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

第1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一、合规风险正成为银行主要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会计工作组主席arnoldschilder先生说过,“发展和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挑战不亚于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面临的挑战”。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了“合规与银行合规部门”文件;年,该机构公布了对21个国家或地区银行业合规原则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有20个国家或地区提出了合规要求,一些国家已将合规作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大部分国家将合规部门作为银行重要风险管控部门,强调“合规从高层做起”以及合规部门的独立性。这表明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调查报告指出,引发合规事件最为明显的原因是:不能持续强化全面合规的政策和程序,合规文化、意识和培训不足,不能有效识别或确认已发生的合规风险。报告指出,合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从各个方面得到加强。

银行业合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重要工作。早在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从中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发展角度强调了合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暴露重大违规事件,机构业务受到限制,财务损失数量惊人,机构声誉严重受损,危及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大量合规失效的案例足以说明合规风险正成为银行业主要风险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合规性挑战。而机构的规模越是庞大、综合化和国际化程度越高,发展和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难度就越大,投入的资源就越多,花费的成本也就越高。”

二、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存在的问题

根据银行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需根据合规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本行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并报当地银监局备案。从商业银行合规制度梳理的结果分析,因合规制度建设缺乏自上而下的总体安排,导致总体架构混乱现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象,这也成为影响合规管理实质效果的重要因素。下面,以笔者调查的多家商业银行合规制度为例,进行简单剖析:

首先,制度体系有待合理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建设存在繁多笼统现象。有些银行直接套用监管规则,并没有根据本行具体流程和特点进行细化,因而形成“鸡肋”制度,造成制度规章缺乏可操作性而难以执行的后果。有些银行的某些制度,在总行层面已经相对细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各个分支行依然盲目进行制度重建,仅重述总行相关规章,不仅徒增内部制度数量,也对相关执行人员的工作造成困扰。二是合规制度体例和形式欠缺合理性,某些时效性较强的年度决策性规定也列入制度范畴,不利于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三是个别未列入银监会重点监管范畴的制度更新速度慢,与银行业务发展实践不匹配。

其次,制度建设脱离具体运营环境。在银行组织架构体系有待改进的状态下,某些制度建设任务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也就是说,在银行首先进行组织架构体系建设前提下,才有望设立并出台具有高度执行力的合规制度,否则,将因为制度建设脱离具体运营环境而成为一种徒劳的文字游戏。例如,某商业银行制定了信息管理制度,涉及首席信息官的职能要求,但该商业银行并没有从董事会层面设置专门委员会和首席信息官职位,导致该制度建设形同虚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符合银行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

最后制度执行力不足。例如,根据某商业银行规章制度要求,“合规管理的基本制度应当由董事会审批”。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该行内部所有制度普遍由合规部或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制定,并经经营管理层通过之后即进入执行阶段,并未提交董事会决议。这种做法既不符合该商业银行章程的要求,又不符合银监会监管要求中关于“合规政策由董事会审议批准”的规定。

三、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建设建议

上述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目前合规管理从理念、建设到执行环节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建议银行同业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合规管理工作,提高合规管理水平。

(一)商业银行应树立全面合规建设理念

首先,合规制度内容不仅应重视专业性,更要兼顾全面性。

根据监管要求,合规的“规”,既包括对现有的外部法律法规、行业准则和自律组织的规定,也包括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合规建设,属于广义的范畴,相对于合法而言,范围更广,要求更高,既要合“外规”,也应合“内规”。因此,银行同业不仅需立足金融机构的特殊角度,强化专业性的合规制度建设;也要从企业管理角度重视规章制度设置,建立完备的合规制度体系。从合规建设内容角度,商业银行应重视全面性,不仅要涵盖所有业务、各后台部门、各分支机构,更要涵盖全体工作

人员;不仅重视专业合规,还应涵盖非专业合规。

据笔者了解,很多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偏重银行业务和产品、部门分支机构及岗位职责、日常业务it系统等方面管理制度的清理、梳理、整合和优化工作。即使从日常的合规管理角度,也更侧重业务与机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合规管理。而在后台支持部门的合规运作、劳动用工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非金融企业特有的制度建设方面,其合规建设甚至有所欠缺,凸现出商业银行法律意识、合规意识建设深度和广度的不足。

其次,合规管理体系应注重完整性。

合规管理体系从内容角度,表现为商业银行企业管理、日常经营管理合规和员工执业行为合规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效整合;从执行力角度,合规管理应涉及商业银行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不同工作环节;因此,合规建设及管理应成为商业银行全行的工作,而不仅是合规部门及其高管的任务。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并没有实现自上而下、完全渗透到全部日常经营和管理中的理想状态。主要表现为:事前决策和事中执行的合规抓得紧,而事中监督和事后反馈环节的合规力度相对较弱;侧重预先的风险防范,但对于合规绩效考核、合规问责制度、诚信举报制度等需持续改进的后续制度建设体系,相对弱化甚至不完整;合规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有待深化。

例如,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合规内容,应注意涉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在履行决策、监督职能时的内容;在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合规制度设置方面,应考虑合规制度贯彻的可行性因素,细化银行的法律部门、合规部门、内部审计等不同部门需要重点负责的相关合规要求,从而实现银行员工立足本职工作,全方位树立自觉防范风险的合规意识,最终提高商业银行全方位合规经营,规范发展的高效执行能力。

(二)商业银行应注意法律与业务人才在合规管理工作中的的协作

根据银监会监管要求,银行合规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多面手”的特点,即法律知识和银行专业知识并重。合规管理人才既要理解法律内涵,也应了解本行业务,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这一要求,也反映了合规与合法的关系,银行合规内含了对合法性审查的要求,合法是合规管理的基础。银行要做好合规管理工作,就必须重视法律人才与业务人才的相互融合、充分协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具有高度执行性的全面合理合规管理机制。

目前,某些商业银行依然处于法律与合规部门分设状态。法律部人员主要由法律专业人士组成,一般负责诉讼与合同条款的审查,基本属于银行合规管理的事后处理部分。合规部门的员工基本由风险控制部、业务部门的金融专业人员组成,这些人员普遍具有业务专业知识强,而法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律常识相对欠缺的特点。也有的银行虽然部门合设,但法律人才与业务人才的分工也依然过分清晰,与部门分设环境下的工作效果类似。在这种模式下,合规建设与管理人员,既要判断业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要判断是否符合行业的规则、自律规则和内部制度。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角度,形成对金融专业人员的法律素质要求高于法律专业人员的不合理状态。

上述工作模式,将“合法”,这一合规管理的基础工作安置在合规建设的后期,导致银行实务工作中,合法性判断与合规性审查难以有效对接,不利于提高银行整体工作效率。

(三)商业银行应优化合规监管机制,实现全行协作合规监管效果

要实现合规管理的最佳执行效果,需要商业银行全行协作,各有侧重,建立合规管理的层层防线,提高合规风险的管控能力。要达到上述效果,要求银行合规监管制度建设细化,实现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据调查,从合规制度建设角度,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及其部门业务负责人,普遍被赋予了对其管辖范围内经营活动的首要合规监管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业务主管人员只履行合规监管报告职责而弱化合规监管的初步识别任务。究其原因,从合规监管机制角度,合规部门是负责合规性审查的最终机构,业务主管人员并不是合规监管的主要负责者。业务主管经常因更重视商业机会而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合规责任的履行。

