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外商投资;房地产;利弊分析;风险
一、引言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一般认为,东道国通过FDI,可以得到发展经济所需的便宜资本,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管理方法和营销手段,同时也可以通过投资国对东道国本地招入的员工培训等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1985年以来,我国FDI的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到2010年,已有1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我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45244家,大型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已有400余家来我国投资;外商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1057.35亿美元,较1985年增长了53.1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7.3%。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也越来越广,除了传统的制造、采矿、电力、建筑、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还包括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计算机软件等现代服务行业。
2010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二大产业,仅次于制造业,其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达239.86亿美元,占全部吸收额的23%。
一般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或其他行业都会直接或间接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但在我国,这种推动作用是否存在,推动作用有多大,还是存在反作用力,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特点
中国近年来最红的经济话题莫过于房地产问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安家立命”、“安居乐业”的说法,与此息息相关的“房子”在国人眼中自然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始于 1996 年左右,房地产产业在广州、深圳等一些发达地区率先起步。1998 年,中国开始进行“房改”,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低增长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拉动内需,在个人房贷上提供了政策支持,由此步入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高速发展时期。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导致房地产价格的市场化,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被压抑已久的对房产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供需规律开始发挥其强大作用,虽然供应量越来越大,但是需求更为强劲,使得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世界房地产行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相关房地产产业也日渐完善,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还远未成熟。同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无论市场规模、产品档次、品种规格、消费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中国的房地产将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大量外商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密不可分。首先,是中国经济持续偏热,房地产价格上涨迅速。2010年7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对北京等十大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上涨54.25%。其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求量很大。中国正在经历城市化的转变过程,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对住房的需求有实质性的增加。再次,中国正在经历住房制度的重大变革,比起大多数发达国家,对投资房地产市场的约束力还较弱,土地制度不够完善,市场规范性也较差,而外资正是利用中国制度的不完善,大量投资,以赚取高额利润。
三、外商投资我国房地产业概况
加入WTO 以来,我国按照入世承诺:在房地产业,除高档房地产项目(高档宾馆、高档公寓、高尔夫球场等)不允许外商独资外,其它房地产项目没有限制;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方面,包括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允许外商成立合资、合作企业,并在5年内开始允许外资成立独资企业。以此为契机,近年来,外商一致看好中国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再度掀起强大的“外资旋风”。
2005年9月12日,国家外汇局首次披露,外资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比例约为15%,境外机构购买中国建筑物资金额高达34亿美元,创造了此前5年的总和。而亚洲地区的投资机构也以其灵敏的反应快速进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2005年,亚洲地区有260亿美元用来投资房地产,其中约有 20%到25%的资金投向中国房地产市场。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ING集团亚太区于2007年10月17日推出首次季度性调研项目时指出,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成为房地产投资者的首选意向市场。另外,包括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新加坡嘉德置地、菲律宾首都银行等为主的投资机构放量投入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不下50亿元人民币,其中,嘉德置地计划今后在华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房地产开发。
由于国内对外资的旺盛需求及境外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好,在趋利性的驱动下,外资已大量全面地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其中包括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新加坡发展商凯德置地、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荷兰 ING 集团等大批的国际投资集团和投资基金。据央行报告统计,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 15%。
四、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动因
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FDI)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显着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战略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使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面临着种种挑战,国家主管部门必将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这种趋势似乎表明,中国的“后引资时代”悄然而至。
中国将走出FDI洼地
据商务部最新消息,2005年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呈现独资化加快、大型投资专案增多、跨国并购大增、工业领域外资集中度上升等新特点。然而,大规模的合资企业频频“婚变”,昭示了外资的“独立运动”,而可口可乐等跨国巨头新一轮降价圈地运动,更是引起了中国经济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警惕。
在目前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并对中国的产业逐渐增强控制力时,“警惕中国陷入拉美化”的呼声激增。有经济专家指出,进入“后引资时代”的中国,不仅要全面反思增量外资的利弊,更要谨慎应对存量外资的战略转型及其背后的战略企图。
引资重点将会转移
商务部外资司有关人士表示,中国引资的重点,已从引进全球加工制造阶段向研发、融投资、综合物流、运营总部、专业服务、售后服务、国际采购周转、转口等服务业转变,将更加重视外资在发展新型现代服务业,促进技术的扩散,加速外资经济的本地化。
[关键词]投资规模;GDP;控制模型
我国自1983年开始大规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从此,我国FDI总量便以每年47.8%的增长率高速增长。至1995年,FDI已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0%以上,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0%,FDI累计总量已占GDP的19.49%,至199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资输入国。随着FDI的大量涌入和累积,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它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例如,由于我国产权交易不规范,外商对国有企业的大量购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外商大量购并国有企业,外资过分渗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适度引用外商直接投资,确定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就很重要。下面笔者建立输入变量为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量,输出变量为当年GDP的控制模型,通过控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合理的GDP.
一、变量的选取
外资企业具有内资企业所缺乏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融资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其中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更远胜于内资企业。它直接带来了社会需求创新效应、人力资源创新效应、产业创新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并通过对国内企业的示范作用,间接地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带动整个经济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因为这些非货币化因素使得外资具有比内资更高的生产效率,因此外资和内资是不同的两种生产要素,不能混为一谈。鉴于此,我们在考察经济增长时选取变量为:内资总量Kd,外资总量Kf,社会劳动者总数L.其中状态变量为内资总量Kd的前期值,社会劳动者总数的前期值;输入变量为外资总量Kf;输出变量为当年GDP.
