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突发事件应对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法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一种不可预知性的,能够严重危害或者可能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一种大规模传染病疫情(鼠疫、霍乱、非典、禽流感)以及其他事件。以下就对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1.不可预知性
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可知,诸如禽流感等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对于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态蔓延的状况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探索更多未知领域,但是由于病菌的形成以及传播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所产生的感染程度、病毒毒力都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最初的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来的危害程度以及严重性很小,使得人们无法对传播范围、发展速度以及传播后的结果进行有效预判,因此也增加了禽流感等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性以及严重性。如果一旦出现此类事件,则很容易造成人们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恐慌。
2.危害性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主要原因就是其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以禽流感为例,最早出现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是在1997年的香港,据统计一共有12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并且造成6人死亡,中国大陆开始发现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时间是在2003年,而且此次的危害性极大,据统计一共有31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并且导致21人直接死亡,给社会公众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害。
3.社会性
社会性是区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于普通疾病的关键因素。以禽流感为例,这种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亚型(H5N1)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病性以及较强的传播能力,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形式以空气为媒介进行传播。因此一旦某个人携带禽流感病毒,就很有可能感染不特定的群体,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就很有可能引发一连串极为严重的社会效应。
二、应对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法
由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如有不可预知性、危害性、社会性性等特点,因此危害性极大,所以必选要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防止此类事件进一步的扩散,并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以下就以如何有效的应对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1.迅速控制事态
面对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领导作为此类事件的现场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具有能够迅速控制事态蔓延的能力。主要领导作为现场的总指挥一定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当机立断,对于疫情发展的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且能够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并且将疫情的信息及时的公布于众,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以足够的信心,稳定整个局势并且控制疫情的蔓延趋势,使下一步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
2.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以往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我国颁布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使之成为全国各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指导性文件。在此次颁布的条例中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并且系统的制定了疫病出现时的应急准备以及应急处理等内容,并且赋予了行政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权,充分提高了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效率。当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卫生、视频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履行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对于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渎职、违规人员有了更为严格的惩处措施,增强有关执行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要想有效地应对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
3.疫情控制信息的透明度
要想有效的遏制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以及社会造成的后果以及影响,除了需要采取新进的医疗技术以外,还应该加大疫情控制信息的透明度。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领导部门具备较强的责任性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认识到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以及危害性,不仅要将疫情控制信息的公开看作是自己的义务,更应该将其视为是必须履行的责任。如果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疫情控制信息公布于众,就很有可能造成社会公众的恐慌,不利于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将有关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信息进行公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以及高致病性,会给人类以及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而后果以及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应对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华.乌鲁木齐市流行性感冒预防控制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2008-10-01.
[2]于贞杰.公共卫生体系研究[J].山东大学,2007-04-16.
[3]张瑛.广东省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2007-05-01.
[4]陈艳.北京市朝阳区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调查研究[J].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一、信号突发事件回放
按照2013年江苏英语考试实施程序,应该是14:50播放语音提示“现在启封试卷袋,请监考员清点试卷”和“现在播放英语听力试听带”,但信号员迟播了约1分钟,虽然没有影响考生听力试听和试卷分发,但曾一度引起监考教师的混乱。因为考点要求监考员必须严格按广播信号进行操作,但是应启封试卷袋却没有指令发出,监考员感到是不是考场电波钟有问题?证实没有问题能否开启试卷袋?
值得拷问的是,堂堂高考为何会出现信号提前或推迟的低级错误呢?这不仅是信号员的失误,也与招考部门及考点考试组织不严密、不细致有一定关系。如何有效的避免信号提前或推迟的乌龙灼伤高考公信力,伤害考生利益,应引起教育考试机构和高考考点的深层反思。
二、信号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与防范
对于高考信号突发事件的应对和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组织实施。
(一)要根据信号风险预测制订有效的应急预案。信号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管理、指挥计划等。目的是要有效应对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信号突发事件,维护考生的正当权益,确保高考工作沿着安全、有序、公平的轨道运行。通过分析发现有的应急预案内容空泛,操作流程存在疑问。这里只是简单地提供了信号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法或注意事项,只注重了对考试过程中的应急响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并没有明确具体人员及具体操作流程和细节。因此,应急预案的制订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前的风险分析和评估。要根据考点环境和硬件设施情况对考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其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如可能面临风险的种类、发生的概率、风险级别、频率以及危害程度等,以加强突发事件的风险控制。同时,要请教育考试上级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检测,补充自我风险检测中被遗忘或未预测到的风险。在此基础上确定应急工作的重点。二是做好应急资源及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备)等;应急能力包括体制和机制运行状况与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情况及其相关人员素养等。编制预案时,应依据考点的实际,从可操作层面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各种应急策略。三是选拔经验丰富的教育系统行政人员和基层考务人员,明确分工,针对可能突发的各种意外准备详实、有效、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如某考点高考期间广播系统出现局部故障后,实施如下预案:(1)更换广播系统主机,原主机备用。(2)教室广播都采用双喇叭,即使一只出现问题,另一只照常工。(3)准备两套电脑播放设备,必备一套DVD播放设备。考试时若一套有故障,及时启用备用播放设备。(4)目前主控机房有四台功放机,考试时只需使用三台,还有一台功放机作为备用。若其中一台临时出现故障,则及时启用备用设备。
(二)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调查发现,多数考点因对突发事件预案演练不足导致经验欠缺,结果一旦事发,响应速度慢、效率低,影响预案的执行效力。所以,预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要进行模拟演练,如“外语听力播报中突然遭遇断电”演练等。通过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要通过各种模拟风险状态下的演练,摸索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和细节,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
(三)对播音组增设信号播放监督员、时钟校对员等,实行多级联动。江苏省《考务工作细则》中《播音组工作人员职责》规定:“播放外语听力磁带时,外语教师和播音组工作人员须在播音室里进行监听,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在高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开始和终止的时间,基本由一名信号员负责,显然存有隐患。调查结果显示,广元中学考点考务工作程序操作规范,时钟系内部机械故障而导致走时不准,非人力所为,系偶发事故。所以,为避免信号播放错误,作为高考工作的重点岗位的播音组应充实人员,实行多级联动,信号组成员要以考点副主任为组长,由广播员、考试实施程序核对员、信号播放员、时钟校对员等组成,互相沟通互相监督。每一次信号发送前,要同时核准时间,以保证信号发送时间的绝对精准。
