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科学的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的发展史

第1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就我校十五年职业教育发展史,尤其是在近三年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提出“打造职业教育品脾”的战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要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我认为就课堂教学而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学生管理:

在严格学生入口与出口的前提下,加强各个环节管理。从课堂出勤率、课堂听讲、完成作业等方面入手,严格与学生的德育考评相联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接轨,使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采取理论教学阶段考核机制,对于理论不过关的学生不予参加实践学习,进而促进理论学习。围绕“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这一中心,开展“人文教育”,重点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贯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帮助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使学生一入校就有目标,并始终保持足够的信心,成为促使学生成长的内驱力。把教书和育人、成才与成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使毕业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能做到人格健全、品行端正、诚实守信。

教师管理:

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师资队伍是关键,学校应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引入竞争机制。使教师的学历进修、业务学习与教师考评相结合,实行课程竞争上岗,加强教师的竞争意识。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轮流把教师送到对口生产单位专业技能训练,要求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参加校内外生产实践,参与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并积极参与行业和社会的科技服务。力争改变以往的照本宣科,而是进行适用性、实践性的技能和知识的讲解。定期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到校讲座,更新理念,提高水平。持之以恒地开展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鼓励广大教师成为学生的“人格示范者、发展促进者、心理支持者”。

教学改革:

第2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信息化 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历史步伐

已去的20 世纪,是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至此计算机的发展才不过60年的光阴。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形成及其技术实现的有关发明,主要归功于两位数学家,与四位物理学家,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奠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基石。

英国数学家布里顿.艾伦.图灵和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5 年到1936年间由图灵设计的抽象计算机“图灵机”成为计算机发展历史中的里程碑,因此,图灵被人们公认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冯.诺依曼在1945年总结了ENIAC计算机的优缺点, 提出了基于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逻辑设计方案,1952年成功设计建造,它在体系结构设计中实现了数字化的计算过程、存储程序控制并按电子学原理工作,这三点奠定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因此,人们又把现代计算机称之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1947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威廉.肖克莱、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莱顿共同发明了晶体管,他们一起成为了晶体管之父。11年之后,美国物理学家杰克.基尔比研制出第一块集成电路(IC),从此,以晶体管为基础的芯片按照摩尔预言的速度发展,带来了今天计算机的普及,基尔也成为了电子学革命之父。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微处理器的出现,其直接成果就是带来了计算机的高性能和快速小型化,1971年,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4004问世,1978年,英特尔公司开发出了8086,首次用于IBM PC机中,电脑走入家庭。一个全新的概念“个人电脑(PC)”取代了“微电脑”的概念,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得到发展的原因

(一)日新月异的时代需求

起初对计算机的时代需求为“二战”时期,有着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欲求,这样促使进算计的研发运用。随后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存储功能不断强大,使其在教育、经济等领域迅速发展普及。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下,计算机要顺应社会需求,不断的研发变化着,无形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二)稳定的选择机制基于计算机技术

对于相互竞争的技术价值做出一个共识性判断之前需要一段时间,这种不确定因素可能最后影响选择机制。大多数,同时发挥作用的围绕计算机技术的若干选择判据和机制及其影响要素,选择的环境常常是非常敏锐和稳定的,这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实践中,最强的技术性创新,把经济之间的激烈竞争转化为了技术性的较量。其计算机的发展在工程学科和应用学科也给我们许多启发。这使计算机的选择机制判断更加稳定明显,这样就更容易解决计算机在生产生活的运用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计算机选择机制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是一种双向促进的关系,一种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另一种技术的进步。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

新一代的技术与其他领域结合,又为了满足其需求不断的研发更新,慢慢计算机技术成为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并成为其他行业生产中重要的工具,直接与间接的促进了各个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水平。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具体发展趋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智能化

智能化计算机是指设计结构独特并采用平行的处理技术,对计算机中的多个数据及多种指令可进行同时处理和分析的一种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相对于普通的计算机来说有着更高的运算速度。这些更智能化的计算机跟接近与人类大脑的性能,可以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更可以在某些高端行业,帮忙处理大量繁杂数据,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与成本。这也就是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是更人性化,更智能化。

(二)新型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是基于硅芯片技术的不断更新,但由于需求的不断加强,硅芯片的研发潜力已近极限。所以很多新型计算机就成为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1)纳米计算机。计算机技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便有了纳米计算机。纳米元件与电子元件相比,其体积较小,质地优良且导电性能较高,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硅芯片。纳米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纳米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它的目标是使人类可以自由的操作原子。使用纳米级芯片组成的纳米计算机的能耗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性能上远远高于现有的计算机,所以纳米计算会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2)量子计算机。量子力学的原理来对大量数据进行运算以及存储和分析处理的源自可逆计算机的一种物理装置,而量子计算机就是基于这个。量子效应是量子计算机研发的基础,这种计算机中,开与关的状态是通过激光脉冲来改变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决定的。由于量子的叠加效应,与传统计算机对比而言,量子计算机存储的数据量要大得多,还有就是,其运算速度是传统计算机的十亿倍。除了其存储性能及运算速度方面的优势外,其在安全性及安保体系等方面的优良性能也远远高于传统计算机。这也成为了计算机发展的另一趋势。

(3)光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是利用光子进行计算,用光子代替传统的计算机通过电子进行数据计算、传输和储存。并把传统计算机的导线互联转变成了光互联。传统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复杂,多数为电子硬件,而光子计算机则为光子硬件,并为光运算,不同的数据是由光的不同波长表现出来的,对于复杂的任务可以进行快速处理。成为新型计算机一员。

四、总结

以上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究,从其发展趋势到发展其必要原因到未来计算机从智能化到新型化的发展态势的必然进行了探究阐述。

第3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整形外科;整形发展史;临床教学;典型病例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12-0087-03

Insertion Of the plastic surgery development history in clinical educational program

