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艺的认识范文

茶艺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艺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艺的认识

第1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这杯茶还有个来历:当节假日里我做完了作业就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小伙伴当中有一个和我是同龄,其他都比我小两三岁。今天我做完作业很无聊,决定下楼找他们玩。他们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为避免无聊我也参加了。我一刚加入就摆起了老爷的架子,开始了指挥。“豆豆你去舀水。”“晓晓你去找野菜,园园你去找砖当碗。”刚布置完,我就做起了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切菜和做菜。不久,小朋友们做本职工作都厌烦了。突然他们的二号主人——我的大朋友说:“你凭什么就做最好玩的!我们不干了,哼!”“对!我们不干了!”没想到他们集体罢工了,这可苦了我这个老爷。不管了,他们玩另一个游戏去了,我也跟着去。他们见我跟着,于是便加快了脚步,我努力地去追可也无济于事,谁叫我太胖呢?我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中,躺在床上打开了电视,深深地吧了口气。

“儿子,怎么了?刚出去就回来了,你一定和朋友闹矛盾了吧!”爸爸说。“唉,你说我的朋友怎么这样啊。不就是在做游戏时,叫他们舀舀水,找找菜,怎么就一个个不理我了呢。”“嗯,儿子,其实你跟朋友处事的方法不对, 来爸爸教教你。一你要平易近人切不可骄傲自大;二你还要学会宽容,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儿子你只要做好这两点也就差不多了。”

以上这段话就是那杯茶,你别说这茶还起了不小的作用。我带着这杯茶去旅游,去拜年,去走亲戚再也没有人排斥我了。

第2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他们有强烈的赚钱意识,会想尽一切办法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武装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

富人:最喜欢交那种对自己有帮助,能提升自己各种能力的朋友。不纯粹放任自己仅以个人喜好交朋友。

4.学习

穷人:学手艺。

富人:学管理。

5.时间

穷人: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才不烦。

富人: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

6.归属感

穷人:穷人因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并依赖于一个团体。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迁徙。

富人: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你不从属于自己这个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文不名;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

7.投资及对待财富

穷人:经典观点是少用就等于多赚。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元,一年就净赚2万元,对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同样开面馆,富人们会想,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元,如果有1亿元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元利润!

8.激情

穷人:没有激情。他们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不会做到最好。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富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9.自信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10.习惯

穷人: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日子过得艰难,于是穷人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又把羊卖了,买了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富人:富人成功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

11.上网

穷人:上网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

富人: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12.消费

第3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差异管理 医疗机构改革 人事管理

近年来,医疗机构改革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医院改革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组织的运行效率,从而为社会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作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系统,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和不同领域的工作,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特质。在人事管理方面,医院管理者与医护人员、非业务类职工,在工作理念、职业操守、事业追求和利益预期等方面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因素在各个行业的渗透,使医院组织中的差异性更加向多元化发展。但是,现行的医院管理体制,对于这些差异缺少有力的应对,从而引发医院管理的低效率、高成本的困境。作为医院管理者就必须重视医院组织系统中存在的差异,转变工作思维,引入差异管理的方法。

一、应用差异管理的理论实践基础

1、差异管理的理论内涵

差异管理是从西方管理学中翻译过来的概念。由于英文中“差异”一词,即“diversity”词义不同,因此,中文译法也不相同。有的学者将它译为“差异”,如“cuhural diversity”译为“文化差异”;而有的译者则将它译为“多样性”。因此,差异管理一词diversity management的中文译法也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差异管理。关培兰在《浅谈管理者如何管理人》一文中将diversity management译为“差异管理”,意思是没有适用于每个人的答理方式。

(2)分散性管理。冯兴元在《通过促进竞争来繁荣高等教育事业》一文中将diversity management译为“分散性管理”。指出应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统一均衡状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分散式管理。

(3)“多样性管理”或“管理的多样性”。意指企业在平等对待千差万别的各类员工方面采取主动措施。人的特征各异,年龄、性别、种族和肤色以及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多样性的概念,突出了人们之间差异的复杂性。

(4)多元化管理。指的是组织在招聘和留用有着各种背景的雇员时系统的、有计划的承诺。根据这个概念,组织内群体和个体间的一切差异应被认可,并受到尊重才是。上述几种概念都从某一个角度剖析了差异管理的理论内涵,由此我们可以把“差异管理”定义归纳为:差异管理是一种不确定性管理,是针对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差异性特质而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差异管理的定义为我们在医院人事管理中应用这一管理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医院作为一个组织系统,有着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源,包括管理者、医生、护士和后勤工作人员等,他们作为系统的要素,其积极性的调动影响着整个医院组织的运作。他们之间明显存在着差异性特质。而这种差异性特质应当被承认,且受到应有的重视,并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的采取管理策略。也就是说,医院组织系统中的人事管理符合应用差异管理方法的系统特征。

