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网络传播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借助网络发表作品时,可以通过与读者的互动达到既激发创作灵感又推广作品的双重目标。尽管传统媒体也存在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但网络使得这种互动变得更加直接与快捷,我们甚至能发现读者评论对作者写作思路的影响,以网络连载小说《盗墓笔记》为例,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通过留言提出疑问,作者更新作品时往往会进一步解释或更正这些问题,例如,读者留言“天真同志,您的打火机哪买的?质量好、久烧不坏,俺也想买,充一次气能用好几年吧?”[2]作者在后文中就提到“我手里的这一款××能够持续燃烧照明,但是已经烫得我只要往上再捏一点就捏不住,从桌子上找了块破布,包住继续使用。”[2]还有一些作者在与读者的交流中不断调整写作思路,有时候甚至偏离了最初的写作意图。这种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因为带给读者参与感,从而获得了读者更多的关注。另外,贴着“真实经历”标签的文学作品也非常吸引网民的眼球,这种“直播帖”式的作品能够满足读者的窥私欲和好奇心,进而引发讨论或共鸣。一般来说,选择网络发表作品的主要是年轻作者,其读者也大多为年轻人,作者和读者群体的性质使得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年轻化的基本特点。例如,反映年轻人生活经历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失恋三十三天》、《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等,还有以年轻人中普遍流行的文化为创作背景的作品,如《悟空传》等。由此可见,正是基于年轻人与网络的亲密关系,网络文学作品才具备了现在的基本面貌,而这类作品被评价为庸俗肤浅,或许正与作者年轻化有一定关系;但是,文学阅读贴着个人行为的标签,不同读者对同一部作品往往存在不同的评价。另外,网络作品的发表主要依赖作者对其作品负责,这也导致网络文学作品被认为水分大;但是,传播令人不忍卒读的作品并不仅仅是网络的专利,传统媒体依然生产着大量的文化垃圾。
随着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追求,传统出版商与文学网站已从最初的各自为战发展到当前的密切合作,许多网络发表的文学作品会通过“纸媒”再次出版,这种现象也证明,网络传播和传统媒体在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作品获得认可和经济收益的方式不同而已。适度的经济刺激往往能促进事物发展,文学也不例外。文学网站成为文学传播的新渠道,网站通过积极经营扩大影响力,与作者签约进而获得作品首发权,再向读者收费以实现经济效益;在这个效益链条中,只有优秀的作者才能获得签约的机会,也只有吸引人的作品才能让读者心甘情愿的付费阅读。事实证明,以稿费为目的的“网络”未必不是好作家,关键是能够交出优秀的稿件;对于很多作家而言,网络在作品审查方面至少在当前形式下还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所以,通过网络传播文学并不是文学的革命,而是传播的革命,如同人们从买报纸看新闻到上网浏览新闻一样。
对于暂且称之为“网络化文学”的另一类网络文学形式而言,这种离开网络文化或技术就无法实现的文学形式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以网络文化为创作基础的文学,这类作品或描述网络时代特有的情境,或采用某一类网民群体才能领会的语言进行表述,如《第一次亲密接触》、《网游》系列等。如何评价这类作品恐怕只有熟悉特定网络文化的人才最有发言权。鉴于此类网络文学语境的特殊性,普通文学评论已经无法胜任,例如有些网络游戏的专业术语,如果不了解具体语境,圈外人甚至无法理解作品的内涵。另外一种是与网络技术共生的新文学形式,这类文学作品属于广义文学的范畴,它们产生于网络时代,融合了多媒体技术,大多以动态形式在网络上呈现,例如由飞动变化的文字拼贴的诗歌、点击不同链接会出现不同结局的小说、背景随配乐变换的散文等等,尽管存在争议,但这类文学作品在网络之外的媒介中是看不到的。由此可见,这种“网络化文学”打破了文本的静态呈现模式,增加了时间感、阅读不确定性和直观的视觉冲击;不但要求以传统文学为基础,更要求融合多媒体制作技术,且作品的呈现效果还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者往往难以单独完成此类作品的创作。
关键字:校园计算机,U盘病毒,病毒防治心得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中学教学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等等,并且其中大部分学校在每个教室内配备了计算机。教师和学生绝大部分都拥有个人计算机设备。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和移动存储设备进行文件数据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病毒也在各个计算机间进行传播,造成计算机和校园网络的卡顿,以及个人数据文件的丢失。
1.计算机病毒简述
计算机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和繁殖性、潜伏性和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特点。出于破坏和自我保护的目的,计算机病毒通常以伪装成单个或多个文件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寄生在其他文件和程序中。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文件、网络和引导区等方式进行传播(图一)。现在的病毒也通过复数方式进行传染以提高传染效果。从传播媒介这个角度,传统的计算机病毒被简单的划分为:单机病毒和网络病毒。单机病毒以u盘病毒或软盘病毒为代表,通过可移动存储工其携带病毒,在不同的电脑上进行交叉感染;网络病毒则是通过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性进行病毒的传播。
