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活动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经营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开展“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的意见》(××××计[2006]100号)要求,发挥计划管理工作的全局性、中心性作用,全面提升计划管理工作水平,健全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和评价体系,规范厂用电及非生产用能管理,确保计划指标的科学性、准确性、先进性,使计划管理工作“先进科学,合理有据,指导全局,切实可行”,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现就在公司内全面开展“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制定实施版权所有方案。
一、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开展“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2006年工作会议和公司三届一次职代会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扬“严细、高效、超越”的企业精神,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健全完善计划指标对标体系为手段,以进一步规范厂用电管理为重点,使计划工作真正实现闭环全过程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公司的战略计划,确保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先进性,以计划指标的先进性推动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活动的目标:以提升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的评价体系,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确立计划指标的科学性、先进性目标,建立营运改善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活动实施的具体要求
2005年4月份起,××××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营运改善工作,要求各单位建立指标对标体系,优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我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基本摸清了情况,制订了相关措施。本次活动要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措施、规定,细化完善各项计划指标体系、规范厂用电管理的各项程序和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组织学习××××2006年经营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开展“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的意见》(××××计[2006]100号),提高对开展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在当前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发电利用小数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开展此次活动,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营运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是企业实现自我提高、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2.对公司的指标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摸清家底,建立涵盖公司各方面的关键指标体系,分解落实,真正找出差距、查摆存在问题。
3.认真研究国家电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避免政策、法律风险,确保各类用能合法有据,符合规定和要求。
4.把指标对标工作作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主线,并与“管理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严格“精细化”管理,通过对计划指标的分析和查评工作,不断改善提高日常管理工作,优化各项指标,全面提升企业效益。
三、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自查互比、建立体系阶段
各部门对历年来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设备改造情况及厂用电情况进行详细排查,通过自查建立指标体系,制定完善规范运营措施,特别是从管理方面制订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实施措施,力求此项活动取得实效;各部门要将自查情况、指标统计有关数据、设备改造材料及相关试验等支持材料报计划经营部。
完成时间:4月20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根据体系,对标管理,完善提高阶段
各部门要进一步检查,严格计量,严格统计,严格计划管理,要和其他计划指标一样进行全过程管理,要建立日报、月报和年报制度,建立定期工作制度。版权所有
时间安排:5月20日前完成
第三阶段:全面落实、持续提升阶段
各部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和不足,按照动态、可持续的原则,力求从思想观念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并规范实用,紧紧围绕企业低成本运营、资源节约、管理现代化等目标,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努力培育和形成创新管理体系,逐步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时间安排:全年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活动目的,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本次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活动的开展以及具体指导、协调、检查、总结等工作。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计划指标对标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办公室设在计划经营部,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指导、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和检查等日常工作。
附件:1.计划指标对标体系表
一个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年度营销规划,不仅对企业全年的营销活动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制定与营销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财务、研发、人力资源等计划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能够科学的做好年度营销规划的企业并不是很多。
目前多数国内企业现行做法是,先预测未来一年每个月的总销售额,根据以往的经验,从预测达到总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营销费用预算的总额度,市场总监或市场部经理在这个预算总额度内编制全年的营销计划。这种做营销规划的方式可以戏称为“看菜吃饭”式营销规划。
这种“看菜吃饭”的年度营销规划的方式是有许多弊端的:
1、 根据经验来提取一定比例的销售额,是缺乏科学性的,在企业的营销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产品销量的急剧下降、销售价格的大幅跳水,公司高层突然削减营销预算的情况,策划好的或正在执行的营销活动就只能停滞了(例:笔者在一家手机厂家担任市场部经理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过产品推广费用额度大幅度降低情况,造成与多家广告公司的合作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
2、 营销预算调整的弹性不够,容易出现过多或过少的现象,过多无疑是白白损失利润,过少会造成有价值的营销活动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
3、 市场部容易将营销预算偏向投入到品牌推广等很难用实际销量挂钩来衡量的方向上去,造成与实际销量挂钩的促销活动反而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
4、 在经营年度结束进行财务核算的时候,容易出现营销预算花得一干二净,销量和利润目标却远远没有达到的情况,所以,市场部是花大钱的部门,也是最容易遭受指责的部门。
总之,这种营销规划方式缺乏一个将营销活动与利润结合起来的机制、难以对全年的营销投入产出进行有效监控。
到底什么是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营销规划呢?那一定是跟利润紧密挂钩的营销规划。
大家都知道,营销活动跟利润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营销活动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利润的:1)营销活动包含价格体系的制定,价格影响销售额,进而影响利润;2)营销活动决定销量,销量影响销售额,进而影响利润;3)营销活动是要投入的,有投入就有成本费用,成本费用影响利润。
营销活动与利润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有效的营销规划就是在现实的市场条件下,如何规划企业的营销活动,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年度的营销规划是笔者担任市场部经理的时候所经历的最痛苦的事之一,多次经历痛苦磨练后,居然也摸一些门道来,现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我们那些正在痛苦中煎熬的市场部同仁们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营销规划的思考逻辑:
营销规划中有两个重要的逻辑关系。
一、 营销活动跟利润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这在上文已经做了分析。
二、 任何规划、计划、策划一定要按照“目标-行动-资源”这个逻辑过程进行思考。这是我一直采用的解决规划或策划问题的有效思路:
1、 任何规划(策划、企划、计划都有相同的含义),首先要考虑清楚的是目标是什么,目标越明确,越数字化,规划就越容易做,最终的效果也就越容易评估;
2、 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肯定可以归纳成几个关键点。达到目标的行动方式肯定不只一种,我们可以形成若干套行动方案备选;
3、 列出每种行动方案的资源需求,从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和资源需求最小化的角度对行动方案进行评估。
第二部分:营销规划的步骤:
一、产品规划:
做营销规划的第一步是产品规划。所谓产品规划,就是在市场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把握消费变化趋势,制定产品研发计划和产品引进计划,确定产品上市的时间、销量(出货量和零售量,零售量是根据出货量与零售量的经验值来推导的),价格(出厂价和零售价)。当然,这一步离不开市场调研部门、产品研发部门、产品引进部门的紧密配合。
产品规划的方向从行业相关性(行业跨度)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以手机行业为例):1)同品类新产品,照相手机、PDA手机、电视手机等;2)相关行业新产品,手机电池、手机配件、手机饰品等;3)非相关行业的新产品,汽车、电脑等。
产品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载体!产品是企业营销活动最重要的工具!没有持续的、强大的产品力作为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中国昙花一显的企业实在太多了!产品规划是长期进行市场信息收集、分析、积累的结果,代表一个企业对市场脉搏的把握能力。
产品规划是一个市场营销总监最重要的职能,能否提出切实可行的产品规划是检验一个市场营销总监是否合格的最重要标准。所以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市场营销总监一定是一个性格外向、喜欢跟人沟通、喜欢体验消费的人,不然不可能有很强的产品规划能力。
最后的产品规划表现为一个《年度产品规划表》,但是要完成一个可以实操的《年度产品规划表》,需要市场营销总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需要借用咨询公司、调研公司、广告公司的力量。
能够做出实操性强的、跨度在一年以上的产品规划的市场营销总监在中国是为数不多的,许多职务名称上是市场营销总监,实际上只是市场推广总监、品牌推广总监、产品推广总监,甚至促销经理,真正的市场营销总监是当今中国最紧缺的营销人才!
