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第1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产业化 理论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大众教育系统转化。在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以其特有的办学方式、直接而鲜明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联动性,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社会服务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已成为了大学利用其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有效教育服务的重要渠道。其教育地位得到了不容争辩的确立和巩固。然而,伴随着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多种办学体制和机制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属性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直面市场并随市场联动的办学特征,更为教育短缺时代相对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在渐趋成熟的市场运行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无法回避,如何理性适应社会需求与社会竞争,科学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培养定位,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思考,也是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社会市场观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社会市场观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思想和经营原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社会市场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时市场观念已被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所普遍接受。但是,在实践中,过度竞争恶化了市场环境。人们经过不断反思,产生了生态学市场观念,并进而出现了社会市场观念。社会市场观念继承和发展了市场观念和生态市场观念,将生态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思想导入了企业经营管理学,认为:企业应该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一样,使它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关系,才能得到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社会市场观念仍然强调“市场需求导向”。即坚持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市场观念强调有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即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和过程不是盲目的,和不受限制的,而必须依据自身的条件出发和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它要求企业在在认识市场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自我,了解社会。

3.社会市场观念体现了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的有机统一。突出强调了企业自身、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既不能单纯地从市场需求出发,而不考虑自身条件;也不能不顾市场需求,只看内部能力,同时要兼顾三者的长远利益。认为只有坚持三者的动态平衡,达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三、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论

1.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动性,决定了其“市场需求导向”的办学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得益于社会快速进步所产生的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社会职业人士对知识补充和更新的需求,直接与社会职业要求相对接,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具有直接而鲜明的社会联动性,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是随社会职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职业变化而变化,并在寻找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市场化特征,决定了其“市场需求”的办学导向和办学思路。

2.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有限度地选择教育范围

就具体大学而言,无论其教育规模有多大,与整个社会教育需求相比,其教育范围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有限的培养能力,也必然使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面向所有的社会需求,因而有选择地确定自己的教育范围和培养目标,是各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教育决策。依托现有资源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是一种惯行的思路,应该讲也是集中表达了教育需求与满足教育需求能力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3.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最终是取决于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需求是催生其发展的驱动力。与所有的社会服务一样,高等职业教育也有质与量的问题,存在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矛盾。随着受教育者选择教育能力的增强,影响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因素开始发生变化,即,由简单的获取型向满足型转化,其中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新的追求焦点。教育需求与教育选择层次的提高,必然引发教育者办学思路的改革。因而,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与水平,即办学质量的高低,是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竞争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4.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理论

社会市场观突出的内外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理论直接表达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它纠正了传统不顾主观条件,急功近利的思维导向,立足长远,坚持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有机统一、坚持各方利益协调发展,倡导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和挖掘自身有限资源、选择性建设有效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持久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直接反映,其深刻内涵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四、社会市场观对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启示

1.树立完善的市场观,科学确立发展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完善市场观,就是办学思想、出发点及目标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改变教育短缺时代“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众多的需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从而确立自己的教育项目和发展方向。这种服务目标的确定,一是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二是要依托一定的内部条件,三是作为教育这种特殊行业,还必须要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三者缺一不可。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是其所有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种目标的相对明确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科学基础。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差异化办学策略是一种必然选择。

2.理性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

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是一个将办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具体步骤。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一个相对稳定、长远的追求,其能否实现,关键是各阶段、各部门要不断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并赋予实际行动。社会市场观念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把握需求与满足需求能力的平衡,突出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基础和系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办学目标,注意把握实现目标的节奏,规模与质量的平衡,发展与资源建设的协调,又要充分估计和依托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实现目标的有利因素,在现实条件中挖掘实现目标的可能,从而快速推进现实状态向理想状态的过度——实现办学目标。

3.有效促进有限资源的建设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其满足社会需求能力,即通常讲的办学实力。因此,资源建设历来是与学校发展相同步的,这也验证了社会市场观念的基本思想。然而,大学自身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都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限资源的有效建设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是要求大学必须时刻把握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社会定位,改变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思维,实施选择性建设和重点丰富;二是要密切关注和敏锐捕捉社会发展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完善资源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三是提升内部资源的整合度和使用效率,发挥整体资源的系统优势。

4.放大资源视域,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偏职业性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资源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社会现实性和普遍性,虽然这种特征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难度,但客观上也为大学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资源领域,为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和利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因此,树立大系统、大资源观念,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在互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角度、相对稳定的有效联合教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也应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

5.以科学的质量体系形成相对优势地位,实施差异化办学和“品牌”战略

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对象提供教育服务的各要素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的总合,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实施差异化办学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选择性、重点发展思路,直接反映了集中优势,发挥特长,促进科学质量体系形成的现实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以相对优势地位,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理论支撑。

6.坚持大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导向作用

大学是社会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创造和传播者。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与大学普通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市场特征,但和大学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一致的。以长远的观点出发,围绕社会进步和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利益所在。因此,要坚持用社会市场观念科学指导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国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2]马必学,郭沙.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3]张兆琴,郑玉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第2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使职业院校实现和产业的对接,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其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的生产者和建设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振兴提供保障。

2校企协同创新是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桥梁和纽带

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内实现创新互惠、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的系统匹配度。而协同创新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其师资队伍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一直紧随企业技术发展,国家在师资的新技术培养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的经费,可以更好地与企业需求接轨。职业院校和企业依据设备、技术、成果、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实际供求需要,在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下,校企多方联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此促进多项创新要素在校企之间双向有序流动。

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主要是弥补院校缺乏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及企业缺少创新成果的缺陷,利用院校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教师的研发能力及企业技术应用能力,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同时,努力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研发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并取得更大经济效益,进而提升职业院校、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协同创新平台,职业技术教育深度地融入行业企业,融入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产学研互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整合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经营实践的经验,为区域内小微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促进区域内人才教育培训和交流。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架起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桥梁,通过此平台,高校和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开展行业调研、科研与技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城市的经济发展、企业成长、行业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要。