图一 计算机病毒主要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作为人为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具有相应的目的,这些目的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计算机病毒造成危害主要包括:
1.造成计算机和网络的负担增大,造成计算机和网络的卡顿。
2,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破坏,威胁计算机运行的可靠性和个人数据的安全性。
3.窃取篡改用户数据,威胁机密内容。
4.其他危害,如插入广告、远程控制等等。
2.中学校园计算机使用现状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已经非常普及,中学(含初高中)教学大纲中都有安排计算机相关课程,绝大部分学校配备计算机机房和电子阅览室等,教室和办公室基本都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图二),并将计算机设备进行联网。绝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计算机设备,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和网络进行文件的交换和。其中网络也包含电子邮件以及网盘程序(客户端可以类U盘形式)。
图二校园内计算机的组成
校园内存在大量联网或独立的计算机。虽然校园内公共计算机绝大部分都安装有杀毒软件和还原卡(软件),在校园网出口安装有防火墙之类的安全设备。但是由于学生对计算机好奇或者对自己计算机水平的炫耀,教师和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相关计算机管理制度无法实施,病毒种类繁多,依然无法阻止病毒的传播造成学校成为各种计算机病毒的集散中心,学校相关服务器直接暴露在大量病毒的环境当中,教师和学生的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受到大量的威胁,同时影响到学校内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U盘病毒虽然不具有较为高级的传染方式,但是其所具有的迷惑性使其能较为广泛的传播,加之计算机病毒有复合的趋势,U盘病毒和网络病毒配合,基本上一旦中一种病毒,其他病毒也一起被传染到计算机中。
3.U盘病毒介绍和防治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业化发展,移动存储设备特别是U盘变的越来越廉价和普及,基本上花上不到100元钱就能购买到足够大的U盘,移动硬盘的价格也在一般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网络上许多网盘客户端程序也能在系统中实现类似U盘的功能。病毒开发者根据这样现象大量开发U盘病毒程序,病毒利用U盘途径传播的几率大大上升。
3.1 U盘病毒介绍
U盘病毒是指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传播的病毒,其以文件病毒和引导病毒为主,以独立文件(组)和寄生文件两种形式出现,具有潜伏性、伪造性和繁殖性。随着不断发展,U盘病毒也不仅仅单一通过文件形式进行传播,也逐渐和网络病毒融合,在一定情况下配合网络传播扩散。
3.1.1 U盘病毒的工作原理
U盘病毒主要利用Windows系统工作原理之一和特殊配置文件Autorun.inf来实现。Autorun.inf文件是从Windows95开始的,最初用在其安装盘里,实现自动安装,以后的各版本都保留了该文件并且部分内容也可用于其他存储设备[3]。当其存在任意硬盘分区的根目录下能够对用户针对该分区操作进行自动引导或改变某些参数。U盘病毒利用该文件在系统中的特性以及用户所忽略的操作来实现传染。
通过对Autorun.inf文件的相应修改,可以将用户双击打开分区或U盘分区时的操作进行引导到相应的可执行程序(EXE类型)或脚本(bat、com、vbs等类型)上,进而触发病毒进行传染。随着该类型病毒开发的完善,通过Autorun.inf文件的修改,出现可以篡改右键菜单的病毒版本。类似利用系统配置文件和本身漏洞的病毒也逐渐出现,如desktop.ini配合windows系统图片漏洞来实现传染的病毒。
3.1.2 校内传播较为广泛的U盘病毒
U盘病毒种类繁多,传染方式和造成的危害不尽相同。以下针对常见的U盘病毒进行简要说明。
(1). “死亡问答”(Sola)宅男病毒
关键词:假新闻;成因;危害;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受众经常听到各式各样的假新闻,也对年末各大媒体评价出来的假新闻耳熟能详。从纸质媒体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假新闻在我们身边已经无孔不入。那何谓假新闻?笔者在研读大量以假新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的基础上,得到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媒体报道的、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蓄意或无心之失造成的基本失实或完全失实的新闻。
一、假新闻产生的背景
当前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要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普遍追求最新的新闻、独家新闻。在记者编辑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筛选新闻线索和采写新闻的时候,要确保时效性并使自己的判断百分之百正确并非易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制造出千夫所指的假新闻。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其强大的自由性和原创性使得信息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微博、贴吧、论坛、博客等操作方式也越来越简便和多样化,简便和多样化的特点使得网络在最大限度让受众享有信息传播的便捷的同时,也深受虚假新闻泛滥之害。
