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日常生活中的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常生活中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日常生活中的管理

第1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035-03

肢体运动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各项动作(如行走、用餐、穿衣、跑步等)完成的基础[1]。脑卒中患者由于脑的动脉供血系统病损,导致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结构或功能损害,产生如患侧无力、肌痉挛、感觉缺失、偏瘫等后遗症,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2],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相关,但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不多。本研究基于以上原因,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集68例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且经 CT 或 MRI检查确诊,均为2011年1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39~77岁,平均 (55.43±7.12)岁;病程1~14 d,平均(6.69±2.87)d;疾病类型:脑梗死46例,脑出血22例;所有患者均为一侧偏瘫,其中左侧偏瘫30例,右侧偏瘫38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等原发性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支持治疗,如降颅压、清除水肿、改善脑血循环、保护神经等。待患者神经症状、生命体征稳定后48 h,即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医生经验,采用偏瘫肢体电刺激、Bobath技术、上肢控制能力训练、平衡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方法,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程度。1次/d,(30~60)min/次,每周5次,疗程为4周。

1.3 评定标准

1.3.1 肢体运动能力评定[4] FMB包括无支撑坐位、健侧和患侧展翅反应、支撑下站立、无支撑下站立、健侧和患侧单腿站立7个动作。每部分的评分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完全不能完成为0分、部分完成为1分、完全完成为2分,总计14分。所得分数越低,说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越严重。

1.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采用英国标准化后的 MBI指数评定[4]。包括进食、洗澡、大便、小便、穿衣、入厕、修饰、床椅转移、平地移动及上楼梯 10 个项目,总分 100 分。所得分数越低,反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FMB和MBI之间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康复治疗前后患者FMB和MBI变化情况

经4周康复治疗后,患者的FMB、MBI评分均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康复治疗前后患者FMB和MBI变化情况(x±s,分)

2.2 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所有患者治疗前FMB评分与治疗前MBI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

表2 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

3 讨论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发病较为突然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据统计数据显示[5],2002年,全球死于脑卒中的人数均550万人,而我国死于脑卒中的患者则达165万人。预计到2020年,国内脑卒中的死亡人数将每年增长3倍。循证医学证明[6-8],脑卒中患者发病,在有效治疗时间内,给予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

3.1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脑卒中后偏瘫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痉挛、肌力异常、各种主动运动受限及平衡能力受损,最终产生肢体运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专家指出[9],脑卒中的康复主要取决于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程度,主要包括侧支循环的建立、脑水肿的消退和血肿清除或吸收等。神经生理学专家指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后,会经历一系列变化和适应过程,以实现残留部分的功能重建,最终重塑残留部分功能[10,11]。因而,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除在有效时间给予积极治疗损伤的脑细胞,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外,还要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作用。因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2,13]。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评定量表较少,较常应用的为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对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主要采用Barthel 指数。因而,本研究采用以上两表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显示,采用偏瘫肢体电刺激、上肢控制能力训练、平衡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后,患者的FMB、MBI评分均有增加,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

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显示[14-21],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康复情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本研究为了探讨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对患者治疗前后FMB、MBI评定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FMB评分与康复前MB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6,P=0.001;康复前的FMB评分与康复后MB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P=0.005;说明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显著正性相关。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有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感觉和行为能力的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功能和预后;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锦霞,许绵绵,洪锦治,等. 早期康复干预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中的作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84-2686.

[2] Ashburn A,Hyndman D,Pickering R,et al. Predicting people with stroke at risk of falls.[J]. Age Aging,2009,37(3):270-276.

[3] 中华神经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 王茂斌. 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4-117.

[5] Engberg W,Lind A,Linder A,et al. Balance-related efficacy compared with balanc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J]. Physiother Theory Pract,2008,24(2):105-111.

[6] 张东旭,王子臣,刘云庄,等. 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3,35(4):614-615.

[7] 吴江平.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52-53,56.

[8] 李建标,何锦照.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57-158.

[9] Langhannner B,Stanghelle JK,Lindmark B. Exercise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during the first year following acute stroke[J]. Brain Inj,2008,22(2):135-145.

[10] 张红,刘然,刘大力,等. 利用PET-CT对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的脑皮质功能区重组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3):208-212.

[11] 杨雅琴,刑德利,赵性泉,等. 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7):516-517.

[12] 姚丽娟. 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6-18.

[13] Swain S,Turner C,Tyrrell P,et al. Diagnosis and initial management of acute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summary of NICE guidance[J]. BMJ,2008,337:786.

[14] 王艳萍,王利民,杨希真,等.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80-81.

[15] 刘敏.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27-128.

[16] Mingfeng H,Zhixin W,Qihong G,et al. Validation of the use of the ROSIER scale in prehospital assessment of stroke[J]. 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2,15(3):191-195.