产品规划这一步是最难做的,一旦这一步做完,其他部分将相对轻松多了。
二、产品营销计划
年度产品规划完成后,一年的产品确定下来了,产品的上市时间确定了,产品的出厂价和零售价,产品的出货量和零售量目标也确定了,《产品营销计划》、《终端建设计划》、《品牌推广计划》、《产品营销毛利分析》就可以做出来了。
《产品营销计划》包括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渠道模式和结构、渠道成员驱动的价格体系和销售政策、推广促销活动计划。
渠道模式和结构是由出货量目标和零售量目标确定的,在出货量目标(利润目标)与市场容量预测的基础上确定零售量目标,完成零售量目标需要考虑在哪些零售终端进行销售,一旦零售终端确定了,那就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渠道模式和结构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对所确定的零售终端进行有效覆盖。
要想驱动所选择的渠道成员能够吃进我们目标出货量,并将产品有效的分销到我们的目标零售终端,就需要设计相应价格体系和销售政策。常用的销售政策有价格保护、提货奖励、分销奖励、模糊奖励等。
一个新产品上市,在媒体传播和终端推广方面一定要有相应的计划,否则,新产品的信息就会淹没在信息海洋中,默默而来,默默而去。新产品上市的推广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1)媒体传播,包括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户外路牌、电台等;2)终端推广,包括零售奖励、终端宣传物料(海报、单页、X展架、灯箱片等);3)目标群体集中场所的推广活动,如酒吧、咖啡厅、美容院等。
三、终端建设规划
在《产品营销计划》中已经提到过,确定产品的零售量目标后,就可以构思零售布点计划,硬、软终端投入计划。
中国的营销人都知道,在零售终端实现的销量才是真正意义的销量,这样的销量才是获得实际利润的销量。零售目标体系(包括总零售目标和每个产品的零售目标)需要一定数量不同类别的零售终端来实现的。
零售终端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有根据零售店总销量分类的,以手机零售店为例,可以分为以下类别:月销量100台以下的、100—200台、200—300台、300—500台、500台以上的;也有根据消费群的特点分类的,如高档手机的、中档手机的、低档手机的,----不同类别的零售终端需要不同的硬、软终端资源投入作为支持。
硬终端投入包括背景板、专柜、进店费等终端硬件设施的建设费用。
软终端投入主要是指与促销员相关的费用,包括促销员的底薪、奖金、服装费、管理费、培训费等。
至于零售量目标需要多少数量的零售终端来实现,这些零售终端需要投入多少硬、软终端资源来支持,就需要有经验数据作为参考,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经验数据,同一个行业在不同的时间数据也有不同。
四、品牌推广计划
品牌推广活动计划是放在最后的,其实我们在制定拳头产品的营销计划时已经纳入了品牌推广计划(“拳头产品带动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是中国本土企业建设品牌常用的招式之一),最好不要进行单纯推广品牌概念的活动,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
对于品牌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我比较偏向的是“品牌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感觉”这种说法,品牌理念就是希望消费者消费产品或接触品牌信息后,对品牌产生一种好的、特别的感觉,并因为这种感觉对这个品牌的产品产生强烈的偏好,品牌价值就是消费者因为追求这种感觉而愿意额外支付的价值,品牌价值是消费者感觉积累的结果,对于一个品牌,消费者好感觉积累越多,积累好感觉的消费者越多,品牌的价值就越高。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在“消费者听得越多,就越认为是名牌”的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大量的投放各种广告,大量的进行软文炒作,这种做法只能获得一段时间的品牌知名度,而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是靠产品和服务累积的。如果不注意在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这样的企业起来得快,衰落得也快。
根据以上的观点,对于品牌推广计划,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做好品牌的核心是做好产品和服务;
2)品牌推广计划要跟拳头产品上市的计划相结合,最好能够对实际销量有帮助;
3)品牌传播的广告和软文一定要切合实际情况,杜绝对消费者的错误引导和失实宣传;
4)品牌宣传首先是对渠道商,其次才是对消费者;
5)预留一定的营销预算,用于抓住一些有价值的事件营销机会。
五、产品营销毛利分析
《产品营销计划》、《终端建设计划》、《品牌推广计划》都完成以后,营销预算也就可以做出来了,加上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就可以推算出每个月产品营销的总毛利情况。
《毛利分析》做出来以后,如果觉得毛利不够理想,就调整《产品营销计划》、《终端建设计划》、《品牌推广计划》有关费用项目,削减可以节省的开支,提高毛利水平。
《年度营销规划表》经过各有关部门进行检讨,由公司决策层批准后开始实施。
路桥区是台州市的商贸区,其商贸城市的定位脱胎于专业市场的发展。路桥市场的发韧,不能算早。且不说‘旧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川的野蛮时代,当先人根据商周时代规划实践总结出“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市即市场)的规划理念并把之收人《周礼》时,路桥尚是滩涂一片;当宇文恺在长安热火朝天地规划建设东市、西市并影响着远至日本的城市布局时,台州在中原人看来还是一个僻左之地、贬滴之所,来济、骆宾王都被贬至临海,宰相降为刺史、侍御史成了县垂;只是到了靖康之后,宋室南渡,才带来了路桥人口的集聚,志书也记载:“自宋南渡,人物渐繁,商贾渐盛”,“百货糜集,远通数州”,这应该是路桥市场的起源。市集的地方就在今“十里长街”一带的河埠、桥边,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旧中为市”、朝聚暮散的初始模式未能有革命性的根本改变。然而,今天的路桥作为商贸城市的典型代表被列入高等学校国家重点教材《城市规划原理》,成为商贸城市(类型)两个例证之一,川这种巨大跨越在短短的20年间得以完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
一、改革开放以来路桥商贸市场发展概况
回顾路桥商贸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一1984年)是市场从无到有、从沿路设摊到进场交易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投身于手工生产和集市贸易,每逢农历三、八,上市人数达10万人以上,而交易场所即为宽度仅2.5一3米的“十里长街”。1982年,路桥镇永跃村以4万元建起了简易的棚屋市场,成立了浙江省最早的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打破了计划经济禁锢,开创了经济市场化的先河。其后钢铁市场、机电五金市场、旧机械设备市场相继建立,至1984年全镇(当时路桥只是黄岩县的一个镇)共有市场16个,用地4•33公顷。第,二阶段(1985一1994年),以创建骨干市场和建立专业批发市场群体为主要特征,掀起市场建设的。经过培育,进场集中交易的格局形成,出现了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几家批零兼营的专业化骨干市场。1992年,总书记视察路桥,对路桥市场建设和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1992年路桥市场成交额13.9亿元.是继金华义乌、绍兴柯桥之后的浙江省第三大市场。其间中国日用品商城、副食品、五金、家具等专业批发市场相继建成。至1994年底,路桥全区有各类市场66个,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成交额超过160亿元。第三阶段(1995一20(抖年)是建立“窗口”和群体网络为特征的市场全面发展时期。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台州地区.建立台州市。同年11月,路桥正式成为台州市辖区台州撤地设市、路桥撤镇建区为路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995年l月,富士购物广场和金佩国际大酒店作为中国日用品商城二期工程的两个项目的签约,成为路桥高起点建设大市场的新起点;10月台州卷烟交易市场正式开业,烟草交易从黑市步人正规。路桥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了以中国日用品商城为龙头,以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国(路桥)建筑装饰城、浙江方林汽车城、机电五金城、浙东南副食品批发市场、路桥钢铁市场为骨干,以黑龙江绥芬河、天津、常州、阿联酋、南非等地中国日用品商城分公司和分市场为“窗口”的专业市场群体网络,产品辐射全国各省市,路桥区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市场大区。第四阶段(2005-)以建立市场区块为标志,打造“路桥商贸城”,为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提速。2005年路桥全区有各类商品市场72家,占地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铺位2.3万个,拥有各类经营户3万多户,从业人员10多万人,全区各类市场商品成交额达247.6亿元。路桥市场经过多年培育,已形成了生活消费品市场群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两大专业市场群体,并逐步往城市两翼集聚。现代商贸正迅速上升为今后路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城市规划对市场建设、商贸发展的引导