在信息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在数量上,它又具有海量性。这两重特点往往导致信息来源难以查证。同时,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利用大量耸人听闻的内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根据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多数派好比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少数派往这个磁场靠近,结果只能导致多数派(谬误)越强,少数派(真理)越弱。
当假新闻真正受到大众的普遍质疑而不是只停留在少数几个知识分子和相关人士的,假新闻的传播和覆盖面早已经扩大,恶劣影响已经覆水难收。
二、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首先,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另类的假新闻产生的客观原因:
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另类的假新闻产生的客观原因。新闻要求时效性, 但是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又给记者编辑及早把握新闻事实制造了相当的难度,有时合理的推测也可能和事实相悖。
笔者仍然记得,2004年8月29日在奥运会女排决赛时,前两局中国队以0比2落后于俄罗斯队。当时新浪网在比赛尚未结束就“女排姑娘奋战不敌俄罗斯,20年奥运冠军梦惜未能圆”的消息,然而事实却是:中国女排绝地反击搬的连扳三局,最终拿下了阔别多年的奥运金牌!新浪网在之前就已预先做好正负两个不同的模版,但在对页面进行更新时,误将模版预备代码,诚然是因抢新闻所致。
其次,媒体从业人员的急功近利和主观素质因素是出现另类的假新闻的直接原因。
五年前,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一期节目,题为“纸做的包子”,播出了该台记者暗访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一无照加工点使用废旧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新闻。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惊动了北京市委和公安系统。15日,北京市公安成立专案小组进行调查。7天后,案情大白:原来是记者一手炮制的假新闻。
近几年来,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类似于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有些媒体是为了实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少数媒体则完全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捕风捉影,片面夸大问题的实质和严重程度,但是无一例外的,它们都给报道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让刚刚到北京电视台工作的訾北佳看到了名利双收的“曙光”,于是一手策划报道了整个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最后,他律的不到位是假新闻出现的重要的客观原因:
东窗事发之后,制作这则假新闻的记者訾北佳很快被刑事拘捕,而北京电视台在最短时间内发出正式声明:訾北佳只是该台的一“临时工作人员”。并号召全台员工引以为鉴。尽管北京电视台极力撇清和该临时工的关系,但是这一说法很难自圆其说。首先,根据笔者了解,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有相关硬性规定:临时工作人员(包括实习主持人、实习记者、通讯员)制作的新闻不予播出;其次,即使北京电视台真的允许新闻的播出不受员工身份级别的限制,该台也难辞其咎,因为审核新闻节目的过程中,竟然没有对内容是否属实进行质疑和调查。
我国迄今为止尚无一个明确的、专门的针对该行业的法律条文,没有法律的约束,使得国家对该行业的管理处于空窗状态,出现问题的时候用人单位通过滥用法律漏洞,置身事外,把责任完全推卸到临时工身上。这种对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不力或是缺失,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新闻失实的存在。可以预见,如果从新闻媒体的聘用环节到新闻从业者的离职,包括在处理用人单位和临时工的关系时,国家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法律给予刚性的规定,那么造假违法的现象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三、假新闻产生的危害
首先,假新闻危害了新闻的生命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今日,只有真实的新闻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新闻应该具备的价值。
第二,假新闻易误导舆论。新闻报道应该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应该正确引导舆论,这是新闻媒体肩负的使命。但是,假的报道却容易迷惑受众,从而把舆论引导到错误的方向。