2、差异管理的广泛实践

具有差异性的管理在过去、现在,我国或外国都不缺乏其成功的实践,其应用范围之广,可以说只要有管理的地方就有差异性管理的实践。从大的方面来讲,它既可以运用于公共管理领域,也可以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即在一切有人群的地方、需要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都可以实施差异管理,也有必要使用差异管理,这是基于差异管理的有效性及目的性的。如在企业管理中,差异管理可以用于:人事、市场、竞争和产品诸领域。现在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在公司的各个领域实施这差异化的管理。同时,差异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也支持着这种管理方法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差异管理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在医院人事管理中应用这种管理方法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和参考的标本。医院既不同于官僚机构,也不同于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各类企业,其自身特点对应用差异管理方法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总体上看,医院人事管理中应该也必须引入这种管理方法,才能提高医院组织的运行效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差异管理在医院组织中面临的挑战

1、人的差异提出的问题

医院内部会因管理者、医生、护士、行政人员及后勤人员的个体特征、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能力、岗位职责和利益预期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而容易产生冲突,造成组织绩效的下降。医院人事管理者如果不考虑组织系统中人的需求变化,来进行适当的内部调整以适应这些差异,从权变理论的观点来看,就会使医院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整个医院系统之间脱钩,从而使医院陷入混乱或低效率、高成本的状态。因此,医院情境中实行差异管理是对医院管理者领导才能的锤炼,也是对职工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2、科层观念的束缚

当前,我国95%以上的医疗机构为公立医疗机构。其管理者大多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任命的。这种特殊的体制,使得医院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官僚机构传统的科层体制的影响。也就是说,医院管理体制并没有摆脱科层管理的模式。然而,对于医院组织而言,它既可以是科层式的,也可以是非科层式的。或许,用相对科层式或相对非科层式来描述它更为合适。也就是说医院组织具有双重性,即医疗系统的专属性和行政系统的科层性。这表明,医院组织结构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复杂得多。因此,单纯用科层体制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医院组织显然是不行的。但问题在于,长久的积淀和适应,使得医院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严重地受到科层观念的束缚,从而在管理行为上无法很好地适应差异的变化。这一点在医院人事管理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变革的不断深化和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对民主、自由、自尊及自我价值的更高追求,对人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新的思想,如松散结合和组织文化对行为的影响等,古典科层思想开始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转变。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也转向了如何协调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人们对组织的思考方式发生了改变,组织中的人不再是只会工作的“机器”,而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但医院的管理者们的人事权却很有限,形成不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优胜劣汰、能者上、平者让和庸者下的竞争局面。该走的走不了,不该走的走了;该来的来不了,不该来的来了。这就是非营利性医院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另外,在专业人才的招聘、使用、奖励和升级等方面,管理手段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因而,也很难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3、社会环境的要求

社会系统理论将系统分为两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和不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封闭”系统。很明显,医院系统属于开放性系统,这就要求医院必须适应所依赖的大环境。而社会环境对医院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社会因素同样对医院管理产生着影响。比如,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之间的竞争,社会对医疗机构公益性的需求,医疗资源市场的变化,社会对现行医疗体制的普遍不信任,患者对医院服务的不满情绪等,所有这些都是医院组织近年来不得不适应的环境因素。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存在程序化的应对策略,管理者必须根据环境的差异,及时地调整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动不定的环境。

三、差异管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树立正确的差异管理观

由于医院管理者个体在性格、气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一些差异,其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处于同一业务范围的工作人员共有的一些特征,还要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个体,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和不同的管理措施。因此,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差异管理观:发现差异、重视差异和尊重差异,在差异中求发展。差异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性格的倾向性(内向与外向)、易相处性、谨慎程度、神经状态、情绪适应性、对新事物的开放度、兴趣、能力、需要及知觉速度与正确性、空间关系、机械能力、逻辑思维和气质特征等方面。就像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事工作上的“量才使用”的原则,医学上“辨证施治”的原则,教育工作中的“因材施教”的原则等等,这都是承认个体差异的具体例证。因此,管理者了解组织系统中各人的性格差异以及把不同性格的人不带偏见地进行组合,是非常有益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可能你不能改变你属下的个性特征,但是,你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工作岗位的最佳人选也未必是智力最高的,而是最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因而,正确的差异观是发现差异、承认差异并尊重差异。承认和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是做好思想工作调动积极性的前提。承认和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才能做到量才使用,各尽所能,才能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不断保持创新性。我们说“差异就是财富”,有差异才有碰撞,才有思想的火花,才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比较,才有竞争,才有生动活泼的创新局面。通过差异管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避免其不足,使个体合理搭配,从而使组织发挥最大的功效。

