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健医学与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近年来,众多高校已经意识到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并注重与鼓励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尝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尝试,以北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为例,总结我们两年来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做法与取得的经验,提出增强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本文探讨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与举措对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教学;专题报告;软件工程教学
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第六批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JY2010G09);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Z0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京教高办20083号)。
作者简介:孙昌爱,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服务计算;王昭顺,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王成耀,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虽然是高等教育大国,但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培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有一段距离[1]。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目前700余所高校都设置了该专业,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说来,众多高校的培养方案基本相同,没有侧重点[2];在课程教学方面,基本沿袭“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方式;教学内容依然比较陈旧,缺乏学科前沿的最新进展;考试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标准化考试方式[3]。这样的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支持与鼓励教师探索研究性教学,众多高校近年来开始设置相应的教学研究基金,如北京科技大学每年资助大约15项“研究型教学示范课”教改项目。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针对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我们在“软件测试理论与自动化”、“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等软件工程类课程中开展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尝试[1]。本文进一步总结研究性教学实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报告两年来“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学生评价与反馈;基于已有经验与学生反馈,提出增强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 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两年前我们开始探索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博士生课程“软件测试理论与自动化”、硕士生课程“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开展以专题报告为载体的研究性课程教学尝试。本文以研究生课程“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为例,简要介绍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一些做法。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面向全校的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难点)是听课学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几乎涵盖了我校所有的工科专业(如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冶金工程、机械工程、采矿工程等),包括全日制硕士生和博士生、工程硕士生、部分优秀的本科生。来自非电子信息类的学生基本上是首次接触软件工程,而来自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软件工程基础,针对听课学生在软件工程方面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做到差别性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共计36学时,教学大纲与课时安排见表1。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考虑到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软件工程(甚至软件开发的经验很少),教学内容中涵盖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学;针对已经具备软件工程基础的学生,安排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过程等基本内容,同时还兼顾软件工程新进展,包括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
根据实际教学时数与学生特点,专题报告的主题、组织方式与进度稍有变化。表2总结了2009年度与2010年度专题报告的设置情况。
1) 专题报告的主题通常安排在如下几个方面。(1)面向对象方法或技术的新发展,如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2)软件工程技术的新发展,如软件测试新进展,需求工程新进展,净室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3)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或环节,如基于UML的需求分析,设计模式,软件测试自动化。
2) 通常在课程第一讲中列出本年度拟开设的专题报告主题与进度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专题,以小组为单位报名,一个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鼓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如果报名的学生超出预期人数时,通常将专题报告优先安排给有软件工程基础的学生。
3) 专题报告的组织方式分为教师报告与学生报告。其中,教师报告一般结合教师的研究课题,介绍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如有足够的教学经费支持,可邀请工业界资深工程师做报告)。学生报告从选题、文献收集、讲稿准备与演讲、回答问题全部环节由学生完成,通常由组长安排与协调报告的分工,任课教师监督报告的进展情况。为了保证学生报告的质量,任课教师在专题报告前组织试讲,指出报告的不足之处。专题报告按照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进行,任课教师主持专题报告,学生演讲并回答观众(包括教师与听课学生)问题。为了鼓励讨论,专题报告中演讲环节不超过70分钟,提问环节不少于20分钟。
在讲授软件工程类课程时,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设置课程大作业环节。课程大作业可选择“专题报告”、“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一个小型实例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学生选择专题报告,原因在于专题报告不仅有助于上述诸多能力的培养,而且对研究生后续培养环节(如学位论文开题、论文答辩等)有很大的帮助。受限于课时,我们不得不限制专题报告的数量。另外,我们发现专题报告是否成功涉及众多因素,报告选题、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生的态度与投入、学生的演讲能力、演示文稿的质量、教师的引导与反馈(对专题报告的准备、试讲与演讲等诸多环节的指导与建议)等,其中学生的投入与态度最为关键。
两年多来的经验表明,引入专题报告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诸多创新思维能力。具体说来,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专题报告涉及的主题一般都是学科发展前沿,由学生完成这样的专题报告,可以领略该领域前沿发展,同时促进教学相长。
2) 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批判性接受:专题报告按照学术研讨会模式实施,学生提问与回答环节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批判性接受。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准备专题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查找资料文献,快速把握文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由于专题报告的准备与演讲都是按照小组的方式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学会分工与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
5) 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专题报告要求学生将自己在短期内的学习成果,以学术报告的方式呈现给众多听众,并能回答来自听众的提问,这个环节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表达与交流能力。
2 基于调查问卷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围绕教材、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专题报告的投入、专题报告的收获、课程学习的收获、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改进建议等,设计了调查问卷,见表3。其中,问题5与问题6是针对选择专题报告的学生设置的,选择“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的学生回答其他类似的问题。
注册2009年秋季学期“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的学生人数为137人,其中16人完成4项“专题报告”(原计划完成5个专题报告,因准备不充分取消“净室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专题报告,每个专题由4人完成),121人完成课程论文。注册2010年秋学期“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的学生人数为103人,其中27人完成6项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其中部分专题由5人完成),69人完成“课程论文”,7人完成“课程设计”。表4总结了2009年与2010年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为了确认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是否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其中包括(1)不存在适合研究性教学的教材;(2)课时量不足;(3)以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调查问题(1)、(3)和(8)与上述问题紧密相关。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5),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92%和85%)回答不存在或不清楚,仅有小部分学生推荐了合适教材。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合适,少数学生(2010年仅为5%)认为深度不够;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5%和5%)认为内容过多。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85%和89%)赞成采用开卷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有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5%和11%)反对采用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并且给出了反对的理由。