第三,假新闻破坏媒体公信力。对普通受众来说,对外部世界变化、运动和发展状况的认识和把握,几乎全部来自于大众传播媒介和公知所描绘和传递的那样。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深深地依赖于大众传媒。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具有这种依赖性。而一旦假新闻被人们戳破,人们对媒体固有的依赖性就会被破坏,媒体的公信力就要受到影响。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媒体的公信力在受众心中被削弱或遭到破坏之后,在当今众多可供选择的媒介中,受众必然做出新的选择。
第四,假新闻损害受众的知情权。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拥有知情权,同理,受众对于新闻媒体报道的事件有知情权,假新闻的播送不仅剥夺了受众的知情权,还可能使受众由于信息错误产生一系列行动上的损失,严重者则会危及受众生命安全。
四、编辑人员如何甄别和防范假新闻
第一,采用可靠的信息来源。在重大新闻的采用上,除了参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外,还可以查阅《人民日报》等传统纸媒,虽然这些权威媒体的时效性不及网络,但是其制作和播出的新闻经过了一层层的审核,真实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具有网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相反,网络上出现的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编辑人员采用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小心求证、多方核实;新闻在被查实之前,切忌刊载或者播出。
第二,仔细验证信息来源。由于一些假新闻会冒名传统媒体,所以转载自传统媒体的新闻消息,一定追根溯源。利用百度、Google等的搜索引擎功能,搜索出信息的最初刊发媒体和刊发时间,并找出相应的版面。
最后,用常识和逻辑推敲稿件内容。新闻编辑人员大多数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以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人文常识和逻辑思维,利用已有常识和逻辑来推断消息的真实性是新闻编辑甄别真假新闻最有效、最迅捷的途径。
能够完成以上几点,基本上可以保证网络假新闻无所遁形,但这要求新闻编辑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网络技术能力,还有足够的冷静和耐心。
追根溯源,要坚决杜绝假新闻,记者是关键。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胜,靠的不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假新闻,首先拼的是采写技巧,其次是能力,最后是人格。不只是新闻,其实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新闻前辈范长江在《通讯与论文》一书中写道:“有了健全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任何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唯有如此,新闻工作人员才会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信仰,才会有强烈的自律精神。
优秀的记者通过报道客观准确的真新闻实现自身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利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敏锐的洞察力,察常人所不察,写他人之所不及,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兼顾。
正如美国传播学巨擘李普曼曾说:新闻就像黑夜里的探照灯,它只能把一个区域照亮,让我们注意到这个有限的区域内发生了什么,但是其他的部分却处于黑暗之中。在当今中国各种法律制度都还不够完善的情况的下,新闻记者如何通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把“有限的区域”照亮,让受众看清事实的庐山真面目,重新树立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重拾“无冕之王”的桂冠,这不仅依赖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还需要行业法律法规的他律来实现。
作者简介:刘昕,女,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国际新闻研究。
参考文献
[1] 闵大洪.从网络谣言到网络假新闻[OL].人民网,2006-07-21.
[2] 朱云龙.网民对信息的“把关”[J].网络传播,2006(5).
[3] 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2).
[4] 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 郭镇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业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现代传播,2003(1).
[7] 曹鹏.影响力概念的提出与媒介核心竞争力简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8] 何静,谈路明.受众期待视野下的假新闻报道[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9] 权亚楠.网络群体性事件与假新闻的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11(3).
