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

第1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1传统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缺乏综合性、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在传统的实训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之间独立设计实训内容,实训教学多在分割状态下进行,没有体现课程之间的联系,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临床的脱节。

目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缺乏国家统一专业设置标准和相应医学检验职业资格标准,实训课程内容大多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自行开发,很难契合职业岗位群的技术要求,甚至出现校内实训教学脱离职业岗位基本需求现象,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2不利于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传统的专业实训教学为单一课程训练,带教老师主攻某一课程,要全面地从整个专业及岗位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进行教学比较困难,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该专业技能的实质,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利于打造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全面指导学生临床实践的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在学生实习前,将以往的单一科目实训课程改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2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2.1课程安排

综合实训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总学时为 84学时,在校内仿真门诊化验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项目集中训练,由双师型专任教师全程指导。

2.2实训项目的选取

笔者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特点,结合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协同行业专家和专任教师反复论证后,选取血液常规检验、输血技术、血糖测定、血脂测定、肝功能检验、肾功能检验、乙型肝炎病毒5项测定、血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尿液常规检验、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粪便常规检验及隐血试验、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等为实训项目。

2.3教学环节设计

2.3.1项目导入

训练前老师告知学生实训项目,并提出相关问题,如标本的种类与要求、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学生根据问题,查阅教科书,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2.3.2任务驱动

学生抽签分组(5~6人一组),以化验单为载体,按照实际工作流程(病人准备与标本采集标本运送与处理标本检测结果报告与分析废物处理),进行分项目训练。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患者、接诊人员、检验人员等)共同完成任务,在训练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大家集体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3.3结果分析

实训结束后,各小组对实训项目的目的与原理进行阐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异常的结果要找出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有明确学习目标,能够更好地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发现问题后要求其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真确认后才能把化验单发放出去。

2.3.4考核方法

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共同制订综合实训项目考核评分标准,训练结束后,老师对项目进行编号,让学生抽签进行单独考核,考核以动手操作为主,采取全程评价方式,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判,考核不合格者,可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进行补考。

3讨论

3.1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综合实训课程具有综合性

综合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进行整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评价各种检验结果的初步能力,使其具备了自主学习及较好的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其综合素质。

3.2综合实训教学环境具有仿真性

综合实训教学的仿真门诊化验室与职业岗位群实际工作环境高度一致,实训项目在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存在,即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解决了知识与技能在检验工作岗位中的应用问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了实训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顺利对接。

3.3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

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主,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明显不足,实训效果自然不好。而在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仅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课前提问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过程中,学生有疑问,大家集体讨论分析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此教学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符合建构学习的理念,也符合真实的职业活动。

3.4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第2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一、调整基础医学课程结构

21世纪,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分子生物学将成为带头学科,引导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着眼于未来医学发展趋势,我们在原有的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课程的学时数,增设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将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电镜技术、医学遗传学、社会医学等列为必修课程;设置了人体断面解剖学、实验动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行为医学和医学史等选修课程。

二、改革课程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体系

对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我们将着眼点放在改革课程本身的内容体系上,要求各课程一定要在五年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三基”教学,同时立足于未来医学的发展,将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列入教学内容,并向学生介绍新的学术观点和学科发展动态。

    目前,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已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临床上的诊疗手段在不断更新。依据这种状况,我们在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医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形态学科中增加了心脏血管解剖,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解剖,中枢神经损伤及临床,脑干断面解剖,神经节、脊髄、大脑皮质及小脑皮质结构,骨骼肌、平滑肌的超微结构和收缩原理,T、B细胞的分化,乳腺结构等内容,生理学中增加了细胞膜物质转运、离子通道、膜受体,呼吸节律起源,甲状腺素、生长腺素的作用及分泌室交界结构及生理特点,血流动力学,神经元间作用方式,中枢抑制及下丘脑功能等授课内容。生物化学中把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析,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细胞内受体激素的作用,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诊断与治疗,抗体氧化酶体系等内容列为加深拓宽的内容。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为适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增加了以下的内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遗传变异,细菌基因诊断,细胞因子、补体受体、抗体的遗传控制及单克隆抗体,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分子机理,还结合临床介绍各型超敏反应的相关疾病。病理学在五年制教学的基础上扩展的教学内容有:炎症化学介质,肿瘤浸润转移,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细胞凋落,lgA肾病激素受体检测,尖锐湿疣、爱滋病、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及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随着药物学的发展。药理学在七年制教学中增加了抗药性发生的机制,受体分类与受体动力学,受体阻断药的新发展,传出神经系统受体I型分类,GABA与苯二氮卓类抗癫痫药作用的关系,ACEI抗高血压作用机理,抗高血压药物转换酶抑制剂的抗高血压作用机理,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的评价等,还将新药的开发与杻究也列为教学内容。

