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了解茶艺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了解茶艺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了解茶艺基本知识

第1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中职茶艺专业 误区 专业品质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源于中国,被人们发现、利用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茶里沉积着生命之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茶艺是“茶”与“艺”的融合,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拓展一系列茶事活动,等等;从狭义上讲,是研究如何沏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茶业专家、学者、茶人热捧“茶为国饮”“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业经济”,目的是通过做茶饮茶弘扬中国的茶文化,中等职业学校开办茶艺这一特色专业,其目的也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茶文化,推动我国大力发展茶饮产业,在茶叶商品中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中国茶叶的附加值,促使人们沿着富裕、健康、发展的轨道前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品茶已成为现实生活中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现。

一、中职茶艺专业目前存在的两大误区

(一)专业的学习过于侧重机械式的茶艺表演。

在茶艺表演专业课教学中,有一个致命的现象:学茶艺表演就是记住或是掌握茶叶的沏泡要领――净器、置茶、润茶、冲水、敬茶,学会了这些就学会了茶艺了;或是有如社会上有些人的一种说法,掌握了一些茶的冲泡程序后,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就认为自己会进行茶艺表演了。就泡茶而言,本身应该是生活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如果将泡茶的过程戴上“茶艺”这一桂冠,那就不同一般了。艺术是被人们欣赏的。茶艺中有个“艺”字,整个茶艺过程应处处体现出一种美感,而不是机械地重复几个动作,千茶一泡。真正茶艺师的茶艺表演,是将不同的茶叶,分别选择使用不同的茶具、水温、程序、方法,将一道道茶的色、香、味、形发挥到最佳状态,茶艺师优美、柔和、夸张的冲泡动作,端庄、美丽、得体的气质,以及精美的茶具,和主题相吻合的服饰、环境等构成一种整体的美。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茶艺师应有娴熟的冲泡技艺和整个冲泡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宁静致远、从容不迫的气质,这也恰恰是一般人机械学习茶艺所不能领悟和表现的。

(二)茶艺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过低。

茶艺专业学生培养定位在会泡茶的服务生,与饭店服务员区别在于:懂一点茶艺知识,会茶艺表演。由于定位过低,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关茶的知识和技艺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模糊和淡化,最后也就是和其他服务员没什么区别。

二、提升中职茶艺专业专业品质的途径

茶艺专业要有发展和提升,有自己的独特的色彩,茶艺专业的学生除了服务是有共性的外,更要有自身独有的内涵,这对于从事茶艺专业教学的师者而言,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中职茶艺专业要提升专业品质,需要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提高。

(一)茶艺技能的提升。

一技,泡茶之技。选器、选茶、选水、温度、冲泡、贮茶,这些技能是茶艺的基础技能。不同的茶叶,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制作工艺的差异,有不同的茶性。外形紧直挺秀的开化龙顶生长在常年云雾缭绕深山之中,选择冲泡的水温较西湖龙井高,龙顶选器适合长高型的玻璃杯,而龙井则适合低矮型的玻璃杯或是瓷器杯,以保持龙井特有的栗香。又如“凤凰三点头”“悬壶高冲”“高山流水”“关公巡城”等技能,则需经过千百次的训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勤练出真功的。

二技,服务之技。服务语言、服务心理、服务礼仪、服务技巧等服务技能。目前,茶艺专业毕业生就业十分走俏,主要去向有茶业公司、茶艺馆、茶楼、茶庄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服务行业,因此学生要严格按照茶艺师职业要求和茶艺人员应具备的服务技能进行训练和学习,这样才能认真做好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在接待服务过程中,除了和谐得体的着装、亭亭玉立的站姿、典雅的坐姿、轻松而怡然的走资、优美的手型、优雅自信的举止,为嘉宾提供良好的外观享受外,还能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为顾客提供茶叶知识、茶叶冲泡技能,传承中国的茶文化的能力。

三技,适时营销。茶艺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分析市场行情,与商人洽谈业务的能力。茶艺师不仅仅是一位泡茶的能手,也是一位会营销的生意人。茶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人们对茶有着不同的偏好,也就是说不同的茶适合不同的人来饮用。中职茶艺专业需要在茶叶营销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如学习电子商务,开设网上商店卖各类茶叶,让学生在茶叶市场实习,等等。在营销专业课教学中,重点应阐述茶叶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的运行机制,要求学生不仅懂得营销的基本知识和策略,制胜,而且能科学地应用营销基本理论,使之与茶文化、茶产业、饮品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断提高适应经济社会的能力。

四技,会喝茶。一个学习茶艺,一个会泡茶的服务人员,如果从没喝过茶,或是喝的茶叶的品种不多,不懂茶性,只是机械地冲上一杯解渴的茶水,又如何能更好地服务客人?茶源于中国,我们的祖先对茶有了充分的认识,茶圣陆羽著《茶经》,宋徽宗著《大观茶论》,他们如不喜茶,不喝茶,不研究茶,如何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成为全人类的遗产?所以,茶艺专业的学子除了茶技、服务之技,营销之技外,还应拥有一技,那就是会喝茶,那怕是能适应茶的那一种独特的苦味也行。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根所在,而中国的年轻一代,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从小解渴的不再是传统的开水、酸梅汤,或是茶水,而是含有大量的添加剂的各类各种软饮料、可乐、果汁等,哪怕是冠以茶为名,也不是我们茶艺中说的茶,而是充满着各种添加成分,只是带有一点茶香的饮料,因此,肥胖已是一道风景。学茶艺的学生不喝茶不愿品茶不只是个别现象。茶艺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就承载着传承中国茶文化的使命,学茶的人不喝茶,那么,茶,为国之饮,从何谈起?

(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需要通过时间去沉淀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多方面的。虽然中职生文化课成绩不太好,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文化修养到此结束。文化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最青春年华之时,赋予一定的文化熏陶,这将是一个人终身的精神财富。茶艺,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以茶会友,茶话会、茶沙龙、茶吧等场所,茶歌、茶舞、茶诗、茶艺等茶文化表现形式,都将会提升文化的素养。茶艺表演主体是表演者,每个动作、神态、语言、仪表均应体现一个“美”字,“美”不仅仅在外表,更重要的是求内在。表演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文化修养,要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茶叶基本知识、美学知识、礼仪知识等,必须懂得“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如,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林瑞萱女士在《太极拳和泡茶之道》一文中提到,练习泡茶的同时,要练习太极拳。仔细推敲一下,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和茶艺的确有相关的联系,茶艺表演要体现“和”“敬”“圆”,而打太极拳的姿势,从头至尾双手呈弧型,始终如抱着一只球,并不时在空中划出一个又一个的圆。从打太极拳的速度来看,缓慢均匀,和茶艺表演时从容、自然的气质要求是一致的。如果能练好太极拳,并将太极拳的延绵不绝、柔和坚韧的动作、气质运用到茶艺中,就一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地方特色文化的提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出产的茶叶有着不同的滋味,有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有现代的后起之秀开化龙顶、安吉白茶等。从古到今,茶叶的品名越来越多。中职学校开设茶艺专业本身就特具地方特色,一是学校身处产茶区,学生家中不乏有种茶、制茶、卖茶者。茶人最喜用这个词来体现他对茶的了解,这就是“茶性”。“茶性”,顾名思义:茶是有性格的。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壤、不同的茶叶品种、不同的制茶工艺一定会带来不相同的茶性,显然,不同的茶类,自然有不相同的冲泡方法,相同茶类虽然其冲泡方法相同,但产地不同、用水不同,甚至泡茶的人不是同一个,其滋味都会是不相同的。茶性,是一个爱茶之人或是学茶之人必须懂得的,它和地方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要让学生参与到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设之中,搭建特色文化平台,让学生成为茶文化的组织者、参与者、宣传者。为体现茶艺专业的地方特色,应组织学生广泛开展有意义的茶事活动,在校内以茶艺竞赛为主题,开展茶歌演唱、茶舞茶艺表演、茶诗茶词朗诵等竞赛活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祥和、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浸润于浓郁的茶香中;在校外举办形式多样的茶艺表演晚会等茶事活动,将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展示茶艺表演技艺和演唱技能。各种以茶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可使茶艺专业在第二课堂中更加生动精彩,更富有生命活力。

