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地区经济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区经济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区经济分析

第1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CJY033)。

作者简介:

胡毅(1951-),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分析、区域经济。

摘要:文章应用协整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疆1952-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贸易总额这两个重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问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所选取的样本区间内这两列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的,并且都是单位根过程,随后验证了它们之间存在唯一协整关系。最后,论文给出了上述两个重要经济指标的协整方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EC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出口贸易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11-0080-03 收稿日期:2007-09-05

一、引言

新疆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从1952年的7.9亿元增至2005年的2064亿元。出口贸易总额从1952年的5437万元增至2005年的237.7亿元,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通常出口贸易被认为是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出口贸易对GDP具有显著影响,表明经济增长对该地区的对外贸易有依赖性,即该地区

经济发展符合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假说(Hypothesisof export-led growth,ELG)。近期国内外学者对二者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由于新疆外贸远期出口量较小,而近期出口量增长很快,但主要是“通道效应”所致,即内地通过新疆向泛中亚区域的出口贸易量快速增长,大多为非新疆本地产品的出口。故新疆的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是不可靠的,因为当两列时序都具有很强的趋势性时,即使它们生成过程毫不相关,也往往表现出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Granger和Newbold称之为“伪回归”。

新疆出口贸易总额(XJTE)与新疆国内生产总值(XJGDP)两组时间序列数据具有较强的趋势性,为了避免“伪回归”,本文运用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研究它们之间关系,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着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是否蕴含着长期均衡关系。为深入了解两者关系,本文还应用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进一步探讨新疆地区出口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检验与建模

(一)变量选择和数据的处理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1952~2005年的新疆国内生产总值(XJGDPt)和新疆出口贸易总额(XJTEt),均以现价形式表示,并使用以1952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Pt)对以上两个变量进行缩减,以消除物价因素影响。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容易得到平稳序列,同时削弱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数据取自然对数处理,即LXJGDPt=Ln(XJGDPt/Pt),LXJTEt=Ln(XJTEt/Pt),t=1952,…,2005,并记其一阶差分序列为LXJGDP、LXJTE。图1显示LXJDXP与LXJTE都呈上扬趋势,有非平稳变量的特征,而且有共同的发展趋势,图2显示了两个变量一阶差分序列有白噪声的特征。

(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对变量IXJGDP,LXJTE作ADF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变量LXJGDP、LXJTE的ADF统计值都大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而ALXJGDP和ALXJTE在各种检验形式下ADF统计值都小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从而认为变量LXJGDP和LXJTE都是I(1)序列。

(三)变量的协整检验 采用JJ(Johansen-Juselius)“极大似然法”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

拒绝零假设r=0,即LXJGDP和LXJT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似然比统计量LR=3.379979小于临界值9.16,接受零假设r≤1,即LXJGDP和IXITE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进而得到协整方程为:

(四)误差校正模型 由上述结果知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而为了进一步说明它们之间短期动态与长期调整特征,获得如下误差修正模型(ECM):

方程(2)表明:滞后1期的经济增长变化将对本期的经济增长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滞后l期的经济增长变化1%将引起本期的经济增长同向变化0.3202%,而滞后2期的经济增长变化1%将引起本期的经济增长反向变化0.3664%,这反映经济增长的延续性和波动性。而出口贸易总额滞后1期和滞后2期差分项的系数均不显著,因此出口贸易对新疆的经济增长只在当期有影响,而长期影响不显著。误差修正项系数的估计值(-0.0168)反映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使得短期内XJGDP的非均衡状态逐渐向均衡状态趋近。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新疆GDP与出口贸易总额之间的内在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表4和表5,模型滞后阶数的改变导致检验结果变化较大,一不具有一致的结论。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的核心思想,新疆样本的Granger因果检验没有较大的可靠性。

三、结论

1.新疆的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尽管各自是非平稳的,在短期内可能表现出非一致性,但协整关系检验表明,长期而言新疆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构成稳定的均衡关系,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呈现出相互促进的良性经济循环态势。尽管近十几年新疆出口的工业制成品60%以上来自内地,但这种通道贸易就对新疆的经济发展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新疆的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这反映出新疆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出口贸易的变化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同时有直接的滞后作用。

3.出口贸易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仅仅限于一年滞后期内,这反映出由于新疆本地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导致当年出口增长所拉动经济增长影响力在第二年就基本消失。因此在努力增加对外贸易总额同时,要积极拓展出口产业关联度强、附加值高的新疆本地工业产品的种类,着力开发跨行业、跨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工业制成品。

第2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多元统计 经济关系 互补关系

地缘经济关系主要是指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政治面貌等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并且地缘经济关系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也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关系即存在竞争性关系,也存在互补性关系。

一、吐鲁番地区各县市地缘经济概况

吐鲁番地区辖吐鲁番市、鄯善县和托克逊县。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东部,距乌鲁木齐市180千米,面积13650km2,2011年末人口283,536人,市辖七乡两镇两场三个街道办事处,60个农牧区行政村,18个城镇社区。自然条件独特,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在科教文化事业的推动下,依托自身的地缘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经济增长较快。同时,吐鲁番市是吐鲁番地区行政公署和市政府所在地,是吐鲁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鄯善县位于天山东部南簏的吐鲁番盆地东侧,北与木垒县、奇台县为邻,东经七克台镇连接哈密市七角井乡,西部与吐鲁番市胜金乡接壤,距乌鲁木齐 281公里,兰新铁路、312 国道、亚欧光缆贯穿全境。全县总面积39548km2,总人口229,467人(2011年)。鄯善县下辖5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土壤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奇异,民族风情浓郁,文物古迹遍布全县,物产独特,农业文明奇特,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形成了吐哈石油主战场,戈壁沙滩上井架林立,火车站开发区高楼耸立,是新疆县级城市富民强县的典型。

托克逊县总面积16561.47km2,总人口118,880人(2011年),下辖3个镇、4个乡。地理环境独特,地缘优势也十分明显,处于北、南、东疆交汇之地,交通方便,为托克逊县发展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吐鲁番地区各县市地缘经济关系测度