我们在开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更新了医学心理学的讲课内容。新增的内容有: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与技术,皮层内脏相关学说的理论,认知理论与有关技术,个人中心疗法,关于心理失调的理论和治疗,心理测验的理论与技术等内容,为开展心理疾患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实验课教学重点放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上。首先我们将部分机能学科的实验课,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列入教学计划,如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药理学实验等,要求规范开课、单独考核,并将考试成绩纳入学籍管理。

实验内容更新中,我们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技能、掌握或了解主要研究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在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中把神经解剖学研究方法和组织学、胚胎学研究方法列入实验教学内容。在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全过程、全方位训练。

各学科实验教学更新内容,增加了学生独立操作机会。人体解剖学实验中将学生分成2-4人一组解剖一具尸体,增加了硬脑膜窦的观察,开颅取脑及颅神经、脑桥、小脑脚、心脏、肺、会阴、盆腔等部位的解剖操作。组织学增加了脊髓、大脑、小脑、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阑尾及乳腺的切片观察,血一脑屏障动物模型建立和观察,肥大细胞标本制作与观察等。生物化学课重新组合实验内容,将原来3学时的实验改为7学时一组,连续一天观察实验结果。还将质粒DNA提取、限制性内切、酶切、基因制备、重组DNA连接等列为实验内容;并对电泳、层析、分光光度及超离心技术的实验理论及原理进行了介绍。生理学实验扩展的内容有:时值、温度、K+等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M、β受体阻断剂对雎心灌流实验的影响,改变体温、失血、大量快速输液、改变胸腔负压及针刺穴位对循环调节的影响;去动脉体、短串刺激中枢部位引起吸气切断现象的观察,剌激交感神经、改变体温对尿生成的影响等。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增开了:病毒的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病毒中和实验,ELISA法诊断病毒感染,病毒核酸杂交技术,隐球菌墨汁染色法,MΦ吞噬杀菌实验,E—花环形成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单向免疫扩散实验。病理生理学实验把载脂蛋白测定和“实验性氨情”实验设计列为实验课内容。病理解剖学中应用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分析法观察了淀粉样变、乳腺纤维腺瘤、星形细胞瘤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切片。药理学增加的内容有: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强心甙对离体蛙心的影响,药物对猫血压的影响,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拮抗剂PA2的测定等实验。

第3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技术;医疗活动;护理人文精神

如所周知,医护活动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本身就应当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可就目前情况来看,出于种种原因,不少医护活动之于人文精神渐行渐远。同时,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一方面使许多不治之症成为可治之症,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冲淡人文精神的可能。因而,厘清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涵义,深入分析医护活动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自觉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成为人文精神重新融入医护活动的当务之急。

1 人文主义概念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它的个体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而言,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2 人文精神涵义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者的价值。它包含三个层次:人性,即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这也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性,即对自知性与自觉性的追求,这也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超越性,即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追求。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者的价值。

以一种人文精神对待人,就是说既不把人作为神和迷信的玩偶,也不把人降低为动物,更不能降低为纯碎的工具和手段。要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进行最基本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从而帮助个体塑造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使个体感受到自身是一个有人格、受尊重的存在者。

3 医疗活动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3.1医疗市场化的赢利倾向淡化了医学人文精神,削弱了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

3.1.1部分医疗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借助着自己的一些特色优势,过分追逐利润,使人被物化,科学技术被过度商业化,医学人文精神流失。

3.1.2为了加快看病的速度和完成经济指标,医生不再仔细问诊,传统诊疗和望、触、叩、听等查体方法逐渐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所谓高端的高科技检查。上述做法费用高昂而实效不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3.2医疗设备向高端发展,医生产生技术依赖。

3.2.1先进诊疗技术的广泛运用加深了重物轻人、重技轻德的思想倾向,现代医学试图以技术去消解医学的非技术难度[1]。

3.2.2过度使用诊疗技术和手段,降低了对人文的要求,淡化了医生的人文思想。这就只能使我们在技术上能治疗疾病,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应付的医治法,从而不能赢得患者充分信任。

3.2.3因为盲目地依靠诊断仪器数据而不全面询问、检查患者,使医生远离患者的非技术接触增加,导致了临床误诊率的上升。

3.3医生本身的专业素养,医学人化是医学与人文、医学科学的真与医学人文品格的善、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医学具有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人文价值[2,3]。因此一个高尚的医生,要树立医学人化的思想,不仅要有治疗疾病的精湛技术,还要有对患者发自内心的体贴和关怀,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和慎独精神。

4 提升护理人文精神的涵养,开创护理事业的新篇章

4.1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涵养内修的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加强伦理道德、文化知识、思维能力、沟通技巧、美学艺术的学习,提升品格与修养。

4.2通过提供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得体的举止、细致的照料,做到视患者如亲人,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通过护士温暖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内心。适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意见调整或改进护理工作,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在护患之间建立起互信信赖的融洽关系,从而使患者乐于配合治疗,并处于身心愉悦的最佳治疗状态。

4.3护理人文精神是护士立身从业的精神支柱,是护理工作者的职业理性知觉,是对护理价值追求的提升。一个既有科学头脑又满怀人文精神的护士,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生搬硬套或照本宣科。她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而且要从生活的经验和临床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崇高,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及护理工作的内涵有较深的理解。所有这些素养都需要长期实践的锤炼。