2、具备差异管理的能力

(1)灵活多变的管理才能。这是实行差异管理的前提条件,权变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孔茨的《再论管理理论丛林》概述的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丛林理论,其中之一就是权变管理学派。权变理论认为,有效的管理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而改变管理方式,以激励下属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最大的贡献。医院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应能随着被管理者的特点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应能根据实际工作中具体的情境和场合而实行有效的管理。例如,对于组织结构严密、层次分明和组织目标明确的医院行政部门来说,适合采用科层管理方法。而对于具有结构松散、组织目标模糊和易变特点的医疗系统来说,其管理方式也应根据情况做相应的变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些管理学家就已开始了管理方式的研究,即现代情境管理理论。其中,最为深入、典型的一个就是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和权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万能的领导方式,能适合各种不同的情境。管理的技巧需配合下属的成熟度,并帮助他们加强自我控制。这个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根据不同的情境及其变量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和方法。

(2)重视、组合差异的才能。医院管理者不仅能够发现差异,而且能够重视、组合这些有差异的人才,以发挥1+1>2的功效。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之一的互补增值原理告诉我们:由于人力资源系统每个个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因此,存在着人力资源整体中的能力、性格和见解等多方面的互补性。发挥了每个个体的优势,扬长避短,人力资源系统的功能才能成为最优,这就是互补增值原理。这种互补包括不同知识结构的互补;刚柔相济的气质互补,形成综合实力和优势的各种能力的互补,性别互补,体现精力、知识、经验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差别的年龄互补,不同的技术专长的技能互补。以上各种互补能够使整个人才系统的功能达到最优,达到互相补充、扬长避短的目的。互补增值原理要求是增值,追求动态的平衡,允许人才的流动、人才的相互选择和人才的重新组合等。组合差异关键就是能够知人善任,了解下属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扬长避短,发挥他们的长处。

【参考文献】

[1] 孔茨:再论管理理论丛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亚瑟・W・小舍曼:人力资源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罗伯特・欧文斯:组织行为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R・韦恩・蒙迪:人力资源管理学探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第4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外文化;礼貌;思维方式;教育文化;心理;对比;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3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种类型、层次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也越来越显示跨文化交流在每个民族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文化差异却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笔者是个人物肖像摄影爱好者,拍过许多人像习作,所以在某些场合遇到很有特点的人物或外宾,经常会忍不住想要举起镜头。中国人面对陌生人举起的照相机镜头,大都是被摄者尽量躲避或者狠狠的瞪上举着相机的人一眼,再有激情拍摄的人也像做贼一样,顿时没了底气!可是大多数外国朋友都是十分配合的微笑着面对我的镜头,我当时也没有偷拍做贼的感觉,甚至还可以用英语简单做一些交流,或者几个表示友好的肢体语言引导他们转身拍摄侧面。

笔者在书城买书时遇见一个澳洲男士,看到他的白色胡子很有特点,我友好的示意我对他的胡子很感兴趣,并且举起相机给他看,他不但不拒绝,还赶紧用手把已经松散的胡子做成圈状,然后配合我的手势正面、侧面各照一张。拍摄完后我将画面调出来给他看,他说“OK!

由于中西方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也不一样,所以制约着人类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则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小小的照相机镜头,我们不难看出这背后巨大的文化差异。

笔者尝试从思维方式、教育文化、心理活动的角度分析其中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上述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

一、中西方表达礼貌的方式上的差异

(一)恭维与应答。恭维语是一职多能的社会言语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交往的不同社会环境中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英语的恭维语除了表示欣赏外,其主要的功能是协同交往双方关系的“一致性”,交际者采用积极礼貌的方略。而汉语恭维语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使对方感觉良好、欣赏、利用他人。

(二)邀请与接受。中国人通常采用螺线型思维模式,话语整体结构包括多次话轮转换,经过谈话双方多次协商之后,才能完成一个交易。这种情况在邀请与接受邀请的礼貌会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邀请人往往三番五次地邀约,以示真心实意,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礼貌的热情准则。而受邀请人推三托四,邀请人一再坚持。一方面,受邀请人要一再试探对方是否真心,是否只是礼节性的邀请,而非真实邀请。过早接受邀请则会有失于礼节;另一方面,只有一再坚持,才能体现自己的诚意,因此邀请方和受邀请方经常要经过屡次协商才达成一致。

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角度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特点,具有含蓄、委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非此即彼,具有直截了当、开门尖山的特点。西方人也常常对中国人这种间接、委婉的回答方式常常感到困惑不解;而中国人也对西方人那种直截了当的方式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

三、历史与现行教育文化的不同,从而带来心理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是儒家文化,而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中心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亦然。”搞中庸之道,就是重视思想的整合和齐一,提倡待人接物要采取不偏不倚、调和适中的态度,排斥极端的想法和做法。

西方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在社会活动中追求行为、言论、思想上与他人的差异,成了西方国家人的一种精神风尚,受到社会普遍赞赏与颂扬。在西方,如果有人说“You arevery special”(你很特别),听者会因被承认富于个性、与众不同而感到非常高兴。这种文化心理助长了西方人对多样性的追求,造就了以多样化为特征、多元文化共存的西方文化模式。

