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

第1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乡镇供水;工程建设;城镇化建设;探讨

Abstract: the town water supply project is the villag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fe and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township population of rapid growth, rising living standard of the people, the new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promulgated for implementation, on the rural water suppl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rural water supply are also facing many new problems. This paper is how to promote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construction carry out in-depth reform, improve the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gradually normalization, legalized track and other relevant problems on the deep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Keywords: rural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加强领导确保供水工程安全施工

供水工程建设,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施工条件恶劣、难度较大,施工场地不集中,涉及多个点,一是提水设施、二是用电设施、三是制水净水设施、四是供水管网等,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要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增强安全责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一抓工程质量,二抓工程进度。

乡镇供水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工程建设实行三公示即开工公示、完工公示、违法违纪公示,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质量管理监督制、合同管理制,个人认为还应实行五加强即:加强领导、加强观念、加强安全、加强宣传、加强督办。更好地确保供水工程建设的如期竣工并投入正常运行。

2 统一规划合理选项

加强乡镇供水工作,首先要按照区域和地形特点,合理确定供水对象和供水范围, 搞好需水预测,制定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对工程项目要加强水源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论证,设计过程中合理确定设计水量,选定合理的净水工艺和先进的净水方法,做好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搞好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保证项目实施方案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设计上先进。

3 创新投资机制 加大供水产业的投入

发展乡镇供水产业,建设乡镇供水工程,需大量的建设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用好国家补助资金,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投资渠道,按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依靠群众,依托社会,融合企业、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建立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机制,增加社会投入 ,加强乡镇供水的发展活力。

4 加强技术监督、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乡镇供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和工程运行效益,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性,规范市场行为,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和招投标制度,实施工段监督制,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要采取政府分级招标采购的办法,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因此,县级水务工作者应加强与乡镇的联系,及时参与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人员要严格按施工标准监督施工的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同时 ,镇级水务工作者应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农村有知识的青年学习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 ,为促进乡镇供水工程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保障。

5 完善供水市场制度加强供水市场管理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加快供水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强供水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推行供水特许经营制度、市场准入制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和污水治理的监督体系建设,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定供水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及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确定勘察设计工作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制定规程及审批权限,确定峻工验收标准,工程后评价的程序和内容,积极研究开放投资对供水行业带来的影响,制定政策引导和规范投融资行为,创造社会资本包括外资进入供水行业的条件,加强供水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合格供水工程和供水企业进入供水市场。

6采取措施完善工程经营管理体制

对现有供水工程要结合各自工程的运营现状和特点,明确工程所有权,放开工程经营管理使用权,对长期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的工程,在保证供水工程供水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承包、租赁和拍卖等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或采取兼并、控股、合作等形式盘活部分资产,加大资金运作和工程改造进程,加强工程运营管理,对新建工程,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放开工程建设权,明晰工程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进入市场化,实行供水企业商业化运营。

7 建立良好的价格收费体系确保供水产业的良性运行

水费是乡镇供水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合理核定供水价格是发展乡镇供水产业的先决条件,乡镇供水价格要按价值规律要求,并要体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原则,在供水成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投资利润进行合理确定,并适当增加环境水费的征收,要逐步完善价格收费体系,实行计量收费,定额管理,超用加价制度,利用政策和经济杠杆培育社会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和水的商品化意识,逐步完善以水养水的良性运行机制。

8 积极扩大服务领域和供水市场

乡镇供水企业要积极扩大服务领域和供水市场,依托主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供水企业的经济实力。

乡镇供水企业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农业用水市场,实现供水网络与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的联合,扩大高效农业灌溉供水量,扩大供水市场。

提高景观意识,建设环境工程、风光工程,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和餐饮服务业,扩大服务领域。

发展污水处理产业,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大水的使用价值在为城乡发展的服务中不断壮大行业经济实力。

9加强供水水质安全和建立供水应急机制

按照国家颁发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供水实际,合理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并经常巡视,及时处理影响水源安全的问题。

供水单位应配备水质化验人员和仪器设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严格坚持水质不合格就不出厂的原则。

乡镇供水应制定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落实重大事件的值班、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求援机制。当原水、供水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或供水水量严重不足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10 建立健全工程档案

乡镇供水工程档案主要 包括工程的设计、施工记录、竣工验收记录 、运行维修记录等几部分。它为工程的运行 、检查、维修提供重要依据。工程档案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发挥工程作用。

有些单位进行供水工程建设时,不重视工程档案的建立健全,工程开工时有一张图纸,工程结束后,这张纸也就没了。当回过头 ,工程发挥不了作用,由于没有工程档案,

既找不到有关责任人 ,也查找不到原因,影响了检查维修,县级水务部门应对过去没有建立档案的工程或档案不健全的 ,要尽量查找工程设计或参加建设的人员,及早补充健全工程档案对将要或正在进行建设的工程 ,县级水务部门应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的联系,派人参与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工程档案 。

11 加强工程完工后的监督检查

许多乡镇供水工程完工后 ,缺乏运行时的技术监督 ,操作人员不按正常程序和规范操作 ,使工程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供水工程完工后更没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有了问题发现不了,往往造成工程巨大损失。所以,水务部门应加强供水工程完工后的工程运行监督、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工程有效运行。县与镇级水务部门、水务工作者应负起责任,在供水工程建设中积极发挥部门作用,努力搞好本县内镇级供水工程建设工作。

第2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为了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资产,使农村土地由潜在的社会财富升华为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村土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解决的途径

当前,与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这既使继续务农的农村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也给转向务工、务商的新城市居民安家立业增加了困难。

(一)农村单户经营规模小,经营所得少。虽然一些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让出的土地再次被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分,土地规模经营依然小,土地零碎,流转价值低。可寻求的解决途径:通过稳定土地产权关系,消除产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积极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适当集中在具有生产优势的农民手中。

(二)土地经营模式呈现较强的封闭性。农民、土地、经济福利和政治权利被紧紧捆绑一起,集体外部人很难进入其中,土地资源配置效益低。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开放土地经营模式,减轻甚至解除特殊福利、政治权利和身份对土地的依附,使土地作为生产资源进行市场最优配置并作为生活保障。

(三)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低价低。青壮年农民普遍外出打工,留守的劳动力难以承担生产技术的任务。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对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

