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

第1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网编是网络媒体建设者

网络媒体是由网络硬件及其所承载的内容信息组成的。网络上的内容和信息是一个网站的灵魂,它直接反映着网站的水平,也决定着网站的生存与发展。而网站内容信息的设计和建设的任务恰好是由网络编辑人员来完成的,网络编辑是网络媒体的设计师和建设者。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技术因素固然重要,但决定网络媒体成败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内容,因此,网络编辑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和传统媒体编辑一样,网络编辑时常也被人误解,或遭以偏见。比如,有人认为网络编辑就是“复制加粘贴”的工作,是简单的“搬运工”劳动,是不知疲倦的“小蚂蚁”等等。事实上,网络编辑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

网编遭遇职业发展尴尬

中国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网络编辑人才短缺,需求大增,有供不应求的趋势,特别是对优秀的、精英的网络编辑人才需求更大。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600多万人。未来几年内,网络编辑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比其他各类职位的平均增长量还要高。

作为网络媒体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网络编辑,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又遭遇了职业发展的一些尴尬,主要表现有:

一是职业化标准建设步伐缓慢。2005年以前,我们缺乏对网络编辑进行国家层面的职业化规范和培训,也缺乏对网络编辑工作实施统一的国家层面的标准化。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体,直到2005年3月24日,才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公示的第三批10个新职业名单中,将网络编辑员列入国家职业大典,同时,颁布了《网络编辑员国家职业标准》,并推出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证书》,作为从业资质。2006年11月网络编辑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正式在全国开展统一考试。

二是职业门槛意识有待强化。虽然国家推出了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但是在网络媒体业界似乎还没有形成职业门槛的意识,而政府又因各种因素暂时还不可能作出这样的硬性规定。这种职业门槛意识的淡薄,直接影响我国网络媒体以及整个新媒体发展的质量和品位。其结果是造成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网站要得到更多更好的编辑人才,另一方面又难以找到,甚至不知在哪里寻找。

第2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使用信息的习惯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环境开始形成。作为这种发展趋势的反映,E-Learn-ing这一概念被提出并作为一种网络条件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其核心价值体现于对教学科研的支持以及如何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因此,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在E-Learning环境下开展学科教育资源建设,从而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最大价值十分必要。

1关于E-Learning

1.1E-Learning的概念

E-Learning比较权威的论述始于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而关于E-learning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完全达成一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综合各方对于E-learning的阐释,对E-learning给出了如下定义:E-learning是指主要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1.2E-Learning与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关系

何克抗教授认为,通过对E-learning的含义、目标及达到目标所需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E-learning的完整内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这个内涵包括以下3个要素: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教学深化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在上述3个要素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起关键作用的核心要素。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是开展以E-learning服务为目标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正是由于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是E-Learning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信息整合和信息导航功能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学科教育资源建设,进而提供E-learning服务,构建全新的虚拟学习平台。

2E-Learning需要新的学科教育资源

2.1E-Learning的深入要求建立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3年度(2000)的报告明确指出:“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换句话说,达到E-Learning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高校图书馆作为数字化内容的主要组织者与保存者,有责任为E-Learning提供信息整合、信息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与学校各学院建立相应的E-Learning合作机制,成为E-Learning服务的主体。要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则要求高校图书馆对教育资源的形态、内容作出极大改变。经过高度整合的教育资源不是上网资料的简单累积,而是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新闻组、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料的高度整合。为了达到E-Learning的目标,教育资源建设将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主,从被动提供固有信息产品转向有针对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产品。高校图书馆原有的资源内容、资源形态不能充分满足开展E-Learning服务的需要,E-Learning服务的深入要求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之配套、适应。

2.2E-Learning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新要求

在E-Learning环境下,图书馆的学科教育资源结构和建设路线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由高校图书馆及学院提供的教育资源开始社会化,很多机构也可提供。要在诸多机构中凸显竞争力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扩展。在E-Learning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资源,而是在网络环境下对教育资源进行挖掘、重组和扩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增值。这种教育资源的增值主要表现在:由精美型的学科资源转向一手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软件;精品课程平台的建设;学科知识库的建设;教学资源和学科服务的开展。张晓林教授指出,知识服务将是基于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而不是“批发”性的服务。“专业化”要求按照具体专业或课题领域来组织和实施服务,保证对用户问题和用户环境的把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E-Learning服务的过程中,要根据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对教育资源进行个性化组织,对资源的内容进行面向学科的分析,按照个性化需求,链接并整合各类分布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基于E-Learning的高校图书馆教育资源建设。

3适应教育环境,建设学科资源

3.1E-Learning环境下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含义

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学过程及其评价与管理的教材、阅读材料、参考辅导资料、习题集、考试题、实验数据、实习项目、教学计划、教学标准与过程规范等。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就是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以学科为线索,揭示知识本体隐性知识的组织形式。按教育资源提供者可以把学科教育资源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由专业信息服务机构或公司以各种格式制作、推出和发行的有偿资源,如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数据库等。这部分需求对教育资源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广度和精度。二是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免费资源,如私人博客、图书馆自己开发的特色数据库、开放课件等。这些资源的提供者可以是教师、图书馆、学院等等。以上两类资源都属于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内容。开展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操作意义在于高校图书馆在承担信息集成和信息导航职责的同时对知识本体进行知识组织,也即对学科资源隐性知识加以揭示。

3.2E-Learning环境下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构想

在网络环境下,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做好面向E-Learning服务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科教育资源加以组织:E-Learning环境下的群体用户需求分析、学科教育资源的组织、学科教育资源的保障能力与使用效果的评估。

3.2.1E-Learning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分析#p#分页标题#e#

图书馆是为群体用户服务的,因此,对群体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就构成了图书馆用户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在E-Learn-ing环境下,不同群体用户对学科教育资源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加以个性化分析是开发学科教育资源的基础与核心。在E-Learning环境下,在电子资源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群体用户因学科专业的差异对教育资源又有新的不同要求,其中之一是使用网络课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教师教育学院对网络课件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等方面;人文学院对网络课件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等方面。目前许多国外高校图书馆都提供了电子课件支持,美国几乎每一所高校图书馆均有电子教参(ElectronicCoueseRe-serves)的栏目或专题网站,教师和学生可以链接网络课件或教学资料网页,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了“开放课件”(OpenCourseware,OCW)项目,即将MIT所有课程的教学资料通过网络让用户免费获取。与此同时,国内针对教学需求开展的网上教育资源服务则相对较少,服务深度也不够。面对用户个体所表现出来的需求差异性,高校图书馆需对服务个体加以针对性的个性化分析。分析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知识本体的分析。知识本体的信息需求由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所决定。具体到高校图书馆,要了解各学院的学科范围、学科现状、学科重点。通过学科调查掌握各学院在E-Learning环境下对学科教育资源的现实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未来需求,总结出各学院的需求走向,进而形成具体的资源需求,指导图书馆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②对图书馆信息人员的分析。图书馆信息人员是图书馆诸要素中的主体因素,正是由于信息人员的参与,图书馆的教育资源体系才能不断完善和更新,图书馆才能成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部分主要是对图书馆信息人员的知识结构加以分析,对信息人员开展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提供E-Learning服务的能力加以判断。以便针对不足对信息人员的知识结构加以更新,力求形成现代型知识结构。③对拥有的学科教育资源的分析。一方面是对图书馆所拥有学科教育资源的自我分析,对自有教育资源提供E-Learning服务的能力加以判断;另一方面是对各学院教育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有效防止资源重复,增强图书馆与各学院间的互动。④图书馆信息设施的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对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设施及其内含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分析,了解图书馆信息设施对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科教育资源体系的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支撑力度。⑤群体用户所属的学科发展趋势的分析。根据各学院的需要,选定有关重点学科领域为目标,利用教育资源的检索系统,向学院提供当前学科的背景、发展态势,并开展查新工作,以提升学院教学科研能力为己任。

