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前言
考虑到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加强施工组织不但可以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效果,同时还能节约建设项目的整体投入,使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从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运行来看,加强施工组织是十分必要的。要想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除了要了解工程概况做到心中有数之外,还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过程有据可依。同时,还要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使施工组织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
二、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工程概况
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其他工程不同,不但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新农村建设项目有着较强的季节性,如果不事先做好工程概况的了解,并根据工程实际内容做好制定应对措施,工程项目在实际开展中将会遇到诸多困难。为此,新农村建设项目应对施工组织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施工组织中首先了解工程概况,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在接到图纸之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应核对图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并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概况和基本内容,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的信息支撑,保证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中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得到有效实施。
2、掌握农村建设项目的季节性特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房屋建设还是公路建设,都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新农村建设的原则是不耽误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对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其中在公路建设中就要注意避开农忙季节,还要考虑冬季因素,尽量赶在入冬之前完工,保证房屋工程和公路工程能够满足农村的使用需要。
3、对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进行标记
鉴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实际难度,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图纸会审的结果和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对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进行标记,并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中予以体现,做到根据施工难度制定具体的施工措施,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得到有效开展,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提高建设实效性。
三、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在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要想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不但要对施工组织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发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除了要参考图纸之外,还要根据工程概况及工程的实际内容进行编制。其中主要应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内容编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预案等,所有这些内容都要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紧密结合,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针对性。
2、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善性
鉴于施工组织设计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除了要与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相结合之外,还要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善性,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能够全面准确。其中不但要使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全面覆盖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还要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
3、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需要,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指导具体施工的文件,只有明确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完善性,才能发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作用,进而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需要。因此,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提高其针对性是十分必要的。
四、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应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难度和工程特点,要想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的效果,就要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积极落实各项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措施,强化施工组织管理过程,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的整体质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做好施工物料的调配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在施工组织中,应将物料调配作为重点管理内容,不但要根据农村的交通条件合理优化物料调配路线,还要结合农村的自有优势,合理储备物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料能够满足工程进度需要,避免因物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影响工程项目的工期。因此,做好施工物料的调配,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优化施工流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施工设备的运用是关键。考虑到施工设备的转运及使用成本,在施工组织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制定设备需求计划,并优化施工流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降低设备使用成本,达到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因此,优化施工流程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3、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结合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工序