从1985年编制首轮总体规划开始,虽然其间有为数众多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层面的规划总共编制(修编)五轮,按照编制时间分别简称为1985年总规、1990年总规、1993年总规、1996年分规、2004年分规。这些规划在总体上把握了城市的发展方向(产业导向),在用地布局上合理安排市场(商业)发展用地,推进了路桥市场的功能创新和业态升级。
(一)在城市性质(分区功能)的定位上,确立了以商贸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市场发展与工业及其他经济部门有着极大的关联度。在路桥商业和手工业起步阶段,路桥的主要专业市场既经营成品又经营工业和手工业原材料,专业市场既是小工业企业的产品集散地,又是他们采购原材料的基地。作为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市场在引导乡镇企业供销关系方面的功能非常突出,市场是工业企业获得商品信息的平台,也是台州产品进人流通领域的主要途经。因此,1985年首轮总体规划提出了“兴贸建镇”的发展理念,把路桥定位为“浙江小商品生产与集市贸易的重要城镇”,明确了路桥的发展方向:立足商品生产,开发贸易市场,以小手工业品及小商品为重点,发展商品经济,兴贸建镇。以后每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分区规划的编制,路桥城市性质总是与商贸市场联系在一起。如1990年总规修订,提出路桥应成为“浙江重要的商贸市场,浙中沿海重要的轻工业生产城镇”,把路桥城镇当作一个大市场来建设。1993年为顺应台州组合城市的发展态势,根据“椒江以综合性为主,路桥以商贸功能为主,黄岩以工业职能为主”的职能分工,把路桥定性为“浙江沿海地区重要的商贸城市,‘黄、椒、路’组合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突出了商贸(市场)的龙头地位。1995年编制分区规划,既遵循了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界定的路桥为“区域性综合市场贸易区”的功能定位,又提出实现建设中国沿海重要商贸城的战略目标。2004年,基于雨台温铁路线路与站场的明确,规划提出路桥应作为台州市的商贸流通中心和铁路对外交通枢钮,并努力建设成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二)在土地利用中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优先安排市场(商业)建设用地,留足市场(商业)发展空间。随着经济规模和空间规模的扩张,城市的用地构成及其比例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历次总规和分规文本中,萃取了其中市场(商业)用地相关指标罗列于下表(表略)。数据显示,市场(商业)的面积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市场(商业)用地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路桥的人均市场(商业)用地相对一般城市是属于较高的。规划文本对市场用地、商业用地的安排,都用了较多笔墨。1985年总规作为路桥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首次探索,文本较为简陋,深度也存在不足,但在其总共17页的文字中,市场规划就占去了3页之多。从那时起在规划上就把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培育列人了重点,规划用地规模由7000耐扩大到23300时。通过规划引导与培育,小商品批发市场迅速成长为浙江省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之一,1989年成交额达3.089亿,占路桥当年市场总成交额的67%。1990年总规在兴路市场西北角,规划综合性小商品市场,促成了1992年中国(路桥)日用品商城的动工建设,该市场一期工程投资1.2亿,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它的建成不仅有力地提升了路桥作为商贸城镇的品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路桥的城市面貌。塑料制品市场在台州有着强劲的产业基础,1万多家塑料产品企业,100多亿产值的庞大产业,是全国塑料产业密集区之一,规划专门安排了230亩土地用于华东塑料城建设,集聚各项要素,建立规模优势,打造塑料产业流通中心。
(三)在规划结构上霍点解决市场的交通及由市场引发的交通问题。市场区位的选择总是以交通条件作为前提,而市场繁荣又总会带来交通雍阻的负外部性,解决市场与交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历次总规(分规)的重中之重。1985年总规把选择场址、进场交易、减少临路设摊作为本轮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从总体上应该说已达成了第一步目标。但由于当时机构区、镇并存,路桥镇管辖范围仅为面积约5.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这就严重制约了规划布局变化的余地,难以从更大范围解决市场建设带来的问题。随着市场建设的推进,路桥市场起步阶段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跟不上市场发展要求的问题凸现出来,特别是缺少货物联运系统,城区内的货物进出主要靠自发的非机动车搬运,从市场到车站或码头的市内运输与对外运输之间缺少有组织的联动系统,造成运输秩序混乱,效率低下;其次是道路和停车场不配套,如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壮大与现状道路等级极不相称,该市场的出货需穿越大率个城区,且道路狭窄,路而块石,拥挤状况明显;而大多数市场不设专用停车场,车辆沿路停放,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针对这些问题,1990年总体规划在结构上采用“一条城市主轴,两套内外活动系统,四片用地”,希望以内外两套活动系统,通过人行道系统、以行驶自行车为主的道路系统、河道绿带等,将居住单元、小区中心、城市各类活动中心及主要就业点联系起来.形成本镇居民的主要活动空间系统;以城市主要干道及河流将市场、客货车站码头、工业区、仓储区等联系起来,形成外来人流车流、以及本镇对外联系人流车流的主要活动系统,重点解决上一轮规划未解决的由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内外干扰严重的问题。针对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混用,通行效率低下,干扰城市环境等问题,19%年分区规划布局模式所表述的三个“三角“,其中交通大“三角”:由南外环路与钢铁大道、内环线构成的区内和区外交通大动脉,同样是为了疏理由市场发展带来的货流、车流不畅问题。而对于大型人流货流集散点的建设先于道路建设,道路被动地适应交通流量增加的需要、适时地提出了要优先开发建设道路基础设施,以此引导建设项目按总体规划预定的结构和方向发展。
(四)从优化资源配工出发,把握市场的改造、迁建步伐。市场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存在不同的缺陷,对发展构成某种障碍,而城市规划正是从合理布局空间资源、积极引导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划手段给予解决。在发展初期路桥市场层次低、档次低、容积率低等三低非常明显,规划在文本中列出整改和迁建市场清单,预定改建目标,通过规划措施把整合搬迁与业态提升结合起来,实现传统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经过几年努力,大部分市场建筑调整到2一3层,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近期建成的台州电子数码城已建成总高17层的大楼,容积率达到6.5,成为路桥市场建设的新亮点。农历三、八集市日制度使得市场(商业)设施每月仅有6天使用期,其余24天资源空置,利用率极低。规划在“市场规划”章节中明确指出了这一问题后,集市日逐步由每月6天调整到12天、18天,并于1998年最终完成日日市的转变,沿革了上千年的集市日制度退人了历史,使市场资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飞路桥市场的批发、零售长期混杂。一方而批发业承受着经营场所的高租金;另一力一而零代业又受到批发业的强有力冲击,导致零售业经背效益上的萎缩;而批发业带来的车流与零代业带来的人流相互干扰,形成无序、低档的街区景观。20(科年总规是在总结十几年路桥商贸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核两翼,一带五心”的空间结构,在城市东翼规划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在城市西翼规划生活资料市场园区,逐步把批发市场向城郊转移,以期达到批发、零售在经营场所上的截然分开,并把对外交通截留在城市边缘,减少不必要的穿城交通,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以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商贸市场商贸配送中心SWOT分析
商贸市场作为进行商贸活动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功效。在我国,全国各地商贸市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这些商贸市场始终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表现在市场秩序混乱、配套服务能力差、管理水平落后、技术设施陈旧、经济效益低下等方面,亟需利用新型的组织及管理方式进行市场升级与完善。
一、现代商贸配送体系
商贸配送是现代物流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是商贸流通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具有传统商品流通所没有的特点与优越性。商贸配送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而其在中国流通领域的推广与完善,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商贸活动是建立在单纯重视商流、资金流的基础上的,缺乏对物流、信息流的全面整合,导致了配套服务功能的缺乏,也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商贸组织形式,不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不利于现代商贸市场向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及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体系的方向发展。随着商贸市场的发展,交易活动的丰富以及交易量的提高,市场的规范化、规模化、协同化、配套化已成为商贸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的SWOT分析
