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94 年税制改革时,银行业在金融保险业项下,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对其征收营业税。目前银行业营业税收入已成为我国营业税的重要来源。但现行营业税在制度层面存在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银行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亟需改革,主要体现在:
一是抵扣链条中断,推高社会融资成本。银行业一方面要承担较高的营业税,同时自身购进固定资产、设备等所含的增值税不能抵扣,导致抵扣链条中断; 而接受银行服务的下游企业承担的营业税也不能抵扣,由此导致社会纳税成本增加,推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是重复征税问题突出,妨碍内部专业化分工协作。现行营业税制要求每发生一次对外交易都要征收营业税,分工越细税负越重,不利于银行内部互联网借贷、理财、信用卡等部门独立运作,因为银行与上述实体间的业务往来将全额征收营业税。
三是出口不能实现零税率,金融服务贸易受制约。由于营业税依法不享受退税,增值税又不能抵扣,双重税负使金融服务出口税负较高,削弱国内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走出去。
四是部分计税规定不合理,银行业税负相对较重。例如营业税按权责发生制征收,银行对大量应收利息需用营运资金垫交税款,在近期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利润增速急剧下降的背景下,此种负担正日益突出。同时,金融商品转让要求按差价收入征税,但对负差的抵扣有诸多限制。从国际比较看,多数国家对金融业务征收增值税但存贷款等核心金融业务免税,少数国家对银行征收营业税或类似税种,但税率一般在3%以下,而我国银行业营业税税率为5%,包含各种附加税后负担更重。
二、银行业实施增值税改革的意义
银行业实施增值税改革能从根本上解决税制障碍,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银行改征增值税后,客户可将支付贷款利息、各种服务收费缴纳的增值税在后续环节抵扣,减少重复征税。二是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相当于为纳税人扣除了对银行服务缴纳的增值税,降低了融资成本,增大了盈利空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是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分工。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银行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有助于分离咨询、评估、研发等外包劳务,促进社会分工精细化、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科学合理的增值税制度同样有利于银行业稳健发展。一是降低税负。银行外购设备等缴纳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通过抵扣销项税额的方式收回,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二是提升经营效率。抵扣机制能推动银行内部服务细分和非核心业务外包,提高专业化程度和经营效率。三是提高国际竞争力。银行服务出口环节可享受退税,能促进银行业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银行业实施营改增的难点
客户数量大,服务种类多、业务环节复杂等特点导致银行业改征增值税要面对一系列特殊困难。
一是应税范围难界定。生产企业、贸易加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都有明确的经营对象,计算每笔业务收费及销项税额时有确定的计算范围。银行经营的主体是货币资金,收费项目多且盈利模式复杂,较难准确划分应税范围。
二是征税方法难确定。银行业务涵盖最终消费者和生产者,既有核心业务也有附属业务,既有传统业务也有创新业务,其收费和盈利模式也各不相同。传统存贷款业务、咨询等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的收入实现方式、成本构成、抵扣发票的获取方式均有不同,难以采用统一的征收方式。
三是进项税额难抵扣。银行服务群体包括大量个体经营者和个人客户,向其支付利息时,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也很难逐笔计算服务价值,并确定其中包含的增值税。如果个人存款利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将直接拉低银行利润上百亿元。
四是税制转换和实施成本高。由于银行业网点多、业务量大,系统改造难度和转换成本很高,业务对接和转换工作量很大。据农业银行初步估算,营改增后如果在全行2 万多个网点布放税控机,并相应增加税务专管员,一次性约需增加投入40 亿元左右。同时,银行业增值税发票开具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只有有效解决增值税发票问题,才能满足银行业增值税征缴需要。
五是优惠政策难延续。在现行营业税税制下,对银行从事国家鼓励的金融业务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助学贷款、小额涉农贷款、国债、同业往来等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按3%征收,营改增后面临着如何延续这些优惠政策的问题。
四、关注银行业营改增的潜在影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独特地位,银行业实施营改增波及面大,需高度关注其潜在影响。
一是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多数国家未将主要金融服务纳入增值税征收体系,或者针对不同金融服务实行低税率、零税率的优惠政策。如果我国也照方抓药大规模减免增值税,会造成国家税收数千亿元量级的急剧减少; 同时,增值税作为共享税,也将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产生影响。
二是对银行财务状况将造成负面影响。营改增后银行营业收入将实现价税分离,导致营业收入减少。银行外购商品或服务的上游企业实施营改增后,其销项税负会增加银行外购成本,压缩盈利空间,影响成本收入比等多项指标。
三是对配套制度的影响。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银行业要设计与行业经营实践相适应的增值税发票制度,还要考虑如何在增值税方案中体现并延续现有营业税优惠政策。银行业还可能出现因固定资产投入较少导致进项税额偏少、税负增加的情况,也需要相应的配套解决措施。
四是对纳税管理实务的影响。改征增值税后,增值税发票管理、业务流程变化、系统改造、内控机制完善等将显著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对银行税务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五、对银行业实施营改增的政策建议
(一) 银行业增值税改革的基本原则
作为牵连影响面甚广的综合性税制改革,银行业营改增能否真正降低行业本身和实体经济的税负,关键是要进行妥善的制度设计与衡量,特别注重税率的选择和征收方式的可行性,为此在设计税制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是体现增值税基本计税原理。力求构建完整的抵扣链条,实现银行外购进项税款和下游企业金融服务支出准予抵扣。
二是尽量控制银行税务管理成本。税制设计要充分考虑银行业务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尽可能少增加或不增加银行税务管理成本。
三是对国家财政收入不产生大的影响。银行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营改增后缴纳的增值税与营改增前缴纳的营业税总额应大体持平,保证政府增收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四是不简单照搬照抄国际做法。尽管目前多数国家对银行非直接收费服务采取免税或零税率,但其大都通过所得税等其他税种抵消增值税免税的影响。我国银行业利润高速增长期虽已结束,但目前盈利水平较高,实行免税或零税率不仅会对国家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冲击,也会引起社会舆论指责。
五是不影响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因我国银行业实施营改增而影响银行业服务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六是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对三农和小微等普惠金融服务、金融业走出去、金融互联网业务、POS 机支付等应给予进项税额抵扣政策。
(二) 银行业不宜实行简易计税法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2011 年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规定金融保险业原则上使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但对照前述原则进行分析,简易计税法并非最佳选择,理由如下:
一是简易计税方法适用于会计核算相对薄弱的小规模纳税人,而银行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体系比较健全,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
二是换汤不换药,没有解决重复征税问题。银行外购商品或劳务的进项税额依然无法抵扣,企业支付给银行的利息也无法抵扣,破坏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因此,简易计税法仅是在名义上实施而非实质实施增值税改革。
三是对不同业务类型实行一刀切。不同的银行业务具有不同性质,应采取有差异的计税方式。如银行直接收费服务与现代服务业收费没有本质区别,完全可以实行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但简易计税法没有对直接收费服务区别对待。四是简易计税法仅是过渡,一般计税方法才是银行业增值税未来的改革方向。考虑到银行税务处理系统改造难度大,如果计税方法一再变动将导致银行被迫多次实施系统改造,税务管理成本将显著提升,不如争取一步到位。
(三) 按照银行业务分类设计增值税制度
建议借鉴发达国家将银行业务分类征收增值税的理念和做法,对银行业务分别按照金融中介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间接盈利金融业务、一般商品买卖业务等4 个大类分别设计增值税计税方法。具体而言,金融商品转让、金融机构往来等间接盈利金融业务实质是银行的投资业务,不进入流通环节,相关税负也不会流转至下一纳税环节,建议不征收增值税。对于贵金属业务、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等一般商品买卖业务,可按照一般增值税业务( 税率17%) 征收增值税。顾问与咨询服务等直接收费服务可按照其他服务行业的税率( 6%) 征收增值税。
对金融中介服务应采取特殊的计税方法。一般认为,银行存贷业务等中介服务增值税销项为存贷利差而非利息收入,因为存款利息支出可视为存款人的投资收益,不属于增值税进项范畴。由于实务中逐笔计算存贷款利差比较困难,建议按照贷款利息收入 收益率 税率的简易方法计算销项税额。
其中,贷款利息收入由银行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出,在报表中以利息收入科目反映,收益率= 净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该收益率可由财税部门联合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定期确定;增值税税率由财税部门按照增值税税负与营业税税负大体持平的原则计算确定。
在分业务计征方法下,银行外购商品或劳务所含的进项增值税准予抵扣销项税款,下游的借款企业和接受银行服务的客户可将所支付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抵扣。
(四) 协调推进,做好银行业营改增准备工作
1. 财税部门应稳妥推进银行业增值税改革
一是深入听取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银监部门意见,研究出台适合国情的银行业增值税改革方案,给予银行业金融机构较充裕的实施准备时间,并明确过渡期安排。
二是实行特殊的发票管理制度。考虑到银行业务交易频繁、服务项目多、业务量大等特点,这将考验现行金税系统的持续运作,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限额制度造成冲击。鉴于银行系统健全、内控管理严格,银行单证社会认可度较高,为避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给银行带来的高成本,建议借鉴国际做法,在提高防伪技术的前提下,以银行业务系统打印的传票单证( 可增加增值税等必要栏目) 代替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银行增值税计税凭证。换言之,征管思路由以票控税向以信息控税转变,同时加强增值税的电子审计,甄别处置税收欺诈行为。
三是延续营业税优惠政策。在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基础上,有必要结合效率原则继续对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银行业务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2.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做好营改增实施准备工作
一是提前做好营改增实施的培训准备工作,了解和掌握相关原理和征缴政策,力争实现税制无缝链接与平稳过渡。
二是完善税务管理组织架构。增值税需在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所在地就地缴纳,因此难以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税务风险可能由总行分散至各级行。建议在各类法人机构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一级分行成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团队或配备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完善税务内控管理。或者向税务部门申请汇总申报,如采取省级就地预缴,总行汇总清算的方法,加强集中统一管理。
三是改造业务和会计核算系统。与营业税不同,增值税会计核算需设置多个科目才能完整准确地核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金。营改增对银行部分财务指标及财务报告披露也会产生影响,需要及时修订会计核算办法,更新涉税信息披露,在现有会计和业务系统基础上开发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符合新税制要求的税务操作流程,降低税务合规风险。
(一)金融科技创新面临诸多风险
众所周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广大金融用户带来了新鲜体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需求,但与之俱来的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一方面,金融科技创新可能会增加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信息风险,给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带来难题,同时对广大金融用户的信息安全和传统商业银行现有的盈利模式形成挑战。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金融监管的政策制定和制度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有待加强。
创新促进发展,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发展的市场环境,满足科技金融发展的融资需求。然而,由于国家信贷政策的制约和银行的金融垄断地位,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在运作模式上还存在实行逐级授信的审批制度、高新科技企业普遍拥有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得不到应有重视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无法满足高新科技企业多样化的需求。
(三)亟需大量金融科技人才
金融科技本身是以科技为核心,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创造与应用对技术创新的要求极高,需要一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用来支撑,以大的技术创新力度助力金融科技的发展。然而我国目前这一领域的人才较少,不能有效满足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势必成为金融科技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创新文化氛围亟待加强
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和激励机制导致金融创新动力不足。一方面,商业银行习惯于稳妥的持续改进,习惯于模仿先进同业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成熟产品和业务模式,不太关注市场份额的整体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太关注创新文化,这就严重挫伤了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金融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形成良好持续的创新氛围,更谈不上创新活动的形成。
