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划思想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规划理论;流变;物质;系统;社会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一书系统的分析回顾了西方1945年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通过对城市规划理论转折的过程分析,系统的阐述了城镇规划从空间物质形态的规划到社会形态系统规划的演变。结合书中内容和本文作者的认识,将规划理论的演变过程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从 “物质形体”规划转变到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
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被视为是建立在“物质主义”之上的“形体规划设计”。在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规划中,“美学观念”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出发点,和建筑设计一样被视为一门“艺术”。
20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理性决策和控制论被引入到城市规划中来,宣告渊源流长的“物质形体设计”理念的城市规划主导地位的终结。在更为全面、战略层面的结构规划中,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取代了“物质形体设计”规划理念,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英国的城市规划法的修编采用系统方法,总体规划强调土地使用的分配,而结构规划则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引入城市规划,注重处理城市与区域、城市各个组团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系统方法的运用和理性决策过程与20世纪60年代的以“设计”为导向的城市规划相比有如下转变:以“城市设计”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的物质形体环境或城市形态角度来审视城市,并从形体和美学角度去规划、设计城市。而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则将城市视为一个由多种流动的、相互关联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所组成的大系统,综合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要求,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各个要素的现状、发展变化与构成关系。
二、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转变为 “过程式”社会性规划
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对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规划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城镇被视为一个“活”的功能性实体,城市规划也必须由“终极状态”或“蓝图”式的规划变为“过程式”社会性规划。
但城市规划中的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过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理性”针对的是城市规划过程。过程规划理论核心是提出了带有工具理性色彩的决策过程的城市规划“理想型”概念,要求规划师完全理性和价值中立,而且一直延伸至城市规划中的所有决策人员。“系统”则是针对规划中处于对象的实质规划理论核心:把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镇、区域乃至整个地域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通过系统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强调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目的性。
理性的决策过程也基本上可视为“科学”的分析过程,这些带来了规划过程的理性内核和规划目标理论的系统内核。此时,城市规划师也将自己的“设计师”定位转变到“社会系统分析者”的角色,从技术性角色转变为“管理者”和“联络者”。他们相信规划掌握了决策与管理的新技术,能经过合理的程序对未来的决定作出理性的选择。
20世纪60年代,规划学界同时意识到城市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具有浓厚社会性的过程,与纯粹意义上的科学城市规划迥然不同。而在价值判断方面,研究人员、公众和当权者都不再认为规划师的分析是真正客观,不带价值观色彩的“纯科学”的,规划师和一切人一样,并不生活在价值观的真空里。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师注重公众参与,协调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此时的规划师不再仅仅被视为技术性角色,规划师同时是组织者、说服者、咨询者。他们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实现规划的关键人物或关键部门,他们把各种社会问题引到讨论桌上,组织交流协商,以求公识;同时和社会各方一一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化解矛盾,帮助达成公识。规划师还要不断地寻找、发现专家,让在学术上和政治上有不同倾向的专家发表意见,力求全面反映全社会各个方面的观点。
据此,基于科学系统分析的规划成为非强制型、协调型的社会性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强调规划中沟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过程。
三、后现代思想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局面,以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占主导地位的多元论规划思潮对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起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城市规划思想处于划时代的转变时期”。
后现代主义认为,城市是一个由多元空间、多元关系网络组成的以人为参与主体的多要素复合空间。它决不是现代主义因果关系的直线型思维(即假定事件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均为已知,然后试图更好的组织初始状态向终极状态转变,思维方法的基础是寻找一个规则系统,一套逻辑上严格的,能产生满意甚至最佳结果的规则,是一个封闭的、终极式、“决定论”的过程)所能把握和左右的。后现代主义完全放弃了这种逻辑规划的目标,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探询过程,将各要素构成的城市看成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整个有机体维持着一种动态的自动平衡。
萨德尔考克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比较,认为有两个很显著的对比:一个是涉及规划的本体论基础,另一个是关于城市规划的价值或标准理论。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是“更为理性的作出公共和政治决策”。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主义表现出来对工具理性的依赖,其规划知识和技能是基于实证科学,采用数量模型来进行分析;这个“理性―科学”的城市规划思想在规划实际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追寻“总体综合”的规划理念。针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本体论和和标准化”特征,萨德尔考克指出:现代主义对理性模型过度依赖,“手段―目的”理性模型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城市规划中更需要、更依赖的是来自于社会实践中的智慧。针对城市规划中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引导方式,萨德尔考克意识到城市规划不完全是“综合、整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协商、政治和集中的城市规划”。
因此城市规划应该从以国家政策导向为主的决策规划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规划”。这种基于社会形态的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想比理性模型的规划路线,能够把城市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等综合因素考虑进来,并更为行之有效。
结 语
关键词: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土地合理利用与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更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手段。城市规划在本质上不仅代表公共利益反映了政策的行为,而且它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并有能力控制市场的行为。此外,它也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1.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探究
