相关领域兼并重组的发展趋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克服单一企业进入市场的障碍,加速进入高端芯片市场。例如聚辰半导体与美凌微电子以股份置换的方式进行合并,发挥双方在智能卡芯片、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产品方面的优势,融合数字和模拟技术,打造国内模拟IC市场的巨头。再如锐迪科在布局基带芯片领域的同时,获得泰鼎一项IP特许和开发协议,可以开发生产和销售派生版本的数字电视SOC平台,这也意味着锐迪科将进入数字电视市场。

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既保存了企业实力,延伸拓宽了产业链;又推动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二、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发展瓶颈

张江园区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最为集中,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所有制形式最为多样化的产业基地。但在张江落户的设计企业,总的来说,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不足,产品线单一,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张江大多数设计企业发展后劲乏力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政策限制挫伤企业发展活力

政策支持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2000年的国发18号文开启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但近年来,政策的诸多限制,抑制了芯片设计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首先,由于财税[2000]25号文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定义,导致许多设计企业在工商登记后,税务机关不认可其为生产型企业,拿不到加工手册,无法实现出口退税。当设计企业设计的芯片需要在境内加工时,只能通过境外公司下订单,并通过国外公司销售。而张江的设计企业仅仅成了设计中心。

其次,中国自2005年4月1日起停止执行财税[2002]70号第一条即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致使设计企业在尚未销售产品前,须先交付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等各个加工环节17%的增值税,从而造成设计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而其他采用增值税制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为3%,中国台湾为5%,韩国为10%,都较国内低。设计企业为了避免资金占压,只能迂回境外下单加工。此外,由于进口芯片可以免税,境内客户便不愿采购境内设计企业芯片,造成境内设计企业不能实现本土销售。

张江一批设计企业因受政策影响,在完成设计后不得不转移到境外生产和销售,造成销售额、利润和税收大量流向境外,使张江的芯片代工企业和封装测试企业得不到设计企业的订单支持,既阻碍了以设计企业为“龙头”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全面发展的趋势,也使国家税收遭受巨大损失。

(二)融资困难束缚企业发展规模

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的产业,对于投融资环境的要求较其他产业更为迫切。然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特殊性,使其融资之路较其他产业更为艰难。

首先,中国的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国内银行体系重点关注的是回报率稳定、资产风险小的行业和大型国有企业。而大多数设计企业无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其资产轻、规模小、历史短的特征,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银行放贷标准。近年来,虽然有些银行推出了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获取信用贷款的金融产品,但由于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流程长,耗时久,加上一般高新技术较为尖端,其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难以为金融机构人员理解和评估。银行为了规避自身风险,不愿从根本上突破现有的评估模式,所以真正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少之又少。

其次,虽然设计企业可以选择国内或海外上市,但国内上市门槛高,使众多设计企业望而却步。如主板市场需要连续三年盈利,中小板需要连续两年盈利,创业板需要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 000万元。而海外上市手续复杂、成本高,加上国际影响力不够,能够成功上市的仅属业中翘楚,中小型设计企业根本无法企及。此外,虽有政府扶持资金,但审核周期长,有时要超过一年,根本无法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候雪中送炭。

融资困难一方面使众多的设计企业发展规模受阻;另一方面无力投入高新技术研发,致使产品附加值不高,只能在国内低端产品市场竞争,前景堪忧。

(三)人才缺失制约企业发展潜力

集成电路设计业是产业链中人才密集度最高的行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人才激励政策、户籍政策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助推设计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般来说,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引进的研发高端人才大多来自海外,收入相对较高。然而根据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这些人才收入的征税率相较于其在国外缴纳的所得税来说要高出许多。据统计,一位年薪10万美元的美籍工程师,按照美国税法以及其抚养子女、购房贷款和赡养父母的抵扣规定,其实际缴纳的总税率仅为10%~15%。而按照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实际缴纳的总税率至少达35%,根本不利于设计企业高端人才的引进,也降低了该类人才留在国内发展的稳定性。

同时,受上海户籍制度的限制,许多优秀的外地人才被拒之门外。虽然有居住证制度,但与户籍享有的权利和保障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居住证远没上海户籍那样让人产生安全感与归属感。许多优秀的外地人才只能到上海周边地区——户籍政策门槛相对较低的苏、杭州等地,寻找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此外,上海作为全国最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最新一期“全球生活成本指数”排行榜,上海已与纽约基本看齐,大陆第一,全球第三十,远高于内地城市的生活成本,不仅令未来者望而却步,也令已居者萌生去意。