二、状态方程的确定
为确定地描述系统运行状况的状态方程,我们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选取样本区间为1983年-1995年,其中各变量的原始数据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国际金融统计年鉴》。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OLS法,估计出如下的一组方程:
Yt=0.12Kdt+0.28Lt+0.98Kft-9226
(1.42)(1.72)(1.90)(-1.56)
D.W=1.17
R2=0.991
F=916
Kdt=1.174Yt+0.804Kdt-1-1602
(6026)(15.01)(-7.47)
D.W=1.28 R2=0.9998F=26549
Lt=0.950Lt-1+4034
(71.03) (5.51)
D.W=2.5 R2=0.9978 F=5045
显然,上述方程的各系数与实际经济意义基本相符,统计检验也基本过关。因此用它来描述经济运行过程是比较合理的。
设状态变量 x1(k)= Kdt-1,x2(k)=Lt-1,输入变量
u1(k)=kf1,u2(k)=1,则方程可化为状态方程如下:
X1(k+1)
X1(k)
u1(k)
X2(k+1)=A X2(k)+B u2(k)
y(k)=C X1(k)+D u1(k)
X2(k)
u2(k)
其中 A=0.963 0.374
B=1.339 -12930.46
0.95
4034
C=(0.112 0.310)
D=(1.141 -9646.27)
此即以U(k)为控制变量,以X(k)为状态变量,以Y(k)为输出变量的标准状态方程。
三、系统稳定性讨论
为了讨论系统的稳定性,就要求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的特征根:
det(λl-A)=λ-0.963
-0.374
λ-0.95 =(λ-0.963)(λ-0.95)=0
由此解得λ1=0.963,λ2=0.95,因λ1、λ2的绝对值都小于1,所以二阶系统是渐进稳定的。
四、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测性讨论
因为矩阵A的行列式0.963 0.374 =0.91≠0,所以系统能达性与能控性,能观测性和能决定性等价。
0.95首先讨论系统的能达性。能达性矩阵:PN=[B,AB].因为rank(PN)不小于rank(B)且大于N(N为2),而B的行列式1.339 -12930.46≠0,B满秩,rank(B)=2.所以2≤rank(PN)≤2,rank(PN)=2,PN满
4034秩,所以系统完全能达。
其次讨论系统的能观测性。能观测性矩阵:QN=C=0.112 0.310 , QN=-0.274≠0,所以
CA 0.104 0.326
rank(QN)=2,满秩,所以系统完全能观测。
五、建立最优控制模式及求解
在建立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检验了系统的稳定性、能控性、能观测性之后,还需要为系统控制确定目标函数。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求适当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来保证经济适度增长。这里我们不妨设理想的GDP值为GDP*,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线性二次型的目标函数:
T JT=∑[GDP-GDP*]2 t=1
使目标函数JT取最小值,即是目标期[1,T]内各年的GDP与其各自的理想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下面看一下系统是否是输出能控的,在上面系统能控性的讨论中证明系统是能控的,且1×2矩阵C的秩是1,则系统也是输出能控的,即系统可以在任何初始状态下,通过调整控制变量,使输出变量在某一时刻达到目标值。
考虑最优控制问题:
minJT=∑[Yt-Yt*]2 t=1 X(t+1)=AX(t)+BU(t)
Yt=CX(t)+DU(t)
我们用动态规划法求解最优控制。按动态规划方法,先考察最后一期
由极大值定理:J*T=min(CX(T)+DU(T*))2 *────(CX(T)+DU(T)-Yt*)2=0 *U(T)
得到DU*(T)=Y*(T)-CX(T),依次类推,得到DU*(T-1)=Y*(T-1)-CX(T-1)
DU*(T-2)=Y*(T-2)-CX(T-2)
…………………………
DU*(1)=Y*(1)-CX(1)
而X(t)z=AX(t-1)1+ BU(t-1),所以可以得到一组最优控制解,U*(1), U*(2),U*(3),…… U*(T),使目标函数值最小。
六、政策评价与政策建议
利用上述的最优控制求解模型,假设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0%,分别得到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的最优FDI总量为3123.12亿元、3818.17亿元和4661.57亿元(1996年、1997年1998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都低于10%,因而最优的FDI总量还要小),而实际这3年的FDI总量为4943.41亿元、6068.72亿元和7232.74亿元,明显高于最优量,表明我国在过去这3年引用FDI的规模过大了。这也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改革开放以来巨额外资的流入确实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在世界上因为外资引人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我国在过去几年引进外资方面确实有点过急了,步子过大了,特别象有些地方把引进外资的多少作为领导者政绩的主要表现,而无视引进外资的质量。这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强烈的负效应,例如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个别行业对国企造成严重冲击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外资工作中,重点应放在提高引进质量上,并且对现有的外资规模要进行合理控制,现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从流量入手,对FDI实行直接管理,适当压缩引资规模。对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或不适于对外开放的项目坚决不开放,对一些低技术、低层次项目要坚决杜绝。
2.从现有FDI企业的运营入手,实行间解管理。完善税制,强化外资企业的出口导向方针,根据外资法和合同法对现有外资进行监管,凡不符合规定者进行处理。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 高储蓄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投机资本
一、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增加趋势。按照国际收支平衡的原理,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应该导致资本项目逆差,只有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积累外汇储备、稳定宏观经济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双顺差,但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在经常项目出现顺差的同时,资本项目也是顺差。象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双顺差15年以上,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外汇储备的累积正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集中体现,双顺差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其增长速度更是惊人(见下表一),到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现在中国已经累计了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外汇资产持有国,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在今后两年内,美元很可能会大幅度贬值,而其一旦发生,中国将遭受惨重的资产损失,所以为了避免外汇储备的继续增加而遭到损失,我们研究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
(一)从高储蓄来看国际收支顺差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和费利普・拉雷恩在他们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中,从储蓄(S)与投资(I)的跨时期理论出发,分析得出一个定义经常项目(CA)的模型:CA:S―I。根据这个模型,我们知道:一国国民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形成该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余额。如果一国储蓄率相对国内投资率较高,国内的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账目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因此,过高的储蓄率维持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的顺差。正如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是因为本国居民的低储蓄,而我国经常项目的顺差是因为我国居民的高储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居民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全,居民在医疗、住房、教育费用及养老方面还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所以居民对自己的收入不是积极消费而是放在手中进行预防性储蓄,导致了预防性储蓄占了很大比重。龙志和周浩明(2000)认为中国城镇居民有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施建淮和朱海婷(2004)证实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于中国的城镇居民储蓄决策中,朱信凯(2005)从理论和经验上证实农户在安排其消费(储蓄)活动时处处谨慎。
储蓄的另一面就是消费,所以过度的储蓄挤占了消费,使得内需不足,2003-2004年我国总消费占GDP的比重在58%左右,2003年美国和英国的这一比例分别是86.7%和84.2%,2001年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是72.4%、78.5%和74.8%24。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消费需求并不旺盛,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已经成为了一个短板,无法带动经济发展,在这种居民限制自己的消费进行预防性储蓄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集中于出口,但是这样反而使经济陷入一种非常不利的循环模式中: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必须保持出口较高的增长态势,而技术上又存在着约束,那经济增长只能赖于我国劳动密集性产品在国际市场继续保持低廉的价格,这就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收入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过慢,收入预期降低,从而又进一步严重限制了消费水平,最终内需难以启动,所以说居民的高储蓄使得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保持了顺差。