调查问题(2)和(4)与学生对任课教师以及课程教学手段的满意度有关。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6),绝大多数的学生回答任课教师胜任课程教学任务,只有1名学生(2009年)回答仍需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88%和95%)满意课程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很多的学生认为专题报告的教学形式新颖,部分学生觉得可以进一步增多专题报告的数量;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2%和5%)认为还需进一步改进。调查结果表明,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与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学生的认可。
调查问题(5)和(6)试图了解学生在专题报告中的投入与收获情况。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7),超过半数的学生回答专题报告投入超过15小时(或阅读文献超过10篇);少于半数的学生回答专题报告投入少于15小时(或阅读文献不超过10篇)。然而,100%学生认为专题报告收获大,相当多的同学回答锻炼了文献搜索与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讲稿准备技能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专题报告,但部分学生投入不足,影响了专题报告的质量。
调查问题(7)和(9)与本课程学习的收获与改进意见相关。返回调查问卷中(见表8),绝大多数的学生(2009年和2010年均为92%)回答收获较大,相当多的学生反映对软件工程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知识面;8%的学生未回答课程学习的收获。半数以上的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68%和54%)对课程教学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如部分学生提出应增加案例分析、增加课时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有较大收获,部分教学环节仍需进一步改进。
基于上述学生评价与反馈的调查结果,开展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诸多的创新能力,包括主动学习能力、文献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等。必须指出的是,从专题报告中受益较多的前提是,学生能够认真对待专题报告并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开展研究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水平,还应熟悉学科前沿发展情况。此外,开展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限制,如建设合适的教材、适当增加课时、鼓励灵活的考核方式等可以促进研究性教学效果。
3 关于提高研究性教学成效的几点建议
为了使研究性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我们认为如下几点非常关键。
1)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与投入研究性教学。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积极投入,并认真对待。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成效令人怀疑。国外(如德国、荷兰等国家)在本科生层次上已经广泛采用专题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我们发现我国学生在专题报告环节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对学术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2)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与教学评价制度以适应研究性教学。开展有效的研究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研究性教学的设计者与实践者)不仅熟悉传统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花相当多地精力组织学生探索前沿领域,辅导学生准备专题报告。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投入增加了很多。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科研的教师评价体系与定额教学工作量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教师发挥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
3) 制定有助于研究性教学的合理培养计划与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有效的研究性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革新,它牵涉到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授课规模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大部分高校的培养计划是“大一统”,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课程设置零散、部分课时量设置过少;课程考核仍强调以考试为主;授课规模庞大[3]。如不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性教学实施起来必然举步维艰。
4 结语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尖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严重不足,我们探索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并在北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一些做法与取得的经验,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并分析了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反馈与评价。基于已有经验与学生反馈,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研究性教学的质量与成效的建议,此项调查及探讨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与举措对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昌爱. 面向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1):37-40.
[2]陈笑蓉. CDIO模式的软件人才培养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23):45-48.
[3]孙昌爱,骆四铭. 适用于软件工程技术的高质量教辅并重的小班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8(20):25-28.
Seminar-based Exploratory Teaching: Practic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SUN Changai, WANG Zhaoshun, WANG Chengyao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关键词:大学英语;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价值观;研究
一、软件服务外包的定义
软件服务外包(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是指软件开发商(简称“发包方”)将原本由企业自身提供的基础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外包给其他专业的软件服务提供商(简称“接包方”)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其目的在于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利用外部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国内外研究状况
2.1同类课题国外研究状况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以寻求廉价高质量的信息技术开发基地,具有远见的印度企业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展计算机软件,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这为印度发展软件外包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进而使得印度软件产业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是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承接商,2008年承接金额达到422亿美元,是中国的9倍,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0万,是中国的4倍。在印度,有大量适应美国或者欧洲发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尤其具有大量的具备高级英语水平和高端软件开发能力的人才。爱尔兰政府特别重视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政府成立 SFI 的目的就是促进爱尔兰的科研及软件研发水平。30 年前,爱尔兰政府就在全国著名的“三一学院”创建了计算机系,在各地建了 12 个技术研究院,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并以建设软件园区作为发展载体。
2.2同类课题国内研究状况
纵观中国,不仅高端人才匮乏,中级人才不足,缺乏进入企业后立即发挥作用的能力。根据国家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划,我国各类高校在相关专业( 软件研发、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等领域) 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 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国家会利用 2009一2013的5年时间在国内建成一批产业聚集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实现200家著名跨国公司将服务外包业务转移至中国,培育2000家大中型取得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和120万承接服务外包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新增1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在2013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要达到300亿美元,是2008年的5倍多。中国人的英语能力普遍偏弱,也阻碍了软件外包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懂外语的客户经理和对方进行谈判,但是却很难找到。
三、以大学英语为依托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价值观的思考
如何以大学英语为依托结合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需求,提升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取向理念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围绕我校软件学院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现状、迫切需求及存在的问题等,不断探索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价值观及人才取向。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本,也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软件外包企业,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故拥有复合型外语人才是关键。以大学英语为依托拥有软件服务外包复合型外语人才是关键。根据我校软件学院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价值观和人才取向专业实践教育中,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考虑:
