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农业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农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机手,其目的是提高农机操作人员运用农业机械的综合技能,提高其技术素质,使他们正确、熟练地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发挥农业机械在抢农时、抗灾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促进增产增效。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把农业科学技术融于其中,使农机更好地服从于先进的农业科技要求,达到丰产丰收。这是对农民技术培训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关键词:农机;农艺;相结合;农机培训
1农机与农技的相互关系
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农业生产的两大任务,也是农业生产的本质所在。只有通过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地培肥这三个重要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才能正常地、稳定地、持续地进行下去。而这三个生产过程中的植物生产与土地培肥与农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土地培肥而言,只有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才能达到目的。现代农业的土壤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农业机械的合理耕作,给土壤本身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才能发挥土壤这个基本农业生产资料最大的经济效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深耕,深松不仅能增加土壤耕作层的通透性,同时又能增强土壤耕作层与土壤深层的物质交换,增加土壤活力达到抗旱抗涝。而这一农艺措施必须通过农业机械来完成;又如,农业专家力举推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秸秆还田技术,就得靠先进得农业机械来实现。而操纵先进机械得又是人。因此,在对农民进行农机培训时,必须把相应的农技要求、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的作用、目的以及对植物生产的影响交代给他们,把这些农业知识结合到“标准化作业”、“机组运用”,机器保养等培训内容中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得重要地位,明确农业机械各种作用、最终要体现在促进农产品的生产成果的增长上。这样有利于发挥机手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使用农业机械只是为了提高生产率的片面认识,使他们更自觉地运用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从现代农业的角度来看,没有农业技术要求,农机培训就没有真正的目的,没有农机培训做保证,农业技术就无法实现。如果说,土地是农业的身躯,水是农业的血液,肥是农业的粮食,种是农业的灵魂,那么,机械化就可以说是农业强健的四肢。所以说,农机与农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农机培训与推广必须适应于农技推广。
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是直接作用于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直接措施,是连续不断地进行,而且新旧科技交替的周期越来越短。而农机培训与推广却是在农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之后,按照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间接地作用于作物生产。农技是从作物内部挖掘增产的潜在因素,农机则是从作物外部施加某种技术措施促进作物增产。因此,农机培训与推广要与农技推广相适应,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较短的时期内发挥最大的技术效应。
过去,我县农机推广工作举步艰难。一方面是资金有困难,但更重要的是农民对新机具不予接受,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新机具的推广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这些年,我们在对机手的培训中,把农业新技术与新机具的推广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农机推广课上,介绍带深施肥部件的精量播种机时,把相应的农业增产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使他们认识到这些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减少农业投入,还能增产,由此,我县的农机推广工作摆脱了被动局面。这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农机推广必须与农技推广相适应,同时两者又不可分离,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3农机与农技培训同时进行,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县级农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机操作人员,他们在生产中,不但要运用农业机械从事生产活动,同时,还要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二者不可缺一。只有正确、合理地把农机与农技同集约化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农机与农技发挥各自的最大效应,才能把握住农业生产飞速发展的进程。为适应现代农业的这一特点,我们对驾驶员复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一是把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同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结合教学,使学员认识农机作业高标准是实现农技标准的根本保证,从而提高学员对农机作业必须服从于农技要求的认识和自觉性,增强他们对机具状态要求标准化和更新机具的积极性;二是讲土壤耕作制度,并把蓄水提墒这一抗旱保苗的农业技术结合其中,使学员认识针对我们现有的水利设施和资金状况治理我们地区春旱秋涝的根本途径使靠我们的机械化为土壤建立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蓄住天上水,用好地下水,实现春旱秋防,秋雨春用,达到农业生产稳产丰产;三使聘请懂农技的农业专家为学员讲农机与农艺课,使学员真正懂得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些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依靠农业机械来完成。同时还让学员掌握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受到了学员的欢迎。过去复训班课程内容不好选定,主要是参训者有新驾驶员,还有不分老驾驶员,所以上课时,难免出现重复听课者,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睡觉现象,课程内容调整后,学员学习兴趣很浓,尤其在听“农机与农艺”课时,不但认真听、认真记,下课后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原因是,过去我们忽视了我们的培训对象不仅是一个机械操作者,同时还是一个农业经营者这一点,而往往农业部门的培训又不包括农机驾驶人员。因此,通过实践,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从发挥农业机械最大效能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角度,都必须使农机培训与农技培训同时进行,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机推广与农技推广的普及率和转化率,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以适应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农机培训与农技有机结合,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1.1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基层村级干部将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开展农业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而做为培训主体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员从业水平并不高,对农业技术培训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接纳吸收农业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识,部分农民缺乏培训兴趣,决定了培训组织难度增大,成效不明显。
