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防震减灾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震减灾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防震减灾案例

第1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住宅;地震作用;扭转控制方案对比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住宅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细化。随之而来的,是住宅楼平面布置的日趋复杂与多样化。为满足不同的建筑功能需求,住宅楼的结构中出现了较多的不利布置,如转角窗、一字型剪力墙、跨层柱墙等等。这些因素均容易影响到结构的规则性,并加剧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作用。针对这种现象,结合某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的设计,将几种常见的结构处理措施逐一试用,并对其效果进行比对,从而采取最合理的处理方案。

2 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建筑平面为点式布局。地上为十八层,地下二层,地下室与周边地下车库连为整体。地面以上各点式高层之间设防震缝脱开,形成独立的结构单元。建筑物总长度为94.45m,总宽度19.80m, 总高度为50.30m。上部结构采用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建筑物设防烈度为7度(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2 计算过程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振动是不可避免的。地震作用的复杂性以及地面运动的相位差将会引发建筑物的扭转振动,建筑物质量分布不均匀变化、抗扭构件的非对称性破坏及施工过程中的误差也将引起结构的刚度分布不对称,从而在水平作用下产生扭振效应。《高规》中,采用计入偶然偏心的方式进行计算,对于均匀对称结构考虑设计偶然偏心距e0 =0.05L(即偶然偏心距取0.05倍楼层宽度);对于不对称结构、不规则结构,需将其自身存在的偏心与偶然偏心距共同考虑。《抗规》中,采用的是对其地震作用效应乘以增大系数的方式予以考虑。

根据《抗规》和《高规》的要求,结构第一自振周期不应为扭转周期,且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另外规范还对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与层平均位移之比、周期、剪重比等刚度控制指标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剪力墙结构中,应合理的控制剪力墙的数量,设置过多则造成结构刚度过大,加大地震效应;设置过少则不能满足结构计算要求。同时剪力墙与连梁的布置也应均匀对称。

当出现抗侧力构件布置不理想,扭转效应计算指标不满足规范的要求时,常见的有加大构件抗侧刚度(3.1)和减小局部中央构件抗侧刚度(3.2)两种方法。以下取本工程11#楼座进行试算。

3.1加大构件抗侧刚度,调整外圈剪力墙长度与门窗洞口尺寸。

首先按照常规方式布置中部剪力墙,使之满足平动作用下的刚度控制指标,并使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的偏心率小于20%。然后将山墙上的门洞尺寸调整量定义为a,剪力墙长度调整量定义为b。从a=0、b=0这种极限状态开始,取步长c=300mm-500mm。此时,ai+1=ai+c; bi+1=bi+c逐级累加,用SATWE软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由以上计算过程我们得到结论:A-C段变化平缓;C-D段有一较大的突变,此时第一周期由扭转周期变为平动周期;D-G段又趋于平缓,计算结果已满足要求;G-H段的变化率同D-G段,增加的剪力墙对周期影响较小,对结构抗扭贡献较小,相对不经济。故G点的结构布置为较优方案。

3.2减小局部中央构件抗侧刚度,调整中部剪力墙长度或厚度。

在3.1.G计算结果满足的基础上,对中部刚度进行调整,探讨中部刚度对结构抗扭的影响。调整过程记录如下:

通过计算发现,改变中部剪力墙厚度对周期影响较小;而剪力墙开洞又有较多限制,剪力墙结构的洞口宜布置在墙的中部,避免开在端部,开洞面积宜取值为墙面积的1/6左右(过小则不满足建筑专业窗地比的要求)。所以,无法通过开大洞口的方法减小刚度,而计算结果表明改变开洞面积对周期的影响也较小。需要对中部构件的抗侧刚度进行调整时,宜优先采用不对称调整剪力墙长度的方式。

4 结论及建议

经过对进行本剪力墙结构的分析可知,减小局部中央构件的抗侧刚度在理论上可以减小Tt与T1比值,但是这种调整对结构抗扭能力的影响较小。相对而言,构件的刚度变化对结构抗扭的影响较大。基于以上对比结果,设计时宜先确定中部剪力墙布置,由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平剪力,同时满足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与层平均位移之比、周期、剪重比等刚度控制指标。再结合结构单元的剪力墙设置,选取合适的剪力墙与门窗洞口分布比例,可较快捷的找到适合的外圈剪力墙长度和厚度,从而缩短试算过程,少走弯路。