3.1软件服务外包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掌握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掌握软件服务外包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方法,掌握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开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多种主流软件工具、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解决企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在外文环境中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编制外文项目文档等工作的英语IT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2涉及软件学院提升学生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外语能力的几条路径:
① 以高等院校为平台高等教育为途径,实现外语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接轨。
② 积极探索培养外语能力的承载物。
③ 设立服务外包培训中心,为软件学院学生提供专业外语培训。
④ 优秀的英语教学师资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质量的保证。加大外语教师对服务外包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养。
3.3 解决软件学院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在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欠合理:
① 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应多元化;通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调整及开设软件服务外包相关专业的课程。
② 开设专门用途英语 ESP (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实现外语能力与职业需求接轨,具备拥有软件服务外包领域所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③ 改革外语能力评价体系,激发外语学习积极性。
3.4做实做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① 聘请专家及专业人士为软件学院学生开展软件服务外包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本产业的知识水平及增强学生对该领域的了解与兴趣。
② 建立共建机制与培训机构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共建内容、合作方式、工作目标、责任权利保障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适用人才的需求。
③ 校企合作的双向教学模式成为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关键一环,提升外语输出能力。
四、 就我校软件学院在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方面具有的几点看法:
① 根据市场需求开设软件服务外包相关专业与社会人力资源接轨。
② 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明确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
③ 向学生灌输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重要意义。
④ 依据专业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加快上岗步伐。
⑤ 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加大中高端英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水平
⑥ 建立服务外包课程教师培训网络平台。
⑦ 努力做好服务外包人才就业工作,增加高校毕业生到服务外包企业的就业机会。
五、结论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全球化趋势非常突出,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全球化视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客户多来自国外,因此对软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包技术和管理人员应具备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以语言为工具,能与国外客户顺畅交流,理解、尊重国外客户在文化、传统、习俗、思维和时差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反复的沟通和交流,解决外包项目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根据软件学院软件英语及软件工程专业高度渗透性,结合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软件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布朗、斯考特·威尔森著,逸文、果东、夏翔译.企业外包手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0
[2] 李昭赢,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软件外包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4
[3] 中国软件协会.http://.cn
[4] 中国服务外包网.http://
[5] Gene M.Grossman. Outsourcing in Global economy, Elhannan Helpman,2002
一种制度的有效建立和贯彻,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这是考虑用知识产权法保护传统知识所不能回避的问题。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其核心价值在于界定人们因智力成果及相关成就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当人们考虑将该制度延伸到传统知识领域时,不得不回答后者与知识产权既有客体间是否具有共性的问题。
障碍
我们认为,这两者是否同质固然应该予以考查。但是,更需要注意到,即使传统知识和既有知识产权客体相同,也不能证明它就应该在知识产权范围内受到保护。因为,知识产权制度从来就不是,现在也不是保护智力成果及相关成就的唯一工具。例如,科学发现一般并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所谓“公有领域”之中的智力的成果实际上也不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其实,用知识产权保护新的客体时需要解决的更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客体的确定性和主体的确定性。这两者是成功协调利益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就客体而言,众多的概念虽然都各有道理,但都无法准确在界定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传统知识到底包括哪些传统成果,它和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文明成就的界限何在。而这种边界的极度模糊性必然使得通过财产权制度来理清权利义务关系的目标落空。
至于主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仅就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建议而言,至少包括以下几种:国家、民族、社区和个人等。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主体都很难被确认为某一区域内传统知识的唯一的所有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有关部门起草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过程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国家应当然地被规定为唯一的主体,我们认为这种具有浓厚国有制色彩的构想是需要审慎对待的。
作用
我们无意否定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的价值。相反,正是由于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客体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使得知识产权法成为传统知识综合保护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原则上,传统知识中任何一项可以被特定化,能够确定具体主体的成果,如果符合法定的其他条件,都能够直接地为知识产权法所保护。例如,民间舞蹈可以受到邻接权的保护;传统标记、地理名称可以受到商标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传统医药、工艺可受到商业秘密法的保护;等等。知识产权法对传统知识的保护还常常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当地人合法地利用它进行再创作时,有关成果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知识所有者虽然并非知识产权权利人,但是,其利益在以下方面 得到了间接的肯定:文化渊源的确定、完整性的尊重、文化影响力的增加,以及特定情 形下分享经济利益的机会,等等。当然,对知识产权保护传统知识所有人利益的局限性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实践
事实上,传统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它的保护需要依赖综合的手段,既需要法律的调整,也需要政策扶持。略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法律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传统知识的保护问题。例如,人权保护、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旅游管理及文化市场管理等法律制度。
另外,还有一些专门法律对保护传统知识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1997年5月20日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0年9月1日实施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等。
从性质上来说,上述诸种法律多属于公法,其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国家支配公共资源,维护、促进传统知识成就的存续和繁荣。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传统知识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在这个领域中的国际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各国以及相关的国际组织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制定的《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以抵制非法利用和其他不法行为的国内法律示范条款》、1992年6月5日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1995年联合国的专门工作组发表的《保护土著人遗产的原则和方针草案》、2001年11月3日在联合国 粮农组织大会通过的《国际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条约》,等等。
改造知识产权制度以满足保护传统知识的需要有着巨大的困难。具有300年历史的知识产权法律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经过不断的修补,已经成为一部服务于现代工业、信息社会的严密的法律机器,其“制度上的禀性”决定了它不能成为保护传统知识的主要手段。就算是把这部机器交给了传统社区或者它的人,往往也很难有效地运转。
关键词:医体结合;高校;体育康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49-02