(二)从外商直接投资来看国际收支顺差
由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远远小与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的规模,即在此项目下,我国一直是资本的净流入国,两者之间巨大差额就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为调整产业结构,在市场换技术发展的思路下,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同时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成本和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下面表二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34.87增长到2005年的791.27,尤其是在2002――2003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是理所当然的。但同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却相对很小,这说明我国在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同时却没有很好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资本流出方面还存在着严格的管制。所以尽管我国看重的不是资金,而是先进的技术,但最终还是带来了资本项目顺差。
但发展思路的合理并不意味着结果的合理,外资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确保他们长期的竞争优势,在大量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他们选择的是加工贸易。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4164.8亿美元,约占当年54.6%。这种经营方式主要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简单的装配,这就决定了我国贸易收支顺差的必然性。由于“两头在外”,加工贸易条件下的出口额必然大于进口额,贸易顺差即为加工生产带来的增加值,这必然带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既能通过经常项目也能通过资本项目使得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
(三)从国际投机资本来看国际收支顺差
同时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此外,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升值预期刺激了国际资本向我国的流动,诱致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扩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这种资金流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以商品及服务贸易的盈余,或是以直接投资方式,或是以无法正式统计的灰色渠道,最终导致国际收支的资本账户顺差。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扩大的同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就随之涌入我国,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收支顺差与投机性资本是相互推进的,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这几种主要原因,在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但是国际收支顺差是把双刃剑,在给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经济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弊端
双顺差可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综合国力。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提高我国抵抗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保障。双顺差也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加表明我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增加了对外偿债能力,提高了国际信誉,使我国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容易得以较低成本来取得各类贷款。但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这种弊端也日益表现出来,它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不断增加的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通贷膨胀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明显加大带来了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而央行为了稳定汇率,被迫发行本币而收回外币,这就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冲销方式维持国内货币供给稳定的成本和难度。从2003年4月起,通过频繁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冲销,至2004年10月底,央行票据余额达到9010亿元,需为这些票据支付300亿元左右的财务成本,从而加大了基础货币供给增长的压力,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就意味着增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200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3.9%,2006年以来物价不断攀升的事实论证了我国已经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二)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正如上述经常账户的顺差来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而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会加剧全球出口市场的竞争,对他国的出口构成威胁,很容易招致世界一些国家的不满和报复,引来他国的攻击和报复,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也伴随而来。2005年以来,纺织品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焦点。5月13日,美国决定对来自我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特保”限制,规定这三类中国产品进人美国市场的数量今年最多只能增长7.5%。5月18日,美国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设限品种增加到7个。4月25日,欧盟决定对中国9类纺织品进行特别限制调查,5月23日起,就是否对进口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与我国进行正式磋商。
(三)导致国际投机性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伴随着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账户的顺差增大,国际储备迅速增长,人民币客观上存在升值预期。但由于前期单一钉住汇率制度本身缺陷导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仅没有适时得以释放,反而由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而贬值(相对于非美元外币),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因此大量的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进人我国。由于大规模投机性资本的进入,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货币政策,使我国政府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方面陷入被动。正如上述我国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本应该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但是为了抑制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央行又被迫不得不维持低利率,可见,央行正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
四、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减少经常项目应从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着手,而要扩大消费就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提高居民收入。只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达到矫正居民预期,降低居民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弱居民对未来的风险预期程度,最终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所以我们应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养老制度就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由局限于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扩展到各类所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覆盖所有的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同时居民储蓄中很大一部分是为将来的医疗费用而进行储蓄,使居民获得充分的医疗保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国的高储蓄问题。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坚持医疗保险、医疗机构改革并举,对于非赢利性的医疗机构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而对于赢利性医疗机构放开服务价格,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还要完善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通过加快立法步伐,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源;加强医疗保险的监督体系,建设成立有效的监督组织,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要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中国劳动力待遇,只有收入增长才能提高国内消费。