二、面对以上问题,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工作,有效提升创新质量
金融科技创新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创新。要想搞好科技创新,商业银行就要充分吸收多个部门包括合规、风险、财务等部门参与进来,除此之外,还要让内部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特别是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这样既能为业务决策者提供帮助,又能提升创新实验质量。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发金融科技产品,支持商业银行按相关规定享受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各项扶持奖励政策,支持商业银行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智能自助设备技术快速发展,从而为商业银行开始向轻型化运营与智能化服务转型,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库,激发优秀创新人才工作热情。
人才是金融科技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库,将研发人员、用户体验设计师、客户体验专家等科技创新所需重要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并邀请来自其他行业、不同年代以及企业内部那些经验丰富的人士加入,充分发挥各自聪明才智开展科技创新。与此同时,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合理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评优评先、晋升升级各种激励手段吸引科技创新人才,激发优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起优秀人才的科技创新热情。除此之外,还要搭建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平台,定期不定期地培养优秀人才进入高校参加培训学习,从而为商业银行培养一批既具备较强管理创新能力,又具务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三)大力提倡金融科技创新文化,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商业银行要想搞好金融科技创新,就要将金融科技创新做为一件大事来抓,下大力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在全行上下培养起良好的金融科技创新氛围,要采用培训、宣传、科技创新评选等手段,搭建各种学习交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全行员工科技创新积极性。与此同时,要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尽管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更高的成本,但这是传统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中必须要经历的“阵痛”,不能因为有“阵痛”就裹足不前,而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认真学习金融科技公司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实现各部门科技创新,搞好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并最终实现客户和银行的双赢。
(四)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金融科技风险防范。
从长远来看,金融科技的发展的确给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但这并不是说它的发展就不存在任何问题: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存在,其中庞大的数据网络无疑加大了信息安全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这样的风险如不及时加以监管和防控,将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采取有效举措加强金融科技风险监管,有效防范金融欺诈、避免高风险性的金融风险的发生。首先,建立风险预警应急措施,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模型,积极防范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金融科技企业利用概念上的模糊规避金融监管,从事金融诈骗活动,有效防止信息泄露等产生的法律风险。其次,相关从业机构应当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等能力,时刻不忘防控风险,使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三,加强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广大员工提高职业操守,加强风险防控知识的学习,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第四,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更为紧密的监管合作机制,提高责任意识,依法打击利用金融科技名义进行的各类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商业银行沿着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前进。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四对关系;三去一降一补;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48-03
“供给侧改革”指从供给侧入手,对导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处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商业银行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存在不足,需要妥善处置四种关系,着力解决存的问题,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扎实有效的金融支持措施。
一、供给侧改革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供给侧改革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虽然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商业银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但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y行一直游走于“大而全”和“小而精”之间,发展路径模糊。在“需求侧驱动”的环境中,金融需求单一且旺盛,受益于经济扩张、利差锁定、牌照稀缺等政策红利,商业银行依然取得了良好业绩。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产业调整、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将驱动客户的金融需求更趋多样化,以往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将被全面打破,银行模糊定位下“规模扩张+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结合各自发展实际,选定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二)供给侧改革深刻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现有的融资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推动杠杆率降低。与此相适应,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资产端的重视程度,让资产端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扩展资产配置的视角,将视角从信贷市场进一步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从原来单一的贷款为主拓展到表内外全资产配置,证券化、结构性融资工具比重会上升。在商业银行的负债方,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常态化及客户需求多元化都会使得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以前依靠存款等被动型负债工具无法平衡商业银行的收益性、流行性和安全性,金融债券、大额存单、中期票据、结构性存款、海外存款证等市场化主动型负债工具将成为商业银行主要选择。
(三)供给侧改革有效拓展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空间。供给侧改革中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国企改革、并购重组都将为商业银行优化传统业务布局、加快新兴业务创新发展、形成多源动力增长提供了重要契机。服务消费、品质消费等消费升级势必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了大量并购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业务创新提供新的空间。
(四)供给侧改革全面考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短期来看,在去产能、去库存及去杠杆的过程中,钢铁、煤炭、船舶制造、房地产等产能过剩、高杠杆率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信贷风险将会集中暴露,驱动银行资产质量加速寻底。长期来看,表内外信用风险资产配置的复杂化、多元化将加大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主动型债务工具拓展、批发性负债占比上升、新型表外业务或有负债增加、资金跨市场跨境流动日趋频繁使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上升;利率市场化深入、汇率弹性增强、结构性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增加将直接考验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保险、信托、证券、租赁、投贷联动子公司等全牌照附属公司的设立将加大并表风险管理难度;各类风险的交叉共振将检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二、商业银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调整市场导向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商业银行在支持部分过剩产能行业、落后行业中能够获得一定的稳定收益,在支持部分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风险较高制约银行收益,导致商业银行依然有动力去支持过剩产能行业及落后行业,对新兴产业支持存在不足。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需要有较强的激励机制才能慢慢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管理价值取向转换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速度情结,喜欢拼规模、占地盘,导致商业银行存在同质化竞争,没有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定位,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从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看,好的银行能够经历经济金融周期的考验,是运营稳健、特色化、差异化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价值,确定各自转型升级的路径,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取向转换对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有深远影响。
(三)商业银行存量包袱消化需要一个过程。商业银行长期对一些恢复生气无望、需要长期“输血”才能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投入信贷资金,不仅造成信贷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影响了企业所在行业的有序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错配。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商业银行从部分过剩产能行业、落后行业、僵尸企业中稳步退出,但是商业银行消化这些存量包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专业人才短缺。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创新业务,例如商业银行积极参与PPP项目、投贷联动试点等,这都需要商业银行有相应的人才。虽然每年大量人员进入商业银行,但是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管控、合规管理、特殊业务等方面的人才依然短缺。
三、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应妥善处理好“四对关系”
(一)供给侧改革和银行转型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与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关系紧密。一方面,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企业获取资金的最主要融资渠道,供给侧改革中需要商业银行积极作为,要求商业银行对原来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放弃原来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通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变革管理方式等,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在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升级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为银行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契机。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升级。
(二)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决定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法律及公共服务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给侧改革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好“两只手”的功能。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充分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各自的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商业银行在“市场失灵”领域的作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着力做好小微金融、三农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等工作,补金融服务短板。
(三)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好产品服务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关系。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支持供给侧改革。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贴近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把握好金融创新与把控风险的平衡点,防控自身业务风险,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市场变化等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但这种创新风险要可控,不可过度创新,导致金融风险过大,影响区域金融稳定。
(四)加与减、破与立的关系。商业银行需要把握好“有加有减、有补有去、有进有退、有破有立”四项原则:产融结合、投贷联动、困难企业分类帮扶要加,企业融资成本、银行服务收费要减;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要补,不合理的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要去;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新兴产业要进,对过剩落后产能、 “僵尸”企业要退;容易引发“两链”风险的传统授信管理模式要破,新的产品、服务、模式要立。