[10] 陈边,新龙.媒体公信力的阴影——对近年假新闻的一些分析[J].现代传播,2011(10).
[11] 许可,王鑫.浅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从“2010年十大假新闻”谈起[J].今传媒,2012 (4).
[12] 廖向东.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及根源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
【关键词】湘西 传统民歌 发展 机遇 挑战
湘西民歌独具民族审美特色的演唱风格,对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湘西传统民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以下研究分析。
一、湘西传统民歌的生存发展现状
民歌的产生和发展与该民族特定的生态、民俗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社会文化。
(一)湘西传统民歌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是民族音乐演化发展、流播传承等课题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育一种文化”。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民歌艺术的音乐风格。湘西少数民族大多深居山林,环境恶劣,他们要不断地与自然作抗争,向生存挑战,以民歌来抒发心中的感慨之情。另一方面,高山大川仿佛天然屏障,交通闭塞致使常年封闭,限制了当地传统民歌与外界音乐进行交流的可能,这恰好又不自觉地保护了其音乐文化的原生性和地域性,使得湘西的传统民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得以保存和延续。
(二)湘西传统民歌生存的民俗生态环境
湘西地区的大多少数民族有各种民俗活动及相应的民俗礼仪,而这些民俗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音乐,离不开民歌,民歌成为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载体和媒介。因此,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劳动歌产生于生产习俗;情歌产生于婚恋习俗;祭祀歌产生于宗教习俗等等。例如花垣县的少数民族赶秋节是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赶秋期间,各项祭祖、娱乐活动异常丰富。凤凰县山江、腊尔山等地的“四月八”民俗活动,苗族姑娘全身披银,歌声缭绕。人们通过民俗活动中的民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愉悦,得到教育,并接受着民族信仰的启迪。特别是这样一个没有通用文字的民族,其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大多都要靠口头传承或传唱来完成,民歌与民俗之间也就有着水融的关系。总之,独特的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民歌艺术的风格,而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又为民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三)湘西传统民歌传播的局限性
民歌的传承就像接力棒,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状况代代口耳相传。对于一个无文字的民族来说,民歌的传承无疑是一种最直接、生动的文化传递。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湘西传统民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民歌的传播途径狭窄,主要依靠家族圈内的传承、师徒之间的传承和村、乡、县的社交娱乐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和竞赛,对外交流有限,媒体宣传不够。二是传统民歌接受群体减少,少数民族青年大多在外打工,谈情说爱不再“以歌为媒”,更多地接受了汉文化和偏喜流行歌曲,本民族歌谣意识日益淡化。三是不能有效地与市场结合,缺乏艺术包装,虽然在一些旅游点有传统民歌演唱,但因语言不通,游客只能看个新鲜,难成市场精品。
二、湘西传统民歌发展的机遇――现代传媒的影响力
伴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发展,民歌获得了更加广泛、快捷的流传,人们在自家门口即可欣赏到不同地区的民间歌曲。电视已成为了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因此,电视媒介对于民歌传播的介入势必会极大地扩展民歌的流传广度,提高民歌的传播速度。例如:我国的强势媒体――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就在民歌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02年以来陆续开办了《魅力12》《民歌・中国》等民歌专题节目;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国内第一次民歌电视大赛――“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2006年5月,又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增设了传统民歌演唱组。对于拯救、挖掘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与此同时,民歌也在电视的传播中,具有了更多的舞台化、视听化的特点。尽管这些民歌由于离开了原生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而失去了一些质朴的韵味,但是却以更加丰富、立体的艺术形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其次,磁带、录像、CD、VCD、DVD、MP3等音乐载体的问世使得民歌的演唱和表演获得了直接的记录,具有准确的“还原性”和反复聆听、欣赏的可能性。