3建立高职教育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策略

3.1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开拓校企合作领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各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职教集团,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和文件,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产业优势和学院优势,积极拓展校企协同的新领域。第一,可以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联系、组织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编写、考核方式及考试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兼职教师培养等。专业建设委员会可以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总结与部署,提出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第二,完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提供校企合作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积极探索和实践共管过程、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落实企业和学校各自的责任,实现高职院校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专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同步,逐步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以及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多方面合作、深度融合。第三,开展校企合作机制调研,拓展多元校企合作渠道。高职院校各专业可以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深入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方面征求企业意见,也可定期邀请企业人士到校开展校企合作研讨会,为校企合作献计献策。第四,实施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创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各专业应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带领下,积极开拓校企合作渠道,深入开展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共同开发课程、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教师下企业锻炼及企业担当兼职教师等多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提高合作质量。

3.2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各学院要根据校企合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充分调动职教集团成员合作各方的积极性,规范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保障各方权益,实现共同发展。第一,在遵循学院校企合作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学院应完善集团运行及管理制度建设。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推动集团成员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第二,完善“校企合作产业园”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应制定《校企合作产业园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校企深度融合产教对接,实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提供保障。第三,完善二级学院人才共育管理制度建设。学院应制定《二级学院管理办法》《学院校企合作工作方案》等制度,形成完善的二级学院人才共育培养制度体系。第四,完善培训鉴定和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学院应本着“规范管理,制度先行”的思路,在培训和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理顺办学机制体制,制定《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从体制建设、规范运作、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和配套政策。第五,完善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建设。学院应在对外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制定《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校企合作产教??接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完善科技服务的激励机制,形成专业教师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良好氛围。第六,完善“校政企”三方联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在“校政行企”多方联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方面,学院应完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专任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规定》等文件,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为“校政行企”多方联动合作途径探索和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4结论

第3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其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基层岗位领班人。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技术的工具理性受到极大的关注,但对技术伦理意识、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不足。当前我国技术应用领域所产生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与公共安全问题等,无不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教育缺失存在着相关关系。

技术伦理教育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其目的在于加强技术职业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以便促进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形成一定的善恶评价标准,能够对技术应用的后果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最终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总结和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1 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1.1 技术伦理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重点关注应用型和技能型课程,尤其是培养职业操作能力的实用性技能教学内容比例过大,却普遍存在忽视技术伦理课程建设的现象。目前实施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方案,没有将技术伦理作为一门独立的通识型课程进行设置,开设的专业类技术伦理课程全部为医学类课程和环境类课程,例如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等。作为通识型课程开设的与技术伦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分为素质教育类课程和心理健康类课程,一般作为必修课程。其他有关技术伦理的教学内容,一般穿插在专业技能型课程中,作为个别案例或者补充知识讲解,不作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教学讲授。

以医学类和环境类为代表的专业类技术伦理课程,开设的专业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伦理内容;通识类技术伦理相关的素质教育类和心理健康类课程,一般是关于人格培养和道德培养的教学,其中素质教育类课程主要涉及到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等伦理内容,心理健康类课程主要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等伦理内容;作为在专业技能型课程中穿插讲授的技术伦理内容,相对而言,理论性和实操性更强,说教的成分较少。总体而言,技术伦理相关课程的设置,无论从总课时数和总门类数都不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与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趋势不相

适应。

1.2 教材建设现状

中国各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情况,与课程设置紧密相联系。技术伦理教材的种类,比较偏重于医学类的技术伦理专业教材,例如《医护伦理学》《美容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道德学》。有少量的环境类教材,例如《环境伦理学概论》《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与技术伦理相关的职业素质类教材,可以作为各专业通用类教材使用,例如《职业伦理与职业素质》。撰写教材的作者是高等职业院校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教材和课程的针对性较强,与专业的结合比较紧密。

全部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使用的技术伦理教材,没有国家级和省市级的精品立项教材,没有示范类教材和获奖教材,整体的教材建设质量不高。总体来看,技术伦理教材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从出版社到作者,对于技术伦理教学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尤其是作为通用型教材使用的技术伦理教材比较匮乏,任课教师能够选择使用教材的余地较小。除医学类和环境类外,其他各专业门类细化的对应的技术伦理教材没有,不能够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1.3 教师队伍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教学的任课教师,来源有三??:原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心理教师和专业技术课教师。原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开设的课程多为素质教育类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地留有思想政治教学风格的影子;心理教师讲授心理健康类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从心理上,防范不良的心理问题倾向,引导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专业技术课教师在所担任的专业课教学中,穿插讲授有关技术伦理的理论和案例。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素质教育类和心理健康类的任课教师,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背景和教学内容限制,一般的教学重点在于个人的人际交往技巧、面对挫折的信心以及个人对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等,技术伦理教学不是该类教师的专业重点和业务提升方向;专业技术课教师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技术伦理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将技术伦理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从教学人员组成上看,没有技术伦理专业教师,对教师的专项的培训和进修也很少涉及技术伦理内容。

2 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匮乏,教学目标受限

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伦理教学内容,侧重于严谨的职业作风、诚实守信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职业岗位角色扮演和工作任务导向型教学方式,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同步发展。在现实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似乎与思想教育划等号,这种理解偏离了技术伦理教育的初衷。技术伦理教学的教学内容缺乏对于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人生关怀方面的教学内容,重在自我约束、限制不良欲望等方面。

教学目标直接指向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没有对于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容。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技术伦理问题,人们只是从表象出发,更多地从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的角度出发。将如何防范此类情况的发生作为技术伦理教育的重点,忽视了产生此类现象的根源。作为规范职业社会责任的道德性规范,主要是为了约束学生在未来的生产和生存活动中,减少技术理性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负面冲击。这就涉及到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方面的技术伦理教育。教学目标中缺乏自我价值的伦理教育环节,使得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等主题,难以从心底激发起学生们的思想共鸣。