1.2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分散,培训经费不足目前农业、劳动、妇联、成教等部门都开展培训,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个别参与培训的机构敷衍了事,培训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了培训效果。农业培训经费财政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影响了镇村一级的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方式变化不大目前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主要来源是高校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当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内容与实际联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信息技术运用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培训的要求。
1.4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多样,效果不明显近年来,上级农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培训工程,从我镇的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这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抱有应付的心态,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增强为农培训观念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农业培训工作,消除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访就够了的消极认识,树立科技培训不仅是让农民掌握技术和创业本领,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观念。
2.2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农业、成教、劳动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综合优势。加强同涉农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吸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联合办训,最近两年我们同成教联合市讲师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了广大农民知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培训的经费投入。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师资除聘请院校专家、教授外,应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者,还要是实践生产中的操作员,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农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学习掌握新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4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展开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社、农民创业等培训,要以农民看得到、学得会,实效强的内容为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收入,因此要注重针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在全面推进重点治理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办这次全县乡镇主要领导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班,主要目的是贯彻市委肖书记来调研讲话精神,针对当前重点治理的严峻形势,解决日光温室建设中干不干、为谁干、怎么干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群众主体、典型示范、稳步推进、加快建设、突出效益的原则,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确保今年温棚、暖棚建设任务不折不扣完成。
实施重点治理以来,乡镇领导干部作为设施农业建设的主要组织实施者、技术指导者和宣传发动者,在重点治理中承担着比一般领导干部更多的责任,吃的苦多,流的汗多,大家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作风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县委县政府也是充分肯定的。目前,我县日光温室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进入科学推进的关键转折期,日光温室种植技术逐步规范,效益逐步提升,群众参与建棚的积极性有一定程度地提高,但这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重点治理的任务、群众节水增收的愿望相比差距还很大。非常有必要举办这样一个培训班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素质,掌握技能、增强本领,科学稳妥地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一、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充分认识举办培训班的重要意义
1、举办培训班是适应当前重点治理形势的需要。当前已进入6月份,全年工作时间近半,但目前日光温室建设形势严峻,开工建设的温棚暖棚面积仅占任务的34%,与其他县区相比,较凉州区开工面积占任务41.5%,古浪占57%,天祝占61%,天祝哈溪镇一个村就建了400多座日光温室,而我县日光温室开工面积只有500多亩,不足任务的10%。在三县一区我们的整体进度位居全市末位,在空棚消除上力度不大,还有915座空棚问题没能实实在在的解决,个别乡镇今年温室建设至今还是空白。市上把我县作为重点治理的重点区域,在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而我们当前的工作进展却与总理的关怀与省市期望与要求有很大差距,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通过这次技术培训班,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技术要求,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再掀日光温室建设新。
