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

第1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土建施工;电气安装;配合

一?准备阶段配合

既然土建施工与电气工程联系如此紧密,那么,电气人员在土建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就应该提出电气技术的相关要求,加强合作关系。因此,这里就要求电气人员能够看懂土建图纸,以便在工作中合理安排电气设备的预埋(电气设备、保护管、开关柜等)。因为土建人员是按照图纸工作的,所以电气相关安排必须能在土建图纸上有所反应。并且,在一个工程项目开始阶段,电气人员应该与土建人员在图纸上找出合作的部分,制定相应的工期计划,合理地分配工作时间。电气人员还应该对土建的一些基本结构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仔细分析电气的安装与土建的施工是否会发生冲突,尽量与土建人员进行协商,互相配合,在工程上相互适应。从而,将资源利用率与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

除此之外,电气人员在施工前就应该最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有材料上的,如:预埋管道、土建零配件等,以便在工作中与土建施工的安排紧密配合,跟得上施工的总体进度。

二?施工阶段配合

土建施工的工作量巨大、要求严格,返工与返修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材料和能源损失,并且,土建工程中的二次防水系统会有损伤,从而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电气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图纸以及相关的施工要求,对保护管以及电缆进行预埋(过墙孔、引线孔、电缆、电话进线管光纤、保护管等等,这些必须统一管理)。此外,更重要的是一些基础的固定件预埋工作,电气人员应该积极地与土建人员配合,检验预留空洞和钢管的标高、尺寸、轴线、数量等相关数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和图纸要求。

总之,在基础施工阶段,电气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监督土建人员,并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有计划、有安排、有方法地进行施工。

三?结构工程配合

电管暗敷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在电气安装中占有关键地位。并且,电管暗敷的工作极其严谨,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和步骤进行,尤其是浇筑混凝土方面,更要积极配合,全面合作。

1.地面、楼板配合。室内的全部接地线以及地面管线,必须在混凝土地面的浇制之前敷设好。并且,地脚螺栓预埋、开关柜和开关箱的基础框架都应该安装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接线盒、灯头盒要与模板密合,同时,要将盒子内部塞满纸团。

2.梁、柱的施工配合。电气工程的施工针对不同环境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在现场浇制的梁和柱中,要严格按依照暗配管法进行施工。并且,穿线管、开关盒等安装要在浇制混凝土之前进行。

3.墙体砌筑配合。首先,电气设备要与柱上的标高线保持一致。其次,在配管的时候,要保证电气设备相关管线的布置要水平或垂直。最后,在同一个房间内,电气设备在安装上面要严格保持一致。

4.混凝土浇制配合。浇制混凝土之前,要根据图纸和相关要求将线盒和管子安装到合理位置。如果电气设备与钢筋网发生位置上的冲突,可以将钢筋进行整理,等到电气设备安装好后,便根据要求,将钢筋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需要,可以在相应位置上绑一些钢筋。

四?装饰配合与装修配合

与以上几点不同的是,内线的安装是安排在墙面装饰之后的。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墙面装饰工程之前,电气人员要完成所有会损坏墙体装饰层的全部工作。比如:预埋配合、预留配合等土建工程的工作,暗配管路的检查,这些就需要认真审查,以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补救措施。

若有墙面装修以及相关工程,电气的安装配合工作就应该根据墙体的龙骨结构进行。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主吊顶的龙骨进行固定和装修。接着敷设钢管,要求在与主龙骨最近的距离敷设,管线要敷设在主龙骨上。与此同时,接线盒、电缆电线的安装工作也要完成。最后,安装次龙骨和上面板,为留出接线盒,需在面板上开孔。

五?智能电气配合

基础工程的配合固然关键,但是,为了能使建筑工程更完善,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同样重要。所以,智能电气(如弱电线路、消防电气、智能控制室等)十分需要与土建人员以及施工方面的密切配合。并且,这类电气必须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审核、调试方可投入使用。弱电线路的安装必须在其他土建工程都完成后才能进行,包括装饰工程。尤其是对于消防工程和智能控制室工程的施工,防静电地板这类安全设备必须优先完成。同时,墙面粉刷、吊顶等装饰工程也应该尽快完成。

此外,电梯工程也是一个关键环节。电梯的相关设备(导轨、轿厢等)尺寸和位置都必须确定。土建人员必须针对不同的建筑按要求设计好电梯设备和井道尺寸。

六?总结

综上,我们看到土建工程和电气工程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商讨遇到的问题,严格按照预先计划好的图纸和步骤进行施工。只有在技术上相互配合,土建人员和电气人员才能将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运用到工程中去,从而加大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给人们带来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 凌海波.论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配合问题[J].才智,2011,(20):30.

[2] 季良,谈亮.浅谈变电站工程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配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4):177-178.

[3] 刘名贵.浅析建筑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第2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1工程概况

为研究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本文结合某一具体工程的基本情况,展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工程为住宅工程项目,住宅用地规划总面积为99022m2,其中住宅总面积为9755m2,建筑共13层,高度为38.6m,具体的建设中,选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保障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工程在具体的施工中,选用装配式施工模式,实现对本工程的顺利建设。本工程在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针对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使得本工程顺利完成,并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空间。

2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

在具体的建筑施工管理中,本工程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大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管理提供帮助,详细如下:

2.1构配件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类构配件,这些构配件的质量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服务具有直接关联。当前,国内的构配件生产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经验、规模和质量等存在一定的不足。此外,构配件均是由制造商的统一生产,再借助运送设备,输送到现场。但是,这一过程中,输送距离和输送车辆等均会对构配件造成影响,导致构配件发生损坏的情况,则造成构配件后续施工问题。

2.2施工准备的影响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实施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效果。如果,施工准备阶段,没有预先对施工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且没有指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则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出现施工随意、施工科学性不足等情况,则导致后续施工问题。另外,施工现场的构配件也应做好存储管理,如果存储管理中,没有注重对构件的保护,则导致构件出现损坏,最终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2.3人员因素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人员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巨大,其中,如果施工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了解不够充足,则导致后续施工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展开施工。施工人员对构件的功能了解不足,则引起位置安装错误、参数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产生,威胁建筑安全。另外,如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则严重影响施工管理效果,体现在管理人员未按照工程需求,进行施工管控,诱发施工整体质量,最终造成质量隐患发生。

