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舆论传播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

第1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论;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41 ― 02

自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的时候,网络舆论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引起人们予以极大地关注和研究,形成了不少有益见解,如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一种自发型舆论”;[1] “当代公共舆论是发端于网络的一种公众自发行为,网络舆论实现了新闻平等”; [2]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失效”,“个人的意见也就很难上升为舆论”; [3]那么,网络舆论果真仅仅是一种自发的舆论形式吗?如果从道德视角来分析网络舆论,它们又是什么样呢?以及他们道德特征又会是什么样呢?所以,网络舆论研究重点需要更多放在道德价值层面分析。

一、 何谓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是舆论这一古老社会现象的现代表现,是社会现象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结合的一种产物,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现代表现形态,其本质特征仍然脱离不了舆论这一母体。所以,在讨论网络舆论本质的时候,首先必须探讨何谓“舆论”?

舆论是一种极为丰富和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舆”开始有“众”的意思是出现在战国末期《吕氏春秋・辞》中“今举大木者,前呼舆,后亦应之” 中“舆”一词。汉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的“人众车舆,万物殷富”,“舆”也与“众”相对应。而后,三国时代《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中有“惧彼舆论”的记载,其中的舆论就有着公众言论的意思。[4]在西方,霍布斯最早提出了舆论乃“公众意见(Public Opin-ion)”,他说:“会议的公众意见如果在辩论终结前可以看出来,那么他们就不应当征询、也不应当接受任何进一步的建议,理由是会议的公众意见就是辩论所得的决议和一切审议的目的。” [5]同时,霍布斯的“公众意见”也是现代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中“舆论”一词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在《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认为“舆论是一种常常难以进行确切的科学分析的集体现象,它是同人的社会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5]陈力丹在其《舆论学》中的定义最具代表性,他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成分。” [6]

不难看出,以上对舆论含义分析,尽管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也存着相同之处,除了舆论有着众人之意以外,任何一种舆论既是对社会现实情况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体对某一问题或事件评价时所表现一种集中的价值态度与一致的价值评价。

随着网络时代到来,舆论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四媒体即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舆论外的一种形式――网络舆论。笔者认为网络舆论是一种独具特性的媒体,首先,以数字为基础的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舆论形式,为舆论提供了一个更大更方便快捷的平台,从这方面来分析,网络仅仅是一种工具的体现。然而,网络舆论并没有停留在工具层面,而是更能够把社会问题集中、放大,更能够集中表达网络舆论主体以其自身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利益观念以及个人信仰对社会问题所表达一种看法、评价,网络舆论加上网络主体的意见表达,从而使得网络附上了人的价值性一面。所以所谓网络舆论从道德层面来分析,即是在互联网上,舆论主体对社会某一焦点问题,从自己利益角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信仰观念出发,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倾向性价值评判意见或言论。

二、网络舆论的道德特征

1.网络舆论主体的隐蔽性与公开性

网络舆论是隐蔽性与公开性矛盾统一的结合体,作为隐蔽性是指网络技术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舆论存在、导向以及舆论主体的非显性化。同时网络舆论也同传统舆论一样,本身也展示了舆论主体的信念、态度、意见,必须是公开,能让让公众感觉到,故网络舆论也就无法排斥公开性这一特征。

网络舆论不同于传统舆论形态,它首先依附于虚拟的网络空间,是由无穷个比特字节把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强大的虚拟社区,在此空间下产生的舆论当然具有隐蔽性,只有置身于网络空间的人方能感觉到舆论存在。同时,网络舆论所依附的网络空间也使得网络主体呈现匿名性与虚拟性,并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环境,赋予网络主体以更大的话语权。这种匿名性、虚拟性身份使网络舆论主体能够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发表直接意见,毫无保留表达自我价值观念,最大限度对社会问题进行道德评价。但无论主体的言论是多么激烈,网路舆论主体始终处于匿名状态。

同时,网络舆论既然作为舆论的一种形式,当然和公众的信念、态度、意见分不开,必须具有公开性。网络舆论依托网络技术,虽然使得网络主体具有隐蔽性,但同时网络空间也为舆论迅速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互联网是一个交互性非常强的传播媒介,它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网络论坛作为网络空间的公共领域,为公众提供了意见的价值平台,为自由而平等地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网络舆论主体的价值性评价更加公开,同时所带来的价值性影响更加深厚,更加促发人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网络舆论的公开性不仅体现在网络空间自身内部,还表现在网络舆论主体对社会问题的价值性评价最终转化为现实社会中价值性的舆论评价与行为约束,并最终引导规范社会。

2.网络舆论道德言行的真实性与虚假性

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形式,难免发生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现象。作为社会现实现象的反映,网络舆论最终以真实性的一面呈现于世人面前,同时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又使得网络舆论具有虚假性的一面。

网络舆论主体虽然在网络中呈虚拟状态,但这种虚拟身份仍然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折射,更进一步来分析,网络舆论实质上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而网络舆论主体则是这面镜子中的“我”,这也说明了网络舆论主体并不等同于现实舆论主体,网络舆论最终必须以现实舆论和现实舆论公众作为展示自己能量的前提,这也就说明了现实社会舆论的真实性和现实舆论公众决定了网络舆论的真实性。网络舆论的真实性来源于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反应,这种反应既包括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也包括倍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主体可以就此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网络舆论。所以,网络舆论真实性的前提是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性。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舆论主体在网络中的虚拟性,可以更加促使网络主体在对社会现实问题分析的时候,最大限度地表达自我真实性的一面,打破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

网络舆论既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反映,这决定了它的真实性一面,但同时网络舆论也具备容纳虚假舆论的条件,网络空间对网络虚假舆论的产生与传播是不设防的,这样,虚假舆论的产生也就会层出不穷,对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也就越来越大。而这些虚假舆论都是脱离社会事实的,要么是经过伪装的真理,要么是一种经不起辩驳的信息和言论。其次,虚假舆论气势的制造,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少部分人通过多个“马甲”顶帖,制造公众支持的假相,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无法构成舆论的意见立刻就具备了舆论的特征,但因其脱离了社会现实,最终也仅仅以虚假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禁不起时间的考验。

3.网络舆论的包容性与狭隘性

网络舆论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网络舆论的广泛性上,即网络舆论拥有着广泛的舆论公众。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截止2006年11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超过1.2亿,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宽带上网超过7000万,网站总数近80万家,上网计算机超过5000万台。同时,网络舆论既是对现实社会焦点问题的反映,也是网络舆论广泛性的社会基础。活跃在网络空间的舆论很多都是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关注和讨论,网络舆论广泛地代表了民众诉求,因而,其广泛性根植于广泛的民意之中。其次,网络舆论的包容性还体现在网络舆论的多元性,即网络舆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的自然屏障限制,传统舆论只能局限于某一地域,难以拥有多个民族,多个国家意识形态支撑,而网络的出现,为跨民族、跨国家间的意识形态交融提供了良好平台,这也反映了网络舆论能够包容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名族、不同思想观念的舆论主体。第三,网络舆论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对网络舆论评价的价值多元性,网络舆论评价说到底是通过网络舆论主体对该舆论肯定或否定的道德评价,或者是道德评价观念的冲突。