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工序的安排十分重要。合理安排工序不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支出,同时还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基于这一需要,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中,应根据工期的实际要求,合理安排工序,使施工组织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达到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在施工组织中,不但要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建设内容,还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施工组织能够得到有效开展,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取得积极效果,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得到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邓义明;;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内江科技;2014年07期
[2] 朱旭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规划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20期
[3] 高明秀;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杨冬梅;;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如何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4期
关键字:改进;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225-01
一、“三点”结合“三贴近”,突出地方特色
把新农村建设的要点、工作的重点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地方特色,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意愿。
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新闻报道,从理性思维上帮助群众加深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使农民朋友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和意义,以此激励和引导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那么,想通过电视报道的形式引导农民朋友了解和认识新农村建设,我们的报道内容首先要让他们看得懂,看得进去,然后才能谈到看后受到了哪方面的启发。简单罗列介绍新农村建设中相关条文的报道,是不会引发任何人观看兴趣的。只有将报道内容转移为农民朋友在新农村建设中密切关注的“大事小情”上,才会吸引他们的眼球。同时,这样的选材方式,更容易将新农村建设中的理论政策通过节目说透说清楚,因为他们关注的事,大多会涉及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某个工作重点。如果把这叫“大事小情”报道到位,那么隐含在其中的,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理论政策的宣传也就不难把握了。
在节目具体的制作方法上,要变训导式为诱导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解说词尽量通俗易懂,多采访基层群众,让农民朋友们针对自己关注的问题,谈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和认识,使观众在收看节目后更易产生共鸣,引发思考。
我台制作《聚焦三农乡村行》的专题报道时,初期策划中,我们只想简单介绍农村近几年借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快速发展的情况。伴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各个乡镇、村不仅都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而且还有自己的发展经验、致富经和宏伟的设想。因此,这个专题报道就以新、旧对比为切入点,以“农村为什么变了”为主线,层层剖析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种种植业、畜牧养殖的经验,介绍生态环境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服务观念转变经验,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村两委带领村民致富的过程,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历和经验。采访中,我们大量运用在田间地头和村民、村干部们进行交谈的方式,让他们谈通过实践取得的发展经验,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其中尽量避免用数字和书面性较强的语言说明。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新闻部电话不时响起。通过这档节目的制作,我们获得了一个信息:节目只有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和群众关注点紧密结合起来,大家才愿意看,看后才能引起思考。
二 、把握两个重点,加强和改进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
(一)加强、改进新农村建设中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及时地报道这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是我们在宣传报道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宣传典型时,我们做到选得准、报得实、报得活,用身边的人教育周围的人,让人在观看节目后觉得典型具有时代本质特征和精神风貌。
以我台制作的《新农村建设领头雁》为例,这个系列报道的主人公是基层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公益事业的热心者等。比如带领刘二堡镇前杜村改变落后面貌,跨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列的村党支部书记王绍浦;加强环境治理、打造宜居环境的兰家镇石灰村党支部书记寇有国;热心村里公益事业,放下手头生意,回乡投身新农村建设,被马伊屯村人亲切地称为新农村建设领头雁的王福波……
这样一些典型,如何报得实、报得活,让收看者觉得报道内容可信、可学,成为节目制作的重点和难点。于是,在前期策划中,记者都能深入实地,进村入户,和主人公一起工作劳动,向村民、当地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和看法。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为家乡新农村建设甘愿奉献的典型,使节目的主人公在屏幕前更立体、更饱满。整个采制过程中,我们本着把“典型”生活化的态度,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的工作场面,坚持用这样的镜头说话:解说词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崇高”、“伟大”这样的形容词,避免观众看后感觉是先入为主;片子中他们不是典型,只是一个对家乡富有纯朴感情的人,一个想通过投身新农村建设使父老乡亲早日致富的人;生活化了的他们,我们没有去强调他作为“典型”笼罩在头上的光环,而是通过点滴小事折射出了他们的人性光芒。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2-0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灵魂的发展。同时,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方向定位问题
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农民自身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大多数农民都感觉农村文化无关自己。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应是方向定位问题。主体地位的确立,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文化农村就是以农民为主要参与者、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村形态,其突出特征是农村的文化资源与精神生产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
(二)农村文化资源匮乏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落后地区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体活动贫乏单调,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部分文艺作品脱离农村生活实际,不能较好地反映当代农村的精神风貌。