“走出去"与"请进来"是相互对应的,"走出去"与"请进来"共同构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两个重要方面。"走出去"战略有时也称为跨国经营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或全球化经营战略,它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承包劳务等;二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我们重点来探讨第二个层次的"走出去"战略。
为什么要“走出去”
要想享受入世后所应享有的权利就必须走出去入世后中国企业所获得的权利和机遇主要体现在国外,体现在外国向中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和实行国民待遇等方面;而义务和挑战则主要出现在国内。这说明,中国企业要想享受入世后的权利,要想抓住入世后的机遇,就应拓展视野,向海外进军,去占领其他成员的市场。企业只有走出去了才能更好地享受应享有的权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如果不积极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总是在国内迎接挑战,那么企业的发展就将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也就很难造就出一批能够拥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
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走出去当前,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对此,企业要未雨绸缪,早作计划,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考虑和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入世后,国界对国际竞争的屏障作用会越来越小,国内企业面临着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危险,国内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有必要走向国际市场。
首先,随着国外商品和服务进入数量的增加,国内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将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局面。其次,由于入世后国内服务市场将扩大对外资的市场准入,外国服务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跨国公司,将大举进入中国的金融、保险、电信、旅游、商业、外贸和专业服务等行业,因而国内市场这方面的竞争也将空前激烈,企业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次,入世后,中国将根据世贸组织的原则对已经批准设立的几十万家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主要是取消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低国民待遇,如行业准入和业务经营限制等。这些都将使内资企业以往所获得的一定程度的产业保护消失,从而增加生产经营风险和困难。国内企业要积极地迎接挑战。一方面,要发挥本土作战优势,改进管理,勇于创新,切实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和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向广阔的国际市场,寻找新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
怎样走出去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企业要注意培育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国际竞争力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海外投资,才能逐步成长为跨国公司;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好企业的无形资产,注重无形资产的输出和开发,要讲究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技术与品牌优势;通过对外投资到海外开展加工贸易时,要处理好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与享受所在地税收优惠以及原产地规则之间的关系;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惯例与规则以及东道国涉及外来投资的法律政策;要采取包括在国内外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加快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有利的国际环境与条件
入世后国际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入世后,中国在履行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的同时,也将享有相应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普惠制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成员的特殊照顾;充分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参政议政";等等。上述权利的享有将使中国的产品在最大程度上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并享受到有利的竞争条件,将使中国企业获得开展海外投资与跨国经营的良好环境。
根据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的规定,成员对外商投资企业不能采取下列措施:(1)当地成分要求;(2)贸易平衡要求;(3)进口用汇规定;(4)国内销售要求。入世后,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在WTO成员中将享受到取消上述措施的好处,这有利于海外企业获得国民待遇和更大的经营自,有利于海外企业按照最佳条件进行要素配置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有利于海外直接投资尤其是海外加工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等WTO协定的实施,也为中国企业在入世后扩大海外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按照上述协定的要求,世贸组织成员应扩大服务市场的准入程度,提高政策法规透明度,实行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些措施对外国投资者的进入和国际资本流动都是有利的。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深入地接轨和融合,意味着中国将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经济是各国都从不同角度参与国际分工的经济,是各国企业都从不同环节参与产品价值创造的经济,是有来有往的经济。因而,每一个成员入世后其企业都将更多地走出去。
政府帮一把
目前,国内企业在向外走时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障碍,例如:海外投资的审批管理程序比较烦琐,人员出国不便,民企和私企走出去难,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缺陷,一些地方不是通过整体规划引导而是利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组织、命令企业往外走,海外国有资产管理有待加强,海外投资缺乏专门的法律保护,等等。解决这些困难和障碍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采取措施给予支持和帮助。
首先,向国内企业进一步下放海外投资权,切实简化审批程序,改进审批管理制度,使包括民(私)营企业在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具有走出去的权力,实现海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其次,为海外直接投资提供保险,成立或指定全国性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专门负责为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提供政治和经济等类别的保险;第三,加快海外投资的立法进度,尽快制定出"中国海外投资法"和"中国海外投资保险法"等相关法规,使海外投资能够建立在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的基础上;第四,推进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明晰企业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五,加强对“走出去"战略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指导,明确指导原则、发展目标和一定阶段海外投资的重点鼓励行业;第六,完善对海外投资的资金、外汇、税收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鼓励政策;第七,在条件具备时,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多组建一些资产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实施大企业战略,加快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
本系列相关链接
《中国汽车业:利弊得失冷思考》2001年23期
《中国银行业:彻底开放下的出路》2001年24期
《中国保险业:应对深层次竞争》2002年2期《中国证券业:年轻的行业,巨大的压力》2002年3期
《农业、农民与农村:沉重的话题》2002年5期《应对入世的政府职能转变》(上、下)2002年6、7期
[关键词]外汇储备规模;供给;需求;动力
[作者简介]曹鑫,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081-05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逐年攀升甚至有些年度是逐月攀升的局面,最近几年步伐尤快。当人们对2004年底609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利弊之处众说纷纭之声还未平息时,2006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的月度金融报告显示,到2005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8536.72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这无疑将会延续人们对外汇储备问题的高度关注,引发学者们对巨额外汇储备问题管理的进一步研究。
一、对国家外汇储备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热衷的领域
外汇储备管理的研究是外汇储备理论的主要问题。从一国的角度来看,外汇储备管理主要涉及数量的管理和币种的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都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实证和规范的分析,试图探寻适合不同国家的标准和可行路径,从而实现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和多元化发展。