上海日趋紧张的用人环境和设计企业成倍增长的人才需求形成巨大的供需矛盾,招聘人才难,人才流失严重已成为制约设计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

三、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策略

集成电路设计业是集成电路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富发展潜力的行业,是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设计业发展滞缓,不仅牵制集成电路市场的扩展,也严重影响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与稳定。因此,采取一些有突破性的措施来迅速改善集成电路设计业的现状,对推动集成电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构建以设计企业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新模式

首先,将设计企业视同于将产品制造外包的集成电路生产型企业,使其可以享受产品出口退税,鼓励设计企业将流片加工和销售重返境内。目前,集成电路生产制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英特尔、德州仪器公司等企业采用的IDM(集成器件制造商)方式;另一种是以垂直分工为主要特征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方式,主要由集成电路设计公司(Fabless)、芯片代工企业(Foundry)、封装测试企业(Assembly&Testing)分别完成。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等均是通过后一种方式参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分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也是借助于这种方式得以迅速崛起。因此,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认识不应仅停留在设计服务层面上。实际上,Fabless才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商业模式。Fabless的准确含义是没有芯片厂的半导体公司。如果在政策层面能够将设计企业定位于生产型企业,设计企业享受免抵退政策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参照台湾新竹的成功经验,将集成电路产业进行全程保税,即保关税和增值税。对经认定的集成电路企业,无论是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封装、测试企业还是集成电路设备和原材料生产企业,在其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经营活动中,给予保税政策。当这些企业的产品实现国内销售,就按国内销售征税;若产品出口,则免于征税。如果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能够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设计企业设计的芯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征收增值税,那么它对带动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等各个环节的跨越式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使整个产业链上缴给国家的税收呈几何级、跳越式增长。

(二)搭建投融资专业化金融服务平台,助力设计企业发展腾飞

首先,根据张江设计企业特性和发展阶段,开发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产品,以适应不同特点和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对于处在研发阶段的初创型企业,引入张江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和融资担保等;对于产品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则从“投贷联动”入手,引入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同时,加大推进张江已经实施的“银政合作”项目,按照“风险共担、限额补贴、征信先行、专业运作、监管创新”的原则,以企业融资信用信息征集为基础,不断引入多家商业银行共同参与,支持银行扩大放贷规模,对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有突出贡献的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和奖励。一方面,银行通过提高抵押融资比例、丰富质押融资手段、加快审批速度、优化信贷结构,为企业提供银行融资;另一方面,政府通过风险共担、梯度奖励等激励措施,增强银行放贷信心。有了政府的担保抵冲坏账额度,银行的放贷规模成倍放大,一些原本不符合银行放贷条件的企业可以因此得益,从而解决设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其次,帮助设计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促使企业创新与资本运作有机结合。对有改制上市意愿的企业,邀请券商等专业中介机构进行不同资本市场的专题培训或上门个别辅导,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股权激励、商业模式设计等多角度全面分析企业发展之路,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提高上市融资实务操作技能,使之充分了解企业自身发展现状,选择最佳上市板块。尤其是要帮助设计企业充分认识到“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可成为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加速器。同时,鼓励设计企业进入OTC中心挂牌交易,对交易各方给予引导和支持,为科技型企业早期融资创造条件。

(三)推动创新人才政策,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首先,以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推进和落实“张江创新十条”政策。设立以国资为导向的“代持股专项资金”,实施股权激励。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股权认购、代持及股权取得阶段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代垫等资金支持。推行“张江聚才计划”,加速高端人才集聚。建立以市场化的角度、企业家的眼光为导向的全新人才评价方法,以实践和贡献为出发点来衡量人才。设立“张江创新人才奖励资金”,通过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激励方式的创新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关键、骨干人才。还可借鉴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对贡献大和特别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施个人所得税补贴、个人购房贷款贴息及年度嘉奖等激励政策,来加大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法码。

其次,不断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全方位降低人才的创业和居住成本。针对上海高房价对企业引进、留住人才带来的压力,加速开发建设价格优惠、配套设置齐全的人才公寓,建造限价商品房,定向配售给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专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自住。同时,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园区基础教育水平,对设计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其子女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安排上予以优先照顾,并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和外籍高端技术人员,申请长期居留许可提供便利。

四、结束语

当今世界正处于电子信息时代,集成电路产业对于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促进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提(下转79页)(上接28页)升各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未来的张江,如何把握相关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实现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龙头,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如何把握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机遇,集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跻身世界一流集成电路产业竞争行列,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经信委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2012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 2011年度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发展报告[Z].