四、商业银行业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商业银行要积极适应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研究,明确转型升级路径。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要加强研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明确各自转型升级的路径,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以把握好供给侧改革提供的机会,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实现稳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按照转型升级的路径稳步推进,不应追求短期利益、规模和速度,而放弃长期的转型升级。
(二)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一是要着力支持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商业银行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支持,紧贴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紧盯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二是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金融供给效率。要进一步强化金融创新,积极推动投贷联动、PPP模式创新,满足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提高风控能力,开展发展空间。三是积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商业银行要在遵循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与企业形成共荣共生、共建共存的良性银企关系;通过加强贷款定价管理,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和不合理的中间业务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下沉网点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人口、“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大风险管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僵尸企业、落后产能退出的过程中,新兴产业的支持过程中,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都ι桃狄行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消除工作中风险防控的空白点,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强化风险识别化解。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健全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机制,不断提升风险监测、控制与动态管理的水平,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和早处置。三是加大风险吸收能力。商业银行要利用拨备资源仍然充分的时机,进一步扩大资本补充渠道,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持续增强风险消化和风险吸收能力。四是加大对特殊行业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根据供给侧改革要求,强化对僵尸企业、过剩落后行业的风险防控的研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商业银行稳步退出。同时,在新进入部分行业、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强化风险防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参考文献
[1]曹国华,刘睿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J].财经科学,2016,(4):22-30。
[2]勾东宁.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J].中国金融,2016,(8):92-93。
[3]韩春剑.金融创新是供给侧改革活力之源[J].中国商业银行,2016,(3):20。
[4]邵平.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6,(2):16-19。
[5]佘志远.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探析[J].武汉金融,2016,(3):66,10。
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新形势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既要关注“稳”的要求更要考虑“进”的方向。从“稳”的角度看,要重点关注强化基础性风险防范的监管要求。一是把握“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和 “预调微调”的货币政策。就信贷政策来看,无论是针对平台贷款的“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退出类”清理规范工作,还是房地产贷款“名单制”管理及对保障性工程支持的要求,都充分体现出了信贷结构性调整的工作要求,需要商业银行更加具体全面的的掌握政策内涵,严格按照调控方向开展业务,控制重点领域信贷风险。就货币政策来看,在货币政策整体转向后, 2012年更突出了相机抉择性“预调微调”,受到外汇占款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以存准金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代表的各类措施出台时机的不确定性更大,对商业银行阶段性业务决策的影响更大。二是制约规模扩张粗放经营冲动的约束性政策。核心目标是要控制商业银行在利差盈利模式下追求存贷款规模的冲动,主要包括整顿商业银行存贷款和服务收费等不规范经营行为,严格执行日均存贷比控制,实施拨贷比管理,强化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和停止超短期理财产品发售等政策,监管措施更具体,监管手段更直接;三是全面部署规范表外业务。重点将针对以理财、信贷资产转让、同业代付等形式监管套利等行为出台具体的管理和调控措施,强化风险拨备要求,相当部分表外资产将回归表内,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压力增大;四是提高资产分类透明度和准确度,敏锐反映经济下行期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针对四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回升的趋势,突出强调资产分类工作真实性的监管核查,杜绝利润虚增,提高风险拨备水平,严守风险底线。
从“进”的方面要重点关注深化金融机制改革的前瞻性监管要求。一是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奠定基础。虽然存款保险制度在防范、控制和处置风险将发挥长期积极作用,但同时短期内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财务压力,对大型因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和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产生更大的影响。二是坚定推进国际监管新标准落地,强化资本制约。银监会将结合第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针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出台新监管标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约束机制进一步得到强化,以往规模扩张和外源融资的模式不可持续。三是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鼓励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各类民营资本以及部分外资积极参股到各类商业银行中,也鼓励商业银行参与民间资本规范化过程,这对商业银行来讲既是发展机遇也是重大的管理挑战。
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新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形势,商业银行还必须正视诸多新挑战。一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动力的长期调整带来的挑战。由于处于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阶段,银行贷款集中于重化工业、房地产等中长期贷款领域,潜在风险积累。同时,经济增长新动力、新方向还有待培育,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和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等方面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模式提出全新的课题。二是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将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经营模式。尽管是渐进的过程,但商业银行净息差缩小和利息收入水平下降将带来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市场定位、风险定价、产品创新以及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带来根本性变革。三是金融深化过程中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影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反映出传统银行业务较难满足经济主体日益增长的全面金融服务的需求,如何顺应市场化的大趋势,利于自身的信息、人才、资金和网络优势,以创新的精神积极融入金融深化过程之中,灵活转变自身业务经营模式,是摆在银行业面前更为长期的挑战。
“服务立行”和 “风险为本”
论坛围绕“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与金融创新”主题展开讨论,博士后代表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肖翔、银监会研究局王清容、招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罗开位、中信银行研究规划部总经理张春子、民生银行调研处处长宋飞、《金融时报》理论部主任刘文林、《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邹民生,以及工商银行黄旭、建设银行许秋起等与会领导、专家围绕报告论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主持了本次论坛。
会上,《新金融》副主编王辰博士宣读了“2009金融专题研究”博士后征文获奖博士后名单。本次博士后征文活动得到了各大银行、证券公司、社科院和高校博士后工作站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共收到了应征博士后论文70多篇。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匿名评审和投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以及入围奖7名。《新金融》期刊向各博士后工作站和获奖博士后表示祝贺和感谢。
一、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风险、机遇与战略
张忠永(中国民生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起源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为需求与国际分工的不匹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过度分离,而且危机治理措施只能缓和而不能根治危机的根源。
危机对中国是一次巨大的“外部需求冲击”,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并向金融和银行领域传导。但随着各国处理危机的政策起效,我国环境逐渐改善;2008年以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收效良好,中国经济在“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防风险”下正在实现次高速发展。
这一过程中,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短期风险主要是:在对政府刺激计划积极配合、进行巨额放贷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信贷风险,存量贷款因经济下滑而违约率上升等。从长期来看,每次危机的真正摆脱都不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功劳,而是新的经济结构和新的经济驱动力的出现的结果。因而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寻找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也面临着更大风险。这一风险对内可归结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和方向问题,对外则是中资银行“走出去”、提升在国际银行业地位的问题。
而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机遇,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银行服务升级与客户质量改善,也在于中国银行业生存的国际和国内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确保经营稳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应付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公司风险和金融生态环境风险。二要提升基础能力,构筑现代银行服务新平台。必须在市场开拓、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组织流程、科技运用及人才素质等基础能力方面减小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真正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三要紧盯中国经济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战略。中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表现出政府主导与市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而且伴随着金融深化和脱媒的进程,银行的主要客户和市场都可能发生很大的转变,要求银行必须具有灵活的市场开发机制、业务创新机制、个性化服务机制等,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刻抓住经济发展的潜力部分。
二、构建提升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驱动机制
李小平(中国建设银行博士后)
与金融服务经济的现实需求和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品种较少,缺乏特色和优势产品,产品研发的市场反应速度慢,产品研发深度不够,无法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切实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必然选择。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也是深化金融改革、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可以从三方面构建一个产品创新驱动力模型。
一是战略业务输入驱动。产品创新只有从属并服务于商业银行整体业务发展,才能使创新不会脱离银行业务发展而成为空中楼阁。因而商业银行必须把握经济金融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化自身业务战略,形成全行可以统一理解的新产品开发规划,明确产品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实现战略业务驱动产品创新。
二是管理实现驱动。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现产品创新过程的有力保障,为此,商业银行应该从构建完善的产品创新组织架构、组建产品和客户双经理制的专家团队、建立明确的产品创新责任体系、建立产品创新考核激励机制、搭建产品与客户管理的信息平台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促进产品创新的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组织管理驱动产品创新实现,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