(四)商业银行应重视合规人才的培育和发展

银行业务创新是银行业摆脱同质化竞争,进行市场拓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这也对合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合规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其对合规风险的判断难以把握:一方面因忽略风险而埋下风控隐患,另一方面又可能因过分夸大风险而影响本行的发展。从这一实务角度,对银行合规人员提出比银行监管机构更高的要求,除具备法律、业务知识以外,还要求其具有很好的学习和领悟能力。合格的合规工作人员,应能够做到及时、正确把握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内涵,分析其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并及时提出规避风险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据调查,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合规人员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依然难以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应重视在合规人才的吸收、培养方面加大投入。

第2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合规风险;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

2009年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的“合规管理年”,合规风险管理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控机制,强化合规风险管理,提高合规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规风险管理以合规管理为落脚点,推动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5年4月29日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指出:“本文件所称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所称的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在精神上与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定义相近。

二、邮储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但随着银行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取得初步成功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成为国内银行的自主要求,加之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下发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为合规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个刚刚成立3年的新型银行,在成立之前长期只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其合规风险的管理机制相对比较薄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随着成立后各种业务的广泛开展,其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邮储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主动适应金融业发展和外部监管新要求的需要

随着银行业务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监管机构要持续跟踪单个机构的风险变得日益困难,国际银行业和监管当局清醒认识到加强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和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跻身国内商业银行的前列,就必须加强自身合规风险管理建设,主动做好合规管理工作,以更好适应外部合规监管的需要。

(二)邮储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持续稳健规范经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规范经营和科学管理为基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随着经营压力和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一些机构和工作人员总是片面认为“中规中矩会影响发展”,从而导致在追求业务的片面发展过程中埋下了隐患。而大量实践表明,具有良好合规风险管理的银行必然具有持续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恰恰是能给银行带来财富收入和声誉价值的不竭源泉。因此,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现持续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健全有效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础。

(三)邮储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提高自身制度执行力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银行违规问题频频曝光,大案要案时有发生,综观这些案件发生的机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机制在表面上有序运行,其实却因没有合规经营而被架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与外资银行风险管理质量差异性的比较中就会发现,中资银行其实不缺制度,真正缺的是执行力。如果银行忽视、贬低、淡化合规经营和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防范就会落空,重大案件自然会发生,再好的制度、措施都会失灵。而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就是为了保证各项制度、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合规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

有些银行认为在经营过程中“只要不违法,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在利益的驱使下挖空心思“打球”,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鼠游戏。有些银行认为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强调重视合规必然会束缚企业的手脚,使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减弱。有些银行认为合规管理会助长员工被动的“不做不错,只求太平”的消极态度,导致业务停滞不前,影响员工工作热情和士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一些分支行也存在此类现象,企业文化中缺乏合规风险管理文化。

(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流程不严密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合规管理框架上在一直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合规风险管理散落于稽核、审计、财务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这种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职能不能有效独立于经营职能。二是基层机构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合规管理岗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合规风险管理架构。

(三)合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不强,不能有效开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新成立的银行,其合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各级银行对于合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度不一,特别是基层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执行力不强,影响了总体的合规风险管理,还需各级监管部门通过对银行的监控提高合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

(四)合规管理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许多基层邮储银行员工来源于原来的邮政岗位,既懂金融知识又熟谙法规知识、风险意识的合规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合规管理只有在员工知法、懂法、守法和少数违法者受到严肃惩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目前邮储员工队伍素质严重制约了合规管理发挥高效作用。

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塑造深厚的合规文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按照全员合规、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针对业务人员、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不同层次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业务人员负责提供操作执行中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行内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为内外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创造条件;对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外部监管要求、先进管理经验、行内战略目标和内控管理规定等的教育培训,为其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为合规风险管理人员提供法律法规新知识的培训,确保合规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以能胜任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要通过合规宣传、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违规行为的严厉惩处,逐步将规章制度的要求内转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使全行员工形成合规思维、合规习惯和合规行为模式,从而建立和坚持良好的合规文化,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

(二)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合规风险管理就只是停留在嘴巴上的一个口号而难以有效落实。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指出:如果一家银行设有符合下述“合规部门原则”的合规部门,该银行将能更有效地管理合规风险。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为商业银行合规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指导意见。因此,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贯彻执行合规政策,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建立构建合规管理组织架构,设置独立的合规部,明确合规工作体系内各部门的职责定位,以及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完善以合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为核心的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同时,合规部门应为各业务部门和本行员工提供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咨询、指导和培训,通过提供合规性提示、评价和报告等方式,警示督促业务部门管理合规风险。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开展

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通过合规工作指引、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合规检查等手段,保持一定的外部压力,使合规风险管理由外部监管要求转变为自身合规经营的需要。构建科学的合规工作机制做保障,合规工作机制可在合规政策等文件中做出书面规定,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合规工作高效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性前提并将是否满足合规要求作为对分支机构的重要考核指标,从考核导向上引导其重视合规工作。

(四)培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从事合规工作的人员既要掌握足够的法律法规知识,更要懂得银行的各项业务和经营管理

通过外部指导、内部机制保障、考核导向和人才储备等各项有利条件的实施,探索最佳的合规工作方式和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良好的控制效强化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邮储银行应通过组织持续有效的合规培训和教育项目,加强员工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合规培训,使员工能明确理解银行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银行“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对象范围,充分系统了解和掌握银行的合规政策以及相关合规规程和文件的具体内容以及各自岗位的合规流程,形成一种浓厚的合规文化。

五、结论

合规风险管理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提高合规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个刚刚成立3年的新型银行,在成立之前长期只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其合规风险的管理机制相对比较薄弱。

研究发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意识缺失、管理体系不健全、执行力不强、缺乏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管理体系构建、培养合格管理人才、加强监管水平、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邮政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强化;合规管理;改善;内控环境

安全性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业务的各个细节方面的操作和对每个环境上的处理都必须要以合规为基础,就国有银行的整体发展来说,在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说制度执行的不严谨,过程操作的不够规范,员工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都会内控导致很多不好影响。对于存在高风险的银行业来说,要以拥有健全的制度,规范化的操作以及严谨的管理制度为前提,要学习借鉴好的内控管理经验,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强化合规管理,改善内控环境,构建以合规文化和合规理念为中心的内控环境,尤其要加强对员工的合规守法意识教育,让合规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合规守纪,按章操作,使银行各项业务合规稳健发展。

一、合规文化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对合规意识的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是员工对合规风险的管理认识不够到位,了解也不深刻全面,没能够引起员工的重视。一些基层单位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和漏洞,由于管理人员只注重业务发展,对内控合规工作不够重视,使个别员工无视制度的存在,工作不严谨,不按规定做事,没有合规守法意识,使得管理的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员工对合规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对工作的责任心不强。有些管理阶层的人认为他的责任就是把总行下达的关于合规风险管理的制度传达给员工有他们执行完成,有些不能还存在推脱责任现象。第三点,员工对合规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的不够全面。很多人意识不到以合规来保障建行发展的重要性,通常会觉得要想创新发展就不能拘泥于合规。