在外汇储备的数量管理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和美元危机》中通过对战后1950~1957年期间12个主要国家的储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国际储备/进口”比例法。特里芬认为,一国的国际储备应与它的贸易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一般以40%为适度,20%是底限,按全年的储备与进口额的比例计算,约为25%,即满足3个月的进口为宜。这种方法数据易得、计算简便,得到IMF的认可和采纳,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学者和金融业内人士广为使用的方法。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仅仅依靠“国际储备/进口”比例来衡量一国外汇储备规模,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国际储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法、考虑持有外汇储备的代价的“成本-收益”法等方法分别从其他角度对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了测度。在储备的币种管理中,作为资产选择理论中的基本方法之一的“平均-方差”分析法可以用来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币种分配。其基本思路是:把每种储备货币看作一国持有外汇储备可选择的资产,为了确定各种资产(各种储备货币)在总资产(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通过构造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公式(Ep=∑WiEi),运用拉格朗日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出各种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币种分配。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为管理外汇储备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是它将资产选择理论完全地应用于外汇储备,仅考虑到了外汇储备的收益性,而忽视了储备首先具备的功能性和战略性要求,因此,该方法的实践指导作用非常有限,定性分析和其他方法仍十分必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对我国日益扩大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从数量研究和币种研究两个方面对比来说,前者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于外汇储备币种选择多元化的问题则少有学者涉及。本文也是对前一问题进行的分析和阐述。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
1.近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
表1是我国1995~2005年外汇储备的发展情况。
2.我国外汇储备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储备的对比情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2005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外汇储备数据。数据显示全球的外汇储备在第三季度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还出现了外汇储备向亚洲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集中的特点。
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地区)普遍有较高的外汇储备,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之后这些国家(地区)外汇管理政策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是全球产业转移特别是制造业向亚洲转移的结果,2005年亚洲主要地区央行外汇储备达到26978亿美元,仅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印度、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上述储备总额就已达25239亿美元。
无论是横向全球对比还是纵向历史对比,我国外汇储备的存量之大、增长速度之快,都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外汇储备是把“双刃剑”,其储备数量的增加体现着国力的增强、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国家评级提升等之外,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如果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一方面会加大外汇占款,我国实行结售汇制度,央行必须依固定汇率收购所有结汇外汇,这样国内的货币供给亦会随之剧增,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增加金融调控难度,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2005年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增加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压力导致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超出了央行2005年年初预定增长15%的目标,广义货币供应量在2005年12月末同比增长达到17.57%,这将对2006年的货币政策甚至是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贸易顺差的放大,自然也会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美国和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摩擦加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美国及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也在升温。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经营巨额外汇储备机会成本增加的问题。
三、外汇储备的供给一需求分析
1.外汇储备的供给
一般来说,一国外汇储备的供给主要来自于:(1)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是外汇储备最主要的来源。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盈余,意味着该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和为顺差,增加外汇储备存量。(2)干预外汇市场时买进的外汇。当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应过多,导致外汇汇率波动而有下跌趋势的时候,国家为了防止本币的升值,就可以用本国货币来购买外汇,而使外汇储备的供应量增加。(3)国际信贷。一国从国际上取得的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以及中央银行之间的互惠信贷等都可列为外汇储备。当一国增加对外债务时,会使外汇储备规模扩大。(4)外汇储备自身增值所得的收益。
2.外汇储备的需求
外汇储备的需求主要体现在:(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国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减少该国的外汇储备量。这种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是较为基本的,特里芬用“国际储备/进口”的比例法来衡量外汇储备适
宜规模的方法就是考虑了对储备的这种需求。(2)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如果本币汇率下跌严重,对国内经济运行和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的时候,需要动用国家的外汇储备来购买本币,减少本币的供应量,而将汇率提升到适宜水平并趋于稳定。(3)偿还外债。与取得的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相反,当国家在有偿还到期债务的时候,也需要运用外汇储备来进行本金和利息的偿还。(4)其他。如对突发事件引起的紧急国际支付或一些特别安排(我国2003~2005年分别向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诸如外汇管制、汇率等制度因素也对一国的外汇储备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我国外汇储备超过适度规模:基于需求的分析
本文所讨论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基于储备需求的方面来进行考虑,参照简化模型来进行说明,综合外汇储备的需求各方面,我们用PR来表示适度储备,而选择五个主要的解释变量――IP、DP、PP、EP、Q,建立模型如下:
PR=IP+DP+PP+EP+Q
其中IP表示保证进口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以特里芬“国际储备/进口”比例法中3个月的进口额(即全年进口额的25%)为下限,而以40%为上限来进行考量。
通过以上简单的需求分析,2003~2005年期间我国的实际外汇储备规模明显超过了理论上的适度范围,且偏高的程度比较明显。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膨胀,国家管理外汇储备的难度也相应提高,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等等。然而,目前人民币的不可自由兑换、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完善、中国外向型经济特点以及“一国两制”的特殊国情等等因素使得人们对我国外汇储备的持有上限表示一定的宽容。
五、外汇储备的供给方面的外资贡献分析
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1655.74亿美元,比1999年仅增长7%,而2001~2005期间,外汇储备
DP表示保证偿还对外债务所需要的外汇储备,这个变量与一国的外债总额及外债结构相关,在这里,我们选择使用外债总额的20%~40%这一范围。
PP表示外商收益转出的外汇需求,利用外商投资余额,假设外商投资利润率为12%~15%,并全部转出。
EP表示应付汇率的平准基金,参照国际方法,当一国货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完全可自由兑换时,通常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干预汇市,其数额相当于一个月的进口额,由于我国只在经常项目下实现了完全可自由兑换,在这里我们仍使用这个指标,作较充分的估计。
Q为其他特殊需求,为实际外汇储备的10%。的年增长速度最低接近于30%,最高超过50%。2005年底比上个世纪末增加了429%,这是史无前例的时期。具体情况见表3:
由于外汇储备规模是延续累积的结果,在这里我们选择对外汇储备年增长额进行供给分析,即讨论每年新增加的外汇储备的引致要素。为说明问题,我们将外汇储备的供给方面进行简化,引用简单等式来进行分析。
当年新增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债净流入+其他