ZHANG Xi,SHU Mao-guo,GUO Shu-zhong,SONG Bao-qiang,MA Xian-jie

(Xijing Plastic Hospital,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Shaanx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mbing the PRS history with the typical cases well prepared formerly during the customary teaching procedure to inspire the self-learning spiri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Methods Cases like nasal reconstruction,cleft lip and flaps were demonstrated with relevant histories and clinical videos or photos by multimedia technique. Results Teaching satisfaction rate between 2011 and 2013 was compared and the rate of 2011 rase from 80% to 88% in 2013. Conclusion History teaching can enhance the customary PRS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PRS);PRS history;clinical teaching;typical cases

我国的医学教育在沿袭苏式教育的基础上,也受到了西方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在临床医学的授课模式上,目前多采用基于问题的PBL(Problem- Bsed Learning)式教学[1]、典型病例教学[2]等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不断提高医学的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然而,整形外科作为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具有专科性强、知识结构复杂、学科交叉广范和发展迅速等特点,同时分配的教学课时又往往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整形外科的教学效果成为了当务之急[4-5]。

1 整形外科教学的特点

整形外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泛的三级学科,它主要包括修复重建和美容两大部分,诊治范围涉及全身,与很多学科既有交叉又有联系。整形外科医生不仅要求有扎实外科基础,而且要求理论知识与临床密切结合,可以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因此在西方医学体系中整形外科医师执照被认为是最难考取的医师专业执照之一。在我国,整形科正处新兴发展阶段,对于大多数教学医院,整形专业教学过程存在时间短、内容多、重点不够突出等弊端,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专科知识,培养适应新世纪的高等医学实用型人才,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2 目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整形外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可以说是创造性思维应用最为深入外科专业。既往的教学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注重知识的传授、累积和记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疏于思考,死记硬背,这与整形外科的实质和精神背道而驰,结果是导致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脱节。后来又出现了基于问题的“PBL”式教学及具体临床病例的穿插应用,同时配合了多媒体等综合手段[6],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但这种临时性的趣味性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对于整形外科这门专业无法形成深刻的认识,残留的知识片段也不够系统。

3 整形外科发展史引领教学的授课方法

整形外科发展史教学即以整形外科的诞生、发展和壮大为主线,结合PBL和典型病例的教学方式,将整形外科代表性技术的发现过程作为引子,以一代代整形外科大师个人成长经历为背景故事,具体结合眼前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激励式教学。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整形外科的治疗原则、实质和精髓,将整形外科的专科特色牢记于心,将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力求提升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效果。

3.1 目的

通过整形外科发展史引领教学的授课方法,使学生虽然身在课堂,但是思维扩展到课堂之外纵贯数千年的医学史中,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化第提升整形外科的教学效果。

3.2 方法

以鼻再造、唇裂及皮瓣技术的发展史为理论背景,结合临床相应患者的手术视频和照片,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展示术前设计的思维和术后效果的演进[7]。以2011年和2013年我科临床见、实习学员为授课对象,2011年采用原有的PBL+典型病例式教学,2013年导入整形外科发展史教学模式,通过授课结束后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对两组学员的授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满意度分为三级,即1=满意,2=一般,3=不满意[8]。

3.3 结果

2011年参与整形外科的见实习生共计125人,其中收到问卷调查120分,其中满意96分,一般22份,不满意2份,满意率为80%;2013年度参加整形外科见实习学员96人,授课后回收调查问卷95份。其中满意84份,一般11份,不满意1份,满意率为88%。两学期调查问卷成绩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4 讨论

临床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较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和临床科研方法的未来临床医生。单纯的书本知识灌输或单纯理论罗列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也难以培养出好的临床医生,而传统的传帮带的临床教学模式也跟不上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医学发展说到底是人才的培养,而发达国家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秉承的都是精英式教育,最先进的教学理论、手段和模式再不断地应用于临床教学当中。我国的临床教学工作者也应该不断学习,追赶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断提升、完善我国的临床教学模式[9]。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如何生动地再现医疗场景,如何将理论融入故事当中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整形外科本身知识结构复杂、涉及亚学科分支多,内容繁杂,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将课本上所表达的知识点明白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而现有的整形外科教材大多内容陈旧枯燥,知识更新慢。因此整形外科教学的重点是如何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了解整形外科的实质、原则和精髓,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

近年来,笔者在整形外科教学工作中应用整形外科发展史引领教学的授课模式,结合PBL+典型病例的教学手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认为其在整形外科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如下。

4.1 有助于继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整形外科最为近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至今不过百余年。单从公元前古印度的陶艺匠人开始进行鼻再造到现今达拉斯鼻整形大师Daniel开创的综合鼻整形,前后历经了数千年,一代代整形大师从未停止过对于真理的探索和新技术、器具的革新和发明。了解其中经典的案例无疑会激发学生对真理探究的热情,增加对整形外科的理解和认知,从而窥见整形外科实质和精髓。另外结合PBL和临床典型病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减少了对于课本和老师的依赖心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查阅资料、互相讨论、交流以及自我反思获得知识[10]。

4.2 有助于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并增强协作意识和能力

书本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导入整形外科的发展史,在扩张视野增加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课本内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文献等的学习,特别是英文原版著作在医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尊重科学和证据的意识,不断地创新和进行经验的总结几乎是所有大师共通的特质,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和故事对学生形成一种正向的刺激和激励,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使学生在平时乃至未来的临床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另外,PBL和典型病例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分析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工协作、查找相关信息并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病例中学习相应的医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 “填鸭式” 教学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PBL[5]教学法、典型病例教学法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医学发展史在临床教学工作中重要性尚无人探讨。本文旨在摸索一种能够更大程度改善、提升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力求是学生能够纵古通今,将枯燥难以理解的整形外科概念和原则的产生过程进行历史情节再现,加深学生的印象,继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近期的临床教学调查问卷证实了该方法的实施获得了更高的教学效果满意率,优于以往的教学方法。因此,如能在临床整形外科课程中精心设计、 合理的导入相关教学内容的历史背景知识,必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 Educ,1986,20(6):481-486.