如果将城市规划定位于一门应用性科学,则未来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应主要是为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着几个形势的变化:快速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以及城市规划的社会化与法制化。我国城市规划的作用方式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借助中央集权来进行控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城市发展相对稳定阶段的规划工作特点。当前的规划工作面临着理论不适用、方法不好用、知识不够用的问题,因此,我们才迫切要求在规划观念和技术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要为这些新的形势下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指导。不过,提出这些规划学科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是为了让大家对学科交流提高警惕并严防门户,而是为了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面前保持必要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中国的城市规划学科要想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需利用学科交叉的有利条件,填补理论的空白,创造更多的“硬件”支撑。
1.1学科的核心理论向空间化回归
当前西方城市规划学科的衰弱过程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与西方城市规划社会的后现代社会思潮相联系的。在这个否定权威、强化多元且呼吁个体价值观的时代中,城市规划的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论调就是城市规划专业形成了“话语霸权”(willemSalet,Adreas Faludi,1999)。他们认为以前的规划是利用一系列的术语将非专业人士隔绝在门外,形成了规划专家自己的沙龙。在这样的思想路线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融入到与人沟通、交流和对话的规划方法研究中。城市规划的霸权主义消除了,而同样消失的还有城市规划的理性自信于成长空间。我们并不否认这种自我批判的意义,但这种批判一旦被错误地引申为城市规划不需要自己的权威领域或者不需要构建一个城市规划具有主导地位(而不是服务地位)的“理论场”,那么城市规划学科能否名副其实就令人怀疑了。
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支撑体系有四元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或者也可叫做三元论: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实用主义。而这些不同的认识也提醒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空间和城市设施是各种思想的共同目标,一旦脱离了城市空间的城市规划不仅无法成为一种职业,而且城市规划学科也难以立足。纵观百年以来的城市规划理论演进,城市设计始终是城市规划学科的支柱之一。其间城市设计潮流虽屡有起伏,也多次嫁接了其他学科(如社会分层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的思想,但其植根于城市规划学科的本性却基本没有受到挑战。至今英国的规划教育体系中仍有62%的院校设置城市设计专业,在英国规划院校的专题研究课程中位居第二位,这与城市设计无法动摇的空间属性是不可分割的。
随着对城市规划本质问题认识的不断升华,我们从艺术角度处理空间的观念逐步过度到从经济、生态、社会与政治等的各个角度来认识城市空间形成的原因,并研究分布于城市空间的技术且完善管理城市空间的手段。在从巨大的理论思想宝库中汲取营养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学科拓展应该立足于巩固“空间问题”这个基石,对周边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挖掘,将城市空间的多重属性与相关学科的空间化指导意义相融合,形成不断扩大的城市规划核心理论圈。
1.2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应用研究
成功的经验是学习的榜样,但并非成功的保证。步入城市世纪,我国城镇快速增长,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1.7%。按照世界城市化规律曲线,我们已处于城镇化加速起翘期的中期。而且,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经验,伴随城镇化的逐步深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收人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会得到很大改善,逐渐走向发达和富裕。但同样也存在反面的案例,拉美国家的经验同样表明,如果没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思路,城镇化发展也可走向过度城镇化或城市贫困化的反面极端。因此,探索和研究根植于本土,顺应自身发展需求、适应地区发展规律的城市规划理论、技术,既是学科自强自立的要求,也是今日城市规划学科的历史责任。
1.3理论体系的自省与升华
中国城市规划学科走向成熟还需要进行本位论的升华。应该说,今天中国所遇到的规划无用主义论调与西方国家在1950一1960年代所面临的问题是极其相似的。了解西方城市规划史的学者可以发现,1950年代的西方所面临的城市建设背景与我国的现状颇有相通之处。城市一方面进行了战后大规模重建,另一方面城市更新运动的成就也蔚为可观。城市更新运动的起源标志是1949年《新住房法》的颁布,主要内容为大规模的清理拆除贫民窟以及不合标准的劣等住宅、重建衰落地区、改善住房条件、恢复城市中心区经济活力、减少种族隔离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了利益集团的压力与官僚机构低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的主要目标被扭曲,开发与计划实施、实际需求相互脱节,无法解决牵涉面广而复杂的住房问题;而地方政府作为计划的具体实施者,并不真正关心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而是为振兴城市经济与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只一味注重商业的发展;再加上强势利益集团(垄断资本)同样不关心住房问题,只是借更新之名,进行高档住宅和商业开发,牟取高额利润。
更新计划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还由于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从而招致社会各界的抨击。例如:1961年,“那个土里土气、穿着网球鞋的小老太太”Ja-cobs更是尖刻地讽刺道,“Howa记创立了一套强大的、摧毁城市的思想”、“现代城市规划理论都是从这种愚蠢的东西(Howard和他的田园城市)改编过来,或用它来装饰自己”、“(分散主义是)以破坏以至摧毁城市的为己任的处方”、“最知道怎样把反城市的规划融进这个罪恶堡皇中的人是一个欧洲建筑师,名叫公lecorbusier”……
一时间,城市规划的弊端几乎裸地暴露在公众舆论之前,城市规划的公信力也如雪崩般地下坠,而规划工作者们,即使如Munford也不得不为捍卫自己的事业而大声辩护。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西方城市规划正是在这种辩论和反思之后,真正丰富和成熟起来的自省而后的升华,使西方的城市规划对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对象和工作程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此由现代主义迈向多元和人文的后现代主义时期Jacobs和她的著作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理论教科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从1900年到1960年,西方国家用了60年的时间寻找到了建构规划理论体系的更广泛的平台,因此,我们也希望在第二个60年到来之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界也可以对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的进行一个客观的且具有世界影响的理论总结,并组织成自己的完整而合理的学科门类,形成广泛的职业价值的认同。
2.结论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从理想主义起步,经历了理性主义的丰富和完善,并走向了更广阔的社学科学领域,其理论方法与技术储备已经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在这个特定阶段中,所面临的规划核心理论的空心化问题和规划教育的衰落,有可能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门槛或瓶颈,并不一定是城市规划的最终趋势。但在这个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这种思想也是在同步地影响着并不那么坚实和牢固的中国城市规划学科,而盲目地追随国际学界的动态热点,漂移性地进行我们的城市规划研究,无疑对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是弊多利少。
