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情况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资料统计,石嘴山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起,其中8起为传染病,84起为环境因素事件(均为居民一氧化碳中毒),均属一般事件。报告事件数较2011年同期64起(其中传染病4起,居民一氧化碳中毒60起)上升43.75%;累计波及人数4605人,累计发病319人,无死亡病例报告,经估算直接经济损失42350元,间接经济损失51650元。
2 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2.1 组织体系方面: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以中心领导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机构,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中心在应急队伍建设、物质储备、应急值班制度、现场部署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体系得到了提升和完善。
2.2 应急准备方面:一是制定了《石嘴山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汇编》,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做出科学规范的指导。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中心全年派出专业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66期,累计参加培训165人次,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提供坚实的理论储备。三是锻炼队伍,开展应急演练。在应对可能出现的病毒疫情的时期,中心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2.3 预防预警方面: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加强预警信息报告。中心有专人负责传染病预警信息排查工作,每日对预警信息进行核实排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在各级医疗机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二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传染病防控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4 应急处置方面: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以中心领导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和指挥有关人员,由责任领导带队,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立即对事件的严重情况做出较确切的判断,同时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紧急救援处置工作,并按照信息工作要求及时、实事求是地向市卫生局和地方党委政府报告事件经过及处理等情况,同时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2.5 培训宣传方面:我中心结合各种卫生宣传日和专项工作,利用报纸、广播、网络等形式,深入社区、工地、学校、农村、公共场所广泛开展疫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广电部门录用稿件40篇;制作走进直播间5期;报纸专版2期;新闻报道节目15期;进行卫生节日宣传咨询活动12次;深入社区、厂矿、学校、农村等场所宣传咨询活动45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作业本、围裙、纸杯、扑克、雨伞等)6万余份,接收现场咨询6000人次。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全年举办各类业务培训13期,单位及基层共1200人参加了培训。
3 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3.1 主要经验有:
3.1.1 领导重视: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中心领导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1.2 制度健全:针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跟急迫性,中心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值班制度,同时下发了双休日及节假日的值班制度,由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施。
3.1.3 考核力度:为了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的质量中心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核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具体到每一起突发事件整体的应对,包括敏感信息的搜集、上报、及暴发事件突发事件的流调、突发事件的处理及预防措施的制定。
3.2 存在问题有:
3.2.1 中心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限于编制、专业人员构成等原因,我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队伍建设不足,现有人员不能较好的应对突然出现的事件。
3.2.2 中心设备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中心目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配备的设备陈旧、老化,检验能力明显不足。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制定本规范。
二、基本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组织人员对本规范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核实、确认和分级。具体分级标准详见《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系统的技术管理,网络系统维护,网络人员的指导、培训。
(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或其他专业防治机构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业务管理工作、网络直报和审核工作,定期汇总、分析辖区内相关领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报告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或其他专业防治机构接受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负责收集、核实、分析辖区内来源于其他渠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四、报告范围与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一)传染病
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12、登革热: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4、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5、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1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18、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5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9、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21、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22、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3、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25、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二)食物中毒: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三)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人及以上的。
(四)其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例及以上的事件。
(五)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
(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例及以上。
(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
(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报告内容
(一)事件信息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具体内容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二)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1、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2、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3、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六、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七、信息监控、分析与反馈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应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制度,每日对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动态监控,定期进行分析、汇总,并根据需要随时做出专题分析报告。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结果要以定期简报或专题报告等形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向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同业务的专业机构反馈。
八、技术保障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为全国提供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网络平台,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信息系统覆盖中央、省、市(地)、县(市)、乡(镇、街道)。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负责辖区内网络密码的分配和管理。网络密码定期更换,不能泄露和转让。
