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康复锻炼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康复锻炼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康复锻炼治疗方法

第1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字:中西医结合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治疗

骨质疏松是指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上升的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在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在对这类病症的治疗中,我们主要采用传统的中医治疗法,后来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更加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因为,现代临床治疗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从2012—2013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选取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人,对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传统的中医治疗。

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7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5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两组患者主要病症为腰背部疼痛或腕部疼痛,活动能力受限,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

2.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而对照组则单一的采用传统中医治疗法。

观察组在传统的中医骨伤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上西医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和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的方法,对患者予以治疗,看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在患者病灶处初期使用黄柏、生石膏、木香、栀子、川芎、元胡、血竭、羌活、白芷、川乌进行外用工包扎治疗,中后期则使用木香、续断、骨碎补、自然铜、儿茶、羌活、桂枝、独活、土鳖进行外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配以内服中药熟地、白芍、白术、川芎、炙黄芪、肉桂、当归、党参、炒杜仲、枸杞、骨碎补、续断进行治疗。

对照组则是单一的采用中医治疗法,在患者早期主要采用逐瘀行气,活血化瘀的中药例如当归、大黄、厚朴、甘草、芍药、桃仁、丹参等予以治疗,中期则是采用活血祛瘀、接骨续筋的中药如乳香、骨碎补、当归、红花、土鳖自然铜等药物予以治疗,后期则是采用益气血、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中药,如党参、白术、黄芪、杜仲、仙灵脾、肉桂等利于骨折愈合的药物。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对的临床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判断患者活动能力的康复程度。痊愈指患者疼痛消失,生活能力恢复,能够自理;有效指患者骨折愈合,但是活动能力差;无效指患者骨折尚未完全愈合,患者疼痛度没有减轻;恶化指患者骨折处不仅没有愈合,甚至出现伤口发炎恶化情况。

二、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康复情况良好,相对而言,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康复率为83.9%,对照组的康复率为78.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

观察组的痊愈率为43.2%,对照组为32.4%;观察组的有效率为40.5%。对照组为45.9%。

经过临床试验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更为有效和安全,并且,临床效果显著;而传统中医治疗也很有效,但是相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临床效果就不那么明显。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适合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因为治疗效果良好。

三、结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能力下降,机体钙流失量大,骨骼变脆弱,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病症,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老年人便也成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患者康复情况也较好,并且,对患者自身机体损害小,所以,在临床上也常常采用此方法。但是,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比,传统的中医治疗法的康复率明显低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且差异显著,临床的治疗效果也明显不如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明显。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在基于传统中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西医的抗骨质疏松药物,还加以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方法辅助治疗,从骨折发生的根本上采取措施予以治疗,患者康复情况良好,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所以,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补充自身钙含量,从根源上对骨质疏松症状加以治疗和预防,提高骨骼的强韧劲,这样,也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张世芳、何秋硕等,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10:145

第2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7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能引起患者的腰、腿部疼痛,多发病于青壮年,给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较大影响[1]。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院给予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联合针灸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28岁~59岁,平均年龄为(36.2±14.1)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6±1.8)年。本研究实施前,所有患者均已知情,且自愿接受本次实验。对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根据每位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穴位,取3寸毫针,直刺或斜刺2.5寸,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针对腰部穴位另加艾柱温针灸3柱,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患者取俯卧位,将电极板放置在患者的腰部痛点位置,强度调至患者能耐受程度,采用电脑中频的11号处方,每次2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康复护理,主要措施有:①心理护理:以和蔼的态度、真诚的语言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调整心态,缓解其不良情绪[2]。②康复护理:地面练习: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脊柱小角度的旋转、侧屈、背屈、前屈等腰部活动;患者缓慢下蹲一站起一挺胸,使脊柱呈孤形;缓慢下蹲的运动;慢、快步交替行走的训练;对脊柱侧弯的患者,让其贴墙站立,双手下垂,由一侧的中指沿着裤缝下移至极限后复原,再做另一侧。床上练习: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患者平卧,双替进行抬高-放下练习,抬腿时尽量让躯干与下肢呈直角;患者侧卧,上面腿抬高,尽量让两腿呈直角,双侧交替练习;患者平卧,后枕部、双肘部、双脚掌着床,小腿垂直用力,让身体的其他部位离床拱起;患者俯卧,腹部着床,头部、四肢抬起。

