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行业信息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行业信息管理

第1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现代科技也不断发展,R&D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步的前进动力,在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伴随现代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的迅猛增长,关于R&D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必要和急切,不仅要对现代高新技术企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而且要对R&D的定义、类别及有关战略发展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要对R&D关于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从理论出发,对R&D的财务管理概念及内涵进行探析。本文通过对有关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的问题进行论述,从而基于柔性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

关键词 柔性角度 高新技术 高新企业 R&D财务管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科技经济成为新一轮激烈竞争中得必胜法宝,哪个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高,哪个企业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地位,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个相对、动态的企业内涵,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实体,以生产和服务于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其本身具有较多的特征,如高投入、高风险,同时也有高收益、高竞争。因此,关于R&D的财务管理工作是R&D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融资和投资的效率和效益,甚至关系着企业生存和发展。而由于R&D项目本身需求和财务管理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其发展中存在着很大风险性,由此可见R&D的财务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充分分析及利用其柔性,可以有效解决R&D财务管理的不确定性及各种财务突发需求,从而降低财务上的风险,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一、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柔性的概念

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的柔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概念的界定也相对复杂,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是:柔性即有效应对变化的环境的基本能力。可见,柔性属于一种事物本身的潜在能力。有关于柔性的研究,基本上都侧重于企业的生产系统和企业经营,而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柔性的研究比较薄弱,基本定义就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快速合理地应对管理工作中不确定情况的能力。而由于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R&D财务管理,存在的不确定性比较大,迫使企业财务管理要针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及时的变化,并且对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做出有效的应对,使企业财务向有利方向发展,而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的柔性的研究,就是针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快速正确的财政处理,并且有效地适应和处理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这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并且相对于财务管理程序而存在的。

二、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的刚性分析

所谓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的柔性是处理财务活动中不确定性的能力,而R&D财务管理的刚性则是在企业R&D财务管理中需要遵守的特定法规及制度,是企业财务活动中不能改变的硬性法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定表现,因此,要想深入了解企业R&D财务管理的柔性,必须对其刚性的表现进行分析:

1.企业R&D融资与投资刚性

在通常条件下,企业R&D的融资必须在公司法、会计法等特定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这些法规不仅对企业R&D的融资规范进行约束,而且还对企业R&D融资活动进行制约。在融资的渠道上,在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在融资的条件上作了严格的要求。与企业的融资一样,企业R&D投资也是在很多特定法规约束下进行的,如企业财务通则、证券交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对企业的出资方式和具体程序进行系统规范,而且对投资的方向也有严格的规定。

由此可见,企业R&D财务管理的刚性与柔性并存,并且互补,共同作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针对其自身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市场状况发展变动的情况下,根据企业财务的计划,R&D财务管理活动做出必要的市场跟踪和市场调查,这时的R&D财务管理刚性明显因市场的作用而减弱。而另一方面,在企业R&D经费出现不足,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此时依据特定的企业法规进行必要的资金控制和市场调节,发挥企业R&D财务管理的刚性作用,做到刚柔并济,相辅相成。

虽然,企业R&D财务管理的刚性与柔性在企业的管理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些时候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但是由于企业R&D财务管理的不确定性,使得二者之间的结合与互补成为必然,在R&D财务管理的柔性上需要一些特定的法规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约束,而当市场状况发生变化,迫使企业自身必须发生改变的时候,企业R&D财务控制又必须发挥其柔性作用,对财务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完成企业R&D柔性与刚性的共同作用,获得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

三、高校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柔性的具体表现

1.R&D财务管理柔性在计划上的体现

面对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幻莫测,企业R&D财务管理也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和政策调整,因此,在计划上要充分发展R&D财务管理的柔性,做好企业具体工作的柔性预算计划和财务计划。根据企业预算的周期和业务量,制定相应的计算额度,详细反映企业的投资需求、成本收入及财务管理状况等,运用柔性预算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不仅克服了刚性预算中的缺点,而且有效地对不同环境中财务水平进行衡量,做到事半功倍。

2.R&D财务管理柔性在融资上的体现

融资作为企业的重要资金流动,不仅要求企业自身要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而且还要保持R&D融资具有一定的弹性,使企业在资金上留有一定的余地,实际的融资数量低于最大融资的能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企业在实际的资金运作上更加灵活,而且,使整个融资的结构可以长期合理的进行融资,保持融资渠道的顺畅。

3.R&D财务管理柔性在投资上的体现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高校技术企业不仅要对经营模式进行有效的调整,而且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投资结构,因此,要时刻保持企业R&D财务管理的柔性,而且要有投资扩张能力及缩减能力,注重投资的规模、方式及具体时限,对不同的投资特点进行区分。

4.R&D财务管理柔性在资金运营中的体现

所谓运营资金就是指在企业支付能力以外的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流动资产。在企业运营中,很多企业的固定资金十分有限,而流动资金是重要的资金运营方式,因此,保持企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对流动时间进行支持,对资金的周转及运营可有有效地控制,说明企业发挥了自身的R&D财务管理柔性,从企业资金的运用角度来说,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保证资金的有效运营,充分发挥企业资金柔性,是保证企业融资、投资等工作和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

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我国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加大R&D财务管理方面的力度,而且要对R&D的研究及发展给予大力资金支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R&D费用的资金投入就会越来越大,因此,基于柔性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不仅是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资金流动和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重要保证,而且是推动我国企业整体发展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汉宏.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8).

[2]弓锋伟.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选择探析——以陕西为例.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4).

[3]弓锋伟.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思考.财会研究.2011(05).