随着我国各类残疾人、伤残者的总数增加,具有康复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保健康复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融体育、健康、营养、医学知识及体育文化于一体,以促进健康为目标,以运动项目练习为手段,使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健康更具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1]。我国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院校大体有体育专业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其他综合类院校,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2]。在针对某些疾病专门性的治疗,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要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充分挖掘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的各自优势,并有效地结合和发挥以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科学的学科之一,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追溯体育保健学的发生、发展要从运动医学开始[3]。运动医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至20世纪20年代初,运动生理、解剖等基础研究与运动伤病的防治等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产生了更精细的不同专业,形成了运动保健学,并逐渐被列入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课程。1982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部分师范类学校体育专业教师,编写了第一本教材《体育保健学》[4]。体育保健学的发展需要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医疗医学和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成就中汲取营养,同时又不断地对它们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医学的全面进步和提高。体育保健学的课程主要在各体育类专业院校,也有部分医学院校也开设了体育保健学课程。运动处方是治疗和预防、康复的核心部分,各种疾病的运动处方等问题均将会研究得更加深入。随着国家全民健身活动和健康事业的发展推进,体育保健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5]。
二、保健康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招生情况。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学校,主要有四类,例如体育类院校、医学类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师范类学校。目前,我国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能够满足一定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方面的需要,由于我国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较晚,又由于自身的原因,面对我国对康复人才的迫切需要,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保健康复人才的需要,还存在着需要和培养人才滞后的情况。我国高校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招生,主要还是体育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在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上,开设了有关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的课程,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相结合资源共享,培养符合当今与将来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才,更好地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事业服务。
2.用人情况。在对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根据调查可知,有部分用人单位、对刚刚毕业的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学生不能直接上岗工作,而是要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后才能上岗,主要问题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和工作单位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出现了教、学、工作、实践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
学生在工作单位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在进行按摩时保健康复手法生硬,针对性地实行保健、康复推拿技术较差等等。造成的主要原因为,体育保健康复课程在整个学习中,开设学时短,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办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应根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重点地因材进行培养,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能力的需要,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也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实践和实际的操作机会少,也是原因之一。
三、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
1.医体结合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从我国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看,以及主要职业能力和就业等方面看,需要“医体结合”。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仅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掌握运动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和实践,掌握理疗仪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运动疗法的技能和方法,运用各方面的体育、医学、营养等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开具适合的运动处方,并指导人群科学健身。这些目标的培养离不开医学院校的支持。
2.社会发展需要医体结合。到 2020 年,中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全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 亿。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在 2020 年,基本建立较合理的完整体系,为人们服务,国家将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6]。这为我国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带来了生机和广阔的前景,社会对康复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大量增加,这成为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伴随着我国健康服务领域的发展,运动疗法是康复医疗的核心和主要手段,利用\动加医疗康复结合的方法,能很好地为我国的人民健康做出贡献,增强人民的体质,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将成为我国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和人才来源。
3.预防治疗康复需要医体结合。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事业和全民健身的全面发展,各种医疗机构、省县级的康复机构、运动队等等的增多,都需要大量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7]。各种疾病的早期预防,疾病的治疗、控制和康复,残疾人的康复治疗等等,运动疗法都是不可替代的手段,医体结合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医学院校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能够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基地,学生学习了医学知识来做理论支撑,制定运动处方,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医学科学知识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知识,医学院校能很好地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人文与学习环境。医学院校不仅在医学理论上有专家和学者,在实践上也有着现代医学的实践者。医学院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和专业所需的实践,能针对性地对某些疾病进行专门性的治疗,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
四、“t体结合”培养保健康复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医学和传统体育保健康复各自的优势,将二者有利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进行培养[8]。医学院校的先进的医疗器械、优秀的医疗人才、适合的人文环境,能为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服务性实训基地,学生能在医学院校实习和进行实际的操作、手法练习,为将来的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将来在就业的时候,就能很好和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这样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行业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降低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根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将来就业的要求,分层次、分功能、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医体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完善和改进,提高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9]。医校结合,必须创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来能服务社会,这就要求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使他们能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中和自我的融合中统一发展[10],在“医体结合”下,更好地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五、结语
随着我国各类残疾人、伤残者的总数增加,有康复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保健康复专业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专业开展得较晚,在培养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实施医体结合培养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发挥最大的优势,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参考文献:
[1] 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
[2] 王晓曦.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4):98-100.
[3] 钟帮礼.体育保健康复知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2014,(35):99-100.
[4] 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
学报,2008,(1):65-68.
[5] 陈芳,袁建伟.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10-12.
[6] 苟梦雍.山西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D].太原:中北大学,2015.
[7] 肖冰,崔明.高职体育保健专业“系所合一,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9):6-8.
[8] 赵振浩.关“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47-149.