(四)加大外语听力考试监听力度。可分两组进行:第一组人员在播音室,由3名人员(英语教师2名、播放听力设备的技术人员1名),负责播音室监听。第二组人员由若干名英语教师组成,分布在每个楼层进行监听。如发现听力磁带无或不清晰,播出声音有异常或有考生提出疑议,监听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播音室,播音室内的监听小组会同考点主任针对问题进行甄别,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
(五)建立高考信号突发事件善后恢复机制。信号突发事件大多都是人为因素直接造成,应依据相关法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与此同时,应对信号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进行认真总结,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考试机构的实际,加强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杜绝此类突发事件的再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部队防疫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R8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03-02
部队卫生防疫机构作为我军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中坚力量,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近几年的实践运行中我们也发现了几点不足。因此,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十分必要。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由专业技术、管理方法、行为规范、实施机构组成的有机结合体,能够实施完成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和措施。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在所难免,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H5N1高致病禽流感、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这些重大传染病疫情在国内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传播,给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甚至引起群体恐慌心理。而部队人员高度集中,共同生活,接触密切,一些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极易在部队传播,短时间内可使大量官兵感染,形成爆发,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 部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益增多,部队内部也时有发生。尤其2003年非典过后,部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逐渐形成一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防控措施体系。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进和军地交流以及参加各级培训,部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基本能胜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任务。以应对重大传染病为例,部队的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内容为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分别采取切断传播链,实施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落实“五早”,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以防疫为目的的管控措施,实施多部门多专业的联防联控等,均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部队防疫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人员意识淡薄,缺乏应对的充足准备
甲流疫情发生后,部分人员只看到甲流的低致病性,没认识其在军营暴发的严重危害性,在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甲流预防工作,忽视对输入性病例的管理,对外来进入军营的人员不落实检疫措施,对与地方病人有密切接触的部队人员不落实隔离观察措施。疫情发生后,未按照《军队传染病防治条例》规定时限进行传染病疫情上报,法定疫情报告人对传染病报告意识淡漠、对群发呼吸道流感样病例不警觉、不分析,没有做到“早发现”,对营区出现的少量病例、尤其是有聚集发病的苗头时,不能认真对待,报告不及时,失去了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时机,对疫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二) 疾病监测系统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疾病监测是掌握疾病分布、流行动态及早期发现疫情的重要手段,对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播散、降低其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新发传染病带着巨大的威胁向当今社会袭来,早期发现,早期判断,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部队不受疾病威胁,或者是延缓疾病传入部队,争取应对时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目前很多地区的监测工作多为被动、静态监测,缺乏主动监测,造成漏报现象时有发生,报告的完整性较差,质量较差,可信性低。
(三)多部门组织结构协调不畅,职责不清
部队传统认识上,防控疫情的主体是卫生防疫机构,而重大疫情往往只靠卫生防疫部门是远远不够的。2003年非典过后,部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逐渐形成一套综合防控措施体系。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能力显著提高,在应对疫情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联防联控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由于联防联控应用时间尚短,缺乏经验,各部门在组织结构和职责上有不清楚或重叠现象,影响了联防联控的效果。
(四)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不到位
部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应建立防控措施的落实制度,如果各项防控措施制定的很好,但不能很好落实,防控的成效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如,某院校在实施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个别学员队发热病例居高不下,经过对干预措施实施后的发病率、发病时间、接触史调查等效果评价发现,各学员队在采取同样的防疫管控措施的情况下,该学员队对学员疏于管理,个别学员违规私自串班接触,导致疫情迟迟无法控制,这就属于防控措施未落实到位,监管部门未起到监督作用,导致防控措施效能降低。
(五)缺乏应对疫情防疫管控的效果评价
某单位在处置一起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给大家配发了口罩,可后来发现,大家在配戴时,不注意及时清洗,这面湿了反过来戴那面,使得口罩反而成了培养基了。因此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应具备防疫管控措施的评价制度,用以评估各项防疫管控措施的效果和效率,对于效果和效率低下的管控措施及时发现、及时调整,保证管控措施实施的效果。
三、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认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严峻性
SARS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没有消除,甲流的爆发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这一切都表明,人类和传染病的战争仍将是长期和艰巨的。作为部队疾病预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令”,贯彻“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依靠科学,依法办事,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做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认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意义,克服麻痹思想和各种不正确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时刻绷紧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这根弦;以专业的敏感性,时刻注视着军内外,甚至是国内外疫情动态,为确保“打赢”而努力。
(二)建立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快速反应,赢得时间是关键。目前,我军虽已开通了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但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所有部队都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报告疫情。因此,加强管理,充分利用高科技通信工具和信息载体,各级防疫机构在完成好日常疾病监测的前提下,加强与地方防疫部门的联系,加强与部队的联系,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建立一条快速、通畅的信息报告渠道,及时准确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预测,为军政首长提供决策依据,当好参谋。
(三)充分发挥联防联控组织指挥机构的作用
联防联控组织指挥机构是部队有效防控疫情的重要保证。多次抗击重大传染病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群策群力、多部门和全员参与防控疫情。具体就是要靠多部门参与、联防联控;由部队最高领导任总指挥,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提出要求并负责具体实施,其他各部门配合并提供具体的帮助;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任务、职责,规范在指挥活动及指挥保障的运作程序、内容、方法上一致,同时各部门之间引入责任制,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这样在部队首长的直接领导下,卫生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各负其责,把防控疫情作为阶段性的首要任务去完成,从而保障联防联控组织指挥机构顺畅、快速、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
(四)加强防疫管控措施演练,组织专项督导,落实责任制度
部队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机构平时应未雨绸缪,按照相关既定防控预案组织部队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模拟演练,使各部门熟悉机构运作程序、明确各自分工、提前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使防疫管控措施实施更加顺畅、熟练。一旦疫情发生,保证各部门快速响应,各项防疫管控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发挥作用。同时,建议部队应制定详细的责任制度,规定责任义务和奖惩制度。对于在执行防疫管控措施过程中不履行职责的,政治部门应坚决按规定处理,对于防控工作出色的个人务必奖励。公平的奖惩制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方法。
(五)建立防疫管控措施效果评价制度
为保证有效防控疫情,有必要引入防疫管控效果的评价制度。主要包括确定评价目的、建立评价体系、选择评价指标、实施评价。以干预措施的效果和疫情防控的结果为评价目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事先、事中、事后和跟踪评价不同的阶段,除采用定性的方法外还可进行定量评价。使防控疫情过程中,防疫管控措施从开始实施、实施过程中到措施终止都能做到有指标、有依据、可控制、可调整,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疫情防控措施高效、过程完整。
(六)加强防疫机构技术建设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部队卫生防疫机构应在技术建设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病原学检测技术、消毒效果评价技术等方面下工夫。应结合防疫机构达标建设工作,在加强装备建设、储备必要的试剂、药品和器材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技术人员根据职责和任务分工,全面进行人员培训,掌握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先进理论和先进方法,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做到拉得出、救得下、防得住,真正做到保障有力。
参考文献:
[1]王保真,揭建旺.试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J].中国卫生资源,2003,(6):150-152.