[2]蔡巧玲,杨文卓,李海丰,等.“以问题为中心” 的小组讨论法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7(2):187-189.

[3]金魁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10(4):6-8.

[4]董祥林,高伟成,黄进军,等.专业学位轮转研究生整形外科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9):1390-1391.

[5]易成刚,郭树忠,鲁开化,等.整形外科进修医师临床科研培训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3):436-437.

[6]梁杰,吴泽勇,彭智,等.“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整形外科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中外医疗,2009,28(30):108-109.

[7]李晋,姜平,高建华.多媒体技术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运用[J].南方医学教育,2006,17(3):29-30.

[8]张培华,汤少明,罗少军.整形外科学多媒体教学改革浅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6):479-480.

[9]梁燕.1995-2005年利物浦大学医学史课程的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7,15(2):89-92.

第4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比较研究法;科学研究纲领;硬核;保护带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008-02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真知灼见。

比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手段。比较研究方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区域内特定学科的发展史,往往也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促进学科纲领地科学发展。其中,横向比较是比较特定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学科发展情况;纵向比较是比较不同区域内特定时期的学科发展状况。

在比较对象确定的基础上,选取科学的方法论分析理论的进化和退化至关重要。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继承了逻辑实证主义,把实验观察事务作为检验科学知识的基础理性主义观点。根据拉卡托斯的理论,在进行学科理论比较环节中,应围绕科学纲领的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规则和正面启示规则为比较层面,系统性比较分析不同纲领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学科判定纲领的进化和退化。通过编写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学科的发展史,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启示,促进学科未来的发展。

1 比较研究法概述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雅典政制》最早出现关于比较研究的运用记录。上世纪60年代之后,比较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偏重质性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而是同时采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手段,用定性与定量手段相结合深入分析研究资料,构建研究对象结构,确定比较研究对象各组成因素的整体性作用。比较研究方法可应用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研究领域,定性分析进行研究对象“质”方面的分析;定量分析是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

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比较研究法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在大量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根据比较研究对象的不同,一些学者已经总结出一些原则,将比较分为区域性比较和问题性比较两类。区域性比较是指,比较某一特定区域内,如某一国家、地区或有明显区划划分的区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多领域问题的研究;而问题性比较与区域性比较不同,比较是围绕相关问题展开的,选取的是两个国家或地区,或是多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固定问题。研究数据或资料是开展比较研究的前提和保障,使用区域性比较研究在研究数据或资料的收集上应遵循基本的前提或原则。由于区域性比较研究是以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众多领域进行整体性比较,所以,研究开展的前提条件是研究者要对所研究区域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研究者往往需要实际进入该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参观、访问与调查,以便在适当的时间和环境下获得第一手资料。这种实地调查的方法,有时也被称为现场研究法。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研究者能获得机会去其他地区尤其是国外单纯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即使有也可能是短期的访问调研,一手资料收集非常有限。限于客观条件制约,大部分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会采用另一种研究途径,即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外文文献,来间接地获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2 科学地运用比较研究法

为了科学地运用比较研究法,应当明确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步骤及注意的事宜。

实施比较研究法的环节

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内对于比较研究法的使用具有多样性,在实施环节方面,各国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例如,美国学者乔治·贝雷迪和德国学者希克尔共同将比较研究划分为实录、诠释、连接、比较四个实施阶段。虽然比较研究法在应用领域具有多样性,不同专业在应用时有不同的侧重点,还未形成一种固定的研究模式。但一般来说,任何比较都必须确定比较问题、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方法、选取比较标准、聚焦研究内容等,这就是比较研究法的一般性步骤。

第一,明确比较的根本性问题,建立比较的逻辑起点。本文已将比较的对象确定为不同区域内特定学科的发展史,是对于不同区域的特定学科的科学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第二,制定比较标准,是进行比较研究的依据。学科发展史的比较研究,往往需要着眼于该学科不同时期的典型性学派、理论、理念、事件的研究,并以科学哲学为指导,运用编史学的方式系统地整理比较。进步的科学哲学思想,便是比较研究的标准和依据。文章就是试图探索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分析手段,构建起比较学科发展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三,收集、整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析、提取、重构,完成资料数据的收集与整合。

第四,实施比较,即比较的具体实施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指导,构建研究框架体系,是比较研究的核心环节。在该环节中,需要明确学科发展理论的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规则和正面启示规则,提出理论系列的进步和退化的划界问题。

第五,形成比较研究报告,按照比较研究的预期目标,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借鉴或启示。通过编写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学科的发展史,力图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启示,促进我国特定学科未来的发展。

3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波普尔和库恩的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是在这两种思想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其哲学思想中既有波普尔批评理性主义哲学的痕迹,也从某些层面表现了库恩哲学思想的精髓。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吸取了库恩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即朴素否证论,从而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科学哲学。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前提假设,是“硬核”理论的提出,其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最基本的原理。“硬核”决定着科学研究纲领的性质,不同科学研究纲领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相互之间的“硬核”的不同。由于“硬核”在整个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拉卡托斯在思想体系建立之初,就限定了一个根本性假设,即“硬核”是不可反驳的,也是不可修改的。这一根本性假设可以保证研究纲领,即某一理论,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和不可置疑性。但应该明确,“硬核”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稳定,长期来看,“硬核”本身也具备一个发展过程。一个研究纲领的“硬核”,实际上是通过预备性的试误方式发展的,发展进程是长期的、缓慢的过程,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结构。判定一个科学纲领的进化与退化有判断标准,如果理论“硬核”不能再指明事物的发展方向,引导事实的发展,出现理论落后于事实,呈现理论衰退的迹象,就必须放弃该“硬核”。

