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诚信教育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问题化内容;组织教学
“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得不到知识”,思考是学习的根本,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是教学的重要课题,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基础。生物作为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应试考察的主要学科,对于思考能力的培养有着迫切的需求。为此,教师担负着组织培养的重要职责。问题化内容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载体,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方式的选用,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一、深化“问题”内涵,提高教师素养
新课程是现行教学的标准,它为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提供了参考依托,为教师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方向。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生物课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问题。高中课程的繁重与文理分科给学生造成了明显的思想倾向,立志学习文科的学生就会自行忽略对生物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于极端,存在明显的功利性,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此外,部分同学学习兴趣的缺失也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消极影响,这多数源于教师授课的呆板枯燥。高中教学相较于初中教学增添了更加浓重的应试意味,教师更为重视知识的灌输,知识点的总结,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缺乏主观认识,弱化引导过程,直奔教学主题,采用题海战术达到提高分数的目的,这都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壁垒。
为确保教学的有效实施,应从思想意识上进行革新,充分认识问题化内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学贵为思,只有合理提出问题,才能达到触发思考的目的。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生物学l展方向和成就;在情感态度上要求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能力上需要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等技能。问题化教学是满足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课程的设计者,教师无疑担负着培养的重要使命,教师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实验操作过程,需要教师予以严谨的示范,学生据此开展学习,这也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
二、挖掘教材内容,找准切入方向
问题化内容的设定离不开课本内容的深入理解与挖掘,创设质疑的有效途径。问题化内容的组织需要教师对课本有系统性研究,纵向来看需要对高中生物各年段课程都有一定的把握,了解重难点,能够做到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并能利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细胞是生物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高中生物学习的起步,教材中对细胞内容涉及较多,包括细胞组成、代谢、分化,遗传与变异等也与细胞有关系,问题化内容的设定在这一部分体现的也较为明显。为了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奠定思考研究的基础,教师要大胆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打破章节的界限,进行有效整合。对于细胞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使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改变原有的模式,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为高中生物学习打开新局面。
现今,获取知识的途径十分广泛,课堂对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合作探究可以以教材为基础,拓展到课外研究。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思维的培养正是问题化内容组织与教学的关键,因此,鼓励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进行问题的提出、解决与重新认识,增强问题的有效性。
三、创设质疑环境,营造自由空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推进教学的关键,也是问题化内容得以呈现的保障。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更能够释放自己的能力,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获得学习的快乐。问题与环境是互为依托的关系,一个好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气氛既是课堂气氛也是班级气氛,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催化剂,为了营造这样的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设定,使学生通过研究学习填补知识的空白。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乏趣味知识与名人故事,可适当借助这些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糖尿病是现今较为常见的疾病,影响和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下面一系列问题,糖尿病有哪些类型?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太多引起的吗?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的人一定就是糖尿病患者吗?为什么胰岛素不能治疗所有的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病症?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收集、整理资料,解决以上问题,既让学生形成对糖尿病的整体的、科学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物就是对于自然界的研究,因此其功能也多围绕生活展开,有效的教学是指导生活的必然手段。此外自由空间的创设也是教学重要基点,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得到充分的自由与尊重才更易于问题化内容的学习,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环境,使其能完全释放自我,达到主动质疑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化内容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基础,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充实问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授课形式,才能衍生一节节充满活力的课程。质疑是学习的基础,更是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有利杠杆,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重视问题化内容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在遵循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养,促进生物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连品.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J].魅力中国,2011(10):169.
[2]孙双彦.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解读[J].新校园(中旬刊),2013(6):240.
[3]唐丽娟.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57.