即R=NEX+FDI+NFD+ω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每年新增加的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就是贸易顺差(NEX)、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两大部分,近两年外债净流入(NFD)有所增加,因此也将其作为一个要素,其他计ω,如个人结汇、游资等等。
1.外汇储备的特殊供给使储备“虚高”
(1)2000~2001年。(1)都为负数,且数额较大,达到数百亿美元,这就表明由于顺差及外商投资等要素对外汇储备的供给没有完全形成外汇储备,以其他形式流出了,这主要是当时资本外逃现象严重,数额巨大,基本相当于顺差和外商投资的总和。
(2)2002年以后。ω为正,分别为224、344、985、350亿美元。这说明除了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净流入外,还有其他原因使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呈扩张之势。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对人民币有较高升值预期而流入的投机资本。这部分的特殊供给数额巨大、风险较高、管理难度非常大,若将现有储备剔除这部分数字,我们真正的外汇储备则会明显缩水。
2.我国外汇储备的供给机制存在明显的外资依赖性
从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年增长情况来看:我国的资本项目中外商直接投资占较大比重。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6年来外商直接投资都保持在400~600亿美元的水平,总量和增速都较为稳定,而进出口顺差额,除了2005年之外,其他5年都大约在200~300亿美元的范围内,年增长不稳定,甚至有负增长。说明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企业性质对进出口影响程度来看:2003~2005年期间外资企业进口额占进口额的比例分别为56.17%、57.8%和58.7%;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出口额的比例分别为54.83%、57.07%和58.3%。这说明外资企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大且呈逐年攀升之势。我们以外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来简单推算顺差,三年间外资企业所创造的顺差就有140、182.34和593.96亿美元,可见外资对我国国际贸易条件进而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觎的。
从对外债务主体来看:仅外商投资企业、外资银行、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2003年和2004年的对外债务余额就达我国外债总余额的30.34%、33.37%,也就是说在目前所有的外债余额中有大约1/3是外资企业或金融机构的债务。
六、结论及建议
我国目前外汇储备中潜在的重要问题是供给角度由于内资动力不足而使外汇储备对外资过度依赖,也就是巨大的“外资拉动”效应构成了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这增加了外汇储备的风险,对国内宏观经济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和提高外汇储备管理能力,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就要在强化我国内部经济需求的基础方面下功夫,完善外汇储备的供给动力机制,适当弱化外资效应,逐步实现内外资的健康协调发展。
(1)提高利用外资的标准。经过20多年经济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引进外资过程中所引进的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给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日益显现,现时期我们应该对外资进行选择,提高利用外资的标准,着力引进对当地经济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引导性的项目资金,
(2)平衡内外资企业的负担。多年来特殊优惠的政策使内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这也是导致内资企业投资需求不旺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对内外资企业实施同等国民待遇,这对国内经济和外资健康发展都将具有导向性。
中欧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研究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浙江省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企业国际化方式和成功因素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的动因研究浙江省各地区利用外资效果评价和实证比较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动因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应用分析 中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TCL 跨国并购的问题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外商投资现状比较研究 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及竞争力:入世前后的比较分析 垄断、安全威胁与反垄断控制--外资并购中的问题和对策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研究-以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因素分析 江浙沪 FDI 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中日企业国际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在华并购绩效分析 FDI 对我国通讯产业的垄断分析 浙江化工产品的出口现状和对策分析 外资在华并购后的整合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外资并购中反垄断问题的经济分析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障碍分析:农产品贸易视角 欧盟 RoHS 对浙江省机电产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宁波服装出口的品牌战略:合创品牌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长三角地区纺织品出口市场秩序研究 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的区位选择研究 温州鞋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析进口配额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绿色贸易壁垒对佛山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垄断行业监管机制问题研究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及路径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 惠州对外贸易企业的变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现状、成因和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中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国农业开放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完善研究 从轮胎特保案看我国的反倾销 金融危机下广东的双转移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广东企业走出去研究 广东外资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港口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第三方物流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提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 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 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中国出口战略应对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趋势与促进肉类产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或某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提升研究 引进外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作用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国际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 论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推动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利弊或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标准化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