再次,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普及,更使传统民歌的网络传播成为当下民歌传播的全新手段。网络传播更加广泛、便捷、快速,能够有组织、大规模复制并迅速传播音乐信息,更为精确、直观地“还原”呈现给观众。
三、迎接湘西传统民歌发展的挑战
(一)运用现代传媒多媒体技术来传播和保护湘西传统民歌
多媒体技术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通过这种方式对湘西传统民歌进行保护,不仅精确的复制了传统演唱原声,还可以运用各种新颖的表现形式来丰富湘西传统民歌。例如将民歌所反映的意境用多媒体图像构成,再通过互联网等视频窗口进行传播,或是用三维动画制作出别具一格的民歌动画效果,常见的MTV音乐电视就是如此。丰富的影像画面使湘西传统民歌具有了“面”对“面”的传播关系,将传统与现代的距离拉近,同时,视频音乐的快速发展也为湘西传统民歌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舞台,例如VCD、DVD的一代代升级,都激化着整个视频音像市场。
就录音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音乐技术采用数字化、高保真、环绕声等,逼真和立体的音色效果使音乐锦上添花。
综上所述,一方面视频音乐为湘西传统民歌的传播起到了推广作用,另一方面先进的录音技术为湘西传统民歌的留存起到了保护作用,可见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湘西传统民歌的传播与保护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二)运用现代传媒多媒体技术来发展湘西传统民歌
湘西传统民歌毕竟是一种过去式的音乐作品,老的、单一的线条让湘西传统民歌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传统与现代这个承前启后的过程中,民歌要与时俱进,流行歌曲也要接受传统音乐的元素,两者结合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之路。所以翻唱民歌这种形式应运而生,它常见的音乐表现手法有合唱与独唱的互换、男生与女生的音色变化、歌曲速度的变化、个别旋律的变奏、配器采用流行音乐的方式等。除了现场演绎之外,这些风格独特的音乐更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来表现它充满灵动的活力,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优秀民歌的欣赏和对新文化的接受。
在音像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各种音乐被大众所感知,人们的欣赏能力越来越强,听觉享受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新鲜的音乐来刺激感性认识。所以,现在很多歌手为了独具匠心,都在努力创作。在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通俗唱法的单项比赛中出现了将湘西传统民歌用通俗唱法、流行音乐的形式来演绎的一项考核。这种考试模式一推出,就受到了场内外专家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认可和赞同。这种原始的清新也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歌曲也一定会通过多媒体这个平台的制作加工推向市场,从而被更广泛的传播。由此来看,民歌在不断被重视的今天,将会体现出它不朽的社会价值,为发展的继续奠定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湘西传统民歌引入课堂
巧妙地将民歌引进课堂,学生不反感并达到教育的目的,多媒体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使用计算机来对音乐的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再通过投影仪或大屏幕来展示音乐画面和各种声响,或者通过电视接收卡将最新的音乐实况直接放映在大屏幕上,这种图像效果和声音质量均优于普通电视机。此外,通过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带有MIDI接口和接应软件的还可配器制作电子音乐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动手制作音乐,编曲配器;具体而言:在编曲之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音乐素材,例如给一段短小精悍、旋律简洁的民歌,让学生在这段音乐基础上,自己编辑创作,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民歌曲调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有更高的培养标准,比如,通过多媒体音乐软件,将各种音乐数据记录输入计算机,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修改、移位、删除、拼接、生成等编辑,最后产生一种新的数据,将其重放、录音;还有音色编辑软件和作曲软件,音色合成器或者将音源的音色合成参数做成软件,在电脑上来调整乐器中的参数来合成新的音色等,这些都是现在音乐制作中必用的方法。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中,有这样一条要求:每个学生要熟练掌握多少首民歌曲调,可见在中国音乐的创作中,民歌的精神是不可抛弃的;与此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与民歌民族化的结合也将给予湘西传统民歌更强的生命力!