古人云:“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说明了我国早就对诚信问题极为关注。如今,诚信的理念已经根植到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心目中,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得人们对这个问题日益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专门的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诚信教育的作用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1、诚信诚信就是人们常说诚实和守信。虽然从字面上来看,诚实和守信是两种个人品质,但在现实中,一个人只有诚实才能守信,借助一个人是否守信才能评判一个人是否诚实。可以说,诚实和守信是一对连体兄弟。一般来说,人们评判一个人的诚信通常通过以下的品质决定,诸如真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重承诺、讲信誉等。2、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即围绕诚实守信核心内容展开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是通过高校这个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实践活动。从实际来看,大学生诚信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与大学生文化教育不同,诚信教育更注重的是大学生行为教育。也就是说,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教育使学生达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的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诚信教育的作用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坚守诚信道德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且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从现实生活来看,由于各个领域诚信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拆迁政策下的“强拆”政治欺诈,各种高科技手段掩盖下的“毒物(如瘦肉精、添加剂等)”,充斥高校的学术造假等种种不诚信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亟待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就不仅仅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诚信道德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识别社会中的种种不诚信行为,自觉抵制这些不诚信行为,在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同时,推动整个社会诚信道德的发展,为我国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建立高效、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我国培养四有新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从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比较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着部分不诚信现象。诸如考试作弊、代人替考、毕业论文抄袭、就业悔约、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以上行为轻则影响学生个人,重则导致高校的声誉受损,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对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缺失,究其原因不外乎有社会、家庭和高校三方面的因素。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中,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诚信教育缺乏严格的规划诚信教育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但从实际来看,高校诚信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是被高校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内容。高校在安排诚信教育相关内容教学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划,没有明确诚信教育的目标,没有明显界定相关的教学内容,没有制定诚信教育的相关结果评价。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凸显出来,诚信教育也很难发挥相应的实效。2、诚信教育的教育方式不当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范畴,相关的诚信道德规范的实践性较强。但高校的诚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缺乏借助有效的实践加以论证。一般来说,高校在进行诚信教育时,通常只是告诉大学生哪些行为是不诚信的,不可取的。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诚信教学课堂上所罗列的行为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或者相关不诚信行为长期以来给大学生的示范是被姑息乃至不被发现,仅凭理论上的讲述很难使大学生认识到不诚信带来的严重危害,造成高校诚信教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3、教育者的诚信素质缺失高校教师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普通群体,饱受着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诱惑,部分高校教师在利益面前失去抵抗力,丧失道德底线,在学生面前失去了教师应有的威信。有的高校教师私下接受学生的礼物将考试试题泄漏给学生,或者在评优评先中暗箱操作,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等。高校教师的不诚信行为不仅损坏了教师在大学生面前的形象,也使大学生对师道尊严和诚信教育产生怀疑。高校的诚信教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
(二)高校诚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对诚信教育不够重视高校之所以对诚信教育缺乏规划,一方面,高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诚信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涉及的诚信教育内容并不多,诚信教育的随意性较强,也就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更不用说形成诚信教育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严重缺失,使得高校对诚信教育产生消极态度,认为依靠教育并不能改变社会的不诚信行为,产生不愿意重视诚信教育的不作为。2、教育的功利性由于教育的功利性,使得高校更重视大学生专业知识,将较多的功夫用在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上。片面认为学生考到好成绩、找到好工作才能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由于诚信教育的结果很难在短期出成效,且不容易借助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查,导致学校疏于对诚信教育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大学生只能接受几乎与小学等同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3、利益机制的驱使实际上,高校教师的示范行为并不一定就能完全影响学生。由于大学生本身也受一定利益机制的驱使,使大学生面临两难选择。以大学生毕业论文中数据编造的问题为例。一个体育系的毕业生为了证明其某种特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限制,难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成绩因此而有明显的差异。而一旦根据其采集的数据进行检验的话,他得出的结果对论文写作是极为不利的,如实填写实验数据,学生就可能面临着不能毕业。为了证明自身结果的正确性,大学生就会在利益驱使下,选择不诚信行为。
三、解决高校诚信教育问题的途径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作用,对诚信教育进行阶段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引导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已经具备成熟的理论素材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了开展诚信教育不可替代的壁垒。高校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诚信教育进行阶段规划。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诚信教育。高校通过分析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面临的诚信问题,有重点、有目的地制定各阶段的诚信教育计划。例如,对于刚入校的新生,高校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助学金申请的诚信教育、考试诚信教育等,通过各种行为的列举,伴以相应的处罚行为、严重后果告知大学生,让学生学会自觉抵制不诚信行为;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将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论文编写、毕业资料提供、及时偿还助学贷款、信守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等的诚信教育。这样,诚信教育就可以根据不同阶段面临的核心诚信问题,增加诚信教育的实效,使诚信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科研诚信教育;内涵;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09-03
科研诚信教育是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掌握科研诚信教育是抓好科研诚信建设的中心环节。我国目前科研诚信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科研诚信建设应从诚信教育抓起。揭示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选择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深刻认识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是搞好科研诚信教育的前提。
一、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
科研即科学研究的简称。科学和研究是两个事物,科学,从知识的角度来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则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研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从现象到本质及规律的探索过程。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则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不能弄虚作假。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真实可信,没有假冒、没有篡改、没有伪造、没有剽窃。“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科研诚信,是科学研究的高尚道德,是在科学研究中践履诚实守信规范的品行。科研诚信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有关科研诚信理论和规范,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的过程。