参考文献:

[1]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第4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中职卫生教育生理学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应用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医学学科。生理学由于引进动物实验研究方法,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但中职卫生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在引进动物实验研究方法时,让刚刚步入医学的中职学生,不明其就,只看热闹,而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校应用了生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取我校2012B级中医、农医专业4个班学生24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个班122人为理实一体化实验组,另外2个班118人为传统对照组。两组学生入校时中考总分平均值、性别、年龄、第一学期成绩等资料,经x2和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教材

两组均采用《生理学》为教科书。两组课程课时数相同,由职称、资历相同的教师授课。

(2)教学方法

实验组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准备实验用物――说明实验要求、注意事项与目的――引入临床案例――展示实验――引导学生讨论――精讲生理理论。其中编写专门的教学计划、教案、参考病案、教学提问资料等;选择针对性生理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科书教学法:课堂理论讲授和实验课讲解分开进行。两组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核成绩分析。

3.统计学分析

两组样本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经x2检验和t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1.两组调查问卷比较

学期结束前发出问卷调查。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122份,收回122份,回收率100%;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118份,收回118份,回收率100%。问卷共11个项目,包括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形象记忆能力、巩固理论知识、观察力、分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主动性、人际沟通能力、协作精神。教学方法和效果分为很好、较好、不好三个等级,并将很好、较好两个等级合计值列为对方法和效果评价的满意级别,将不好列为不满意级别,对两组满意度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见表1。

注: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问卷结果:除能巩固生理学理论知识外,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调查问卷均显示P

2.两组考试考核成绩比较(结果见表2)注:实验组跟对照组相比,P

结果显示: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平时课堂提问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三、讨论

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为研究对象,探索活动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发生机制、条件及内外环境对这些功能的影响。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训性很强的学科。

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来自于医疗实践,其发展与完善亦离不开实验。如心脏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在不停的跳动,为何会跳动?可否让其随意加快或减慢呢?这些生理理论皆来自于医学实验,亦可通过蛙心试验重新展示,让学生在实训中感受和学习。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问卷中也证实了:学生学习兴趣、生理学与医学的联系、形象记忆能力、观察力、分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主动性、人际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均优于传统的教学法。考试考核成绩也证实: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平时课堂提问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传统组。能巩固生理学理论知识一项,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从短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看不出两组教学的差异。

中职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是医疗事业,将参与预防和保障人民健康特殊的、实际的、操作性的职业。其培养目标是综合素质好、职业适应力强的实用型、技能型第一线医药卫生人才。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生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是“做中学、学中做”的先进教学理念;与中职培养目标相符合。

综上所述,生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可提高中职卫生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法,融深奥的生理学理论于明白浅显的实验中,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提早接触临床,明确其职业生涯,主动的学习。同时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牛欣.生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第5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关爱生命;医学人文教育;基础

近年来,医疗纠纷案件的持续上升,使医患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反思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医生人文素质低下和医学人文精神缺失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未来医疗从业人员———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升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对于从源头上促使医患关系走上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有人说,医学淡化和漠视人文教育是医学人文精神失落的直接原因。其实,医学作为最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度的科学,早已成为人类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共识。医学人文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就已经开始引起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视,并从那时起各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但是,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系统化与当前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年层出不穷的医疗纠纷案件充分表明,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质下降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我们在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则缺乏主动性,甚至干脆认为作为医学生学好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足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何为医学人文精神不太了解,有的学生仍然认为临床上医务人员所诊疗的对象是人得的病。在对如何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调查中,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的作用予以肯定,但在实际学习中,却又表现为重专业课而轻医学人文课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一现状,不仅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既愿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又趋向于急功近利的既矛盾又浮躁的心态,也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重要因素。这说明,课程体系的完善不等于教育的完善,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调查还发现,尽管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在不断完善,但人文课程“走过场”的情况仍较为普遍。教学内容的空泛枯燥,教学形式的机械呆板,使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缺乏热情。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文课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知识以外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及心理教育等,医学人文教育评价体系也简单化为通过考试成绩一锤定音。其结果势必将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异化为竞技教育,尤其是将考试成绩再同奖学金、保研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挂钩时,这样的竞技甚至会走向极端。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生投毒杀死其室友事件,让我们看到一个受过近十年医学高等教育的医学生对生命的残忍和漠视。这虽然是一起极端个案,但也警醒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所缺失的究竟是什么?调查结果虽然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患者权利、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等作为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选中,但从大多数医学生不太了解什么是医学人文精神到不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再到仍将人得的病作为诊疗对象的现状表明,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低下与医学人文教育中关爱生命教育的缺失有直接关系。