(四)茶艺回归自然。

真的茶艺并没有那么神秘不可测,茶艺专业学习需回归自然。如茶艺表演的学习,我认只需抓住三个重点,就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叫茶艺。茶艺表演的三个重点是,第一,冲泡程序设计科学;第二,表演者应具有较高的素质;第三,表演形式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科学冲泡是基础,表演者的素质高低是表演成功与否的关键,源于生活才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茶艺表演关键在于“艺”,“艺”是技艺、技巧。茶叶冲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是表现“艺”的前提,对不同的茶类应设计不同的冲泡程序,才能充分展示茶叶的色、香、味、形,达到茶艺表演的目的。如开化龙顶单茶的冲泡,它的主要程序为:备水―烫杯―置茶―润茶―冲泡―观展示杯―奉赏干茶―敬茶。一般绿茶冲泡表演时,“奉赏干茶”为程序的第一道,而在开化龙顶茶艺中,却将其安排在冲泡以后,因龙顶单茶在杯中不能立即展开,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须等片刻才能浸出,此间穿插观赏干茶恰到好处,这样安排更具科学性。再如乌龙茶的冲泡程序几乎已形成固定的模式,有18道和20道之说。厦门大学茶艺中心的乌龙茶冲泡,“分茶”与一般的表演次序有所不同,是先在每个杯中加入茶水(称为韩信点兵),每一杯都点到,以示公平,再来回巡酌,看哪一杯少补上一点(称为关公巡城),这样,每杯茶汤的量和浓度基本一致。总之,一种茶的冲泡程序设计,以及冲泡水温、时间的控制,茶与器具的配置,水的选择等,都应从茶叶内含物是否充分溶出,汤色、滋味、香气等能否充分展示该茶的品质特点诸方面去考虑。茶艺表演以冲泡好一杯茶为前提,如果表演不能把茶的色、香、味、形等品质特征充分展示出来,那么动作再优美、环境再优雅是徒劳无功的。所以,茶艺要回归自然。

总之,中职茶艺专业提升教学品质,除了要求学生学好茶艺专业知识、掌握各种冲泡技能外,还必须懂得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更要让学生懂得中国茶艺中包含的茶德、茶礼,将“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将茶礼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闻香识茶、以茶施教,以精湛的技艺展示自己的才华,茶艺专业课实践教学更重要的是应走出课堂,面向社会、面向大自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记住:茶是不会让你失望的,选择了茶,就选择了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南眉.少儿茶艺――新的课外教育形式[J].茶叶第一期,1999.25,(1):46-47.

[2]陈杖洲.在少儿中开展茶文化活动的探讨[J].广东茶叶:33-35.

第2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一、校园茶香飘溢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的精神透露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在我们沩山,“名山、名寺、名茶”闻名遐迩。作为沩山的孩子,有理由传承我们民族独特的茶文化。清茶可以怡情养性,擂茶可以迎宾待客,美丽的茶园更是沩山绿色生态旅游的新景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实践能力,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学校把“沩山茶文化”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实践能力,建设文化校园,熏陶高雅品质。

一是建设阵地。学校努力渲染茶文化氛围,设立了专门的劳技室,室内摆放了揉茶机、擂钵等制茶用品。劳技课上,老师对学生进行工具的使用及实践操作的指导。在校内醒目的位置,我们通过宣传海报、标语版面介绍茶的历史、茶的礼仪、茶的精神,展示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的精彩书画作品,定期总结汇报学生的活动情况等。建立好校园茶文化阵地,在校园倡导良好的学风。

二是研习茶艺。师生共同学习茶文化,以种茶、制茶、品茶为题,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开设了茶文化课,向学生系统介绍茶史、茶叶分类、制作、鉴别、茶道茶俗等知识,让茶引领师生走进源远流长的文化殿堂,感受其蕴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是经典吟诵。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久远。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品茗弄诗,留下了流芳百世的名句佳篇。开展“经典诵读茶文化”,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茶的历史,领会茶的精髓,通过对茶与诗词、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与故事的学习,领略茶文化的内涵。

四是茶艺展示。茶艺表演是茶歌、茶诗、茶曲、茶艺、茶舞的综合表演,文艺素质要求非常高。既要求演员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更要有较强的表演功底,以及对茶文化的热爱。优雅的茶道是优雅生活的体现。当茶香飘满校园的时候,相信,茶文化已深深扎根于小导游的心中。

二、导游引航人生

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教育的。让学生把书读活,关注身边鲜活的社会课本,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成长的要求。“争当小导游”就是利用沩山的独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新型学习。在学当导游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积淀沩山历史、文化、地理知识和当地民俗文化遗产等,同时还要结合环境、空气、污染等,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探究对大自然、社会的许多“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全身心的体验学习、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修养的提高。在修习茶文化的同时,学校单独开出了小导游课程,“我是沩山小导游”成为了学生一张自我介绍的名片。

一是体验品读,做家乡的小主人。学校把密印寺作为小导游实习基地,将湘茗茶园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落实导游指导老师,采用“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学生去爬万佛灵山,游密印寺,观看芦花瀑布,采摘绿茶,让他们亲身体验感悟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同时,在节假日组织小导游在专职导游的带领下参观各个景区,实地学习当导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是习艺强能,体验快乐生活。学校利用各位老师的专业特长,逐个突破各个专业难题:语文老师运用写作知识、口语表达技巧等,教学生写导游词、说导游词,学生文学素养在明显提高;美术老师运用美术知识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小导游旗、小导游证;劳技老师进行茶叶专题讲座;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师生交流研究内容,汇编校本课程,等等。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更专业的导游知识与技能,学校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对小导游进行培训,请密印寺的专职导游来校向学生介绍沩山的主要景点、人文故事以及导游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研究学习,习艺强能,合作提高。

三是实践锻炼,个个争当小导游。接待外来领导和游客时,学校派出学生导游介绍学校情况,口齿伶俐,落落大方的导游受到来校指导工作和参观考察的客人的啧啧称赞。学校定期进行总结,评选“沩山优秀小导游”,有姜XX、杨XX等20名学生荣获“沩山小导游章”,并被评为“优秀小导游”。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的评价,让学生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优点,丰富了见识,提高了评价能力。通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实践,沩山各个景点的中文小导游团队已经初具规模。现在课题组已引进英语教师进行英文导游的培训,在期待中的第二届国际佛文化节上,学校将推出中英文相结合的导游到各个旅游景点接待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向远方的嘉宾介绍我们家乡的风光,推销家乡的特产,届时,我们的小导游们将是沩山最靓丽的风景。

第3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相比茶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比较普遍的情况而言,花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低于茶艺课程。根据笔者对20所全国主要的旅游类职业院校开展的调查来看,其中有10所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花艺课,即花艺课在这些旅游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为50%。花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没有茶艺课程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酒店管理行业,各个场所的花艺布置,大多都是由专业的花艺公司负责打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酒店行业工作后,除非自己特别喜欢或者有艺术设计基础,才能有机会进入花艺设计部门工作以外,其他毕业生很难有机会从事花艺设计类的工作。此外,虽然一些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鼓励学生参加花卉工和插花员的职业资格考证,但是相比品酒师、调酒师和咖啡师这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考的职业资格证书来说,学生取得花艺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学习花艺课程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有很多先修课程作为基础,比如美学、立体构成和色彩等。而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前并没有相关的艺术基础。此外,学习花艺课程,特别是插花实操课程,需要有专门的实训场地,同时需要购买大量的花材让学生进行练习。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实训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面开展花艺课程的教学。尽管如此,但还是有不少高职院校在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花艺课程。从名称上以看出,大多数学校的花艺课程都比较侧重插花艺术和插花技能的培训。