3.2.2组织学科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①图书馆自有学科教育资源的建设。E-Learning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教育资源的建设措施主要是对其进行数字化,做到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目前图书馆自有学科教育资源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将自有纸张形式存储的有特色的教育资源转化为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电、光、磁信号的资源,并实现对转换后的信息进行计算机管理、网络传输和数字化存取;另一方面通过向外部专业信息服务机构或公司购买有偿教育资源,以及通过因特网免费获取教育资源。

②高校各学院的网络教育资源组织。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目前各学院开发了用于网络教学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并没有嵌入到图书馆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中,甚至不能通过图书馆主页链接到各学院。学生反映现有资源不能满足其学习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图书馆提供相应的学科教育资源。因此学校图书馆应与学院合作,探讨如何实现图书馆教育资源平台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无缝链接。

③知识本体的资源挖掘。这部分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收集基础信息。如学院的教师成果(教学方案、专业的培训模式、数据文件、论文集等)、学生产品(毕业论文、实验记录等)等灰色文献、数据。第二,整合学院的学科教育资源,与相关学院合作建立相应学科的特色教育资源数据库。第三,帮助学院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环境,综合研究学院各学科情况,协助制定各学科教学科研的战略方案,实现图书馆参与学科教育活动。

④信息集成服务。为解决师生在检索过程中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以及其检全率和检准率不高的问题,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LearningEnvironment,VLE)。VLE最大的特点是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学科教育资源链接。对教师来说,VLE可以针对特定的课程、特定的学生提供特定的学科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节约了查找资料的时间,并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如美国科学数字图书馆(NSDL)资助的教学架构项目(Instruc-tionalArchitect,IA)向用户提供从多个数据库收集来的教育资源,指导用户发现、选择、利用NSDL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学过程,达到有针对性利用教育资源的目的。

3.2.3保障能力与用户友好程度评估

①保障能力与用户友好程度评估是判断图书馆学科教育资源能否提供合适的E-Learning服务给用户,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指标。

②保障能力评估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第一,教育资源网络有无技术安全保障。这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对E-Learning环境下教育资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评估。第二,教育资源内容的充分性、正确性和时效性的评估。第三,能否保持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持续性。主要是对教育资源系统能否做到实时更新,是否存在死链接等方面的评测。第四,用户需求驱动建设。从教育资源建设是否为用户的学习、研究提供资源保障方面考虑。

③用户友好程度评估可从以下方面评价:第一,用户的满意度。用户满意度的评估可由学科教育资源的满足率,教学过程中学科教育资源的使用率,教育资源推荐的增长率来测评。第二,对学科教育资源价值的评价。可由自有教育资源中重点学科的教育资源与一般学科的比率,根据学科性质对各学科教育资源的老化情况的测评来完成。

第3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多媒体 信息服务 知识服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速度日益加快,高校用户多媒体信息需求内容、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音视频为主的多媒体传播内容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研究和文化休闲不可或缺的部分,并逐渐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服务创新的增长点。新形势下,以往的多媒体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如何深化多媒体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紧迫问题。

1 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的基础

我国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自本世纪初以来,有了较快的增长,建立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1.1 丰富的多媒体资源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文献增长迅速,多媒体文献出版已占全部出版物的1/3,西方多媒体文献出版比例已达到60%。各高校图书馆除购买成熟的多媒体数据库外,还不断积累自摄、捐赠、交换等音视频资料,建设有本校学科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仅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主页上中外文多媒体数据库就有34个,全国230多家高校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本馆非书资源管理与平台或多媒体特色数据库,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音乐特色数据库”、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的“馆藏中国解放前音乐期刊全文库”等。这些资源介质多样,涵盖了语言学习、音乐欣赏、考试、科普、影视和纪录片等多种类型,为图书馆的知识增值服务提供了必要条件。

1.2 全新的多媒体视听环境

高质量的视听环境是多媒体服务的必要基础。各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不仅打造了万兆校园网的网络环境,建设了数字化资源的海量存储空间,还通过新建或改造多媒体服务设施,开辟多媒体视听空间,为用户提供多媒体资源查询与利用、多媒体会议与研讨、多媒体教学与科研以及多媒体加工与制作等高品质、多元化的服务形式。

如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一代图书馆馆舍建设中,将多媒体多元化服务理念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千兆光纤网络,配备主流、先进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新建了舒适、开放、个性化的多媒体视听环境和多媒体学习空间。

1.3 现代化的计算机运行管理手段

为了降低电脑系统运行和人员管理成本,满足用户自主学习的需求,全国近300家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桌面虚拟化管理系统、机位管理系统和自助服务管理系统,对多媒体服务进行自动化管理。

桌面虚拟化管理实现了系统运行的后台集中管控,统一更新、统一分发资源,用户能够及时使用更新的操作系统和资源,还有效控制了有盘环境下的系统安全问题。自助服务方便了用户对多媒体资源、空间与设备的充分利用,实现了图书馆阅览室机位在无人值守状态下读者刷卡上机、打印、复印、扫描,以及网上预约等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1.4 专业的服务团队

专业化的学科馆员是多媒体服务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学科馆员遴选机制和管理制度,组建专业化的多媒体服务团队。学科馆员制度在信息参考咨询、个性化学科服务上体现了图书馆深层次、高水准的信息服务,是实现知识增值的一项创新。

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组制度,从学科专业领域、多媒体资源建设、计算机管理、音像设施管理等方面配备了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从事多媒体服务的馆员本身是某一学科组成员,同时又是其他学科多媒体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参与者,馆员之间形成了较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具有多媒体资源服务背景的学科馆员参与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活动,为多媒体资源的需求了解和挖掘利用提供了保障。

2 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的新要求

高校图书馆在多媒体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用户需求变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等挑战和发展机遇。对多媒体服务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用户需求多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和教育方式的深刻变化,高校师生对于多媒体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素材为教学内容增添鲜活、生动的案例,而学生需要一种形式活泼、便于记忆和互动的新的多媒体形态,以往说教式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将被符合当今媒体主流技术又满足他们的阅读习惯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所代替。在科学研究中,师生不再满足于一般的可视服务,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越来越多,需要提供更多的多媒体制作与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与教学相关的音视频素材。在文化欣赏和娱乐休闲中,网络传媒和音视频信息已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新人,他们趋于追求高品质视觉效果和时尚性娱乐享受,信息获取方式也呈现出以移动、浅阅读为主流的浏览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特征,人们需要利用网络、智能手机、PDA等平台随时随地零散获取多媒体信息。

