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第1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摘 要:城市生态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新思路, 新的理念, 它包含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规划方法, 利用生态学的原理,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还包括环境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本质上是千丝万缕,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因此如何做到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文化社会资源, 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环境平衡协调的程度, 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本文从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中应注重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角度出发, 对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工程布局和规划效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 生态城市, 绿化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物质的积累,文化的结晶,其规模也迅速扩大。相应地出现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热岛等不利于人们生存的诸多因子。作为以人为本的城市,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生态状况。因此,生态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在这里, 有必要谈谈生态城市和绿化.

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的概念的演化过程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应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同时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包含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 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 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概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的关系

探讨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生态学应用是现实中的一种存在现象,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生态的重要,但却不一定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为此,将生态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应该是规划工的理想。而生态学在城市规划的应用,则是更强调的是生态学的应用部分,并且范围更为广泛,是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去,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作为“应用者”不一定要把生态学的原理都讲的清清楚楚,但应用者本人却要对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非常熟练。

要想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其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而是将其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和部分,使城市规划生态化,也就是既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城市绿化基本概念和内涵

城市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绿地的布局、规模应重视城市景观结构脆弱和薄弱环节的弥补,考虑功能区、人口密度、绿地服务半径、生态环境状况和防灾等需求进行布局,因害设绿,按需建绿和扩绿,并从市民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成绿色生态网络;从绿地群落角度,应顺应自然规律,利用生物修复技术,

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维持及发展。

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以下作用:净化城市空气、水分、土壤,保护人民健康;改善城市环境,创造舒适的小气候;提高城市景色美感和质量;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城市绿化功能的优劣是以单位土地面积的植物叶片总面积为主要标志,因此增加叶面积,也就是增加了城市绿化的生态作用。乔木的叶面积是其正投影面积的20倍。灌木叶面积是其正投影面积的5~10倍,而草本则更小些,树木的生态效果是草坪的4倍,而由乔、灌、草复合构成的生态小群落,生态效益最好。许多树种对有毒、有害气体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草本植物均很少有吸附有毒、有害气体的作用;在降低辐射、降温、降尘、消毒等方面,乔、灌树种更胜一筹。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为此,针对在一些地方的城市绿化中草坪热的流行,须树立城市绿化的生态意识。绿化、美化、香化、果化,须同步并进,乔、灌、草混种,形成自然的、功能完备的植物群落,既能体现美感又能带来最佳的生态效益和功能,这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城市绿化设计对绿地的生态效益基本不予考虑,只重视单一的景观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设计入手,在提

供设计条件时就要对生态效益的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城市绿化生态效益量化分析研究的是园林植物及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性和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性包括释氧、吸收CO2、蒸腾吸热增湿、滞尘、减菌、减污、涵养水源、防风固堤、保持水土、储存能量等。生态适应性包括耐阴、抗寒、耐盐碱、抗污、耐旱涝、抗病虫害能力、自肥能力、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等。 绿化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人人参与、户户重视、持之以恒,形成人人懂绿、个个爱绿、人人护绿。增强市民绿化意识,不断提高绿化质量,加强城市建设,创建园林式、生态型城市,使城市在园林中、园林在城市中。城市环境不能靠金钱堆积,那种认为只要舍得花钱、敢想敢干,就什么自然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想法,狂热而虚妄,如照此行事,到头来不仅会受到经济惩罚,还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第2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相互关系

引言

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践学科,涵盖了城市建设项目调研规划、施工、维修养护等一系列环节当中的内容,其规划设计科学对城市建设的质量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科学并且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当下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概述

1.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科学的设计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全局性设计,使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城市规划需要设计者站在全局的最高点去看问题,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

2.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建筑设计是基于居民对建筑的主观要求,采用科学的规划设计原理,对建筑的内部及外部进行设计和改造。第二,建筑设计是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纲要,为城市的功能提供载体,利用城市资源对建筑进行可持续建造。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

城市规划设计的任务是依据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对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人文景观和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然后加以长远的规划。从工作的开始就要考虑多目标的衔接,对整体布局和规模进行统一规划,妥善处理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达到城市化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求。

建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建筑设计任务书,对整个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使得整个建筑设计达到预期的建造目标,同时也是一个对答案的搜索过程。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作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用性的宏观学科,城市规划设计在实施时涉及到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诸多方面,它将城市当中的线与面的问题作为核心处理对象,并遵循自身独特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方式。而建筑设计则是一门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微观学科,在其工作中需要以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前提和指导,依照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要求、技术、建筑功能等来做出具体的设计,并对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等进行最终的确定,将城市当中的点与面的问题作为核心处理对象。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只有确保建筑设计的工作质量才能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最终效果。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