康复锻炼的原则应遵循由轻至重、由慢至快、由局部至整体、时间由短至长。床上练习与地面练习交替进行,每次30分钟,强度与次数以患者耐受为度,每天进行2次。

1.3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腰椎活动正常,腰部与下肢的麻木、疼痛症状消失;有效:腰椎活动范围增大,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效:达不到以上指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临床上腰腿疼痛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占1/5[4],与长期不良姿势和工作习惯有关。中医辨证取穴针刺,利用针灸调和气血、疏通经脉、化癖止痛的功效,吸收与消除周围神经根与组织的充血、炎症、水肿等,缓解局部的肌肉痉挛,达到止痛的目的[5]。中医辨证论治取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利用针灸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功效,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消除和吸收周围神经根及软组织充血、水肿及炎症,起到止痛作用。电脑中频治疗利用中频电流对感觉神经有一定作用,对人体细胞具有复活作用,能明显降低组织电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病变组织的血循及营养状况,消除水肿,松解粘连组织,从而减轻并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康复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后期康复的主要措施,科学、系统地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针灸理疗的目标是解除肌肉痉挛,缓解对神经根的挤压;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回纳;改变突出物的位置,松解粘连,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损伤的神经根恢复正常功能。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护理措施联合针灸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与安全可靠性,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树红,王升英,张彦妹.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1.9(4):811-812.

[2]葛伟.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2.15(34):52-53.

[3]周艳芬.护理干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4(15):214.

第3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膝部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87-01

膝部骨折患者在实行内固定术后,由于长时间的制动可能引起关节活动发生障碍。因此,如何能够做到及时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关节功能显得十分重要[1]。本次试验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膝部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具体试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人群为医院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6例实行膝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有25例发生股骨髁上骨折,47例发生胫骨平台骨折,36例发生髌骨骨折,28例发生股骨髁骨折;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患者实行内固定术后,抬高患肢并对其进行外固定,与此同时注意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渗血、局部肢体肿胀等情况进行密切监视。在普通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必需蛋白、维生素等的补充,并于4周后对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进行X线检查。当外固定拆除之后再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术后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同样的外固定、症状监测及饮食补充,并于手术后的第一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具体的方法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由责任护士负责和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以建立良好的关系;术前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并介绍说明术后应注意的问题及术后康复锻炼的具体方法,以取得配合。

1.2.2.2 主动锻炼 于术后第1天始,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及踝关节、足趾关节屈伸等活动,一般每次持续5-10s,以50次为1组,每天进行2-5组锻炼;术后第2天引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10次/d,10min/次;7d后,引导患者进行足趾、髋部肌肉的抗阻练习;注意主动锻炼的强度不能超过病人正常接受能力[2]。

1.2.2.3 CPM机被动锻炼 于术后3-5天,使用CPM机器辅助进行锻炼。锻炼初期设定活动范围

1.3 效果评价 按Judee标准[3]对两组人员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级,具体评级标准如下:优:关节活动度> 100°,良:80-100°,可:50-80°,差: < 5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实验人员的膝关节活动度情况见表1。P

3 讨论

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恢复的疗效,实验中,通过对每位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沟通,明显帮助患者建立起康复的信心,患者由原来的被动训练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训练。膝部骨折患者在实行内固定术后关节活动常发生障碍,良好的关节活动是膝关节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术后早期应进行膝关节主动、被动功能锻炼。主动锻炼可以促进的血液循环,并减少可能出现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出现。应用CPM机进行被动锻炼,可以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肿胀,防止粘连、挛缩和僵硬,明显改善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

4 结论

术后早期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可明显的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和香,贺美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7,1:2-3.

[2] 许金枝,王瑛.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5,19(3):506-507.