[17] Whiteley WN,Wardlaw JM,Dennis MS,et al. Clinical scor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1,2(9):1006-1010.

[18] Jauch EC,Cucchiara B,Adeoye O,et al. Part 11:adult stroke: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2010,122(18 Suppl 3):S818-S828.

[19] Lockhart DB,Ting LH. Optimal sensorimotor transformations for balance[J]. Nat Neurosci,2007,10(10):1329-1336.

[20] Mayo NE,Mackay-Lyons MJ,Scott SC,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two home-based exercise programmes to improve functional walking post-stroke[J]. Clin Rehabil,2013,27(7):659-671.

第2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1 我国计算机领域中安全维护以及科学管控目前的现状

1.1科学管理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在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安全应用中,只有使用者对计算机进行安全有效并且科学的科学管控,被使用的计算机才能够长时间保持高效率的运行模式。科学且规范化的对计算机进行管控,在一方面能够提升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起到延长效果。我国在计算机领域中传统的科学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常规化的计算机管理模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国内每年有近一半的计算机发生故障是因为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规防护没有做好[1]。所以,加强我国计算机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尤为重要。例如,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开、关机操作方式、计算机在长期运作时要配合电源的使用,以及待机的诸多注意事项。第二种常规管理计算机的手段是对其自身的配件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以及优化,计算机的主要设备指的是键盘、主机箱、显示屏、排风扇以及磁盘等硬件系统。对这些硬件工具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以及维护,在一方面能够提升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起到延长效果。例如,按科学的频率清理风扇中的灰尘等杂物是加快计算机运作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如果风扇中的杂物过多,会产生排风不通畅等对计算机本身极为不利的因素,从而导致计算机的主机箱过热甚至整个计算机的运作系统停止运作。第三种管理计算机的常规手段是对计算机的常用软件进行管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清理内存[2]。在清理好计算机本身的软件内存之后,还要注意更新计算机的系统软件,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计算机的运作效率,同时也是避免计算机处于运作状态时突然死机、息屏等恶性情况的发生。在把计算机的内外部软件系统达成完美融合的同时,还需对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进行二十四小时的监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利用杀毒软件来给计算机进行有效地杀毒。

1.2安全维护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在做好计算机的常规护理之外,我们还需做好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预防工作,在使用者对计算机进行良性运作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者一定要对计算机发生故障时的修理工作有所了解,在我国现有的计算机维护体制中,能够有效的防护计算机不收到隐患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者长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安全维护工作,例如,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要根据一定的时间差对计算机屏幕进行吸尘清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计算机在播放图像的时候出现模糊不清的不良现象[3]。计算机的主机箱电子设备,如磁盘等重要硬件需要使用者通过专业的检测方式进行定期的检查。在檢测出问题的同时要及时的更换计算机主机箱内的问题配件。如果软驱以及硬驱在质量的方面上出现问题,使用者一定要将其送到维修机构进行计算机配件的深度维修。除以上方面,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还需对电源接口等充电设施以及外部链接进行检测与排查,这种维护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电脑受到病毒的侵害。第二种有关计算机安全的维护方式是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对计算机软件的常规维护。计算机软件的常规维护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计算机受到病毒的干扰以及部分功能丧失的不良现象[4]。如果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计算机出现卡机、死机、断网等计算机常规问题,使用者需要通过对计算机维护手册的详细阅读来完成计算机问题的排查工作。在必要的时候,如果使用者通过多种维护方法依旧对已坏的计算机达不到维修效果,那么使用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为当前的计算机更换一个新的系统。总而言之,安全维护工作对于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来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专业手段。

2 提升我国计算机领域中安全维护以及科学管控的具体措施

2.1完善计算机的维护以及管理相关行业手册

完善计算机的维护以及管理的相关行业手册,是我国计算机领域中安全维护手段以及科学管控理念的重要体现方式。计算机的维护以及管理相关行业手册,就是计算机的生产厂家对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故障的解决方式以及告知使用者在试用期间的注意事项。目前我国计算机领域的相关行业手册种类比较繁多,大部分手册的内容行业术语太多,所涉及的范围也过于广泛。在针对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细小故障这一问题没有给予过多的操作指示以及维修方法,并且由此专业术语过多的原因,有很多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行业手册时会造成对其内容理解不上去的尴尬局面[5]。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计算机在当今已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电子设备,所以,这就导致了我国计算机使用者的范围面积非常广,有老人、同时也有儿童。计算机操作手册的属于如果过多,那么对计算机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多的使用者就会产生困惑,从而造成计算机的不良维修效果,这一现象大多数出现在使用者为儿童以及老人的情况下。笔者的想法是,我国计算机的生产厂家在对某一机型的计算机进行上市之前,应该先派遣相关的专业人员针对当前机型做出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计算机使用手册。同时,计算机使用手册所涵盖内容的专业术语一定要适量,并且针对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容易发生的故障分析要全面。在当前机型上市之前,有关部门应派遣工作人员对当前的目标用户做一次详细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对当前计算机使用手册进行优化以及完善。

