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一岁宝宝的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岁宝宝的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岁宝宝的教育

第1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对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CD3、CD4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明显上升;治疗后两组CD8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明显;观察组CD4/CD8值亦明显增大;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能显著改善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低下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促进骨折愈合。

[关键词] 四肢骨折不愈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三七土元胶囊;T淋巴细胞亚群

骨折的迟缓愈合和不愈合是临床上骨科常见的并发症。我科2002年6月~2006年6月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观察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并与传统手术治疗进行对比,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5~78岁,平均41.5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不愈合部位:肱骨14例,腕舟骨17例,股骨10例,胫骨19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6~77岁,平均40.7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不愈合部位:肱骨9例,腕舟骨11例,股骨7例,胫骨1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纳入标准 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修复的自然过程已完全停止,如不经治疗,改变骨折部位的局部条件,则不能形成骨连接。临床表现为患肢持续性疼痛、不稳定、使用无力。检查时肢体有异常活动或假关节。局部可有水肿及压痛。X线片表现为骨端硬化、骨髓腔封闭,有时两骨折端形成杵臼状假关节,有时骨折端萎缩疏松、骨端间隙增大。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术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1)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术:严格无菌操作,备2枚骨穿针,穿刺部位深者用硬膜外穿刺针,采用局部麻醉。首先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1枚骨穿针或硬膜外穿刺针准确穿入骨不连部位,并用针尖轻轻剥离骨不连部位的瘢痕组织,以利于骨髓的均匀渗入,保留该穿刺针。用另一枚骨穿针连接注射器在髂前上棘穿刺,抽取红骨髓,抽取后即刻连接骨不连部位的穿刺针,将骨髓缓慢注入骨不连部位。注射时因阻力较大,需加压注射。一般腕舟骨不连部位注射10 ml,注射1次即可。四肢长骨骨不连每次注射30 ml,骨髓注射后局部稍加压包扎,并选用合适的固定。隔4周注射1次,共治疗3次。(2)口服三七土元胶囊:自制[批准文号:鄂药制字(2001)第GZ08-019号],每粒含广三七0.3 g,土鳖虫0.2 g。服用方法: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连续服3个月后评定疗效。

1.3.2 对照组 传统手术治疗。采用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咬除硬化骨及骨端间软组织造成新的骨断面并打通髓腔,取自体髂骨植入缺损部位,然后分别予以适当的内固定。

2 结果

2.1 检测方法 采用日通生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生物素化二抗以链霉素?过氧化物酶一步偶联法)进行测定。先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分离出淋巴细胞,然后用单克隆抗体CD3、CD4、CD8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别计数CD3、CD4、CD8的值。治疗结束后,复查上述各项检测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

2.2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见表1。 治疗后两组CD3、CD4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明显上升;治疗后两组CD8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明显;观察组CD4/CD8值亦明显增大;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接近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T淋巴细胞是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群,在正常机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在保护机体免受各种病原体感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CD3代表全T细胞,CD4代表辅T细胞,CD8代表抑制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T细胞亚群中,CD4/CD8的数量和适当的比例是免疫调节的关键。CD4、CD8彼此相互调节,能表现辅助和抑制的作用,是免疫系统的核心。CD4/CD8值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当其比值降低,则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3]。

近年来众多学者的临床研究表明[4,5],骨髓内含有大量的基质干细胞及混合祖母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及网状细胞的能力,可向骨折处提供成骨细胞、间叶细胞和细胞诱导因子,促进骨的生长和愈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临床已经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6]。该方法局部麻醉下即可施行,减少了麻醉意外和术后感染的危险性。患者无需住院,治疗后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骨髓取自患者自身,无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染可能。

笔者运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三七土元胶囊可加强祛瘀生新,接骨续损。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含量明显上升,CD8含量明显下降,CD4/CD8值亦明显增大,且各项指标均接近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能显著改善骨折不愈合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促进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 Tanaka S, Isoda F, Ishlhara Y, et al. T lymphopenia in relation to body mass index and TNF-a in human obesity: adequate weight reduction can be corrective. Clin Endocrinol(Oxf),2001,54:347.

2 毕爱华.医学免疫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06-158.

3 Ohwada S, Line Y, Nakamura S, et al. Peripheral blood T cell subsets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gastric cancer. Jpn J Clin Oncol,1994,24:7.

4 梁广俊,宗成联,贾传广,等.经皮骨髓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及迟延愈合.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12):1235-1236.

第2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现在女儿已经3岁了,是个超级“甜蜜蜜”宝宝。奶奶因为爱孙女心切,更是每天小甜点、巧克力、棒棒糖伺候着。虽然我也经常教育她要少吃些甜食,吃完了要漱口,可她就是不听。更何况有奶奶做后盾,小家伙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这不,这几天女儿总喊牙疼,昨天半夜还疼得哭醒了。今天我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说她有两颗龋齿。――乐乐妈

孩子长大了有龋齿或者牙齿没长好,家长都知道带孩子补牙、做矫形,却不知道孩子小时候的乳牙也是需要护理的。生活中,家长喂养孩子的误区间接导致孩子口腔不健康,增加孩子患龋齿的概率。

喂养误区

1 夜间给一岁宝宝喂奶

一些家长为了安抚较大的孩子,喜欢在夜间睡觉前或者睡觉期间给宝宝喂奶,宝宝常常养成含着奶嘴睡觉的习惯,大人一般很难为他清洗牙齿,这样做容易引起宝宝患有一种龋坏――奶瓶龋。夜间睡觉时宝宝唾液分泌减少,这时喂奶会明显增加宝宝患龋齿的概率。

建议:如果宝宝一岁的时候可以在晚上安静地睡10个小时,那么夜间就不需要喂奶了。

2 两岁后还用奶瓶喝奶

宝宝长大了,可还是对奶嘴有依赖,每次喝奶都要用奶瓶,家长听之任之。用奶嘴、奶瓶吃奶,时间长了很容易引起牙齿龋坏,还会对宝宝的颌面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建议:宝宝两岁后让他改用杯子吃奶,用勺子喂奶,宝宝很快就能戒掉用奶嘴的习惯。

3 喂奶之后不喝水

家长以为宝宝没有长出牙齿,或者牙齿没有长全就不用刷牙,喂奶后也不用清水给宝宝漱口,这是不对的。不清洁口腔会导致细菌孳生,不仅会造成口臭,还可以让宝宝的乳牙长不好。

建议:无论宝宝有没有牙,都要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

具体方法为:宝宝没长牙时,每次喂奶后、睡觉前给宝宝用清水漱口,或者用纱布给宝宝擦拭;开始长牙了,可以用指套式牙刷给宝宝刷牙,可不用牙膏,或使用可吞服的牙膏;到两岁或更大,宝宝学会吐出东西后,可用软刷毛牙刷,牙膏也可以改成常规牙膏,每次刷牙3~5分钟,早晚各一次。

4 躺着喝奶

让宝宝躺着喝奶看似没什么大害,宝宝也舒服,但是宝宝会睡着,一旦睡着唾液分泌就减少,患龋齿的风险就提高。如果长期使用奶嘴,还可能让宝宝出现上下齿反合,就是俗话说的“地包天”。