[3] 朱贻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述文集[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6.

第5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学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处于各专业教学的中间环节,是学生对电子线路认识和理解的基本素质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性课程。深入探讨其教学方法并有效实施,对学生掌握一定的线路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应更新观念,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努力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完成好在校学习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一、全面把握课程内客,并精选重点

要明确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分立元件构成的电子线路和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子线路上,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集成电路是在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从事电子技术工作必须熟悉分立元件电子线路,所以选择授课内容时,应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单元电子线路为基础,以“分立元件电路为集成电路服务”的原则来突出集成电路,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集成电路打好扎实的基础。如在讲解反馈放大电路时,由结合分立元件电路转为结合集成运算放大器讲解,引入集成比较器、集成功率放大器、集成三端式稳压器等内容。结合典型电路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下力气讲清楚,应贯彻“管为路用”原则,淡化半导体器件内部物理过程和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重点讲清楚器件的外特性应用。

二、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以单纯灌输书本知识为主,学生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其弊端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方法妨碍学生主动地学习,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对高职的学生更是不利于实用性、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例如,以“判断某一放大电路工作是否正常”为例,现行大部分教科书均采用测定集成电路各引脚的静态工作电压与书上所标值是否一致的判定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较死板而又费时的方法,只适合于没有仪器设备的场合。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也往往沿循传统教学方法,单纯讲授书本知识,满堂灌下来,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做起来也省事,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更谈不上能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往往只适合于搞搞维修之类工作,却难以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同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书本现成知识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依据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探索能力等。

三、适当进行读图训练

读图即是阅读一些典型图例,弄清其信号通道、元件作用、电路功用及一些特殊环节的工作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抽象,且很多概念有独立性,重复记忆少,学生难学易忘,并且往往是学完以后还不知这些知识用在何处,怎么联系。而一张综合电路图通常包含好几个单元的概念,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读懂一张图可以帮助学生把各单元的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纵向、横向地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读图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读图训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为教学双方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会分析电子线路。要使学生尽快适应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键还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把不懂的内容记录下来。听课时,有重点地听课,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求学生会记笔记,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再后,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之掌握得更牢固。

五、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技工学校学生说,都具有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及放大电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使用、测试方法以及放大器工作原理等。我把一些实际单元电路小制作搬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单元电路融合起来,并且在实验报告编排上也下点功夫,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我安排一个功率放大器实验,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六、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存,调动积极性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多种方式提问。提问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有的问题要学生讨论回答,有的则作为引入新课的悬念,不作回答,并且根据回答情况适时掌握教学进度,调整教材内容的深度,补充必要的知识内容。当然,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在导入新课内容时,我一般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制造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2)激发求知欲,进行演示。演示教学是我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实验教具(或演示板)或做示范性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通过观摩获得感性知进而加深巩固理论知识理解的一种方法,并能使学生感到理论与生活更加贴近。(3)反复练习,进行章节测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重难点,反复去解同类练习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能技巧,找出教学薄弱环节。严格的练习和测验,还能使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4)利用类比法进行教学。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内容相近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利用类比法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讲授分压式偏量电路的计算时,我通过比较分压式偏量电路与基本放大电路交流通路,得到两者的电路形式和原理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对交流信号来说,两者几乎完全一致,从而直接得出分压式偏量电路的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的计算公式。(5)善于总结,巩固知识。每一章节讲完之后,对该章节的内容要善于做一个归纳总结。总结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对知识梳理和加工的过程。总结既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学了什么内容,应该掌握什么内容,与前面章节知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对于模拟电子技术,适当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各种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功能,各种复杂的电子电路,总是由多种简单的功能不同的电路组成的。通过总结,我们对各种电路的区别,能不断加深印象,从而对各种复杂的电子电路能顺利划分成块,正确分析其电路原理。另外,对于平时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黑板—粉笔—一张嘴”的授课方式下,多挖掘好的教学手段,如自做电子小制作加强学生的理论实践性,采用集语音、图形、文本等诸多媒体的优点于一身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平时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

总之,要使学生能顺利学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其实是教与学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既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又要求我们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这样才能适应国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新形势,培养适应社会的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爽爽.浅谈模拟电路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法[J].民营科技,2011(05).