2、举办培训班是贯彻市县现场会议精神的需要。5月24日召开了全市日光温室建设现场会,6月2日召开了全县日光温室建设现场会,当天市委肖书记调研我县日光温室建设,明确要求要举办专门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日光温室建设、栽培技术培训班。两次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日光温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下一步重点治理和日光温室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乡镇领导干部是实施规划、指导乡镇日光温室建设的主导力量,要认清形势、明确要求,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当前工作,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3、举办培训班是解决温室建设突出问题的需要。肖书记调研工作时指出了我县日光温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墙体建设中存在活土上墙、死土种植,直接影响效益发挥,用机械建设墙体铲削投入大,变相加重了建棚负担。二是机械打墙,群众不参与或不是真正参与,容易形成“两张皮”。三是认真探索高标准示范棚经营主体问题。四是要认真总结推广下雷村日光温室建设中群众发动、土地流转调整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五是加强技术指导,乡镇要积极引导群众种什么、怎么种,合理安排茬口,做好技术服务。六是合理布局作物品种。暖棚建设上,乡镇无权给群众划地,坚决不能在关井压田区建设;暖棚建设也要注重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当前工作,一要牢牢守住水权不放松,加快日光温室建设,确保完成任务。二要抓好缓冲间等附属设施建设。三是县上领导要立即深入下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要举办专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日光温室技术培训班。五要对干播湿出、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认真探讨研究,消除群众依赖心理。
分析当前我县设施农业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空棚消除进展缓慢,新建日光温室中还有部分没有落户,负面影响大。二是完任务思想严重,在建设中重拱棚、轻日光温室,存在以拱棚和定植葡萄来完成任务、凑足数量的现象。三是群众工作不深入细致,为了使温室能够落实到户,个别乡村乱出政策、乱开口子,个别村以承诺让农户多种地、多配水和分配低保为条件来达到落户的目的,这些做法与规划相背离,与政策不相符,既挫伤了群众建棚的积极性,又给以后工作留下了隐患,并增加了温室建设的新阻力。四是配套设施建设不健全,建成的大多数温室存在缓冲间、预热池、防寒沟、水电等设施不配套或不健全等问题,在应对低温冻害、提升温室效益方面显得不足。五是在暖棚建设中存在“五良”配套不到位,整社推进饲养方式、扩群、技术服务没能跟进等问题,只是改造了圈舍、投入了资金,没有从根本上转变饲养方式,畜禽改良、扩群没有跟进,养殖效益没有提升,群众怨言较多。六是技术质量不过关,个别乡镇存在龙骨架、立柱檩条等建设材料不达标,冷拔丝道数不够、后屋面麦草少覆土薄、草帘质量差,钢架、棚膜缺口大等问题。以上都是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产生的,有的是因为不懂技术要求而造成的。因此,非常有必要把大家集中起来,对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实用技术进行全面培训,查清找准问题根源,明确建设规程标准,确保在温室建设中能够建一座、成一座、见效一座、示范一座、带动一座、建设过程中不出问题。
4、举办培训班是科学实施重点治理规划的需要。重点治理规划要求,到2010年,我县发展日光温室面积为5.15万亩。要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就必须逐年推进、稳步建设、科学发展。要正确面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遇到问题不退缩,碰到难题不让步,积累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把目光放远一些,把思路拓宽一些,切实把发展日光温室作为长期发展、不断壮大、群众受益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现在的问题不着力解决,出现的困难不积极研究,重点治理的任务如何完成?现在的工作都是为实现规划最终目标打基础、搞建设,积累经验,探索方法,必须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促进规划科学、规范、有序实施,保证农民在关井压田后收入持续、快速、稳步增长。
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在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中积极作为
乡镇主要领导、科技副乡长、科技干部是乡镇设施农业建设最直接的组织实施者和技术指导者,在推动乡镇设施农业建设中作用十分关键。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掌握温棚、暖棚建设中各项技术要求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方法,努力成为温棚、暖棚建设的行家里手。
一要切实统一思想认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不是干与不干的问题,也不是如何干的问题,而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去干好的问题,必须扑下身子认认真真地抓、实实在在地干,必须干出成绩,做出示范,让老百姓见到效益,得到实惠。要淡化政治意识、任务意识,坚定建不成温室决不罢休、完不成任务决不退缩的信心和决心,认真对待每一项建设程序,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认真把好每一个关口,以食不安寝、睡不安席的责任感抓好日光温室建设。
二要坚决执行县委决策。日光温室产业作为群众节水增收的基本模式,效益已初步显现,其节水性、高效性逐步被群众所认识和接受,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推广发展。市县关于推进重点治理和日光温室建设的政策措施,都是为了促进群众实现节水增收,市县召开日光温室建设现场会,有助于我们解决困难、推进工作。这次培训班邀请了农技人员和专家讲解日光温室建设技术,对于把好建设质量关,促进效益发挥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用心实践,切实增强日光温室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来抓好日光温室建设,扎扎实实推进重点治理。
三要认真解决技术问题。日光温室建设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集约型农业,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从温室搭建到产品销售都离不开技术服务。我们目前出现的空棚和温室效益不佳,大多与建棚技术与管理技术缺乏和不到位有关,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乡镇领导干部日光温室技术水平,对加快温室建设和促进效益发挥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这次集中培训,乡镇主要领导要全面掌握温棚、暖棚建设有关技术技能,真正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知识型、技术型、专家型领导,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本乡镇日光温室建设,促进日光温室提质增效、快速发展。要把好建设关,温室建设用地除了考虑沿路、就水、扩面外,还应注意要选择水质、土质条件好、离村庄不能太远的区域,坚决杜绝在风沙口、关井压减区、地利条件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缺乏的地区建棚,在墙体建设中要避免活土上墙、死土种植,确保建设质量和群众积极参与。要严把温室建设材料关,各乡镇领导必须对钢架、立柱、檩条、草帘、冷拔丝、后屋面等技术标准与搭建规范熟练掌握,要统筹考虑好水、电、路、缓冲间、预热池、防寒沟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日光温室建设规范化、标准化。要把好生产种植关,按照技术要求做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土地培肥等工作,合理确定种植品种,掌握好茬口调配、施肥灌水、病害防治、通风防寒、温度湿度等技术要点,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日光温室建成后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以过硬的技术指导打消群众建棚顾虑,以良好的科技服务促进群众节水增收。