2.4施工设备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借助各类设备的配合,实现设备的装配等工艺。但是,如果施工设备存在问题,则会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问题。如吊装施工中,吊装设备存在问题,则导致构件吊装过程中,出现连接位置不准确、预制件倾斜、掉落等问题,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如果设备存在异常,则会严重干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不利于施工成本控制,威胁施工质量。

3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为探究分析建筑施工管理,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再针对上述影响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本工程的顺利完成。

3.1注重对构件的管控

鉴于装配式建筑对构配件的质量要求较高。故此,本工程为避免构配件出现问题,严格控制构配件的质量。本工程把控构配件的源头,注重对制造商的选择,确保制造商具有相应的资质,并能够严格遵循构配件的设计进行生产。而且,制造商的信誉和构件均良好。从而避免不合格的构件。本工程还对构配件的运输过程中进行控制,注意对运输距离、运输车辆的控制,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强化对构配件的保护,减少运输途中的损坏。在构件进入到施工现场前,展开对构件的检测,确认符合质量标准。此外,本工程加强对构件的仓储管理,存储中,注意环境对构件的影响,做好防护工作,定期进行损坏排查。

3.2全面的施工准备

施工前期,本工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从而保障施工顺利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时,注意对施工进度的设置,避免盲目施工,有计划的按照施工规范施工,达到缩减施工工期的目的。此外,在进行构件应用前,预先对构件的进行筛查,确认构件的基本状况,排除不合格构件。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增强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了解,避免私自篡改施工设计的问题。制定完善的设计更改审核流程,确认申请符合标准才可批准,为后续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3强化人员培训

人员因素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影响加大,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强化人员的素质水平。培训中,选用分层培训的方式,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给予不同的培训方案。对于施工人员,主要从施工过程入手,增强施工人员对装配式技术的了解,加强施工人员对构件的熟悉程度,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并严格遵循施工规范,避免由施工人员所致失误所致的安全问题。还需要注意技术交底的全面性,进一步增强施工人员对施工的了解程度。对于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的优化,由于装配式建筑属于相对新的技术种类,部分管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流程不够熟悉,容易造成粗放式管理存在,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故此,应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培训,增强对施工的了解程度。再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增强施工管理效果。本工程在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BIM技术,借助BIM模型构建,施工流程模拟,实现施工过程的5D模拟,从而管理人员能够从流程中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处置,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管理效果。

3.4优化设备管理

施工设备是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基础,本工程在具体的施工中,严格控制设备管理,减少设备所致的施工问题。①本工程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需求,展开对施工设备的研究,明确施工所需的设备类型,保障设备的配置齐全,避免设备出现不足的问题。②本工程注意对设备检测检验工作,在实施装配工艺前,由检测人员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定,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存在则及时排除隐患或更换设备。③本工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专门的维护人员展开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制定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配合责任制度,由维护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将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人员的绩效结合,从而全面提高维护保养效果。再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周期,每次设备使用前和使用后,均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避免隐患。

4结束语

本文结合具体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案例,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进行研究。先结合工程基本情况,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构件、人员的、准备和设备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认这些因素对施工和管理的影响。再针对这些具体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注重构配件的管控、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分层培训、设备管理优化等内容,从而保障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需求,提高施工质量,降低隐患,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服务能力,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阳.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127.

第3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现状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在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上不断提高,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在当前比较流程,在这一方面的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就显得比较关键。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现状分析

1.1施工队伍建设质量有待提高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质量的保障,需要有专业队伍作为支撑,建筑施工企业自身有着特殊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能满足施工管理要求[1]。但是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最大化利益,就在施工队伍的建设方面没有注重质量的控制,一些施工人员没有施工的资质也被安排到施工队伍当中,这就必然会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技术比较欠缺,对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带来很大质量威胁。

1.2施工验收质量问题突出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施工后验收工作是比较关键的,这是建筑施工最后的质量控制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验收工作环节,验收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验收的标准执行。我国当前还未形成涉及到生产和施工等完成的验收标准,这就必然会影响验收的规范性,对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质量控制增加了很大难度,阻碍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进一步发展。

1.3材料质量控制力度有待加强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中,材料因素是比较突出的,但是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注重材料的质量控制,使得应用的材料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在对施工材料的运输中方法的不当造成材料破损的问题也比较多[2]。现场材料管理的方法不恰当,造成材料的损坏以及标准不符合应用要求等现象常常存在。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2.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台做磨具制作的措施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中对台做磨具的制作是比较重要的,要保证其质量,制作的类型主要由钢台座进而混凝土台座,在制作台座磨具的时候要注重保证其表面光滑。制作的时候要注重其稳定性和使用的刚度,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抗冲击能力,避免出现变形的质量问题[3]。在预留孔以及预埋件位置方面进行合理化的设置,严格遵循相应的原则进行施工,对周转的次数能结合实际合理控制,只有保证台做磨具的制作质量才能有助于整体建筑施工顺利进行。

2.2施明确工方案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施工方案的明确,装配式住宅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构件生产要素集成,对住宅的水电以及门窗等安装过程中,就可在楼板和墙板构件制作方面进行同时完成。施工中地下基础部分可和工厂构件的制作同时实施,对构件的现场安装就要把预制水电管线有效连接,在构件安装后把连接部分装饰层加以完善,安装好门窗,在这样的施工形式下就能大大节约施工的时间,提高施工的效率。

2.3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质量的有效控制,要积极借鉴国外技术,和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实际相结合,形成有特色的技术管理体系,增加技术管理的实用性。要能加强相关企业以的了解,对技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优化,技术的应用并非是顺利的,在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技术应用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就需要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要加强,在对技术的沟通交流方面做好努力工作,形成完善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对施工技术的资源进行有效整理,保障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施工技术应用中,混凝土施工作业是比较关键的,这就需要对每个混凝土施工环节加强质量的控制,施工中振动台振捣的方式要和预制构件的特征相结合,混凝土的振捣要选择振捣棒辅助振捣,选择小型的比较合适,对振捣的时间控制要科学,保证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密实度[4]。在对预制构件的制作中使用平卧重叠的方法,混凝土的强度将5兆帕作为分界点,按照标准进行浇筑,注重上下层的隔离措施实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重按照技术标准进行应用技术,保障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作业,只有按照要求执行,才能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希望能在此次的研究下为实际施工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井长源,李开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35.