[2]朱敏.浅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09(33).

[3]高见.高职模拟电路课程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

[4]邢春香,翟红艺,孙晓冰.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24).

[5]张慧.浅议《电子线路》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3).

[6]周跃佳,潘启明.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线路系列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7]刘小燕.关于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风,2009(12).

[8]郭荣幸.归纳比较法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8(04).

[9]胡昌奎,杨应平,黎敏,刘辛,易迎彦.光电信息类专业光纤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02).

[10]曾晓华.故障字典法在模拟直流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09(19).

[11]徐敏道.浅谈模似电子技术中的放大电路教学[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05).

[12]李月乔,宗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5).

[13]李小辉.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08(14).

[14]靳孝峰,梁超.《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第6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32-1

《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现行《电子线路》教材内容落后,以分离元件电路分析为主、集成电路介绍为辅的课程体系,远不能适应目前电子设备中集成电路大量推广应用的客观现实。(2)职业学校《电子线路》教材理论水准定位偏高,很多教材可以说是大学教材的缩影,脱离了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给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的职校生带来了学习困难。(3)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系统性、轻专业需要和知识应用,这一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要从教学思想、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课程改革,以建设《电子线路》的新课程体系更好地服务于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电子线路》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适当降低教材的理论深度。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应用型、工艺型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基础知识要少而精。但目前职业学校采用全国统编的《电子线路》教材,其内容和结构没有摆脱大学教材的框架,是大学教材的浓缩,内容偏深,理论水准偏高,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加之学生第一次碰到工程估算的概念很不适应。因此,教师必须降低教材理论深度,突出物理概念,在讲清物理意义后对复杂公式可不做推导,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分析方法要有取舍,像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分析、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分析等许多内容都可舍去不讲。

紧跟电子技术发展,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从教学法的观点来看,课程体系恰当与否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要符合学习者的认识规律,而且应当注意经典理论与先进科技的适当结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模拟集成电路块的种类愈来愈多,功能愈来愈强,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已大量采用集成电路,这就给电子技术的培训方法及要求带来了新课题。过去技术人员根据输入、输出条件逐级分配指标、逐级设计的传统方法,已代之以正确选择和使用集成电路块及其附加电路、接口电路等。因此,《电子线路》课程应建立以集成电路为主干的新课程体系,诸多内容如多级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放大器微变等效电路等都可压缩;而像负反馈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内容可用集成电路进行讨论。

根据专业教学需要、专业工作需要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是先有教材,任课教师根据教材编写授课计划,然后讲授学科内容。编写出版教材,一方面要兼顾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又必须考虑发行后教材使用的广泛性。这样一来,教材的针对性自然不强。另一方面,各专业对《电子线路》课程内容及深浅程度要求不尽相同,使授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专业需要。所以,在《电子线路》教学中,我们应瞄准岗位目标,实施能力教学,以学生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直接从事岗位的需求为准讲授课程内容。(1)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针对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以此确定《电子线路》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所需掌握的内容以及每一章、每一节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按专业(岗位)编写教材。(2)在给各专业班级配备任课教师时,一定要考虑教师所学和所从事过的专业。(3)争取三四年内让每位任课教师到生产现场参加一定的专项生产实践,熟悉专业设备及其发展方向。(4)《电子线路》课程各任课教师要经常和专业课教师座谈,及时掌握专业课教学对《电子线路》课程的要求,并结合专业课的实例充实丰富讲课内容。

要保证《电子线路》课程改革顺利实现,仅有正确的改革思路还不够,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做保证。主要有:(1)课时分配。目前,高职院校《电子线路》的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基本为6∶1,实验课时相对较少。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新体系中,我们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精讲理论,拿出更多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2)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现任《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高职院校的,他们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这些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受过去“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各学校教育经费不够,许多学校的电子实验设备是分批逐步配置的,普遍存在“杂”(同一设备不同牌子)、“少”(实验设备组数少、不够用)、“差”(设备性能差),需要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和增加设备。(4)课程改革与专业改革的相容性。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单靠《电子线路》一门课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把《电子线路》课程改革与专业结构及专业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电子线路;教学改革