二、花艺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

酒店行业(包括酒店宴会和酒店婚礼场合)是大量运用花艺进行装饰的行业。酒店的花艺装饰,是酒店软装设计美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酒店竞争力和酒店品牌文化提升及氛围营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酒店独特建筑风格和内部装修环境的延伸,目前呈现出越来越受酒店管理者重视的趋势。每一家酒店都有其特定的酒店文化和经营背景,也有其对经营模式和主要客源的定位,甚至不同国籍的酒店品牌,会带有其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因此,花艺设计公司会针对酒店的整体风格制定一套设计定位流程。比如首先根据酒店的主体定位把酒店按照风格划分为古典与新古典,现代与后现代;然后再按照雍容、奢华、豪华、简约、时尚和前卫等风格进行细分;风格定位完成后,再根据花艺摆放位置和场景选定花材、容器并进行色彩色调设计。绝大多数酒店经营者都认为运用花艺可以很好地展现一个酒店的性格与气质,通过花的魅力留住更多的客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上海外滩附近的高端酒店和会所,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在前厅、餐厅等场所的显著位置布置花艺作品,精美而独特的花艺设计展现着场地的格调和高雅;广州的高端商场和酒店同样如此,花艺设计几乎随处可见。目前的花艺经营在酒店管理行业中呈现出高端花艺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特点,比如很多高星级酒店,对花艺的需求长期稳定在一个需求量大并且订单金额比较高的状态;有时候在一些特定场合和品牌活动现场,为了追求花艺造型的独特和视觉效果的耳目一新,酒店管理者不惜大量使用高价进口花材进行装饰。而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未来的从业者,学习和了解花艺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从环境美学和装饰艺术的角度出发,对花艺作品进行鉴赏,是一项非常有必要掌握的实用美学技巧。

第4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社团;汉字文化;实践推广;探讨

汉字时空•社是广西科技大学众多学生社团组织之一,成立以来高举学习汉字文化的旗帜,成功吸收了本校各专业的部分汉字爱好者,以学习汉字甲骨文为主,开展了汉字文化学习、经典名篇诵读大赛、中华礼仪培训等活动,还以社团名义组织学有所长者走出校园,与校外相关单位亲密合作积极推广汉字文化,总的来说反响非常好。由此笔者就高校大学生推广汉字文化作以总结,也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汉字文化推广的目标定位及特点和方式

汉字忠诚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创造的各种文化,毫不夸张的说,汉字在传承历史、文化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每个汉字都有一段搅动历史的故事,热爱并准确理解、灵活使用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光荣职责,在校大学生更应该成为学习汉字文化的主要角色,组建社团积极开展相关推广活动。

其一,学习汉字目标定位清楚。首先汉字时空•社凝聚的是爱好汉字文化的在校大学生,因共同的爱好愿意利用课外时间为学习汉字及推广汉字文化做出积极努力,在保障学业顺利的基础上,主要组织学生成员学习甲骨文,这类文字与后期文字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也只是破解了相当多的甲骨文,本着溯本清源的想法,结合历史文献通晓部分汉字的本源意义,以及因时代变迁产生的新意等等,通过学习尽量充实汉字文化的内涵,把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中外交流等纳入活动范围,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积极尝试。

其二,学习汉字文化是在爱好基础上的自然深化,组建学生社团目的是通过学习汉字更加热爱、准确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为汉字文化丰富多彩,由此了解汉字演变的动态规律,明白汉字演变基本伴随了我国历史进程的走向,社会时代巨变也会反映在文字变化上,研究汉字需要具备深厚的学识功底,以及持久的学习行动,这个过程也许会吸引部分同学深入钻研,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可能个别学生愿意考研成为文字学的专业研究者,但是大多数只是通过学习受到一定的教育,感受到包括汉字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者和践行者。

其三,进一步充实汉字文化内涵。汉字时空•社选取甲骨文为学习内容,这是带有传奇色彩的文字,汉字音形意需要反复学习才能学以致用,作为书面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讲究准确、规范,在此基础上还要赋予交流文字排列之后产生的美感,无论是从早期的《诗经》,还是后期的各种文献,都把汉字朗朗上口的节奏感、绘声绘色的形象感、含义丰富的意蕴感等自然巧妙呈现出来,因此汉字“又是书写和表达其他文化项的载体。”并以自身记载信息的功能表现于书法、表演、创作、记录等方面,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交流载体,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建构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经络,因此再进一步学习经典诗文诵读、中华礼仪文化等传统文化,并能够在学习、生活及今后工作中自觉传承应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因而学习汉字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因为大学生好动,思维活跃、乐于实践,就由单纯的汉字学习拓展到经典诗文诵读、礼仪基本知识、中外学生交流等领域,“就是以汉字作为核心项,来探讨它与其他文化项的关系。”属于汉字文化自然延展的学习内容,因活动丰富既吸引了更多感兴趣的大学生,又能让其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更加热爱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时代成为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二、汉字文化推广实践内容举要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创造的文化就有了书写记录的凭借,推广并进一步发展相关文化就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学习汉字也要积极开发相关领域的学习内容。汉字时空•社就把汉字学习与诗文诵读、传统技艺、礼仪常识、中外交流融合一起,以课外时间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训练。

其一,汉字学习。汉字变化很大,甲骨文更是因为历史久远而让现代人越发觉着神秘,当然也觉着难度较大,可是先人创造甲骨文记录事物,带有更多本初信息,从中能直接觉察到汉字创造的显性特点,对于进一步学习后来的文字能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汉字讲究笔画构造、造型美观,一般地说喜欢汉字也就喜欢汉字书法,书法艺术基本伴随了汉字演变的历史,学习汉字不但能够认识到其变化规律,以及中国古人的审美意识,还能因具备掌握汉字常识更加熟悉灵活地应用,受其启发还能为外观设计增添汉字元素,根据产品类型放置篆书、隶书等,完全体现古为今用的汉字推广成果,大学生主要是喜欢探寻汉字变化规律,作为带有普及性的学习特点,主要是帮助各专业同学进一步熟悉和准确使用汉字。

其二,经典诵读。我国经典书目都是灵活应用汉字的艺术精品,文字精美、含义深刻是代表我国智慧创造的范本,因为体现了汉字特有的美感,以及包含丰富的语言信息,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值得精读背诵反复揣摩,根据学生需求,精选适合的各个时期的诗文篇目,组织学生成员认真钻研文字本意及使用技巧,然后熟能成诵,在原先中学背诵基础上增加背诵篇目,能有效理解汉字创造成果的价值和功效,特别是大学生精力旺盛,可以利用特殊的节假日组织经典名篇诵读大赛,通过更多学生的加入能有效带动大家学习汉字,还可以到中小学组织类似的活动,让经典诵读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窗口。

其三,传统技艺。剪纸、茶艺、插花等都很好体现了我国文化特殊的审美形态,这些是汉字时空•社开展的传统技艺班学习的项目。剪纸非常好的把汉字美感体现出来,如红红的“福”字为春节或是乔迁新居等增添几多喜庆,“囍”字更是中国男女成婚必不可少的标识,寓意了二人成婚百年好合、喜事连连之意;茶艺体现的是休闲静心养性,不仅能欣赏动静结合的泡茶功夫,还能品味不同地域的茶香,一般来说,茶室会张贴环境适宜的装裱好的书法作品,为之营造品茶的优雅气氛;插花是把室外的艳丽花朵搬进了房间,为了获取更好的美感,讲究花色搭配、花草点缀、高低相映等技艺,特别受到女同学的喜爱,也能为将来居家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这些技艺与汉字关系不一定密切,但是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社团,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其四,中华礼仪。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拥有特色鲜明的礼仪文化,很多学校利用开学、毕业等特定时间,或者其他庆典活动,组织学生身着汉族,展示特有的入学开笔礼、拜师礼,以及成年礼、结业礼等等。当然还有其他场合的礼仪,因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感强,人们已经非常适应现代礼仪,很多传统礼仪非但没有很好的展现,很多人都机会没有学习,因此,开展中华礼仪学习非常必要,最起码能普及部分知识和技能,通过学校节庆晚会展示中华礼仪,让师生直接感受到传统礼服、优雅动作甚至歌舞配合的震撼人心的魅力。让更多的年轻人熟悉中华礼仪,而不是只能在影视戏剧古装戏中欣赏,通过学习也能化为自身掌握传统文化技能的一部分,由此成为非常好的传承方式。

其五,汉语角活动。汉字学习现已成为世界很多国家的热门,我校外国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等国,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当然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是掌握一定的汉语,但还需要好好进一步学习;我国大学生汉语水平自然很好,但是英语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汉字时空•社非常敏感抓住了中外交流这个关键点,为中外学生汉语及外语学习打造了一片新天地,称之为汉语角,吸引了很多留学生前来,既能通过对话交流提高交际能力,又可以通过书法、剪纸、茶艺等活动让其体验到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为深入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还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主动学习汉字文化。根据开展的汉语角活动来看,效果较为理想,中外学生交流增加了友谊,拓宽了视野,还能为中外交流继续谱写新的佳话。