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策略

1.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统筹兼顾到城市、建筑、环境以及人员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在进行规划时切不可仅考虑到短期的需求,应用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规划设计,如人口的增长与移动,对于建筑功能需求的改变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等一个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为建筑设计提洪指导,为建筑的设计发展指明方向。

2.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化

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需做到社会融合与多元共存。社会融合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作为根本宗旨,而城市规划设计是解决城市居民居住与消费等的重要方法。在全球一体化与民族融合的背景下,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在解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多文化、多层次与多民族的协调与共存,并在共存与融合中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社会融合与多元共存问题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从心理角度与社会文化生活角度出发来实现设计的融合与共存。

3.加强对建筑设计相关内容的吸收与借鉴

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建筑设计相关内容的吸收与借鉴,建筑设计在作为与城市规划设计完全独立同时又保持密不可分关系的设计工作,其自身在结构创新、空间创新、功能创新以及设备创新上的设计内容是非常值得城市规划设计借鉴吸收的重要经验,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将建筑设计作为单独设计内容来重点考虑,在兼顾整体设计方向的同时鼓励建筑设计的创新与个性化。

4.建立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标准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方案标准评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针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关系进行考量的一种评审标准,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该针对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建立标准、系统、创新以及个性化的评审制度,保证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以及评审内容的专业、全面、细致和标准,同时建筑标准评审制度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协调性,进而保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协调与发挥。

5.加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实施的管理

任何城市建设不可能出现准确无误的执行,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所以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执行的控制。对建筑设计的执行阶段要加强行政上的监督,建立行政问责机制。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故意的偏差,不仅仅是对建筑师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更是对城市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同时也是对城市规划纲要的违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例如我国城市,应该结合自己的文化历史人文,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将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采用合理正确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法,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都城,拥有不断发展下去的动力,环保舒适。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指导者。建筑设计需要在科学与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服从城市规划设计,以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各个因素互相协调的融合在一起,实现城市资源的综合利用,让城市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超.刍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科技展望,2015,20:22+24.

[2]邓博.试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15,23:13-14.

第3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山师东路;改造;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城市设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1.1 生态城市概念的产生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第11项计划)中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首次给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了用综合生态方法,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这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生态学理论的广泛应用与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落的规划建设与研究。

19世纪80年代,前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O. Yanitsky)提出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率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栖境。美国生态学家瑞杰斯特(Richard Register)提出生态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是生态健康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概念反映了人类谋求健康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认识的提高。生态城市概念一经提出,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197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创办了《城市生态学》杂志,各国研究者积极研讨,生态城市的概念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方法不断进步和拓展,生态城市理论不断丰富和升华,生态城市为现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生态城市设计的内涵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设计重点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生态经济学观点看,生态城市注重利用绿色能源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从生态社会学观点看,生态城市注重提高人们生态意识促使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从城市生态学观点看,生态城市使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城市的持续稳定;从城市规划学观点看,生态城市使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完全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因此,生态城市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为价值取向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3 生态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

西方国家对生态城市设计研究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的理想型城市的追求和向往。自19世纪80年代前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和美国生态学家瑞杰斯特等学者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后,生态城市设计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西方国家对生态城市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不断召开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很多大胆的创新性想法不断产生,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推出,大大丰富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内涵,推动着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值得提出的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鲍罗•索勒里提出的金字塔形城市构想,成为当时最具特点和争议的代表性构想。他认为,在自然界,越复杂的有机体占有的空间越少,随着复杂性的增加,有机体更趋向为内向爆裂或微缩的系统。他设计出了容纳17万人生活,满足人与人、人与城市内外自然环境高度密切联系城市原型图,如图1所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每个家庭都能既面对城市外部自然景观,又能面对高度联系的城市内部本身。鲍罗•索勒里的城市生态理论是一种试图体现建筑学与生态学相融合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它给出,理想生态城市是高度综合且具有合适的建筑高度和密度,在最大限度的容纳居住人口的同时,居民享受着生态化、和谐、美好的环境。

图1. 金字塔形城市构想示意图

我国的生态城市设计起步较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停滞不前之后, 20世纪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起初的生态建设主要从绿地和改善和控制环境污染出发,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上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某些要求,但按照城市生态系统的要求还相差甚远,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究者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城市设计学术会议,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开展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生态城市设计的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以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相对完整的城市建设理论方法体系。1988年生态城市领域著名专家王如松教授出版了《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 对生态城市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1996年王如松、欧阳志云的《天人合一山水城市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为我国生态城市设计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之后,我国陆续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从此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2 山师东路改造的背景