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信息接收终端的变化要求图书馆的多媒体服务应需而变。

2.2 技术手段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媒体服务提供了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解决了信息获取、加工、保存、共享以及格式转换等问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网络、电视、报纸、广播融合为新媒体成为可能,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三屏统一”指日可待,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为多媒体创新服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据统计,82.8%的网民使用即时通信,76.4%的网民使用网络音乐,65.1%的网民使用网络视频。可见,越来越多的媒体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广泛传播,移动上网应用的吸引力势不可挡。

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需要适应和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更新服务理念,加快制定面对网络媒体服务快速发展的实施策略。

2.3 高校教育信息化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将对多媒体服务产生重要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求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将从传统的纸质教材转变为多媒体的教学资源,而作为推动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动力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教学逐渐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而被广大师生所接受,音视频素材在现代教学、科研和研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融入多媒体内容和技术的教学使授课氛围更加生动,授课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与学的互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高校教育信息化要求将多媒体资源建设与服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多媒体教学是高教信息化建设的必然,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和服务将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2.4 信息服务知识化

提供知识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多媒体服务的必然要求。长久以来,高校图书馆的音像资料视听服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只是一种传统的多媒体服务。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面对迅速增长的海量信息资源,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的方式必然发生重大变化。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广大师生所需要的是便捷的信息服务和深入的知识服务,这就需要图书馆对海量多媒体资源进行结构化处理,开展深度揭示,进行知识组织。在新媒体阅读方式的冲击下,到馆实地使用音视频资料的用户逐年减少,一些传统的、经典的、有价值的资源将被遗忘和淹没,这将促使图书馆将传统媒介中有价值内容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再利用。众多的多媒体数据库也需要深度挖掘、重组和揭示,而所有的多媒体资源与服务需要在新的技术环境中集成和综合利用。多媒体信息服务到了向知识服务转型的关键时期。

3 深化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的新思路

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已意识到了多媒体资源服务的重要性和服务方式变革的紧迫性,并为此实施了一系列举措。笔者认为,在现有多媒体服务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3.1 拓展多媒体资源检索查询服务

多媒体资源的检索、查询与提供服务是传统多媒体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与文献信息检索服务同等重要,拓展检索查询服务将是深化多媒体服务的重要内容。重点应组织好以下工作:

一是拓展搜集渠道,丰富特色资源。资源特色是信息服务生存发展的关键,应该紧紧围绕学校的学科专业方向,扩大资料来源,以购买、自建、联合共建、网络搜集等多种方式,建立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载体多样、覆盖学校主要学科领域的多媒体资源库。

二是强化信息组织,优化资源结构。多媒体资源类型多样,非结构化的内容比较多,早期的音像资料都是线性结构的,不利于查询和利用,需要组织力量进行数字化分类处理和优化结构,可按学科体系、载体形式、主题分类等方式组织多媒体资源,以统一的标准在统一加工平台上进行整序加工,方便跨库检索。

三是建立服务门户,提高查询效率。当前,多数图书馆将多媒体资料的书目信息整合于OPAC中进行查询和管理,一些图书馆还设置了“多媒体”或“多媒体资源”等专项栏目,但许多栏目的页面都是基于网页形式下的多媒体数据库列表,缺乏检索与利用过程中的数据关联、信息反馈、人机互动及使用评价功能,更缺乏与其他馆藏数据库的共建共享机制。需要在图书馆系统建设的统筹规划下,建设集多媒体资源搜集、加工、制作、分类、标引、管理、、输出及反馈与评估等多功能、分布式的统一管理平台或知识门户。系统中的多媒体资源可以独立,也可以关联到OPAC或联盟数据库中,使资源利用和信息反馈有机结合,拓展OPAC检索与浏览功能。

3.2 推进多媒体服务学科化

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对学科资源进行重组和再利用,为师生提供的深层次、专业化、个性化的专题服务,是图书馆提高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服务,其本质是知识服务。推进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学科化,重点需要做好知识发现与知识挖掘、学科化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和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

进行资源深度揭示、开展知识挖掘是做好知识服务的前提。与开展深度服务的强烈需求相比,目前多媒体资源的深度揭示和资源内容的序化不够,资源深度加工的相关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也相对滞后,缺乏成熟的深度加工应用系统。高校图书馆众多的多媒体资源只有在有学科专业化、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被挖掘、激活使用才能真正为教学科研所用。音像资源要从原来的整片加工深化到音素、关键场景、关键帧揭示,相应的文献要深化到段落、语句、知识概念揭示,开展异质异构资源的统一揭示和无缝链接,建设多媒体资源知识库。

建立学科化服务管理平台是提供学科化知识内容管理与、学科资源导引与利用、信息咨询与评论的需要,是学科信息展示、用户使用反馈和服务成果收集的必然结果。要依托整合的数据库管理平台,搜集、整理、储存、展示专业化的、有序的、可检索的学科服务信息和学科服务成果,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目前,LibGuides是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用于创建学科化服务综合管理平台的学科导航工具,在图书馆界广泛应用,值得参考。

深化多媒体资源服务,学科馆员作用不可忽视。承担多媒体服务的学科馆员要有一线服务的经历,不仅要熟知图书馆多媒体资源与服务,懂得多媒体传播手段和利用技术,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发展动态、研究方向和学科研究的潜在需求。学科馆员应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参与其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多媒体学科馆员队伍任务艰巨。

3.3 创新多媒体视听服务体验

视听服务是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多媒体服务方式,在新型网络媒体服务的冲击下,视听服务陷入发展困境。需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创新,将多媒体视听服务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是丰富视听内容。图书馆应不断搜集和积累反映本校学科特色的教学课件、精品课程、学术会议、名人访谈、讲座/沙龙等音视频资料,购买满足自助学习和文化休闲的多媒体数据库,制作体现图书馆珍贵馆藏和特色服务的音视频文件,充分利用系统开发商和数据库提供商的技术优势,研发出分类合理、浏览方便、检索快捷、获取方便并适于移动设备阅读的视听内容。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图书馆的视听服务主要有网络和实地两种展现方式。网络视听将以其资源丰富、更新迅速、使用便捷成为主流,而图书馆内舒适、高雅的视听空间将成为用户进行视听精品赏析、会议沙龙和小型音乐会的场所。现代高校图书馆馆舍建设中,既要设置有线网络机位,也要安装无线网络接收装置,要将线上、线下两种服务方式有机结合,依托先进的多媒体传输技术和设备,实现信息转换与资源共享,发展高校网络点播和图书馆移动视听服务。

三是拓展音视频制作服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编辑音视频素材、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格式转换等能力将成为用户多媒体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图书馆设置专门服务空间,配备支持用户用于编辑、创作数字多媒体作品的软硬件设施以及提供技术指导将成为拓展视听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用户在利用多媒体资源中感受多媒体技术,在制作音视频作品中体验多媒体技术。