[2]计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7.
[3]王永怡,罗生强,张玲霞,等.积极防控传染病[J].传染病信息,2008,(1):1-6.
[4]王永怡,陈文,张玲霞.关注全球疫情思考中国的传染病防控热点[J].传染病信息,2009,(1):1-5.
[5]张玲霞,王永怡,陈文,等.2009全球控传染病疫情聚焦[J].传染病信息,2010,(1):4-6.
[6]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人民传染病防治条例[Z],2008.
[7]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Z],2003.
[8]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Z],2006.
关键词:高校 预防 应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快,社会矛盾也愈来愈尖锐,各类社会冲突与也随之而来。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中最活跃、最敏感、最易动、最不稳定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和谐、稳定的基石。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时有发生,且都以人们难以预见的方式或不经意的诱因爆发出来。因此,预防和应对高校是每个高校都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高校的基本特征
高校一般是指高校中的部分师生,因某种共同利益临时聚集,为了表达共同的要求或是宣泄某种共同的情绪而构成一定破坏性的行为。剖析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突发性,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当今,高校时有发生,不仅数量上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不像以前那样的仅仅是一个小区域的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而是由多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区的所有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甚至大学教师一同参与,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类高校学生之间联系交流愈发广泛,在高校突发时也更容易造成“一呼百应”的局面。据了解,在江苏省仅2009年一年就有无锡太湖学院“空调门”、南大“寂寞门”等超过5次大规模的高校发生。
2.目的单纯,但表现方式激烈
当前,高校发生的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行为目的单纯。这些的起因有的是因为对一些涉及国家利益、民族情感的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和误解,有的是因为学校对于学生的相关利益处理方式不恰当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和维权行为。但总的来说,都是因为大学生普遍具有的忧国忧民思想和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对社会的责任感所致。而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这种思想,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理所当然、充满正义,使得当前各类高校表现方式愈发激烈,从以前的游行示威上升到了现在的破坏学校基础设施,从以前的言语理论攻势上升到了现在对各类高校管理人员甚至高校教师大打出手。各类高校“门”事件不仅破坏了相关高校的名誉,还对各高校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3.处置难度加大
当今,大学生虽然法律意识显著增强,但仍存在许多法律误区,对有关法律法规还很模糊。各类高校大多是打着“维权”的口号而发起的,相关学校领导又往往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心理,错过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此外,学校的规章制度仅仅对学生起一种参照作用,不具有强制约束力,而学校在处理过程中,本着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尽量避免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这也增大了处理的难度。
二、典型高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在处理一般突发性过程中,往往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空缺使得学校管理部门无法及时反应、合理处置,也为事态进一步扩大、矛盾进一步激化提供了客观条件。其中,以2009年无锡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空调门”事件最为典型。无锡太湖学院“空调门”事件的起因是由于该校某考生在期末考试中突然晕倒,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医生表示,该生应该属于心源性猝死,可能与天气炎热、身体劳累等各种因素有关系,而被送往医院时也并没有中暑的特征。该生的家人与同学无法接受此事实,从而发生了大规模的。学校的学生一呼百应,纷纷涌上学校附近的街头,有部分学生在网上各大论坛发帖求助,希望靠大众的舆论来给学校施压。但学校的态度是该事纯属意外,学校并不负主要责任。该生家长见学校对此事有推脱态度,更是在部分学生的陪同下企图上访无锡当地政府部门,甚至有上访中央的打算。虽然此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但却在当地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在此次“空调门”事件中,该校在得知学生在考场因高温导致身体不适时,并没有及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据了解,事发后几天,各大论坛的关于“空调门”事件的帖子被全部删除。学校领导在得知许多学生试图通过向政府部门求助解决方法时,通过社交关系使得学生在学校周围根本无法打到出租车,甚至严禁学生向外界宣扬此事,试图通过这种切断外界对此事关注的方式来让事态平息。学校对于此次事件的解决方法和方式实在无法让该生家长和该校的学生满意,而且这样的所谓“息事宁人”的解决方式实在值得商榷。
此次事件只是各类高校突发性的一个缩影,因此,构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成为建设和谐高校的重大项目,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坚持以人为本,及时应对高校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处理,及时控制
高校往往具有突发性特点,在处理该类事件时必须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处理,及时控制住事态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政府部门等相关事件处理部门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高校要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高校突发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影响社会秩序。政府部门在处理高校时,必须形成处置校园突发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指挥、安抚、处理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理,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各部门系统联动,共同协作防止事态的恶化
在处理高校事,各部门必须做到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突发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加强联系,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实际真实情况,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共同应对事件的变化。在处理各类事件时,争取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控制局面,防止事态的恶化,增强各部门共同的工作效率。
3.坚持从保护学生立场出发,依法处置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模糊,在处理高校过程中,学校应坚持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工作,按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工作原则,及时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学校还应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到合情合理、依法办事,全力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做好事件的善后工作与恢复工作
各学校及相关政府部门在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合理要求,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要及时帮助解决师生的困难和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督促有关方面及时落实;对要求合理、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学校还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预防高校,必须抓根本,从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完善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入手,站在学生角度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到预防为本。这对维护高校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黑龙江省高校突法应急预案.