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欧氏距离法(Euclidean Distance)(欧氏距离也称欧几里得度量、欧几里得距离,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它是在m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在二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直线段距离),对吐鲁番地区其地缘经济关系进行测量。具体方法可以分成三个步骤:1。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2.对被选的指标进行无量化处理,3.计算欧氏距离。

(一)指标的选择

地缘经济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决定了地区之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一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它的经济、劳动力、原材料、自然资源、生活消费品等看它的流动性。流动较大的地区、效率高的地区都是经济比较占优势的地区,而通常资源会从丰富的地方流动到相对贫乏的地方,效率也由较低的地方流到较高的地方,这种资源流动就需要有一定的指标构造来反映资源的流动性,这样便于经济的开发和更好的利用市场,而且相关的指标筛选应为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可量化因素。由此,本文选取了三个综合性指标 X、Y、Z来概括地反映和衡量各要素在地区内的流动性:

X=某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该地当年GDP;

Y=某地职工工资总额/该地当年GDP;

Z=某地当年工业总产值/该地农业总产值

其中,X的大小反映了资金的余缺或投资效率的高低,X越大说明该地资金越丰富,投资的效率也就越高,而反之,则相反。Y主要是反映劳动的就业率以及劳动的效率。当Y较大的时候,工资总额在该地当年的GDP的比重也会相应的增加,这就表明该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性增加,反之,表明流动性较小。Z就主要是反映资源与产品在对外流动的能力。第一、二产业的产品一般是在满足本地的需求后,在充裕的情况下才会向外地输出,否则需要从外地引进。Z的大小与本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成正反比。当Z越大,说明本地农产品资源丰富,对外的流动性也比较强,是本地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相对应的工业产品就比较贫乏,需要从外地输入以满足本地的生产。而当Z越小时,证明当地工业资源丰富,满足本地生产的同时,可以对外输出,而相反的农业产品就成为本地薄弱的环节。以上指标均采用相对数,以此说明流动性的强弱更为合理。

(二)无量化处理

吐鲁番地区各县市X、Y、Z值以《2012年吐鲁番统计年鉴》的相关数为准计算而得,X’、Y’、Z’数据是X、Y、Z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标准化的公式为:

=

式中:Xi 为第i 个地区第一项指标的原始值,E(Xi)为第一项指标的平均值,S(Xi)为第一项指标原始值的标准差,Xi’为第Xi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指标值。Yi’、Zi’的计算方法与Xi’相同。用下标1、2、3分别代表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所有数据计算结果为:: X1’=-0.742、Y1’=0.125、Z1’=-0.701;X2’=-0.672、Y2’=-0.120、Z2’=1.414;X3’=1.413、Y3’=-0.005、Z3’=-0.704。

(三)欧氏距离

计算指标间的欧式距离,使用吐鲁番地区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Xi’、Yi’、Zi’分别计算鄯善县、托克逊县与吐鲁番市的欧氏距离值D,计算公式为:

Di =

式中的Dxi为第i个城市与第一个城市第一指标的欧氏距离值,Dyi、Dzi 值计算方法同上。D数值越大的时候证明该地区与吐鲁番市存在互补的关系,正值越大,互补性越大;而反之,就说明两地区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负数越大,竞争也就越强。经过以上公式可得到吐鲁番地区各县市的欧氏距离值,结果为吐鲁番市与鄯善县的距离值为4.577,吐鲁番市与托克逊县的距离值为9.151。

三、计算结果分析和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策略的探讨

第3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一)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最直接、最明显。一季度,投资、进出口、消费和工业增加值同比仍在下降。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一季度,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5%,比2008年同期低了4.07个百分点,在4大板块中也是最低的。东部10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为51.31%,比2008 年同期下降了4.53个百分点。

2、进出口总额大幅度下滑,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下降。一季度,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5.14%,回落了48.10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88.07%,同比下降了0.36个百分点。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增长,但增幅下降。一季度,东部10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比2008年同期下降4.93个百分点。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的增长速度同比降幅均在4个百分点以上。

4、工业增长明显减速,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下滑。一季度,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9%,比全国5.10%的平均水平低1.21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低11.85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9.24%,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01个百分点。

(二)西部地区

受惠于国家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及“家电下乡”等利好政策,一季度,西部地区投资和消费同比增长都比较快,但受原料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下滑的影响,进出口同比下降的幅度非常大。

1、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大,占全国比重稳步提升。一季度,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6.14%,比2008年同期高18.47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仅次于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1.70%,比2008 年同期上升了2.69个百分点。

2、进出口总额下滑较快,占全国比重降低。一季度,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0.75%,比2008年同期回落68.05个百分点。下降的幅度在四大板块中都是最大的。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4.05%,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0.21个百分点。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有升,态势良好。一季度,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达到18.75%,在四大板块中仅次于中部地区。

4、工业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一季度,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7%,尽管比2008年同期低8.43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97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也是增长最快的。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5.40%,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0.75个百分点。

(三)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经济外向度不高,受外界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相反,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给其固有经济潜能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投资和工业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占全国的比重有所上升。一季度,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83%,比2008年同期高23.5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3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是增速最快的。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67%,比2008 年同期上升了0.91个百分点。

2、进出口总额下降,在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一季度,东北地区进出口同比下降20.66%,但比全国平均下降速度低4.24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也是下降幅度最小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4.20%,比2008年同期上升0.22个百分点。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缓步增长,态势平稳。一季度,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达到18.40%,在四大板块中仅高于东部中部地区。除黑龙江省与2008年同期持平外,辽宁和吉林的增长速度均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

4、工业保持低速增长,占全国的比重略有升高。一季度,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0%,尽管比2008年同期回落10.1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板块中仅次于西部地区。由于工业保持了低速增长,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9.46%,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0.24个百分点。

(四)中部地区

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有从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逐步传导的趋势。一季度,中部地区的投资、消费和工业等方面的增速在四大板块中表现仅好于东部地区。

1、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占全国的比重相应上升。一季度,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72%,比2008年同期低1.5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2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仅高于东部地区。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2.33%,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0.95个百分点。