建议:宝宝躺着吃奶的坏习惯源于家长不良的喂奶习惯,喂奶时尽量让宝宝坐着或站着。

5 奖励吃糖

奖励宝宝吃糖是家长最常用的伎俩,殊不知这样也有问题。这会给宝宝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觉得糖是好东西,不知不觉就吃多了糖。

建议:改用口头表扬、小红花等其他奖励方式,另外最好不要让宝宝喝饮料,凉茶里少放糖。如果宝宝吃糖了,也要马上让他用清水漱口。

6 只给宝宝细的食物

怕宝宝咬坏牙齿,不少家长不给宝宝吃粗粮、啃甘蔗,所有蔬菜、水果、肉类都剁碎了或切成片给宝宝吃。其实,正常的咀嚼是损伤不了宝宝的牙齿的,缺少锻炼反而会造成咀嚼功能不良,影响孩子牙齿发育,有可能导致换牙时乳牙不能正常脱落。

建议: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用乳胶棒、磨牙饼干等锻炼牙力。宝宝长出两三颗牙齿的时候,可以让他尝试啃苹果、吃蔬菜。每天不用刻意锻炼太多,只要让孩子有适当咬合的意识,长期下来宝宝的牙齿就能得到锻炼。

7 嚼口香糖当刷牙

不少家长以为嚼口香糖有清洁牙齿的作用,还能促进面部骨骼发育,于是就让宝宝吃口香糖代替刷牙。医生指出,一些商家夸大了口香糖的作用,嚼口香糖对促进面部骨骼发育的作用不是特别大,而且不具备彻底清洁牙齿的作用。

建议:太小的孩子当然不能吃口香糖,一旦不小心吞咽下去甚至会诱发窒息的危险。而较大一点的孩子,医生也不提倡他们嚼口香糖,更不能代替正规的刷牙。

就诊误区

1 没事不用去牙科医院

专家指出,医院除了提供治疗,还能提供牙齿保健的方法和建议,以及宝宝定期牙齿护理的服务,花点小钱做日常预防检测,总比出了问题花大价钱划算。

建议:宝宝一岁以内,家长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检查、咨询,并建立长期的牙齿跟踪服务关系。

2 暗示看牙医是痛苦的

不少家长自己心里就想着看牙医是痛苦的经历,于是把这种想法传给孩子,让孩子患上“牙科畏惧症”。

建议:家长完全可以放心,专业的儿童口腔科医生会用积极心理暗示引导孩子配合治疗。

3 看牙先治最烂的

不少家长认为,为了带孩子来看牙,自己好不容易请了假,花了钱当然希望一次性补好孩子所有烂牙,即便不能一次完成,也要优先补最烂的牙。

建议:如果孩子有多颗烂牙,第一次应补烂得最轻的,最后补最烂的,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看牙经历。

4 乳牙坏了也不治

第3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这里,准备了几则简单有趣的“玩水游戏”。您不妨脱去正装,穿上背心和短裤,和你的宝宝一起轻松自在地玩水!玩完了,你或许会从心底感谢这炎热的夏天,是它给了我们和孩子一起玩乐的机会!

宝宝的小船(1~3岁)

过了周岁,宝宝的小洗澡盆就用不上了,把它改作玩具“船”,你的宝宝一定欢喜!

玩法:

1、浴缸里铺一块防滑垫,放浅浅的约20公分的水,再把“小船”摆入。“宝宝,你的小船要开到哪里去,是大海,还是小河呀?!”

2、“哗啦啦,哗啦啦,宝宝划船啦!”诱导宝宝用手划水、打水、玩水。

3、在盆和浴缸里放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小船里的乘客还有谁?小娃娃和小熊猫呀!宝宝要送它们到哪里去?”启发宝宝开口说话。

4、“宝宝看,小鸭子自己会浮起来的,小鸭子游泳了。小熊猫不会游泳。”

安全提示:浴缸里的水一定以小澡盆不浮起为限,避免摇晃,不安全。

宝宝的收获:

*发展想象力;

*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里,接触和学习新鲜词语;

*用手拍水,水花四溅,划水起波纹,玩具在水里会沉浮,初步认识水的基本特性和“沉浮”的概念;

*享受愉悦的亲子关系,发展良好的情绪,培养宝宝喜欢与人交往的性情。

(3)用烧热的针在瓶盖上戳1~2个小孔,瓶里灌满水,盖紧盖子,这就是水枪啦!

好厉害的水枪(2~3岁)

玩法:

1、准备材料

卷筒卫生纸、透明胶带、图画纸、彩色笔、细绳和空塑料饮料瓶1~2只。

2、制作过程:

(1)用彩色笔在图画纸上画几只宝宝喜欢的小动物,剪下;

(2)把卫生纸一张张撕下,叠长条,把小动物图形用胶带粘贴在卫生纸上,再用胶带粘在细绳上挂起来,也可以直接贴在浴室的瓷砖墙上。这是靶。

3、游戏规则

(1)双手挤捏瓶子,让水喷射出来,卫生纸遇水就会断裂,小动物就被水枪打下来了。谁喷得又快又准!

(2)对大一些的宝宝,你可再做一把水枪,一起打一场水仗!

宝宝收获:

*粘贴、灌水等过程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打水枪不光好玩,还能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

喷水画(2~3岁)

玩法:

1、制作过程:喷画笔的制作同上述水枪的制作方法,但瓶盖上只能戳1个小孔。

2、游戏规则:

用手挤捏喷画笔(饮料瓶),将水喷洒在水泥空地上,“喷画”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图形。

宝宝的收获:

*喷水作画,挥“笔”自如。锻炼了宝宝的想象力。

*傍晚,在屋前门口和阳台上喷水作画,洒水消暑,家务能力提升,还替外婆做了件好事呢!

安全度夏小贴士

1、尽情戏水后,及时给宝宝洗个温水澡。不妨使用清凉沐浴露,浴后感觉更清新。

2、戏完水,洗完澡,一定要记得给宝宝全身涂一点强生婴儿热痱粉,不但能使宝宝全身感觉干爽舒适,更能留下防痱保护膜,有效预防热痱的生成。温和无刺激,有效地呵护宝宝娇嫩的肌肤。

3、在户外进行这些游戏时,一定要记得戴上太阳镜、遮阳帽,涂好防晒润肤露。

如果宝宝的牙齿上有白斑点,要去看牙科医生。白斑点是龋齿的迹象。常规牙科护理从一周岁开始。

保护宝宝牙齿的方法:

1. 如果你的宝宝入睡需要奶瓶,奶瓶里只能装水。上床前喂任何含糖的液态物,可能会使糖整个晚上留在牙齿上,造成龋齿。

2. 人工喂养的宝宝,喂奶时要一直抱着他,不要把奶瓶竖起来,影响牙齿的生长。保持橡皮的清洁。

3.用干净柔软的湿布,每天晚上给宝宝擦洗牙齿和牙床。

给妈妈的两条重要建议

留一些时间给自己

照顾宝宝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而你通常可能没有意识到。

常见的精神紧张症状:

* 焦虑。你可能会为养育宝宝、婚姻、钱、工作和读书而担忧,为了自己无法做得更好而感到愧疚。

* 混乱。你变得健忘,经常忘了钥匙放在哪儿,无法守时,感觉什么事都做不好。

* 易怒。容易哭,动不动就发脾气,竟然还会骂人了。

* 失眠疲劳。晚上睡不好觉,经常做噩梦。常常感到疲劳,不想做你平常喜欢的事。

* 脖子痛、腰背酸,还经常头痛胃痛。

先到医生那儿做个检查,查清楚是否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对付压力的方法:

* 和父母朋友交谈。有人分担你的烦恼,可能会帮助你减轻压力。

* 列个待办的单子可能会帮助你理清思绪。每次只做一件事。

* 请求帮助,得到放松。和女伴聊天、逛街购物,请教专业人士如何做放松和锻炼。

* 散步。用婴儿车推着宝宝外出。

* 宝宝睡觉时你也打个瞌睡。让房间暗下来,关掉电话,放轻柔的音乐。

* 请你信任的人照看宝宝1~2个小时。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一会儿。

不必为宝宝的成长忧心忡忡

第4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记实》一书发行后,引起年轻父母的巨大反响,尤其是书中提到的卡尔・威特教育法则。不少家长希望把卡尔・威特法则中提到的亲子活动以及一些独特的育儿方法,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的发展,用简洁明了、具体实用的文字作介绍,以便参考。

本刊邀请了有“中国游戏大王”之称的吴纪安先生,来做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全文共分婴儿、幼儿两部分,将分两次在本刊上半月刊中刊登。

记得刘亦婷的妈妈刘卫华说过:提前输入的所有信息都是春天里撒下的一颗种子,将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陆陆续续地发芽开花。孩子从降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在快速地搜集身边所能搜集到的所有信息,他在认真地听、看、触摸和思考。爸爸妈妈与他的对话、洗澡、吃手、散步、爬着玩……宝宝每天都在学习。作为爸爸妈妈的你,应该怎样在生活中来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

婴儿篇(0-1岁)

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就已经可以通过亲子活动来学习了,爸爸妈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以下的游戏。

有用的日常游戏

伸指听声

宝宝出生以后,爸爸妈妈就可以将手指伸到宝宝的眼前,让他捉,刚开始宝宝看不准,总是捉不到。经过努力宝宝终于捉到了,他会很高兴,并把手指放到嘴里吃,这时爸爸妈妈应该用和缓而又清晰的语调反复说:“手指、手指!”

在婴儿开始有辨别能力时,可以拿各种东西给婴儿看,并重复物品的名称,这样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身边的世界,有助于他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认识颜色

婴儿在一个半月时,可以把色彩鲜艳的氢气球用短绳系在他的小手腕上,使气球随着小手的上下摆动而摇动。以后每周给他换一个不同颜色的气球,边玩边教给他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词汇。

妈妈爸爸每天换穿不同颜色的衣服时,记得将衣服的颜色告诉宝宝。

看实物学说话

抱着宝宝在家里散步的时候,可以与他交谈,饭桌上的餐具和食物、身体各个部位、衣服的各个部分、室内的器具和物品、房子的各处、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等,只要能引起宝宝注意的实物,就亲切热情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宝宝相应的名称,注意循序渐进,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必有所获。

讲故事和重复

内容简洁,富有童趣的故事,只要婴儿能静心听和看,说明已有一定的效果。故事切忌多变,要相对稳定,多次重复,若婴儿听到你的话语后会露出笑容,则说明他已经有记忆了。在讲故事中,爸爸妈妈不要讲半截子话,如“咂咂(吃奶)”“丫丫(脚)”“汪汪(狗)”之类的语言对孩子词语发展有害无益。要用明确标准的语言,反复清晰地发音,耐心地教,多鼓励表扬,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等到孩子长大会说话时,就可以及时让他复述故事了。

听名曲、名诗

婴儿出生一个半月,就可听古今名曲,尤其是舒伯特的曲子,抒情的旋律会让宝宝更愉快。还可欣赏七音盒发出的简单音乐,不断重复的乐句有助于提高宝宝的音乐记忆力。由专业人员朗诵的古诗词音带也可以播放给孩子听,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宝宝也会喜欢的。

打拍子游戏

婴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可以用拍手的方式跟他一起打拍子玩。之后,用手鼓、碰铃、沙球、竹板、钹等打击乐器表演给他听看。当他有兴趣抓着玩的时候,可试着教他按照拍子敲打鼓儿,进而用木琴作弹琴游戏。

肌肤之亲

每天给宝宝洗澡,平时多按摩他的手脚及躯干,还可以帮他做被动体操,如父母拉住小胳膊做侧举、上举和前举,拉住小腿屈伸、前踢,让宝宝侧转身体滚动等。另外,可以利用结实的衣架来做游戏,让他的小手抓住衣架后,试着把他的身体慢慢地悬空吊起,或让他抓住爸爸妈妈的手指练习“起来”这个动作。满月之后,尽量让宝宝俯卧抬起头,用手推着他的脚掌,让他试着爬。

抓小公鸡(或其他红色的小玩具)

父母用一个一捏就会叫的红色塑料吹气小公鸡,在宝宝的前后左右发出声音以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把小公鸡放在他伸出手差一点就够得着的地方,吸引他去抓。当他抓不着准备放弃的时候,用手推他的小脚鼓励他:“加油!加油!”小公鸡到手了,就用欢呼和亲吻来庆祝胜利,让宝宝体验成功的喜悦。

开关游戏

父母抱着宝宝去摁电灯的开关,一边玩一边说:“电灯亮了!”“电灯灭了!”多次重复;也可以去摁收音机、电风扇、电视机,让其观察体验电器的变化,与此同时告诉宝宝名称和用途。

电话游戏

婴儿四五个月后,已能听认父母的熟悉声音。当母亲带他在家的时候,可以叫父亲朝家里打电话,先由母亲接听,母亲把话筒放到宝宝的耳朵前,说:“听爸爸在叫你呢!”当宝宝听到爸爸的呼唤时,第一次会非常惊奇,他会四处找寻爸爸,以为就躲藏在周围。以后再打再听,他就会很喜欢,觉得有趣:爸爸怎么会在这里边说话呢?开始几次,爸爸呼唤他,只是单向交流,因为宝宝还不会说话,后来宝宝会发出“啊,啊”兴奋的答应。

除了经常与宝宝做这些游戏之外,日常生活中的亲子交流也很重要。

为宝宝营造积极的氛围

环境熏陶

为培养婴儿的观察能力,尽可能在居室四周挂上各种图画,陈列有趣的摆设,抱着宝宝在屋子里走走,将这些物品介绍给他听,让他逐步识别各种物品。起初他只注意颜色,渐渐地就会了解更多。还可以准备许多画有美丽的花草和鸟兽的画片、连环画翻给他看。

在韵律中生活

在家中挂风铃随风发出响声,养只鸟儿或蝈蝈儿,经常播放优美的音乐,对着宝宝唱歌跳舞或朗诵儿歌,还可以利用碗筷有节奏地敲出各种好听的声音,学学小动物的叫声,这些都可以丰富宝宝的声音世界。