[2]李建沛.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99+233.

[3]何国俊,杨小荣.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7,48(16):106.

第4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装配式装修技术;施工要点;EPC模式

目前,我国传统装修行业因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环境污染严重、维修翻新困难等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装配式装修的兴起与发展,便是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装修工程日益严苛的要求之下产生的必然结果,显示了装修行业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在传统装修工艺已走入瓶颈的背景下,装配式装修技术将使我国装修行业乃至房屋建筑行业的施工速度及工程质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1]。本文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对装配式装修技术进行剖析,总结其优劣势,并对装配式装修行业发展提出发展建议。

1工程实践

1.1工程概况

某地块工程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滨海西大道以东,西福路以南,建设有4栋18~26层高层住宅项目,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层高2.9m。该项目共包含5个户型,均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装饰装修建筑面积约为55640m2。该工程是“厦门市装配式建造(装配式装修)试点项目”,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户内装配式隔墙系统安装、装配式墙面系统安装、水电暖通施工、装配式吊顶系统安装等。

1.2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情况

(1)装配式吊顶系统与传统石膏板吊顶或木作吊顶不同,该工程的装配式吊顶采用组合式集成技术、独立支撑框架,面层则采用单元式拼接面板和不同造型跌级、灯槽和装饰线条,以满足造型选择多样的要求,如图1所示。同时,龙骨与饰面集成安装,可实现安装效率高,质量可控,满足高度集成、A级防火、多变造型、无醛等特点。(2)装配式墙体系统该工程装配式墙体系统包括墙面及隔墙系统,通过基板结合饰面膜的集成制造工艺和施工现场卡扣式拼装,最大限度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的工序,减少甲醛排放。而传统墙体装修需在剪力墙或砌体上进行抹灰、腻子、胶黏剂、乳胶漆/壁纸/墙布/木饰面等繁杂工艺,这些繁杂的工艺工序对建设单位及总承包单位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2]。工程装配式墙面系统采用防气泡膜压技术包覆工艺和一体式阳角结构,可有效避免墙面开裂、空鼓、阳角缺棱掉角等传统装修的质量通病。同时,标准模块墙板间形成工艺缝,可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如图2所示。(3)装配式地面系统本工程装配式地面采用无机材料加合成高分子复合实木木皮制成,在保证传统实木地板的效果同时,产品内部不产生任何缺陷,低含水率、低膨胀率,零甲醛,安全环保。针对北方供暖需求和南方区域消费者对瓷砖地面的喜好,装配式地面系统可逐浙衍生出地面调平结合地暖模块和地砖超薄铺贴的两种不同的施工工艺,如图3所示。(4)装配式厨卫系统目前,装配式卫浴系统普遍采用一体式防水底盒,结合墙面框架与面层的结构式防水技术,可彻底解决传统施工卫生间漏水痛点。此外,独立支撑框架结构和大板块墙面装配技术,防水基板复合表面瓷砖,在实现传统高档瓷砖效果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卫生间装修安装效率低、瓷砖空鼓破裂、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在厨房场景中的应用,装配式装修则更侧重于墙面与水电集成技术,通过一系化设计,综合考虑橱柜、厨具及厨房家具的形状、尺寸及使用要求。(5)水电集成系统本工程通过装配式吊顶、墙体、地面、厨卫等系统的协调设计,充分利用空腔走管,从而实现水、电、暖通、智能化等设备系统管线与主体分离,预先排布,减少墙地面开槽预埋的高污染作业,同时也能使后期在使用阶段的检修工作更加方便轻松。

1.3装配式装修工程施工要点

(1)测量放线装配式装修工程的测量放线一方面是要校核现场尺寸与设计图纸的误差,另一方面需针对门窗口、地坪做法、墙面装饰层厚度、墙面挂板分格尺寸、吊顶部位、吊顶高度等的精确尺寸进行定位放线,并以此作为装饰施工和加工订货的依据。相较于传统装修的边施工边调整,装配式装修的工业化加工、模块化安装方式,对施工前期的测量放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成为确保装配式装修工程质量不可缺少的工作。(2)水电工程安装本工程给水系统水管连接方式为快插入式连接,卡锢式紧锁,可做到不泄露、防震、防热胀冷缩,使用安全,耐用可靠。同时,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加工螺纹或依赖管的壁厚进行连接,避免了难以控制的人为因素,是目前最简便的给水系统施工方法之一。在本工程电气布线过程中,特别需注意的是在顶面转隔墙布线时,装配式装修利用隔墙-吊顶软管转接模块,实现隔墙与吊顶内的线槽连接。将隔墙线槽根据施工图定位准确插入隔墙空腔内,固定线槽,后在隔墙线槽出线处及底盒安装处开孔。(3)装配式吊顶系统安装本工程的吊顶系统为中央下沉式双跌级吊顶系统。首先,需在地面上组装第一层跌级立框,后进行整体吊装,二级跌级则是通过顶挂角钢吊挂。而后,中央下沉式跌级是在地面上拼接平面板,用吊挂件将方钢钉接到平面板上,立框板围合组装,组装平面板拼接成整框。(4)装配式墙面系统及隔墙系统安装针对本工程的剪力墙,装配式墙面系统的安装需根据墙面放线。先将调平组件紧贴墙面,后检查竖龙骨外表面平整度,通过调平组件对竖龙骨进行调平后固定。墙饰面板由阴角处开始,根据编号逐一向外安装。窗套、门套等收口位置时,采用自攻螺丝固定。最后通过窗套、门套、踢脚线等作收口处理。装配式隔墙的施工过程中,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安装顺序及非标隔墙组件的处理。隔墙组件的安装顺序,应遵循尽量减少非标隔墙组件的原则,预先做好排版,将收口放在门洞位置。而当遇到非标隔墙组件时,须对标准隔墙组件进行裁切,并连接配套的侧封边卡件,使裁切后的隔墙板依旧可以跟安装龙骨、侧封边进行卡接,如图4所示。