心态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导向卓越与完美。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存在着不少流弊,因此我们应该弱化中庸文化心理,认真学习汲取西方文化中鼓励探索创新的积极因素,倡导冒险和竞争意识,重视个体思想的独创性,保证充分的思想自由,允许“异端学说”的存在,在民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中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第5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

公益诉讼是相对于代表个人利益的私人诉讼而言的,其典型特点在于超越个体利益的代表,而致力于通过诉讼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益诉讼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景象,公益诉讼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始终有一个不变的主线——为弱势人而战,即无人的和易受伤害的社会部分,通过运用法律手段,来谋求解决由于社会中存在的侵害众多消费者及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而这正是社会正义的主题,也是公益诉讼中公共利益的意涵。世界范围内的公益诉讼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强调公共执法型的公益诉讼模式,以大陆法系为代表;二是强调私人执法型的公益诉讼模式,以海洋法系为代表。公共执法型的公益诉讼包括检察院提起民事公诉、政府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社会团体或者民间组织提起的团体诉讼三种类型。私人执法型的公益诉讼主要指公民诉讼,即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通常是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作为原告提起的公益诉讼。

二、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演变

在我国虽然《民事诉讼法》以前没有正式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由于专家、学者们不遗余力地研究推介国外公益诉讼理论和实践,并积极探索尝试、付诸实践。我国第一例广为关注的公益诉讼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某机关将一处国有房产低价出售,县检察院作为原告于1997年7月1日,请求法院确认此国有资产买卖合同无效,县法院于12月3日判决支持了检察院的诉讼请求,确立两被告间的买卖合同违法无效;全国检察机关自此至2004年间已提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诉讼近200件。这些积极探索尝试和实践,早已超出是否应当推行公益诉讼的考问,将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进一步推向如何站在推进民主与法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科学合理设置公益诉讼制度。2007年以来,在有关政策指引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倡议下,少数法院开始尝试受理由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提起部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对公益诉讼进行了探索,但由于我国以往《民事诉讼法》将原告局限为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没有给民事公益诉讼提供法律空间,也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即便是受理了此类案件,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对受理此类案件的合法性一直存在质疑。因此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公共利益司法保护力度势在必行。基于此,公益诉讼制度随着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运而生。

三、民事公益诉讼及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机关

民事公益诉讼就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进行的公益诉讼。一般认为,公益诉讼是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相关公民根据法律规定,针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请求,由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追究违法行为并籍此捍卫公共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与一般民事诉讼相比,民事公益诉讼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设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法律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一般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个人或社会组织受到损害的民事权利提供司法救助。其二,原告主张的是第三人的权利或社会公共利益,而在一般民事诉讼中原告只能主张自己的实体权利。其三,民事公益诉讼拓宽了法院对社会生活的干预范围,赋予民事诉讼制度更强的社会管理职能。

民事公益诉讼按照原告主体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害时,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直接对污染者,责任造成者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支付治理污染费用,解除合同,停止履行,恢复原样等。

(2)行政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像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局针对环境污染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3)社会团体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公益性社会团体是依法成立、以公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像工会对职工等劳动者维权保护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等就属此类。

三、检察机关的民事公益诉讼权

从理论上说,检察院代表公共利益提起民事公诉、支持受害人,也应当成为民事检察监督的内容和方式。检察机关在本质上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其介入民事诉讼活动的另一个重心应该是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的维护等上,提起或参与公益诉讼。如果是纯粹或者主要是涉及公民、法人的私人利益的案件,就应当充分尊重和贯彻私权自治这一原则,由诉讼当事人自行决定是否都向人民法院提讼,否则就有干预私权之虞。我国目前客观存在着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而无人提讼的情形,这既不利于公众利益的维护,不利于法律的实施,还会放纵违法行为。赋予检察机关提讼的权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就立法层面而言,现有的法律还没有正面规定民事公诉权。故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形式可以有:

1.检察机关督促提起公益诉讼。所谓督促,就是检察机关并不直接提起公益诉讼,而是敦促其他具有公益诉权的主体提起公益诉讼。对于公益诉讼,检察机关理应保留最终的启动权。但这并非意味着检察机关对于任何公益诉讼均要亲自以原告的身份发动诉讼;检察机关是否以原告身份提起公益诉讼,取决于其多方面的考虑。督促为检察机关直接提起公益诉讼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经验。

2.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的公诉、公诉权,特指刑事公诉,而未包含民事和行政公诉。《刑事诉讼法》仅仅授权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公诉。该法第99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该条赋予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公诉权,即当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刑事公诉的同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公诉。

