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第1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关键词】资本形成率;宏观资本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此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例达到了创记录的70%①。而按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中国2009年的资本形成率为48%,2001年至2009年平均值为41.2%。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10年泰国和韩国的平均资本形成率分别为39.0%和36.6%。日本80年代的平均资本形成率则只有30.2%。更需指出的是,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前10年的资本形成率只有不到26%②。说明在中国经济驱动力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已到了一个罕见的高水平。

我们知道在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竞争中,一个合理的宏观资本结构一定是能最有效地将货币资源分配到最有利于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培育新兴企业和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一种金融安排。从中国现实情况看,无论商业银行体系还是现有的股票市场不具备这种良性资本结构的特征。合理而适中的宏观资本结构是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必要前提。通过上述数字对比,我们有理由担忧中国经济的走向。

目前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担忧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中国经济存在巨大的风险,可能出现与美国1929年同等破坏力的经济危机。另一种观点是中国象1970年代石油危机时的日本,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经济调整,然后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国过去10年、日本1965年至1973年和美国1920年代的经济指标,探究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美日三国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对比

我们从经济增长情况、资本形成率、货币供应状况、房地产市场状况、物价情况、股市表现和汇率等方面,整理了中国2001年至2009年,日本1965年至1973年和美国1921年至1929年的相关资料,列举如下:

项 目 中国2001年至2009年 日本1965年至1973年 美国1921年至1929年

经济增长 GDP年均实际增长率10.1%③ GNP年均实际增长率9.1%④ 由于当时GNP统计系统尚未建立,如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替代,这个数字为6%⑤

资本形成率 年均41.2%⑥ 年均接近35%⑦ 不超过26%⑧

货币供应 1999年至2009年年均增长17.90%⑨ 1968年至1973年年均增长18.96%⑩ 1921年至1923年均增长5.4%,1923年至1929年均增长4.0%⑾

房地产市场 2000年至2010年全国土地价格增长约1倍⑿,2001年至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平均数2.14万亿元,比1995年至2000年年平均数增长5.19倍⒀ 日本城市地价指数年均增长14.60%⒁ 1921年-1930年年均房地产投资比1911-1920年增长2.39倍⒂。期间发生过佛罗里达地产泡沫破灭事件

价格指数 2001年至2010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年均增长2.52%,其中2001至2002年年均增长-1.3%,2002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4.38%,2009年增长-5.6%,2010年增长5.5%⒃ 批发价格指数1970年至1973年年均增长4.70%⒄ 批发物价指数1921-1923年均增长1.5%,1923-1929年均增长-0.9%。1921-1929年均增长约-0.3%⒅

股市表现 2000年底2073点,2009年底3218点 1968年底1714点,1973年底3817点⒆ 1921年75点,1929年最高点363点,年均增长超过30%⒇

汇率 2005年汇改时8.28元兑1美元,2010年底为6.62元兑1美元(21)。期间中国对美国国债持有量由2005年底的3109亿美元(22)增长至2010年底的约1.12万亿美元(23) 1971年将固定21年的360日元兑1美元的汇率调整为308日元兑1美元(24),1973年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日元继续保持温和升值 总体上存在美元升值压力,但美联储通过为英格兰等欧洲央行提供贷款的方式压制了美元升值

注:表中平均数均为简均数,主要由笔者根据基础数据计算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本和美国在可比时期均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兴旺、股价指数上涨、本币升值的情况,但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相对温和、批发物价指数甚至为负数。资本形成率方面,中国遥遥领先,日本也比较高,美国则低很多。这些数据基本可以说明中国目前经济状况与日本1970年代相似。进入2010年后,中国经济越来越表现出与日本可比时期的相似性。

首先,中日两国可比时期经济基础相似。日本1965年至1973年和中国2001年至2009年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都是固定资产投资,两国的资本形成率很高,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物价基本上呈上涨态势,汇率则从固定汇率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本币出现了20%左右的升值。而美国1921年至1929年资本形成率远低于中国过去10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相对温和,也不存在物价上涨问题;

其次,中日两国可比时期人均GDP及GDP增速相当。1973年日本人均GDP3486美元(25)。之后日本继续保持较高的名义增长率,1974年日本名义增长率达到了19.3%(26)。2009年中国人均GDP3519美元(27),2010年中国GDP增速为16.89%(28)。而根据陈志武《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中工业增加值数据和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中批发价格指数数据推算,美国1920年代经济的名义增长率不到7%;

第三,中日两国可比时期均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1973年和1974年,受石油危机影响,日本通胀压力非常大,1973年批发价格指数达到15.8%(29),1974年更是高达31.4%(30)。2010年中国PPI指数为5.5%(31),增幅仅略小于2008年和2004年的6.9%和6.1%(32),居过去10年第3位。进入2011年,受国际粮食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影响,PPI继续上行,2011年2月份的PPI同比涨幅达到了7.2%(33),而美国1920年代则出现了批发价格指数下降的情况;

第四,中日两国可比时期的财政状况都比较好,日本1965年至1974年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政府财力,对国债的依赖度比较低,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很低,1975年仅为9.8%(34)。中国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也比较好,2009年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仅约17.96%(35),而美国1920年代的财政能力则比较弱。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与1970年代的日本比较相似。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近10年的资本形成率远高于日本1970年代。当前,我们必须运用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适当调整经济增速,完成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为未来十几年我国经济仍能以较高速度增长奠定良好的资本结构和经济结构基础。