山师东路改造是对传统街区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改造的一个例子。山师东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道路。位于济南的历下区,南起经十路,北至和平路,全长810米(见图2所示),担负着疏通经十路和和平路这两条主干道作用,然而,由于山师东路附近,高校多,学生多,居民多,文化氛围浓厚,生活品的需求量大。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师东路成了一条文化商业街道,有经营文化用品、工艺品、服装、小食品、小玩具等各种各类小商品的店铺,也有理发、维修等店铺,车、人、商摊混杂,交通堵塞,卫生状况极差(如图3所示)。此外,房屋的建筑风格不一,道路排水管线不完善,道路狭窄造成车辆拥挤,商业小摊占据道路的情况严重,自建临时房等建筑物压道路红线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改造前的山师东路已经无法承担其应有的交通疏导线作用。而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今天,山师东路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恶化的购物环境、生活环境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已经十分不协调,更是谈不上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济南市的省城形象。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对山师东路进行了彻底改造。

图 2. 山师东路区位图

图3.改造前的山师东路人车混杂

3 山师东路改造中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

山师东路的改造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思想。

(1)道路拓宽。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的规范和要求,根据道路规划还原了山师东路的道路宽度,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分开。这样,在提高车辆交通畅通的同时,可以满足行人步行的需求。解决了交通拥挤现象,也保证了交通安全,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生态城市设计基本思想,符合城市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基本原则。

(2)完善道路排水系统。作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使其与城市的排水主线相连接,保证道路的雨水及生活用水的畅通,大大改善了道路的环境质量。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内容。

(3)道路绿化。在部分保留原有植物的同时,补充了较多的景观植物,并赋予景观人文特征,给山师东路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4)店铺的设计。沿街店铺的设计,考虑了布局的合理、美观、建筑风格和色彩的协调、使用材料的环保以及方便街道管理原则。总体效果,改造后的山师东路有利于市容的改观,有利于城市的交通管理以及工商管理,体现了城市的文化文明和城市生态建设。

(5)文化品位的提升。在道路的两侧增加了部分壁刻,有明清时代的市井图、百福字,辛弃疾、李清照词等等,提升了道路的文化品位,这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将人文、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改造后的山师东路基本解决了交通拥挤、人车混杂问题,改善和提高了居民生活和购物的环境,提升了街道的文化品位,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因此,山师东路的建设改造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和谐,符合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图4、图5所示)。

图 4. 改造后的山师东路道路交通改善

图 5. 改造后的山师东路绿化及文化氛围

4 山师东路改造后存在的不足

尽管山师东路的改造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思想,但全面分析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在资源紧张的今天,应该更加注重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可持续能源,例如,充分利用成熟的太阳能技术等等,在这些方面,山师东路改造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

(2)在山师东路改造中,植物、花卉、壁画等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连贯性较差,内容单薄,缺乏互动和生动、生肌和活力,缺乏与人之间的协调,没有达到利用现有的空间和资源让居民得到充分享受、充分文化熏陶、充分满足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按照生态城市设计的要求,改造后山师东路仍然还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3)山师东路的商业气息过于浓重。改造后的山师东路店铺的安排缺乏文化气息,造成居民就是单纯的购物,这与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5 对于山师东路改造后的两点建议

对于改造后的山师东路,仍然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节能减排工作。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济南位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理位置,因此山师东路首先应充分重视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为此,政府还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商户节能减排,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城市的生态化是各个小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所以,小节点的生态化城市设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努力增加山师东路的自然特征,景观的人文效果,小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居民感到温馨亲切。

6 结语

山师东路改造是成功的,解决了长期道路交通拥挤问题,解决了居民生活、购物、娱乐环境恶劣的问题,符合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基本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仍存在改进的空间。由此也得到启示:

(1)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相比较,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尚在探索之中,同时,生态城市设计以及改造需要多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这就启发我们,设计者、决策者和建设者还需要学习研究,要有超前意识,不断进行思路创新和实践创新。

(2)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必须按照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遵循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建设和改造,尤其是既有建筑的改造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环境综合整治,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城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宋晔晧 . 鲍罗索勒里的城市建筑生态学[J]. 世界建筑,1999(2)

[2]黄光宇,陈勇 . 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 城市规划,1997(6),17-20

[3]刘萍,刘菁 . 城市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 新建筑,1999(6)

[4]景星蓉,张健,樊燕妮 . 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J]. 城市问题,2004(6)

[5]梅林 . 泛生态观与生态城市规划整合策略[D].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2007(1)

[6]王祥荣 .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 规划师,1997

[7]沈清基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J]. 规划师,2000(3)

[8]王榕杰,任婷婷,李楠楠 . 广义生态化城市设计[J]. 中国城市林业,2006(6)

[9]任倩兰 . 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 长沙大学学报,2000(6)

[10]周彝馨 . 如何在城市设计中焕发传统居住区的活力-广州文德路地区总体城市设计[J]. 建筑与文化,2008(3)

[11]毕涛,鞠美庭,孟伟庆,路立 .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C]. 1994-2010