2装配式装修技术利弊分析

2.1装配式装修优势

综合应用以上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工程应用实践,相较于传统装修行业,装配式装修技术的优势突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环保装配式的核心理念,即为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装配式装修通过管线分离,面板工厂生产现场拼装等方式实现干作业。同时,深化设计及工厂预制使得装修阶段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大幅减少。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与传统装修方式相比较,装配式装配单位面积的环境污染显著下降,节能环保特性突出[2]。(2)减少人工成本传统装修涉及包括瓦工、泥水工、木工、油漆工等数十个工种,而装配式装修只需专业安装工人,工作环境好、操作简单。在当今人口老龄化加剧,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装配式装修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同时,工种的简化,也带来了人工成本的节约和管理人员人工成本的降低。(3)降低首检缺陷率,工程质量可靠装配式装修重要特点之一,是通过工业化生产来解决传统装修高度依赖工人个人操作水平的问题,规避了人工操作的随机偏差,实现了整体过程稳定可靠,进而提高整体装修品质标准,用过程精品来实现结果优秀。对比装配式精装和传统装修的验收检验,工种及工序的简化,使得装配式装修的首检缺陷检出率比传统住宅精装修下降近一半。装配式装修通过做好事前和事中控制,把事后修补返工损失减少到预期范围,确保了工程质量可靠。(4)缩短工期在工期方面,一方面由于装配式装修的深化设计以及构配件生产可与工程主体土建施工的同步进行,结合铝合金模板快拆体系,可实现N-10层左右的装修工程穿插作业,有效节约了工程整体工期。另一方面,从单套施工来看,以60m2的两居室为例,若使用传统装修,装修工期至少1个月,而若采用装配式装修,3位安装工人耗时10d即可交付。工期的缩短,使得各参建方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节约。

2.2装配式装修技术存在问题

装配式装修技术作为行业新热点,无疑还存在一些问题:(1)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装修技术系统呈现出若干企业各自为营、各自研发的状态,在技术上和组织上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未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难以发挥技术应用的综合效益。因此,各企业应在各自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行业成套统一的技术体系,互联互通,使这个新兴的行业健康发展,更具活力。(2)工程造价偏高在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及市场的情况下,造价偏高,无疑是目前装配式装修技术推广过程的最大的阻碍。目前,商品房的装配式装修成本,约2500元/m2以上的室内装修预算,才能逐渐显示出其品质优势,才能满足购房者对装修品质的要求。当然,若综合考虑当前人工费的逐年上涨、工期缩短、后期维修费用减少以及政府政策优惠等多方面因素,装修式装修的综合效益不可估量。

3装配式装修行业发展建议

3.1标准化体系建设

现阶段装配式装修造价偏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每个项目每一户型需单独开模,无法做到一次开模全面供应。装配式装修行业亟需建立统一的边界条件、接口技术、几何尺寸等技术规则,运用标准化手段提高部品的通用率和互换率,打通各企业间壁垒,实现在全产业链上适用的标准体系。通过形成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标准,建立部品模块库,并通过统一模块,变化组合等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

3.2应用EPC模式

在现今装配式装修技术体系尚未成熟的背景,工程整体管理模式更显重要。采用何种管理模式,直接影响装修式装修能否最大程度发挥优势。通过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管理模式,可实现工程全过程一体化管理,有效优化整合资源。由工程总承包单位统筹组织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环节,并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快速反应。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在设计阶段即可解决目前项目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痛点。前期设计阶段即综合考虑生产、施工的需求,通过对装修图纸深化设计,反向调整建筑方案、主体土建开间轴线尺寸,以优化节点、实现标准化生产,进而降低项目成本。在生产阶段,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按照前期深化拆分图纸,严格把控生产质量,配合施工进度及方案,深入控制生产顺序及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施工阶段,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在土建施工时,即严格控制关键部位施工精度,以满足装配式装修实施的基本要求,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整生产方案,避免浪费。

3.3BIM技术深度应用

装配式装修技术的顺利实施,无法离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深入应用。通过BIM技术,对项目从主体阶段到装修阶段的正向设计,建立标准部品模块系统,整合产业链,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全信息化工作流程,全信息化测算、自动预警、智能审查、精准计算、无缝对接生产。应使用标准化模块正向设计、BIM深化模型快速出图出清单,缩短设计深化周期。在运维过程中,BIM技术更是能发挥巨大优势。依托BIM搭建的项目运维系统,让项目运维管理人员直接获取各部品部件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包括材料、尺寸、类型、安装位置、生产日期、生产单位、生产安装验收过程等信息,以实现装配式装修快速维修更新。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装修技术是行业的发展方向。其具有节能环保、质量可靠、减少人工成本、缩短工期等优点,能促使其不断推广和发展。同时,由于装配式装修技术系统不完善、设计标准程度低、行业管理不成熟等原因,造成装配式装修工程整体造价偏高,制约着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发展。因此,装配式装修行业必须推进具有前瞻性的标准化体系建设、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推广,以及BIM技术的全过程深入应用,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维护阶段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发挥产业集成优势,节约资源能耗,进而推动我国装配式装修技术的推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伟.浅谈装配式装修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影响[J].中国住宅设施,2020,207(08):86-87.

[2]王宇平.装配式装修与传统装修的比较[J].砖瓦世界,2020(03):142.