在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内部结构中,支撑“硬核”的是围绕“硬核”的“保护带”,由一系列辅助假设构成,是支持“硬核”成立的理论预设。“保护带”的建立就是通过逻辑严密的辅助假设,保护“硬核”不受反驳,体现了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和适应性。“保护带”的工作机制是,当实验结果与理论发生矛盾,出现反例和反常时,触发“保护带”要利用内部的辅助假设来解释异常情况,将指向“硬核”的反驳经验的矛头主动指向自身,以规避对于“硬核”的反驳,保证“硬核”的不可置疑性。为了实现“保护带”的功能,就必须对其中的辅助假设不断地修正、完善,增加其复杂性和严密性。完善“保护带”有两种途径:一是对原有的辅助假设重新定义与解释,扩大假设的内涵与外延;二是提出新的辅助假设,借鉴与吸纳反例中出现的经验反驳,避免理论被淘汰。当然,对于“保护带”的调整并不是不加以限定的,否则,无休止地强化“保护带”中的辅助假设就很难与诡辩区分开来。判断辅助假设的修正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演变是进化还是退化,拉卡托斯在理论建立时提出了相应的判定标准,以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其认为判断“保护带”调整的进化标准与判断客观经验进步的标准是辩证统一的,有助于理论进步的辅助假设不应是特设性假说,以特设性假说驳斥反例无科学性。另外,“保护带”的科学调整的经验进步是断续显示的,并不能在立即观察到调整后的新事实的出现,因此,在调整后的理论面对反驳经验时,应留有合理的缓冲时间。

科学研究纲领内部又由一些方法论规则构成:一些规则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反面启发法),另一些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道路(正面启发法)。反面启发法是一种指导“保护带”工作的禁止性规定,禁止任何指向“硬核”的经验反驳,转而通过不断科学化调整和修改的“保护带”中的辅助假设来保护“硬核”。反面启发法从方法论的层面规定了“保护带”的性质和工作机制,实现了理论对于反例的驳斥与同化,增强了纲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延长了纲领的生命周期。正面启发法是一种积极的鼓励规定,指示应该寻求哪些道路,规定了理论发展的长期方针,表明了理论科学的自主性,从理论的自我调节和完善的功能来发展整个科学研究纲领。

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自然科学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深入研究分析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拉卡托斯汲取了波普尔和库恩哲学思想精华,创立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了一个新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型。他认为,科学研究纲领表现为进化和退化两种形式。与判定“保护带”中辅助假设修正的科学性标准一致,衡量一个纲领是进化还是退化的标准,在于其客观经验的进步性。如果一个科学研究纲领调整了辅助假设后,增加了经验内容,并且能够合理地解释出现的反常和反例,预见新颖的事实,则表明这是个进步或进化的研究纲领,反之,则是一个退化的纲领。科学史表明:一个研究纲领就是在进化时期也常常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研究纲领与它竞争。

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型表明,任何一种研究纲领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是不可能永远进步的。理论进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转向退化,随着抛弃“硬核”,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新“硬核”下的辅助假设,再次恢复到进步阶段。因而,历史上的任何成功的科学研究纲领都只能是暂时的成功,它们都有一个从进化到退化的发展或演变过程。否定或证伪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的决不是观察和实验中的反常,而是一个比它更进步的研究纲领。整个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研究纲领证伪并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以及其它阶段。

参考文献

[1]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1.

第5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用十七大《报告》的原话来说:“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基石是发展,前提是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就谈不上科学,科学是用来指导和界定发展的;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观、长远的发展观、求实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它并不否认发展的速度。相反,它是科学与速度的有机统一体,是好与快的有机结合体,讲科学与讲速度并不矛盾,发展好与发展快也并不排斥。科学发展不是慢慢腾腾的发展、四平八稳的发展,更不是否定发展、不要发展,而是要好中求快,快中图好,又好又快,关键是要保证这个快是以人为本的快,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快,是统筹兼顾的快,是服从于好的快,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快。因此上说,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统筹兼顾的发展观,是又好又快的发展观。也只有这样去理解和把握,才是符合报告所强调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等论点的基本精神。我们只有全面深刻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实质,把速度和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到以十七大精神为统领,努力加快科学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各项历史任务,仍然离不开快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还比较滞后的澄城来说,保持比较快的增长幅度,保持快速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澄城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站在澄城看澄城,这几年,我们立足县情,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快澄城科学发展的突破路径,具体讲就是“12233”发展思路,即围绕加快澄城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扣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项重点,突出园区经济和全民创业两大动力,加强环境、机制和作风三项建设,努力实现建设陕西经济强县、渭北商贸名县和人文活力新县目标,从而使澄城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用干部群众的话说,目前是澄城发展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但是跳出澄城看澄城,我们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如果不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竞争将越来越被动,最终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因此,作为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一定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加快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6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伦理审视;科学发展;美好生活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6-0034-04

当我们将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置于伦理学的视阈中加以审视时,便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耦合,即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始源性的问题:我们(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与作为社会存在的“我们”)应该如何追求美好的生活?

倘若以一种通俗的语言来表述伦理学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的话,那就是它试图通过提供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和内在品性以及一些基本合理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告诉人们在个体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哪些想法是“应该”付诸行动的并且是“正当”和“善”的,哪些想法则是“不应该”尝试的并且是“不正当”和“恶”的。而科学发展观则在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根本方法的形式对这一问题作出的一种系统解答。

因而,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部落化并行,在“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我们应该如何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一古老的伦理问题在中国的一种当代转换和回应。对于这一转化和回应,发展伦理学的先驱德尼•古莱(Denis Goulet)曾直言不讳地宣称:“一切社会在过去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现在都已经成为当代的发展问题。”[1]就此而言,科学发展观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深深烙有伦理印记的发展理论,有着丰富的伦理意蕴。