在此,我希望通过我的抛砖引玉,能够使更多的规划人,尤其是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们都能够从喧嚣中停顿片刻,重新审视你们所从事的事业,慎重思考一下我们在做什么与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我们必须做什么。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我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景观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建筑设计和规划上的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只注重建筑景观,而忽视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设置,使得城市规划过于单调。
一、城市景观与规划之间的关系
要想做好城市的景观设计,就必须要了解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之前的区别和联系,城市规划指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设计和建设方案,而城市的景观是指单纯的景物设计和资源利用。
因此,城市景观是城市规划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展现城市的自然环境景观,还能够充分的展现城市的人文景观。此外,城市景观的设计还要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体现城市的特色。
二、城市景观设计要遵循的几点原则
1、城市景观的设计要同自然相协调
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对于整个城市的风格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的考虑城市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特点,并且将城市景观的设计同这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的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
2、城市景观设计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
城市发展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在对城市的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关设计单位也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城市的长久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资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长远的角度做好城市的景观设计。
3、城市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城市景观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交通和日常活动,只有对空间布局进行充分的考虑,才能实现城市景观同城市功能之间的有机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不同人群的需要,还要能够满足人类的各种活动的需要。
4、城市景观设计要遵循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原则
一个城市的内涵和精神风貌集中的体现在城市的文化景观之中,所以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城市文化景观的保护措施,并且要根据其风格配合适当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充分展现民俗文化的效果和目的。
三、景观设计理论对于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景观设计理论充分的体现了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景物同人类的生存环境完美的结合,而景观设计的理论正是对这种哲学思想和观念的印证。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将人类的生存环境同自然结合起来,实现更加自由和和谐的生存。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景观设计理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规划也起到了理念上的指引和指导,依据这种理论,必然可以使得城市建设和规划更加的贴近自然和亲近自然。
2、景观设计理论传承中国造园文化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园林文化和园林艺术,所以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也必然要对传统的中国园林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城市规划方案才能真正的体现中国城市以及中国景观的特点。
3、景观设计理论保证城市设计的整体性
景观设计是一个较为系统和科学的方案形成过程,所以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会将城市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情况下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就能够实现城市设计的全局性和整体性。避免一些设计项目只从局部出发,忽视了同其他环节的联系,割裂了城市规划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关系。
四、景观设计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手法
1、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理论的相互融合
(1)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理论的相互融合是新形势下的一个进步和发展,它不仅是简单的将城市景观规模扩大,也不是片面的追求绿化面积,而是应该从思路到做法都全面的渗透着景观设计的思想,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景观设计理论具有全面的了解,并有相关的规划经验,能够促使景观设计理论与城市规划顺利的衔接起来。
(2)公众的关注与法律的完善基于中国风景园林基础上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是未来我国园林专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对景观的重视也体现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反过来专业性的法律与严格的执法确保了景观设计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城市景观呼唤城市管理者的重视与法制建设的完善。城市环境建设更需要专业性的法律。香港、新加坡的城市环境建设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只有将对环境设计的审查同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审查结合起来,综合指导城市环境建设,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人工同自然完美结合的城市,进而实现生态化景观城市。
2、继承与发展传统
中国的景观设计历史悠久,方式方法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景观的设置和安排,技艺纯熟。为此,在新的城市规划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适当的借鉴传统景观设计,例如尽量营造自然氛围,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积极创新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高科技、大量信息及崭新的观念和生存、生活方式,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可以从这里获得更丰富的资源,藉此创造出一条全新之路,即通过发掘现代丰富的生活资源而创造出更有活力和个性的新时代景观,使景观更多地涵盖自然、生命、健康,体现美感、伦理、想象。
结束语
总之,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所以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
参考文献
[1]邓毅.黄金玲.龚兆先.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0(5).
[2]高蕾.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
【关键词】:传统城市规划;现代生态规划;规划理论;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传统城市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体,是对人类主要聚居方式的研究。建国后,我国按照集中计划体制的原则建立了一整套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这一模式对于我国解放后40年间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不足是传统城市规划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的整体发挥。生态规划从单方面的自然生态到全方位的泛生态皆有涉足,它是以研究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人类聚居环境研究学科和方法。现代生态规划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城市,这对传统城市规划是一种全新的认识。
一、传统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