(二)强化合规管理,改善内控环境

首先要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一些基层行,在总行下达相关合规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自己制定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从实际业务管理方面来说,注重发展,忽视规范,在内控制度引导方面不够明晰,在内控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

(三)重视合规部门存在的重要作用

由于银行在内控合规教育传导方面,没有做好教育示范工作,忽视员工的思想教育,员工在业务操作方面没有好的示范和辅导,可能会导致错误的产生,以及对合规意识的缺乏。要正确的引导员工往好的方面发展,向优秀的员工学习,少批评多鼓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尊重员工的工作,加强对合规文化的教育。加大监管力度,减少违规案件风险对业务经营的影响。

二、导致合规文化构建方面薄弱的因素

(一)合规制度制订的不全面

虽然银行的规章制度比较繁多,由于部门多,制定的内容就会出现不全面、不切实际、职责界限不清晰等不足导致制度不具有有效的权威。

(二)对合规文化的认识不足

合规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员工对合规文化的认识不足,制度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不遵守规定盲目的服从领导。

(三)合规的方式不足

由于内控机制作用的缺失,导致员工的操作风险加大,忽视过程中应有的防范意识。

三、构建合规文化的途径以及建议

(一)加大对合规教育的学习力度,全面推进合规文化理念的发展

在构建合规文化的过程中,合规文化的教育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员工进行思想道德和职责道德的教育很重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情操,避免出现受贿、违章、违法乱纪等现象。然后是让合规文化在员工心里生根发芽,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合规从我做起,同时要求领导做好带头作用,员工会把领导作为榜样学习,所以领导要为员工树立好的榜样,积极参与合规文化的构建。

(二)建设合规责任制度,创造合规文化环境

在考核方面要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合理有效的制定考核方案,建立严谨的合规责任制度,加大执行规章制度的力度,杜绝出现的现象,奖惩制度要分明,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合规文化环境。

(三)日常操作的规范化有效的促进内控环境的发展

规范员工的日常操作,抓住日常工作的重点,提高员工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树立合规文化的思想,可以推进内控合规管理的发展。我们要加强对日常工作中重要环节的风险防范,保障每个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动态管理的有效实行可以保障会计工作的合规化。内控合规制度的完善对于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操作风险。

(四)加大监督管理,稳固合规文化建设

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在于内外的统筹兼顾。内控和外监要同时兼并,公开公正的经营制度,可以提高社会的监督力度。要加强对内控管理风险点和不足点的检查力度,逐渐完善内控环境。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执行力

各级行领导班子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既要授权又要承担授权产生的责任,是提高系统制度执行力的重要角色。因此,领导班子一是要身体力行地执行制度,提高领导者执行力;二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执行文化,提高下属的执行力。要奖励优秀的执行者,严格监督制度执行,特别是要形成有章可循的制度管人的组织体系,增加内部管理的公平性、公开性,使管理职能化、制度化,从而全面提高队伍整体执行力。

四、结束语

全面建设合规文化制度,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强化合规文化管理制度来改善内控环境,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规范的操作行为,以诚信为基础,创造良好的合规平台,促进金融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合规文化的发展仍需不断努力积累和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建行安徽省蚌埠市分行课题组.增强合规管理针对性实效性[J].金融业发展与金融,2016.

第4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机制建设

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完成,中国银行业基本实现对外开放;股份制改造对国有银行的规范经营、改进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外部监管机构加大了对合规风险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新的形势对合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违法、违规问题的陆续曝光,使银行业深刻地认识到切实加强合规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合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机制建设的设想,主要以完善公司治理、搭建合规风险管理架构、构建流程银行、完善制度体系、培育良好合规文化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构建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

二、目前国有控股银行在合规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治理环境及内部体制建设不到位

2002年,我国中央银行颁发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文件,敦促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但其内涵和经营机制距离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第一,总行与分支行间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均由国有商业银行转制而来,继续采用行长负责制,各级行的职能部门只对本级行长负责,内部机构流程再造后,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二,内部机构协调尚不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内设机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政管理色彩仍影响着日常管理,部门间畅通的沟通渠道还没有建立;合规部门的具体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合规部门与审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在职能上还存在着许多重叠和交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内部体制在银行中还大量存在,进而无法有效地推进合规风险机制的完善。

2、“流程银行”尚未建立,制度的建立没有体现流程控制,可执行性差

(1)流程银行未建立体现在“部门银行”、“部门制度”现象突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自建立以来,均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大多是以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为依托“分权设置”的,导致了内控制度的部门性特征十分突出,且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部门职责更新完善的手段和方法都较滞后,职责的重叠和脱节并存,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到位。随着新兴业务的不断推出,在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制度边缘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些操作环节因涉及多个部门,出现诸多管理不到位问题及风险隐患。

(2)制度缺乏流程控制。国内商业银行最初都是沿袭了过去行政机关的制度范式,制度的制定、传达没有结合银行运作实践予以细化,更缺乏及时地修订和系统化梳理,由此形成的制度没有做到具体化和体系化,制度可执行性较差。一方面,导致有效传承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机制缺失,银行长期运作中积累的风险管理经验,以及付出昂贵“学费”得来的风险教训没能传承和转化为具有执行力的政策和程序。另一方面,在具体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延续上没有具体的制度和程序,因而银行各层面具体的风险管理做法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且无法作为员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的依据,导致激励和约束机制无法有效落实。这是国有银行简单、低层次风险案件不断被复制,不断重复发生的关键所在。

3、合规文化缺失,合规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确立

银行员工诚信与正直的道德行为观念不强,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自律和他律机制;银行上下级机构之间以及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存在“相互博弈”的文化,制约了银行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及其执行的效力;银行不同部门间沟通交流和协调配合不够,缺乏配合默契的合作文化;合规的激励约束机制扭曲,对做的好没有奖励,对做的不好的没有惩罚,“问责制”难以有效落实;受“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等不良文化的影响较深。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

1、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1)强调合规从高银行高层做起,设定鼓励合规的基调。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制定和核准符合自身特点且行之有效的合规政策,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银行倡导的合规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合规责任;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合规部门的地位和职责;全行上下用以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的主要程序等。合规政策应明确指出业务部门对于合规风险管理负直接责任,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对合规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

(2)要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确保合规部门切实履行自身的合规职责。要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全面性原则组建合规部门,并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在总行、分行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在支行及以下机构设立合规岗位;明确合规管理部门与稽核部门的职责边界:合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合规风险的识别、监测和报告,稽核部门负责实施合规检查,合规部门设置应与稽核部门分离,其履职情况要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与检查;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业务部门应支持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实施合规风险监测与评估,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应推动业务部门防控合规风险。