国际劳工标准下我国政府、企业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品竞争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世界 FTAS 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以惠州经济为例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FDI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看我国开展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反垄断立法的探索 广东区域聚集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风险研究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欧元汇率变动对惠州制鞋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及未来演变研究 中国国有经济角色演进的反思与前瞻 我国产业结构调查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广告语言与消费心理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浅论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小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中小企业品牌经营误区及创名牌战略研究 顾客忠诚研究述评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浅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顾客关系投资的个性化价格促销 中小企业出口及其社会责任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广东农产品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东鞋业出口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 对外贸易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全球知识网络与跨国公司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机制和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研究 知识的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双边 FTA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FDI 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广东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倾销问题 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及障碍分析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 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法、产业法与反倾销法的冲突与协调 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 市场营销视野下的大学生自主择业策略分析 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方式的分析 论国际市场营销者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和避免政治风险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开题报告举例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 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 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 · 二、 1、 2、 3、 ·· ··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 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 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 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 区域化 四川省 经济
一 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①短期投机性资本活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流动周期缩短。②高技术资本剩余增加,跨国公司资本向外扩张的要求增加。③资本流入的技术用途(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对新兴产业投资)增加,也就是技术资本投资扩张加快。④在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并购资本流入份额增加,股权投资规模扩大,但在前期快速增长后会面临短期调整。⑤流入发达国家的资本有所减少,更多国际资本正在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和地区。
二 国际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
资本流动与区域增长理论告诉我们,资本流动是β收敛的重要因素,同样条件下资本流动性强的国家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资本流动性导致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趋于收敛,但国家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导致了各国经济增长的发散。对于中国而言,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是同一道理,由于地理和政策的不同而带来的开放程度的不同,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省份之间经济发展平衡。
三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下利用外资分析》一文中提到,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其优点
1 利用外资的方式将多样化
我国加入WTO之后,除了继续以原有的方式吸纳外商直接投资,还将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到海外市场上市,客观上对最终开放资本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
2 全球快过并购降温,使我国引资空间扩大,选择余地增加
全球快过并购呈现增速趋缓态势,这为我国扩大利用外资提供了双重机遇。其一,我国的并购市场将更具吸引力;其二,其他国家的跨国并购机会减少。下图为中国短期资本流动从20052010年间的变化态势豆建民(2005)对中国国内资本流动性进行总体检验,并计量国内资本的总体流动方向,考察了这种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他认为,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动性在199~1993年较差,之后逐渐增强,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向总体上是流向增长较慢的省份,国内资本的这种流向以及流动程度不断增强,促使各省之间的增长率差异显着下降。
然而,国际资本流动对于我国的发展真的利弊如此清晰可见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理面积广袤,省市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言,要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影响,不妨先从省市入手,以小带大。笔者重点讨论我省利用外资的不足之处。
四 我省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反馈的不足之处
在后危机背景下,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较小,2005年前这一比重基本稳定在12%左右,2006~007年这一比分别为8.1%和10.7%,2008年这一比重迅速增长为19.9%,增幅非常大,这与国家同期经济刺激政策有关。我们应该看到,我省对于国际资本的反馈,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就目前看来,四川省对于外资的利用,重点在于商产资本,也就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或者是并购国外的破产企业引入外资。与沿海地区对比起来,我们对金融资本的利用严重不足。
其次,就企业发展来说,目前,我们的发展态势还是处于一个低端的合作。投资到四川省的外商分布不广,往往只有来自于世界顶级强国和港澳台地区的投资商,这说明我省的发展潜力还没有打人世界范围,而信息的闭塞必将导致我们达不到本来应该有的发展速度,这对于四川省经济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障碍。
最后,投资环境不好。目前我省还处在一个政策不明晰的阶段,对于外资的注入,没有一个完全公正的法律环境。
五 新形势下我省利用外资的对策
1 转变观念,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在利用外资上由过去的以引进外商产业资本为主,转变为引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重,由着重扩张数量规模转向提高外资的质量和使用效益;由只盯住几个少数国家和地区扩大到具有投资潜力和价值的国家与地区,注意某些国家在华投资的巨大潜力和投资项目技术的先进性。转贴于
2 改善环境,调整相应政策法规
投资环境是制约外商投资的基本条件。一是建立完备公正的法律环境;二是营造统一规范的政策环境;三是创造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四是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规范市场秩序,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创新方式,实施利用外资多元化战略
一是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创新要先从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开始,有步骤地开放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商业、旅游及会计、法律服务等行业以及资本市场。二是多层次利用外资。三是全方位利用外资,要尽快取消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私营经济的诸多市场准入限制。四是以国际通行方式引资,将并购引入国企改革,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国公司在不断增加对华投资总量的同时,也在纷纷调整其对华策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有必要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策略保持清醒的认识,以因势利导,创造双赢格局。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策略的新变化
加入WTO以前,我国对跨国公司的限制很多,使其只能有条件的进入中国市场。现在,随着我国外资政策的逐步调整,跨国公司的投资策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中国的战略地位得到了提升。总的说来,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跨国公司重整在华业务,以提高投资的变革能力。
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必须以合资的方式进入我国,或者先建立不能开展业务的办事处,等以后政策允许了,再回购股份。因此对许多早期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而言,分立投资几乎是必由之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跨国公司抓住我国加入该组织后对外商投资政策调整的机会,纷纷重整其已有的过分零散的投资项目,使其在华投资系统化,其跨国投资的变革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世界顶级轮胎制造商米其林把沈阳的四家合资公司合并同时以控股70%的绝对优势,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合资成立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公司,对在华业务进行整合