(三)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实现文化农村、提升文化“软实力”往往不能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他们忽视文化建设,也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村文化的繁荣是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的繁荣是国家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建设农村文化,实现文化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可以学习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农村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运用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发挥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既是文化农村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更是文化农村的受益者。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
.(二)加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交流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乡土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交流,有助于建立农民所需要的现代乡村文化。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
(三)挖掘培育民间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农村建设
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正确认识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农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变,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农村社会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变。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农村社会要进步,中华民族要振兴,我们自当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共同来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其现实依据是“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不断深化和现代科技及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事实。生存环境一旦变化,与此相应的一切文化都要发生变迁和调适,这是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大环境”(陆益龙,《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2007),这是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体等领域已发生了较明显的制度创新及其变迁。就目前农村地区实践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以下几种制度的改革及创新:农村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公共财政制度;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当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且要“因地(时)制宜、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虽然是以恩施州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为个案提炼的,也许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局限性,但仍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国农村地区在具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时,要基于战略的高度把上述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同时,还应结合当地“三农问题”自身特征和实际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惟其如此,我国农村社会才能在新形势下按照“新方法、新思路、新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在实处,让人民满意。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功能定位;作用发挥;传媒
一、引 言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起,党和国家就不断努力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断努力。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发生了变化,因而有必要对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重新分析和定位研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闻媒介现状分析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起,新农村建设已经经历了将近7年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作业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与社会主义新闻传媒的力量是分不开的。电视节目对于农村、农民来说,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随着网络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普及,农民学习、娱乐有了新的途径,农民对于网络的认识由最初的排斥和盲目已经逐渐变成了对于网络的探究和学习,这些变化无疑是新闻媒体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贡献。
然而,相对于城市受众而言,农村受众目前依然处在某种程度的“传媒缺失”状态之中,各种“涉农传媒”依然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困境。目前来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涉农传媒数量比较匮乏。二是涉农的传媒本身就存在节目分配机制的先天性缺陷,涉农内容简单。 总体来说,涉农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积极为农民知晓国家惠农政策提供途径和学习的平台。
三、陕西关中地区新农村与传统农村媒介接触的对比调查分析
为了给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功能的探究奠定实践基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典型代表和落后的农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象选择了陕西咸阳花马村与罗堡村。花马村是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示范村,而罗堡村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依然属于传统农村。两个村子同属第一产业,花马村从新农村建设中逐渐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和传统农村村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存在差异。花马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较为了解,清楚本村的发展方向。罗堡村却对于新农村的概念了解不清晰。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传媒角度来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接收信息、理解信息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决策的不同。两个存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恰好验证了“媒介示范论”,即媒介对两个村村民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新农村和传统农村对于信息的需求产生较大差异。对花马村村民发放的问卷中,我们发现该村村民都对农业生产类信息和致富类信息关注度较高,而罗堡村对于该类信息的需求量较少。花马村村民对娱乐和法制教育这类信息的需求远远小于罗堡村的村民。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在信息闭塞的环境中,环境以外的事物是无法影响到环境之内的事物的。正如罗堡村村民对娱乐和法制教育这类信息的需求度远远大于花马村一样。由于环境的影响,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一地区的力度也是微乎其微的,罗堡村的村民接受到的新鲜事物还很缺乏,对法制教育的着重关注,说明他们自身并没有在这方面受到过信息的传递,在该方面属于轻度的闭塞。
四、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
(一)保障“受众权利”,实现下情上达