[12]刘佳燕 . 社会关怀的回归: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反思[J]. 研究-社会和规划 2008

[13]刘宛 . 城市设计实践的特征[J]. 城市设计 2003(1)

[14]刘宛 . 城市设计的范畴及要素[C]. 城市规划汇刊 2003(1)

[15]刘宛 . 城市设计理论思潮初探[J]. 国外城市规划 2004(4)

[16]高军波,张润朋 . 基于城市本质认识的城市规划模式探讨[J]. 城市规划 2008(8)

[17]侯 蕾,夏奇星,陶金莎,张宏兰 .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设生态策略研究[J]. 2009

[18]翟宝辉,王如松,陈 亮 .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R]. 中国建材 2005(3)

第4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态学原则生态设计规划原则

1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 一是保护, 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 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 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 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济看,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2 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以生态城市为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城市中的自然过程、生态环境过程、经济过程、文化过程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这一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遵循着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和规律而运行着。以下就生态理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作一介绍。

3 生态学原则在城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 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 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 为此, 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去调控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高物质转化与能量利用的生态效率, 开发城市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生态学原则有以下内容。

3.1 整体性原则

据系统理论, 任何系统都是有序的整体, 它具有一定结构, 且各组成部分之间发生一定联系并执行一定功能, 其功能与结构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因此, 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时, 应注重宏观的整体效益, 谋求经济、社会、环境3 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①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 树立全局观念, 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 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相结合; 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的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 包含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绿化容量及交通容量等; 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 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 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如在市郊发展生态农业, 改善城区周边环境, 从而缓解市中心的生态压力; 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环境的平衡。

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 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 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规划要有全盘统筹的眼光, 促进生态稳定, 追求最佳效益。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有赖于其子系统的平衡发展, 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具体的每一幢建筑密不可分。在提倡建筑单体生态设计的同时, 建筑设计要着眼于城市设计, 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 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及所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3.2 共生

共生是指一种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间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现象。通过共生原理调控城市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及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增强城市的共生能力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尊重自然、与大

自然共生共荣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条件。它要求: 城市与生物共生, 新旧城市的共生。

3.3 循环再生与节能

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两者紧密联系, 共同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另一方面又被分解为可利用的形式, 周而复始的循环, 构成生态系统存在、发展、演替的基础。因此, 如何将自然界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富集、转化、分解与再生过程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及生态规划中, 使有限的物质和资源循环利用, 降低能耗, 最大限度获得效益, 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

题。

①资源的循环使用。建筑材料的选择, 首选无害无污的环保性建材, 减少木材的使用, 同时积极尝试一些新型技术材料; 另一方面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 通过良好的管理计划重复利用建筑废料, 如石膏、玻璃、砖瓦、未装配的建筑构件以及一些废旧的装饰材料等。建立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及回收系统, 便于对垃圾等废物进行生态经济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 走一条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化、产业化的道路。建立城市自然资源循环系统。注重城市结构布局、城市建筑物自然采光、通风、通气, 使城市成为拥有自然空气通道的开放循环系统。尤其是热带地区, 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

②降低能耗。资料显示, 全球能源消耗中有45%用于满足建筑物的取暖、制冷和采光等需求, 一幢典型建筑物的能耗费差不多占了该建筑物总营运费用的25%。如能通过设计降低建筑的能耗, 将己造建筑改造成节能建筑, 将大大减少对能源的需求。此外, 应充分利用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如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其中太阳能的利用研究己日渐引起人们重视并开发利用, 在日本, 住宅设计中己较多地考虑太阳能集热器, 不但与建筑立面较好的结合,还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完美地解决了房屋的采暖及供冷。

4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4.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忧劣势,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简称生产生态位,包括城市的经济水平;一类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简称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生态位的最忧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读,从宏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反映整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吸引力,应以生活活动为主,同时生产活动不能与生活活动相冲突;从微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在提供优良的生态位方面对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是公平的。虽然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从空间角度来看存在差异,但生态位大体是相当的。

4.2生物多样性原则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结构越多样、复杂,其抗干扰的能力则越强,因而也越容易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指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各种活的生物体,在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直接联系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是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的复杂关系的体现。城市生态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由于与自然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生物多样性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在经济价值、丰富度、地球物质循环与能量代谢等方面,城市生物多样性虽然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无法相比,但由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面积上,近距离地为城市人口服务,因而它是非常重要的。

4.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4.4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2)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增加兴建城市生态森林广场来取代大型硬底广场及草坪广场,通过立方体绿化来增加绿量,提高对空气污染的自净能力。适当兴建污水处理厂对水污染的人工净化能力。(5)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再利用问题。通过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合理布局,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型建筑,增加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的融合性、相互增益性,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

第5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理论;体验;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72-02

