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信息传播;社交媒体;逻辑回归;信息转发预测
DOI DOI: 10.11907/rjdk.162439
中图分类号: TP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 16727800(2017)002000403
0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对社会事件的意见与看法。因此,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舆论成为公众舆论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机制,有助于各级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与把握社情民意,对有效引导和管理社会舆论、化解舆情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已有诸多学者从事在线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分析与建模。曹玖新等[1]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对各种可能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微博网关注关系拓扑,利用概率级联模型对给定微博的转发路径进行预测,为预测微博的影响范围提供依据。周东浩等[2]结合网络结构特点、节点内容属性、历史传播数据等信息,提出了一个基于随机游走模型的传播能力排序算法DiffRank,选择传播能力最强的topk个节点作为观察节点来检测网络中可能出现的信息传播。刘继等[3]对网络舆情传播模式中单关键点型、多关键点型、链式型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对网络结构中的强势节点和桥节点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李洋等[4]介绍了微博信息的传播过程,通过介绍微博信息传播的定性研究工作,揭示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并从3个不同的角度(以信息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以信息和用户为中心)对微博信息传播工作进行探索,最后展望了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的问题与挑战。韩佳等[5]针对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形式特点,结合传染病动力学原理,提出了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王超等[6]结合传染病动力学的SEIR模型,建立了适用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该模型基于社交网络用户的行为特征,分析了社交网络的传播机理和网络参数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得出了动力学演化方程组,揭示了信息传播随时间的演化规律。郭海霞[7]针对新型社交网络开放平台来研究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问题,就其传播方式、传播行为、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 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以新浪微博为例,在分析大量实例的基础上,讨论了信息传播的几种主要模型及特点。其他学者[810]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
本文提出基于逻辑回归的用户转发行为预测模型,并在Twitter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用户的信息转发行为,帮助政府各部门了解并控制网络舆论,同时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1 基于逻辑回归的信息转发预测模型
1.1 逻辑回归模型构建
逻辑回归模型是一种预测分类模型,假设训练集为Train,测试集为Test,对于数据集Train中的每个记录,分类结果是y=1或y=0,其中,y=1表示用户转发某篇推文,y=0表示用户未转发某篇推文。逻辑回归模型可以对测试集Test的每一个记录进行预测,判断其是否转发某篇推文。因此运用逻辑回归模型解决问题时,首先运用训练集构建逻辑回归模型,然后针对测试集对分类结果进行预测。逻辑回归方程如式(1):
2 实验与分析
2.1 实验数据
本文所用的数据为Twitter中某篇推文在2012年7月1日到7月7日之间的传播数据,数据包括4个部分:转发网络(Retweet Network)、回复网络(Reply Network)、提及网络(Mention Network)、关注网络(FollowingFollower Network),数据描述如表1所示。
2.2 评价指标
运用Fmeasure和ROC曲线来评价逻辑回归模型。式(6)中α是调节系数,准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可通过混淆矩阵计算得出。
F1= 1+α 2×recall×precision α2×recall+precision (6)
ROC曲线是以灵敏度TPR为纵坐标,以特异度FPR为横坐标,绘制成曲线形式。ROC关注的两个指标可用式(7)、式(8)计算得到。TPR= TP TP+FN (7)
FPR= FP FP+TN (8)
其中,TP表示预测转发并且实际转发,FN表示预测未转发但是实际转发,FP表示预测转发但是实际未转发,TN表示预测未转发并且实际未转发。
AUC值是ROC曲线下方面积的大小,其取值范围介于0.5~1.0,AUC值越大表示模型判断力越强。如果模型较好,则其ROC曲线呈凸形,即AUC大于0.5;否则若为凹形,说明模型分类结果不理想。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然后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以0.5为界限划分结果,当概率Pi>=0.5,认为该节点转发推文,当概率Pi
3 结语
本文构建了基于逻辑回归的信息转发预测模型并实现了模型参数求解,提出了基于逻辑回归的信息转发预测算法。运用Fmeasure和ROC曲线对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将该模型应用在Twitter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相关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逻辑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用户的转发行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曹玖新,吴江林,石伟,等.新浪微博网信息传播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学报,2014(4):779790.
[2] 周东浩,韩文报.DiffRank:一种新型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检测算法[J].计算机学报,2014(4):884893.
[3] 刘继,李磊.基于微博用户转发行为的舆情信息传播模式分析[J].情报杂志,2013(7):7477.
[4] 李洋,恒,刘挺.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6,27(2):247263.
[5] 韩佳,肖如良,胡耀,等.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3,33(1):105107.
[6] 王超,杨旭颖,徐珂,等.基于SEIR的社交W络信息传播模型[J].电子学报,2014(11):23252330.
[7] 郭海霞.新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J].现代情报,2012,32(1):5659.
[8] ZHANG J,TANG J,LI J,et al.Who influenced you? predicting retweet via social influence locality[J].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2015,9(3):126.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知识创新
信息传播是指信息产生、传播、收集、整理和利用的过程。信息从信息生产者出发,经过中间环节。最后被信息接收者利用,再产生新的信息,形成一个信息传播链。信息传播是科学研究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积累、是科学赖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为人们供获取比传统、大众传播更鲜活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交流与沟通。因为网上空间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从而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拥有独特性质和运行方式。
1.网络信息传播的含义和本质。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以多媒体、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活动。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同时对社会环境有巨大的影响作用;(2)网络信息传播在原来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通过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行为而不断完善、变化和发展;(3)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人类社会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交流、扩散和利用;(4)网络信息传播有目的性,期望产生影响,引起反映。网络信息传播要求信息传播方和接收方必须要有可交流、能沟通的意义空间。
2.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信息的可传导性,使得传播与反馈存在着依附的复杂关系,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由源源不断的信息反馈,通过自组织过程控制实现复杂系统的平衡状态。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由传统的单向传播中的单一接收者角色转向双向或多向传播中的传播与接收的融合。(2)由原来传播者规定菜单式转向受众自主点菜式,变呆板的从上到下的“推送”信息转向受众自由地“拉出”信息。一推一拉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受众观。(3)在网络空间,接收者不仅能主动地获取信息,还能主动地信息,与传播者完全出于平等的地位。
二、知识创新需要网络信息传播
1.什么样的知识更具有创新价值
(1)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使主体最经济地分配注意力,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问题上,提高了思维的效率,有利于思维的升华和灵感的产生。
(2)断层的和不确定性知识。知识是有逻辑的,但逻辑并不是越细越好,适当的知识断层, 有利于产生学习矛盾。正处在猜想、假设中的知识,不仅能激发创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扩大了思维想象的空间,使思维不受既成答案的干扰,可以进行自主的假设、推论和创造。
(3)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且能以广博的知识为依托、为底蕴,使得创新的范围更广、更深。
(4)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将专门的知识纳入到更普遍、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之中,使知识在内容上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等级,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跨度性。思维的跳跃性越强, 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2.网络信息传播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知识创新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的过程,信息是知识创新重要原料,创新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得到和利用所需的信息。知识创新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给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带来重要的影响。
(1)知识创新的综合性。知识创新中交叉学科将继续发展,学科间的界线将变得模糊, 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走向新的高层次的综合学科。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更加普遍和流行。知识创新的综合性,必然要求信息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跨学科性。
(2)知识创新的多样性。知识创新的学科差异性和很强的探索性决定了知识创新是多样性的:既有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有一些全球性的、或由国家利益导致的、需要巨大投入的科学问题。所以它的信息需求主体的多样性,既有“大”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也有“小”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
(3)知识创新速度的变化。科学进步速度日益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缩短,知识创新成果商业化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来自科学前沿的最新的信息的传递必须十分及时、迅速。
(4)知识创新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知识创新将更多地在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这种国际化和网络化趋势,使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转变为对全球信息资源的需求。
知识创新信息需求的变化和新特点,使得传统的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型的信息需求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新宠。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统信息传播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传播形式多样;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且能即时交流;网络信息传播资源组织方式灵活。是由于这些优点使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成为知识创新活动的一个新的、重要的信息源。