[2] 戈国华,李夏芳.试谈防止高校的发生.
[3] 计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压实方法 水工建筑物 沥青 混凝土 特性 影响
5应力—应变特性差异的可能原因
为了确定不同实验室压实试样间差异的原因以及现场压实试样为何比任一实验室试样显示较软的应力—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如下问题:
·试样空气孔隙比的微小不同(见表2),有可能会导致观测到的特性差异很大。
对于一组采用同一方法压实的三个试样有这样一个趋势:孔隙率最低的试样,其刚度和强度却较其余试样偏高。然而旋转器试样的孔隙率比所有其它试样高,其刚度和强度却较其它试样高的多。因此空气孔隙率的微小不同能引起应力—应变特性的巨大差别。
·压实过程中所施加的正应力的差别会导致压实后在压碎程度和骨料颗粒级配方面显著的不同吗?
为查明这个问题,对没加沥青的骨料用静态及马歇尔法压实,并施加所用压实方法的最大和最小正应力。表3给出了两种方法压实前后的级配情况。压实前后颗粒粒径级配有所不同,马歇尔压实和静态压实的结果也不一样。但这些变化较小并不能解释随后应力—应变特性的较大变化。
·骨料在高正应力和压力下压实比在较低正应力和压力下压实其表面是否会吸收更多沥青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当较高的吸收导致较低的“游离”沥青含量时便会对观测到的应力—应变特性产生影响。
这个问题可通过研究不同水压力等级下骨料的吸水量得以探明。结果表明吸水量变化非常小,而且对于更加粘滞的流体状沥青而言,这种吸收甚至会更小。因此沥青吸收量的不同不能解释显著的特性差异。
·实验室试样是由实验室条件下配置的混凝土制备的,而现场试验是由现场拌和样制备的,尽管配合比相同,这两种不同的过程是否会导致混凝土应力—特性的显著差异呢?
为查明这个问题,在制备实验室压实试样时即使用现场拌和楼的混凝土,又使用实验室中制备的混凝土。可观测到使用同一方法压实的试样,其应力应变特性的差异很小,而且没有任何趋势。
·是钻取时的扰动引起了现场取芯试样的低弹性模量及软应力—应变特性吗?
浇注并压实试验段沥青混凝土之后,届时混凝土已经冷却至大气温度,仔细地钻取试样,100mm直径岩芯的表层扰动是可能的,但切开岩芯后,在表面薄层以内没有发现扰动。表2中现场岩芯孔隙率和旋转压实的实验室试样的孔隙率非常接近。较小的取样扰动在任何显著程度上影响到现场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看来不太可能。
一 高校突发事件的所指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秩序,扰乱高校安全稳定局面,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1]
高校突发事件可分为:安全事故(火灾、公用设施故障、建筑物倒塌、师生集体活动中发生的挤踩压伤、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闹事、非组织政治活动等)、影响重大的治安案件、师生非正常死亡、自然灾害事故(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破坏性地震等)。
二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特点
1 舆情传播速度加快
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大众密切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会引来普通民众以及媒体的快速关注。同时,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使用在大学生中的逐渐普及,在校大学生通过分享、转载和评论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推动发展力量,从而快速引发舆情传播的“涟漪效应”,使得舆情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2012年,南京某高校一学生不慎坠楼摔伤,这一事件不仅当晚迅速在校园传播,而且迅速引发学生为情自杀、因无法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而自杀等诸多负面传闻。
2 舆情传播表达泛化
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只要是高校师生广泛关注、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或热点问题,都有可能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这也直接导致后期舆情传播表达过程中的泛化现象。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的泛化主要表现为随着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的演化,舆情议题、舆情指向、舆情表达等在内容、范畴、深度上的扩散[2]。在2010年3月发生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书记车轧女记者事件中,武汉人被部分网友称为“地痞流氓”,这就是典型的舆情指向泛化现象。
3 舆情传播后果严重
高校突发事件本身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对事件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带来影响,严重的将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危害,对学校带来财产损失和声誉上的不良影响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而若处理不好,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则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突发事件的后果危害性。2010年,“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不仅对涉事相关人员,更对河北大学,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伤害。
4 舆情传播影响长久
高校突发事件的爆发,以及舆情的广泛传播不仅给事件当事人带来身心影响,对周边的同学、朋友和家人也将产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深刻影响,这些突发事件也将影响到学校在公众面前的社会形象和未来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因为类似事件的发生而被重新提起或者大幅发酵。2013年,因复旦大学研究生室友投毒案,“清华大学女生铊中毒案18年未破”长期占据了舆论的热点位置。
三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高校突发事件诱因的不断丰富、新媒体在校园的快速发展,这些都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舆情带来不断的挑战,虽然高校也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应对策略和方法,但时至今日,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 缺乏先进的舆情应对观念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重心普遍集中在事件本身的处理和应对阶段,而对于舆论的应对采取不管不问或者很少过问的态度,这极易对突发事件本身的处理带来更大难度。而对于网络上面出现的负面信息或者反面言论,很少能够做到及时正面回应,这反而容易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此外,高校校园媒体过度重视其宣传功能,忽视了育人功能。主要着重于会议报道、领导活动、动态信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表面,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进而影响到正向校园舆论的形成[3]。
2 缺乏完善的舆情应对方案
通过对南京10所院校的问卷调研与走访来看,目前,各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控制都比较重视,基本都成立了相关组织,制定了突发事件处理方案以及“火灾应急”“卫生防疫”“”等分预案,但是只有3所院校制定了相关舆情应对方案,其他高校则只是在方案中捎带提及。
3 缺乏完备的舆情应对队伍
通过调研发现,因此,目前各高校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基本上靠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单打独斗”。即使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学校会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完善舆情的应对,但是在事件处置之后,也就随之解散了。另一方面,目前,舆情应对工作人员的水平与能力也参差不齐,通过调研发现,只有30%的工作人员接受过相关专门培训,但即使这样,却基本没有演练的机会,更缺乏专业的指导。
四 完善的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
1 舆情汇集机制
舆情汇集机制是整个舆情应对工作的基础,其运行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整个回应机制的效果,也决定着能否成功消解网络舆情[4]。
舆情汇集的主要工作就是关注和搜集各类媒体上的信息和评论。事发高校内部师生员工对于事件本身的态度和意见也是信息汇集的重要部分。在舆情汇集过程中,除了关注从传统媒体中汇集舆情,更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重要窗口作用,关注校园论坛、百度贴吧、新闻跟帖、师生个人微博等涉及的有关重要、敏感和热点信息,将其汇集整理,从而及时、完整、准确地了解舆情,把握民意。
2 舆情评估机制
舆情的评估以舆情汇集所搜集到的信息为依据。对搜集到的信息要进行分类、提取关键词、形成数据,对舆情危机进行评估,既可采用定性方法,也可采用定量方法。常用的定性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常用的定量方法,如美国学者史蒂文・芬克在1986年提出的危机晴雨表[5]。对已有的主要议题和热点评论进行分析,总结出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找到解决方法以消解网络舆情的关键症结所在。
3 信息机制
根据里杰斯特的危机“3T”处理法,在突发事件后的黄金时间内,相关单位若快速反应,通过官方信息渠道与媒体、公众进行沟通,则能快速拥有舆论主动权。因此,高校在舆情汇集与评估的基础上,应及时正确信息以引导舆情。
信息的一方面可以借助地方政府以及官方媒体的力量,以达到信息的权威性;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校内部的积极力量尤其是学生群体参与到实施中来。高校学生的爱校热情在事件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活跃于各大网络论坛的学生群体能够及时发现事件信息并及时进行回应,他们的自组织回应能够使信息具有可信性和易接受性。学生群体的参与甚至能够直接消解正在形成中的网络舆情。
4 事件反馈机制
对于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效果的反馈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大众、媒体等对突发事件以及高校的看法或评论。对于效果的考察主要依据媒体对事件的报道量和网络论坛帖子的数量以及网民对于相关新闻的评论数目是否有所增加。当三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时则说明舆情应对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平复突发事件对高校师生的价值认同和高校归属感造成的损伤。因此,在这一阶段,学校可通过与友好媒体合作策划公关活动来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可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赵治.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应对策略[J].北京教育,2010(10) :30-31.