现代城市设计致力于城市良好空间环境的塑造,强调设计的人本主义与生态保护思想,对于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开展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工作时间较早,对此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许多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都会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设计各方面工作开展的时间虽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有关城市空间设计的工作不断涌现,城市设计已经成为规划师与建筑师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并逐渐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分离出来,发展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1]在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开设城市设计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空间设计能力,开阔视野,使学生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去审视和了解城市,并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具体的规划实践。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建立对城市空间的完整认知,熟悉具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具体设计工作。

为了完成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应从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及设计实践教学三个环节入手,并针对具体教学内容与目的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实际设计能力。

一、基本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是整个城市设计课程的基础环节,对于基本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认知。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这些是城市设计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它是进行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的基础。

2.教学目的

通过对基本理论的介绍和说明,使学生对城市设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了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意义,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设计思想与方法。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果单纯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使其产生深刻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一方面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条件,使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讨论和提问环节,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师生之间充分交流,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课外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二、体验式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空间环境。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城市空间的调研体验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形象化,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学生对城市空间的现场调研,将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并划定适宜的空间范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地块。地块调研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街区的尺寸、道路层级、建筑性质、建筑形式与高度、开敞空间、空间尺度、区域的轮廓线、主要路径、地标与重要节点等。[2]同时,要求绘制区域的意象地图,对区域空间环境的优劣能够予以综合分析评价。

2.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于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空间的尺度感以及空间分析能力,使其能将理性的基础知识与对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相结合。

3.教学方法

对于具体城市空间的体验主要可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和徒步调研,从感性层面了解不同出行方式对于城市空间的感受,认识不同空间尺度比例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走访询问生活工作在此区域的居民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和需求,认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挖掘空间内在的生活与文化属性以及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手工模型和图纸来解析城市空间环境,借此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传递其核心想法。在此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学习的鼓励。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应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而是充当组织者和答疑者的角色。

三、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纯理论课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知识,只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设计的综合素养。因此,设计实践环节应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安排设计课程作业。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城市空间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设计实践环节应选择几类较为典型并能够代表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作为设计对象。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任务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战略、城市整体意象。中、微观的城市设计以城市中的局部空间环境为对象,侧重于对具体建筑实体、空间以及环境的设计安排。[3]

2.教学目的

通过城市设计绘图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所学课程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种设计要点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城市空间设计中去。

3.教学方法

在设计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设计分析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在学生设计构思阶段安排方案讨论会,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提出自己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交流,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对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方案,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作业。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着重强调城市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在具体空间设计中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最终评图讲解阶段,对图纸中的优缺点予以详细说明,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与能力。

4.各教学环节的相互渗透

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这三个部分并非相互独立,而应将其看做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课程学习的基础,体验式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是对于理论教学形象化的认知与实际的应用。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能够调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小结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城市,并针对具体空间进行设计。为此,在教学工作中应安排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并将三者相互结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参考文献:

[1]唐子来.不断变革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外城市规划会刊,2003,(3).

第6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私人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路难行、停车难成为各个城市的共同问题。本文根据停车场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并对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现代城市;停车场;规划设计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迅速增长。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从汽车千人保有量来看,我国一线城市已经达到千人15―20辆,汽车市场进入起飞期。随着我国私人购车比重的不断提高,汽车正加速进入更多家庭。机动车增长是导致停车需求增加的根本原因之一。以家用型轿车为主的汽车工业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进入家庭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平均每年增长30%,未来城市交通只能会越来越拥挤,停车问题也将会日趋严峻。

1 停车场的分类

现行停车分类较为混乱,尚无统一标准。按停车位置划分,分为路上停车、路外停车;按停放方式划分,如停车场、停车库(楼)、机械式停车等;按建设方式划分,如配建停车场;按使用方式划分,如公共停车场、自用停车等。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是将停车场分为三类,即: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和路边停车点。按笔者理解:公共停车场,顾名思义是为公众提供停车服务的停车场,是从使用上进行分类,所以公共停车场既可单独建设,也可隶属某一建筑,特别是有些配建停车场对社会开放,一定意义上可看作是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一般与公共停车场对应,是按国家或各城市配建指标确定定额,与主体建筑物同时建设,并附属主体建筑,为本建筑物以及本建筑物吸引的外来车辆停车服务,是从建设程序上进行分类;路边停车点是由交通管理部门在部分路段划定的停车区域,方便短时间停车需求。