第2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知识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需要加强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它的核心能力来源于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要实施全面的知识管理战略,建立学习型组织和高效的企业文化,努力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保持竟争优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渐步人知识经济时代,为知识开发、积累、创新和应用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外展空间和机遇。一大批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迅崛起,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型企业以其可的营利能力及与传统企业相比所特有的竞争优势,迅速引起了企业催理者及学者的广泛关注。

1知识型企业的含义

传统型工业企业是以工业产品为基础,金融资本是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和销售来实现利润,利润来自于星工的生产和原料、资源的绝对消耗。知识型企业与传统型工业企业全不同,它是一种开放、互动的组织,依靠知识管理来生存和发展。

它通过知识员工创造性的工作来满足顾客的需要,主要将知识资本跳经营作为其主要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它的核 心资源—知识,不仅不会在经营活动中消耗,相反,通过知识的应用、共享,会创造出更多的知识,使知识得到传播、扩充和提升,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知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主要资产。正如杨运杰所指出的,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知识是主要投人要素,以知识创新为目的,是对知识或信息进行生产、存储、使用和传播的经济组织,是知识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

2知识型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核心能力密切相关

核心能力最早是帕汉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在1990年发表的仕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的概念自提出之后,迅速成为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国内外众多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流派。

虽然各个流派从不同的视角对核心能力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但是,几乎各个流派都强调了知识对核心能力作用。如以帕汉拉德和哈默等为代表的核心能力整合观,突出强调了“学识,’;彼得·德鲁克是资源说的代表,认为知识是关键的经济资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甚至是惟一的来源,知识具有可配置性、可使用性、可管理性和绩效性等特征;能力说的代表Allee也突出了知识的作用,他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包括核心知识能力和核心运作能力;知识观的代表伦纳德·巴顿更是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综观国外各种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几乎各种理论都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有关。

对知识型企业而言,核心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和紧密。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知识和知识管理。任何企业,资源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知识型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要看拥有知识资源的多少,还要看对知识资源的配置和整合是不是高效的。知识型企业培育核心能力,要以拥有的知识资源为基础,特别是要以稀有性知识为基础,并对这些知识加以整合、利用和创新,以满足顾客的特殊需要。知识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来自企业对知识进行积累、创新和应用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知识管理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虽然对不同的企业类型,核心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是,对知识型企业而言,知识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本质就是知识。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是企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3强化知识管理,培育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

3.1在企业内实行全面的知识管理战略。

要把知识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战略的高度,在企业内部全力推行,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都要树立起尊重知识、学习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理念,使各组织成员的知识能够高效地共享和转化。知识管理战略要求鼓励吸收和借鉴前人和他人的知识,为知识创新提供战略的保障,使组织内部的知识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应用。研究知识在组织系统中的运动过程以及知识管理活动的相关环境,以利于知识的学习、共享和转移,加快知识创新,为培育核心能力提供知识资源。

3.2以知识管理为中心完善企业的组织设计。

首先,从岗位设计上看,与传统企业组织相比,增加专业从事知识开发与知识管理的职位,如首席知识官、项目知识经理等,要扩大研发人员的比重。其次,在组织内部,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既要鼓励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又要注重保护知识员工个人权益,把员工知识创新的成果与经济收益相联系,保护员工的创新的积极性。再次,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人才培训开发机制,对员工的学习、培训形成制度化,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型人才。

3.3建立学习型组织。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知识型企业获取、更新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变得日益重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保持活力、动态适应环境的根本。通过组织学习,可以在员工个人学习基础上,加强信息的交流,通过团体学习的方式,缩短信息收集的时候,加快学习进程和知识扩散。能否持续学习是知识型企业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组织学习是一个不间断、永无止境的过程。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支撑,持续学习是持续创新的前提,在动态的环境中,持续创新又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培育、构建和更新核心能力的基础。

3.4建设高效的企业文化。

第3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联盟类型;外部创新资源;开发能力;探索能力;创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5-0028-06

1、引言

现代企业在动态性较高的转型经济环境下从事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以致依靠自身资源和研发力量很难完成具有技术跃迁性质的创新活动。为了克服资源的局限,整合内外部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联盟的形式,通过企业间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研发的效率和效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很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战略联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为:降低创新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提供外部创新资源、扩充企业社会资本等。Burt强调联盟形成的网络就是一种有价值的社会资本。网络关系、网络伙伴与网络位置均有助于企业获取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类资源,以此促进技术创新活动。Hagedoom和Duysters认为联盟优势在于创造直接或间接的机会来获取关于合作伙伴的技能、技术、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战略信息,并通过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尽管已有研究为理解联盟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提供了不少有力的论点和证据。但是忽略了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以及影响的中间行为过程研究。本文将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第一,引入企业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联盟类型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联盟理论提出战略联盟有助于企业高效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知识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能力理论则认为企业能力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活动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综合这两种理论,本文认为企业能力在联盟类型与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之间起着中间桥梁的作用。第二,借助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不同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目前关于联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普遍认为:联盟作为提供外部创新资源的组织帮助企业增加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以此促进技术创新绩效。但是却忽视了现实中不同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的分析。从资源视角来说,市场联盟与技术联盟的优势资源分别为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两种不同的资源禀赋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必然存在差异进而产生不同的创新效果。基于此,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包括联盟类型、企业能力和技术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整合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实证方法,科学地解释联盟类型与企业能力在什么情境下选择突变创新,或渐进创新,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高效地、合理地利用不同联盟类型的优势资源,均衡发展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和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2、基本概念及其测量

