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2001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教育与国际接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学生英语应用和促进学科与学术前沿融合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笔者自2005年起承担了农业资源利用本科专业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对促进和提高该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与目的
21世纪,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在人口众多的我国尤为突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涉及资源、环境与粮食三大问题,因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新世纪就被列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主干课程,考虑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因此被学校列为了首批双语教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了解全球和我国资源的分布特征、利用现状、开发模式以及管理对策;②熟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业资源利用、开发的影响;③弄清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的发展方向;④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的中英文对应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并能熟练地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为了解国际发展动态和与国际接轨打下基础。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气候、土壤、生物、土地、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生物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和环境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的内容较广,因此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
1.学生前期所修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既有自然资源方面的,又有环境科学领域的内容,同时还包括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部分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所修课程对其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如前期已经修了《农业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土地资源学》等课程,可以明显的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一些术语较熟悉,再对照中英文材料就容易理解。
2.学生的英语水平。《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课程是以中英文配合教学为主的,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抽样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大学四级英语考试的,考试成绩的优秀率达到100%;大学四级英语考试成绩在300~420分的,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只有72.8%;而当大学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低于300分的,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多部分不能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考试成绩优秀的不到20%。因此,在进行双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是较高的,否则,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3.教师队伍的配备。《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了资源、环境类的内容,两个领域的内容都非常多且广博,因此,必须要要配备合理的教师队伍,包括《资源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生态学》、《土地资源学》等学科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便各方面的教学内容有相应的教师进行讲授,保证教学内容切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讲授最新的知识点,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促进教学效果。
4.教材的选定。教材是老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巩固的基本条件,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双语教学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针对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选用既要是流行的知名教材并且是充分体现前沿技术的,又要是语言生动而内容浅显易懂的,否则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没有明显的帮助。目前我国引进的原版外文教材数量有限,因此,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情况,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编了教材,比较适合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1.强化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来讲授专业课程,用母语来辅助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老师的英语应用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要求,最好是具有国外留学、访问(半年以上)、工作的经历,《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的教师配备中具有国外学习、访问经历的教师2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的应用和口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水平是决定双语教学的关键,教学水平的提高除教师需有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外,老师还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达到理想的双语教学效果。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培训,因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且该学科领域的知识更新快。
2.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适时调整中英文授课的比例。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还是要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主,在采用双语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不同届别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和接受程度,适时地调整使用中英文教学的比例,如在讲述农业生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时,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就以中文为主,教学效果较好,同时还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并进行阶段性地反馈,随时修正教学方向,一切以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为目标。
3.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着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给学生信心和鼓励,学校要结合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情况,采取激励机制和严格措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学生借助英汉词典,学生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阅读相应的英文教材;要求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必须是英文表达;要求学生不断地阅读、背诵和听说,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老师在课程教学的前期,可适当的放慢进度,让学生逐渐进入到双语教学的角色,给学生一个适应阶段,随着课程的深入进行,加大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比例,逐渐改变学生背诵和抄写教材原话的习惯,培养学生灵活的英语表达。
转贴于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互长。双语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考验,承担双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仅用母语教学的课程要大得多,对其要求也更严格,同时,一般也是学校优秀的骨干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能还是有很多不足,因此,要改进双语教学,也得改变旧有的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激励教学双方,以引导和促进双语教学效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马增林,高志杰,李丹.我国高校实施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6):169-170.
[2]杨毅.构建中国高校本土化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论析[j].科教文汇,2010,(5)(上旬刊):45-46.
[3]张毅芳.《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广场,2010,(4):224-226.
[4]李文丽.双语教学的效果分析与改善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6):61-62.
[5]陈宁夏.论影响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j].科技信息,2010,(11):130,58.