三、结语

高校推广汉字文化借助学生社团效果显著,因为学有所长的学生采用的方式方法非常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由汉字学习拓宽到其他传统文化,能够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加盟,也为培养更多弘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其一,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唤起更多的注意。大学生敢想敢做,以适应学生社团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开展活动,社团成立就把汉字文化与新媒体自觉融合,利用新媒体等微信群积极推广汉字文化,不失时机推出了汉字时空•社交流群和微信公众号,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性,随时随地随心与关心者爱护者进行交流,并积极吸纳各种意见,扩大队伍建设,开展活动的种种信息,便于成员之间的及时联系和沟通。特别是帅选代表性的甲骨文,结合历史文献讲述这些文字的传奇故事,既让设计特长的同学推出造型美妙的变化字体,又给予恰当的分析,做到了图文并茂的视觉享受。同时就开展的各种活动,如中外学生聚集汉语角交流,以毛笔书法、饮食文化等作为切入点,中外学生一起切磋技艺,同时还能品尝自己动手做的美食,友谊和技能相伴,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交流的重要。也就是重视学生交流的方式方法,以大家感兴趣的活动开展汉字文化,比如在校园小路两边挂满字谜纸张,让路过的同学开动脑筋猜千字谜,以此吸纳更多的同学加入社团活动,并及时沟通交流,以提高工作效果。

第5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去年9月,郭雅馨进入革新里小学就读。郭雅馨的老家在安徽农村,父母在北京经营文具生意十多年,她在北京出生,在北京上幼儿园,两三岁时便喜欢跳舞。上小学后,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革新里小学很快发现了郭雅馨,她被招进一年级的“花之梦”剧组,开始接受话剧艺术熏陶。

在革新里小学,班班有剧组,年级有剧社,学校有剧团,全校学生每周都上一节话剧校本课,每位语文老师兼任话剧课教师。从此,6岁的郭雅馨和同学们每周都在班主任杨秀灵和话剧团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台词朗诵、舞台表演。郭雅馨认真听,反复记,用心体会,慢慢理解和把握角色。

母亲倪进娟说,女儿学习比较专心,现在养成了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功课不放松,对舞蹈和话剧也下功夫,经常一个人默默背台词,在家里悄悄模仿剧中人物,每次排练都很投入。郭雅馨在课外还报了绘画班、英语班,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革新里小学提出“播撒阳光办教育”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修艺润德 阳光成长”的办学特色,以戏剧启迪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涵养人的品格,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戏剧融入学校管理

学校秉承“办阳光教育 创优质精品特色校”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多维度的管理模式。

在推行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借助戏剧教育,使管理更具人性化、更富有阳光的温度,努力做到精神文化有方向、校园文化有品质,制度文化有生机。学校提出了精神文化的四观即教育价值观――尊重,理解,赏识,激励;育人价值观――帮助学生走进阳光是教师的最大职责;管理价值观――帮助教师走进阳光是干部的最大职责,情感价值观――在艺术阳光中体验自豪感、在艺术阳光中获得尊严感、在艺术阳光中享受幸福感。

学校制定出台了阳光教育发展策略,实施“一体两翼”“12345工程”,把阳光管理、阳光课堂、阳光文化、阳光社团、阳光评价作为阳光教育的发展途径。这其中,一体则是指发展途径五维一体,两翼则是指阳光教师和阳光少年。

“12345”工程中的“1”是指打造感染学生的校园文化,这是阳光教育的前提;“2”是指给予理解和尊重两种关爱,这是阳光教育的动力;“3”是指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这是阳光教育的内容;“4”是指做到学会尊重、学会赏识、学会做事、学会发展,这是阳光教育的目标;“5”是指实施德、智、体、美、合五种教育,这是阳光教育的载体。

学校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融入有色彩的戏剧中,将学校特色发展规划融于每学期艺术教育工作的计划中,生成人的主动精神,敲开了师生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之窗。

戏剧完善课程建设

学校在校本课程发展纲要的框架下,全员参与撰写了全国首套以校园话剧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材――《童艺情韵》,目前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这套教材的研发与课程的设置,正是要实现以艺术语言为载体促进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以综合表现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体验性、反思性学习;以艺术展现为载体增强记忆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主体调动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实施兴趣培养、专业培训与成功教育。

通过语言及表演的基础练习,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语言艺术与表演的基本知识,提高舞台表现力;通过戏剧教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提升语言交流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自我表现能力,并启发思考,促进才艺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戏剧表演的学习,有效促进孩子的个性气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美人生的育人目的。

同时,我们也将戏剧教育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国家级课程中找结合点、在专项训练中找研发点、在真实任务下找联动点、在教学实践中找落脚点,教师每一个精心设计都是为孩子找到了一个学习的兴趣点,拓展了参与的角度,搭建了一个展现的平台。我们还非常注重科研引领,通过科研进一步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戏剧提升学生素养

“赤橙黄绿青蓝紫,赏艺修德润品行,阳光瞳瞳映笑脸,革新园中花满蹊”是学校学生目前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建设阳光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话剧教育发展点与生长点,进一步拓宽育人功能,让学生因融入艺术,因阳光而快乐。

1.建设个性多彩的阳光社团――教给每个孩子有用的知识,六年润泽一生

学校已形成以金帆话剧团为核心,以七色梦舞蹈团、花儿朵朵管乐团、爱乐少年合唱团、阳光体育团为外延,茶艺团、书画团为补充的校本社团的多元发展模式,始终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为孩子创造真正的教育生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在原有“班级有剧组――年级有剧社――学校有剧团”的梯队建制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道德润泽、传承礼仪文化的理念引领下,我们将戏剧培养同校本教材相结合,分年级制定了德育培养目标,即孝、理、信、仁、智、义,同时将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安全习惯,将戏剧艺术的修为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功能最大化发挥。

2.搭建立体多彩的阳光舞台――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绽放,人人都很重要

孩子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瞬间以戏剧的方式搬上荧屏,登上舞台,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是学校一项特色活动,多年来均开展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校园艺术节活动,逐步从学校操场走向评剧院、天桥剧场、中国儿艺等最高艺术殿堂,将经典剧目搬上舞台,将师生原创剧本、改编故事进行艺术加工,生动演绎,使每个孩子都能精彩绽放;升旗时刻的风采展示作为一项常规活动,也是孩子寻找自信、体味成功的舞台;富有创意的激励性活动最能激发孩子潜能并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原创剧本大赛、优秀班级剧组、优秀年级剧社PK、革小金狮奖章评选等活动都深受孩子们喜爱。

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练中的交流、台词的对白促进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之间的融合;通过生动的表演、揣摩内心的感受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通过相互的包容、心与心的碰撞模糊了孩子间文化背景的界限。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还注重与国际文化之间的接轨,带领剧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剧院等地交流演出,使孩子们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感受到艺术是无国界、无地域之分的。

第6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就业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08-03

2010年,我国专科生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3104988、9661797、3163710人,学生规模庞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多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将更多的教学资源用于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现实需求。

一、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意义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高职院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一方面,这种课程与现实更为接近,与市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期望更为接近,这不仅会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还可以形成一种根据市场需求来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这种课程设计通过改变考核方式如更加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等形成一种教学取向,帮助学生树立只要能够通过严格的考试就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信念,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达到提升学生竞争能力的目标。

2.有助于改进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会对当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进行变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让学生动手、动口,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在市场需求的压力下必然会不断加强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这都会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有助于缓解我国当前的用工荒。当前,我国存在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的“用工荒”问题,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适合于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理论素养与较高操作技能的劳动力,可以有效的弥补市场结构性空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基本原则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必须注重系统性、专业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不能简单的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放弃其基本素质的培养,而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以帮助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素质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四种能力培养:职业特定能力,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合理分配专业课与基础课、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时间,同时,要加强课程之间的对接,避免重复教学、低水平教学,以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来开展教学。