(四)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民人均产值低、拥有城市居民所没有的土地和宅基地作为生活保障。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鼓励农民集中居住在小城镇,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边退耕还林,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或者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其结果是短期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四)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目前,政府的投资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包揽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二)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三)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四)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五)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提供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一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和宅基地有偿收归国家所有,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于个人,有效期不受时间限制,可依法自由交易。农民仅代表一种职业,与户口不再有直接关系。二是政府给予放弃土地的农民和集体以高出一般水平的经济补偿,并为农民提供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优厚待遇。三是政府出面调整农业用地,使每一块待出售土地都具有一定规模。四是对新的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五是积极支持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六是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制度,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七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业对二、三产业的带动力。八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小城镇行政管理机制。

(六)着力推进土地利用及耕地保护制度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资源为目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田保护面积达到国家规定指标,探索、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保护耕地,又有利于切实保障高效服务、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首先,探索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一是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的数量、空间和开发利用时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二是创新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年度用地计划,按照土地用途管制要求,探索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非建设用地只征不转的适用范围。积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三是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强化监督管理,改革完善集体土地收益分配监管制度和非公益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融资模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多种方式依法合规流转,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杖益。四是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细化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措施,严格执行供地标准,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科学制定完善不同地区工业用地地价标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布局,创新农民进城后宅基地及其住房管理方式。五是编制国土规划。以此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以及各项规划在国土资源利用和国土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基本依据。严格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等,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和重点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滚动修改机制。

第3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管理要素建筑工程设计投资控制 合同管理

Abstract: the contract, personnel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cost, schedule i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of project management elements, each el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ery closely, any link to appear neglect, and will be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project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results.

Keywords: management elements desig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control contra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个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成功与否,与合同的管理,工程设计人员素质及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质量、成本、进度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方法密切相关。下面将介绍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要素与控制方法,以供大家学习之用。

一、设计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在工程建设中,设计管理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部门利用自身技能、知识及专业技术,并以业主的需求为基本依据,通过对项目的特点、性质进行分析,在工期,成本及质量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并进行优化设计,以使业主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通过对设计过程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其在工程项目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不够。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没有紧密的联系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一提到设计,很多人会狭隘的认为那就是设计人员的事情;当然一提到造价控制,很多人也会认为那就是造价人员的职责。在实际的工程过程中,一般是设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方案选择,设计,并在不同阶段向造价人员提供各种资料,以供造价人员进行估价或预算。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造价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工程概况、现场情况,也就无法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所以,工作中既要克服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又要反对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

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对成本控制认识不到位,其在设计中一般都比较注重设计产品安全实用,技术先进,强调设计的产值,而对设计产品的经济性不够重视,不抓设计中的经济指标和成本控制工作。另外,现在设计收费是以工程造价为取费基数,这种情况下,不但造成了设计人员没有成本控制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设计人员还会有意识的增加成本,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一般采取分段式的管理方法对项目投资进行管理,而且也分段编制估算、概算、预算和结算。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讲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交给设计单位负责,但其并不参与项目的结算,这样必然导致投资控制的脱节。

三、合同管理

合同是管理的灵魂,是维持甲乙双方关系的纽带。合同的主体是设计部门,其对设计的整个过程负有主要责任,因此,设计单位在起草、签订、实施前重点要做好合同评审,在评审中将甲方要求、法律法规等转化为设计产品的质量要求。合同评审时间通常在投标、签订合同或订单之前进行,以确保与工程设计有关要求,包括口头表达的要求得到确认,异议已得到解决,乙方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工程设计项目评审方式,可依据项目类别、项目大小、技术难易程度、采取授权人审批、会签评审二种方式,一般掌握准则:大或难项目采取会签评审,小或易项目采取授权人审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会签还是评审项目都应准确理解包括甲方口头表达的各项要求,如:项目的名称、阶段、规模、投资、内容及标准是否明确;产品要求是否在委托任务书、合同中得到明确规定;合同中的技术、质量和工期要求是否可行;是否有能力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使用、交付和服务各方面的要求;供需双方对合同或订单理解不一致的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对顾客提出的可能使本公司具有风险的特殊要求,是否有相应对策;是否采取必要的、可实现的技术上和资源上的措施。

四、人员素质管理

设计单位的核心工作是工程设计项目的内部管理,由于目前设计单位众多,导致竞争日趋激烈,作为管理人员,只有不断鼓励设计人员加强学习,并创建研究学习型组织,设计人员的素质才能得到整体提高。

加强设计队伍管理:首先,要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精诚团结、配合默契的管理队伍;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的权限,要坚持放权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是工程设计项目在开工前要编制项目设计大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把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落到实处。

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关键是采用何种合适的方式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工程设计项目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是项目负责人,他对工程设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在前期他要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正确理解招标书或委托方的建设意图,编制设计大纲。当设计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项目负责人要组织设计人员进行方案论证及设计验证等工作。当项目设计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对整个工程设计产品的完整性负责,其中包括方案阶段的设计模型及各种资料的留底;扩初阶段除了满足工艺、使用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甲方招标文件、设备订货的要求;施工图阶段要对各相关部门在评审中提出的意见逐条落实,特别是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条款的执行情况必须重点检查,以确保施工图审查一次通过。在施工图交付甲方施工以后,项目负责人要主动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做好现场施工配合工作,以保证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总体得到控制。所以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是设计人员素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是整个设计团队能可持续发展,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还应注意对年轻设计人员的培养,这其中包括多与负责各个方向的设计人员交流,发现他们的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设计人员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并通过不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拓宽专业知识面和内外沟通能力,使公司拥有更多技术水平高、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从而提高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五、质量管理

搞好质量管理首先要明确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目标。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目标应根据甲方要求、工程的实际、工程勘察报告等确定,并在设计的各个阶段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目标的逐一实现。

设计控制要抓好关键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组织有关人员根据设计自身的特色制定有关符合本工程的设计方案并组织会审和征求专家意见。除了常规的严格复查检查外,还需要强化对关键设计过程工作的复核,杜绝设计质量事故的发生。

设计过程中要依据国家规范进行设计。由于设计说明,技术措施,技术规定有相同性,也有各个地区的特殊性,项目负责人应该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特点,组织设计人员编制统一的技术资料。编制标准规范、图集、节点详图的有效版本目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有效版本目录,并按常用、通用、选用标注目录,方便设计人员选用,同时还必须是动态管理的。