2、进出口总额下降的幅度较小,占全国的比重稳中有升。一季度,中部地区进出口同比下降26.17%,在四大板块中下降的速度最快。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8年同期的3.75%下降到2009年的3.68%。

3、消费水平平稳增长,内部不平衡已然显现。一季度,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为19.66%,在四大板块中最高。总体增长较快。除山西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5省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4、工业增长速度放缓,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一季度,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61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位居第三。6省中,除山西为负增长外,其余5省均保持正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比2008年同期的15.88%提高了0.01个百分点。

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形势普遍严峻,中西部农民工问题比较突出

从东部地区来看,由于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营出现困难,企业用工量大幅度减少。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显示,求职总量首次超过需求总量,求人倍率降至0.95,其中普工的求人倍率为0.8。这意味着相当部分的农民工难以找到工作。

另外,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超过600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产业高级化和“保增长、保就业”存在冲突

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势必提高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占GDP的比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的目标,5年间第三产业比重要提高6.4个百分点。而珠三角近几年重工业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还将陆续上马一批重化工业项目,实现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目标将非常艰难。除此之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保增长”、“保就业”的指导方针,也会使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有所放缓。

(三)东部地区对外依存度高,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自2008年第4季度以来,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环比逐月下降,2009年1月份环比甚至下降21.90%。2月环比下降的幅度虽有所降低,也达到11.35%。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等虽为正增长,但在四大板块中均居末位。这表明,目前东部地区经济还处于低增长的水平。

从国际上看,虽然G20金融峰会推出的1.1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提振了市场信心,但金融危机是否触底还有待观察。即便如有些学者乐观预期,1.1万亿美元陆续得到落实,欧美市场的复苏也要等到第二季度。此时,东部地区进出口才可能出现回升。

(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004―2008年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依靠30%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1―2月份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投资增长速度达到新高。但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这种高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是难以为继的。最近2―3年的情况也表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开始下滑。

而进出口和消费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拉动作用相当有限。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在45%以上,而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2%左右,这表明其经济的外向程度远低于东部地区。尽管2009年1―2月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增长整体优于东部地区,但主要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节日消费;二是大量返乡农民工的消费;三是2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的“家电下乡”的主战场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村地区。

三、对策建议

(一)把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提高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要为广大人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老百姓提供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再加两年的免费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谋生的基本技能,是目前社会最需要的。建议在现行合作医疗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在免费防疫的基础上增加免费体检,在各建制镇建立不以盈利为目的、适宜规模的医院,配备必要的检查设备、医护人员和病床。加快通村道路、农田水利、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要把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温饱问题作为政府的重中之重。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发达地区对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是应鼓励的,欠发达地区的低收入群体更为需要,也应该有计划地发放,作为扩大内需的措施。应把最低生活保障列入政府预算,当地政府财政解决不了时,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释放农村需求。除继续提高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外,还要扩大“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品种。

(二)加倍重视农民工问题,拓宽就业渠道

异地就业的农民工所在城市应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救济制度,在遇到企业倒闭或企业裁员时,政府应伸出援手。制定和完善融资政策、科技服务政策、税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鼓励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允许各地方政府向企业发放就业补贴以鼓励企业招聘更多的人才。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拓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加强和免费提供农民工培训,并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活补助,强化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三)鼓励企业间兼并重组,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步伐

要鼓励企业进口先进设备,政府和金融机构应为企业提供设备进口信贷和进口设备补贴。要强制淘汰耗能高污染重产品质量低的生产线和设备,鼓励和支持各地区设立产业准入门槛。应结合十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实施税收优惠、实施规费减免、加大财政支持和规范行业管理等,重点支持并大力发展包括第三方物流、营销服务、产品设计、融资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和进出口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通过推动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领域的机制体制创新,促进旅游、休闲、时尚、传媒和体育等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港口优势、资本市场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

(四)加强对包括资源型城市在内的问题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重点关注资源型城市、贫困地区、干旱地区、地震灾区等问题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国家财政应重点予以支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第4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对策建议

一、武陵山区概述

武陵山横亘在中华腹地,绵延于湘、鄂、黔、渝四省市,处于我国国土的中心位置,生态结构良好,有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号称中国的“绿心”。这里是出川入蜀的重要通道,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和最好的实验基地。武陵山区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只能用“穷”来概括,它的特征:一是地缘关系密切,人文同脉。是一个自然结构和社会发展方面都有较强同一性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地理单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二是区域城市空间松散。武陵山区主要由重庆市渝东南一区五县、湖北省恩施州八县一开发区、怀化市二区二市、贵州铜仁市十县等71个区县组成。

二、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渝东南、湘西、鄂西、黔东北虽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但地理上相邻相连,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是东南西北人流、物流、经济流的交接、汇集处。同时,随着渝怀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张家界机场、万州机场、黔江舟白机场的新修(扩)建,以及湖北利川至重庆涪陵铁路、重庆黔江至湖南张家界铁路等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建设规划,该地区的交通条件即将得到极大改善,独特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凸显。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是水能资源丰富。武陵山区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乌江、沅江等主要河流,水量丰沛,是全国十大电力开发基地之一;二是生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1100多种,植物种类达3700多种;三是矿产资源丰富。武陵山地区已探明的矿种达79余种,且具有组合配套优势。四是旅游资源丰富。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古朴的民族风情,都具开发价值。

(三)国家高度重视和优惠政策。由于武陵山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将武陵山地区确定为6个重点区域之一。更重要的是,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随后公开扶贫新战略的重点,部署14个特殊片区。这其中包括武陵山区。2011年国务院已批复《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可以说,武陵山地区是集多种优惠政策于一身。

三、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条件滞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武陵山区地质条件复杂,交通、通讯、农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加之各地经济实力较弱,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方面,武陵山地区交通运输渠道单一,特别是与大中城市的链接通道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成为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主要经济指标存量处于垫底地位。经济实力整体偏弱,人均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面临边缘化危机。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总量偏小。从人均来看,武陵山区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千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行政区划壁垒严重,经济要素流动受限。武陵山区是由若干个互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组成,这种行政划分与区域资源整合发生严重冲突和矛盾,阻断了交界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各地区只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行地区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各种经济要素流动,阻碍地区经济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