礼仪教育

父母抱婴儿外出玩,对遇到的每个人都要表示敬意、善意和爱意,要宝宝对身份各异、互不相识的人都要“敬礼”“欢迎”“再见”。如果对方高兴地停下来逗他、夸他,还要叫宝宝向对方“问好”――握握手、“谢谢”或者笑一个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可使宝宝不怯生、不怯场,越是人多或越是重要场合,交住能力发挥得越好。

触摸体验

宝宝在学和玩的时候,父母不要计较什么脏不脏,只要他的脏手不伸到嘴里,脏东西不沾在等袒露的地方就行。要多鼓励宝宝用手去触摸各种东西,硬的软的,湿的干的,粘的滑的,凉的热的,都要接触,获得体验。

营造良好氛围

婴儿接受外界信息不像成人那样,先分析理解之后再接受,而是一股脑儿全盘记住,因此,此期间最重要的是,为他选择最好的信息剌激神经的发育,尽量避免那些不良信息印入婴儿大脑网络。刘卫华认为最大最多的“不良信息”,就是大人们互相冲突的教育思想,营造好的家庭气氛对婴儿来说,尤为重要。整天吵架闹纠纷的父母,智商再高的儿童也会被毁了。

这一阶段的启蒙教育

宝宝一岁之前,仅需有表情地朗诵简单的唐诗给他听便可,或父母一个抱着他,另一个面对着他一前一后地移动位置,逗着他边念边玩,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他会觉得挺好玩,会发出开心的笑声。以后长大些,可选些有着优美画面的诗集,边让他看边朗读给他听,如“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静莲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宝宝不到一岁便可利用模式记忆原理,让他像识记物品一样,反复识记词语卡片。卡片应该图文并茂,简洁明了,颜色鲜艳,让他多看多听正确的发声,每次出现的字不要多,时间要短,重复次数要稍多些,也可将多次出现过的识字卡片贴在墙上或相应的家具物品上,抱着他移位指看念读,如果能日积月累,则有望到两三岁宝宝就能自己看书。

第5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还记得,在得知她的到来时我欣喜若狂的表情,而随之而来的先兆性流产、胎盘前置给我的孕期增添了许多不安和恐慌,而顺产的经历也是至今想起来仍眼含泪水。我的妈妈曾经对我说:生孩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也是一件幸福的事,要忍受世界上最难忍受的痛苦,同时也会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在我阵痛两天后,妈妈问我,下定决心了吗?我毅然的点头让这位十多年没有抱过我的母亲把我搂在怀里,我知道她是在给我力量。临产的那一天,妈妈说的话全都应验了,那种疼痛是无法用任何语言表述的,而就在那种疼痛中期待着宝宝的降生,那种期待也是从未有过的幸福。随着一声啼哭,我见到了她,我的宝宝,那双乌黑的大眼睛永远地铭刻在我心里,当我们母女对望时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那是幸福的眼泪,从此我的生命因为她而变的丰富。

我曾经是一名幼教工作者,这段工作经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年的教育历程是科学育儿方法和传统育儿观念的一场无声抗争。就拿宝宝出生说吧,老人讲,刚出生的孩子是要捆住手脚的,意义在于将来胳膊、腿能长得直,第二不会受惊吓。可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在宝宝奶奶第一次用红布把孩子手脚捆住的时候被我婉转地阻止了,而我的行为都以我年轻、没带过孩子为由被四位老人大肆批判,倔强的我执意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代价是这四年独自抚养的辛苦历程。孩子应该自由的成长,这种自由也包括她的婴儿时期,一个成年人用任何方式束缚他,都会感到不自在,甚至是愤怒,同样给宝宝太多的束缚会让她感受到痛苦,让孩子自由的成长,给他们最快乐的童年,这是每位家长都应该做的。对于源源,可以说她享受了任何玩的权利,踩水、挖土、攀爬,只要是她能想到的,从没有受过任何限制,没有因为玩的事情遭受过任何责备。但自由不是自然,自由成长不等同于自然成长,就像小树一样,同样的阳光、雨露,但只有经过精心修剪和培育的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要给她自由成长的空间,却不能忽略创造教育学习的机会。

说到教育孩子,我崇尚一个理念,“让孩子独立成长”。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只有让你的孩子尽快的独立生活起来,才能证明你的教育是成功的”。我所崇尚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尽可能的独立起来,拥有独立的思维、意识,拥有独立的生活、生存能力,拥有独立的人格。而“独立”蕴意很深,真正能够做到是不容易的。

创造“独立”成长的环境

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宝宝,格外娇贵,很难有独立成长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隔辈人的娇宠,父母的疼爱让孩子失去了最好的独立成长时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睡觉。中国的孩子大都是跟父母一起睡的,有的睡到四、五岁,有的甚至到九、十岁还和父母在一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小的时候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房子小,孩子多;那么在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家庭环境条件的限制而是家长头脑中“独立”意识的淡薄。传统观念是孩子就应该和父母在一起,是人之常情,孩子小,半夜凉了怎么办?掉到地上怎么办?害怕怎么办?众多的担心和不安让家长把孩子紧紧地搂在了身边,恐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也断送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其实这些对孩子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孩子的潜能和适应能力是无限的,她可以很快地找到解决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找到适应环境的途径,而这个过程就是“独立”的形成过程。说到这,要提到西方国家,在中国,孩子独自睡觉可能是稀奇事,可在西方国家孩子从出生就和父母分开,而事实证明,西方孩子的独立能力要远远超过中国孩子,“独立”能力是一点一滴,是日积月累培养起来的,每个孩子都有她独立的能力,关键是家长是否给她提供“独立”的环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大环境,要做到这一点也非易事。就拿我家源源来说,从出生到一岁,是自己一床睡,但和父母同屋,从一岁开始到现在,都是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睡。当时,我是顶着四位老人的白眼和斥责来进行这个教育培养过程的,背地里哭过,委屈过、心软过、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想到孩子的成长,还是毅然地选择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现在这四位老人逢人便夸自己的孙女如何能干,很小就能自己睡,这其中的辛酸和泪水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其实抚养一个孩子很容易,你只要给她吃饱、穿暖就可以,但培养教育一个孩子却是漫长艰苦的历程,要家长付出几倍的努力,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完善,才能把教育的路程继续下去,给孩子创造一个优秀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培养“独立”的思维、意识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立”的思维,那么这种“独立”也需要培养吗?是的。其实,我们成人也不乏有一些思维不独立的,没有自己的见解,不具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独立思考,这就是思维上的独立性弱。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而树立独立思维意识也就是几年的时间,甚至更短,一旦惰性形成,就很难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当今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要提高创造力的培养。我个人认为独立思维最好的培养时间应该是3~6岁,有的家长认为3~6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有什么独立可言,其实这个期间正是大脑的发育关键期,在生活、游戏中发掘一切可以培养独立思维的机会。我家宝宝还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次看大人开灯觉得很有意思,便自己也要去按开关,可是那时她很矮小,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经过几次的蹦跳努力后,终于忍不住哭了,边哭边说:“开灯,开灯”,说实话,当时很心疼,真想过去把她抱起来满足她这个小小的要求,但最终我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对她说:“你好好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你变得更高?”说完我便转身离开了,她见我离开了,哭声渐渐小了,过了好长时间,她来到我身边说:“妈妈,你来看”,跟着她来到开关前,只见她把小凳子摆在地上,站在上面演示着给我看,她的喜悦挂在脸上,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从那以后她学会了借助工具。这么一件小事情,不但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锻炼了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像这样的例子每个家庭都发生过,但解决的方法却各有不同,你把握住这个教育培养孩子的机会了吗?