第4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骨折 关节僵硬 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62-02

关节僵硬是骨折后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缺乏功能锻炼而引起患肢关节囊挛缩、周围肌肉萎缩、关节纤维性黏连等而影响关节功能。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可能导致患肢关节强直,甚至造成患者终身残疾[1]。我院对收治的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0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为(56.23±10.85)岁;其中男性52例,女性54例。骨折部位包括上肢66例,下肢40例;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42例、摔倒伤39例、打击伤15例、高空坠落伤9例;治疗方法包括石膏固定68例、夹板固定11例、内固定术21例、骨牵6例。同时排除未成年人、意识障碍、严重骨质疏松等患者。

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治疗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骨折后康复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强调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功能锻练的效果,同时提醒患者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痛苦,鼓励患者克服怕痛心理,坚持完成关节功能锻炼。康复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做好心理疏导。骨折作为一个突发性损伤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担心骨折后致残、功能锻炼痛苦大等因素也会影响患者情绪的变化。护理人员适时给予表扬,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克服急于求成或过度谨慎的心理,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严密观察患者患肢复位、固定情况、末梢血液循环、动脉搏动和局部关节、肌肉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观察。如发生复位后患者肢体持续剧痛、严重肿胀、皮肤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等情况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3]。

指导患者进行早期主动和被动锻炼,按骨折愈合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骨折后l~2周为外伤性炎症反应期,此阶段可进行骨折处上下关节伸展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骨折后3~4周为骨痂形成期,此阶段除了继续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并加大肌肉收缩力度外,可逐步通过健肢主动活动带动患肢关节活动;骨折后5~7周为骨痂成熟期,此阶段可在夹板的保护下,逐步增加功能锻炼时间和强度;骨折后7~10周为临床愈合期,此阶段重点锻炼在固定期间所控制的不利骨折愈合的某一方向关节活动,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并酌情进行负重训练。如有关节损伤,应早期制动,严禁暴力牵拉。功能锻炼期间可辅以物理治疗以促进康复[4]。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指导患者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钙、低脂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时戒烟戒酒[5]。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骨折后发生关节僵硬的原因比较复杂,多与骨愈合过程中骨折处与肌肉形成黏连、肌肉损伤后瘢痕化、患肢制动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患肢关节、肌肉得不到充分运动,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不畅,组织、肌肉间形成水肿、黏连,关节囊、韧带出现营养不良、挛缩、活动受限,进而导致关节僵硬。常由于患者怕痛、制动时间长、缺乏专业指导等原因而错过最佳功能锻炼期。因此在骨折患者的康复期间,优质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早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康复理念,重视早期功能锻炼对预后的积极影响。由于多数患者缺乏专业的康复训练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尤为重要,既要克服患者畏苦怕痛心理,又要防止患者操之过急,过度锻炼,制定时间和强度均合适的康复计划非常必要。康复期辅以物理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消除局部肌肉疼痛、水肿等症状,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康复期间骨折愈合和功能锻炼所需的营养支持。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折后关节僵硬,对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金凤.四肢骨折并发关节僵硬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392,2416

[2] 刘素娟,白正艳,林建兴,等.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并发症与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7):96~97

[3] 李兴华,陈明娥.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时期功能锻炼对关节僵硬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1):132~133

第5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摘要】 目的:探索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方法。方法: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64~71岁,平均66.2岁。按Neer分型法分型,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果:经术后6月~3年随访,平均随访10.5月,按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1例,良2例,可1例。结论:对于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术中应尽可能重建大小结节的解剖位置,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积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人工肱骨头置换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对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男3例,女1例,年龄64~71岁,平均66.2岁。按Neer分型法分型[1],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受伤原因为摔伤(肩部着地或手掌着地扭转);4例患者受伤时间均不超过1周,身体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术前常规摄正侧位X片及CT片,检查显示为1例肱骨头向后外旋转移位,肱骨头压缩骨折范围大于关节面40 %;3例肱骨头向前外与肱骨近端短缩重叠移位;4例肱骨头均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伴大小结节的破损,不伴有关节盂及肩峰的骨折。