四要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群众是日光温室建设、经营、受益主体,群众不参与,什么事都干不成。按照市政协刘主席教给我们的方法,沉下身子、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通过算节水帐、投入产出帐、增收帐,提高群众对日光温室产业的认识。充分把握好效益这个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通过带领群众实地观摩、种养能手现身说法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用身边的典型来引导群众,用实实在在的种植效益来说服群众,用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导来服务群众,让老百姓看到县委、政府在重点治理中的坚决态度与实际行动,充分认识发展日光温室带来的实惠和美好前景,切实让老百姓清醒的认识到不进行重点治理、不发展日光温室产业节水增收所面临的后果与困难,进一步增强群众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五要认真科学规划布局。按照县上三大区域布局的要求,把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的薛百、三雷、大坝、苏武四乡镇作为优先发展区域,从明年起,推行户均一座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把地处主干公路沿线,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夹河、、大滩、双茨科、泉山、收成六乡镇作为重点推进区域,在现有基础上培育亮点,示范带动发展;把立地条件差异大、地力基础差、地理位置偏僻的昌宁、蔡旗、重兴三乡镇作为带动发展区域,选择适宜日光温室建设的村组和地块适度发展。各乡镇要抓住县上编制日光温室产业发展规划的机遇,按照今年分配的建设任务,科学规划布局本乡镇日光温室建设,根据日光温室建设的立地条件、水质条件、劳动力条件,按照多考虑客观因素,少考虑主观条件的原则,尽快确定今年温室建设规划布局,已预留地块的乡镇要尽快组织开工建设,没有预留地块或地块预留不够的乡镇,要在夏收后积极着手进行墙体建设。按照日光温室建设技术要求,7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墙体建设,9月中旬全部扣棚,国庆节前全部完成定植任务,春节前全部产生效益。当前各乡镇要快速行动起来,积极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提前谋划考虑,做好土地流转调整等相关工作,把日光温室建设的底子与今年的建设任务交给群众,打消群众侥幸心理。
1农业机械技术的现状
农业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农业机械技术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农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1.1重视程度不够。工业发展创造的及时经济利益吸引大批量人员参与到工业生产之中,农业机械技术缺乏培训资源,接受培训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低,没能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训就抱着应付的态度,走走形式。看似简单的机械操作,由于操作员的掉以轻心而造成操作失误,影响农作物的播种或收割;操作不当,损坏机械的现象时有发生。1.2缺乏创新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大部分还沿用传统的技术,培训中没能及时将更新过的新型农业机械技术加入进去,培训内容陈旧,没有吸引力,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培训方法也一成不变,受训人员会越来越少,严重阻碍培训计划的执行。1.3硬件配套支撑不足。农业机械技术大部分是实践操作的培训,目前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没有相应的农业机械供培训者使用,培训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表演,受训者没能真正掌握农业机械技术[1]。甚至有些地区,没有固定的培训地点,专业的培训员,培训机构都没有建立。
2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方案
创新是技术的灵魂,农业机械技术由于其固有的枯燥性,培训难度大。但农业机械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饮食水平的保障。所以农业机械技术培训陷入两难的困境之中,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方案能增加培训的趣味性,促进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2.1发展新生源,重点搞技术。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人民只注重它的经济效益,农作物贸易机构多如牛毛。而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技术却被忽视了,农业科学技术研发机构如凤毛麟角。鉴于这一现象,国家应倡导相关农业重点区域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带头组织创办农业技术研发机构,广泛吸纳农业机械技术人才,增强培训力度,为实现大面积农作物机械化操作奠定基础[2]。2.2政府需支持,引入新活力。农业机械设备的制造和使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鼓励农民购买使用机械来代替手工农业操作,适当的给予购买者免税和资金补贴,以此来减少机械制造企业的研发困难。同时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机械制造企业实施优惠政策,为农业机械制造的研发引进更多流动资金和资深企业。从而优化农业机械的功能,提高机械播种、收割和加工的质量。技术研究主要是要提高机械操作的质量,但目前有些企业只注重机械加工的生产效率,在许多方面机械加工的产品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机械制造需要政府的支持,为其引入新活力,来提高机械的性能,改善操作工艺流程。
3农业机械技术的培训措施
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主体是受训者,培训者起主导作用,培训也是一种针对性强,注重活学活用的开放式教学。培训措施是否得当是培训成败的关键因素,培训时一定要选用合理的培训措施。3.1端正态度,提高意识。培训时,一定要让受训者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服务意识,接受培训的人员素质不高,培训中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培训过程中时刻提醒受训者认真学习新技术,上岗后要能独立快速操作,服务于农民,让机械操作代替手工操作,从而减轻农民劳作压力。3.2以身作则,榜样培训。培训人员要以身作则,为受训者树立榜样。技术是时时更新的,培训者应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身在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的水平,与时俱进,时时刻刻提升自我价值。理论和实践操作同等重要,培训者能灵活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还要注意生态环保问题[3]。培训者只有从自身出发,才能让整个培训流程更加完美。3.3借用新技术,改进培训方式。现场培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培训或简单操作流程的培训,而是手脑并用的活学活用的演示与讲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的传播速率快,传播方式新颖,传播内容丰富多彩。所以,培训者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这些优点,加大力度推广农业机械技术,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接受培训,学习新技能。
4结束语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食品基本都是由农业生产提供的。研究农业机械技术归根结底是在造福人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所以建议人们从思想上重视农业机械技术,并驱动行为积极参与农业机械技术的研究,推广新技术。
作者:范志杰 单位:河北省定兴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王德勇,姜富年.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措施[J].乡村科技,2016(21):92-93.