严格按照三校两审制度进行施工图设计。每道设计工序完成,首先由设计人员自校,再有校对、校核、审核、审定有关人员逐级校审,不能越级审核,也不允许未完成整改就越级审核。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一旦完成设计交付甲方进入施工阶段后,设计项目负责人应主动及时进行技术交底。设计部门不能按照施工单位编制的交底会议纪要来作为交底大纲,设计部门应该有自己的交底大纲,这样为不断总结经验搭好了平台。

六、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在工程设计项目的形成过程中,对设计过程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工程设计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人是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中,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

七、进度管理

制定合理的设计进度。计划的内容包括有人员安排、各专业提资、校审、会签、评审、成品制作时间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计划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

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组织设计。计划审批后,要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工程设计项目设计进度的问题,修订和更新进度计划。

与甲方及施工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因为甲方通过考虑竞争的压力和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方案、扩初、施工图提出不同的想法,这就会导致我们原有的设计进行变更,这些都促使乙方及时做出反映和处理。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设计项目的合同、人员素质管理、质量、成本、进度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会影响整个工程设计项目的成效。因此,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必然要贯穿于工程设计项目的全过程,而作为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或者作为设计单位的最高负责人必须有效地进行综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工程建筑项目管理》戎贤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4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 智能楼宇 一体化软件集成 机构支撑过程 项目管理规范

一、前言

作者工作的公司主要属楼宇建筑集成行业,多年的智能建筑工程实践中,发现智能建筑管理的最大问题是使用的系统和设备越来越复杂、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能提供一个一体化集成管理平台,将各种系统或设备集中监管起来,屏蔽或简化那些对管理人员而言不必要的技术复杂性,并提供友好简洁的用户界面,必将大大的降低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和工作强度,这也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工程的发展趋势,即从堆叠式集成向一体化集成发展,从简单专用的集成方案向通用的集成管理软件发展。

产品开发之道有两方面内涵,即开发正确的产品和正确的开发产品。本文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正确的开发产品”上,即项目团队在预定的时间和成本之内,开发完成合格的产品,项目团队尽最大努力把产品做得好、做得快并且减少花钱。要实现这些要求,就需要在项目质量、效率、成本等诸多要素上下功夫,对软件的开发进行项目管理过程管理、项目研发过程管理、其它机构支撑过程管理。

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过程包括:项目规划、项目监控、风险管理和需求管理;项目研发过程包括:需求开发、技术预研、系统设计、实现与测试和系统测试;机构支撑过程包括:配置管理、质量保证。本文将基于项目管理过程和方法,探讨其在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建设中的需求开发、体系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问题。

二、需求开发

1、用户需求分析及描述

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是一款通用的智能建筑综合管理产品,用于集中管理智能楼宇中各种运行支撑系统,主要包括指智能建筑3A系统(楼宇自动化、安防自动化、消防自动化)和其他与运行环境相关的系统,将各子系统的信息集中处理,对设备、物资、员工、流程、技术等各种要素综合管理,从而降低管理复杂度和强度、规范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使智能楼宇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主要功能包括:集中监控;事件处理;全局事件管理;资源管理;运营维护管理;物业管理。保证安全性、可用性、性能、可扩展性要求。

主要用途包括:对小区楼宇的各设备进行监控,对小区楼宇的各设备的运行、维护实现集中控制管理,对运营维护、物业、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目标客户是系统集成商,而最终用户则是各种智能楼宇的物业管理人员。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智能楼宇运行环境的集中监控和综合管理,可以对楼宇中的设备实施统一的监控,使用户及时方便的了解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按照用户的要求对设备实行智能控制;可以进行全局事件管理,并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联动控制;有完善的报警处理机制,当发生报警后,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帮助用户及时处理报警事件,并将报警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系统安全管理机制可以为用户划分权限,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支持第三方软件通过ActiveX接口插入系统中使用;提供web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远程查看的页面[1];可以帮助用户降低管理复杂度和强度、规范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使智能楼宇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写

项目应当包含的内容:集中监控、全局事件管理、运行维护管理、资源管理、物业管理。

本项目不包含的内容:事件管理,不包含场馆奥运有关部分,如上报奥组委等功能。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有越来越多的和居民相关的智能系统,如智能家庭单元,它们报送的维修请求和反馈、三表抄送数据、报警信息等也有集中管理的需求。这些信息涉及和住户的交互,内容比较复杂,需求变化比较大,所以这部分功能将以功能插件的方式提供,在本项目的第一个版本中暂不实现,会在后续版本中逐步完善。

本项目“适用的领域”:本项目的目标产品主要适用于智能楼宇运行环境的集中监控和综合管理。

三、项目计划

本项目的目标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楼宇运行环境的集中监控和综合管理.但是,目标产品本身是对系统集成方案中管理控制部分的一种提高或者说通用化,所以它不是系统集成方案的一种替代而是作为其组成部分。通过目标产品,系统集成方案不再是子系统的简单堆叠而是一个子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本产品的目标客户是系统集成商,而最终用户则是各种智能楼宇的物业管理人员。

四、体系结构设计

1、设计约束

本系统遵循ISO9000标准、CMMI 3的规范。软件编制根据开发工具的不同采用了科技奥运工程研究中心的相应编码规范,其中C++ Builder采用《C++ Builder开发编程规范》,组态软件开发符合组态软件开发手册。

(1)接口/协议的约束: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登录服务器可以作为OPC Server,支持OPC协议;可以集成各大厂商的设备;硬件接口:rs232、rs485、M-bus、Lontalk;软件接口:DDE、COM、OPC、ODBC;(2)软件质量的约束:通过技术评审和测试检查工作成果的正确性,保证软件按照需求正确的执行任务。软件质量的正确性涵盖其“精确性”。(3)效率(性能):询问和更新数据文件的响应时间10秒以内。在峰值负载期,与所规定的响应时间的允许偏离范围不允许超过10秒。(4)其它包括: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所有的工作成果易读、易理解。提供系统用户访问权限设置,不允许非法进入系统,不允许没有权限的用户使用相关功能。可适应新版本的组件的扩展。提供对各楼宇自控子系统软件的接口。

2、设计策略

本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模式采用MVC模式,由于本系统开发所采用的编程语言的特性,可能无法做到完全的将表示层、模型层和控制层分开,但系统采用的向MVC模式靠拢的原则,可以便于系统日后的扩展功能和复用相关成果。