2.2 师资力量薄弱,社会重视不够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技术伦理教育,包括在素质心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穿行,与技能专业教学相比,技术伦理教育只是教学中的点缀。在财政资金投入上,大部分分配在教学设备采购和软件开发方面的支出,在“软项目建设”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立项里,一般都是技能型专业教学的项目,对于技术伦理类等人文方向的投入相对较少。“教师在专业发展目标上,追求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占有和应用,成为‘技术型’的专家;在组织管理上,处于组织最底层的教师是受压抑的,其批判否定性思考的内心向度被削弱了,逐步形成单向度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模式,背离人性化的教学生活”。

社会传统意义的职业教育观念,深深浸入人们的骨髓,对于职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青睐远远高于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追求。“技术既包括自然技术,也包括社会技术,两者都是由社会主体认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创造和使用的实践性方式、方法体系”。从实践的角度,要求我们回到技术伦理本身,对高等职业教育重新进行审视,对高职教育过程中的技术伦理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探究。诚然,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预期,按照“技术知识的核心范畴,依照物理性知识、功能性知识、设计制造技术制品的知识、操作技术制品的知识”划分,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的预期,这种教育预期反向决定了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要求,短平快的技能型教学,效果明显、可以量化,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首选。“引导和规范社会上一切从事与科学技术实践相关的活动的人们,以消除或避免作为主体的人在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的社会效应和保障性影响”的社会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相对而言,对于技术伦理的价值和意义没有达到对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2.3 教学手段单一,课程体系割裂

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伦理教学手段,一般以单向度的讲授为主。在案例分析方面,采用笼统的说教模式,缺乏内因和外因等多要素?C合分析手段。在追求高等职业教育效率和专业技能的指引下,本应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伦理教学过程,被分解在相对独立的各个典型工作任务模块中,通过案例式的强化认识,作为学生的人越来越受制和依附于枯燥的专业技术模块环节,技术伦理教学本身即受到割裂。单一的技术伦理知识点教学,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主体能动性很难被激发出来,弱化了技术伦理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推广订单班、校企合作等模式,力争在学生毕业前就确定就业单位。因此教学内容首先要适应企业的需要。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将高职教育的着眼点更多地附加在技术的掌握上面。作为最理想的快捷应答,教师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流水线式的规模化教学手段。将整体的学科知识细分为各类典型性工作任务,通过教授学生完成某个具体工作任务来实现对工作技能的掌握。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快速掌握某项工作任务的解决能力,但综合教学效果不明显。

3 技术伦理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价值取向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业率几乎是社会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唯一因素。社会选择毕业生的标准,是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更多的社会产品或者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以此来为基层领班人的劳动估值。这种社会价值取向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却淡化对自然的责任精神和道德约束。注重科学技术的前端评价,忽略后端应用上的评估。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多样化的,其教育内容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要求有可延展性和前瞻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诉求固然要着重考虑职业技能和工作技巧的培养,这是由其教育性质决定的。直观的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忽视了对于教育本源的诉求。技术伦理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工作技巧,但对于日后走向工作一线岗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综合性社会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2 教师注重功利性,缺乏系统性考量

工具理性超越人文理性成为高职教育社会环境层面的第一选择,这与高职教育决策者的原初设计的应然状态背道而驰。学生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功利主义倾向、工具理性占据主体地位,人文理性受到挤压。高职教育中的技术伦理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伦理问题被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的情况广泛存在。

教师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无可避免地将工具主义奉为圭臬,构建出一套互相支撑的教学实践性范式。教师的教育过程也围绕生存原则进行全过程建构,教育实施也在生存实践中开展,割裂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联系,造情怀的缺失;对高职教育的设计、对高职教育实践的审视和对高职教育问题的反思,大多集中在具体技能型问题的解决上,忽略了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的辩证关系。教师被市场化的功利主义所绑架,无可避免实施狭隘的专业知识点式教育。

3.3 差异性教学模式下的规范教学资源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赋予了任课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受制于任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缺乏鲜活的技术伦理教学资源和案例储备,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游刃有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无限性和任课教师个人的有限性的矛盾冲突,使得自下而上的技术伦理教育开展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缓慢推进式的教学改革,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突飞猛进发展的现实挑战。

规范教学资源不足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教育的任课教师的缺乏客观性教学标准,受到内部随机性因素和外部的偶然性因素影响,导致任课教师个体教学效果差异化过大。由于缺乏可供参考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伦理教学标准,实施技术伦理教育的任课教师,只能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技术伦理教学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缺乏与职业教育紧密相连的独特教学内容,进而影响技术伦理教学效果。

4 对策和建议

4.1 联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技术伦理的教育而言,空洞的说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选择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例如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技术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通过活生生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从而提高其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

4.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新引进专业教师和培训现有专业教师并举,通过外部和内部两种渠道,拓宽技术伦理专业教师来源。使得专业教师意识到技术伦理内容的教学重要性,逐步调整教学思路,充实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实施专项培训、专题研讨、教学改革、科研立项等形式,来加强对专业教师技术伦理业务素质的引导,提升专业教师对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专业教师在常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积极加大技术伦理教学内容,进行技术伦理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和融合。通过示范性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将技术伦理思想和教学案例,整合到现有的教学资源中去,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专业技术学习中和未来工作环节可能遇到的技术伦理问题。在实施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作技巧培养的同时开展技术伦理教学环节。

4.3 鼓励教师从实践中积累教学资源

第4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 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学生的教学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学生由于智能结构的不同,其学习风格也有许多不同,只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可以最有效地学到知识。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利用他们的多种智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更新。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可以通过多元智能去实现

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应当调动不同智能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言语――语言智能,特别是其中的口语,辅助实际教学。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师生之间的对话,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语言,还能据此做出反应,因为有了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要体现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这么多方面的教学理念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多元智能而教”,在利用多元智能的同时,势必可以促进学生相关智能的发展;“为多元智能而教”发展了学生的智能,那么教师也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发展起来的多元智能来进行“通过多元智能而教”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作者认为两者之间也是有主次之分的,并且以“通过多元智能而教”为主。而一旦教师做到了“通过多元智能而教”,那么势必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智能,学生被利用的智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各种智能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运动智能的应用分析