第6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最贵的未必是最好的

怀孕生子是人生大事,初为人父人母,都愿意为孩子不惜代价。这一阶段家庭支出加大,往往选择最贵的未必是最好的,经常花费不少,使用很少,合理控制日常开支尤为重要。

怀孕期间,准妈妈需要购置孕妇服,有不同腰围的裤子,有宽松的吊带裤和套裙。怀孕十月,气候变化大,准妈妈在选择时应根据孕期的情况购置;此外,孕妇服有很强的阶段性,选择性价比合适的,穿着舒适的比较实用。

宝宝出生后,家庭迎来新成员,各项费用俱增。以小宝宝的手推车为例,市面上价格差异较大,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可是小宝宝一旦喜欢上大人们抱着的感觉后就不想总坐小车了,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有时候要抱着小宝宝,推着空的小车;再比如婴儿服,价格也差异比较大,笔者有位朋友初为人母,提前准备了不少精致的小衣服,后来发现还是妈妈送的“和尚服”穿得次数最多,笑称败了很多钱后才明白,小宝宝从出生到一岁前长的很快,最贵的未必是最好的。

措施:合理控制日常花销,最适合的就是最需要的。

及早规划、未雨绸缪

孩子从孕育到出生,家庭支出增大,且不确定性增多,年轻的父母需要及早规划、未雨绸缪,为宝宝的出生做好财务准备。

在合理控制日常开支的同时,年轻的父母需要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做好财务计划。首先列出这一阶段必须发生的费用和可能额外增加的费用,至少估算出从怀孕到宝宝一岁后的花销。这一阶段很多准妈妈的工作收入会受影响,家庭开销增大,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生育费用,设定财务目标,可以一次性预留生育基金,也可以开源节流每月增加储备比例。这一阶段家庭需要预留一部分现金或购买流动性好的金融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早做准备,做到未雨绸缪。

措施:为宝宝出生做好财务计划,预留生育基金。

稳健投资、投资大道

这一阶段的家庭理财应以稳字当先,如果经济条件不错,在保证生育基金的基础上,宜进行稳健投资,稳健投资是投资的真正大道。生育理财需要根据小宝宝的到来重新评估原先的家庭理财计划,对原先理财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稳健投资,兼顾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从稳健收益方面考虑,可以适当提高混合型基金或债券型基金所占家庭资产的比重,这部分投入将来可以用于教育或养老等用途,可以采取一次性投入或定期定额方式;从流动性方面考虑,可以适当提高预留应急基金比例,如预留一年的支出,可以一半为活期存款,一半为货币市场基金;从安全性方面考虑,重视保险保障作用。准妈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属于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全国已有很多地方启动了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此外,年轻父母还需要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保险,保障家人平安。

措施:稳健投资,兼顾流动性和安全性。

第7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2013年4月20日,在深圳大鹏海边客栈,诺诺看到―群陌生的叔叔阿姨在烧烤,他主动上前表演魔术,“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你看,这个盒子是空的,我的手也是空的,我把盖子盖上去,再打开……”。看着落落大方的诺诺,妈妈脸上写满了欣慰与骄傲。从“含羞草”到落落大方的“小魔术师”,看上去有着天壤之别,但却都是孩子的天性使然。相信很多家长也正为家有“害羞宝宝”而忧心。其实宝贝害羞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只要善于引导,每个宝贝都可以成长为落落大方的“小魔术师”。

本期特别策划“含羞草儿会绽放”专题,希望能为家有害羞宝宝的家长解烦忧。

害羞,宝贝成长的必经阶段

见人就躲,不肯打招呼,不跟小朋友就起玩……宝贝的种种害羞行为,让爸爸妈妈很心急。其实,害羞是孩子暴露住自己不能控制的情景下时,促使孩子产生一种把自己藏起来的愿望的一种体验。害羞的发生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正常行为,也是-个必经的阶段。人类害羞行为的发生有其积极的意义,它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当人面临着陌生环境或对陌生人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会感到不安全,从而产生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备的反应。害羞可以减少危险的发生,可以间接训练孩子的观察、比较和鉴别能力,而且害羞的孩子同样能够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稳固的社交圈,只是他们也许需要更长点儿时间。

宝贝害羞期,关爱引导少不了

从见人就笑的“小可爱”到躲在爸妈身后的“小慌张”再到落落大方的“小开心果”,宝贝与他人交往的意向是有规律的。这期间,爸妈给予宝贝充分的爱和安全感及正确引导,宝贝就能很快度过害羞期啦。

01 一岁以内:信任和安全,宝贝最需要

这时宝贝最需要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温柔的保护和及时的照顾,宝宝会觉得这个世界是能够让它信任的,从而乐意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

02 一岁半左右:乐意模仿期,多说话多见人

宝贝此时处于模仿阶段,孩子会听话地按要求和别人打招呼。家长可以试着多抱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多让孩子见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环境,让他感到周围的这些‘陌生人’是值得信任的,环境也是安全的。两岁之前,用大量的语言环境刺激宝宝,把跟宝宝在一起看到的听到的用到的各种情形用简易的语言跟宝宝讲出来,给宝宝提供大量的语言刺激,宝宝会更乐意与他人交流。

03 二岁:正常害羞期,父母做示范

孩子在两岁时会说话了,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礼貌大方。但孩子有时就是不愿跟人打招乎。其实从两岁开始,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逐步分化,对父母的建议和指令会常不听从、固执己见甚至开始反抗。宝宝的小脑袋里有了“你”、“我”、“他”的概念,喜欢说“不要”,从而确立自我的存在。所以这时候爸爸妈妈不要强制宝宝叫人,而是示范给宝宝看,或是代宝宝回应。如“宝宝,这是张叔叔,你可以对张叔叔说‘张叔叔你好’。”

04 三岁:好奇观察期,给足宝贝观察时间

这时宝宝习惯于先观察和了解陌生人对自己有没有危害,并与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当他觉得你是友善的、安全的,他会主动用眼神、动作与你交流。当看到宝宝一见到陌生人就躲在自己身后,还时不时地探出小脑袋看对方时,你需要给宝宝充足的时间让他观察,这个时间可能是五至十五分钟,也有可能面对同一个人需要好几次。当宝宝主动打招呼后,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赞扬,如“宝宝,你今天能主动跟李阿姨说‘李阿姨好’,你很棒哦。”

如此害羞为哪般?