第5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测量;混凝土构件;新技术

一、概述

桩基础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型式,应用新的桩基技术,使散装水泥应用、高强混凝土技术等得到相应的发展;进一步推广GPS、全站仪等先进测绘仪器和测量技术,提高施工测量的技术水平,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从而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对于新的预制构件技术的采用,在多层民用建筑中逐步提高新型装配式楼盖结构和叠合楼盖结构的比重,加快多层建筑的工业化进程。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二、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新技术在具体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 桩基础技术

1.1刚性桩柔性桩复合桩基技术

这是一种用刚性桩(如素砼桩)、柔性桩(如搅拌桩)与桩间同承担基础荷载的复合桩基技术。利用刚性桩本身强度较高,桩长较长,把上部结构荷载向深层传递,调动较深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而利用柔性桩提高较浅层土的承载力,柔性桩的桩长较短。这样就把深层和浅层土的承载能力都发挥出来。从而形成刚性桩柔性桩与同作用的复合桩基。由于桩材料经济性好,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很好的经济效果。适用于浅层土层较软弱,而深层有较好土层的地区。

1.2钻孔压浆桩技术

钻孔压浆桩是用长臂螺旋钻机钻孔,待到达预定的深度后,通过设在钻头的喷咀向孔内高压喷注水泥浆,同时向上提钻,至浆液达到没有塌孔危险时停止,起钻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投放粒料至孔口,然后利用补浆管(桩长超过13m时放一长一短二根补浆管),再向孔内二次补浆,直至浆液达到孔口为止。其特点是无噪音、无震动、无泥浆护壁排污。由于是高压注浆,其桩体很密实,与周围土体有明显的渗透加固作用,其承载力比普通灌注桩大幅提高,有很好的经济性。

1.3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

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是由小方桩与承台下的地基同承担外荷载的桩基技术。一般小方桩桩身截面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长细比可到80左右。桩间距一般不小于5~6倍桩截面边长,以充分发挥桩侧面的摩擦阻力。用于穿越较弱的土层,进入压缩性相对较低,但尚不十分坚硬的持力层,适用于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其沉桩方法可用静压法也可用锤击法,施工设备灵活、因地制宜,但用锤击法时不能用重锤。这种桩尤其适宜在中小城市中应用。

1.4多节挤扩灌注桩技术

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在灌注桩成孔的基础上,利用挤扩设备,在成孔的多个部位自下而上逐个挤扩成盘、岔(肢),在按设计要求完成多次挤扩后,取出挤扩设备,立即进行灌注桩的各项工艺成桩。由于桩体上增加了多个盘或肢,其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2. 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

2.1 GPS施工测控技术。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其精度要求高,测设困难,GPS精密定位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且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成果的可靠性有保障。随着超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物的不断出现,高层建筑施工常规测控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如何在温差、日照、风载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迅速、准确地完成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建筑构件的安装定位,已成为影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首要因素。利用GPS测控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可动态测定建筑物的摆动周期和摆动规律,测定建筑物(或构件)的垂直度,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2.2 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

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该技术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

2.3 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该技术对超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特别有效。

2.4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是衡量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通常采用经纬仪交会或悬挂锤球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不但测量精度低,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利用激光准直技术可较好地解决该问题。该技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测量作业快速方便,测量成果的精度高,且可进行检核,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另外,该技术采用多次定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误差的累积,保证最终成果达到规范要求。

3. 新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

3.1 发展新型装配式楼盖结构

采用革新的预应力空心板,按预制装配式楼盖设计,以保持施工安装快速的优点,同时在楼板找平层中加配钢筋网片,使之具有相当于叠合楼板的整体性,捉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用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提高构件的延性;提高构件的质量标准(高于现行的国标),以促使构件生产工艺和模具水平的提高,使构件生产集中于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预制构件厂,以保证构件的高质量;通过改进后的板侧面设计与灌缝材料,增强板缝间的抗剪能力;通过上述几项措施并可解决当前困扰民用建筑开发商的频频引发争议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

3.2 发展预制轻混凝土内、外墙板和复合外墙板

与框架结构的结合,可逐步取代现有的砖混结构,从而实现民用建筑基本不用粘土砖的节地要求。预制外墙板、新型装配式楼盖与框架结构及已有的各种轻质内墙相结合,可形成框架现浇或预制梁、柱装配整体,其余均为预制装配的新型建筑体系。

3.3发展叠合楼盖结构

以中、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的预应力平板、带肋平板、空心板作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组成叠合楼盖。减少了现场的支模施工工序和钢筋工程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尤其适用于大开间民用建筑。

四、结束语

通过推广成熟的科技成果,必将大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施工速度,同时对控制工程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使工程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旦克服困难推广成功,便可以普遍应用,在充分发挥技术革新带来的生产力提高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科技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能促使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创造更大效益。

第6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筑;建筑施工;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074-01

一、建筑施工筑的分类和组成

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三类,这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占了绝大部分。下面介绍一下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分类和组成。

(一)工业建筑

1、分类

按跨度尺寸可分为:小跨度(指小于或等于12m的工业厂房)。和大跨度(指15-36m的工业厂房,当跨度大于36m以上时一般以钢结构为主)。

按层数可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指层数在二层及以上的厂房)和层次混合的厂房。

2、组成

工业建筑的组成包括:屋盖结构、吊车梁、柱子、基础、外强围护系统、支撑系统。

(二)民用建筑

1、分类

按施工方法分为:

(1)现浇、现砌式。

(2)部分现砌、部分装配式。

(3)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内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而外墙、楼板以及屋面均采用预制构件。

(4)全装配式。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1)木结构。

(2)砖木结构。

(3)砖混结构。

(4)钢筋混凝土结构。

(5)钢结构。

2、组成

民用建筑的组成包括:基础、墙或柱、楼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

建筑施工筑施工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也给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也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提高了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保险系数,为建筑施工行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建筑施工筑中创新技术的应用范围

环保技术建筑施工筑为主体的建筑行业是耗量大、高污染的行业。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唯一的,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得到彻底的修复和改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中,一定要注意对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建筑施工阶段要在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强环保技术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处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建筑施工筑技术已经难以涵盖新技术的具体特征,从而需要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要对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问题加以重新思考与分析,进而得到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

(三)科学监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技术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模式作为相应的创新,而且还要注意到对施工技术的科学监理,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到实处和得到有效的应用。

建筑工程科学监理技术,是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手段之一,如果忽视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一)防水施工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时,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于250mm。对于外墙防水,若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抹灰前应先在外墙面满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采用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在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将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二)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

直螺纹接头连接是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直螺纹接头连接分别三种不同的形式,即“ 毙汀“”型、“!毙汀6杂诟纸钪甭菸屏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上,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过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的连接: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侧,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后,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一侧,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