鉴于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所阐述的思路和结论未必能适用于各类剪力墙结构。但希望这种调整思路,对工程师处理类似工程时,有所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2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县防震减灾局是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防震减灾事业的职能部门,是县防震减灾行政执法主体。为促进和保障防震减灾局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行政执法机制,根据《省防震减灾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总体目标

提高防震减灾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的各项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防震减灾行政管理法治化进程,依法促进和保障我县防震减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的主要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组织实施国家及省、市制定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统一管理本县范围的防震减灾工作。

2、编制并组织实施本县防震减灾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监督防震减灾业务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

3、承担本县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负责震情速报,并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对本市的地震分析预报意见;负责本县的群测群防网点建设、管理与维护,并定期对骨干网点观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保证地震观测资料、观测数据的及时上报。

4、负责收集、整理、应用本县与地震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协助政府和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本县地震应急反应预案与综合防御措施,并负责检查、监督、落实;会同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和培训县级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搞好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和组织实施本县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负责地震灾情速报,参与制定地震灾区重建计划。

5、监督管理本县的地震烈度区划、震害预测、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监督重大建设项目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监督我县或进驻我县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单位开展相应工作。

6、管理、执行本县以地震动参数和地震烈度表述的抗震设防标准;审批本县内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指导和监督本地区重大工程、有次生灾害工程及重要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

7、负责本县地震观测环境和典型地震遗迹的保护工作。

8、推进地震科技现代化,管理和组织本市地震科学技术研究与攻关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9、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负责调查当地有感地震和落实地震异常及时处理地震谣言、地震误传等突发事件,做好稳定社会的工作。

10、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县防震减灾局行政执法的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履行管理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法定职责,推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2、依照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根据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涉及全局性的地震行政执法工作的调查研究,部署全县地震行政执法工作。

3、组织推进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责任目标在全县贯彻实施。

4、监督全县严格依法开展地震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组织进行对全县有重大影响的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和恶性行政执法事故的查处。

5、依法及时查处有关防震减灾违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依法办理防震减灾申诉及行政复议案件。

6、组织开展全县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完成法律规定和上级交办的其他行政执法任务。

五、责任机构

局成立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如下:。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六、县防震减灾局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的职责

组织领导本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贯彻实施,加强对全县地震系统的行政执法检查及监督,组织召开专项执法会议,评议执法案例,跟踪执法人员执法流程,审定执法结果,及时纠正执法错误,中止或执法人员执法资格,总结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经验,研究解决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的实现。

七、县防震减灾局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办公室的基本职责

1、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调、配合单位职能股室,做好地震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督促落实工作。

2、指导、协调局内有关业务科室及全县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地震行政执法经验。

3、负责督促、指导查处所辖有关地震行政违法案件。

八、人员岗位职责

1、局长,行政执法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行政执法职责为:

(1)组织制定年度和中长期行政执法计划或规划;

(2)组织协调本局各科室行政执法工作;

(3)签发本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组织实施省、市局、县政府下达的执法任务;

(5)对以本局名义实施的行政许可及其它确定行政管理相对人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督;

(6)主持或授权主持本局召集的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

(7)组织对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国家赔偿案件的集体讨论并决策;

(8)签署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国家赔偿案件法律文书。

2、副组长,负责分管行政执法工作的责任人,主要行政执法职责为:

(1)组织提出分管工作年度行政执法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2)初步审签分管处室起草的规范性文件;

(3)负责分管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

(4)协助局长组织分管科室执行省、市局、县政府下达的执法任务;;

(5)参与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国家赔偿案件的讨论;

(6)初步审签分管科室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国家赔偿案件法律文书。

3、防御法规科科长,是本科行政执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行政执法职责为:

(1)依法负责全县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2)依法组织、指导全县执法监督检查及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依法监督纠正有关违法行政行为;

(4)管理行政执法证件,负责换发、清理等工作;