二、关爱生命教育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爱生命是医学的最终归宿与目的。强调把关爱生命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石,正是由医学的这一本质所决定的。医学是关于人的生命的学说,医学自身的价值就在于关爱生命。而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是关爱生命,它倡导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维护和珍惜,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所谓关爱生命的教育,就是指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学会爱与被爱的教育。如果说一切教育都是以人为起点的话,那么,关爱生命的教育就必然是整个医学教育的基点。在关爱生命的教育中,引导受教育者“敬畏生命”是最基础的教育。“敬畏”二字具有“崇敬”和“畏惧”双重含义,它所表达的是对生命的一种虔诚态度。敬畏生命,不仅包括敬畏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及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追求,同时也包含着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等伦理要求。由于医学经常要面对病痛与死亡,所以重视病人的价值、探求生命的意义和医学的目的对医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正如周国平所说,医生的人文素质就是你要真正热爱生命,关注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人文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每一位医学生能够“对生命充满同情”,让关爱生命成为每一位医学生的最基本人文价值观,让每位医学生尽快形成敬畏生命的伦理道德观,真正懂得和理解“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一“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1]9。为此,医学人文教育必须以关爱生命为基石,并将关爱生命贯穿于整个医学人文教育过程始终。只有当医学生比一般人更能意识到生命神圣时,在他们走上医疗岗位去面对一个个饱受病痛折磨的鲜活生命时,才能怀揣悲悯之心,发自内心地去珍惜生命、维护生命和拯救生命;才能在医疗活动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做到自觉自愿地关心和爱护患者;才能使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而且能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三、加强以关爱生命为基础的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

把关爱生命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石,就是把关爱生命作为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最基本内容,使学生在进入医学院校举手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词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形成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就要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学生行为教育中去,使学生在不断接受生命教育熏陶的过程中,自觉形成生命神圣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逐步升华为医学生必须具备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就是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行为培育生命责任感,并使其成为一种稳定的行为特征。具体说来,就是在医学人文教育中,以关爱生命为基础,在理论教学中,把关爱生命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课和医学人文课始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实践教学中,以养成学生关爱生命的基本理念和行为方式为目标,形成医学人文教育模式。以关爱生命教育为基础,是指把关爱生命教育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维度,以生命教育理论为依据,以生命伦理课程为内容,对刚刚接触医学专业知识、尚未形成医学人文与道德伦理理念的医学生进行以关爱生命为主题的教育,引导学生在重新认识和发现“人为何生”、“人何以为生”的终级价值的同时,关注和思考一些与医学人文精神相关的诸如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等问题,从而为医学生形成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医学人文意识奠定基础。为使这一教育规范化,应将《生命伦理学》纳入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成为基础医学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以关爱生命为基础的全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实现启蒙医学人文意识———掌握医学人文知识———锻炼医学人文思维———提升医学人文修养的医学人文教育目标。把关爱生命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课和医学人文课始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是指在医学专业课和医学人文课的教学中,渗透和贯穿关爱生命的教育。关爱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同样也是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医学专业教育中渗透关爱生命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说,在专业课教学中,医学生不仅要同曾经的“活人”标本打交道,还要经常面对活生生的动物实验,在这种近距离接触生命的过程中,通过渗透关爱生命的教育,可以使学生直接体验和感知生命的神圣和对生命的敬畏。同时,对处于基础医学知识学习阶段的医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疾病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很难体悟病患的疾苦,更不可能将“病”和“人”有机统一起来。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渗透和引导,培养学生对逝者的尊敬之情、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对患者的同情之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体会人性的温度;在不断学习和理解生命诞生、死亡和生存困境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关爱生命的重要性,并将其升华为悬壶济世的价值追求。由于医学从一开始就具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统一的性质,医学和人文科学在本质上也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医学与人文的整合。为此,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医学专业课与医学人文课的结合,实现医学专业知识与医学人文知识的内在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这有助于学生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感悟“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形成“大医必有大德,大德必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与职业道德素养;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人文课的结合,使学生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指导下,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广阔视阈下,关注和感悟人类的身心健康同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文明带来的科学发展的特殊性;三是医学专题讲座(或论坛)与公共选修课的结合,通过科学的、伦理的、文学的、美术的、音乐的等多学科、多种知识的交融,让同学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引领和调动学生丰富敏锐的生命感受力;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意义进行多维度思考,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直面生命、担当生命。这三者结合所形成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和医学人文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工作岗位上,更好地适应医学科学与医疗实践发展的要求。以养成学生关爱生命的基本理念和行为方式为目标,就是把关爱生命教育内化为学生日常的行为教育,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关爱生命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关注、了解社会的同时,自觉地融入社会,感知生活的不易和认识自身的幸福;用健康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自觉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通过教育的力量去影响医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及审美追求,丰富、滋养并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既能感知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能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既能了解人类生命的价值,又能认可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既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又能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还能以负责任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只有使关爱生命真正成为每一个从事医务工作的人的内心信念时,才能使医患之间的关系和谐和睦。

【参考文献】

第6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  生理学;医学生;学习;体会

作者简介:杨镇源,从事生理学教学研究。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对于大多数医学生而言,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是令人困扰的一件事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以为坚持传统的三段学习法: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符合人类大脑的记忆遗忘曲线,在当今依然是经典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实验训练,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载体,以提高学习效率。