(四)产业发展雷同且结构不合理。武陵山地区由于地理特征趋同,自然、人文环境相似,因此,各地在产业发展中,几乎都是依托现有资源。从产业结构来看,武陵山区各县(区、市)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发展的雷同与结构的不合理,在推进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发展过程中,必将带来产业的重组、取舍和利益的博弈问题。

四、促进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而且会给整个地区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主要体现在生产和运输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件才可以使得生产顺利完成,只有足够的供水、供电乃至灌溉设施,才能使产品生产得以实现,而原材料和产品的空间转移,则需要快捷便利的交通。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发展条件,成为了区域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发挥区位优势,培育产业集群。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是优化产业区域分布,使产业空间格局合理化。在发展规划中,各地应从全局出发,摈弃小而全的发展思路和做法,突出重点,分清优劣,根据协作机构所制定的发展规划,找准位置,合理进行产业开发,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三)加快金融体制创新、要素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流动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进武陵山区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建设,应根据“政府引进、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全面合作”的原则,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要打破市场的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强市场主体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通过加快金融体制创新、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市场经济的总体效益和效率。

(四)借助外力协助,发挥优惠政策效用。武陵山区发展中,应注意加强与周边城市地区的协作。要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产业发展,吸引外来投资,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以商品流通量的扩大促进规模生产和利润增加。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发挥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政策优惠和产品成本较低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把特色产品和资源推销出去。

参考文献;

[1]戴楚洲.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J].三峡论坛,2010.(1).

第5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西部地区特色经济

近几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东西部地区差异日益加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国家在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是在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得到最大效益.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据此.西部地区应该依据本区域的特点.发展特色经济.以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一、特色经济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特征

有人认为特色经济就是区域经济;有人认为特色经济是效率经济;也有人认为特色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总体而言.特色经济主要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依靠科学技术和资源的差异性.形成具有规模化、异质化的特色产业群.能将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连接起来.从而带动本行业、本地区的发展.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终能够成为本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特色经济的提出主要是建立在优势理论基础之上的。最早的优势理论是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要观点是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各国的资源就能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继斯密之后.李嘉图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于1817年提出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存在差异.各国就能够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其后.赫克歇尔和俄林又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比较成本差异的来源.认为各国国内商品价格比例或比较成本的不同.是由于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和生产各种商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重不同。

依据上述理论.我们认为区域应该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获得比较利益.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由于特色经济是比较而言的.特色经济也是可以转化的。今天视为特色的.明天就不一定有特色;这方面有特色.其他方面就不一定有特色;这一层次上或范围内有特色.在另一层次上或范围中就不一定有特色。从这个角度来讲.特色经济又是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的经济。特色经济具有开放性、优势性、规模性、连带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它是扬优成势的经济.也是追求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才能把优势凝聚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贫困人口多.生态环境脆弱。虽然资源丰富.但在很大程度上尚不能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现实的生产力。西部地区应冲破原区际分工中的角色,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按照梯度理论的理念,发展自有特色,创造自有技术。特色经济无疑是西部地区的必然选择。

西部地区虽属落后地区,但同样要面临国际化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西部地区同样面临着技术革命的挑战。目前,各种新技术并不因其已在生产中获得应用而放慢速度,而是在生产和开发两个方面迅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西部地区要适应国际化的这种竞争,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适用技术,开发特色产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经济为方式。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9,3%,林木蓄积量占41,9%;草场面积占全国的89,6%;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52,3%;煤炭约占60%;石油、天然气储量可观,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储量巨大。西北西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黑金属和有色金属基地。同时,西部集中了我国5大天然牧场,是重要的畜牧业区。这种优势不仅规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于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且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保证。西部地区若要化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就必须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优势明显,建设条件有利,技术起点高,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整个经济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并形成产业群,逐步形成本区域的特色经济。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往往愈是贫困地区的生育观念愈陈旧、落后,在“多子多福”的观念支配下,西部地区的生育率居高不下。同时,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不协调。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全国2003年平均水平为49.1%.西部地区都高于这一水平.最高的云南为72.7%。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从第一产业中分化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必然趋势。这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选择容纳劳动力很多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

三、特色经济发展中必须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特色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所以区域选择某一产业作为特色经济的主导特色产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本地区的特色资源为基础

以本地区的特色资源为依托,是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内在要求。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资金、人才、技术缺乏,盲目追风,发展高技术产业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应紧抓资源优势型产业,通过逐步加深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相关产品的附加值来逐步增加区域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区域经济腾飞。区域的资源禀赋情况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

(二)以市场为导向

特色经济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市场的作用就不会是特色经济,而且没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是无法长久生存的。因而,选择主导特色产业时,一定要关注它是否具有市场前景,是否能快速占领市场,是否能快速将产品转化为利润。

(三)注重产业关联度

西部地区在发展特色经济时应大力培植关联度大的特色产业,并将其作为本区域的主导特色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其链条一般很长,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较大,因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同时由于环节较多,还可以达到产业持续发展目的。反之则会使经济发展空间受限,导致经济发展不能持久。所以特色经济中主导特色产业是否具有较大的关联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注重产业的潜在发展规模

选择主导特色产业时,应首先预测其潜在发展规模。只有可以发展为较大规模的产业才能不断获得规模效益,有可能不断发展适用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牌,有较大的带动效益,带动整个区域经

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应结合市场的需求情况,预测产业的发展规模,着力培植具有较大规模趋势的产业。

(五)注重环境保护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不能走牺牲环境促进发展的老路。从全国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排序来看,西部地区除广西为中度脆弱省份外,云南(0.5925)、内蒙古(0.8045)、四川(0.6285)为强度脆弱省份;新疆(0.6537)、陕西(0.6613)、贵州(0.7153)、甘肃(0.7821)、青海(0.8045)、(0.8329)、宁夏(O.8353)为极强脆弱省份。西部地区在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要注重循环经济理念的贯穿,防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增加环境成本,从而限制区域的后续发展空间。