2.1 联盟类型及其测量

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阶段的特性与经营目标,选择和不同的合作伙伴组建战略联盟。Contractort和Lorange依据企业的参与动机将联盟分为两种类型:技术联盟(Technology Alliance)和市场联盟(Marketing Alliance)。技术联盟是企业通过知识外溢和学习机制在技术领域内共享资源、共同开发和制造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战略联盟。市场联盟是企业以下游活动为合作范围而组成的一种联盟类型,以拓展新市场需求来促进企业的创新。Lavie指出不同联盟类型具有不同优势的资源禀赋。市场联盟和技术联盟的资源禀赋分别以市场资源(Marketing Resource)和技术资源(Technological Resource)为主。技术资源是指从技术创意到研发过程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主要分为编码性知识和默会性知识。市场资源是指研发成果进行市场化运作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如品牌、渠道、售后服务等。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对技术创新起着不同演化路径的作用,共同构筑企业的创新战略。技术联盟是合作企业分享技术资源的有效平台。基于Rothaermel对技术资源的界定,测量:(1)从合作企业中获取需要的技术资源;(2)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改进;(3)与合作企业建立技术许可协议。市场联盟是合作企业共享各种市场资源的组织。依据Dussauge et a1.对市场资源的界定,测量:(1)与企业合作共同提升品牌形象;(2)与企业合作共同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能力;(3)与企业合作降低销售成本。

2.2 企业能力的维度及其测量

企业能力是企业适应、协调、掌控内外环境,成功组织生产、开发、销售等各种经营活动的能力。从组织学习角度将其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开发能力(Exploitation Competence)和探索能力(ExplorationCompetence)。开发能力是从事提高效率、复制、选择和实施等活动的能力。借助开发能力,企业把自身的知识存量复制、应用在已有领域的生产活动中,通过对知识存量的提炼和整合以及传统惯例的承袭来营造企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探索能力是从异、试验、柔性、冒险和创新等活动的能力。它涉及搜索新的组织实践和发现新技术、新事业、新流程以及新生产方式等各种活动。参照Hoang和Rothaermel对开发能力的测度,其指标为:(1)注重与核心产品相关的知识与技能;(2)资源投向成熟技术以提升生产效率;(3)注重提高现有产品开发技能;(4)注重构建现有客户问题化解能力;(5)为提高现有创新效率增加知识和技能。探索能力的指标应包括:(1)注重全新的制造技术与技能;(2)注重新产品研发技术与生产流程;(3)注重全新的管理与组织方法以提高创新效率;(4)已率先掌握某些新技术;(5)注重提升未知领域的创新技能。

2.3 技术创新方式的维度及其测量

为了能使联盟类型与企业能力形成恰当的匹配,我们选自Christensen et al.对创新的分类,即根据对企业经营的冲击程度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突变创新(Radical Inno-vation)。突变创新是运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科学技术与经营模式,以创新的产品、生产方式以及竞争形态,对市场与产业做出颠覆性的改造。它一般会改变人们惯性思维和生产方式,不仅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显示出技术与现行实践的明显性分离的跃迁特征。渐进创新是通过改良和拓展现有技术来提升主流市场产品性能的创新,它会使现有的市场秩序、竞争格局得到维持和强化。其显著特征是在现有技术轨道和知识结构不发生质变的情况对知识存量进行整合与提炼,最终对现存的产品质量实现局部性且程度微弱的提升。参照Gima对渐进创新的界定,指标设定为:(1)式样/服务等方面创新的产品;(2)现有技术改进的产品/服务;(3)现有工艺流程改进的产品/服务。测量突变创新的指标为:(1)全新的产品/服务;(2)开创最新理念的业务;(3)开辟全新的市场。

3、理论分析与假设

3.1 联盟类型与开发能力、探索能力的关系

资源不仅是企业获利的基础,而且是企业能力产生的源泉。企业在更新资源获取、整合和应用等业务流程过程中,识别和筛选出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流程并将其制度化为组织惯例,一旦为各部门所接纳之后便演化成企业能力。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从不同演化路径影响着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开发能力的效应在于提高企业效率和产量,主要体现在企业既定技术轨道内资源整合与技术的再提炼等开发性活动中。由于技术轨道与市场稳定,开发性活动带有机械性特点,只是反复使用相同知识要素通过减少失败与错误来获得更快、更好的创新绩效。企业参与市场联盟的目的,要么共同分享现有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要么共同开拓新市场。随着市场资源共享程度加深,企业产品市场规模随之而扩大,原有的生产方式必须经过改进、提高生产效率之后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另外因不同市场消费者需求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企业还应为此对产品进行局部的改进。当这类开发性活动呈现出高效率特征时,随即会被组织制度化为企业惯例而演变为开发能力。正如Barnett et al.所言,企业充分掌握市场新动向和新需求利于提炼现有知识和信息,增强开发能力。为此提出假设:

H1 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倾向于提升开发能力。

H2 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不倾向于提升探索能力。

技术诀窍和技能等隐性知识是技术联盟中技术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Nonaka等人构建SECI模型,联盟伙伴之间技术资源以隐性知识为起点,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和内在化等四种方式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构成一个递进的新知识创造螺旋。联盟伙伴之间技术资源共享程度越高,创造新知识的趋势越强。企业之间知识转移和流动依靠的是组织学习活动。依据其依存知识的属性,March将组织学习活动分为开发性活动和探索性活动。开发性活动表现为企业通过提炼和改善现有知识结构以提高组织效率。而探索性活动则为企业不断搜寻并试验新的知识和技术来提高组织效率。只有凭借探索性活动,企业才能创造出新知识和新技术。因此,联盟伙伴的技术资源转移和共享程度越高,企业的探索性活动就越频繁。当这类资源的探索性活动表现出高效率的特征就会被组织制度化为一种惯例,进而演化为探索能力。由此提出假设:

H3 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不倾向于提升开发能力。

H4 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倾向于提升探索能力。

3.2 开发能力、探索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渐进创新目的是满足现有顾客或市场的需求,拓展现有知识和技能,改善主流产品和服务的属性,增强当前销售网络的效率。为此,进行渐进创新的企业必须完善其现有的生产技能,充分利用当前的知识存量,提高生产领域的效率和质量。企业开发能力表现的主要形式恰是完善、提炼和复制现有知识存量并高效运用到当前的生产领域。由于开发能力体现在将组织资源、注意力、行动集中在特定流程上,并随着这个流程经验的积累,对其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完善,所以此流程的创新绩效越来越好。显然,开发能力利于提高效率和产量,增强企业从事渐进创新的绩效,正如Benner和Michael指出,企业在工艺流程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可促进其开展渐进创新行为。突变创新目的是为了满足新兴的顾客和市场的需要,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它能够提供新的设计,开拓新市场和新的销售渠道,是一种对新的组织惯例和新技术、业务、过程和产品方法的探索。突变创新的物质基础是新知识要素以及彻底违背现有市场规则的新技术路线,具有探索、变革、实验和冒险的特征。对这类新知识的探寻和搜索属组织学习中探索行为的范畴。依据组织学习理论,探索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新领域内的探索依靠增加颠覆性变化丰富知识的积累;二是通过新领域内的探索增强组织整合能力,使企业生产大量的新产品。由此可见,企业探索活动范围拓展可以增添新的知识要素,提高搜寻新的有用整合的可能性。Corso et al.的研究指出,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对企业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渐进创新要求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而突变创新对于探索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由于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在性质上存在冲突,即“能力一刚性矛盾”(Capability-Rigidity Paradox),当企业致力长期效益的突变创新就会无暇顾及短期效益的渐进创新,由此,得出假设:

H5 开发能力的提升倾向选择渐进创新。

H6 开发能力的提升不倾向选择突变创新。

H7 探索能力的提升不倾向选择渐进创新。

H8 探索能力的提升倾向选择突变创新。

3.3 联盟类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资源理论认为,异质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Schumpter将创新视为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资源和能力必然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根本性影响。渐进创新是基于现有技术路线和知识存量结构的产品局部性改良和提升,仍保持着与现有商业模式的匹配关系,因而是“改良而非颠覆”。Christensen et al.认为其创新源头主要来自“市场推动”,即顾客对现有产品的评价和建议,反映出了顾客对现有产品在功能和属性上的改良要求。市场资源越丰富的企业越容易追踪和收集到顾客需求变动趋势的信息,并根据自己对顾客与市场竞争者的预先假设做出适当行为反应即回应性改良。参与市场联盟的企业随着市场资源的丰富和扩展,利于企业及时收集顾客对产品的评价和建议,把握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但是由于“顾客缺乏远见”和“顾客短视行为”等因素存在,过分的关注顾客信息会受到“缺乏远见顾客”牵制导致企业忽视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潜在的新市场需求,企业创新行为会更青睐渐进创新而抵制突变创新。正如Christensen et al.认为企业如果过分关注市场需求,资源配置就会倾向于注重解决当期问题的渐进创新,而忽视突变创新。

突变创新是一种为了满足潜在顾客的需求而在新技术领域、市场环境下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或开拓新市场的创新。它属于“科技推动”的创新,如个人创造发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其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呈现出突变与多变的特性,企业依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已成为耗资巨大且困难重重的行为。获取互补性外部技术资源来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策略。但是由于技术资源的独特性,企业难以通过价格机制直接从市场中获取。另外受制于高额成本,企业无法实施并购策略来弥补技术资源的缺口。技术联盟因此成为鉴于市场与企业之外的提供技术资源的最佳中间组织。联盟企业之间通过干中学、教中学实现大量隐形知识的交流和渗透,有意识地吸收对方异质知识并进行积累和整合以期创造出新知识,研制新技术产品。随着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的转移、整合与传播幅度越大,企业的新知识与新技术体系的构成速度越快,越利于驱动突变创新行为。另外,企业参与技术联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及提供自身的技术资源和专有知识给合作伙伴,企业必须平衡收益与成本问题。从资源资本化价值角度来看,突变创新收益远远大于渐进创新收益。所以企业从技术联盟中获取的技术资源会积极配置到突变创新行为之中。依据上述的论点,提出假设:

H9 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倾向作用于渐进创新。

H10 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不倾向作用于突变创新。

H11 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不倾向作用于渐进创新。

H12 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倾向作用于突变创新。

综上所述,可以提出如图1的概念框架。

4、实证检验

4.1 数据收集

以重庆、成都、西安、深圳、北京、武汉等地企业为调查样本。样本企业涉及电子、IT、机械、化工、医药、食品、纺织等制造业产业。企业类型包含外商独资、合资、台资、港资以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本次调研是为了在企业层面上研究企业联盟资源合作、创新能力和创新战略行为,因此调研的对象主要是了解企业整体状况的CE0和高层管理人员。问卷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测量。在2010年1月至6月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26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52.2%。其中选择市场联盟的企业数目有106家,占总数的21.2%,选择技术联盟的企业有155家,占比为31%。

4.2 实证分析结果

基于变量的设置,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上述提出的假设。利用Amos 7.0分析软件求解方程组、测算路径系数以及解释模型中变量问的协方差,以确定本文提出各种假设关系的最终模型。

(1)模型验证结果

本文采用SPSS 15.0软件,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上对描述各变量的具体指标进行了检验。其中,信度用Alpha值来衡量。一般认为α≥0.70就可认为信度分析结果合理。市场联盟、技术联盟、开发能力、探索能力、渐进创新、突变创新的Alpha值分别为0.7435、0.7513、0.8214、0.805l、0.7327、0.7533,说明所有因子的Alpha值均符合测量要求。效度测量值是在给定的Alpha值的前提,用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值的统计显著性表示,载荷值等于0.70表示该指标的一半的变异就可以由该因子解释,文中13个因子的载荷值均高于该临界值,这意味着每个变量的效度均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另外,使用Amos 7.0软件包对预期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模型与实证数据的拟合情况良好。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即P、GFI、AGFI、NFI、IFI、TLI、CFI、RMSEA的值分别为0.107、0.923、0.81、0.947、0.957、0.901、0.951、0.025,上述数据均大于期望优度。