    1  重视传统方法,坚实理论基础

    1.1  坚持预习,达到感知

    预习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应忽视的重要环节。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是研究机体功能的科学[1]。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初学者来说是抽象而不容易理解的。我们需要结合已学的解剖学知识并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去加以理解。正因为如此,我们方不可忽视预习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就不能更多、更清楚地弄清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内容。前面的知识未能很好地掌握,后面的就困难更多,因此就失掉了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于是就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全盘皆输。我们只须坚持预习课程,对知识达到整体的感知。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同时,对半解和未解的知识点作以标记。从而可以在后续的听讲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要联系解剖学、组织学等知识,将结构与功能活动统一起来。

    1.2  课堂听讲,加深理解

    通过预习,我们已经运用自身的认知系统,对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已进变被动为主动。从被动的接受完全的全新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有选择、有侧重的进一步的理解吸收。我们对知识点有熟悉的似曾相识之感,就不会从心理上产生畏难甚至排斥、放弃的情绪。从而,在听老师讲授的时候,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自己的理解层次,并能掌握这些知识点。进而,能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更利于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听老师讲授的过程中,对预习已经理解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进而达到记忆;对半解和未解的内容可以帮助理解并掌握。所以全身心地认真听讲是一个主要的环节。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预习和听讲的紧密联系均十分重要。生理学的学习更是不能例外。当然,教师们在讲授的过程中,需尽力做到易化知识内容,使之通俗易懂,尽量运用“学生化”的语言来阐明问题和理论。并设计一些科学、合理可行、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思维创造能力。例如:李香兰等[2]探讨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互动式教学法”。其具体作法是同学以“教师”的身份参与教学。

    1.3  加强复习,促进记忆

    通过课堂听讲后,我们已经基本掌握所学内容,大脑的识记达到了一个只是兴奋点。但是,在此基础之上要达到记忆的程度,还需“趁热打铁”。这就需要在课后完成一些针对重点难点的练习题。题型应当囊括常见应试题型,尤其是多项选择和辨析题型的练习。通过习题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分析判断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达到理解记忆。杜武英等[3]建立了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类国家题库引导习题训练以及干预式国家题库出题考试的教学和考试方法,经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  培养实践技能,加强理论知识

    生理学是实验科学,加强实验环节,能体现学科特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积极利用实验环境,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践操作技能,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发挥了创造性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如做动脉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实验时,通过分组播放录像、示教、操作和考核,我们应真正理解血压与心音的形成机制,掌握动脉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血型测定时,要学会提出问题。“配错血将会造成样的严重后果”,进而严肃了实验态度,严谨了实验操作也自然会认真、独立地完成实验。做血液凝固实验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何术前总要对患者测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四项”、“皮肤受损伤口流血为何不需处理过一会儿自然会凝血”,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积极地思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科学地探讨,提高了实验学习效果。实验训练不仅在于帮助我们验证、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专业操作技能、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例如:通过动物实验时,我们学会正确的外科基本操作;做人体功能测试实验学会了规范化的测血压、听诊等临床基础操作技能。从而把基础的理论学习与临床操作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使我们明白,所学必有所用。

    3  利用信息技术,深化理论认识

    生理学知识很抽象,传统的板书、挂图、投影仪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学习可增强感性效果。如心脏的泵血功能、尿液的生成、肌细胞的收缩等重点、难点的知识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运动和展的过程,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形象直观、生动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抽象的知识以动态形式出现在面前,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就明白。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其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有利于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也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

    总之,培养学习兴趣排除畏难心理十分关键。上述几个方面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好每一步,对于生理学的学习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延而广之,对于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均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刘玲爱.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2 李香兰,崔勋,金元哲. 浅谈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63-764.

3 杜武英,汪萌芽,潘群皖. 生理学国家题库考试及其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6):735-736.

4 陈光倩. 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4):74-75.

第7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在价值诉求上殊途同归,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应以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本文以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初步探索了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以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以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以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的四位一体的“三生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为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医学人文精神;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指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旨在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高等医科院校实施“三生教育”有其特殊性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医者的摇篮,对医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需要和医学人文精神密切结合并将其贯穿始终,增强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医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升华,成长为悬壶济世、有仁心仁术、胸怀博爱的医者。

一、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医学人文精神内涵及其教育现状

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医学发展史一而贯之地体现了医学的本质特性是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医者行事的天然良知和道德支柱,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学的人文属性更加凸显。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的,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学发展的基石,“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注与尊重。”[1]然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正一步步进入科学至上的世界,某种程度而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秉持正在渐行渐远。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层出不穷的药品安全事件等等社会怪象已经为医学人文精神的丧失敲响警钟。同样令人堪忧的还有当前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从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到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认知,都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文、重技能轻人本、重自然轻社会的现象,医学人文教育正面临着流于形式和逐渐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医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和敬畏,没有树立正确全面的生死观的指导,对生命的冷漠和轻视,必然成为精神上的残疾,这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是硬伤。因此,呼唤人性与生命伦理的回归,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提升,已经成为医学进步和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三生教育”释义