参考文献:
[1]金 镇 毕 强:作为一门学科的网络信息传播[J].情报资料工作,2006(3):5~7
[2]陈 刚 马 扬:网络时代的政治传播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141~144
论文摘要:互联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社会;而信息作为网络中的主要元素,是产生此种影响的关键因素。它以不同的传播模式在网络中传播,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根据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把它的传播模式划分为“传统模式”和“新模式”,并着重分析和预测了“新模式”下信息传播的各种因素将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了1.37亿人,其中使用ADSL、Cable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而新兴上网方式——手机上网也初具规模,达到1700万人。另外,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网络设备性能的提升以及上网费用的下调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用宽带形式在网络上从事学习、研究、工作、娱乐等事务。
网民大规模地从窄带网络向宽带网络迁移是我国互联网事业不断发展的标志。相对于窄带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中有了更多新的传播方式。在这些传播方式中,有些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有些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新生事物,需要去深入探索研究。本文结合目前互联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对其作了深刻的分析。
一、信息在互联网络中传播的传统模式及社会影响
在窄带网络时代,人们上网方式多数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其一大特点就是速度慢。对于当时普通的33.6kbps或者56kbps调制解调器而言,计算机终端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信息传播方式以文字为主。因此,该时期网络上的信息载体以电子邮件、论坛、邮件列表和静态网页为主。这一时期的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呈现出专门化、区域化、非扩散性等特征。这是因为该时期的网民大多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社会阅历,上网尚未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网络速度限制,他们上网很多时候是为了获取某种专门的信息,信息来源不多、渠道单一,而且信息多与其感兴趣领域有关,一般在获取信息之后即离开网络。在这一时期,信息在网络中呈现良性传播,即使存在部分恶意信息,但由于受到网络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限制,无法在大范围内造成社会影响,恶意信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自我失效1。
宽带网络普及之初,上述这种窄带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还一定程度上地存在,但是已经开始出现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相对于采用56kbps调制解调器上网的网民而言,宽带如ADSL、CableModem等上网方式,其接入速度可以达到512kbps以上。带宽的加大使网民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数量必然增多,而网络中提供信息的媒介也不断丰富。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如大规模门户网站的兴起、搜索引擎、点对点信息传播等。另外,硬件、软件、服务的完善,使得上网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普通百姓也能体会到互联网对其生活的影响。信息,无论是良性信息还是恶性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范围和速度都迅速增大增快,不再限制在某个区域或者某个领域,而是借助各种传播模式呈发散状传播。在这一时期,各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传播模式在考虑了其技术效应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其社会效应,加之国家立法的滞后,管理措施的不完善,网民的素质开始参差不齐,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恶意信息传播,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如各种谣言在网络中散播无法知道其真假、各种非法信息的出现等诸多表现。
本文之所以把以上窄带时期和宽带兴起初期互联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称之为传统模式是因为其本质上与其他媒介对信息的传播形式无异,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普通网民在互联网络中大多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上网如看电视、听广播一般。在这种模式下,网民被动接受大量信息。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搜索引擎,其提供的信息量巨大,但是不一定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也带来了“信息垃圾”、“信息过量”等诸如此类的话题。同时,网民面对大量的信息,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也处于被动地位;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大量的信息,无论有用无用,无论对错,无论真假。诚然,部分高素质人才能够很快从大量无序的信息中分拣出自己需要的部分,但宽带网络普及速度以及普及范围所带来的超额信息量常常会超出普通人的鉴别范围,从而导致信息的接受者无所适从。
归根到底,传统模式下网络信息的传播存在两个大的缺陷:(1)未能够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导致信息获取不准确;(2)未能在网络中发挥人的作用,人在网络中属于被动的主体。这两点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
二、信息在互联网络中新的传播模式及其社会影响
人们对互联网络中的信息获取要求日益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完善,近年来信息在互联网络中的传播模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个性化服务、聚合技术、博客、网络视频、问答搜索等形式日渐兴起。从技术上看,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网络速度的提升以及网络技术的成熟为这些新式的信息传播模式提供了优良的设备环境;从社会效应上看,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及对学习、工作、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促使信息提供者提供更加优的服务。同时,网民们作为互联网络中的主体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去,而不仅仅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从人机对话模式接受信息转换成人与人对话模式接受信息。信息传播模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从传统模式中的以文字为主的信息模式转化为以文字和声音、动画、视频并存的模式。
互联网络中新兴的信息传播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不再利用大量的冗余信息来满足信息接受者的需求,而是在把信息交与接收者之前,通过个性化技术、搜索技术、聚合技术等对信息进行分类,把接受者关心的信息送出;同时,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中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博客、播客、圈子、网络视频等方式,使网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为其他信息接受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
互联网络在这个时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也随之而有所变化。
首先,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以个性化服务为基础,利用每个人的差异来提供具有不同针对性的信息。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们可以在越来越多信息前找到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罗列;聚类技术可以按人们个性化要求把信息分类,只提供某些关心的领域;问答搜索提供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避免机器判断带来的信息错误;网络点播为每个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订阅内容等。以上这一切都可以使信息接收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有效信息。
其次,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博客、播客、圈子等web2.0元素的出现使网络应用愈发简化,以往许多需要用代码实现的环节现在可以在可视化环境中完成。这样,部分网民就彻底转换为信息的提供者,并且这部分人大多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之时也把自己的知识向网络中传播。点对点通信的广泛应用不仅使传统通讯模式下的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继续流行,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技术,例如点对点下载、点对点视频播放等。人们基于点对点通讯技术可以在网络中只获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也均是基于该基础上建立。它们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人的地位;人不再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寻找信息然后获取或者作为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再次,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革新。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体同时拥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特点。其特点之一便是网民的参与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这个虚拟的社会中。互联网络中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是简单地把书本、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传播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其只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而新型的传播模式有网民的大量参与,使得互联网信息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网民发表的信息大量存在于互联网中,因而也出现了各种信息水平参差不齐、虚假信息借此散播、盲目跟风等时有发生的现象。但是,理应该是越辩越真,如网络中存在不同领域的用户,他们基于对自身利益的不同要求,发表了维护其自身利益的言论;但这些言论往往在经历不同领域的互联网用户辩论或者经历必要的信息引导之后能够得到去伪存真的答案。另外,在政治、经济、科技或者是日常生活等领域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研究和评论,且无论其正误。这样的环境能够造成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使各个领域的决策者能及时了解现实社会的信息,对监督国家机关、社会机构的运行以及对公民整体文化素质和信息判别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下,由于信息的可定制和可约束,人们虽然获取的信息量比宽带网络兴起初期获取的信息量也许会相对减少,但因目前互联网信息量巨大,如何对各种信息作出有效鉴别,防范恶意信息对社会袭扰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早期的信息传播以文本方式为主,对转播的信息基于关键字的过滤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因此,对于恶意信息,其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其传播范围。但是,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已经发展到以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为主体的信息传播。现阶段基于这些领域的识别技术能力也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活动,如银行账号盗用、诈骗财产、散播非法言论、洗钱等还时有发生。在上网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网民的素质以及鉴别能力亟需得以提高才能处理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社会,应受到某种制度的约束才能使虚拟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因此,针对网络中各种新型信息传播模式的出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仍需要加快步伐,制定出适合该发展模式的法律。
三、信息在互联网络中的其他传播模式的预测
关键词:网络传播;品牌;公共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89-02
1 网络时代品牌传播的特性
第一,即时性。在网络媒体上,信息内容总在不断滚动更新。网络这种即时性的特点,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拉近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或某一事件的“距离”,若公关人员善于运用网络传播的这一特点,组织或机构就非常容易保持与其受众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以使组织或机构赢得公众的信赖。