2.专业性原则。专业性原则是指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突出专业这一重点,努力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要合理的选择专业方向,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现有的教学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择若干细分专业作为重点方向,对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规划,并选择甚至组织力量编写相关的教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课程体系的难度要适中,一方面,这种课程体系要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所理解、所接受,而不能过于追求高难度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开展理论研究,进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这种课程体系要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特别是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如磨具设计,需要大量的材料作为实践素材,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注重经济节约、可操作原则。

三、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基本导向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与“双证课程”相结合,创新课程模式,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有序进行。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要深入调查了解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学生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的期望,期望学生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选择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次,要根据学校特色设置专业课程,学校要以某一类目标市场为对象,针对这一就业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设计课程。如常州市政府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现代制造业、LED、现代物流等产业,我院则根据这些产业未来对产业工人的需求,建立数控、LED、现代服务业三大专业群,根据必备的基本专业技能来设置专业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课程体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就是要在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时间设置上达到1:1。如对于机械、模具、电子等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上,以学生动手能力为导向,在课程设计时要积极主张现场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物流、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则要注重学生动手、动口等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注重创建模拟情景教学模式。此外,对于茶艺等既需要较高理论素养,又需要较强个人修养的专业,则应该注重让学生深入到现场去感受,进行“工学交替”模式,通过到企业真切感知和实地劳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与“双证课程”结合设置课程体系。当前,我国推出了包括物流师、电子商务师、报关员、会计证资格证等一系列专业资格证考试,我院通过这类考试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就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适度的推动“双证制课程”,按照国家相关专业资格证考试的要求,设置部分与考试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为其通过资格证考试提供有效的辅导。如我院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成型工艺方向)确定专业重点建设《塑料注射成型》《塑料挤出成型》《塑料配制》《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4门重点“双证课程”。

4.以创新模式为保障设置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必须完善配套制度。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视频教学、现场演示等接近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此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到模拟实验室、企业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实践加深学生的了解。如我院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就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对重点“双证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序化,以模拟塑料制品加工企业真实的生产性任务为载体,开发设计作为学习情境中的教学项目,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其次,还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专业重点“双证课程”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解决各自的问题,并就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型学习能力,最后要求学生就学习新知识的体会进行公开表述或演示,其他学生对报告或成果作出评价。另外还进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改革。对“双证课程”实行“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教学,低级别模块在学校学习,设计的学习情境以企业项目、真实产品为载体,缩短了教学与行业(企业)的距离,学生学完后可去企业顶岗实习,回校后可根据自身需要选学高级别模块。再次,要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要将实践能力纳入考核内容,并占据相当的比重。同时,这种实践能力不仅要针对学生,还应该针对教师,教师只有考核合格甚至“持证”才能上岗,以此保障教学质量。①过程性考核。将依据教学项目的准备、计划、实施、汇报、创新发挥等综合完成情况,实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考核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对课程知识点的获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操作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②阶段性考核。“双证课程”在分级别、模块化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每个模块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学生对各模块知识要点、技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及综合能力表现。③结果性考核。每门“双证课程”学完后,通常采用期末考试(知识性考核)、综合作业(知识运用及技能性考核)等进行评价,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及灵活运用程度,考核内容中加入强化知识间的融合及其灵活运用的题型(形式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或综合题)。④其他考核形式。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环节引入企业对毕业实习学生能力的评价机制,由指导教师和实习企业共同评定成绩。创新拓展的学分依据学生参加的社团活动、创新实践和创新竞赛等项目,由评定小组统一确认。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教师、学校等传统因素,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因素,并且教学的重心要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课程体系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还要注重教学配套,特别是教学仪器、教学实践基地等,这样才能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帮助学生就业、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一、为什么要开展中小学性教育

我们通过对北京市内及远近郊区十几所中小学抽样调查发现,学生不但生理发育在小学高年级即已开始,而且性心理变化在小学中年级已见端倪:他们对自己和异性的身体变化感兴趣,有疑惑也有羞涩,由此在人际交往,特别是异往方面会发生不同以往的改变:男女同学个性有所凸显,交往冲突开始增多:异性间吸引开始出现,甚至体验童真的恋情。中学生的变化有目共睹,情况的复杂性、矛盾性比小学高年级更加突出,更需要引导。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当前学校的性教育极不满意,主要存在说教多、恐吓多、禁止多,理解少、疏导少、提升少等问题。造成学生对学校的性教育没兴趣,而多在媒体和同伴间寻找并获得性知识。学生在性价值观提升、性诱惑的判断选择、异往的分寸把握、爱情婚姻的基础、男女平等的实质等关乎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问题感到很迷茫,希望得到指导。

二、中小学性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中小学的性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卫生保健和性保护教育,而是一个使人成长为健康、自信、快乐的男性和女性的过程。它使人们能够自信地充任各种性别角色,建立文明有益的两性人际关系,真正达到科学地认知性,理性地把握自己的性权利,快乐地享受自己的人生。青少年所接受的性教育的科学性是幸福人生的基础,

如何使这一教育开展的适时适度,我们在《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模式研究》中,确立了性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性健康教育是以建立科学的性价值观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其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建立健康的性态度和性价值观、塑造健全的性别人格,顺利完成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

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五项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尊重性原则、整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即教育的开展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认知规律,要适合社会现在和未来进步的需要;综合性原则,即性教育要通过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综合理念、知识、技能的传授。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性价值观和生存质量:发展性原则,在不同时期、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中小学生,他们的需要和社会的文化是动态的,因此,有效的性教育需要及时地发展、丰富和调整:尊重性原则,性教育涉及学生对个人性权力的认识、把握,对他人性权利和社会责任的尊重与维护,因此,性教育从尊重学生的自尊、权利人手,引导他们学会自尊与对别人和社会的尊重与负责:整合性原则,性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有责任开展的教育,而无论在哪里,其影响力都在有意和无意中发挥,因此,以学校为例此项教育可以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级管理中,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教育者,校园的每一个文化环境,都是教育的场所,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会感受到教师的性观念和价值判断。

三、中小学性教育的内容和实施

如何开展这种关乎学生成长和未来人生幸福的性教育,显然不是几节课能完成的,而且学校的现实也不可能把其设为常规课程。因此,我们根据学生需要、社会现实和国内外青少年性教育的主流范本,如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指导纲要,编写了《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大纲(讨论稿)》(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包括中小学性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评估几部分。《大纲》根据小学和中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将教育实施分为五个学段:小学三个(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中学两个(初中和高中)。总体的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性生理和性保健。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体表特征(第一性征);生命的诞生;青春期概念,青春期性生理发育过程和特点;性机能的发育、表现及卫生(月经、遗精等);第二性征的出现及保健措施;最佳生育年龄和优生优育:未成年人性(交)行为的可能结果和防护:人工流产的机理及危害。艾滋病教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2 性心理和性调控。悦纳自己的性别,逐步构建适合自己的性别人格:正确面对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反应:两性心理特征:社会性别差异及其社会行为规范:异往中两性认知和情感过程的差异;正确对待性意识,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3 性道德与性社会。性的社会属性、性权利和性价值观:社会的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社会性别角色和性别平等;友谊、友爱和爱情的内涵;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科学辨别媒体有关性信息的方法;人生规划和珍爱生命;对艾滋病人的关爱。

4 性审美与性文化。性审美的内涵、要求、标准、特征;性审美的艺术表现、欣赏;适合年龄特点的性审美塑造;社会性别与性形象;性体像与文化;性审美与性文化:性文化特征与种类,生殖图腾与婚俗文化,性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同性文化的差异、理解。

5 性自护和性法制。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识别和预防被待和害:非意愿性(交)行为的防范和拒绝,未成年人发生性(交)行为的法律规范:了解婴儿遗弃罪等。

《大纲》的总体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感知,循序渐进地安排,注意了知识的基础与深入之间的逻辑关系,早期教育注意了养成、习惯和性价值观,为后来青春躁动期的发展和提升打下基础。大纲的实施,特别考虑到目前学校既需要性教育,又不可能始终有进入课表的常规课时的现实。提供了以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渗透为主导的多种实施途径,如专题性教育、讲座、活动、文化课渗透(特别是语文、思品、心理、生物、历史、地理、美术、体育、舞蹈、音乐,等等)、班主任工作、班会、心理咨询、家长学校等,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实施《大纲》的内容。