随着身心发展的不断成熟,大部分宝宝能够勇敢地迈出自己的步子,探索外面的世界。可是,却有一些宝贝因为身边成人不得当的评价和不当教育方法或周围环境的影响变得过分害羞。他们不敢与外界接触,失去了与人交往和收获快乐的机会。而这些宝宝的害羞原因还不一样呢,这时,我们就需要“对症下药”了。

第一类:“含羞草”宝宝“含羞草”:宝宝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人物面前活泼大方,一旦看到陌生事物,会立刻躲到爸妈身后。

案例: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雯雯很少见人也很少去外面玩。家里偶尔来了客人,妈妈拉住雯雯,指着这些客人们对他说:“叫叔叔、叫阿姨!”雯雯却急忙躲在妈妈身后,小脸埋妈妈双腿间,双手紧紧地抓住妈妈的裤子不肯张嘴。催促了多次,雯雯就是不吭声。

害羞原因:宝宝缺乏社会交往

这样做:

01 首先,让宝宝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宝宝事先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就不会那么紧张、焦虑和不安,怕羞的情绪也会减少许多。比如带宝宝参加聚会,父母应该事先告诉他要到哪里去、要去干什么、最好能先让宝宝结识―下要见的人;家里有陌生的客人到访,父母可以先告诉宝宝将来多少客人、客人是做什么的、客人来后宝宝应该怎样打招呼。

02 其次,父母要尽可能地多为宝宝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

鼓励宝宝与小朋友一起玩;父母带宝宝上街买东西时,让宝宝自己告诉售货员买什么,并向营业员道谢,告别;向邻居借东西时可跟在孩子后面让孩子去说、去做。在给宝宝提供交往机会的同时,爸妈还要注意尊重宝宝的意见,多表扬宝宝做得好的地方,宝宝的害羞心理会有所改善。

第二类:“小蜗牛”宝宝

这类宝宝很聪明也很有特长,但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

案例:“下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老师偶尔会问莎莎和小伙伴类似的问题。“我知道。”莎莎举起手抢着说。“莎莎说说看。”“这是因为――”莎莎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干脆不出声低下头玩自己的手指。她总是事先鼓起了勇气,却在临到子弹出膛的那一刻败下阵来,将刚才已经迈出的“脚”又缩回来了。其实莎莎知道答案,却不肯说出来。因为这个问题妈妈以前也问过莎莎,莎莎当时回答不出来,妈妈不高兴了:“刚才妈妈不是告诉你了吗?你怎么就不记得了?你有没有听妈妈说的话啊?你看小贝,她―下子就回答出来了……”

害羞原因:父母对宝宝要求过于严格

这样做:

01 首先,创造“没有责备”的环境。对待这类型的害羞宝宝,创设一个“没有责备”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为害羞就对其大加埋怨或横加指责,惩罚或侮辱只会更加打击孩子的交往信心;

02 其次,不要操之过急。

家长不要操之过急,焦急的心态不利于帮助宝宝消除害羞,反而会加重宝宝的心理压力;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那些不害羞的宝宝去比较,这会使害羞的宝宝丧失自尊心,从而加重害羞的程度。

03 最后,平等相处!

在教育宝宝时,要采取民主和平等的方式,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形成和善交际、能和人合作又能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

第三类:“丑小鸭”宝宝

“丑小鸭:宝宝总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的孩子,不敢跟其他孩子交往,害怕被拒绝。

案例:妈妈去幼儿园接佳兴时,发现佳兴一个人在角落里拍皮球,而其他孩子正在踢着小足球。妈妈问佳兴为什么不跟其他孩子玩,佳兴嘟囔着说:“我跑不快,他们不肯跟我玩。”

害羞原因:宝贝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低

这样做:

害羞的孩子通常比较在意他人的眼光,担心自己的行为不被认同。因此,当孩子试图表达和参与时,父母应给予足够的鼓励和赞扬,让孩子勇往直前,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并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提供机会让孩子试着独立完成工作,而不是过度的保护,凡事都帮孩子处理。让孩子拥有某种程度的自,产生被信任的感觉,才能建立自信心。

佟春凤:全国著名育儿专家

1997年从事幼儿教育至今,2006年起通过各种媒体及组织家长育儿讲座、亲子活动等方式,传播快乐育儿、有效育儿的科学方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福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多篇论文荣获全国教育研究一等奖、及教研成果一等奖。千万记得:不能对害羞宝贝做两件事

01 别给宝贝贴上“害羞”标签

“他就是害羞”,“你是男孩子,怎么这么害羞呢?”……当着宝宝的面说宝宝害羞是不妥的,这会给宝宝贴上标签,并深深植入他的内心,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可能以后他还会利用这个标签来逃避不喜欢的人和事。

02 别急着把宝贝“推”出去

有的孩子看到不认识的人会躲在爸爸妈妈身后,如果硬拉着孩子在外人面前打招呼时,孩子会觉得紧张,甚至产生逆反的心理。

每个宝宝都是天上的星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害羞并不是一种缺陷,父母应该尊重宝宝,给宝宝充足的空间,让宝贝自由地发展。只要爸爸妈妈有耐心,尊重宝宝的性格特质,给予宝宝踏实的安全感和温柔的呵护,赞扬和鼓励宝宝的每一次进步,害羞宝贝一定会自信地在他人面前秀出自己。提问时间

Q1:我宝宝2岁多了。我已经跟宝宝示范如何跟别人打招呼了。可她还是不会。

A:因为孩子对称呼的理解并不透彻,比如对“阿姨”这个词,孩子会好奇“白天叫了个阿姨,晚上这个也是阿姨?”“穿红衣服的是阿姨,穿白衣服的也是阿姨?”孩子需要通过大量的接触“阿姨”这个信息和各种排除法才能对“阿姨”这个词形成具体的概念。所以需要家长的不断示范,直到孩子能够向他人打招呼为止。

Q2:我家孩子3岁。带他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可他总是自己一个人玩。

A: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即孩子能在同一处玩,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他人,也不受他人影响,没有交集,互不干涉。虽然在大人看来孩子并没有跟其他人玩,但在自己玩的时候,能够看到其他人的存在,知道还有其他人也在玩,这样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孩子像成人一样有语言或肢体上的交流。这是这一阶段孩子人际交往的程度和表现。

第8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作者简介:常燕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曾就职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幼儿园,期间负责“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北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工作,在《父母必读》、《幼儿教育导读》等发表家教类文章数篇,并多次与出版社合作出版幼教类书籍。

“自然缺失症”这个说法是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在他的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 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提出来的,认为城市里的孩子出现身心不适、孤独、无聊、焦躁、易怒、疲劳、抑郁以及多动症等,部分缘于生活中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也就是说“自然缺失症”本身并非一种病,而是现代人们与自然的割裂越来越深的现实。对孩子来说,这种割裂容易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城市儿童普遍存在或轻或重的“自然缺失症”,为减轻“自然缺失症”对宝宝生活的影响,我们应该避免什么?又应该怎样去有意识地进行自然教育呢?