三、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一)政策建议的基础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其中房地产投资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仍然维持目前超过2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今后几年年资本形成率将超过50%。再加上多年名为稳健实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货币超发的作用,中国面临空前的通货膨胀压力。

过去,我国通过大规模投资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依据是中国适龄人口的就业压力很大,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才能解决就业问题。但从这几年的情况看,中国就业问题已经从总量矛盾转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人口则出现了就业困难的情况。这种结构性矛盾与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造成近10年中国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有利于教育程度偏低的普通劳动力的就业。民工荒反映出低端就业人口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程度。维持高投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对解决就业问题的意义已经不大。

目前中国人均GDP不高,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经济发展阶段与1970年代的日本比较接近,这些有利因素使得我们能够承受低一些的经济增速。

(二)具体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在今后几年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适宜的宏观环境。

1.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多年的货币超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微观经济体的经营环境,使得实业投资相比金融投资的收益呈现不断下降的局面,催生了资产泡沫,削弱了我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建议逐步将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到显著高于CPI的水平,将一年期贷款利率提高到显著高于PPI的水平。改变居民储蓄利率长期低于物价上涨的局面,改变由于资本价格过低而带来的投资过度的局面,改变流动性泛滥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局面。淘汰效益不高的投资,释放投资需求引致的资产价格压力,淘汰依靠廉价资本发展壮大的企业,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虽然我国国债余额占GDP比例较低,但是,如果综合考虑地方投融资平台和铁道部债务情况,整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国政府在当前情况下如果继续不注重财力的维护,不控制财政支出,到经济下行时,可能会出现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那时,中国经济的转型将更加困难。在当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较快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的时候,我们应该正视过度依赖低效率投资对微观经济主体竞争力带来的不良后果,减少不合理的财政支出对微观经济体业已面对的畸形市场的加强作用。

建议改变奉行多年的赤字财政政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追求平衡财政目标。通过财政支持逐步退出,为微观经济主体释放出准确的市场信号,使微观主体决策由看政府政策转为看市场需求。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本品部门的依赖,推动消费品部门的发展壮大。

3.推动财产税的发展,将各级政府逐渐从土地财政的框框中解放出来

我国资本形成率过高与各级政府的土地财政不无关系,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给地方政府找到一个可以替代土地出让金的新财源。应该积极推动财产税的发展,通过房产税试点区域和范围的扩大,提高住房保有环节征税占地方总体财政收入的比重。同时应该尽快推出遗产税,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财力。使财产税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财源,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4.增大对创新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在财政支出方面,应该逐步减少对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建投资)的投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增加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变依靠投入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为依靠技术进步的集约的经济增长模式。

保持适当的资本形成率是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合理的宏观资本结构是维持经济体内部基本平衡的前提。从与美日两国在经济发展相类似阶段的比较可知,如果坚持适当的宏观政策,积极调整宏观资本结构,我们将能够象日本可比时期一样顺利地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并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更高的经济发展质量上,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否则,如果过度强调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在处理宏观经济问题方面的独特优势,放任宏观资本结构的扭曲,其结果将可能是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未雨绸缪,是我们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

注释:

①③(13)(16)(28)(31)(32)(33)(35)中国国家统计局。

②林勇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转引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网站。

④日本统计局,转引自北海居博客省略/notheal/article/2568.html。

⑤陈志武,熊鹏,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转引自通达教学资源网。

⑥世界银行。

⑦高善文,中国经济周期、隐忧与对策,转引自中国证券网。

⑧林勇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转引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网站。

⑨中国人民银行。

⑩刘瑞,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日本学刊》2009年第1期。

(11)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中文版)P139,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国土资源部下属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转引自爱房网。

(14)陈共 宋兴义,《日本财政政策》P318-31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5)林勇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转引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网站。

(17)刘瑞,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日本学刊》2009年第1期。

(18)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中文版)P139,北京大学出版社。

(19)CEIC,中信建投证券,转引自魏凤春等《大泡沫来临之前的日本经济》。

(20)陈志武、熊鹏,《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转引自通达教学资源网。

(21)中国银行。

(22)美国财政部,转引自新华网。

(23)美国财政部,转引自金融界网。

(24)忠,《汇率改革案例探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网站。

(25)日本统计局,中信建投证券,转引自魏凤春等《大泡沫来临之前的日本经济》。

(26)日本统计局,转引自北海居博客省略/notheal/article/2568.html。

(27)中信建投证券,转引自魏凤春等《大泡沫来临之前的日本经济》。

(29)(30)刘瑞,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

(34)陈共 宋兴义,《日本财政政策》P16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J•施瓦茨著.巴曙松,王劲松等译.美国货币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美)默里•罗斯巴德著,谢育华译.美国大萧条[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3]高善文.中国经济周期、隐忧与对策[J].中国经济,2010,7.

[4]魏凤春,胡艳妮,王洋,刘之意义.大泡沫来临之前的日本经济[R].中信建投证券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5]陈志武,熊鹏.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M].非理性亢奋,中信出版社.

[6]陈共,宋兴义.日本财政政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林勇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J].中国经济导刊,2008(14).

[8]刘瑞.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9(1).

[9]刘戈.“就业难”比预计的更棘手[J].环球时报.

[10]转型之殇――东兴期货2010年宏观策略年报[R].东兴期货研发中心.