3.4 开辟多媒体集成研讨空间

1992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概念,描绘了人机结合、专家集成研讨的科学研究模式。借鉴钱学森科学思想,未来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多媒体集成研讨空间,开辟多媒体服务的新途径。

目前,很多图书馆都设立了IC或MC(多媒体共享空间),IC以其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氛围倍受用户的认可和喜爱。就使用状态而言,很多IC或MC在图书馆是作为一个开放、自助的学习空间或研讨室存在,是一种提供基础设施,围绕综合数字环境而特别设计的信息服务空间,需要人员值守和管理。

高校图书馆应借鉴IC服务理念,利用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组建多媒体技术支持队伍,打造多媒体集成研讨空间,营造多氛围、近距离和在线协同交流环境。多媒体集成研讨空间将集成IC与会议室、研讨室和多功能厅等多项特征,包括自动化的会议控制系统、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演示设备、任意组合的会议桌椅、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和领域专家,提供网络教学、视频会议、学术沙龙、文化欣赏、影视播放、自助学习和科学研讨等多种功能,向全社会提供开放式、创新性的增值服务,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与设备。

第4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根据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精神,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多数高等院校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特别是大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更为突出。多媒体技术引入外语教学中,在外语辅助教学、语言习得和语言测试等方面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变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汲取了以前课堂教学的优点,结合了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不同的知识;了解异国风情扩大视野;转换中西方文化思维;通过丰富的网络多媒体资源,更直接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寓教于乐。老师在丰富的网络多媒体资源中可弥补自己在某些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二、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的原则

1.知识性。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要求,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渴望在象牙塔中获取人生的宝贵财富,因此在网络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选材方面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特点,需要从庞大的媒体资源中选取能够传递现代知识、能够表达先进的思想、能够承载现代先进技术的部分。课本之外优秀的媒体资源,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陶冶高尚情操,更能提高听说能力。

2.趣味性。大学生是激情四射的年轻人,他们的学习需要兴趣。同时,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积极发挥,强调教学活动中社会性、情境性的加强。整个学习系统的设计要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结合多媒体的特点,即要把音频与视频的内容有效地结合在教学体系当中,利用多感官刺激,强化教学内容,使语言学习过程生动化、兴趣化。同时,还要具有人机交互功能,且易于操作。

3.层次性。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基于计算机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方面,需要从各个层次去选择不同的媒体,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大学生。

4.互动性。在多媒体技术中,交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新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基于网络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教师教学任务设计得是否合适,是否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线学习到一定学时后,教师能否及时面授辅导。这个辅导应包括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与评估,即形成性评估的组成部分,也应包括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面授辅导非常重要,它能够起到一种对学生督促、鼓励、建议、检查、评估的作用。没有这一步,学生的学习会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方案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网络资源建设方面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应该对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硬件整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在保护好学校前期投入的基础上,充分优化配置现有多媒体教学资源,发挥其优势。设备资源共享就是要积极开发多学科、多课程、多环境、不同教育层次的共享方式,构建一个资源共享环境,使学生与教师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共享资源,也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同一任务的学习。采用与互联网相连接的网络平台形式,就可以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的大教学环境。这种平全建立在现有内部网络硬件的基础之上,具有降低网络建设费用,提升资源共享效能的优点。通过网络,将学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英语调频台、微格教室联结为一体,发挥外语学科之优势,开辟专业英语、大学英语、英语歌曲欣赏、名著选读、名片对白等栏目,滚动播出当日国际国内英语新闻,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需要,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真正共享的外语多媒体网络资源系统,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2.软件整合。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网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板块:教学动态,介绍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师,可以相关通知;学习课件,主要是教学课件链接,学生可以下载学习课件;英语视听,主要包含一些时新新闻、短片等听力及视频材料;师生互动,作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时文欣赏,主要包括一些短片精美散文;等级考试,主要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相关信息、考试指导和历年真题,教辅资源,主要为师生提供一些媒体学习资源,扩大相关知识面。

第5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连接主义教学是基于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途径,其主要以网络学习为基础,通过网络学习实现节点的连接,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科学化网络学习结构。该主义中明确指出教学核心是分散在多个个体、站点或软件中的,需要依照上述“节点”形成对应网络体系,实现节点资源、信息等的高效运用。连接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

1)节点和信息源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通道,该通道的内容为学习;

2)不同领域、思想和观念之间的核心技能为其发现连接的能力;

3)连接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连接活动进行合理设置,要注重培育、理解和维护连接单元;

4)连接单元分析过程中要从系统着手,最大限度提升有效连接价值,而并非分析单一概念。

随着数字时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构建高效益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在数字时展进程中势在必行。连接主义形成了网络化学习结构,通过网状结构将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个人—网络—组织”的统一,对学习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网络结构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进行了全面培养,为学生构建了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对学生商务英语运用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连接主义商务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开放性内容作为教学核心,依照该教学需求对商务英语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从不同学科提炼商务英语学习理论,以“嫁接杂交”法得出最凝练的商务英语学习原则,形成高度集成的多元学习理论;连接主义商务英语教学可以通过网络结构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资源体系。在该体系中资源内容高度交叉,学科资源融合效益大大上升,这对商务英语学科内容的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上述资源集中和融合也为商务英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商务英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连接主义下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2.1教学对象设计网络连接主义下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构建时要对教学环境、教学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全面设置,选取教师和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和执行对象,在该对象上设置师生教学空间、连接空间、表达空间等,形成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连接结构。

2.2教学板块设计商务英语教学模块构建的过程中要对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学术交流、创新创业及友情链接进行合理设计,依照对象需求形成对应节点。

1)理论知识模块:要设计静态及动态理论节点。静态节点要包括商务英语理论、商务理论、金融英语理论、营销英语理论等;动态节点要包括商务英语考试大纲、考试试题、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

2)实践知识模块:要把握好知识内容,设置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社会实践、职场实践、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对商务英语软件平台进行完善,构建以国际商务流程为核心的软件系统,让学生在该系统中训练商务英语,模拟商务英语沟通情景。

3)学术交流模块:要加强商务英语学术研究重视程度,构建学术交流节点,如学术会议、专家会议、教师科研、学术论文等。

4)创新创业模块:要将创新与创业作为节点构建基准,在该需求下合理运用校外平台,如阿里巴巴、淘宝等。在该平台上进行创业建设,对优秀创新创业内容进行宣传和展示。

5)友情链接模块:要依照连接主义教学需求对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工具、学习参考资料等进行拓展,形成友情链接节点,提升学生商务英语学习效益。友情链接板块可以适当加入商务报纸、电子词典、读音模仿等。

2.3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教学板块学习内容,要依照商务英语学科特点构建任务驱动型教学体系。该教学中教师对各项商务英语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强调,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商务英语学习,利用教学板块资料和内容高质量、高效益完成任务,教师与学生责任分明,教学关系非常突出。学生存在问题后可以及时通过学术交流板块与教师交流,与教师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教学完成后学生以调查、小论文、分析报告等形式将本课程中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阐述和上传,形成阶段性学习知识及经验总结。教师汇总上述总结并进行分析,给予学生相应学习建议及指导,将优秀作品在学术交流模块进行展示。