运动智能是指人能灵巧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包括联系“身”和“心”,使身体得以完美的展现。人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最初是通过感官进行的,劳动创造了人类,可以说其他智能,包括语言和逻辑――数理智能的开发都离不开身体运动的参与。在课堂上,身体的活动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增强记忆。高等职业院校阶段的课程,抽象的知识增多,在抽象性逐渐增大的体育学习过程中,活动性也逐渐减少。

(2)视空智能的应用分析

空间智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视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发展思维的形象性,培养孩子富于想象、善于想象的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材料包括:影视资料、图片资料、模型、雕塑等,利用这些形象化的工具辅助教学,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空间智能。

(3)人际关系智能的应用分析

人际关系智能使人能够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一起学习、工作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巧。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利用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大声发表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题设计中,针对开放性的任务或难题,教师要组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测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过程。

(4)自我认识智能的应用

自我认识智能是人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认识:了解自己的愿望、目标,了解自己的感情与情绪变化,有效地辨别这些情感,体验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形成关于自己的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自我认识智能强的孩子有着良好的自我意识,常常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妄自尊大。知道自己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从而对自己有完整的、客观的认识,有着较强的自律精神。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反思

1.不可盲目地夸大多元智能理论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的借鉴,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夸大。在许多对该理论认识不深的人看来,多元智能理论似乎成了教育中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同其他新的教育理念在产生之初的待遇一样,“多元智能理论”也被盲目拔高了。尽管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各个年级、各种科目都在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学研究,但是它仍然缺乏实践经验,许多在实践中的应用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在多元智能理论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其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带来的变化,切勿盲目拔高。

2.对多元智能要深层次地理解

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理论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蕴涵着两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一个是“多元”,一个是“智能”。“多元”针对的是传统智能理论的一元化弊端,“智能”针对的是以往智能理论的知识化倾向。而当前,多种简单化的做法已经将多元智能理论降格到了模仿和操作的层次。在这些做法的背后,问题的真正实质是――智能被形式化、表面化了。

3.要不断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师应更新知识结构,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新的教学动态;教师应具备终生学习意识。因为教学中教师的身教最有说服力、最具示范性。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团队合作。多元智能教学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技能,而教师个体能力毕竟有限,很难集全能、多面手于一身,客观上要求不同或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4.社会各界和学校也应注重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社会各界和学校的更多重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保证,需要社会各界和学校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比如,课题研究经费支持、师资培训支持、各项制度支持、教学设备支持等。

参考文献:

[1]叶肇芳,李利.多元智力理论的职业教育学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

[2]胡怡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职教课程目标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3]李立新.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迪[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7).

第5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政府责任

一、何谓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

(一)治理空间上的多中心

“国家——社会——市场”三分法是治理理论在空间概念上的创新,其现实背景就是公民社会的日益壮大。公民社会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中间领域,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第三部门”。第三部门由于存在的广泛性、影响的强力性以及宽厚的群众基础,已经成为现代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维。同时,市场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和效用性在现代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改革的成功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其发达的第三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想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必须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形成国家、市场、社会第三部门的三维空间共同治理高等教育事务的局面。

(二)治理主体上的多中心

统治的主体必定是政府,是单一主体;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人部门,还可以是二者的合作。其中,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权参与秩序的维护,参加经济和社会调节,政府并不完全垄断一切合法的权利。运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即管理主体并不只有政府一个公共权力中心;除政府外,社会上还有一些志愿性的或属于第三部门的机构,如志愿组织、非政府机构、教育中介组织等,都与政府一道维持治理秩序、参加合作与竞争。

(三)治理手段上的多中心

在合作主义的多中心治理体制下,政府对高教管理更多依赖社会与市场力量的参与、合作,管制和控制色彩将减少,规划、引导、协调、交换、服务以及必要的扶持功能将得到强化。政府的干预方式由直接的行政手段转变为运用法律与经济等间接手段;政府的干预必须符合法律规范,要从宏观上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同时,在多中心治理运行网络中,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公—私”合作、“私—私”竞争的激励机制得到强化。治理手段从单一的行政、法律手段,拓展为服务承包、特许经营、政府补贴、积极培育社会团体和鼓励志愿者服务、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手段结合使用。

(四)权力向度上的多中心

在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公共领域的秩序供给主要来源于政府,并且秩序的维护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制性权威和严格的监督。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只强调自上而下的控制,不允许也不习惯让其他主体运用自己的权利自下而上地与政府进行互动。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尽管高等教育领域的多元治理主体的地位并不均等,但它们都有参与的法定权力,这些主体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可以认为:多中心治理“不再是监督,而是合同包工;不再是政府集权,而是权力分散;不再是由国家计划管理,而是社会、市场协同供给;不再是政府垄断,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不再是由政府‘指导’,而是由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

二、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

(一)体现了制度安排的结构性优势

多中心治理理论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组织安排,通过产生并维持体制中的各因素间的有效竞争,产生激励,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提出,给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安排提供了新的思路。多中心治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提出了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全新见解,在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之外还发现了高等教育管理中其他的“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秩序和政府主控秩序之外发现了社会(第三部门)的多中心秩序,打破了过去单中心治理体制中的最高权威指令链条和权力体系,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第三部门”三维一体的多中心权力网络格局,共同治理高等教育事务。可以预见,多中心治理体制在避免因集权而导致的寻租、外部性问题和“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等方面,有优于单中心治理体制的结构性优势。