(5)依法参与县政府有关法规、规章草案的起草、修改、论证。

(6)依法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

(7)负责全县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行政执法工作;

(8)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承担防震减灾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

(9)负责具体组织行政处罚案件听证会。

九、加强执法检查与执法监督

根据执法工作需要将开展教育专项执法检查及监督与地震综合执法检查监督制度结合起来。综合执法检查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执法检查时,出示证件,严格遵守执法检查程序,并将执法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十、责任要求

1、未经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或局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展执法活动,否则,中止责任人执法资格。

2、严禁执法人员单独开展执法活动,严禁无证执法。

第3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游离脂肪酸; 尿微量白蛋白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75—02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是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的重要原因,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DN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且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并及时干预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其中男83例,女52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9.6±12.5岁。根据Mogensen[1]等…提出的DN分型标准,按24 h尿 mALB将DM患者分为2组:(1)单纯糖尿病组(A组,mALB

1.2 试剂与方法 血CysC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上海景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Hcy采用酶法,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NEFA测定采用酶法,试剂由积水医疗株式会社提供。24h 尿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上海景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校准品与质控品均与试剂配套。受检者空腹12h后于次日清晨采集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待检,并留取24h尿液记录总量。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作各项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清CysC、Hcy、、NEFA及24h U mALB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DN)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因此若能在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治疗对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2]。CysC是一种仅被肾脏代谢的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其产生率恒定且影响因素少,是较血清尿素、肌酐、尿蛋白更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内源性标志物[3]。当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使血清CysC升高,并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其机制与肾小球基底膜增生,造成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有关。

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含硫基的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氨基酸。有研究认为高Hcy血症与DN两者之间有相互影响的作用[4],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5]。当任何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是肾小管上皮细胞Hcy代谢功能异常时均会破坏机体Hcy的平衡而导致血循环中Hcy浓度升高。增高的Hcy又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重微量白蛋白尿,继而使血Hcy进一步增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hHcy与24h尿 mALB及DN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结果也显示,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Hcy水平随DN的发生及发展逐渐升高。

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的重要特点之一,NEFA是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其来源主要由贮存于脂肪组织中的TG被分解释放入血[6]。正常情况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组织利用。NEFA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等,引起细胞内微器损害,而且能增强细胞因子毒性,引起血管损伤、抑制外周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糖异生,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在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单纯糖尿病患者、早期DN患者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早期DN患者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证明了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随着24h尿mALB的增加而升高,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DN的早期诊断及监测病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DN的危险因素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参考文献:

[1] Mogensen CE,Sehmitz A,Christensen parative renal pathophysiolog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J].Dia—betes Metabol Rev.1988,4(5):453-483.

[2] 杜国有,顾向明,黄阶胜.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7):679-682.

[3] 倪红,谢鸿飞,余.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评价[J].华西医学,2008,23(4):729-730.

[4] 吴吉萍,方朝晖.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1):109-112.

第4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参赛人员可根据学校规模每班抽取2—4名同学参赛,要求其中2名由班级内部筛选,另2名由学校根据班级学生名单随机抽取,竞赛形式可采取闭卷笔试,亦可现场提问竞答。此法既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也可体现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对于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法最忌参选人员全部由班级自定,否则将严重削弱参与人员的范围,导致仅有部分学生参与安全知识学习,限制了安全教育的覆盖面,使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大打折扣。

交流教育。

交流教育是通过激发学生安全管理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思考安全教育措施,从而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在交流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做过的事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事故随时在我们的身边,安全处处要留意,积极创设参与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班级内部可采取召开班级学生干部会、举办主题班会、开展安全教育讨论会等形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所欲言,交谈自己的体会、思想,自己教育自己,教师细心听取学生意见,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校可利用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各个课外小组活动,听取学生代表对安全教育管理的看法、建议,尊重学生的认识,发挥学生干部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模范榜样作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安全管理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安全、维护安全的积极性。