九、监督管理与考核指导
(一)监督与指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他专业防治机构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和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二)检查与考核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定期对本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检查与考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初步报告进程报告(次)结案报告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报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报告人:联系电话:
事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类别:1、传染病;2、食物中毒;3、职业中毒;4、其它中毒事件;5、环境卫生;6、免疫接种7、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8、医疗机构内感染;9、放射性卫生;10、其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级:1、特别重大;2、重大;3、较大;4、一般;5、未分级;6、非突发事件
初步诊断:初步诊断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
订正诊断:订正诊断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
确认分级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订正分级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
报告地区:省市县(区)
发生地区:省市县(区)乡(镇)
详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确保完成总量减排指标。今年市政府下达的8个减排项目进展顺利。其中4个水治理减排项目计划投资1062万元,巨力集团、六合微粉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及中水回用2个工程项目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近期内将发挥减排效益;食品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已与施工方签定合同;新上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已开始进行土木工程建设。4个大气治理减排项目计划投资890万元,六合微粉、大酒店已完成拆除原有燃煤锅炉更换燃气锅炉,集团、开发区人民医院原有燃煤锅炉已拆除,正在更换燃气锅炉。
二、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工作。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工作是今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环保分局将《复核工作方案》中明确的任务进一步细化为26大项、138小项,并明确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员头上,重点为垃圾处理场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现场准备以及辖区内所有企业的“一企一档”,34家固废、危废处置利用的“一厂一档”,15个绿色学校的“一校一档”和9个绿色社区的“一区一档”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创模复核工作。
三、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继续加大了环境现场监督检查的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了污染源的蔓延,今年以来,累计对90余家企业进行现场监督监察,处理环境36件次,下达限期治理3份,立案处罚1起。采用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白天检查与夜间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全区29套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严厉查处擅自停运治理设施、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违法排污行为,排放废水水质达到半岛流域标准,严格规范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标准,截止到现在,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率100%。市政府考核我区的大圩河丁家屋子、白浪河柳疃桥两个出境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目标。
充满挑战的**年已经过去,充满希望的**年已经到来。首先我代表公司领导向各位同仁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以来,公司在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严格遵循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及地产集团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宣传教育培训,有力的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的稳定,为广场项目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现将**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及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廉政建设方面
廉政是合作的保障、是纪律的保障,是建设和谐团队的保障,**年广场项目参建单位共有22家,各家均严格按照集团《安全生产廉洁制度》执行,严格按各项管理制度办事,从制度上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均秉公办事,坚持原则,坚决反对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对各自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树立公司和个人良好形象,如果有单位和个人利用工作权利之便吃拿卡要,可以直接向我司举报,我公司将根据相关制度和法律进行惩处。在20XX年各单位均要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建设单位将加强对各单位业务工作和廉政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并对照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奖惩和问责,强化廉政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
希望各单位克服困难,精诚合作,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同时全速推进工程进度。
二、**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年是广场项目安全生产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危险性较大工程最多的一年,施工机械设备投入最多的一年,例如:超大、超深挖孔桩扩孔施工、3-7楼主体结构收尾施工、1-2楼基础施工及钢构吊装施工、以及外幕墙高峰期投入的150多台吊篮施工、物料提升机和人货电梯各5台、塔吊11台等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年未出一起安全事故。
**年,我们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调动全员参与安全宣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提高各参建单位现场负责人及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通过三项目联合安全大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通过与参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通过对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考核,让大家从根本上认识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年是收获的一年,公司顺利通过安全文明示范企业验收,3-7楼顺利通过省市双示范文明工地验收,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年安全生产工作中再创辉煌。
三、**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年1-2楼主体结构封顶,3楼5月份交房,4-7楼10月份交房,时间紧、任务重,更加凸显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现在对**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做如下安排:
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体系;各施工单位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工人,真正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无缝隙。
2、狠抓安全生产培训及宣传教育。各施工单位要继续加大安全培训及安全教育工作力度,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大力普及事故预防、事故避险、应急处置、自我救助等与工人工作、生活密切相联的安全常识。
3、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办法。进一步完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4、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及日常安全检查。加强对钢结构吊装工程及外幕墙工程等重点工程的督促检查,认真做好前一阶段的“回头看”工作,对行动迟缓、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整改不彻底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必要时按照合同及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加大检查力度、提高检查频率,以确保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切实取得实效。
5、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安全大检查是基础,整改是关键,安全是目的。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隐患整改措施。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明确责任人,确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间,确保整改到位。