2 现行停车场分类的矛盾

被广泛认同的停车场分类,概念逻辑上不严密,往往引起争议,主要体现在对公共与配建停车场的理解上。首先,公共停车场是从使用对象上分类,配建停车场是从建设上进行分类,两者不属于同一范畴,不应相提并列,而规划设计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两类停车场相对应,从而导致规划设计中一系列混淆。其次,配建停车场是为本建筑所属车辆和本建筑吸引外来车辆停车服务的,假设一个区域或地块,所有建筑物都按配建指标建有完善的配建停车场,理论上就不再需要公共停车场,因此,两者对应关系逻辑上不严密。再者,根据我国现实情况,配建停车场中有很大部分是为社会公共停车服务的(不仅仅为本建筑物吸引的外来车辆服务),而名义上又称为配建停车场,所以许多停车场无法区分究竟是配建停车场还是公共停车场,这种停车场分类概念的不严密,引发系列的规划与使用上的混淆,如:如何确定配建停车场的恰当规模,如何规划公共停车场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停车场的健康发展。

3 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

3.1 停车规划设计原则

停车供给应基本满足城市停车需求。停车场应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机动车拥有水平、客运交通方式等方面相匹配。停车场规划设计应利于实施建设和管理,将停车作为一种调控手段,通过杜绝非法停车,对交通拥挤、机动车拥有量进行调控。

3.2 停车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按城市规划步骤,停车场规划相应的内容和方法为:停车行为特征及其基本概念、停车需求及预测分析、停车供给分布理论、停车场及停车设备分类、停车场规划及换乘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建筑物停车配建系统规划设计、停车管理信息系统没计研究。

3.3 停车场规划设计中若干关键性问题

3.3.1 停车场规划目标

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停车规划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分区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中,都必然包含停车规划设计内容。停车场规划设计目标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近期目标,解决现状(或三至五年)停车问题,二是远期目标,满足未来城市停车需求。规划设计目标将涉及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当按远期目标进行规划设计时,在短期内停车指标会过大,特别是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可能引起用地和建设的浪费。当按近期目标规划设计时,停车场缺乏所导致的交通问题随时间推移也将愈加严重,而且建筑物一旦建成,很难再从用地上或建筑规模上增加配建停车设施。停车场规划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近远期目标,保持弹性发展。

3.3.2 总体规划设计中的停车场规划设计

我们常常看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将“公共停车场”以具体规模落实到位,画到规划设计图中,依笔者观点,这是毫无意义,毫无依据的。如前面所言,假设一个区域或地块,所有建筑物都按配建指标建有完善的配建停车场,就不再需要公共停车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用地布局毕竟是相当概括的,也无法确定一个地区配建指标不足而修建“公共停车场”(即使确定了配建指标不足,首先应考虑修改配建指标,而不是布设“公共停车场”)。因此,在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停车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停车发展政策和全市停车总需求、确定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停车场的健康发展应基本满足城市停车需求,否定非法停车,配建停车设施加上合法的路边停车设施应基本满足城市停车总需求,传统的“公共停车场”不能成为总体规划设计的主体,所谓的“公共停车场”(沿用传统概念)只能是城市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对停车设施不足部分的补充。

3.3.3 停车发展政策与配建停车指标

停车发展政策和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是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最应有所作为的方面,也是起到对停车总体控制与把握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总体规划设计的工作重点。停车发展政策是停车场发展的总体策略,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停车车位缺口过大,基本上是提倡建设,但仍缺少鼓励发展建设的措施和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停车发展政策应从土地资源、机动车发展水平、出行方式等方面综合论证停车场发展策略和保证停车场建设的措施,并从政策上对机动车快速增长起调控作用。如日本和香港的停车发展政策着重强调鼓励私人投资停车场建设,采用“购车者必有车位”的政策以控制机动车过快增长。

第7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居住环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一、引言

目前,我省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迅速时期,城市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解决人居环境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国内外有诸多研究学者主要目的是要分析引起人居环境建设发展差异的原因,但研究者们选取了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采用的分析方法也缺乏规范统一,得到的结果也就参差不齐。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对人居环境的发展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不仅能揭示住区环境发展空间差异规律,还可以为各地政府在实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和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

二、文献综述

国外的人居环境研究是从城市规划学演变来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加入进来,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学派,城市规划学派、人类聚居学派、地理学派和生态学派等。城市规划学派的代表者霍华德(E.Howard)在1898年提出了“田园城市”概念,格迪斯(P.Ggddes)在1915年提出了城市生态问题以及杜克塞迪(Doxiadis)提出的人类聚居学。人类聚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道萨迪亚斯,也是他创建了人类聚居学派,并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国内人居环境的发展中,吴良镛、周干峙和林志群等人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提出了中国人居环境评价方法体系。随后中国学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如郑佳等在对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可持续人居环境的综合评价时采用了因子生态分析法;叶超等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省人居环境进行评价,运用生态位适宜度理论进行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研究,并据此构建了适合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为各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本文主要是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人居环境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对数据的实际分析,对各省市人居环境发展作出评价和比较,为各省市以后的建设发展做出建议。