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是就随时出现的事件、案例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具有随机性、即时性的特点。随机教育倡导安全教育随机化,如学校当天发生的事,即时发生,立即结合事件进行现场教育,学生身有体验,易产生心理共鸣,形成深刻印象。学校、班里发生的事,身边的事,哪怕就是电视、报刊报道的一个新闻,这都是最好的教育时机,不要拖延,用生活中的安全事故进行教育,运用得当,比任何枯燥的说教都有效果,切实把枯燥的说教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从被动地接受安全教育转变为自觉地遵守安全措施,由于安全事例教训真实,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标尺,切实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行动。

观看教育。

结合中学生的阶段特点,观看视频影片是学生较为喜爱的学习方式,学校可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记录片、影片、视频案例等,内容涵盖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教育内容,保持安全教育的侧重点和连续性,尽量选取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注重选材的真实有效,比如消防安全警示片——《2000年——2009年全国消防案例》、山南地区综治委与预防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制作的交通法规宣传片《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及5•12防震减灾日教育片等,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

演练教育。

演练教育是通过设置情景,建立类似于真实情景的局部环境,让学生进入环境之中或在模拟操作和判断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其形式可以是采用事故预想、事故预案演习、预防救护演习等。学校可结合5•12防震减灾日、11•9消防日等,适时地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与防火疏散演练等,并将此作为学校安全教育一项必要的教育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在活动实施中,可有限度地采取事先不予通知的突击演练,以保证模拟的演练环境尽可能地真实,从而保证演练效果。在活动实施中,一方面要避免因学生过于了解演练时间、内容及细节等而导致的将演练活动变为一次娱乐活动、闹剧,另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应急预案,防止学生因慌乱而导致的摔倒、踩踏、烧伤等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实践证明,开展演练教育,对于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氛围教育。

第5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加强防灾防震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

二、学校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保障有力。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我校首先在领导班子中重新明确了责任分工,理顺工作进行机制。使工作有主管,问题有落实。其次积极动员和吸纳各班主任参加到例会中来,使各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更具有代表性,并使责任细化增强领导班子内部团结和凝聚力。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中层以上干部、少先队等相关人员任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和协调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把教育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范畴之中。

2、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本部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所管年级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负全面责任,把安全责任及安全教育做总抓手,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创建“和谐校园”。对因思想认识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消除的责任人限期整改。学校领导对安全教育月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1)、各班主任要部署落实具体工作。要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利用学校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了《小学生安全教育专题影片》。

(2)、以班为单位举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学习消防、防震、防灾、学生自我保护安全知识讲座。

(3)、组织一次逃生自救演练和灭火演练。出好安全教育黑板报,利用学校广播网播出安全主题广播稿。

(4)、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发放学校告家长安全书和学校安全警示案例。各班对安全教育月活动要进行书面工作总结。

(5)、回顾和展望。回顾一下我校安全工作,安全无小事,警钟要长鸣。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才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三、以活动为载体,形式多样地开展“教育安全月活动”的宣传。

1、大力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在9月2日这天我校举行安全教育启动仪式。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挂“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横幅大张旗鼓地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把学校安全教育推向新的,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我校在9月7日举行一次“安全教育月”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顾明校长以学校《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规》与《小学生安全知识及自救手册》为素材作了重要的讲话。这次讲话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

3、9月10日学校对校舍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对教室、办公室、微机室、阅览室、实验室等重要场所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做出整改。

4、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增强依法执教、依法管理的意识,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5、9月17日我校组织一次安全教育活动。这次活动由我校安全辅导员朱锁林老师对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讲话,会后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图片展。这次活动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明确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构建平安校园打好扎实的基础。

6、9月25日下午,我校开展了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涉及面广,有道路交通、预防溺水、饮食卫生、消防安全、防震、防水、自护自救等。这次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保证自己的安全,保证他人的安全,我们的校园就会同危险与侵害等挥手说再见。

7、9月26日下午我校开展一次紧急疏散演练。在演练中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指令快速、有序到达指定的位置,通过演练不断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6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消防安全演练的领导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校园平安、学生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消防减灾意识和防震避灾技能,提高同学们的防震、消防自护和面对地震逃生自救的应对能力,我校开展了此次地震应急疏散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在今天疏散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较快地撤到了指定地点,学生从教室撤离到广场的安全区域用时分钟,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基本上达到了疏散演练的要求,没有发生拥挤等不安全的事故。