(1)扩展策略。从总体架构上来说,由于运用MVC的应用程序的三个部件是相互对立,改变其中一个不会影响其它两个,将使得系统易于改进和扩展。(2)复用策略。使用控制器来联接不同的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这样控制器可以为构造应用程序提供强有力的手段。给定一些可重用的模型和视图,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模型进行处理,然后选择视图将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同时增强了系统的可复用性[2]。(3)客户化策略。由于本系统的部分功能需要对特定的楼宇进行定制,所以系统将提供一套客户化的软件或者方案。包括建筑结构2D图形化和初始数据建立等功能,将作为系统的配置层存在。

3、系统总体结构

(1)物理结构

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较为复杂。一方面因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种类繁多、管理复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楼宇管理内容复杂,事件的处理也可能较为复杂。

根据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种类及管理方式,可以把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物理运行环境分为三个层次:信息网络层、控制网络层、现场设备层[3]。

在信息网络层中,管理工作站安置在监控中心,一般只有一个,提供事件处理的功能,事件处理的过程包括报警通知。监控工作站包括多个,提供实时的设备监控(弱电监控画面)。当然,监控工作站和管理工作站也都可以通过Web方式(浏览器)执行管理功能[4]。监控工作站和管理工作站的界面都可以切换或者集成到监控中心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中,在监控中心负责人员较多时供查看。

在管理服务器上运行除实时监控以外的服务,与Web工作站和管理工作站相对应。管理服务器所连接的管理数据库负责存储除实时监控以外的数据。监控服务器为监控工作站提供相应的服务,监控服务器可以有两台或者多台。如果楼宇的规模比较小,可以用一台服务器实现监控及管理的功能,甚至也可以把这台服务器当作监控工作站来用[5]。

外部的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经过楼宇内网防火墙的授权后,以TCP/IP的方式与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提供的软件接流信息[6]。

控制网络层是指各楼宇自动化系统内部的网络,比如视频监控系统自成一体的网络。通过把这些系统的主控机连到楼宇内网上,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与该系统的管理软件交流信息。通过这种方式,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楼宇中原有已安装设备资源的效能,同时扬长避短,把具体的数据采集及设备控制工作交给各专业楼控系统完成,从而专注于上层的统一监控、全局事件管理。

现场设备层是指安放在楼宇内各处的设备,这些设备由各自的运行状态及参数,由其所属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进行直接的监控管理。

(2)管理软件

管理软件采用基于MVC的体系结构模式。系统的体系结构总共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库层[7]。每层都提供一些特定的功能。

①表示层。表示层为客户端提供对应用程序的访问界面。访问界面包括两类:管理中心、监控中心。管理中心是基于浏览器界面的,监控中心基于Client界面。监控中心包括事件处理、弱电监控画面,是系统呈现给监控中心的统一界面,登录到这个界面后,用户可以执行事件查看及管理功能,可以切换进入到弱电监控画面,也可以切换回来。当发生事件时,事件处理界面会显示报警,并提供事件处理向导,辅以相应的预先设置的响应预案、相关设备的状态及属性信息、相关人员信息等,将这些画面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从而提供一个综合有效的事件处理平台。②业务逻辑层。负责各种功能的实现处理。包括三大部分:管理包,公用包,运行包。管理包为表示层管理中心的日常管理功能提供实现处理,包括表示层的设备运行维护、事件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综合管理等界面对应的逻辑功能提供支持。公用包为业务逻辑层的其他模块提供公共服务,如权限验证服务和日志记录的服务。运行包负责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控及事件处理功能,为监控中心画面的功能提供实现。另外,业务逻辑层负责提供对外的软件接口,该接口实现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并按照要求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加解密。③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是各种业务的处理提供的共同的业务数据格式以及相关的数据访问服务,供B/S有关模块及C/S有关模块引用或者调用[8]。本层包括数据库访问包与业务实体包。在业务实体包中,包含用于在各层间传递信息的数据集。数据库访问包则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服务,实现对数据库层的管理数据库的操作[9]。④数据库层。数据库层用于系统各种信息的存储管理。包括管理数据库、实时数据库、GIS数据库。其中,管理数据库由上层的数据库访问包管理,而实时数据库由业务逻辑层的弱电监控组件管理。

以上的体系结构设计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并应用了分层、模块化的模式,能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同时也对系统的扩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结构,可以方便实现。可以分布式部署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使得在提升系统整体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满足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任何一个单点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点的正常运行。以分层方式实现的系统体系结构使功能模块独立化,不仅加快了开发进度和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为系统未来需求的扩展提前打好了技术基础;任何新增加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只需要添加新的接口实现,就可以把其纳入到系统的统一监控管理范围内;任何新增加的业务只需要添加新的业务流程控制、相关业务实体和接口实现,就可以实现新的业务功能。

(3)监控软件

监控软件可以分为设备监控,报警系统,系统管理。

五、配置管理和质量保证

本部分描述了机构支撑过程和方法在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建设中的配置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实施过程。

1、配置管理

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建设中的配置管理工作包括:(1)确定CCB(配置控制委员会)成员。主要包括:配置管理员:”人员C”;CCB成员:”人员A”、”人员C”、”人员B”。为了更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项目中配置管理员的角色属于兼任,同时此成员还担任项目建设中其他角色。(2)制定配置管理计划。配置管理员确定并搭建配置管理的软硬件资源环境=配置管理工具预研,配置管理员根据《项目计划》生成《配置管理计划》。(3)审批配置管理计划。CCB审批《配置管理计划》,项目经理填写《附录:本计划审批意见》,CCB审批后,该《配置管理计划》生效。(4)配置库管理。配置管理员创建配置库,配置管理员建立《配置管理规范》,公布给各项目成员。配置管理员为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操作权限。配置管理的环境在项目初期就已经搭建完毕,而《配置管理计划》也在项目开始就已经生成,配置管理员后续的工作只需要每天花一部分时间就能完成。

2、质量保证计划

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建设中的质量保障工作包括:(1)确定质量保证员和质量保证小组。(2)质量保证员根据《项目计划》制定《质量保证计划》。(3)审批质量保证计划。(4)过程与产品质量检查。(5)问题跟踪与质量改进。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项目组建立了上述的质量保证计划,并且项目建设严格按照质量保证计划执行,由于以前开发的项目,都没有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的支撑机构,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由于质量保证员的力度不够,所以在实施中由项目经理配合执行才达到效果。

六、总结

本文重点研究了项目管理规范在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对现在的楼宇集成管理进行了市场现状分析,提出了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的建设方向;(2)系统总结了项目管理的理论规范和方法,结果表明:项目管理的规范对项目的建设在效率和质量上会有很大的影响;(3)结合项目管理规范,描述了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4)探讨了项目管理规范在具体的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内容。根据实际分析要求,未来的研究内容将包括:(1)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项目管理规范的实施,对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上的影响;(2)对于楼宇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建设,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模块化和具体业务功能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建设。

参 考 文 献

[1] 组态王公司. 组态王帮助文档,2005,12

[2] 王雨,智能化体育场馆解决方案http://.cn/leftmenu2.asp.