三、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概念。主成分分析(CPCA),是数理统计分析领域一种非常重要方法,它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几个较少的重要变量。通常将通过线性转换选出的较少个重要变量称之为主成分,对于每一个主成分,它们都是由原来的多个变量经过线性转换而来的,而且这些主成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主成分分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用这些较少的新变量去反映所研究对象时,尽可能多的去反映原来多个变量所反映的信息。

(二)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本文的评价方法采用k-means聚类法。接受输入量,将个数据对象聚成个不同的类,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同一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小:1、将所有的样品分成个初始类;2、计算欧几里得距离,依据距离大小将某个样品分到事先确定的个类别中,并对新获得样品与失去样品的类,重新计算中心坐标进行分类;3、重复步骤2,直到满足终止聚类的条件为止。

四、实证研究

构成人居环境的基本因素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依据全面性、科学性、简明性、可比性的原则,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最后选择了22个指标,构成了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MATLAB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前六个主成分的方差和占方差的比例:

因此,可选择Y1为第一主成分,Y2为第二主成分,Y3为第三主成分,依次类推。这样,原来的22个人居环境指标即转化为六个新指标,起到了降维的作用,使问题得到了简化。根据上式,可计算各个城市的得分和排名,基本情况如下:第一,铜陵市的人居环境最优。其他依次为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淮北市、淮南市、黄山市、宣城市、池州市、蚌埠市、滁州市、六安市、安庆市、宿州市、亳州市、阜阳市。第二,各城市的人居环境差别较大。铜陵市的得分最高为1.1452,是排在第二位的合肥市的1.229倍,第三位马鞍山市的1.419倍,而得分最低为阜阳市仅为-0.7415。第三,从全体来看,城市人居环境较差.全省16个中心城市中,10个城市的得分为负值,同时这10个城市的人居环境状况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只有6城市高于平均值。

接下来使用k-means聚类法通过MATLAB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下图1:

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16个城市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淮北、蚌埠、淮南、滁州、芜湖、宣城、池州、黄山;第二类是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安庆;第三类是合肥、马鞍山、铜陵。符合人们的现实想法.这是因为安徽省南部地区靠近长江,属于湿润季风性气候,适合人类的居住.而安徽北部的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比中南部较慢,城市环境治理投入力度较小,所以大都属于第二、三类。

由主成分分析的排序结果和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极其相似.聚类分析的第一类同时也是主成分排序的前四名,这充分说明了这两种评价方法相当可靠.第二、三类的城市在主成分排序中的位次也相差无几。合肥、铜陵、马鞍山、芜湖这四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这也说明了安徽南部的城市建设较北部好。

由此可见,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人居环境研究,可以很方便地得出人居环境发展的现状,简明直观地揭示导致人居环境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可为政府决策部门在制定城市建设方案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且,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和评价指标选取的差异,导致定量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进行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时同时使用了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尽量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定量分析的作用,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统计学院)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1400219003)

参考文献:

[1] 张智,魏忠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生态环境,2006,15(1):198-201.

[2] 祁新华,程昱,陈烈,陈君,国外人居环境回顾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2):18-23.

第8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专业骨干课程之一,以各类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或构筑物的规划为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掌握市政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市政工程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城市规划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巩固相关课程的掌握情况。

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抽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理解以及教师讲授课程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方案评析与课堂针对性讨论的问题上更是难以把握。学生普遍反应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无法激发,内容掌握不了,实践过程难度较大。对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探讨,使《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体系与过程日趋完善。

1 教学体系创新

1.1 理论教学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馆等学校硬件设施,结合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主干课程的要求及其指导性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等进行全面研究和探讨,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教学内容。正确把握“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以下两点:①根据专业特色、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地拟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而不拘泥于教材及教学大纲。②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与专业的其他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把这门课与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于连贯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2)教材选择。选用建设部推荐优秀教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根据学生毕业后工作情况的反馈,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选用不同形式的辅助教学素材,建立以文字教材为基本教学素材,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电子资源,以网络课程为后续教育和自学的网络资源,构建高质量、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1.2 实践教学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可实施性强的实践教学计划,辅助完成教学要求。旨在加强学生实际进行方案设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设计院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用学生身边或比较熟悉的实例剖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规划案例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

采用理论讲授、实例评析、现场参观、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练促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讲——应注重“精讲”,即集中精力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重点讲授,并着力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学——用——学”的逐步循环深入的学练过程,加强课程学习引导,培养学生自学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的介入。城市工程规划的理论较为抽象,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教师教与学生学都比较困难。因此,紧扣教学环节,选取具有说服力,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的案例,自然地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分析身边的城市工程案例,从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到方案构思的形成,进而到方案实施中的可行性以及建设完成后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把抽象的理论与原则进行分解与渗透,引导学生体会方案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理论内涵以及应用方法的理解。