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基本权利有传播权、知晓权和传媒接近权[1]。新闻传媒作为保障受众权利的直接中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农民的该项权利,以实现下情上达,更好的为农民了解外界事物服务以及为国家做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然而面对长期城乡二元化的体制模式和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利益的驱使,农民、农村一向作为弱势群体的现实决定了他们在媒体世界中的弱势状态,农民由于信息的闭塞和知识的匮乏普遍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途径,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经常处于“失语者”和“缺席者”的境况。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应该努力的丰富涉农新闻和信息,深入到基层和人民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将信息进行反馈和交流,做到下情上达。以陕西咸阳花马村与罗堡村为例,作为新农村和传统农村的典型代表,同样在新闻传媒上的劣势不言而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涉农传媒应该积极的深入农村,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现实生活状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报道。
(二)实现“信息滑板”,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随着社会的变迁,当前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十多年来,大量农民离家、离开土地奔赴中国东南部发达城市去打工的情形彻底改变,许多农民在打工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新本领,掌握了许多新技术,许多农民不再单纯的去打工,而是积极回到家乡去自主创业 。面对新农村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新闻媒体应该在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上进行相应变革。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并不高,虽然他们在外打工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加上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远远较为落后,农民从城市回来后获取农业信息和科技知识的渠道非常稀少,当前媒介娱乐化现象普遍存在,涉及农村信息和信息的节目匮乏,这给农民创业带来了不少困难。因而,媒体首先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目前传媒的节目设置显然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该问题的基础便是积极的推动和实现“信息滑板”功能。在信息时代,凡可以随信息一起运动的区域发展与劳动力要素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成分等,都可以随现代信息传播跨地域、跨梯度地进行,从而使相关领域差别逐渐缩小。这便是新闻传媒的“信息滑板”功能[2]。在信息滑板价值下,新闻媒介应当积极的增加涉农媒体的数量,在宣传和报道的内容上积极增加农业科技和最新惠农政策等内容,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信息和政策支持。
(三)发挥“活血化瘀”作用,构建和谐新农村
当前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着重大变化,城乡之间、农民之间以及农民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各种矛盾时有发生,现实中各种显现或者隐藏的矛盾时时刻刻有可能爆发出来,这一系列矛盾必然将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质量。新闻媒体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将隐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不断的寻找出来,为政府决策和农村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新闻传媒首先应该发挥自身预警功能,善于见微知著,捕捉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症状,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受众认清其危害,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3]。不可否认,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显现了不少问题,由于农村、农民群体的利益不被重视,他们的心声没有一个适当的发泄途径,这使得各种群体性事件以及上访等社会不和谐因素不断的显现出来。新闻媒介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不断的发挥其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功用,在对待“群体性事件”上,新闻媒体应当切实承担起营造和谐气氛、疏通渠道的职责,通过有效舆论的引导来不断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的稳定,预防“群体性事件”等不和谐因素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新农村,矛盾的发现比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更有难度,所以我们必须在媒体功能发挥上下重力气。花马村与罗堡村在村民矛盾的解决方式上还是存在着若干差异,花马村侧重对媒体力量的寻求来不断的加大对村民的宣传,以此来化解村民间存在的若干矛盾。而处在传统农村下的罗堡村对媒体的运用还很欠缺。
(四)推动“环境监测”,适时调整农村发展
环境监测被认为是大众传媒的首要功能。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信息丰富与触角广泛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向大多数人提供有用、能够作为决策依据的信息,使公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了解周围的环境,适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调整[4]。新闻媒介发挥监测环境的功能被施拉姆形象的比喻为“社会雷达”,它可以充分的了解农村地区的最新变化,为政府做出农村决策提供依据。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介可以多多报道农村地区建设的最新情况和趋势,及时发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信息支持,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新闻媒体在花马村中农业成就的宣传和报道可以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息,同时也能寻找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启示。
五、结 语
探究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对于媒体价值的重新调整和整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固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通过对新农村与传统农村的对比分析以及传媒在建设中作用探究,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未来新农村发展的方向,据此来更加深入的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A].媒介的市场定位[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吴信顺.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的失衡及其对策[J].新闻记者,2004(1).
[3] 汪三汉.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一、冷处理新农村建设宣传中的“难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免有个别领导急于求成,搞了一些形象工程。如“小康村”的农民住着贷款建起的别墅,却在为一日三餐发愁;为了遮挡农民破旧的住房而建造的“遮羞墙”;为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而突击搞成的高效农业示范园等。对这些新闻报道的难点问题,我不断总结“经验”,认为处理此类问题必须注意“三冷”。一是要冷静。不“人云亦云”,不“听风就是雨”,不慌乱、不盲从、不感情用事,不让“反映问题的情况”“牵着鼻子走”,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心态的心理素质。二是要冷峻。冷峻比冷静无疑又深了一层。在接待上级新闻媒体时要冷峻。对其做出初步梳理和分析:这是一个什么问题?社会影响如何?快处理或是慢处理?怎样才能处理好等等。三是要“冷处理”。用“水落石出”、“出水才看两脚泥”来形容比较合适。对有疑点和争议的情况,要“晾晾它”,让它“降降温”。不能急,不能浮,不能毛手毛脚,要逐步练就“老谋深算”和“处变不惊”的“功夫”。