第二,交互性。由于在网络上信息的门槛比较低,信息传播方式非常灵活且信息传播由单向转为双向。消费者有了更多的对广告信息看或不看的控制权,以及发表意见的权利,交互性便大大增强。这种交互性不仅是网站与网民的互动,网民之间也有大量的互动关系。在一个互动性很强的环境中,信息不再是依赖于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即是说,网络上很难形成信息传播控制方,而只存在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在网络虚拟空间,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会促使品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时空延展性。互联网独有的优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使品牌传播消解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低成本打造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品牌成为可能。而时间的延展性,可以方便地记录品牌信息接受和反馈的过程,消费者网上行为等,从而使品牌和顾客之间不仅能建立个性化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形成长期的信任关系和情感纽带。
第四,分众性。分众传播是指“不同的传播主体对不同的传播对象用不同的方法传递不同的信息。从接受者的角度,是各得其所,各取所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群体的分化、技术的进步以及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大众传播逐渐向分众传播转变,这是媒体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为网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理念,而利用网络营销领域的个性化服务也就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网络时代的品牌传播有着独特的内涵,需要遵循着特定的规律。网络品牌传播需要塑造个性化的深度品牌,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体,遵循系统性的操作流程,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立有价值的客户关系。
2 品牌在网络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2.1 片面追求网络传播高效的功能,忽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网络是信息传播非常实用的载体,它不仅提供了一个集中、全面展示品牌的平台,而且由于其集合了多媒体和互动的优势,使得信息传播更加有效率。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消费者而言,没有价值或价值缺失的品牌,传播的迅速对品牌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在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中,品牌本身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企业应时时考量品牌所提供的价值,是否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在应用新的传播技术的同时,应尽可能的去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的要求。
2.2 站在品牌主导者的位置,缺乏交流和倾听
如前所述,交互性是网络的本质特性之一,但有些企业或品牌建设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作用。比如我们现在还会看到一些网站建设者开放了自由讨论社区,但又担心网民的言论影响品牌传播,一旦发现网民的过激言论和关于网站的不利讨论就会马上删除。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品牌应该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以消费者的朋友或交流者的身份出现,品牌宣传者在网络上只能是信息传播参与者,应该注重利用网络的这种交互性的传播优势,在网络上做一个认真的交流者和倾听者,以宽阔的胸襟让品牌的消费者参与甚至主导品牌建设,创造一个品牌与消费者、以及品牌的消费者相互之间自由交流的平台。诚然,品牌宣传者还是要积极引导消费者,使这种交流对于品牌的建设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效果。
2.3 过于追求品牌网站建设的外在形式,忽略品牌网站的便捷和实用
网络是信息传播的最实用的载体,怎样利用网络更高效的传递品牌信息,理应是品牌建设者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网络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流量,但人们对网络信息获取的期待则是更加便捷、快速。所以,品牌网站给消费者的第一感觉和印象应该是便捷而实用。若品牌传播者过分追求形式花哨而不实用的技术应用,就会影响消费者直接、轻松、快速的获得信息得效果。随着网络网技术的发展,网民对网络的认知加深,网络上的潜在客户会通过查找各种信息来了解企业,所以,企业需要在网络上建立一种信任感。有些企业几年前的招聘信息还在显著的位置展示,客户看到后绝对不会有很好的印象 。
2.4 网络广告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精心策划
广告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和环节。网络广告由传统的“点对点”传播进化到了“链式传播”的新高度,它既是企业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也是品牌网络传播的重要手段,但它并非是完美无缺广告传播媒介,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而网络广告需要根据目标对象特点、产品特点、广告主题来设计、制作和。若广告缺乏创造和针对性,制作简单,就无法形成象电视广告那样的视觉冲击力,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无法打动受众的购买欲望,激发他们的消费需求。加上各种网络广告信息纷繁复杂,自发无序,网络广告的监管薄弱,当网络产品广告缺乏精准性,还会影响客户对企业品牌的可信度,导致消费者对网络广告的厌烦心理。
3 品牌在网络传播中的对策
在网络时代,我们如何通过网络更有效的传递品牌的信息或提供相应的服务,取决于我们是否尽可能多的去了解消费者和他们的要求。
首先,高度重视与消费者充分互动。品牌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就要与消费者充分互动,还要使消费者之间产生互动,并推动这种互动的传播效应。品牌的追随者或信仰者通常自发为品牌建立起网站或社区,与相同爱好者结成同盟,这些人不仅自己是品牌的忠诚顾客,而且对品牌的传播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这方面可以为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施加一些影响或者提供一些条件,比如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网民踊跃提出问题,甚至帮助其他网民解答问题,形成网民自服务体系。让消费者成为品牌主导者,发挥消费者的主动性,调动消费者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节约企业在客户服务方面大量的人力、资金和资源投入,还可以及时得到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反馈。作为品牌建设者要尽可能使网络广告的设计更好地围绕着网络的互动性来进行。围绕着网络的互动性来设计广告,就牢牢把握了网络广告的特有的优势,使得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介广告竞争时,获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其次,注重品牌个性化和网络品牌的广告传播策略。品牌个性是当今企业品牌竞争的核心力量,品牌个性与网络营销中的个性化特征有着密切关联。企业要张扬品牌个性特征,结合网络传播特点,为品牌个性创造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广告传播是维持网络品牌生命力的有效手段,持续吸引公众注意和进行有效的广告传播是保持网络品牌生命力的重要方式。在网络上的广告传播需要遵循网络广告的一般原则,可以在门户网站、内容网站、商业网站或社区网站上运用适当的广告形式进行传播。诚然,网络品牌的网上广告传播效果还会受到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要减少或避免网络广告的强迫性,否则容易导致网民的厌恶和躲避。另外,在网络品牌进行广告传播时的同时,还不能忽略品牌广告的线下运作以弥补网络广告传播的局限性。
再次,注重网络品牌的公关策略。公共关系是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协调公众关系的传播行为,网络公关则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新形式的公关活动。网络品牌传播应该恰当利用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当然,网络品牌的公关传播要注意网络的传播特点,网络品牌的公关传播可以不再依赖传统媒体,可以直接向顾客发送信息,因而网络品牌的公关传播必须向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真实而公正的信息,便于客户做出明智抉择。网络品牌的公关传播还要有效利用网络用户友好互动技术加强企业与新闻媒体和关系群体的情感联系,建立有效的链接路径吸引并引导那些正在主动搜寻信息的顾客顺利地接触到网络品牌。为关系群体或注册用户有偿或无偿进入聊天室、讨论组、在线新闻组和其他论坛提供方便,以便形成热点话题并引发舆论的热烈讨论,收到良好的网络品牌传播效果。
最后,加强企业网站建设。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猛,各类网站如同雨后春笋,诸多企业早已拥有自己的网站。企业网站的基本功能在于其通过网站宣传公司形象、传播品牌、销售产品、进行信息的交互和沟通。企业网站建设的重点是要紧紧围绕着品牌的核心识别、延伸识别和定位进行规划。企业网站建设不能片面追求面面俱到,要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品牌传播的需求进行功能的选择和增减,要使网站的结构功能布局和页面设计都更加有利于品牌的传播,力求品牌的核心识别与网站的功能或外观一致,慎重选择页面的色彩,追求简洁明快、引人入胜的页面布局要,以确保品牌传播的良好效果。另外,在网络时代,网络舆论基于网络信息的极速膨胀和言论的高度自由而具有强大的力量,有时足以令一个根基深厚的品牌蒙受巨大的声誉损失,网络舆论已经是这个社会重要的舆论力量。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口碑传播,企业可以建立品牌论坛,主动引导舆论和口碑相传的方向,开展适当的争论,树立品牌良好的口碑,力争得到良好的美誉,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为了防止企业或品牌的声誉受损,企业还要建立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舆论和口碑传播朝着不健康、不利于企业和品牌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卫・奥格威,林桦译.一个广告人的自白[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
[2]张金海.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美] 罗瑟・瑞夫斯,张冰梅译.实效的广告[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新媒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93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后出现的技术,该技术以网络协议为基础,是连接全球内独立且分散的计算机的集合。在连接过程中,光纤、双绞线、电缆、微波、载波、通信卫星均为连接介质,不仅可以实现软硬件资源及数据资源共享,还可以对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处理和维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1 高速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通讯网络技术为支撑,可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提高协议处理的效率以及网络服务的品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这就要求通讯网络技术必须满足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用户信息传递的高效率,以良好的网络性能确保信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灵活管理,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
1.2 综合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仅是计算机领域的革新,将其运用到传媒、教育、科研、医疗、企业管理等领域,同样推动了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这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综合化的网络技术,必将引领现代社会各个产业的改革与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加快社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其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工业高效化发展、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其三,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市场经济传统的运行模式。
1.3 智能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不断提升网络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应用接口、路由选择,以及更完善的网络管理和拥塞控制,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计算机网络不再是以典型IP服务所提供的固定编码和标准分组格式,而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将网络内部执行转变为用户指定的应用执行。
2 互联网新媒体概述
2.1 互联网新媒体的内涵