[3] 胡道元,信息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 刘合,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与应用文集.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170~186

[5] Frank Buschmann,Regine meunier,Hans Rohnert,Peter Sommerlad,Michael Stal 著,贲可荣,郭福亮 等译. 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 卷1:模式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6~128

[6] 冯冲,江贺,冯静芳. 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与实践.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15

[7] Stephen T.Albin 著,刘晓霞,郝玉洁 译. 软件体系结构的艺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57~170

第5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 项目公司 代建制 一体化 模式

0引言

我国的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基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是计划经济投资管理体制,一般采取自建模式,成立基建处或委托国有企业建设,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模式实施;第二阶段(1978-2000)是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建设体制处于转轨阶段,一般采用项目公司法人制下的自建模式,将项目建设、移交、运营于一体;第三阶段(2000―至今)是处于市场经济时期,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对投资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一般采取政府投资项目采购模式,企业投资项目法人制,鼓励实行工程代建制度。

项目法人是由投资方组建的 ,代表了投资方的整体利益。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及管理体制也出现了新情况。很大工程项目法人虽受项目投资方委托成立,但在项目具体管理上往往受专业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管理经验等的欠缺或不足,难以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工程代建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弥补了这一不足,解决了业主“缺位”问题。

工程代建制,一般可理解为是指目法人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项目建成后交付给项目法人单位的制度。代建单位在项目法人委托的权限范围内,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与服务,以代建合同的形式,约定双方职责、权利、义务等,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目标控制。实行工程代建制,解决了项目法人自身管理能力不足问题,避免了提高工程建设规模、投资的风险,同时通过委托专业化的代建单位,可实现专业化管理,提高项目综合管理水平,实现投资成本最小化、建设管理专业化、经济效益最优化。

工程代建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两阶段委托代建模式,即项目业主将工程技术前期报批阶段(项目立项及各类专题论证报批)和项目实施阶段(工程招投标、建设组织、交竣工验收等),分别委托专业的代建单位负责实施。二是全过程委托代建模式,即项目业主将工程技术前期报批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委托一家代建单位实施。之江大桥工程采取即为全过程委托代建模式,并加以代建管理延伸,并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管理效果。

1之江大桥工程概述

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线(之江大桥)工程,路线起点顺接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州南收费站,在大桥西端设置之浦路互通与国道G320、之浦路相接, 跨过钱塘江后,设置新浦路互通连接新浦路,并与规划中的彩虹大道相接,是杭州市十一五规划建设的过江通道之一,路线横跨杭州之江度假区和滨江(高新)区。工程采用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80km/h的全立交、全封闭、全部控制出入口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兼顾城市桥梁功能,其中江中桥梁增设慢行系统,桥面宽度不计布索区已达到38.0m,主桥桥宽40.4m。本项目总投资约26.02亿元。

之江大桥主桥为空间双索面拱形塔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16+246+116=478m, 为主体采用全钢结构的双塔斜拉桥,塔高90.5m。江中东侧非通航孔采用60+11×86+60=1066m十三孔一联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 效果图如下:

2之江大桥建设管理特点

之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的建设长度不长,但由于地处城市核心区,受周边建设条件制约,工程整体建设组织难度大,对建设管理的综合管理能力与水平要求非常高,一般的代建单位和代建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本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因此对代建单位的综合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项目技术前期阶段专题多、要求高

本项目横跨钱塘江,江堤两岸为城市核心区域,因此本项目的技术前期阶段工作相比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复杂,前后经历了近三年时间,先后组织办理了桥隧论证、桥型风洞试验、防洪评价、环境评价、饮用水源保护论证、通航论证等近十几项技术专题,并邀请全国知名桥梁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不定期组织专家指导,工程综合技术前期工作水平要求高。

2.2项目建设组织难度大

2.2.1 周边建设条件制约因素大

本项目处钱塘江的下游,于杭州市重要饮用水源上游,水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同时钱塘江每年5月-10月为汛期,河道防洪及通航的要求也高,对桥梁施工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桥梁两侧连接城市核心区域,周边道路、居民小区密集,施工交通组织复杂,工程整体建设组织管理要求高。

2.2.2 桥型新颖、桥垮领先

之江大桥工程采用借鉴建筑中一个永恒的元素――“门”,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画出两座拱线形索塔,立意为钱塘之门。大桥主桥采用全钢结构的空间双索面拱形塔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16+246+116=478m, 居全国同类桥梁领先水平。桥跨中设置双向通航,两侧设置单向通航。索塔为钢结构,主梁为闭口流线型钢箱梁,整体采用半飘浮体系。大桥西侧引桥采用3×60m整体现浇等高变宽混凝土箱梁。东侧非通航孔桥采用60+11×86+60 m悬臂浇筑变界面连续箱梁。大桥钢索塔节段之间国内首次采用栓焊结合连接方式,塔高约90米。工程整体设计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基本无成熟的建设组织管理经验可供参考,一直在摸索阶段。

3、之江大桥建设代建管理模式

3.1代建模式概述

之江大桥是由政府层面的有关国有投资主体,通过股东出资形式成立的项目法人(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实施。项目性质经政府部门确定为企业经营性项目,采用项目核准制。由于项目法人不具备具体负责建设管理实施的能力,仅处于项目融资方面的考虑,同时鉴于本项目建设实施的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为此项目法人公司采取了一种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全过程委托代建管理模式。

常规的全过程代建管理模式,即项目业主通过招投标等形式,将工程技术前期报批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委托一家代建单位实施,代建单位在全过程代建管理过程中受项目业主公司委托一般是按委托合同权限实施相关阶段内容,不参与项目业主公司日常项目管理。