(二)跨国公司不断推行本土化策略,以期真正“植根中国”,牢牢占据中国市场。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培育起了自己的优秀企业,海尔、长虹、联想……在与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高质量产品、强势品牌以及丰富经验的老牌跨国公司进行的面对面激烈竞争中,他们从根本上说已经毫不逊色。要真正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必须“植根中国”。本地化战略的重要性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所认识。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本地化、技术本地化、研发中心本地化、采购本地化、营销本地化、人力资源本地化等。
(三)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方式发生显着变化。
首先,独资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1998年以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主要是以合资、合作为主。?随着中国的投资环境与国际日益接轨、外商对中国具体情况的了解不断加深,外国资本采取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已日趋明显。美国戴尔公司进入中国没有找合作伙伴,它利用全球的生产和供应链,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已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其次,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从以“绿地投资”为主转向并购。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投资时常常采用并购方式。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编写的《2001世界投资报告》的资料,跨国公司绝大多数跨国投资是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的。2000年,全球跨国投资总额达到创记录的12708亿美元。同一时期,跨国并购总数达到11438亿美元。尽管这两个数字不能简单相比,但是人们也能够看到跨国并购在跨国投资中所占巨大比重。1992年以来,外商在华已经开始在中国参与并购投资。其中最为着名的是中策集团并购中国内地企业案例,以及柯达与中国感光材料全行业合作案例。
再次,跨国公司为了在并购国企中赢得先机,逐步启用战略联盟方式。所谓战略联盟,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或实现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近年来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联合。联想与Intel、微软、HP东芝、IBM、CISCO、D-LINR等许多公司都有成绩卓着的合作。1999年,联想独家的东芝电脑笔记本占中国市场的25%;HP、联想激光打印机占中国市场销售的34%;的CISCO网络产品占7家分销营业额的30%以上。
二、我国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变化的对策
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长及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数量的日增,其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也将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从有利的方面来讲,外资大量进入将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动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促进国有经济加快战略性重组和改革,改善市场结构等。但面对经济科技实力雄厚、熟悉市场经济运作的外国竞争对手,我国企业和政府也将面临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所带来的人才之争、失业、垄断及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等问题。这就向我们 提出了如何既最大限度的利用跨国公司战略调整中的正效应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使其负效应最小化的课题。为此,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的建设主要在于按照WTO多边规则和我国的入世承诺,不断清除和修改与这些规则、承诺不相符合的一些制度。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尤其是服务
业利用外资的政策,放开第三产业,放宽在商业、外贸、运输、教育、医疗、金融、保险、电信及各类中介机构等服务贸易领域对外资的投资限制,同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及审批速度,改进政府职能,不再利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而是用经济手段来吸引跨国公司。当然,在我们吸引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在制度上逐步做到对跨国公司给予国民待遇的同时,也要逐步把给预其超过国民待遇的部分减少下来制止完全消失。
(二)均衡发展各地区经济
从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区结构看,我国东部依然是外商投资重点。入世之初,尽管跨国公司对投资中西部地区给予了更多兴趣,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也明显增多,但东部地区外资增长更快,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的比重倒呈下降局面。截止到2001年,中、西部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是8.78%和5.26%;而2001年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都低于这一水平,分别是8.75%和4.1%。?入世后外商投资区域结构的变化,与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密切相关。我国入世面对的现实经济条件是“两个非均衡”——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非均衡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非均衡,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状况还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展,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要想吸引更国的外资进入我国,尤其是进入广大的西部地区,打破“两个非均衡”时非常必要的。
(三)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服务业是有较高要求的。以跨国公司采购中心的区位选择为例,跨国公司在设立全球或地区采购中心的区位选择上,对入住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首先,在贸易方式上,跨国公司采购中心一般设立在供应链管理理念比较普及的城市,以使其能够与当地及周边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价值链的增值努力;其次,是否拥有优秀的、规模庞大的供应商和采购商,也是跨国公司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规模庞大,产品种类齐全,就可以产生积聚效应,使跨国公司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再次,跨国公司在采购过程中十分注重产品规格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其认证依赖于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该机构必须为国际公认的权威机构,所执行的标准必须为行业公认标准或者是国际标准;最后,跨国公司的采购还需要有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为之服务。这就要求当地金融市场具备筹资和运用资金的能力,并且资金流动不受国界限制,有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具备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其他支持业。所有这些服务业的水平如何,是跨国公司评价东道国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我国各类服务业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因此更多的吸引掌握先进技术的服务类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总之,我们要利用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努力发展银行、保险、电讯、流通、旅游等服务贸易,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加强对跨国公司经营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1. 完善反垄断法及不正当竞争法。进入中国市场的大型跨国公司大都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比如产品的特异性能、品牌及专利等。跨国公司正是凭借其超越国内企业的优势,来弥补其国际化经营的附加成本,侵占我国国内企业的大量市场份额的。随着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数量的增加,这种竞争不断升温,最终可能导致不正当竞争以及垄断。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反垄断法及不正当竞争法,以规范国内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国内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
2. 引导外资投资方向。在产业选择上, 应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通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领域的投资,还应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在行业上的平衡发展,鼓励外商积极投资于石油、天然气开发、运输业、汽车制造业、零售业及会计、审计等金融领域。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地域引导政策上,应继续鼓励其向中西部的投资,适当给与政策倾斜,以促进我国经济在地域上的平衡发展。
3. 严格产权交易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明晰的产权关系是规范产权交易的前提,因此要规范产权出让主体,明确产权出让的审批机关,防止国有资产在并购中大量流失。
参考文献:
[1] 王洛林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0[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薛求知 .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俞毅 .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新调整及我国的对策[J]. 国际金融研究,2002(7).
[4] 刘志勇 .外资并购国企[J]. 资本市场结构,2002(10).