(六)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地区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不断增强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又突出表现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西部地区若想使本地区真正形成特色经济,就要在利用资源特色优势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还要注重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使特色经济永葆活力。

(七)重视发展产业的动态调整

第6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山东省;区域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强区域对资源的吸引能力,成为各地方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课题。在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研究省、市层次的区域竞争力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甚至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因此,对山东各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的合理定位,了解各地级市发展的优劣势,为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算法步骤

本文以山东省17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的思路是:先求出原始p个指标的q个主成分,然后选取少数几个主成分代替原始指标,再将所选取的主成分进行综合,就得到综合评价指标,然后依据综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比较。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步骤为:

(一)构建指标体系矩阵。设n为样本,m为指标数,有:

X=x11x12x13…x1mx12x22x23…x2m………………………xn1xn2xn3…xnm

其中,xij为第j个变量在第i个样本的观察值,(i=1,2,…n;j=1,2,…m)。

(二)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统一,为消除变量之间量纲上的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指标体系中有逆指标要转化为正指标,本文采用Xik**=的方法将逆指标转化为正指标,采用的标准化公式:Xik**=(Xik-)/SK,其中Xik**为Xik的倒数,Xik*为Xk中第i个观察值Xik的标准值;为变量Xk中观察值的平均值;SK为变量Xk的标准差;i为第i时期;k为第k个变量。

(三)计算各变量数值之间的相关矩阵R。

R=(rjk)m×m

式中,xij与Xik*分别为变量j、k的观察值;rjk为变量j、k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矩阵反映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四)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 R-?姿I、特征向量矩阵U=(uij)m×m,计算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完成原指标到各成分的转换,把原指标合成为各成分,再合成为总评价的权数。

(五)构造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将q个主成分转化为一个综合指数Zt,反映该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水平。

Zt=w1F1+w2F2+…+wqFq

Fi(i=1,2,…q)代表了该区域在某方面的竞争力水平,wi(i=1,2,…q)是这q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即某个主成分构成该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Zt的权重。

二、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9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区域竞争力。数据来源于2006~2009年山东统计信息网、山东统计年鉴等,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具体分析过程为:

(一)分析出主成分。对变量为44,样本容量为17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和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原则,选取6个主要成分,它们解释了总方差的91.888%(累积方差贡献率)。在旋转前因子载荷矩阵中,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产值利税率等因子含义不明确。从原始变量载荷矩阵中不能很好的用6个主成分代表44个变量,因此需要利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进行处理,消除因子含义不明确的现象。

(二)各主因子的含义。因子分析是为了了解每个主因子所代表的含义,对分析结果做出解释。对于公因子F1反映2009年各个地级市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的个指标具有较大载荷,包括地区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对于公因子F2人均GDP、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等变量有较大的载荷。在公因子F3上,变量近3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具有较大载荷。对于公因子F4变量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税率等具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各地级市的企业效益状况。在公因子F5上变量产品销售率和经济外贸依存度具有较大的载荷。在公因子F6上反映山东省各地级市近三年存贷款余额的平均增长率的变量具有较大载荷。

三、实证结果

(一)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出因子得分。计算出山东省17个地市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见表1。(表1)

(二)山东各地级市综合竞争力得分Zj,可计算得山东各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得分,见表1。由表1得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的竞争力指数有部分值为负值,如枣庄(-0.39484)、泰安(-0.23489)、威海(-0.15899)等,负值只说明该地级市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的相对地位处在平均水平之下;得分为正值,说明在17个地级市中,被评估地市的综合竞争力位于平均水平之上。

四、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表1可得,各地级市6个主成分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排名。(表2)从表2可知:在山东省各地级市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青岛、济南、烟台,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莱芜、滨州、菏泽。青岛市和莱芜市的区域竞争力得分差距为2.159。可见,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差异较大。

(一)区域综合竞争力第一的青岛市在反映各地级市经济总量的主成分F1和反映居民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的F6上具有较大优势。但青岛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相对较低,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

(二)区域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的济南市的经济总量竞争力在17个地市中居第三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方面在17个地市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表明济南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旺盛,第三产业发展良好。但在区域综合竞争力中,济南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增长率也比较低。

(三)区域竞争力综合排名处于第三位的烟台市,其经济总量竞争力仅次于青岛市,在17个地市中处于第二位,但烟台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等在17个地市中处于比较弱的位置。

(四)排名处于区域综合竞争力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莱芜、滨州和菏泽。莱芜市仅仅在人均平均量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滨州市居民近三年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相对较高;对于菏泽市而言,企业效益状况相对于其他主成分而言要好。

(作者单位:1.山东财政学院;2.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修卫.区域竞争力基础的多元化及其思考.中国软科学,2003.12.

[2]黄善明.论区域核心竞争力演变的生产力基础.云南社会科学,2004.4.

[3]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1998.4.

[4]潘丽柳.我国区域竞争力评价.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2.

[5]王成超.山东省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6.

第7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侵略扩张政策。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侵略中国的总方针。《对华侵略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决定侵占整个中国东北,实施大陆政策。1931年“九?一八”后,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随后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傀儡政权,对我国东北地区人民实行长达十四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残酷镇压东北人民的爱国抗日斗争。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迫不及待的制定了一系列经济侵略方针政策,掠夺我国东北地区丰富的农业、矿产、金融等资源,垄断并操纵我国东北地区经济经济命脉,实行殖民统治。

日本帝国主义早在1933年就在傀儡政权范围内公布了“经济建设纲要”,对我国东北地区金融经济政策制定了其所谓的“四大根本方针”:

第一、凡开拓利源振兴实业之利益,务摒除一部分阶级垄断之弊;

第二、举国内天赋之所有资源开发无滥,而谋经济各部门综合发展,特于必要之部门施以国家之统治;

第三、广求资金于世界,尤应采取先进各国之技术经验,并搜集一切文明精华,利用弗遣,以收实效;

第四、审查中日两国相依相辅的经济关系,而重其谐协,使相互扶助之关系,日加密切。

以上日本帝国主义在范围内公布的“四大根本方针”,其表面上看是为了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其本质是为了把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变为殖民经济,附庸于日本经济体系之下,加强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和殖民统治,通过统治和利用我国东北地区的金融和经济,实施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政策。