6、建立重大安全隐患、危险源备案和台账制。各单位应加强检查及日常巡视力度,监理公司对各类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检中发现的重大的隐患和危险源,登记台帐备案,隐患不消除,台帐不消号。
7、抓好关键作业的安全。重点对电焊、高空作业、大型设备维修、临时用电、特种作业等工作加强安全措施及责任的落实,细化过程管理,完善安全确认制度。
8、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确保救援保障到位。各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搞好各个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确保应急救援保障到位。要加强好应急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及时启动。
为切实提高全县食品卫生水平,做好奥运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县府办《关于印发县迎奥运保安全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迎奥运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结合我县食品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本方案,进一步加大食品行业监督检查力度,规范餐饮单位经营行为,保证餐饮单位食品卫生,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就餐环境。
二、工作目标
围绕“一个中心”,打好“一个硬仗”,实现“二个确保”。即围绕保障食品安全这个中心,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这个硬仗,确保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影响事件,确保对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能够积极应对、妥善处置。
三、工作原则
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属地负责的原则;坚持科学规范、总结经验的原则;坚持依法监督、周到服务的原则;坚持整体运行、细化方案的原则;坚持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的原则。
四、工作内容:
(一)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2007年版)》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规定,对全县的餐饮单位,旅游景区餐饮,农家乐餐饮,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建筑工地、医院等集体食堂、大排挡,组织专项卫生监督检查:
1.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行为,规范小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彻底解决中小餐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规范管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坚决取缔旅游景区、定点接待单位和学校周边的无证经营活动。
2.进一步落实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指导餐饮单位和食堂坚持落实好食品索证、索票、验货和台帐制度。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原料的行为,
3.通过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和食品安全承诺制度、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对从业人员和卫生条件等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不合格者吊销“卫生许可证”。加大餐饮业食品卫生公示力度,已定级的单位必须贴挂标志标识。有计划有步骤推行“五常法”管理。不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餐饮单位自律行为。
4.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要严肃查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使用不合格和来源不明的食用油、食品原料重复使用、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滥用或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按规定索证等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和大案要案及时曝光,增强餐饮单位依法经营的自主性。
5.加强和改进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监管,提高食堂和集体用餐供应单位卫生规范。
6.掌握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基本情况,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全县重点旅游景区的公共活动场所及窗口单位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和频度。切实做好奥运期间各类重大接待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确保重大接待活动不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制定预案,科学评估,严格标准,降低风险,加强监督,强化监测。
7.继续加强农村聚餐的监督指导。
(二)认真执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加强散装食品监督,定期对定型包装食品、自制食品等进行监测。
(三)强化酒类流通市场的监管工作。以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为重点整治区域,开展查处假冒伪劣酒类行动,全面整治酒类经营者守法经营情况(是否建立台帐制度,首次采购酒类商品是否向供货方索证,每批购进的酒类商品是否索取有效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复印件;对进口酒类商品是否索取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核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和《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复印件等)。
(四)开展保健食品市场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抽检,加强索证意识,主要检查普通食品宣传保健功能,普通食品加入药物,保健食品扩大宣传保健功能三方面内容。重点检查产品为减肥、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类保健食品。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4月15日—5月15日。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建立完善工作组织机构,按照县府办整治通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并立即部署迅速行动。
第二阶段:5月16日—7月31日。全面排查,集中整治。按照行动方案进行全面排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各类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
第三阶段:8月1日—9月30日。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高和全面总结。密切监控,巩固成果。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单位的监管,严防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反弹,并积极应对奥运期间各类食品安全事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打好迎奥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硬仗。明确目标、重点和责任分工,把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环节、具体人员,实行“块”、“线”结合,编制严密的责任网。围绕“树立一个理念,做到五个加强,实现一个提高”来开展,即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高食品监管水平。
(二)强化信息宣传工作。及时将监督抽检及监督检查工作向社会公布,正确引导群众消费,保护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宣传教育,餐饮业专项监督检查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向社会宣传,扩大专项监督检查的影响和效果。积极邀请县政府、人大和县政协领导同志参加现场检查。
(三)加强应急工作。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生安全突发事件,要按照要求及时上报、迅速启动相应应急机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损失,并及时消除负面影响。奥运前,要彻底排查安全隐患,一定要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关爱生命、无险防险、升级防范、常备不懈”的学校安全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三维互动、层级调控”学校安全工作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把“零事故”作为工作目标,把“零责任”作为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扎实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经常性督导检查和专项整治,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
各学校要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将安全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个工作岗位、教职员工,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
(二)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
严格落实各学校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听取学校安全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安全问题;班子成员要抓好各自分管工作的安全,并严格落实学校门卫、学校校舍、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特种设备、功能教室等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安全保障及检查制度。
(三)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经常性督导检查,严密组织隐患排查,加大安全经费投入,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措施,切实做好所属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管。