论文摘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宝应农广校成为主要的农业科技培训阵地。“十二五”期间让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
一、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技术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管理
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中国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农户规模小而且分散,再加上几千年传统的生产方式,因而呈现出生产的分散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将农业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大大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
2.农业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随着农业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的快速交易通道,农民在网上洽谈,交易在网上实现,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在网上获得农业生产订单,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与不同产业结盟,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稳定市场占有量,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信息技术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2]。
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宝应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农广校是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
宝应县农广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2005年宝应县农广校实施了农业信息技能培训工程项目。累计培训学员3500人,培训对象从对农民的培训向农村干部、农村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延伸。宝应县农广校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通过问卷调查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涉及14个乡镇。从调查的学员分析看,90%以上的学员都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80%的学员,特别是村干部学员能用所学的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能发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一大批学员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典型户。学员祁国银入学前种粮为主,零星张了5亩田藕,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观念,藕难卖。通过两年培训学习后,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网络信息,发展了200亩藕田,而且带领全村发展荷藕产业,兴办了荷藕加工厂,系列藕制品出口国外。带动全村经济大幅上升。学员陆书咏,经营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有很多年,通过培训后种植面积达150亩。一家日本公司为辣蓼的生产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陆书咏在网上看到这信息,立即和对方取得联系,经过多方的交流,双方就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目前,日方对宝应进行现场调研后,决定与陆书咏就辣蓼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项目一期投资200万元,实施规模达300亩。像这样学以致用、致富的学员还很多。
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采用更多为广大农民乐意接受,为广大农村干部和科技人员所欢迎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增强培训手段。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和培训的现状
1.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行业都需要不断的创新,农业生产也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因此,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至关重要。当从目前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培训发展现状来看,其创新型并不高。例如,在进行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时,并未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创新性、针对性的方法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不利于农民对新机械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对此,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要因循守旧,要注重发散思维,创新方法。
2.缺乏对培训的重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更多人重视的是传统的种植经验,并且十分相信传统的种植经验是最合适的,对于外来的农业培训人员心存质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知识了解的也不是很多,这使人们对农业培训产生了抵触心理,所以很多人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很不重视,有的人就算参加了机械培训态度也不积极,不能够认真的学习培训内容,使培训的质量下降,不能真正的掌握技术的要领,准确的牢记技术知识,有的人是能够听懂一些农业机械技术知识但是不能够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这使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变得毫无意义。农业机械技术的学习不仅是对农业机械技术的简单模仿,更重要的是理解机械技术的基本原理。如果不认真听讲或者理解有偏差会导致日后的维修农业机械过程中操作失误,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3.培训内容需要更新
农业机械技术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时,应紧跟农业机械市场的变化与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保证内容的适用性、科学性与准确性,让接受培训的人能够学到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并且将这些知识结合实际运用。但是,从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工作整体角度出发,发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远低于农业机械设备创新速度,加之部分培训人员对新农机技术理解的不充足,导致内容讲解不透彻、不明了,从而达不到培训目标与要求,使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趋向形式化发展。
二、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措施
在知识型经济深入发展下,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农机技术的创新与培训成为拖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也有利于农民对农机技术的深入理解,使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利用农业机械设备,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1.树立创新和培训新理念
以“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帮助农民树立创新意识,有利于农民接受与掌握更多的专业培训知识。目前,农民需要了解更多的农业机械技术知识,使自己会操作农业机械设备,但是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培训人员要结合农民的实际水平做好调查,解答农民的疑虑,帮助农民更好的理解与应用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重视与生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培训的重要意义,提升其培训活动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作业中,实现农民机械设备的专业化管理与维修。
2.更新创新培训的方式
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方案能够增加培训的吸引力,促进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创新培训方式重点搞技术。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人才作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载体,吸纳与培养更多的农业机械技术人才,是促进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方法优化的基础影响因素。
3.丰富教材内容
随着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农业机械技术也在发展,所以教材内容也应该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农业机械技术要与教材共同改进,在农业机械技术培训中要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脚步,在教材内容中多引入实际案例,辅助农民理解,从多方面寻找方法,总而言之就是要丰富教材内容。
4.提高培训人员的素质
通常情况下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与培训人员自身素养与能力的高度存在密切关联性。培?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的适宜性与合理性,影响着培训效果与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想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效果,首先要提高培训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人员要有强大的知识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其次要掌握科学的培训方法,让农民更容易接受。培训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因此培训人员的在给农民做培训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掌握先进的机械设备技术。根据自己的培训经验总结出一套农民容易接受的培训方案。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技术;培训;必要性
1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农业机械呈现出了快速发展趋势。但同时制约和影响农业机械发展的因素也有所突显,尤其是农机从业者、驾驶操作人员的科学技术知识、驾驶操作技能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有效保障生产作业时的安全,并随之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导致机械事故、伤人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这就需要基层农机部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举办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技术操作培训班,来提高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生产作业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普及机械常识、技术操作水平和安全作业知识,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2农机安全技术培训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