[11]保罗克鲁格曼,张曦译.亚洲奇迹的神话[J].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学刊,2000(1),美国《外交》杂志,1994,11/12.

[12]经济学人:中国经济的未来不会重蹈日本覆辙,原文为:China's economy:Not just another fake,the Economist,Jan 14th 2010.

作者简介:

第2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稳定;资产价格

JEL分类号:E52;E42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5-0016-07

一、引言

一般来讲。资产价格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途径主要通过财富和资产负债表效应。Modigliani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消费者的毕生财富。而房地产和股票又是组成真实资产与金融财富的重要部分,资产价格的波动会影响消费者的毕生财富,消费支出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而资产负债表效应在于企业和家庭的净值会影响其借款能力。净值升高,借款能力增加,反之则减少。资产价格的上升与下降影响企业与家庭的净值,从而也影响其借款能力,而借款能力的变化又影响下一期企业和家庭的支出活动,该传导机制还具有自我放大的功能,Bernanke和Genler(1988)将这种机制称为金融加速因子(Finan-cial Accelerator)。因此从理论上看,除了利率和汇率以外。资产价格也可以像前者一样含有显著的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资产价格可以通过财富效应和负债表效应影响总需求,因而也能够影响反映未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预期,从而影响未来的通货膨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资产价格具备预测未来产出与通货膨胀变化的功能,包含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

事实上,资产价格的周期性上涨与下跌已成为实际产出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也有研究表明资产价格还可能包含了有关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鉴于资产价格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考虑资产价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就国外研究而言,Bernanke and Genler(1999,2001)、Schwanz(2002)、Bofio and Lowe(2002)等认为中央银行应集中注意力关注通货膨胀,只有资产价格波动显著影响宏观经济增长或者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才应该考虑利用货币政策烫平资产价格逆转对宏观经济的负面效应,Filardo (2004)、Bofio and White (2004)和Roubini(2006)等人认为即使通货膨胀位于目标范围内或者处于中央银行的控制中,中央银行也要积极应对资产价格的可能变化,防止由此引发的金融系统不稳定影响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内研究中,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理论上,易刚、王召(2002)基于一个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模型揭示了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认为中央银行应同时考虑股票价格和商品与服务价格:郭田勇(2006)全面剖析了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为代表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传导机制,并分析了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认为中央银行应保持对资产价格的关注,但不宜直接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目标。实证研究中,蒋振声、金戈(2001)从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关联性角度的分析表明,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存在一定联动性,货币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变化有积极反应,而股票市场对货币市场变动反应不足;孙华妤、马跃(2003)采用滚动窗口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中央银行干预股票市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发现利率能影响股票价格,而货币供给对股票市场的作用不显著,且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也不通畅;袁靖(2006)分别基于结构化模型和简约式模型,估计了包含股票价格的利率规则,研究认为,央行应该考虑资产价格,以此增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王虎、王宇伟、范从来(2008)考察了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指出股票价格能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起到一定的指示器作用;殷波(2009)推导得到包含资产价格的最优利率规则,认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率与中央银行对资产价格波动关注度不够有关,建议中央银行应提高对资产价格的关注程度;王擎、韩鑫涛(2009)和周晖、王擎(2009)利用多元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房地产价格、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波动关联性发现,房价的波动以及房价与货币供应量的联动对GDP增长速度影响显著。会导致GDP增长率的下降,而房价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波动无显著影响,而且货币供应量与房价的联动变化剧烈,房价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对经济增长的波动影响并不显著,据此,认为中央银行无需直接干预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唐齐鸣、熊洁敏(2009)通过对考虑包含资产价格和不包含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对产出缺口有显著作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完善对资产市场的监管。

以上研究可见,现有文献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以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存在争议,事实上,仅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并无法对上述问题给予明确的解答,而通过考查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实际调控绩效则可能获取更为贴切的回答,这正是本文的分析切入点。另外,现实中存在多种资产价格,到底关注哪一种资产价格也是中央银行需要选择的问题(siklos,Wemer and Bohl,2004),早期的分析多集中于股票价格,近年来的研究开始关注房地产价格,就我国而言,尽管我国股票市场市值不断增长,参与者日益增多,与GDP比值也稳步上升,对宏观经济影响逐步增大,但是,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强,泡沫化较为严重,金洪飞、金荦(2008)发现,从2004年到2007年之间我国上证A股换手率的样本均值为523%,即一个只股票平均每年转手5次,平均持有时间不到3个月。在此背景下,如果中央银行过度关注股票市场,必然会使得利率波动增大,从而给宏观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冲击。与股票市场不同。房地产是我国居民和企业所持有的主要资产。其价格变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需求、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投资需求,从而带来产出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的波动(段忠东,曾令华,2008),王维安、贺聪(2005)也发现房地产价格对未来通货膨胀水平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次,房地产价格冲击会显著改变货币需求的稳定,增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一步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段忠东,曾令华,2008),且房地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作用显著,传导效率较高(刘传哲,何凌云,2006;丁晨,屠梅曾,2007)。因此,忽略房地产价格因素,将无法全面评价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重要性,也不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当重点关注房地产价格。