3.检察机关支持。《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该原则的直接措辞并没有提到检察机关,但通常认为,该条中的机关一词就包括了检察机关。这种解释不仅符合文义规则,同时还有实践的支持。

第6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调查范围:山东曲阜南辛镇43个村庄。

调查样本:2000多个家庭中1186位65岁以上的老人。

调查结果:老人与儿女分居者占72.2%,三餐不饱者占5.6%,衣着破旧者占85%,生活必需品不全者占90%……

调查的执行者:田景军、付玄、王彪,3人均是黑龙江鸡西大学的学生。除田景军现在已毕业外,另外两人都在读。

起因:希望通过调查让更多人重拾“百善孝为先”

2009年2月20日,黑龙江省鸡西大学学生田景军、付玄、王彪,以“中华孝道调查”之名开始了山东曲阜之行。资助他们调查的是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多年关注和倡导孝道的翟玉和。

2006年秋,翟玉和在鸡西大学演讲《中国部分农村老人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这是他2005年自己做的一份调查。翟玉和所讲的事例,触动了台下的田景军,他想起了家乡贵州铜仁的邻居老太太。老太太有二子二女,因老人将宅基地给了小儿子,引起大儿子不满,因此大儿子不准自己的6个儿女接近老人。

从被深深触动到亲身调查,田景军历经两年半的时间。两年半里,他反复掂量自己的选择,最终促使他坚定付诸行动的原因是――“对方方面面都有益”。

因调查工作繁杂,田景军找了两个同行者――在校生付玄、王彪,两人爽快地答应了。之所以如此爽快,是因为他们也有着孝道蒙难的亲历。

付玄的家在安徽阜阳太和县,他们村里有一位独居的偏瘫老太太。有一次,老太太为找吃的,不幸掉入沟里,村民发现后赶紧将老太太救了上来,但闻声赶来的儿子却对乡亲们说:“如果不是怕你们笑话,我早把她药死了。”不久后老人去世,死因众说纷纭。

王彪也来自安徽省阜阳农村,童年的一段经历至今还在他心中留有阴影。当时,他大伯的养子把大伯的树砍了卖钱,还把家当拉走。王彪的父亲看不过去,上前拦阻,竟被其用利器划伤。王彪兄弟上前保护父亲,结果被对方踹开……

田景军、付玄、王彪决心通过调查,让更多的人重拾“百善孝为先”。翟玉和则表示,之所以资助他们,是因为2005年他做的调查只是“走马观花”,他希望这3名学子能“下马看花”。而之所以把调查地点选在山东曲阜南辛镇,是因为这里既是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孝文化发祥地。

从2009年2月20日到4月20日的两个月里,3人的调查方法是问卷、个别访谈和进户查看,而问卷涉及自然情况、居住、饮食、衣着、生活设施、医疗、经济收入、劳动和生活自理、儿女尽孝等9大项40余小项。

子女不孝,老人晚景凄凉

据统计,在曲阜南辛镇43个村庄1186名65岁以上老人的受调查者中,老人与儿女分居者占72.2%,三餐不饱者占5.6%,衣着破旧者占85%,生活必需品不全者占90%。受调查的300多个子女中,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13%认为与经济无关,31%认为父母无冻馁之虞就算尽孝。

2009年6月份,田景军整理出调查报告,将“不肖子孙”分为如下类型――家庭积怨型(房屋、田地分配不均)、情感麻木型、身不由己型、无理取闹型、有利可图型、怕老婆型、甩包袱型、教育失当型。

田景军、付玄、王彪说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西龙泉村的一位老人有3个儿子,其中二儿子是教师。老人曾赴镇上告发3个儿子不尽孝,二儿媳认为老人“成心丢儿女的脸”,将老人的窗户砸了,还扬言放火烧屋。而那是2月下旬,夜晚零下十几度。

屯里村村民熟知“村中一景”:每日中饭、晚饭时,一位88岁的老太太,便准时坐在儿子家门前的石墩上乞食。据邻居说,“给不给饭,全凭儿媳妇高兴。”有时,儿子斗胆开门递给母亲饭碗,愠怒的儿媳妇便开骂“自己都吃不上饭了……”有时,老人讨不到饭,就怏怏离去,用麦粒换煎饼吃。

在1186位接受调查的老人中,真正愿意说出自己遭遇的并不多,许多老人面对采访都守口如瓶。田景军他们认为,老人们一是不敢说,担心子女知道;二是不能说,怕家丑外扬;三是不想说,认为说了也白说。有老人就直白地问田景军,“说了管用吗?”