之江大桥项目采用的是项目业主公司+工程代建制一体化的全过程委托代建管理模式,通过比选委托项目公司股东下属具有丰富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和工程代建资质的专业化代建管理单位,以项目投资牵头人名义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受项目业主公司委托全权负责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含项目技术前期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同时参与项目业主公司的部分日常项目管理工作。

3.2代建模式优点

一方面是提升了项目的综合控制能力,弥补了项目业主公司“业主”缺位的问题,降低了因项目业主公司专业管理能力偏弱带来的建设管理风险,最大程度的保障了项目组织实施,同时保留了项目业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对代建单位的监督指导权。另一方面是提升了项目技术前期工作能力,在可研阶段降低了工程造价,优化了设计方案,提升了投资效益水平。采取项目业主公司+工程代建制一体化的全过程委托代建管理模式,相比一般常规的全过程代建管理模式,更能从项目投资方的角度,全面提高代建单位的把握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专题论证、投资分析等综合能力,提高项目技术前期阶段专题办理的工作质量,在项目实施前最大程度的控制投资,降低风险,实现项目的科学决策。再是在项目实施阶段,便于代建单位将项目技术前期阶段与实施阶段有机结合,深化项目前期设计与建设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代建单位建设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专业化管理水平,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建设管理的有效性,提高项目管理执行力,便于强化对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从而将项目真正组织好,管理好,实现项目业主公司的投资管理目标,达到全过程委托代建管理模式的最优化。

4、结语

之江大桥工程已于2009年12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处于全面收尾阶段,2012年底建成通车目标实现在即。通过近三年的工程代建管理,本项目采用的项目业主公司+工程代建制一体化的全过程委托代建管理模式,很好的指导了工程建设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建设管理效果,也对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工程代建管理经验,为类似工程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牛铮铮. 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下代建人的选择[J]《建筑设计管理》,2006年05期

第6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一、调研目的

按照《XX县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以“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XX县,造福各族人民”为主题,以“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重点,开展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在城乡建设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城建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一批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强的调研成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完善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调研内容

1.影响和制约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包括城市管理体系的建设,市政建设、供水、供热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职工队伍建设等。2.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包括廉租房建设落实情况,各单位优质服务开展,卫生县城的创建等情况。3.建设系统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和工作状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调研方式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征求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与“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纲要相结合。在开展业务工作评估检查的同时,突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的内容。3.与开展重点调研课题研究相结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开展如何加强城乡建设服务能力、如何加强城乡建设人才及人力资源建设、如果指导创建卫生县城、如何搞好单位重点工作开展落实的研究规划,加快研究进度,尽快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四、进度安排

1、3月28日开始调研,4月10日结束。

2、集中调研阶段,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实施实地调研、座谈研讨等;二是各单位、各科室撰写并提交调研报告,4月5日前交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4月10日前,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局调研报告及提出的成效机制具体方案报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调研提纲及方法步骤

按照“五进四访三问一会”的方式进行调研。

一、大力开展以“五进四访三问一会”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五进”既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户,“四访”既访村队(社区)干部,访弱势群体,访“两代表一委员”及机关党员干部、专家学者,访宗教人士,“三问”即: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一会”即召开座谈会或讨论会,充分听取社会各界、不同层面人员的意见、建议。

二、局各单位:在城乡建设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特色做法、主要成效以及经验启示有哪些?本部门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有哪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在城乡建设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措施有哪些?广大党员干部反映强烈、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影响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对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如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如何突出实践特色,有效设计活动载体,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对建设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什么建议?

二、社区:对城建工作最满意的是哪些地方,最不满意的是哪些地方?广大村民反映强烈、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影响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对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就推进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三、群众:对建设系统工作最满意的是哪些地方,最不满意的是哪些地方?在对建设系统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六、调研选题

1、如何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2、如何促进县城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3、如何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七、有关要求

1、成立领导调研领导小组。组长:米吉提,成员:蒋东升、姚永安、何永胜、杜建平。

第7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城乡增减挂钩;土地可持续利用;合理化;发展;建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the document, approved a number of nationwide pilot, first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in areas with good conditions. In 2010, the Qinghai provinc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the pilot hook.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linked to work, to promot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Qinghai Province, to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optimize the layout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onstruction land plan targets, improve r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local living standards of farmers. At the same time, beginning to carry out this work in our province, by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pilot c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urban and rural land; sustainable land use; r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7号),《国务院关于严格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等文件精神,全国范围内批准一批试点,在有条件地区率先开展城乡增减挂钩工作。2010年,国土资源部在落实关于支持加快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措施中,将青海省列入挂钩试点范围。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概述

1.1基本含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1.2重要意义

1.2.1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城镇建设用地收益反哺农村,既拓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渠道,又有效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保障城镇建设用地的供应,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1.2.2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自然村向中心村和集镇聚集,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城镇化进程。

1.2.3有利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

1.3基本操作过程

1.3.1挂钩试点的土地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申请周转指标,按审批权限报相应的人民政府批准。

1.3.2将挂钩试点区内的若干拆旧地块和建新地块共同组成项目区,并制订项目区土地的开发利用计划。

1.3.3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农用地转用等相关方案,在不突破挂钩周转指标的基础上,组织实施。

1.3.4在占用农用地不突破挂钩周转指标的前提下,在项目区内已确定的建新地块上集中建设农民新村住宅,用以安置从拆旧地块搬迁来的农民。

1.3.5将拆旧地块农民迁出后留下的农民住宅拆除,并进行复耕,使之转变为农用地,与建新地块占用的农用地进行等量置换。

1.3.6将通过置换节约出来的农民住宅建设用地转用于城镇建设等其他用途,从而增加了城镇建设用地。

通过上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到原本相对分散、占地较多的农民住宅建设用地被相对集中,其中农用地总量没有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也没有增加,而是在结构上将城乡建设用地做了优化,但却产生了与增加建设用地数量相同的效果。

2.青海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

2.1开展增减挂钩有潜力可挖

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农村居民点整治应结合社会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引导居住分散的牧民向定居点集中,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构建具有当地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新牧区。依据《青海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我省至2015年农村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挂钩指标2731公顷。通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优化城镇工矿用地结构和布局,重点加大旧城镇、旧工矿、城中村改造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2.3增减挂钩重点区域