2.4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中要把握好总结性评估、阶段性评估两部分评估内容。总结性评估为期中、期末试卷测试成绩,阶段性评估为学生学习过程评估成绩,即学生日常表现、学习任务完成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潜力、学习参与次数等。要依照上述两方面数据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给予学生商务英语学习迅速的反馈。

3结语

第6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信息素养

一、教师信息素养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涵义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个人整体文化素养中的一个子系统。具体的信息技术只是教师信息素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应从更加广义的“信息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的今天,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对于获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信息意识),获取、处理、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将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水平成正比。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论证,所谓教师信息素养,应该是这样一种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应该是基于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的,以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素养。所以许多专家也称之为“信息文化素质”。关于衡量这种素质高低的依据,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有诸多论述。如有学者指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其中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利用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生活等)。此外,笔者认为,还应加上“信息意识”这一要素,它不是具体信息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教师对信息的态度,是认识层面的要素。它非常重要,是信息素养中的观念性问题,而只有观念的更新和确立才是带有根本决定性意义的转变。

就教师信息素养中的各层面来说,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以及对信息较强的敏感度,有获取、分析、加工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这些并非我们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教师对信息的利用。信息素养在其能力方面表现的较高层次,应当是组织信息使它能有实用性;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问题解决。因此,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就是要使教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不达到这一效果,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就没有意义。那种一味只着力于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层面培训的做法是片面的,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的终极体现并非一定是在纯粹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应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整合”,即创造性地以多种方式活用信息于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有所创新。其实,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活用信息时,即使是备常规的课,也是一种对信息的创造性的再编码。对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而言,即使在他最普通的常规课堂教学(含运用常规电教媒体)中,也同样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信息充分占有和创造性地活用而带来的清新气息。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1. 基本信息素养

信息基本素养主要指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

2. 多媒体素养

信息时代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多媒体设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学会使用学科专业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3. 网络素养

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进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自己的观点,同时必须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网络道德。

4. 课程整合素养

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具备把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备了一定信息知识和素养的学科教师要想把信息技术合理地整合于教学,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等诸多能力,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能根据教学目标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娴熟地运用网络搜索、在线交流、扫描和打印等方法获取信息。

(2)合理地鉴别吸收、归纳存储的能力: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

(3)创造、生成、交流和输出的能力:能把收集到的“含金量”较高的信息巧妙整合于学科教学实践,运用多媒体形式创造、输出新信息。

(4)全面、客观地评价信息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能结合网络知识和传统知识体系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能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

(5)明辨是非曲直的道德判断能力: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能坚守网络道德,提高法律意识,尊重知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6)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用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学习多媒体网络知识,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强化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1.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模式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

2. 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

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多年沿袭下来的“一本课本、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授课模式也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信息素养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3.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世纪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强化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行的是模块操作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它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要像使用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5. 强化教师信息素养能够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每个教师既可以是信息的需求者,又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能够在互联网上学习讨论、交流信息,发挥教师潜在的知识能力,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增值网络,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课程体系

2000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规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目标与内容,分为初级培训和高级培训。初级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互联网基础等培训模块,参考课时为32~52课时。高级培训包括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等培训模块,参考课时为40~56课时。

根据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信息素养课程的比较和目前信息技术培训内容的分析,笔者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具体内容划分为基本信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三个层次(详见图1)。

图1

(三)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

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主要包括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两种。教师信息素养的在职培养途径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信息素养培养的方式可以参照图2进行。

图2

以上四种培养方式各具优势。其中课程进修、短期培训、校本培训都属于有组织的规模化的研修活动,而自主研修方式则属于自我提升的活动,目前还未得到广大教师足够的认识。自主研修方式是最具生命力和活力的培养方式,它能增强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迫切感,并且能够在网络上得到知识、情感的支援,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特别有助于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活动。

当前,我国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仍然有许多问题,缺乏统一的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指标体系、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缺乏必要的软硬件环境支持等。为此,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构筑系统、完整、弹性的课程体系,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途径,切实提升在职教师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有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

(四)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2]

1. 转变观念,实践信息教育

信息时代,谁把握了信息科技,把握了教育现代化,谁就能在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要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强化信息教育和信息观念,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统一认识。

2. 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每位教师配置一台计算机,使教师在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出题测试、编制课件和课上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经济条件好的学校最好能够建设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成立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研室,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组织学科教师建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信息技术领导小组,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3. 重视培训,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

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初级、中级技能培训和网络知识培训,并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走出去”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学习,如:Internet未来教育培训、学科专业软件的使用培训等,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自如地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恰当地应用于教学。除了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外,还应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相关问题的研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4. 加强引导,促使教师提高信息素养

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与教师所教课程、年龄、性别以及个人的爱好习惯的差异有关。学校要激发教师学信息、用信息的积极性,经常组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公开课、展示课和研究课,并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年终考核、聘用、评优、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刺激教师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主动提高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第7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培训过程中对教师每次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指导教师反思任务完成情况,形成培训过程中的观测点,在培训结束时出具完整的评估报告,这有利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长。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参加培训的130名教师进行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培训前发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测验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08份,回收率83%。培训结束后,再发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测验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08份,其中有两份为空白问卷,实际回收106份,回收率81.5%,结果如表1所示。

2.1结果无差异及分析

由表1可见,在多媒体设备操作、网络交流、资源获取及整合、教学环境创设和自我教学调整、评价及结果分析等方面,培训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后无差异;多媒体设备操作已进入集控时代,大大简化了教师多媒体操作过程,这提示我们在下一轮的培训中要适当减少多媒体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内容;微博、微信、邮件和QQ等网络社交工具的使用与普及,使教师的网络交流能力普遍较高。目前,资源获取主要通过网络下载和购买,培训中主要涉及如何搜索关键词、如何识别资源,这些资源获取技巧教师很容易掌握,所以培训前后无差异。

2.2结果有差异及分析

由表1可见,在信息环境下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教学课件制作能力,静态、动态网站制作能力以及信息环境下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P<0.05),说明培训前后有统计学意义。2.2.1信息环境下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培训前后差异分析培训前很多教师还没有尝试使用网络开展教学,培训中通过给教师普及网络特点和网络平台分组及内容流程管理设置技巧,让教师在实际的网络课程中进行小组划分和分组对照,深刻体会了网络教学的基本概念,对教师信息环境下教学设计有帮助。2.2.2教学课件制作能力培训前后差异分析培训前教师普遍认为教学课件就是PPT,教学课件的内容就是书本的电子化。我们在培训中首先对教师的认识进行转变,介绍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课件设计的原理并重点讲解PPT在教学课件的制作,同时鼓励教师尝试采用ArticulateStudio、Flash等工具进行课件制作。通过讲解、任务实战和现场指导等系列课件制作方式来培训教师,使教师课件制作能力明显提升。2.2.3静态、动态网站制作能力培训前后差异分析培训前教师对网站制作没有任何概念。我们在培训时首先介绍HTML、CSS等基础的静态网站必备知识,然后给教师提供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静态脚本编写来创建网络课程内容,再介绍常用动态网站的语言和网站建设的流程。通过培训,教师对网站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静态网站基本代码的编写和阅读,培训前后效果提升显著。2.2.4信息环境下科研创新能力培训前后差异分析培训前教师普遍没有信息环境下科研创新的概念。我们培训聘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邀请学校信息环境科研创新获奖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培训期间取得的成效显著,多媒体获奖32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方剂学》、《金匮要略》、《推拿手法学》、《中医伤科学》并在“爱课网”网上线使用,中医课程通过多媒体方式走入公众,服务社会。视频公开课《呵护您的颈椎》在“网易公开课”上线以来获得广泛关注。培训期间活动课程(网络课程讨论区、测验区时常更新)数量达到582门,对网络课程建设产生辐射作用。