走遍43个村,调查者还发现:每个村的村外树林或空旷处,都有“躲儿庄”――三五户、五六户甚至十几户不等的老人群体。老人们“躲儿”的原因不一,有的是被赶出家门,有的是为“躲清静”、“眼不见心不烦”。

对1186位老人的子孙的问卷调查显示:不肖子孙、孝子皆属少数,大多数游走于两者之间,即与父母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这种关系人称“冷暴力”或“软折磨”。但也有尽孝的子女给调查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苏家村里就有一个大孝子,他母亲虽已97岁,但老人衣衫整洁、神情安泰。面对村人的称赞,老人的儿子说,“就是借钱也要把母亲伺候好。”

为什么过去曾一人养8人,现在8人难养一人

调查组从调查对象的生存状态中总结出如下共性――

如果家有不肖子孙,老人必定躲不过“三最”――吃的最差、穿的最破,住的最旧。一位老人冬天的蔬菜是一缸腌制的胡萝卜,另一位老人几乎日日馒头泡白开水。“有钱我是他爹,没钱他是我爹。”一位老人以无奈口吻表达对子孙的不满,“过去我一个能养七八个,如今七八个养不了我一个。”

大多数女儿对娘家全心全意,对婆家则别样面孔。多为文盲半文盲的她们,眼里只有小家、孩子、娘家,而视公婆为眼中钉。东魏村一名妇女就挑衅般地对调查组说:“我活不养,死不葬。”相比儿女对老人的言行,老人对儿女则“掏心窝子”,即使恨极也是欲言又止。

不孝原因何在?调查初期,田景军他们认为不孝与四要素互为因果――教育、经济、精力、时间。此次调查中的不孝者多为青壮年,其文化程度多为小学或初中。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因精力有限,本性致使他们情感向儿女倾斜;而经济负担重致使年迈多病的父母成为他们顾及的盲点。有被访者就曾明确告诉调查组,“等经济好点,时间多点再尽孝不迟”。被调查者中的多数人也认同这四要素,少数人则否定,认为“只要有心,即使没钱没文化没时间,嘘寒问暖,送碗开水也算尽孝”。

调查后期,田景军3人用苏家村孝子的那句“就是借钱也要把母亲侍候好”,否定了四要素判断。他们认为,这位孝子传达出的信息是:他虽不宽裕,但铁心尽孝。出身寒门、小学文化的翟玉和认同此说――“孝与不孝,全凭一颗心”。翟玉和认为这颗心与教育程度无关,而与受怎样的教育有关。

针对不孝之事,调查组调查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干预状况,干部们却直言不便插手――“清官难断家务事”。村干部感慨:“过去孝道写在心上,如今孝道写在纸上,就是写在纸上也没用。”

那么作为孝文化发祥地的南辛,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就曲阜的“躲儿庄”,当地人视为“风俗习惯”,学者定义为“曲阜现象”,该现象即“穷家富屋”。有儿子的人家若娶亲,哪怕举债,房子一定要修漂亮,否则成家难,即使娶妻生子,也拴不住媳妇的心。所以,没钱盖新房的人家,父母必将老屋腾给儿子,而自己另觅栖身之所。

上述不孝原因,主体无疑为子女。而透视不肖子孙的成长土壤,必能翻捡出父母种下的种子。可是调查组发现,尽管一些老人多哀戚老运不济,却少有人反思对子女道德教育的缺失。

《孝经》言:“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一名村干部却坦承,“孝经在当代是一本难念的经”。

调查归来:不愿再向父母要钱了

田景军说,调查归来后,他们3个人都在变。

变化一,付玄至今没跟土里刨食的父母要钱,而此前,一个月一次电话催逼“妈,没钱了”。那么,眼下拒绝家庭支援的付玄怎么生活?他说,“省、挣、扛”。在学校,一人日均10元伙食费,为省钱,田景军、付玄、王彪3人搭伙,日均10元。当仨人共吃一盘菜时,他们无视同学奇怪的目光,而此前,付玄承认“难为情”。在见识了馒头泡水的老人后,他们用餐时“一点不觉得寒碜”。

变化二,3人以前无视剩菜剩饭,如今对浪费行为愤怒又惋惜。付玄感慨,“对那些老人来说,倒掉的就是他们梦想的美食”。

第7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一、了解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就儿童而言,年龄越小,差异就越大。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幼儿的个体差异考虑进去,并且承认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

(一)需求上的差异

1.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的需求

大部分幼儿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探索周围事物和获得新体验。如有的幼儿对许多新鲜事物都很新奇的,什么都想看看、摸摸,而且经常问“为什么”、“这是什么”等;而有的孩子则不然,对于没见过的事物表现得较冷漠,对新鲜事物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

2.活泼好动――对活动的需求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幼儿在活动量的需求上却有很大差异。有的幼儿整天跑跑跳跳,坐立不住,但见多识广,而有的幼儿比较文静,喜欢安静的活动。

3.成人的关爱――对安全感的需求

有的幼儿,对教师的直接批评并不在意,而有的幼儿,即使是间接的、不明显的批评,也能敏感察觉;有的幼儿只要教师的一个目光,就能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有的幼儿需要用语言或抚摩才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二)发展上的差异