四、实践研究与效果

在研究初始阶段,我们选择了20所中学和10所小学,后来中学增加到30所,小学增加到15所。学校的类型包括示范校、一般校、职高校、寄宿校;学校的地域分布包括市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和郊县;生源包括城区、郊区、农村和流动人口。

研究伊始,课题组根据《大纲》制定了相应的子课题和课题指南,实验校根据本校的需求和能力,选择子课题,组成课题组在该校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长由一名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科研主任、心理老师、生物老师、有经验的班主任、主课和副科老师等。课题研究过程包括选题、开题、立项、培训、实施、研讨、交流、总结、改进。期间我们组织了高校、科研机构、一线资深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项目专家组成员,对实验校进行研究全程指导。

两个周期的实践证明,《大纲》的理念、原则、内容是可行的。实验校大多是通过文化课渗透、专题课、班会、心理咨询、家长学校等方式实施《大纲》内容。

文化课渗透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渗透课,包括语文课、政治课、生物课、心理课、历史课、美术课、体育课、舞蹈课、音乐课等。如语文课,通过分析社会时尚刊物封面,看当今流行女性价值,使学生思考在社会性别建构中自己该如何选择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未来;再如历史课。通过分析欧洲希腊文化,看中西方性观念差异的基础;音乐课,通过选听流行歌曲,分析歌词,使学生意识到异性恋情自然而美好,单纯享受并不是最好的方式,而学会珍藏,提升彼此和理性对待,才能使这种情感长久保鲜……这些课程不但传授了性的科学知识,而且通过对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的认识分析,提升了学生对个人价值、社会性别内容、青春美的内含、友谊与爱情关系、家庭与社会责任等问题的认识,使学生从小学开始科学地看待性别、交往、情感和责任,到中学阶段能够在多元的社会性观念中理智思考这些问题。

专题课多是科技实践课、选修课。学校根据学生需要进行专题教育,如认识生命诞生的过程、认识身体发育、认识男女生心理特点、学习交往沟通的方法等,使学生对某一专题有较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甚至通过活动产生较深刻的体验,进而形成正确的观念。如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却不会换位思考,与同学沟通有时会出现冲突。专题课通过活动使孩子们意识到不沟通,大家对问题的感受和反应多会有差异,因此学会主动沟通很重要。小学高年级男女同学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这种沟通更加重要,不同的是要在了解男女生差异的基础上,学会尊重,这是顺利交往的前提。再如,三义里小学的茶艺课,学生在感受茶文化的同时。学会了男女的交往仪态和礼节,感受了和谐交往的分寸。

班会是班主任掌控班级学生情况后,对代表性问题进行引导的好方法。实验校适时召开了很多成功的班会,运用同伴教育的效果,让同学间讨论、宣传、感受,班主任只起引路的作用,如新时代的淑女和绅士、“早恋”无罪、有度最美等。

实验校的课题组都有心理教师,对问题较深入的个案,需要心理辅导,尤其陷入异性恋情的学生,作为性教育的手段之一,心理教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家长学校是很多课题校运用的教育手段。性教育的特殊性在于,社会的传统观念使很多家长不理解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教育工作,这项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效果又是什么?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家长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会成为学校性教育的极大阻力。甚至使这一教育夭折。而当家长了解后,会积极支持、参与,因为很多家长已经发现孩子需要这些教育,自己曾尝试却因能力不及而不太见效,而这些就是性教育的内容。因此,课题组要求学校要让家长知晓这个教育,并参与进来,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性教育。家长不仅聆听学校的讲座,还进入课堂与学生互动,阅读学生制作的宣传品,与学生一起阅读学校指定的书籍等,大大促进了学校性教育的开展。

第8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两渗透”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19-04

一、引言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为“关键能力”,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等。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按其内涵和特点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称为“8项核心能力”。多数高校一直在探索并实践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方法等,不同的学校培养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重视并实践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基于大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具有融通性,职业核心能力内容大多兼容了人文素养内容,创新提出了“两渗透”培养模式,并通过实施检验了“两渗透”模式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二、培养框架设计

为实践职业核心能力“两渗透”培养模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开展“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要求教师按照“6+2”原则(即:行动导向、能力目标、项目载体、实务训练、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6原则>和渗透人文素养、渗透职业素养<2渗透>)的教学理念,以任务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教学,从而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解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源头问题。

二是设置创新学分。制定创新学分认定办法,要求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获取相应学分,并把创新学分作为毕业资格条件之一,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解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动力问题。

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把“两渗透”贯穿学生学业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解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纵宽问题。

设计框架见表1。

三、实施途径

(一)专业教学渗透

在现代大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是落实大学文化育人理念的关键。大学文化育人必须同时传递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获得科学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分析、解决专门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即教会学生“做事”。

另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全人格。

在课堂教学方面,将人文教育渗透在专业教学之中,积极推行以“行动导向、能力目标、项目载体、实务训练、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六原则和“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两渗透为标准的课程设计体系,实施“项目载体、任务引领、文化渗透”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职业素养培训内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懂得做事,具有高尚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的教师“纸上谈兵”、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项目与任务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对各种专业知识、人文知识、职业素养等进行选择、加工和应用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也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路者,以及职业素养的示范者。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特点的课堂教学文化环境和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发展。

(二)课外活动渗透

学生课外活动包括课外专业学习活动和课外文体社团活动两大类。两类课外活动分别从学校和学院两层推进。

1.学生课外专业学习活动

(1)学校层面

①加强课外阅读

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获取知识,并将课外阅读知识与课堂教学知识进行融汇、领悟和贯通,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的结构更加系统化,知识的运用更加综合化。任课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和课程内容,布置阅读任务,并在课堂内组织讨论,鼓励和引导学生系统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构建体系明确、结构合理、储备丰富、更新及时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校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配备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料、文献数据库和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为学生的课外系统学习提供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②加强文学艺术专题讨论

学习含有丰富哲理的文学作品,欣赏具有动人美感的艺术作品,可以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文学艺术修养的提升,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得学生随着文艺修养的提高而积累和升华,使得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唤醒和变敏锐、审美范围不断扩大、审美视野不断提升,进而延伸到科学技术的相关领域。

③加强技能竞赛

大力倡导“以赛促学”竞赛文化,构建逐级开展、层层选拔的金字塔式的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组织开展覆盖范围更广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使技能竞赛由少数学生参与的活动转变为涉及所有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活动,使技能竞赛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

④加强技艺传习

鼓励教师成立各种专业技艺传基地,如酿酒、豆腐、陶瓷、书法、国画、剪纸、传统乐器、雕刻、刺绣、竹器制作、武术、民族舞蹈、魔术、口技、茶艺、山歌、忠信花灯等技艺传习所,学校提供所需场地和必要设备,以开设校级选修方式,学生自备耗材,开展各类技艺传习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⑤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学校设立了创业园,强化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包括吃苦耐劳、经得起挫败的精神,从基层做起的踏踏实实的态度等。学校分利用创业平台,将创业意识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个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模拟大赛、召开大学生创业知识讲座、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等,强化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引导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2)学院层面

①加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要构建课内外融会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结构清晰、层次递进、环节紧扣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渐进有序地激发和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课外实践教学计划,有序开放实践教学设施,积极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消化吸收由第一课堂获得的各类显性知识,内化成隐性知识,从而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各专业积极推进“教学工场”校企双轨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教学拓展空间。

②加强课外创新项目团队建设

帮助和引导师生组建各种项目研发团队,支持教师工作室的建设,让学生在三年中亲自参与一项或多项包含技术选题、确定技术路线、制定技术方案在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或技术攻关活动。要鼓励师生团队积极承担校内校外科技研发项目,让师生通过持续不断的真实的工业和科技项目开发,了解企业的技术状况和实际需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本身和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

③加强开展专业知识讲座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群)协会,并实时开展沙龙活动。如开展企业高管或技术高工等行业企业专家的主题讲座、论坛、报告等,让学生和专家直面接触和当面对话,把行业企业最新的理念、专家最先进的想法等无形中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知识,了解了专业的真实环境,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的提升。