一、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农业大学专业学科教育中以湖南农业大学主要学科设置为例,来分析以农业学科为基础进行的环境教育模式创新。
(一)资源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设置的专业,主要涉及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如农业资源利用专业主要研究土壤环境污染与环境修复,土地资源利用与信息技术研究主要农业生态系统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措施,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适宜性评价和规划,科学与工程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环境污染化学与毒理学、环境污染物与检测技术、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农业环境保护的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工程及规划。这些专业的设置,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这些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也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储备了技术人才。然而,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工程,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对这些学生进行环境技术教育的同时,应该将环境道德、环境管理、环境法律的相关知识进行渗透教育,才能培养出综合性的农业环保人才。
(二)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主要开设生物技术、生态学;环境植物学等专业,主要研究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主要农作物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污染土壤及水体植物修复技术及应用、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污染水平的指示。生物,尤其是植物,对生态环境平衡、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该学科对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通过摸索生态规律来开发环保技术,制定环境政策,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说,生态学知识是环境教育的最基础的知识与理论。对学习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的大学生来说,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渗透环境保护理念、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制教育,才能使他们在真正从事生物技术工作过程中,能始终以环保为理念为引导。
(三)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设置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与环境安全以及每个人的健康最密切相关的。环境质量和安全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如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都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对食品科技学院的学生,不但要学习绿色生产技术,还要了解各种污染源对环境、对食品的负面影响,更要掌握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比如转基因食品安全规范,农药使用条例等。
(四)经济学院和人文学院
经济学院中设置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和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省三农问题研究基地等,主要关注农村经济建设,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成必然趋势。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因此,对从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的学生,必须了解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还必须了解一定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科学领域,应渗透自然科学的环境教育。人文学院的法学系开设了环境资源法课程,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往往也能有比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但他们通常比较缺乏生态学和环境技术的基本常识,使得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口号多于行动。所以在法学教育中渗透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础教育,也是必要的。
(五)其他相关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农学院的生物能源研究等,都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这些研究领域的学生,必须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环境技术、环境法制的教育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做出更符合生态规律更环保的设计,也使生物能源的发展能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农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中,北京大学在2007年6月率先成立了“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活动,大学生不但是接受环境教育的群体,同时又成为宣传环境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者,该基地的实践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因而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特别奖。2008年9月浙江理工大学在金华成立“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大学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而湖南省有五所国家重点大学,十几所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大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还几乎是空白。而在农业大学中,每年组织学生进行的三下乡活动,是渗透式环境教育运用到实践中的最佳环节。比如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的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主题之一就是“使用农药与环境保护”,调研农村农药的使用情况,宣讲安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保护环境,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因此,在农业大学的三下乡活动中,可利用各种学科优势,渗透更多的环境主题,比如土壤合理施肥、农村垃圾合理处置,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环境法律权益等知识的宣讲,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从环境教育的接受者,转化为环境教育的传播者,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深化了环境知识,强化了环保理念,并且通过宣讲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重大。