一般来说,儿童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

1.发展方向的差异

幼儿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就会在那些方面表现出发展的优势。如有的幼儿善于与同伴相处,而有的幼儿则搞不好和同伴的关系;有的幼儿对颜色有很强的敏感性,表现出对绘画的兴趣和发展优势;而有的幼儿对建构活动很有兴趣,表现出对建构活动的发展优势。所以教师应该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为各种不同兴趣的幼儿提供选择的机会,使之自由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并根据幼儿的操作行为,给予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2.发展起点的差异

幼儿在学习某种新经验时,原有经验起始水平的差异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水平。如美术活动中教师教小朋友画小鱼,有的幼儿看完老师的示范后就学会画小鱼,而有的幼儿要反复练习许多遍才能掌画小鱼方法,还有的幼儿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才能完成作业。因此,教师不能以心目中最高统一标准衡量所有孩子,而是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评价。

3.发展水平的差异

儿童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其发展方向、起点、速度存在差异的必然结果。幼儿学习任何一种新经验,即使教师提供相同的材料,用同样的方式影响所有孩子,他们达到的发展水平也不可能相同,有时差异很大。如在手工活动捏萝卜时,有的小朋友只捏出萝卜的形状、有的捏出形状后还捏出萝卜叶子,有的还在萝卜叶子上刻上叶纹……

二、接纳并引导幼儿的个体差异

(一)寻找幼儿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很明显,而有的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很少,也很明显。教师要努力寻求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正是教育的生长点,也是可以促使幼儿成功,建立自信,进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关键。例如,我们班有个叫忆豪的小朋友,平时总发现他很静,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所以我特别关注他,总是有意和他交谈。在几次区角游戏时,我发现很多小朋友玩完玩具后都随便乱扔就跑开了,只有忆豪小朋友很积极地收拾玩具。在早谈的时候我表扬了他,这时,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渐渐地,也有很多小朋友会主动找他玩。现在忆豪小朋友更积极,逐渐学会找小朋友玩了。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闪光点少的幼儿,不断寻求,挖掘这样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增多,使幼儿形成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二)引导和评价个体差异

1.因人而异的引导

在判断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幼儿的认识水平给予适合其水平的指导。一个重要原则是越少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如指导幼儿玩角色游戏的时候,我们注意引导幼儿在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扮演有利于自己受教育的角色,使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学习辨别是非、了解生活常识、积累生活经验。

2.因人而异的评价

教师要接纳和支持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接纳他们不同于同伴的行为方式和需求,引导他们的发展。对于他们的特殊要求要适当满足,允许他们与众不同。如开学初我班的俊源小朋友由于陌生,午睡时要老师拍着才能睡着;佳雯小朋友吃饭时要老师在一旁鼓励她,她才能把饭吃下去……

同样,教师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要看到和鼓励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改变应从教师开始,以不断寻求适宜幼儿的教育方法。总之,我们必须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更细致地了解每个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差异,因人施教,将整体教学与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华爱华,虞永平.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8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体质辨识;调查;中医药

Abstract: Objective: in Chinese medicine ";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new management pattern, investig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constitution of 65 years old wer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judging standard of TCM Constitution "table", survey of 2014 in ou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3591 cases of 65 years old were physical identification. Results: 3591 cases of the elderly over the age of 65 by the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flat and matter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a total of 1311 cases, accounting for 36.51%; the occurrence of partial frequency constitution is ranked in the top five for Yang deficiency, phlegm, yin deficiency, damp heat, Qi deficiency.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give the reasonable regimen for biased physique crow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bove 65 years old.

Keywords: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vestigation;

随着社区医疗逐渐成为健康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逐步承担起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疾病控制等基本任务。体质辨识作为社区民众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体检调查得分的形式加以判定,从而成为“治未病”工作的重要手段,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1]。目前,体质辨识在各级治未病中心的应用已趋于成熟,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体质分为9大类别,其中包括有:平和质,特禀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痰湿质。现将2014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3591例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质辨识的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3591例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质辨识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7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91份,回收率为97%;其中,男1569例,占52.3;女1431例,占47.7%;年龄65~85岁,平均(77.6±11.2)岁。且问卷调查表排除各种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不稳定期。

1.2调查方法

对3000例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质辨识的调查,老人填写《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根据得分情况,依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表》进行体质辨识[2]。

2.结果

2.1 3591例65岁以上老人体质辨识调查分析

表1结果表明:3591例65岁以上老人经体质辨识问卷调查,平和质人数最多,共1311例,占36.51%;气虚质214例,占5.96%;阳虚质629例,占17.52%;阴虚质396例,占11.03%;痰湿质408例,占11.36%;湿热质253例,占7.05%;血瘀质95例,占2.65%;气郁质192例,占5.35%;特禀质93例,占2.59%;本次调查中发生偏频体质居前五位为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如何让老年人群远离疾病的困扰,成了现阶段不得不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经过3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人体体质九分法,具体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其中,平和质为理想体质,另外8种为偏颇体质[3]。而中医认为,偏颇体质正是人体疾病的诸多疾病的根源所在。通过体检,及时辨识体质类型,并对偏颇体质给予及时调理,可以大大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中医体质辨识运用于健康体检中,提高“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充分弥补现代医学背景下的健康体检体系的不足,开辟了中医药服务的全新领域[4]。