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地传播信息,发表观点,参加讨论,网络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可以在重大、热点问题上快速形成舆论。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热议问题的背后也反映着主体观点的冲突,这正是网络舆论狭隘性的表现之一,网络舆论虽然依附于网络这一虚拟空间,舆论公众虽然在网络上具有私密性,网民在网上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但是由于地域伦理以及个体价值观不同,最终会约束到公众在网络中的言行,特别是针对某一社会重大问题的时候,由于所生长的现实环境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形成自我的一套评价观点,甚至与他人形成激烈讨论。其次,网络舆论的狭隘性还体现在网络舆论主体价值观念的偏斜,在评价每一件网络舆论的时候,都会以自我的价值观念作为评判标准,很容易极端化,从而导致由于舆论意志的偏向而形成缺乏理性的价值评价。最后,网络舆论的狭隘性还表现在网络公众信仰理念的固执性。在网络交流空间中,价值多元化必然与固执的价值信仰之间发生矛盾,观点守旧的公众往往会以先前的时代标准来评价现实社会,遇到问题,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会与其先前所持有的观点挂钩,形成极端的舆论倾向。

〔参 考 文 献〕

〔1〕〔4〕杨皑.春秋战国时代的“舆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

〔2〕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9.

〔3〕金霞.论网络传播的舆论监督〔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02).

第2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网络作为传播媒体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网络舆论有其产生的特殊环境。网络是交互性极强的媒体,其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的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因而它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框架”。而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模式中传播者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和受传者有着严格的区分。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如黄静案中,涉案双方都利用网络传播有利于自身的信息。由于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失,因而这些信息没有经过“验证”和“把关”。因此网民的观点都是建立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客观的基础上的,他们的观点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随意性。因此在网络上形成的舆论往往会出现“一边倒”或“偏执”现象。

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传统媒体,有“地位授予”的能力,即“媒体报道可以赋予个人、群体、制度、事件或问题以显赫声望,并且通常还使它们的威信合法化的能力”。“地位授予”是美国功能论学者用于分析大众媒介的社会角色。它表明,媒体可以授予地位,或者说可以提升那些在媒体报道中占有优势的对象在社会中的位势。在黄静案中,传统媒体将网络舆论的影响扩大了。最先报道黄静案的是传统媒体,而且是把“裸死”作为卖点进行报道。黄静家人利用网络信息以后,迅速引起网络舆论的关注。接着是传统媒体的跟进,传统媒体扩大了网络舆论的影响,直接将一个普通案件升级为社会事件。这可以说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利用网络的一般模式。任何一件事如果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马上就能在传统媒体上看到,而且一般会冠以“众多网民认为……”把网民的观点和态度不加任何“把关”地传播给广大受众。本是网络虚拟社区上的个人言论,经过传统媒体报道,在受众眼中就变成了媒体的观点,代表媒体的立场。由于媒体具有的“地位授予”能力,使受众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观念:“如果这个案子有司法腐败,肯定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如果这个案子是媒体关注的焦点,那么这个案子肯定有司法腐败。”更由于在受众的传统意识中,传统媒体的可信度要高于网络媒体,如在中国社科院2005年中国互联网使用现状调查报告中,认为网络内容多数可靠的网民只有48%。因此传统媒体的报道对受众的态度和观点影响极大。于是在受众眼中黄静成为受难圣女,而姜某则被妖魔化。

传统媒体在把网络和网络舆论作为新闻源的同时,没有按照新闻最基本的原则――真实性原则来报道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要从正反两面严格把关,同时对新闻传播的量进行科学调控。黄静案报道的原始推动力是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网民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即大量的信息是由黄静家人的,而姜家在信息上处于弱势,这就形成了传播学上称为“沉默的螺旋”的现象,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黄静家人。在滔滔的网络民意下,姜家和警方的声音被淹没了。传统媒体的介入放大了网络舆论,是使此案成为社会事件的主要推动力。如果传统媒体按照新闻的基本原则,深入全面地调查采访,客观真实地报道此案,就会改变这种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局面,在引导受众舆论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很多记者受网络舆论的影响,对此案的判断先入为主,而且没有深入采访,致使传统媒体成为网络舆论的简单复制品。媒体大规模地报道,但“他们没有采访过我”,姜金有(被告人姜某之父)说,也有少数媒体的记者找过他,但质问罪犯的语气令姜金有愕然。黄静案,黄家、姜家都是重要的当事人,而且黄静之死,只有姜某是唯一在场的当事人,却鲜有记者采访。可想而知对这个案件最关键的当事人还没有采访的记者,是怎样报道该案件的,其对案件的态度和看法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从一个普通的法律事件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社会事件,传统媒体的报道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媒体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的根本原则。

一个案件,由多方组成,如果仅仅报道一方的信息,势必会造成舆论引导的偏差。黄静案宣判以后,很多人认为司法腐败。也有学者指出,司法部门应该就舆论所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这固然反映了司法机关对公共知情权的漠视,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新闻媒体没有尽到责任。新闻媒体没有站在受众的立场。受众关心的问题,应该也是媒体所关注的。媒体有责任对于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采访、报道,以解决受众的疑问,引导舆论。在黄静案中,很少有媒体和记者就舆论关心的问题去采访司法机关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而单单去指责司法腐败。

黄静案可以说给传统媒体上了一课,如果仅仅把网络当作报料台,依靠“复制”、“粘贴”进行新闻报道,那么新闻失实等严重违背新闻基本原则的事件将不可避免。其实在坚持网络舆论自由的同时,传统媒体一样可以有所作为。由于网络上的信息没有经过“把关”,有很多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在误导受众。传统媒体可以借助自己拥有的专业新闻队伍进行全面调查采访,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以其权威性和强大的影响力,来正确引导舆论,包括网络舆论。

第3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舆论;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42-01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后,受众利用网络,能够迅速推动话题,并使其快速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网络已经成为舆论形成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那这种传播方式对舆论的产生具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互联网时代舆论形成的特点

(一)舆论焦点的形成

一般情况下,关于某个事件的舆论焦点往往产生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但基于当前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话题产生于网络,互联网推动了焦点的形成与发展。

(二)舆论场[1]的形成

当事件热点、媒体焦点及个人观点等引起民众的关注后,人们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大,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融合在一起,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着而后参与讨论的大众,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最终形成舆论场。网络舆论场不同于传统舆论场,受众通过新媒介,能及时进行沟通与意见交互,信息流动更快更广,这是传统舆论场难以达到的。

(三)意见中心的形成

当一定面积的舆论场形成后,将会陆续出现一些相对受普遍大众拥护的观点看法,而发表这些观点看法的人,在传统媒体主导的传播方式下,多以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台、纸媒等做依托,主导着一定的舆论方向。但在现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中,主导意见方向的则多以在微博、论坛等活跃的大V、学者为主。初期讨论者各有看法,舆论相对分散,在事件的不断发展中,当相对主流的观点开始处于意见的中心位置时,普遍讨论者将会受到影响,改变或者放弃自己最初的观点,选择与主流观点保持一致,从而最终形成意见中心。