二、突出宣传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新闻报道,使广大农民朋友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和意义,以此激励和引导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那么,想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引导农民朋友了解和认识新农村建设,简单罗列介绍新农村建设中相关条文的报道,是不会达到宣传效果的。只有将报道内容转移为农民朋友在新农村建设中密切关注的“大事小情”上,才会吸引他们的眼球。因为他们关注的事,大多会涉及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某个工作重点。丰县是农业大县,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业如何转型成为群众关注的问题。我根据丰县农业的实际,列出了“丰县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丰县农村合作社引领农民闯市场”、“丰县循环农业的几种模式”、“丰县发展高效农业的融资方式”等10多个题目,在有上级媒体来采访时提供给他们,做到有的放矢,上级媒体记者根据我的建议深入采访,较好地把丰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亮点和特色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报道,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如《人民日报》2007年3月18日“新农村”专栏报道的《丰县农家书屋好红火》;《农民日报》2007年6月4日报道的《丰县农民增收仰仗三大产业》;《经济日报》2007年11月5日报道的《丰县:传统农业大县的增收路》的文章。2006年以来,丰县仅在国家级媒体刊发的介绍新农村建设的稿件就有130多篇。这些稿件一方面宣传了丰县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同时也指导了丰县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自觉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度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民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力的尊重。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后,全国各地都加紧步伐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潮,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代大学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未来促进国家发展的主流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承担国家、社会、民族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后,许多的大学生都投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中去,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的奋斗,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此次的调查是以本地区的在读大学生作为调查范围,并根据本地区的农村的实际情况作了一番调查,从中了解本地区的大学生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影响因素。
以本地区的在读大学生作了此次的调查,其中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城市户口的大学生为7:3,男女比例为6:4,不同的学历中,本科生:大专生为3:2,不同的学科类别比例为农科:理工科:文科:其他为1:4:3:2。
综合这份调查问卷的内容大致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了解。包括对基本政策,建设新农村的重点,新农村“新”的地方等。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对“三农”的看法。包括对当前农村存在着各方面的因素;对农民的态度,对农业发展的看法等。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包括参与的途经,参与的准备工作,影响参与的因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何影响等。
以下是此次调查所得出的内容:
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喜忧参半。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不了解。
在调查中,52%的大学生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持不了解的态度。近年来,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大。农村变化日新月异。而作为处于时代前列的大学生,对国家的各项重大政策都有所了解。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对农村的建设还只是保留在以前农村的印象中,说明了国家、高校、大学生之间存在比较大的沟通问题,相互之间了解得比较少。
(二)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调查大学生都表示会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希望又以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新农村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加强农业的多元化,使农业逐渐走向多元化
3.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的环境
4.增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5.增加农村的娱乐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场所
二、对当前农村的看法
在调查对当前农村的看法,主要是集中在对“三农”问题上。
(一)农村建筑规划乱,居住环境较差
本地区的农村住宅基本上是随处而建,布局凌乱,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同时农户基本上缺乏环境意识,对于生活垃圾、肥料等随意堆放,卫生较差,脏乱等问题较突出。
(二)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加快,本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度也相对加大了,但从农业整体的发展速度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是严重不足的,这就相应地导致农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有较大的阻碍。
(三)农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
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多数认为当前农民劳动力素质较低,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耕种较低,且对新技术缺乏认识,阻碍了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时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普遍存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对进一步开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
(四)农业粗放生产,处于原始的加工阶段
当前,本地区的农户生产中,大部分农户还是更多地在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且肓目的去生产,农产品加工多以零散的种养户为主,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集体,与此同时,农产品的加工还处于原始的阶段,对农产品的精加工较少,因而对农产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对外竞争力是严重的阻碍。
三、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调查大学生中在90%都表示有机会的话,会去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大学生作为时代先锋,本身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对新事物,新的科技文化接收水平较高,但是缺乏一个平台,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而参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发挥自已优势的平台,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一份力,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做好基础工作,从不同途径参与
对于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首先思想上要自觉树立为“三农”服务,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次行动上,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积极到农村宣传有关政策,开展调研活动,为新农村开展服务。