互联网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是由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互联网络,具备超文本、超媒体连接的特点,能够提供远程登录系统、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文件传送、BBS、万维网、即时传呼、聊天视频、网络新闻等功能。互联网新媒体是以网络为主体的传播平台,利用数字技术、网路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娱乐服务、商务服务、传播信息的一种新型媒体形式。互联网新媒体之所以被称为“新”媒体,是因为这种媒体形式实现了媒体产品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转变为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突破了传播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突出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了媒体发展的巨大变革。
2.2 互联网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1)大众化。近年来,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网络的普及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已经比较有序,无论是资源、技术、设备还是用户都发展快速,网络媒体的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以及国内各大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从而使得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都获得了不断优化,终端产品的整体价格也大幅度下调,用户上网门槛的降低为更多社会公众接触网络新媒体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新媒体的大众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2)多样化。网络本身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先进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也都应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其应用性和融合性也都越来越强,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它的功能也随之变得多样化。网络新媒体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其一,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如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等,这些都是“新”的信息传输、交换途径;其二,网络专业性增强。专业的网络服务现已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一大特色,如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上银行、网络新闻等等,同时各种“新”服务形式也正在不断涌现,网络新媒体多样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3)融合化。目前,网络媒体正在向宽带、移动和三网融合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用户、手机用户都大幅度增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也随之不断加快,3G网络的正式开通,使得3G用户群体越来越多。同时三网融合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人们在使用各种多媒体业务时更加方便,这不但有利于促进移动多媒体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推动网络创新,进而促进产业文化升级。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
3.1 对互联网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
(1)对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相比较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打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不均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送,不受地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严重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效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互联网新媒体拓宽信息传播范围、提高信息传播便捷性提供了技术平台。如,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门户网站,均都能够为受众提供24小时不断更新的新闻讯息,这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体现了互联网新媒体“新”传播途径――网络传播的优势。
(2)对受众互动的影响。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覆盖率的日益提高,计算机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媒介将庞大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岗位、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进而有利于调动起受众接受网络信息的热情。此外,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为受众设置了交流平台,使受众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参与信息传播,增加了网络信息的浏览量,有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热点新闻的关注度,提高网络信息传递收益。
(3)对信息传播即时性的影响。实现信息传播即时性是互联网新媒介的一项重要功能。互联网新媒介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第一时间内新闻事件,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重大反响,而传统媒介在新闻事件时需要经历一定的制作周期和传播周期,虽然能够保证信息的优质性,但是却牺牲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为此互联网新媒介成为了即时信息传播的首选载体。
(4)对信息保存的影响。相比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媒介而言,网络信息具备更强的保存性,在简单的操作下便可以将自己所需的信息完整地保存在电脑上,并且不会增加额外的保存成本,在用户需要时可以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地调阅。这种“新”的信息保存方式,突破了以纸质为保存载体的限制,有利于减少纸质保存新闻信息所占据的空间,也弥补了纸质保存载体易丢失、损坏的缺陷。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仅仅需要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便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
(5)对信息内容结构的影响。在线视频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也随之向声音化、图像化、直播化的“新”方向发展,从而带来了信息传播内容结构的重大变革。在线直播可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既可以直播新闻、实事等信息内容,也可以上传用户周边的社会现象,这使得互联网新媒体的信息承载量不断增大,信息来源渠道更为多样化,使得信息内容结构不断创新。
(6)对信息传播成本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渐成熟的环境下,互联网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低成本运作,借助于网络平台信息几乎不需要付出费用,这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媒体需要耗费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其成本相对较高,而互联网新媒体则省去了绝大部分信息传播成本。
(7)对受众地位的影响。传统媒体将受众置于被动的地位,只能让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并且传统媒体缺乏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难以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而互联网新媒体可以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为受众提供了“新”的主动获取信息的途径,受众通过收索引擎能够自主地选择信息、获取信息,同时还能够在交流版块实现受众与受众、受众与传播媒体之间的交流,使新媒体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导向。
3.2 对互联网新媒体传播载体的影响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3G网络,标志着通讯网络与互联网的正式融合,不仅拓宽了互联网新媒体的覆盖范围,而且还使无线设备成为了媒体传播信息的“新”载体。随着手机技术的更新换代,智能手机逐步代替了仅有通讯功能的传统手机,因其具有独立操作系统、PDA功能、无线接入互联网、人性化设置以及可支持第三方软件等技术优势,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通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各种客户端,能够使其具备与电脑类似的功能,如信息浏览、发表观点、关注热点问题等,凸显了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优势,可以说,手机互联是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为此,新媒体也将手机作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终端设备,纷纷开发了各种软件,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了解生活服务信息、浏览社会热点动态的需求。目前,互联网新媒体可为手机用户提供信息定制服务、个性化服务,使得互联网新媒体从提供全面化信息向提供专业化信息“新”方向转变。
3.1 对互联网新媒体产业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各大商家开始意识到互联网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纷纷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渠道实施营销宣传策略,在网络平台投入大量广告,以获取良好的宣传效果。如2012年,京东、苏宁、国美三大电商的价格战可谓是收效显著的网络化商业炒作,三大电商纷纷在网络上发表信息要打价格战,使得众多网民对此深信不疑,虽然价格战仅是一种商家的炒作,但是却通过网络信息传播达到了提高产品销售量的目的。除此之外,在电子加密技术、安全浏览器等网络安全技术逐步完善情况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可以自动识别钓鱼、木马网站,为支付宝、财付通、网银等网络支付工具创建安全的运行环境,从而使电子商务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商务形式。如以淘宝为例,仅2013年双十一狂欢节一天的交易额就超过了350亿元。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互联网新媒体这一“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4 规范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互联网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弊端,如传播信息真实性差、传播侵权、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对社会舆论导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大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以规范新媒体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其一,突出管理重点。由于网络媒体的应用范围较广,所以在管理方面应当区别对待,可针对各种网络媒体形式确定管理的重点,如对电影、科技类可适当放宽监管,对于一些专业报道政治新闻的网站,则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其二,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网络媒体与传统的媒体存在较大的差别,故此应采取更加完善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管理,同时,还应加大立法,使网络媒体的管理真正有法可依;其三,应对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管理任重而道远,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可行的管理机制非常必要,这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其四,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建设新闻网站,使网络媒体肩负起网络宣传的责任,强化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
5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智能化、高速化、综合化,势必会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互联网新媒体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有利于使信息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即时传播,而且有利于拓宽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信息服务方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受众参与度,实现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为此,互联网新媒体必须紧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创新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从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思浩.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播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8(2).