二、互联网对舆论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2]

第一,互联网的出现使舆论趋于“平民化”“透明化”。当前网络传播方便、快捷,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模式被打破,舆论形成从原来的“自上而下”转变成如今的“自下而上”,互联网让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了舆论传播中。并且在信息传达上,只要有人“爆料”,大众就能迅速获取消息及时沟通,信息再也无法藏着掖着,都摊开摆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第二,互联网平台使舆论的形成力度加强,范围变广。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因为时间、地域等的影响,使舆论产生的范围与力度都受到了限制。网络给大众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讨论者能轻易在这个平台中找到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同伴,从而增加讨论的动力,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言论。

第三,网络使民众舆论监督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在传统媒体占主导的时代,舆论往往由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控制,网络的崛起让监督无处不在,每一个网名都是一双监督的眼睛,民众的话语权得到重视,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二)消极影响

第一,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导致民众片面地看问题。网络环境给受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源,但来源的真实性无法保证。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受众往往更愿意关注自己愿意关注的部分,从而导致观点的偏激性,当一定的导向形成后,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人判别是非、辨认事物的能力。

第二,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导致舆论暴力的形成。由于网络环境相对开放,同时又具有匿名性,在此因素的影响下,讨论者可以不负责任地表达情绪,这就极易造成网络暴力的形成。人是感性动物,理智常常被情感牵着走,当舆论形成时,大众的情绪被调到最高点,此时网络中一旦出现激烈的言论或行为,很容易就会引起大多数网友的跟风,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像人肉搜索、谩骂攻击等行为也会随之而来。

三、正确引导并建立相关监管机制[3]

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的效果。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建立健全的监管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起到积极引导、创造良好网络环境的作用。作为个体受众来说,则应提高责任意识与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论

总的来说,互联网为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便捷,使舆论传播速度加快,范围变广,让舆论的产生变得更加平民化。但在积极影响的背后,我们也要及时观察到网络给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舆论的极端性与片面性将会让问题从网络延伸至现实,如不及时解决与控制,将会给民众带来巨大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提高自身意识的同时,也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出善的法律法规,维护民众的基本权益。

参考文献:

[1]宁宁.新舆论场的形成与消解――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场[J].新闻世界,2010,9X:35-36.

第4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Situation of Public Opinions From

Network on Campu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U Honglin

(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0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 the university, the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opin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positive guidance strategies.

Key words new media;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0 引言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校园网络的快速普及,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高校校园网络(如校园BBS、校园贴吧、微博、微信等)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校园网络舆论涉及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反映着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舆论环境,是21世纪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使命。

1 校园网络媒体简介

(1)校园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主要有校园官方网站、校园BBS、校园贴吧、当地社区门户网站,以及师生的个人微博、微信等。校园网络媒体全面展示了老师和学生的的学习环境、工作进展、文娱生活、休闲运动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校园里辐射范围最广、访问量最大、热度最高的主流媒体之一,是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交流学习、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对师生的工作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校园网络媒体的特点。校园网络媒体与其它传统媒体相比,存在着巨大的传播优势,具有传播快速、传播范围广、内容丰富多样、检索方便、可多媒体传播、互动性强等特点。校园网络媒体成为越来越多师生获取信息、交流学习的重要途径。

(3)校园网络媒体的作用。高校网络媒体贴近师生的工作学习,成为校园舆论传播、新闻速递、宣传教育、互动交流、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成为师生学习、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院网站成为学生查询教务信息、课程成绩、考试报名、提交作业、问卷调查、师生课后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校园BBS是学生讨论校园文娱生活的主阵地,在这里有校园动态、学术讨论、心情物语、影音欣赏、版友求助、跳蚤市场等;个人微博、微信成为越来越多师生朋友圈交流分享的主要媒介。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1)舆论环境高度自由与舆论方向难以约束并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是匿名的、自由的、开放的,这就造成舆论环境的高度开放。校园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高校网络舆论内容从国内外时事到师生身边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积极与消极并存,真实与虚假并存,理性与偏激并存,内容包罗万象,观点五花八门,舆论的方向难以约束。

(2)舆论主体复杂多元与合理诉求渠道不畅并存。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复杂多元,每一个网络参与者既是一个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者也是一个舆论的制造者。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诉求,造成了网络舆论的主体的个性化、多元化和不可预测化。由于学校提供的合理诉求渠道少且不畅,或是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去有关部门诉求,这时校园网络成为他们最好的诉求表达、监督学校行为的信息空间。

(3)舆论客体群体极化与媒介素养教育滞后并存。校园网络舆论的客体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如学习经历、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年龄相仿,因而他们在舆论中会倾向于一致性的结果,易造成群体认同感。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的情况下,看待问题时不全面,极易产生偏激的观点和行为,由于群体的认同感,会使舆论向错误、极端的方向偏移,甚至可能会被一些过于极端化的小团体将舆论激化,从而升级为网络群体性事件。

(4)舆论传播立体交互与校园媒体引导乏力并存。校园舆论立体交互,现代网络媒体的反应快速,覆盖广泛,校园BBS、贴吧、个人微博、微信、QQ等朋友圈迅速传播。目前,校园网络媒体却存在重说教轻宣传、重管控轻引导、重建设轻服务、重管理轻沟通,在面对焦点、热点问题不能积极主动应对,引导乏力。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1)精心构建和谐校园,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学院应首先从自身建设出发,精心构建和谐校园,才能塑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儒雅的学习氛围、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生动形象的课堂、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温暖如家的生活服务、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等等都会给舆论客体一个良好的舆论评价。同时要优化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处理网络舆情。对于网络舆论讨论的热点问题,要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及时反馈处理、跟踪回访,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为一切学生服务。

(2)加强媒介素养培训,提高舆论参与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是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问题之一,加大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高校应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视野出发,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分析选择、评估思辨、学习创造的能力,提升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升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的能力。学生媒介素养提高了,自然从源头上减少了校园网络中的非理性言论,让流言止于智者,学生才能在价值多元化、信息繁杂化的网络世界明辨是非,去伪存真。

(3)真诚面对校园网络舆情,重建解决问题的渠道。校园网络是学生与校方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校方应在校园BBS中开辟专门的交流窗口,并安排专门教师负责管理。通过交流窗口,第一时间得知学生的诉求、问题、困难等,并将收集到的这些问题及时反馈到归口本门,并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问题进行响应、解决。让校方真诚地面对校园网络舆情,重建解决问题的渠道,同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有问题就在校园BBS互动交流窗口反应,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减少了不良情绪的发酵升级造成消极舆论的传播。

(4)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校园网络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是各种舆论滋生的温床,因而,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是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络舆论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学校要首先制定一套完善的校园网络制度保障体系,从制度上规范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比如《XX院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XX院校校园网络信息条例》、《XX板块发帖回帖规则》等。在建立制度的同时,要有一支专门的立体式校园网络管理队伍,包括学院网络管理专职教师、学生校园网络自律会、BBS站长和版主等。这支专门的管理队伍可以渗透到校园网络的各个部分,融入在网络舆论的最基层,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论的情况,构建的高校BBS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实现了从省市信息监控中心、高校、校园网络中心到BBS站长,再到各个讨论区的立体式校园网络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监管和引导校园网络舆论。