三是技术方法支持驱动。任何创新特别是产品创新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商业银行在做好产品创新规划,加强创新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要探索加速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法和模式,从技术层面驱动产品创新。如完善流程化研发方式,寻找产品研发新模式和技术支持平台,构建产品标准体系,产品研发新模式,新技术和新理论支持等。中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金融服务和竞争能力。
三、 抓住历史机遇 设计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路径
李建军(中国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金融危机之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变革需求,加之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内在要求,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速。虽然目前人民币已经开始发挥贸易结算功能,且通过货币互换大规模的走向国际市场,但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表明还存在以下问题:如跨境贸易结算制度还须进一步完善,资本输出中人民币使用不足,金融资本市场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等。
构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要有“一个核心”:使人民币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而非取代美元。“两个发展阶段”:先是在2020年前后,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周边化及进入准区域化,使人民币成为周边国家和区域内最主要的结算和投资货币;再是到2030年前后,彻底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主要的贸易结算、投资和储备货币之一。
为此可采取以下五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如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议价能力,扩大人民币结算的规模;设计有效的人民币清算体系,疏通人民币回流渠道;建立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机制等。二是扩大在对外援助、贷款和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人民币的使用。我国可用人民币向金融危机中缺乏资金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低息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和国内企业参与相关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成熟开放的资本市场,扩大人民币在金融投资领域的使用。不仅可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打通人民币投资渠道,还可以利用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四是将互换协议从紧急救援模式转化为日常支援模式,更有效地为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如可促进把互换的额度作为种子基金用于贸易融资等。五是争取逐步提高我国在IMF中的地位。包括让人民币成为SDR的篮子货币,提升中国在IMF投票权比例等。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业务
吴博(交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及时而重要的举措,但现状表明这一试点进展并不顺利。这既有试点企业不熟悉流程,出口退税、报关等相关政策不完善,对银行、企业、地域严格的限制政策等内部因素,也有美元汇率走稳,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资本账户没完全开放、投资回流渠道缺失等外部因素。
商业银行通过“清算行”模式和“行”模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短期内商业银行可能因此项业务而面临风险和损失,如减少了传统的外汇汇兑收入,面临信息系统升级、整合的压力,需对结算企业的贸易真实性进行审核,在新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操作风险,以及可能面临来自境外的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等。
但长期而言这对商业银行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业务,这首先有利于中资银行业务结构多元化、开辟新的盈利空间,而且随着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结算比例越来越大,这些新的盈利空间会被逐渐打开。其次,提供人民币结算是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丰富和完善,有助于商业银行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优质的国际业务客户。再次,商业银行可以此为契机扩大进行国际化经营,发挥人民币业务的先天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建议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应放弃短期盈利预期,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作为一项战略性业务进行长期准备。具体而言,应通过挖掘现有试点企业扩大内部需求,通过在人民币流通程度较高的境外区域培养客户、增设境外重点区域分支机构、扩大境外参加行清算网络、提供贸易融资等培育外部需求,进一步拓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五、改善风险监管,促进金融创新
王桤伦(中信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银行业遭受重创,银行倒闭风潮涌现,并购重组此起彼伏,金融创新受到抑制。国内银行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利差收窄对银行盈利能力形成巨大压力,传统的“以量补价”的经营策略在信贷投放迅速扩张过程中积聚了新的风险隐患,表现为一是银行逆周期的信贷规模扩张会在一个经济周期后沉淀很多资产质量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的隐患也不容忽视,三是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资本也同时被迅速消耗,对商业银行的后续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尽管世界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坏的时期”,为中国银行发展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但全球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商业银行依然面临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盈利能力和金融创新与监管等方面的挑战。同时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国内经济的转型发展将给银行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一是经济企稳复苏并长期向好,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将为中国银行业的盈利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新兴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是居民理财意识提升,促使银行业及时调整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向;四是商业银行“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包括:第一,重新审视并制定转型战略,改变传统上依靠资本消耗的增长模式,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制定和实施明确的风险战略,强化政策制度和风险文化建设。第三,重视对经济资本的管理,自主地用有限的资本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张,强化资本有限性和有偿使用的观念,更加注重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第四,优化盈利结构,通过发展零售业务优化业务结构,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优化客户结构,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调整收入结构,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例、提高主动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第五,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创新能力,从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出发,完善创新的组织机制,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
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立足中国国情,要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以适度有效为基本出发点,以有效的风险控制为前提,以审慎的风险监管为保障。有效金融风险监管下的金融创新有以下要点:要培育客户风险防范能力,银行要提升金融创新的风险控制能力,政府要加强金融创新保障作用,监管当局要发挥创新引导和监督作用,以及要推动国际监管体系改革与合作。
六、金融危机、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孙兆斌(交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与金融脱媒趋势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相当严峻挑战。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增大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信贷资产安全性问题,并存在增加资本金和贷款损失拨备的要求,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则在中长期要求银行建立更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以适应金融脱媒条件下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并存的模式,本质上仍未跳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框架。这一模式在推动银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实践的不断推进,其缺陷也日渐显现,一是难以有效处理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二是本质上属于静态资产负债指标管理,三是这种模式脱胎于信贷资金管理,与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仍然主要是存贷款业务管理,对于中间业务、国际业务以及日益丰富的表外业务等虽有涉及,但重视程度仍嫌不够。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目标应该是建立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这是一种风险限额下的协调式管理和前瞻性的策略选择管理,以计量和管理各类市场风险、实现科学的预期获利以及优化经济资本配置为基本管理内容,依赖以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和情景模拟为代表的管理技术,借助于FTP与RAROC两个主要管理工具,分离业务经营中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引导产品合理定价、准确切分不同业务单位的利润贡献,战略性、前瞻性地引导各条业务线的收缩和扩张,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
借鉴中国经济改革“渐进性制度变迁”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账户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资产负债管理转型必须立足于负债与资产账户的改善。具体而言,应在改善负债结构、扩大主动负债比重、着力提高资产多样性、强化资产配置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实行资金全额集中管理,逐步建立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控制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七、私人银行的价值主张――实践回顾与方向选择
叶菲(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私人银行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是私人银行的价值主张是什么,即它能够为客户提供哪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对2007年和2008年以来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创新的回顾发现,首先,国内私人银行产品借鉴了“核心-卫星”策略,核心资产由客户全权委托私人银行进行相对低风险、稳定和长期的投资;卫星资产的投资则是由私人银行对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建议,客户自行进行短期的、相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决策。其次,通过“私募基金阳光化”等进行积极管理的股票投资。再次,有选择地推出了一些投资海外证券市场的理财产品。另外,还推出本金保护类等结构性产品和另类投资产品。各家银行为满足私人银行客户需求进行大量的服务创新尝试,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推出产品和服务虽多,但比较分散,主线并不突出;第二,产品归根结底是为客户资产配置服务的,但如何配置仍然缺乏明晰的框架。
不同于按照职业或资产规模的普通分类方法,我们可以从需求差异角度把高净值客户分为两大类:财富创造型客户和财富增值型客户。财富创造型客户财富主要表现为企业价值,他们关注的是银行能否提供适当的投、融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发展,而不是银行理财产品给可投资金融资产带来的增值;他们的个人行为往往带有浓重的企业行为色彩,放置于银行的个人资产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流动资金的一部分。私人银行应当为他们提供整合化的公司金融解决方案,为此一是要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了解客户企业,二是要通过发挥银行的作用,替企业整合母集团内部资源、金融同业资源以及客户信息资源,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财富增值型客户希望通过资产配置实现存量财富的保值、增值,对资产收益率比较敏感。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客户的资产配置并不合理,客户的投资决策并不完全依赖理性的判断,情绪和认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私人银行可以突破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依据财富配置框架(WAF)为他们进行多目标的资产配置。
财富配置框架(WAF)认为私人客户面临三类风险,一是使个人生活水平下降的个人风险(personal risk),二是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market risk),三是追求提升财富阶层引致的志向风险(aspiration risk)。相应地,在资产配置时,应当将资产分为保护性资产(protective assets)、市场资产(market assets)和志向资产(aspiration assets),通过三种资产之间的配置来实现私人客户资产配置的多元化目标。
八、考虑银行监管资本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