3讨论

3.1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多,培训涉及操作、设计和研究三个维度,单一的培训模式很难适应培训需求。

3.2任务驱动模式为主导的优点

3.2.1培训开展灵活任务驱动为主导的培训模式兼容讲授式、研训一体式等其他培训模式的引入。3.2.2培训目标明确参加培训的教师兼有成人学习的特点,任务驱动能有效把培训内容化繁为简形成可操作的小任务,通过小任务的完成形成培训实体,对教师更有吸引力[6]。3.2.3有利于教师团队意识的形成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培训任务,让教师通过团队互动完成任务,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更利于能力的成长,教师团队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教学中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7]。3.2.4有助于教师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理解任务驱动中频繁的角色互换让教师更能深刻体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3.2.5培训进程更易把控通过任务驱动细化后的培训内容完成起来简单且耗时少,更有利于教师掌握。

3.3以任务驱动模式培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培训团队建设是培训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培训团队肩负培训模式修正、培训内容制定、培训对象分析、培训内容任务驱动设置和培训评估等工作。培训团队成员要不断进行教育技术方面的理论学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升对教育技术学科前沿的洞察力。网络培训支持系统也是培训开展的影响因素。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时间相对集中,难免会和教师的日常教学时间冲突。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学习支持同步、异步和打破学习时空的特性,加强网络培训支持系统的建设。教育技术培训团队要及时更新支持系统的培训内容,并通过网络培训支持系统加强和教师的交流互动,及时解答教师在培训和日常教学中的教育技术问题。可见,采用以任务驱动模式为主导,改变传统的培训考评模式,引入长效测评机制,构建网络培训支持平台拓展培训时空,形成培训、评价、交流互动和服务支持的动态循环培训模式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有很大的益处。在硬件设备操作、多媒体教学设计和信息环境下教学科研三个方面的培训中应该弱化设备操作的培训,巩固多媒体教学设计培训效果,通过模式调整提升教师信息环境下教学科研的能力。

4总结与展望

第8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 混合式教学 教学网络

1 引言

科技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从而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当今,由于知识膨胀和衰退的加速,在高校学习到的科技知识很快就变得陈旧,作为科研工作者、行业执业人员、普通的从业人员,均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理解新的理论、了解新的信息,才能在工作胜任自己的岗位,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如何为行业从业人员和科技工作者进行知识更新和扩充,针对性地培养其创新能力,是培训式教学一直在追寻的问题。通过对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了解与应用,特别是国外在知识理新和服务体系方面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可以发现建设一个基于移动互联,即包括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的线上服务平台是及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的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将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社会动态、经济动态在平台中进行传播,有利于培育创新型人才,促进知识的更新换代,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所针对地培养适用人才,更好地为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基于AICC、SCORM建设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

国内应用的在线学习管理(LMS)系统,其技术和设计思想大多来源于美国等信息化发达国家,比如北大青鸟教育集团采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Force 6.0 LMS ),就是采用与美国SKILLSOFT公司合作开发,在课程兼容上一般支持AICC 或者SCORM标准,而国外比如SKILLSOFT公司、NETG公司等提供的电子课程,也基本采用AICC或者SCORM标准进行开发,两者匹配度高。而在国内职业教育等培训实际应用中,视频、WORD、FLASH等非标准课程大量应用,这些课程在仅支持AICC 或者SCORM标准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LMS)中,就很难得到全面完美的兼容管理要求。具体规划如图1所示,通过对该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开发成果,对国际AICC、SCORM标准以及全球学习联盟IMS标准、台湾ELOCC标准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填补了行业空白,满足了客户支持不同课程在线学习并进行学习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大大拓展了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空间和范围,也实现了更加规范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的设计。

3 平台的整体架构

基于移动互联的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围绕学科资源库和网络课程进行核心体系构建和开展协作性实践活动。通过多类课程的收集和存储构建学科资源库,这些学科资源库不仅来源于系统后台的课程上传,也来源于网络上热点课程的采集,但这一部分内容由于存在版权问题通常需要用户自行购买,另外,学科资源库同时也来源于平台用户以作品库的形式存在的自身录制和分享。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混合式学习主要体现在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网络化的学习方式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课堂教学方面,在平台中通过教学环境设置、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讲解、课堂评价等方面体现;在线教学方面,通过多媒体在线教学、在线智能答疑、在线讨论与交流、在线教学评价、基于项目的网际协作学习、在线个别辅导等,打造全方位的移动互联学习平台。为评估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能否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平台中可以开展考试测评、档案袋评价等,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的、发散性的评价。

4 平台所采用关键技术

4.1 移动互联教学及其安全保障

根据移动通信平台先进的技术优势,创新提出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移动通信平台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全方位学习的需求,实现多媒体移动学习模式,并且率先在移动学习领域引入学习管理模式,实现学分制的学习模式,使移动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查询,内容展现而是教学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移动通信系统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多媒体业务,此时的移动教育在方便性以及服务质量上都将会发生空前的变化,教学活动将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并将得到高质量的保证。将移动通信平台技术用于教育,可以将它作为一个工具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注意力,为教育分配更多的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移动学习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移动通信平台技术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将使移动教育系统给使用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在移动互联过程中,从各方面考虑交互应用系统的安全威胁,对系统进行足够的安全保护。为了达成安全目标,在技术上实现如下安全机制:标识和认证、访问控制和授权、数据安全保护、会话控制、运行安全保护、加密支撑、安全审计、隐私保护以及其它(如时间戳、随机数产生)等多个方面,每一个安全机制都需要通过相应安全功能点的实施才能得到保证。

4.1.1 用户认证过程中的安全验证码研究

本项目将采用动态的验证码生成以及非持久化的验证码图片存储技术实现用户认证过程中的安全认证码问题。

4.1.2 系统级密钥保存和使用技术研究

在本项目中研究基于推送的主动教育服务管理平台将遵循变换原则、不可见原则、不重驮则、分散保存原则、赋值原则等基本原则进行设计,确保系统级密钥的安全。

4.2 多终端全媒体学习

充分利用原有网络在线学习的应用基础,在全国率先利用无线网络技术,独创性的研发出智能终端学习服务,推出了“电脑+平板+手机+数字电视”的全媒体多终端学习模式,学员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通过电脑终端完成精品电子课程、图书、期刊等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人手一台的手机终端,完成学分查询、信息浏览、考试和必修课程、图书的学习。