第5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问题;对策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概述

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即“监察督促”,也就是说,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网络舆论监督就是通过网络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网络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网络舆论监督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高科技信息化社会的产品,其实质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普通老百姓可以和政府共同对某一件事进行及时跟踪、了解、关注、研究,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促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相较于传统舆论监督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网络上的信息平等对称流动和透明共享,也让让信息垄断彻底地成为历史。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同时每个人也可以是消息的来源,在网络空间里自由交流。据中国网络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第31次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人。普通大众借助网络拥有了足够的表达权和话语权,民众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这是传统舆论监督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2、W络舆论监督具有高效性

首先,网络舆论的形成具有高效性。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人们能够及时了解事件动态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网民人数的激增,不仅扩大了参与事件讨论的主体,而且会使相关部门承受更大的舆论压力。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民间舆论表达最活跃的平台,回顾近几年发生的几乎所有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广大网民都能够通过新闻跟贴、论坛上贴等方式在网上迅速形成舆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相对的提高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3、网络舆论的监督方式具有灵活多样性

网络技术引领了传播方式的飞跃,带来了传播技术的解放,实现了传播内容的生动性和传播方式的灵活性。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多栏目出击,多样化的形式带来了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多样化,赋予网络信息更为绚丽的着装。这种多媒体形式,集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优点于一身,使相互之间即使相距千里也有种面对面、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做到及时便捷、透明开发、自由互动,从而顺利实现意见的交流和自由碰撞,并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这种形象、直观、立体化的舆论监督报道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民众能够更有效快捷地整合信息,让舆论监督有声有色,灵活凸显。

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对策

网络舆论监督以其广泛、高效和灵活多样等独特优势和时代特征,对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基于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完善和突破。

(一)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和加速互联网的普及

我国目前的网民是5.6亿左右,网络媒体的受众范围仍然偏小,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还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络的普及力度,积极平衡互联网发展的地域差距,降低互联网使用的资费和技术门槛,,方便更多的公众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在政策上,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倾斜,在网络资费上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只有从硬件与网络两方面加快互联网的普及,才能为更多有能力但没条件的公民提供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机会。

(二)健全网络舆论监控系统

1、在网络主流网站“设置议题”,充分发挥网络“网络议题”的功能

既然互联网是一个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信息平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热门舆论话题必将如百川归海一样在网上交汇。在众多的热门话题中,哪些是网民最关心的问题,哪些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网络新闻媒体同传统新闻媒体一样具有为公众设置议题的功能,尤其是官方网站更应该利用其非凡的可信度来实现网络议程的有序。

2、完善网络舆论监控系统

如今,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政府应该给予特别关注,并为此特别建立专门的网络监督服务部门,招收网络技术专员来指导和完成网络监控。另外,要和官方及民间组织网站负责人员合作,扩大网络舆论监督系统的范围和主体。通过政府网络监督部门和网站负责部门的双重把关来监控网络舆论,通过技术手段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及时准确地检测到目标舆论,并过滤和屏蔽非理性舆论。这需要网络技术人员的努力创新,针对实际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改进舆论监控系统,将恶意攻击他人、社会或国家以及其他违反法律的不良言论过滤或屏蔽在网络之外。

(三)平衡网民发言权的权利义务机制

网民发言的情绪化发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人民在享有法律权利、成为权利主体的前提下,应当承担与其权利相适应的法律义务。③我国目前并没有因网络言论造成损害而追究责任的案例,正是因为这种言论无限制的自由才使得网民无需也无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应该通过法律规定,追究不实消息者和人身攻击者的责任,对被针对者造成损害的要在原网络信息地址公开赔礼道歉,对被针对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的,要给予处罚,另外要求给予被针对者一定的补偿。通过法律规定的责任,促使网民在网络行为之前有所顾虑,从而能够更理智地行使自身的表达权,为网络情绪化降温。

(四)设立网民认证实名制制度

网民认证的实名制化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信息来源并确定相关责任人,有利于网络监控系统的顺利运行,为监控人员节省大量的事件和精力,有利于因网络行为引起的法律行为的迅速展开。因此,实现网民认证的实名制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实现方式一是网站注册和登录系统与公民现实身份系统实行绑定,二是网站用户名单次注册,避免他人盗用他人身份注册。

第6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论 “沉寂化”效应 公信力

网络舆论正成为学界和业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然而,综观网络舆论的研究现状,对造成网络舆论发展、生成中断与不可持续的网络舆论“沉寂化”效应问题缺乏关注。尤其在近几年来,这种“沉寂化”效应愈来愈呈扩大之势。它不仅侵害了网民的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严肃性、有效性,削弱了网络舆论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本文以美国宪法学者欧文·M·费斯的言论“沉寂化”效应理论为出发点,试对网络舆论的“沉寂化”效应进行探讨。

一、网络舆论的“沉寂化”效应及其生成形态

“沉寂化”效应是美国宪法学者、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费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其著作《言论自由的反讽》中提到:“在仇恨言论,品、竞选捐赠享有充分自由的权利时,它们的潜在侵害对象,如妇女,会产生潜在的道德、价值下降感,从而使她们在公共讨论中顺从和沉寂”。①

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舆论的“沉寂化”效应正呈加速扩大之势。它以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态正在造成对个人乃至和谐社会良好氛围的侵害,同时对网络舆论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研究网络舆论的“沉寂化”效应问题时,应从多方面入手全面考量,按照网络舆论的一般发展过程,笔者将这种效应归为以下几种形态:

1、网络舆论生成前——以网络媒介为主导的舆论“沉寂化”效应

在网络言论、意见、评价形成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之前,网络媒介通过采取断开链接、删帖甚至屏蔽等方式,造成这部分网络舆论的“沉寂化”。以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有网友证实:在9月13日搜索《三鹿,在小朋友的生命健康面前请不要表演》一文发现,百度检索的结果只有54篇,谷歌却多达11800篇之多。②由此可以看出,百度在对于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事件中,人为干扰搜索结果,屏蔽有关负面信息的行为,使关于三鹿奶粉的负面网络舆论“沉寂化”,最终造成了对其自身巨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舆论生成中——以舆论客体为主导的舆论应对的“沉寂化”效应

在经网民热议的网络言论、意见或刺激性事件形成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过程中,舆论客体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及时对舆论“质疑”作出有效回应,对舆论的应对严重迟滞,甚至漠视舆论“质疑”,对舆论置若罔闻,从而造成有损舆论客体形象的“沉寂化”效应。更严重的是,由于正规渠道信息传播的不畅,可能会给网络谣言的形成与传播留下空间,从而促使舆论客体陷于公共危机的旋涡之中。