所谓“三生教育”,是指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是云南省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生命意识淡薄、生存能力较差的现状,根据西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与教育现状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旨在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自2008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三生教育”所内涵的三个部分是统一于“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之下的逻辑整体,生命教育回答“人为什么活”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是前提和根本;生存教育解答“人怎样活”的问题,向学生传授生存知识、生存本领、生存意志,是基础和关键;生活教育指向“人如何活出意义”的现实思考,注重学生的生活技能、生活体验和生活目标,是方向和目标。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实现家庭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三)二者的内在联系

医学与生命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选择了医学,也就选择了对生命与健康的专业呵护与职业陪伴。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爱生命,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的价值诉求殊途同归。作为医学生和未来的医者,在迈进神圣医学殿堂的第一天,以生命的名义去认识医学,树立对生命最朴素的敬畏和关切,进而将医学知识运用到生存技能中,并在医患矛盾日益紧张的从业环境中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学会调节身心压力,减少职业倦怠,增强感知幸福生活的能力,不仅对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务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升,乃至医患矛盾的缓解和医疗环境的改善,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并将其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有效渗透,不仅使医学生学习到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患者的生命权与健康权,用实际行动诠释“医乃仁术”的本质和真谛。

二、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的四位一体“三生教育”组织模式

昆明医科大学自2008年开始在全校本科生中开展“三生教育”课程教学,基础医学院作为学校教学规模和学生数量最大的二级学院,教学和管理的对象主要为低年级学生且大部分为临床专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积累,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目前医学生现状,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并有效开发,学院的“三生教育”从最初单纯依靠讲座,到后来引进课堂教学,再到与学校助学育人项目相结合以及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整合,逐渐形成了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的“四位一体”的组织和教学模式,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一)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专题设计彰显人文特色

学校将“三生教育”设定为必修课程,大一上学期授课14学时,给予学分,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基础医学院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人本性、针对性、整合性、开放性、务实性原则,在教师选拔、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组织体系,保证教学工作各环节的有序开展。第一,学院成立“三生教育”教学小组,选拔有教学经验、从事学生管理的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组成教学团队,人员结构上兼顾老中青合理搭配,各有专长,优势互补,同时强化教研相长,研训一体的教研机制,倡导合作共享、反思跟进的集体备课和研讨。第二,任课教师在教材使用上以云南省教育厅编写的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注重社会现实中真实故事和案例的更新,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交流、资源共享形成适合于医学生的“三生教育”讲义、课件等教学资料,使“三生教育”的校本化开发真正得以实施并发挥作用。第三,在教学专题设置上,围绕生命、生存、生活三个专题,根据学生现实需求及专业特点,以“死亡教育”“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挫折教育”“生存技能”“感恩教育”“幸福生活”等七个子项为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学校独有资源,以参观云南省科普基地人体标本陈列馆、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纪念碑以及在遗体捐赠者吊唁厅模拟人生告别仪式作为“死亡教育”专题的重要内容,让医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觉冲击和亲身体验加深对死亡的认识,进而感受自然生命的有限长度和开发精神生命的无限维度,激发学生善待生命的内在潜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四,在教学方式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是根据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启发互动式、小组讨论式、参与体验式、主动发现式、案例剖析式、经验分享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三生教育”的实效性。

(二)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搭建活动平台深入体验

“‘三生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感知生命、生存、生活价值意义的教育,而感知的重要方法就是实践体验。”[2]在高校,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由于医科院校的专业特质,某种程度上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上比起综合性大学有一定局限性,基础医学院利用学校助学育人培训项目这个平台进行了积极的拓展。昆明医科大学助学育人培训项目是学校针对贫困生比例较高、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资助工作的创新举措。基础医学院贫困生比例约为40%左右,大部分学生在学业认知、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等方面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也正是“三生教育”的题中之义,但由于课程教学时间受限,很多体验式活动无法在课堂得到很好地开展和落实,在课堂之外拓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就成为迫切需要。自2010年以来,基础医学院以院领导牵头、专兼职辅导员为主要队伍,结合“三生教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申报助学育人培训项目,先后开展了“基础医学院贫困大学生潜能开发拓展训练”“艺术培训与茶文化”“基础医学院经济受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导引项目”“基础医学院免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等培训项目,学生参与针对性、互动性、体验性更强的专项培训活动,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认知专业、认识大学,学会沟通、懂得感恩、掌握技能,切实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坚定了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和目标。