教育者是科研诚信教育的主动方面,不仅指人,也指教育机构。教师、专家、导师、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是科研诚信教育者,科研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也是科研诚信教育者。科研诚信规范,是国家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权威的规范科研行为的准则和法规,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的约束诚信的具体科研规章。教育手段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一切在教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技术、技巧、语言文字等都可作为科研诚信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教育理论的运用。一是教育概念的方法。通过科研诚信、诚信意识、诚信规范、诚信素质、诚信习惯、诚信行为等概念的教学和认知,在概念上明确科研诚信的内涵。二是教育命题的方法。科研诚信的命题,是对科研诚信现象的抽象,是以判断的形式表达的科研诚信经验事实,通过提出科研诚信的命题,为学习和讨论定调,深入展开。三是教育系统的方法。科研诚信也是一个系统,涉及许昌因素,通过系统分析、辩证分析,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内化为对象的理性具体。受教育者科研诚信品质,包括诚信观念、诚信行为、诚信习惯。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内心体验、践行习惯、慎独自律的过程。
二、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技术路线,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外在方法,是科研诚信教育从规划到考核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和。概括起来有以下十个环节。
一是规划环节。学校要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规划,作为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内容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青年学生和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养,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意识,健全人格。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规划建设,设置课程,选编教材,规划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手段,用规划来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研究人才的培养。规划应包括科研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环节、教育环境、考核形式、师资队伍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科研诚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养成教育。
二是讲授环节。科研诚信教育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有专人组织教学,聘请教师讲课,开设讲座,邀请有关专家讲演,建立教学制度,实现科研诚信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讲课、讲演、讲座,口头进行诚信教育。通过介绍科学家科研诚信典范事例,启发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批评学术不端行为,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危害性,提高学生对科研诚信问题的认识。
三是讨论环节。讨论是学生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诚信理解问题、诚信热点问题、诚信疑难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课堂全体讨论、分组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很重要,组织者要提出讨论的主题,指出讨论的重点,提示讨论的思路,提出讨论的注意事项,防止讨论放任自流,要实现科研诚信讨论的有序化。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提高对科研诚信的认识,解决疑难问题。
四是实验环节。实验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情景环节。实验就是在思维中设想一种现实的科研诚信问题的情景,假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学术环境,会引起科研人员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和诚信行为。实验环节,实际上是科研诚信的预期教育、预防教育、预测教育。通过这种途径,让对象在意识中首先打了预防针,有了防卫能力,可以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诱惑,避免犯错误。
五是实习环节。实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诚信案例实际研判和分析,进行案例警示教育,还可创新多种实习活动模式,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实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实践教育。通过实习途径,让对象在实际案情的自我研判、分析和教育中,提高认识、锻炼能力、发展潜能,提高科研诚信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六是交流环节。交流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由传播环节。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座谈、个别谈话,不拘一格,畅所欲言。交流式进行诚信教育,可以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相互促进。科研诚信教育也可以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诚信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行为规范和科研诚信规范的研究制定,共同遏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各种不端行为。
七是练习环节。练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养成环节。设计诚信作业和答卷,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检查,给予评价和指导。练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养成教育,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经过思考、琢磨,逐步形成诚信意识,强化诚信观念,发展诚信品行。
八是读书指导环节。读书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学环节。布置阅读诚信教科书和有关科研诚信法规文件,让学生自学,并提出读书指导意见。通过这一环节,促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诚信知识,增强诚信意识,恪守诚信规范;发扬学术民主,倡导公正透明;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造活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九是互动环节。互动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角色互换环节。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互换角色,相互体验对方的教育心理要求。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受教育者应该如何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教育,从而改进接受方式;教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教育者如何进行教育才被自己接受,从而改进教育方式。互换环节是科研诚信的体验教育。双方互相体验诚信观念、诚信行为和诚信习惯,使科研诚信教育教学相长。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等,要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争做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
十是考核环节。考核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检测环节。考核方式可以是课堂试题、课外论文、调查报告。考核环节是科研诚信的效应教育。这一环节有着双重作用,既是科研诚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又是科研诚信行为的拷问。
通过上述途径,培养学生“事业为重、奉献为荣的价值取向,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工作精神,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争创一流的学术追求”,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科研诚信教育涉及道德、制度和法律。因为“科研诚信问题包含个人道德、制度和法律三个层面”,科研诚信教育要在这三个层面着力,才能取得良效。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是科研诚信教育在科技和教育事业上的地位和作用,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研诚信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前阶,也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遵守的做人的基本准则”。科研诚信教育,能促使高校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弘扬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能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
科研诚信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的需要,为保障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道德保障。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科研诚信问题愈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劳动、爱国奉献,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不够,加上个人自律不严等因素的影响,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教育,对于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的滋长,避免滥用学术权力等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遏制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的蔓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科研诚信理论和科研诚信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制定并逐步完善科研规范,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推进我国科研诚信基础教育上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BD/OL].[2009-8-26].