就在前不久的4月12日凌晨2点,浙江临安发生地震,我们这个地方都有震感,明显感觉房子和床在抖动。所以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无法抗拒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有效地措施把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汶川大地震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着震灾最为惨烈的北川,却在这场举世震惊的特大地震中,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因为该校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地震紧急疏散演练。由于平时多次演练,地震真的来临时,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仅用1分36秒的时间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全部冲到操场。桑枣中学抗震救灾的经验告诉我们,平时重演练,震时无伤亡。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天的演练中,也有部分同学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有的班级在撤离疏散过程中速度还不够快,部分同学也没按要求跑步进入指定地点,认为是演练,不是实战,因此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今后我们要努力改正的。

同学们,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生活的幸福来自安全,人生的快乐首当平安。祝愿所有的同学能远离伤害,自由幸福地成长;祝愿所有的老师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生活。

让安全的警钟在我们心中长鸣,让生命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灿烂!

谢谢大家!

消防安全演练的领导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在这里开展了一场既紧张又有意义的消防演练活动,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项目,每年新学期开学都要举行。其目的就是利用这次演练活动,学习和掌握消防自救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在遇到危险时,知道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这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消防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学校安全稳定事关教育发展。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在突然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紧急情况时,如果不能做到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专门时间组织这次活动,是学校重视安全的具体表现,今天这场消防安全现场演练,我们学到了很多安全防范知识,也获得了一些安全防范的经验,学会了在危急时刻逃生的技能。同学们也在老师们的指挥下,在老师们的安排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演练项目,希望同学们真正学懂并记在心里。

今天,我们在消防安全疏散演练环节中,全校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较快地撤到了指定地点,基本上达到了疏散演练的要求,没有发生拥挤等不安全的事故。安全疏散主要是做到有序和迅速。有序就是有组织有秩序,不拥挤、不抢先。迅速就是速度要快,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建立在有秩序的基础上的。今天的演习,从听到警报器到现在共用了3分钟,我们在亲身体验中增强了消防知识,学会了安全逃离火灾现场的方法,对火灾危险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幸运的,但是谁能保证危险不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呢?在校园中,需要紧急疏散的机率并不大,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做好准备,减少受伤的机会,同学们时刻要有安全意识。

再次在向大家强调几个问题:

1、上下学路上一定要要注意交通安全,往返路上要结伴而行,团结互助,特别是女同学,绝对不允许单独行动,下午放学后离校不要拖拉,要迅速撤离。路上务必靠右边走。往返路上不准乘坐“三无”(无牌、无证、无驾照)车辆,我们学校兰校长多次强调,我和宋校长在防火演练中也强调过,我们经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湖南小学生乘坐三轮车掉下河里死伤的惨痛案例,确实触目惊心,同学们要引以为戒,不怕一万就怕一万。

2、严禁上网吧,全国中小学生因沉迷网吧走上犯罪的不计其数,我们学校要联合公安认真查管,对经常上网吧的同学严肃处理,兰校长再次强调:一是凡上网吧的同学一律取消救助;二是凡上网吧的同学评三好一票否决;三是凡上网吧的同学学生素质评价不能为优秀。

最后,祝愿所有的学生能远离伤害,自由幸福地成长,祝愿所有的老师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生活。

谢谢大家!

消防安全演练的领导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校园平安、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创建平安校园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学校教学楼空间相对狭小,且学生由于自我防护能力相对比较弱,面临危险处于弱势,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灾技能,提高学生的防震自护和面对地震逃生自救的应对能力,我校开展了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在今天疏散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较快地撤到了指定地点,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分钟,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基本上达到了疏散演练的要求,没有发生拥挤等不安全的事故。安全疏散主要是做到有序和迅速,有序就是有组织有秩序,迅速就是速度要快,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迅速是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的。但是,在今天的演练中,也有部分同学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有的班级在撤离疏散过程中速度还不够快,从发出指令到到达指定地点用了——分钟时间。部分同学也没按要求跑步进入指定地点,认为是演练,不是实战,因此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这些存在的问题都是今后我们要努力改正的。