导致宝宝“自然缺失症”的家庭因素

1.宅妈带出宅孩子

“宅”是很多新手妈妈持续多年的生活状态——看电视、上网、网购……很少走出户外,更不要说走进大自然。这样的父母有意无意会影响到孩子,在“宅”环境中长大的“宅孩子”,自然会对大自然有疏离感,甚至因为缺少玩伴而出现交往能力发展不足。

2.玩具选择求益智

“益智”是很多玩具商家的卖点,材质新颖、多功能、可遥控等等都被冠上“益智”的招牌,以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但买来的玩具有一个共性,就是远离自然,除了玩具,他无法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各种玩具占据了宝宝大部分的生活的时候,也就是宝宝远离自然的时候。

3.误把洁癖当卫生

引言中列举的现象,就是很多家长误把洁癖当作了卫生,不喜欢让孩子玩水、玩泥、玩面粉,甚至不喜欢孩子用色彩亲手涂鸦。其实,只要玩过后能做到及时清洁,家长完全不必如此紧张,经历千难万险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老前辈,吃树皮、穿草鞋,不也有活到耄耋之年的嘛。

在家庭教育中融入自然因子

在家庭教育中注重自然教育,是让宝宝避免“自然缺失症”的有效方法,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做呢?

0~1岁:

用“实物”让宝宝“识物”

很多家长为了让宝宝识物,家里挂满了各种水果、蔬菜、小动物的挂图,其实,与其这样,不如让宝宝用“实物”来“识物”。比如:给宝宝一个苹果让他抱着玩,这样既有了色彩、质地、空间方位的感知,倘若啃上一口,还有了嘴对外界的探索,没准还有了味道的体验。如此多元的刺激,难道不够益智吗?

当然,我们还可以把宝宝带到户外,社区里那么多小狗小猫,要比我们拿着图片“汪汪汪”“喵喵喵”更生动。我家宝宝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就带他去菜市场,给他唠唠瓜果蔬菜,甚至说说应季不应季,是根是茎是花还是果。这,也是一种教育。

1~2岁:

天然玩具不可少

上文提到许多妈妈热衷于益智玩具,但天然玩具也同样益智——变化的沙、流动的水、量奶的勺、凋落的花……只要你有想象力,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玩具,比如:做饭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择菜、捡米,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细动作的锻炼?下雪时分与孩子一起在雪地用干枯的树枝画画,雪与树枝不就成了最生动的玩具?

记得在我清贫的童年,有几枚石子、两片树叶、一撮沙子、几根稻草,我们就可以玩过家家。玩具无贫富贵贱之分,只要能带给孩子快乐,令其充分想象、无限创造,一切物品皆为玩具。

2~3岁:

漫步大自然

此时宝宝走路很利落甚至很多孩子跑的也很利落了,他们热衷于享受自己这一成功的经验,喜欢四处乱跑,这也是让很多爸妈揪心的地方,担心意外事故的发生。不过,我们可以给宝宝提供安全的场所,让其尽情地享受。另外,此时的宝宝还处于泛灵心理时期,世间万物都是他亲密的朋友。所以,漫步大自然可以成为此时自然教育的核心。

从每天的日出日落到雪雨风霜,再到花开花落树绿树凋,我们可以带着宝宝去不同的情景体验,小雨漫漫是一种意境,落叶沙沙也是一种意境;白雪飘飘是一种风景,姹紫嫣红也是一种风景……多带宝宝去户外体验,相信美丽的自然会让其无比欢乐。没有被自然感动过的生命是如此苍白,让我们陪宝宝一起经历这美妙的时刻。

如果你确定安全,带孩子去踩一踩海边的沙滩,赤脚漫步一下草地甚至土地、泥地,其真切的体验必定会让宝宝流连忘返。

3~4岁:

家庭自然角

此时的宝宝不但泛灵,而且自我意识强烈,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幼儿园里孩子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就是这一心理的常见表现。老师会巧妙地处理,告诉宝宝玩具的家在哪里,家长切记,此行为无关偷窃。在家里,我们也可以借此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留出空间给宝宝成立一个自然角,让宝宝种植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甚至养个小鸡小鸭。此时,一定要告诉孩子,他是自然角的主人,这里的一切都属于他,这样就会激发宝宝的责任感,令其在饲养种植的过程中进一步达到自然教育的目的。

4~5岁:

厨房小帮手

此时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不适当地满足宝宝,有可能会出现暴力倾向,如扔东西、打人等等,所以我们要给宝宝的小手找点事儿做。比如:让宝宝自己穿衣、吃饭,甚至洗碗或洗简单的衣物。

第9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Q 我宝宝三个月了,母乳不够吃,是不是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呢?

A:此时给宝宝添加辅食要特别小心,原则上是到四个月时再进行。如果宝宝长得比较壮,试着加一些也可以,如点点米汤和果汁。要密切关注宝宝的便便,发现有不消化的症状就要立即停止。建议选用不同阶段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补充母乳的不正,

Q 我儿子四个月,左泪不通,三个月时冲洗过,医生说等长大一些到五个月再冲洗,我怕时间长了会影响宝宝的眼睛发育。

A:宝宝的确太小了,冲洗并不是好事,因为眼周围组织比较嫩,很容易受到损伤,这位眼科大夫的建议是对的,原则上还是宝宝大一点再冲效果会比较好。

Q 我女儿7个月了,不会用奶瓶怎么办?

A:宝宝7个月还不会用奶瓶吃配方奶和水,你就试着用小勺喂。刚喝的时候注意不要呛着宝宝,从嘴角喂入,一点一点,让宝宝慢慢吞咽,等宝宝习惯了以后就不容易呛着了。

Q 宝宝晚上睡觉时出汗特别多,是生病了吗?

A:如果排除了室温高、盖得太厚等因素,那么多半要考虑宝宝是否缺钙。不过,还要结合宝宝其他方面的表现如是否有睡眠不安、烦躁哭闹等来判断,单纯靠出汗多少不能做出缺钙的诊断。

Q 女儿7个月了,只吃米粉、豆腐脑,不爱吃蛋黄、奶粉,会不会导致营养不良?

A:奶粉早晚给她吃两次,至少要两次,鸡蛋不爱吃煮的,就把它放在粥里吃也一样。7个月的宝宝可以吃蛋羹了,多做几次,换着花样,宝宝就爱吃了。你也可以将奶粉换成酸奶试试。

Q 我家宝宝马上要打水痘疫苗,现在不是水痘的流行期,打这个疫苗有作用吗?

A:水痘一年四季都会出现,现在打也可以,会有作用的。只是水痘在春季出的机会多一点。

Q 我的宝宝快1岁了,总是内火旺盛,满嘴长泡,怎么办啊?

A:这个时候主张给宝宝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多吃一些维生素的食物,如鲜果汁,各种新鲜水果。另外,中医可以给他吃一些化食药物,有时宝宝吃得比较多,食火比较重,吃一些化食药物,如皮可新等,效果都比较好。局部可以给宝宝抹些治疗宝宝口腔溃疡的药物,记得多给宝宝喝水。

1~2岁

Q 我家宝宝一年零三个月,已经连续三天深夜突然大哭不止,任我如何安抚都无法平息,不知道该怎么办?

A:你首先要怀疑宝宝在玩耍时是否受到惊吓,或者是白天玩得不是太愉快,如跟别的宝宝打架了,这都可能会影响到晚上睡眠。妈妈平时就要注意,在宝宝睡觉前不要让他特别兴奋,也不要让宝宝受到惊吓,此外 还要观察宝宝有没有缺鱼肝油,缺钙的表现,如果补得不太合适或者一直没有补 睡觉的时候就会有不安、出汗等表现。需要仔细排查,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Q 我儿子1岁了,体检的时候医生说有点缺维生素D,给宝宝开了口服的D3,一共两瓶,这样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吗?