(3)要科学设定清晰的合规风险报告线路。在国内商业银行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改造的过渡期,可先行采取以向上级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条线报告为主,向所属机构负责人报告为辅的方式,在合规机制比较成熟时逐步过渡为条线式报告。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授权制度,国有银行一直是依据机构或部门功能授权,不同于外资银行则更强调对个人授权。二是岗位设置规则,国有银行岗位设置通常没有科学的岗位设置评价,岗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如采取分散化管理的组织结构,在各业务部门设立合规岗位,很难确立合规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伞型组织架构,使得机构负责人权限过大,制衡不足,向上级条线合规部门直接汇报,能够增强合规工作的独立性。2、构建流程银行,制度建设应充分体现流程控制

(1)构建流程银行,按照横向设置流程,按照流程设置部门。“流程银行”即银行的经营组织结构和各种资源完全围绕业务流程而展开、完全服从于业务处理流程的需要,而流程完全围绕客户和市场需求设计。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再造时应将各部门按照前、中、后台严格分离设置:公司、零售银行部作为银行前台部门,风险管理、法律合规和运营部构成银行中、后台,人力资源、信息科技和财务会计是保障前、中、后台有效运作的支持保证部门。从导向上看,所有部门的职责定位,都是围绕产品和客户来运转。客户办理业务并没有直接面对某个部门的概念,而是通过特定的渠道进入流程,每一笔业务的完成都要经过独立的前、中、后台处理,每一个部门都是通过流程为客户服务的。其主要优势在于:一是完全实现前台营销拓展与中后台操作处理相分离,便于风险的流程控制。二是全新的业务流程设计,便于管理与运作。三是实现总行条线化管理模式,便于管理会计的核算。我国商业银行要向流程银行转变,必须吸收国际先进银行经验,充分利用当代IT信息技术成果,全面优化整合资源,提高经营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2)建立“制度的制度”。制度的制定过程也要体现流程控制,没有可操作性和流程控制的制度不能成为制度。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要改变目前规章制度的制定模式,可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发动各业务条线共同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实现员工手册化、标准化作业;同时,进一步明确新制度的出台必须经过必要的测试、核证和会签过程,树立制度的权威,各行应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工程来抓。合规部门应主动参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为银行的流程再造以及业务管理垂直化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提供必要的合规支撑;加强对业务流程和制度梳理和规章制度的后续评价工作,及时提出测评意见。

(3)要完善配套的责任追究及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一要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借助具有威慑力的合规责任追究制度,惩处违规行为,落实合规责任,并及时纠正错误,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充分体现银行的合规价值取向。二是要建立举报监督机制。疏通并敞开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渠道和途径,并建立健全有效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效监督。三是要打造制度的“高速公路”。加强制度与流程、系统的融合,强化全过程的硬控制,减少人为理解和执行的偏差。四是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制度,科学设置合规管理考核事项,对关系银行长期、稳健和安全的绩效指标赋予绝对优势权重,客观评价各部门、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合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内部风险状况,把合规评价结果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3、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

(1)树立“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的理念。只有让合规成为每一个银行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才能共同保证有关法律、规则和标准及其精神得到遵循和贯彻落实。同时要倡导主动发现和主动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主动改进相应的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主动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和主动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

(2)积极倡导“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合规风险管理本身并不能直接为银行增加利润,但却能通过系列的合规活动增加盈利空间和机会,避免业务活动受到限制。合规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合规能为银行创造价值。

(3)强调“有效互动”的合规文化。一是上下互动。合规文化首先要求从高层做起,董事会和高管层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促使所有员工(包括高管层)在开展银行业务时都能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在此前提下,各层员工恪尽职守,共同维护良好的合规环境。二是部门互动。在流程银行真正建立以前,部门之间必须良性互动,相互协调,共同打造和谐的合规文化生态环境。三是内外互动。应加强与监管当局的沟通,通过合规与监管的有效互动,解决过去对银行与监管者博弈的认识。一方面,监管规则的出台要更深入地征求银行的意见,给予被监管对象充分的话语权,使监管规则更具操作性,更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银行充分解读当前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合规审慎经营,同时主动争取有利于银行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政策。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银行高管层强有力的领导,各部门的大力协作,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推进合规建设。我们要在实践中吸取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国有控股银行合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上海银监局课题组: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J],新金融,2005(11).

[2]施华强:“流程银行”和银行“流程再造”[J],银行家,2006(8).

[3]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的若干思考[EB/OL],

第5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机制建设

1 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防控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已经引起银行、监管部门、政府普遍关注,探索和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任重而道远。

1.1 商业银行在软、硬件建设上存在风险

伴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硬件”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电子化设备更新与柜面业务未达到完全同步发展;二是存在着网点建设、拆迁改造及硬件办公设施配备参差不齐;三是后台系统维护影响部分柜面操作。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软件”建设中也同样存在不少风险:比如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有的柜员对新业务不熟悉,有的管理人员在具体经办业务时“人情大于制度”,不按商业银行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存在制度不能认真执行的现象。致使本来很好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2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激励机制,制约着风险管理的良性发展。目前,商业银行多未建立经济资本配置机制,未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施评价,未建立针对风险管理体系的纠偏和纠错机制;特别是当前经营管理绩效评估办法存在诸多问题。这种考核机制过多地对短期收益进行关注,而对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长期下去,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1.3 良性风险管理文化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当前,商业银行同业竞争越来越明显,作为金融企业的商业银行要想战胜对手,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一套适合本行实际的风险管理文化,有了这个“法宝”作后盾,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就会明显得到加强。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真正有效的风险管理文化并未建立。在具体办事过程中,商业银行员工的全面风险意识不高,还没有认识到完整的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所有这些都制约着良性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

1.4 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没有得到有效支撑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不畅的原因有很多,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险管控流程仍然滞后,业务管理环节的岗位职责划分不够清晰、风险管理机制与业务流程的衔接无法有机统一。二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对有限的信息资源进行技术处理,没有形成一套真正适合自身风险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导致关键风险点识别、风险信息实时监控、风险预警以及风险的及时报告工作大打折扣。

2 针对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搞好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议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放眼于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立足工作实际确保业务发展稳健经营,内控管理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建立合规经营、合规操作的经营观念上,还需要将风险防控理念贯穿始终,从而达到有效的防范与控制风险的作用。

2.1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严防风险发生。商业银行要想搞好全面风险管理,就要多措并举。一方面通过对日常网点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管检查、柜面自查、员工行为排查等一系列方式,严密防范和控制防范风险。另一方面,建立并严格执行对违规及形成风险隐患的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在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的同时也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以提高管理层的责任心,达到层层管理、层层防范的作用。

2.2 建立科学激励机制,有效避免风险发生

规范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是防范风险发生的“有力武器”。一是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激励机制,引入激励约束长期化的管理方式,将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纳入总体发展战略,避免以长期风险为代价的短期行为,以合理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员工搞好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二是风险防控“不留死角”,以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为最终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和运行机制建设。

2.3 引进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加强风险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注入了活力,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一是引进先进的识别、监测、计量、评估、报告、处置风险管理工具,探索事实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计量方法以控制风险,通过对风险的系统排查,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建立“风险库”,确定控制措施和要求,实施风险提示,发挥风险管理“防患未然”的作用。二是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科技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设计风险管理监测指标和评价指标,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借助征信系统、客户风险预警系统,进行风险信息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