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应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能力的要求。《电子线路》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基础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使《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加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针对性,是该课程教学改革所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现行《电子线路》教材内容落后,以分离元件电路分析为主、集成电路介绍为辅的课程体系,远不能适应目前电子设备中集成电路大量推广应用的客观现实。(2)职业学校《电子线路》教材理论水准定位偏高,很多教材可以说是大学教材的缩影,脱离了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给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的职校生带来了学习困难。(3)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系统性、轻专业需要和知识应用,这一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要从教学思想、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课程改革,以建设《电子线路》的新课程体系,更好地服务于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电子线路》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适当降低教材的理论深度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应用型、工艺型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基础知识要少而精。但目前职业学校采用全国统编的《电子线路》教材,其内容和结构没有摆脱大学教材的框架,是大学教材的浓缩,内容偏深,理论水准偏高,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加之学生第一次碰到工程估算的概念很不适应。因此,必须降低教材理论深度,突出物理概念,在讲清物理意义后对复杂公式可不做推导。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分析方法要有取舍,像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分析、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分析等许多内容都可舍去不讲。

紧跟电子技术发展,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从教学法的观点来看,课程体系恰当与否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要符合学习者的认识规律,而且应当注意经典理论与先进科技的适当结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模拟集成电路块的种类愈来愈多,功能愈来愈强,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已大量采用集成电路,这就给电子技术的培训方法及要求带来了新课题。过去技术人员根据输入、输出条件逐级分配指标、逐级设计的传统方法,已代之以正确选择和使用集成电路块及其附加电路、接口电路等。因此,《电子线路》课程应建立以集成电路为主干的新课程体系。诸多内容如多级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放大器微变等效电路等都可压缩;而像负反馈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内容可用集成电路进行讨论。

根据专业教学需要、专业工作需要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是先有教材,任课教师根据教材编写授课计划,然后讲授学科内容。编写出版教材,一方面要兼顾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又必须考虑发行后教材使用的广泛性。这样一来,教材的针对性自然不强。另一方面,各专业对《电子线路》课程内容及深浅程度要求不尽相同,使授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专业需要。所以,在《电子线路》教学中,我们应瞄准岗位目标,实施能力教学,以学生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直接从事岗位的需求为准讲授课程内容。(1)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针对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以此确定《电子线路》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所需掌握的内容以及每一章、每一节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按专业(岗位)编写教材。(2)在给各专业班级配备任课教师时,一定要考虑教师所学和所从事过的专业。(3)争取三四年内让每位任课教师到生产现场参加一定的专项生产实践,熟悉专业设备及其发展方向。(4)《电子线路》课程各任课教师要经常和专业课教师座谈,及时掌握专业课教学对《电子线路》课程的要求,并结合专业课的实例充实丰富讲课内容。

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实行三层次实践教学

《电子线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突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长期以来,电子线路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分离元件的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多,实验课时少,占课程成绩比例小,多数学生是一看(指导书)、二抄(实验数据)、三完成(实验),处于被动地位。这几年各学校都进行了实验改革,实行实验单独设课,适度增加了实验课时,增加集成电路实验次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质量,加强了能力培养。但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是要从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其立足点在“学”不在“教”。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学习,让他们在实验中提高兴趣。

三层次实践教学就是把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练习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是对学生实验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等“三基”进行初步训练,可安排在仪表联系和基本放大器等几个实验中。这时,实验讲义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等方面可以编写得详细一些。提高性实验安排在基本实验之后,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实验的“三基”。这时,实验讲义可写得简明扼要。有些内容,如焊接实验电路、拟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等,可选择安排在不同的实验中让学生完成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对于个别提高性实验,可以只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选配仪表、自己焊接、自己调试。综合练习时教师只给出一些课题和技术指标,其他如查找资料、拟定方案、调试仪表、组合电路、排除电路故障、写出实验报告等由学生独立完成。各层次的实验内容、要求及指导方法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开设探究性电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探究性电子线路实验,就是在现有电子线路实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问题所在,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实验涉及的情境(问题、现象)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实验背景还要尽可能联系电路实际和生产实践。其教学结构如下图所示。

设置问题就是设置探究性实验的课题。如课题A:LC振荡器没有输出信号,原因何在?课题B:在基本放大实验中:(1)测得集电极电位等于电源电压,原因何在?(2)在输入信号不变时,要提高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如何实现?探究性实验课题一定要融电子理论与电路实际于一体,突出“探索性”,其结论最好具有多样性。如课题A就融静态与动态、理论与实际于一体,其结论既有静态方面的原因(如静态工作点偏低等),也有动态方面的原因(如电路中的反馈是负反馈,反馈信号太弱等),还有电路方面的原因(如电路中有虚焊、三极管损坏、线圈短路等)。课题B也是如此。