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地区金融经济的具体举措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在金融经济领域实行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操纵东北地区金融经济命脉,掠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资源,以促进其本国经济发展,加强军工建设,为实施全面侵华方针政策做准备。日伪政权在东北统治时期主要采取了以下殖民经济侵略措施:

(一)建立金融机构。1932年,政权在长春成立“中央银行”,建立中央金融统治机构。在当时的银行各部主要负责人员中,日本高级管理人员达到百分之九十比例,中国职员多为低级职员。日伪政权抢夺东三省官银号、边业银行、吉林永衡官银号等我国金融机构,将奉、吉、黑三省的官银号改为中央银行分行,又将在同一地方的各字支行合并,在各大都市分行委派日本驻员,监督银行业务。在当时东北重要地区的银行分行经理,均由日本人担任,从人事任命上控制中日管理人员比例,加强对银行金融机构的操控。

此外,日本帝国主义对地方银行业务实行严格限制。1934年6月,日伪政权施行“银行法”,命令地方银行必须更换营业许可证,通过限制手法,合并地方银行,以实现其殖民经济统治的目的。中央银行建立以来,地方银行在银行业务方面受到极大限制,被强迫进行招揽“存款”和“储蓄”,搜刮民间财富,逐渐成为中央银行加强对地方经济侵略的工具。

(二)从银行业务方面加强经济殖民统治。在当时的中央银行,除了办理日常银行业务,其一项重要功能是协助日伪政权加强对金融领域的殖民统治。如:参与政府有关金融的重要计划;指导并统制金融机构对于资金的吸收与运用;统治国外资金的引进;维持通货的安定;整理金融机构及增进其机能;保持金融事业与生产事业的紧密联系。中央银行通过以上任务垄断东北地区金融市场,配合日伪政权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此外,日伪政权在当时东北地区推行伪币制度,其准备金来源于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东北金矿过去的产品和低价收买民间的金银首饰。除此之外,日伪政权还严禁伪币流入日本,设置众多兑换机构加以防止,实现操纵东北地区经济命脉的野心和目的。

(三)采取多种方式搜刮民间财富。日伪政权为了进一步掠夺我国东北地区民间财富,采取了多种方式手段,在当时开展“国民储蓄运动”,在东北地区设立众多储蓄会。储蓄内容众多,诸如“国民储蓄”、“房地产储蓄”、“五金储蓄”、“商品附加储蓄票”等。发行名目众多的彩票,如“福民彩票”、“赛马彩票”、“水灾赈济彩票”等并强迫执行。日伪政权对我国东北地区工商业横征暴敛,采用各种苛捐杂税对我国东北地区人民加强剥削掠夺,为其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服务。在当时通货膨胀、物资缺乏、物价飙升,我国东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日益贫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遭受沉重损失。

(四)设立大兴公司和兴农金库操纵东北地区经济命脉。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经济侵略政策,将东北航运业、钱粮业、烧锅等副业划归于中央实业局统一管理。1934年中央实业局改组为大兴公司。大兴公司隶属于中央银行,在当时主要负责典当事业,此外还经营保险、彩票等相关业务,采取欺诈方式手段来残酷剥削东北地区民间财富,为日本军国主义加强对中国侵略提供了大量经济资源。

兴农金库主要负责当时东北地区的农业贷款业务,但农业贷款资金往往被地主阶级所垄断,农民在农业生产劳作中仍严重缺乏农业资金。为了满足日本帝国主义需要,1934年日伪政权设立兴农金库,表面提供农民长期资金贷款,实质是为了完成日伪政权的农产品征购任务,对东北地区进行经济掠夺。日伪政权在当时对农产品的掠夺造成东北地区民生凋敝,百姓生存艰难,对东北地区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三、对日伪政权经济侵略政策的总结与分析

第8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碳排放;STIRPAT模型;低碳经济

一、引言

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科技中心,京津冀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及全国经济发展的新龙头。然而,京津冀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增大,给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经观察,近年来,尽管京津冀地区已经开展了节能减排的相关合作,但碳排放量却一直居高不下。可见,还存在其他因素导致碳排放增加。因此,深入研究并测算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指向性的政策法规,才能在实现该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关系的研究,艾尔利希(Ehrlich 1970)最先建立IPAT模型,指出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研究表明,碳排放量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等因素密不可分,本文将对京津冀区域2000-2013年的碳排放量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做实证研究,进而为该区域制定产业经济政策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

一般而言,人口增长会从两个方面促进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是较多的人口导致对能源需求较多;二是较快的人口增长可能导致森林破坏,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现有文献中,Knapp(1996)研究了二氧化碳量和全球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人口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的原因。相反,也有学者的观点与此相反,Bin(2005)认为人口规模的增多能够促进技术改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二氧化碳排放。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李国志等(2010)提出,一方面,人口增长增加了能源消费导致环境恶化,另一方面人口增长会促进技术改革,从而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就人口增长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而言,取决于两方面的效应之和。由于京津冀地区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教育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所以很可能导致该区域内人口增长带来较大的技术进步,从而使人口对环境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碳排放量的增长与人口规模负相关,即人口增长能够使碳排放量减少。就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来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Dinda(2004)研究发现碳排放量和人均收入之间呈正向线性关系。Fried陂现人均实际GDP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立方关系。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重工业发展战略,所以导致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了重工业的发展,引起对能源、交通的需求增加,碳排放随之上升。同时,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大片森林被砍伐,环境破坏,这也使得碳排放量随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基于这些理论研究,本文提出假设2:碳排放量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降低作用很明显,并且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国内外目前文献中,绝大多数学者用能源强度的大小来反映一个地区的技术发展水平,能源强度越高,技术水平越低,相反,能源强度越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而关于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的关系,Wu(2005)等利用一种新的三层分解方法研究了1996-1999年中国碳排放“突然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是碳排放下降的决定因素。Wang等(2005)利用LMDI方法研究了中1957-2000年碳排放变化,结果表明95%的碳排放是由能源强度下降引起的。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碳排放量与技术进步负相关,与能源强度负相关。关于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的关系,Liu Chunmei等通过建立碳排放和产业结构比重的回归模型,发现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强度。此外,庄贵阳、牛鸿蕾、江可申等均指出,不同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碳排放量,且工业增加值比重与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4: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相关,且与第二产业的比重呈正相关。针对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Richard基于对美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的研究发现,1917年以来,美国碳排放量降低的主因之一是替代能源的开发,说明能源结构的改善可以降低碳排放量。此外,国内学者王韶华、于维洋运用途径分析法研究了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炭消费是碳排放强度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提出假设5: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结构密切相关,与煤炭消费比重正相关。