1、以指令性计划作为规划的依据
传统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依据,实质上是国家计划在城市建设层面上的延续。传统城市规划的作用是将国民经济计划的有关项目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并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它起到的是一种“二传手”的作用。
2、作为发展蓝图而不是管理手段的物质规划
传统城市规划的主要环节是“设计—实践”,其规划管理亦类似于工程行政管理而不是社会公共管理,因此传统城市规划的目标也就是为城市发展描绘一个宏伟的前景蓝图。但这种蓝图常常被当作体现政绩的一种“产品”或“陈列物”,而其管理工具的职能却往往被过多的行政干预和长官意志所抵消。与这种蓝图式规划目标相联系的传统城市规划模式,就是以图表、模型等方式描述若干年后理想城市状态的方式,而对于实现这种目标状态的过程和手段,传统城市规划是少有涉及的。
3、忽视规划方案的成本内涵
在我国的传统城市规划中,对规划的决策成本和环境代价基本上未予考虑,地方决策者更重视的是近期政绩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城市规划长期的经济性。
4、“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鉴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巨大差距,故经济建设成为我国压倒一切的紧迫任务,这种情况在传统城市规划上也有充分体现。传统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但却忽视了社会环境生态建设,从而带来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二、传统城市规划的新含义——现代生态规划
现代生态规划基本上可理解为: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并提出合理的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以及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从整体效益上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相协调,并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三、传统城市规划的再认识
1、从“线性思维”到“网络性整体思维”
传统城市规划的思维是一种线性思维,其操作过程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城市发展是全方位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交织在一起,城市的发展目标就是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线性思维模式无法解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城市体系也逐渐成为一个与此相关的重要尺度。各个城市均扮演着全球经济网络中的“节点”角色。因此,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及其规划,不仅要研究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还必须增强开放意识,研究城市外部环境的变化。树立城市网络的观念,认清本城市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运用网络性整体思维,发现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促进城市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2、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文明观”
在“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指导下,城市经济的发展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对环境与资源疯狂掠夺的过程。与此相适应,传统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往往只考虑经济成本,对社会、环境代价常常忽略不计,其结果是不得不面对贫富悬殊、城乡差别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传统城市规划却对此已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生态规划应运而生。现代生态规划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反对通过掠夺自然的方式来促进人类自身的繁荣,同时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在价值观上,现代生态规划对人类、自然的价值重新进行认定,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现代生态文明观把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和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是对自然界生命价值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与位置的科学评价。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必需赋予传统城市规划的新的内涵—生态文明,使人类真正意识到并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在保持内在平衡的同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指导思想从“为经济建设服务”转化为“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由此可以看出,城市规划的目标在于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表层的物质规划,在形式上表现为终极蓝图。这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观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现代生态规划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土地(包括地表的水、土、气、生物和人工构筑物)的生态关系,通过生态辨析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关系,探讨并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促进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的调控对策。生态规划重点在于运用生态规律修复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失衡,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生态规划的许多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中,而许多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也编制城市生态专项规划,以弥补传统城市规划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不足。
4、规划手段由“硬”变“软”
传统城市规划以城市土地和空间为研究对象,其本质是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是一种有形的“硬”规划。而现代生态规划着重于生态系统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能量、信息交换及其系统演进规律,它综合运用社会、经济、行为诱导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软”规划。传统城市规划应借鉴现代生态规划动态的、综合平衡的系统方法,由可见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化为强调区域性研究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弹性规划。
5、规划依据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传统城市规划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落实和具体化。因此,传统城市规划依据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计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现代生态规划是在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等各种生态因子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城市的生态位及生态发展战略,寻求以最小投入产生最大效益的高效发展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现代生态规划强调生态适宜的原则,即不同地域、不同生态条件的地区要采用不同的发展战略,这种因时因地的生态规划方法很值得传统城市规划借鉴。
6、规划任务由“安排”到“引导”
传统城市规划往往对从城市土地、空间、市政设施、近期建设项目等各种城市物质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是一系列的决策过程,其任务体现在“决策—实施”过程之中。而现代生态规划的根本任务在于协调“人—地”关系,侧重于利用政策、市场、文化教育等手段引导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启迪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建设安排者”与“建设者”的分离,传统城市规划的安排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改变直接的“项目安排”模式为综合运用政策、市场、宣传教育等多种调控、引导手段,使城市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