(三)金刚砂地面施工金刚砂通常是指一种掺有级配配置的金刚砂骨料,与高标号水泥、其他添加剂等拌合而成的一种粉剂。通常在混凝土初凝前吗,用在混凝土表面,依靠提浆,抹平,收光形成混凝土表面的一个硬化层。具有增强混凝土表面硬度,提高其耐磨性,防止地面起灰的作用。金刚砂地面的耐磨强度主要依靠其粉剂中的金刚砂骨料。所用的骨料有钛合金、炭化硅、氧化铝、氧化铜、石英砂等。金刚砂地面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

1、一次成型法,即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初凝时撒金刚砂,提浆,抹平,压光。此种施工方法优点是直接简单,同时可以避免起层、空鼓。缺点是平整度难以保证,在施工高平整度要求的地面时难度很大。2、二次成型法,即先浇混凝土地面基层,待基层强度达到要求时再施工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在找平层上撒金刚砂,提浆,抹平,压光。该方法的优点是能保证很高的平整度,缺点是结合面处理不好时容易空鼓、开裂。

(四)混凝土施工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复杂化,以及商品混凝土的大量推广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对各级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就存了了很大差异,有些已危及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现从混凝土施工技术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进而阐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的本身有很大影响。建筑施工中的民用住宅、办公楼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工程建筑物中尤为重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从原材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来体现的。

1、由于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是在理想状态下,即以饱和面干状态,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但实际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以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来说,调整量等于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减去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实际施工工艺、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例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确定其品种。进场外加剂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中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认对混凝土质量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外加剂还应分别存储,避免受到污染,保证其质量性能稳定。

五、培训相关人员应用新技术能力

第7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 单考单招;钢结构;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102-02

Abstract The paper,by analyzing the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ofsteel structur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of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students, optimizing integrating the courses of steel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chanics to put forward the new way of thin-

king, which stimulated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nthu-siasm by project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vocational ability.

Key words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steel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

1 引言

近年来,钢铁制造业发展迅猛,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增强。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钢结构建筑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从15级开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的生源为单考单招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单考单招生与普高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力学课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没有理解透彻,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力学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在学习钢结构课程时产生抵触心理。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课程特点和单考单招生来源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对钢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设置适当的教学内容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适应一线岗位生产、施工、管理的应用级技术人员,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 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

课程性质方面 钢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具备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一旦学生对先修课程的知识不熟练,或者没有掌握,在钢结构课程中就会出现“掉链子”或者“夹生饭”的现象[1],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能力的提高、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教材内容方面 钢结构在我国起步较晚,而钢结构在近20年又发展较快,现有教材在内容上较为滞后,钢结构教学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是高职高专教改系列教材,教材内容虽然进行了部分改革,但烦琐的公式和计算仍占很大篇幅,并没有完全走出本科的教学套路。考虑到单考单招生源的特殊性,其文化课基础差但专业技能强,计算能力差但动手能力强,若参照现有教材学习,不仅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浪费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而且使学生兴趣大减,严重的将会产生抵触心理。

课程实践方面 钢结构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与工程实践和钢结构制造工艺密切联系。钢结构材料的选用、结构选型、设计计算、制造安装都必须结合工程实际考虑,其节点连接方式、杆件截面形式和结构形成方式较多,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2]。而课程教学中没有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对钢结构的感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工程素养和训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显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3 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要做好钢结构教学,必须处理好与先修课程建筑力学的关系,与其融会贯通,并且要加强实践环节,以达到学以致用,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故笔者大胆将建筑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课程内容整合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的培养方案是把建筑力学安排在第一学期,而钢结构安排在第二学期。由于学生基础及计算能力较差,对力学知识掌握不深入,导致钢结构课上教师还要再详细地给学生复习力学部分的知识。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也使得学生学习知识不连贯,降低了课堂效率。

结合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学生的基础情况,根据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能够知道常见钢结构构件和简单结构的受力特点,能够校核构件和简单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以定性分析为重点,淡化公式推导,大量砍掉建筑力学中的力法、位移法,钢结构中的拉弯和压弯构件等难点。并将建筑力学的理论知识打乱,按照钢结构的典型形式重新排序,作为钢结构课程的基础知识渗透其中(见表1)。讲解钢结构知识点时又能及时地将力学知识应用起来,使知识点之间很好地衔接。这样的安排使得教学体系一气呵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现场参观。为加深学生对钢结构的感性认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带领学生参观具体工程,并观察具体构件和连接。利用学校现有条件,把课堂由教室转移至现场,如学校的文化活动中心屋面为网架结构,操场看台顶棚为膜结构,行政楼的幕墙结构以及实训室的钢结构厂房,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钢构件及其连接节点。通过现场教学,学生能得到最直观的认识并了解钢结构,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合理利用多媒体。课程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每一个任务前应通过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对钢结构对象有一个视觉的冲击,弥补空间想象能力的欠缺,更加了解钢结构体系的实际构成及传力方式[3]。

3)项目化教学。在教学过程引进一个典型的钢结构工程案例,要求与教学内容匹配,便于学生理解,能够分解为各种结构形式(如屋架、连接件、吊车梁等),以适应全部教学过程。利用案例引导学生一步步讨论、分析并计算,逐步完成该案例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经推敲,工程案例选用校内实训室厂房。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课程内容设计中,钢结构案例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将建筑力学的知识打乱,为钢结构知识点的学习铺路,而钢结构知识点的讲述加深了力学概念的建立,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断层,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钢结构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学会如何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力学分析,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根据工程上的实际需要,结合计算进行专项技术方案的制订,并能够阅读其他施工方案(计算书)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志敏,李开颜.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钢结构课程体系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89-91.