2.4 全面风险管理要“以人为本”,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不论是哪个行业,哪个系统,大凡搞的好的都是有人才在那里发挥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因此,商业银行要想搞好风险管理,就必须重视人才,做到“以人为本”。一是建设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选拔培养机制,努力锻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风险管理队伍;依托现有的人力资源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培育,注重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二是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经营理念、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三是建立一个风险管理人员价值尊重的氛围,使各级风险管理人员建立起强烈的价值归属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为防范风险献计献策,认真工作。四是加强员工思想排查和教育。员工自觉的思想约束是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前提。一方面在加强员工思想排查的同时,注重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员工认识到操作风险的防范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风险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所有员工具备识别风险的能力,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自上而下构建良好的操作风险控制环境,做到人人关心风险、把握风险和控制风险。

2.5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商业银行要想搞好全面风险管理,就要在合规管理上做文章。一是要努力学习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授权岗位的业务操作程序,坚持内控优先原则,严格内控标准,任何人、任何业务都必须处于内控制度的控制下,任何情况下不能出现例外。在全行内部倡导合规理念的同时,强化每个岗位,每个人的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风险管理模式。二是要全行上下营造合规文化氛围。合规风险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演讲、知识竞答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宣传合规的重要性,犯规的危害性,扎扎实实搞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在全行营造“合规光荣、违规可耻”的文化理念,使大家从自身做起,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自觉从思想上筑起不违规、不违纪的“防火墙”,努力营造良好的合规管理氛围。

2.6 加强监管审查,提高内审管控力度

加强稽核检查,强化审计监督力度是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始终要把资产质量、内部控制和风险导向作为审计重点,着重把安全保卫、财会、信贷、事后监督等业务纳入核查范围。定期不定期的组织稽核检查活动和滚动式审计,不断地排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风险隐患,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遏制风险。对发现的违规责任人按规定进行处罚,落实违规责任,提高违规成本,增强员工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远程监控中心,对全行所有网点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发挥远程监控中心在监督营业网点业务操作、差错事故、突发事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6).

第6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合规文化;内控执行;建设;强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银行的经营管理主要讲的是安全性,业务的每个细节操作和环节处理上都要始终坚持在合规的前提下来进行。在农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制度执行不严、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种种不良后果不在少数。经验教训我们要吸取, 农行要进一步稳健发展, 必须积极构建合规经营理念和强化风险防范机制,把合规操作的理念贯彻和渗透到经营管理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不断构建和牢固形成农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全新的合规文化和合规理念。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操作规范是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发生在操作人员身上,表现在具体操作环节的大量的操作风险,实际是某些操作环节还存在着不合理性,某些操作人员的合规守法意识还不够好。意识决定行动,这说明合规经营的理念在广大员工头脑中还没有生根发芽,合规文化理念还没有深深渗透到我们各项管理的工作和决策中。

一、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现状

1.员工合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

一是员工对合规风险管理的深刻内涵理解不够全面,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基层单位的管理还存在着以信任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考核、以习惯代替纪律的现象,个别基层领导甚至忽视规则和准则,示范作用不但没有发挥,还让下属违规操作。部分员工合规意识不强,对一些基本制度、规定和操作程序了解不透彻,制度执行不给力,凭经验、习惯操作办业务,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二是员工对合规风险管理的要求认识不够深刻。有的管理人员认为,自己负责把总行有关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传达给下属员工,具体落实则由员工完成;甚至部分行职能部门对应履行的职责相互推诿,放任不管;还有的员工认为合规风险管理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三是员工对合规与发展关系的把握存在片面化。部分认识不到银行发展要靠合规来保障,往往把合规和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合规是思想过于拘泥的表现,要创新发展必须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2.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和内控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一是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基层行,虽然有总行的有关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但自己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设计还有或多或少的漏洞,系统性、严密性不够。在实际业务管理上也是发展在先,规范在后,一些基层单位领导说咋干就咋干,领导的意志代替管理制度,随意性很强,粗放型风险管理屡见不鲜。二是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一些基层单位在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内控制度,这是非常好的,但不少制度规定又存在着模糊化。由此,涉及操作层面的各个业务环节时导致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单位以及部门内控信息交流欠缺,贯彻落实不力;不同分支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内控管理内容存在盲区。

3.合规部门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从实际来看,银行在内控合规方面普遍要求员工不能做什么,但在具体怎么做或者应该怎么做方面强调不多,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多以处罚为主,对一些员工好的做法奖励少,在教育示范工作方面做的少。如果平时我们重视预防,注重员工的正面思想教育,对应该做什么多示范多辅导,员工更容易接受,也不容易出错。如果经常进行的是反面教育,天长日久,即使没有做过或者不会做,也有可能做或者可能学着去做。因此,当员工业务操作出现差错时,教育批评是应该的,但应婉转地讲述该做什么就能避免错误,业务操作应该注意什么,多用正面的典型的例子,正确引导员工学习其他人优秀的做法。我们这样做既是对员工的尊重,更是对合规文化的培育。另外由于体制机构的原因,合规管理部门还不能总揽全局,对一些基层行在快速发展中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导致一些额外风险影响到业务经营。

二、合规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

1.合规文化缺失。合规文化宣传不够深入,先进的合规文化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部分员工合规意识不强,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对领导指示却盲目服从。2.合规制度缺漏。银行的规章制度多,但政出多门,内容存在缺漏重复、脱离实际、职责界限模糊等问题,制度的权威性差。3.合规手段缺乏。内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和系统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对员工的操作风险偏重事后监督检查,事中难以及时做出应对和防范。4.合规机制缺位。合规管理部门在人财物等资源保障和供给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有效开展工作。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缺乏独立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缺乏总体规划,存在着“运动员就是裁判员”的逻辑悖论,部门相互制衡、监督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内部控制在分支机构没有建立合规绩效考核问责机制。

三、合规文化建设的路径建议

1.加强合规教育学习,积极推行合规文化理念

合规文化的学习培训是合规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合规文化确立的根本是讲诚信,员工具有良好的道德。员工职业道德操守丧失便容易发生收受贿赂,违章担保、内外勾结违法放贷等案件。通过合规文化的学习、培训,增强员工合规意识,培养员工职守情操,才能树立起农行的良好社会形象。二是倡导合规人人有责,让合规文化深入人心。各级管理部门要把合规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各岗位职责和具体的操作环节上,强调合规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每一名员工,经常学合规,讲合规,真正使合规文化深入人心。促进全行员工牢固树立合规人人有责的思想。三是合规从领导做起。领导干部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带动和影响全行员工,积极努力建设合规文化。