通过这次演练活动,不仅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地震防灾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学们,老师们,前段时间,全国发生了多起校园伤亡事件,血淋淋的事实再次告诫我们安全教育时刻不能松懈,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第7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关键词】工程抗震;必要性;抗震意识

地震是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突发式自然灾害。除了人身伤亡之外,地震所带来的损失还有房屋破坏、交通生产中断,水、火、疾病等次生灾害和社会与政治影响。我国地震区域广泛而分散,地震频繁而强烈,20世纪内,震级大于或等于8的强地震一共发生了11次之多,其中发生于人群聚集之处者,损失极其惨重。1566年陕西的关中地震,被害有名可查者达83万余人;1920年宁夏的海原地震,死亡20余万,伤者不计其数;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震级近8级,死亡达24万余人,强震区内的房屋、工业厂房与设备、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水电设施等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距离我们最近的是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发生的8.0级地震,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失踪17923人,37464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

为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大力进行地震预报与地震工程两方面的工作。地震预报主要是地震和地质工作者的任务,疏散人员和采取防震救灾措施属于社会管理,一般均由政府和地方组织负责。工程建设抗震工程加固措施的制定,则是地震工程工作者的任务。作为一个优秀的地震工程工作者,不论是从事工程地震、结构动力分析、抗震设计或者抗震鉴定加固的研究、设计或管理等哪一方面的人员,都需要了解地震预报与地震工程中各项工作的目的和这些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再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很好地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去寻求与其他工作的衔接和配合。

为进一步阐述工程抗震的必要性,我们可以将目光集中在汶川县城及其周边八个乡镇在地震中的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在2008年 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中,汶川县城房屋只倒塌了不到三分之一,而它周边八个乡镇几乎被夷为平地,据统计汶川建筑高度均大于其周边几个乡镇,但由于在农村乡一级小镇,绝大多数建筑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设计,更不会请专业施工企业进行施工,一般由产权人自己请私人施工队施工,按照产权人意见,凭经验施工。没有专业工程抗震知识的他们,不可能在房屋建设过程中考虑防震问题,所以本次地震中周边8个乡镇的建筑几乎全部垮塌。县城情况就不太相同,其大部分建筑是经过专业设计院设计的,设计院会根据国家抗震规划及相关规范进行设计,这些建筑还要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专业监理单位监理,所以这些建筑抗震性能明显高于周边乡镇的建筑,这是县城建筑受损情况明显低于乡镇的主要原因。本次地震震后统计数据表明:综合考虑了抗震设计的结构基本能够达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的,而没有考虑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几乎全部倒塌。

震后所暴露的诸多违反建筑抗震要求的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部分人抗震意识的淡薄给我们带来了极其沉痛的教训。我国所采用的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很大地促进了广大工程人员,包括甲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等人的抗震意识的提高。然而,在大多数人抗震意识提高的同时,总有一部分人抗震观念十分淡薄,不时地建造着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归纳起来有下列3种:不懂抗震技术,缺乏科学管理,没有统一规划。主要表现在广大农村,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相应的技术指导,许多严重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大量存在,隐患十分之多。抗震意识淡薄,认为地震遥不可及。这是一种极其错误和不负责任的观点,地震关键在防,地震难防就在于它的随机性,或许是永远不发生,也或许就在明天。若非等到地震发生后再考虑设防就已经来不及了;不严格执行规范,擅自降低设防标准。规范是经过无数建筑科技工作者漫长的努力,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并在参考了大量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的前提下总结出的成果,其理论性、实践性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性。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地震工程工作者,就必须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充分运用概念设计的理论,结构的方案布置、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最终的结构方案最好能够具有多道抗震防线设计理论,从不同方面设防对于提升结构抗震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功能的建筑物应运而生,但是往往建筑功能的增加,与建筑物抗震措施的有利设置是矛盾的,有时是不相容的,这就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但是,如果每一个工程师抗震意识都提高了,他们就会竭尽全力地将二者的矛盾有机地融合起来,就会使得建筑布置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又具有了合理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我们的目标是“抗震技术要精,抗震模型要准,抗震计算要细,抗震构造要详”,但以上所有的前提确是抗震意识必须足够高,才能在抗震设计、施工时去时时刻刻注意这些,应用相应的技术和规范。