第8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防水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eople living, working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the building; the building's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o provide people with safe, comfortable, economical building environment, building waterproof engineering quality is a vital lin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aterproof project, the most important i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proof engineering, easy to cause damage to the weak part of the enhancement lay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ability of the waterproof layer of waterproof,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waterproof layer. Following on the waterproof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de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TU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技术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包括:焊接技术、保温技术、防火技术、节能技术、抗震技术、防水技术等众多作用不同的建筑工艺技术。我国的建筑技术的水平逐步的进步,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诞生,使建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防水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水技术发展既与建筑本身和结构形势紧密相关,又受到地区环境、经济发展与建筑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几十年的建筑防水技术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诸多的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防水技术按照部位划分包括:地下隧道工程防水技术、墙体表面防水技术、地面防水技术、屋面等防水技术与室内防水技术等几种。选择好建筑防水材料是确保建筑的防水工程质量的基础。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速度飞速,我国最初阶段防水技术主要应用的是水泥混凝土防水层防水、橡胶沥青等防水涂料来进行涂膜以及卷材防水与砌砖墙体防水等技术。目前新型防水材料主要为以下几类: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合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喷膜防水材料、刚性防水材料。不同的防水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优点,用于适宜的防水部位可起到比较有效的防水效果。未来,我国的防水技术的发展重点是新材料的研究、发展,各种新的有机材料与符合材料会逐步代替传统的混凝土和砂浆,在防水工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二、防水技术的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防水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现代的防水技术发展中,已经成型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水层防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推广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的平房构架,以沥青油毡为主的防水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因为沥青卷材防水面一般采用叠层卷材搭接的施工方式,因此具有比较可靠的防水性能,但这种材质也有易于开裂、鼓包与流淌,且热溶法的施工方法也容易引起火灾、污染环境等缺陷。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等地开始了以沥青基、氯丁橡胶或再生胶等做为改性材料做成的水乳型防水涂料,且在全国大力推广。04年建设部公告对石油沥青油毡开始限用,半个多世纪的沥青油毡为主的防水技术的局面结束。

刚性防水

除防水层防水以外,我国刚性防水技术也比较的成熟。刚性防水技术指以水泥、砂、石等为原材料并且加入少量的外加剂或者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调整合适的配合比,降低材料的空隙率,改善材料的孔隙结构,或者通过补偿收缩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渗透的能力,来使建筑物达到一定的防水等级要求的防水技术。刚性防水技术的有点是具有施工简便、做法多样、易于维修、造价较低、耐久性好等等特点。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配成补偿收缩型混凝土,可以很好的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开裂等缺陷。

卷材防水

国内引入了国外技术已经成熟多年的预铺反粘结卷材防水技术,又称为“湿铺法”,在地下工程的防水方面应用逐步广泛。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强度与防水效果由卷材性能、粘结层的厚度及作用条件等多种因素来决定。此技术可应用于多种场合,但处理的要求较高,施工企业的偷工减料或卷材和粘结部位的不合适,都容易使工程产生渗漏,将会提高处理难度。

三、防水技术的发展中的新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变化与发展,防水技术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沥青油毡为主的防水层防水,改善混凝土性质的防水技术等传统的防水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依旧扮演重要的作用,但未来会由更多新兴材料和技术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下面重点介绍几种新技术: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一般以丙烯酸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等等聚合物的乳液与水泥为主要的原材料组成的双组分的建筑防水涂料。对比传统的涂料具有易污染环境的缺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具有施工比较灵活,用水做为分散剂,对环境破坏小等优点,是防水层防水技术的新生的环保力量。

2、喷涂聚氨酯和聚脲技术

在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喷涂聚氨酯和聚脲技术,实现了聚氨酯和聚脲迅速固化喷射成型。我国最初在1995年就进行了聚脲技术的相关研究,新世纪开始,该技术开始在商业生产中得以应用。作为防护技术,喷涂聚脲技术可以用于防水、防腐、防冲、磨合表面装饰等领域。

3、喷膜防水技术

为消除防水卷材在复合式衬彻地下工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而开创的喷膜防水技术,是一种新型防水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广泛、对施工环境要求少、没有接头、质量均匀、耐久性较好、施工迅速方便、对环境污染。喷膜防水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应用广泛。

提高防水工程的工程质量的常用措施

建筑工程防水工程质量,是保证防水工程不出现渗漏的直接因素。一般造成防水工程是我渗漏的原因有很多:材料的质量、施工的技术、设计的水平、监理维护等都会影响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想要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除材料、设计、施工等关键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在防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易造成损坏的薄弱的部位设置增强层,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的防水能力,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年限。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所以治理措施也应该是整体性的:

1、防水材料方面

从工程安全要求出发,要高标准、严要求的考察各种类型的防水材料的各种技术性能,只有满足相关的标准与要求,才能使用在防水工程中。且防水材料须经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单位作出检验认证,合格才能进入市场。与此同时,为控制进人建筑工程的防水材料的质量,还需由施工单位按相关的要求进行抽样复查,复查不合格不允许应用于建筑防水工程。

2、防水设计方面

为保证防水设计切合实际,要求设计人员针对工程的特点进行不同的防水设计。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地区的自然条件等等因素,按照防水的等级要求,来进行防水构造的设计,重要部位应做详细的图纸。对排水系统、保温和隔热系统也要经过计算确定,不能只凭经验来定。

3、施工质量方面

施工单位要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对图纸进行会审,了解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并编制好防水工程的专项施工的方案。防水工程须由专业的防水队伍来进行施工。防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按施工的工序、层次来做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面的工序作业。只有在设计、材料、施工与管理维护的每一个环节作好,才能保证筑防水工程的使用寿命。

结论

在将来我国的建筑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发展,不断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未来,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重点是新材料的研究、发展,各种新的有机材料与符合材料会逐步代替传统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建筑工程的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环节,关系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能否正常运行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积极推广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对建筑工程和人们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1] 薛邵祖,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北京,2003年

[2] 叶琳昌,防水工程中的工程哲学分析。新型建筑材料,2008年12月

[3] 沈春林,建筑防水工程施工。防水技术与管理丛书,2007年8月

第9篇: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屋面防水; 防水施工; 防水技术; 建筑防水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建设规模得到空前发展,建设规模显著增长。在各类建筑工程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同时,各类修房补漏的行业也正在兴起。在建筑结构中,屋面是确保建筑抵御建筑外部雨水、冰雪等自然侵蚀的重要屏障,而屋面的防水技术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关系到居住人群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修房补漏兴起的背后,是大量的房屋建筑出现屋面渗漏所衍生出来的,而屋面的渗漏也是建筑工程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造成建筑工程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和比例为:屋面使用材料占据约20%-22%的比例;建筑设计占据约为18%-26%比例;屋面防水施工占据约为45%-48%之间;建筑管理维护占据约为6%-15%左右。为了保障建筑基本功能,在进行屋面防水施工处理时,要格外引起重视。