[2]陈强.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5):6-9.
[3]旷晓霞.基于校园媒体平台下高校舆情工作探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1(3):99-102.
论文关键词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群体性突发事件 表现形式 预防与对策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纠纷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近几年来,发生在人民法院系统的一些突发事件是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些发生在案件审判处置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法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司法机关的形象,甚至危害了人民法官、诉讼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人民法院的财产安全。这类群体性、突发性的事件性质恶劣且其发生呈逐年增多态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作为人民法院直接管辖的一支武装力量,他们肩负着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执行传唤、参与搜查、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职责,同时他们也担负起处置法院系统内突然事件的重任。这些突发事件发生迅速并且无规律可循、不可预见,一旦不能立刻处置或者处置不当都会对人民法院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保障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已经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结合突发事件的特征、类型,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二、突发事件的特征与类型
(一) 突发事件的特征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突发事件界定如下: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而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为了满足某种目的,多人参与,扩大事态、加剧冲突、使用暴力等手段扰乱、破环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突然性。突发事件一般是由一定的契机诱发的,它什么时候发生,以什么形式出现,事件的规模和影响程度是人们无法事先预测和掌握的,它具有不可预见性。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发生,人们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社会资源也没有做好充分的保障,往往会出现处置不当的结果,因此造成恶劣的影响。
2.破坏性。突发事件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对公共生命构成威胁、造成公共财产损失、扰乱和破环公共秩序以及造成公众心理障碍等等。这些破环很多都是不可恢复的,一旦发生,就实实在在的存在,自始至终产生不良影响,有些破坏虽然可以逐渐消减,但是往往也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代价。因此必须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置,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破环和不良后果。
3.紧迫性。由于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且突发事件的发展规模和影响深度都难以估计和预测,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必须立即行动,依法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第一时间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妥善处置,避免突发事件造成更加严重的和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二)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的突然事件相比,群体性突发事件采取集结力量的方式,它对社会影响面大、冲击力强,处置起来难度更大,也更容易产生遗留问题。群体性突发事件除了具有突发性事件的基本特征以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逐年增多,而且规模不断的扩大,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2)涉及的行业人员众多。我国的人口众多,社会结构十分复杂,各行各业都存在这这样那样的矛盾,群体性突发事件不可避免的发生,参与人员身份复杂。(3)表现方式激烈。很多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员提出的要求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但是他们往往采取过激的方式,有时甚至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如果处置不当,矛盾会不断加剧,影响范围也随之扩大。
(三)人民法院系统内的突发性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
1.哄闹、冲击法庭。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刑事、行政、民事审判活动中,参与者主要利用旁听、参加庭审活动等机会在法庭上进行哄闹、辱骂或者围攻法官、公诉人、证人、以及对方当事人等,扰乱、破坏了正常的法庭秩序,影响了人民法院工作的有序进行。
2.暴力抗法。主要变现是判决的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亲属为了逃避执行,在人民法院执行判决或裁定时,利用暴力手段,冲击执行现场、殴打工作人员、损毁执行材料、破坏执行车辆和器材、抢夺警械用具或者自伤、自残等一系列严重阻碍判决正常执行的违法行为。
3.劫夺人犯或暴力脱逃。是指在司法警察押解被告人或犯罪分子的过程中,不法分子为抢夺被告人或犯人,聚众对押解车辆进行非法拦截,暴力伤害押解人员,或者被告人使用暴力手段强行脱逃的行为。
4.枪击、爆炸类。主要是指参与者携带枪支弹药、爆炸物等进入法院机关、庭审现场、办公场所等进行枪击或者引爆,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情况。
5.集体上访类。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对人民法院的裁判结果不满,因此采取静坐、喊口号、拉横幅、堵大门等过激手段,达到获得群众围观、引起社会关注的目的,此类事件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置,很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更为激烈的扰乱法院工作的行为。
三、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要求
坚定处置突发事件的信念。各级人民法院对于突发事件要有坚定的立场,要有处置暴力抗法者的决心,无论规模的大小和影响的好坏,都必须严格地坚持依法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严格按照各类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置,情节严重者,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基层法院要加强与司法警察和公安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坚定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心。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对司法警察的政治立场、擒拿格斗技能、驾驶能力甚至射击等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司法警察要有坚实地警务基础理论和相关法律知识,要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反复、多次的演习,不断提升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布控能力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
改善司法警察所配置的装备。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不仅需要计谋、手段和措施,还必须要有精良的装备。当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面对突发事件行为人的各种暴力攻击时,司法警察需要有精良的抗暴警械。根据《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有资格配备和使用警械和武器,因此为了大力防范群体突发事件,司法警察必须配有网枪、防弹、防刺背心、手套,要有警棍、盾牌等警械装备,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科技优势。
四、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如果应对措施得当、处置方式合理的话,可能会防止突发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损坏的发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体,本文认为司法警察常用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如下所述。
(一) 制定各类群体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级司法警察管理部门要依据当地的具体执法环境,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来明确各类群体事件处置的目的要求、处置的原则和方法、处置的分工部署以及相关的联动机制等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模拟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处置演练。
(二)执行任务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
为了预防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司法警察执行任务之前,需要科学系统的分析各种可能的群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根据预计突发事件的规模、影响等因素来合理的布置警力,明确各个司法警察的分工。
(三)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工作