(2)假设验证结果与讨论

表1的内容是假设验证的结果,结果表明12个假设中有10个在统计上显著(P

联盟类型的不同资源属性对企业能力的影响获得部分证实。假设1、3、4均获得实证数据的支持,市场联盟的市场资源倾向于提升企业的开发能力,而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倾向于提升探索能力。这个结论反驳了Das et al.的关于市场联盟对企业能力无显著影响的研究结论;并对于Song et al.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假设2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市场资源对于企业能力的作用与企业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在企业发展初期,市场资源无论对开发能力或探索能力的发展均起到正向作用,到企业步入成熟期后,依据组织惰性理论,市场资源的丰富只会利于开发能力的发展而不利于探索能力的提升。

企业能力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获得了证实。假设5、6说明企业开发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推动渐进创新,对突变创新反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假设7和8说明探索能力体现在试验、变异环节,重点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创新幅度较大,因此探索能力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实现突变创新。这个结果与Gima。的研究结论一致。

联盟类型对创新方式的影响获得了部分验证。假设9即源自市场联盟的市场资源利于企业进行渐进创新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企业从市场联盟中获取的关于顾客和市场的资源越多,越容易准确掌握顾客对现有产品的评价和建议,能及时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与不足并进行改良和修正等渐进创新。假设10即市场联盟的形成不利于突变创新未得到数据的支持。此结果可能的原因为:在实践中,突变创新行为主要由前期设计与市场化两个阶段构成。当突变创新处于前期设计阶段时,市场资源对其创新产品的感知绩效呈负相关。但是当突变创新进入市场化阶段时,市场资源对其创新产品的感知绩效呈正相关。对于渐进创新来说,市场资源对于其前期设计与市场化均呈正相关。假设11、12即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对创新方式的影响均获得实证数据的支持。

5、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以资源观为视角,分析不同联盟类型的资源禀赋如何促进企业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源自市场联盟的市场资源有助于增强开发能力,而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则有利于提升探索能力。开发能力的提升倾向选择渐进创新,探索能力的增强利于选择突变创新。由于优势资源禀赋的不同,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利于企业推行渐进创新,不利于企业实施突变创新。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有助于企业实行突变创新,而不利于企业从事渐进创新。

对比已有的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认为战略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是简单、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以企业能力为中介变量的间接因果关系。另外,不同联盟类型因为提供的资源特性的不同,所以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机理和路径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选择。Das et al.曾研究过技术联盟与市场联盟的差异性效应问题。他认为技术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市场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不明显。本文与Daset al.的观点一致的是:不同联盟类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以及技术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存在区别的是:本文研究发现,市场联盟对开发能力、渐进创新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对于探索能力、突变创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不同联盟类型会对技术创新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

上述的研究结论中可得到如下企业策略启示:

第4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学卫生领域应用的迅猛发展,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而各类高校在提供合乎需要的医学信息人才方面还存在空白,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未得到重视。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兼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晖说:“前段时间我们做医院信息中心人员配置规范调查时发现,医院信息中心普遍存在缺人现象。可以说我们是最了解人才需求的,鉴于这些原因选择和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办学,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因为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越早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对将来的发展越有利。”

建立三大教研室,培养实用型人才

据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陈琦介绍,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成立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目的是充实卫生管理学科的内容,提升学科水平和首都医科大学综合实力;培养卫生信息管理人才,满足较大的专业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北京市现有的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开展学术研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成立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科研教学合作基地,也为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培养出适应首都医疗卫生信息工作需要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鉴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原则,2009年5月23日,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成立,同时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也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在卫生信息化方面的科研教学基地,开展本科、研究生课程、在职培训等全方位教学。下设公共卫生信息分析与管理学教研室与医学信息管理学教研室,目前主要教学对象是三年制的硕士研究生。

“当前,学系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专业下招收卫生信息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十二五期间创造条件力图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始本科招生。”陈琦说,“现在大家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培育出来的学生很多都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这是我们都该反思的。如何能将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应引起教育界的思考。”

据陈琦介绍,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隶属于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其学科发展规划及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均纳入学院学科建设的统一规划之中。学系的学科发展围绕新医改形势下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卫生信息化最新进展,开展卫生信息化、循证卫生政策等相关领域研究,并开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可以说,在中国医改敦促发展起来的医学信息学学科,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卫生信息化所需要的卫生政策;研究与卫生信息化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国卫生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学科研究的成果将成为卫生管理部门辅助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卫生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所有这些需求,都让医学信息学在我国的发展成为必然。

学生培养方向与目标

“我们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医药卫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陈琦说。鉴于这个目标,首都医科大学同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合作建立三个教研室,开展以下教育。

1. 学系研究生培养

2010年9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2010级研究生迎新会在北京急救中心召开,2010年入学的7名卫生信息专业方向研究生是建系以来招收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标志着北京市卫生信息化高级人才培养走上良性、持续发展轨道。

在教学方向上,王晖告诉记者,教研室存在3个培养方向:信息化管理方向――信息化建设管理、IT项目管理、网站管理;信息服务方向――卫生综合统计;IT技术支持方向――网络运维、信息安全管理等等,并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所以完成学业的人员应具有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掌握整个项目管理体系知识、有运维管理能力、懂得信息安全管理、有数据管理(数据支持)能力。”王晖说。