[2]朱浩.网络技术发展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影响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8).
[3]苏滨.论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2(5).
[4]王英任.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2.
[5]陈颖芮.探析互联网新媒体促进传媒经济发展趋向研究[J].魅力中国.2009(5).
[6]黄灰泽.黄宝雄.杨灿.面向互联网的新媒体业务融合平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3).
[7]范钟文.网络技术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综述[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3(1).
1.1传统媒体的特点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在运行模式上拥有强大的人力及物力资源,但较之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就随之突显。
1.1.1版面有限
在传统媒体中,以文字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报纸,由于版面的容量有限,只能选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刊登,导致报纸内容因缺乏个性化而无法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现象。
1.1.2不易保存
广播被称为是有声语言,然而对于稍纵即逝的声音,相对于其它媒体而言,不便于保存和记忆。另外,广播没有影音图像做支撑,在视觉效果上缺少即视觉感,不便于人们的理解。
1.1.3时间固定
与广播相同,电视传播的记忆性和存储性差。同时,电视节目的播出有固定的时间段,相对于更加自由的网络媒体而言,缺少时间上的可塑性,给受众接受信息的时间上造成了限制,影响传播效果。
1.2传统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上的应用
一直以来,作为传统媒体的报刊、杂志、广播与电视在农业信息传播上保持着自己的特点。长期以来,农业期刊是人们了解农业相关知识、进行农业技术研究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各类的农业期刊有近9000多种,如《中国农业信息》《中国农机化学报》等这类的国家级农业期刊在研究深度上比较透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成为许多人学习与应用农业技术的首选对象。在广播和电视方面,也有相关农业类的节目播出,但数量较少,形式单一,受关注程度并没有杂志期刊高。
2新媒体与农业信息传播
2.1新媒体的特点
互联网的产生被视为是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之后新兴媒体的开端,在这之后,手机电视、网络广播和数字报纸等种类的新媒体形式也相继产生。至此,新媒体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显现出来的特点也尤为明显。
2.1.1即时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受众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随时传播到网络上[1]。同时,受众可以掌握传播信息的时间、地点、主题、内容,并且,可以与网络后台进行反馈与交流。
2.1.2交互性
新媒体使受众从简单的单向接受者转向了多向的互动传播者,在新媒体中,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可以在网络中信息和言论,这为“无权发言”的受众提供了交互式的网络平台。
2.1.3分众性
在网络信息的传播平台中,受众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类形式选择不同的互动平台与不同的人群进行共同的话题讨论。这种分众化的特点抓住了特定群体的消费心理,以丰富的网络内容,满足受众不同的消费需求。
2.2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上的应用
新媒体的出现使广大受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在农业信息传播领域,因新媒体而发生的改变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随着手机与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一些偏远山区也可以接收到外界传来的信息,尤其在农业上,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QQ群、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帐号等新媒体形式为农民朋友提供了随时交流农业心得的平台,尤其是QQ群的建立,使更多农民用户参与其中,除了可以聊天交友外,还可以进行农业信息的交流与沟通,QQ的在线客服功能也为广大受众提供农业相关的帮助。官方微博与微信平台集合了博客、社交网络以及手机通讯等社交形式的多种特征,使受众能够采用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可以通过此平台了解在农业方面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为用户提供最快速且直接的帮助。至此,新媒体的优势在农业信息传播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与农业信息传播
3.1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
多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在进行着发展与改革。传统媒体较新媒体而言,其在实际发展中的优势已不及新媒体明显[2]。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已不再适合目前社会中各个领域的生产方式,网络的产生与快续发展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致使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在逐渐萎缩,因此,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
3.2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在农业信息传播上的应用
作为时展的必然产物,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在农业信息传播方面将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1新旧媒体相结合,做一体化网络杂志
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保持自身优势,取长补短,相互结合,打造成合二为一的媒体形式。在农业信息传播上,传统的农业类期刊应继续刊登优秀的文章,做有深度、有水平的科学研究,广播、电视节目也应进行创新与改革,打造内容丰富、具有传播价值的农业类节目。同时,农业网站应更加注重信息的更新换代,第一时间将传统媒体中的先进技术与有建设性的观点在网络上,做到新旧媒体的信息实时互动一体化,打造一个农业期刊与网络平台相融一体化的网络杂志,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农业信息[3]。
3.2.2建立农业公益性网上服务平台
在以往的传播媒介中,与农业信息咨询相关的服务比较少见,仅有的栏目也因为版面、时间、资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不能很好地为受众服务。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农业公益性的服务平台,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和可操作性。采用新旧媒体相融合,建立农业公益性的网上服务平台,为受众提供完全免费的知识普及和技术支持,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运行办法,使广大用户受到最实惠、可靠的服务。
4结语
随着时代不断演变,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数据呈爆发式增长,网络已成为传播各类信息的核心途径。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版式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技术”、“艺术”二者有机融合的关键点。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观角度,多角度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版式设计,多层次探讨了网络信息传播中版式设计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版式设计;应用;分析
一网络信息传播和版式设计
(一)网络信息传播
在新形势下,各类技术正处速发展的浪潮中,比如,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时代随即到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已成为其核心途径。就信息传播来说,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某些社会成员以某种信息传播媒介为切入点,传播特定的信息,期待获取预期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全过程。当下,网络传输设备不断完善,网络成本也大幅度降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随之,智能化移动终端不断普及,信息传播媒介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比如,电视、报刊、广播,在传播各类信息过程中,互联网发生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而传播已成为新时期互联网行为的一种基础性形态,也就是说,互联网多样化功能的展现和网络信息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数据海量出现,在不同行业、领域中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想要更好地展现各类信息价值,传播便是其关键性手段。在此基础上,随着网络信息价值不断展现,网络社会建设步伐也会不断加快,现实社会的和谐度也会有所提高。