2.2提升我国对计算机的维护以及管理人均水平

提升我国对计算机的维护以及管理水平是我国计算机领域中安全维护手段以及科学管控理念的基本保证措施。提升我国对计算机的维护以及管理人均水平,即提高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对其的安全维护理念以及故障排查水平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吗,其计算机经常会出现死机、停止运作、图像不清晰、网速过慢等故障现象,而相应的计算机使用手册中可能会没有提及当前故障的维修办法以及解决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我国对计算机的维护以及管理人均水平就会体现出价值来[6]。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计算机可能会发生的故障有很多种形式,造成计算机息屏、意外死机也会有多种原因,所以,使用者必须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加强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的专业学习,提升自身对计算机的管理以及维护能力,从而在计算机发生故障或出现故障征兆时,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并做到实时的排查工作。通过系统化的日常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使用者对处理日常计算机出现的软件或硬件故障能力。在使用者清楚地知道是计算机哪些部位出现问题时,通过我国目前比较高效的交流平台,及时的向专业人员请教,这对使用者日常生活中对计算机的维护以及维修工作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并且也是非常方便的。

2.3提倡我国人民使用绿色正版的计算机

提倡我国人民使用正版计算机,防止低质量的计算机走进市场。在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时候,造成计算机故障的原因除了自身系统出现问题以外,还可能是因为计算机的质量的问题,很多计算机的生产厂家为了方便快捷、节省成本,利用很多低质量以及廉价的配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恶性安装,这一做法不但对我国计算机领域的持久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且还为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日常过程中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计算机的生产质量监督力度,并提倡我国人民使用绿色正版的计算机,防止低质量的计算机走进市场。

2.4针对我国人民目前在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错误做法加以改正并良性指导

上文提高:目前我国计算机领域的相关行业手册种类比较繁多,大部分手册的内容行业术语太多,所涉及的范围也过于广泛。在针对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细小故障这一问题没有给予过多的操作指示以及维修方法,并且由此专业术语过多的原因,有很多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行业手册时会造成对其内容理解不上去的尴尬局面。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计算机在当今已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电子设备,所以,这就导致了我国计算机使用者的范围面积非常广,有老人、同时也有儿童。计算机操作手册的属于如果过多,那么对计算机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多的使用者就会产生困惑,从而造成计算机的不良维修效果,这一现象大多数出现在使用者为儿童以及老人的情况下。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从事计算机维护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对人们在计算机领域中错在的错误错发以及不清楚的地方加以改正并良性指导[7]。

第3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物理 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程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教材与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1]。因此,新课程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局限在校内,不能局限于书本内,而更应关注日常生活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极为丰富,和学生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开发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课程资源将极具意义,极有价值。

一、家庭生活――随处可见的物理知识应用

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时间在家庭生活中度过,家庭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活动形式及其生成的各种信息,充满着无限生机的物理知识资源。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巧妙地抓住学生参与家庭活动时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等难得的素材资源引入教学过程,这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教师,只要找到切入点,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就会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中,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丰富意义。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房屋装潢”,有的家庭恰好在前阶段已装潢好,有的可能正在装潢,有的可能在规划中。笔者在复习物理知识时,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做好家庭调查,要求学生结合家庭实际,借助于学过的物理知识谈装潢得失,代表各自的家庭在课堂上交流。正在装潢的谈实施方案,尚在规划的谈规划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小的“家庭装潢”引出了那么多的物理知识,是笔者所不曾预料到的,获取的知识一生难忘,终身受用。现将主要情况整理如下:

1.空调

每个房间应保留好空调的位置,安置好相匹配的电源插座(立体式空调功率大约在3KW左右,分体式空调功率大约在1.5KW)。由于空气对流的原因,分体挂壁式空调要悬挂在墙壁,一般安装在离天花板20厘米左右的高度,绝不能为了美观而把它装在家具后面或里面。一位学生的家庭在装潢设计时把空调预留在家具里面,在安装空调时,技术人员告诉学生的家人,这样布放空调将不能正常工作,因为空调所制造的冷气(热气)不能很充分地在房间中形成对流,房间还没有到达预设的温度,而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已到预设的温度而停止工作。

2.测量

房屋装潢之前,应对各房间、墙壁、窗户进行实地面积的测量。一方面可以正确地购买所需的磁砖、地板、窗帘用料,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开发商有没有欺诈消费者,房屋面积有无缺失,装潢单位有无多报面积。