地质地貌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重点介绍了地球的基本特性,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及形成,地壳运动与构造地貌,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及相应的沉积物和地貌,地质地貌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内容。地质地貌学是一门内容复杂、理论深,而且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1-2],其教学目标的完成,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难以实现,对地质地貌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实践环节。因此,实践教学是地质地貌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地貌学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前,农业院校地质地貌学课程仅仅被当作一门“课”来讲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来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且实践教学与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联系不够,影响了地质地貌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以往地质地貌学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室内实验课和时间为一周的野外教学实习两部分,实验课主要是肉眼鉴定各种矿物和岩石标本,而野外教学实习只是对一些简单地质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是为理论课讲解的内容提供实物观察。教学实习地点主要安排在学校周边地区,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总体上存在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根据吉林农业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目标正逐步向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与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人才方向调整,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和改造,探索建立符合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特点、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在于培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3]。
二、“三个系列”实践教学体系
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吉林农业大学地质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坚持“以素质培养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先导”的实践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4-7],结合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着重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将实践教学设计为实验课程、课外实践、野外教学实习三个系列,设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建设,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实现了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三个层面的实践教学目标。
(一)实验课程实验课程是以资源与环境学院地质地貌学实验室为依托,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类。基础实验主要是矿物、岩石标本的认识与鉴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肉眼鉴定矿物和岩石的方法、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岩类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等。除基础实验外,我们还设计了内动力和外动力两个综合性实验,内动力综合实验主要通过某一地区地质图件的阅读,分析和判断该区地层层序、接触关系类型、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等,并综合分析判断该区地质发展演化历史。外动力综合实验主要通过对某一地区气候、地貌、岩石等特征的认识,分析和判断该区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特点。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的补充。课外实践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进度,利用较短时间就近安排野外实习活动。二是针对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特殊兴趣,建立专题研究小课题,或者由指导教师提出若干研究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完成专题研究小论文。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
(三)野外教学实习野外实际地质现象观察和认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程和课外实践无法替代的重要教学环节。野外教学实习是时间为一周左右的野外地质路线实践教学,野外实习路线以地质内容为主线,主要包括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及其产物的了解和认识,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认识地质与环境、矿产、工程、水文、农业、城乡规划等人类赖以生存条件的关系等。在实验课程、课外实践和野外教学实习中应该结合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适当选择一些与专业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应适当选择地表流水地质作用的内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适当侧重地表岩石类型、风化作用和风化壳与土壤成分的联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注意地质地貌条件与人类生活和城乡建设之间的联系。
三、“三个系列”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