7、用地布局由“均质”到“异质”
传统城市规划脱胎于建筑学,它以实用性为原则将城市机械地划分为工业、居住、交通、游憩等功能。这种绝对的功能分区有其明显的弊端:一方面,只重视城市功能区划分,而忽视了社会区域分析;另一方面,由于将城市功能简单化,而违反了生态规划中的多样性原理,使城市缺乏活力,导致城市各种社会、环境矛盾加剧。现代生态规划强调多样性以保持稳定性,强调区域之间的能量、信息交换及区域异质性。传统城市规划应从生态规划多样性原则中吸收营养,在用地功能布局中,强调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为基础,从而形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综合平衡社区。城市外部空间发展应从区域的角度寻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四、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规划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将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之中,在生态目标的导向下对现有空间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与更新。这不是对现有规划体系的否定,而是以物质空间建设改造为主体,以生态理念与手法贯穿其中的规划方法。我国城市规划体制虽然主要针对城市,但城乡协调的建设思路也已纳入城市规划理论之中。从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趋势来看,我国必须形成面向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先后参加各类城市规划项目50余项,科研课题20余项,获部优一等奖1项,部优二等奖2项,国际竞赛第一名4项,获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职称,2007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这一连串业绩、一连串荣誉,是对一个规划设计师的肯定和褒奖――他就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研究室副主任董珂。从这些奖项和荣誉中,我们便可一窥其在专业领域的真功夫。
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领域,董珂独创性地探究了生态城市的哲学内涵,总结了唯物性、辩证性、人本性、实践性四大属性。由此强调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哲学意义,并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创的复合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提出“自然、社会、经济三位一体”、“空间内外、时间先后统筹协调”的系统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合生态城市规划方法论”,提出在规划编制的6个阶段分别采用相应的生态规划技术方法,实现生态理念与城市用地布局的“耦合”。
在理论的基础之上,他负责编制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提出在“指标体系、产业选择、生态适宜性分析、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生态社区、文化保护、水资源和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等十个技术领域落实生态理念和原则,获部优一等奖,得到中新两国政府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此后受建设部委托编制了《生态城市规划导则》,并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城市发展论坛、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论坛上多次宣讲有关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报告。
在城市总体规划理论领域,董珂进行了有关规划系统论思想、城市空间格局的社会物理学方法解析、城市规划多方利益博弈机制、城市规划评估反馈机制、市场机制背景下规划改革与创新方向等多方面的研究。并负责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细则》、《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改革与创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新版)》、《城乡规划制图标准(新版)》(国标)等一系列部级重要法规、标准、课题的制定。
在城市总体规划实践领域,董珂先后负责编制了重庆市万州区、苏州市、深圳市、大连市等国内重大城市的总体规划。过去十多年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城市发展积累了较多的问题。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董珂在规划中倡导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早在2003年就已明确提出应当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延式、资源消耗型模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式、技术提升型模式;促进空间布局由均质走向重点,由分散走向紧凑,由粗犷走向集约,发挥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在方法论层面,他总结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先底后图”(以资源底限为前提)、“自上而下”(通过区域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策略)、“自下而上”(通过模式分析归纳特色空间形态)、“从二维到三维”(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城市总体规划四大技术路线。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演讲;在全国市长研修学院授课近30次,并被聘为客座教授;2013年又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还参与了安哥拉城市规划培训班、丹麦城市规划培训班、中美可持续城市规划培训班等涉外专业领域交流的授课。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0-02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万民,等.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
[abstract] in the city and the city economical society in the proces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market is far more than the circular economy of the basic safeguard measures and more profound social economic changes. Therefore, the city planning to make contribution in which, on the one hand, 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rise of circular economy,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circular economy and the city planning ground, will be in advanced idea implement circular economy in planning at the same time, to avoid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circular econo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virtual heat from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adapt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speed up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scheme in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comparison, will "economic and practical" priority, more respect for the market to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一直走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见,节约型城市的规划建设及作为其重要途径的循环经济必将很快成为新的发展热点,而事先对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积极研究与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息息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又要使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尽快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宏观背景,因为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1防止循环经济的虚热。