杨继光(招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存款者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起源于美国,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此项制度,并成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存款保险定价方法,一是期权定价法,将存款保险看成是保险人针对商业银行资产发行的一份看跌期权,它应用市场指标来评估银行资本与资产的价值,比较适合对上市银行存款保险定价的估算。二是期望损失定价法,首先估计银行破产时的资产损失率,然后通过“存款/资产比率”换算成单位存款的损失率,再乘以估计的银行破产概率,得到存款人遭受损失的概率意义下的期望平均值,并将其作为制定存款保险费率的依据,也可用于非上市银行存款保险的定价。以上两种方法均未能刻画银行资本持有状况对存款保险费率的影响,而事实上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存款保险机构制定保险费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银行业;营改增;税制改革问题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试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至此,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序幕拉开。“营改增”税制改革是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重复纳税的环节。目前我国的金融业“营改增”仍未正式实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时间越来越近,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银行业本身,都需要做好改革到来的准备。本文对银行业在税收政策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 税率的确定
确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银行业“营改增”的一个核心问题,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目的是“结构性减税”,而不是“全面减税”,同时借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的税收是政府财政的一大税源,银行业税收对财政收入来说十分重要,既要降低银行的税收负担,又能体现出各个行业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效率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设定什么点位的税率才能达到如上目标尤为关键。按照总体税负不增或略有下降的原则,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改革后的金融业税率为6%,由于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主要靠利息差及金融获得收入,对基本设备等原材料的投入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比较少,如果银行业只允许抵扣设备和原材料等进项税额,采取的税率若高于6%,可能导致银行业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违背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实现“结构性减税”的初衷。
二. 征税对象的划分
银行业作为虚拟经济,自身业务较为复杂,在具体计量成本收益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银行金融业务增值税进项税额较难准确计量,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同,金融服务业的成本核算无法像企业的进项税额计量一样,这给银行业征收增值税实际操作带来了不便;手续费、利息收入、金融服务、贷款业务、货币兑换、金融衍生产品等名目繁多,哪些购买的服务可以抵扣税收也是难点,征税对象如果实现不了有效区分,进项税额抵扣的确认和操作将存在难度,特别是抵扣不到位的话,银行业的“营改增”税制改革就实现不了避免重复征税的目的。
三. 税收征管
对税收征管职能部门而言,在当下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发展较为乏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作为税收收入较为重要的银行业,在“营改增”后,由国税局还是地税局来进行征收管理将成为一个问题,作为原有的地方税种,银行业“营改增”后的税收若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按照原有营业税的税收收入比重来确定一个基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分配,则不会大规模的影响现存的税收征管系统,但是会导致职能分工不清;如果由国税局负责征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地方政府,如同之前的增值税分配方法,则有益于职责分工明确规范,并且有利益于税收的长远发展,但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进行,国税局的工作量会相应增大,可能会出现其他交接运作等新的问题。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方面,现行使用金税系统进行增值税管理,而金税使用发票进行管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诸如开票设备的更换、发票种类的划分等相关问题,还因为开具的发票量过于庞大,存在人手不足、供应不足、操作不畅等问题;在发票系统使用方面,由于目前的银行业数据管理是以票抵税,如果改成增值税之后,发票抵扣难以有效衔接,可能导致出现数据上的冲突。
四. 银行管理系统的调整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中,大多是通过Erp系统处理的,由于银行金融业务繁多,征收增值税后很有可能需要重新更新系统,相关财务系统也要发生相应调整,比如在财务核算报告系统中增加增值税相关科目,在客户信息系统中增设纳税人类别标识,在定价系统中分类列示价款信息与税款信息等,短时间内操作难度较大;同样,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对银行的业务流程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会计核算方面,需要修订应税业务的核算办法和建立发票开具复核制度等等,以降低错开发票的操作风险和虚开发票的风险。
五. 银行进项税额抵扣
在银行业“营改增”税收改革后的初期,银行可获取的可抵扣项并不多,可能税负的压力比之前要大;在银行服务方面,个人客户是主要客户,但他们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会出现进项税额难抵扣的情况。存贷业务收取的利息不仅包含银行创造的增加值,还包括贷款的资金成本,以及对违约风险和通货膨胀的补偿,进项税额抵扣问题也会导致增值金额的计算困难。同时,银行业可以抵扣的内容较少,在利息、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服务等业务方面,利息占比较大,对利息支出做进项税额抵扣时,这部分的发票很难获得;再如企业购买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有形实物同样很难开具发票,进项抵扣内容不清晰。
六. 银行营业成本的增加
“营改增”税制改革后,银行很有可能要配备相应的税务管理人员,基层经营网点也需要处理增值税发票,银行业涉税业务的费用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另一方面,受增值税价税分离的影响,银行业账面营业收入将有所降低,预计营业利润将会有所下降,NIM、净利差、贷款收息率、成本收入比等财务指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外,“营改增”税制改革后,收入、成本费用等财务报表项目按照不含税金额进行披露,相应数据口径需进行调整,财务报表披露的项目及金额也将发生变化,这些有都可能增加银行企业的营业成本。
由于金融业“营改增”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影响非常大,核算也十分复杂,因此,如果无法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短期内可能会影响银行业乃至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金融业“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迟迟未出台的原因之一。但纵观国际社会具有较为科学的银行业税收制度的国家,“营改增”税制改革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实现收入价税分离,满足下游实体企业抵扣进项税金的需要,打通增值税链条,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因此,我国银行业“营改增”税制改革势在必行。逐步稳步的推进银行业营业税改革,适度调整相关的税率和计税依据,消除重复征税问题,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让银行业提供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源,更好地配合并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社会提供均衡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魏陆.中国金融业实施增值税改革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
[2]付靖国.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研究[M].河北经贸大学,2013,06.
[3]谢恒,韩克勇.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与税制改革研究[J].福建论坛,2010 年 7 期.
[4]段涛.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税制改革的思考[J].湖南社院学报,2011 年 3 期.
[5]丁卯,我国银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必要性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5.
银行业盈利增长是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也是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同时,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银行业利润哪来的?
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盈利增速
2007~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每年的净利润从3000多亿元增长到1.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尤其是2010年、2011年,增速达到36%左右。从净利润构成看,收入、成本、拨备等是影响银行业利润增速的主要因素。
收入因素。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净收入分别占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80%和15%左右。
首先,生息资产规模和净息差决定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营业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和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两者分别占营业收入的60%和20%左右。以贷款和债券为主的生息资产规模和净息差决定利息收入。2010年、2011年较快的生息资产增长速度和稳定上升的净息差促成了利息收入的高增长。2010年、2011年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增速高达28%和24%。2012年净息差相对平稳,但生息资产扩张速度有所放缓,导致利息收入增速回落。2012年,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增速回落到15%左右。
其次,资本市场行情、监管层价格管理政策等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银行托管、基金代销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受资本市场行情影响。2007年,资本市场行情较好,银行机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普遍较高。2009年,资本市场“由牛转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有所回落。2010年、2011年在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推动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有所回升。2012年,资本市场仍然相对低迷,监管层又规范银行服务收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近六年来首次低于20%,工行、农行和建行等机构增速甚至低于10%。
成本因素。除2009年外,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银行业经营管理效率逐年提高,这也是近年来银行利润增长的因素之一。2007~2008年、2010~2012年,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分别比上年下降1.9个、2.4个、2.9个、1.9个和0.3个百分点。由于部分营业支出具有刚性,银行业成本收入比下降空间有限,2012年下降幅度有所减小。
拨备因素。2007~2012年,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从6000亿元增长到1.5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从41%提高到296%。每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规模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及银行对未来资产质量变化趋势的判断的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明显下滑,银行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显著增长。最近三年,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逐步提高,整体信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尽管201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反弹,但经济企稳缓解了不良贷款上升的压力。2010~2012年,资产减值损失准备稳定增长。
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格局
决定了银行收入结构
我国的社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利息收入也成为银行的主要收入。实体经济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渠道,银行则以经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尽管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快速发展,但目前间接融资占比仍高达75%以上,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不到50%。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也是银行业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的重要原因。欧美国家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普遍高于30%。欧洲银行业混业经营,美国银行业有限混业经营。欧美国家银行不仅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还从事资信评估、金融交易等大量综合性业务。我国非利息收入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而欧美银行业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之外,还有大量金融交易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2009年,法国银行业金融交易净收入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合计占非利息收入的50%,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9%;美国银行业除手续费及佣金外的其他非利息收入占非利息收入的5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1%。可见,我国银行收入来源与欧美国家不同,不能简单类比。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收入结构逐步改善,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持续增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2012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比重达18%,其中部分国有大型银行已达20%左右,接近国际性大银行水平。
银行业利润哪去了?