探究问题就是思考问题的症结何在。这个过程可让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在课外进行。通常是甲同学提出自己的见解,乙同学提出不同看法,他们通过互相质疑和讨论,在“究竟是什么”、“究竟为什么”的思考中,诱发探索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最后找出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善于点拨、诱导,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启发、激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解决问题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对他们所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或修正。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实验室要根据课题需要准备好各种元器件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结论与实验结果不符,可以马上改变思路而再设想、再实验。这实际上就是“设想——实践——再设想——再实践”的过程,是不断思考、拓宽思路、探索创新的过程。

《电子线路》课程改革所需的技术和设备条件

要保证《电子线路》课程改革顺利实现,仅有正确的改革思路还不够,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做保证。主要有:(1)课时分配。目前,高职院校《电子线路》的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基本为6∶1,实验课时相对较少。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新体系中,我们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精讲理论,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2)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现任《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高职院校的,他们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这些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受过去“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各学校教育经费不够,许多学校的电子实验设备是分批逐步配置的,普遍存在“杂”(同一设备不同牌子)、“少”(实验设备组数少、不够用)、“差”(设备性能差),需要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和增加设备。(4)课程改革与专业改革的相容性。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单靠《电子线路》一门课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把《电子线路》课程改革与专业结构及专业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子 开发板制作 教学改革 实训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N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43-02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技能实践教学两部分,是电类及相关专业必修课。数电课程中理论及实践与模电比较有较大差别,很多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上有困难,教学效率不高。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设计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率,采用仿真软件与自制开发板相结合设计实践项目。实践证明,使用自制开发板及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教学使理论知识更为感性,提高课堂效率,加强了理论的理解,巩固了技能。

1 课程特点与作用

对概念的理解和集成器件的应用是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的两个侧重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主独立创新设计电路,结合硬件更新,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奠定单片机及专业技能基础。当前数电教学存在教育思路与硬件技术发展速度不一致的现象,导致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足,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2 内容结构调整及措施

2.1 课程内容结构调整

改变以往常规设计思路,采用模块法整合课程知识结构,合理设计每个模块综合实践项目。整合后课程模块体系如下。

首先,为基本理论模块体系,其内容为:逻辑基础、三大逻辑门、组合、时序电路等方面。该体系主要是加强电路分析以及逻辑思维方面能力训练。

其次,应用性模块体系,其内容为:常规集成器件应用、数字综合电路的设计与调试等。该体系主要是加强运用数字电路知识按要求设计电路方面能力训练。

再次,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体系,其内容为:VHDL语言、DSP和FPGA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仿真软件的应用,该体系主要培养电路设计理念,为掌握运用不断出现的硬件新技术、新产品奠定基础。

2.2 授课课时及方式调整

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在修订上应该体现出现代数字电路的先进性,与此同时教学模式必须同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的优化课程的内容。在课时安排方面应合理分配三模块体系课时比例,前一个体系为后一体系基础,环环相扣。其次数字语言、DSP、FPGA技术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可以介绍其简单使用方法,但为更好运用应另设为一门新课,其次要合理设计每个体系综合模块项目,使之内容上涵盖体系内相关知识,效果上可以用仿真软件实现其结果,实操上可以用自制开发板调试。真正做到软、硬同时进行真正做到知其然还自其所以然。

3 新授课方法及教学模式

3.1 课堂中自制开发板应用

当前各学校实验室使用数字电路实验设备为箱体式,不光体积大占用空间,更为遗憾的是可操作性小、设计性项目少,未为该课程学习带来实际效果,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往往是一知半解。为此,结合课程教学特点以及实验的便利,作者开发了“数字电子设计开发板”(见图1),该板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便携实用,巧妙的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融合一体,既简便实用,为后续单片机的学习奠定基础,开发板采用电池或者交流电供电,需提供的信号、频率测试等电路来源于模电中的基础实验。同时该板中配有简单的51系列单片机基本模块,可进行相关仿真使用。在教学中,一些基本电路,可直接在教室边教学边实践,合理的应用好该开发板,就能真正的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2 综合设计项目在课堂多媒体教学中仿真