综上所述,本文将对货币政策调控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此外,考虑到房地产价格波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影响,同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产出均衡和通货膨胀稳定,因而本文将在统一框架内,在引入实际产出增长、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研究房地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体现了政策操作层面上的现实意义。此外,国内关于房地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文献多是集中在变量之间的水平均值关系这一层面,即一阶矩上的关系,这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变量间“波动”的特征,为此,本文将在探寻变量间水平关系的基础上,引入波动方程,从二阶矩上研究实际产出增长、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以及货币政策之间的波动关系,从而避免了以往相关研究中只关注一阶矩关系的局限性,体现了波动(方差)的时变特征和信息传导机制,力求在同一个完整的计量模型分析框架内同时探讨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一阶矩和二阶矩上的关联性。

二、数据选取与计量模型的建立

第3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一、宏观调控及其客观必然性

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国家宏观调控就其本质和基本内容而言,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干预和引导,它以市场机制自身的存在充分发挥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为前提。宏观调控是补充市场的不足,而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离开了市场经济本身,也就无所谓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性质。为了把握住这一基本性质,必须正确认识宏观调控的内在规定性及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

所谓宏观经济调控,就是指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主要运用间接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与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在这一概念中,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则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和客体;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是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运用间接手段进行引导和调节是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无一例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在我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1、从微观领域看,“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深刻原因。市场机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市场机制的消极作用也就是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其主要表现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环境污染、失业等社会问题;市场机制不能维护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小的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保护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给风险性投资带来一定的障碍;市场机制难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和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容易造成收入分配上的过分悬殊;市场机制不能克服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缺陷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是无法弥补的。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使国民经济均衡发展,需要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

2、从宏观领域看,市场经济本身还存在着“市场失衡”,从而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这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经济不稳定,既可能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表现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微观经济的不稳定,必须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表现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要么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要么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造成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市场机制自身的内在缺陷的局限性,是导致经济失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是:

(1)市场调节具有微观性。市场调节是建立在各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追求之上的。而这些微观经济主体,一方面在市场活动中不可能事先就洞察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并根据这一全局来决策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它们都从自身微观经济利益出发来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可能完全符合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需要和宏观经济利益的要求,甚至可能与社会宏观资源配置合理性要求相违背。这样,市场调节难以实现宏观总量的平衡和总体结构的合理。

(2)市场调节具有暂时性。市场调节是通过市场各种要素(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实现的。集中表现是:供给与需求通过竞争形成一定的市场价格,在这里,供给与需求是动态的,价格也是动态的。市场在动态的价格下使供给与需求暂时趋于平衡的状态。由于市场各种要求都处于经常变化之中,这种平衡状态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市场调节只能一次性地,暂时地解决供求矛盾,而不能使这些矛盾得到比较长期的解决。

(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市场调节是在矛盾或问题发生之后进行的一种调节,这种调节具有滞后性,是“马后炮”式的调节,有一定的时间差,加之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充分,因而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运行的无序和混乱,造成社会经济的频繁波动和资源浪费。如我国彩电、冰箱的生产,时而严重供不应求、时而又严重积压等,就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反映。

(4)市场调节具有分化性。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必然是优者获利多,劣者获利少,甚至亏损被淘汰。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会使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甚至造成贫富悬殊乃至两极分化。正因为市场经济存在以上缺陷,不能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以必须实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

3、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这是因为:

(1)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要建立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各种市场信号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要形成总供给与总需要大致均衡的市场状态;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法规体系,等等。显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仅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这些条件是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而只会导致市场混乱,使社会经济运行走向无序。这就需要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推动这些条件的加快形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而不是违背某些基本的社会制度目标,如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等。很明显,单纯的市场调节不可能自发地实现这些基本的社会制度目标。所以,由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了。

4、宏观经济调控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它们协调一致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性和平衡性。而这种协调一致的配合仅靠市场无法实现,必须有站在全社会高度和从社会全局的利益出发的政府,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逐步走出国界而形成了国际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贸易和资本全球化的趋势。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分工更为复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各国政府必须加强对国内外经济的协调,促进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政府职能的弱化,政府在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面前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就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实施和评价宏观调控工作的主要依据,决定着宏观调控的内容和重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多元的,是由诸多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其具体内容如下:

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就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这一总目标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目标和经济结构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总量目标是在供需平衡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目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无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制订符合实际的总量增长计划,避免经济过冷或过热,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结构目标是在总量增长前提下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调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特别是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调整地区结构,克服地区间条块分割所造成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形成互补的地区结构,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即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基本平衡,是通过具体目标体现出来或得以实现的。有关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具体目标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明确规定,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1、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基础之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2、增加就业。

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因此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经济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会造成失业,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失业。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企业和个人可以在较为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促使经济平衡增长,避免大幅波动。而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价格的紊乱,影响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另外,长期的财政预算不平衡和国际收支逆差也会导致币值不稳,应注意综合、协调、平衡采用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来保持物价和币值稳定。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4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关键词: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规制;房地产;差异

一、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Economic Policy)来进行的。经济政策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措施和规定。从其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而土地政策是为达到特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作为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03年首次提出,目前很多学者也认为土地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土资源部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特殊国情特殊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如卢为民(2008)在《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中从土地的生产要素理论、土地的资产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和特殊体制背景下的特殊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提高我国土地调控有效性的路径[1]。尹锋(2007)在其论文《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中提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此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冷热的具体情况,适当微调年度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和企业取得土地的成本,以调控投资增长的规模,实现物价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2]。