3.热水器

热水器有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不同楼层不同的房屋结构所选择的热水器也应不同。顶层的宜选用太阳能热水器,优点是节能高效、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无污染、寿命长、免维护。低楼层的可选用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因为太阳能热水器需安装采热板,底层无地方安装;如果安装在顶层,则距离远,效果不好,费用大,又不好管理。

4.开关

不同的区域所选用的开关是不同的,客厅中可选择一般开关,也可用“夜间指示开关”,楼梯开关要选用“双连”开关或“三连”开关。

5.洗水盆(如图)

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会通过下水管流到排水管道。为不使臭味从排水管道逸出,在选购洁具的时候应选择如图C所示的洁具,不能选择如图A、B、D所示的洁具。因为在图A、B洁具管道中不能留有水,臭味通过管道扩散上来;而在图C、D洁具中,由于连通器的原理,用完水后仍有水留在管道中,能隔绝排水道中的臭味;但图D的管道太长,导致积水太多,流水不畅,所以只能选择图C所示洁具。

不仅“房屋装潢”可以物理教学所用,生活中许多的活动也都是宝贵的物理课程资源,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及时发现和挖掘。如在假期中,我们可以把握住这一时机,布置恰当的家庭作业,起到“巩固旧知识,补充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作用。

二、日常生活――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一系列活动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它们充满了情感,在进行教学时如果能把书本上的物理规范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挂上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物理的价值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例一:用自行车充当课程资源来解决很多的物理问题,直观、有效,可以用来讨论、解释、应验下列各个知识点:

例二:电茶壶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小小的电茶壶可衍出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我们都可以用到它。如:

1.电流的热效应(电茶壶的原理);

2.家庭安全用电(电茶壶的三孔插头);

3.液体的热胀冷缩(烧开水时不能装满水);

4.对流现象(电茶壶烧开水时电热丝装在壶底);

5.连通器原理(电茶壶的壶身与壶嘴一样高);

6.压强(电茶壶的手柄做得较宽);

7.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电茶壶的手柄用塑料做);

8.气体温度、压强、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电茶壶烧开水不同时期气泡的大小变化);

9.汽化、液化(电茶壶烧开水沸腾时在不同季节看到的水汽情况不同);

10.声音的发生(电茶壶烧开水时不同时期发出的声音不同);[2]

11.大气压(电茶壶顶上开有一小孔);

……

例三:从简单的劳动中也可省悟出物理原理的无限力量。下雨天,汽车车轮深陷在坑洼里,很难离开,司机运用杠杆原理,利用撬棒选定适当支点,可以轻松地抬起车轮,脱离困境。自行车慢车比赛,车手适当控制轮胎中的气体量,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平稳,控制速度。

三、日常生活现象――最能激发学生探究的课程资源

物理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物理新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物理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为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学习了《汽化、液化》,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从冰箱中拿出物体时,物体表面有冒汽现象;学习了《蒸发、沸腾》,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在锅中炖蛋时,为什么锅内水沸腾不断,而碗中的蛋汤始终不沸腾;学习了《家庭电路》,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家里的台灯不亮的原因(A.小区停电了;B.保险丝熔断了;C.插座坏了;D.台灯的开关坏了;E.灯丝断了;F.灯头脱线了……)……

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学生可能留意过,但不知其所以然。只有通过深入探究,不断实践,才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道理,更彻底地领悟到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关键是我们在新课标形势下,应积极发挥教学的主动性,慧眼识“金”,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好“新课标”下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良好习惯;幼儿;着重培养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其一举一动都受到老师和家长等身边陪护人的影响,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使其养成一个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那么对其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入学的第一个学习环境,由于年龄较小,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在这个时期比较容易培养,有利于老师实施规范化的班级和个人管理制度。正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其自身比较活泼好动、易于模仿,所以,老师要为幼儿做好榜样,并适当地约束、管理,让幼儿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主要对如何培养幼儿入园的生活习惯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一、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其慢慢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意义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于道理和概念等都比较模糊,如果强行将这些东西灌输给幼儿,只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幼儿的反感,变得叛逆、不听话。所以,老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慢慢向其灌输正确的思想,让幼儿首先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正确的生活习惯概念,而对于幼儿犯的错误或者其他不正确的行为,老师不要一味地对其进行批评、阻止或者责怪,而是应该为幼儿做出正确的示范,或者耐心教导,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并让他们慢慢记住,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对幼儿的不正确生活习惯加以改正,并在其脑海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后的生活习惯和一举一动。例如,在孩子们报名来到幼儿园的第一天,有的幼儿由于在家当惯了“小公主、小少爷”,来到学校以后很多基本的事情不能自己做,而是指望老师给予帮助,就连简单的搬凳子都不会,有的幼儿甚至生拉硬拽。看到这种情况后,我在一次手工课上和幼儿进行交流,告诉他们小板凳也是有生命的物体,也有爸爸妈妈疼爱,如果我们不爱护它,它的爸爸妈妈会伤心的,就像我们自己的爸爸妈妈疼爱我们一样。听到这番话之后,幼儿纷纷表示以后要好好对待小板凳,轻拿轻放……从此以后,幼儿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渗透教育