“美好的生活”作为伦理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耦合点及价值指向,其本身便预设着一个前置性的问题,即“谁的美好生活”。对此疑问,科学发展观明确地将“人”这一主体放在了最为核心的位置上。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个“人”便成为了揭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就目前来看,对于这个“人”的解释主要存在着三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个体、人民、人性。无疑,关于“人”的这些解释都有着某种合理性,然而,它们或由于内涵过于狭窄(如原子式的孤立个体),或由于政治意味浓厚(如与敌人、官员相对而言的人民),或由于流于空泛抽象(如超历史、超阶级的普遍人性)等原因,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诸多质疑。那么,这个“人”的实际含义和科学规定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人”。“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2]29换言之,他们既不是淹没在黑格尔“绝对精神”之中的人类个体,也不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那种“类”的抽象,而是处在各种各样现实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中的活生生的、不断从事着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这样一种“现实的人”无疑是一种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人。

弄清了“谁的美好生活”这一前置性问题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另外两个与此相关联的问题,即“美好生活谁来创造?创造美好生活为了谁”,对于这两个疑问,科学发展观再次明确地将“人”而非“物”这一主体连同“本”这一概念提了出来。事实上,当我们将“人”与“本”联系起来思考、洞彻其内在逻辑时,便可发现:某种程度上,这里的“人”即“本”,“本”即“人”。就前者而言,美好生活的创造和社会主义实践得以依靠的根本力量是“人”,这一点是由“人”的本质属性及其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2]29,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3]732。从这一意义上说,若缺少了“人”这一主体,所谓的社会历史便不可能存在,更不用说美好生活的创造了。就后者而言,美好生活的创造及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最终归宿或落脚点仍然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需要。这一点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与自然界中全然没有意识的盲动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247。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这一目的便是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等在内的全面的需要)。正是人的需要在构成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最初动因的同时,也构成了最终的目的。因此,如果说在“美好生活谁来创造”这个问题上“人”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工具理性”意味的话,那么在“创造美好生活为了谁”这个问题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则在“人”的身上实现了统一。

至此,当我们将这三个有关“美好生活”的问题进行整合并放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语境中加以考察时,便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切能够参与到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并且能够分享实践成果的社会成员及其现实需要构成了社会主义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源,同时,也构成了“美好生活”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整个理论核心的原因所在。在此需要重点提及的是,“以人为本”固然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且与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都以人为出发点,关注人的生命、自由、权利、尊严、发展等,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关键之处就在于这个“人”究竟是抽象的、大写的“人”,还是“现实的人”?

把“人”作为“美好生活”的主体,把人的需要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最初动因和最终目的,使得一切脱离了“人”及其需要的“美好生活”只能成为一个空泛的口号;同样,离开了“美好生活”的具体内涵,“人”及其需要的满足也只能成为一种没有依托的空壳。由此,便引申出了另外一个更加具体的问题:“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对此疑问,科学发展观在顺承“以人为本”这一“美好生活”的根本规定之后,将其具体描述为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活样式。

所谓“全面协调”主要是依据人的现实需要和存在的多样性,侧重于从代内(相对于代际而言)角度定义“美好生活”的内涵。就人的现实需要层面而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要,同一个人也有着不同的需要,而这其中最基本的需要便是物质层面的需要。对此,自古至今从来没有任何人提出过疑义,因为它涉及到了一条基本的价值标准――生存。显然,如果连人的生存都成问题,所谓“美好生活”便无从谈起,而人的生存得以维持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经济生产)。正如经典作家所言:“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说,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丰富构成了“美好生活”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前提,这点早已被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各国所证明。然而,物质层面的需要固然是人的第一需要,却并非人的唯一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丰富虽是“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却并不能因此而将其等同于“美好生活”。恰如亚里士多德在表述财富之于“善生活”的作用时所言:“财富显然不是我们寻求的善。因为,它只是获得某种其它事物的有用的手段。”[5]相反,如果在此颠倒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一味地追求物质资料的丰富及片面地甚至畸形地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忽略它仅仅是“美好生活”的一个起点而非全部,那么,这样的生活只能称之为一种虚假的美好生活,它最终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意义世界的丧失,随之而出现的人也只能是一种“异化的人”,或杜威笔下的“失落的人”,抑或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与“异化的人”所需要的虚假的美好生活不同,真正的美好生活除了能满足人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能满足人精神层面的需要。如果说物质层面的需要指向的基本价值标准是生存的话,那么,人之精神层面的需要则指向了另一条重要价值标准――生活。从发生学上来看,人唯有先生存(生命存在的维持)才能有生活,但这并不影响人对于自身生存意义的反思,实际上,正是这种反思构成了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6]同时,也正是在这种反思中人逐渐意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即使它再丰富)也仅仅是用以维持生命存在的一种手段而已,在物质需要之外还有着许多“某种其它事物”的存在,譬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的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只有将这些精神需要连同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融于一体,才更加接近于人的真实本性,才能成为一个饱满的、活生生的人,因为人活着不仅仅为了生存,更为了生活。这也是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所说的“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的本义所在。

当然,除却人的全面需要之外,这里的“全面协调”也蕴含着人之存在的多样性。在其现实性上,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存在的多样性突出地表现在以血缘、业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各种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处状态。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影响的共处状态使得“人―社会―自然”这一整体框架内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脱离另一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因而只有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达至一种互利共赢的和谐关系时,共处才能转化为共生,才能使人、社会、自然获得共同的发展,进而“美好生活”的实现才会有一个稳固的基础。与此相反,以往在看待“人―社会―自然”这一框架时,以各种不同形式出现的个体主义(个人享有本体论上的首要地位)、整体主义(社会享有本体论上的首要地位)、自然主义(自然享有本体论上的首要地位)无一例外地都是一种将人、社会、自然视为不同实体的原子论式的化约理论。这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观点不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造成了一种人为的紧张,也在实践中破坏着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也必然包含着“人―社会―自然”框架中人之各种关系的和谐。