(三)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学生教育管理有机整合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不能把“三生教育”窄化一门学科课程定位于课堂上,也不能把“三生教育”落实为一项活动定位于课外,正确的取向应是把“三生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蕴涵“三生教育”的学校文化。在“文化育人”层面,学院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主导,着力于营建“人文立院,以文化人”的氛围,将“三生教育”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整合,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一是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与“三生教育”内涵相结合。学院自2010年起在新生中连续五年开展成人礼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中成人礼所蕴含的“独立、责任、感恩”的意识导向渗透到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医德培养中,学生通过亲自表演行冠礼和行笄礼,宣读“医学生誓词”和“希波克拉底誓言”,体会到生命成长的不易,树立搏击医海的壮志。二是注重来自现实问题的渗透和衔接。学院结合学生成长特点以及“三生教育”课程内容,在不同节点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开办讲座。在生存教育专题中邀请公安民警深入班级就新生最容易出现的被骗被盗事件,用真实案例说话,与学生探讨防盗防骗消防安全等化解个人危机的生存智慧,收到良好效果;在生活教育专题邀请心理学专家就学生常见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不适、情感困惑等心理问题进行解答和疏导,实现“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三是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学院利用相关节日不失时机地开展与“三生教育”有关的活动,扩大宣传力度。例如在世界艾滋病日、感恩节、世界献血者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重要节点,通过活动宣传,培养医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对职业的认知,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的珍爱。另外在校园人文景观方面,通过打造教学楼群的文化走廊、教室科普园地、杏林名人录等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将校园设施“有意而为、自然而然”地融入“三生教育”理念,成为涵养、陶冶师生的宝贵精神食粮。

(四)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身体力行感受三生魅力

教育的本质是教真育爱,既依赖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行动,见证学生生命品质的自动生成,也是检验“三生教育”实效的可靠途径。学院在大一第一学期开展“三生教育”课程,在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中还会开设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方式的体验教学,着眼于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学院针对低年级医学生临床知识尚不够完善的实际,将暑期社会实践与“三生教育”的生命体验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围绕三医(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医疗过程)到医院开展导医服务以及到具体科室进行观摩见习,进一步强化职业意识、理解职业责任、内化职业价值观和道德感。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参加“三下乡”医疗援助活动,让学生亲临边远山区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乡镇、社区,参加或见证疾病的防控,用事实撞击心灵,使其真正懂得珍惜生命,呵护生命,勇于担负起医者的神圣使命。再者将“三生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相结合,倡导学生走近医学前辈,深入病患,围绕医生的职业需要通过职业访谈和职业体验,触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使其对生命的认识成为指导自己人生的航标。“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表现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后者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强化和影响,形成一种生命品质自动生成的良性循环,而这正是教真育爱的本质体现,学生也正是在这种知行合一的教学中身体力行去感受三生的魅力。医学教育是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的神圣事业,实践证明,以医学人文精神为导向,在医学院校实施“四位一体”的“三生教育”组织模式,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也符合医学生培养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对于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娟 吴雪梅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摘 要】针对江苏省技能大赛竞赛项目,为了更好的让每位农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外科手术的要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外科手术;利弊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认知存在差异性,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差,实践学习擅长,但理论学习厌倦,善于动手操作。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人生奋斗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较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具有高效、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让每位农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外科手术的要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本人经过几年教学和技能大赛辅导,摸索出一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初步尝试。

一、利

1.复杂理论知识转为直观抽象方法

随着兽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不仅仅在于“破坏”和切除体表的病变,而且要深入机体内部,通过直视胸、腹腔各种器官和组织,做内部器官的“检修”和“重造”。这就要求作为一个实验工作者必须有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坚实的病理学基础,这样给外科手术增添了神秘的面纱。给学生造成怕出错、怕动手的心理阴影,基于这一现象,笔者带教实践,运用动物模型和媒体增加学生构架认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形状、结构记忆。把动物各器官和组织明白后,不会出现手术中把握不到关键部位,从而降低操作的失误率和器材的磨损率,减少实训材料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模型和媒体对“原型”中一些抽象的、复杂的知识点、关联点等,借助于一定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即编制能引导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网络“模型”。

2.多媒体和模型应用实现专业情景化

在讲解外科手术各类器械时,笔者将各类器械按照不同的规格进行多媒体合成,让学生了解不同规格器械应用位置,掌握使用方法,以便在手术过程中手语和哑语配合运用。把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器械使用错误的,整理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器械,发现错误,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并指出错误的原因,反复训练,直到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为止。再用多媒体把常用器械握法和操作过程中走姿以及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姿势变成图片,让学生选择、演示,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采用教师引领——学生示范——共同纠错——师傅强调示范——众人总结,从而减少学生实际操作中的失误。利用模型让学生课后观察动物结构和形态,每日一看,每日一琢磨,学生的印象就越深。学生在这样的模拟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

3.理论贯穿到实操呈现病理真实化

在动物手术过程中打开胸腔和腹腔就可以看到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这个时侯可以让学生比较实态和模型的差异。在手术过程中看到内脏器官病态,用高清相机把病态取照和全程录像,作为以后示教的范例。针对病态教师提出具体手术和治疗方案,学生面对病态实物,联系理论知识,讨论发生病变的原因和产生内外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用媒体把病态再次呈现,分层次设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领,将产生的疑问精化、细化。学生听起来也有趣,学起来也不累,做起来也就容易。