基于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迅猛、大规模集成电路不断涌现。为更好的运用各类硬件,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使用仿真软件模拟运行结果,不断在电脑中修改其外界属性,观其结果变化。从而更深刻的掌握器件使用。

图2为在PROTUES仿真软件下,通过改变R2参数,从而改变555输出频率,观其CD4017输出的带来的变化。两者结合起来很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掌握555及4017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3.3 数电课程中引入单片机入门学习

数字电路是为后续综合电路设计奠定基础,而目在综合应用电路大都采用单片机来实现,基于此单片机重要性可想而知。单片机可以实现大都数字电路同样的结果,而电路结构却极为简单。因此,在数电的教学与实践中逐步引入单片机基本概念,同一个效果采用不同的电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图3为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流水灯效果。该电路与采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7构造流水效果一致,甚至可以设计更复杂效果,但电路却比后者简单。

4 结语

作者开发设计的“数字电路开发板”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几期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数字电路教学改革做出以下几个方面成就:(1)为“教学一体化课堂”摸索了一条有效途径,令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内容丰富;(2)缓解了实验室紧张的局面,节约成本同时增加了学生动手综合设计机会,提高了实训效果;(3)为课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丰富了学生课外课程设计生活,提高了学习效率;(4)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前后建立有机联系,激发了学习单片机技术的热情。该课程的改革有利于综合技能的提高,同时“数字电路开发板”具有较好的价值和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钱燕,胡容华,刘国平.机电控制器类课程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53-56.

[2] 孙宝文.高职汽车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30-31.

[3] 冯建东,孙清,敖永华.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7):76-78.

[4] 张娟,周荔.开展个性化实验教学的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3(109):45-46.

[5] 陶为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3(29):51-52.

[6] 王彩君,杨睿,葛茂茂.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云南大学,2006,10(5):14-17.

第9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电子实训 技能 兴趣 教学

为适应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由模拟电路基础和数字电路基础两部分组成,是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各种单元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及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使用相关电子仪器设备的能力和电子组装工艺的水平,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的学生。

根据职业学校对电子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实际能力培养的原则。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对偏深的理论内容和陈旧知识进行删减,对于各种单元电路,只要求掌握其工作过程及功能作用而对于繁琐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则删去不讲,把重点放在如何“运用”这些电路上,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强学生自身竞争力,这样实训内容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电子技能实训是通过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方式,力求全面涵盖主要技术的技能实训。由于该学科学生入校时间短,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还不深入,而且每个班级的学生素质、学习动机、动手能力及意志品质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这样实训内容的设计应该既适应现在的学生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长远需要。

一、实训内容既要直观易行,又要引人入胜

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欠缺,无法全面掌握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不能详细地分析各种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成了实验的旁观者,而所做实验也是“照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实验内容,有的甚至实验后还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结果使学生失去了实验兴趣,对理论知识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更是望面却步。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设计的实训内容必须考虑到实验现象的直观性:实验过程和结果尽可能通过声、光、电等体现。因为实验过程、结果可以帮助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加深印象。现在职校学生整体素质差,实训中很多学生只动手不动脑,盲目地照教师讲的步骤机械地操作,能完成任务就了事。在实训中若电路安装经常存在问题,自己无法解决,这无疑对这部分学生的信心又是一个打击,因此实训电路的设计必须考虑让实验易于成功:整体电路分解成几个小单元电路,分步完成,这样确保大多数同学都能实验成功,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因此,作为教师要适应现代职校的学生需要,就必须使实训内容设计得符合学生的水平,既要直观易行,又要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做双稳态电路构成声控电子开关实验中,先让学生正确测量元件,分清三极管引脚,再安装双稳态基本电路,能触发翻转后,让学生测量两只三极管管脚电压,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然后安装引导门电路,和学生一起探讨电路工作原理,电路的触发方式,最后安装声控电路。实验中,学生每一步的成功对他们都是一次激励,这样就会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促使他们认真完成实验,积极动脑筋思考电路,理解掌握电路原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实训内容既要有实用性,又要紧跟时代

实训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为主导,精讲多练,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到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尽可能使组装的电路在现实生活中有所应用,增进理论与实际联系,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很大帮助。如可以通过低频功率放大器制作实训,让学生了解掌握简易有源音箱制作。首先让学生准备废旧音箱,由于考虑是为自己做音箱,在做低频功率放大器实训中,学生会更认真、细致地投入,积极性、热情更高。通过音箱制作,学生不仅学习了功率放大器原理和安装调试相关知识,而且掌握了电源电路和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对整体电路的装配,外接输入插口,音量调节等电器的安装,电器与电器之间接口匹配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制作,对于学生电子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兴趣培养将有很大促进作用。