用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
银行业风险高,其效益与宏观经济形势正相关。在经济上升期银行需要增提拨备,为经济下行期弥补损失做准备。我国银行曾背负长期形成的政策性历史包袱,这些包袱主要通过国家政策和银行重组逐步消化。银行改制重组后,需要依靠自身力量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所以在经济形势相对较好的时期应增加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和经济周期波动。2007~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从6000亿元增加到1.5万亿元,风险抵补能力大幅增强。以A股上市银行为例,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提取的资产减值损失占拨备前利润的15%。
用于所得税和投资者分红
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缴纳的所得税占拨备前利润的20%,占所有上市公司所得税总额的44%。此外,银行在拨备前还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缴纳营业税及附加近2500亿元。
据测算,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对投资者分配的红利约占拨备前利润的23%。国有股占银行业总股本的大部分,银行分配红利的很大部分也归国家所有。直接和间接归属于国家的红利占上市银行全部分红的60%以上。
所得税和国有股红利是国家在银行改制中大量投入的回报。2003~2009年陆续完成的工、农、中、建、交、光大和中信七家银行财务重组中,国家先后剥离银行不良贷款2万亿元,注资约合6546亿元等值人民币。国家财政与改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建立共管基金,购买剥离的银行不良资产。偿付共管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改制银行的所得税和股权分红。此外,财政还发行特别国债,注资成立中司,该公司注资大型国有银行,并以这些银行的股权分红支付特别国债利息。
用于留存利润
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需要充足的资本。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如此严重,原因之一就在于银行缺乏充足的、高质量的资本。所以,巴塞尔资本协议——从BASEL I到BASEL III都特别强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要不断增加贷款,就必须不断补充资本金。2008~2012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新增41万亿元;按10%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就必须增加4.1万亿元的资本。
银行可以通过净利润留存、发行次级债和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补充资本,但过于依赖外部融资会冲击资本市场。来自净利润留存的内源性融资,是目前我国银行业补充核心资本的主要渠道。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增加的1.5万亿元核心资本中,近1万亿元来自净利润(包括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盈余公积和一般风险准备),占比60%以上。近1万亿元的净利润留存占同期上市银行拨备前利润的42%。内源性融资不仅为银行业持续支持实体经济提供了资本保障,也减轻了外部融资对资本市场的冲击。
对银行业盈利增长的认识
银行业盈利增长是
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2003年开始,国家启动了银行业全面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实行了资产损失核销、不良资产处置、资本金补充、公开发行上市等系列改革,极大改善了银行资产质量,提高了资本充足率。2003~201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由2.1万亿元下降至4929亿元,不良贷款率由17.9%下降至0.95%;资本充足率由-3%提高至13.3%。同时,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全面提高了银行经营管理能力,构筑了风险防范机制。近年来,银行盈利水平逐步提高,改革成果不断显现。
银行业盈利增长与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密切相关,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基本一致
近年来,银行业健康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为银行业利润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银行业务不断扩大,贷款质量不断改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银行业利润增长态势与工业企业基本一致。2007~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21.6%,其中,私营企业年均增长36.7%。2011年,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4个行业利润增速高于商业银行。2012年,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2个行业利润增速高于商业银行。
需要指出的是,银行的资本利润率不能简单与工业企业相比较,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的资产结构和资本承担的风险很不相同。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行业,面临较高的风险。且银行资产主要来自负债,资产/资本的比例往往超过十倍,远高于工业企业。银行资本承担的风险也远高于工业企业。所以,银行应有更高的资本回报,才能满足高风险经营的需要。此外,银行效益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点,应该从整个经济周期、甚至更长时期考察银行盈利水平,而不能只看某一时段的数据。1998年、1999年银行业整体亏损,资本利润率为负值。此后多年,资本利润率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银行整体利润率略高于部分欧美国家危机前水平,国有大型银行利润率与国际性大银行危机前水平相当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日韩等国的银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2008年,法国、美国、瑞士、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银行业都出现了亏损,目前盈利能力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盈利水平与国际银行业相比较,而应与危机前(2006年)的国际银行业作比较。我们发现,我国银行业资产利润率高于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等国家,与韩国和美国接近,低于俄罗斯;资本利润率高于美国、意大利、瑞士、日本和韩国,与俄罗斯、加拿大和法国接近,低于比利时。
2012年,我国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为1.1%~1.5%,资本利润率为16%~22%,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国际性大银行危机前的水平接近
银行业盈利增长是金融
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短期内,银行信贷增速不会明显放缓。为满足实体经济不断增长的贷款需求,银行必须获得持续的资本金补充。目前内源性融资已占我国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增加额的60%以上。用利润补充资本是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假设我国今年新增8.5万~9万亿元贷款,按12%的资本充足率简单估算,不考虑其他表内外风险资产增长,仅此一项需增加约1万亿元资本金;按照2010年、2011年上市银行资本补充的来源推算,今年银行业需要实现净利润1万~1.1万亿元才能满足贷款增长对资本补充的需要。按照目前的盈利能力,我国银行业能够满足正常的贷款需求,并能够有效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201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3.3%,高于巴塞尔协议要求。
长期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和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息差可能缩小,利润增速可能下降,未来银行业需要调整经营发展战略,拓展盈利空间
如果不改善业务结构,银行盈利增速可能下降。因此,银行业需要加快业务转型,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以调整利润结构,拓展盈利空间。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
目前我国通过鼓励试点、放宽准入等措施,着力培养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应继续探索解决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区域布局、风险防范等问题,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民间资本进入,也将改善银行业组织结构,推动市场竞争,并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
关键字: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融资 路径和策略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它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其发展关乎社会经济整体。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过千万家,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对GDP贡献超过60%,对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贡献超过50%,提供了约85%的城乡就业岗位。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构造市场经济主体、满足市场多层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举措,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依然严峻,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仍较单一,资金链常显紧张,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并成为长期困扰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迫切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一)小型商业银行机构和业务发展较为滞后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培育,我国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从总体看,金融体系服务对象仍呈现为以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为主的局面,专职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小型商业银行或基金组织发展较为迟缓,小微企业在信贷资源配置中仍处于弱势。
(二)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制约因素过多
一些商业银行或者是受贷款规模制约,或者是其县市级基层机构无对企业贷款权限,再或是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供需对接错位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另外,相当部分小微企业资质不足,难以符合授信条件。多数小微企业有效资产少,可供抵押的场房、设备等资产往往不能满足商业银行需求,也影响着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三)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表现在: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渠道的发展,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提高,易导致对小微企业贷款执行较高利率;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大,需要相应提高贷款价格覆盖风险,易促成较高利率贷款;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各种附加收费(如咨询费、担保费、资产评估费、各类鉴证费等)较多,使小微企业融资负担过重;一些小微企业续贷时通过民间融资“过桥”成本高;部分商业银行仍存在收费不规范问题等。
(四)某些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影响商业银行对其融资决择
我国小微企业多数属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营成本偏高,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一些小微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监督制衡机制不完善,经营活动信息失真,信用意识缺乏。还有一些小微企业产销链条不够衔接,上下游企业产品市场交易延期付款、赊购赊销、欠债不还等现象较多,致使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切入点难以决择,形成小微企业信贷市场萎缩或小微企业交易成本递增。
(五)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银行贷款受到抑制
目前,商业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担保公司的担保状况,但担保公司往往资本金规模较小,担保势力弱,一些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县区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多数在3000万元以下,加之某些担保公司担保条件较为严苛,其对担保企业反担保条件往往与银行贷款条件相同,使得众多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需求难以满足。
二、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作用,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既是商业银行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也是商业银行自身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有必要、也有责任帮助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健全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体系,强化金融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应大力发展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使其成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生力军。主要是发展与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等微观主体具有信息、贷款供求相对称的、有序竞争的小型商业银行、专业支行、特色网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实现其专业化经营,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民营资本参股入股小型商业银行。其次,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健全小微企业经营部门,大力拓展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持续积累为小微企业服务经验。第三,优化小型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探索建立小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转让模式,量身定制差别化的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及时聚集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第四,推进金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诚信、文明、守规的现代企业文化、风险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维护良好的金融发展秩序;加强金融市场秩序管理,规范抵押、担保机构行为;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征信体系,构建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矛盾。