但从另一个角度,土地作为一种基础而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供给量的有限决定了土地是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的价值主要由需求决定,而土地的需求又是一种“引致需求”,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来实现对微观主体决策的引导,进而影响到对土地要素的利用,所以宏观经济调控决定了市场对土地生产要素的需求,而我们不可能通过土地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毕竟宏观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众多要素利用的市场行为博弈的结果,土地要素的利用只是其中一个。这两者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二、宏观调控与土地政策的差异分析

1、内涵属性差异

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成员利益和增加社会福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现代社会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理论上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至均衡水平,但在经济达到均衡之前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萧条,意味着民众必须付出这段时期的总体社会福利下降的代价[3]。因此,政府在必要时可以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际经济政策等)去调控经济总量及其运行,以减少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出现时滞而产生的高昂成本。因此宏观调控的内涵是调整宏观经济总量,但其作用的结果又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而正是这种直接对象与间接结果的传导才体现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也是宏观调控必须有坚实微观政策规制的原因。

而土地作为一种基础生产要素,土地政策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税收政策等。因此土地政策当属于微观市场的范畴,而对于微观市场进行调节或干预属于微观政府规制(Regulation)范畴。从规制的本意来看,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职能部门以维护公众利益为目的而实施的矫正和改善“微观市场失灵”的活动,是政府对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所进行的限制或制约。因此作为一种基本的微观制度安排,土地政策是对土地及其房地产业的结构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直接的政府规定。

2、政策目标差异

宏观调控的结果会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但宏观调控的对象却并不直接针对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否则宏观调控就等同于微观规制。作为微观市场调节的土地政策的目标却是直接针对具体产业,如政府通过土地的收购、储备并有计划地投放市场,增强其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调节;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以抑制商品房价过快增长和控制相关产业用地需求。土地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有着重要地位,也就是通常的“地根”,且在土地投资之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其他投资,如工业用地后的厂房、机器设备投资,商住用地后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等投资,还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中的大量材料等。同时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因素,如地区发展差异、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农民被征土地补偿等问题。国家通过土地政策维护公民权益,加大对廉租、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量以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这些土地政策都可为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学也论及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稳定。因此两者的目标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3、实施措施差异

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条件是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不足、负的外部效应等所导致的市场宏观失灵。故而在通常的论述中,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手段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且必须把握好政策的时机和力度,这体现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综合性和间接引导性的特点[4]。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由于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对稀缺土地资源的过分竞争(招、拍、挂形成“地王”频出)而导致的地价高涨、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开发商市场垄断、流动性充足而带来投资性需求剧增等原因所造成的市场微观失灵。故而微观土地政策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用途管制、供地计划、房地产价格规制、房地产税收调整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直接强制性的特点。

三、宏观调控下土地政策的制定建议

透过以上分析,作为微观规制的土地政策只能作为调节微观市场的工具之一,不能参与代替宏观调控政策。其根本原因表现在:①特有的土地出让制度为地方政府青睐“土地财政”创造了条件,而这种对“土地财政”过渡依赖,导致地方政府不断突破每年的用地计划,使得中央政府的土地政策难以落实;②对高GDP增长率的盲目崇拜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清,导致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率盲目崇拜,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鼓励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这样的过热投资定会引起国民经济的波动;③土地政策的制定依靠突击治理和整顿,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其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往往是某个部门就能随时出台,这样不利于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若要土地政策切实产生作用,为宏观市场运行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微观制度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明确土地政策目标定位

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其明确的目标,作为微观范畴的土地政策就是要协助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而不是对冲或削弱宏观调控。在土地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主导,而土地政策对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只能是协助。比如早在2006年3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就指出,“过度投资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很明显,产业建设生产离不开土地,那么国家有调控政策,并且一些产业用地也已列入禁止供地目录,为什么这么多过剩行业仍能顺利建设投产?直到今年,国家还在调控钢铁、电解铝、焦炭等的产能。可以说明,这么多产能的扩张,土地是先行,而这个闸门如果地方政府能真正严格“把守”,这会对宏观调控是一个促进,反之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

2、把握好土地和房地产政策的力度

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应尽量少用行政手段和短期强硬手段来压制市场。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的必要干预,可以实现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看到政策的长期效果,尽可能让房地产市场本身发挥调节作用。2006年-2010年的很多政策中均有关于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等的论述,而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安居工程建设、住房用地供应、税收调整等措施,说明以前的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再如违法用地和囤积土地这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政府明白长期存在但却没能从根本上加以制止,国土资源部近期的严厉约谈才表明整改的力度,显得力度很大,而这却只会给市场造成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打压的不利影响。这里的焦点就在于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想在某个时点通过政策来强制一次性扭转,必定会造成宏观市场的非正常波动。

参考文献

[1] 卢为民.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6.

[2] 尹锋.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9:10.