二.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的等级分类。

屋面工程根据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建筑物性质、防水层要求使用年限及重要程度等,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不同要求的设防。房屋屋面防水等级可分为四级,包括:

四级防水层,适用于非永久性建筑,合理的使用年限为5年,一般采用一道防水来设防;

三级防水层,适用于一般建筑,合理的使用年限为10年,一般采用一道防水来设防;

二级防水层,适用于重要建筑,合理的使用年限为15年,一般采用两道防水来设防;

一级防水层,适用于特别重要的建筑或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合理的使用年限为25年,一般采用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来设防。

建筑工程屋面的防水处理及设防要求主要是预防为主,排水为辅。在建筑屋面工程中,在完善防水处理的基础上,要将水立即排走,减少发生渗漏的机会。

三.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问题。

1.屋面防水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我国建筑材料市场在监督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防水材料市场鱼龙混杂,各类品质的防水材料充斥着材料市场,各类假冒伪劣、良莠不齐的防水材料被摆上建筑材料市场。部分建筑单位受到利益的驱使,导致各类低价格的伪劣产品大行其道,被随意应用到建筑屋面防水工程中。近几年,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防水市场的主导产品,其假冒现象最为严重。各类不合格的防水材料的应用,导致屋面防水处理质量不符合要求。

2.建筑设计时未足够重视屋面防水处理。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处理设计时,防水层材料选择应该由熟悉防水处理及防水材料性能的相关人员,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来设计。事实上,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防水设计人员,通常最为常见的做法就是随意套用设计图纸,照抄照搬屋面防水设计,由于设计的缺乏和对防水设计的不够重视,导致建筑防水处理不科学、不合理。

3.施工处理中质量意识不强。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各类工程都采用招投标的形式来确定工程施工单位。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取得施工权,采用低价中标,导致正规的专业防水公司难以中标。而低价中标公司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必然进一步压力工程成本,进行违法分包、转包,变相获取利润。而最终工程施工队伍的经济效益大大缩水,造成施工较为随意,未注重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出现偷工减料、违规处理等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四.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1.施工作业前准备。

在屋面防水施工前,要审核工程设计图纸,结合建筑防水等级要求,遵循“材料是质量的基础、工程设计是质量保证的前提、施工是质量保证的关键”基本原则,从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入手,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环境和建筑的节能效果,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在屋面找平层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养护和干燥处理,控制找平层含水量低于9%。找平层的坡度要符合设计的要求,不能出现起砂、开裂、空鼓及脱皮等缺陷;要做好女儿墙、挑沿、沉降缝及入孔等防腐木砖,沉降缝顶要设置坡度,并采用铁皮封盖。屋面下水口位置和出墙位置不能影响到雨漏斗的安装,不得贴近各楼层的空调孔和通气口。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备好配套材料和防水卷材,相关材料存贮时要远离火源,防止事故发生。

2.防水施工方法。

根据屋面防水材料的不同,可将防水施工分为卷材防水屋面施工、刚性防水屋面施工和涂抹防水屋面施工三种不同的方式。

(1)卷材防水是利用胶结材料粘贴卷材来进行防水的处理方式,采用此种处理方式具有重量轻,防水效果好等优点,处理后防水层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抵抗一定的结构振动和抵御涨缩变形。采用卷材防水处理的找平层,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在面临荷载时不得发生显著变形或破坏。卷材防水层施工的一般工艺流程为:对基层进行处理,喷、涂基层处理剂----对节点附加进行增强处理----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检查、修整、清理----铺设保护层。卷材的铺设方向根据屋面坡度和屋面是否存在振动来确定,在屋面防水层施工时,要处理好附加层、节点和排水集中部位,采用从屋面最底标高向上的方式开始施工。

(2)刚性防水屋面施工主要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补偿性收缩混凝土和细石混凝土等刚性防水材料作为防水层,主要应用于三级的屋面防水,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级或二级屋面多道防水的一道防水层。刚性防水层面在防水层而后基层之间要做隔离层,在防水层要设置分格缝,浇筑混凝土时采用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在分格缝内的混凝土要一次浇筑完成,不能留下施工缝。浇筑完成后,先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之后采用滚筒辊压,直至表面平整,利用铁抹子压实并抹平,混凝土初凝出水后,进行二次表面压光,在终凝前进行三次压光,提高防水层的抗渗性。

(3)涂抹防水屋面施工在屋面基础上涂刷防水涂料,待防水涂料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厚度的整体涂膜,依靠涂膜达到防水的目的,一般用于三级或四级的屋面防水中,同时可以作为一级、二级屋面防水的多道防水层中的一道防水层。涂膜防水施工的一般施工工艺为:清理基层表面----喷涂基层处理剂----对特殊部位进行附加增强处理----涂防水涂料并铺贴胎体增强材料----修理及检查----对保护层进行施工。采用涂抹法防水,必须具有两层以上的图层组成,在每层上涂刷2至3道。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来选择分层涂布,待先涂刷的涂料干燥并具有一定的膜厚,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涂刷,直至达到设计的厚度要求。涂抹防水层屋面具有防水性能好、施工操作简便、温度适应能力强、能适应复杂基层、无污染、无接缝、冷操作及容易修补等诸多优点,被普遍应用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施工中。

五.结束语

在防水施工中,要根据建筑类型,合理选择防水材料,结合建筑自然环境,检验材料的耐久性能。防水层施工时,要严格落实施工工艺要求,落实工程管理制度,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洪波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措施 [期刊论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12期

[2]李树林 浅谈房建屋面防水工程技术措施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2年5期

[3]张慧元 吴霞浅谈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与控制 [期刊论文]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 -2013年9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