.
[2]赵晓珂,等.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研究[J].石油教育,2012,(4):52.
[3]马佰莲,等.近十年国内科研诚信研究述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6):53.
[4]刘同辉.论诚信教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2,31(10):46.
作者简介:肖雪珍(1972-),女,湖南安化人,法学硕士,讲师,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主要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 冰山学说 实验教学 诚信教育 诚信意识
0 引言
“冰山学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1970年提出的,最早应用于物流管理中,他指出:物流成本就好比是冰山,分可见成本和不可见成本,就像冰山分为可见部分和水面以下的不可见部分。“冰山学说”告诉我们:人们往往容易看到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下面的冰山主体却经常被忽视。①冰山学说已经成功应用于体育教学中,②冰山学说将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将其融汇深化。
本文借助实验教学“冰山结构”证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人文教育的角度辨析诚信教育研究问题,诚信教育、人文教育的相关研究对于完善实验教学“冰山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教学中诚信教育缺失的问题和挑战
1.1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问题
随着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现象。③例如,不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实验预习蒙混过关、实验操作不规范、抄袭或伪造实验数据、抄袭或简化实验报告、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等等。这些现象不一定是普遍现象,但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甚至是普遍存在。因此,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开展诚信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1.2 实验教学中诚信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本科理工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07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④实验、实践教学是“质量工程”和“卓越计划”中的重要建设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人文教育”、“以人为本”、“增强学生诚信意识”等一系列举措也都有明确体现。
可以看出,我国实验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不断强化和体现。然而,面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实验教学改革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如何科学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是摆在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2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分析
2.1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的微观原因和分析
(1)学生缺少遵守诚信的积极性,失信成本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受市场经济发展而引发道德功利主义倾向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滞后,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另外,部分高等学校由于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的限制,对于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失信行为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和惩罚手段,学生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导致失信行为普遍,最终导致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变质且恶化。
(2)缺少开展诚信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手段。目前,教师缺少开展诚信教育主动性是因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一直存在问题,大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仅仅是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内容分支,也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没有教学的积极性,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在我国现有社会环境下,诚信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缺少生动的佐证、支撑诚信教育的素材,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的大理论、大道理意义不大。同时,诚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影响诚信教育的因素有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个方面因素。⑤
2.2 借助实验教学“冰山学说”理论模型探讨诚信缺失的原因和辩证分析
实验教学“冰山学说”的理论模型,科学教育往往是“冰山”的“显性部分”;人文教育往往是“冰山”的“隐性部分”。科学教育是指以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教学内容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教学内容的教育。⑥科学教育使人获得知识,人文教育促使人健全地发展。人文与科学教育之结合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需要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需要人文精神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来净化和洗涤自己的心灵。⑦
因此,诚信教育的主体是人文教育,诚信教育仅仅依靠科学教育的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正是当今社会人文教育缺失的大背景才使得诚信教育举步维艰,所以开展诚信教育可以从开展人文教育的角度进行辨析,才能有望破解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很多难解的问题。
3 实验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主要策略和几点措施
3.1 实验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主要策略
(1)将诚信教育置于人文教育的大前提下,实验教学切实融合人文教育。实验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人文教育的地位绝对不能忽略,将人文教育独立于实验教学之外是错误的。将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人文教育宏观背景下非常重要,实验教学要有效融合人文教育。
在高中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是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从以上现实需要和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对诚信教育基本内容的有关规定,学校主要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传统诚信思想教育。如“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无信不立”等传统诚信思想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宝贵资源。
第二,正确的交往观教育。通过真诚待人教育,使学生懂得真诚是人际交往的第一要素,使他们学会通过培养和完善自身“诚信”品质来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中蕴含着诚实守信等公德意识,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公德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
第四,纪律及法制教育。把诚信教育和纪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诚信教育于纪律教育之中,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促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诚信品质。
二、进行整体设计,突出诚信教育的层次性