(二)创造了多赢的博弈机会

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组织都是由有关的利益参与者所达成的一种契约。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高校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办学者、管理者、学生、用人单位等,这些个人或组织对高校活动产生差异性的影响力,并对高校管理结果存在着多元的利益期待。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之所以容易产生搭便车、个人利益受压、基层权力缺乏等弊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利益制衡机制的缺位。权力之所以能让对方去做权力主体希望的事情,根本在于其独占性,如果其独占性遭到挑战,权力必然就会受到制衡。利益之所以重要,根本在于资源的稀缺性,稀缺资源的拥有权是拥有主动权和生存权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多元、交叉配置,使独占进而胁迫的机会变小,每个利益主体都有参与权与发言权,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利益制衡,更有动机和条件采取合作行动,以创造“多赢”博弈的机会。

(三)扩大了消费者的高等教育选择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产品由政府垄断提供,公众作为消费者,面对由政府计划供给的公共产品,不论种类、数量、质量如何,只能被动地接受。由于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别的,而政府在做出提供公共物品的选择时,诸如教育、医疗等准公共物品,不可能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化需求,政府只能从中性的角度做出选择,这就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而另一部分成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提供高等教育服务方面,由于各自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各地教育基础程度有差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理想不同,公众就会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规格的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而政府在提供这些全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时就凸显出无奈。而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来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多种选择,不仅政府提供,其他社会团体甚至个人都可以提供,这样,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产品,从而使消费者的高等教育选择权得到扩大。

三、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的政府责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全能型的,对高等教育事务承担着无限的管理责任。实践证明,政府承担无限责任的单一治理模式已出现了“政府失灵”,对高等教育发展造成诸多障碍。当然,推行多中心治理模式并不否认政府要继续承担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实际上,政府承担的责任还非常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单位制改革,使大学的办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单位制度下,每一个单位都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单位同国家及上下级单位的关系,以及单位同职工的关系是行政性的而非契约性的,单位承担着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职能。单位组织“不仅具有专业功能,而且还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起着政府的作用”。大学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大学办社会”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大学单位制度的存在不仅使大学背上过重的功能负担,而且大学单位组织的封闭性、保守性和稳定性也使大学丧失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政府通过对单位的控制垄断了大学办学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迫使大学不得不按照政府的指令行事,使大学缺乏自主办学的创造性和活力。受单位制度的影响,大学与外界社会的关系被政府隔开,大学不是直接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无法实现从“大学办社会”到“社会办大学”的转变。

随着社会资源分布状态的改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再独家垄断管理权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得到进一步扩大,大学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为大学单位制改革奠定了较好的社会基础。但是,任何制度形成之后都会由于惯性的作用产生“路径依赖”,难以打破。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作为强势力量存在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单位制度改革,引导社会其他力量参与管理大学事务,使大学发展从事业单位走向公共事业,使大学办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加强法制建设,使政府对大学管理从政策治校走向依法治校

受长期集权管理思想的影响,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惟一管理主体,也是惟一的管理权力中心,常常习惯于依据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一切以政府的红头文件为准,造成了政策高于法的错误观念,从而产生不依法办事、法制观念与信仰的建设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机制缺位、法制环境氛围不浓等弊端,严重制约和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法治是治理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到政府、大学和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需要法制来加强、促进、保障和规范多方利益主体的行为。随着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冲突必然会出现,只有在法律框架下,将制衡机制与纠错机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障高等教育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大学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如何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分配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如何使各个治理主体通过博弈实现“多赢”局面等问题,都需要有法律对其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站在公平、合理、前瞻的高度,从制订和完善法律规章、加强教育法律的培训以及明确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来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

(三)培育市场力量,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从平均分配走向市场竞争

在政府垄断服务的情况下,政府在支配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时,主要是通过行政分配而不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进行的。那时我国所有的高校都有一定的行政级别,级别高的学校配置的资源就多,同一级别的高校,获得资源是一样的。实际上这种资源配置模式已造成诸多弊端。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由于资源分配设置许多管理环节,难免有人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利用管理者身份和管理环节“寻租”,为个人谋取私利。从大学角度来看,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大学可能会过于迎合政府主管部门的意图而放弃大学自身的长远责任。因此,为纠正政府失灵、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可大力培育竞争市场,采取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培育大学竞争市场的主要责任表现在:第一,培育市场主体。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其“根本的游戏规则是基于法的规则”,政府要通过以明晰市场主体,为大学公平竞争营造出一个理想的环境,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在各自的类型和层次里都享有平等竞争的自由。第二,促进市场体系建设。政府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要求,大力整顿市场秩序,防止大学无序和不正常竞争,打破大学之间的地区封锁、行业部门各自垄断、条块分割和封闭办学的局面,加强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之间的融合,促进国内统一的高等教育竞争大市场的形成。第三,政府还有责任加快国内竞争市场与国际竞争市场的对接。随着国际间的交流与竞争的逐步加大,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已开始像跨国公司一样抢滩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与国内大学一起竞争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因此,政府有责任充分利用国际规则,改革不适应WTO规则的体制、法规和政策,不仅要积极引进国外大学来提供高等教育服务,也要引导国内大学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四)拓展财政来源,使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从政府拨款走向多方筹措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拨款是大学办学经费的惟一来源,大学为了从政府那里获取更多的资源,一切只能以政府的指令行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高等教育变得越来越昂贵,政府拨款在大学办学经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必须多方筹措资金使大学办学经费多元化。国外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较多,例如,美国高校有多种途径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办学经费:一是免税政策;二是联邦政府拨款;三是州政府拨款;四是私人、企业财团、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等的捐款;五是学费收入;六是大学基金收益;七是各类“基金会”提供的资助;八是吸收留学生及海外办学;九是提供社会服务和产学合作;十是校内附属事业。因此,以政府财政拨款为基础、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并存的多元化筹资格局,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有效的筹资模式。

借鉴国外大学办学经费筹措模式,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主要有:第一,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财政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稳定拨款。第二,改革高等教育财政管理手段,注重对资金分配和运用的科学管理,改变传统单一的成本管理方式,建立现代科学的“成本—绩效”管理模式,以保证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第三,政府要积极鼓励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扩大自我创收能力,使之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第四,政府要积极推进各种捐款捐赠基金制度的建立,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捐助。