2. 举办学系首届在职研究生进修班

2010年9月,完成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信息管理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工作。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收19名学生,启动对卫生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学术界普遍在基础素质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这四个方面达成共识。在首都医科大学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陈琦介绍说:“在以往的交叉学科培养上,‘模块式’结构留给专业课程的总学时很有限。这一问题导致了培养目标的本末倒置,与社会需求不一致。所以首都医科大学选择的是确定几门主要的核心课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并按照以下模块和先后顺序开展教学活动:普通教育课程(基础素质知识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模块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信息管理类、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外语、实践教学环节)+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医药学类课程)来进行教学的。”

把医学信息学教育当做一项长期的事业

第5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专业 医学教育 现状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24-02

引言

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又被称为医学信息学专业,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缺陷,例如交叉学科的侧重问题,师资力量不充足,教学条件较差等。但是在其发展的以克服着各种困难,突破性地发展着。三十多年来为医院培养了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介绍

2009年国家新医改条例中宣布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列入新医改的保障体系,从此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需求。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医学专业和计算机信息专业的交叉专业,它集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管理学专业、信息学专业于一体,知识体系庞大结构复杂,因此学习该专业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医学的专业技术和医院业务,还要熟练地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

1.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要培养掌握基础的医学药理知识的人才;

(2)要培养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人才;

(3)要培养了解医疗卫生管理的人才;

(4)要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人才;

(5)要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

(6)要培养有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高复合型人才;

2.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流向

2012年3月国家发展大纲提出,到2015要将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与信息系统逐步覆盖,逐步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据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对医疗卫生行业投入了185.6亿元,同比上一年度上涨22.6个百分点。国家对医疗信息领域愈加重视。医疗卫生信息行业不断扩大,全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势必增加。而且各大医院都迫切需要集医疗知识和信息管理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如此看来,医疗机构对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所以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二、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情况

根据相关人士于2004年对全国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院院校的调查,笔者整理了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的有关情况。本文列举相关调查数据和以往数据作对比,明了地呈现医学信息教育的现状,方便人们对该专业现状的了解;发现该专业领域的优缺点,进而完善该专业的学习管理制度,克服专业领域的不足。

1.开设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信息

2004年底,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或与备案设立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情况:2000年以前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有4所,分别是:原林大学(1985)、中国医科大学(1986)、华中科技大学(1986)、中南大学(1987)。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医学院有3所,分别是:中国药科大学、温州医学院、新乡医学院。2001年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有8所,分别是华北煤炭医学院、张家口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校有6所,分别是:山西医科大学、长治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广东药学院;2003年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校有4所,分别是内蒙古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校有4所,分别是郧阳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学院。近四年期间设置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增加了25所。医学信息专业在我国正以迅猛之势发展。

2.招生状况

调查显示有29所院校被批准设立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实上只有24所院校招收该专业的学生。24所院校中除了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元同济医科大学和原湖南医科大学4所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外其余学校均招收普通本科生,目前为止还没有院校招收博士生。

2000年以前,通过审批的4所院校的招生规模控制在30-50人,招收的人数非常少。但是在2000年后,随着设置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院校数量不断增多,该专业招收学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3.专业课程的设置

数据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有三个大的方向,一个方向是图书情报学,一个方向是计算机和医院信息管理,另一个方向介于二者之间。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以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为主,专业课偏重计算机和医院信息系统辅之以情报学课程,在注重医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发展信息技术。

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学概论、护理学基础、医学信息概论、医学市场信息、医院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工程学、信息分析与预测、软件工程、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情报学概论、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三、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

第6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标准化;资源共享

作者简介:王娟琳(1962-),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大学信息中心,高级实验师;封红旗(1967-),男,江苏泰兴人,常州大学信息中心,高级实验师。(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的构建与应用”(课题编号:GJY11020037)、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在独立学院数字化教学公共服务中应用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2HDJY2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221-02

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承载传统并创新教育模式。2012年9月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如火如荼,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但高校教育信息“孤岛”问题亦伴随而生,并呈现出诸多不足,如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基本信息资源公共数据库,高校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能满足本部门业务管理的需求,但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相对独立,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缺乏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由此可见,信息标准化是整合高校教育资源、建设高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所在。以常州大学为例,在数字化校园信息标准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中,遵守国家及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采取保护原有信息管理系统资源的措施,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学校信息标准集,并对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再进行系统整合;同时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满足部门业务需求的同时,工作人员亦能熟练操作驾驭。这样不仅节约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国内外发展情况

高校信息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美国率先提出Campus Computing(信息化校园)的概念,并开展了美国高校信息化的研究项目,即Campus Computing Project(信息化校园计划)。很多标准化组织正在积极致力于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并起草一些相应规范,如IMS的Learning Resource Metadata(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IEEE LTSC(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Committ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的LOM(Learning Object 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等等。[2]而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应用统一规范中则采用“开源”,即开放源代码模式。美国开源促进协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认为“开源”指的是那些源代码可以为公众使用的软件开发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发行可以不受许可证的限制,[3]但这种方式不完全被高校接受。

在国内高校各部门中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都是在不同时期购置或开发的,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作为开发指导,建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越早,此问题亦越严重。[4]中国高校在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使数据有序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上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及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学校在考虑建设新的信息管理系统时开始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等已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但要完全克服信息“孤岛”还将是一个十分漫长、艰巨的工作。

二、构建数字化校园信息标准化体系

数字化校园信息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它不仅涉及高校各个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软件资源,还涉及到职能部门的管理策略及模式、组织保障措施、人员信息素质等。如常州大学在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中,以实现校园内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树立信息服务的理念,坚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立了学校教学教务管理单点登录系统、数据中心基本公共信息数据库、网上自助服务系统等。