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诚信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为使诚信教育取得实效,遵循学生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把整个高中阶段三年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案,使诚信教育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高一年级作为起始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以“做诚信社会的高中学生”为主题的理想教育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进一步将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二年级作为发展阶段,在继续进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使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通过对高二年级的教育使学生不仅知道应该怎样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帮助他们变他律为自律,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再内化为自觉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
高三年级作为升华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诚信人格形成教育。通过对高三年级的教育,使学生站到更高的起点上,明确人生的理想,将远大的理想同眼前的具体学习任务结合起来,养成求真务实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形成诚实守信的人格。
三、打通三条渠道,强化诚信教育的协同性
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的建设人才。因此,诚信教育要打通社区、家庭、学校三条教育渠道,形成教育的合力:
第一,营造诚信的校园氛围,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使他们的诚信品质得到升华。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的诚信示范作用。要求每一名教师,不论在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中,都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教师在讲公开课之前不得反复“演练”,在书写学生评语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反映学生的优点、缺点。
第三,将诚信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课程《高中学生诚信教育读本》,作为德育课程来学习,并纳入学分制管理,实现诚信教育课程化。
第四,制定学生诚信守则,实行“诚信”承诺制度,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使学生诚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第五,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如让学生到社区散发诚信宣传资料,组织社区居民在诚信公约上签名,利用居委会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诚信宣传。在参加社区诚信宣传和具体商业活动过程中,丰富了学生们对诚信的体验,为学生们诚信品质的升华奠定了基础。
第六,通过开办家长培训中心、举行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家长在思想上重视诚信教育,号召家长诚信做人,当好子女的表率,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
四、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灌输晓理法。诚信意识不可能自然形成,强力灌输才能收到教育的功效,这种灌输必须时时处处反复地讲。
二是案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诚信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以促进学生诚信水平提高。
三是榜样示范法。讲解名人诚实守信的事例,展现教师诚实守信的人格,宣传学生中诚实守信的典型,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榜样。
关键词:高校学生;诚信教育;解决对策
一、当前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主要体现
1、高校学生中抄袭现象严重,当前很多高校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十分模糊,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日常的作业或笔记,常常采用抄袭同学的办法,甚至有的直接从网络上下载。
2、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严重。当前有的高校学生平时学习不够努力,到了考试时,常常采用作弊投机的方法,有的人甚至找其他同学进行替考,整个学习过程缺少严谨的态度。
3、在当前的高校学习生活中,学生中说谎现象随处可见,很多学生对待同学表里不一、谎话连篇,有的同学常常利用谎话来进行课程或活动的逃避。
4、就业时各种违约现象常常出现。很多同学在毕业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但是,由于一些个人的原因,学生常常会出现违约的现象,更有甚者根本不会通知用人单位,这种做法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5、拖欠学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当前的高校学生中,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并不差,但在学期开始时学生常常会利用各种理由来拖欠学费,将学费用于了自己的玩乐,对学校和家长进行两方面的欺骗。
6、有的利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经常不及时偿还贷款,使得个人的信誉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也直接使得学校不愿为学生提供贷款担保,银行也不再愿意为学生提供贷款服务。
二、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1、网络媒体的误导
在当前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中充斥着很多浮躁的内容,这些内容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特别是那些经常接触网络的大学生,这些浮躁的内容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对社会、人生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背离了大学生生存在社会中,最基本的诚信原则。
2、整体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由于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急功近利思想以及讲究结果观念的影响,人们逐渐丧失了诚信思想的培养。人们思想被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所占据,社会活动中到处是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更有甚者认为,社会活动中,可以进行各种不正当的竞争,社会中这些片面的思想直接使得高校学生的诚信意识逐渐丧失。
3、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的父母认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教育由学校负责就已经足够,父母完全将教育转嫁到了学校,单纯的注重自己的工作,从而在高校学生的日常教育和引导中缺少参与,不太关心学生的日常行为和道德培养,没有将家庭和学校紧密的联系起来。
4、高校诚信教育方面的不足
在当前的社会中,诚信思想逐渐淡薄,而高校的诚信教育工作中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分离,诚信教育工作无法实现针对性,从而使得诚信教育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有的高校单纯的注重教学而忽视了教育过程,还有的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容缺少新意,简单的进行已往内容的重复教育,各种急功近利思想普遍存在。
三、对高校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有效对策
1、积极创建高校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校不仅是其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是他们培养诚信品质的重要阵地,因此,学校应该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来为学生创设诚实守信的学校氛围。第一,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各种传媒手段,积极进行诚实守信思想宣传,对那些诚信的个人或群体进行全面的表扬宣传。第二,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诚信活动,如演讲或讨论等,进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诚信的内涵以及诚信品质的重要性。第三,积极组织各种诚信实践参与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以诚信的思想来要求自己,从始至终坚持诚信思想,努力保证行为和思想的高度统一。
2、不断建立健全相应的诚信奖惩约束制度