4.任务驱动法使得操作简单实际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而动物手术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更具有独特优势。譬如犬胃异物取出:为了高质量完成该手术,我先设计方案,详细操作步骤,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通过以往的录像等媒体解析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学生讨论设计自己操作要点,编写层层推进的方法。在手术层层深入的情况,要求观摩学生观察手术者操作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课后写出观后感,要求站在手术者角度思考你如何进行该手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手术者操作精细化之处是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把书中知识点放到实际操作中更容易理解和领悟,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

二、弊

1.操作能力强弱化,课堂教学难以控制

操作能力一般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课堂上强化技能的基本要求是多样性、实效性、针对性与个性化。强化要反馈及时准确,恰到好处;反馈形式要灵活多样,方式要适合学生特点。每位学生的操作能力不一样,对每个要领认识能力也不一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判断力和预见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把不同操作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组,用优生带后进生,用纪律性强的学生带纪律性差的学生,用动手能力强的带动手能力弱的,这样的组合课堂教学控制很难实现,尤其是操作能力的统一性。

2.领悟能力差异化,教学进度难以统一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技能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在教学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教学中试行“依差异分层次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3.理论教学精细化,实际操作难以实现

通过对精细化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研究,寻求并构建适合我校校情的“精细化的课堂教学管理行为”模式及评价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让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尊严、智慧、生命,并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发展学生的身心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基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做好理论知识的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理论中贯穿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理解的能力存在差异性。

第9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大幅度提高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体现知识经济特征的创新理论引入、融合到学校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3]。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产生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精神,是指在解决问题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运用变化、组合等创新手段进行探索,从而得出创新成果,获得创新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如动机、情感、兴趣、态度等)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创新能力,概括地说是指提出设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由相关的能力组成,如认识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是各种能力的组合。我国教育改革要实现教学创新理念就应该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改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教师的引导作用为辅;从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教育主要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改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我国高校传统的实验体系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即验证性的教学,无法为这种教学创新理念提供支撑。这种实验教学忽略了实验内容之间的外在逻辑关系,尤其忽略了主体的能动性,以及主体行为手段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因此本身没有自成体系,无法给学生以探索性的思维空间。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校人才,应加强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技术与研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大课堂,使其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实践教学要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型军医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确立精品意识,提高培养层次,实施精英教育,使得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并且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一流的优质生源。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使学生采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探索、发现和想象的愿望,激活学生实验和表现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始终处于动态的兴奋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作“引路人”,引导、帮助他们,着重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重视智能的开发,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打破了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了以学生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观念[4]。通过增加“三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性实验既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自主性实验。在我校基础医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三性实验,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三性实验的比例较小。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在综合实验阶段开设了8-10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强化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重点是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通过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最终改造自然的最直接活动。只有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建立起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才能创造新知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学生课外科研是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探索性实验阶段,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步使学生具备科研创新意识。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自己提出实验设计、开展课外科研活动,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还激发其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好奇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通过课外科研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更重要的,实验也是一个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现优秀人才的最佳场所。这样在整个课外科研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独立思考,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一定是由封闭走向开放,学习和教学方法将呈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教学实践课程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展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自身的课程选题、专业条件以及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理论联系实际,这就需要课程自始至终要处在一种开放式的状态下。所谓开放式,是指学习过程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堂外来进行。教学课题不仅可以来自教材或指导教师,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教学方法中运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要体现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吸取营养,总结经验。总之,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课堂的开放性、课题的开放性、实验室的开放性等方面,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4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必然涉及实践内容,而其必须紧密依托本课程资源的实际。实践课程内容在与学生兴趣结合的同时,需把握并引导学生适应本领域发展的实际需要与趋势,这既符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且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一流的优质生源。基础医学的专业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那些既有操作性、可行性,又有较高理论支撑或较高技术含量并符合本学科实际需要与发展趋势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内容的衔接方面,可在基础医学各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合并内容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提高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5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经历了十年的运行实践,改变了以往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成为一门新发展的独立课程,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也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5.1内容体系改革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有理论课、实验课、学生探索性实验和网络课程等形式。本课程对原来零散、重复的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更新、重组,形成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线、多学科设计性综合实验为主体的结构框架,具体内容由“基本理论和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三部分构成的新课程。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打破了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观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由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移。

    5.2方法体系改革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将实验课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主要内容有医学科学研究方法介绍,文献综述撰写,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等。布置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在大三第一学期的第2-3周进行。之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第二阶段,分析与综合实验阶段。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做8-10个综合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在学期的最后4周进行。第三阶段,探索设计实验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有选择性地实施学生自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此阶段在第一阶段结束后直到学期末,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

    5.3考核体系改革本课程立足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测定,改革考试形式,改革传统的理论考试加部分实验操作的方法,实行综合能力考核,将考试改革为:文献综述(30%)+实验设计(30%)+实验操作(10%)+探索性实验操作(30%),以判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评分统一、公正、合理,制定了综合实验评分标准。课程结束后认真统计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并按学校要求进行教学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