通过对实验课程、课外实践、野外教学实习三个实践教学系列的深入分析和讨论,明确对应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实践教学。实验课程是配合理论教学,完成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训练。基础实验以指导性学习为主,目的是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综合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程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把讨论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外实践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通过自主选择项目和教师辅助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因人而异地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该类实验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实践过程。课外实践不仅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地质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吉林农业大学教师科研项目对学生开放,为课外实践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和有力的学术保障。学生选择参加老师的相关研究课题,在科研活动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扩展了知识视野,初步培养了科研能力。野外教学实习是地质地貌学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4]。整个野外教学实习过程包括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讨论,查找相关资料或辅以一定的室内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按照规范格式要求撰写实习报告。通过野外教学实习,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与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磨练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三个系列”实践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建设
(一)地质地貌学实验室建设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近200件矿物、岩石、地层、矿石标本,这些标本是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在地质地貌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教学使用,部分标本已经损坏,而且很多标本体积较小,地质现象也不够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学院加强了地质地貌学实验室的硬件建设,通过多种途径采集教学标本,同时购置了地质放大镜、地质罗盘、经纬仪、手持GPS等实验设备,完善了地质地貌学实验室建设,为地质地貌学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品实习路线建设野外实习资源是否丰富,实习资源是否符合专业特点是影响野外教学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院通过对长春市、吉林市周边地区地质地貌学实习资源[8]的详细考察和研究,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特点,精选野外地质实习路线,并编写了路线实习指导书。这些路线包括岩石、地层、褶皱、断裂、火山地质作用、河流地质作用、风化作用、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内容,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选择相关的实习路线。精品路线的建设为野外教学实习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实验、实习教材的编写根据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结合吉林农业大学质量工程系列教材建设,学院组织教师在多年讲课经验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其他院校相关教材编写了《水土保持专业实验实习指导》,其中地质地貌学部分包括实验指导书和实习指导书两部分[9]。实验指导书主要介绍了相关实验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力求简明扼要又有利于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实习指导书详细讲解了长春地区地质概况、每条实习路线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等。同时还介绍了野外地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和GPS的使用、地形地质图的阅读和应用、野外记录方法、地质实习报告编写等。
(四)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通、核心骨干稳定、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在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选聘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制定业务培训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加培训、研讨及学习考察活动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规范化管理
1.1国内地理教育的发展情况地理教育走进课堂源自清朝末年,在讲述中国地理的同时也涉及外国地理。在民国时期,在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中各个年级每周都会有2节地理课,主要讲述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只有高三下学期才会专门开设自然地理课程。上世纪50年代,地理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拓展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常常会针对地理知识开展小组课外活动,这个时期是我国青少年地理知识比较健全的时期,也是建国以后地理教育发展最为健康的阶段,极大的提升了地理教育在文化教育中的地位。高中自然地理主要是研究经过人类作用和未经人类作用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并逐渐发展成为地理教育的独立分支,完善了地理教育的结构,丰富了地理教育的内容。
1.2国外地理教育的发展情况日本高中地理教材以世界地理为核心内容,其中主要针对世界地理的不同主题和不同区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地理环境和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英国高中地理教材立足于城市的现代化,并紧紧围绕本国工业生产为主的基本国情,以城市地理为核心,间接的引入自然自理知识。德国中学地理教材所讲述的内容相对独特,没有按照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重点集中在区域地理当中。因此从上述几个国家的地理教育形式来看,未来高中地理教育的内容将会朝着“主体式”内容体系发展。