所谓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即在原有的商贸市场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市场规模大、交易活动频繁、配送瓶颈涌现的市场内部或者外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设置商贸配送中心,并纳入所在区域的现代物流体系,建成后的商贸配送中心主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市场管理方进行运营。
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是一项需要严密思量、仔细评估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只有设置的配送中心能够有效降低商贸市场的物流配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成功。下面,笔者应用SWOT分析法对此作具体细致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对指导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提供有益的参考。
1.优势分析(Strengths)
作为流通领域的商贸市场,通过科学分析,设置配送中心进行功能升级及形象改善对于市场今后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1)有利于物流合理化。通过专业化的物流运作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现代物流技术对商贸市场的仓储、加工、分拣、集货、配载、运输等物流活动进行统一组织与管理,将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库存,节约运力。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前入驻商家与客户间的送货情况如图1,建成商贸配送中心后,其与客户间的送货情况如图2。在后一种情况下,运输车辆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收到了降低配送费、节约燃料、减少司乘人员、减少车辆购置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效益。
(2)促进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强大的城市物流网络体系作支撑。完善有效的城市物流网络体系一般需要配置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其中,配送中心是面向最终用户,进行末端运输的、专业化的、规模适于需求的专业性物流节点。有选择地将一些区位、规模、市场条件等符合要求的商贸市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成相配套的商贸配送中心,并将之纳入整个城市物流网络体系当中,是构筑强大的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需要。
(3)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水平。商贸配送中心建成后,主要服务于商贸市场各入驻商家(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等)。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具体情况,商贸配送中心的构建应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主。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将有助于第三方物流模式在我国的推广。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实践表明,只有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物流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真正形成并趋于成熟。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物流产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标志。因此,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又有助于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水平。
(4)提升市场形象,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后,将能有效改变传统市场单兵作战、资源分散利用、运输车辆不能有效管理等每家每户分散进行物流配送、仓储服务所带来的浪费及规模不经济性,提升整个市场的服务形象及后勤支持能力,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2.弱势分析(Weaknesses)
众所周知,配送中心的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充分的前期调研是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情况。
(1)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一些中小型的商贸市场由于需求认识不清晰,缺乏相应的市场需求调研,盲目建设,由于对物流服务设施认识的肤浅再加上一些媒体的误导,容易出现“一窝蜂”现象,而不论某个具体商贸市场的规模、区位、管理经营状况等实际情况,门槛设得过低,从而导致大量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炒作概念,变相为“圈地运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资本出现一定程度过剩。在投资渠道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大量资本四处寻租,在倡导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的过程中,应警惕概念的炒作,进而演变为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偏离初衷。
(3)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缺乏。由于配送中心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对于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经验均相对缺乏,尤其是面向商贸市场服务的配送中心在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还不多,商贸市场与其它行业有一定的差异,具有服务商家多、数量及品类相对杂乱等特性,这些对于建成后的商贸配送中心的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需要我们在建设的初期严密思量,避免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的失败。
3.机遇(Opportunities)
当前,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商贸配送中心身处两大有利环境:一是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处于大好形势,社会生产及需求旺盛;二是物流产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许多城市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方向,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些城市甚至把物流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处于这两大有利环境下,将为建成后的商贸配送中心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由于商贸配送中心所依托的商贸市场拥有较长的营运历史,积累了一些经验,拥有了一批固定的用户,具有稳定的物流需求保证,这对于服务于其它行业的配送中心来说无疑增加了砝码。
4.挑战(Threasts)
商贸配送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后,将面临来自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严峻挑战。首先是内部挑战。由于配送中心在我国还是新型事物,对于其战略定位、规划设计、运用管理、市场开发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经验的欠缺,这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风险,加上商贸市场的商家以前均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服务模式,一旦改变,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这就增加了商贸配送中心的经营难度。其次是外部挑战。商贸市场中已经存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以及国外有雄厚的实力、成熟的运作体系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物流企业,对于商贸市场建成后的配送中心将形成挑战,商贸配送中心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运作以及完善的增值配套服务功能才能在市场商家的物流需求中分得更多的份额。