1.1循环经济对城市规划的积极意义,由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因此,在循化经济理念指引下,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等的规划建设必将成为今后的热点。同时也不难想象,大量的生态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和运用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建立自己的生态数据库,并将对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思想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生态型规划的程序和内容也将逐渐规范化,系统化规划的科学性与操作型也将能得到实质型提高。1.2循环经济可能存在的虚热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一直举步维艰。新增长模式的难产及传统模式的根深蒂固,有其深厚的制度基础。1.3城市规划如何防止循环经济的虚热,由上述的分折可知,在资源配置市场化之前认为地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或将循环经济主要被作为增加GDP、提升政绩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手段,则必然使循环经济陷于有名无实或者“虚热”的状态,这将对循环经济及相关的规划建设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城市规划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这种局面,并尽量吸收利用循环经济中正确和先进的东西,改良与剔除循环经济或附加其上的不实成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规划本身产生同样的虚热。
首先是加强生态学理的应用。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真正结合的时间较短,加上生态学理论本身不成熟,许多理论还处于形成的初期,一些重要概念尚在争论之中,也缺 有操作意义的定量化参数,因此它对城市规划的实际指导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多数仅停留在理念更新指导思想转变等形而上学的层面。这需要更多的 规划人员对大量的规划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弥补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缺陷。最后是曾强循环经济理念的规划的规划实效性。2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得趋势。
2.1资源行政配置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制度性根源。本节拟以与城市规划建设关系最为密切的土地为例,进一步论证资源行政配置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制度性根源。2.2城市规划在资源配置市场化背景下的转变。在资源配置市场化得宏观背景下,城市规划的理念,内容与方法,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状;学科;科学;专业;方向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ity planning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 c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city planning to develop more scientific, professional is to strengthen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city planning specialt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by the city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the practice of city planning must strengthe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briefly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or scien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Keywords: city planning; present situation; subject; science; professional ;direction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话题的兴趣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认识与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推进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密切相关,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导致该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建设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城市规划实践则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会。
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步骤不协调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城市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向多方向多领域发展趋势渗透,这种综合式的发展往往使得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与之不相应,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究也引发了规划专业人员对于专业建设定位的思考,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有待深入研究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是我国城市规划长期以来对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却不适用的现象,应该要在大力强调城市规划学科拓展的同时,科学地对各个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探究并使其交叉领域知识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向导,如与城市社会学等相互渗透。所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应始终以空间为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规划领域更应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革新进取,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3、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的价值观等问题更应受重视
当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涉及到经济和政策领域后,规划工作往往会遭遇价值判断困惑之类的问题。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规划,人们应如何权衡公平与效率?主张公平的人认为规划应该以社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为依托。但对于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很难充分贯彻。但是若把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则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因此,那些主张效率的观点的人们希望改革传统的规划理念,将经济学理论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与专业建设中来,使之更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
二、 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并且许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况且,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体系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制度来完成对规划办学质量的认证,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制。而专业评估制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国外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全方位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效率。