2.1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山西省原平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地大面广,耕地面积119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70万亩。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发展,玉米机耕、机播及机收已日渐普遍,但由于玉米收割机、谷物收获机等都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而我市农民驾驶操作人员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对这些新型、先进的农业机械不能正确操作,更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实践,使得农业机械故障率居高不下,农机事故也时有发生,农民机手的专业技术水平已经严重跟不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脚步,专业技术知识的匮乏已经成为了农机化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和瓶颈,并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进程。因此,组织举办农机安全技术培训非常必要,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增产增收有着现实意义。
2.2社会需求性分析
(1)随着农业机械使用数量和使用率的大幅提升,农机产品呈现出了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农民在选择农业机械上存在盲目感。
(2)农机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性、规范化教育,宏观产业理念和市场经营理念匮乏,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急需在理念和思路上予以引导和支持。
(3)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技术安全操作不规范,全国各地的农机使用事故时有发生,提高农机生产技术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政府部门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2.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经过系统化培训,驾驶操作人员可以详细了解各种品牌农业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维修保养知识,使自己能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种植、收割的新型农业机械,最大化提高其经济效益。以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玉米机收为例,由于玉米联合收割机成本较高,农民买回机械就迫切投入使用,在机械性能、操作规程等方面欠缺专业知识,机械事故、伤人事故经常发生,既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也使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原本每天80亩的设计作业面积,由于各种原因成倍下降,有的每天仅能作业20~30亩,有的使用者甚至天天修车,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通过组织专门的技术培训,着力解决难点疑点问题,大幅度提升作业效率,有效减少伤害事故,从而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现实意义分析
通过农机安全技术培训,不仅有利于农机操作人员系统性地了解掌握农业机械发展理念,还有利于其正确操作新型农业机械。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习型、创新型新型农民
传统农民没有也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技术单一,生产主要是自产自销,也不懂得经营,不谋求更多的收益和更高的利润。这种原始理念已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而新型农民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基本的学习和钻研精神;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熟悉和会用现代农机技术;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与创业能力,能充分利用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进行生产,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通过培训,要使这些新型农民发展成为农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成为促进农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中坚力量。
(2)有利于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使用
我国各级政府为了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对于农民新购置农机给予了相应的财政补贴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使用,而新型农业机械与传统老旧农机在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农民不仅需要较长时间来接受新技术,而且容易操作失误或者增加维护保养费用,降低新型农机的产能效率。通过培训,能够让农民接受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学习教育,了解目前新技术和新农机的特性,有效提升操作技术水平和科学维护保养的意识和能力,为新型农机具的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3)有利于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目前,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在农村地区当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农机操作和驾驶人员接受的正规和系统的安全驾驶培训较少,机械常识以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匮乏,他们的安全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比较差,应急处置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淡薄,这些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通过系统和正规的农机安全培训教育,不仅能够在驾驶技术方面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更能够从安全意识上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3农机安全技术培训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1)充分发挥基层农机部门的技术优势,为农业机械化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有力推动作用。基层农机部门作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专业部门,拥有农机技术、农机安全和农机培训方面的专业经验和专业优势,对基层农村、农民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情况也比较了解,又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能够为农机培训提供专业技术保障,便于组织和开展培训工作,同时也能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农业机械化良性、快速发展。
(2)专注科技创新开发,探寻农机安全技术培训的新思路,新模式。农机安全技术培训,要注重科技创新开发,注重对受训者的技术与理念的并轨传输,思路和创新能力的引导培养,利用理论研讨、专家讲座、电子授课、现场实践等多维立体化教学,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掌握的形式,积极探寻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
(3)深入农村,以点带面,进行现场示范。深入农村社区,田间场院,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现场示范,实地应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头作用,并从农机操作者的薄弱环节和适用性入手,着力解决实际生产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的生产作业效率大幅度提升,人身伤害事故大幅减少,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的目的。
(4)有效整合资源,政府统筹,部门协调,争取农民培训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加大培训支持力度,有效整合资源,政府统筹,部门牵头,争取财政、科技等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形成综合协调机构,集中资金,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使农民培训工作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同时通过培训,产生技术和理念的衍生和辐射效应,使阶段性的培训发挥长效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作出巨大的贡献。
(5)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培训。在玉米机收率较高、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较高的地区,侧重开展玉米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培训;针对玉米联合收割机常有发生的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伤人事故,机器保养使用不当和防火灭火知识欠缺等发生的火灾事故,侧重开展联合收割机操作规程、防火灭火知识、灭火器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在丘陵山区手扶拖拉机等小型农业机械保有量密集、使用频繁的地区,侧重开展小型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培训;针对因操作不当、非法载人等引发的安全事故,重点开展小型农业机械的技术操作、安全运行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6)关于培训内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法律法规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以及各省地方出台的农业机械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这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必修课,也是农机从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在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守法观念意识方面的教育。农民普遍存在法律法规是对自身的约束的落后思想,要注重法律法规是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的思维导向教育,要让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不仅知法守法,还会懂法用法。②操作规程类:常见的农机事故和机械故障大多是由于违法操作规程造成的,利用事故警示、现场模拟等方式,将操作规程教育深入人心,同时还可将风险、应急处置等内容纳入培训教程。③操作使用类:除了将基本的维修保养知识纳入培训内容外,应将节能减排理念、作业驾驶技巧以及倒车影像、GPS测量、车况监控等电子设备应用技术纳入培训教程。④综合技术类:改变单一传统的种、收技术培训,要将饲料青贮、秸秆综合利用以及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化、链条化的现代机械生产技术传授给农民,注重系统和多元化的技术指导。⑤发展理念类:发展方向、经营理念的教育引导,在社会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快速变革的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产业思维、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与农业机械发展战略思维有机结合,促进受训者由只管生产不懂营销的传统农民模式向为生产经营服务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民转变。
参考文献:
[1]许泽民.谈山区农机科技培训存在问题与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01):68.
[2]马成东,黄生发.彭阳县农民农机科技培训需求调查报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0):23.