(四)严格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
强化学校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学校负责人执业资格否决制度。督促学校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例会、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班子成员现场带班等基本制度。加强对学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培训,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学校应急管理机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言人制度,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实现学校安全工作的流程化管理。
(五)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标准化体系
按照上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制定修订学校安全工作标准,完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职责,使各项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六)深入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活动
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确保课程、师资、教材三落实;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生活、节假日及各种大型活动中。同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等特点,定期进行防火、防病、防煤气和食物中毒、防盗、防溺水、防踩踏、防交通事故、校内外活动安全知识等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开展“每天1分钟、周末5分钟、节假日30分钟”放学前的安全警示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减少学生自伤自残事件的发生;加强师生自救演练,提高师生应急状态下自救的意识、技能和秩序。
(七)严格责任追究
消除校园踩踏、火灾、斗殴等伤亡事故,杜绝校园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减少学生溺水身亡、交通伤亡等事故。对发生的每一起事故,严格按照“责任倒查”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对造成事故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调查和责任追究,切实做到用事故教训推动学校安全工作。
三、开展学校安全“基层基础深化年”
四季工作重点第一季度:围绕全年学校安全工作目标,制定全年工作计划,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任务。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落实好全国省市“两会”及学校开学前后安全防范措施,维护学校安全;要制定好全年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和总体流程,落实安全工作任务;部署好学校安全工作“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部署好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确立“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开展好第1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指导学校开展好各类避险逃生演练,组织消防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法制报告会。落实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全市学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学校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通知》,深化全区学校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职工及学生的消防安全素质。
第二季度:重点做好汛期安全防范,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防汛等应急预案,排查治理隐患,开展安全教育。进一步对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职责、安全管理标准、学校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办法进行梳理和规范,修订防汛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召开全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整治;根据《全市学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工作安排,深入开展学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夯实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开展学校安全档案达标检查和学校技防设施达标检查;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组织开展学生自救知识竞赛,开展校园安全演讲或征文比赛,做好预防学生溺水、预防食物中毒等专项教育;开展防汛安全检查,及时自然灾害预警,督促学校落实各项预防工作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开展防汛演练,加强抢险救援队伍和物资建设;认真组织开展高考、中考安全检查,确保考点、考场无安全隐患。
第三季度:强化假期学生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加强安全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师生突发事件避险逃生演练。暑假和开学前期组织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报告会,进行学校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针对夏秋季高温高湿特点,积极开展学校饮食卫生安全检查,预防师生食物中毒;完善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四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建设,落实学生安全信息家长告知制度,落实假期学生防溺水等安全工作措施;进行干部、教师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管理水平;利用假期完善学校各类安全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做好校方责任险相关工作;组织新生安全教育,开展师生突发事件避险逃生演练;发挥安全教育主渠道作用,继续开展安全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提升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季度:不断巩固和深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成果,搞好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考核。组织开展学校消防工作检查,利用“119消防日”开展消防及避险逃生演练,巩固和深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成果,有效提升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自防自救水平,有效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联合交通、交警等部门,开展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检查,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进行专项考核;召开全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总结会议,对学校及周边治安进行综合整治;对年开展的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涉校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回头看”,对一年来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对排查出的各种隐患进行梳理整改;按照《济南市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考核标准》,开展全区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组织开展教师、学生安全知识考核;认真总结学校安全工作“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成果,促进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学校安全工作“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部门和本单位学校安全工作“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方案,制定具体措施,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不断夯实学校安全工作的基层基础。
(二)加强监管,形成合力
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在工作指导、督促检查、监管执法、政策制定、事故查处等方面,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重污染天气应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和污染程度,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编制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8﹞875)、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函〔2013〕50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8〕44号)、《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9〕16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三)定义