第5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从过去十多年的三轮物价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每一轮物价从低点到高点大概持续两年时间。这一轮通胀低点在2009年中期,如保持过去规律,物价回落要到2011年中期以后,因此接下来三四个月,通胀压力依然严峻。在此阶段,宏观调控总体方向应是做减法,有关部门会频繁使用加息、人民币升值、信贷数量控制和提高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控制物价水平。

这些工具虽然都是减法,但效果不一。此前,有关部门把数量型政策手段用到淋漓尽致,但利率和汇率两个价格型政策工具一直没有发挥充分作用。而过度依赖数量型调控手段,终将代价不菲,这在地方政府投资追求GDP政绩时看不出来,一旦调控收紧就暴露无遗。

用数量手段取代利率手段,背负大量债务的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减少了利息负担,代价是普通储户面临持续为负的真实利率。小企业即便愿意承担高利率也难以得到贷款,转而求助于民间高利贷。这是用普通储户和小企业的钱补贴大企业和政府,既不公平,也缺乏效率。

人民币汇率长期不对市场供求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以出口和进口替代产品为代表的制造业部门获益,代价是被保护的制造业商品高价,非制造业部门发展受歧视。这是用消费者利益补贴制造业和国外消费者,用服务业损失支撑制造业发展,同样有失公平,亦缺乏效率。

当然,从中国过去的实践来看,数量型政策工具有其必要性。在外汇占款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准备金率调整和公开市场业务是保持货币稳定增长的必须手段。有些时候,提高准备金率甚至不能说是紧缩政策,仅仅是中性的对冲手段而已。此外,数量型政策工具对于限制金融机构过度扩张,保持其资产质量和稳健运营也是一个保障。

基于中国现实情况,数量型手段不能也不必退出舞台,但基于市场化经济运行规律,则应更多倚重利率和汇率价格手段,才能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更多使用价格手段是对市场更大的尊重,不仅减少效率损失,也是小企业、消费者和服务业发展的福音。

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关键掣肘,在于二者可能招致更严重的资本流入。宏观经济调控如果要倚重价格手段,更加彻底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迈不过去的坎,改革成功的标志之一是彻底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做不到这一点,投机资本流入如影随形,货币政策工具最后还要往数量型工具上转。2004年经济学界不少意见就指出,宏观经济调控从汇率改革入手才能纲举目张。而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很不彻底。

从人民币汇率改革公告以及人民银行负责人文章可以看到,货币当局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很明确的、兼顾外部均衡和内部均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目标。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这些目标没有细化为具体指标,缺乏一套按照目标行事的、透明的汇率管理规则。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需要将之前提出的目标分解为几个中间目标。比如经常项目余额占GDP比例目标,以此反映外部平衡目标;外汇占款目标,以此反映内部平衡和金融稳定目标;有效汇率目标,以此反映稳定进出口目标。具体操作当时,每个目标赋予相应权重,并严格按照透明规则让人民币汇率波动。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打消投机资本流入,让利率和汇率这两个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价格手段在宏观调控中大显身手。

善用减法之余尚需绸缪加法。这一轮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的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但今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压力会重新抬头。当前实体经济运行已经不温不火,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地方政府投资将受影响,在消费难以猛增之时,必然导致经济增长减速。

遏制政府投资冲动之余,放开民间投资则是下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最好的接力棒。从周期角度看,民间投资比民间消费更给力,不会走得太慢;民间投资也不会像政府投资在政绩内动力下一股脑乱上,不会走得太快。从经济结构看,政府投资已超常完成了金融危机期间的拯救任务,再多投就属过犹不及,下面要让民间投资精耕细作。

第6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关键词] 经济转轨 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

一、引言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尤其是在以1989年经济治理整顿为起点,经济从短缺经济向需求经济转轨开始,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即经济体制改革与宏观调控的矛盾。这个矛盾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未来可预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都将不可避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于了解经济运行、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三者关系有深入的意义,从而增加掌控经济运行的能力与水平。

二、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经济转轨以来,中国已完成了六次大规模的宏观调控。前四次调控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紧缩性政策总体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调控效果;后两次调控在应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与局部经济过热、投资膨胀的过程中,扩张性和“有保有压”的政策调控总体体现出密度大、组合性强、力度大等特点,但调控的效果却大大低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策失灵的现象(庞明川,2008)。在2003年以来以抑制固定资产过快增长和产能过剩等为目标的宏观调控过程中,又出现了三个现象:一是无论是针对经济过热、投资增长过快还是对房地产行业的治理,所出台的政策收效甚微,迫使政府不得不连续出台了被称为“政如急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而二是宏观调控中已经较少使用的行政手段在市场化进程已经取得明显进展的背景下又重新得到使用,甚至是“重用”;三是在这轮调控中出现了罕见的“多次调控”现象(高辉清等,2006)。在2007年底以来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和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过程中,还出现了短期内的多次连续调控现象。

这些现象引发了理论界的激烈争论,其焦点在于:中国宏观调控的效果究竟如何?为什么宏观调控的效果背离决策者的初衷和预期?为什么会出现一轮调控周期中的“多次调控”和短期内的多次连续调控现象?

三、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

本文尝试从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角度来回答上述问题。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很容易被归入是经济总量问题还是经济结构问题的矛盾。但本文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从1989年的经济转轨开始到1994年、1998年的宏观经济调控,为了稳定经济总量发展,宏观调控中不可避免的采取了许多人为的、非市场化措施。这些措施每一次也不可避免的对于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或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甚至是打压、破坏的作用。这在1989年的经济治理整顿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虽然理论上宏观经济调控与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人为的统一起来,但在实际中却很难做到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因此,把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人为的统一起来,是一种不尊重现实的、不切实际的说法。最有力的例证,就是为了应对1994年通货膨胀和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宏观调控措施,几乎使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资本金融市场无法进行任何前进的改革措施,甚至是一种向计划指令下的经济体制的倒退。