2.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以及内容的关联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自理内容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因此开展本次研究意义重大。地理知识包含文科知识和理科知识,对我国文理分开施教的教育模式来说比较特殊,而且地理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现过较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地理教材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主要分析自然地理知识在地理教材中占据的比重。
2.1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知识分布情况及比例当前,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上册中,第二单元的第七节内容讲述的是大气环境,严格来说这一节课程的内容属于环境学,则教材中其他课程的内容均属于自然地理学,而必修教材下册和高中地理选修一的内容则全部属于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二中,第一单元的第三节讲述的是我国三个主要的经济带、第四节讲述的经济带的特征与发展现状,在第二单元中第一节讲述国土整治与发展,第二节讲述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的应用。地七单元的第二节讲述的是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建设,第八单元第二节讲述的是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粮食基地的建设,除上章节内容之外,该教材中其他课程内容均涉及自然地理。分析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可以发现:高中三年当中开设的地理课程共有26单元,高一年级有8单元,高二年级有5个单元,而高三年级有13个单元,这26个单元共分成了107节课程,多数课程中都有自然地理学内容的分布和交叉,其中较为集中讲述自然地理的课程有38节,占据整个高中地理教育课程的35.5%。
2.2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关联性从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分布情况来看,自然自理内容有明显的层次递进关系,首先是宏观地描述了宇宙的环境,并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宇宙中地球的特点和地球周围的宇宙环境,然后过渡到地球表面的自然自理环境,而且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讲解是从大的环境开始逐渐向小的环境延伸和拓展。
3.结语
一、集成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要求注重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是由于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一项大的、有突破性的创新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因此,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协同工作对创新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一些农业重大战略性研究领域,综合化、集成化的重要性更为明显。
其次,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突破的难度不断增大。集成创新的特征在于能打破空间和层次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式地解决创新问题,获得外部规模效应。
第三,农业科技的复杂性及市场需求的复杂性也促进了集成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单个科研团队不可能独自完成这样一种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因而必须与其他科研团队和市场主体构成相应的集成网络。
(二)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要求把集成创新作为战略选择
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进一步集成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中国农科院为例,在“十五”期间,科技成果数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全院获奖成果近500项,其中国家级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省部级奖161项;发表科技论文10878篇(其中被SCI收录514篇),专著535部,专利220项。目前,全院有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25个、质量检测中心29个、国家和部门重点野外台站25个、农业科技数据库98个、农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11个、国家和院级科研基地53个、科技网站45个等。但我国农业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把单项技术作为研发活动主要方式的现象,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致使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今后,如何充分发挥已形成的科研基础条件的作用,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集成,以及如何将这些自身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对接,将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
(三)集成创新能集中体现科研投入的开源、节流与挖潜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仍显不足,科研资金缺口较大。推动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是做好科研投入的开源、节流与挖潜三方面工作的集中体现。
在开源方面,集成创新可采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使科研机构、个人与公司、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集成创新能加速资金在农业科研、开发、推广过程中的流动增值,从而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的来源。另外,集成创新要求对国内外两大科技资源进行集成,通过农业科研的国际合作,可在“开源”上进一步做文章。
在节流方面,集成创新注重战略性集成,有利于克服宏观管理层面的体制,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促进农业科研投入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从而从宏观上提高了科研投入的效率。同时,集成创新要求科研单位以及相关机构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有助于克服农业科研投入在微观层面上的低效运作现象。
在挖潜方面,集成创新有利于高效管理科技资产,加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与交流,使农业科研投入存量处在一个共享平台上,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优化有限的科研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研力量的整体优势。