(四)传统民歌要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简单地讲,本土的东西是一种以地域性、独特性为表征的内容,世界的东西是一种以普遍性、共同性为表征的内容,立足本土、走向世界就是要如何处理好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就传统民歌来说,所谓“立足本土”就是牢牢把握住原有的民歌中的特色性、地域性,不管在何时何地,传统民歌中的精髓、意蕴、感染力、文化品格,特有的韵味和质朴绝不丢弃;而“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要将我们的艺术风格变得模糊不清,而是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其更接近世界审美潮流。
“女子十二乐坊”以其精彩的表演、浓郁的特色、激情动感的现代民乐风格不仅赢得了国内市场,让外国人也叹为观止。她们的成功使中国民族音乐审美价值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动铺就了道路。新版昆剧《牡丹亭》在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多次演出,盛况空前,好评如潮。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新版《牡丹亭》一方面尽量保持传统昆曲的抽象、写意、抒情、诗化特色,结合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保持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另一方面,也适当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来衬托这项古典剧种,使其既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亦遵从昆曲的古典精神。这就是民族艺术“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成功典范。广大的观众认识到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仍然需要我们来发扬光大,一定要让这些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骄傲。
综上所述,传统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它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我们要更新思维观念,让中国传统民歌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绽放异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我们的传统民歌不会只属于过去,属于现在,它更会成为永恒。
【参考文献】
[1]周青青著.中国民歌[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测绘;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GPS技术是一项新型数字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军事国防领域和民用建筑领域。随着GPS技术的定位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其在工程测绘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GPS技术的应不仅提高了工程测绘的质量和效率,也为建筑工程和工程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1]
1.工程测绘中的GPS技术简述
GPS技术的英文全称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的技术要点就是地球卫星定位和无线信号传播。地球卫星上设置了无线信号发射台,发射台发出无线信号,形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技术利用无线电测距交会原理,将三颗卫星确定的空间位置传播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上,完成物置的精确测量。GPS技术在全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空间卫星定位系统、地面接收系统和用户设备。
GPS技术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测距交会法,即将GPS接收机安装在选择好的某个地点,接收GPS卫星发射的定位信息。GPS卫星会随时对外发射定位信息,一般GPS接收机接收3个卫星的信息即可确定某一方位。GPS接收机在某个时间点接收到三个GPS卫星的路程距离,并得到GPS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最终确定某个地点的三维坐标。GPS技术一般使用两个坐标系统,即空间固定坐标系统和地固坐标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而确定某个物体的具置。
GPS技术能够实现实时性导航,还能精确得得出时间和位置,实现全天全球持续测量定位。GPS技术的这些优点推动了测绘技术的全新发展。其不仅运用于军事领域,也广泛运用于民事领域。GPS技术在工程测绘领域内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测绘的质量和效率,还拓宽了工程测绘的服务范围。
2.工程测绘中的GPS技术的工作特点
GPS技术比传统测量方法更加准确和先进,在实际使用中也更加迅速便捷。GPS技术还需要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这样也促进了GPS技术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同时降低了GPS技术的技术难度,促进了GPS技术的使用和传播。[2]
2.1 时间短
GPS技术采用双频接收机接收测量数据,相较传统的静态相对定位模式,同样的观测基线内,GPS技术的测量接收时间减少了2/3。GPS技术采用实时动态定位模式,使用流动站的方式接收信号,初始化观测后5分钟之内即可定位,每一站观测时间只需几分钟。时间代表着效率,GPS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
2.2 用途多
GPS技术拥有测绘、导航、时速测试、动态三维定位、三维测速等诸多功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GPS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其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GPS技术的导航定位功能不仅涵盖了海陆空三维空间,还实现了运动目标的监控。GPS技术在搜寻救援工作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使用也十分广泛,包含地貌测绘、变形监测、航空摄影和海洋测绘等多个领域。
2.3 操作简单
GPS技术与计算机和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得相关操作实现了自动化和数据化,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相关软件对设备进行控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GPS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其集成化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工程测绘的实际运用中,GPS技术比传统的测绘技术更容易操作,操作步骤和操作方式都得到了简化。