通过多年对工程抗震的探索,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适应我国的一套较为先进的抗震设计方法,但是也有许多考虑不是特别妥当的地方,需要我们工程抗震人员今后不断加以完善。首先,与国外规范相比,我国抗震规范在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美国使用的UBC规范按同样依据这种原则来划分延性等级,但在高烈度区一般会推荐使用高延性等级,在低烈度区一般会推荐使用低延性等级。当然,这些抗震思路都是符合工程抗震规律的,而目前我国工程抗震主要还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欠妥的地方,例如地震作用降低系数统一取为2.86,把用于结构截面承载能力设计和变形验算的小震赋予了一个固定的数学统计意义。另外,我国规定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标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该设防标准对甲类、乙类、丙类这三类重要性不同的建筑来说,并不都是最合适的。最后,由于不同类别建筑的不同重要性,不宜再全部使用以上同一个性态目标,依据条件更加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设防标准。

结束语

总结中国自1966 年邢台地震以来的历次地震经验, 鉴于地震有很大不确定性, 要减轻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工程界的许多院士、设计大师都这样强调过:建筑应按抗震规范概念设计的要求, 采用体系合理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楼屋盖整体性强的结构。汶川地震后,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GB50223-2008[S]》《防震减灾法》和《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等相应法律、规范的修订与颁布 ,社会和甲方对工程抗震的重视也不断提高,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抗震事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S]

[2]沈祖炎,等.房屋钢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黄龙生,黄勇. 防震减灾若干问题[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 31( 2) ,104 - 111.

[4]柳炳康, 等.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第8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关键词】铁钉固定法;绑扎固定法;螺栓固定法

1.工程案例简介

本工程坐拥繁华高档社区,位于济南市高新区,宏康路与开拓路交汇处,南侧紧邻济南会展中心。本工程有6#、7#、8#、9#、11#、12#共计6栋楼组成,总建筑面积79340.52m2。建筑为地下2层,地上26层的小高层住宅工程。

根据济南市质监站规定,所有的非承重墙体连接需要预留预埋件,有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算得本工程的预埋件数量达到49920个。根据传统的预埋方式,我们做了如下的方案对比:

1.将6#、7#楼使用传统的铁钉固定法进行预埋筋的预留;8#、9#楼采用绑扎固定法进行预埋件的预留;11#、12#采用我们新研究的螺栓固定法进行预埋件的预留。

2.将每一个连接立面作为一个预埋单位。对于采用铁钉固定法预埋方式的,每个立面使用10个铁钉;绑扎固定法,每个立面使用1根直径6mm的钢筋;螺栓固定法,每个立面使用5个螺栓。

2.铁钉固定法、绑扎固定法与螺栓固定法的技术方案比较

经过长时间的施工技术经验的总结,人们形成了传统的拉结筋预埋件固定方式铁钉固定法、绑扎固定法。

2.1铁钉固定法

每个预埋件背侧焊接猫爪增加抗拉强度,且每个预埋件预留2个直径为4mm的铁钉孔;模板安装时,用铁钉将预埋件固定在模板内侧;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拆模标准后拆模;砌筑墙体时,按照铁钉位置所在,剔凿出预埋件;然后焊接拉结筋。

图1至图4分别为铁钉固定法的正剖立面图,侧剖立面图,固定件安装详图,以及结构立体图。在使用铁钉固定法时按照图1至图4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验收。

图1铁钉固定法正剖立面图 图2铁钉固定法侧剖立面图

.

图3铁钉固定法详图 图4铁钉固定法结构立体图

2.2绑扎固定法

在绑扎完主体钢筋后,预埋件采用1根直径6螺纹钢筋贯通每个预埋件固定间距(间距为510 mm);每个预埋件背侧焊接猫爪增加抗拉强度;在模板安装前采用扎丝将预埋件上中下三道绑扎固定在主受力筋之上;混凝土浇筑完成,待达到拆模标准后拆模;砌筑墙体时,剔凿出预埋件,然后焊接拉结筋。

图5至图8是绑扎固定法正剖立面图,侧剖立面图,固定件安装详图,以及结构立体图。在使用铁钉固定法时按照图5至图8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验收。