2、 明确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办学方向并呈现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得城市规划的教育事业有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它的特色。探究国情,我国的城市规划是在公有制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来自建筑学学科,将城市规划当作设计的办学理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建筑学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同样非常重要。所以,相对于有较好设计学科基础的高等院校,有经济地理背景的规划可突出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并可以延伸至社区发展的领域,将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呈现不同的办学特色。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践
1、城市规划科学化应增强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科学化建设应在规划过程中增强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总体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和总体意识,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意识,把宏观城市规划与微观城市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通讯等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具体的实践方向。
2、城市规划科学化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城市规划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城市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素。城市规划应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整体大局来开展,而不能只强调理论规划而不顾具体实际。目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政策形势持续变化,城市规划要建立灵活机制,保持调整余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认真负责态度。
四、结语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应建立在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相应知识的积累之上。城市规划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和新的经验层出不穷,城市规划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另外,由于城市规划本身的综合性和广泛性特点,对规划工作者的知识经验要求较高,需要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多学科。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应建立在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丰富充实的知识积累之上,为城市建设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知识的完善,还应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先进的理论模式建立更科学合理地城市,发挥城市规划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立,肖伟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动态规划布局方法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胡娜;论城市规划的价值理念与生态城市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章光日;关于新城开发热的冷思考[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1期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规划;江西省;建议
引 言
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项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从诞生到推广均面临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政府的极力倡导。可以说,生态园里城市规划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其实城市生态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球各个国家以及我国各级城市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相对较晚,理论体系并不足以支持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各级相关单位以及社会群众对其认识较为肤浅,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及可行性措施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因此,作为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必须要明确对其的认识,加强对其的研究和探讨,根据不同城市的条件制定可行的措施,以帮助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模式顺利推广,促进我国现代化、科学化、生态化建设的全面实施。
1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1.1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目前,生态园林城市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社会群众普遍将其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划为等号,特别是一些机构对生态园林城市的认知度更为短浅,认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就是生态园林城市,进而在相关规划建设中没有抓住关键任务和核心环节,从而导致城市规划四不像。众所周知,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和实践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实践证明,还需要理论基础为其保驾护航。因此,相关机构以及相关学者必须要不断地完善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论研究体系,为其缓解城市压力、推进城市健康规划建设提供可行性的理论基础,帮助其形成更好的思路和对策,以起到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当下全球对其相关的研究显示,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正随着其在各国的推广而不断完善,其内容更为丰富、更为适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首先,从其概念产生的过程来看,生态园林城市的出发点是保护环境,缓解城市污染,追求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共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其实践结果的反作用,现在的生态园林城市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与初始的范围。
早在2004年,我国众多园林城市的市长以及中外园林专家学者、政府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发表了《深圳宣言》一文,在这篇宣言中诸多学者对生态园林城市达成了初步共识,认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必须要包括:保护非再生自然资源;珍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抢救逐渐消亡的历史文化;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建设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缩小区域差异与平衡发展;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这内容。《深圳宣言》在当时是我国各级城市实施推行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文件。
随后,在2013年人民日报又以专刊的形式对生态园林城市做了更为形象的界定:生态园林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必须推行的城市发展模式,其具有强烈的理性美和感性美,将城市理性的科学发展与感性的园林美感相结合,将人类追求的价值观、经济观与生态系统追求的自然发展观相融合,为人民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唯美的园林意境。