如果说“全面协调”侧重于从代内或空间角度描述“美好生活”的样式的话,那么“可持续”则主要从代际或时间角度拓展“美好生活”的内涵。通过前文论证可知,“美好生活”无疑是“人”的美好生活,当在某一空间序列之内时,它意味着在场人物质层面需要和精神层面需要的全面满足,也意味着人、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然而,一旦将其置于时间序列之中时,“美好生活”便不仅仅是一个关涉在场的当代人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目前还未出场的后代人的问题,即“美好生活”在具有空间上的广泛性的同时,是否还应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对此疑问,科学发展观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即“可持续”。

“美好生活”注入“可持续”的内涵,便使得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略的代际问题突显出来,即在场的当代人是否应该对还未出场的后代人负有伦理责任?一种基于不可知论的回答是当代人无需为后代人负责,因为未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不可知的;另一重基于道德相对主义的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因为此时此地的“善”未必就不是彼时彼地的“恶”。然而,由于这两种反对意见本身在理论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前者忽略了科学知识所具有的预见功能,后者故意夸大了道德的主观性、特殊性,忽略其客观性、普遍性等,加之当代共同体理论、社会契约论、责任原理,特别是生态伦理学和发展伦理学对代际伦理做的不同论证,在场的当代人与不在场的后代人之间不仅存在着伦理关系并且理应为不在场的后代人负责的观点已普遍被当代人所接受。人们开始认识到:“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发展一种与后代休戚与共的感觉,并准备拿自己的利益去换取后代的利益。如果每一代都只顾追求自己的最大享受,那么,人类几乎就注定要完蛋。”[7]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场的当代人对不在场的后代人负责,实际上也同时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因而,从在场的当代人与不在场的后代人的代际关系看,“美好生活”显然指的是包括还未出场的后代人在内的“人”的“美好生活”,而非仅仅指在场的当代人的“美好生活”。

意识到代际之间的伦理关系无疑是“美好生活”得以延续的重要认识前提,但就现实实践而言,可持续的“美好生活”若要实现依然需要通过在场的当代人来完成。由此,可持续的“美好生活”实现的落脚点又现实地回到了代内问题上来,如果代内问题都无法得到妥善地解决,那么代际问题的解决就只能是一种幻想。当然,就“美好生活”可持续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在场的当代人所需关注的则主要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原因即在于前文提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构成了人的生命得以维续的第一前提,而自然或自然资源又是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基本载体。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对“是”与“应当”关系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恰恰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理性的盲目崇拜),把事实判断中的“能够做”与价值判断中的“应当做”等同起来,以及简单地将社会发展、美好生活等同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的帮衬下对自然界开始了毫无节制的掠夺。人们似乎早已忘却,“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其最终导致的现实结果是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的却是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物质生活的极大丰裕带来的却是精神生活的日益贫瘠。面对如此情景,如今人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已然意识到“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3]383-384人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的守护者。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当代颇为盛行的生态伦理学中,尽管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旨趣不同(就目前生态伦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似乎成为了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全部,乃至出现了所谓没有中心的中心主义等似是而非观点。无疑,这场“中心”之争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然而,在这场争论中,双方似乎过度地纠缠于自然本身是否有价值和权利的论证,甚至执着于以论证自然之价值和权利来抗争人类中心主义,而忘了生态伦理学本身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所应有的问题意识,即如何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处理人类目前在现实领域中遭遇的问题,特别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如何在代内和代际获得合理分配与利用的问题。当然,就这场争论的焦点来看,双方之所以争执不下,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将存在论与价值论混在一起,就存在论层面而言,人与自然在“人―自然”框架内共处共生并不存在着谁是中心的问题,只有存在的先后问题,就价值论层面而言,在属人的世界里,即使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也不能因此否认价值的“为我性”。相反,以存在时序上的先后来确定价值的先后,以及以外在与人的东西作为基本价值尺度来衡量一切时都是不恰当的),但都不约而同地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升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了兴起不久的发展伦理学中。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最终所指向的“美好生活”是一种满足在场当代人及未出场后代人的全面需要的生活,一种促进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一种维持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或许正因如此,科学发展观才是科学的,进而伦理的;或者,反过来也可以说,“美好生活”才是伦理的,进而科学的。

参考文献:

[1]古莱.发展伦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

[6]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9.