依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析,综合青海省各区县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各地建设用地需求情况,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重点区域为西宁市和海东地区,随后将在黄南州、海北州和海南州的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县乡,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不突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的前提下,实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拓宽用地空间,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动力。

3.关于开展增减挂钩工作的几点建议

3.1遵循原则办事

自愿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公平原则。始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这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村庄特点、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经济文化等因素,规划农民居住区; 保障民生原则。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就业权、居住权等,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

3.2建立长效机制

按照“独立建库、单独考核、封闭运行”的要求,“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思路,充分挖掘可复垦建设用地资源,实现安置用地提前滚动安排,在挂钩复垦项目实施前落实补偿、安置措施,切实保障安置用地。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严禁强行拆旧,严格履行有关调查确认和告知、听证、论证等程序。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检查、监督制度,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符合农村实际的补偿机制。

3.3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资金是否能够到位,是挂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可以通过落实用地单位的“占一补一”责任,建立专项的挂钩复垦基金和专门的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挂钩复垦企业化运作,鼓励企业或者个人参与挂钩复垦出资。

3.4防止周转指标难以归还

由于土建工程周期一般较长,加上部分拆迁阻力大,建设用地复垦难度大等客观原因,三年的周转指标归还期限显得有些紧张,加之土地复垦环节,建设用地转为农用地具有难逆转性,将原村址复垦为耕地并培肥,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为此,及时归还周转指标,并且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非常困难。因此,建议加大监控力度,防止周转指标归还拖延,造成事实上的生产能力降低。

3.5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在实施挂钩工程之前,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偿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搞强制拆迁,切实维护被拆迁户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形成专门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8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同志们:

市委在*月*日,召开了全市学习实践活动转段会,根据市委学实办安排和委党组研究决定,今天我们邀请了市学实办指导组亲临指导,在此召开全委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段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学习实践活动转段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对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一、突出特色,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在分析检查阶段,我们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这个主题,继续坚持将深化学习贯穿始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城乡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注重成效,扎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在分析检查上突出四个特色:

1、广开言路,在征求意见上突出广泛性。

为充分吸纳各界对建委系统科学发展上的真知灼见,广开言路,在学习第一阶段走访、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弄清影响和制约城乡建设科学发展上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思想理念、制度建设、为民务实、工作作风、党风党纪等方面征求意见。在方式上采取了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个别走访、深入调研、网络调查等方式,征求对象有市直各单位、各部门、各县区、“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离退休老干部、基层单位代表及本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新征求到意见建议40余条,同时,将“三新”大讨论活动查出问题正在整改和没有整改的纳入学习实践活动整改内容。累计发放征求意见表450份,征集意见建议70余条,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好了基础,为撰写好分析检查报告提供依据。报告形成后,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发函和网上公布等形式,广泛征求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单位、服务对象、委属单位、机关科室及离退休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于1月15日,召开了群众评议大会。会上各位评议代表本着严肃、认真、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评议,给予了肯定,五项评议满意率全部达到100%。

2、认真查摆,在查找问题上突出准确性。

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书面向领导班子成员反馈后,按“四对照、四查找”要求,于12月21日,召开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暨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作了深入的对照检查,积极发言,摆问题、挖根源、提意见、表建议,以严肃认真、开诚布公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力求把领导班子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找透,明确努力方向,确保整改措施切实可行。

通过认真查摆,查找出建委系统目前还存在的阻碍科学发展的问题有:一是思想解放不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不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工作力度不够。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意识不强,对村镇建设指导不具体,存在重城市建设轻村镇建设,重工程建设轻城乡建设,重加强工程建设轻建筑业管理的现象。三是建筑市场管理有待加强,科学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秩序上有待进一步规范,还存在一些压级压价、阴阳合同、工程垫资等现象。对做大做强建筑业服务、扶持不够。四是服务意识不强,上门服务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服务质量不高。

3、深挖根源,在分析原因上突出深刻性。

对照查摆的实际问题,建委党组积极挖掘根源,深刻剖析原因,确保原因分析的透彻性、深刻性。在分析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原因上,主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思想解放程度、科学发展的意识、改革创新的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去分析。既查了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查主观原因,努力从灵魂深处、从体制机制深处查找深挖,努力做到不遮丑、不护短、不怕触及矛盾,力求分析原因的深刻性。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和原因来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委党组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起草、修改,报告在形成过程中,认真吸纳了“三新”大讨论、学习调研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的重要成果,有客观地总结经验,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使分析检查报告具有可操作性。

4、边学边改,在学习实践上突出成效性。

市建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原则,在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创新体制机制上下足功夫,把学习实践活动过程成为推动工作、创新机制、取得成效的过程。在做大做强建筑业上,针对企业反映有些收费对象不合理问题,我们及时研究对策,理顺收费关系,减轻企业负担。在建筑工程交易管理上,研究修改招投标办法,使市场进一步体现了公正性,防止围标、串标问题;在加强两区农村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上,出台了有关文件;加大了清欠工作力度,努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努力构建防欠长效机制。最近一段时间,接待农民工投诉64起,协调解决拖欠工程款1100万元,农民工工资127万元。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确保建筑工地不发生任何事故。抓好建筑市场监管,正在研究制定对监理企业、勘察设计企业规范化管理。对XX路拆迁户进行走访慰问,做好委单位困难群众帮扶,举办“和谐之声”迎春联欢会,这些工作的开展,即凝聚了人心,又激励了干事创业的斗志,打造了和谐单位,树立了形象。

二、明确要求,认真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

这次转段会后,整个学习活动将转入整改落实阶段。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既是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整改提高的阶段,也是抓落实、抓深化、看效果、看收获的阶段。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抓住关键环节,把握重点问题,搞好集中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一)明确“一个要求”。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中央、省委、市委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这一主题,把握和体现严格要求、求真务实、发扬民主的精神,抓住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工作举措等关键,突出抓好前阶段各单位、各科室确定的24个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紧迫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做到思想上有新提高、作风上有新转变、工作上有新改进、发展上有新进步、民生上有新改善、党建上有新加强。