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产生于我国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经济改革大背景下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带来了经济总量发展的不平衡,对于经济总量发展不平衡采取的经济措施又限制了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前进。这就是这种矛盾关系的基本问题链条,表面上看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的恶性循环关系,实际上还存在着一种新的相互协调和统一的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综合、复杂、缓慢的过程。从市场因素的形成、市场关系的建立到市场规则的完善,市场力量是一个逐步从弱到强、从不稳定到趋于稳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长期性的改革时间使得改革者要具备相当掌握经济发展的能力。只有经济运行在改革者可掌控的范围内发展,那么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才不会断链,经济体制改革的积累效益才能得以保证,经济才能得以发展。这里,经济运行的可掌控性不等同经济运行的确定性。

我国经济体制真正建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从计划下的短缺经济结束开始算起,也就是二十年时间,中间经历过六次宏观经济调控过程。无论从经验还是理论上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建设都处在一个初步建设的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发挥正是受到了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1999)认为,在市场化过程中,政策效应的发挥往往离不开体制上的相应变革,因为体制的不完善不仅会使任何一个政策操作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而且有可能进一步放大负效应而抑制正效应。

综上所述,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关系表明,中国的宏观调控不应沿用和照搬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应该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相符合。

四、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建设阶段的宏观调控政策思路

理论上,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从单纯的经济意义上说,这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改革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与政治体制相互纠缠和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这是不能回避的。以前在政治意识形态下的计划与市场激烈之争,对于整个宏观调控措施的选择和经济运行都产生了直接重大的影响。政治意识控制经济运行是以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主要特色和矛盾。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影响还不可能消除。但是,减少政治意识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独立性,是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关系中最基础的一步。同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还需要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共同发展。现在再来看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在经济、行政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制约之下,它只能是一个为维护经济短期效益而存在的一个经济手段短期行为。这样,维护经济稳定看来就成了宏观调控的惟一目的。

从1989年的经济转轨开始,无论从政治意义上还是经济意义上,维护经济稳定都一直是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但是,这个目标本身和中国经济体制破除和建立的过程本身却是相互对立的。既要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又要保持经济稳定性,这对于本身没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经验的中国经济改革者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在一个失控的经济运行环境中前进。所以,适当降低保持经济稳定性的目标,改为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可掌控性,允许经济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序振幅,经济的动态平衡发展就是可能且可行的。这对宏观调控的理念和方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宏观调控将从以前的直接堵、强力改,变为以疏导为主、以体制建立为先,改变以前宏观经济越想人为稳定却越不稳定的局面。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也会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前进。

参考文献:

[1]高辉清 胡少维 包 静:《目标方向逐步清晰 二次调控该如何出手》[N].《中国经营报》,2006年6月19日

[2]顾海波:《本次宏观调控成为“空调”》,省略 2006-05-11

[3]李义平:《宏观调控为何如此频繁》[J].《人民论坛》,2007年5月22日

[4]庞明川:《中国宏观调控的体制基础与政策绩效》[J].《世界经济》,2008年第7期

[5]张永生:《中国的高投资、消费率与宏观经济稳定》[R].国研报告,2007年1月24日

[6]朱方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创新;调控

宏观经济管理指的是国家把国计民生作为最为基本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经济与法律手段,进行对市场经济在总量与结构方面的调整与控制的一项总和。从党在十四大上正式确定了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宏大的改革目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得到了巨大的完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也需要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管理试行一系列创新调整,使之更好的应对未来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运行的现状

同其它国家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现状相比较,我国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运行有着自身的特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把投资当成驱动,把工业当成主导,在经济的具体投资中,政府干预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西方的一些国家基本是在制度框架之下,经历很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经济市场的大环境。

我国在开展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分析过程中,一般采取静态这一种分析模型,但是却忽略了包含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动态不确定因素,导致了我国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过程当中,自始至终是在受到局限的条件下进行发展,因此无法做出对当前所采取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客观上的评价。

二、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

1.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目标进行创新

我国经济在计划经济模式的长期影响下,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宏观经济的目标调控中还一直保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这种类型的目标调控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对目标调控的确立直接对调控的方向与手段的具体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宏观经济的具体调控路径进行创新,应该首先对调控的目标进行调整。当前,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整体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质检的一种平衡,而不是进行对经济发展的超额干预,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进行调整,应该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灵活处理。如在整体经济在过热的情况下,需要执行紧缩型的经济调控目标;在整体经济在相对萧条的情况下,需要执行刺激经济发展的模式。当然。在保证宏观经济在整体平衡的这一前提条件下,还需要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平衡,如果出现某一行业失衡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纠正,如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能离开国家对其的宏观干预。

2.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进行创新

同过去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主体进行比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调控主体表现的更为多元化,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主体就是政府部门,对调控主体进行创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另一个方面是对调控职能进行创新。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指的是政府部门应该专门成立一个宏观经济的调控部门,明确这些部门的具体职能,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对组织进行创新的重要基础就是改革政府机构,确定政府的具体职责。对职能的创新指的是宏观经济的调控主体在对经济实行干预时应该把市场手段作为主要的手段,以政府的行政干预作为辅助手段,避免出现具体职责的缺位与越位的情况。

3.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手段进行创新

对调控手段进行创新主要是指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手段,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所采取的达成经济管理具体目标的手段应该能匹配不断变化的经济调控。一般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当前,我国在进行调控手段的创新时应该采取以经济手段作为主要手段,把行政手段作为辅助手段,在这个前提下,依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创新。