3、网络舆论生成后——以网络媒介和网民共同主导的舆论“沉寂化”效应

当网络围观形成的强大网络舆论促使相关问题解决后,网络舆论的能量因得到释放而消散。在这一阶段,网络舆论客体可能会因为舆论压力的骤减而将相关问题恢复到网络舆论监督前的状态,而由于网络舆论主体注意力有限及不可持续性,甚至出现“舆论监督疲劳”效应,加之网络媒介平台缺乏有效的议程设置,对受众注意力的引导缺乏成熟及理性的经验,从而造成后续舆论监督的 “沉寂化”,并最终削弱网络舆论监督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4、网络舆论生成后——以网络舆论客体和非理性网民主导的舆论的“沉寂化”效应

由于我国尚缺乏保护网络舆论发起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在网络舆论中受到形象或实际利益损害的网络舆论客体常使用法律诉讼、甚至拘捕等措施对网络舆论发起者进行打压,使他们的精神或人身自由受到侵害。不仅如此,对网络舆论发起者的打压事件再经媒体报道后,会对“潜在”网络表达者和监督者形成“杀一儆百”的恐惧效应,从而迫使这部分舆论的“沉寂化”。

二、网络舆论“沉寂化”效应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费斯的“沉寂化”效应为我们考察网络舆论生成不同阶段中的“沉寂化”效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他认为,放任言论自由并不能带来社会各成员获得平等表达的机会,并且正是言论自由传播后形成的社会舆论对特定群体的“排斥和打压”才造成部分成员失去表达与发言的勇气。因而,他将社会舆论环境看作为“沉寂化”效应产生的主因。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沉寂化”效应的成因并非如此简单,同时对这种效应的有效调控与应对,也更显复杂性。为此,笔者尝试就前文提到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沉寂化”效应的生成原因及调控与应对展开以下的分析与探讨:

1、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舆论“沉寂化”效应的成因是由于网络媒介自身局限性和受到内外压力因素的制约,从而改变议程设置以规避可能因议程设置不当而误导网络舆论所带来的风险。具体而言,这些压力因素包括:对于资本诱惑或法律诉讼的外在压力、对非理性网络言论审查的内部压力。为有效调控与应对,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应建立通畅、高效的网络表达渠道,以增强网络媒介平台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强网络监督的法制建设为网络监督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明确规定网络监督的形式与内容、权利与保障以及网络侵权的法律责任等,使各种网络行为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优化网络表达和监督的法制环境。最后,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虚拟性等因素,存在一部分网民表达的自主性和法律意识较弱,网络言论可能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甚至诽谤和谩骂,对于这部分非理性主观色彩的网络舆论,主流媒介应主动加以引导,同时网络平台应有义务进行甄别和审查,从而使该部分言论“沉寂化”以使网络舆论环境得到优化。

第7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闻传播;传播格局;舆论引导;

一、媒体新格局环境下报纸面临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4.2亿网民构成的网络社区使中国开始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特别是在一些公共事件的直接推动下,我国现代传媒和传播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移动终端不断涌现,网络媒体成为舆论主阵地,媒体融合加强、新闻传播无界性凸显。与此同时,受众接受新闻方式更加多样化,受众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在不断变化的媒体新格局环境下,报纸的发展面临着各种问题。

首先,报纸的即时性、便携性等功能都被削弱甚至替代。新媒体诞生后,网络新闻严重威胁到报纸的时效性。纸媒必须改进信息传播的模式,走一条与新媒体融合创新的新路。

其次,报纸老龄受众化趋势更加显着,核心受众在迅速流失。以《西安晚报》为例,数据显示,西安晚报1990~2000年十年间主要受众群体年龄集中在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从2001年开始受众群体逐渐显示出老年化的趋势。核心受众群体的变化反映出纸质媒体在与新媒体进行内容竞争中受到的强烈冲击。

再次,社会舆论环境的巨大变化迫使报纸创新传播方式。舆论格局变化带来社会语境的开放性、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传播范围的国际性,同时也带来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对我国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新趋势对目前舆论引导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媒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

1.全球化关系下媒体如何规范与引导

全球化关系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碰撞,使媒体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化。随着媒体走上产业化道路,在发展中难免遇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的问题。如何使媒体在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为公共传媒保留足够的空间,如何帮助媒体在发展中寻找市场效益与社会利益中的平衡点,是全球化关系下媒体规范与引导的重点。

2.数字化媒介信息如何监管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手机报纸、个人博客、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传者与受众都失去了严格界限。媒体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受众淹没甚至迷失在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中,如何通过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发展、通过对这些网络技术及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员的规范,有效监管以数字化媒介为手段进行传播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信息,已成为急需研究和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3.努力提高媒体及从业人员素质和舆论监督水平

媒体一个重要作用是舆论监督,传媒产业化必然影响甚至改变新闻传媒作为舆论公器的价值观。专业素质是影响媒体及新闻从业者舆论监督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媒体及新闻从业者在行为中坚守舆论引导的作用,但受专业素质的限制无法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最终也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因此如何提高媒体及从业人员各方面素质和舆论监督水平,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传统报业在传媒新格局下的对策研究

1.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发声

重大突发性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新闻舆论的热点。这时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体现在面对社会舆论的嘈杂纷繁时发挥主流影响。

(1)发挥主流作用,关键时候不失声。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20字方针,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扩大正面信息的影响,抑制噪音杂音的传播。

(2)把握报道度量,避免无意间炒作。突发性事件最为公众所关注。报道要准确把握事件报道的度和量,不捕风捉影,不专注负面,不坐山观望,不蓄意炒作,对事件始终保持追踪状态,做到不瞒报、不断报、不浅报、不乱报,让受众每天都能得到最新信息,为事件的救援和处置赢得主动。

(3)利用新兴媒体,占领网络新阵地。传统媒体要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创办新兴媒体,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用先进技术传播舆论,用正确舆论引导网络、手机、博客和微博,使新兴媒体成为主流舆论的场和集散地。

(4)突出建设功能,多方引导舆论。作为传统媒体,要发挥主流媒体公信力、权威性强的优势,主要抓好“三个引导”:一是通过报道引导,从积极方面引导舆论从关注事件的悲情场面到关注社会的积极救援行动,使之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二是通过言论引导,在重要新闻刊发的同时配发评论,强化报道力度,传达媒体声音,代表媒体立场;三是通过深度引导,对突发性事件,传统媒体可通过对事件发生整个过程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透视,增强报道聚合力和舆论引导力。 2.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发力

重大主题宣传是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弘扬社会正气,展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进行的宣传报道。

(1)重大主题报道要形成声势。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善于从重要会议、重要决定、重要工作中寻找主题,善于在不同发展时期策划设置议题,通过创新报道方式,丰富报道内容,深化报道思想,着力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2)重大活动报道要做出影响。传统媒体提高品牌影响的一个有效思路就是策划组织重大活动,寓新闻宣传于报纸的活动中,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如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在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策划组织“西安视变——中外媒体记者看西安”活动,在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一周年之际策划组织“寻秦记——中国知名媒体关天经济区文化之旅”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等。

(3)重大典型报道要产生影响。传统媒体的深厚功力在于深度报道,重大典型报道是重要的职能。面对日新月异的改革和建设坚持“三贴近”,营造和谐幸福、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3.舆论监督作用 如何发挥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以其公正权威的特性担当舆论监督的排头兵。在新的传播格局下,传统媒体如何舆论监督中发挥主流媒体作用?