1.1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是研究的基础,调查问卷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并且还能够影响到研究的结果。所以,调查问卷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是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综合了解精准农业的相关技术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垦区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特点而设计。调查从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黑龙江垦区北安管理局逊克农场和红色边疆农场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现状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真实有效,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农户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全面,包括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基本情况、考察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此次调查共走访109户,发放问卷109份,回收问卷109份。
1.2农户的基本情况
1.2.1农户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规模和文化程度情况调查主要以男性为主,占到83.49%,女性为16.51%。从家庭人口规模上来看,3口人及以下的农户占32.11%,4口人和5口人分别占44.04%和17.43%,6口人及以上的占6.42%。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占到7.34%,30~39岁之间的占到59.63%,40~49岁之间占到30.28%,50岁以上的占2.75%(如表2)。如图1所示,农户的初中文化程度占67.89%,小学文化程度占5.50%,高中和大专分别占15.60%和11.01%,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农户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程度。
1.2.2农户的家庭收入现状从农户家庭收入情况上看,农户家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下占40.37%,10~20万元占24.77%,20~30万元占13.76%,30~40万元占12.84%,40万元以上的占8.26%。
1.2.3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从家庭收入来源结构上看,种植业的收入占75.23%,养殖业的收入占3.67%,经商收入占6.42%,外出打工的占10.09%,其他收入途径占4.59%,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种植业是农户主要的收入来源。
1.2.4农户农机经营现状如图4所示,农户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而且在种植业上普遍使用了精量播种技术。在与农户访谈时了解到,农户家里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拖拉机,是由于农业机械补贴实施办法出台后,农户将小型拖拉机(40马力以下)更换成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的农机具,多数农户家里的小型拖拉机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有一些等着报废,只有个别农户的小型拖拉机还从事农田作业或者跑运输。
1.2.5农户耕地面积从农户耕地情况上看,10hm2以下的占37.61%,10~20hm2占22.94%,20~30hm2占16.31%,30~40hm2占13.97%,40hm2以上的占9.17%。1.2.6农户关注的信息如表4所示,农户对农业政策的信息关注最高,所占比例为30.19%,其次是气象农情信息关注的比例为27.36%,产品市场信息关注比例占20.75%,相比之下,不被农户关注的信息是休闲娱乐和劳务需求。在与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农户现在种地的费用越来越高,这几年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农户主动去关注农业政策和气象农情。
2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认知和需求情况
2.1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认知情况
农户中有84.40%的农民不知道什么是精准农业技术,没有听说过精准农业技术。对于精准农业技术里的自动导航技术、播种监控技术和GPS面积仪,有77.98%农户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只有2.75%从来没听说。由此可以得出,农户不了解精准农业技术,甚至有的农户都没有听说过精准农业技术,但是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里的个别一个或两个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在精准农业技术里,农户对自动导航技术、播种监控技术和GPS面积仪都有一定的了解。
2.1.1农户获取精准农业技术信息的途径对于农户获取精准农业技术信息的途径,有96.23%的农户是通过农场(或者农业相关部门)的推荐获得的。在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由于农场条件的限制和自身文化水平的原因,通过农场(或者农业相关部门)的推荐获得的相关精准农业技术信息的可信度高;只有3.77%的农户是通过互联网获取精准农业技术信息,多数农户利用互联网主要关注时事政治和娱乐。由此可以得出,农户通过农场(或者农业相关部门)推荐获取的精准农业技术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1.2农户没有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原因如表5所示,目前农户没有精准农业技术的原因包括:缺少资金占53.77%,缺少技术占20.75%,信息获取不畅占16.89%,耕地太少占8.59%。可以得出,农民没有使用精准农业技术主要因素是缺少资金。在与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由于农场地处偏远,目前市场上销售精准农业技术设备多数是国外的技术产品,普遍购置价格高、操作性复杂,而且零部件更换的费用昂贵,这些已经超出了农户所能接收的范围。
2.2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的需求情况
2.2.1农户所关注的精准农业技术对于农户所关注的精准农业技术,如图5所示,有89.91%的农户会关注自动导航技术和播种监控技术,有55.96%的农户会关注GPS面积仪,只有12.31%的农户(种植水稻的农户或打算种植水稻的农户)关注土地精平技术;通过对变量施肥和变量农药喷洒技术的介绍,农户考虑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和环境因素,对变量施肥和变量农药喷洒技术也非常感兴趣,变量施肥技术和农药变量喷洒技术吸引了10.53%和6.58%的农户关注。在与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农户对自动导航技术和播种监控技术关注率高是因为目前能够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农户中有31.20%的农民使用过自动导航技术、播种监控技术和GPS面积仪,有47.06%的农户是自己单独购置使用自动导航技术和播种监控技术,其中包括31.87%的农户是自有资金购置使用,有5.28%的农户是借款购置使用,有62.85%的农户是贷款购买使用;农户中使用的GPS面积仪都是自己购置;有23.53%的农民是与别人合伙购置使用;有29.41%的农户是农机手,给别人开车的时候使用过自动导航技术和播种监控技术。
2.2.2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考虑的因素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占34.91%,相关售后服务占27.36%,工作效率占13.21%,使用的方便性占12.26%,功能和性能占12.26%(如表6)。可以得出,农民在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相关的售后服务,在与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农户使用的精准农业技术设备普遍存在价格高、设备零部件更换费用昂贵的现象,而且农场地处偏远,精准农业技术售后服务不够完善。
2.2.3农户接受精准农业技术培训的意向从表7可以得出,对于组织精准农业技术的培训,有80.19%的农户表示愿意接受精准农业技术培训,对于参加精准农业技术培训,农户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习精准农业技术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很感兴趣。有19.81%的农户表示不愿意参加精准农业技术培训,他们认为自己的耕地都是农场“统一”管理,不需要自己再去学习精准农业技术,也没有时间去参加精准农业技术的培训。