第7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第一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程度直接左右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进步程度。改革开放以来璧山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经过艰苦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举例)。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璧山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与重庆主城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个中缘由,根本的一条就是思想解放不够、精神集中不够、工作落实不够。具体表现为计划经济思想较浓,市场经济意识薄弱;小农经济思想较浓,开放意识薄弱;“官本位”思想较浓,民本意识薄弱;因循守旧思想较浓,创新进取意识薄弱,存在着重官轻商的恋官情绪、怨天尤人的畏难情绪、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小进则喜的自傲情绪和封闭保守的内陆意识。要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扩大投资为第一支撑。投资不足是我们发展不快、实力不强的直接原因。要加快发展,必须通过不断抓投入、上项目来培植更多更大的增长点,从而打破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抓好了投入,就等于抓了工业化,抓了城镇化,抓了居民增收,抓了结构调整,抓了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能起到一举多得、纲举目张的效果。在抓投入的过程中,要落实“五抓措施”,即一是抓投向,在投入中推动结构调整,在调整中扩大投入。璧山是中国西部鞋都,在我们抓投向时,就应该有意识增大对鞋业的投入,而对鞋业的也投入不能狭义简单的理解为多办几个皮鞋厂,多引进几个皮鞋企业,应该从广义上增加对制鞋的产业链的投入,包括原材料、销售、配套服务、信息网络和物流等,努力将我县的皮鞋市场打造成像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那样的国内外商贸市场中心;二是抓投量,要紧紧抓住四个投资渠道,即锲而不舍扩大招商引资,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放开政策激活民间投资,眼睛向内挖掘法人投资;三是抓投速,改革投融资体制,培育投资主体,加快投资和项目进度。在抓投速时还要特别注意我们内在的影响企业投资速度的问题,如我县在2000年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改善优化我们的投资环境,设立了行政大厅,然而从这几年行政大厅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如人意,在某些方面反而适得其反,使过程更加复杂化;四是抓投效,加强投资管理,确保投资质量,提高投资回报率。政府应对企业的投资进行一定的市场引导,提高企业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认识,将企业投资的风险率降到最低;五是抓投责,建立健全投资目标责任制和重点建设项目跟踪负责制,明确职责,强化督办,狠抓落实。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通过招商引资,不仅可以直接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投入问题,而且可以带来崭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现代的装备、科学的管理、广阔的市场、灵通的信息、优秀的人才、丰富的文化、旺盛的人气,带来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更好的对外形象。招商引资要把握六个重点:一是要坚持向园区集中,把我县的园区办成招商引资的载体和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引导外商和外埠资金按园区规划摆布项目;二是力争在大项目、洋项目上寻求突破,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档次;三是加快与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接轨,主动接受国际尤其是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积极参与“渝西经济走廊”的建设,依靠与重庆主城区较近的优势,努力寻求与沿海、主城区的合作与配套;四是要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引进资金和项目来开发自己的优势资源,嫁接国有企业,培植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五是要把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引才引智推动项目和资金引进;六是要在方式方法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多种招商办法,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改革意识不强,改革措施不配套、不到位,是我们经济活力不足、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加快发展,必须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积极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让市场“看不见的手”自由自在运作,使政府“看得见的手”有情有效调节,加快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当前,一是要以深化税费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原则,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要以放宽政策、优化服务为重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彻底清除各种政策障碍和体制约束,让各种所有制平等竞赛,共同前进。三是要以扩面征缴、促进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为重点,大力推进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改革。

五、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优化环境为第一要素。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当前各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一个热点。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持以建设“低成本、快回报、高诚信、优服务、零障碍”的投资创业环境为目标,牢固树立“安商重于招商”、“软件大于硬件”、“环境强于区位”、“办法多于困难”、“管理寓于服务”的观念,下大力推进综合执法,有效解决交叉执法和重复执法问题;切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完善投资政策,为各类投资主体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县投资环境整治的力度不断加大,各部门、单位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增强,应该说我们发展环境整治的目的是基本实现了的。但是,还应该看到我们的个别部门,特别是个别职能部门对发展环境的认识还存在不足,认为自己是垄断性行业,在工作中依然是存在“吃、拿、卡、要”,相互推委、扯皮的现象。可以说如果此风不止,璧山经济将很难有跨越式的发展。

第8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相继爆发污染公害事件,源于传统学科的治污技术,作为环境科学的前身,开始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环境科学一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边际学科,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发展与环境的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大量的、具有较高水平与能力的环保技术人才,有赖于成本适宜、实用、环境友好的污染治理与控制技术。高等环境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作为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等院校作为环境科技成果的重要科技基地,受到广泛的重视。

我国的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育自70年代建立以来,经过近20余年的努力,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环保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弱,社会适应性差,就业渠道单一等,难于满足社会对高水平、高能力环境技术人才的需求。这种状况不仅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使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自身面临困境。因此,必须尽快研究行之有效的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以生为本、分流培养、面向社会”为核心,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环境科学学科发展趋势、就业多元化的要求。

环境科学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几十年在实践中的发展,已从各相关传统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体系,具有如下显着特点:

1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点

1.1综合性强

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科学知识,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1.2研究领域广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争取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即从宏观上研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蓄积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索它们对生命的影响及其机理等;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宏观的宇宙环境到微观粒子,时间跨度从万年到皮秒计。

1.3分支学科多

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1.4研究的科学整体化

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必须在科学整体化过程中,全面考虑,实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充分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2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2.1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数量的需求、质量的要求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展而提高。

针对日益恶化的世界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己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的都是巨大的。社会需求直接表现在对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上,产生了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并影响高等环境教育的培养规格与规模。近几年来,发达国家高等环境教育在学科分布、专业设置、专业规模、专业多元化等方面发展很快,而这与社会需求是相一致。根据《加拿大大学研究》(《UniversityStudyInCanada》),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的成员共有89个,其中设有环境类专业的学校有33个,占总数的41%。日本大学环境教育发展更快,专业设置更多,据邓南圣所作调查,加拿大的20所大学共设置了41个专业,专业总数65个,专业数与学校数之比达3.3,平均每个学科开设3个专业,比90年代初増加了51.5%。

2.2我国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比发达国家更为迫切。

同日本、加拿大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在本科专业设置院校数、专业招生规模、社会适应性上存在较大不足,且考生报考意愿不强,就业渠道不畅。但笔者认为上述困难是暂时的。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因起步较晚,经费短缺,环保欠账较多,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阶段,产业结构大多属能源资源高耗型,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发达国家己经从末端治理转向了全过程控制。我国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存在四方面的需求増量:一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需对一些旧的环保项目实施末端治理为主的措施,二是对一些新建、待建项目,须实行从规划、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实施与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环境污染预防、治理和管理,三是中国加入WTO必将刺激ISO14000认证等环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随着国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的加大,环境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必须加大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吸纳,提高环境管理、污染控制与治理力度。因此我国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应比发达国家更为迫切。

2.3我国持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必然拉动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十几年来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九五”期间,全国环境保护累计投入3600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3%,高于“八五”期间0.73%的水平。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共需700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3%,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6%,比“九五”期间,占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例又分别提高了0.37%和1%。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加大,带来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数的増加及规模的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加强,防治领域扩大,必然拉动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2.4我国“十五”期间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类别