1.在游戏中进行教育

由于幼儿自身年龄和性格特点的原因,大多数幼儿都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所以,这也是老师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有寓意的游戏,教会幼儿更多生活中的常识。例如,通过识字图片使幼儿认识更多的物品和字体,也开启了幼儿智慧的大门。

2.巧妙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发生的小事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渗透教育,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有的幼儿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甚至没有礼貌,在小朋友都排队吃饭的时候,突然挤进来插队,还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吵,甚至动手。针对这种现象,我把孩子们都聚集到一起,让大家讨论是谁做得不对,错在哪里。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都说吃饭应该排好队,应该和小朋友和平相处。

3.运用正面教育的方法

幼儿时期正处于对事情懵懵懂懂的阶段,而且事实证明,对幼儿进行训斥、呵责、批评等都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增加幼儿的逆反心理。所以,对于日常生活中幼儿犯的错误、做得不对的事情、说错话等,都应该耐心教导,反过来鼓励幼儿下次要记住不犯同样的错误,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对于幼儿做得正确的事情要加以表扬,并教导幼儿保持下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以后打下基础。

三、做好幼儿家长的辅助教育工作,使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时期记忆的事情印象会比较深刻,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幼儿不仅在幼儿园接受老师的教育,在家里还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家长对幼儿的辅助教育工作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一味地娇惯、溺爱孩子,更不能和孩子一起欺骗老师,这样不利于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也会影响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老师要教会幼儿家长一些基本的家庭教育方法,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使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

本文通过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渗透教育,并结合家长对幼儿进行家庭辅助教育工作等,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生活习惯的观念,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多多鼓励、表扬,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吕丽彬.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J].文教资料,2015(23).

第5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姚怡倩,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1班

一,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代表作,作为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在书中戈夫曼戈夫曼引用了戏剧学术语,分析个体或群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为在他人心目中产生和维持个体或群体所期望的理想形象,所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戏剧论,或者印象管理。

全书共分六章,戈夫曼把整个社会看做是一个大戏院,而我们每个人就是这偌大舞台上小小的一个表演者,借助着某个生活场景的情景和道具,在与剧班的其他成员的合谋之下,共同在观众面前表演一出出真情抑或假意的剧目。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剧本,但在互动中已经存在一个达成共识的契约,这个契约是由社会制度、法律条文、组织规定等等诸多外在强制性规定所先验地框定,根据情景定义的不同而随之修改。在定义社会着个大背景的时候戈夫曼从舞台演出引申观点,使用戏剧表演的观点。在戏剧中,剧本、舞台、表演者与观众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戈夫曼用戏剧来类比人生,那么对应地,在社会牛活这个大舞台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组成因素:这罩的剧本就是社会生活本身;表演者就是个体或群体,包括荣辱与共的同伴或相互竞争的对手;导演是决策者等;观众可以是周围真实存在并进人情境中的人,也可以是表演者想象中存在的人。既然说到了表演,与表演分不开的一个概念就是自我。关于自我的概念,在该书中,戈夫曼也指出“在我们太人性的自我与我们社会化了的自我之间存在着差异”。他的意思是,我们自发地想去做某事,与他人所期望我们去做的事不一定是一致的,也许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但作为一个出色的生活表演者,为了不让观众失望,就必须隐藏自己真实的主我,而表现出观众所期望的角色。所以自我是情景定义的产物。为了达到观众心目中理性化的形象,表演者就必须协调好自发性主我和社会化客我之间的矛盾。戈夫曼通过前台和后台领域的描述来协调这一矛盾。像舞台一样,戈夫曼把情境分为了前台和后台两个区域。前台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存在,它所构成的先决条件业已由特定时空应有的历史环境提供,用戈夫曼的话来说,“在行动者担当一种已确定的社会角色时,他通常发现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存在,所以前台是易选择,不易被创造的”,因而制约了表演者,要求他表演的是理想化、社会化的自我。在前台,表演者的活动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舞台设置,它是表演者互动时的实体背景。如,扮演“学生”角色需要的教室,扮演“医生”角色需要的诊所等。表演者在固定的舞台设置中进行表演;当表演者离开舞台设置时也就结束表演。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舞台设置会随表演者一起移动,如市民游行。二是个人前台,它是能使观众确认表演者的传达性配件,体现了表演者的身份特征,并期望表 演者将它们带入舞台设置中。按所表达的信息的功能,戈夫曼进一步将个人前台分为外表和举止。外表是用来表明表演者的社会身份的因素,包括表演者的穿着等,如,学生的校服。举止是用来表明表演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希望扮演的角色类型的因素,包括言谈方式、面部表情、躯体姿态等。如一个女人在一个豪华舞会上做出一些优雅的动作,是期望他人认为她是一个得体、有修养的贵妇。戈夫曼指出,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仅期望外表与举止的一致性,还期待舞台设置、外表和举止的一致性。