2.建立合规责任机制,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银行要不断改革和逐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合理合情、有效的合规评价制度。在考核、评价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时,其合规风险管理能力应当与履职考核挂钩,与干部提拔使用挂钩,通过绩效考核的正确导向引导各级管理者加强合规管理,降低风险。建立严格的合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政策和程序等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出现违规问题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单位资金损失和出现经济案件的,严格追究各级责任人的责任,从严处理。对违规违纪人员始终保持高压的态势和从重处理,提高违规成本,以期落实责任。同时要完善“四无”创建的奖励机制,重点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对合规工作做得好、多年来无案件事故的机构,或者在违规积分管理中未被扣分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合规文化深入员内心,使每一位员工在办理业务时,自觉去防范和规避风险。对举报违规、抵制风险有贡献的,要按照总行有关规定,认真兑现,给予部门或者员工表扬或奖励,培育合规文化氛围。

3.规范日常操作,推进内控合规管理再上新台阶

要形成“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合规文化理念,就必须从银行的最基础的业务入手,把合规文化理念不断融入日常业务经营管理和办理业务中,使内控执行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规范员工上岗的日常操作,抓重点风险点,防控风险环节,强化员工合规意识,树立合规文化理念。对此,我们一是要针对银行系统管理模式、业务操作流程、不断创新变化的业务品种,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及时清理、修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特别现金及凭证管理、账户管理、授权业务、联行汇兑业务、跨行通兑业务、贷款业务、人员交接、印章管理等重要环节要重点加以规范,以确保各环节控制有效。二是要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会计工作的合规有效。按系统类别、特点及业务品种分析研究并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分析确定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明确关键岗位、相互制约岗位及其控制要求,形成不同岗位分立、相互制约的控制关系。三是完善内控合规信息传导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动态报告制度,及时提出操作风险的控制重点,加强员工风险管理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员工对各项业务的重要操作环节及风险关键点进行预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制度和管理上一次性解决问题,提高遏制违规、违章操作风险的有效性。

4.监督检查,巩固落实合规文化建设成果

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只有实现有效结合才能依法合规经营。从银行的发展来看,一方面要提高经营的透明度,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利用社会力量监督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加强现场操作检查和非现场经营监管,整改落实,兑现奖惩,进一步巩固合规文化建设成果。建立合规检查的定期评价机制,上级组织要对业务部门、机构、网点有计划的进行不同层次的合规性检查,提高合规检查评价的作用和效能;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考评机制,在合规检查中,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对合规检查中发现的在合规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要及时总结宣传并奖励;建立检查整改责任制,切实提高检查质量。要充分发挥合规督查职能。利用各种内外部审计、检查的成果,建立违规问题整改信息库,积极进行分析研究,加强督促各部门、各级机构整改违规问题。同时加强与外部监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发挥合规部门的预警性,切实加强案件的隐患排查。针对内控管理的关键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把监管政策、同业规则、内部规章制度等方面作为重点开展合规检查,使合规检查从事后监督转变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提高案件的防查效果。要动态监测、评估和分析各类风险,做到合规风险模型管理和经验管理相统一,人力约束、技术约束和流程约束相结合。

总之,必须建立合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规文化管理,强化内控执行,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合规平台和内控环境,使全体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养成自觉合规操作的良好习惯,推进各项业务稳步、稳健发展。古人云: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也就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规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去研究探索,不断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乔木.新时期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策略[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2(5).

第7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一、完善内控主体建设

1.建立内控机制。要积极培育符合我行实际的内部控制文化,使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思想深处,使内控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熟悉自身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把这些作为加强内控建设的重要任务。

2.完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要认真借鉴同业的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测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风险提示制度。

3.树立正确的业务发展观。要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重视安全性和流动性,在追求业务高速发展同时,更重视风险防范和内控建设。

4.建立内控信息联络机制。要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内控的设计、执行、反馈提供信息保障。建立内控管理部门信息联络和定期联系机制,及时、真实、完整地传递监管意图、交流信息、沟通问题。

5.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监管。要加强对管理层、决策层的监督控制,解决“控下不控上”的不合理现象。把内控文化建设纳入高管人员的管理,实行内控问责制,促使其转变观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强化内控责任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内控组织机构,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分管行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目标,形成由行长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抓,层层抓落实的组织架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具体组织实施、拟定有关制度、内控措施评估和提交工作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采取有效措施,为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建立例会制度。全行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和案件分析;要晨钟暮鼓地强化防范意识,大事敲钟,小事敲鼓,没事敲木鱼,做到警钟长鸣。要深刻吸取反面典型的沉痛教训,未雨绸缪地完善预防措施;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监督作用。

3.强化部门自律监管。业务主管部门要实施“一岗双责”、发挥再监管作用,要强化授权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监督不流于形式;同时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确实可行的自律监管检查实施方案,坚持自律监管与自查自纠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监管检查到位,不走过场,不留监管盲点;监察部门要对业务部门进行再监管,使监管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有效监管水平。

4.落实防控措施。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对风险点的防范,全行员工都应切记“隐患险于明露,防范胜于补牢,责任重于泰山”。各业务部门要真正把各项防范工作落到实处,组织“飞行队”加强内控管理工作检查力度,做到边检查、边通报、边整改、边处理。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指定专门专人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实施;二是对上级行的各项制度认真组织学习并及时下达贯彻;三是针对检查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部位和业务开拓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配套的措施和实施细则;四是对以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确定重点监控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五是配备专职监管进行检查辅导,检查辅导执行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反馈信息。六是抓好整改落实。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要抓好后续跟踪检查,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做到查找重点,对症下药,强力整治。对整改不到位进行补缺补漏,做到正视问题,认真对待,逐条落实,确保规范;对能整改的,当场予以整改;对既成事实不能整改的从中吸取教训,有效防范,严防“边改边犯”、“改后再犯”的现象;确保整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七是严格追究责任。要真正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就要强化责任追究,完善惩诫问责制度,对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有章不循、屡禁不止的责任人要从严处理,建立“违章责任登记制度”,实行严格惩诫。监察部门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强化监督检查,按照责任到位、追究到位、惩诫到位、整改到位的原则严肃对违法违纪人员的查处。

三、强化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1.强化检查。要重视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的重要性,不要等上级布置时来抓检查,或发生案件后进行检查,而是应该要做到常规性检查,把执行力作为各级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制订检查方案,事后的检查结果要书面报告行领导,以此作为考核职能部室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一要提高检查频率。安全保卫、信贷、

会计、科技、员工行为检查或考评等要订出规划,规定多少时间必须检查一次。二要确保检查质量。检查之前要有检查提纲,包括内容、要求、检查人员组成、目的要求等,检查之后要有书面总结。三要突出风险点检查。全面检查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应找准风险点,多搞一些突击性的、专题性的、带有苗头性的、针对性的检查。 2.严格问责。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而重罚之下,必将使违规者付出昂贵的代价,使之不敢违规。其内容主要有:业务主管部门有无按规定组织本专业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其方案和检查质量结果,问题的整改情况的落实情况如何;检查组人员有无做和事佬情况,有无该查而不查,有无应发现而未发现,有无发现了未作报告、未要求其进行整改等情况。通过问责,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要提出批评。如造成损失的,则视其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对制度执行有力的同志要及时进行表彰以弘扬正气。

3.实施倒查。实践表明各类问题大多暴露在基层,在操作人员,但往往根在各级管理层,在于管理层管理不力,制度执行力不强。所以,执行力的实施内容应加上实施严格的责任倒查制度,建立检查人员对检查事实要负事实责任,以提高检查人员的责任心和检查质量;各业务主管部门未加强管理、未按规定组织各类检查、未及时组织整改,而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要倒查其责任。