再者,学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学习客户端时时上网的优势,进行电子图书和精品课程的学习,让学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还有,随着数字电视已经普及、三网融合的逐渐实施,充分发挥电视屏幕大、普及率极高的优势,通过家庭数字电视来完成各种学习。

特别重要的是,在线多终端全媒体学习平台在创新实现全媒体多终端学习环境上,还特别解决了移动学习和数字电视等终端学习跟踪和学习质量评估的技术难题。所有学员,不管是利用电脑、手机还是数字电视等终端,平台都能时时记录学员的知识点掌握以及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数据,进行各种学分、学时、课程点击率、学习排名等报表分析,为真实、全面、大量、动态的掌握学员电子化培训学习情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5 结论

本文利用第三方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支持视频、WORD、FLASH等非标准课程学习管理系统,是对该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开发的成果,支持当今国际AICC和SCORM1.1/1.2标准;同时支持流媒体、文档等非标准课程,实现了非标准课程与标准课程相同的学习效果和管理要求,对国际AICC、SCORM标准以及全球学习联盟IMS标准、台湾ELOCC标准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填补了行业空白。在全媒体多终端学习环境上,创新性地解决了移动学习和数字电视等终端学习跟踪和学习质量评估的技术难题,满足了客户支持不同课程在线学习并进行学习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大大拓展了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在网络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空间和范围,也实现了更加规范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的设计。基础技术的积累将为日后包括APPs等移动互联教育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与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Shimomura T,Ikeda K,Montanaro A.Distribution and Sharing of e-Learning Courseware by Weighted Keywords[J].2015(05):698-703.

[2]金贵朝.MOOC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2):8-10.

[3]孙其博.移动互联网安全综述[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6,42(02):1-8.

[4]周B,陈东.全媒体环境下成人网络教育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3):81-84.

作者简介

李海威(1979-),男,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

第9篇:网络与新媒体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素材资源库:课程建设: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1-0044-04

一、研究背景

教高[2007]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简称“质量T程”)和教高[2007]2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坚持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在这两个文件的指导下,各高校纷纷把建没高度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作为本校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发展为学习工具和学习环境的制造、选择与运用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呈现更为复杂的任务和材料提供了可能性,并加快了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到引导学生学习指导者的角色转换。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软硬件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研究者发现,在校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热潮中多媒体素材(主要为图、音频、视频、动画等素材)资源建设始终是一个软肋。而多媒体素材又是整个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基础,无论是课件库中的课件、案例库中的案例、常见问题解答、网络课程,甚至试题库等都可能要使用多媒体素材。

二、高校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现状

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我们发现虽然各高校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的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各不相同,但建设现状普遍相似。

1.库中资源经过建设初期,资源数量递增速度迅速下降

在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初期,各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自建或购买的方式迅速搭建起多媒体素材网络管理平台: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本校特色的教学录像、图形图谱等多媒体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通过购买、网络下载素材资源:使多媒体素材资源库中的资源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基本都超过一万条数据记录,笔者学校的资源数量突破了两万条数据记录。但是,在经过建设初期后,每一年的新入库数据量开始迅速下降,有的学校可以说是停滞不前。新入库中的资源数量与教师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2.资源利用率较低,教学针对性较差

在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初期,为了尽快出成绩,建设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资源数量的扩充而非质量的提高上。许多资源库的容量表面上看很大,但是这些资源没有针对教学进行优化筛选,教师普遍认为这些素材相对陈旧,不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导致资源库中的资源很少得到使用,教师更加热衷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去积累多媒体素材资源。资源库的建设是为教学服务的,然而资源库较低的利用率使得资源库建设的价值大大降低。

3.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高校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参与因为专业门类较多,所以资源库所包含的多媒体素材类别众多、内容广泛。它的建设不是某一部门或某几个人所能独力承担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所有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进行。虽然大家都在强调要以一线专业教师为依托,建立运行激励机制,使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但遗憾的是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一直都没有被调动起来。许多教师宁肯把这些资源长期存放在自己的电脑里,也不愿意放到资源库中。

三、高校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的问题分析

经过这几年的建设,高校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已由建设初期进入到平稳发展期,但是相关政策和措施一直没有多大改变经过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的主要问题为:

1.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分工不合理

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一直被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视为能体现其工作成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并安排专人进行专项管理。从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的过程来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建库的初期,依靠其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为资源库的成功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当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进入平稳发展期后,资源库相对成型,建库的软件技术只是在资源库平台的维护上体现一点作用。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已有的素材也都经过了数字化处理,后续资源基本依靠购买或网络下载。

然而,高校的多媒体素材资源服务的对象是全校的教师和学生,建设者必须关注所有专业的多媒体素材更新,这对多数毕业于计算机类或教育技术类专业的建设者来说,能力和精力都无法完成这项工作。如笔者所在医学院校,资源建设者毕业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不懂医学,下载来源主要为等大众资源交流平台,对国内特别是国外的一些优质的医学多媒体素材来源不能及时跟踪。而教师由于专业成长的需求,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参加专业会议、浏览相关专业网站,总是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各种信息,收集到本专业最新的多媒体素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手上的多媒体素材资源不仅比资源库中的资源多,而且质量更高。

笔者认为当多媒体素材资源库进入平稳发展期阶段,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主导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从多媒体素材的资源建设者转变为资源库平台的维护者、教师进行多媒体素材资源下载和利用的技术辅助者,而教师应该成为资源建设、管理的主体,即“教学资源教师建、教师管、教师用”。只有教师的广泛参与,资源建设才能取得平稳的发展,只有教师自己建设的资源才能保证质量,适应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

2.教师参与资源建设没有科学可行的鼓励政策

虽然目前多媒体素材建设分工不合理,但是只要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多媒体素材的质和量都能得到保障。但是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授课、科研任务日趋繁重的高校教师来说,一直义务帮忙进行资源的分类整理是很难持续下去的。所以,能否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多媒体素材资源的建设,将是资源建设成败的关键。

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中来,形成资源建设与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是各个高校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者一直研究的课题。相关激励措施也是多种多样,例如,根据教师上传资源的数量,以及这些资源的下载量给予该教师不同程度的荣誉表彰或物质奖励:对资源库应用成绩突出、评价高、绩效好的部门给予经济支持等

等。但是。缺乏有效的入库资源评价机制和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得这些激励措施在细化的过程中很难实现。例如,有的教师收集并上传对本专业的教学来说质量非常高的一段动画,但是由于专业性强,下载的人较少:而自的教师收集到的属于公共性资源,下载的人较多;面对有限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资金,如果对后者奖励多于前者,会导致相关专业教师得到的奖励更少,势必打击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形成专业性强的资源被上传的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同时,资源搜集、整理与上传要占用教师很多时间,而取得的资源建设成绩在教师最重视的职称评审上又发挥不了作用,因此教师参与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很难调动。