(二)版式设计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占据核心位置,也就是说,版式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平面设计的传播效果。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大众对平面设计并不陌生,随时随地都在接触以及感受,比如,浏览网页、翻阅报刊,平面设计和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层次的社会大众会在无形中不断“感知、品味”平面设计。在此基础上,作为平面设计的核心组成要素,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艺术的关键所在,版式设计属于“科技”、“经济”二者作用下的产物,是对各类文化传统的真实写照,也是审美观念、时代精神面貌等的一种客观呈现,其涉及的方面较多,被广泛应用到不同平面领域中,比如,招贴、包装、网页,在不同平面领域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价值,起到不同的作用,也被广泛应用到网络信息传播中,利于促进不同行业、领域的持续发展。此外,版式设计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其体现在不同方面,在多样化的文字、图形等作用下;客观呈现了各类信息内容,在留白和虚实、韵律和节奏等作用下,具有鲜明的阅读诱导作用;在“色彩、形式、意蕴”等作用下,极易吸引读者眼球,激起购买欲望,刺激消费,具有鲜明的促进购买作用,也就是说,在新形势下,版式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网络信息传播中版式设计的具体应用
(一)网页设计方面
在数字技术、网页技术作用下,网页版式设计为网页融入了更多新元素,网页表现形式日渐多样化,网页信息模式也日渐形成。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版式设计已被广泛应用到网页设计方面,在网页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借助版式设计,巧妙设计网页字体,客观展现网页信息内容的同时,促使设计的网页更加生动、形象。以“休闲服饰类网站”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用版式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深入把握其核心受众,即年轻人,根据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客观需求等,围绕设计网页主题,优化设计网页字体,要具有鲜明的“活泼、动感”特点,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在此过程中,设计者必须综合分析多方面影响因素,根据网页设计、版式设计二者的特点、性质,准确把握文字大小、字体各自变化情况,巧妙设计字体,促使设计的休闲服饰类网页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眼球,阅读上面信息的同时,购买相关产品。设计者还要准确把握网页版面中的图像,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准确把握其大小,适当增减其数量,控制好远近,明确该网页主题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网页的整体视觉效果,刺激受众视觉感官的基础上,使其准确把握图像所传达的信息,要以该网页主题为基点,以浏览群体的色彩心理为媒介,选择适宜的色彩,科学控制色调,有效传达相关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页版面阅读性。
(二)操作界面设计方面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版式设计也被应用到操作界面设计中,来传播相关信息。设计者必须全方位准确把握操作界面设计的具体要求,坚持相关原则,借助界面版式设计,在导航作用下,客观呈现操作界面构架,使其更加简单、形象,符合新时期社会大众的思维习惯,用户可以准确理解界面整体结构,清楚其操作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操作界面重要的信息,这也是版式设计实用价值的客观呈现。同时,设计者要借助版式设计,科学编排操作界面一系列要素、内容,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操作界面在视觉方面的表现力,使其更具特色,能够在读者接触的第一时间吸引其注意力,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在版式设计作用下,操作界面设计的审美效果大幅度提高,在操作界面传递一系列重要信息的同时,读者也会感受到这是某种情感的传达,促使操作界面赋予生命力,能够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电子杂志设计方面
随着各类技术飞速发展,比如,现代化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电子杂志应运而生,属于文化载体方面的一种全新形式,这也是网络社会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多样化的表现手段作用下,电子杂志不断完善,比如,动画、视频、人际交互。站在客观角度来说,以使用功能为基点,电子杂志有着多样化的类型,比如,商业类、人文社科类,如果以制作方法为媒介,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模板集成软件制作类、PDF软件制作类。在电子杂志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将围绕电子杂志设计主题,借助版式设计,科学调整文字字体样式、字体大小、页面图片数量、杂志背景色调与亮度等,促使电子杂志版面某部位有所变化,尽可能提高电子杂志页面整体设计效果,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从某种角度来说,色彩属于关键性的设计语言之一,也是更好展现电子杂志版式特色,突显其主题的有效途径,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准确把握配色原理,以受众、市场为基点,科学选择色彩,促使电子杂志形式、内容有机融合。以“时尚类电子杂志”为例,青年人是其核心受众,在版式配色方面,设计者需要灵活应用“艳丽、明快”这类型色调,使其当下年轻人口味,起到不一样的视觉作用。此外,设计者还要注重版式设计的互动性特征,科学安排电子杂志版面多样化元素,科学设计交互按钮,比如,选择背景音乐、翻转页面、放缩图片,促使电子杂志版面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不同文化、民族等背景下电子杂志有具体的韵味,可以有效防止电子杂志风格单一化。设计者要多层次合理改变各类信息传播形式,读者可以在导航链接设置作用下,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不需要阅读杂志上所有的信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应的背景音乐,充分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版式设计交互性方面,设计者还要优化设计不同类型的版块,促使读者可以编辑沟通、交流,科学设计超链接,将读者带入不同的网页界面,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中,获取所需的各方面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编辑也能更好地了解各类群体各方面客观需求,优化完善电子杂志版式内容,及时传递不同层次受众所喜欢的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子杂志行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传播尤为重要,而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版式设计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设计者必须坚持相关设计原则,全方位客观分析版式设计特点、性质、功能等,将其灵活应用到操作界面设计、网页设计、电子杂志设计等中,充分发挥版式设计多样化功能,借助“文字、图像、色彩”等,最大化提高视觉整体效果的基础上,客观呈现不同设计主题下的信息,促使产品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以此,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受众多样化客观需求,促进不同领域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顺兴.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的熵定律视角及其视觉感知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3,03:103-109.
[2]王晨.网络环境下信息有效传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情报探索,2016,02:127-130.
[3]王昭.版式设计对新媒体情景中高效信息传达影响的探讨——内容列表页的版式设计对用户获取信息效率的影响[J].设计,2015,15:154-157.
[4]郭艳燕,童向荣,刘其成,龙宇,李晔.基于博弈论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4,03:238-244.
[5]王卫兵.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优势与缺憾[J].大众文艺,2016,01:215.
〔关键词〕口碑信息传播;社交网络;图书馆;服务创新;用户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11.023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1-0124-04
〔Abstract〕Oral spreading is an inform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social network which blends in users perceive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information,brand and service.Nowadays,social network influence throughout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all the advantages about oral spreading such as flexible,fast,accurate and wide influence get further sublimations in SNS environment,and also bring some new inspires to library.The library should analyse the principle,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ral spreading,and explore the correspondency of demand with the library,in order to build more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service channels with users.
〔Key words〕oral spreading;social network;library;service innovation;user service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却找不到我。”这看似是句玩笑话,却正是读者身处信息海洋无所适从的真实写照。在信息时代,信息内容的丰富、数量的激增、种类的繁多,为读者带来便利也让读者倍感压力,而此时的图书馆不只要为读者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更要扮演好“知识月老”的角色,为读者和知识牵线搭桥。如何搭桥?一方面要依托先进的互联网、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另一方面要巧妙的利用社交网络,依托人与人的关系强度及关系网络,实现一种由用户主导的信息传播模式――即用户口碑信息传播,从而建立图书馆资源与用户之间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流通道,实现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创新。