(3)结合现场参观,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带领学生深入到城市,现场教学,由理论和图纸到真实的现场案例,迅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为学生评价自己的方案创造了条件。

2.2 教学手段

针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枯燥、抽象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演示教程、交互式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料,并与当前的社会时尚话题(如垃圾危机、低碳城市、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等)相结合,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便于学生学习以及师生交流,还可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设计任务、多媒体课件、应各种电子参考资料等上网运行,逐渐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3 教学评价创新

在分析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分级评价标准,注重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等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利用督导组开展督导性听课评价、教考分离和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等评价方法,旨在探讨科学量化教学评价指标,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

3.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3.2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进行分析,并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4 结语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相对较抽象,传统的“教师讲解灌输,学生呆读死记” 的模式让老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无趣,知识掌握度不高。通过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创新,变革了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熟知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J].规划师,2004(4):10-11.

第9篇: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concept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building contents of eco-city. Then various issues of importance during Chinese eco-city development are further researched. Finally, baed on these eco-city issu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bout housing, transporting, green economy and legal system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eco-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各国城市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住宅问题、社会问题、交通问题、污染问题、灾害问题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挠着人类,导致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健康状况遭到破坏,已经引起各国的政府决策者,以及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

本文首先从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和建设内容出发,引出了国内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式。

1、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容

生态城市是指为追求人类和自然健康和活力的城市,即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较好保护的,经济发展能够得到较好、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城市建设方式。

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生态城市”定义,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

2.1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开始起步,江西省宜春市作为我国第一个试点生态城市,1986-1991年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近年来,上海、天津、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襄樊、十堰、日照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两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2007年11月18日,总理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了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将在未来进行一系列的生态项目建设合作,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新一轮生态城市建设阶段。

2.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不够重视。城市生态污染问题依旧严峻,水、空气污染严重,大中型城市“垃圾围城”现象突出,废弃品缺乏科学的分类收集与再回收。这些问题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存亡。我国部分地区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目标模糊,不深入分析自身的条件和潜力,建设过程中生态目标向经济利益妥协,使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2)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不完善。我国目前具体的建设指标主要遵循国家环保总局在2003年公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于2007年修订),生态城市指标设置过于简单,不够细化,如何通过与各国生态城市指标的对比找出自身评价体系的不足,是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生态环保缺乏公民的参与支持。生态理念要在政府与公民中自上而下达成共识。单纯为了政绩和创收,将生态城市做成一种表面的“时尚工程”会加剧公民对政府城市建设战略的迷茫与失望。

(4)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缺乏项目支撑与引导。同时缺乏保障项目实施的相关政策,使得生态城市建设缺乏方向。一方面是因为生态城市规划缺少针对性的法律保护,使得许多项目在运营时举步维艰。某些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理性认识,项目投资主体和合作设计公司缺乏沟通,在发现问题时往往无法明确责任。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城市准备开发建设的生态区、生态园往往因缺乏明确的体系引导与政策扶助而相继流产,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5)法制建设不完善。当前我国在生态城市构建的法律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经基本建立从城市设计规划到城市建设再到环境侵权事件应对办法的完整法律体系。然而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保障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这些问题包括:执法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环境违法成本过低、公民维权途径艰难、城市设计规划不合理。

3、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迪:

(1)发展混合性居住。允许各种产业活动与生活居住在空间上的融合,间接减少人们固定式的出行总量,不仅可以节约更多的土地用于基础设施、生态绿地建设,而且可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比例。

(2)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出行是未来城市缓解交通和生态压力的重要手段,绿色交通的核心是在保证出行便捷高效的前提下,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作为出行的主要方式,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也能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绿色交通的效率提高,公民就会更加自主地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

(3)绿地规划要从多层次入手。丰富绿色空间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区绿色空间的质量,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指标。利用道路、建筑空间发展城市线性绿带,以长距离的绿色休憩空间加强城市与自然的融合。完善湿地生态规划,对于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绿地系统要进行及时的补救。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新能源、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吸收学习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新能源、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防止清洁能源生产带来的二次污染和产能过剩。制定扶持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与个人政策。完善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利用,继续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全力落实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资源化处理,实现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再循环利用。

(5)公民参与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城市生活更加健康、宜居、人性化的要求会越强烈,集思广益,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对于政府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公民的意识与需求得到肯定,就会更好地投身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环节中,拉动生态项目、循环经济,投身绿色生态生活。

(6)建立完善的法制建设。国家除了要制定政策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外,还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法规的制定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科学的调研与分析,囊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

4、小结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近的过程,也是工业化、城镇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在遵循科学的机制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特色制定可行的方案,同时保持强大的法治化执行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志刚. 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 吉林农业, 2011,256(6).

[2]曲畅. 完善我国生态城市的法制保障[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5).

[3]杨坤. 浅谈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