④加强专业类学生社团指导

专业类学生社团是以专业为基础成立学生社团,这些社团专业性比较强,会员一般仅限于本专业学生,所开展活动也是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内容。专业类学生社团的成立和活动是专业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学生在课外开展专业学习和交流的主要阵地。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加强专业学生社团的指导,以专业类社团为枢纽组织开展专业课外学习和专业活动,将专业技能竞赛与专业社团的建设相结合,使得专业类社团在专业课外学习中发挥积极、主动、主导的作用。

2.学生课外文体社团活动

学校层面主要搭建全校性课外文体和社团活动,指导校级各学生组织开展好工作,制定各方面课外活动意见和制度。

(1)努力做好科技学术活动

每年举行一届科技学术节,主要项目包括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演讲比赛、文学大赛、动漫大赛、微电影大赛等常规活动内容。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学术节系列活动和组建科技学术社团,指导科协开展丰富活动和组织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科研创新交流、论坛活动,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

(2)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鼓励学生创建各类人文科技社科等类社团,提倡社团结合自身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每年通过评选“社团活动积极分子”“优秀社团干部”和“优秀学生社团”等活动,激励社团骨干、社团积极分子努力参与社团建设。

(3)创新开展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每年组织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主要项目包括校园歌手大赛、文学创作大赛、主持人大赛、相声小品大赛、励志文化活动等。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系列体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弘扬体育精神。

(4)推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基层民情的重要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社会认识水平。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有效途径。实施一年一度的暑假社会实践调查,让学生在大学生“三下乡”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建立“72个志愿服务学时”机制,鼓励学生在校三年完成72个小时的志愿服务。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义务维修、义务支教、义务环保、义务拍照”专项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设置创新学分

设立“创新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对学生在第一课堂以外,在各种专业技能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高职)技能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科技活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等)、及文学艺术作品及实践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成果的在校学生,均可申请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

四、培养效果分析

(一)评价指标说明

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是多因子影响的结果,这些因子主要是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核心能力基础、培养方案设计、教师教学方法方式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效果的显性表达复杂,科学的综合评价标准不易制定。个体评价,多数院校采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进行;整体评价,多数院校采用质量年度报告形式体现。本文选取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质量关键指标,如就业率、技能大赛获奖和校友评价等,对职业核心能力“两渗透”培养实践效果作整体评价。

(二)效果分析

1.就业方面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就业数据统计,本校连续5年总体就业率平均约97%。本校2013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4.7%,比本校2012届(93.6%)高1.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职院校2013届(90.9%)高3.8个百分点。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的变化趋势见图1。

2.技能竞赛方面

7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艺术大奖赛,共有1650多人次分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其中,影响较大的竞赛荣誉包括2011年“中国-东盟”青年创新大赛金奖,连续7年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7个赛项获奖。至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获奖达26奖项,具体情况见表2。

3.校友评价

本校2013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70%,比本校2012届(68%)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职院校2013届(58%)高12个百分点;本校2013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4%,比本校2012届(92%)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职院校2013届(85%)高9个百分点。近三年校友满意度变化趋势见图2。

从上可见,职业核心能力融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培养的实践是成功的。

五、结束语

创新和实施职业核心能力“两渗透”培养模式关键在于“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在两个课堂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而且这种渗透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具有融通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培养,专业课程中应该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文化课程中也应体现职业素养。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个体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多数院校采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自评为主,流于形式,学校无法真实了解情况,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多元化评价机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个体评价高低决定着整体评价水平,“两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就是一种关注个体发展的一种模式,其实施方法对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9-50.

[2]袁光华,戴卫军.“项目载体、任务引领、文化渗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0):33-36.

第9篇: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目标;创新;学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42-05

任何一所学校的课程,都是学校文化的承载与体现,是学校发展的动能与支点。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于2007年建校,2013年学校进入了深度课改的关键时期。我们不断聚焦这样的几个核心问题:办怎样的学校?培育怎样的师生?建构怎样的课程?基于个性化发展目标创新学校课程体系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追求。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精心规划,以课程建设为发展重点和工作抓手,促进了师生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发展。

一、学校个性化发展目标体系的建构

1.明晰学校发展愿景

学校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学校不是一个物质的组合体,而是一个生命的集合体。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共同组成了清英外国语学校这一独一无二的生命集合体。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学校中的儿童地球村”这一学校发展愿景。学校对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儿童来说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地球村。 学校是属于儿童的,学校成为儿童的学校;学校是展现世界的,学校就是世界的村落。学校在世界中,世界也在学校里。

2.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从儿童到成人这一成长过程中,学校是一个学习场,同时也是生活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在不可复制、不可重来的学校公共生活中,学校应该引导儿童自然、自由、自觉地成长,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创造。因此,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会共同生活”的培养目标。

基于学生培养目标,立足于学会共同生活的实践层面推进研究,通过学生调查、教师访谈、家长问卷、专家论证等四个步骤,从“安全素养、关系素养、参与素养、时代特需素养”四大维度形成了清英学生核心素养的四轮驱动模型,不仅有从一级指标到二级指标的制定,更有从顶层的系统设计到底层的系列实施,理论的模型建构与实践的行动推进互为促进。

3.确定课程建设目标

什么样的课程是好的课程?好的课程一定要有更多的选择性、更高的适切性、更强的发展性。我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努力为每一位学生设计课程,让精彩的课程成为学生选择清英、信任清英的理由。建构适合不同学生多元发展的路径,尊重师生的个性选择,鼓励师生的个性发展;发现学生的不同潜质,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尊重个性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4.确立教师发展目标

学生要个性化发展,必须以具有个性化课程实施、开发能力的教师为支撑,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的教是保证。我们认为:每个教师都要发展,但不一定是一样地发展;每个教师都要提高,但不一定是同步的提高;每个教师都要合格,但不一定是相同的规格。我们提出人人成为课程的研发者,开发和创造自己的课程,并在此过程中收获四种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独立建构课程的能力,创生教学策略的能力,完善课程体系的能力。最终人人成为自己、成长自己、成就自己。

二、支持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

1.创生学校课程标识

把清英外国语学校这个儿童地球村看作是一个大教室,强调教育的视野、课程的视域,让“清英”这个大教室时时处处都彰显其特有的教育功能。我们把这个大教室叫做“第七号教室”,在“第七号教室”诞生的课程就是“七号课程”。“七”与“清”谐音,意味着这个教室是带有清英特质的教室;“七”与“七彩”相连,意味着学生在清英这个大教室共度七彩童年生活;“七”与圣经《创世纪》第七日相呼应,意味着我们倡导的是真正属于主体的课程文化;“七”与“六”相连,更寓意超越六年,影响当下,更影响未来。

2.构建课程结构图谱

从儿童发展与成长的规律出发,从“我与自身”“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大维度进行系列化的思考与系统性的建构。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全面整合为“七号课程”。根据课程内容与目标的不同,划分为“人格与品德”“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以及单领域或跨领域的“综合与实践”。

3.形成三种课程类型

在“七号课程”图谱的整体建构下,我们根据课程实施对象的不同,将学校课程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普适性课程、专设性课程和儿童自创课程。三类课程互为补充,为每位学生提供“基础发展+个性成长”的全方位服务。通过“联课+基础课”“自然班+走班”“必修+必选+可选”等多元共融的方式,实践“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

普适性课程,是普适所有儿童的课程。涵盖各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基本活动经验,是培育学生基本素养的课程。普适性课程分为基础学科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等)、学科联合课程(包括单学科的联课和多学科的联课)、节庆典礼课程(包含成长仪式课程、文化探究课程等)。

专设性课程,是个性定制课程。我们致力于为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与个性成长。专设性课程有学校层面的专设课程和教室层面的专设课程。学校专设性课程,分为每周选修课程和每日选修课程。每周选修课程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开学初进行电子选课,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全校走班选修。每日选修课程包含每日专设课程与每日社团课程。每日专设课程以项目学习为形式,学生自我申请,提前进行原课表课程学习,经过考核后可在班级开设普适性课程的时段参加专设课程学习。教室专设性课程,为班级学生设计能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同时也促进教室的特色发展,各具特色的教室形成了教室共同体,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近三年来,老师们先后创生了近60门教室课程,如:金蔷薇课程、小古文课程、读写绘课程、茶艺课程、电影课程、邮局课程、黑小麦课程……他们在课程研发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点。张中权老师的邮局课程被《中国教师报》评为世界最有创意的28个课程之一,孙爱国老师的石头课程登上江苏春晚,《当代教育家》介绍詹丽萍老师的发夹课程故事,《中国教师报》刊登李静洁老师的电影课程叙事等。