图5绑扎固定法正剖立面图 图6绑扎固定法侧剖立面图

图7绑扎固定法大样图 图8绑扎固定法结构立体图

2.3螺栓固定法

预埋件采用一根直径6螺纹钢筋贯通每个预埋件固定间距(间距为:510 mm);每个预埋件背侧焊接猫爪增加抗拉强度;预埋件中间位置设置预留眼,在模板预留预埋件位置钻孔,在模板安装时将预埋件采用螺丝固定在模板内侧安装,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之前将连接预埋件的螺丝拆除回收,准备重复利用;砌筑墙体时,剔凿出预埋件,然后焊接拉结筋,有效保证预埋件在规定范围内。

图9至图12是螺栓固定法正剖立面图,侧剖立面图,固定件安装详图,以及结构立体图。在使用铁钉固定法时按照图9至图12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验收。

图9螺栓固定法正剖立面图 图10螺栓固定法侧剖立面图

图11螺栓固定法详图 图12螺栓固定法结构立体图

采用螺栓固定法施工,可以通过拧紧或者放松螺栓来控制预埋件的外露面与模板表面的实际距离,这样使的施工人员更容易找到预埋件的精确位置,而且螺栓可以反复应用,保养方便。通过上述施工方案施工获得的施工成果展示如下:(如图13)

图13螺栓固定法效果图

3 结语

经过现场实际操作以及成品效果展示,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得知螺栓固定法与传统的铁钉固定法以及绑扎固定法相比,在技术层面以及施工操作层面上具有的显而易见的优势。螺栓固定法可以在预埋件固定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1、刘 东(1987―),男,汉族,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设计管理。

第9篇:防震减灾案例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会议精神为主导,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社会稳定为中心。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严格执行《省森林防火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森林防火工作要求,始终把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贯穿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式,深入组织开展多渠道、多样式、多角度、大力度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二、总体目标

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形式多样、突出主题。努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为了维护我镇森林资源安全和“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提供有力保障。

三、宣传形式和内容

(一)突出媒体宣传,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

1、深入宣传《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2、及时通报国家、省、市各类防火会议精神及各级领导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讲话、指示精神。

3、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我镇生态发展的构想、内容和措施,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宣传我镇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二)组织集中宣传、形成较大宣传声势

1、重要时段:在森林高火险期(3月1日-5月31日)及“元旦、春节、清明节、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五一节、国庆节、冬至”等节日期间,要组织进行集中宣传。

2、重要部位:在国有林场、保护区、旅游景区、森林高火险区、退耕还林区、海防林区、生态公益林区等,要组织进行重点宣传。

3、重要人群:对精神不健全人员、中小学生、进入林区旅游和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要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1、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宣传周活动。在森林高火险期,集中开展宣传月、宣传周活动。3月是全省森林防火宣传月,5月13日是国家第8个“防震减灾日”。要通过举办森林防火专题讲座、森林防火演练等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防火宣传周、宣传日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全市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开展“追忆历史、警示后人”防灾减灾相关的警示教育宣传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高度关注,及时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打击查处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公布森林火灾案件查处、责任追究、肇事者处理等情况。

2、深入开展森林防火“进村入户”宣传教育活动。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要集中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采取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组织形式,做到森林防火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增强广大群众防范森林火灾的意识,真正形成依法用火、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在中小学校深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为增强中小学生森林火灾应对防范能力,各中小学要将森林防火知识学习纳入年度教育计划,深入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进校园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全社会的良好局面。

5、积极开展日常时段的普遍宣传。利用森林防火宣传车,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走乡串村宣传;在重点防火期对全镇各村委会、农场悬挂森林防火宣传横幅;要在交通要道,村镇街区、进山路口等重点位置设置通俗易懂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刷写一批醒目的森林防火永久宣传牌。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相关部门要从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将森林防火宣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认真组织,各司其职、各负责任、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把森林防火宣传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

(二)明确重点,形成声势。把握好宣传政策、时机和节奏。精心策划,突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新闻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形成宣传声势,在全社会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三)创新提高,注重效果。要深入落实“三贴近”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典型宣传要结合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做到生动、具体、感人,可亲、可敬、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