【关键词】 中医预防保健; 体系; 展望
The expectation for Establishment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 HU Ling-juan,CHEN Zhan-lu,ZHAO Hui-qing,WU Feng,LI Rui-feng.Administration Schoo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By a summary of three years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project,the article forecasts the future trend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it not only forms the Combination Traditional and Westren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system, but also can save health costs, promote developing the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cause the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he treatment obtain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raise the people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level,turn the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into the second window of the process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publicizing after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Key words】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 Expectation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球有48亿人虽然没有被诊断出患有任何疾病,但却忍受着几十种亚健康症状所带来的烦恼与痛苦。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符合WHO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其余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1]。这样一个庞大的“亚健康”群体将是未来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同时也是我国卫生支出的一个沉重负担。数据显示,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当机体处于疾病状态再寻求治疗时,其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微小的。
因此,各国都在寻求其他的途径解决卫生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的局面,改变生活方式和注重预防。我国也在积极地探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对个人健康、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药在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已经完善了该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经验,这是我国在健康管理方面有着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优势。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治未病”工程在经过前期30个省(直辖市)103家试点单位三年的实践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初步形成了区域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组建了中医特色明显、能独立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体现个性化、系统化、全程化及中医特色明显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体系。对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进行一个大体的勾勒。
1 建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我国的医学预防体系是建立在西医学基础之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在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个预防控制体系里却缺少中医药预防保健这重要的一块。
1.1 中医预防保健的特点 众所周知,西医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检测不到明确的指标,因而缺乏有效的对策。中医注重临床症状,即使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也具有相应的理论和辨证治疗手段。对于很多重大疾病的康复,西医缺少有效手段,中医的调理就能显出很多优势,能加速康复。中医药在体现干预、进行预防,切断疾病发展演变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1.2 中西医结合建立预防保健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是还原论,即把人体分解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中医学与西方医学不同,中医理论强调系统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中医临床上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对人体进行辩证施治的。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者在尊重和继承中医国粹基础上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在解决人民群众疾苦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各自优势的互补和集成,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研究在理论与方法学上的创新性,要加以坚持并发扬光大。陈可冀先生就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就是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发出的一个和谐音符”,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3]。随着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也将渗透到该领域,并将逐步形成以中医“治未病”为主线,中西医有机结合,立体的、全方位的,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3 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的优势 实践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建立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有其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和创新性,现有西医为主的预防服务体系成熟,网络健全,重视群体性预防;而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丰富多样,人群不同,更注重四时养生保健和因人而异的保健方法,但是体系尚未建立。因此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应朝多学科、多层次、高水平、综合性方向发展,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的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秀中医学术思想,努力做到中西医学取长补短,交叉渗透,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防治研究[4]。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中医特色,中医预防保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魅力,不同于西医学的概念,在评价和利用中医预防保健手段、方法时要坚持其自身的特色,同时不要排斥西医学的知识,在评价体系、群防群治等方面加以借鉴,建立中西医并重的预防保健体系。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西方医学有很大的进步,但有些疾病也无法解决,中医学恰恰在很多方面可以补充,有独特的优势;但中医也不是“ 包治百病”,也要超越自我。中医药学是更强调宏观和整体的;西医则是强调局部的和微观的,中西医两种医学互相取长补短,重视整合互补,可以更加全面。21世纪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世纪,也是全人类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世纪。
2 形成中医治疗与预防保健均衡发展的态势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这一有机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然而数千年来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重治轻防”不仅是西医发展的现状,也是中医临床服务的概括。尽管不断强调防治结合,二者地位同等,都要重视,但现实中却一直缺少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一席之地。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将从理论和临床应用为“治未病”科学思想体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形成“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立体的防治结合、均衡发展的态势,防止临床实践中重治轻防,或重防轻治等各种不正确的极端做法。
西医学预防保健体系发展非常成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却刚刚起步,因此许多地方可以借鉴西医的方法,将人体的辨证施治与防护、整体群防群治相结合,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形成均衡发展的预防保健体系。
3 节约医疗费用,提高防治效果
随着经济生活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公众健康状况已经从以患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患代谢性疾病为主,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生率逐年上升。这类疾病主要是个体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作用下,体内生物指标逐步发生改变的结果。因其发展过程缓慢,所以在早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可诊断的症状出现。这使得疾病在不知情和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和加重。最终引起突如其来的临床发作,使得患者面临精神上、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卫生领域内的经费投入,却仍然无法有效缓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九五”攻关研究表明,把1元钱花在预防上,可以节省8.59元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如果能及早确认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保健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不但可以延缓疾病的到来,甚至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随着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当前的诸如老百姓看病难,医院压力大,国家在卫生领域内经费投入不足等多重矛盾将极大缓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减少居民医疗费用开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4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成为继中医治疗之外的第二个对外交流窗口
中医药国际化是有效应用全球科技人文资源,加速中医药科学发展,培养中医药尖端人才和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中医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随着人类疾病谱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医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政府的广泛重视和民众的逐渐接纳。有资料显示,继“非典”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在对中医药的研究方面,逐步加大了资金的支持力度。世界各国的医学研究机构在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也不断增多,与我国的合作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这是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最好时期,同时,这也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重视对中医药预防保健涉外服务人员的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国外在中医药领域的动态研究,广泛收集信息。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的宣传。拓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关于中医预防保健的交流和合作的渠道,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继中医治疗之后,成为第二个中医药对外交流的窗口。
5 促进继承、整理和挖掘一批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新技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中医药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科学,其理论均来自于民间的医疗实践。早在《黄帝内经》上就有关于中医预防保健理论的记载,关于临床实践的知识在历代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同时,在民间一定还存在着大量的关于预防保健的知识和技术。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方法非常丰富,有些已经被广泛开发使用,如天灸的冬病夏治,灸“足三里”养生保健等,但还有许多未被开发利用。这就需要集中力量加以尽快开发,其中也包括许多民族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推广使用。借助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有力的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
目前,中医预防保健的临床实践正在方兴未艾地展开,要紧紧依托这一实践平台,在有效继承前人丰富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整理和挖掘民间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创造性地开展中医预防预防保健研究与临床应用,培养一大批中医药基本理论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并不断丰富我国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宝库。
通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可以使疾病防治重心前移,使人们达到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的目的,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可以减轻全民的医疗卫生负担,降低国家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可以进一步凸显中医药特色,扩展中医药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和服务层次。
参 考 文 献
[1] 朱民,袁长津.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探讨.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2008.
[2] 孙晓生,邢岩.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构想.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27):519.