(1)传统媒体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在报道选题上,传统媒体要抓有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食品安全、征地拆迁、

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在监督方法上,要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努力做到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合作监督。在新的传媒格局下,传统媒体可利用网络、手机等信息快、多、全的特点,从网上论坛、社区、微博等中间挖掘可以监督的新闻素材,及时开展舆论监督。对于突发舆情,要强力出击,把握好导向,不盲目跟风,不任意炒作,抢占舆论监督的主动权,及时准确引导社会舆论。

(3)传统媒体要提升监督水平和质量。传统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在时效上不及网络。因此传统媒体一方面及时跟进做快速报道,另一方面后发制人,在报道的质和量上高人一筹,找准成为舆论引领者的途径。一是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注重对所监督问题的深度挖掘,追求监督的气势和力度。二是以新闻评论的形式表明媒体态度,在监督时要对网络舆情冷静思考,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既疏导社会情绪又启发公众深思。

4.与新媒体竞争,如何发展

传统媒体要实现突破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

(1)通过体制转型,增强传统媒体的发展活力。传统媒体大多在事业体制下实行企业化运作,由于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种运行体制下媒体所成立的公司难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真正的公司化运作。因此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实现转企改制,解放生产力,增强媒体发展的内在动力。

(2)通过媒介共融,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放下曾经独大独尊的身架,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增强舆论引导力。一是转变新闻生产方式。在通过传统方法如会议、文件、线人等获取新闻线索的同时,要善于从网络、博客、微博等媒体和自媒体上获取新闻线索。记者要逐步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的全媒体报道,使新闻一次生产多次多媒体传播。二是实现与网络的互动。传统媒体更多的是单向传播,和网络实现互动,可有效增加读者的参与度,及时反馈读者和网民的声音,使新闻舆论引导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三是拓宽新闻传播渠道。实现媒介融合,加强渠道和终端建设,在整合原有订阅、零售等发行渠道、扩大发行量和覆盖面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网络、手机、博客、LED等新兴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叠加,使新闻信息一次生成,多次传播,增强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第8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舆论优势;引导功能;研究

新闻媒体对新闻信息的报道,主要是由该新闻事件自身的真实性所决定的,报道活动应当首先尊重新闻事件的客观真实性,这样公众才能通过媒体报道对当前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动态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媒体报道产生一种信赖。

1、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功能正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兴媒体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的媒体舆论引导功将受到新兴媒体的挑战,而且是空间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虚假信息影响比较大。对于传统新闻媒体而言,其所发出的信息数据均要通过记者和编辑人员层层把关、严格审核,并且还要对其进行层层的过筛选之后,方可通过传播端口进行,因此媒体加强这方面的注意,就可有效实现舆论导向的引导功能。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广大受众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发各种信息,不仅可以收信息,而且还可以发信息,具有双重的身份特点。与传统的信息有所不同,现在所的信息可以不用严格的筛选与审核,即便是道听途说也可以。由此可见,网络虚假信息一再泛滥,对传统媒体的稳定性与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更是不利。

第二,深受政治信息边缘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网络商业产业化的发展,功能上的强大使得商务信息数据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网络公司自身在不断的积极扩张,商业新闻、活动发展迅猛,传统的政治新闻信息比重大幅度减小;其次,网络技术的时效性要求最新信息的快速传递,对于传统的新闻信息仅仅采用的是单一的滚动播报方式,因此更多主流的政治新闻都是借助网络媒体的包装后才得以有效发展的,即政治新闻边缘化使得传统媒体舆论导向功能锐减。

第三,新闻话语霸主义的影响。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媒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人们可根据实际需求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但因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大约半数以上的信息由美国提供。因此,在全球网络传播发展进程中,其占据着非常大的优势,同时其价值观念也会对全球各地的网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给当前国内的传统舆论引导活动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第四,设置议程时,互动性增强对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对于传统新闻媒体而言,其对当前的热点问题的引导都主要是通过主流媒体来实现的,根据实际需要应当设置相关议程。在当前的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设置新闻议程更应当尊重网民,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但从实践来看,传统媒体自主性大幅度下降,煤炭工作人员根据信息数据的实际需求设定议程次数在减少,网络上的互动导致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活动正面临非常严峻的态势。

2、发挥传统媒体舆论优势并提升其舆论引导力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当前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功能正面临的挑战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舆论优势,不断提升其舆论的引导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准确把握舆情变化。主动设置议题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扩张,议程设置主体多元化,社会舆论呈现多元化,传统媒体要想成为新闻舆论的主导者,单纯靠被动“防御”是不够的,必须用党和政府的主流声音主动引导,及时准确地把握舆情变化,主动设置议题,才能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首先,要寻求和抓住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抓住了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媒介设置的议题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其次,要紧紧扣住受众的疑虑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高科技冲击、全球性问题等,使现实世界日益复杂化,人们难免感到困惑、产生疑虑。正因为如此,更凸显了新闻媒介释疑解惑从而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紧扣公众的疑虑点是进行有效引导的重要途径。

(2)确保传播渠道畅通,避免造成媒体失语

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积极主动介入,切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不能够采取回避做法,知而不闻,闻而不报,无所作为,出现“失语”和“缺位”的情况,这样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同时也等于主动放弃了舆论阵地。重大事件发生时,社会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引发公众对信息的渴求。事件发生时,大众对信息饥不择食,并且失去了辨别力,即使是以讹传讹也深信不疑。这就意味着谁先信息谁就掌握了舆论主导权。谣言止于信息公开,也止于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所以,大众传媒必须主动出击,在第一时间里权威信息,集中优势力量,密集传播,以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

(3)加强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功能建设

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功能建设的关键在于在媒体运营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高效率做好新闻信息的传播工作与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任务,扩大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高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媒体自身要注重对时展和经济形势的把握,对各方面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作出准确判断。在提高舆论导向能力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的预测和方法,媒体担负着信息传播的使命,其影响范围较广,且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因此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注重总体的平稳把握,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不同媒体间的优势互补,使新闻内容突出特色、彰显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公众舆论方向。

第9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范文

【关键词】电视融媒体;互联网+;中国舆论场

《中国舆论场》 于2016年3月20日登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每周日 19:30-20:30面向全球直播。其内容时效性强,聚焦每周舆情热点,使最新舆情可以在电视直播和社交平台、互联网紧密互动,从而让舆情热点在电视场、网络场形成共振,最大程度的提升传播力。

一、电视融媒体节目推出的背景

技术、规制和市场力量推动了传媒业的进步,受众向网络媒体的迁移也在加速,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便捷,门槛也越来越低,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得到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电视融媒体节目产生的驱动因素

第一,技术手段的创新。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媒体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内容的输出;另一方面,受众越来越适应在网上看视频和新闻。因此,电视与网络的融合以及融媒体的产生是以技术为核心的。