(二)抓好“四个环节”。整改落实阶段整体时间安排40天左右,从1月中旬开始,到2月底结束。在整改落实阶段,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时间安排:1月中旬至2月初,15天左右。具体要求:一要制定整改措施。以形成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建委系统工作实际、群众利益、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落实方案。二要明确整改要求。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做到整改落实内容明确、时限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责任人明确,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三要公布整改方案。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落实方案,对重要事项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第二个环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时间安排:2月上旬至2月中旬,15天左右。具体要求:一是认真梳理问题,逐一明确解决的方式、方法和时限。二是抓住重点问题。要重点解决好“四事”,即影响科学发展的大事、制约科学发展的难事、阻碍科学发展的急事、关系民生改善的实事。三是有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对干部群众事前预告、事中商告、事后通告,向群众公开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对重点问题成立专项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积极探索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要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几件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第三个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时间安排:2月中旬至2月底,15天左右。具体要求:一是搞好制度清理。要对现有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等该废止的及时废止,需要完善的及时修订完善,需要新建的,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抓紧时间,尽快出台。二是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三是确保制度科学。要充分借鉴调查研究的成果,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第四个环节:推动科学发展。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谋划好城乡建设工作。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全会及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谋划好2009年工作。二是推动城乡建设科学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为主题,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建筑业管理、建筑节能、城乡建设改革发展,务求在多个方面取得科学发展的成果,使2009年全年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继续做好24个问题的解决工作。要进一步研究措施、多方协调、积极推进,让人民群众感受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创新“一个载体”。要充分运用好“三改”这个活动载体。一是围绕提高素质改。就是要切实转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以达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的目的。二是围绕促进和谐改。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更好地把握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办好群众期盼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三是围绕科学发展改。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思路与行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加强学习。坚持把学习理论贯彻始终,切实抓好近期中央、省、市主要领导讲话、会议精神的学习。二是坚持领导带头。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带头深化学习,带头制定整改措施,带头解决问题,带头办实事,带头促进发展,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三是坚持发扬民主。做到整改方案向群众问计,整改措施为群众着想,整改过程请群众参与,整改成效由群众评判,确保整改方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坚持深化整改。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中深化整改,解决好思想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在解决难点问题中深化整改,结合实际制订解决方案。五是坚持自觉实践。要按照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要求,坚持做到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群众非常关注。一定要强化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尽好第一责任,做到思想不松懈、精力不放松、力量不减弱、标准不降低;分管领导要落实直接责任,深入考虑、周密组织、精心实施;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进展情况,搞好综合协调。

(二)强化活动监督责任。要以诚恳的态度欢迎监督,真心诚意地欢迎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团体、服务对象的监督,要提高活动透明度方便监督,要主动采取措施接受监督。通过“走出去”征求意见、“请进来”听取意见、开展群众测评等多种方式,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第9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建议范文

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引导城乡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章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户安置补偿,农民拆迁意愿征询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拆旧地块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

首先以实际为出发点,必须符合规划原则

现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拆旧地块必须是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已确定的建设用地,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工矿企事业单位破产、关闭搬迁后的废弃地等,建新地块包括用于拆旧区农民安置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

规划:拆旧地块必须是相关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可整理复垦区,建新地块必须是相关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区。拆旧地块和建新地块同时要与相关县(市、区)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衔接。

其次挂钩指标按计划归还,坚持增减平衡原则

完善相关实施计划措施,严格按计划编报项目计划,项目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必须详细叙述其主要用途。挂钩周转指标必须专项用于建新地块,不得挪作他用,并应按照年度实施计划优先用于拆旧地块农村居民的安置和乡村基础设施等建设,使用后有节余的,可用于城镇建设。项目区内建新地块总面积必须小于拆旧地块总面积,拆旧地块整理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应比建新占用耕地的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项目区内拆旧地块整理的耕地面积,大于建新占用的耕地的,可用于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精髓

1、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的权益

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了解增减挂钩项目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让农民群总充分认识到增减挂钩工作是一项真实的利国利民的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以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项目拆旧地块涉及到的农户有充分的知情权,国土部门在收集、整理项目拆旧区资源的时必须和当地的农民签署农民意愿书,征求农户拆迁意见,确保农户同意拆迁后将该拆旧地块纳入本次增减挂拆旧资源中。坚决反对强拆强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的参与需求技术和制度相结合。国土部门及编制工作人员到项目区所在地就农户拆迁拆迁意愿、规划布局、工程设计与当地各方面的专家和群众进行座谈,广泛听取各部门以及群众的意见;编制小组人员深入调查,了解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对项目实施的看法;组织当地群众参与到项目的规划中来,鼓励群众多提意见,提好意见,以保证本项目的顺利进行

2、农民的安置补偿必须依法依据

涉及拆迁户的安置房严格按国家规定一户一宅进行安置,按国家规定的占地标准进行建设。新建住房用地安排在各村闲置建设用地。建设由村委统一申请,统一安置。同时,对拆旧区拆迁农户的补偿主要以货币补偿为主,征求权利人的意见,按照征地方面的程序、规定和政府相关补偿标准进行补偿。综合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人均住房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实行统规统建,并按可住房标准进行建设;配套基本生活设施,要求达到最起码的入住条件;人均配套8平方米养殖、杂物房,集中建设,分户饲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畅通的对内对外信息及交通网络等。

3、加强增减挂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力度,严格审批、专项使用

为确保 “增减挂”项目顺利实施,当地部门应将“增减挂”项目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设立“增减挂”专项资金,由“增减挂”项目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为了拓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资金来源,除政府资金以外,也可已开辟集体、农民和经济实体共同投资的多元投资渠道,可通过项目招标、合作、合资等形式,广泛吸引境内外资金的参与,促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事业的发展。

4、项目区实施前后土地权属变更造册登记

土地权属关系调整是指对规划后的土地产权进行调整,其目的是既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土地权利,避免发生土地权属争议,使规划后的土地产权关系明确;促进社会稳定。将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产权保障,促进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生产力,促进项目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此从以下方面开展土地的权属调整工作。

5、公众参与是增减挂钩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关键

公众参与是为了充分了解社会各界人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态度和观点,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项目的建设更加民主化、公众化,从而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使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更加完善,更加合理,使项目的顺利实施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长远发展。技术承担单位和国土部门、各级政府部门人员一道进行实地踏勘,充分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发放征求意见书,逐户获取村民的对拆旧区、建新区、安置区的意见。获得项目区的基础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整理后实施规划草案,并再次征求意见,以使项目实施规划方案更切合实情。

参考文献:

[1] 杨庆媛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7.35(8):2377—2379)

[2] 林建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探讨——以江西省定南县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 王君 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的探讨 (农村经济,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