儿童自创课程,是从儿童的经历和体验中“长”出来的,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课程。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儿童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研究内容,必然会生发属于儿童自己的故事。毛毛虫、小蚯蚓、蜗牛、枫树、蚂蚁……一系列常见普通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儿童课程探索的载体。家庭实验室、编写属于自己的书、小种子课程、轮胎课程……一门门儿童自创课程在校园各个角落生长。

三、优化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的研究

1.探索三种整合方式

(1)基础学科课程强调学科内部的整合

从单元整体的角度重组:遵循整体原则,多种版本融合,单元主题统整。把各类资源、各种文本、各式作品通过主题进行链接,形成关系,建立结构,从而形成群文阅读、组块教学的新模式。

从体系迁移的角度重构:将分布在各册的相关内容进行整体打通,聚焦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孕伏为主线,从结构到建构,回归知识发生发展的原初状态。

从实践运用的角度重建:建设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建构语言交际的真实场景,激活语言交流的真实需求,形成语言文化的真实传播。苏教版译林牛津教材与原版牛津教材相互融合,以场景为主线,以主题为串联,建构形成校本化的英语课程内容体系。

(2)学科联合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统整

技术为媒,建构探究课程:将数学、信息技术、科学三门学科打通,以项目学习为方式,以团队合作为基础,以实验研究为过程,形成集实验设计、变量控制、技术应用、测绘分析、成果为一体的探究课程。如:“蒜叶的生长”研究项目,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中“蒜叶的生长”为基点,综合运用科学实验的变量控制,IPAD摄影与摄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最终通过美篇、小影、初页等app进行成果。

创造为魂,建构童话课程:集中两个星期约16课时,通过时间的联合、师资的联手、基地的联动,借助读童话、编童话、写童话、演童话的全过程,引领学生在品读、感悟、续写、创编、导演、表演中领悟人性的美好与生命的美妙。在协同中创造,在合作中超越,在分享中收获。每一个角色、每一段情节、每一种表达、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背景、每一个道具,都充盈着儿童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梦想的追求。

体验为核,建构岗位课程:“儿童地球村”是一个与真实世界一样的全职业体验馆。拥有集超市、邮局、银行、机场、车站、农场等为一体的儿童地球村体验中心。儿童基金会、模拟联合国、少年科学院、梦想星巴克、超市CEO等一系列“儿童地球村”岗位体验项目课程群组的建立,让儿童在小小的世界中、在变化的岗位里、在共同的生活中学习、体验、成长。

(3)节庆典礼课程强调超学科整合

三大成长仪式课程:选取六年成长生涯中最具意义的三个时期,形成独具特色的清英成长仪式课程。“书包节”寓意小学旅程的开启,借助书包这个物化载体开展系列课程。通过开发系列化与书包相关的主题研究,融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等全学科内容,引领儿童爱上学校、爱上班级、爱上团队、爱上学习。“换牙节”寓意成长旅程的相伴,借助牙齿这个物化载体研发系列课程。以生动形象的牙齿形象为导引,开展关于健康与成长的系列专题研究。“单车节”寓意未来旅程的开启,以单车这个物化载体进行全系列课程的设计。贯穿六年级整个学年,包含梦想课程、勇气课程、团队课程、青春期课程、宴会课程、感恩课程等等,在单车节毕业典礼课程中达到最。

两大文化探究课程:在系列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提升每一位儿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力以及对于世界文化的理解力。中国文化节,学生们以56个班级,研究56个不同的民族。通过走进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民族服饰文化、感受民族饮食文化、学习民族语言文化等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多姿。外国文化节以科技、政治、饮食、运动、文学等多个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每一届聚焦一个国家(如:走进美国――自由与梦想,走进德国――自强与坚韧等),引领学生广全球视野,拥世界胸怀,担人类责任。

2.创新两类课时设置

在“七号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系统整合了课程与课时,在不改变课时总量的基础上调整与优化,设置了40分钟的基础课与60分钟的联课,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个性化与最优化。通过前期的调研、采访与分析,我们对60分钟联课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分析与问题的提前性破解。从学生立场与学科角度出发,建构起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联课教学组织模型。

3.建构一种易课理念

我们大胆提出了“易课”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从学科教师走向领域导师。学生的身份从单科的学习者成为整合的探究者,从个体的学习者成为团队的合作者。学习的过程聚焦协同学习、深度碰撞、差异引领、成果共享。形成“三学三展”的易课模式:课前自主先学,课中合作群学,课后拓展延学;课中自我展示、同伴展示、团队展示,并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五个不一样:学习进度可以不一样(延后学习、提前自学),学习目标可以不一样(普适目标、个性目标),学习内容可以不一样(整合学习、跨段学习),学习地点可以不一样(教室、个性化学习室),学习方式可以不一样(小组学习、个别学习)。

4.开发一套选课系统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同样重要,只有让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孩子们才能被吸引。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我们开发了学校课程管理平台,设置了选课系统。生每人一个账号,一站式登陆,实现电子选课、即时备课、资源共享、数据记录、评价跟踪、成果展示等为一体的选修课程管理系统。

四、改革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1.尝试推进全程性评价

形成课程开发的全程评价体系。重视课程开设的需求评估、课程纲要的撰写评价、课程实施的过程评价、课程成果的展示评价。

2.尝试推进立体性评价

从课程开发与实施者、课程参与受益者、课程观察与管理者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与实施效果进行立体性评价。

3.尝试推进特色性评价

(1)从单一课程评价走向整合领域评价。如:从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与情感态度五个维度形成“阅读与表达”课程领域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2)从量化定级评价走向质性升级评价。校本化制定普通话评价标准、英语考级标准、中英文写作升级方案及阅读银行评价方案,引领学生自定目标、自我挑战、自我提升。

(3)从技能达标评价走向素养发展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进行跟踪记录与实时评价。如:结合学校“假期直通车”作业改革,进行“阅读与表达”假期作业内容、形式的设计研究,重视个性阅读,提倡综合实践。

五、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与策略的研究

1.目标体系建构的三大原则

(1)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原则。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校中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基于个性化发展目标的课程建构需要我们看到不同、尊重不同、发展不同。

(2)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富有独特思想、独立人格的生命体。课题的研究、课程的建构、课堂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是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的过程,更是师生同生共长的旅程。让每个教师感受专业的价值、体悟教育的幸福,是学校的应有之义。

(3)基于学校特色建构的原则。学校最大的特色不在环境而在课程。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学校课程之根正是学校的文化之魂。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用课程为学校立魂。

2.学校课程建设的一项理念

学校成其为自己的学校,课程成其为自己的课程,课堂成其为自己的课堂,每一位师生都可以、也应该“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其目标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自己是课程的资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要参与课程的决策、设计与实施,每个人都是课程的领导者与创造者。自己的课程,从群体上讲是学校的课程;从个体上讲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自己的课程。这里的教,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教。这里的学,既指学生的学,也指教师的学。[1]

3.学校课程管理的三种策略

(1)理念、机构、机制一体改革。确立学校教育哲学,指导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变革学校组织机构,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引领。改变学校管理机制,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创造。

(2)课程、课题、课堂一体探究。以改变思维方式为第一要务,课题导航课程变革,课改推进课题深入,改课实现研究增效,实现课题高位引领与课堂底层实施的双驱动,建构“课改―改课”一体化进程,让课程、课题、课堂共生长。

(3)研发、实施、评价一体管理。形成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学、研、创共同体。从课程研发、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的全程进行指导、推进、督促、评估、反馈、调整与优化。

基于个性化培养目标,全员聚焦课程的结构方式、组织方式、实施方式的改革,形成了人人开发、人人研究、人人发展的良好科研生态。教师的课程意识得以提升,研究能力得以提高,特色发展速度得以加快。而课程内容的多样与可选,课程实施的立体与特色,又促成了儿童个性化发展目标的达成。创新学校课程体系,推动的不仅是师生的个性化生长,还有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改变是研究的常态,创新是行走的姿态。课程改革,我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