第二,受众的多元需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互联网技术可以综合各种手段提供最佳的媒介组合形式以满足受众需求,这些优势不仅吸引了受众,还吸引了广告主,所以电视与互联网走向融合成为必然。

第三,政策法规的支持。为了适应传媒业发展的要求,我国传媒发展的政策环境趋于宽松。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并且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这就为广电媒体加快融媒体节目探索的纵深推进,重视科技创新带动融媒体节目创作提供了思想指导。

第四,市场环境的宽松。一方面,媒体市场的开放为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提供了无限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丰富了广告主的媒介选择,媒体同行的竞争与国际传媒格局的变化使得各家传统电视媒体不得不探索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媒体之路。

第五,国际潮流的推动。近年来,数字技术井喷式的发展,很多个人都拥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这显示出人们对媒介产品消费观念的转变,这就逼迫着传统电视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

(二)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三个阶段

第一,电视与互联网的互动阶段。视网互动作为合作的初级层次,只是在议题的设置、内容选择和传播方式上形成一定的交叉互动,媒体之间没有组织、结构等更深层次的改变。

第二,电视与互联网的整合阶段。电视台希望跨媒经营,网络媒体希望获得原创内容和采访权,两方面诉求引起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集合在同一个组织内,形成一种多元异质媒介的整合体。系统性整合是包括内容资源、技术平台和传播渠道在内的全方位整合。

第三,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阶段。当电视与互联网的整合到达一定阶段,二者的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生态的变化就会推动视网融合。[1]一方面,它造就一种新型媒介;另一方面,传媒边界得到拓展。电视融媒体的产生就是电视与互联网的大融合,包括媒体资源、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组织架构的高度融合。

二、《中国舆论场》的融媒体创新

(一)议程的互动与融合

议程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不同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反映速度快于电视媒体。电视媒体越来越多的是回应网络媒体,因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事件的首发点,成了舆论的第一现场。通过议程互动,《中国舆论场》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来自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舆情热点,快速筛选值得回应的话题,形成一周舆情榜单TOP10,并做出回应和评论,形成强势传播。

据统计,在《中国舆论场》20160710期至20160925期这九期节目中,一榜知舆情TOP10一共90个舆情热点,其中军事类话题42个,占比46.7%,而且其中3期还受到了里约奥运会的热点影响,在非重大热点活动期间,军事类话题占比更高,所以《中国舆论场》的大部分热点都是关于军事。入选TOP10的热点舆情事件,主持人会在节目开始时进行播报并且配以相关视频画面,但是,不是10个热点舆情都会被挑上节目让嘉宾作答,由主持人选择符合节目定位的舆情热点若干个,然后嘉宾会与观众互动,回答观众问题并提出自己对该舆情的看法。主持人选择的舆情热点是一个把关的过程,在20161009期,一共10个舆情热点,6个军事话题,而被主持人选中的问题多数是军事问题、国际性问题。因为CCTV-4的节目受众定位是全球华人,这就导致了主持人选中的热点舆情中,军事性、国际性问题数量多于国计民生的热点舆情。

可以看出,《中国舆论场》的议程确定来自电视媒体对网络媒体的呼应以及传统媒体本身的把关,并且在议程的选择中传统媒体占据主导地位。

(二)节目内容上的融合

第一,节目中穿插网络视频。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将网络视频穿插运用,不仅能使电视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增强现场感。《中国舆论场》TOP10舆情热点,每一个热点的介绍都配以相应的网络视频,并且在节目中多处穿插网络视频。例如,20161009期节目中,嘉宾在回答第一个热点“菲暂停‘南海联合巡逻’计划”时,节目就插入了美菲军演资料的视频,以方便对舆论的回应与引导。

第二,舆情信息采集的多元手段。《中国舆论场》运用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手段融合的方式选择观众进行提问。在主持人选出将要分析的舆情热点后,会选择观众提出的问题让嘉宾分析,观众参与节目互动的方式有三种:其一,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提问,关注《中国舆论场》微信公众号并在公众号上提问;其二,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电视”入座演播室现场的虚拟观众席,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赠票”转动幸运大转盘摇到入场券进入虚拟观众席;其三,记者现场让观众进行提问并在演播室大屏幕直播。观众在提问时既有文字留言也有视频留言,20171008期节目中出现了记者在现场让观众视频直播提问,之后专家针对该问题做出解释,如节目中记者采访北师大的观众提出的问题,嘉宾针对问题通过直播技术现场与观众进行视频对话,这在传统电视节目中是很少出现的。

《中国舆论场》在选择互动观众上运用了融媒体技术,包括“手机互动”和“大屏包装”,“手机互动”是指通过摇一摇进入虚拟观众席,“大屏包装”是指虚拟植入舆论热点,实时更新观众互动数据,让观众评论上屏。《中国舆论场》利用融媒体技术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让观众能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与嘉宾互动,打破了演播室的闭塞,实现了开放的节目形态。

(三)传播渠道的互动融合

渠道互动是指电视和网络互相借助彼此的渠道进行传播和推广,电视融媒体节目更多的是以电视为主导,借助网络媒体传播。《中国舆论场》实现了跨媒传播、观看渠道多样,既在CCTV4的频道上播出,又联合央视网,在网络上播出;观众还可以手机微信公众号“边看边聊”子板块和微博小视频等方式观看。其传播渠道融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形成了一个“电视+互联网+”的全方位传播,有能力实现央视的5A效应(任何用户(anyone)在任何时间(any time )任何地点(any place)都能以任何方式(any way)在任何终端(any terminal)上观看节目)。《中国舆论场》单一的微信公众号不仅承担了节目与观众互动的功能,而且是一个线上的重要传播平台。手机微信公众号“中舆指数”板块内设有“今日舆情指数”、“网友热评”、“昨日舆情”、“精彩回放”以及“深度解读”子板块,“在线互动”板块内设有“边看边聊”、“赠票”两个固定子板块以及其他三个有关舆情热点的非固定子版块,并且微信公众号在子版块“我”中直接与官方微博相连,《中国舆论场》的微信公众号成为融合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屏幕的关键纽带,极大增强了《中国舆论场》节目的整体传播效果和互动效果。

(四)传受互动的开放性

《中国舆论场》作为融媒体节目,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了一条良性的P系纽带,促进了民意表达,使得意见和看法能得到有效沟通。

第一,多屏互动。《中国舆论场》观众与嘉宾的互动实现了“多屏互动”,其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演播室屏幕与观众手机屏、嘉宾电脑屏、电视屏幕融为一体,如20171008期节目中出现了中舆观察员,观察员现场直击热点舆情所关心的背景,用直播的方式向观众介绍大家关心的问题。嘉宾在回答问题时也不仅仅是在播放视频资料的同时进行口述,有时还会利用演播室屏幕提供的动画进行讲解。《中国舆论场》的观众-嘉宾互动方式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简单一问一答的模式,在融媒体时代,有效进行了多屏互动,打破了传统演播室的闭塞。