依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则》的要求,执行任务的司法警察必须严格、细致和文明检查进入审判区人员的人身和随身物品,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有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检测出的各类限制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危险物品进行处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检查的方法有检测设备检查和人工检查两种检查方式。
(四)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上文可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有六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处置这六种突发事件的具体措施应该有所差异。例如,对于哄闹和冲击法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值庭的司法警察可以警告并制止事件行为人,告知其行为将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若警告直至无效,可以按照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所制定的强制措施进行处置;对于暴力抗法事件,司法警察必须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束缚抗法者,收缴相应的危险品,谨防抗法者做出过激行为;出现劫夺人犯或暴力脱逃等恶性群体事件时,司法警察必须立即制服被告人,严密监控其他被告,将所有涉案人员进行分开押解或看管;对于集体上访事件,司法警察可以协同接访工作人员对上访人员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工作。
[关键词] 应急管理; 专业处置; 能力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53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92- 03
应急管理是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应对、控制和处理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应急管理的目的是规避风险、应对风险,使社会能够承受各种因素导致的灾害。应急管理需要有效集成社会中各个资源,在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处置保障。近几年,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我国政府在相关领域加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应急专业训练以及专业救援设备,造成应急专业处置存在着不足。因此,需要强化应急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应急专业应急处置能力。
1 我国政府部门的应急专业处置能力状况
我国政府在地震、洪水、疾病传染、森林火灾、海上搜救、矿山、化学和核事故等领域已逐步建立起了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到目前,已形成国家、省市及全民的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政府应急部门具备很强的专业处置能力,包含遂行各类行动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专业器材保障能力。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已拥有了上千万的安全防灾专业和非专业队伍,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就由2004年的2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34万人,增长率达到36%。其中矿山救援队伍从1.43万人增加到2.45万人;铁路救援队伍从0.46万人增加到2.1万人;公安消防队伍从12万人增加到15万人;海上搜救、危险化学品、民航、电力等应急救援队伍也有较大规模的增加,已为国家、省市做好应急工作打好了坚实基础。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目的是抢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不管处置的事件性质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的处置手段都是专业性强、危险性高、时间紧迫、需要专门技术和专门装备的特殊作业。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应急专业训练以及专业救援设备,造成专业应急处置能力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活动。北京7.21暴雨后出现的一些问题说明,如果没有专业的救援装备、没有专业的救援技术,一般人员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在灾情面前,各路救援人员都发扬出大无畏和连续作战的精神,但是很多情况下仅仅依靠意志和毅力是无法高效地实施救援的。救援人员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装备、技术和训练,救援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2 政府应急专业处置能力存在的问题
应急专业处置能力是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核心要素之一,专业处置能力的水平决定着应急管理能力的高低。目前,政府应急专业处置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和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短板。
2.1 专业处置能力不够全面
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很多参加抢险救援的人员多是依靠体能,而不是系统的专业技能,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缺乏有效应对方法,致使很多时候贻误最佳救援时机,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专业处置能力的训练上有所欠缺,缺乏对专业处置人员进行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较低。
2.2 专业处置装备还不够先进
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各个方面考虑周全,但是在实际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缺乏相应的专业工具,只好临时寻找和征调。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专业分布不合理,缺乏较为全面的专用装备、器材、工具,专业门类数量少、规模小、类型不全,现有的专业门类还不能覆盖全部应急领域。
2.3 专业保障能力还不够强
任何一项处置活动,都离开强有力的保障。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尤其需要专业的保障能力。但是在实际处置突发事件中,政府还保留着传统的保障模式,在缺少相应的人员、装备器材的时候,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适合处置需要的各项物资,有时候还满足不了处置的需要,暴露出保障能力不强的问题。
3 提高政府应急专业处置能力的对策
分析目前的应急处置能力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政府在应急能力建设的宏观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各项应急工作也在正常有序的的开展,但是在微观方面,特别是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方面的建设却有待加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迫切需要加强应急专业处置能力建设,从基础上打牢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政府应急管理真正向高效、专业的方向发展。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解决我国政府在应急专业处置能力方面的不足。
3.1 开展专业教育训练,提高专业人员能力
专业应急处置能力牵引着应急专业训练,应急专业训练决定着应急能力的高低。应急专业处置是在特殊的场合进行的作业,对应急人员的智能、技能、体能、意志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须对应急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教育训练,才能满足应急需要。科学实施专业教育训练,是提高专业处置能力的基本途径。
(1) 多方面加强学习研究。要紧紧围绕应急管理需要,加强应急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之掌握各种应急知识和法规,系统学习危机预防、危机控制、人员救援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深入研究应急处置的基本规律、基本内容、处置方法与保障措施。强化应急技能训练,提高专业处置人员心理素质,使之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本领。
(2) 多领域拓展训练内容。要着眼应急管理的需要,在院校中开设专业的应急教育训练课程,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与应急专业处置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设置具有学位的应急专业。政府应急部门要开展专门的训练,有重点地加强各级政府机关和干部骨干的培训,定期组织各种专业应急演练,全面熟悉各专业特有的行动程序和方法,提高政府应急相关人员的应急指挥和协调能力。
(3) 多形式锻炼专业队伍。要针对突发事件恶劣的环境条件,强化复杂条件下的实战训练,提高专业应急队伍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本领;突出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训练,磨炼专业救援人员的意志和作风;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加强各专业之间指挥、协调、控制以及保障训练,以提高应对多种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
3.2 配发专业应急装备,增强专业救援能力