预防医学的重新崛起,将成为21世纪医学的特点。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有病需治疗,而且还要无病促健康。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卫生保健知识的不够普及,社会人群还不善于运用已有的经济条件和科学知识来实行自我保健。在寻求健康和推迟衰老的努力中,人们往往过多依赖于现代医学技术和设施,较少发挥和运用人类自我防卫的天然本能—自我保健。所谓“自我”不仅包括本人,也包括家庭、邻里、亲友、同事和社区。让广大人民学会自我保健,担负起对自身健康的责任,依靠自己的保健知识和行动努力,选择最健康的生活方式,用科学知识来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已经成为医学工作者的新任务。要解决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生态紊乱、公害污染、吸烟酗酒、心理紧张、不良卫生行为等,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个人行动。这种新世纪的健康需求是离不开医学科普的。要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尽早让群众掌握和应用,需要一个传播科学技术的形式和渠道,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就是这一传播的理想方式。
医学科学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应把医学科学技术、防病治病的方法、医学保健的措施让人民群众掌握,用在自我保健上,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然而,尽管现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成果和先进医疗设备日新月异,但有病不去医院诊治却不惜重金烧香拜佛、跳大神者有之,迷信活动在一些人心目中还有相当市场,江湖骗子打着偏方、验方的幌子等各种手段还在欺骗愚弄迷信者,有病乱投医乃至危及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医学科普就是要打破这些推行医学科学技术的障碍,造福于人民,其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医务工作者对医学科普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花大力气去宣传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引导群众真正了解到先进的医疗卫生保健知识。
二、医学研究需要科普
医学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的强大程度,不仅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它是否能够被公众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把医学科学变为人们的常识这样一种境界。因此,有人形象地把刚刚诞生的科学技术成果,比作“仅仅是一粒可以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而只有当它被公众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时候,它才有生长的土壤,才有希望获得丰收。公众的这种理解过程,有赖于各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而几乎所有的宣传方式(广播、电视、报刊、培训和咨询、讲座、讲演等活动),都建立在医学科普创作活动的基础之上。任何医学科研成果、技术成就,开始只被少数人发现和掌握。为了迅速而有效地将医学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效益,使科学家、技术人员开创的新领域广为人知,并将开拓者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去,从而起到提高人民觉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医学科普创作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再说,积极参加医学科普创作,也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广泛联系群众、密切结合实际的重要途径。科研工作者艰辛攻关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普及推广,用来推动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就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则往往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发挥不了应用的作用。医学科普关系到人民健康,在人生道路上随时需要医学卫生知识的指导。医学科普将成为一项巨大的社会活动,它的对象是全体人民,社会化是医学科普的重要特征。医学科普社会化的功能,加快了医学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进入社会经济技术市场的过程。医学科普的社会化,也表现在人民群众越加希望通过医学科学知识来保护集体与个人的健康和安全上面。现代医学的大发展必然伴随着医学科普的大发展。没有医学科学的大普及,也就不可能发生医学科学的新突破。医学科普以推广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医学卫生知识为重点,对增强人民体质,保护劳动力和提高医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医学科学知识水平的重任。
三、科普促进医学研究
医学科普是一项牵涉面极广的工作,它的对象虽然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但也包括医务人员。有关专家将医学科普划分为群众性科普和高级科普两大战线。所谓高级科普就是针对医务人员而言的,它对于医学科技人员甚至是高级专家的知识更新,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进展,推广医药科技成果、新技术与新方法等,均有重要作用。医学科普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用动态发展的目光观察和看待现今生活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治疗和预防的关系、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的关系、保健食品与营养疗法的关系、肥胖及减肥的关系等。如果医学工作人员本身还没有正确地解决这一系列复杂问题,就谈不到教育群众、启发群众、引导群众的问题。因此医学工作人员应努力钻研新技术与新知识,事实上,科研人员往往会在偶而浏览到某一科普读物后使自己豁然开朗。因为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学科的分割是人为的。作为一个医学研究人员,在完成学业和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到许多学科如心理学、伦理学、生态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等等。同时,医学科普要责无旁贷地向广大医务人员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对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有较广泛的了解。进行医学研究,除了专业知识外,需要有大量的科普知识作补充。输送知识者,自己必须先输入大量知识。在这里,不能不说“高级科普”是一条捷径。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020-0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分解细胞外基质蛋白酶中最重要的一类,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量极少。MMP-9是其中一种,可表达于脑皮质、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近年我国大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据一项数据调查,大学生中75.5%的学生对现有的医疗水平不满意,改善大学生的医疗保健对我国的人才战略有着重要意义,对社会稳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循证医学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在特殊人群的医疗保健方面,成绩显著,本文笔者将讨论循证医学原理在提高大学生医疗保健水平,借助循证医学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实践,探索在提高大学生医疗保健水平的作用。
1 循证医学简介
循证医学最早是由David Sacket给出比较完整的定义: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1]。狭隘的来说循证医学主要是对临床实践的检验,但现在更为广义的理解循证医学是对一切医疗卫生的循证实践[2]。它可以根据实践的效果随时淘汰那些没有实际效果医疗手段,是医疗更具目的性和更注重实际效果,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和经费。循证医学是在二十世纪末出现的,它的理论体系为人们解决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提供了途径,另外,对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有效管理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循证医学的理论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大学生群体庞大,需要的医疗资源和经费不是一个小数,循证医学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有效途径[4,5]。
2 循证医学在大学生医疗保健中的具体应用
2.1 根据学生体检情况确定检查项目。临床对疾病的控制或者保健目的,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患者那一项作为检测目标。根据学生的病例,体检情况,以及可以接受的费用标准,确定检查项目。另外,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一些医学可以论证并提供资料的项目进行检测。切不可以迎合患者,做出不科学的检测项目。