(二)搭建综合平台,提升融资服务能力
1、实现战略性转型,加大资源倾斜力度
商业银行要实现战略性转型,就需调整经营重心,建立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愿景的新经营模式,做到既“重大户”,又“亲小微”,全面启动和强力发展小微企业普惠工程。按照价值最大化原则,在风险、资本边界约束范围内着力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资产比重,加大向小微企业业务的信贷资源配置、信贷授权、流程简化等方面的倾斜力度,优先、足额保障小企业信贷规模需求,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目标。结构调整信贷增量和存量,释放信贷存量的回收再贷,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多维度结合调整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群,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占比和产品覆盖率。
2、拓宽融资渠道,多方满足融资需求
一是发挥票据业务手段作用。商业银行通过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等票据市场业务,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上,应适当降低抵押保证金比例,拟定较低贴现利率,做到既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又减轻其利息负担。二是搭建供应链融资平台。商业银行在与大中型企业或核心企业打交道时有机会接触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是大型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客户,其在整个供应链中完成大量的交易活动并形成交易记录。商业银行可借此迅速扩大对小微企业服务范围,充分挖掘商品交易记录、订单数据、应收/应付账款等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企业产业链或供应链上有市场、有效益、有诚信、促就业的优秀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订单企业贷款等系列金融产品,推进集成批量融资服务。三是推出证券质押融资工具。借助股票质押融资服务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将证券质押作为缓释风险的主要手段,对借款人通过评分卡打分快速选择客户,简化信贷流程,以提高融资效率和便捷度。四是以理财产品为平台拓展、深化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链,发行信托贷款集合型理财产品,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3、全面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融资贵难题
缩短小微企业融资链条,整顿不合理收费,取消对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循环借款额度承诺费、拆借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或免除对小微企业收取的财务顾问费、咨询费、部分结算服务收费以及相关类似费用,杜绝只收费不服务的项目。扩大对小微企业结算同业业务覆盖范围,加大支付结算免费优惠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减负让利于小微企业。通过提前续贷审批、开展网银循环贷、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等措施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在拟申请贷款种类不变,贷款额度和期限不增加的情况下,利用行为评分卡进行履约能力评价,达到规定分数审批通过后,客户可继续使用贷款额度,以减少利息负担。合理确定小微企业各种贷款期限,确保贷款期限与经营情况、订单约定支付期限及资金回流特点相匹配,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4、精准定位融资服务重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密切关注国家城镇化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涉农产业等带来的发展机遇,聚焦民生服务以及地方特色产业,选取包括依托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等集群化发展的小微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核心企业或重点项目配套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有品牌、渠道、服务优势的物流和商贸的小微企业等提供融资服务。
5、构建整体联动机制,提高融资服务速率
一是构建政企、银企联动服务机制。商业银行应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民间社团等多方合作,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制。汇聚多方资源推动小微企业产品开发,向小微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财务与并购顾问、债务和股权融资、PE主理银行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二是整合各方优势,积极探索小微企业私募债、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广泛开展与创投机构、券商的业务合作,探讨投贷联合、股权质押等创新产品。三是整合商业银行内部公私条线资源,加强公私业务联动经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和交叉销售,发掘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高小微企业产品覆盖度。
(三)构筑小微企业业务经营新模式,提高融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在客户评级方法上,应建立有别于大中型企业、专业服务小微企业的评级模型和标准,改变只注重企业财务数据和可抵押资产的传统做法,区别不同规模小微企业,分别采用评级授信、评分卡、以交易记录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履约能力判断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减少小微企业融资屏障,降低融资门槛。在服务方式上,可采取通过市场、商会、协会、商圈、产业群、居民区等社区平台贴近客户等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服务方法,全面征询和了解企业和企业业主需求,变传统等客上门为主动营销,变单一信贷服务为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营销渠道上,应打造多元化渠道发展模式,实行物理渠道、电子渠道和网点渠道等多渠道并举。对设立的小微企业业务经营中心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依托电子渠道,为新兴的网上客户群提供在线交易和融资的平台,特别是提供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支用、还款等全流程、7×24小时网上办理的“网银循环贷”业务。同时,将传统客户经理操作的评级、授信、支用业务流程合并为评级和授信业务流程,支用环节由客户按需直接发起,通过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自主支用;全面开通网点柜面渠道受理或办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探索网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客户推荐和销售的业务新模式。可将小微企业产品覆盖到所有结算客户,小微企业业务营销终端放到所有网点,提高业务辐射能力;把银行内部的评价、审批、监测等中后台环节集中放在小微企业经营中心,提高集约经营效率。在营销模式上,实施“平台工程”。通过搭建产业集群平台、供应链和产业链融资平台、网络银行平台、担保增信平台等营销平台,对商圈、供应链和产业链、平台类等小微企业客户进行批量化、集群化营销。在业务机制建立和考核方式上,要建立营销、经营、风控多位一体和责权利对等、风险与收益对等、激励与处罚对等的工作机制。将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客户净新增、贷款覆盖率等重要发展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对客户拓展和服务覆盖面的考核,以提升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贷款覆盖率和综合服务覆盖率。完善跨部门、跨条线的利益分配机制、责任共担机制,促进业务联动,调动各条线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在破解“担保难”上,通过推动银担、银企、银证合作,搭建融资平台,把企业和个人不动产和动产抵押、存单质押、商户联保、互保、租金贷等担保方式组合打包提供给小微企业选择,为其提供第三方担保渠道。建立和推行由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商会共同出资的互保基金,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
(四)再造融资业务新流程,提升融资服务效能
围绕小额化、标准化,实施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流程再造。一是实施流程化零售银行工作模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建立行业/产品评审中心,实现标准化批量审批、批量管理,迅速扩大贷款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效率;科学分解标准化作业流程,采用核心业务由各岗位专业操作、非核心业务外包等形式,较大降低单笔交易成本;引进工厂流水线作业方式,建立小微企业业务“信贷工厂”,实行产品销售和后台作业相分离,审批人派驻,评级、授信、支用“三位一体”的流水线标准化流程,做到从小企业客户申请受理、评级到审批、发放、回收等业务全部在工厂内完成,实现提供现场受理、远程审批、后台放款的一站式服务。二是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时效需求。在明确各环节操作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精简审批程序和环节,缩短审批流程和时间,提高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经办行应成立由客户经理和风险审批人员参加的工作小组,前台经营部门与后台风险审批部门紧密合作,实行“双人调查,一人审查,双人签批”的审批流程。规定贷款项目限时申报和限时审批制度,加快放款效率。在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政府服务大厅成立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减少工作环节。三是建立独立运行、管理高效的小微企业信贷系统。针对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征,按照差异化和弹性原则要求,对小微企业的客户选择、业务营销、客户评级、授信评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流程进行差异化设计,在审批机制方面实行“差别授权、垂直审批”模式,根据风险管理水平给予不同基层行不同的信贷额度审批权限。
(五)创新融资产品新功能,多面覆盖融资需求
首先,创新贷款和担保模式,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研究创新推出“抵押贷+信用贷”、“担保贷+信用贷”等组合贷款模式;创新集合银团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债券发行、企业现金管理等业务产品,提高服务附加值含量;探索“集群式”信用贷模式,搭建批量营销平台,借助平台合作优势,全面掌握小微企业经营规模、税收等情况,扩展贷前调查维度,增强客观性,提高业务效率;加大信贷循环类产品开发,实现小微企业贷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对接,为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办理续贷或再融资业务,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研发推出“股贷通”产品,以股票质押融资服务系统作技术保障,将证券质押作为缓释风险的主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针对存量优质结算客户,可采用无须抵押物,以客户持续有效的结算量、日均金融资产为依据,创新采用“预授信”方式开展信贷业务。针对某些小微企业抵押资产有限状况,可推出市场方担保、产业链核心企业担保、差额回购、银联担保、联贷联保、出口退税质押等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同时,运用“大数法则”,实行“无抵押、弱抵押、政府增信”的新型担保模式,为弱抵押的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增加授信的渠道。其次,创新适合新兴市场需求产品,提高服务灵活性。在对小微企业客户需求和市场细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新兴产业、新兴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融资产品及服务,为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基地的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围绕著名商圈、协会、专业市场等小微企业客户集中区域,可采用批量授信、循环授信等方式,批量调研后给出授信额度,使小微企业客户随到随借,随借随还,节省财务和时间成本。 第三,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提升融资便捷性。营销人员、风险和审批人员共同对小微企业目标客户集群整体调研,总体研判,从“市场平台”、“客户”、“产品”、“风险缓释措施”等多维度进行市场准入、客户选择和产品配置,实现小企业业务的批量化营销、集约化运作、标准化服务。第四,充分利用大数据产品,以在时效性、质量和敏感度方面大大优于财务数据的海量客户实际交易数据,包括订单数据、交易数据、货运数据、客户网络活跃度数据、客户交互行为数据等为基础进行批量化处理,筛选最需要贷款、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客户,精准预测判断客户融资需求,为解决小微企业提供可靠性强的融资方案。
(六)实施多元化管控方式,建立融资风险管理新机制
一是有效甄别优质客户。对经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筛选入库的目标小微企业引入“信用贷”标准,实行名单制动态管理。要求企业现金流,或企业主家庭金融资产,或企业主家庭净资产等能够足够覆盖贷款本息,从客户筛选源头把控风险。二是加强融资担保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应用,强化预警预控。在运用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时,避免和防止出现交叉保证、循环保证、互保等圈链式担保现象。强化小微企业贷款全过程管理,加大早期预警、评分卡、评级模型等系统工具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力度,采用现场与非现场监测手段并用,预警和化解并行的方法,提高风险监测效率和化解风险的针对性。加强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管理,确定合理的客户换手率。三是采用催收、盘活、以物抵债、企业重组、担保代偿、现金回收、核销等多元化手段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
(七)营造有利的融资生态服务环境
从小微企业自身讲,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持续提升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苦练内功,生产质量好、成本低、效益高的产品,提升发展质量。强化信用观念,培育良好的信誉形象,坚持按期还本付息,保全银行债权,夯实与银行长期合作的融资基础。规范财务管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信、合法透明、准确有效。从创造有利的融资宏观环境讲,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宏观信贷、监管政策指导,发挥再贷款、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调整存贷比考核办法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对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银行实行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措施,适当降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加快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鼓励小微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小微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融资工具融资。搭建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商标权质权登记融资平台,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加快支付系统建设,丰富支付结算工具,提高小微企业的资金清算效率。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模式》.《中国金融》.2013年第11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市场经济;企业建设