对高校学生进行诚信思想的培养,单纯的进行各种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制度管理。学校应该根据现实的诚信水平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那些诚实守信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对那些缺失诚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使其认识到违反诚信的成本。此外,学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诚信建立一个相应的档案,对其家庭状况、学校操守、就业方向等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一档案来了解学生的诚信水平,限制其贷款等活动,通过这些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约束,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3、不断提升家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开展家庭诚信教育首先要树立起自身一个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自身的诚信品行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思想进步,肩负起对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责任。家庭是家长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对学生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理,正确的对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按照正常的规律来进行科学的教育,从而在家庭层面上培养学生正确的诚信观念。
4、提倡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
对于当前高校学生诚信思想缺失的现状,高校应该积极提倡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思想的缺少,不能把责任完全的归结为社会原因,努力从自身的角度来寻找原因,使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个人习惯,积极实现自我要求、自我律己的习惯。
5、加强师生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加强高校的诚信教育,首先必须抓好高校对教师的教育,“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教师要以德兴教,以身作则,在诚信教育中,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要“言必行,行必果”,高校教师应当行为人师、学为世范,要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对教师还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要净化科学风气,弘扬科学精神。
要把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点,融入到“两课”教学中。同时,我们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道德的典籍,另一方面可以带学生参观具有良好经营道德的企业,切实感受诚信与成功的关系,激发学生内在的诚信意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诚信既是市场经济准则,又是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志之一。要在师生中倡导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大力弘扬诚信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我们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总之,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诚信教育,全社会必须共同创建和维护诚信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秦圣阳,新时期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
关键词:初中生;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初中生的诚信教育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教育,一个是诚实的教育,一个是守信的教育。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两个方面相互作用,互为基础。尽管在当前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有着很多关于诚信教育的内容,同时关于诚信教育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主要从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两个方面探讨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对策。
一、当前初中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尽管在初级中学的诚信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有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诚信问题具体表现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诚信意识丧失。在日常生活中,初中生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于一些自己犯的错误不能够清楚认识,初中生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采取的态度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这已成为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一大缺陷。
家庭环境对于初中生诚信教育的缺失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编造各种理由找家长要钱、买零食、上网吧、玩游戏等。如,初中生就经常借口学校要买资料,向家长要钱,造成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误解。
在学校中,学生诚信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在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上面,有的学生在做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时往往都是在抄袭别人的作业。在考试过程中,不诚信的现象表现为带纸条、做小抄,在考试过程中东张西望抄袭他人的试卷,不能够诚信地进行考试,所以说在期末考试中和一般的家庭作业上面学生都不够诚信。
二、初中生产生诚信问题的原因
产生这些诚信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来自学校环境的影响,三是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社会上对人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导致了一切问题向钱看,这样就影响了初中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因素中学校一般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很少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和诚信教育,这样就直接导致了诚信缺失。家庭教育中,学生家长在履行诚信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一个好的表率作用。一些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比较淡薄,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只要能够让孩子不犯错误就可以了。同时家长的文化素质也是造成初中学生诚信教育比较薄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开展初中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在日常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健康成长方面下工夫。在进行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对学生诚信教育环境进行加强,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诚信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诚信素质。
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学生家长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优化诚信的家庭环境,让学生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诚信信息的影响。家庭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并在诚信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在学校的环境中,教师应该成为诚信教育的典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成为诚信教育的典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诚信。另外,从制度上对学生进行规范和影响,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规可循。同时学校和家长应该积极沟通,不断消除社会不良影响对于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梅秋华.诚信在召唤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07).