三、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的原则
1.具备区位优势的原则
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应选择那些具备优越区位条件的商贸市场。这些商贸市场所处的区位应该有便利的交通,并且位于配送服务的主要需求点上。
2.具备一定规模的原则
并不是所有规模的商贸市场都适合于建设相应的商贸配送中心,市场规模太小,配送服务需求不足,却盲目跟风地建设商贸配送中心反而是一种浪费,得不偿失。
3.规划科学合理的原则
商贸市场建设商贸配送中心应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前提条件,规划不合理或者规划趋同都不能保证商贸配送中心今后的运营,更不用说去和实力强劲的国外物流企业竞争。欲建设商贸配送中心的商贸市场应有科学合理、个性化的规划方案。
4.顺应城市总体规划与物流网络体系规划的原则
一个优秀的消费品营销执行案应具备标准化、合理成本、市场监控、应变能力等四大要素。
标准化:将营销工作按功能、级别、轻重缓急进行量化考核,化繁为简,层层负责,对口管理,定时督导。这样有利于公司相关部门人员高效执行,便于各级主管有效管理。例如可实行“表格化管理推动法”。
合理成本:即核算执行案的投入与产出比是否合理。尽量剔除方案执行过程中不可控制的费用支出,减少无谓的资源浪费。其控制关键点是:
营销管理体系——营销管理组织框架、各级岗位描述及职责分配、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场研究、价格管理与控制程序等;
通路管理——产品特性和通路规整、通路激励、通路日常监管与维护、经销商资料库的建立等。
促销活动的规划与执行管理——如完善促销活动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促销品的发放、确定促销活动实施细节、重视促销活动效果分析和评价等;
媒体执行方案——如媒体分析与组合、各媒体频率、电视广告的播发时间组合、平面广告有效版面评估等;
市场监管:营销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经营出一个规范化良性运转的市场体系。市场监控就是对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的分析与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监控的对象包括:内部营销管理、营销策略实施细则、目标消费者的市场反应、竞争对手的营销管理与控制、销售人员业务行为、营销费用支出明细表、货款回收、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等。只有严密、详细、灵活、及时的市场监控,才能使企业的市场运作基础扎实,才能谈得上使营销管理工作有一个质的提高。
应变能力:任何周密的计划都不足以完全应对复杂、激烈的市场态势和变化。而应变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应变力是以标准化、合理成本、市场监控为基础,是与企业的市场调研能力和信息收集系统的高效与否紧密相连的,是与信息的反馈和处理机制分不开的。其关键是市场部能否真正发挥企业“大脑”的功能,即针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动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应对策略。因此,在营销执行案中必须明确市场部在此次营销运动环节中的每一步工作要点和细则。
所以在规划营销执行案时,应对以下内容做出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和规划:
1、销售管理方面:通路和价格规划,产品零售终端生动化与标准化管理,业务人员的客户拜访程序和时间管理,货款安全有效管理,铺货计划与成本控制,商超系统进场费、堆头费、陈列费的审核程序,每日每周信息收集与处理,客户资料管理,销售行为监控,促销活动规划与管理,业务流程,票据管理等。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它是通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来控制城市规模以及城市扩张的速度的。一般来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规模的确定是通过人口预测来进行的。
除此之外,为控制农用地转换为城市用地的速度,各级人民政府还需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内年度用地总量来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每年的建设用地总量进行控制。具体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还要参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地直接保护是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对城市建设占用的农地实施占一补一,以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城市详细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内各项建设做出具体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多样化,城市的各种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关系日趋复杂,城市土地开发和各项建设活动日益频繁,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方法日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功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只有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遵循统一的行为规范,才能保证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这就要求通过立法来提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确立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使城市政府更加有效地行使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职能。
(三)不动产登记制度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明确土地权属,规范土地交易行为,为土地市场提供完全房、地信息的基础。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发展起来的。
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第60条指出: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的,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地产转让或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向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失灵的剖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集中地体现在弥补市场的缺陷方面,具体到城市土地利用上,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制度,健全土地交易与管理制度成为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同时,政府在克服外部性、提供城市公共物品方面,应该更有作为。但是,政府在干预城市土地利用中也存在着一些失灵的现象。
(一)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
1、政府作为土地产权代表和社会管理者的角色错位
政府作为土地产权代表和社会管理者的双重主体资格,使政府产生角色错位的可能性。
当政府作为行政主体时,政府承担着领导宏观经济发展的公共职能。因此,政府为了营造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用政府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失灵,这时政府代表的是社会整体利益。但是,当政府作为市场主体时,政府处于和市场主体平等的地位,承担着微观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供给职能和来自市场主体的经营赢利压力和诱惑。于是,政府陷入两难处境,并在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的对立面中进行博弈。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最终选择的结果是放弃公共长期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经济上的短期微观利益,从而做出违法决策,使一些干预措施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形同虚设。
因此,政府作为土地产权代表的市场行为和社会管理者的公共行为目标不一致,必然造成政府的角色错位。
2、政府获取相关信息严重不足或失实
政府能有效干预市场运作的前提之一是其拥有完全信息,但这个前提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难以成立。一是由于市场的分散化,造成信息是分散的,分散的信息只有市场才能汇集和反映,但政府干预之后,市场传递信息的渠道就受挫了,政府的信息获取渠道不畅;二是信息获取与否,与政府自身利益无关,且信息获取是需要成本的,因而政府缺乏主动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三是获得的信息失真,被政府规制的对象有更多的积极性去欺骗或者收买政府官员,导致政府职能部门不可能拥有完全真实的信息。