2.4 具有实时性
GPS技术导航定位系统实现动态目标的实时测量,对运动物体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都能及时捕捉,能够实现运动物体的实时监测,控制运动物体的运行轨迹,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最佳运行路线。[3]
2.5 自动化
GPS技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其接收机实现了智能化,只需人工完成安装、开关操作、天线高的量取等工作即可,其他工作如跟踪、捕获、测量、记录都由GPS设备自动完成。当观测记录工作结束后,只需关闭电源、整理设备即完成了室外测量工作。GPS技术还能实现长时间无人观测,实现观测的持续性、实时性,GPS设备将数据实时传送给数据处理中心,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
2.6 准确性高
相较于传统的导航定位系统,GPS技术技术的准确性更高。根据实际中所得测量数据显示,GPS技术测量数据的确拥有很高的准确性。如果利用GPS技术测量300m到1500m的工程,测量时间在1小时以上时能够将测量误差减少到1mm。
2.7 效率高
GPS技术仍然在不断的开发和发展,相关软件和先进技术被不断引入到GPS技术的使用中。通过GPS技术在多领域中的使用,各方面技术在实践中得以完善。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的使用使得电子测量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3.工程测绘中的GPS技术的实际应用
工程测绘工作的运用领域也十分广泛。在市政工程和桥梁建设中大量使用了工程测绘技术。GPS技术的诸多优势也使工程测绘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主要有三种技术类型。初级技术是利用静态方法进行快速测量,建立沿线整体控制。中级技术主要对在堤坝、渠道、闸门等场所建立施工控制。高级技术是运用REK技术,实现实时动态定位。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其技术使用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许多建设工程的工程测绘都使用了GPS技术,其运用流动站的接收机,动态有效的采集GPS技术观测数据,并及时传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变形监测
工程变形是许多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造成工程变形的原因有很多,地质因素、地壳运动、人为因素都会造成建筑设施的变形和移位。GPS技术的三维定位法能够利用高精度的数据测量将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反映出来。工程变形的种类繁多,诸如建筑物、大坝的变形,资源开采区地面下,海上建筑物的沉陷等。GPS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将监测数据及时输送给数据处理中心,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蔓延。
GPS技术定位快、精度高,能够将建筑物变形数据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测量的自动化和数字化。GPS技术能够在建筑物一定间距内分段设置基准站和监测点,GPS技术在基准站设置了GPS接收机,能够连续性的自动检测,将数据以最快速度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数据的自动测量和自动传输。
3.2 水下地形
在海洋资源工程设计及码头、海岸设计中,经常需要用到水下地形。传统的工程测绘主要利用测深仪,依据超声波进行水深测量。GPS技术技术则运用GPS数据进行水下地形图的测绘、水深的测量和平面位置的三维位置确定。GPS技术利用差分GPS定位系统进行地下水形测量,差分GPS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定位系统的信号,通过基台矫正数据误差,在船舶行驶之前,输入测量地段的起始坐标,计算机将输入的测量坐标进行转换,计算出所需参数。GPS技术设备显示出航行路线、导航和基线方向角等数据。船舶行驶过程中,计算机机型实时测量,并根据导航监视器进行方向修正。计算机系统能够随时记录和保存数据,实现水下地形的实时测量。
3.3 精密工程
GPS技术拥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在精密工程的工程测绘中运用也十分广泛。GPS技术不仅应用在工程的设计勘查方面,还应用在工程设备的安装和测量试验中。在进行工程设备安装和桥梁、隧道工程中,GPS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公路、铁路、城市地铁、海底隧道工程中,GPS技术能够进行精确的控制检测,为工程的建设提供精密的数据。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利用GPS技术确立好基准方向,决定隧道的开挖方向,保证隧道工程的准确度。
3.4 网形设计
工程测绘总的控制网设计需要利用GPS技术实现点与点的通视,能够灵活准确的设计图形。当进行GPS数据测量时应当选取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接收信号,避开大片水域和高压线的干扰。GPS技术需要三个网点和地面控制网点重合,通过坐标转化成参数。GPS技术能够进行无线定位,利用独立观测边,进行图形设计。增加检核条件,实现控制网的可靠性。
3.5 数据处理
GPS技术利用外业检核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当一项测量工作完成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也是工程测绘的重点。GPS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检测,排除不必要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重测和补测。GPS技术能够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对数据加以处理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高效性。
4.结语
GPS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为工程测绘工作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技术手段。GPS技术拥有时间短、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在工程测绘的多个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GPS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将为工程测绘工作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袁同增.试析工程测绘中GPS技术的应用和改进[J].房地产导刊,2013,11(0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