A:般来说补维生素D要口服,如果缺得不是很厉害,消化功能没有太大的障碍,都可以用口服来治疗维生素D的缺乏,这种方式比较安全。宝宝如果缺钙,又长时间没有口服维生素D,宝宝的佝偻病就会比较重。

Q 我家宝宝一岁七个月了,从小不爱吃鸡蛋,肉也不太爱吃,该怎么办?

A:如果宝宝特别不爱吃肉类,妈妈可以换一种方式,如剁成馅包在饺子、馄钝里,宝宝就会接受的。另外,多吃点鱼也可以补充蛋白质。

Q 我家宝宝一岁半个月了,12个月的时候,医生说他眼睛有点内斜,需要经常向远处看,这样做可以纠正吗?

A:6个月或1岁以内宝宝如果有内斜,可以慢慢校正过来。但是,1岁以后,需要经医生全面检查评估后才能知道能否自行纠正,如果恢复不了,到2岁左右再进行新的治疗。

Q 我家宝宝时不时会长湿疹,每次都给他用皮康霜,这个副作用大吗?

A:一般外用的药没有太严重的副作用(耳聋或肝肾损伤),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可以更换另一种药物。不要长期用一个药,如果长期用一个药效果好也可以,外用的药还是比较安全的。

2~3岁

Q 这两天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发现后背常会有红块,是不是洗澡时捏出来的呢?

A:给宝宝洗澡时,一般都会很轻,不会有红点出现啊,你注意是不是宝宝对沐浴露过敏?换一个品牌的产品试试,宝宝可能会缓解。因为,有些浴液有刺激性,宝宝皮肤如果特别敏感,就会出现过敏反应。

Q 我家宝宝体质一向还好,各项指标均达标,可这两天发现他的舌苔厚而黄,是不是消化不良啊?

A:如果宝宝一切都正常,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舌苔重一点,往往提示宝宝有点上火了,此时,你可以在两次奶或者两次饭之间多给宝宝喝一点水或者果汁。

Q 我家宝宝这段时间感冒了,正在服用抗生素,不知道这时能否打预防针?

A:宝宝在生病的时候一般不主张打预防针,尤其是发烧的时候,因为预防针是减毒或是活疫苗。等过几天宝宝舒服了再打比较合适。记得宝宝在腹泻的时候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

Q 我儿子现在2岁2个月,小的包皮还是不能剥离,请问需要做手术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吗?

A:这种情况可能是包茎,等宝宝长大一点会好些。如果到2岁还没有好,就可以做剥离手术,或用气囊剥离,或者用镊子剥离,都可以。

Q 我家女儿3岁,特别爱烦躁、生气,这与剖腹产有关吗?

A:剖腹产宝宝容易引起酮体功能失调,但不是都这样的,跟性格有关系,还需要妈妈多多进行正确的引导。当宝宝生气的时候,可以给她讲故事,选择幼儿教育方面的内容,如讲一些小故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她慢慢就会知道对与错了,知道发脾气、吵闹都不好也知道向周围做得好的宝宝学习。

对性格方面的培养,可以通过儿歌、小故事、卡通片的方式,给宝宝多讲,让她知道哪些是正确的,怎么做爸爸妈妈才喜欢。

这跟剖腹产的关系不是太大。但有的剖腹产宝宝的平衡功能会差些,调解功能也差一些,解决的办法就是锻炼宝宝多走走平衡木,锻炼她的运动功能。随着宝宝的生长、锻炼和培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不用太担心。

Q 我女儿1周岁了,她一直非常粘我,只要我一走开,她就不停地哭。我根本不能离开她的视线。像我家宝宝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我该怎么做呢?

A:1周岁的宝宝粘人是正常的。因为妈妈是宝宝最熟悉的人,代表着安全和亲密,离开妈妈意味着陌生和无助,小家伙还没有能力应对外界 哭

是她感到不安的最直接的反应。

周岁后宝宝学会走路了 可以自行活动了,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保证妈妈不离开她的视野,她才会感到安全。当然,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有的宝宝胆大一些,出生后接触的人多一些,对分离的情绪反应轻一些。

这样训练:不要强行与宝宝分离,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周岁后,爸爸要多与宝宝玩耍,逐渐建立亲密关系,还有家中其他的人,逐渐增进与宝宝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妈妈,宝宝就不至于离不开妈妈了,

Q 我家女儿4个月了,最近睡觉不踏实。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抱着睡,只要往床上一放就会醒。抱着睡的时候一有声音,也会被吓醒。我都快烦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A 4个月的宝宝睡不宁,先请儿科保健医生看看,检查一下宝宝身体是否有不适。这么大的宝宝对外界刺激处于自然反应阶段,哭闹是身体感觉不舒服的一种反应,或者是一个信号,排除一下健康问题是必要的,不要忽视。

Q 儿子稀里糊涂被邻居4岁的小朋友打了。我严厉批评了邻居家的孩子。过后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严厉,毕竟那孩子还不到4岁。我想宝宝以后在外面和小朋友玩,总是会有吃亏的时候,但下次如果碰到同样的事情,我该怎样处理会更好呢?

A:我觉得你的反思是对的,说明你事后意识到自己不能代替宝宝之间的关系和交际。小朋友们之间的事情最好还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宝宝会学会很多东西,比如:竞争、妥协、谦让、合作宽容适时的示弱……诸多的感受和能力都是从交往中获得的。解决好今天“稀里糊涂被打”为的是将来能和伙伴很好地玩在一起。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在“解读宝宝心”一书中介绍了不同年龄的宝宝具体的应对办法看看吧,希望对你帮助宝宝处理幼儿人际交往方面的事情有所启发。

Q 我家宝宝14个月了。在他很小开始,他一哭闹就给他吃安慰奶嘴。现在每天睡觉他都需要吃着安抚奶嘴才能睡。我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才可以让我儿子戒掉这个坏习惯呢?

A:安慰奶嘴是种替代性工具――衔在宝宝嘴上避免哭闹,安慰奶嘴就像是一个假妈妈,成为宝宝情感依恋的代用品。改变的方法是:还给宝宝一个真实的妈妈(或者是家中其他固定的抚养者)。睡前抱一抱宝宝,让他感情上得到抚慰,宝宝就会像吃饱喝足一样感到满足地入睡。试试看,开始宝宝可能不太习惯,坚持下去会有效果的。既然习惯是你们养成的,就得由你们来帮助改变,解铃还需系铃人嘛!

Q 我女儿2岁半了,脾气很不好。只要是她稍不满意,轻则用说,重则伸手就打我们。为此,我们也会生气地打她,可你一打她就更生气了,打得更厉害了。不打吧。又怕把她的脾气惯大了。现在她只要不高兴,要么就打人,要么就乱扔东西。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她?

A:2岁半的宝宝通过打人宣泄情绪,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她是在模仿大人,而且比大人更无所顾及。想一想在教育女儿时用的是打的方式,你们又怎能阻止她不同样用打来“反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