3、政府干预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干预措施在制定和实施中,都有公众参与以及监督的渠道,这使规划的实施得到充分保证。而在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自上而下制定的,是中央政府的要求,而城市规划是地方官员主持进行的,这两者在制定和实施中都没有给居民参与和监督留下很大空间。因此,居民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热情不高,更谈不上监督了。
(二)政府干预失灵的表现
1、政府垄断同时破坏效率和公平
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垄断目的是获取效率,破坏的是公平,且政府反垄断主体明确,
目标即反对垄断行业、维护公平。计划经济转型国家的市场垄断则同时破坏了效率和公平,还存在政府反垄断主体缺位。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近日在通报土地违法情况时指出,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的七年中,也就是1999年至2005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0多万件,在这些违法案件中,政府主导下的违法突出。表现为,政府违法带有普遍性。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到政府;再就是政府违法带有发展地方经济的色彩;三是以侵犯农民利益为特征。低标准土地补偿和拖欠征地补偿费现象比较普遍。
2、政府垄断无法达到预期设想
城市土地产权不清晰,造成法律上的所有权和事实上的使用权相脱节,由谁来代表国有土地产权不仅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摩擦不断,而且也在同级政府部门之间摩擦不断。
尽管法律规定国务院为国有土地产权主体,但是土地市场权力实际是在市县级政府。法律上的国有土地产权利益往往被地方政府及其各个利益部门、社会各种利益群体、不同层级的国有企业分割。其次是在垄断市场上政府随意性过大,拥有实际土地批租权力的地方政府集市场、行政、执法、监督的权力于一身。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极易造成政府利用权威左右市场,在需要行政利益时就牺牲经济利益,在需要经济利益时就牺牲行政利益,也就是既可以垄断,也可以不垄断。
三、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失灵的法律救济
(一)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机构的行为
1、应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法制化,健全和完备政府经济职能的法律制度。依照城市土地市场发展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应规范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等方面的立法,包括规范市场主体、客体、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
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与土地主管部门,土地主管部门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应界定职能范围,明确权力分工。
3、政府只管那些市场机制作用所不及,难于运作好的方面。
4、按照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来处理土地经济活动。包括供应土地的数量、时机、出让方式、年期、价格等的确定都以市场为依据来确定。
(二)实现行政公开化,建立对政府实施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1、公开涉及土地使用者利益的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制度。
2、公开土地市场的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
3、定期公布市场信息。
4、公开执法,对于土地执法中的违法行为的处罚,要公开其处罚的理由、依据和结果。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我国法律很少规定行政机关公开其文件、权力内容和义务,从而逐步形成了“内部行政”和“秘密行政”。具体到土地市场,这种行政方式的弊端直接表现为操作模糊,使土地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灰色市场”或“隐形市场”。因此,政府作为土地所有者在出让土地中应公开办事程序,严格界定并向社会公开有关出让方式的适用范围,从而防止土地市场中的“寻租活动”,变暗箱操作、灰箱操作为公开交易,使幕后交易失去天然屏障。
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与约束的具体措施,就是要强化事前监督和事后惩罚机制。事前监督就是要提高公共权力运作过程的透明度,事后惩罚就是对政府机构的行政官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从重从严惩处,分别给以党纪处罚、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
(三)建立政府官员选拔的竞争机制
与土地资源利用管理有关的某些职位,可以向社会开放,经过有关社区公众直接选举产生,或者经过代议机构推荐与相应公务员考试选拔产生。这些职位不搞终身制,相关管理人员职务的任免由定期的公众选举或代议机构评审来重新确定。由于有众多竞争者对职位的竞争,将会形成相应的人才市场,促使他们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这种人才市场的存在将使竞争者的行为结果与努力程度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从而可以减少公众个人判断的不确定性影响,降低公众和代议机构对他们行为监督和政绩考核的成本,使政府管理土地的行为能最终受到公众意愿的约束。在官员的任命上,任命机构与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以及本部门上下级官员之间要签订合同书,阐明未来一定时期内被任命官员的土地资源管理目标、计划、资金运作,以及相应任务完成的奖罚条例。这些合同应具有法律效力,这样可以方便公众代表机构对该部门主要领导以及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考核,促进政府官员任命和提升的公平竞争,有利于缩小和防止政府机构及其成员的目标偏离公众目标。
四、结语
一、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基本原则
1.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收益、谁改造”原则;
2.坚持“为民、便民、惠民、以人为本”原则;
3.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审核、统一验收”原则;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监管、分步实施”原则。
二、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范围与规范
*市城区(包括双塔片区、*片区、经济开发区)的新建菜市场必须依据20*年编制的《*市城市农贸市场专项规划》、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92-20*《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对拟保留的城北菜市场、*菜市场、*菜市场、*农贸城、*街菜市场和江东菜市场,依据《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
三、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规划与设计要求
1.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场必须严格按照《专项规划》实施。菜市场规划用地不得改变用途、移作它用。菜市场周边要适当控制规划建设商业用房,服务半径以内不得有有毒有害等污染源,不得有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的场所。
2.由经济主体投资的新建菜市场,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土地。在公开出让条件中,应规定商位(包括营业房、摊位和交易场地)只许可部分出售(即有条件地出售周边营业房)的限制条款;明确市场举办者要成立物业管理机构、做好市场物业管理等条件。
3.菜市场设置要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环保、卫生、消防等有关规定,方便居民购菜。菜市场服务半径一般为500—1000米之间。
4.新建菜市场商业用房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市场管理用房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0%。
5.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场必须留出足够的停车场地,其中新建菜市场的停车场面积不少于市场商业用房面积的20%。有条件的菜市场要加强环境的绿化、美化。
6.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场必须建立封闭式熟食品销售橱窗、畜禽销售屠宰场所、垃圾房和配置固定标准衡器;设置公共厕所,建筑标准一般为二级标准,并不得设在熟食经营区附近;200个摊位以上的规模菜市场都要配套建设垃圾中转设施。
四、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有关扶持政策
1.土地、建设费用优惠政策。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场项目,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其涉及的各类行政性收费,予以先征收后补助。对符合规划、申报列入改造的菜市场,允许保持既有土地使用权性质不变。