1口碑信息传播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变化
口碑一词最早见于宋・释普济《 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后便以“口碑”喻指众人口头的颂扬[1]。之后随着商业竞争的出现和加剧,便出现了口碑传播,通常是指通过人际之间面对面的方式,传播有关产品或服务的特性、使用情况的正面或负面评价或感受的过程[2],是一种用户间非正式的交流和沟通。由于其对用户会产生较直接的购买或使用影响,故口碑信息传播多被作为商家、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终端的普及,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口碑信息传播方式、环境、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1传播环境及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口碑信息传播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进行,对时间和空间都有所限制。而如今社交网络将人们实际生活中分散的关系人群进行了聚拢,使交流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熟人间交流更频繁、传播更快速。而手机、网络、社交平台、APP等多样化传播渠道也与现在人们的各种交流方式及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相适应,符合碎片化信息传播与阅读发展的趋势。同时,基于人际关系强度的各种“熟人圈子”提高了口碑信息的可信度。再者,在网络与社交软件的影响下,人际关系的延续扩散性更加明显,即信息的传播会快速传播到朋友的朋友,以致到更多受众。这些都使如今的口碑信息传播形式灵活多样、传播环境快速且可信度高。
12传播内容的变化
现在口碑信息传播的内容依然是针对品牌、产品、服务的质量或使用感受的评价,与传统内容性质基本相同。但由于传播环境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口碑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传播内容大都是口头传播,或文字描述。而现在,加入了图片、动画、语音等多种元素的信息形式更易被用户所接受。企业及商家也与当下各种流行元素同步,公众号推送广告、扫二维码、网络地图定位、分享商品信息等[3],使得如今的口碑信息传播进入了网络、多元、互动、共享的新时代。
13用户行为和心理变化
由于社交网络的流行,用户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或软件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传递的过程正在转变为用户的自我展现并寻求认可的过程。正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朋友圈一样,大家通过分享信息、晒照片或发评论,将内心的想法和感情表露,等待朋友的点赞或评论[4]。口碑信息传播也同样存在用户自我展现的成分。用户会有意识地构建传播内容、分享感受、或信息推送,对信息传播和分享的同时也进行了自我展示并寻求认可。
14口碑信息传播在新时代下的定义
基于环境、方式以及内容的改变,如今口碑信息传播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线下通过人际之间面对面的方式,线上利用网络社区交互平台以及通讯软件等工具而展开的关于某种产品、信息或服务的质量评价或使用感受的信息传播过程。一般包括信息,信息接收,信息认同,信息转发这四个环节。具有针对性强,形式多样、传播快速等特点。
口碑信息传播依托用户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可信性强,推送对象准确,互动性强,因而对用户影响较大。传播过程中人际关系强度(或信任度)、接受者需求、转发需求等因素会决定信息被接受的程度及再传播的可能。人际关系强度高,或信息与接受者需求吻合,信息被接受、被利用的程度就相对高。若接受者仍有潜在传播需求,则会发起新一轮的口碑信息传播,从而将传播的持续有效性进行了延展。
2口碑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对图书馆的启发
口碑信息具有传播快速、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随机性强、受主观意识影响严重等缺陷。而随着社交软件大量涌现,终端设备推陈出新,加之网络技术的革新、用户观念的改变,口碑信息传播的种种优势得以升华,劣势也不容忽视,图书馆要辩证地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思考其为用户服务带来的启发。
21口碑信息传播信宿针对性强,适于个性化服务与信息推送用户准备进行口碑信息传播时首先会根据自己对信息源的理解,判断哪些人需要或可能需要这条信息,通过用户对熟人的了解和判断,进而确定传播对象,再将信息或服务推送给有现实或潜在需要的用户。如:张三看到图书馆讲座信息,听过后受益匪浅,他认为朋友李四及其他几位好友也会有所需要,故将该讲座信息及自己的收获和推荐理由分享给李四及其他好友。可见,作为信息传播者,张三首先对信源进行了主观分析,然后又利用自己的社交网络及对熟人的了解和判断,为信息及适合的用户进行“牵线”匹配。这个分析、判断、匹配的过程,对于图书馆而言,需要通过大量的用户调查、数据分析方能实现,但对于用户而言,只需瞬间的大脑和心理活动便可完成,且信息与用户的需求匹配率较高。而作为信息接收者,即便之前对信源一无所知,但通过熟人推荐,又基于对熟人的信任,通常会较图书馆的推荐更乐意接收该信息。这样,不但避免了图书馆推销服务及寻找目标用户的烦恼,实现了信息和服务的精准推送,又方便用户准确获得需要的信息或服务。
22口碑信息传播可实现快速、持续的信息传播
口碑信息传播模式有链状传播,树状传播,网状传播[5]。链状传播是指用户将信源直接传递给某人,这种方式准确快速,目的性强,适合图书馆进行某些准确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树状传播模式是由一人将信息传播给多人,像树冠的分支般使信息传播范围成倍扩大,这种方式有效的扩展了信息传播范围,传播成本较低,适合图书馆进行大范围推广活动。网状传播中每个人既可作为信息接收结点,也可作为信息结点,信息的传播没有固定顺序或方向,所有网络结点生产、的信息都能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且随着信息接收面的扩大,以及更多结点的加入,也有效提升了信息持续传播的可能性。这种信息传播方式自由、高效、成本低、受益面广,且具有持续性,将会成为图书馆进行信息与服务推送、宣传的最佳方式。
23灵活、多样的传播模式,方便收集与应答反馈
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用户至上,所以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已成为图书馆各种资源采购,服务创新的指南。而用户非常在意服务的态度和服务体验,以往石沉大海般的“意见箱”或久无答复的“读者提问”之类的反馈模式逐渐被边缘化,及时、有效的回应才能抓住用户的心。通过反向利用口碑传播链状、树状、网状等形式推送渠道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使用户利用邮箱、网络社区、通信软件等传播工具直接或者间接的进行反馈。图书馆工作人员或是用户的某个或多个上级结点用户都可进行回应,不但提高了响应的可能性及速度,增加了响应数量,还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压力,为读者提供了实时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实现馆员与用户共同建设、维护图书馆的局面。
24用户动态性和情境敏感性,形成督促机制
口碑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息本体一旦通常不易改变,但用户的行为及信息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和效果是具有动态性和情境敏感性的,即用户在信息、传播或接收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和人的主观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用户如果接收并认可了图书馆的某项信息或服务,同时又具备转发需求,即在其社交圈中存在可能对之有需求的熟人,他便很有可能将信息加入主观的感情因素,如推荐理由、自身收获等等,然后转发给自己的熟人,从而完成口碑信息再创造和再传播,也可称之为优质口碑传播。反之,若用户不接受或接受但不认可,抑或没有转发需求,则不会继续传播。甚至会进行反面诋毁性质的劣质口碑信息传播。可见,受用户主观情绪的影响,口碑信息传播的结果呈两极状。这种极端的传播效果会对图书馆的形象产生好或坏的影响,而作为图书馆,虽不能左右用户的思想,但却可以在源头严把信息源及服务的质量,多听取读者反馈,优化用户体验,增加用户满意度,利用用户口碑督促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积极发展。
25辩证的看待口碑信息传播
口碑信息传播可利用人的思考、判断及关系网加速信息的个性化匹配及推送,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用户的主观意识会受到环境、心情、人群等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或干扰,主观意识的介入必然会影响到信息的客观性。用户的喜好、偏见或利益驱使等因素可能使信息向积极正面的方向传播,也可能使其快速成为负面信息,甚至变为利益工具。所以图书馆在欣喜口碑传播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其可能的风险,进而从用户群体、信息内容、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合理规避。
3利用口碑信息传播创新图书馆用户服务模式
基于用户口碑信息传播的特点,图书馆应思考在这种新型的社交信息环境中,如何利用口碑信息传播的优势,规避其风险,从而使自身从被动的适应环境,到巧妙的利用环境,再到主动的引领潮流。
31利用熟人推荐,增加服务信任感
促进用户服务,取得用户的信任是前提和关键。用户信任一方面源于源信息及服务质量本身;另一方面源于用户间的关系强度。图书馆首先要做到信息源的权威和准确;再者,要确保有一批忠实、有原则的“粉丝”,这些人是图书馆信息向外传播的原始结点,他们对于图书馆服务的感受、认同与态度至关重要。把握住信息及传播源头的质量,就能有效减少主观因素对于信息客观性的影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用户太需要信息的筛选和推荐,有些人(尤其是用户熟悉或信服的人)一句话的推荐,不但可准确满足用户需求,为之节省大量查找时间,更会因“熟人”关系的存在而加深对于信息源及者的信任及好感。熟人口碑推荐,胜过图书馆的千言万语。所以,图书馆应有一批固定的“粉丝”,主动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跟踪其关注点的变化,阶段性按需进行信息与服务的推送,及时收集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尽可能的为粉丝读者带来优质的服务体验。另外,图书馆要尊重并强调“粉丝”特殊的用户地位,使其尊荣感与义务感并存,这样才能促使其更为积极的提供优质口碑信息传播。
32将社交融入服务,充分满足用户自我展示欲望