[2]季晓华.以环境育诚:当代初中生诚信教育的方法[J].科技信息,2007(17).
关键词: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必要性;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5)09-0007-01
1当前中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着引导和驱动性,同时对于中学来说老师也是他们行为思想的指向标,对其诚信观念的培养和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又是一个更大的范畴,每个人都需要在其中建立复杂的社交关系,人与人之间又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诚信的品质会相互渗透,不诚信的行为也会不断传递。对于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比如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考试存在作弊的现象、假冒家长的字体签名,以及用假的请假条私自出校门等等情况,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其实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诚信教育的缺失,以及老师、家长以及中学生本身对于细节问题的忽视,所以,不管是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还是从中学生自身的品质改善来看,诚信教育的加强都是中学生教育方向的必然选择。
2重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家庭诚信教育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重视,对于其道德素质并不是很在意,内心也固执地认为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从而忽略了对孩子诚信观念的树立,对于撒谎等小的问题没有进行十分明确的表态,导致孩子的诚信意识从小就比较模糊,所以,家庭的诚信教育作为基础阶段必须重视起来,而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会给日后的诚信观念输入带来很多的阻碍。(2)理论化的诚信教育: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老师也是学生的主要榜样,从整体来看学校对于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的课本上,学习过程比较简单,对于诚信的真正含义和具体的实际行动理解得都不够透彻,教师对于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比较传统,导致学生对于诚信的这一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在教学方式上缺少一定的实效性,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让学生对于诚信的认知与实际的自身行为出现脱节的现象,所以,理论化的诚信教育也是造成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3)社会中诚信缺失: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通讯工具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逐步实现了共享,社会中一些负面新闻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比如做假账的经济犯罪、假冒伪劣产品、明星的偷税漏税,以及满地可见的办假证等广告,这些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给心智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启发,对其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的影响也是造成更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3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1)家庭诚信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对其诚信意识的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必须以诚实信用的态度和行动来引导中学生的行为,在细节处必须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自身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的观念,同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诚信的立场,尤其是在犯错误的时候,对于不诚信的行为需要作出明令禁止的态度,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感受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从而才能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立足之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诚信意识,使自己拥有更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把握自己行为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周围的人,在相互影响中使诚信的氛围更加浓烈,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相处得更加和谐。(2)校园诚信教育:学校的环境与中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诚信的行为举止去引导自己的学生,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作出更多的努力,在诚信的学习中更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向标作用。在诚信教育方面,除了书本内容的理论化诚信学习之外,可以通过安排类似的主题班会、举办演讲比赛、安排诚信教育观影等活动形式,来督促中学生去搜集更多的关于诚信的信息和资料,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诚信的含义和内容,通过实例来给自身的行为带来更多启发,让同学在参与中加强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让每个同学在诚信的学习中都能够充满正能量。(3)社会诚信教育: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同时社会也被人们称为“大染缸”,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与经历不同,使得社会关系十分复杂,而中学生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于社会的认知比较表面,主要是通过自己搜集的社会信息来认识整个社会,社会舆论是他们获取社会信息、了解社会新闻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判断社会事件对错的重要依据,媒体在传播真实内容的同时,也需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将积极向上的社会诚信的现象进行扩大,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导向,让中学生明辨是非,除了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之外,也可以更多的进行公益广告的宣传,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微电影、情景剧的制作,为中学生的诚信意识确立提供更多的资料,对他们的诚信观念给予鼓励和支持,从而更加完善他们的人格,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加完整、全面的人才。
4结论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生的教育也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配合与处理,诚信教育作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对于中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当代中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不同方面了解到“言必行,行必果”的重要意义,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不仅要从小培养他们诚实信用的品质,还要贯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加全面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虹兴.以诚为本,以信为天———刍议中学生诚信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
[2]李征宙,刘芝莲.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阻隔及消解[J].教育:教学科研(下旬):2014(04)
关键词:会计学;人才培养;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会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财务、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从事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鉴于会计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和工作性质,诚信教育尤为重要。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往往以专业教育为主,诚信教育不够,容易造成学生自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足,法律意识不强,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会计诚信教育是将会计理论与诚信教育结合,意在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忠诚、高道德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
一、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现状
在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目前缺乏应有的诚信教育环境、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系统的教育措施和考核管理办法。诚信教育仍是薄弱环节。
1、会计诚信监督力度不够,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信息、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会计造假、会计欺骗等丑恶现象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诚信缺失现象也悄然而起。不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诚信道德,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震惊世界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如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案,微软公司、朗讯科技、环球电讯、美林证券等会计舞弊案等。这些案件无时无刻不刺激着会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神经,对这些自律能力较低、辨析能力不强、可塑性较高的大学生们阐述深远的负面影响。