1.2 方法 全麻,仰卧位,用软棉垫将患肩垫高,手术顺三角肌内侧缘进入,注意头静脉及内侧血管神经鞘的解剖位置,尽量保护肩袖及周围软组织,沿肱骨解剖颈“T”形切开关节囊,暴露肱骨头及大小结节。不可随意去除破碎的大小结节骨块,并注意尽量保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在肱骨大小结节的附着点。取出肱骨头,测量其大小,逐步扩髓,安装试模。以结节间沟或前臂纵轴为标志,调整试模位置,使术后肱骨头获得140°~145°颈干角及35°~40°后倾角。安装正式假体,复位,检查肩关节活动及稳定性,用22号钢丝将破碎的肱骨头大小结节捆扎在肱骨假体柄近端,仔细修补破损的肩袖,放置负压引流,关闭伤口。

术后处置:颈腕悬吊,术后1 d开始进行主动握拳的肌肉收缩运动,术后2 d逐渐进行肩关节前后钟摆式运动,术后3 d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术后3周逐渐做肩关节内收、外展运动并开始进行肩关节上举锻炼,在医师指导下鼓励患者正常使用患侧肩关节,定期门诊随访。

2 结果

按美国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coring system-modification for hemiarthrop lasy,SSMH)[2]综合对肩部疼痛、功能康复、肌力及运动范围3项内容进行评分,每项满分10分,共30分。优:27分以上;良:24~27分;可:14~24分;差:低于14分。术后随访6月~3年,平均随访10.5月。本组评分平均27.12分,疼痛方面平均9.00分,功能方面平均8.00分,肌力与运动方面平均7.62分;4例中优1例,良2例,可1例。肩关节主动活动平均前屈110°,外展85°,外旋25°,内旋至80°;被动活动平均前屈120°,外展95°,外旋30°,内旋至85°。无撞击综合征发生,平均肌力4~5级。1例术后随访2年时X片检查显示有假体柄轻度下沉,1例随访1.5年时X片检查显示关节周围骨赘形成,但均对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

3 讨论

3.1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随着CT及MRI的发展,我们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复杂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患者年龄、骨折类型、损伤程度、骨质状况及患者对功能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在比较了以往的患者后我们看到,对于按Neer分型1、2部分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为理想;但对于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石膏及小夹板外固定不能达到有效的解剖复位,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等,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耽误了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对于较为年轻,不伴有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患者,可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效果肯定;但对于年龄较高,伴有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的患者,由于存在肱骨头坏死、骨不愈合、关节粘连等并发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常常造成肩关节功能丧失;而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可以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效的改善了关节功能。

3.2 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指征 针对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肩部恶性肿瘤等以往难以治疗的疾病,肩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对于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那些骨质疏松的患者,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失败的风险大大提高,早期行肱骨头置换术是合适的治疗方法[5]。研究表明二期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其术后肩关节的功能,明显较之前无手术史的一期人工肩关节置换差[6]。目前公认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适应证是:4部分骨折和骨折脱位,肱骨头劈裂性骨折,肱骨头压缩骨折范围大于关节面40 %,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3部分骨折和骨折脱位[7]。

3.3 术后康复训练 有效的术后康复训练甚至与手术同等重要。康复训练要求医师的参与及指导,根据Neer的康复原则[8],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被动的辅助练习,术后24 h内即可开始。首先是钟摆活动练习、仰卧位的辅助下前屈上举练习以及仰卧位被动外旋练习、肩部肌肉等长肌收缩练习,活动度应严格限制在术中记录的活动范围之内。术后6周时若在X线片上存在大小结节愈合的证据,则开始第2阶段的康复练习,主要涉及早期的主动活动练习、抗阻肌力练习以及牵拉练习。术后3个月后开始第3阶段的康复锻炼,主要是在保证患侧肩关节恢复良好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练习,目的是逐步完全恢复患肩的肌力与活动度。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大约持续1~1.5年。由于康复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康复训练要求术后病人的坚持和家属的配合。术前就应该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交代其重要性。手术成功的前提下,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病人的配合成为肩关节功能改善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3.

[2] Kay SP,Amstutz HC.Shoulder hemiathrop lasty at UCLA[J].Clin Orthop,1988,228:42-48.