第二,设置“抢红包”环节。《中国舆论场》最大的红包是在节目最后的汾酒十万现金红包,观众参与提问可以赢得积分兑换奖品,也可以抢红包,抢红包成为一种简单的“跨界仪式”,鼓励观众参与节目互动,增加了用户与节目之间的黏性。

第三,主持人不再是简单的播报者。《中国舆论场》的主持人变成了众多内容的把关者和调节者,主持人运用各种手段调节激发不同社群的对话,让观众更主动地参与到舆情的评论和分享中去。如20170226期节目中,主持人就有意识的引导话题评论,让戚继光舰副舰长回答观众所关心的问题。

三、《中国舆论场》在融媒体探索上的不足

(一)一次性互动,嘉宾很少存在看法上的辩论

《中国舆论场》虽然重视观众-嘉宾的互动,以互动打破传统电视节目的闭塞,但是,观众-嘉宾的互动基本停留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上。观众提问的方式方法虽然多样,但是提问以及在嘉宾解答后是否存在疑问我们不得而知,观众―嘉宾的互动不是即时的双向多重交流,而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这可能会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因为只有激烈的讨论和互相争论才有利于思想的迸发与精彩内容的呈现。在选择回答问题时,基本是一个嘉宾回答一个问题,即使问题需要专业的嘉宾回答,但是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几个嘉宾之间不存在争论与观点的交锋,不利于提高节目的观赏性。

(二)在国内观众数量增加的背景下,节目选题过于单一

通过对《中国舆论场》20160710期至20160925期这九期节目监测分析发现,90个舆情热点中,军事性话题42个,国际性话题20个,有关台湾话题6个,其他话题一共22个。可以看出,军事性与国际性话题在《中国舆论场》节目中占较大比重。

《中国舆论场》3月20日在中文国际频道首播以来,收视率稳步提升,网络影响力逐渐增强,国内观众数量递增,微信公众号关注量已超百万。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的2016年上半年央视新闻栏目收入前十(包括全国网和35城市网)的榜单中,才开播不到半年的《中国舆论场》位列第8。这表明融媒体节目《中国舆论场》的传播效果良好,国内观众数量逐渐增加。《中国舆论场》的播出平台CCTV-4定位于服务全球华人,这样的定位受到具有国际视野的观众的喜爱,所以《中国舆论场》大多数是国际性、军事性议题,但是在国内观众数量增加的背景下,《中国舆论场》的节目选题显得过于单一,极少涉及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例如,在20161009期节目的,十大舆情热点中,有8个有关军事性、国际性的话题,节目选题单一会流失一部分观众。

(三)抢红包不是增加用户黏性的关键

在实践中,用户黏性已经成为衡量媒介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媒体用户黏性的形成,不是仅由内容品质这一个变量决定的,它是内容产品、社区产品、服务产品、界面形式与用户体验等种种变量作用下的一个函数。[2]《中国舆论场》为增加用户黏性,在节目多个时间节点设置抢红包环节,这一定情况下会提高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提高节目的互动性,但是抢红包已经泛化,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这作为一个节目创立之初的尝试不是节目立足的根本。在百度输入“中国舆论场”,第一个词条就是“《中国舆论场》怎么抢红包”,这说明节目在制造用户黏性时,利用抢红包这个噱头会导致喧宾夺主,观众没有更多的去关注节目内容。而且在最后设置汾酒十万现金红包,植入广告过于明显,也容易引起观众对节目的反感。

(四)对舆情把关不到位

在对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时,节目的左方出现的滚动式观众评论内容里,多以褒扬为主,鲜有提出质疑和建言献策等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这些内容都是经过导播“筛选”的。按照设想,《中国舆论场》作为一档充分引入观众互动机制的“直播节目”,能够通过融媒体技术实现场内场外的交流和互动,但通过收看节目发现,这种互动缺乏应有的“交锋”,往往是一边倒的赞同。尤其是就某一问题原本存在争议时,仅仅通过在场嘉宾一段30秒的发言,虚拟观众席上就呈现出一片整齐的同意,未免难以服众。而且在观看《中国舆论场》时,有时会发现在短时间内互动总人次突然增加很多,这可能会引起观众对互动人次真实性的质疑,或许是剪辑的失误造成的。因此,即使《中国舆论场》是直播节目,但是背后依然存在着“看不见的手”进行把关,网络舆情得不到真实、全面和客观的充分展现。

四、对《中国舆论场》进行融媒体探索的建议

(一)增加有争议问题的互动,提高节目的观赏性

《中国舆论场》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使观众与嘉宾即时互动,有问有答,双向即时交流。即使不同类别的舆情有专门的嘉宾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但可以允许其他嘉宾进行不同意见的表达,同时也应该让观众积极回应自己不同的看法。尤其在面对开放性的舆情热点时,嘉宾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自由争论,观众在嘉宾解释之后还有不明白的依然可以追问,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节目的精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观众的问题得到有效解答,舆情热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增加对非军事性舆情的关注

20160710期至20160925期九期节目中军事性问题占比将近一半,被主持人选中的议题更多是军事性舆情,军事性话题更多的是吸引对国家军事感兴趣的观众,这样不关心军事的观众就会忽略节目内容。在国内观众也越来越关心《中国舆论觥返男滦问葡拢可以适当增加非军事性的民生话题,以吸引国内的大部分受众,海外华人也未必不对国内热点民生事件感兴趣,选择回应多元舆论可以作为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与传播效果的尝试。

(三)做好独家舆情释疑,提高节目观感

《中国舆论场》要增加用户黏性,必须做好节目内容,在选题上需要真正选择主流受众关心的舆情,积极创新互动方式,打造精品节目内容。搜集舆情热点作为内容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舆论场》节目中观众提问以及嘉宾的独家解释应该成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观众关心的是节目如何解释这些舆情的存在和节目的独家观点。同时也要关注节目的盈利模式,传统的电视节目大多通过多种广告植入方式在节目中植入广告,通过广告实现盈利。作为融媒体节目,《中国舆论场》可以在多媒体平台上以多种方式植入广告,尽量以无痕插入广告为主,主推隐性广告,以减少观众观看节目的不适感。

(四)遵循真实性原则,还原真实的舆情

作为直播节目,其左侧一直有评论弹出,导播在筛选评论时应该尽量还原大众的观点。同时节目组应该遵循真实性,对节目生产的各个流程进行把关,真实反映即时的互动总人次,使节目符合真实性原则,在节目播出前可以审查,如有错误应及时进行改进。

结语

《中国舆论场》是央视在电视融媒体方面的有益尝试,对以后的电视融媒体节目发展起了示范作用。发展电视融媒体要树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发展理念,形成组织上、制度上以及传播方式上的融合;善于利用互联网,用互联网的优势改造传统媒体;要有借力发展的意识,学会借助已经出现的技术;最后打造首发内容,增强内容质量,打造属于自己的电视品牌。

注释:

[1]曹慎慎.互动与融合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电视与网络媒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彭兰.好内容不一定能带来用户黏性――新媒体时代服务思维的转变[J].新闻与写作,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