4.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进行调整,在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工作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是一项在政府的直接参与下,达成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目标的一项重要途径。为了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改善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平衡情况,在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整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做出相应调整,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较,我国当前第三产业发展是比较之后的,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对消费与内需情况做出调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在经济出口总量上大幅下跌,这样避让会对我国GDP的增长产生影响,而调整内需与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消费需求得到扩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总结:

一个国家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表现,是长期以来国际上在经济研究范围内的一项重大课题。宏观经济管理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国家具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还能作为一个国家政府的体现。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还能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创新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够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相适应,才能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找到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的全面、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铁民.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一条规律的探讨——浅谈“三个中心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2] 张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3] 张虹,刘兆博,刘海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纪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09)

[4] 孙建波,秦晓斌.供给主义经济政策“空降”中国——梳理近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J].资本市场,2012(05)

第8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在财政政策中,税收是主要的工具之一。以往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集中在从财政理论层面上说明如何制定和调整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或是分析税收收入与GDP二者之间增长速度的差异及造成不同步的原因,但对税收这个经济变量到底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税收及税收结构是通过哪些途径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适合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和财政体制要求的最优税收结构是什么样的研究则很少。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对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述评。

一、税收的经济增长作用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税收的作用

政府的税收政策和经济增长很久以来就被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联系在一起。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Adam Smith(1776)的《国富论》。Smith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二是生产工人与其他人口的比例,其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劳动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分工,而产生分工的必要条件则是资本积累,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基于以上分析,Smith认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资本积累来实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由于资本积累依赖于投资,而投资的动机来源于预期利润的驱动,征税会降低预期利润,影响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税收减少了各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从而直接减少投资,影响资本积累。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税收都是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所以,税收不应该设定得过高,设定税负水平的原则应该是能低则低;同时,国家的职能应尽量减少,政府的最佳角色是充当经济生活的“守夜人”,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经济。

第9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范文

(河口区发展和改革局,山东 河口 257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有很好的管理手段进行辅助发展。好的经济管理需要建立在大量详细而真实的经济信息之上,只有掌握了高效准确的信息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和能力。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

[

关键词 ]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经济信息是经济活动的实时表现,市场经济每天都处于变动中,因此经济信息也是不断更新的。要掌握全面的经济信息,怎样将这些信息为我们所用,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只有正确运用经济信息,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作用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就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1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大力推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进程中,一定要与实际的经济情况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1]。宏观经济管理也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节,并最终满足市场的需求,保持市场发展平衡。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是调控市场中的不和谐现象。因为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又有自己的弱点,因此在实际运作中调节往往比较慢,缺乏实效性,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进行干预[2]。目前我国经济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

(2)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下放很多权力,国有企业具有很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政府不会干涉太多,这样的政策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环境。对于市场中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规避,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3)宏观经济调控可以维持市场的运行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氛围[3]。提高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实现经济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提高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提高国家经济利益总流入量。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国家也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监督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2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的重要性

经济信息对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国民经济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也是指导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要数据依据。经济信息可以提高整体的经济管理效率,提高相关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掌控力度。大量的经济信息对提高生产力和实践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信息不仅可以对市场经济产生影响,而且还可以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量的经济信息数据可以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产生一定的决定作用,影响国家对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市场对经济的有效利用。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经济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度的必经之路,可以从根本上带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经济信息在现代的经济发展中体现出了多种功能和特性,可以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提供增值服务以及对新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中,信息和物质作为重要的基础,是人类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保证。因此经济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3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管理行为,计划和决策,以及监管和服务等。为了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效率,就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机制。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经济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经济信息系统。

3.1建立科学的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利用经济信息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时,首先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一定要掌握如何控制信息的能力,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进行信息收集[4]。在进行收集经济信息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和安排,合理有序的开展信息收集工作,保证信息质量,不能只图数量,要收集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内容。大量无用的信息将会给后期的信息处理工作造成困难。不利于提炼有用信息,在收集信息的时候还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收集最近的信息,这样更能反映出经济变化的动态。对于市场信息的收集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项目,只有掌握完整的市场变化,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3.2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比较完整市场变化动态的信息库,在这里面具有体现市场正常运行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对于整体市场的宏观调控,要建立自己的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5]。这个系统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独立性、可靠性以及目的性。健全的经济体制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保证,所以首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健全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大力扶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国有经济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来提高市场劳动力的流动性,对我国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逐渐实现与国际金融接轨。

3.3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一直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想提高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加大对经济信息的有效利用。当然经济信息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不仅有好的一面也有可能带来不好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要对经济信息进行认真的筛选,避免使用错误的信息而导致经济发生损失。正确的利用将会促进经济发展,但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也会制约经济的进步。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收集到的市场信息了解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依此做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实现整个地区的经济同步发展。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整体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防止不同地区之间发生脱节和矛盾现象。

3.4促进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立足于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要提高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体制的引导作用。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对宏观经济进行如下改革:为了确保我国宏观经济长期有效发展,我们需要对国有企业目前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6]。立足于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植力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并对我国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以便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使国内金融体制与国际金融更好的融合,推动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4结束语

在上面的分析中,主要对经济信息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应用进行了阐述,并从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开始,对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的重要性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经济信息的应用过程中进行了重点介绍,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有个参考。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乃至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一直都很重视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整体提高,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参考文献:

[1]汤伶俐,李康.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商业,2014,32: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