(三)相关的配套工作要做好
在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周围环境,政策等。首先,要一个思想层次上的改变,要对新农村的建设持肯定的态度;其次,省市县等相关政策要全面,保障大学生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权益;再次,基层政府及高校要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一个宏伟目标。而基层政府是各级政府处于最能与农民群众相接触的行政机构。高校是对大学生参与某项活动作出指引及安排的,对大学参与没某项的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此次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又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积极态度的但还是存在着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又从以下的对策中得以解决。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及认识,国家政府、高校要经常性对这些农村建设加以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开展讲座等形式来讲解“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名词,大学生要经常地关住国家的各项重要政策,及时了解和积累,成为真正的时代先锋。
(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规划为龙头。农村规划是一个整体的规划,包括了村庄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等,要作出一个科学的规划方案,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便利。
其次,加强对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政策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加大农村教育工作的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投入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加致富的本领,同时,也要加强农村法制的建设,供他们能够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再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向多元化,扩大农民的就业和收益空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进军,不要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投在土地上,这就要求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建设,引导农民有序地合理地向城镇进军。对于农业产品要以城镇为中心,改进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等的问题,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农村服务。
三、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积极认真负责。作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之一。大学生也要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各个方面做到为新农村服务,包括思想,行为等。高校作为一个中介,也要重视新农村的建设,为大学生参与新农村的服务提供各种保障和鼓励。
一、考核范围
对全镇3个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办法
(一)考核办法
考核满分为100分(具体内容详见附表)。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为各试点村庄的制度建设、三清、七改、五普及工作。(具体详见附表)
三、考核方式
1、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将在年12月31日前组织各村书记、主任,按照考核方案进行全面考核。然后对各试点村进行排序。
2、考核采取听、看、评、定的办法进行,听,就是听取理事会成员对该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体汇报;看,就是看能反映工作实绩的现场(做了哪些事);评,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对本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议(好、中、差);定,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等级,即: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3、考核采取百分制。评为优秀的,积分必须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取分较高的前三名给予奖励;60—79之间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如果各试点村庄考核成绩都在60分以上,则不列不合格对象。
4、在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年终考评前,各试点村应先开展自查,形成书面报告,报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五、奖惩办法
1、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对各村及镇包点领导及干部的年终考核的责任目标之中,作为衡量和评价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
2、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村,其村支部和村委会及村主要领导年终不得评优,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村,要对蹲点领导及村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3、对考核第一名的试点村,将给予4000元的物质奖励,并颁发奖牌。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2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3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4江西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江西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5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6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7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Jon Rodoek.Protecting ecosystems and open spaces in 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8, (84) :3—6.
[2] 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4] 李浩.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与适应——控规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75-86.
[5] 邹德慈.容积率研究[J ] .城市规划, 1994,(1):19—23.
[6] 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6-68.
[7] 李江云.对北京中心区控规指标调整程序的一些思考[J ].城市规划, 2003,(12):35-40、47.
[8] 杨浚.控规调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控规调整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 ].北京规划建设,2003,(5):57-60.
[9] 邹兵,陈宏军.敢问路在何方——由一个案例透视深圳法定图则的困境和出路[J ].城市规划,2003,(2):61-67、96.
[10] 张苏梅, 顾朝林.深圳法定图则的几点思考——中美法定层次规划比较研究[J ] .城市规划,2000,(8):31-35.
[11] 熊国平.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立法研究[J ].城市规划,2002,(3):27-31.
[12] 郭湘闽.超越困境的探索——市场导向下的历史地段更新与规划管理变革[J ] .城市规划,2005,(1):14-19、29.
[13] Conway Tenley M. Lathrop Jr, Richard G. Modeling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land-use policies in an urbanizing region[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35(3):27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