(五)扶持教育中介组织,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从直接走向间接

在计划体制下,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对口管理各种大学事务,大学内部也不得不设立各种组织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相对应,以便于对口联系,这使得大学的组织不仅数量上十分庞大,而且在结构上与政府高度同构,实际上沦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严重扭曲了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存在的本质特征,制约了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政府并不直接管理大学,而是实行间接管理,常常是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器”或“减压阀”,即各种各样的教育中介组织。如英国的高等教育基金会、日本的中央审议会、意大利的教授委员会、美国的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和大学间的基准协会等。现在,这些教育中介组织在协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过去长期是“强政府、弱社会”的现状,整个社会受到政府行政权力的超强控制,几乎没有社会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更需要政府的力量来积极培育和扶持我国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政府发展教育中介组织的职责主要体现在: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职能转换是发展教育中介组织的社会基础和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中介组织的功能,把本应该由教育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从政府的行政职能中剥离出来,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其次,加快教育中介组织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法制体系。要逐步制订和完善有关教育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教育中介组织的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第三,政府要制定好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整体规划。政府要做好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部署,既要优先、重点发展与高等教育关系密切的中介组织,也要对现在已经存在的中介组织进行改造和优化,使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健康有序。

总之,多中心治理体制并没有否定政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多元合作主体的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政府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而且,其他社会行为主体在作为高等教育治理的参与者,还保留着作为普通社会行为主体的角色,仍要接受政府的管理,政府在秩序的供给和权利的维护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形势、新背景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定位要从垄断控制转为宏观调控,从行政管理回归公共管理,从单方强调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的义务转变为主动承担起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责任。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与现实,1995 (5):58.

第6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科发展现状 建设思路

经历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在高等教育中占近50%,办学机制不断改善,办学形式丰富多样,专业结构趋于合理,专业设置富有区域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办学层次提升、人才培养力逐渐增强,在高等教育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总体而言,因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较薄弱,管理水平还较低、师资队伍层次有待较大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急需高等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系统指导。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还未成独立体系,学科研究成果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难以发挥足够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学科地位与身份不明。

无论在学科分科中还是在学术界,高等职业教育学科都还没有独立的地位与身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职业技术教育学被列入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尚未细分,这表明在国家学科标准中,还未把高等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高等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与身份不明。学科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的逻辑系统,它的建立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但是,截至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还没有特有的学科术语,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因而在学术界对其学科地位也不予认可。

(二)学科建构还不成熟。

学科是学科内在建制与外在建制的统一体。一般认为,发展到成熟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规范的学科体制。由此判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数量颇丰,但是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泛化,使用的范畴、命题是从相关领域或国外直接移植所得的,使用者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没有本领域完整的、特有的、保持一致性的概念体系。二是研究方法、话语方式和表达形式主要从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借鉴而来,未形成本领域专有的方法论和专有语言。三是以实践问题研究为主,研究层次低,雷同多;对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四是专职研究队伍逐渐成形,但研究人才的培养机构结构不合理、数量少、培养体系不健全、总体研究力量较为薄弱,难以争取到在学术界的话语权。五是专业研究与交流平台已经建立。目前国内的高职教育研究所在数量上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分布不均衡,如贵州省内仅有贵州交通职院和铜仁职院成立有进行高职教育学研究的研究所;国内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刊物仅有几家,贵州省内尚无专门学术刊物,宣传阵地力量薄弱。六是学科建设与实践的现实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仍不健全,仍停留在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归属不明确使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十分尴尬;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也直接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学科目前发展水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未发挥。

高等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制度尚未建立,本领域的研究功利化、微观化特征较为突出,研究内容与结论趋于雷同,这致使现有的研究难以对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实践产生深入的、长远的影响,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水平、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构建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等方面,本领域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还十分有限。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

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内部,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初步显现并得到社会认可,已成为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然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功能的认识仍比较模糊,仍持怀疑态度。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与水平提高已经遇到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使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存危机,向纵深发展阻碍重重。非体系化的、功利化的问题研究已无法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看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建设计划的实施更是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自成体系的教育类型为时代使命,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上升到国家层面。相关政策也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每一条建议的落实都是一个课题,需要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加快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地位,稳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有助于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成为现实。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路

研究机构是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平台,能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帮助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研究机构,通过两条路径构建学科体系:一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的纯理论研究;二是通过实践研究建构学科基本理论体系,进而通过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完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学科特色。

(一)学科研究机构单独建制。

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者,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拥有生动的案例、占有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高等职业院校单独设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有先天优势。对研究所,首先可明确其性质、职能、岗位职责;其次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设计组织落实各项业务,推进学科研究与建设;再次需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学资料室和学科建设专题网站,为学科研究提供便利;最后,建章立制是保证机构正常运行的保障,还需建立一套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二)建设具备较强研究实力的学科研究队伍梯队。

研究队伍的研究能力是确立学科地位、提高学科建设理论水平的核心力量。建立结构合理、研究水平高的研究队伍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此,需建立包括科研奖励制度、分配制度在内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培养与引进制度、学科组成员聘任制和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建设结构合理、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研究队伍梯队;建立研究人员培训与交流制度,使之逐步常态化,在长期的培训与交流中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

(三)建立定期学术交流制度。

进行学术交流是掌握学科前沿信息、掌握最新研究趋势、取长补短的主要途径。学术交流需定期开展才能发挥其作用。应每年在年初制订详细的交流计划,按计划与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在交流中厘清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掌握学科研究重点与趋势;研究队伍内部定期就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进展、研究分工进行研讨,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达成共识,促进学科建设。

(四)实行学科负责人负责制和学科组成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学科监督机制。

学科负责人对整个重点学科的建设负总责,包括确定方向、制定规划、经费使用、落实制度、派遣外出学习人员、学术交流活动等,以保证本学科健康顺利地发展。建立学科评价体系和监督制度,对学科建设情况定期开展检查,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协调好各种关系,帮助学科组克服困难,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底。

(五)以课题研究带动学科发展,不断拓展研究方向。

各级各类课题,尤其重点类课题能反映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趋势,通过课题申报和研究过程可拓展研究空间,引导研究团队整合研究方向;能充分体现、凝聚研究力量;可提高科研实力,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促进学科发展;可对研究队伍中的新人进行严格的学术规范训练。同时,需加强校本研究与地方研究,制定研究制度,借助课题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探寻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功能定位等基本问题,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3(2).