当今电子技术发展得非常迅猛,实训内容的设计也要跟上时展,适应当今电子技术应用的特点,实训内容的设计也要转化:从分立元件电路为主转到集成电路为主。目前电子新产品的结构大都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分立元件数量大大降低,只有加强集成电路方面的知识和实训才能适应技术发展,如可用L78XX,L79XX,LM317,LM337,TL431等集成稳压电路取代分立元件组成的串联稳压电路实训;把以模拟电路实训为主转移到模拟线路和数字电路相互兼顾、比例协调上来。近年来数字微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电子技术愈来愈多地取代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在整个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得重要;由学生实际操作转到实际操作与观看电子仿真软件实验、电子实验录像相结合。随着新的电子器件不断涌现,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很多实验在实训室学生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实际操作实验中,使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电子实训录像等,不仅可以调节学生实训的情趣,而且学生可以更直观细致地了解实验过程,对学生有示范帮教作用,实训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训内容既要循序渐近,又要有针对性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想收到很好的实训效果,在具体实训内容的编排上,就要做好知识连接点的安排,实训内容要循序渐近,一定要向学生阐述清楚,否则前后知识脱节就很难取得较好的实训效果,而且对于不同实训对象,实训内容要有针对性,由于各年级,各专业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职业高中一年级学生刚接触电子课程,对理论知识和实训缺乏了解,实训主要针对工具使用,基本元器件的认识和检测,单元电路焊接和参数的测量,良好实训习惯的养成和对电子专业兴趣的培养,二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训主要针对学生对集成电路、数字电路等综合电路安装与调试和电路板制作技能的掌握,对电路原理和测量数据参数分析水平的提高。三年级学生实训主要针对产品整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的掌握,通过使用仪表仪器对关键点的电量和波形测量,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要逐步在专业课中加强技能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新的实训理念。一次成功的实训,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应该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感受,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外,还应向学生传授继续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应变能力等关键能力。电子技术实训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技能实训课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基本面的实训教学。

1.狠抓基本功练习

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学会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练好元器件在线路板上的焊接基本功,认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并能用万用表测量其参数。

2.要因材施教

在电子技术实训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及动手能力,把学生分开施教,在训练中允许他们以各自适宜的速度与进程推进他们的学习,并激励学生由低层向更高一层迈进。在实训时教师要巡回指导,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到每一个学生的训练位置去检查和指导,及时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对个别知识技能掌握不好,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给他们操作要领、窍门和学习方法,出现问题首先学会分析、判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指导学生一起处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尽快得到提高,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掌握得好,效率高又有余力的学生,可增加实训内容,扩充其技能和知识面。

3.要逐步深入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始时要将电路原理图中的元件与其对应的实物进行对照说明,逐步引导学生在万能板上设计电路装配图,对于实训中发生的故障,以引导的方式指导学生分析故障可能的部位,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找出产生的原因,直到排除故障。同时要表扬优秀的,激发后进的,造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改进实训课成绩的评定方法

实训课程的考核应侧重技能方面的考核,改变过去理论考试和实验报告成绩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操作情况、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正确性、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避免出现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实验过程,不动脑筋,抄袭别人的实验数据现象。实训成绩包括实训过程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定。自评包括实训态度、工作速度、文明实训、安全实训、遵守纪律五个方面。教师评定为工作质量、专业知识、实训过程三个部分。实训过程的考核就是在每个单元实训过程中,对各个项目的实训结果给予记录和评分。每个实训项目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评,教师要按照学生完成实训的熟练程度、质量以及培训记录的优劣进行教师评分。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每次的实训项目认真对待,这对主动性差的学生来说,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熟练操作能力的考核是能否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操作考核内容,由实训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准确和熟练程度评定成绩。实训课的期末成绩由教师根据各部分成绩给出综合成绩。

总之,一堂好的电子实训课,不仅要有好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面向不同对象、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因材施教,在实训内容和实训手段以及考核方式上要不断创新,真正将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荣亮.物理实验设计与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振源.关于《电子线路》教材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3]刘高山.专业课程项目化项目内容的设置探索.职教论谈,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