4.定期轮岗。轮岗工作是银监会和上级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是案件专项治理的强制性要求,是防范各类风险暴露和各种陈年老帐的有效途经,也是锻炼人才、培养复合型人员的有效途经。由于我行员工无论何种岗位,都有一定的职权,所以轮岗应该是全员的轮岗,但关键岗位的轮岗尤其必要。轮岗除了暴露问题外,也能约束有关人员违规的不良心态的产生。信贷人员的轮岗,可以是管片管户的轮岗,也可以是跨网点轮岗。

四、强化合规管理

1.增强合规意识。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是为适应股份制改革和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需要。目前,我行内控管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增强合规意识,实施合规管理,有利于确立我行风险管理核心。开展合规管理是员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需要。全面增强合规管理,以有效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为目的,避免因不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确保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2.加强合规评价。只有加强合规评价,才能及时发现各级行执行合规管理的好坏。合规评价的内容主要由组织合规、权限合规、制度合规、监督合规和安全合规五个方面组成。组织合规主要评价岗位责任制度、学习制度、报告制度、休假制度、回避制度等。权限合规主要评价执行上级权限管理规定、授权制度、各岗位权限。制度合规主要评价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合规经营、合规操作。监督合规主要评价各级领导履行检查制度、主管人员落实检查制度情况。安全合规主要评价经营安全的结果,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

3.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强化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执行,正确运用规章制度和合规操作。构建合规管理平台,把制度执行落实到操作层面,将合规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加强对制度和操作合规性的监督和再监督,主要是对各业务主管部门及人员进行自查、检查、督促是否执行各项制度的落实,监督保障部门及人员应强化再监督管理职能。建立存在问题的整改机制、重视违规问题的后续检查,突出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建立部门合规协作机制,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互动,确保合规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五、改进内控激励和考评制度

1.实现激励与风险约束的平衡。内部控制是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和措施。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点应该是以建立薪酬与经营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机制为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面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实行与其业绩相挂钩的多维激励机制。

2.实现激励方式多样化。激励供给方式要克服过去单一的物质激励,而是要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为全体员工提供各种必要的保障。物质激励是除绩效工资,奖金外,还包括各种补贴、假期、培训机会、办公、生活等方面的福利。精神激励是要将农行在业务经营管理凝聚的企业理念转化为全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精神家园,让个人的成长与农行的发展生死相依,让每个员工乐在其中。

3.实现激励考核以积分结果为重要依据。推行全员违规积分考核制度,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返规章制度处理办法》、《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处罚处理暂行办法》以及总行关于案件防范工作指引等有关制度规定制定,对单位、部门或员工违反各种规章制度,但不足以按照其他各种处理办法进行处理的轻微违规行为进行积分。在积分对象上从柜台人员,扩大到营业网点负责人、会计主管、客户经理等各岗位人员,使每一项次违规违章都留下痕迹。在一年的积分考核周期内,根据不同类别人员不同的总积分标准,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

六、提高整体风险防控能力

1.加强对领导干部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的培训。每年都要制定合规教育学习活动方案,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学习金融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合规手册和行为准则,认真剖析农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典型案件,向领导干部灌输主动合规、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

2.开展合规宣讲教育,提高广大员工合规经营和防范案件能力。强化规章制度培训学习,是员工熟悉政策、规章制度,正确运用规章制度和合规操作的前提,把法规和准则作为合规的依据,让广大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合规风险。学习的内容为各个时期的政策、法规学习和培训,使员工懂得自己在工作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员工的合规操作意识,严格操作程序,坚决克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违规行为,防止案件的发生。

3.创新培训方式,提高针

对性和效果。培训方式要克服过去一言堂的老方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首先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其次,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再次,要针对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七、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1.坚持正确价值引导,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任何时期都要注重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加强对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形势教育、典型案例教育、规章制度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切实抓好风险教育工作,提高全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做到警钟长鸣。

2.加强改革政策的衔接和配套,从根本上保障员工基本权益。各级行要增强员工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要关心员、爱护员工,时刻把员工的困难和冷暖挂在心头,了解他的想法,倾听他的呼声,掌握他们处境,全心全意解决员工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针对当前农行改革、机制转化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向和行为排查,做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

3.大力倡导新的用人观,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事情都是通过人做的。因此,要充分认识选人用人的重要性,要做到尊重人、培养人、使用人相结合。各级领导要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通过搭建舞台,不间断的有效培训,开发员工的智慧和精神诸能,使之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实现其价值。更要合理使用人才,要大力推行能上能下的管理人员聘任制度、双向选择的岗位竞争制度、人尽其才的内部交流制度。从根本上稳定人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第8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一、明确培训学习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对培育银企关系、增强服务功能、优化资产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票据业务经营上,一些商业银行经营思想存在偏差,片面追求市场份额,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放松票据业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一些票据业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工作不够规范,以致出现诸多违规行为和风险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参加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基础暨瑕疵票据识别专题培训班学习,能够有效增强票据业务人员的业务技能;既认识票据业务发展对银行盈利的重要性,切实发展好票据业务;又懂得开展票据业务要做到规范,确保合法合规,防范产生票据业务风险,促进票据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二、培训学习的收获

(一)掌握票据业务知识,切实提高业务技能

这次培训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紧凑,学习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学习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我了解了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票据市场的功能及票据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了我国票据业务的基本种类、适用范畴及流通的一般程序,熟悉了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法律保障制度与相关政策。对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学习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基础与创新,我掌握了票据承兑业务、票据贴现业务方面的知识,懂得票据的付款与追索权及创新票据业务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加强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之归纳起来,参加这次票据业务基础暨瑕疵票据识别专题培训班学习,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票据产品的理解,提高了票据业务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懂得如何去规范银行票据业务操作流程,增强了自己票据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对自己今后开展票据业务帮助很大。

(二)提高票据识别能力,做到依法合规处理

“商业银行瑕疵票据识别与依法合规处理”是这次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票据业务实际操作技能和处理方法,是属于微观方面的知识。在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上,除了抓好大的工作外,关键是要注意日常操作和细节问题,抓好日常操作和细节问题,确保合法合规,实质上就夯实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在商业银行瑕疵票据识别与依法合规处理上,我认真学习了“关于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票据行为的法律规定及相关瑕疵票据的识别与处理”、“关于票据记载要素的法律规定及缺少记载事项票据的识别与处理”、“关于票据签章、票据粘单的法律规定及印章不清、骑缝章票据的识别与处理”和“关于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及书写不规范、日期简写或涂改票据的识别和处理”,这些都是票据业务实际操作技能和处理方法,是每个票据业务人员应该掌握的实务技能和基本功,是做好票据业务,确保合法合规的基本保证。我在这次培训上,把很大精力和时间放在“提高票据识别能力,做到依法合规处理”学习上,碰到不懂和不理解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和学员们一起探讨,求得正确的答案,使自己提高、进步很快,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果。