分析我国制订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可得“十五”期间国家将分别投入2700、2800、900、500、100亿元,加大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能力建设等五个领域地建设。其中,水污染治理主要通过工程措施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新増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削减工业污染源,推行畜禽规模化养殖;大气污染治理投资主要用于煤炭洗选加工、火电厂脱硫、城市清洁能源以及工业废气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投资于新増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生态保护主要通过建立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区实施;基础能力建设用于加强环境监测、生态状况与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功能区划和流域、区域等环保规划,以及信息、宣教、执法能力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等。从上可得,我国“十五”期间污染控制治理人才需求最为迫切,适合生态保护和基础能力建设需要的环境规划管理人才需求应有较大増长。

作为我国新兴的第三产业之一一环境服务业,据国家环境保护局调查资料,1998年从事环境服务业己有3537家企业和机构,24.7万人,其中企业和机构的数量各占总量的一半。随着国民环境意识的増强,国家环境保护投入的増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我国加入WTO,环境服务业所从事的环境技术发展(主要包括对各种污染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研究与发展)、环境技术服务(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咨询、环境监测)、环境项目设计与施工、环境产品销售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将新増更多的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从而带动对环境评价人才、环境科技人才和环境科技企业家的需求。

我国的环境科技发展己经历了20多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有关部委和市、县都相继成立了环保局、环保所、监测站、环境研究机构、环境认证机构,部门企业设立了企业环境保护机构。随着我国环保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环境科研机构、管理机构必将有所増加,进一步充实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管理类本科人才,原有的从业人员中未受过环境科学类本科教育的己无法胜任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分流或接受培训。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一2010年)》要求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比较完善的环境宣传教育网络,要求大、中、小学要开展环境教育,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的环保培训班,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课程列为必修课程,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县以上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各类管理干部院校,各省、市环保培训基地,要加强环境科学知识培训。环境教育及培训工作可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提供就业渠道。

教师开放体系的建立,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提供了另一就业市场。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作为环境科学学科的基础课程,成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科学作为初中教育中新増科目,教学内容涵盖化学、生物、物理学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需辅修师范教育专业,即学习科学或化学、生物等相关科目教学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技能等课程,即可胜任中学科学、生物、化学等科目教学工作。此外环境科学科目的开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日本为加强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培养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才,文部省己决定在高中开设“环境科学”新科目。因此中学教师可辟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就业补充。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硕士、博士需求持续上升,就业前景广阔,因此继续深造不失为本科生的另一发展途径。

3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环境科学学科特点、学科发展趋势及我国国情特别是“十五”期间该专业本科人才需求状况,实施“拓宽基础,文理工交叉,强化应用,激励创新,提高素质,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培养”的人才培养战略,笔者认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界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系统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创新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环境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环境科学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可广泛从事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开发利用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工作;可到各类公司以及咨询机构从事环境咨询工作;可继续攻读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也通过辅修师范教育专业,可从事环境科学、科学、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培训工作。

4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鉴于环境科学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强、研究领域广、科学整体化等特点,对复杂环境问题性的认识,文理工的交叉与渗透是不可避免,因此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当是系统的和全面的;因此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对环境类本科专业作了相应的调整,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好基础,在环境类本科中只设立“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原环境科学包含的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相应成为专业方向。通过两年的时间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学习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主要课程,通过生态学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信息技术实验等主要专业实验掌握环境科学实验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科学研究能力,按环境科学“大类”方式强化专业基础,培养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是环境科学学科发展的必然。

第9篇:科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科学课;探究活动;科学思维;教学策略

科学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的能力,其核心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科学教育的过程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把焦点置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下面就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谈几点策略。

一、找准切入点 确立思维目标

科学探究的本质应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追求贪多求全,不要安排过多的活动,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的价值”。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设计活动时预设思维的切入点,围绕思维点的解决层层展开。

如在教学《摆》一课中只设计了一个活动:做一个15秒摆10次的摆。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能否做成功一个15次/10秒的摆,绝不是老师的终极目标,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自己做摆过程的关注,关注做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做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关注自己在做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这里面蕴涵了多个思维点:发现问题:摆快(慢)了,怎么回事?作出假设:可能是线的长短(或者是锤的重量等)影响了摆的快慢,或许短一点(重一点等)会更好。在课堂上,学生采取的方法不同,途径不同,效果也不同,但他们都真正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当把摆做成功的时候也就对摆有了本质上的了解,有些小组可能到下课也没有成功,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脑环节多了,因此科学思维就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二、设置问题情境 引发积极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发源地,没有问题就不会引起思考。在探究活动中有多少价值的提问、引导,就会引起学生多少的有效思考。可以说,“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 ,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问题展开。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通过问题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水的浮力有时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却托不起一枚铁针”,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究竟怎样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使学生提出可能影响沉浮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问题需要就有了思维活动,关注生本,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问题,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

三、动手之前先动脑 提升思维严密性

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重视并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动脑是为了动手的顺利进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考虑问题往往缺乏周密性,围饶某个问题制定活动计划时,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粗糙的、片面的、不完善的,缺乏科学性,实验前的动脑能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完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前准备不光是待会儿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经过一番自己的思考,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哪些材料?”“实验时该注意些什么?”这样,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实验技能模仿为学生主动的设计实验,从关注技能的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动手动脑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动手之后更动脑 发展思维抽象性

探究活动开始后,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好探究记录,这不仅是重要的科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把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文字或图形记录,这就要有思维的过程,特别是要把现象和结论联系起来,他们还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过程。如在做热传导的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把现象记录下来,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画了金属条和金属圆片热传导时的速度和方向。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箭头,但是很形象地表示出了固体热传导从高温向低温传递,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规律,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五、在交流中质疑 增强思维批判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时往往是他们思维活动最活跃之时,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最好之时。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大胆质疑辩论,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大声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科学真理,生生间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气氛中放松地进行深层次交流沟通。通过对科学问题的研讨,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研讨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策略只是笔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科学素养这个目标,带着“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相信我们的科学课能更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孩子终身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源.以结构化材料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年1期

[2]李丙利.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师.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