1.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特征
生态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文明进化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依赖于人们的需求而不断进步。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显示,目前我国居民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已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消费资料的追求也上升到享受型阶段,因此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发展势必迎合居民的需求而发展,由简单的环保规划到更复杂的理性感性相结合的园林城市规划方向发展,从低级的追求数量到追求较高级别的质量方向推进,不断地协调、平衡规划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整体城市规划的质量,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目前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发现,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园林城市的生态、社会、美感有着本质的差别,其自身具备以下特征:
1.2.1 生态性
生态园林城市与园林城市不同,其在加强园林绿化的基础上,更注重环境的生态性。以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评选为例,入选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要好,其城市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以及恢复水平必须要强大,公众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必须要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入选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前,江西省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有宜春、景德镇、新余、南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另外多了九江、上饶、萍乡三个城市,这几个城市无一不是具备优渥的生态环境而著称,其能够充分将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城市发展相融合,以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规划城市,城市各功能区的规划极具生态美、环境美,居民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也高居我省前列。
1.2.2 观赏性
生态园林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包含生态美、园林美,而这些美感又势必具备观赏性和艺术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必须要建立在城市具备观赏性的基础上,将园林设计的更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感,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方针,营造一种自然美、人文美与园林相结合的居住环境,促使居民生活在一个生态园林的意境中。
1.2.3 持续性
任何牵扯到生态字眼的城市规划,就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生态园林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的具体情况,满足后代对环境的需要,将眼光放得更为宽广一些,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打破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现在的生态环境能够以一种健康、持续、协调的姿态延续下去。
1.2.4 区域性
以我省为例,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必须要考虑整个省份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与人文风情,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些关系协调处理得当,才能够更好地实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平衡、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另外,各个城市的生态园林规划还需要具备自身的区域性,形成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够增加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关注度,更好地吸引外界眼球,发展自身经济。
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基本要素可以分为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两大方面,其中精神要素包括观念要素和人文要素,物质要素则包括有自然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见表1)。
2.1 自然观
通常情况下,自然观属于文化观念范畴,自然观的形成、演变对我国城市建设有着关键影响作用,同时也对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比如,很多政府以及企业选址都会考虑风水学说,参考风水学说决定城市布局同样在城市规划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手段日益丰富,自然观也更趋向于开发资源、利用资源,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许多恶劣的环境破坏情况。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重视城市结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发展与生态的共生共赢,开拓更具有生态发展观的生存环境,将“人与自然”这个课题更好地实践落实出来。
2.2 城市观
城市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园林城市规划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照顾居民的利益,将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城市环境建设的核心标准。城市的功能区设置、空间利用以及环境的塑造,园林效果的设计着重于居民的感受与需求,生态园林城市的最终效果是需要居民给予反馈的,其价值在于使平常老板姓能够充分享受到城市的功能,看到城市的园林美感。
2.3 人文要素
人文要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文化要素、社会要素、政治以及经济要素,这些内容是显示城市形态的关键因素,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总方针也必须要体现出来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文化要素方面,一个优秀的城市必须要保持一个地区、民族的特色,将其整体特征通过城市规划体现出来,比如城市精神要素、场所、特色、历史等要素。
2.4 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性质、规模、形态以及潜力,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习俗,城市的任何活动都是依赖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而进行的,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也必须要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将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建筑相结合。
2.5 社会环境要素
这里主要是说城市地表形态、城市功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要素,生态园林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变迁、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尤其是近年来城市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更需要规划中将不断改变的交通设施考虑进去,充分探究如何才能够将城市发展与这些环境要素融合于一体。
3 结束语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建立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空间与生态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城市观、保护环境资源的发展观,整合城市的各项资源,建立和谐、科学、有序、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10.
[2]张汉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探讨[J].河南建材,2012(2):26~27.
[3]廖爱军.生态园林城市-未来人居模式[J].辽宁林业科技,2010(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