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在本书中他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大的舞台.“剧作家”是社会体系。每个个体都足舞台上的表演者.表演者的表演与观众的反映都要遵守一定的显规则或隐规则.这螳规则与表演者的社会经验构成了表演者的智.定义着表演的互动情境并指导着表演者的行为。表演者通过在舞台上的身体表演给观众制造某种印象.不断地理解并运用身体的各种象征姿势、符号来制造所期望塑造的印象.以维持正常的互动。构建社会结构,使得社会秩序正常运行。

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戈夫曼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印象管理。如何进行印象管理是此书的主旨也体现了符号互动论的的思想。

戈夫曼把表演分为三类:(一)误导性表演l二)神秘化表演(三)补救表演。在表演的指导下人们试图控制他人所获得信息、影响他人对自己产生的某种印象。值就是印象管理的含义。戈夫曼也在其书中论述了这样的观点“印象管理就像戏剧,互动中的一方的兴趣在于控制别人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的行为反应。”

印象管理的作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在于求职过程中的体现。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希望尽量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通过给自己树立良好形象,而希望获得自己向往的招聘结果。但是如何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怎样通过印象管理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我们掌握一定的印象管理技巧和方法来提升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通过阅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我们不难发现大致有三种印象管理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人们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的印象管理 ,他的目的在于传递一种特定的形象。2.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如果出现一件消极事件而不能很好的解决,这样就会影响到他人对行动者的印象。因此这种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称为保护性印象管理3.非言语印象管理策略。应聘者除了使用各种言语性印象管理行为来影响面试考官的评价,很多非言语,如面部表情、触摸、身置、姿态等也能够有效地影响应聘者给面试考官留下的印象。这启发我们要特别注意非言语的印象管理,因为它也能够非常有力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印象。这也是一种整饰,另外整饰也体现在视觉上以及求职者内部如书写求职材料。

第6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使广大受众开始从新审视对新媒体的认识。即使现在人们对新型媒体还没有明确的定位,但是就大众一般认为新媒体即是作为信息传播媒介,通过电子互联网等向广大受众传播有效信息的新兴媒体,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微博,电子书籍等。如今,新媒体正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世界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作新生代的大学生,也不免为此痴迷。新媒体信息的共享,能帮助广大在校大学生更好的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黑龙江史志

一、新媒体的理解

新媒体不能理解为新兴产业,或是新型媒体这一单一抽象概念,因为这仅仅是对新媒体的浅显理解,无法真正满足社会信息发展中对它的需求,而且不利于日常生活中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在笔者看来,它应该有其更加准确具体的含义。其实,对于新媒体,至今还未有较为科学的定义。但一般人认为它是新技术发展环境下,作为新媒体产生的一种媒介形式,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电子杂志,电子报纸,手机广播等。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四大媒体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它被称其为“第五媒体”,成为传媒界又一闪耀的新星。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具多样化,互动性更强,对其高校大学生无疑产生了巨大的魅力,积极了推动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是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载体。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高校大学生日常学习方面,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最佳的辅助工具,可以在任何时候帮助广大学生更好更高效的了解所需知识。就其网络发达的今天,用于互联网查阅资料,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不在少数。换句话说,新媒体是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必不可少的新型工具,有力地激发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增长见识,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大事。(2)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方面,新媒体作为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为广大学生频繁使用新媒体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3)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方面,新媒体的产生日渐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可以帮助其塑造信仰,修炼品格,对其以后的人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出现是大学生互相交流思想政治最好的舞台,可以更加方便,而且有效的利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好的进行高校教育。在新媒体普及过程中,信息公开共享的条件下,可以让高校教育者更高效、更具针对性的开展校园教育,塑造新生代高素质的大学群体。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时代

1、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价值体系

在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真正成型的大学时代,新媒体高效、快捷的发展方式,很可能给大学生刚刚成型的正确的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冲击,破坏其原有的价值体系。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色纷繁复杂的信息席卷而来,一方面是广大学生可以接受积极,向上信息,造就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另一方面是低级趣味,消极情绪甚至严重违公共道德的信息的传播对广大学生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阻碍其健康成长。由于对知识的渴求,新媒体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眼睛。同时由于学生原始天性,对世界万物都充满着兴趣,追求所谓的个性和独立,从而对其心理上和生理上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2、新媒体促进高校工作者思想素质的提升