三、模型设定

四、实证结果及结论

回归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拟合优度达99.45%,各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随着人口规模每上升1%,碳排放量平均下降1.1594%,这.一结论与假设1相符。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或许与京津冀近年来关注创新、促进技术变革等有关,在这种机制下,人口增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来技术进步,从而使得人口对环境的总效应带来碳排放量下降;碳排放量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显著正相关,且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上升1%,碳排放量平均增加0.9665%,与假设2相符。这可能是由于当经济水平改善时,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消费会增加,且京津冀地区至今仍以重工业发展为主,虽然该区域正在努力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这过程中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不可避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随着能源强度上升1%,碳排放量平均增加0.2934%,这一结论与假设3相符。这可能是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改善,并且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以物质要素投入转向知识要素投入的速度加快,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带来碳排放量的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每增加1%,碳排放强度平均下降0.2414%,这与假设4相符。说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量,这可能是由于第三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属于低碳产业,且该产业的发展与技术革新的速度密切相关,因此当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增加时,能够在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煤炭消费比重每上升1%,碳排放量下降0.2414%,这与假设5相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煤炭进入工业社会由来已久,随着技术革新和社会发展,人们对煤炭利用效率进行了极大地改进,而其他新能源由于技术不成熟或者成本较高等在能源利用效率上并没有超过煤炭的使用效率,因而导致煤炭消费比重增加反而降低了碳排放量。

第9篇: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内蒙古 乳业 国际竞争力

乳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国家中乳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已成为发达国家农业的主导产业。法国乳业总产值已超过其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在上个世纪70年动“白色革命”,在20余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世界乳业大国。2004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为18138.4亿元,其中中国乳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不足1%,巨大的差距使得该行业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乳品市场消费增长等影响,近几年我国乳业发展全面提速,乳制品总产量及人均乳制品的消费量均大幅度增长,乳业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中市场前景最广阔、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截至2005年12月,中国的乳品行业已实现销售收入862.57亿元,同比增长36.38%,实现利润总额49.14亿元,同比增长45.3%,行业依然以较快速度增长。但中国与外国的乳品企业的实力仍然有明显的差距。

一、内蒙古地区乳业现状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畜牧业大省,近年来乳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奶资源的拥有、牛奶的生产能力、资本实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但由于乳品的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行业成长速度快等方面的因素,内蒙古乳业受到新进入企业、行业内原有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受到奶源、行销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内蒙古乳业应通过资源化、技术化、资本化、集群化的成长模式保持其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乳品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奶源基地建设、企业资本运营两方面,这是制约国内企业进行下一步发展的瓶颈。现在乳品企业大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做法,努力建立优质的奶源基地,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蒙牛的发展模式十分成功,在短短4年内由排名第1116位上升至第3位,成为国内乳业的一个奇迹。公司在成立之初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战略,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术、配方,与区内外8家乳品企业合作,用极少的资金在短期内扩大了企业的规模。蒙牛的成功引起了国外财团的关注,2002年美国摩根斯坦利等三家财团对蒙牛注资2500万美元,成为蒙牛的股东。蒙牛的这次引资不但获取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而且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又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其中1亿股为旧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股票发行价格稳稳地落在了最初设计的询价区间3.125-3.925港元的上限,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融资近14亿港元。

二、内蒙古地区乳业发展情况

(一)内蒙古地区乳业具有的特征

在内蒙古拥有“伊利”“蒙牛”等大型加工企业,同时以呼和浩特为中心拥有一批中小型乳品加工企业,而产品也从冷冻食品(雪糕、冰激凌等类)、奶粉、奶酪等一直延伸到液态奶。并且呼和浩特市把奶牛业作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启动实施了“奶牛业富民兴市工程”建设。全市建成了万头以上的奶牛基地旗县5个,其中两个旗县已超过3万头;建成千头以上的奶牛基地乡镇21个,其中8个乡镇已超过3000头;建成百户千头规模奶牛养殖示范小区8个,饲养5头以上奶牛专业户已发展到5000余户。

在前不久公布的2005年第一季度的季报中,伊利股份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34%,利润同比增长亦高达16.76%。2004年蒙牛乳业收入攀升77.2%,达72.138亿元人民币。这就在内蒙古形成了以“伊利”“蒙牛”两家大型企业为主、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区域乳品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作为一个加工主导型产业,内蒙古的乳品业在大规模加工的引导下,奶牛数量和质量迅速增加和提高,牛奶产量大大增加。

(二)内蒙古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情况

世界鲜奶最大出口国是德国,其国际市场占有率20年来虽不断下降,但仍维持在30%左右。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较高,2001年分别是15.62%、13.62%和7.64%。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年来未超过1%,二十世纪80年代上升较快,90年代趋缓。总之,中国各种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在1%以下,且20年来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来看,中国各种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很弱。从国内的排名看,2004年内蒙古牛奶的产量排在全国第一位,达到502.1万吨;2004年我国牛奶累计总产量达到2368.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12%,其中内蒙古的产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21.2%,排在全国第一位。内蒙古乳业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了很大的竞争优势,但

内蒙古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很弱的。

三、分析内蒙古乳业国际竞争力

(一)内蒙古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从目前我国乳品业发展的状况看内蒙古的乳业有以下竞争优势:

1.奶牛资源的优势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地区,拥有规模较大的奶牛群。近年来,内蒙古奶牛业呈高速增长的态势,2004年,全区奶牛存栏达219万头,比前年增长38%。全年鲜奶产量达到502.1吨,比前年增长45%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到2005年,蒙牛日收奶量突破6000吨。在中国乳业中,日收奶量超过5000吨的,仅此一家。内蒙古奶牛资源的优势不仅表现在奶牛的数量上,而且表现在奶牛相对集中的特征方面。呼和浩特市已建成万头以上的奶牛基地旗县区4个,千头以上的基地乡镇17个,百户千头规模奶牛养殖示范小区8个,饲养5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户已发展到5000余户。全市85%的奶牛集中在奶牛基地乡镇中。科学养畜服务体系得以全面覆盖,奶牛冷配、疫病防治、秸秆转化、胚胎移殖等技术均得到迅速普及。充足的奶源,使企业形成生产规模和技术升级,经济效益常可观。

2.内蒙古乳品产业集群优势

内蒙古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由此奶源是产业群的竞争优势支撑。但长期而言,奶源对于强势厂商并不构成约束条件。奶牛从出生到挤奶大约只要27个月,在市场机制调节下,中长期内奶源供给可以进行充分调整。2004年国内奶牛存栏(头)数大约为1108万,比上年增长24.1%。2005年,我国奶牛存栏达1216.1万头,奶类总产量达到2864.8万吨,奶源的增长速度并不亚于乳品消费增长的幅度,加之单产水平的大幅提高,奶源增长十分迅速。区外厂商异地建立基地将打破奶源的地域限制和地理品牌垄断。2004年内蒙古奶牛存栏(头)数大约为219.4万头,比上年增长了51.8%,这就可以看出内蒙古乳业的发展不仅要用支柱产业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更要利用产业集群的思维进行规划。要使内蒙古乳业具有持续竞争力,可以利用波特“菱形结构”系统来培育地区竞争优势群。内蒙古乳品企业的资本规模已经有了较快增长,在“伊利”“蒙牛”等企业通过公募、私募等方式获得资本的同时,拥有近60亿资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投资进入了“伊利包头乳业”,与“伊利”公司形成战略上的合作。内蒙古的乳品业在资本获得方面也存在着较强的优势。

(二)内蒙古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劣势

1.新的企业涌入乳品行业,产业竞争状况日益动态化、国际化、激烈化

近期以来,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乳业市场上战火不断,竞争异常激烈。外资对我国乳品企业的并购攻势日渐加强。2005年7月,英国RichKeen公司与统一中国投资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认购完达山50%股权。同年8月,丹麦阿尔拉食品公司宣布斥资5.4亿元人民币与蒙牛乳业企业合资组建婴幼儿奶粉企业。同年10月,法国达能将持有的光明牛奶股份由9.7%提高到11.5%。12月,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又投资8.64亿元人民币收购三鹿43%的股份。国际乳业巨头达能在光明乳业投资5%的股份,光明实现了“以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向“以世界资源做中国乳业”的转变。这些新近加入的企业,对内蒙古乳品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竞争压力。

2.奶源严重不足,企业加工能力过剩

在乳品行业,许多企业把“得奶源者得市场”作为企业制胜的信条,由此看出奶源基地建设在乳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内蒙古良种奶牛严重不足,与国外相比单体产奶量很低。内蒙古目前奶源基地和乳品加工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化链条,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低制约着奶源基地的建设。而乳品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改善企业绩效,纷纷扩大生产基地。奶源基地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企业生产设备的开工率只有60%-70%,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成本,削弱了竞争力。

3.市场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内蒙古乳业凭借“天然牧场”“原汁原味纯鲜牛奶”的概念进京抢滩,抢占北京“三元”、上海“光明”在北京稳固了多年的市场,并且大获成功,新牌子的大草原乳业把北京当作进军我国乳业市场的第一站,由于质量好,价格比同类产品便宜,居然吸引了上海、广东的乳业经销商进北京抢货。但我国乳业目前出现的过度价格竞争,根源在于现有市场结构的“竞争过度,垄断不足”,它决定着企业只能采取低级的“竞价”行为,而后者以逆向强化市场结构的不合理。具体而言,企业的过度价格竞争行为是由于这种市场结构中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程度和进退条件等因素决定的。

四、提高内蒙古乳业国际竞争力

(一)奶牛饲养方式的转变

为巩固和扩大内蒙古乳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内蒙古将实现以下转变:实现奶牛饲养管理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大力推广和普及标准化、模式化的养殖新技术,引导和扶持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生态牧场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社会化服务,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建立和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系、牛奶及奶牛饲料安全和乳制品质量检测体系,力争在近期内使内蒙古鲜乳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国外乳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发达国家实现市场集中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通过企业自发竞争促进市场集中,进而形成寡占型市场结构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日韩为代表,主要通过政府力量的推动迅速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和市场集中,进而形成寡占型市场结构的模式。实践证明,以上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市场结构转换中的作用,有利于培育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应对各种市场环境的能力。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转换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种模式尽管也是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但政府在市场结构的转换中发挥着十分突出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大型企业的快速生成和发展,迅速提高市场的集中程度。这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结构的转换方式能够较快地促进寡占型市场结构的形成,但通过这种方式成长起来的大企业,由于过分依赖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往往缺乏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内蒙古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是调整草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人工、半人工草地、五配套草库伦和灌溉饲料地,到2005年,牧区人工草场保有面积达到1500万亩,改良草场达3000万亩。二是调整区域布局,呼盟沿“滨洲线”“三河道”及呼市、包头市以发展奶牛为主,实施奶业产业化。三是调整生产结构,重点是优化畜种结构和品种结构,着力提高良种改良牲畜比重;优化畜群结构,形成提高母畜比重――加速繁殖――扩大出栏――快速周转――增加效益的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秦志宏.内蒙古乳品产业的竞争分析与成长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11.

[2]农调队住户处.调整畜牧业结构,推进内蒙古产业化发展.2004.

[3]孙亚清,刘力.优势牛奶产业带建设的问题和建议.现代畜牧兽医.2005,08.

[4]吕裔良.中国乳业市场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农场经济管理.1994-2006.

[5]乔娟,杨雪,李秉龙.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