1.制订高校信息标准集,规范信息编码

高校信息标准集是高校对拟建设的大类信息定义的管理信息标准,主要涵盖高校的基本情况信息、学生和教职工信息、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学科建设及科研信息、学校标准代码库等,并按具体内容分成若干类,同时按类分段列出,以便于查询,例如高校基本情况管理信息子集典型字段如表1所示。

高校通常是以教育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T1002-2012》、数据标准集《CELTS-33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代码标准集《CELTS-33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5]为蓝本,结合具体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学校级的信息编码规范,并以学院及各职能管理部门为单位,调查所使用的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逻辑关系,规范各业务系统的信息编码。高校校级教育管理信息标准集结构如图1所示。

高校各职能部门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按国家、教育部教育行业信息及校级信息标准集建设与实施,数据统一规范管理以实现校内信息资源共享。以常州大学为例,学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就以考生的高考考试号作为录取学生的电子身份号,并将此电子身份号分发到各个学校级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如教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校园上机上网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网络自助服务系统等,学生通过电子身份号可以查询各个系统中的相关信息。

2.构建数据中心基本公共信息数据库

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全校师生,分别定义人员的基本公共信息数据项及数据结构。在调查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各单位分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相应的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技术支持维护人员进行讨论与研究,确定必须有标准格式的数据内容,并列出数据项即数据元素。

教师(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进校工作时间,部门,手机号,身份证号,……)

学生(电子身份号、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手机号,身份证号,……)

由于共享数据中心基本公共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于各个部门的业务系统,各相关部门通过对每个数据源创建一个相应的WEB服务来维护本部门所上传到全校数据中心的业务数据。全校数据中心基本公共信息数据库完成数据集成,同时为上传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视图并创建数据库存储过程,当业务系统发生数据更新时,全校数据中心基本公共信息数据库的相应数据也同时进行更新,以完成全校数据中心的数据与业务系统数据的同步,从而有效解决数据“孤岛”现象。常州大学数据中心基本公共信息管理平台界面,如图2所示。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信息标准化的实施

统一高校信息标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使高校做好信息化建设、共享与整合优质资源、率先实现高校内部跨部门之间的业务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

首先,成立高校信息标准委员会。由于信息标准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是一个需及时更新同步的动态系统,则需要高校有一个常设机构对学校信息标准化建设与实施提供有力地组织保障。高校信息标准委员会负责对高校信息标准的咨询解释、制订颁布、修订监管、协调督促,目的在于为学校制订和完善校级的信息标准集提供决策性建议,并监管、督促学校各部门执行相关的信息标准集,推进学校教育信息标准化。高校信息标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高校信息中心即学校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如下:对学校信息标准建设进行规划并制订总体方案,指导与协助各部门开展信息标准化工作;负责信息标准的具体实施与后续修订等工作。

其次,对高校各部门信息系统应用进行规范。实施高校信息标准化后,对校内各部门新建管理信息系统或对已建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软、硬件升级时,必须按照所制订的信息标准集进行规划与设计。各个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与升级时必须提供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程序。

最后,校领导重视,统筹规划。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展信息标准化工作。提高并强化全体师生的信息化意识与水平,从全局出发建立专职与兼职结合的高水平管理队伍,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同时实施CIO机制下的信息标准化建设,[6]促使学校信息标准化建设与应用向纵深发展。

三、结论

高校信息标准化建设与实施是解决信息“孤岛”现象的唯一途径,从统筹规划到具体实施需要耐心、细致地工作,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实现信息标准化,促进信息管理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共享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安婧.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对我国高校的启示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3-10.

[2]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41.1[S].

[3]李理,李哲.新世纪美国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环境与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109-111.

[4]沈锡臣,蒋东兴.信息标准是一体化数字校园的基础[J].中国教育网络,2006,(7):10-11.

[5]黄富革,周晓芳.高校信息化数据标准的制定与实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89-91.

第7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最早出现在我国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国家教育对经济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专业进行了整合,从而出现了该专业。该学科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如今该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较高,很多院校中均开设了该专业,而很多工作岗位也体现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也在持续优化。在该专业中,计算机和经济管理是重要的两个方向,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选择相应的岗位,鉴于该学科的知识综合性,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相对较多,如IT行业、行政、金融以及财务等。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开展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又增加了近200个,而社会各界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可见该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今后应加强对该专业的支持力度。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现状

2.1专业无特色

通过对该专业的研究发现,其虽然囊括了多个方面的知识领域,但在整体来看却十分缺乏特色,如其并未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行业、岗位进行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培养显得缺乏目的性、针对性,过于抽象化。另外,很多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所体现的特点是,其实践能力不够强,专业特长不清晰,专业形象也不突出。此种情况在很多高校以及其他的工作岗位上均有明显的体现,针对此种情况,今后我国教育界应加强对该专业建设的规范力度,缓解人才就业困难。

2.2专业能力不足

在该专业中,其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知识,具体可以划分为信息技术、经济和管理。然而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相关人员在学习技能、应用技能的时候往往无法使三者趋于平衡,有些人员过于偏重信息技术能力,而有些人员则更擅长经济与管理方面的能力。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超过58%的学生认为自己虽然涉及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足,而25%的学生认为自己无一技之长。

2.3专业定位不清

如今虽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较高,但实际的情况是,该专业的定位并不清晰,这主要是因为国家教育部出台的相应文件信息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形式具有高度概括性,且较为宽泛,这也使得学校教育、企业管理等方面无法合理制定培养方案,长久发展下去势必会更加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学生以及相关人员在就业和重新就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迷茫性。