在信息媒体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学生不断学习吸收知识的时候,时代的脚步,呼唤着在校老师紧随其后,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把握新时代媒体技术发展的脉搏,更好的了解运用新型媒体,提升自身互动能力,更好的和广大学子进行思想政治上的交流。在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下,要想全面了解把握新兴媒体的运用,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对现今高校老师绝对是一件富于挑战性的事情。

3、新媒体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巨大的信息储备量,丰富的传播途径,高效的传播方式,这些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怎样在新媒体快速的传播环境下,抵制其给高校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其对学生产生积极效应,成为我们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课题。

总结:在新媒体历史发展大环境中,应当做到从实际出发,确切落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元化的新型媒体相结合,相互促进,加大高校思想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开发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高效的构建新媒体的发展领域,结合大学生思想理论体系,进行良性思想教育,是原本枯燥的政治教育给广大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使其更易接受,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第7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如今,具有“抑菌”、“除菌”或“杀菌”、“抗菌”标志的产品非常受青睐,在消费者眼中似乎这些就是卫生的标准、健康的保证。然而,有关专家指出,长期使用含有“抗菌剂”成分的洗涤产品对人的皮肤和环境都是不利的。因此建议,家庭应该少用甚至尽量不用包括抗菌皂在内的抗菌类清洁产品。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收到了其下属机构非处方药物咨询委员会关于这一发现的报告。这个由12人组成的管理抗菌防腐清洁剂的咨询委员会根据专家调查研究发现,比起普通的肥皂和水,抗菌类清洁剂并不能更有效地预防细菌感染。“细菌是不会被毁灭的。”慎用抗生素联合会主席斯多特・莱维博士说,“任何试图把家里的细菌杀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他认为,过量使用抗生素是使细菌耐药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家庭少用抗菌类产品。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产品,中国学界一直都存有争议。对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抗菌香皂等产品,在医学专家中有两种看法:一是提倡长期适当使用抗菌香皂等清洁卫生用品,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经常接触低剂量抗菌剂,容易使某些细菌对抗菌剂产生抗性,反倒不利于防治疾病。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含有抗菌剂的产品仅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并不能完全杀灭细菌或病毒,“抗菌”不等于“杀菌”。

据悉,使用流水洗手就可以减少手上80%左右的细菌,如果同时使用抗菌产品,能更多地去除皮肤上的细菌,可以减少某些肠道传染病。按照多数医学专家的观点,普通人没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天天使用抗菌香皂等产品。抗菌类产品并不能完全彻底将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杀死,只是暂时抑制。还有就是如果家庭过多使用了抗菌类清洁剂,使家中的环境过于干净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利于健康,因为孩子也需要暴露在一定的细菌下,以加强自己的免疫系统。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类从生到死、从体内到体外,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它参与了生物的进化过程。甚至人的生命活动也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完成的,比如肠道微生物提供了我们需要的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人出生后立即被相应环境中的微生物包围,作为人类体表屏障的皮肤上经常有微生物存在,一部分长时间地栖居在人体的皮肤上,成为正常的皮肤生物菌群,并构成一个生态体系。我们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菌都洗掉,不应该也不可能让手和皮肤上的正常菌群消失。人的皮肤上正常菌群是互相制约的,它们之间有一种平衡,一般不会使人的皮肤受到感染或致病,如果有优势菌群长得比较厉害,或者其他菌群被抑制了,就会打破皮肤上原有菌群的平衡关系,甚至导致皮肤感染或致病。

另外,人们长期接触低剂量的抗菌剂,容易产生抗性菌株,它们有时甚至会生长繁殖,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无论是否使用抗菌香皂等产品,都一样能够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只要使用普通的肥(香)皂,加上流水清洗就可以洗掉皮肤上80%至90%的细菌,可见是否使用抗菌皂并不重要。

那么,抗菌类清洁产品到底适合哪些人群使用呢?医生指出,消毒和抗菌产品是针对某些疾病的需要而使用的。如果你本身没有传染病,你也不去传染的场所,也不接触传病的物品,那你就没有必要对手和皮肤进行什么消毒或者抗菌处理。

第8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新课导入;课堂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内容,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密切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还能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对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探讨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提出有效方法,希望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启示与参考。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生活现象引入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包括浮力、自由落体、弹簧、电流等内容,让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促进物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

教学生活化注重从生活中引入物理知识的学习,在物理知识学习中融入生活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

3.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采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能增进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到生活中存在物理现象,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应用知识,分析周围生活现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方法

1.新课导入生活化

新课导入时,将生活中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现象、生产生活活动与新课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概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如学习变阻器这节内容时,教师以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现象为例,将学生有效引入教学活动中。调节电视机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画面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舞台灯光会随剧情变化而时强时弱?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探寻答案,理解其中的奥秘。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内容讲解生活化