本预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aqi大于200,即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五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阳新县范围内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五)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加强预警、提前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六)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下级预案包括县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应包含本级政府相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当国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时,本预案要服从国家区域性、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要求。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指挥和决策。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环保局局长担任副指挥长,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各镇(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贯彻指挥部的指令和部署,组织重污染天气应对研判、会商以及相关信息和上报,督导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落实重污染天气职责分工,组建重污染天气督导检查组,指导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管理有关工作,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指挥部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县委宣传部负责预案的宣传工作,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对公众健康防护,建议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等措施的宣传力度;
督导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信息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引导公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供公众的防范能力。
2.县发改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组织相关企业编制和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协调预警或应急状态下的能源保障工作;
负责对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3.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指导幼儿园及学校落实停止户外活动、停课等应急响应措施,开展学生防护大气重污染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4.县经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非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负责对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5.县公安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机动车禁、限行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制定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同开展高污染排放车辆检查等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工作。
6.县财政局负责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工作所需县级经费保障;
保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大气重污染应急所需资金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7.县环保局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统筹协调;
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会同县气象局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预警建议,并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指令预警信息;督促制定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执法检查方案,并督导落实;
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力度;
落实大气工业源“一厂一策”,实施应急减排清单式管理。
8.县住建局负责督导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拆迁工地、预拌混泥土企业、预拌砂浆企业、建筑工地及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9.县城管执法局负责加强城区道路清扫、冲洗作业;
加强渣土车运输扬尘污染监管和查处力度;
实施餐饮服务业油烟、露天烧烤、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
10.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督导矿山企业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11.县交通局负责开展城区违规运输车辆查处、加大公共交通运力应急保障力度,督导城区进出口道路、公路建设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大宗物料运输物流企业错峰运输管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12.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并组织落实;
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
13.县卫生健康局负责开展大气重污染防病知识宣传,组织、协调医疗机构做好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疗和救治工作,及时处置应重污染天气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14.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商品煤质量监管,锅炉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和锅炉生产、进口、销售环节环境保护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打击生产、销售非标车(船)用燃料等专项行动。
15.县水利和湖泊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车辆的扬尘控制实施方案,并督导落实。
16.县供电公司负责管控企业用电量调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17.县气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气象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及时提供重污染天气气象预报信息,与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与,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各镇(区)对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负全责,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体系,制订和完善本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降低人为活动对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县环保局、县气象局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气象监测网络,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每日对气象要素与污染成分聚合态势和aqi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提出、调整、解除预警建议,为预警、响应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预警
1.预警分级
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以aqi>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
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统一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三级,各级别分级标准为:
(1)Ⅲ级(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2)Ⅱ级(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3天(72小时)且出现aqi日均值>300的情况。
(3)Ⅰ级(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并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
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坚持预防优先的原则,当预测未来24小时出现pm10均值浓度>150μg/m3、pm2.5均值浓度>75μg/m3、或臭氧(o3)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160μg/m3,且未达到黄色预警级别时,应加强公众健康防护信息提示,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临时管控措施或提前采取黄石预警响应措施。
因沙尘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参照生态环境部关于沙尘天气相关要求执行,不纳入应急预案范畴。
2.预警条件
当预测可能出现上述重污染天气条件时,应当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
3.预警
达到县级预警条件或接到市级预警启动通知时,县指挥部办公室拟制《启动阳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建议》报指挥部审批。启动Ⅲ级(黄石预警)由指挥部指挥长批准,启动Ⅱ级(橙色预警)、Ⅰ级(红色预警)经指挥部同意后由县长批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本县的预警信息,通知各成员单位启动应急响应。
4.预警的调整与解除
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提前信息。当监测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严重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及时调整到相应级别的预警。
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从高级别启动预警。预警调整、解除的主体及程序和预警信息相同。
四、应急响应
(一)预案启动。启动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后,即启动本预案。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和具体应急行动方案,迅速开展应急响应。