3当前社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规划

3.1专业需求

(1)专业定位目前,国内外对该专业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并将其定位为研究计算机技术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如今该专业的定位也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共识,即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属为管理类专业,但鉴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且该专业在高校的发展历史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清晰,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的问题。(2)专业课程体系定位该专业开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对人才的培养使其掌握计算机能力和应用能力,成为技能型、应用型高科技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定位,并根据定位制定培养计划。我国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课程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由此可以看出,该专业有着类型杂且课程多的显著特点,对于这种综合叉性较强的学科而言,若无法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划分,则很难确定培养目标,甚至会渐渐被时代淘汰。(3)专业人才定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对该专业也有了更多的规定,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其所需要培养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级系统分析员。此类人才需要能够做好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行和评估工作,可以根据相应的信息来完成信息资源的协调工作,进而帮助企业确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另一类是从事信息管理行业的人才。此类人才需要站在企业战略管理角度来进行工作,根据工作流程和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利用相关技术来对企业战略进行优化重组。

3.2发展规划

(1)实现专业定位在对专业进行定位时,应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其虽然涉及范围较广,但这也恰恰可以成为其发展优势,只要能够对其所包含的领域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处理,即可以使各个方面均具有独具特色的专业定位。另外,任何学科的出现均是由无数实践积累而来,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应充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教育的形式对此方面进行优化,最终形成全新的定位。(2)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实践环节。无论是对于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而言,还是就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人员而言,若要将此专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加强实践,这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必要途径;(2)突出专业特色。学校方面应针对该专业来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构建彰显本校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3)更新课程内容。在学习该专业时,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载体,然而我国此方面教材内容有些滞后,今后应针对教材进行改编,并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使人才培养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契合,与时展相融合。(3)实现专业人才定位在多个定位中,专业人才定位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教学、培训的成果如何,最终将其投入到实践中的依然是人。在进行此方面建设时,应事先做好市场调查,对各个行业针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找到突破点,从而确定人才定位。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除了要把握学校学习时间外,也要把握好实习机会,学生就业前的能力提升最佳阶段即是实习阶段,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校方或是学生自身,均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以便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

4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当前社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就业方面的发展。如今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国近年来一直在优化教育改革,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应势而生。通过对该方面的研究可知,我国对该专业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专业定位和人才定位方面,需要相关机构和人员持续加强相关研究。

作者:石鑫 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参考文献:

[1]尹燕芳,杨卫平,王卓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05):43-46.

第8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 基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弹性教学研究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于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电子商务专业 “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 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探讨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探索 三本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三本”高级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酒店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证研究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半结构化模式优化研究 商科类高校信息管理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高职美容化妆品行业人才培养的“三双四跟”模式 构建农机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双化”专业教学模式 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童红兵,张秀平.“基于项目驱动的一主两线三结合”教学模式

探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5):70-72.

[3] 武时龙,童红兵,张克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实践[J].怀化学院学报,2013(5):94-96.

作者简介:

第9篇:教育行业信息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36-02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信息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科技、教育、文化还是贸易、金融、国家安全等领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这些领域对信息的需求,形成了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更明确的定位,与社会的需求进行接轨。

1引言

1998年7月6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统一归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代码为110102),成为《目录》中“管理学”门类的二级类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之下的4个专业之一

而应用性本科院校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适应社会需求,强调以管理知识为指导、计算机技术为技能手段的人才培养特点,来填补社会人才需求的缺口。

2专业发展问题和现状分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的交叉学科。在一般情况下,总是通过一些不同的传统领域跨学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产生的界面处。那么现有的课程是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积,并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点,计算机技术含量也相对落后。一个专业的成熟,必须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内容及专业特点,并且能够影响到其他专业的发展。

2.1社会对专业的认识误区

目前社会对信管专业的认知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考生和家长对本专业的认识局限于———不是单纯写代码,会偏向于管理的专业;另一方面,作为从业的专职教师,许多院校是让管理专业的教师讲授信管专业的管理类课程,而让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讲授信管专业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并没有从交叉学科融合点的全局的角度理解这个学科,讲解相关的课程。

2.2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社会的需求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当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于员工知识结构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信息系统管理维护操作人员,信息行业的从业者,信息系统集成人员,以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人员[2]。而这些方面的人才应该在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方面等综合能力更突出、更有自身的优势。

2.3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凌乱,没有全局性,构不成一个体系结构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结构都应该有它的主线或者是核心点。以这条主线或核心点向外拓展,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信管专业涉及课程知识内容广泛,但是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有待加强。如果缺少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或课程群必然导致学生毕业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2.4实践教学

单纯理论的教学在应用理论教学专业中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学实践作为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学校在实验室模拟进行的实践部分,实训环节不分,缺乏一个真正的系统开发背景,在系统开发中没有融入软件工程思想,使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而这些恰恰是人才培养所必需的环节。

3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课程体系的建立

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面向社会定位,才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尤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信管专业人员应定位在以管理为基础,以技术求生存,管理和技术集成的开发经理,有机会获得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正确的组织、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实施能力,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技巧。

为了能够系统地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笔者认为,信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可以围绕一条主线,辅之以三条副线构建。其中一条主线是一个大的专业作品,整合了所有的专业知识能力,是整个课程体系系统的实践成果;而三条副线是三个知识能力阶梯层次,递进式的逐渐积累,为这条主线服务。这其中的课程设置不是简单的管理、经济、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罗列,而是有目标、有联系的系统体系。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实践课程来验证理论知识,是主线的一部分,到最后阶段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作品。阶梯式的课程设置应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其中的课程安排如下图所示。

4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和其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信管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因此,该课程体系设置,使用系统的思路,整合的概念,结构化的方法来构建。强调厚基础,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来调整,重点以中心向外扩展,作为一个重要的验证点来设置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主线,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理论与实践,构建合理的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课程,并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孙昌春.论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规划[J].理论高地———创新,2008,(6).

[3]姜灵敏.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3).

[4]L. Yang.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andInformation System", Journal of Gansu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vol.20,no.3,63-65,2007.

[5]董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