3.多媒体素材资源库中资源的分类与设置不利于教师开展网络辅助教学

由于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是伴随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平台或其他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展开的,所以资源库在建设初期注重是怎样方便资源的上传、查询、下载等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开发,对网络辅助教学的功能研究不多,库中的资源分类也以“学科”和“资源类型”为主,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由于其资源过多、过于复杂,学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启、有一定的困难,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的现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被资源库建设者重视。“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先前的知识水平之问存在一定的关系,只有认识和尊重学生先前水平,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资源库中的资源虽然以“学科”进行分类,但是高校的每个学科中往往又包含很多专业课程,这就形成一个“学科”资源由多门专业课程的资源混合而成。由于多媒体素材资源表现知识的独特性,以及同一学科不同课程间知识的关联性,使得学生难以分辨哪些资源是目前需要学习的,哪些资源是需要以后学习的,教师也难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以“学科”和“资源类型”为主的资源分类方式,造成资源的简单堆砌,不利于教师开展网络辅助教学。

四、课程建设环境分析

课程的概念或定义,目前尚存在一些纷争,并被认为有广义、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课程指一门教学科目,比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等。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由国家教育部大力开展的课程建设项目都是针对一门教学科目的建设,本文研究的课程建设同样是指一门教学科目的建设。由于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开展时间长,各项评审与考核指标对高校的教学改革影响深远,甚至学校的普通课程建设都会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为依据,所以,本文所研究的课程建设环境主要指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环境。

1.课程建设的考评和奖励机制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有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其中“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指标(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指标(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接近占到22分。

为了配合精品课程的评审,各院校也在逐步完善课程建设的奖励和考评条例。笔者所在学校在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的归属、资金的配套措施、课程建设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上都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并定期进行严格审查。例如:课程建设立项属于教学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学校给予1:1的配套资金,相关人员享受相应级别的科研立项待遇,课程建设每一学年考查一次,两次考查不合格取消课程建设资格等等。

在高校教师科研压力普遍增大的现实情况下,政策的引导与约束在促进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事件中,往往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评审与奖励政策为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提供了最重要的激励环境,于是能在课程建设网站上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成果的多媒体素材建设被广泛重视,课程建设者也更加乐意把精力投入到课程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中。

2.课程建设小组人员的组成与分工

按照精品课程要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的要求,课程建设小组的成员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课程建设不是主讲教师一个人的工作,是团队性的工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都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能力来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走访我校的课程建设团队,我们发现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他们的分工确实是不一样的。例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多负责进行教学的革新研究,计算机水平相对好的教师多负责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多媒体素材的搜集与编辑工作。这种因才分工合作的方式,使得课程建设的繁重T作被有效分担,大大减轻了每一位课程建设者的工作负荷,也容易调动每一位成员的劳动积极性,这给课程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人力保障。

3.课程的网络平台

虽然精品课程不是网络课程,但是精品课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申报和评估,因此必须在网络中反映出评估标准中要求的相关内容和质量。随着各级课程评审部门加大对课程建设中“重申报轻建设”情况的考察力度,课程建设者也逐渐认识到,网站不应该是课程申报资料的简单堆砌。随着精品课程建设平台的不断升级,在“网络论坛”、“在线测试与考试”、“教师在线布置作业与收缴、批改作业”等教师与学生交互模块上功能日渐丰富(如新的天空教室课程建设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网络建设平台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

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相关指标的激励下,伴随着网络人际交互的日渐流行以及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机会的减少,教师也在积极摸索通过网络来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在课程网站中,能很好阐释教学知识点的多媒体素材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课程建设者乐于展现的教学资源的建设活动。唯一不足的是多媒体素材资源零散、更新较快,而课程建设网站功能有限,网站上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往往不易上传与查询,管理功能和专业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相比差距非常明显,课程建设者渴望课程建设平台能拥有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的功能。通过网络调查,我们发现已经有部分课程根据精品课程的评审要求,建立了多媒体素材库(如第四军医大学的外科学多媒体资源库等)。

五、课程建设环境下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设的实施

在精品课程建设政策的指引下。困扰多媒体素材建设最大的问题(专业教师不愿参与)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组建者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改变现有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的结构,做好资源库与课程建设网站的接口

课程建设环境下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建没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方便教师的辅助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所以为了适应课程建设者的需要,应该对多媒体素材资

源库网站和课程建设网站进行二次开发。

(1)改变现有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的分类方式。在以“学科”和“资源类型”为主的资源分类方式基础上,添加“课程”分类。并在“课程”分类中设置“章”、“节”等子类,因为,以章节的形式来安排学习资源比较符合课堂教学的规律,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

(2)增加多媒体素材的描述项目。在以前单个资源只有“名称”、“内容注释”两项描述的基础上,添加“等级”和“思考”两项描述。在“等级”描述项目中可以设置三级选项,分别标示着素材属于教学中“易、中、难”知识点的某一个级别,来引导学生以渐进的方式加大学习的难度。在“思考”描述项目中,教师可以根据素材展现的知识来没置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而。

(3)要做好多媒体素材资源库与课程建设网站的融合――多媒体素材要以课程素材的形式显示在课程网站的框架中。孤立在课程建设网站之外的资源库容易脱离课程的教学环境,也不利于课程建设者集中展示其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成果。所以,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要成为课程网站建设的一部分。在浏览课程网站的时候,课程建设者就可以对多媒体素材进行管理,学生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进行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为了能展示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果,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网站依然保留独立网站的形式。这种独立网站的形式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查询其他课程的多媒体素材资源。

2.对课程建设中负责多媒体素材下载、制作的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和技术支持

在课程建设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不再是多媒体素材资源的建设者,而是资源建设的技术服务者。

(1)要改革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式和内容。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统一,培训对象是参加培训的全体教师。于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技术类培训模块中,容易造成“技术学习内容多――不容易掌握、肤浅――实用性不强”的现状。导致培训的技术不能被有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最终形成技术越不用越生疏的状况。㈦课程建设者的分工合作使得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进行选修性学习,培训部门也可以加大培训内容的量和难度,来提高培训的质量。

(2)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方叫的优势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要认真筛选多媒体编辑与下载工具,详细制作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网站上,并通过0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和教师保持密切沟通。

六、结束语

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由于政策不到位、教师积极性不好调动等原因,一直以来都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难点。根据我们的实践研究,课程建设环境为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建设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像精品课程建设评审等一些约束性、奖励性较强的政策对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所以,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指标进行考查和评审,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EB/OL]http://nloe.gov cn/edoas/websitel8/31/inf024731.htm

[2]杨英慧,吴鹏英,米丽.高校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库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117~/19

[3]刘珍芳高校专业网络资源库建设探析U]电化教百研究,2007(5):62~65.

[4]黄晓鹂,廉立军.关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4):103~106.

[5]张松超,张新兰.高校电教中心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分析一开发网络辅助教师备课平台系统的构思[J].教育信息化,2006(9):46-47.

[6]陈海林,李海霞,王庆柱高校教师要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6(7):49~52.

[7]吴石川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78-81.

[8]罗永平,倪朔东.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探讨卟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6):43~44.

[9]任友群,技术支撑的教与学及其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2007:240.

[10]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本科2010年度)[EB/OL]bb.uscc.省略/jpkc/notice/2010zhibiao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