武欲胜其敌,必先精其器。应急专业处置需要与应急特点相适应的专业装备保障。国外政府在处置应急事件过程中,政府应急部门一般都配备有先进的抗灾救援装备,如水陆两用飞机、直升机、救生艇、各种车辆、重型工程机械、除雪机、水净化机、防核防化设备以及警犬等。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我国政府应急部门面对的突发事件日益增多,除了具备优秀的人才外,必须根据专业处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探索和研究新型保障模式,装备精良的应急救援设施,增加专业器材的数量和种类,才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实际应急的需要来看,应急专业处置所需要的专业装备主要有以下几类:拆除设备、、高空抢险设备、建筑抢险设备、地下救援设备、消防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医疗支持设备、通信联络设备、运输设备、自动检测设备。上述设备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作用十分突出,政府应急部门要根据应急需要引进、配备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救援设备,构建适应专业处置需要的装备体系,建立起高低搭配、通专结合、功能互补、系统配套的专业装备体系,以满足应急专业处置需要,防止在发生灾害事件时因为缺乏专业器材而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此外,要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现有专业装备进行改造,提高现有装备的技术含量,加快技术跃升的步伐。要积极运用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系统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加强装备信息的收集、积累、传输、反馈,加强专业应急装备管理和装备保障的过程控制,增强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要重视对突发事件的研究,把握高技术条件下应急救援中装备保障的最新动态和成功经验,总结具有特色的新经验,提高现有专业应急装备的救援能力。
3.3 探索新型保障模式,增强专业保障能力
突发事件的处置,往往受领任务突然,准备时间短促,任务周期长短不一,只有不断探索新型保障模式,做好保障准备,才能迅速展开应急专业保障活动。
(1) 要建立完善的应急装备保障指挥体系。突发事件瞬息万变,应急样式多样化,决定了应急装备保障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信息量大。为使应急装备保障工作围绕应急目的有序高效地展开,把保障力量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在整体上形成合力,完成艰巨的保障任务,随时应付突况,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建立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精干灵敏的装备保障联合指挥机构,按照应急需要和装备保障资源对所属装备保障力量及其行动实施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 做好通用设备转化工作。要将国家、地方、私人等民用设备潜力转化为应急装备保障能力,平时就应注意做好应急通用设备的转化工作。对民用设备进行调查研究和组织试验,准确掌握哪些设备可以转化为应急需要,对可转化和征用的民用设备,应针对应急装备保障的要求做好征用计划,政府和设备所有者双方签订征用意向书,以便应急时使民用设备物资和保障力量迅速转化为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3) 建立军地一体化的应急装备保障指挥机构。军队具有高度集中、反应迅速、组织性强、纪律严明的特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在政治、组织、力量、行动等方面,不仅有快速反应的优势,也有专业突击优势,既能发挥稳定局势的政治作用,也能发挥化解危机的突击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军地一体化的应急装备保障指挥机构,使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有利于指挥协调军地各方面的保障力量。通过加强应急装备保障指挥机构的建设并通过立法等形式,将军民一体的应急装备保障指挥体系纳入国家动员体制,使其真正落到实处,为实施应急装备保障集中统一指挥提供组织、法律保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结构全面分化和深刻变动的转型期,在这个期间,政府应急专业处置能力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庞大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如何确保社会稳定有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只有不断从实际需要出发,有重点地加强政府应急专业处置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有效回应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希斯. 危机管理[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 张铁. 关注应急管理:看国外如何“应急”[N]. 人民日报,2006-01-16(10).
[3] 计雷,池宏,陈安,等.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高校具有社会影响广泛、人员和组织结构复杂等特点,与此同时高校师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信息传播能力较强,这使得高校的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有的自身演化规律。机制是在一般规律机理与现实情况有效结合的基础上,着眼于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选择实现设立的流程,围绕目标明确发挥作用。机制设计贴近于事物分析,依赖机理但不同于机理,主要以实践和应用为对象,从问题诞生的起点出发,关注事件所处的生存环境,以规律和流程为核心来发挥主要作用,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模型或规则,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终点。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既要考虑机制的目标选择和单元组成,又要考虑处置模式的时态框架和空间规制。充分考虑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要素和环节的关联度、层次度、影响度和动态度,必将大大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价值诉求维度分析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动态性等特点,其价值诉求不仅仅体现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处置方法和原则等因素上,还体现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的预测预警、应急决策和恢复评估的三个不同阶段。
(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关联度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关联性表现在处置模式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整个处置过程包含相互联系但又明显区别的不同阶段,因此处置模式中所包含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明显,只有从关联的角度才能发现各个阶段的典型特点,把握影响公共突发事件发展方向的主要要素和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从处置模式的局部看似乎是完全合理的东西,但它在与处置模式的整体关联性上却出现了问题,造成整体的关系失衡,那么处置模式从整体上就达不到机制设计的目标要求。所以对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考虑,不能脱离其关联性。
(二)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层次度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针对每个主要阶段的内容在保持关联性的同时存在着层次上的递进性,这是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具有一定功能的内部依据。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包含丰富的内容,这个特有的系统有机联系着若干要素和环节,这就产生了处置模式层次的递进问题。如果从处置模式的过程着眼,结合公共突发事件的时空发展,就会发现处置模式要综合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处置要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师生员工具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把有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公共突发事件发生中的处置要进行应急决策,这是整个处置模式的关键,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考虑应急决策的逻辑生成规律,才能科学有效地处理公共突发事件;三是恢复评估模式是整个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恢复评估机制,从公共治理的角度推进高校的组织变革与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发展。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这些问题,反映在公共突发事件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在整个处置模式中地位不同、功能不同,但彼此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了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一个有机整体结构系统。
(三)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影响度
作为完整系统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其中包含的不同部分在结构层次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被分为若干部分和层次,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这些独立的子系统又面临着小系统之间协调和相互作用的问题,这就是通常需要考虑的处置模式的影响度问题。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各个要素不仅相互作用,而且还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每一阶段的独立系统既要针对性解决每一阶段的问题,又要和其他要素产生有机作用,保证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每个阶段的各要素能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发挥出它的整体效应。(四)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动态度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具有整体关联、层次递进和相互影响的机制设计系统,它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和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持续的能量交换与信息互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促使事态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变化,这就意味着能量交换和信息互动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与稳定。这种动态的平衡与稳定延伸表现在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动态度上,即通过模式内部各个要素和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自身运动,在模式的功能发挥作用下模式自身与外在环境系统发生作用的相关运动。这不仅体现了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功能存在的必要条件以及表现的基本形式,同时也表明了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动态度要求保持处置模式机构系统的功能性、处置模式结构的稳定性和处置模式更新发展的动力性。