二、促进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战略集成,确定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重点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农业部2006年决定启动实施的“九大行动”,结合中国农科院提出的九大学科群的建设和“六大创新行动”计划等具有全局性、公益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项目或产品,集中科技资源,大力促进各项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例如,在“十一五”期间可将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项目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集成创新的抓手,带动一大批农业相关领域科技项目,实现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二)实施资源集成,夯实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基础
“十一五”是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机遇,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创新主体的集成,保障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融合,使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保持旺盛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应提高创新主体对集成创新重大意义的认识,以及对集成创新在区域发展及产业发展中主流作用的认识,促进现有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进行系统化大规模整合,同时将各种渠道获得的创新资源不断优化、集成,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组织。
(三)优化组织机制,提高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效率
以产业、技术或产品为平台,以计划、项目为主要组织形式,并辅以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支撑的集成创新模式,有助于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集成相关的技术、信息、知识、能力等创新的相关资源,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上,实现创新突破。
农业科技园区也具有集成创新的重要功能。农业科技园区是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我国目前已拥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数千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可为现阶段农业技术组装集成提供高效运作平台。
(四)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改善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环境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全面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尤其要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科技成果顺利流通以推动集成创新。
其次,加强资金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研发及科技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和比重,同时,制定多元化的投入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鼓励采用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研究制定农业科研风险投资政策,引导农业科技企业积极从事集成创新。
1引言
人们常常统计图书馆用户流量,以此分析各个阅览室、不同用户的访问流量及相关信息,为图书馆的管理层提供建议,以达到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目的。现在,有多种流量统计系统已被应用于各图书馆。其方法基本可分为3类:传统人工法、条码卡法、门禁计数法。第一种方法是:分别用传统报表或用户签到方法,对图书馆人流量进行统计。但该方法耗时费力、工作量大,而且准确性不高。因此,应该在图书馆中改用自动化流量统计系统。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有条码卡的借书证,对用户的流量进行统计。该方法要求学生进入图书馆时,须将证件进行扫描。要求每个学生进门、出门都要扫描一次卡,系统才能统计。如果一名学生曾经进入过一个阅览室后,最终又经大门离开了图书馆,那他已经扫了4次卡。如果该学生曾到过两个阅览室,那他刷卡的次数就更多。而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仅要求学生在进入图书馆时刷一次卡即可。因此第二种方法要求学生刷卡的次数显然太多了,这改变了学生习惯,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由于技术的原因,现在条码卡技术正逐渐淡出图书馆管理系统,所以该方法也不是很适用。第三种是门禁计数法。现在有些高校图书馆阅览室采用了3M公司生产的门禁(产品名为单通道检测仪)。这种门禁除了它最常用的功能外,还有一个计数功能,可计量用户流量。在此门禁底部有一个流量计数器。它是由一个红外探头和一个机械计数器简单组合而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有人路过探头时,不论他是进门还是出门,计数器都增加一个数。因此,用该计数器统计人流量时,常常是将计数器上的数值除以2,作为进入阅览室的人数。但这个数值太简单与笼统,不能反映当前进了多少人、又出了多少人,还有多少人仍在室内,一天中每个用户平均在该室内的时间,以及其他与时间有关的统计数据。而这些数据恰恰反映了学生的实时活动情况,但此门禁计数器却不能提供上述数据。所以,此门禁的计数功能很少有人用,并且未见有关应用报道。可见,上面3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因有一些问题,难以普及、推广。
2新式图书馆流量统计系统
阅览室的实际情况促使图书馆出现了一种新需求:开发一个新系统,既能统计阅览室流量,又能避开以上3类方法的缺点。针对这一需求,笔者开发了一个以红外感应器为主的图书馆用户流量统计仪,并借用其他装置,用于统计、分析用户流量的信息,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2.1自制红外感应流量计笔者自制的装置称为红外感应流量计。它在0.8米的长杆上顺序装有7个红外感应探头,且分别标记为A、B、C、D、E、F、G,如图1所示。笔者将此杆安装在单通道检测仪(即门禁)上。与此同时,将入口做得较窄,只允许一个人进出。当一个人从室外进入时,7个探头将有感应信号产生。在该设计中,只要有两个探头有感应,且符合从A到G的升序规则,系统将自动判断为有一人从室外进入。同时,系统将计数,并记录其进门的时间。当有人从红外感应流量计前走出门,造成至少两个探头的感应,且符合从G到A的降序规则,系统将自动判断为有一人从室内走出,并会记录相应的信息。
2.2阅览室流量统计系统该流量统计系统混合了自制的红外感应流量计和现有的一卡通装置,其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该系统在图书馆各阅览室门口安装了一个红外感应流量计,可实时计量进出每个阅览室门的用户数量与时间。另外,该系统借助已有的、在图书馆大门的一卡通装置,统计进入图书馆的用户数量与信息。校园一卡通中包含了用户的所有信息,因此该流量系统不需重新构建用户数据库,仅从一卡通系统中直接拷贝数据即可。并且在图书馆出口处,装一个红外感应流量计,用于统计进出人员数量与时间。因为还有许多人,包括一些教师、校园一卡通暂时失效的学生和持身份证进入的人员,都从此出口处进出。这些数据都应统计。如果某个图书馆没有安装一卡通系统(如公共图书馆),也可采用此方法计量。其只需用一个红外感应流量计代替读卡器,安装在进口处,配合上述其他部件,即可实现流量统计的目标。