[3] 江少波,朱辉.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2-233.

[4] 尹庆伟,江毅.人工肩关节置换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7):612-614.

[5] 刘璠.关于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79-281.

[6] Hettrich CM,Weldon E,Booran RS,et al.Preopera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porvement in shoulder functian after humeral hemiarthop lasty[J].J Bone Joint Surg(Am),2004,7:1446-1451.

第6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期;认知能力;心理护理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多种心理问题,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严重的影响,能够减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于患者的认知疗法是临床康复期精神病常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错误认知和观念进行改变,使不良情绪与行为得到纠正,能够使患者正常的进行各种心理活动,最终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笔者现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护理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40例进行分析讨论,①此组患者均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2]:《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所对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标准。②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缓解或已经消失,自知力已经恢复或部分已经恢复,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但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不是精神病的疾病状态。③此组患者均为积极主动要求治疗,能够配合进行认知心理治疗手段。④此组患者具有良好的家庭系统支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16-67岁,平均年龄为37.31±4.31岁,其中:双向情感障碍患者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神经症患者11例,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6例;进行认知心理治疗的次数为3-22次,平均治疗次数为(7.03±1,02)次,其中小于5次的患者10例,小于10次的患者12例,小于15次的患者8例,大于15次的患者10例。

1.2方法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认知心理治疗方法。每周进行认知心理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40-60min。对于此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3个月。

1.2.1认知心理治疗方法有我科有资历的心理咨询医师开展认知心理治疗。

1.2.1.1准备治疗阶段收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各方面资料,其主要包括诱发精神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社会背景、人际环境关系、婚姻恋爱史、性格、工作能力、学习情况等进行收集总结。

1.2.1.2治疗阶段将进行治疗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在安静的房间内并由咨询师与患者进行有关心理治疗的交谈与交流。注意对患者求诊的目的要耐心倾听,并鼓励患者对自己内心存在的问题进行倾述,在交流中一定取得患者的信任,对于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帮助患者能够找出问题所在,对患者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并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的方法。

1.2.1.3巩固治疗阶段对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反复的认知治疗训练。尤其是针对病情反复的精神病患者,应耐心细致地进行有效的心理分析,对错误认知及时进行纠正,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进行锻炼,以巩固认知心理治疗的疗效。

1.2.2效果评定此组患者经认知心理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自我感觉按三级标准进行评定临床疗效。痊愈是指症状均消失,患者自感满意的病例;好转是指症状大部分消失,但是患者自我感觉部分满意的病例;无效是指症状未消失而且患者的自我感觉不满意的病例。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在急性期发病时,由于受精神症状和自我缺乏认知力的影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进入康复期后,患者的精神症状逐渐的消失或者缓解,自知能力能够恢复,当患者回归与社会会考虑今后的工作、学习、婚姻、恋爱以及家庭等各种问题而出现的不良心理因素的问题,加之对自身所患疾病的错误认识,患者常常会产生悲观、自卑以及失望等消极的心理情绪,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进程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精神疾病的复发以及出现意外自杀等严重后果[3]。因此,在对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应适时认知心理治疗方法,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这对临床康复治疗有重大的意义。从以上报道可以证明,对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心理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期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认知力,对日后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银娥.住院精神病人康复期负性心理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19(10):621.

第7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治疗 康复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175-02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n Simultaneous examination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to enhancing curative effect of stroke patient. Methods 104 patient 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 of rehabilitation dependence score and FIM evaluation in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Ruslts Rehabilitation dependence score and FIM evalua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strok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Simultaneous examination