2.2 制定预防措施。现代医疗保健中,预防疾病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大学是人群集中的地方,对于预防群体性医疗事故必须高度重视。临床试验和实际的临床数据可以明显发现现在的“三高”正在年轻化,大学生由于运动量的下降,“三高”患者正在逐年增加,是影响学生体质的重要原因。循证医学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良好心态、戒烟有助于“三高”病症的预防;同时,对有适应症的对象,严格控制血压是有效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措施[6]。
2.3 结合实际给出治疗方案。循证医学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偱证实践,去发现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摒弃效果差的治疗手段。根据偱证医学原理制定出具体的临床指南,医务人员根据指南提供医疗服务。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提出治疗问题,再根据具体要求确定治疗方案,这时,一方面不能应和学生,要对具体要求经过严格分析;另一方面,临床实践是否支持新的治疗方案也需要论证,切勿盲目执行。
2.4 循证医学有助于预后判断。医学上很多疾病的预后都是没有具体的记录,或者记录不符合实际症状,循证医学对学生的症状进行记录,对有效的方法记录,为下一次治疗打好基础。这里我们给出一个实例。一名男学生自小就有癫痫症,但是自高中以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发作,由于马上面对就业,该学生想知道自己下一年发病的几率,以免影响就业。这时我们医疗人员根据循证医学原理,经过科学的分析,给出了一年内发病几率为43%的答案。
循证医学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在学校还没有具体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情况下,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经费问题,同时要结合学校的医疗资源。学校使学生聚集地,要注意个性治疗和集体预防这两个工作。
3 循证医学对大学生医疗保健的意义
循证医学原理对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健水平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有关大学生医疗保健的措施还不是很多,还没有很多的经验可以积累。管理部门应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加强保健医生的培训和教育.引导从事干部医疗保健的医务人员学习和应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利用循证医学证据的能力。循证医学的运用,极大的改善了大学生的医疗保健状况,这为我们临床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极大提高学校人员医务人员的水平,对成体系的实施医疗保健措施提供了依据。
另一方面,医疗保健水平提高的第一受益人还是学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保障。循证医学注重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极大地改善医患关系。病人需要在充分知情(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种类、费用、预后等)的情况下。对自己疾病的诊断、治疗做出选择,参与医生的医疗决策,有助于治疗效果。长远来看,这种医疗保健方式节约大量的医疗经费和医疗资源。同时也是为以后医疗保障体系建立提供了一手资料。
4 结束语
循证医学原理在特殊人群的医疗保健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可以节约资源和经费,这也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本文笔者简单介绍了偱证医学在大学生医疗保健中的具体运用,和提高大学生医疗保健水平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Spaulding,W.B.Revitalizing medicaleducation:McMasterMedical School,The early years 1965-1974.CanadaHamilton:B.C.Decker Inc.1991
[2] Muir G,唐金陵.循证医疗卫生决策[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2
[3] 管红珍,彭智聪,付鹰.循证医学中文献证据等级标准的系统性综述.药物流行学杂志,2002,11(3):145-148
[4] 张新军,黄晓丽,王业钊,等.循证医学实践与干部医疗保健工作[J].华西医学,2003,18(2):196-197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全科医学;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63-01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随着机体各项功能的衰退以及年龄的增加,糖尿病患者伴发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同时高糖环境也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全科医学保健模式治疗下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全科医学治疗组于我院下辖社区医疗中心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1]患者210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00例;患者年龄为60~82岁, 平均年龄(72.2±6.7)岁;体重40~79kg,平均体重(60.6±14.3)kg。专科医学组选取长期于我院门诊治疗糖尿病的老年患者216例;其中男性114例,女性102例;患者平均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3.1±7.2)岁;体重42~73kg,平均体重(59.8±13.6)kg。所选取的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及其他检查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对社区全科医学治疗组及门诊专科医学组均行基本检查包括:体重、血常规、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常规检查,明确糖尿病诊断[1]。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主要为二甲双胍类、格列奈类;如患者服用降糖药效果不佳,则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
1.2.1 全科医学治疗组:进行社区诊疗,为每例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饮食和运动方案;进行糖尿病患者风险评估。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定期巡诊。
1.2.2 专科医学治疗组:依据糖尿病治疗原则嘱患者定期与专科门诊诊治。
1.2.3 结果评价: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评[2]~[3]。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科医学治疗组较之于专科医学治疗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评估的得分,无论是在心里、生理还是社会因素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成逐年递增的趋势。通常情况下,由于对病情缺乏重视,通常导致病情延误、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或为其他疾病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良好的血糖控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对于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对社区老年患者进行社区诊疗,为每位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降低可能妨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不利因素,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主导的社会医疗服务效率。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显著的效果。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科医学医学理论逐步开始被大多数人接受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社区全科医学诊疗和公共健康管理是全科医学保健模式的两大主要内容。社区全科医学诊疗和公共健康管理通过对流行病学、公共卫生、行为医学等方面做出的判断,对病人进行积极主动地防控与治疗,对常见老年慢性疾病的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现行专科医学治疗条件下,由患者自行决定就医模式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控十分不利,有报道显示慢性病老年患者2周就诊率极低[4]。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治疗的探讨,我们也应将其推广至其他慢性疾病防控领域,做好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信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WHO/IDFD)糖尿病诊断标准].