二、基于机制设计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分析
基于机制设计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如图1所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各个部分与环节的简单加法运算,而是将公共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与逻辑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基于机制设计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的,并且整体与各个部分和环节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是建立在自身逻辑规律基础之上的。它的这种自身逻辑规律性除了表现为整体内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也还表现在高校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这是它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一)常态管理过程中预警预防机制的制度化构建与完善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机制的常态管理,关键是要进行制度化构建与完善,建立有效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按照常态管理的要求,将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预警预防向事前延伸,最大程度地把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相关的机构、人员、岗位统一协调起来,明确相关人员的介入的方式和程度,做到职、责、权和利的高度统一。
1.人员常态
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很多方面具有社会复杂组织系统的特点,高校自身系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并且广泛联系社会与家庭。公共突发事件往往处在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景,经常是各种不利情况、严重威胁和不确定性的高度聚集。这完全不同于高校的常规性决策。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常态,将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纳入高校的日常工作系统,将其上升至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作并成为固定部门的常规工作,安排固定人员专门从事相关工作,专门机构将收集到的危机事件案例整理,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软件,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的决策提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公共突发事件的预测信息并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预防和决策等相关措施,这包括问题界定、目标设计、方案选择、人员分工以及绩效评估等内容,最终形成专门的研究报告,向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p#分页标题#e#
2.管理常态
常态化管理过程中,对有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识别,其目的是在风险转变成危机前认识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按照日常工作的标准要求的管理过程和措施,在“常”字上提要求,在“态”字上下功夫,在“化”字上做文章,将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1]在高校日常管理中,体现公共突发事件预警预防的要求,将高校师生的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教育、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以及公共突发事件的认识教育纳入高校日常的管理框架和范畴,成为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
3.制度常态
建立与公共突发事件相关的危机监测机制,通过对取得信息的分析,提取风险向危机转化的关键指标,设定临界状态,一旦风险将要转化成危机,及时地做出预警,并随时进入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阶段。这种危机监测机制下的制度常态是从风险识别来源的角度,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指标对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风险状态进行评估,使其处在可控的范围内,一旦风险处于向危机转化的临界状态,应该立刻做出预警,一方面使公共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后果降低,另一方面是做好应急决策的准备工作,以便进行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2]
(二)机制协同过程中应急决策机制的应用与实践
1.方法协同
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过程中,采取适合于现实情况的应急决策方法,对于科学有效地进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运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系统论、决策论、运筹学的现代数学工具,建立危险性分析的优化与处置技术,提高决策水平,降低决策成本;重视决策咨询系统建设,有效利用先进技术与方法,从动态中把握规律性,从非程序中把握程序性,从苗头性中发现倾向性,从偶然性中捕捉必然性,为快速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应急决策的反应能力;构建应急决策智囊咨询机制,合理发挥行政决策、专家决策、团队决策在应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危机管理专家,建立健全专家会商和紧急咨询制度。
2.逻辑协同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需要在面临诸多的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综合考量,还要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急决策方案的最佳实施效果,所以只有从应急决策目标指向、应急决策评估机制、应急决策调整方案和应急决策情境交互等维度来描述应急决策的逻辑生成,才能保证应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能性。明确应急决策的目标指向。决策者在决策目标的指引下将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目标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引导所有系统内相关资源与要素同时围绕决策目标导向发挥作用,在多个维度上树立明确的目标取向,确定可实现的目标路径,实现最佳决策时机下的最佳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应急决策失效。保证应急决策的评估机制。应急决策过程中的一切决策预案都应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估,对应急决策预案可能面临的问题及预期效果进行综合权衡,预测其利益、风险和代价以及规避风险与降低代价的可能性。在分析论证和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对所提交的预案进行可选性排序,推荐出最佳决策预案和最佳备选预案,以供决策者选择。实施应急决策的动态调整。应急决策虽然是一次决断,但是应急方案在危机处置中,需要不断地通过反馈的信息加以修正和完善。决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依赖于时空变量的随机函数,而不是凝固僵化的,随时对方案进行必要修正的情况并不少见。经过追踪决策使方案进一步优化,从而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确立应急决策的情境交互思维。通过应急决策情景交互这种极具理性的心理信息加工过程,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决策情景的特殊要求。参照理性思维的有关特征,建立与决策结果相承接的内在心理映像到内部表征的动态模型,形成问题的基本判断与认知,通过交互根据情景的客观刺激并加以主观建构后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再经过过程反馈和结果反馈后,利用在动态应急决策方案生成过程中情景类型与决策主体、策略选择和决策模式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内在的共性规律,注重决策目标、决策方案、决策模式等决策行为进行整体的交互过程,最终形成完整的应急决策方案。[3]
3.组织协同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呈现与平时正常运转不同的非正常状态和情况,为了随时应对决策环境的非确定性、约束条件的非常态化和决策过程的非程序性,在全校范围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与框架,按照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建立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的组织协同,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不同性质,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机构,这种决策机构最大程度地体现组织协同的优势,做到决策信息最大程度地体现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组织协同的互补性、适应性、协调性、一致性、耦合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协调高校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实现人力资源在组合中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实现卓越绩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