由于现代诊疗水平提高,脑卒中的生存率得以提高,但致残率也同时增加。大多数患者在面对历时长久的康复过程,会难以坚持,常常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导致康复疗效的大打折扣。在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患者,有计划的对其开展康复教育宣传,将康复教育贯穿始终,让患者了解:为什么需要康复?怎样才是正确的康复?康复的疗效会怎样?可以使得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大大提高,同时减少许多因疾病伴随而来的心理问题。自2008年12月――2011年3月,我们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与康复教育同时进行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4例患者均为本科接诊的脑卒中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经本院CT诊断为脑卒中,女58例,男46例;48例为脑出血,56例为脑血栓;40―55岁38例,56―65岁30例,65岁以上36例;伴语言障碍18例,伴偏盲36例,伴认知障碍16例,其余34例为单纯肢体障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给予电针针刺。取穴为头皮针+患侧肢体,循经取穴,并根据具体症状作相应得调整。每日1次,10d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d;同时进行正规的西医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等,1次/d,15d为1个疗程。实验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教育宣教。对照组不进行。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1.2.2 康复教育具体实施方法:⑴ 要求康复治疗师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每一次评定和治疗的过程中,要将康复教育贯穿其中,有意识的告诉患者目前存在哪些功能障碍;针对某一具体功能障碍为什么要进行这几种训练方法,能起到什么作用;及时纠正患者在日常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姿势及错误方法,并解释为何错误。通过不断、反复的教育,力求让患者清楚了解康复的整个过程及治疗目的和方法,以激发患者主动性,提高其康复依从性。(2)每周开展两次专门的康复教育培训课,以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参加。针对其所患疾病、康复目的、康复方法、康复护理、康复疗效、社区及家庭康复、心理干预等内容进行系统规范的讲解。并鼓励患者之间进行积极的相互交流,由专业的康复医师给予指导。

1.3 疗效标准

1.3.1 康复依从性的评定方法 采用观察和面询相结合的办法,共分三个等级。完全依从( 3分):能主动按照要求接受康复训练;部分依从(评2分):被动接受,不按要求进行康复训练;不依从(评1分):不接受,拒绝进行康复训练 。分别于入院第1周、第4周、第8周进行评定。

1.3.2 康复效果评定 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 量表[2],得分越高,功能独立性越好,康复效果越好。分别于入院第1周、第4周、第8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本次临床观察的结果显示:在疾病的早期,患者都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训练,但是1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p

脑卒中患者在其生命体征平稳后,大多数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功能障碍,都将面临长期的功能康复训练。而康复过程一般需要半年到2年的时间。大多数患者面对自己不同程度的偏瘫会手足无措,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意志力差,缺少毅力,康复依从性差,常常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康复锻炼,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这其中,患者对自身疾病不了解,对康复治疗方法的不理解,对康复预后的不确定,是导致康复依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类似于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教会患者在平时如何更好的主动的去控制血糖,控制饮食和合理体育锻炼,才能真正的治疗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倡导将康复教育贯穿始终。只有患者真正的理解疾病的特点,了解如何进行正确的康复,才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力,积极持久自愿正确的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当其回归社会和家庭后,仍能自愿且正确的进行功能锻炼,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康复效果。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对患者的康复教育。

参考文献

第8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摘 要 为了探讨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和按摩疗法对运动肌肉损伤的医疗效果,本文对两名患者分别采用身形气疗法和按摩疗法,进行为期一个疗程(11天)的医治,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斜方肌损伤的医疗效果。结果表明,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比按摩疗法的康复效果相对快。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属患者对损伤的主动性治疗,既能输通气血经络,又能按摩使受伤部肌肉,使淤血逐渐散去,慢慢恢复斜方肌的生理收缩机能。

关键词 斜方肌损伤 身形气疗法 按摩疗法

为更深一步了解祖国传统医学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和按摩疗法对运动肌肉损伤的医疗效果,选取两名22岁男子因超负荷提拉杠铃造成斜方肌损伤的患者为医疗效果实验对象,分别对患者甲采用身形气疗法,对患者乙采用按摩疗法,进行为期一个疗程(11天)的医治,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斜方肌损伤的医疗效果,所分析的结果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实验

(一)实验目的。分别采用中医身形气疗法与按摩疗法对斜方肌损伤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斜方肌损伤的医疗效果。

(二)实验原理。通过对斜方肌损伤的两名患者,分别采用中医身形气疗法与按摩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康复的效果。