引言
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涌现出来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尚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完善的融资环境相比,我国小微企业的有效的融资渠道不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依靠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融资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现状,提出了造成融资难的诸多问题并根据问题,浅谈了部分解决对策:建立健全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加强小微企业内部建设;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充分挖掘金融机构的潜力,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体系。根据市场失灵理论,政府通过发挥其规划、引导、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政府无论在金融机构发展,还是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投资、规范行为等措施,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另外,我国金融机构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金融机构贷款是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它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综述
(一)最新统计数字所反映的我国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虽好于预期,仍处于荣枯线以下根据2015年12月“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显示当月小微企业总指数为46.5,从年度情况来看,自2015年5月小微指数至今,总指数虽有所起伏,但基本处于荣枯线以下,反映出我国小微企业运行仍有压力,这恰好与宏观经济数据形成呼应,表明小微指数对宏观数据具有一定的预测或佐证作用。从分项指标可以看出,目前小微企业运行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小微企业运行情况好于预期。12月市场指数为43.8,较上月有所提升,绩效指数为45.8,与上月持平,说明小微企业运行下滑趋势有所缓解,特别是在年底企业融资的艰难期,这一点尤为难得。二是市场信心仍然不足,采购指数、扩张指数和信心指数分别与上月相比有所降低。三是融资成本上升,融资量仍有待提高,融资指数较上月下降0.3个点。
(二)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融资缺口,导致生存与发展受到限制
小微企业的主要特点是经营规模小,业务涉及范围狭窄,资金量较小,往往因此受到很多金融机构的歧视,这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较大的融资缺口,很多融资申请虽然符合条件,但是因此而被搁置。众所周知,运营过程中资金的流动性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特别是对于自身资金实力不足的小微企业来讲,资金显得尤为重要,而不能获得有效的融资就会耽误生产的有序进行,资金链断裂会使得经营和发展受到限制。
(三)信用度普遍偏低,资信水平低,融资难
中国目前的企业贷款主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而这些机构出于对资金安全的保障会要求企业进行一定的自我保证,大企业实力雄厚,自身资金充裕,也能获得足够的贷款,而小微企业因为自身底子薄,能够获得贷款有限,进一步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和规模扩张,而目前,小微企业在中国具有一定的规模,其发展事关中国改革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因此,小微企业的贷款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
“信用度普遍偏低,资信水平低,融资难”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频发的另外一个因素。小微企业在融资时,可以作为担保的资产不足,担保品的要求达不到金融机构要求,难以证明自身的还款能力,导致小微企业限于“资信水平低、信用度偏低”而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贷款,从而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社会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服务体系仍待健全和改进
小微企业在我国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规模越发壮大,但是社会对于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没有跟上,比如投融资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咨询、税收筹划等方面的咨询机构极度缺乏,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偏高,融资难度加大。
二、完善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的几点对策建议
本文以上部分分析了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针对目前小微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下面浅谈一些对策建议:建立健全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优化小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加强小微企业内部建设,提高企业总体素质;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促进多元化、多层次专业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充分挖掘金融机构的潜力,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优化小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措施和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弥补现有政策存在的缺失。政府应尽快健全和落实相关法规,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并应在制定小微企业政策时,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迫于短期压力而采取指令信贷、提供财政资金、监管干预等违背市场规律的政策,以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长远发展。完善对小微企业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制度,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小微企业发展动态,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着力设计一个科学的小微企业融资统计指标体系,提高统计的实际覆盖面、效率和商业可持续性。为全面、准确、客观地掌握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政府可以定期进行需求方调查,摸清小微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的真实需求和满足情况,从而引导供给方的政策。
(二)加强小微企业内部建设,提高企业总体素质
小微企业自身也要努力提高经济营收能力,提升总体实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积累科学的管理经验,拓宽市场空间,推进技术、管理创新,注重资金的积累,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和资金管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真实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作假账,提高自己的信用水平,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其次小微企业还要强化信用意识,严格小微企业的诚信经营水平,并提供给一定的资信证明。便于银行准确的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动态和资信水平,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促进多元化、多层次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协调发展
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是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培育土壤。加快完善以国有小微企业服务机构为引导,多元化、多层次专业服务机构和社会服务主体为支撑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协助其获得各类专业化服务支持;支持国有小微企业服务机构与社会服务主体的紧密合作,通过联合、加盟、合资及经费补贴等方式,开展针对小微企业的专业服务。鼓励社会服务主体参与小微企业服务,给予参与小微企业服务的各类企业经费补贴、融资支持、税费减免、政府采购优先等支持政策,提高其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促进专业性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发展重点支持各类专业性小微企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使其成为政府和小微企业的中介人。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适合小微企业征信体系与评价体系;依托地方性行业协会,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小微企业共性需求的能力;通过公开征集、定向招标等方式,推动建立专家志愿服务队伍,尽快形成服务体系的骨干队伍。与此同时,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在资金配置和政府项目申请上给予专业机构倾斜和支持,促进各类专业机构不断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服务产品,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产品的性价比。
(四)充分挖掘金融机构的潜力,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
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因此,未来还需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并有针对性地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第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升级小微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有着内在优势:一是突破传统银行服务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能够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金融供给。二是容纳了海量客户,规模经济凸显,单个客户边际服务成本足够低,甚至接近于零。三是借助智能技术,银行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准度来持续跟踪客户情况,比如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偏好、市场区域化差异或需求波动等信息,进而提高对客户预期收益、资产价值和整体商业价值的准确评估,帮助客户完善市场定价、实现精准营销,这便能够有效解决小微企业风险不易把控、收益却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整合业务资源,推出专为小微企业客户定制的小微网上银行及小微手机银行产品,精简查询、支付和理财流程,为小微企业主提供集企业信息管理和个人财富管理于一体的全面金融服务。
第二,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除了依靠商业银行开展制度机制、产品服务创新,还要逐步改善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单一的局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出于对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的考量,商业银行容易出现惜贷、惧贷情绪,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进一步降低,但债券市场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若企业可以直接发债,便打通了联系密切的市场主体间资金拆借渠道,更有利于借出方对借入方的监督。虽然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规模在日益扩大,但将小微企业纳入其中还有待时日,目前可以发展地区性、产业性债券市场为主,提高小微企业债券融资量。
第三,尽快推出针对“双创”型企业的专项贷款和专项基金。“双创”型企业不仅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小微企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金融政策方面也应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制定期限灵活、价格灵活的信贷制度,设立专门用于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开展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融资活动。
三、结语
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尚不成熟,小微企业的有效的融资渠道不多。我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改革措施,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现状,提出了造成融资难的诸多问题,并对应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结合政府2015年提出的普惠金融政策,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浅显的见解,旨在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根据市场失灵理论,政府通过发挥其规划、引导、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政府无论在金融机构发展,还是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投资、规范行为等措施,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另外,我国金融机构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金融机构贷款是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它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丽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西部财会,2012,08:4952
[2]马章良.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导刊,2012,Z1:5859
[3]舒威.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12:34
[4]罗荷花.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5]郭田勇.多措并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D].中国经济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