2.2.4农户购置精准农业技术的意向如表8所示,对于使用精准农业技术,有26.41%的农户表示是可以购置使用,他们认为使用精准农业技术收益超出了它的成本,不仅会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去发展其他的产业。有29.25%的农户表示不愿意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农户认为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投资较高,而且手头没有充裕的资金去购置,再加上现在农场都“统一”管理,自己没有必要再去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设备。有44.34%的农户表示会根据精准农业技术价格等情况再做决定,因为农户把钱都投入到种植业上,没有购置精准农业技术设备的资金,而且购置精准农业技术的投资较高、回报周期长,所以农户会根据精准农业技术价格等情况再做决定。
3精准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3.1精准农业技术设备成本过高,农民缺乏购置的资金
与农户访谈时了解到,有71.69%农户手中有借款或者是贷款现象。对于农户来说,农业种植费用越来越高,农户的资金大多都投入到种植业上,农户手里没有资金去购置精准农业技术设备,而且精准农业技术投入的资金较高,回报周期长,普通的农户没有能力去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再加上农场对购置精准农业技术的补贴力度不够完善,农户购置时还得去银行贷款或者亲朋好友那去借钱,由于农场地处偏远,精准农业技术的售后服务费用昂贵,已经超出了农户所能接收的范围。
3.2农户缺乏对精准农业技术全面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不了解,甚至有的农户都没有听说过精准农业技术,但是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里的个别几个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目前农场组织的培训种类单一,农场安排什么培训,农户就跟着学什么,主要集中在农业理论方面,几乎没有组织关于精准农业技术的培训,同时,农户渴望对精准农业技术了解和学习。
3.3精准农业技术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黑龙江垦区应用的精准农业主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设备安装及使用费用较高,而且农场距离售后服务点远,在农忙时精准农业技术设备出现故障,售后服务人员不能第一时间赶到进行修理,甚至会出现无法联系上售后服务人员,造成售后服务不够完善,而且精准农业技术设备更换零部件费用昂贵。
4促进精准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4.1完善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补贴政策,降低精准农业技术生产成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的政策,应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补充调整完善,并提高偏远地区的补贴比例,同时还应该提供低息贷款、健全基金及贴息方式,以充分调动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农场还应该降低精准农业技术设备的作业收费,使之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吸引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设备作业,为农户提供一些对精准农业技术设备购置使用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补贴,引导和扶持农户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设备。
4.2加强对精准农业技术宣传力度,完善精准农业技术的培训农场及农业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好精准农业技术宣传工作,加强对农户精准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提高农户精准农业技术的意识、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通过精准农业示范区,带动农户的积极性,让他们全面的了解精准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充分利用好冬闲时间,从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对农户的培训要以精准农业技术的实际操作规程、使用方法和维修技巧为主,让农户掌握精准农业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在农场建立推广办公室,农户都可以去推广办公室获取录像、CD等精准农业技术相关资料。农场应该为农户提供技能培训的公共实训基地,并且能够引导农户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的精准农业技术的信息,让网络在农场发挥出它的作用。
4.3完善精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企业应该提高售后服务人员的自身文化素质,掌握操作高科技设备的能力,紧抓住技能培养、技术交流等环节,强化技能操作训练,规划和指导好高技能人才服务人员的建设。建立电话支持服务、现场维护和修理,优化售后服务站,以保证精准农业技术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赶到进行处理。创新培养企业技能人才,在具备条件的农场,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黑龙江垦区的技术服务站。同时,国家应该增加研究费用,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国产化,提高各个科研单位的积极性。让专家和农民面对面的接触,加快农业实用技术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的转化速度和效率。农场还应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力度,针对农民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推广。
5结论
只有让农民掌握了农业技术,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可以通过建立示范地,推广农业技术。例如,农产品谷子示范地白道村,管辖4个自然村,260家农户,建立示范地6.67hm2。在该地推广农业技术工作中,一共选了10个科技示范户成员进行指导与培训,通过举办学习培训班15期讲授技术课次,培训新型农民150人次,发放各种技术100份,并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16次,解决农业技术疑难问题11种这些活动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2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有些地方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就是无法带动农民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主要是因为缺乏农民带头人,缺乏示范带动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加强农民带头人的培养。从传统的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来,例如在独山镇的每个村选择3~5名文化程度高、热爱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一个生长季节、一门专业技术的培训,这样就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农民技术员。第2年再进行一些后续行动,就培养了一批农业的带头人。让这些农民技术员组建一个专业的技术协会,专业的技术协会主要根据农民实际困难开展多形式的服务活动,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服务。在农村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既可以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还可以让这些人发挥带头作用,引导本镇农民学习新技术进行生产活动。
3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现阶段,存在农民对农业新技术运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利益上没有看到实际效果,而且现有的农业技术没有遭遇挑战,农民使用新技术还要学习,现有的技术早已掌握熟练,因此,很多农民不愿意改变现状。所以需要通过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来督促农民使用新技术进行生产农产品。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需要明确规定对质量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进行适当程度的抵制与打击,从而使农民感觉到现有的技术无法满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感受到压力与挑战,进而学习新的农业技术,运用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帮助农产品开拓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