本组资料中,共对3591例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质辨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平和质人数最多,共1311例,占36.51%;而发生偏频体质的总人数围为2280人,占63.49%;其中,居前五位为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由此可见,我社区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情况必须引起广泛重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功能不断下降,心理、生理方面的危险因素也在逐步增加,构成了老年人亚健康的诱因[5]。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为体检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并对体质偏颇人群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调理,如:阳虚质者给予补肾温阳;气虚质者给予健脾固气调理;阴虚者给予滋补肾阴,养阴合营的调理。通过制定各种合理的饮食,生活作息以及运动等养生调理方案,大幅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从而起到很好的“防病于未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江静华, 濮欣, 李燕明, 等. 中山市大信新家园社区中医体质辨识237例调查报告[J]. 中医研究, 2011, 24( 10) : 28.

[2] 奚磊, 林涛, 陶莉洁.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群中医体质辨识调查与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3,29(14):1785-1786.

[3] 杨晓桦,盛倩,斐. 某医院 125 名女职工中医体质调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0):1205-1206.

[4] 赖铁锋,崔爱民,徐志弛,等.4000 例博罗县成人的中医体质辩识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5):151.

第9篇:茶艺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认识;观察;治疗;展望

【中国分类号】R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09-01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现通称为“白庀病”,其特征是在红斑两基础上反复出现银白色的干燥白鳞屑,古籍有白疙、疙风、蛇风,松皮癣等记载,《诸病候论·干癣候》,干癣但有匡郭,皮桔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其症状与银屑病颇为相似,然白疙作为一病名,始见于清代《外科大成》白疙,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气白疙俗呼蛇风。《外科证治全书》对其描述较为细致,白疙一名疙风,皮肤燥痒,起如疙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曰:白疙之形如疹疥,色如而痒多不快固有风邪客于皮肤,对其皮损特征及病因有一定的认识。

1病国病机

甘肃省皮肤科主任宽正中老师认为外因多为风湿,热诸邪客于肌肤,湿热壅结郁久化热,不同程度皆出现血热、血燥、血虚、血淤之病候,整个发及病变过程涉及五脏,基本符合卫气营血辩证。

病象观察,银白色干燥鳞屑,浮着于上,伤及其气分,毒淤成底色的红斑,伤其血分,气血肌肤为之不洁。

现代医学认为:多由神经——内分秘——免役网络紊乱所致。

治疗2.10(1)饮食禁忌症:禁忌鸡、鸭、鱼、牛羊肉,葱、姜、蒜等热血食物。

(2)2.1.1

2辩证论治

贾式将本病分为四型,(1)湿热型,相当于银屑病病的进行期,治宜清热凉血利湿;生石膏30g,板蓝根20g,丹皮10g,赤芍15g,生地20g,苍术15g,炒白术20g,甘草5g,云苓10g,公英30g,连翘20g,泽泻10g,桑白皮10g,黄芩10g,生黄芪20g,生姜5g,每日一剂,煎两次,服三次,每次约200ml。

(2)血燥型,相当于银屑病的禁止期,养血,活血散风,祛湿:当归10g,川芎10g,土茯苓20g,生黄芪20g,党参30g,羌活10g,防己10g,丹参20g,白蒺藜30g,地肤子30g,乌蛇20g,僵蚕10g,地龙20g,每日一剂,煎两次,服三次,每次约200ml。

(3)气滞血瘀型:用活血,行气,方用:红花5g,泽泻10g,青九15g,白花蛇舌草30g,赤芍15g,牛膝15g,路路通30g,川芎10g,甘草10g,厚朴5g,陈皮10g,蒲黄10g,海浮石30g,每日一剂,煎两次,服三次,每次约200ml。

(4)气血虚弱型:党参30g,炒白术20g,升麻15g,龙骨30g,牡蛎30g,黄芪20g,红花5g,蝉衣10g,僵蚕10,天冬10g,麦冬10,每日一剂,煎两次,服三次,每次约200ml。治疗了200例,临床痊愈73%,基本痊愈25.5%,显效三例,1.5%,疗程,其中治疗三个月已上者约占39%,80例,112天以上者20例,平均为112天,(按语提示:湿热病邪凝结于肌肤,暗耗人体正气,造成郁热内结,彰显与肌肤,造成气分和血分为之不洁,是其直接病因,然后再禁辛辣食品数日,使其抗体稳定,以致少发或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