[2] 彭炜.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教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627-655
食养,即正常人的饮食养生,它是以健康人体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饮食养生,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饮食养生等,进而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食疗,又称食治,即饮食治疗,它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同疾病的饮食治疗,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小、简便易行、行之有效、易为人们接受的特点。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疾病、孕期疾病、小儿疾病等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2]西方近代营养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体对营养需求量、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社区营养等诸多方面[3],特别是食物对健康、疾病以及营养成分与各类食物的最佳搭配的研究。西方近代营养学又可分为生理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生理营养学研究的是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的营养要求,即根据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劳动消耗等各种不同生理情况,合理饮食以供应机体的营养需要,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这与中医饮食保健学的食养理论是一致的;而临床营养学研究的是人体处于疾病状态下的营养要求,即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以促使疾病痊愈,加快身体恢复,从西医治疗学上说,是一种营养疗法,有时作为辅治疗措施,有时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这与中医饮食保健学的食疗理论相吻合。可见,中医饮食保健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是不谋而合的。
都强调平衡膳食的重要性中医饮食保健学是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分离出来的一门科学,所以其中很多思想与中医学的思想是相通的。早在战国秦汉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的《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记载了“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平衡膳食模式。这种膳食模式,是世界营养学史上最早根据食物作用对食物进行的分类,并认为膳食应以上述四种食物组成,进而用于指导人们的饮食生活,是我国古代营养学领域的一大发现,它精辟地、纲领性地向人们指出了饮食的要义,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饮食指南。[4]这一理论对于指导人们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西方近代营养学则根据人群中存在的营养问题,制定了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适合各国(地区)的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平衡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注重膳食营养均衡的合理搭配,注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协调与补充,如米面类食物普遍缺乏赖氨酸,可以用大豆弥补其不足,以达到营养素的平衡。而膳食金字塔(共五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与所占的比重。此外,西方近代营养学还强调了摄入的营养物质应与消耗之间保持平衡。由此可见,中医饮食保健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在平衡膳食模式上具有相通性。
都强调脾胃的重要性中医饮食保健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营养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也是中医饮食保健学的特点之一,即脾胃为本的饮食保健观。《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中医学认为,脾和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并把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脾主运化水谷”与“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合理的膳食必须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将饮食物转化为人体直接可以利用的精微物质,并进一步转化为精、气、血、津液,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养料[1]。此外,还提出饮食保健应首先重视调理脾胃,它对食养和食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说”,非常强调饮食有节,强调饮食生活不可没有规律、饥饱过度、生冷不洁等,否则均会影响脾胃健康,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应重视保护脾胃的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西方近代营养学强调胃肠道的正常运转是保证营养素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关键,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营养素吸收和相互拮抗的问题,如脂溶性维生素食用过多易引起中毒,植酸盐与草酸钙结合容易产生结石等,这些均对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很大影响。也就是说,在注重保护脾胃方面,中医饮食保健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具有相似性。
中医饮食保健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的不同之处
背景范畴不同中医饮食保健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的影响,体现了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属于东方传统科学的范畴。而西方近代营养学作为西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体现了西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属于西方近代科学的范畴。
研究角度不同中医饮食保健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从宏观出发,从整体着眼,以实践研究为基础,以脾胃为饮食保健之本,注重饮食保健的个体针对性,强调无病以饮食养生,有病首先以饮食治疗,着重于食物的偏性,利用五行中的五色(青红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来均衡搭配饮食。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内涵比较丰富,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西方近代营养学则以西医学理论为指导,从微观出发,从局部着眼,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以七大食物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水、能量)为本,以平衡膳食为核心,注重不同群体营养素的供给,强调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作用。
表现形式不同中医饮食保健学强调借助自然之力调节机体的功能,如借助自然界多种天然物质的阴阳、性味等属性来调节和校正人体自身的失衡,而且这种调节是人体无法自身调节的。此外,中医饮食保健学用材较趋向于“药”,因为中国饮食保健食材大多具有药食兼用的双重属性和作用。中医饮食保健学的历史渊源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其用材除了选择含有一定药效的食物外,还包含了几乎所有无毒性的中药品种,而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并不在人们的日常食谱中。许多药用食物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都记载了其功效和主治范围,亦药亦食,以食补药,以药助食,已成为中医药的一大特色。西方近代营养学则以现代实验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为基础,认为生命是一个化学过程,可以用化学的方式校正和完善,它强调以基本营养素为核心的自体补充完善思想,突出表现为拿来主义。[5]西方近代营养学的用材注重于“食”,更多的是从自身食谱范围内寻找,或是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及其衍生物、替代品。#p#分页标题#e#
特色不同“食复学说”和“饮食禁忌学说”是西方近代营养学中没有而中医饮食保健学独具的特色,是《黄帝内经》的两大贡献。《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在疾病的恢复期的“食复学说”,所谓食复,是指在疾病的恢复期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疾病的复发。如《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强调应重视急性热病恢复期不可骤然进食肉类或油腻之品,也别勉强多食,以免导致疾病的反复。[6]而在饮食宜忌上,则提出了“饮食禁忌学说”。即根据食物自身或相互之间的属性,以及养生或食疗的需要,避免或限制食用某些对养生或食疗不利的食物。如《灵枢•五味》提出“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的“五味所禁”等。其内容还包括了发物禁忌、妊娠禁忌、体质禁忌等。“食复学说”和“饮食禁忌学说”表现了饮食与体质之间、食物与食物之间、食物与病情之间、体质与体质之间的两点论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中医饮食保健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