[2]张继明.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J].大学(学术版),2011.(9).

第7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关注点;“十一五”;“十二五”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也空前活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公布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类课题以及2007-2010年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类课题为例,对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概况

(一)立项数量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教育科研分为14个领域和方向,职业教育研究是其中之一。“九五”、“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共计57项,“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类的有69项。另外,从2007年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开始合作实施“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从2007到2010年四年间,获得批准立项的职业技术教育专项课题共计97项,其中,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研究课题有77项。

(二)具体内容

1.课题研究类别。课题共有5大类别,其中国家重点课题3项,国家一般课题17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00项,教育部规划课题12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14项。

2.课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体现在6个方面: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职业教育史研究20项,职业教育宏观的政策、战略研究32项,职业学校管理研究60项,职业院校教师教育研究11项,职业教育比较研究10项,课程与教学研究12项。

3.课题研究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的研究单位有: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以及各级各类职教学会。从趋势上看,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科学研究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也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课题研究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及、其他教育等要素发展关系的宏观层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办学形式、办学层次等方面的中观层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培养、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微观层面研究。

数量分布显示,“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从早期注重宏观层面研究逐渐转向兼顾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尤其是在建设国家级示范校的实践过程中,有关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方法、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学生管理、毕业设计与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指导、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产生了大量而有影响的研究报告、论文、著作、课件、教具、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为教育决策、学院发展和教育实践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二、“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更加关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前沿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更加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成果丰富,影响广泛。同时,大部分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过程规范,研究方法适合,研究成果具有新意。“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种教育类型能够持续运行下去并取得公认的较好效果,必然有相应的办学模式与机制作为可靠的保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股份制办学模式、连锁式办学模式、境外合作办学模式等多种办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从2008年开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与此有关的课题有17项,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实践办学模式研究》、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服务型集团化公司制办学模式改革研究》、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研究》等。

(二)高职院校管理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十一五”期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重心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院校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上来,其领导体制、组织结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改革以及遇到的问题,让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院校管理研究,与此有关的课题多达60项。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师资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问题始终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研究热点,如: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培养模式研究》、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

2.示范性高职院校研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如: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农村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4.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研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等。

5.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管理模式研

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实证研究》、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整合与运营》等。

6.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等。

7.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研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2009年国家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试分析研究》等。

8.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如: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五年制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等。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学习借鉴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体系,与此有关的课题有17项。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改革研究。如:2009年国家一般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型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改革研究》、2009年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研究》等。

2.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如: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借鉴德国职教模块化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研究》等。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也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比较重要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关注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涉及中外、海峡两岸以及我国省域范围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职教改革、职教竞争力等方面。

三、“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研究力量单一

一些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题,涉及的领域会比较宽,需要研究机构、科研院所、专家、一线教师、企业、行政机构之间横向合作。在课题申报时负责人会顾及这个问题,研究队伍写得比较全面,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是谁申报谁完成,其他重要力量介入明显不足,这也直接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二)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实证研究,影响、推广价值有限[4]

一些课题缺乏实证研究,研究过程数据不足,缺乏说服力。另外,有的课题明显缺乏案例研究,结论缺少材料和论据的支持,研究的对策建议较为泛化,缺少针对性。

(三)研究结论缺乏新意

有些课题虽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缺少相关的政策研究,整体流于一般。有些课题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四、“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关注点

(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不高;专业教学团队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尚未建立。

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亟待建立,以举办者为主的多渠道投入得不到保证。[5]

(二)“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5年发展确立的主要任务有10项:

1.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

2.形成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3.建立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4.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5.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6.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体系。

7.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8.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9.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10.营造政府统筹协调、行业企业责任共担、社会认同的良好环境。

(三)“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1.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这是整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定位。示范校、骨干校建设;规范化办学;增强高职服务能力和就业能力等问题值得关注。

2.提高办学效益。加大投入是必然趋势,但投入的钱是要见成效的,这钱应该花在哪里,怎么花,需要研究。

3.中高职衔接问题。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在招生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怎样做好衔接和协调。

4.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目前,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增强高职院校对企业的吸引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机制等问题。

5.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问题。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素质、数量、结构不能完全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培训模式、培训方法、校际间教师相互交流机制、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等问题。

6.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研究。

第8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 质量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08-02

目前,我国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思路和质量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管理模式大都仿效普通高等院校,失去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丧失了高职教育在实践性、操作性、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质量要求以及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相差很远。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大力发展,要想发展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笔者拟就此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1.教育质量管理没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滞后。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高专院校教学制度设计直接将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方式照搬过来,专业设置论证不够严谨,致使很多教学内容难以与现代企业相关专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现象突出,加上教学手段陈旧,没有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具体如下:

(1)缺乏有效的规章管理办法。目前高职院校规章制度管理本来有章可循,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的现象非常突出,管理变成了检查,变成一种程序化的运用。现代管理过程被标准化、程序化、机械化了,高职院校的教师疲于应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改革更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没有实质性改变。