该系统具有统计、分析图书馆用户信息的计算模块,并建有自己的数据库。该系统的硬件接口采用USB或串口。整个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C++语言开发,数据库由Oracle8.0建立,服务器采用HP(惠普)产品。这次开发使用的软件安装方便、使用简单。该系统的具体应用过程是:当有用户进入图书馆时,必须将一卡通放在读卡器上,由读卡器读取一卡通中的信息,识别用户的身份,并贮存信息(其信息包括所在学院、入馆时间等)。当用户进入阅览室时,其在门口将被自制红外感应流量计检测计数,并记下当时的进门时刻。当学生走出此阅览室时,计算机先计数,再记录此出门时刻。据此,计算机可算出3种数据。首先,在任何时刻,有多少人进或出该阅览室,有多少人逗留在室内(这个数字等于馆员现场点出的数字)。其次,利用大门出口处的自制红外感应流量计,计算走出大门的人数。利用此数据和来自读卡器的数据可算出当前仍然在图书馆内的人数。第三,当闭馆或阅览室无人时,用所有用户的进门时刻减去所有出门时刻,再除以所有进门的人数,即得到每人次平均在该阅览室的时间。系统显示器可实时显示这些数据。系统还可将这些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便以后的各种统计。在整个应用过程中,所有用户进出图书馆仅刷一次卡,符合学生的常规习惯,达到了该设计的目的。显然,在图书馆使用该红外感应流量计是确实可行的。在图书馆各阅览室门口安装一个红外感应流量计,可准确、及时地记录流量数据,进而统计、分析,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3流量统计系统在图书馆用户服务中的应用
2013年2月—2014年1月,笔者将此流量统计系统应用于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对各阅览室的用户流量进行多种统计与分析。具体的安装如图2所示。统计情况如下。
3.1阅览室流量月度统计笔者从2013年2月起,对图书馆的用户流量进行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数据表明:2013年12月的用户人数最多,占全年总用户数的16%。这是因为天气寒冷并且临近考试,而阅览室有绝佳的学习氛围、馆员的人性化管理、随时可查的参考图书、效果良好的空调,便于学生自修和复习迎考。2013年6月—7月上旬,南京进入黄梅季节,湿度大、温度高,学生聚到图书馆,形成了一个流量次高峰。7月中旬、8月底是暑假,学生放假回家,到馆用户较少。2013年2月是最低点,因为其是过年与寒假期间。而其他几个月的用户流量大多相当。明显地,学生到阅览室除查阅书刊外,便是把阅览室作为自修的理想场所。据此统计,图书馆员能够清楚知道用户流量的变化规律,并可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3.2阅览室流量小时统计2013年10月,笔者对一天中每小时阅览室流量作了累加与平均计算,其结果如图4所示。为避免早晨在馆门口出现学生排长队现象,图书馆大门一年四季的开放时间定为7:30,各阅览室的工作时间是8:00—22:00。笔者通过对工作时间内的用户流量分析发现,一天内有3个流量高峰,分别为9:30、15:30和19:30。当19:30时,阅览室的用户访问量最大,因为这时无课程的学生较多,多愿在图书馆学习。12:30的用户访问量最小,因为此时学生正在吃饭或午休。根据每小时阅览室用户流量变化的特点,图书馆可合理地调节工作人员的休息或图书整理、上架的时间。一般上午阅览室用户较少,可作为图书的上架时间。12时前后用户相对较少,阅览室工作人员适当休息,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另外,在阅览室繁忙的时间内(如15:30或19:30左右),馆员的工作强度大,可适当请一些勤工助学的学生帮忙[4-5]。
3.3各阅览室用户量统计在该应用中,有5个红外感应流量计分别安装在该图书馆的自然科学阅览室、人文社科阅览室、报纸现刊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和电子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提供自然科学图书的阅览服务;人文社科阅览室提供人文社会科学类各专业的中文图书和常用工具书;报刊阅览室提供报纸、现刊;信息共享空间提供了各种现代电子设备(如ipad电子阅读器、投影仪及音响扩大器等),可让学生开展学习、讨论、交流等活动;而电子阅览室提供了网络、电脑,既可供校内学生学习,也可供校外用户查找农业、食品等特色电子资源。笔者对2013年10月的各阅览室每小时平均用户量进行统计发现,各阅览室的利用率分为3个档次。自然科学阅览室、人文社科阅览室和报纸现刊阅览室的利用率同属于第一档,且数值相近,约为70%;信息共享空间的利用率是31.7%;而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最低,为12.5%。阅览室用户量越大,说明用户对该阅览室的需求量也越大。依据各阅览室用户量的统计结果,图书馆领导可更合理地进行各种调配。对于用户量大的阅览室,图书馆可调配适合的书架尺寸或类型,并对阅览桌椅与书架重新布局,充分利用空间,这样在保留藏书量的同时,还能容纳更多的用户,达到阅览室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如果一个阅览室的用户量太少,则反映了该阅览室的功能正在失去,或者说用户对于该阅览室的需求正减少,图书馆可调整阅览室的布局或改变其功能,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原有两个电子阅览室,在安装了该流量统计系统后,发现这两个电子阅览室一年中的使用率约为12.5%,显然其利用率不高,或者说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该馆将两个电子阅览室中的一个转变为多媒体阅览室,而将另一个电子阅览室改为它用。
3.4各学院用户访问量统计南京农业大学现在是文理综合性大学,而历史上它的理科以农业学科为主,文科以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为主。笔者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的各学院用户访问量进行统计发现:在理科中,以农学院和植物保护学院的学生访问阅览室的人次最多,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动物医学院次之,而以信息学院的学生访问量最少。文科中,以经济管理和土地管理学院的学生访问阅览室的人数最多,以人文学院的学生访问量最少。这些统计数据与馆藏、各学院的特色、学风是相吻合的。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图书馆的优势馆藏是在农学、资源环境、动物医学、经济管理等农学学科方面,到图书馆查阅书刊与学习是这些学院学生的首选;第二,学校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如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蔬菜学、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等,这些学科所在学院的学生学风良好,图书馆对这些学生有极强吸引力。图书馆经过分析后认为,由于各学院学生阅读积极性及对阅览室资源需求的不同,造成了阅览室的用户流量不等。对此,图书馆正在积极做一些新尝试,努力发挥馆员的积极能量,以满足各学院学生的需求,激发用户的阅览动力。其所做的努力有三:首先,尝试开展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让学科馆员到各学院去,倾听师生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意见,力争做好各种资源服务工作;其次,经常重新调整书架,剔除长期不用的图书,将热门书、新书放在显眼的位置,或设置书评的展示架,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各学院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第三,改进图书馆选购图书的方式,在图书馆网站主页上新增加了用户荐购图书栏目,让师生加入到荐购活动中来,并及时将新书摆放到阅览室,满足用户的要求。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