2.财政补助政策。对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的菜市场,其改造资金主要由市场举办者筹措。市政府根据其市场收益、改造投入、验收意见等因素,确定分类补助比例,经市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菜市场领导小组”)组织审计审核、验收后,由市政府给予一定额度的一次性补助。分类补助申报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4.星级市场奖励政策。鼓励市场举办者参加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重点市场创建活动。市政府对达到“星级文明规范”菜市场的举办单位,根据不同星级分别给予:一星级1万元、二星级3万元、三星级5万元、四星级10万元、五星级1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省重点市场(含区域性重点市场)的再给予10万元奖励,并由市工商部门推荐申报省市场建设财政专项资金补助。
5.“商品准入工程”补助政策。市场举办者应建立健全市场食品、副食品等商品准入制度;鼓励菜市场实施“品牌”工程,对推广品牌商品、引进品牌食品、副食品经营单位,优先安排摊位;设置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识,统一配置商贸计量器具,建立市场贸易计量管理制度;200个摊位以上的菜市场必须设立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点,加强上市农产品检测。对上述实施商品准入工程、品牌推广、配设计量器具和农产品检测设施等的投入,市政府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
五、加强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1.建立市菜市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府办、工商局、发改局、规建局、国土局、财政局、经贸局、审计局、卫生局、环保局、农业局、水利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局、质监局有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市区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新建菜市场需经市菜市场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联合验收达标后,才能办理市场登记和营业执照。
2.明确菜市场建设改造和综合管理职责。市工商局负责督促做好菜市场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并负责会同市发改、规建、国土、卫生、农业、环保、经贸等部门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菜市场土地出让条件设置、施工前初步设计会审和工程完工后标准化验收等环节审核把关。市规建局负责做好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督促严格按照市区菜市场布局规划,强化既有菜市场的规划管理,加强对新建菜市场的规划控制。市发改局负责菜市场项目的核准或备案。市财政局负责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各类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工作。市卫生局负责把好菜市场及场内食品经营户的卫生审查关。市农业局负责动植物的检疫、检验工作,督促市场举办者做好进场农产品的检测工作。
3.建立菜市场举办者准入、退出机制。要严格菜市场投资者的主体资格审查。对不符合菜市场规划布局的,要适时进行调整;对列入菜市场改造提升计划、市场举办者不愿意改造,或改造后考核验收不达标,且经责令继续整改仍不达标的菜市场,可依据《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对市场举办者予以行政处罚直至取缔市场;对新建菜市场,未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用途开发利用的,由市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关键词:市场营销;促销策略;促销的整合
1.促销策略的分类
1.1推式策略
也就是采用直接的方式将产品推向市场。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合理选用推销手段,准确把握产品推销渠道,在此之后有推销员将产品或劳务推销给批发商,批发商负责推荐产品,以便零售商进行产品售卖,为消费者提品。
1.2拉式策略
拉式策略也称为间接方式,即通过广告和公共宣传等措施来吸引最终消费者,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劳务产生兴趣,从而引起需求,主动购买产品。
2.营销理念的演变
今天的市场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回顾市场营销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市场不断变化的同时,营销理念也一直在演变。
2.1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此种理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产品为导向。从当时市场营销来看, 4P理论下的市场营销,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并且使市场需求得到满足。但随着环境变化,人们思想与认识不断深入,对市场有了新的理解,看出了4P理论逐渐显现的一些弊端,如营销活动注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在大的市场环境之中,不同企业所运用的促销手段几近相同,难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2.2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
20世纪90年代,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提出的4C理论,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成本、便利及沟通。这一理论改变了市场营销的理念,即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4C理论更加注重服务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降低消费者的成本、方便消费者购买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消费者,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与青睐。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遵循4C理论来进行产品营销。
2.3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理论
而21世纪以后,略特·艾登伯格在《4R营销》中提出4R理论,再一次重新阐述了市场营销组合要素,即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这一理论的提出也改变了市场营销的理念,即以建立顾客忠诚度为目标,以竞争为导向。在21世纪以后,市场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实现企业与顾客的互动与双赢,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发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基于4R理论开展企业产品营销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基于4R理论的产品营销,能够积极地适应客户的需求,主动地创造需求,进而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反应与汇报的方式来与客户产生联系,进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企业有相对稳固的客户群,这对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3.市场营销中的促销策略
3.1人员促销策略
相对来说,人员促销策略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促销人员与
3.2广告促销策略
相对来说,广告促销策略是最为常见的、有效的促销策略。它是通过相关促销活动和媒体传播企业商品或服务等相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这使得此种促销策略被视为带有浓郁商业性的综合艺术,利于促进企业产品更好地发展。当然,要想使广告促销策略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运用到广告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络、杂志等。从目前广告媒体发展和应用情况来看,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上网,所以利用网络来传播企业广告是非常适合的。当然,企业也不能盲目地选择网络媒体,而是根据企业产品的服务范围、产品特点等,再结合不同媒体形式的特点、传播范围及广告费用等,理性选择适合的媒体形式,以便良好地进行产品宣传与推广,让受众群体能够接触到,了解到企业产品。另外,笔者在此还要说明的是,广告促销活动实施之后,需要对活动效果进行测评,如利用广告费用对比销售额法、广告费用对比产品销售数量法、弹性系数法等评估和测定广告促销的效果,以便后续综合考虑是否持续运用此种促销策略来进行产品促销。
3.3公共关系促销策略
作为不同于一般社会关系的公共关系,具有独特的特征,即:①利于促进企业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②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声誉;③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协调艺术。基于此,企业合理开展公共关系促销策略也是非常可以的,能够协调企业内部,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可以充分发挥;能够协调好企业外部,使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3.4销售促进策略