(2)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知识轻整体知识、重继承轻创新等问题。高等职业课堂教学基本上仍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制,形成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定期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还没有有效地突出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培养协作学习和团队精神。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以理论课为主,实验课不仅课时少,而且由于受设备的限制和人的观念的影响,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方面,往往采用太多的课堂封闭式教学的课程设计,教育教学质量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控手段和评价标准,致使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体系。对于教学质量监控,只重视评价标准的研究,忽略反馈信息的落实,不能准确地处理反馈信息,特别是对某些跨部门的反馈信息很难跟踪,缺乏一个反馈链,某些重要信息就此不了了之,失去了信息反馈的作用。第二,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主要偏重于课堂理论方面,而对其他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使用情况等监控较少,特别是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监控不力。第三,教学评价缺乏灵活性和科学性。评价比较死板、机械,难以调动各位老师的积极性。特别是学校领导、教务处、教学督导室、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没有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3)教学管理中太看重分数,忽略了能力培养。分数是考察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强有力的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魔杖,教师和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特别是英语、计算机等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更是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分数管理观念的扭曲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提高。

2.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缺乏“双师型” 教师。目前,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主体,主要是以一般高等院校的师资为主,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由此高等职业教育没有体现重实践重能力的特色。这些教师虽然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在基层的实践锻炼,对行业最新动态了解不多,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难以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使得讲授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相对比较枯燥,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在引进高素质教师时,忽视了对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比较偏重于从普通高等院校或科研研究机构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师资,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过多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同时,即便是引进了一些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却往往是挂个名,没有做实质性工作。

3.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充分突出实践性,对设备的先进性和仿真性要求很高,如果资金不充足,特别是政府投入不够,会严重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扩招后,由于办学投入严重不足,加之政府投入的减少,使得他们在师资队伍、实习实验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从目前情况来分析,全国多数省份没有按要求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或者标准较低,教育费附加中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很少,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企业办职业教育的经费占职教经费的比例也在不断减少,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还未建立;非公有经济单位目前还没有形成举办、管理和分担职业教育的机制;企业在项目引进、技术改造和农业开发的扶贫资金中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很少;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二、提高我国高等职业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对策

1.树立先进的现代教学质量管理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教学质量管理观念是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为此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相关的质量管理理论,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高等职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管理,构建先进的现代课程体系、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的质量保障制度;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科研以及其他之间的关系。第二,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动员全体教职员工树立先进的教学质量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人人抓教学质量,把保证教学质量的责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紧紧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

2.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为此通过不断改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其他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科学地监控和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专业设置、教师素质、教材建设、实践环节考核和学业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要下大力气,这些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来说,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需要,还要思考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人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要求选用的教材应该更加注重前瞻性、科学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是除了电脑教材外,很多教材内容陈旧,相互重叠、相互隔离,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突出,缺乏科学性。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质量,为此要采取各种渠道招聘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原有教师,提高他们的素质:包括掌握最新的信息动态、最新的技能操作要求、最新的专业知识,再通过这些教师及时地把最新的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其及时掌握最新动态。鼓励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传授最新的操作方法及工作经验,也要积极鼓励学校的教师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校企间人员的交流、互动机制。

4.国家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高职教育正常运转。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是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单纯依靠地方财政已远不能满足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要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瓶颈,就要调整国家投资高等教育的经费比例,逐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比率,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要走出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单一模式,拓宽各种融资渠道,国家可以制定相关财政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和私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从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转。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做更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断地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曾一帆.我国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6)

2.王树娴.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2)

3.王江涤.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科技与管理,2010(1)

第9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历史;现状;方向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概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从以就业为导向,对某一专业或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改革等不同角度进行的。纵览已有的研究成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大多是对高职课程体系的某一点或某一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缺乏从历史视角的系统分析。只有充分把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轨迹,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理念和原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早、水平高、层次多,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成熟且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等均是课程体系理念和实践的表现。任何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实现的,课程体系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合理的高职课程体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早,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一直处于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优化的状态。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尝试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整合建立适合时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考察的起点也定位于此。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的视角考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政治时局、宏观经济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总体上,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之初时的课程体系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社会对从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强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始引进和借鉴国外以能力本位、职业分析导向式课程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但由于制度、文化等差异,国外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课程体系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体系———“宽基础、活模块”、项目化课程体系、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到21世纪,国际流行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该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和实践由德国教育者最先提出,目前已被我国引进并在一些示范性院校践行。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现实与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可以做如下简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校间差异

受教育管理者、教师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校间差异明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及相继的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工作对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多高职院校均在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寻求改进和变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类高职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逐渐成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已经由制造类专业扩散到了服务类、管理类、农业类等其他专业类别,多所职业院校(包括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国家精品课程、示范(骨干)院校建设、职业院校名师评选等活动中明确地提出并践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

在培养人才的社会教育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其他类别教育实践比较,有着许多不同的表征,这些表征是由高职教育本身的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教育特点性决定的。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际存在着两种课程价值取向:一种是学科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另一种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相互缠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学问化与职业化的竞争史”。我国高职教育对这种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课程体系实际上仍旧是学科体系的变形,没有真正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选择内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历了实践本位对学科本位的改良,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模式改革仍旧不够彻底,课程建设也没能深入进行。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受到我国教育管理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较为统一,只有少数院校在公开的文档、网页、文件等资料中没有及时更改人才培养的相关说明。在人才培养内容表述上与时俱进的多数院校,课程体系的认识和实践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理论的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旧未能领会其真意,受课时、师资、师生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改革出现了口号化、形式化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最终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授课教师的专业、行业经验直接相关,课程体系改革既需要宏观管理的介入,又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以课程为单位具体落实。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

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试图以工作任务为参照,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融合,建立适合时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其开发路线经历了“学科系统化———职业分析导向———学习理论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发展模式过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受到职业教育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运用教育系统论、教育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从职业教育发展性上考察,才能准确判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才能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与讲解,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与相关工作的联系,使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该兼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对培养目标指向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分析,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将对传统的职业教育观进行新的学习、认识及提升,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实需要的能力及迁移性的发展能力、职业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为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应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完成工作任务,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方法,形成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应该契合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该并列开设,专业核心课与综合实践课可以交替开设,专业课中先开设综合实践课,再切入到理论、原则性的课程内容。总之,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仍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近中期发展方向,目前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态,这为职业精神发展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徐平利.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与哲学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邓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