在对初中物理知识讲解时,要尽量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如学习声音的特征这节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不同类型音乐,让学生对声音的传播、音质等内容有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讲解物态变化时,将学生引入食堂观察气化、液化、升华、凝华等自然现象,让学生对其有更为直观全面的了解。如讲解机械结构时,将自行车搬入课堂,分析其中的结构、构件、功能等内容,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整个课文内容讲解时,通过引入生活化现象,能让内容学习变得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课堂实验生活化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实验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悟到科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例如:进行惯性、密度、压强实验时,可利用石块、木块、木条、水等进行实验。电学实验可利用打火机、旧导线等材料完成实验。这样既节约成本,保证实验效果,让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4.课后习题生活化

将课后习题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例如:小明买一戒指质量为8.9g,投入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10ml,利用密度知识初步鉴定是否为纯金戒指。习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和探究,不仅能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到实验现象无处不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动力,更好地完成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

5.知识应用生活化

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让学生安装简单的电路环境,排查生活中简单的电路故障,对学校物理实验器材改进,从而有效完成实验。设计微型实验,减少环境污染。改进家中的燃具,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

三、结束语

物理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促进物理教学生活化,增进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高物理知识应用技能和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施秀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5):52-53.

[2]谭龙飞.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10(3):53-54.

第9篇: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学;高效教学模式;有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新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层出不穷,使得幼儿教育再次陷入尴尬的境地。我根据自身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对高效幼儿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及其实施途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高效幼儿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幼儿教学活动的目标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性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首先,目标定位要恰当,要顺应儿童发展的规律,不得与儿童发展相冲突,以避免后续教学活动设计的失效。其次,目标要在幼儿最近发展可实现区域内,切忌定位偏高或过低。再次,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避免目标定位虚空。例如,在儿童故事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故事内容,能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对作品的理解。这样的目标对于幼儿来说就过空、过大,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教学目标要具备综合性,可体现多学科的整合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且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其重点目标要突出,目标整体可适当动态调整。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幼儿教学目标主要应集中在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上。

2.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受到地方特色、社会文化、幼儿年龄、心智发展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全面了解上述五方面的情况,而且还要将其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在体现其教育价值的同时,还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真实性,保证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在教学材料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在幼儿所在地选择内容丰富、教育意义大且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材,以确保这些教材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和探索,使之获得直接经验和愉快的体验。例如,在大班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将废弃的塑料瓶、易拉罐、奶粉桶、瓶盖等做成锣鼓、串铃等教具,让幼儿敲击并聆听亲自制作的乐器所发出的优美声音,结果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这样不仅享受了美妙的音乐,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让幼儿从小学会节约和废物利用,体验到了生活的快乐。

3.设计有效教学方式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实践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唯一手段,要保证教学方式的有效,首先就要懂得科学组织教学过程和管理课堂秩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时间管理,将时间更多地用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师幼互动和相关活动上,尽量减少用于课堂管理和维持秩序的时间,以实现教学时间的最大化。其次,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直接关系到幼儿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唤起其求知的热情,形成教学语言艺术性和教学内容教育性的有机整合。最后,至关重要的是教学方式应是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互动。教学本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幼师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交流、沟通和共同发展。

二、实施高效教学模式的途径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

2.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

幼儿每天进行的进餐、睡眠、散步、入厕、玩耍等例行活动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幼儿生理需要,保证其健康成长,而且还蕴含了许多教育因素,教师应学会积极发现和开发其中的有效资源,引导和教育幼儿,促进其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生活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教育的契机,而且高频率地接触将直接促成主动学习动力的形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进行教育,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例如,在幼儿午餐时,教师可在一旁观察是否有幼儿挑食或浪费食物,对这类孩子要耐心讲解,让他们认识到这种不良习惯的后果,从而帮助他们改掉这种习惯。

3.组织多样的游戏活动

幼儿教育应寓教于游戏之中,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游戏的虚构性、具体性、自主性以及社会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征与学习特点,满足了幼儿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和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戏中的竞争与胜利可以激发幼儿的自我挑战意识,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坚定他们参与社会的自信心。

4.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一次教学活动的最终总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提倡的科学评价机制是教师、幼儿与家长三方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经过一天的教学,教师通过记录幼儿的实际表现来进行终结性评价,对于自身教与幼儿学进行了肯定,并进行教学反思,提出完善教学的措施,优化教学效果;幼儿根据自身的表现,提出对自己满意的地方,以增强自信心和肯定自我价值,而对于不足之处则要尽力改善,逐渐完善自己;家长虽不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对于教师教与幼儿学有评价的权利,家长与教师应密切联系,关注幼儿的发展与成长,积极与教师配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并根据幼儿在家的日常表现给予评价,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