(二)分级响应。按照预警时确定的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当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当橙色预警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当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当市级预警时,应当启动不低于市级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已启动红色预警时,仍执行Ⅰ级应急响应。
(三)响应措施。预警信息后,县指挥部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企业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并采取相应级别的响应措施。
1.预警Ⅲ级(黄色)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停留在室内,暂停户外活动;
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2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1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限行管制。
2.预警Ⅱ级(橙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提醒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
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3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2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3.预警i级(红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4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3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五、信息公开
1.信息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内容应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重污染天气可能持续的时间、潜在的危害及防范建议、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等。
2.信息公开形式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媒体以信息、科普宣传、情况通报、专家访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3.信息公开组织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信息公开,宣传部门负责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处置。
4.信息报告
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的启动、级别调整和解除情况每日通过网络或传真按时上报。内容包括发生重污染天气城市的预警启动时间、级别、主要污染物、采取的应急措施、预警信息情况等内容。
5.响应终止
预警解除即响应终止。响应终止由市级指挥部办公室下达指令,县政府根据指令,结合当地重污染天气实际下达本级响应终止指令。
六、总结评估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相关企业应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应急响应终止后3个工作日内,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报县人民政府和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当发生大范围区域大气重度或严重污染时,在县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督导下,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主动、科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促进本地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确保环境安全。
(二)物资保障。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储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仪器、车辆和防护器材等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调用、采购、储备、管理,遵循“服从调动、服务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
(三)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和完善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系统,各成员单位应明确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确保通信联络畅通。
(四)监督与考核。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预警响应不力、履职缺位,失职、渎职等行为依归追责。
一、建立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全县甲型h1n1流感综合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县县甲型h1n1流感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委宣传部)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县卫生局局长)
×××(县教委主任)
×××(县公安局政委)
成员:×××(县文广新局局长)
×××(县旅游局长)
×××(县财政局局长)
×××(县药监局局长)
×××(县卫生局副局长)
×××(县人民医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卫生局内),具体负责综合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其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县卫生局局长)
副主任:×××(县卫生局副局长)
×××(县人民医院院长)
×××(县疾控中心主任)
成员:×××(县卫生局应急办主任)
×××(县卫生局防保科科长)
×××(县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二、防控工作重点
(一)加强传染源管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严格按照《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方案》要求,对现症病人实施隔离治疗,防止疫源扩散,确保无死亡和二代病例发生;对病人密切接触者实施严格的隔离观察和医学观察,一旦发病及时隔离治疗。
(二)加强疫情监测工作,积极发现传染源。一是建立健全医疗保健机构发热门诊,实行分诊制度,加强疫情搜索,积极发现传染源,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及时进行隔离观察、隔离治疗。二是立即启动并认真落实全县学校、托幼机构学生儿童晨检制度,切实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随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切实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旅游人员和疫区返乡人员的疫情监控,防止疫情传入我县,一旦传入,务必就地扑灭。四是做好畜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监测工作。
(三)加强疫点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重点要做好发现病人场所、病人居住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四)加强易感人群保护,尽可能地减少发病。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学生、儿童,以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包括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采取预防服药措施,实行重点保护,防止感染发病。
(五)加强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病能力。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切实加强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知识水平,增强群众自我防病能力,积极支持、配合防治工作的开展。
(六)做好防治物资偹,确保防治工作需要。一是要落实足够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二是做好抗病毒药物、疫苗,以及防护用品的采购和偹,切实保障防治工作的需要。
三、职能职责
(一)县卫生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防控协调和监督执法工作。督促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监测、预警、疫情报告和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指导医疗机构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信息报送工作;做好抗病毒药物、疫苗和防护用品的采购、储备,确保满足医疗救治需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各有关部门、单位开展的宣传教育和防控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做好与社区信息互通、防控对接工作,将有关信息及时通报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最大限度掌握来自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去向,切实加强对入境人员监测等工作。
责任人:×××电话:
(二)县教委:负责做好以落实晨检制度为重点的学校、托幼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部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托幼机构暴发。积极协助、配合疾控中心做好全县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
责任人:×××电话:
(三)县公安局: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并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外来人员情况。积极协助、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追查工作,依法落实隔离强制措施,及时、妥善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负责对外籍、港澳人员群体开展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好涉外人员疫情情况的通报工作,配合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对来丰的境外人员及回国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责任人:×××