口碑信息传播依托用户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图书馆一方面可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这种热门社交网络作为一种传播通道或是服务窗口,设立微信公众号或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可在在图书馆藏信息、服务内容、图书馆APP应用中融入社交元素,例如在电子书阅览中可参阅他人读书笔记、评论、在朋友圈中分享读书心得[6],向好友推荐图书等等。例如微信读书,让用户在读书过程中可以看到好友读的书及评价[7],可相互点赞、相互赠阅,还可进行读书排行的评比,无形中满足了用户自我展示的欲望,也使用户在相互比拼中激发读书欲望[8-9]。像这样的社交互动,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方便了用户间交流互动,提升用户参与度与满足感,有助于形成资源、用户、知识的互动型网络。
33利用灵活多样的传播模式,建立反应快速的反馈与应答机制口碑信息传播的链状传播模式传递对象准确、反应迅速;树状传播模式传播范围广;网状传播模式信息传播自由、无定向、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图书馆可任选结点进行用户意见的收集,收集的模式可采用自下而上层层提交,也可以由任意结点直接提交,或结点之间相互反馈,或几个结点向同一结点反馈等多种灵活模式进行。而对于反馈的应答也非常灵活,可由图书馆员直接回答,也可由高级结点用户回答,或是任何可以并愿意回答的结点都可直接与反馈结点互动应答。同时,由于利用了用户的社交网络,用户基于信任所反应的意见会更加直接、坦诚。这样的反馈与应答机制,不但减轻了图书馆的负担,同样也提高了用户意见或问题的响应速度,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图书馆的发展。
34巧妙利用口碑传播效果的两极性将图书馆推至“风口浪尖”由于用户的动态性和情境的敏感性,口碑信息传播效果呈两极状。作为信息源生产和的图书馆,能控制的是源信息和服务本身的质量,但对于用户的主观思想,是无法左右的,若被用户认可,则会产生优质口碑传播,优化图书馆形象;若不认可,要么不进行传播,要么就会进行劣质口碑传播,会像病毒一样快速的破坏图书馆的公众形象。这看似对图书馆不利,其实不然,在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是需要常常被推到“风口浪尖”需要占据人们的视线,好与不好,都会引来更多的关注。好的评价代表了大家的认可;坏的评价,也并不一定都是空穴来风,图书馆要及时做自我检查和修正。若是谣言,图书馆大可摆出事实来辟谣;若有缺陷,则端正态度,积极改进。诚恳谦虚的态度反而会得到更多公众的赞许。充分地认识、理解并利用好口碑信息传播的两面性,可以使之成为图书馆口碑形象建设的一枚利器。
35加强甄别,多管齐下,防止恶意传播
在利用口碑传播时要注意人员及信息的甄别,防止恶意传播。首先,图书馆要强调信息版权,在信息时要明确标注版权信息及转载要求,并辅以水印、防复制等技术加强对信息的保护;其次,在招募“忠实粉丝”过程中,严格执行实名认证,把好源头关,并定期进行身份审核及贡献评级,明确奖惩制度,保证团队的高质量与人员的积极性;第三,利用微信、微博等服务平台对内容的监控技术,对已发现的恶意传播信息进行拦截,并进行及时反馈,防止信息被非法传播或利用;第四,对于已造成不良影响的恶意传播,图书馆一方面要官方声明,澄清事实;另一方面要端正立场和态度,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还要及时进行用户教育,提高用户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并保证反馈渠道的便捷与通畅。从信息、人员、技术、管理多管齐下,使恶意传播对图书馆及用户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4结语
口碑信息传播是图书馆随着社交网络的成熟与互联网络的发展所必须要经历和适应的一种传播模式。它为图书馆带来了变革之痛的同时,也为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启发、机遇、同样还有风险。图书馆应该积极思考如何规避风险、凸显优势,从而合理利用口碑信息传播,使图书馆从被动的适应环境而变,到巧妙的利用环境而优,再到主动的引领潮流而革。“人”加上“人际关系”会产生无限的变数、无数的信息、无尽的可能,图书馆应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深度利用社交网络,是接下来还需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宋宝元年活字本.
[2]易明,王幸子,杨斌,等.网络社区口碑信息传播过程的情境分析[J].情报杂志,2015,(10):196-200,133.
[3]戚蕾,张莉.企业微信营销[J].企业研究,2013,(11):50-52.
[4]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5):71-75.
[5]薛国林.微博时代:谣言“传染”路线图[J].人民论坛,2011,(10):16-17.
[6]戴和忠.网络推荐和在线评论对数字内容商品体验消费的整合影响及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26-29.
[7]牛波.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探析[J].晋图学刊,2014,(4):29-32.
(一)信息源
信息源是指希望通过互联网向信息接受者传递的各种信息,主要以图片、文字、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存在。信息源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基础,优质的信息源是影响信息接受者认知度及消费行为的前提条件。地标农产品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地标农产品的基本介绍、产品的地域特征、品质特征等相关信息。
(二)网络信息载体与网络信息传递渠道
网络信息载体是指网络信息的承载体,包括官方网站、电子邮件、搜索引擎。信息传递渠道指以企业网站、电子邮件、搜索引擎以及其他第三方网络资源作为信息载体。网络信息传播渠道是网络信息向信息接收者传递或者信息接收者获取网络信息的通道,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官方网站、第三方网络商务平台、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载体与网络信息传递渠道从及网络信息接收渠道的契合度的高低,决定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互动的友好性,是信息传递的关键因素。
(三)信息接收者
信息接收者指信息最终目标受众或潜在目标受众即用户或消费者。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信息的接收者也会是信息的反馈者或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网络行为、网络习惯是选择网络信息源形式、网络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的依据。在以用户(消费者)为核心的时代,信息接收者的网络行为直接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效果。
(四)信息传递中的噪声和屏障
噪声和屏障即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不同的信息传播渠道都有不同的噪声和屏障,并且对网络信息传播产生不同的效果,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噪声和屏障进行消除,才能保证网络信息的有效传递。
二、地标农产品网络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解决策略
(一)提供详尽且多样的信息源
首先,地标农产品信息源所包含的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要尽可能地详尽,能够包含用户希望了解或未了解的所有信息,诸如地标农产品千百年来所沉淀的文化、地标农产品的独特品质特征、独特地域特征及生产工艺;其次信息源形式要多样化。要灵活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形式,制造适合目标客户多方面需要的高质量信息源;第三,要保证信息源的有效性,及时更新信息源,增加用户对信息的可信度。以地标农产品安化黑茶为例,他们通过制作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高质量的信息源,向消费者展示黑茶所沉淀的人文历史、养生功效、茶艺文化。安化茶马古道旅游景点的打造、纪录片的拍摄、茶艺视频、网上大量的功效宣传、相关企业官网如湖南黑茶龙头企业怡清源官网信息的及时更新等等,这些多样化的高质量的信息源提高了消费者对黑茶的认知度,为安化黑茶取得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因为消费终端的撬动,带来了安化黑茶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选择可靠的信息载体,建立更多的信息传递渠道
政府、企业官网是最具可信度的地标农产品信息源的主要载体;行业资讯网站、综合网络资讯媒体也是地标农产品信息源的重要平台;B2B与B2C电子商务平台、开放式在线百科及博客、微博、微信是信息载体与传递合为一体化的资源,这些都是可靠信息载体,综合使用这些资源可以使地标农产品信息最大限度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不同的地标农产品面向的消费者群体不同,所采用的信息传递渠道也就不尽相同,而网络上各个年龄层次、各个阶级层次的人群都存在,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第三方平台等、传递信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此外,还要将网络信息传播渠道与传统信息传递渠道(如电视、广播等)相结合。对地标产品安化黑茶,怡清源不仅制造了多样化的高质量的信息源,而且充分利用独立的企业官网、博客、茶叶行业平台第一茶叶网、腾讯财经等网络媒体信息,同时还在阿里巴巴批发平台、淘宝和天猫零售平台及手机终端开设展厅、网店;在维基百科、博客、微博大量的黑茶信息及相关的词条,增加了地标农产品安化黑茶的网络信息可见度,提高了消费者的认知度。与此同时,根据不同消费者特点,利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广告、网络社区、博客、微博等多种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信息传递渠道相结合,多渠道、多途径地向不同的消费者传递信息。
(三)消除信息传播中的噪声和屏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信息传递渠道越短,信息传递效率越高,越不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信息也就越容易被接收者发现并接收。地标农产品在推广与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消除来自同类产品信息的噪声干扰和打破竞争对手制造的壁垒,要通过采取各种优化技术,让消费者在使用搜索引擎、B2B、B2C或其它第三方平台站内搜索工具时,地标农产品的信息排名能靠前,或地标农产品相关信息展示在网页的重要位置,以提高其相关信息的传播效率。
(四)了解消费者网络行为,保持信息传递的交互性
信息接收者的网络行为、网络习惯直接影响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要充分了解目标消费者的网络行为,获取网络信息常用的工具及渠道,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投放地标农产品信息,方便消费者主动获取信息。可以利用QQ、阿里旺旺、微信等网络沟通工具,论坛、网络社区等建立信息传递的交互渠道,保证信息的双向传递,有效地提高消费者对地标农产品的认知度,也有助于地标农产品开发者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采取更有效方式与策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