销售促进是指企业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消费者和中间商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促销活动。从近些年销售促进策略的方式有多种,但不同种类的销售促进策略的实施,有不同的优缺点,所以企业在采纳这些方式时应理性综合使用,要结合这些方式的各自特点、产品的特点、促销目标及目标受众、促销市场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予以考虑。结合当前市场形势及发展趋势,企业在应用销售促进策略时应当着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销售促进方式,如产品样品赠送、产品的包装兑现;产品夹带;累计销售产品数量:购物券类赠送等方式。总之,销售促进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销策略,结合企业产品特点及消费者需求,合理规划销售促进策略,利于提高产品促销效果,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4.结论
促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容易影响促销活动,导致产品促销效果不佳。为了达到预期产品销售目的,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当合理规划促销策略,也就是顺应时展趋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产品特点,合理规划设计促销策略,以便良好地展开产品促销活动,如人员促销策略、广告促销策略、公共关系促销策略、销售促销策略等,为企业创造较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你们好。
我叫,今年岁,学历,个人工作经历介绍,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一次与其它同事公平竟争的机会,我竞聘的岗位是市规划发展科和市场开发科的科长。这两个科室都是我们到位的主要职能科室,与原来的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相比,这两个科室的工作任务肯定更重、胆子也更沉,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两个岗位上发挥自己所学,给各位领导作好助手、当好参谋,同时也给自己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我认为自己竞聘这两个岗位的优势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我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大学期间我学习的就是旅游专业,对这个行业有比较清醒地认识,同时比较注重提高自己理论素养,大学里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工作后也没有放弃学习,自己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供闲暇时间阅读,平时也能通过互联网等积极学习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扩展,理论水平得到稳固和提高,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
二是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在规划与市场开发科工作。两年来,在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对规划和市场开发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今年1月份,被单位聘任为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科长,这是领导对我自身工作的肯定。虽然现在规划、市场开发科一分为二,但我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能够胜任这两科的工作,做出与岗位相符合的工作实绩。
竞聘这两个岗位,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但更多的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在这里也谈一点自己对今后工作的一点想法。
规划发展方面:
1、尽快编制完成全县旅游“五”发展规划。根据舟山市海洋旅游“五”发展规划、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规划、嵊泗列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本,尽快编制出台嵊泗县海洋旅游发展“五”规划,在今后五年里更好的指导全县旅游业发展。
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在年,我们配合势力进行了全县旅游资源普查,普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利用这次资源普查的成果,汇集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建立旅游项目库,明确嵊泗将来的旅游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3、加强景区建设规划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县内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和各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的评审。加强对全县景区规划的管理,禁止随意开发建设,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有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并负责监督有关单位严格落实既定规划方案。
4、积极申报a级景区。今年我参加了浙江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员培训班,从我县旅游区的建设情况看,基湖核心景区是最有希望成为我县首个a级景区的单位,接下来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做好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并随着我县各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随时做好个新建项目的a级景区申报、推荐和评定工作。
5、优化结构,开发旅游产品。以休闲度假为突破口,贯彻“重点旅游工程优先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优先发展、大旅游产品优先完善、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优先打造”的发展策略,大力开发渔家乐旅游、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等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产品。
6、做好各乡镇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目前大多数旅游乡镇还没有编制自己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开发方面以自主开发为主,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规划科要发挥自身职能,指导各旅游乡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走科学发展之路。
市场开发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市场调查,高起点制定宣传促销方案。在主要客源城市和来嵊游客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旅游消费群体成分、了解嵊泗列岛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地位,以此为基础,制订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和宣传策略,并提前做好每年的年度实施方案。
二是协助实施旅游节庆,举办主题活动。协助做好每年一届的中国嵊泗贻贝文化节期间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同时通过与网站、电视台等合作,每年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主题活动,逐步打响嵊泗旅游的品牌。今年与浙江电视台合作举办的海鲜总动员、自驾车之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是做好宣传队伍的组织工作。组织下属旅游企业参加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在各主要客源城市和潜力城市举行几次较大规模的旅游推介会,条件成熟的话,组织“大篷车”宣传,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四是转变传统促销方式。一直以来,政府都是我县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主体,各旅游企业参与。今后,要努力转变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政府部门逐步淡出旅游宣传促销的舞台,而由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自主开发旅游市场,争取客源。
五是做好嵊泗旅游网的筹建工作。目前已与中国博客网达成初步协议,由他们负责为嵊泗旅游网的设计及维护,
我们提供信息。下一步要做好全县旅游信息的收集工作,网站建成后做好网站信息的更新和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