(四)县农委:负责对全县生猪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中防控工作的管理,督促有关责任人落实相应的防护措施。
责任人:×××
(五)县林业局:负责对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工作。
责任人:×××
(六)县商委:负责物资储备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管理,保持市场秩序稳定。
责任人:×××
(七)县旅游局:负责做好旅游行业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旅游警示信息,指导旅游团队做好预防措施,跟踪管理,建立对境外团队参观登记制度。加强对旅游景区、饭店、旅馆的管理,制定防控措施。
责任人:×××
(八)县建委:负责对建筑工地防控工作的行业管理,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建筑工地工人的宣传教育,必要时实施工地封闭式管理并落实具体防控措施。
责任人:×××
(九)县工商局:负责农贸市场防控工作的管理,督促市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责任人:×××
(十)县民政局:负责组织动员社区力量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确保社区居民生活秩序稳定。
责任人:×××
(十一)县文广新局:负责对全县文化娱乐场所防控工作的行业管理,部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责任人:×××
(十二)县财政局:负责保证甲型h1n1流感防控经费的落实。
责任人:×××
四、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甲型h1n1流感传播快、途径广、危害大,各乡镇、各部门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要求和工作部署,扎实做好防控各项工作。
(二)采取周密防控措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传入和扩散。一是要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落实专门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二是制定并落实好本部门本单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密切关注疫情发展趋势,做好疫情的风险评估,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对突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科学有效。三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严把防控工作过程监管,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每个具体人,真正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防控工作体系。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作出的“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等重要论述,始终保持担当意识、忧患意识和戒惧之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统筹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以“平安交通”创建为主题,以有效遏制和减少交通运输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提升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基础,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覆盖,为我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二、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教育力度
(一)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2013年以来,国家、部、省、市各级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相关政策体系建设。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方面,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办法》(省政府令第126号)等;行业管理方面,交通运输部先后修订或出台《船员培训管理规则》(部令2013年15号)、安全生产挂牌督办办法、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名单管理的规定等;应急管理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2013〕101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速报机制的通知》(闽政办〔2013〕80号)等。运管所(地方海事处)、执法大队要通过会议、文件汇编、专题培训、普法漫画、普法视频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以有效促进依法履行安全监督职能;交通运输系统企业也应根据新修改的法律法规要求,依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局运安科牵头,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落实)
三、深化“平安交通”安全文化创建活动
根据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开展“平安交通”的部署,围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春运”、“暑运”、防抗台风暴雨洪涝灾害以及重大节假日、社会活动等重要时段的专项活动,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教育宣传任务。
(一)开设专题专栏。运管所(地方海事处)、执法大队以及交通运输系统企业要开设“平安交通”创建专栏,定期刊载“平安公路”、“平安车船”、“平安港站”、“平安渡口”、“平安工地”等主题宣传教育进展和成效。本部门及时总结“平安交通”创建活动和专题活动以及安全生产、应急工作进展和成效,通过电子邮件、专报等形式迅速上报局运安科,以便统一组织专题宣传。同时,各部门要积极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工作成效,营造专项行动的浓厚氛围。(局办公室、运安科分别牵头,各部门共同落实)
(二)进一步丰富主题宣教活动形式。运管所(地方海事处)、执法大队以及交通运输系统企业要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将“安全生产月”作为展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特色的有效平台,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组织一批思想性强、内容生动、社会影响力大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筹备“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提高群众咨询日的现场参与度。进一步重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及“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主题宣传日活动,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或印制安全生产宣传手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同时,要针对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重要节日交通运输安全特点,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运安科牵头、各部门分别落实)
(三)深化“平安交通”奖惩机制建设。依照《安全生产法》及《省安全生产条例》,对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积极选送省广播影视集团“安全直通车”栏目素材。根据省安监局安排,省广播影视集团公共频道《安全直通车》栏目将开辟“安全在线”专题节目,其中在2013年4月、5月、12月和明年1月共安排四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题。请运管所(地方海事处)、执法大队及时做好素材搜集筹备上报。(局运安科、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落实)
四、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推广和培训力度
(一)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规范的宣贯力度。积极参加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各级管理干部培训和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组织的相关企业人员的管理培训,形成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氛围。(各部门分别落实)
(二)完善考评员考培体系。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新一轮考评员培训考试,完善考评员继续教育机制。强化对考评机构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增强考评机构的业务能力。(各部门分别落实)
五、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
(一)制定安全生产年度教育计划。运管所(地方海事处)、执法大队要根据本计划,及时编制本部门2014年安全生产教育计划。全面强化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培训教育。强化“四种重点岗位”的教育培训,即:行业管理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代表、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和一线操作人员等的安全教育。运管所要督促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加强职工安全生产全员培训,做到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局运安科牵头,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落实)
(二)加强安全规范规程教育。运管所(地方海事处)要督促企业利用职工夜校、岗前教育、安全交底等形式,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职工熟练掌握安全生产规范规程,做到按规定生产、按规程办事、按规范操作,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局运安科牵头,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