三、培训学习心得

(一)加强学习,争做学习型员工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觉得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一名票据业务人员,除深入学好票据业务知识外,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社会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头脑,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做到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员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尽心尽职,做好票据业务工作

做好票据业务工作,除了掌握专门知识和业务技能外,关键是要端正工作态度,培养良好工作作风,做到尽心尽职工作。票据业务工作烦琐细碎,特别是瑕疵票据识别与依法合规处理上,必须做到认真细致,严格按银行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做到合法合规。尽心尽职是做好票据业务工作的保证,只有尽心才能做好工作,不出差错,确保银行资产安全;只有尽职才能忠实履行职责,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的完美和高效;我要始终尽心尽职工作,为银行发展做贡献。

(三)合规守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第9篇: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作为本届十大杰出CFO中惟一来自金融机构的CFO,李浩认为,“与其他企业CFO的工作一样,银行CFO也要追求利润和增长,考虑ROA、ROE;但同时,更要考虑风险,银行追求的是经风险调整后的利润,如RAROC、EVA等指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的CFO要对风险具有更全面的识别、更准确的计量和更有效的管理,以及利用拨备和经济资本对风险进行更全面的覆盖能力。银行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对财务的管理,更是对风险的管理。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管理对金融机构而言才是有意义的。”

风控 :资本“安全阀”

“目前国内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商业银行的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商业银行运营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如宏观调控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的震荡、利率和汇率等市场风险等。”李浩直言。

作为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的“关键先生”,CFO李浩认为风险对于银行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银行获利的手段,又是蚀利的根源。银行机构好的风险管理重要的是要形成理性、审慎的风险管理文化,同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管理流程,开发应用先进适用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

在李浩看来,招行的风险管理文化体现了以下五个理念:

首先要把握的是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理念。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规模的适度增长,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增长。“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素质和资产质量,任何商业银行都不可能有真实的、持续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持久的竞争优势。不断将这一理念融入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李浩特别强调说。

其次,资本覆盖风险的理念。“我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比较充分,准备金覆盖率达到了180%左右,非预期损失主要靠资本去覆盖。因此,资本管理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招行一直努力以风险度量为基础,以定价覆盖风险和风险资本为手段,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进行专业管理,逐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四是有效的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理念。“比如信用风险管理的价值链,就是始于贷前调查,独立于贷时审查,终于贷后检查,尽管处于信用风险管理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但实际背后反映的是一家银行的风险文化、风险偏好、风险政策、风险工具、授信管理、流程管理、预警机制、监控机制等内容。”李浩举例说。

最后是不断夯实“稳健、理性、主动、全员”的风险理念。经过20年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实践,招行逐渐形成以稳健的风险态度,理性地对待市场、同业和自己,主动管理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要求全行员工共同参与风险管理全过程,实现市场营销与风险管理的和谐统一。

近几年,招行对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

一是健全董事会,风险管理机制。在董事会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二是推进总分行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总行高管层之下成立了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其下设有总行专业审贷会,由授信审批和信贷管理专家组成。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全行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整体资产负债管理。内控状况评审委员会负责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部门设立相应的专家化管理团队。分行对应总行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部门。

三是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招行建立了从贷款调查、审批到回收各个环节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行了统一授信、专业审批、独立操作放款的制度安排,并对不良贷款实行单笔质询制和不良资产问责制等,并实行专业化清收机制。

此外,招行还稳步推进风险管理体制的垂直化改革。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了“审贷官制度”,并开始对审贷官进行授权,试行了双签审批。

“任何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管理流程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的。”李浩总结道。“为不断修正制度和流程,我们采取了弹性授权制度;实施行业聚焦;持续完善贷后管理和贷款分类体系;改进集团风险管理;加强风险预警;严格信贷纪律等措施。”

此外,开发应用先进适用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是制度和流程有效实施的保障。“我们近年来先后开发、改进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债项评级系统、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信贷非现场监控系统,”李浩介绍道。

2003年招行开始实施战略转型和管理国际化战略,随后全面引进风险资本概念,调整了以短期账面收益为主导的传统考核办法,对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实施风险资本调整,2008年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全面流程管理、全面合规管理、全面服务管理、全面战略管理,扎实推进管理变革。

招行一直十分注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尤其是自2002年国内上市和2006年境外上市以来,我们从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制度建设、业务风险控制、合规及反洗钱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李浩特别提示道。

为符合两地上市的各项合规要求,招行在公司治理上建立了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根据公司章程制定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制定和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重大事项向董事会备案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而在组织架构方面,招行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开了尝试建立“合规官制度”的先河,即在总行设立首席合规官,在各分行和总行部室设立合规官,并建立合规报告路线;建立了总行垂直管理体制。

另外,招行先后制定颁布的《招商银行内部控制基本规定》、《合规政策》、《员工行为守则》、风险提示书等政策和规定在加强内部控制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在良好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的体系下,借助资本的力量“苦练内功”是招行始终坚持的发展策略。

“我们认为,不抓批发业务现在没饭吃,不抓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两个抓差了未来都吃不好饭。”李浩如是诙谐地向本刊坦陈了招行对两大主营业务的重要性。

2007年招商银行税前利润的贡献占比中,公司银行业务占48.72%,零售银行业务占22.52%,资金业务占比27.31%。公司银行业务目前的利润贡献较大,有些创新业务也已经获得市场的认同,如网上企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年金业务和托管业务等。

资本 :价值提升“助推器”

2006年招商银行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股份制改革后以A+H形式到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也是第一家在上海交易所挂牌又到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2007年招商银行又通过增发H股、收购招商基金等连续的资本运作,在国内金融全面开放带来的全面竞争的局势下占据了宝贵的先发优势。

从行业看,目前国内多家银行都在政策允许方位内进行“全能银行”的尝试。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商业银行直接投资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模式,如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基金管理公司等,像招商银行这样直接通过收购原有基金公司部分股权并占据大股东地位将在营销上给招商基金有力的支持。此前,招商银行与招商基金合作推出溢财通等诸多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

在此基础上,招商银行一方面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促进经营战略结构调整,提高持续增长能力和管理全面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突出批发银行业务的业务特色,提高零售银行业务的专业化能力,增强各项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以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此李浩介绍说,2007年招商银行获准在美国纽约设立分行,成为自1991年美国《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颁布以来,首家准入美国市场的中资银行,这将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来自本土的选择。

面对外资银行近年来多渠道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开发,目前已有内资银行通过和外资银行的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的方式共同服务于企业的形式,李浩表示:“我们愿意根据市场与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外资银行、地方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联盟,在客户共享和业务互补基础上,拓宽银行业务的综合经营平台,延伸银行的业务和市场领域。”

为实现招商银行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的中期战略目标,李浩认为,“需要打造国内一流的、具有特色的批发银行业务。”“我们批发银行业务总体定位有三个要点:一是以价值创造为根本,在有效管理风险的前提下保持业务规模和盈利合理增长;二是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在巩固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加快新兴银行业务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优势,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招行特色和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业务体系与产品系列;三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加强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流程改造,致力于成为国内同业中产品创新能力强、服务优、效率高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