2、教育体制存在弊端,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了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会计学专业往往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说得多,做得少。这种教育方式势必造成学生道德水准低、责任感不强、重技轻德等。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但大多属于公德方面的。有的学校只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其主要教学方法依然是照本宣,缺乏创新,缺乏吸引力,完全违背的诚信教育的初衷,致使部分毕业生虽然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一旦面临道德冲突时因缺乏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我国目前会计犯罪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究其根源在于会计诚信教育不到位。
3、缺乏会计诚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者,坦荡做人,真诚对事,不欺骗,不撒谎;信者,恪守承诺,保守秘密,对理想坚贞。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做事之前提,在现代社会中诚信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在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虽然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可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个人考核等方面,缺乏抓手必要的研究与改革,没有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和教学过程,导致诚信教育流于形式,成为软环节。尽管教师有“传道授业”的责任和义务,但因众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道”没传好、“业”未授精。大学生中弄虚作假、考试舞弊等不诚信现象始终回荡在校园环境中,难以消除。如何将诚信教育融入会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中,是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必要措施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是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应当从教育环境、教育教学体系、教育过程等方面入手,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倡导公平公正诚信的教育教学环境。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道德准则,是人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受环境的影响甚大。环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校园也是如此。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至关重要。公平公正是大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对大学生人格的尊重、价值的认同和学习的动力,也是大学生的一种信赖、一种诚信。大学校园里公平公正的基本准则达不到遵守,教师就不会专心于传道授业,学生也不会安心学习,就不会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构建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高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构建系统、完善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相互利用、相互照顾”等不良现象;其次,应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立正气,刹歪风,对旷课、考试作弊等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自律、诚信意识。
2、构建会计学专业诚信教育课程体系。我国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中虽然涉及到德育教育问题,但在培养方案中,有关诚信教育的课程寥寥无几,仅有《思想道德修养》等几门公选课,这显然是不够的。应当针对目前教育形式,加强诚信教育教学研究,建立系统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从学校层面,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会计诚信教育的传统观念,将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加大诚信教育课程,从学生层面,能够掌握有关诚信的社会要求、重要作用、基本知识、法律知识等内容,加强学生内在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觉、自律意识。
根据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会计诚信学》、《会计诚信案例》、《会计诚信缺失案例》、《职业道德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伦理学与经济学》、《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列入培养计划,部分课程甚至列为必修课程,促使学生加强自身诚信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注重会计学专业诚信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无论是环境教育还是课程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为,最终服务社会,造福国家。
(1)加强教师素质教育,构建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学校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榜样和典范。因此,教师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专业水平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学校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使其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以正直、诚实、严谨、科学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时刻不忘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主动邀请会计师事务所、政府财税与审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资深会计人员到校兼课、讲座,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推动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诚信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会计专业教师应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加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程考核方面,无论是会计专业课程还是诚信教育课程,应降低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客观题目,增加主观题目,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实务判断能力,尽量减少死记硬背题目,同时可有效避免考试作弊现象。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创新活动,增强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不可能通过强制手段实现。自律意识是通过系统教育和适当引导逐步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群体氛围的渲染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开展群体性活动,如大型主题班会、诚信主题的辩论赛、宣讲会等,让学生自己去参与,自己去学习,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诚信观念与意识,增强自律,把“不敢为”,变为“不愿为”。同时,要针对目前诚信教育现状,创新诚信教育方法,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
(4)建立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诚信与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评价道德水平,这就需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使学生始终感受到道德的实体性存在。诚信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诚信水平进行考核、评价,把考核结果与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重视诚信问题。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针对学生的诚信问题进行奖励与约束,完善诚信评价体系。大学生诚信评价应贯穿于大学的四年,是进入社会前的一种信用凭证,从大学期间学习开始,一直持续到进入社会,形成良好的信用培养体系。
三、结论
诚信教育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和从业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应当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应通过加强诚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将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过程,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和建立诚信评价与奖惩机制等措施,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会计学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荣.诚信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J].会计之友,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