(三)实验对象。两名22岁男子因超负荷提拉杠铃造成斜方肌损伤的患者。

(四)斜方肌损伤的病症的诊断(牵拉与点压实验)。1.牵拉上肢实验;患者斜方肌受伤侧,做上肢的上下回旋和外展内收的慢牵拉动作,在牵拉过程中,患者肩胛,胸椎棘突部会有游离性疼痛点。2.点压肩胛胸椎部实验;用拇指或食中指由上而下点压患者背面的肩胛和胸椎部,当点压到斜方肌的拉伤部位时,患者立即有酸胀或疼痛感。

(五)治疗方法。对患者甲采用身形气疗法,对患者乙采用按摩疗法。

(六)记录两名患者每天康复的变化情况。

二、治疗处方

(一)形体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的身形气疗法

1.“鹤首”。2.“寒肩缩项”与“拽开肩胛”。3.“双臂推揉”等身形气疗法。

(二)按摩疗法

对斜方肌大面损伤或陈旧性损伤采用擦摩、揉捏、按压等方法,目的是放松肌肉,初步活血化淤(每个疗程10天,每天按摩一次,时间20-30分钟)。

1.擦摩;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拇指和食中指指腹沿拉伤斜方肌的肩胛骨、椎和胸椎棘突部表面触及骨边、骨沟、骨缝反复擦摩,输通肌腱处血淤(时间:2-3分钟)。

2.揉捏;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后,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形成钳型。将掌心及各指紧贴于肩胛和颈项和背部皮肤,拇指与四指相对用力略向上提,沿向心方向做旋转揉捏斜方肌菱起止点的肌腱部(时间:3-5分钟)。

3.按压;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一手或双手的掌根(并列,重叠)在患者斜方肌损伤侧的肩背部按压。用力由轻到重,按压重力的大小依患者肌肉的厚实度而定。患者肌肉的厚实度和肥胖度越大,按压重力应大些,反之则小些(时间:3-5分钟)。

三、医疗康复效果比较分析

用牵拉和按压诊断法来比较,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和按摩疗法对运动肌肉损伤一个疗程康复效果。

(一)斜方肌损伤的两种实验医疗(一个疗程)效果比较

(二)斜方肌损伤的两种实验医疗方法的特点

1.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属患者对斜方肌损伤的主动性治疗, 形体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采用“鹤首”、“寒肩缩项”、“双臂推揉”等锻炼方法,促使肩胛骨、肩关节上提,上回旋,后缩,下降和向上转动。呼吸调节是:要随动作慢慢的深吸气、长呼气。

2.按摩疗法属患者对斜方肌损伤的被动性治疗, 按摩疗法:对斜方肌大面损伤采用推摩、揉捏、按压、叩打等方法,其目的是放松肌肉,初步活血化淤。

(三)斜方肌损伤的两种实验医疗效果分析

1.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是对肌损伤的“主动”性治疗,不需施加外力,其治疗的强度和时间,患者根据身体感觉可自我调节。

2.按摩疗法是对肌损伤的“被动”性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伤势施加外力和治疗手法。

3.由于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患者根据身体感觉自我调节。其治疗强度和时间适宜患者的身体感觉,其一个疗程的康复效果较显著。按摩疗法是患者在相对被动情况下接受治疗,其一个疗程的康复效果比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的康复效果相对慢。

四、小结

经对两名22岁男子因超负荷提拉杠铃造成斜方肌损伤的患者,分别采用身形气疗法和按摩疗法医治一个疗程(11天),比较了两种治疗方法对斜方肌损伤的医疗效果。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比按摩疗法的康复效果相对快。

参考文献:

[1] 李月玲等.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第9篇:康复锻炼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医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锁骨处于人体的肩峰及胸骨柄之间,为S形骨架,是上肢和人体躯干间唯一的相连骨性支架,虽然处于皮肤下,但是由其因为皮肤表浅,导致患者在外力撞击影响下容易发生锁骨骨折的情况。锁骨骨折发生率是全身性骨折的5~10%,患者多是儿童和青壮年。临床表现是患者锁骨处存在皮下淤血、肿胀、畸形以及按压痛等,在骨折的畸形处可以触碰到骨折的断端,由于锁骨处肌肉的附着点较多,骨折的移位较明显,所以复位固定较困难。本文通过探讨中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减少锁骨骨折对患者带来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01月医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0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0~28岁,平均年龄是19岁,平均病程是2.2个月,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而实验组(15例)年龄11~28岁,平均年龄是19.5岁,平均病程是2.3个月,主要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即"四动"和"五步法"),3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为右侧锁骨骨折,12例患者为左侧锁骨骨折。其中有16例患者属于斜形骨折,有8例患者属于横行骨折,7例患者属于粉碎性骨折。已经排除妊娠期、有药物过敏史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较为相近(P>0.05),故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具体手术步骤为:让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后,在患者患肩处加垫垫子,给予其消毒铺巾,然后医疗人员从患者的肩峰一直沿着其锁骨的上方内作一切口(长度约为6~10cm),在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到达骨折断端之后,将骨膜进行剥离,将患者的患侧臂逐渐朝着外下方牵引,直到复位为止,取6~10孔钢板,将钢板则放置于患者的锁骨上方,在确定骨折端已经完全复位之后,使用持骨钳将其固定,依次的拧进螺钉,确保两侧至少3枚螺钉固定,完成后即可松开持骨钳,最后对创口进行清洗和分层缝合。在患者手术后即可进行屈肘等活动[1]。

实验组主要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即"四动"和"五步法"),具体为:①整复重点。背伸:让患者处于双手叉腰的姿势,并尽可能的抬头挺胸,让双肩逐渐向外背伸。牵引:护理人员可以托住患者的患肩慢慢向上和向后牵引,然后开始慢动作旋转。复位:医疗人员使用拇指对患者锁骨近端进行按压,同时逐渐前后移动以复位骨折断端处。固定:给予患者外贴上消肿止痛的药膏,在锁骨骨折的近端上放置大葫芦垫,并使用锁骨带对其进行3~4w的固定。②练功活动。在患者患病初期可以指导其进行手腕和指关节等的屈伸活动,其中对于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应该在伤后的1w时,在牵引和固定下练习弓步云手以及肘关节的屈伸锻炼,而其他类型的锁骨骨折患者则应该在解除固定之后进行肘关节的屈伸锻炼,禁止患者进行暴力的被动活动[2]。③内治的中药。在患者伤后的初期阶段应该以消肿止痛和活血化瘀为主,因此给予患者服用复元活血汤,在中期阶段主要选择为患者接骨续筋为主,给予患者服用接骨续筋胶囊,在后期阶段则主要以补肝肾、舒筋活络以及养气血为主,因此给予患者服用六味地黄汤治疗。④外治的中药:在初期阶段,如果患者存在患肢肿胀的情况,则给予其外用消肿止痛膏,在中后期阶段则可以使用舒筋活络的洗剂进行外洗[3]。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四个月之后,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其中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恢复评定主要通过Ridit检验来进行,其评定指标包括优、良和差,优良率=优+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采用率(%)表示数据。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对比 在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锁骨骨折已经愈合,愈合率为73.3%,而研究组患者中有14例患者锁骨骨折已经愈合,愈合率为93.3%,研究组的锁骨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在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3.3%,其中有1例患者存在临近血管神经损伤,4例患者存在术后肩关节术后粘连,2例患者断端迟缓愈合,1例患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而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主要为患者服用中药后出现呕吐情况,经过调整中药药方,患者的副作用已经缓解。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

2.3两组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根据Ridit检验结果得知,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恢复情况为"优",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为"良",6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差",优良率是60%(9例),而研究组组中有7例患者恢复情况为"优",5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为"良",3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差",优良率是85.7%(12例),研究组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

2.4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治疗费用大概约15000元,如果需要进行二次内固定手术,则费用大约为6000元,而研究组患者的一次中医治疗和成本费用大约为2000元左右,研究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2.5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对比 根据记录得知,对照组患者的锁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1.42w,而研究组患者的锁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3w,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

3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得知,应用中医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由此看出,中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骨折的愈合率和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患者的康复时间较短,治疗质量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林小永,管廷进,常秀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锁骨骨折56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08(0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